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例6篇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1

关键词:水产品 养殖技术 无公害

中图分类号:S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8-0047-02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消费者追求新鲜,鲜美,营养丰富,经济实惠的水产品,同时对于他们的安全和质量指标也是非常关心的。要想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就将这种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进行全面的推进。

1 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要求

第一,养殖基地的要求必须过关并且要经过相关部门的认证,对于水产基地而言最重要的是大气,土壤,水质量,这些必须符合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的规定,对于水产品的产地的环境必须要遵循国家标准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USDA标准的相关的认证,同时养殖人员必须要遵循的绿色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的规程对水产品进行养殖,放养过程从种子到饲料,肥料,鱼药,所有的投入品的使用都要严格把关,对于水产品的收获,储存以及质量控制,包装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满足上市所需要的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最后,水产品还必须要经过政府机关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取样抽检,完全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认证后才可进入到市场当中。

2 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

2.1 高品质的种子生产和引进健康

水产苗种的生产和水产养殖技术的引进以满足渔业法以及水产苗种管理的办法对于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这些技术主要包括优良的亲本培育技术,标准化的良种繁育方法和养殖品种的养殖方法等。

2.1.1 优良的亲本培育技术

选择来自于安全、非疫区的水产原的亲本作为培育的主体,保证良种场的清洁卫生,这样一来亲本的遗传的质量就会有很大的梯高,产品质量就会符合的标准,在养殖亲本的过程中选择优质的饲料,确保营养全面,在不同的池塘对不同的亲本进行饲养和管理,亲本繁殖后将种苗迅速圈养,对种苗建立亲鱼管理文件,从而能够为来年的培育提供参考资料。

2.1.2 良种繁育技术规范

选择符合水产品的生产条件的设施及药物进行饲喂苗种研制的技术的操作的相关的要求。饲养过程中参考养殖业传统的栽培技术的规范(SC/T 1008年至1994年)执行标准在池塘中对鱼苗进行培育。对于催产素的使用应该掌握最佳的时机,而且也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使用催产药物,催产素的药物剂量使用要适合;鱼苗孵化的过程非常重要,保持孵化池的水温,确保好水质安全,对于鱼苗的投喂要充足,开口饵料的选取要适合,与此同时根据无公害食品渔业药物使用准则(NY 5071-2002)的要求对鱼苗的养殖和疾病预防控制剂进行使用。

2.1.3 主要养殖品种的养殖技术

水产原,良种养殖的相关标准对水产苗种进行养殖,采取合理的程序,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对养殖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才可投入生产和培育,应当加强对水产苗种产地检验检疫的要求,水产品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市场销售或用于相应的生产。

2.1.4 进口种子技术

只有在城市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以及水产养殖备案后才能够将从国外引进的水产品进行饲养和销售,通过市级考查委员会的调查后方可投入生产。对于引进的水产品的苗种要保证减少污染,对于生态环境没有破坏等。在种苗引进之前,寻求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检查,进行质量检疫,对于通过疫区引入的有感染的种苗要严格杜绝。在鱼放养之前对种苗进行严格消毒,这样就保证了池塘中部被不带入细菌或寄生虫。

2.2 运输暂养加工技术

水产应该来自优质的新鲜水产生产基地,水产品污染的物理和化学指标严格遵守质量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保鲜,保活措施的处理,在运输过程的储存容器,贮存场要及时清扫、保持干净。活的产品的运输和中继水应符合水质标准,活的水产品运输应该提前两天喂食,鱼应该进行合理的锻炼,对于运输的载体材料的选择必须保证无毒无害。严格杜绝品的使用,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的产品无污染。对于运输转运的场所,选取的设备必须要安全,无污染和符合国家其他方面的规定。在暂养水体增加增氧设备在养殖区要及时的开启。

根据饮用水标准(GB 5749-1985)的规定选择水产品加工用水,未经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在加工过程中要杜绝,对于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要根据卫生标准(GB 2760-1996)要求选取,国家明令禁止色素,防腐剂,改良剂等在加工过程中要禁止。包装材料的选择要严格,选取经国家批准的食品原料进行包装。选择清洁的材料进行包装。

2.3 质量控制监测检测技术

对于养殖区的环境条件要选择有资质的监督检验机构进行认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养殖和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关于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的规范,对于投入的渔用品的控制等要严格根据国家标准进行选取,对质量进行监控测试,以确保测试程序的科学有效性,对于测试数据要保持公平,严肃以及权威性。

2.4 水产养殖生产记录管理

单位和个人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应当填写相关的水产养殖的数据,将品种,种源,种子检疫,苗种放养和增长,饲料来源,饲养条件,水,泥沙,水质检测,同时对于投入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生产记录等记录好。另外,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还要填写,记录对于发生的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是产品的疾病的主要症状,药物名称,药物来源,用量和其他内容进行记录。选择专人对水产养殖生产的记录,严格养殖用药的投入,保存相关记录、文件的保存应当保存到水产品销售后的2年方可销毁。

综上,由于日益增加的养殖量,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在中国也正在逐步推行。,绿色,无公害水产品越来越多的受到城市和农村居民的青睐,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积极推进无公害生态养殖,对水产品进行无公害认证,以加强和提高在市场上的水产品的竞争能力,加快标准化生产。

参考文献

[1]李亚琴.实施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推进渔业健康快速发展[J].中国水产,2011.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2

【关键词】养殖业;污染物;环境;影响;对策

随着养殖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养殖业产生的污染源对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直接影响近人们生活环境、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1 养殖业污染物现状

全国有生猪存栏46467万头,全年产生的粪便排泄物881944000t;家禽存栏556677.6万只,全年产生的粪便排泄物239371000t;羊存栏36664万只,全年产生的粪便排泄物116427000t;牛存栏13797.5万头,全年产生的粪便排泄物1103800000t。上述各种畜禽全年共产生粪便污染物2341542000t。

据农业部1993年的畜禽死亡率调查估测,全国猪的死亡率约为8%~12%、家禽死亡率约12%~20% 、牛死亡率约2%~5%、 羊死亡率7%~9%、 其它大牲畜死亡率2%, 因此养殖业还产生大量畜禽死尸。

长期以来养殖业采用厩外积肥、水冲厩舍的方式进行生产,特别是养猪业和奶牛饲养业产生大量的粪尿污水,这些污染物随着冲洗厩舍的水源流入村寨的沟渠,污染人们的生活环境的环境。在靠近山泉、小溪、河流边的地区,则有意无意污染山泉、小溪、河流河道。同时为疫病的流行提供了载体,加快、扩大疫病流行的速度和范围。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身体健康及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也给畜禽疫病的防控带来不可以估量的困难和影响。这种现象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及有山泉、小溪流经的村子较为突出。千家万户发展养殖业,污染面积极为广泛。

特别是那里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山区农村更为突出。一些依山而建,从高到低,次序井然,山泉从高到低穿过村子,清澈见底,是一些山清水秀的高原村子。由于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昔日清澈见底泉水沟变成畜禽粪便污水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2 发展对策

要转变这种不协调生产、生活状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加强领导意识

养殖业发展丰富了人们的餐桌的同时,也产生大量污染物给人们的生活环境,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为畜禽传染病的传播提供途径。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把养殖业污染、治理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常抓不懈。加快转变不协调的生产、生活状态。

2.2 加强对养殖业生产经营者的教育

举办“无公害”养殖技术、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培训,加强对养殖业生产经营者的教育。使养殖业生产经营者牢牢掌握无公害生产技术、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技术。生产经营过程尽量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或少排放。在获得养殖经济效益同时,为生活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

2.3 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

韩国、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畜产公害”问题,并大力推行“发酵床零排放养殖技术”,畜禽粪尿经有益微生物菌的发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的、无臭气的新型环保养猪技术并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因此我们也要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

发酵床零排放养殖技术,就是在棚厩内根据保育、中大畜禽等不同类型畜禽群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末和“发酵床专用益生菌”等混合物,畜禽饲养在上面,其所排出的粪尿在畜禽棚厩内经微生物完全被发酵迅速降解、消化,从而达到免冲洗畜禽厩舍、做到养殖业生产污染物零排放,从源头实现环保、达到无公害养殖目的。采用发酵床畜禽,畜禽厩舍的垫料能够迅速降解、消化畜禽的粪便,垫料中的有益菌能抑制畜禽厩舍中的病原菌,不会产生臭气。畜禽的粪尿是垫料中微生物菌群的营养来源,可使有益微生物菌群不断繁殖,转化为畜禽可食用的菌体蛋白,又成为畜禽的饲料。垫料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使垫料表面温度升高,冬季达到17~18℃,底层达到50℃左右,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畜禽的健康生长。

在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的同时,对“无公害”养殖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改进。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3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是养殖大国,也是传统养殖模式弊端的最大受害国。由于长期以来养殖基础设施差、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较低,一度刺激了我国低水平水产养殖的急剧膨胀,大量良莠不齐的产品涌入市场,又在出口通道上遭遇绿色屏障;与此同时,随着人们食品健康消费意识的提高,“激素滥用、色素添加投喂、药残”等风波与传闻,让国人对许多养殖产品望而却步。那么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郑州的水产品养殖却是稳步增长,知情人士透漏,这一切都得益于郑州市农委严格监管和服务保障。

水产品质量安全是全市水产工作的中心。为此,郑州市农委同各县农业主管部门签订了工作责任目标,把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从而提高各县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严格要求,水产品药物残留产地检测合格率必须保持在97%以上;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等违禁药物在水产苗种繁育和养殖生产环节的违法使用一律禁止;对监督抽查发现的阳性样品生产单位执法查处率达到100%。

为了从源头抓起、打牢基础,郑州市农委切实抓好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定,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的科学发展思路,加强投入品采购、苗种放养、生产、用药、培训、销售等各项记录,建立完善生产档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2012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引导养殖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参与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已建成3家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认定21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8.1万亩,认证“三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总数达到16个。

为了确保消费者消费安全、餐桌安全,郑州市农委健全了“两级三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层层把关,实现了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完善了水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制定了31个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今年还制定了《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包括了农产品生产环节企业(农户)IC卡信息采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安全信息监控系统、安全信息查询系统、追查处理系统。

在加强对水产品生产过程的执法监管方面,他们要求苗种生产企业必须持有《苗种生产许可证》,无公害养殖基地、规模化养殖场和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购销记录完整,制度上不使用禁用药物。经常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查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每年安排4次水产品例行抽检,在本市的3大水产品批发市场实施市场准入,做到逢进必查,检测合格率位居全国第三。

郑州市农委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还特别强化对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对口服务,他们专门成立了无公害基地技术顾问组,每个成员联系一个基地,定期上门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鱼病高发季节组织鱼病专家到渔区指导渔民安全用药。

通过这一系列得力举措,郑州市的水产品养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据市农委统计,2011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4.1万亩,水产品产量14.5万吨,渔业产值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沿黄的中牟、荥阳、巩义、金水、惠济5县区的养殖面积达到10.23万亩,占全市的72.6%;产量1.35万吨,占全市的93%,沿黄渔业优势产业带已现雏形。黄河鲤鱼占总产量的67%,郑州的黄河鲤鱼正逐步成为一个享誉全国的品牌。市内有2家农业部定点水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37万吨,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水产品集散地。

和郑州仅100多公里路程的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由于其横跨黄河中游两岸,所以域内水域宽广、河流众多,近年来水产品养殖业也迅猛发展。为了保障百姓餐桌安全,确保养殖企业稳步有序生产,洛阳市农委在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同时,加强引导和宣传,使人们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4

健康养殖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海水养殖界提出的,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渗透并完善。健康养殖生产的产品首先必须为社会接受,是质量完全可靠、无公害的畜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其次,健康养殖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再次,健康养殖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良性的,其生产模式是可持续的,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体现了现代畜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三大效益共同兼顾。

2.健康养殖迫在眉睫,必不可少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着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畜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许多问题。

2.1违反规定使用饲料添加剂以及滥用抗生素

部分猪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残留和过敏中毒等一直是长期的危害,这些现象在我国还较为善遍,造成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不信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业形象。

2.2养殖破坏环境现象日益加剧

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氨、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3疫情的净化和控制任重道远

猪场的疾病控制是养猪生产的保证。猪场疾病复杂,猪能引起人畜共患的疾病达25种之多,为控制疾病、猪场不得不大量使用药物,造成药物的滥用和残留。

人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模式、研究新养殖技术、方法等来减轻养殖环境压力,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外健康养殖的发展现状

3.1国外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随着健康养殖理论得到广泛理解与接受,其研究逐渐展开。在对可持续发展畜牧养殖的概念,发展战略和研究领域进行广泛探讨的同时,在健康养殖某些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一系列法规和健康管理办法,从总体来说,国际上健康养殖的研究也处在起步阶段。

3.2国内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国内的动物健康养殖主要是以“集约化畜牧业”的形式体现,“集约化经营”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可行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集约化两种。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牧业的集约化主要是劳动的集约化,今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集约化将逐步转变资本集约化为主的经营。

4.我国动物健康养殖与国外发展的差距

4.1基础设施、设备差距

我国畜牧养殖业尤其是工厂化养殖过程所用的设施条件还不够完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而国外的先进工厂化养殖如微机控制技术,一切环境监测管理和饲料、饮水、药物投喂均为自动化。

4.2养殖技术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畜牧养殖技术普遍落后,国外大多采用传化效率高的人工优质配合饲料,不易传染疫病,饲料供应来源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的程度低。

4.3管理水平存在差距

我国畜牧产业落后原因①对养殖品种的养殖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盲目追求高产;②环境控制手段落后,动物药品使用混乱,某些兽用药物残留问题严重,疫苗开发落后;③饲料技术在畜牧养殖中,大多数养殖品种的营养及饲料研究薄弱;④畜牧养殖健康管理等待认识和普及。

4.4意识概念存在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注重人类生存环境与畜牧养殖的协调,早已形成健康养殖意识,而我国的畜牧产业普遍还处于传统型养殖状态,养殖户的素质普遍还比较低,不注重养殖技术的提高,并且环境意识不够,健康养殖的概念根本得不到体现,而一味地蛮干。

5.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应解决的问题

5.1进行养殖品种的优选工作,培育新一代优质品种

在大力提倡科学养殖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良种引种、选育、自育、自繁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抗病害及抵御不良环境能力的养殖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机会,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培育开发抗病、抗逆的养殖品种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5.2提倡健康养殖模式,开展科学饲养

养殖模式包括养殖品种选择、饲养密度、投入产出水平以及畜牧养殖和其它生产方式的结合等诸多方面。在各种养殖模式中,应重点研究多元养殖、生态养殖低耗、高产的健康养殖技术工艺,开发环境清洁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

5.3进行高效饲料开发,推广科学合理的饲料投喂技术

饲料是畜牧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投入,是影响畜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应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料投喂技术,如计算机控制的饲料投喂技术,自动投喂技术等,保证动物生长需要,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5.4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

我国畜牧养殖中的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增多,用药量增加,药效降低,用药量又加大的恶性循环,对动物健康,畜产品安全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6.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发展的方向

6.1进行绿色畜牧产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和开发

绿色畜牧饲料是指使用对动物和人类均安全的饲料,生产出的畜产品是安全的,开发酶制剂,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补充了动物体内自身内源酶的不足,促进了饲料中营养成份的分解,进而加速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微生物制剂饲料添加剂简称生物添加剂,可以补充饲料营养成份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口感,提高饲料适口性,促进动物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6.2粪便和废弃物处理技术

逐步发展工厂化养殖,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实现控制温度和光线全部使用配合饲料,粪便和废弃物推行无害化处理,养殖粪便和废弃物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6.3提高我国动物养殖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完善其养殖技术的配套性,如饲料养技术、环境保护技术、防疫体系、养殖设备的可控性等。

6.4加速发展集约化养殖方式及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

研究适宜于大面积推广的健康设施及其配套粪便和废弃物再处理技术,研究适合于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可持续养殖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培育出能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养殖品种的抗病、抗逆新品种;开发出适合大面积推广的无公害动物药品和疫苗;开发适合于不同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品质的系列优质饲料,饲料饮水投喂设备及投饲技术。

6.5积极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技术

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标准和养殖技术规范,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切实抓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

6.6建立和健全检疫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

加强畜禽疫病监控和测报工作及防疫检疫,在全国范围形成一个能适应大流通、大规模、集约化现代养殖特点的动物防疫检疫网络。建立和健全畜产品质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法律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行政执法体系等三大体系。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5

近几年来,我县水产病害发生呈逐年递减趋势,20__年,全年水产病害

发生率12,比上年减少2个百分点,造成经济损失1500万元。损失较大的品种依次为河蟹、鲫鱼、草鱼、花白鲢。主要病害为细菌性河蟹黑鳃、肠炎病、病毒性河蟹颤抖病、河蟹纤毛虫病、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鱼类孢子虫病、鱼类中华蚤病、锚头蚤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其中河蟹颤抖病从20__年后,病害发生率逐年下降,造成的损失逐年下降,该病害已经不再是影响我县河蟹养殖的最严重病害,相反细菌性黑鳃、肠炎和纤毛虫却成为影响河蟹养殖的主要病害,其造成的损失占河蟹养殖病害损失的70—80,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及孢子虫病是鱼类养殖中造成损失最大的病害,且在我县范围内均有发生,中华蚤、指环虫在我县局部地区曾有过大发生,20__年5月至6月,我县水产养殖公司部分塘口指环虫大发生,造成数千斤鲫鱼死亡。锚头蚤、车轮虫病害在我县发生较少,危害不大。由于我县自然环境相对优越,工业基础薄弱,所以大范围的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极少,经济损失不大。

二、发病重灾户,重灾场圃的情况。

总体而言,近年来大面积病害流行减少,总体损失也逐年递减,但局部地区病害暴发事故也时有发生,给我县部分养殖户经济上以沉重打击,20__年我县西安丰镇养殖户曹__一周内死蟹(原因不明)近7000斤,20__年县水产养殖公司陆__鳜鱼突发暴发性传染病死亡近千斤,20__年我县山阳镇长沟养殖场甲鱼下塘后不久病害大发生,死亡甲鱼20__余斤,20__年,县水产养殖公司唐__鲫鱼寄生指环虫,死亡鱼种20__余斤,不少养殖户出现养殖资金匮乏,来年无法恢复养殖或投入大幅减少,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进入一种“少投入—少收益”的怪圈,最终放弃养殖业,另寻生路,甚至出现全家外逃,躲避债务的现象。

三、渔用药物管理和使用的情况。

我县渔药管理权归属县农林局(原多管局),水产局无权介入,无法进行管理,进而出现我县渔药市场混乱,渔药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劣药坑农事件时有发生,渔药销售商与养殖户纠纷不断,常常出现出了问题就找水产管理部门鉴定和调解,而水产部门又无权干涉的尴尬现象,仅20__年度就发生此类事件若干起,如高邮某药厂业务员盲目推荐用药导致鲁垛某户鱼鳖混养的鳖无故出现大量死亡、范光湖某户养殖鳜鱼出现大量死亡;城区某药店业主指导养殖户超剂量使用漂白粉导致河蟹数千斤出现药害死亡;柳堡某药店店主指导养殖户超剂量使用阿维菌素杀鲫鱼孢子虫出现数千斤鱼种死亡等等,出现这类事故的根源在于市场监管不力,从业人员管理不力,尽管我县水产主管部门及技术人员大声呼吁科学用药,谨慎用药,但在如此混乱的市场面前仍显得苍白无力,缺乏手段。在指导用药方面,我县水产专业技术人员主动联系指导了县水产养殖公司大户陶__、水泗养殖大户周__、天平陈__、范光湖李__等多户,直接指导面积近万亩,在减少病害损失,降低用药成本上起到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杜绝了盲目用药而发生药害事故。我县中小养殖户量大面广,由于人手和精力有限,我们无法完全做到在塘口指导用药,在一定程度上给不具备资格的个体渔药商贩带来机会,出现渔药滥用现象,给养殖户带来损失。

四、病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

尽管我县渔业主管部门在水产病害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在大力推广生态养殖防病方面,但在日常的病防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总结如下;

一、硬件设施水平低下

我县渔业技术人员在日常的病防工作中,仍然采用“一凭经验,二借低级显微镜”的原始诊段方式,缺乏必备的水质常规分析设备、病原检测设备,这给日常病防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误诊现象也会有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渔业主管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力争挤出必要的经费去添置设备,同时也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援助,初步完善病防工作基础硬件设施。

二、渔药市场混乱

针对我县是省淡水水产养殖重点县,渔业投入品数量巨大,为维护养殖户的权益,同时也为确保我县水产品的无公害,必须加强混乱的渔药市场管理力度,建议上级部门协助我县将渔药归口管理,便于指导渔民统一用药,减少渔药滥用的事故和纠纷,从而提高水产病害防控效率,切实保护我县渔业健康发展。

三、业技术人员病防水平缺乏后续教育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6

关键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新平县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2-0025-02

近年来,新平县在市场经济推动和科学养殖技术带动下,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畜禽适度规模养殖迅速发展,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但随着地区间畜禽及畜产品产品交易频繁,种畜禽引入检疫监管难,养殖环境净化不彻底,动物免疫空白点存在,场地消毒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总体养殖水平不高,生物隔离措施难落实,使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畜禽疫病死亡和非疫病死亡时有发生,且呈上升之态势,如何规范处置病死畜禽,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多年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多次参与该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与同行交流。

1 新平县畜禽养殖概况

新平县辖2街道4镇6乡,人口为274 005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21 449人。全县有猪存栏100~299头的有131户,300~399头的18户、400~499头的有12户、500头以上的有15户;鸡、鸭存栏800只以上的有84户;羊存栏30~49只的有517户,50~99只的有647簟100~199只的有181户、200只以上的有63户;牛存栏50~99头的43户,100~199头的5户、200~299头的1户、300头以上的1户。2016年1~9月,完成肥猪出栏36.68万头、生猪存栏32.47万头;完成肉牛出栏3.29万头、存栏9.95万头;完成肉羊出栏6.58万只、存栏11.59万只;完成家禽出笼389.94万只,预计完成畜牧业现价产值8.56亿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部门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政策、资金、技术投入不足

目前新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现状是在养殖密集乡(镇)没有组建无害化处理专业机构,无害化处理建设滞后,缺少焚烧炉、密封化尸池、固定处理场地、无害化处理规章制度、监督机制和经费保证,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规范,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大。

2.2 科学养殖技术推广运用有待加强

畜禽良种化水平高,但养殖管理技术落后,动物疫病错综复杂,规模养殖发展缓慢,散养方式依然是养殖业的主流,先进养殖技术难以与养殖生产相对接,畜禽养殖过程全进全出、免疫、检疫、隔离、消毒等防疫技术措施难落实,使畜禽养殖疫病风险存在,畜禽死亡率升高,无害化处理数量增多,工作量加大。

2.3 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隐患依然存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任务加重

政府部门每年都组织春秋两次猪瘟、牲畜W病、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禽流感等疫苗高密度免疫,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然而畜产品流通活跃,病毒变异加快,各地检疫监督不尽相同,输入性动物监督管理难,疫病随时有可能发生,新生仔畜及漏免疫畜禽处于未免疫保护状态,动物诊疗整体水平不高,家畜常规病死亡也时有发生,畜禽无害化处理任务重。

2.4 农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观念淡薄

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农村畜禽死亡时有发生,养殖户一是将病死畜禽乱扔在村外的沟、河、坝塘等处,犬只随意啃食畜禽尸首,造成环境污染和病原扩散;二是将病死畜禽剥食,使人畜共患病发病机率增高,危害人体健康;三是被不法之徒收购加工后流入市场,危及动物性食品安全。

2.5 病死畜禽无害处理监督管理有待加强

在严格处理不法商贩收购、加工、销售、转移、运输病死畜禽违法行为时,涉及公安、食药、工商、动物卫生监督等职能部门,但各部门间缺少工作联动机制,难以形成综合执法合力,使进入流通环节的病死畜禽危害加大。

3 对策

3.1 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措施实施

建议县级人民政府继续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列入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民生实事工程来抓,突出处理设施建设,强化运行监督,通过业务部门组织畜禽养殖现状调研、疫病发生风险评估,畜禽死亡率及处理措情况核查,综合撰写出《新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施意见》,并建议上级部门组织实施,从总体上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行为,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任务。

3.2 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免疫密度和各项综合防控措施落实,降低疫病发生率,减少畜禽死亡

在农村散养殖户中全面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防疫模式和生猪“321”免疫新技术,牛羊W病免疫密度达应免数的100%,小反刍兽疫适时补免疫,禽流感免疫率达100%,春秋两季防疫不留死角和空白村、空白户,使畜禽常年处于免疫保护有效状态,规模养殖户坚持程序免疫和全进全出制度,并强化“免、检、监、测、”和“早、快、严、小”处置措施,从根本上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减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负担。

3.3 推行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健康水平,降低死亡率

继续推行普及猪、牛、羊、禽科学养殖技术,在畜禽品种及养殖场地选择、养殖设施配置、防疫措施及生物隔离区规划方面,要全面规范具体,方便日常畜禽生产及疫病防控,着重落实好防疫、监测、检测、消毒、病畜隔离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规模养殖场安全生产,降低畜禽死亡率。

3.4 建立严格执法机制

整合相关行政执法力量,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意识和制度建设,对乱丢、乱抛病死动物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对乱丢、随意处置、经营加工、转移、运输病死动物的养殖户或从业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3.5 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理赔与病死动物处理联动挂钩机制

把养殖户的理赔申请与病死动物申报有机结合,保险公司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单进行理赔,没有取得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证明的,一律不予赔偿。

3.6 建立检举告发机制

各乡(镇)、村都设立病死动物举报电话,落实电话接听人员,确保24 h畅通。同时,建立镇、村防疫员队伍,加强防疫员培训,充分发挥防疫员的作用,长期对其所辖范围实施监管。

3.7 建立无害化处理设施

在养殖密集村组、结合新农村建设,建议设置相应的密封无害化处理池,把无害化处理列入村规民约,让村民相互监督,保证无害化处理实施,同时也可规划出适宜的场地作为深埋处理场。

3.8 加强宣传、政策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