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范例6篇

对校园暴力的感悟

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范文1

【关键词】 医学生 生命意识 培育措施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医疗服务质量却始终难以适应患者需要,医患关系愈加紧张。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缺乏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对生命意识的基础培养,导致一些医护工作者人文素质的欠缺。医疗服务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这就决定了医学教育必须培养尊重人、尊重生命的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医护人才。[1] 同时,各类院校的许多大学生承受不住压力选择放弃生命,这些漠视生命的事件,也给我们的生命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既是医学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

1.医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

一般来说,生命意识包括浅层次的生存意识和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就生命的本体而言,是指生命的物质形式和感情欲望;就生命价值而言,是指为了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永恒而达到的生命理想境界。[2]因此,学生的生命意识,一方面表现为对自身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认与感悟,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理想。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医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

1.1生命本体的异化。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人的异化”的概念;时至今日,人的异化在现代社会更加严重。青年大学生日益成长为“快餐文化”的一代,他们无法理解现实中的许多矛盾,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从而导致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具体表现为:一是漠视生命,暴力伤害他人。近年来,大学校园里的暴力现象时有发生。据2003年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49.2%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3%的同学承认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3]二是否定生命,轻易放弃自我。目前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大学生缘何自杀事件频发,本质根源还是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对自身生存和生存价值缺乏深刻的体认与感悟。

1.2生命价值的异化。一是丧失生命价值感。随着大学扩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昔日笼罩在大学生头上的光环已经不再,大学生不再是时代的骄子。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消极颓废、空虚无聊、虚度年华、精神荒芜的现象。有的学生将大学生活视为一场游戏,游戏生命;有的学生抱怨大学生活就是痛苦和无聊,消磨时光。这种种现象都是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命价值感缺失的表现。二是丧失生命成就感。生命成就感就是人对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成果的感悟和体认,是人对生命创造性的认识和肯定。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对物质财富、技术力量、科学知识的追求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目的和生命的意义。但事实上,随着物质享受的日益丰富,人们尤其是有知识、勤思考的大学生群体,对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等生命实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未来充满了迷惘,直接表现为对生命成就感的丧失。[4]

2.医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2.1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是医学本质回归的需要。生命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和教育核心功能作用的体现,也是现实的需要。医学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它从古到今都需要得到人文精神的孕育。医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她的特殊性表现在多方面,最本质、最核心的则取决于她研究对象自身的特殊性。随着人类对医学发展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将“人”确定为医学关注的真正核心,健康与疾病只是人的生命延伸过程中所伴随的现象。正如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说:“知道是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 [5] 医学本质的回归呼唤医务工作者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培养医学生对人性、情义的感知,尊重人的尊严及追求人的完整性,培育其强烈的生命意识,并以此为基点来执行医疗任务,解除患者的痛苦。[1]

2.2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是实现医学教育目标的需要。1988年召开的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上通过宣言:“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作为临床医生,其知识结构的构建取决于医学教育目的,而医学目的的多重内涵,自然决定了医学知识结构的多维性及多层次性。

要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必须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医德培育与技能培养3个方面的结合,并以此丰富医学人文教学的内涵。当代医学生是祖国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通过开展生命意识教育来引导医学生理解人生,体悟生命,培养高尚的医德是实现医学教育目的的需要。

2.3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医患关系是个热点话题。看病难、看病贵、医疗纠纷、“医闹”事件等是当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写照。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传统的医学模式忽视了生命意识培养,过分注重了“人生的病”而忽视了“生病的人”本身。爱因斯坦曾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它虽然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一个和谐的人格。”医学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医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层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同时也需领悟“仁心仁术,悬壶济世”所昭示的真谛,领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所肩负的责任。因此,通过开展生命教育来逐步培养医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他们真正“以病人为本”、尊重病人的理念,才能切实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医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策略

新形势下,大学校园加强以生命意识为主线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对未来将成为医护工作者的医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研究,深入探索加强医学生生命意识的不同途径和有效策略。

3.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营造医学生生命意识培育氛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帮助医学生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医疗卫生人才的目的,可以从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开展生命教育,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伦理规范、心理知识、交往技巧的策略等等。通过教育,帮助医学生在认识层次上提高对生命的体悟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医学院校要注重通过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舆论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育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校园极力构建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多途径、全方位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培育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校园氛围,达到潜移默化地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的目的。

3.2以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为核心,打造医学生生命意识培育主渠道。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让生命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并成为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医学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需求,以公共课的形式设立贴近学生生活的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生命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切实发挥生命教育独立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生命意识培养功能,科任教师在各课程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形成灵活有效的生命教育形式,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生命情感。

3.3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帮助医学生体验生命情感。杜治政教授曾明确指出:“医学不仅表现为一种知识,而且还表现为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实践”。医学院校要充分重视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训的培养医学生生命意识的有利条件和天然优势。一是医学专业课程天然蕴藏着大量的生命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能够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如动物实验课程,教师应该起必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人性地对待动物,对实验后处理的动物实施安乐死。二是在医学生实习前进行生命关怀教育,带着“挽救生命、呵护健康、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意识踏入临床实习岗位,以此为前提形成融合一定的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宗教、法律等多重要素而形成的以倡导医疗活动的人性化和人道主义精神为本质内涵的医学伦理规范,构成医学生临床实践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法则。[6]三是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应该增强情景体验,使医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并将这种情感渗透到其临床医疗行为中。通过体验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使医学生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切实培养他们的生命价值感和生命成就感。

当然生命意识的培养,除了学校教育外,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因此,还需要家长构建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更需要积极优化的关爱生命、尊重人生的社会大环境。只有形成和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为一体的教育合力,营建完善的生命教育网络,医学生生命教育才能形成持续长效的运行机制。

参 考 文 献

[1]林田恩,王健萍.论新时期医学生悲悯意识的培养[J].中外医疗,2009(18).

[2]路晓军.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9).

[3]周晨.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探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

[4]姚月红.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4).

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范文2

说起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原本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是教育我们成才的地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1一天下午到了学校,我还是习惯性地在走廊上站一会儿,看着楼下陆陆续续来到学校的同学们。

不知是什么时候,我的眼球被操场上的一群人吸引住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小孩儿在打架,他们大概是三四年级的,可是他们这种特殊的打法却实属罕见啊!我从幼儿园到如今的六年级,见过无数次的打架场景,但无不是一对一的单挑,而此时的场面却是十一个人的群殴,可是你仔细观察分析会发现,这是十个打一个。

那十一个小同学虽然个子都不高,但打得十分激烈。一个小孩被围在中间厮打,可是他却并不是被欺负,而是十对一的热火朝天地战斗。定睛一看,中间的那位上身穿黑T恤,下身穿黑长裤,脚上穿黑运动鞋,他是在怎么招惹十个人的呢?

但最令我惊奇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被围攻的那位的高强武艺,以一对十的劣势都可以打出风云。他在团团包围之中全然不惧,倒是围攻者们被他的铁拳和飞腿打得应接不暇。想不到啊,这位黑衣勇士竟能以一己之力打得十人落花流水,而三国乱世时期的力敌三英的吕布站在这位大侠面前都会黯淡无光,都要俯首称臣啊。

而这位英雄并没有因为持续作战而体力不支,反而是越来越勇。无影腿、碎星拳、裂风掌把对手打得节节败退,眼看他就要杀出重围了,就在这时,校长驾到!好大的阵势啊:韩校长在左,杨主任在右,王校长在中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像抓兔子般提着他们向学生处的方向扬长而去了……

看来这黑色的孙悟空再厉害,也敌不过如来啊!

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2不久前看到一条新闻,来自安徽的一位高三的女生在网上吐露了她遭受同班的三名男生下“春药”,并威胁如果告诉他人就用“砒霜”毒死她的恐怖的经历。然而,对于这件事的后续处理,学校的老师同学乃至当地的一些网民此案的看法,令人毛骨悚然。更重要的是,这名女生的遭遇,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这不禁让我觉得难以置信!当然,或许与我的性格有关,周围不好的事情向来是没有途径传到我的耳朵中的。所以,一直感觉,欺负侮辱别人,校园霸凌现象一向发生在小说,电视剧中,和人们的想象出来的事情。现实中,是不可能会有这种事情发生的!

为什么会有校园霸凌呢?校园霸凌源自社会学习。从家庭开始,父母对孩子的照顾若带有敌意、不负责任、冷漠,例如遗弃或施以家庭暴力,让孩子的社会互动处于负向状态。其次,孩子进入小学后,在学校里受教师影响至深,因为此时我们正处于模仿阶段。教师若选择错误的管教方式,霸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若同学间发生霸凌行为,而教师不加以阻止,也可能造成其他同学的错误价值观。霸凌者通常都有攻击前科,而攻击则从模仿而来,这种模仿得自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采取权威、斥责、惩罚和冷漠做为管教手段的父母,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在家中得不到关怀,甚至遭到虐待的孩童容易将痛苦加诸于他人,借此宣泄情绪或获得关怀。

那怎样解决校园霸凌的现象呢?首先,应该让我们清楚明白自己的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和现实责任。有些同学天生的性格偏弱势,容易被欺负,同时害怕或不知道该如何去反抗解决,我们应该清楚知道法律的武器和自我保护的技能,进行自我保护。其次,对于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缺一不可。面对学校霸凌的现象,不仅仅需要学校做好就行,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给我们一个良好的环境,远离校园暴力,不成为施暴方后被施暴方。最后学校需要灌输一个正确的理念:要有集体观念,和人愉快交往。时刻提醒我们,爱自己,爱班级,爱同学,为学校争取荣誉等正确的观念。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远离暴力的影响。

哪一个人不愿笑语长在,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哪一个国家不愿繁荣昌盛。每个人若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从细微处做起,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安全的屏障就会不断加强。远离霸凌,还校园一片蓝天!

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3学校在我心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它让我们的知识丰富多彩,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精彩,可是究竟学校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变了样。

这些年有关校园的暴力行为的信息鸡犬不宁,学校本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又是“养育”我们成人的地方,可为什变了样?

最近,有许多学校出现暴力,有许多人想,这没那么严重吧?这是大部分强势的同学欺凌小部分弱小的学生,这可以让这个被欺凌者致死,难道这还不严重?如果继续这样,会死多少学生?我们才十几岁就要承受这么大的伤痛?十几岁本是我们尚好的花样年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剥夺别人的生命。

校园暴力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记得网上有许多校园暴力事件,一个个暴力的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记得让我最深刻的一个校园暴力事件:一个女孩没有任何特长,平时不善于与人沟通,无论什么都一般般。

开学第一天,女孩胆小怕事,同班同学都看出她很好欺负,于是几个看她不顺眼,放学后,把她逼在墙角进行殴打,女孩久久没回家,躲在教室里,不敢回家。

傍晚,女孩一回家,对学校发生的事只字不提,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女孩又被欺凌,旁边看热闹的同学在一边嘲笑。这样一天一天过去,女孩身上的伤日积月累,女孩的身体越来越差,终于有一天女孩死在教室里。

我认为这样的校园暴力是人性的冷漠,这么多的同学冷眼旁观。

这是忽视生命,忽视法的存在。我们才十几岁,没有任何权利剥夺别人的宝贵的生命。被同学们欺凌的学生,每天都在同学们的不关心和冷淡中生活,本应该是寻找梦想的温暖的教室,但是却成为了孩子的牢笼。

那些实施暴的学生,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犯法的吗?难道别人的生命一文不值?难道这世界没有法的存在吗?学校本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难道不应该本本分分的,规规矩矩的好好学习吗?

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4“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我气喘吁吁地跑回家里,嘴里不停嘀咕着。爸爸妈妈惊讶地问我怎么了,我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

今天放学,我想往小巷里走捷径回家,突然听见了“呜呜”的哭泣声和大声嚷嚷的吵闹声。好奇心促使我走近点一探究竟,但看到的一切让我害怕地差点叫出声来。一群蓬头垢面的男生,大约十二三岁,穿着外校的校服。他们有的手里拿着小刀,有的手上掂着木棍,还有的高举厚木板。角落里默默地传来一阵啜泣,定睛一看,居然是一个低年级的小男孩。那些外校学生耍着小刀,挥着木棍,举着木板,嘴里还喊道:“你这小孩,怎么那么傻。叫你拿钱,你给我们,不就不会挨打了吗?赶快把钱交出来!”“大,大哥哥,我,我真的没有钱,你,你,你们不要打我呀!”小孩哽咽着说。“没有是吧,没有就打!”说着他们就用棍子打他腿,用木板敲他头,还用小刀抵着他的脖子……见此情景,我吓得手脚发抖,担心他们发现我,想偷偷溜走却又挪不动脚步,只好呆呆地躲在拐角处。看着那帮学生的嚣张气势,听着小男孩无助的哭声,我好羞愧,低头看着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想起了老师班队课说过的话:“遇到校园暴力时,不能忍气吞声,但最好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对,我要找大人来救这位小弟弟!顿时,我鼓起勇气,悄悄地转身,原路跑回。可谁知这附近根本就没有大人,我只好跑到大街上找。见到有大人来,那帮学生立马拔腿就跑。我立即上前帮惊恐万分的小弟弟捡起书包,安慰了他几句,然后帮他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来接他……

爸爸妈妈听完我的讲述,连连表扬我今天做了一件特别勇敢的事情,我心里也觉得幸福满满。

通过这件事,我想告诉大家:现今社会,校园暴力,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但这些校园暴力现象,也提醒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一旦发生暴力事件,应当在第一时间实施有效地自救与呼救,以避免受到意外伤害。

我们的生命如花般美丽,也如花般娇嫩,只有细心呵护,精心照料,才能灿烂绽放。所以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注意自我保护,防止伤害发生。

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5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在学校,也有学校的规矩。可在原本应该平安和谐的校园中却屡屡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件,校园暴力普遍存在:有一名初二女生,她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一幕:几个男生把她摁倒在地,使劲打,踢,甚至撕扯她的头发,在这过程中,她只能拿撮箕挡着自己的头,也没有办法过多反抗,只能稍稍反抗一下,怒斥一下。而打她的男生,却说是纯属娱乐。更有人拿手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在拍摄的过程中,还有人兴奋地说:“别挡着我拍!”……

这个事例,你有没有什么话要说?近年来,校园暴力这4个字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新闻、报纸上,每一次的报道,总能让我震惊。

也许不知什么时候昨天还欢笑的脸,今天就已消失不见;昨天还充满活力的身影,今天就只剩下冰冷的躯壳;昨天还怦怦博动的心,今天就已经停动。生命是如此沉重,沉重得让我不敢直视。这些孩子在花季的岁月里就失去了生命,给家人留下了无限的悲痛。生命无价,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在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懂得爱惜他人的生命。

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种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像这种事小孩之间开开玩笑嘛,有什么不可以的。或许有人会这样说。那就再看看下面的事例:

郑某、李某、郑某某与被害人王某是同班同学,20--年7月,因王某值日但未打扫,郑某便以此为由与王某发生口角,而后郑某、李某与郑某某使用了木棒、木质扫把、钢板等作案工具,击打王某,使王某头部造成了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还有,2006年10月25日晚,被告人王某与李某、李某某预谋绑架其舅舅的孩子以勒索钱财用于网络游戏。李某未表示参与。次日下午,王某将表妹邵某骗离学校,在一土坯房处,王某让李某某将邵某“做掉”,李某某将事先准备的砖块将邵某打死。如花的生命就这样离去。如果当时他们遵守了法律,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惨剧。如果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既爱惜自己的生命也珍视他人的生命,这样的惨剧也不会发生……

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范文3

[关键词]中职生 思想道德教育 根源 建议

随着当前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不断凸显,政府及各界愈加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正在落实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势必将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大到一个新的高峰。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中职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繁多,亟待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否则,再过十年,我们的劳动力技能是上去了,素质却愈加低下,人们期待的幸福和谐社会又如何能建成。本文将试图从以下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职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看,中职生相较普高生更开朗活泼,团结友爱,文明礼貌,但同时在日常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意志力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首先是在日常行为习惯上,许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导致没能正确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一方面在学习上,由于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学习中总体表现为被动式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校表现就是,时刻需要老师的督促。如果没有老师,就立刻想方设法地逃离学习这项苦差。另一方面在生活上,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致不能很好地适应离家住校的生活,最终影响学习。以前在生活上任何问题,都家长代劳和约束。来到学校后,课余生活完全由自己把握,结果不少学生沉迷于游戏、网吧上,甚至有人出现打架斗殴、吸烟酗酒、早恋等不良行为,终日无心向学,得过且过。

其次,心理问题多。中职生年龄普遍介于15—18岁之间,正值青春期。他们有着所以青春期孩子的普遍问题,同时有在某些方面更加突出的特点。一是成人感特别强烈。许多学生用大人的眼光打量社会,甚至模仿成人的行为来处理人际关系,因此过早进入成人社会的心理状态。二是就业需要突出。虽然他们总体表现不好学,但时常会为就业问题感到担忧和焦虑,承受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三是成就动机有待提高。在职业学校学生中,有的学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习失去信心;有的学生因学生没有正确认识提高职业素养的意义,将学习目标错误地定在合格线上;而更多的学生因沉迷于各种各样的不良爱好上,无心向学。

第三是意志力差。现在许多中职生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无原则的溺受、宠爱,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思进取,不谋求解决,只有退缩或放弃。有的中职生就业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总嫌工作吃力,工作时间长而放弃就业机会,游荡于社会。

二、中职生思想道德现状产生的根源

中职生思想道德现状产生的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庭环境方面

一教育不当。许多家庭教育子女不讲方法。有关学者曾调查发现,家长对子女要求不够严格的占16%;对子女溺爱、娇宠的占26%;对子女采取打骂等粗暴式教育方法的占18%。

二是破裂家庭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传统家庭关系遭受破坏,不良的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使学生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尤其是在单亲家庭中,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大部分问题学生的的第一诱因。另外,一些名存实亡的家庭,由于畸形的夫妻关系,也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是“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历。据对本校后进生的调查显示,此类学生在中小学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的占67%。他们基本上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管、教育,这种隔代教育又大多表现为溺爱、偏袒、娇宠等不当方法。

四是家长自身的负面影响。目前大部分中职生来自农村或城镇中下收入家庭,父母整体文化程度及自身修养较为低下。有些家长自身行为有失道德风范,行为不检点、不文明或具有不良嗜好,有些父母经常,出入不良公共场所,诱发子女产生不良行为。

2、学校教育观念和方法有偏差

一学校教育导向有偏差。在中职学校,大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师生在技能比赛上的获奖,忽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可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技能竞赛,却鲜有资源能用来满足师生在德育方面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技轻德”的现象。

二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不少老师缺乏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引导,只是一昧地管理压制。尤其是对后进生的管理上,采取简单粗暴的惩罚、开除等方法,导致学生自暴自弃。

三心理辅导不足。大多数学生存在不少心理问题,不懂自我调适,过分焦虑困惑,导致心理畸形。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市场环境的负面影响:市场环境下,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严重影响了一些中职生,出现了狭义、偏见、嫉妒、暴躁、孤独、抑郁、固执、攻击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甚至出现、欺诈、偷盗等违纪违法行为。

二大众传媒无孔不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大众传媒中大量的色情、打斗、凶杀和暴力信息,使中职生盲目模仿,危害极大。

三社会文化市场缺乏监管力度,一些不健康甚至是腐朽有害的产品在市场上流行,尤其是中职生经常出入娱乐性网吧、酒吧、迪厅、游戏机室、台球室等,沉溺于各种各样的不良娱乐活动,结果导致无心向学,逃学、旷课,甚至违纪、违法。

4、中职生自身内在道德觉悟力不够

在对中职生思维能力的调查了解中发现,他们普遍对具体的事物、活动有较大的兴趣,领悟力较强;但对相对抽象的理论、思想意识等问题缺乏兴趣,觉悟力较低。

三、完善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尽管造成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是复杂多样的,但作为中职学校自身,仍然要在困难重重的境遇下,不断努力做好这项工作。结合这几年的德育工作经验,下面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此有所帮助。

形成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在前面的分析上已经表明,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对已经深受社会毒素影响的刚入学的中职生来说,适当封闭的校园环境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跟社会毒素割裂。当然,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的形成,主要是采取封闭住校式教育管理模式,在这一点上,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在管理上一直对此推崇备至,并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刚刚提到要对中职生进行封闭住校式管理,既然学生不能天天随意进出校园,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将待在校园内。因此,校园必须成为一个能强烈吸引学生的地方,否则厌学、逃学现象将层出不穷,这样反而适得其反。现今,大学教育都普遍强调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其实,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中职生同样重要。由于中职生的成人感较强,就应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当然,在具体做法上,现在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发展社团。学生们通过社团活动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足之处在于,每个学校的模式过于相似。要学生对校园产生强烈的吸引,一定要有独特地适应学生需求的文化氛围。结合中职生热衷娱乐活动的特点,应该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娱乐设施,并有正确引导。例如,在校园内开放映厅,舞厅,游戏室、网吧等,当然这些所有活动都应该有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监督,避免学生过分沉迷于此。如游戏室、网吧,我们可以限制每位学生每天只能玩一小时;舞厅应该组织舞蹈社团的成员组织大家跳健康有活力活动;放映厅就应该放积极健康的影片或纪录片。如此一来,学生既愿意呆在校园,又能有节制地正确地进行娱乐活动。学校在对这些活动的组织宣传引导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思想,提升道德修养。

(三)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给学生全方位的正能量引导。虽然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采取封闭式管理,但学校、家庭、社会又是不能割裂的,因为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回归家庭。因此,要善于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功能。在结合中,学校是主体、是纽带,家庭是配合,社会起组织领导协调作用的力量。同时,作为主体的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的看待分析社会现象、家庭问题,不能脱离社会家庭现实,将学生往象牙塔里带,最后学生毕业工作成家后,将要面临理想与现实强烈反差。譬如,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过程中,班主任及相关老师要尽可能多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引导学生从正面去看待父母之间的矛盾以及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过程中,应多组织学生去了解社会的好人好事,避免学生只能从大众媒体中一知半解地了解到许许多多的负面信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看待社会的种种现象。最终,一定要让学生形成对学校、社会、家庭具有一个统一的道德价值标准的认识,而不是割裂,多面的。

结语:

由于种种原因,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剖析中职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提出几点完善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形成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形成教育合力等给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构建网状的教育体系,以此培养出德技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10月版),张玉番,赵冬主编;

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范文4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方向、提高政治觉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课程,也是加强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和认同,激发树立爱党爱国伟大情怀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随着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军校教学活动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军校教育面临着课程教学改革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军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以人文本”科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政治思想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观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事关我国民族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和社会工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军队建设的深入发展,提高军队学员的思想素质,加强军校学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创新思想教育方法,打造高素质高觉悟的学员队伍对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对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网络时代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资源、技术为军校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促进了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想政治信息,方便学生查找学习资料,丰富知识体系,完善思想政治结构。网络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加深了学生对大千世界各种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潮流的了解,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实效性。网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破狭隘、死板的传统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网络是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特别是随着校园网、思政教育网等网络平台的开发和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多元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军校现阶段的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巨大的冲击。网络技术有效推动了各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形成了多元化、复杂化的网络文化。大学生由于思想还不成熟,生活阅历匮乏,缺少坚定的文化素养和政治觉悟,对西方资产阶级所倡导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文化糟粕的价值判断能力较低,容易动摇文化信仰,在西方文化中迷失自我,形成西方思想文化的追随者和拥护者,出现质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及党的思想,阻碍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完善的思想危害。另外,在多元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大部分学生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等或多或少地发生偏差,形成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极端主义,价值取向过于利益化、物质化,一切向“钱”看。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里,色情、暴力等网络元素容易扭曲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主导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他们思想政治觉悟低下,人生理想缺失,危害思想健康。

三、网络时代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改进策略

1.提高正确识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加强网络教育,培养军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网络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网络是军校学员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提高信息选择、识别和评估的能力,是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确保学生思想先进、科学的有效保障。笔者认为,军校应加大思想政治教学的力度,使学生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明确道德是非的辨别标准,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坚定对党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教师也要打破传统的“说教式”、“机械式”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思想理论、道德素养等的意识与思考,实施互动式、讨论式与交流式的开放教学手段,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对思想、信息价值的判别能力与感悟能力。

2.优化教师素质,打造校园网络平台。

教师是兴教之源,立教之本,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有互联网技术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高他们政治觉悟的有效途径。因此,网络时代的军校需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打造广阔的校园网络平台。第一,提高军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政治理念,确保教师思想观念的先进性、科学性,积极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党的路线、方针、决议;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注重思想政治教师的网络技术与能力。教师应当掌握基本的网络计算机操作技巧,适应网络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和开发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第三,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开发网络思想政治交流平台,建设优秀的校园网站,拓宽学员思想政治问题的交流渠道,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四、结语

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范文5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青春酣畅写辉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由于身体、心理和社会的种种因素尚未稳定,他们又是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特殊人群,心理学家将这段时期称之为“暴风骤雨时期”。受到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日渐突出,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民谚“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就道出了从小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山东省寿光市建桥学校是一所有6000多名学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本着“立足校情、重点突破、活动推进”的原则,开展了系列法治教育活动,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中播下了法治种子,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

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规则意识。青少年犯罪形势日趋严峻,从培养规则意识入手进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一尺一规定方圆》(以下简称《方圆》),内容涉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印发给全校师生,明规细则,引领师生做最好的自己。每学年开学之初,军训间隙,各班主任会组织学生学习《方圆》,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政教处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成绩计入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中;各级部主任灵活安排,或安排学生写学习的体会感悟,或举办《方圆》演讲比赛,形式不一而足,皆为了让学生从心底领会和接受《方圆》,懂得行为规范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从思想上接受了这些规则,学生才有可能自觉践行。

培养规则意识,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切实做到生活化、人性化。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以及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习惯的培养。在学校的组织和管理下,学生在路队秩序、文明就餐、卫生清扫、卫生保持、公物爱护、水电节约、课前准备、课堂学习状态等诸多方面,逐渐由被迫遵守到形成习惯遵守,再经过深化实践,最终变成自觉践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能力,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素质水平。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习惯,就没有伟大的行为。”只要好习惯不断坚持,便会慢慢外化成孩子们的性格。

廉洁教育:融合教化,感同身受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清廉的前提是遵纪守法,为此,建桥学校自2012年以来开展了以清廉、自律、民主、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廉洁教育。

廉洁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学校将廉洁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梳理整合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增加廉洁教育内容,通过感受、交流、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清正廉洁品质的感受与体验。同时把廉洁教育活动的有关内容与学校道德教育、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培养学生诚信做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道德意识。老师们更是自觉地把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自然地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廉洁廉政的意识和观念。七年级语文老师王俊青自2013年上学期开始,就把廉洁教育与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学生的性情在经典中得以慢慢浸润,美好的品格无需多言自然成之。

廉洁教育与文化建设相融合。学校将廉洁教育落实在学生日常行为道德规范教育与训练中,和《学生守则》及《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结合,从学生诚信守纪品德的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要求,把廉政文化建设和廉洁教育渗透在学生思想教育、课堂学习、节庆活动、升旗仪式活动等各个环节中。

廉洁教育与活动实践相融合。学校组织学生多次开展了以“走进菜乡寿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感受、体验传统文化,熏陶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人格品德、廉洁操守。

此外,学校还通过观看倡廉教育影视片、开展主题讲座、组织纪念日知识抢答竞赛等形式,加大廉洁廉政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其有效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自觉地将廉洁思想内化于心,使廉洁之风吹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法治盛宴:如火如荼,精彩纷呈

强调,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自2014年以来,学校把每年的12月定为法治教育活动月,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精心调制学校“法治盛宴”。

法治教育大课。10月4日上午,寿光市法院工作人员应邀到学校举办“学习宪法,文明守纪”法治教育大课。法院工作人员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从“宪法精神”“违法与犯罪”“什么是正当防卫”等方面进行了精彩讲授,给学生上了一堂富有教育意义的法治教育大课。学校常新祥校长也对学生提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希望和要求。实验楼前,四千多名学生鸦雀无声,专注得仿若无人。孩子们在获得法律知识的同时,纷纷表示做“懂法、守法、用法”的优秀少年,并庄重宣誓“遵纪守法,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反暴防恐演练。12月14日,学校与寿光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联合举办反暴防恐演练进校园活动。上午,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队员对学校所有干部及班主任、保安进行了反暴防恐专业培训和实战演练。下午,举办反暴防恐安全讲座,警官给大家讲授了如何防范袭击和积极展开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随后,校园反暴防恐演练和校车被分子劫持后的防范及逃生演练开始。学校保卫人员在上前阻止闯入校园的“分子”的同时,拨打“110”报警和校园一键报警系统,学校智能广播警铃大响,全校师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逃散、躲避,公安特警和保安联合成功制服“分子”。场面很壮观,但孩子们的心中更震撼。

模拟法庭。12月29日,七年级级部的模拟法庭在学校2号报告厅举行。此次模拟法庭以一起敲诈勒索案作为蓝本,十多名学生分别对“审判员”“原告”“公诉人”“被告人”“调解员”等法庭身份知识进行阐述。在思品课老师张庆杰的指导下,模拟法庭按照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宣判等审判环节依次进行。学生们用言行诠释着法律的尊严,将学生之间发生纠纷的调解过程演绎得完真,在场的1300多名师生感同身受。

好风凭借力,握手齐推动。建桥学校在法治教育上巧借外力,与寿光市法院、市公安局等单位成立了法治教育共同体,初中部法治副校长每学期到校举办一次法治教育主题讲座,小学部法治辅导员定期到校为师生进行法治辅导,各班级利用家长委员会成员及部分学生家长的特殊身份,邀请他们到孩子所在的班级,为孩子们现场讲法、学法,并通过编印、散发法治教育宣传材料、布置节假日法治教育家庭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构建家校共育平台。学校协调同步,借势用力,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国旗下讲话、“希望之声”广播站、演讲比赛、小故事比赛等形式开展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形成了教育的合力。有了社会众多团体、单位的助力,学校法治工作得以如火如荼地开展。

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范文6

策划人语:我们这里说的“国培”是指始于2011年的“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该项目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培训对象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含部门、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转岗教师。”培训项目包括:(一)农村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二)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三)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可以这么说,“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以下选登的“国培心语”便是安徽省参加“国培”项目的幼儿老师的反思和总结,如何实施培训,如何取得满意的培训效果;幼儿教师如何看待培训,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等一大堆命题和话题,我们从“国培心语”中获得有益启迪的应该很多很多。

乘着幼教的春风,来自安徽省六个地区的59名学员于2012年2月10日相聚合肥桐江宾馆,参加了安徽省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班的培训学习,“国培计划(2012)——安徽省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开班了。

在“国培”短短的二周学习里,我认真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精心和尽心的指点、教诲,反复整合收集到的相关资讯,静静地梳理着自己的思路,在一轮轮的思想风暴中,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索……

红色“风暴”——拓展国际视野,挖掘内涵教育

“站得够高,才能看得够远”。学员们多来自幼教管理岗位,日常的专业理论和探究几乎呈现“单一”的态势。要想使我们在理念方面获得深层次的提高,必须有步骤地调整我们的视野角度。培训部的老师深谙这一关键点,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孙诚老师来授开篇第一章。

在《教育规划纲要》的专题讲座中,孙诚老师从宏观的角度,来诠释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趋势,解读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学前教育政策走向。讲座中列举了欧、美等各发达、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和教育公共投入比例和幼儿入园率等大量数据。正是在这些具体的国际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的比较中,使得我们逐步认清我国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明确国际幼教发展的历程,理清未来的自己在地区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的立足点,能够结合自己的园情,学习制订适宜、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踏实地去践行相关的举措。

黄色“风暴”——感悟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

1.深化游戏的理念。

《规程》和《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每一个幼儿教师耳熟能详的话,可是细究起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是大有人在。通过丁海东教授对幼儿心理理论,以及“大知识”和“小知识”的精辟讲解,我才理解:幼儿是因为心理发展和成长的需要而自觉产生游戏的行为,也正是在游戏中,因为环境和同伴之间的游戏互动,幼儿才能通过模仿、交往等模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内隐学习的模式形成,促进他们的心智成长。

在游戏促进儿童发展的观点上,丁海东教授赋予游戏更通俗的说法。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因其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和社会性的特点,所以丁教授称“游戏是儿童的维生素”,孩子在游戏中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面对生活中不可被意志转移的事,不论正、负面情绪,游戏都能够帮助幼儿渲泄某些情感,做些象征性的弥补。各类游戏的规则能使参与的幼儿易转为主动者,有利于活泼、开朗、自我中心意识的形成,以及换位和社会性的思考。

2.寻求区角游戏开展的有效性。

从目前幼儿园区角游戏开展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共性问题。老师们在区角的丰富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可孩子们的兴趣点却非常低,参与的积极性弱,游戏水平总也上不去。引用老师的话来说,“咱不怕做,就怕孩子不玩”。戏称区角活动的开展是件“疲于奔命”的事,“出力而不讨好”。瞧,区角游戏中“玩”得最“开心”的是老师。她们就跟花蝴蝶一样,“唰”地飞过来,再“唰”地飞过去,满场子转悠却不得其效。

在专家教授的指引下,我们领悟到区角游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1.区角游戏的虚假情景性强;2.材料的规则往往因辨识符号使游戏具有艰难性;3.游戏目标的针对性有所偏差;4.教师的观察点不到位等等。解决的关键是活动区的材料有效性投放。

绿色“风暴”——读你,是我的快乐

“孩子不是白纸,而是一本书”……这是合肥市京狮幼儿园园长在侃侃而谈中我捕捉到的一丝信息。

曾经的我也同大多数幼儿教师一样,认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张白纸,自然、生活的点滴都会在这张纯洁的白纸上留下醒目的印记。因此,为了孩子的一切,我总是努力地以“爱”作笔,在这张白纸上一天天地打上美丽的底色……

在“国培”学习的日子里,在一点一滴的反思中,我重新来定位孩子的世界。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讲究教育的公平性。认真解析每个孩子,走近、走进他们的心中,学会“读书”。

那灵动的小脸带着对世界的好奇,那飞扬的思绪有着魔法神奇。每天的每天,带给我们无限惊奇的是孩子;带给我们无尽喜悦的是孩子。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在白纸上着色,而是要学习去看这一本本书,一本本精彩的书。它蕴含着丰富的色彩,瞬息万变的内心世界……翻开书本的每一页,那里有着阳光、花朵、星星和月儿,每天给我们带惊叹和喜悦。

是啊!或张扬、或沉稳;或调皮、或乖巧……正是这一个个书般的充满灵机的孩子,妆点着我们的天地,给我们带来的是充满变幻的世界。因为读他,我们的生活在这里飘香;因为读他,我们的日子变得丰满。

蓝色风暴——从“观察”做起,谈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