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失业保险的利与弊范例6篇

领失业保险的利与弊

领失业保险的利与弊范文1

一、审计失败的原因

(一)专业能力及个人能力的缺失一是注册会计师未能认清独立注册会计师在经济社会所扮演的角色;二是未能严格遵守外勤准则对于计划及督导、了解内部控制结构及证据搜集的基本要求;三是未能保持审计工作的机警性,轻易接受客户所做的解释;四是违反某些特定审计准则的要求,如接受新客户之前,未能与前任会计联系以了解有无任何会计审计问题的争议存在;五是对于资料处理欠缺基础的了解,尤其是以电脑代替人工所做的快速及大量的资料处理。

(二)客户的业务经营缺乏了解一是对客户的业务经营缺乏充分了解,尤其是一些特殊产业,如金融、保险或高科技的电子产业。美国许多储贷银行倒闭,究其原因,很多情况可归责于签字注册会计师对这些储贷银行的经营政策及程序、产业特性、放款损失评估及资产负债表外作业控制的了解不够深入;二是对于客户经营所处的环境未能掌握,以致于对经济及产业情况认识不够,以及对客户所面临的风险未能提高警觉;三是对于客户的高级管理阶层过去的背景了解不够;四是对客户的控制环境评估有瑕疵,尤其是对最高管理阶层的思想及作风未予正视或评判错误;五是对于客户经营环境的了解不够,对客户的产品、制造过程及设备不熟悉,对管理阶层的陈述及声明给予过分的信赖;六是对客户其他人员、主管机关或供应商的某些报告未加以研究或重视,如系统分析师的报告可能反映有问题存在,以及对这些问题未能及时加以解决;主管机关的检查报告可能显示信用已经亮起红灯,或投资组合的评价存在争议;七是对于客户内部审计部门成立的宗旨及绩效,缺乏充分认识。

(三)审计单一主体方面的违约、过失或舞弊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公认会计准则而造成审计失败,一般表现为:注册会计师违约、过失和舞弊等行为。这些行为是注册会计师能够控制的行为,是注册会计师自身原因造成的。注册会计师违约指由于注册会计师未能履行合约(包括书面和口头)上的某些具体条款而使他人蒙受损失。注册会计师过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缺少应具有的合理的谨慎和应有的职业关注,按其程度不同,分为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评价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是以其他合格注册会计师相同条件下可以做到的谨慎为标准的。注册会计师舞弊又称注册会计师欺诈,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欺诈就是为了达到注册会计师本身的利益目的而欺骗他人,明知委托单位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误,却加以虚假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的过失与舞弊在主观上有本质的区别。注册会计师舞弊,也称注册会计师欺诈,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作案具有不良动机,主观上的过错与故意,决定着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轻重程度。

(四)审计群体主体的违约、过失和舞弊审计群体主体出现违约、过失和舞弊的可能性比审计单一主体要低,但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制度存在缺陷以及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制度不健全,审计群体主体可能出现违约、过失和舞弊。我国审计群体主体出现舞弊的原因有:一是出资人、合伙人素质低下。现有事务所出资人、合伙人资格的取得主要是因为其拥有足够的资本和相关经历。有些合伙人既不懂专业,义没有将精力放在事务所的工作上,而热衷于拉关系、揽客户以及事务所内部的争权夺利,从而导致一些事务所经营指导思想的错误及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二是现有审计市场的饱和状态及审计组织的经济压力,使会计师事务所将揽到和保住客户列为头号任务,采用如低价收费、拉关系、给回扣等手段,导致审计时不可能达到应有的质量保证,并采用减少审计时间、省略必要程序的方法,以降低审计成本,保持盈利。这必然导致审计报告可信赖程度的降低,也败坏可行业声誉,反过来影响到正常的审计收费,形成恶性循环。

(五)审计技术与制度层面的原因独立审计模式经历了由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为标志,以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为目标,虽然后来导人了审计抽样方法,但采用更多的是判断抽样,即主要源于注册会计师的主观判断,在企业规模较大和经济业务较复杂的情况下,很容易遗漏甚至无视交易或事项的重大错报。制度基础审计以内部控制为起点,以了解、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标志,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与范围。但随着企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增加,特别是审计证据的获取需要更多的来源,因此,制度基础审计仍可能发生较大的偏差。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的系统分析和评价为起点,以审计证据的性质和类型满足可接受风险的需要为标志,注册会计师围绕审计风险模型,做出识别、计量、化解、规避风险或终止审计的决策,以将剩余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被认为是当前最科学的审计模式。但即使是现代审计比较发达的美国,也没有确立完整的风险导向审计学科体系。这表明,审计技术落后审计实际发展需要,也是导致现代审计失败的原因之一。目前,通行的审计制度存在如下缺陷,这些缺陷也是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巨大的商业利益使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企业关系出现畸形,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应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企业的关系应该是完全独立的,但在现行制度下很难做到这一点。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承担审计职责的会计师事务所是由被审计企业自行聘用的,被审计企业如果不满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则该事务所就必然面临被炒鱿鱼的后果。这事实上形成了被审计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雇佣关系,被审计企业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和上帝。巨大的商业利益必然会驱使会计师事务所去迎合其雇主的需要,使审计背离独立、客观、公正的要求。从而导致审计失败。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时刻保持警惕,以察觉企业的重大舞弊。在接受审计业务约定时,注册会计师既要关注企业内部组织情况和行业领域情况,也要关注最新的舞弊手段。在组织内部,必须关注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和能接触资产的员工的个人状况;在行业领域里,要关注行业管理机构公布的一些与舞弊有关的资料以及该行业舞弊的案例,以对该行业进行了解,同时,应注意最新的舞弊报道,以了解最新的舞弊手段。

二、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一)改善和加强道德建设在市场经济中,道德的地位是法律和规范无法替代的。法律和规范是正式的或有形的制度,他们对注册会计师个人最大化行为的约束需要社会的强制;而道德是一种非正式的或无形的制度,其特征在于得到绝大多数注册会计师的自觉遵守和维护。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提高,取决于他们以道

德为基础的行为自律程度,但频频曝光的额审计失败案件,严重影响了国际和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道德形象。

(二)加强职业道德机制建设,加强行业自律我国目前独立审计准则对职业道德的规范只有《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并且只给出了一般原则。对于执业行为中如何遵循职业道德没有一个较为详细的指南。应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构建一套自律、他律相结合的职业道德机制;建立职业道德管理的专门机构,强化行业监管职能,提高其权威性;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和禁入机制,政府和行业自律组织要同时发挥作用;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尤其要在操作性上下功夫,强化约束机制;建立与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道德教育机制和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建立严肃的惩戒制度,确保监督与制裁机制的良性运作。加强道德建设,还必须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建议修改相关法律,在法律中明确被审计企业经营失败的责任不应归于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承担责任的程度应有一定比例上限,这样才能既保证社会的利益,又合理保证注册会计师的利益。

领失业保险的利与弊范文2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兴起的各种背景。然后,在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优势及局限性。最后,文章联系我国的审计国情,提出目前在我国审计界应慎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观点。

在外部审计方法的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过三种审计模式,即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及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也即风险基础审计,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在确定的风险水平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范围。

一、风险基础审计兴起的背景

1.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因素。审计期望差距(expectationgap)即社会公众对审计应起的作用的理解与审计人员行为结果及审计执业界对审计业绩的看法之间存在差异。审计自产生至今,始终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这种双方在目标一致性上所存在的差距使审计人员常常“卷入不愉快的责任诉讼纠纷之中”(G.J.Benston)。因此,审计界积极探索解决审计期望差距的途径,导致了风险基础审计的产生。

2.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压力是风险基础审计产生的经济因素。制度基础审计的明显不足在于不当分配审计资源,造成低风险审计项目审计过量而高风险审计领域审计不足,难以保证审计的效率和效果。而风险导向审计则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持审计效果又能提高审计效率的全新思路。于是,基于成本效益的推动,“一个使得审计人员计划并有效成功执行的审计概念”(斯迪威(ManinC.Stilwell)和艾利奥特(RobertK.Elliott)描述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便应时而生。

3.制度基础审计的内在缺陷及现代科学的发展是风险基础审计产生的技术因素。“制度基础审计最大的缺陷是对管理层舞弊进行审计没有效率,因为管理层舞弊往往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银广夏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管理层舞弊事件。与此同时,控制论、计算机审计技术、现代统计理论等为审计风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保障。

4.审计职业界的不懈追求也促进了风险基础审计的产生。

二、风险基础审计的优势

1,强化了审计风险和审计效率观念。风险基础审计的目的是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而不单纯地节约审计成本。审计的关健是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识别不同的风险点,然后实施系列的个性化测试方案。风险基础审计能有效发现客户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从而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提高了审计效率和效果。

2.风险基础审计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的基础上。账项导向审计模式主要着眼于查错防弊。制度导向审计建立在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无利害关系假设”基础上,重点对内控各个控制环节进行审查。把“查错防弊”的手段主要寄托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可以说是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的最大弱点。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合理地扬弃“无利害关系假设”,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的基础上。不只依赖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而实事求是地对公司管理层是否诚信,是否有舞弊造假的驱动,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职业警觉,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捕捉潜在的风险点,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3.有利于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均会造成低风险审计领域审计过量而高风险审计领域审计不足的问题。而风险导向审计以分析、评价审计风险为基础,把有限的审计力量集中在高风险领域,合理配置了审计资源。

三、风险基础审计的局限性

1.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理论尚不完善。在具体运用过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尚存在问题:一是自身尚未形成严密、科学的体系,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仍存在一些过于主观而非客观的工作标准;二是在审计实践中还缺乏有力印证。综观2001年~2002年美国出现的一系列跨国公司财务舞弊招致的审计失败案例,大多是审计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被不恰当地大量运用,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2.对执业的审计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在风险导向审计中,风险评估失败极有可能导致审计失败或审计无效,因而该审计模式对会计师的执业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事实上,如今非审计业务已日益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因而审计界人才流失严重。俗称一流的审计师做咨询,二流的审计师做审计,即使已经主要采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五大”也面临着缺乏高素质审计人才问题。

四、我国在实务中应该慎言风险基础审计

2002年10月AICPA第99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准则(SASNO.99),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一些高风险的审计领域,如收入确认、存货计量、会计估计等实行“有错推定”假设,同时强调审计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精神,已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全面贯穿于审计准则之中。笔者认为:该审计模式还处在理论幼儿时期,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优点与缺陷瑕瑜互见,应辩证、客观地对待。

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与效益、注册会计师素质的差距、审计程序软件开发、政府监管和司法执法等都是目前我们推行风险审计的障碍。因此我们应该在理念上认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把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观念融合到传统的账项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中去。对于内部控制不太健全的小型企业,通常应考虑选择以账项审计为主,风险导向审计为辅;而对于那些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完善的上市公司、企业集团等,通常应采用以制度基础审计为主,风险导向审计为辅的审计模式,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同时提高审计效率。不论哪种审计模式,都不应忽视对财务数据及其交易或事项的审计。

参考文献:

[1]《会计研究》“风险导向审计:机理与运用”,谢志华、崔学刚,2006.7

领失业保险的利与弊范文3

Abstract: The disunity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y always lead to some issues of fraud, the insurance company also have corrupt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n how to check these corrupt phenomenon that hidden deeply.

关键词:保险公司内部舞弊;截留;虚列;每种舞弊现象审计的探析

Key words: internal fraud in insurance company;interception;virtual listed;analysis of each fraud audit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69-01

0引言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单位只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所有权又监督不到位,那么部分内部控制会起不到约束作用,于是这种单位变成了滋生舞弊的温床,只要经营者想去做,就会有舞弊事情发生。保险公司同样属于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体制,保险公司的重业务发展,轻内部管理,也加大了舞弊的可能性。当环境形成了舞弊所需各种条件后,不被发现的诱惑使企业舞弊的冲动会变得强烈起来。尤其是保险公司的三级机构,并不是上层经营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因此其中的舞弊现象最为常见。所以如何审计才能保证保险公司内部的舞弊现象能够彻底查出,是审计部门应当关注的问题。

1保险公司内部的舞弊现象

1.1 截留零星收入,私用或截留作为部门的小金库①单证及行销辅助品款项截留,个险部门的综合内勤向人出售单证和行销辅助品,向人集中收取款项后不向财务部交款,而是私用或截留作为部门费用。②向人收取的培训资料费截留,新人上岗前培训,向新人收取一定的费用,截留私用或作为部门的小金库。③向人收取的门票收入及其他收入截留,组织召开产说会或创说会,向人收取门票费用,支付商家后剩余的款项不交至财务,截留私用或作为部门的小金库。

1.2 部分消费事项的回扣截留统一采购要比零散的价格便宜,如统一体检等事项要比零散的体检价格便宜,但这种批量价格都是双方商谈的结果,并没有明码标价。因此就有了实际价格与表面价格操纵的空间。还有大额的职场装修实际也存在一定的价格空间。装修商为揽工程,以合同价格为表面价格,实际在表面价格内分一部分给有关人员作为回扣,于是就形成了。

1.3 虚列支出组织培训及发生其他支出时支付一定的税款后,让供应商虚列数量或调增价格,增加费用发生时的金额,伪造相关的手续,通过这种方式来侵占公司资金。

上述舞弊的审核除了零星收入审计线索比较明显外,其余的两种舞弊相对来说是比较隐蔽的,如果只是从凭证表面上来看是看不出端倪的。因为舞弊是一种故意行为,审计人员仅靠推理作根据去推断与舞弊有关的事实是不行的,这决定了舞弊审计不可能像财务报表审计那样仅停留在论断阶段,它应该是一种发现性的审查活动。由于舞弊审计是发现性的而非论断性的审查活动,舞弊性质又是比较严重的,舞弊审计必须获得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它要查找舞弊的事实证据,确定舞弊的具体细节及舞弊行为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因此保险公司的内部审计实际上也需要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广,不仅仅要懂会计、审计,还要懂业务、计算机等知识。那么如何将这些舞弊现象一一水落石出呢?我们可做如下探讨:审计人员在审计每个项目时以及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都要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精神,哪里是最薄弱的环节,哪些人有机会利用这些薄弱环节。

2对保险公司内部舞弊现象的深入探讨

2.1 零星收入的审核①单证零星收入的审核:首先看业务部门有没有清楚的台帐,如果有清楚的台帐,再和上交财务的款项一对比便知有无舞弊事项及舞弊金额的多少;如果没有清楚的台帐,需要采用以下方法:a:横向对比法:同等规模的基层机构单证收入每年大约是多少,而目标机构的本年度收入是多少,通过对比单证收入,发现悬殊金额,如果有,业务部门有没有合理的解释?来推测是否有单证收入舞弊现象。b:纵向对比法:与以前年度相比,基层机构单证收入是什么趋势,目标年度相对以前年度有多大差异。c:从领用入手:从查机构大库入手,看业务部门本年度共领用多少单证,从业务部门查本年度免费发放单证多少,领用单证款项减去免费发放单证费用就是应当上交财务的零星收入。如若差异很大,则必有舞弊,以此确定有无舞弊或舞弊额度。

②截留或私吞向人收取的培训资料费:该类收入应与本年度新上岗人数相关。审计可从业务部查明本年度新增人数,再与交至财务的款项进行核对,如果差异较大,则存在舞弊可能。该类舞弊在账面上是不露痕迹的,因为一般保险公司没有明确规定收取款项事宜,这给业务部门留下了推辞的机会。该类审计必须从业务员入手,查本年度上岗但财务上没交押金的资料,再找业务员核实,便会水落石出。

③向人收取的产说会费用等其他费用,该类费用与其他机构的同类费用不存在可比性,应主要通过查明细帐,看上交的金额,并且与业务员核实是否收取及收取的标准及次数。向多人核实可以更有力提供这方面的证据。

2.2 回扣舞弊该类舞弊隐蔽性极强,局外人是不明白其中就里的。因为有回扣的费用表面上与一般的费用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供应商为了得到这项业务,常常配合做足表面文章,该类舞弊金额随经济事项的金额大小有关,因此大额的采购与装修是该类舞弊审计的重点。一般保险公司都会规定进行三家比价,各部门经理参与定价,所以应从这方面着手。询问各部门是否参与三家比价,询问所定价格与比价相比是否有提高,所定供应商是否是当时三家比价中最合理的那一家。如果不是,则存在舞弊可能。再次是搜寻其他商家的同类质量同批量的报价,查看实际执行是否与其他商家报价存在较大偏差。再与实际经办人员进行核实选择这家商家的理由,有了与其他商家的对比,便可从实际经办人员的理由中察出端倪。

2.3 虚列费用类舞弊

2.3.1 价格上虚列该类费用可通过纵向时间上、横向其他机构对比,随着时间的增长物价会有所增长,但不会是某地区特有的增长,所以通过与其他机构的价格相比,找出其中差异大的项目,然后在当地进行询价,便可查出价格是否有了虚增。

领失业保险的利与弊范文4

【关键词】上市公司;证券市场;财务舞弊;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不断发生,给资本市场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财务舞弊则是引发经济案件的主要原因。财务舞弊主要分为资产侵占与欺诈性财务报告,发生财务舞弊的原因很多,不仅包括市场环境因素,还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因素,基于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情况来看,若想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危害

财务舞弊指的是当上市公司筹集资金被挪用后,采取公布虚假资金使用情况的方式,来误导投资者,隐瞒公司财务的实际情况,误导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属于商业信用缺失,不仅会给上市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影响股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及利益。若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则会误导企业决策,甚至会误导国家决策机构的决策行为,破坏市场运营机制,降低资源利用率,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破坏社会法治过程与社会经济制度。

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内部控制作为有效的管理工具,若能够有效实施,则能够促进企业财务核算以及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企业谋取更多的收益,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从紫鑫药业、佛山照明、万福生科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发生原因分析中,能够证明内部控制缺失,加之信息沟通较差等因素,直接引发了财务舞弊事件,给企业与股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基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

1.职务分离不明确

内部控制活动中,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原则指的是基于企业经营的业务范围,构成授权-批准-执行-记录-监督的内部牵制流程,将各环节交由不同部分或者人员负责。企业在设立起始就应该明确不相容职务,采取有效的分离措施,做好相互监督工作,避免发生财务舞弊事件。若上市企业未能做好职务分离,使得不相容工作人员之间有机会相互勾结,或者重要岗位人员借助职位之便私吞资金,则极易引发财务舞弊。譬如,某航空集团财务部部长贪污案件中该部长在办理业务时,瞒报合作对象财务情况,将集团部分收益收入囊中,私自挪用公款达12亿元,贪污受贿近6600万元,此案件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内部控制,将委托理财业务交付于同一人负责,缺乏内部监督,违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使得公司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权责不清且权利集中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管理活动中,采取授权审批控制是较为常见的措施,即将企业内部日常活动,依据常规授权与特别授权,将活动分别授予对应职权范围,采取统一的管理。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规定,企业应该系统、明确地界定部门权限,引导员工履行职权,并且承担职位责任。若企业机构与人员配置不合理,上下级部门之间缺乏明晰的审核授权,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增加决策信息发生错误的机率。审核授权不明晰,极易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与成本核算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生,进而造成财务舞弊。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集权现象,使得企业部分经济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各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共享难以实现,难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准确性,进而难以确保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

3.财产安全管理不当

上市公司财产包括固定资产、货物库存、流动现金等,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缺陷,财产管理体系不完整,极易造成企业的财产流失。通常情况下上市企业财务舞弊方式,主要有虚增财产、财产不入账、员工获取私利、抬高股价等方式。举例,如存货管理不当,则会造成存货丢失,利用假入库单,来虚增库存,结转成本,增加企业收益,营造假的利好现象。再如:新增的固定资产不入账,以此降低运营成本,固定资产清理时,不将资金体现在财务账面上,来避税,实现调整利润目的,进行财务舞弊。

三、基于内部控制角度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措施

1.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架构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发生,同企业内部控制缺失有着紧密的关系,对此为了能够有效的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问题的发生,则需要深化非流通股的改革,建立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加强监事会的建设,监事会在以往工作中面临着监督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的制约,监督管理权限较小,对此在建设监事会时,上市企业要合理均衡监事会与董事会之间的权责分配,积极地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设立独立董事,利用其专业知识,明确独立董事的责任,使其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充分的发挥监督作用。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重在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并且完善约束机制,积极的推行股票期权制度,将管理者的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水平。

2.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内部监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市公司要高度重视监督机制的建设,规划企业内部监督与反馈机制。健全企业文件记录管控,以合理评估企业日常业务执行情况,及时地查找出财务舞弊风险节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完善与改进。同时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以防止舞弊者利用信息漏洞进行财务舞弊。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建设,以及相互监督制衡制度的建设,对不涉及企业机密的财务信息,要做好企业内部财务公示工作,标明资金的去向以及用途,实现透明化监督与管理。

3. 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以皖江物流财务舞弊为例进行分析,该公司发生财务舞弊问题,主要是由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管理者权利高度集中,企业内部控制缺乏,领导者身兼数职,治理层与管理层之间未能相互分离,为财务舞弊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得总公司对淮矿物流分公司的多次审计过程中,并未发现财务问题,最终造成财务舞弊。引以为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活动中,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分离权责,分化权利,避免权利高度集中,实现监督与制衡,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上市公司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借助管理制度与监督制度的作用,则能够有效地解决集权所造成的财务舞弊问题。除此之外,若上市企业能够完善内部审计制度,配合健全的法人治理机制,则能够及时发现财务舞弊问题,减少企业的损失。

4.加强风险评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有效防范,可以通过加强风险评估的方法,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确保上市公司经营目标能够得以实现。上市公司要构建以全面预算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采取风险预警与识别等措施,控制企业经营风险,通过多种渠道,做好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实时掌握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进而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上市公司要针对风险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正确的识别经营风险,提高企业规避运营风险的能力,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分析市场环境变化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拟定并且提交特殊报告,合理评估管理效果,以此提高上市企业管理效益,规避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消除财务舞弊。

5. 加强内部控制自我评估

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控制制度的主要措施是做好自我评估,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适应企业经营环境。开展自我评估,则需要准确的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合理评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内部控制制度要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需要做好定期审核工作,以掌握企业运营情况,查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若发现内部控制缺失问题,则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制定改进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定期汇报工作,及时发现企业运营所面临的问题,控制财务舞弊风险。

四、结束语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影响与损失较大,为了促进上市企业的稳定发展,则需要企业内部控制,消除财务舞弊因素,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准确性,确保各方利益。

参考文献:

[1]张萌.从内部控制环境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以紫鑫药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2(20):90-91.

[2]冯春阳.从内部控制角度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以皖江物流为例[J].商业会计,2016(12):77-78.

领失业保险的利与弊范文5

G.JackBologna对企业舞弊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指欺骗者为获得经济利益而采用的非法欺骗行为。①这个提法与美国著名犯罪学研究专家Edwin·Sutherland在1939年提出的“白领犯罪”概念十分相近。“白领犯罪”是指某个个人或集团在从事行政生涯或进行财务活动时违反法律的行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舞弊所下的定义是指故意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如管理人员蓄意虚报,诈骗、盗用资产,挪用公款等等。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认为“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取欺骗违法等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对舞弊的定义还有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美国注册会计师联合会《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以及美国《国家会计准则第82号通告》中的表述等。综合以上提法,可以看出企业舞弊是指组织的管理层或员工在从事行政或者财务活动时,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中所面临的内部人骗贷舞弊行为有两层含义:第一种是内部人的舞弊,一方面是指银行内部的员工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银行管理不严的漏洞来骗取银行的贷款,另一方面就是银行内部的员工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如奖金和业绩挂钩等)或其他方面(如人情等)的考虑而疏于职守,从而导致外部人对银行骗贷舞弊行为的发生;第二种是指内外勾结的舞弊,也就是银行内部的员工勾结外部的主体共同来骗取银行的贷款。以上这些骗贷舞弊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具体的体现形式,比如银企内外勾结、关联企业骗贷、卷款逃跑、金融票据诈骗、城市建设贷款和消费信贷风险、“问题富豪”骗贷等等。这些骗贷行为中的很多是银行内部人操作或参与的,并且十分隐蔽,给当事银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参见表1)。为了保证银行信贷市场健康有序地运作,银行内部人骗贷舞弊行为的发生和预防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企业舞弊理论分析框架

企业舞弊方面的理论包括三角形理论、GONE理论以及企业舞弊风险因子说理论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艾伯伦奇特提出的企业舞弊的三角形理论②。他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压力、机会和借口,就像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热度、燃料、氧气一样,缺一不可。后来,斯蒂文博士对这些要素进行具体阐述,并在其舞弊学专著中,用三角形来形象比喻舞弊,生动地解释了舞弊现象的社会规律。因此,他的舞弊学理论被称之为企业舞弊三角形理论。三角形理论的主要观点:

1、企业舞弊的第一要素———压力。压力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是直接的利益驱动。事实上,任何类型的企业舞弊行为都源于压力,只是具体形式不同而已。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其中,经济压力是指企业管理当局或者个人由于经济上的困难而产生的舞弊动机,包括意外财产损失、高额负债、应急需要、贪婪以及虚荣等;工作压力包括失去工作的威胁、提升受阻、对领导不满等,它也会促使当事人通过舞弊的手段来应付考核或者从公司的资产中进行补偿。

领失业保险的利与弊范文6

虽然上述是个别案例,但是,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空间,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舞弊的发生应该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

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主要包括:

1. 收受贿赂或回扣;

2. 将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组织获利的交易事项转移给他人;

3. 贪污、挪用、盗窃组织资财;

4. 使组织为虚假的交易事项支付款项;

5. 故意隐瞒、错报交易事项;

6. 泄露组织的商业秘密;

7. 其他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

谋取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主要包括:

1. 支付贿赂或回扣;

2. 出售不存在或不真实的资产;

3. 故意错报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事项,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误解作出不适当的投融资决策;

4. 隐瞒或删除应对外披露的主要信息;

5. 从事违法违规的经营活动;

6. 偷逃税款;

7. 其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

因此不论舞弊涉及的金额大小,都会对企业产生危害。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势必会蔓延,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既然舞弊会给企业带来如此大的危害,我们又如何加以预防呢?

首先要建立起严肃的纪律约束,严格的管理制度,严密的考核奖惩制度。

这里我认为适当提倡“模式化”管理方式,即企业管理中高层从全局的角度必须辨别和判断能够导致企业舞弊的各种因素,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内控制度。对企业的各项业务如何操作运行,以制度形式加以明确,依靠规则和程序引导员工行为,明确规定员工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对于一些经常发生的问题,应明确规定运用什么样的程序进行处理。通过这些内控制度的建设,才能加强企业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才能防范和避免生产经营中的偏差及制止营私舞弊的行为,如果一旦出现不按规则办事便视同违规,按情节轻重,加以处理。而且从领导到职工要一视同仁,严厉追究责任,决不能凭关系,凭感情论事,否则好的制度也是形同虚设,并且逐渐让职工失去信心。当然管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激励因素,奖罚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严肃的纪律约束,严格的管理制度,严密的考核奖惩制度是防止舞弊的首要条件。例如,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从采购计划的制定开始,到采购材料使用结束,这其中有9个环节:计划、审批、询价、招标、签合同、验收、核算、付款、领用。每一个环节都应形成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规范。我公司是一级资质公路施工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分为:总部、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三级体系。在材料管理上首先明确了三者各自的管理职能,同时对材料流转的各个环节制定了明确的规范体系。比如,材料的采购过程必须做到三公开两必须。三公开即品种、数量和质量指标公开;参与供货的客户和价格竞争公开;采购完成后的结果公开。以上3点形成书面材料由材料部门备案。二必须是必须货比三家(参加竟标的材料供应商必须在3家以上);必须按照程序、按照法规要求签定采购合同(采购责任主体至少需要5人参加供方评比工作,需形成记录并签字)。采购环节则按三分一统流程执行,三分是市场采购权、价格控制权、质量验收权,三权分离,各自负责,互不越位,市场采购权归属项目材料部门,价格控制权由总部材料部门统一掌握;质量验收由试验部门控制;一统即合同的执行特别是结算付款一律统一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通过一系列详细、严谨的规章制度,对约束责任人的行为产生很好的效果,从而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

其次,建立全面预算体系,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应有作用。

从企业内部企业控制体系的趋势看,内部控制的目标尽管越来越呈现多元化,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可靠性,即保证信息真实,确保财产安全完整;其二是效益性,即致力于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效地连接这二者的和手段就是预算。预算体系的建立对于企业更加合理控制起到很大的作用,使企业的控制过程有更明确的目标,对加强事中控制、事后提供了评判的相对标准,从而达到了消弱舞弊的发生,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例如:施工企业承接了一个工程项目后,我们首先要对中标的标价进行合理分析,并结合施工现场各方面的人文、地理环境等要素编制预算体系。测算给予分包队伍的单价定位是多少,直接管理的直属施工队伍的预算单价是多少,在此控制基础上的利润空间就显而易见,之后把预算指标层层分解,外包队伍侧重分包单价的控制,直属队伍侧重直接成本的控制,达到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的事中控制及至竣工完工结算的事后对比分析。在确保预算范围内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舞弊行为的发生系数。

第三、提升内部审计地位,通过审计加强内部控制。

上文,主要阐述了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对防止舞弊的重要性,但是要防止舞弊还涉及如何保持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这里就不得不谈到内部审计的作用。我们所说的内部审计并不限于财务收支状况的审查监督。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位是“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内部审计已经从以监督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从财务审计拓展为管理审计,不仅看病,还开方配药,并提出预防措施。因此,现在的内部审计人员也不单纯局限于财务人员,而是应由各个条线的专业人员组成内部审计部门,并且这个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当然一般适应大、中型企业,小规模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对经济事项的审计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专项的。内部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潜在风险水平,通过检查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来协助遏制舞弊。同时企业在赋予审计人员责任的同时,还要给予其相应的权力,这样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审计的对象不应只是面对普通职工、中层干部,而是对企业高层也有所约束。某省,在2002年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29633个,查出损失浪费金额5.72亿元,纠正违纪金额8.72亿元,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开展内部审计的目的,并不是要以查处多少违纪行为而论成果,而是随着审计人员地位的提升,及审计效果的显现,对企业的各项行为时时有警示和改进作用,也就达到了预防一定舞弊行为发生的目的。

第四、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有这样一句话“无论是财的内部控制,还是物的内部控制,其基准点都在于人的内部控制。控制的目的最终都必然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只要人的行为是合规的,对这种合理行为的控制就没必要;反之,只要人的行为不合规,对不合理行为就必须加以控制。”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对人的管理在中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人的素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因此一个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就尤其显得重要。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产生认同感,协调的人际关系又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企业文化的形成有硬性和软性措施。硬性措施包括企业制度、规则等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措施。软性措施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包括培训、沟通等在严格的管理中注入关怀、和谐、团结、互助等人文因素。而培训是提高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我们要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包含管理知识、业务知识培训,同时更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树立和培养员工的廉正观念和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企业内部自行组织培训;组织人员参加外部培训或到其他企业进行现场参观等。一旦一个企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其内部员工的素质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对舞弊的发生也会有所抑制。

第五、必要时引进外部控制力量。

内部控制一旦形成,就要发挥其成效,职能行为是否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下运行,除了开展内部审计之外,还可以实施必要的外部审计。这里所说的外部审计主要指,独立于企业的外部中介机构审计,引入外部审计的原因,不外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外部审计的介入能够从独立、客观的角度鉴定内部控制系统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和运行效果。揭示和评价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反映企业内控的盲点和误区。其客观、公正、独立的鉴证地位对防范舞弊同样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上就是预防舞弊发生的一些必要措施,要想预防和发现舞弊行为的发生,势必离不开舞弊的检查,那麽又如何开展舞弊的检查呢?

舞弊的检查就是指实施必要的检查程序,以确定舞弊行为是否已经发生。舞弊的检查通常由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的舞弊调查人员、顾问及其他专家实施。首先,检查人员确定后,要定期制定检查计划,检查原则上按计划进行,也要根据实际发生情况临时增加检查任务。

内部审计人员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舞弊的检查:

(1)评估舞弊涉及的范围及复杂的程度,避免对能涉及舞弊人员提供信息或被其所提供的信息误导。

(2)对参与舞弊检查人员的资格、技能和独立性进行评估。

(3)设计适当的舞弊检查程序,以确定舞弊者舞弊程度、舞弊手段及舞弊原因。

(4)在舞弊检查过程中与组织适当管理层、专业舞弊调查人员、顾问、其他专家保持必要的沟通。

(5)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以避免损害相关组织或人员的合法权益。

总之舞弊检查的方式很多,在这里不多做陈述,但是在检查的过程中建议设置检查风险点。就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容易产生或纰漏的地方,设置风险点,以此来提醒和警示内部审计人员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引起重视。以财务审计检查为例:可以按以下几方面设置检查风险点。

(一)核算。包括:会计科目、原始凭证、记帐凭证、会计帐簿、财务报告、会计档案等。

(二)财务管理。包括:合同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成本控制、票据管理等。

(三)个人素质。包括:政治品德、业务技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