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非遗传承的意义范例6篇

泥塑非遗传承的意义

泥塑非遗传承的意义范文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2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将中原经济区打造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河南作为全国文物和文化大省,积淀了数量巨大、内涵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环境变迁等原因,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变异或消亡。

为保护发展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成立了民间艺术保护部,致力于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保护。自2006年全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开始,每年我们都会大力宣传、弘扬这些艺术,并为之发扬光大。

首先是每个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的庆典工作。选取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进行宣传,如豫剧、曲剧等。同时,还将“汴绣”、“石猴”、“泥咕咕”等手工艺品加以展示,在节假庆典等大型活动以及对外交流中,我们都以这些凝聚了民族民间文化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和外界沟通的桥梁。如上海世博会、“中原文化宝岛行”、“中原文化澳洲行”、“中原文化韩国行”等,皆有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内容的“民间艺术展”,让更多地区和国家了解并喜欢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多数艺人生活在农村和基层,由于他们的辛勤创作、传承和传播,使具有鲜明地域风格和独特文化魅力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才得以流传至今。所以在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时候,最不能忽略的是人的因素,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特定的传承人,他们本身会起到强烈的品牌效应。

如浚县“泥咕咕”,它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时,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曾在古黎阳也就是现在的浚县与隋军大战,不少将士和战马阵亡,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将士和战马,军中一些心灵手巧的人就用当地的黄胶泥捏成泥人、泥马表示怀念之情。这一技艺就这样随着历史的发展延续了下来,流传至今。

泥咕咕有三大类50多个品种。主要有以三国、水浒和瓦岗军为原型的人物;以及老虎、狮子、大象和燕子、斑鸠、孔雀等形象的动物和飞禽。古老朴素、逗人喜爱的泥咕咕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它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自制的毛笔点画出各种花样。彩绘是以黑色、棕色打底,再描绘上白土粉、大红、大绿、大蓝、大黄等条纹,大都用原彩色,很少用调和过的中间色,颜色以蛋黄调制而成,能使色彩起明发亮,对比强烈。浚县泥咕咕造型古朴拙雅,加之民间大红大绿的着色,使作品美感顿生,有着浓厚的民间特色,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普通的“泥咕咕”因为用料简单、附加值不大,无非几十元或几百元即可买到。而在郑州文交所于2011年4月推出首批3个份额品种《蓝田泥塑》(泥咕咕)等启动申购程序,开始正式运营。《蓝田泥塑》定价为83个3000万元,因为这是《蓝田泥塑》是已故工艺美术大师王蓝田的作品组合,整个组合基本涵盖了王蓝田大师一生的作品形态。王蓝田大师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中国泥塑作品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农民,王蓝田很少走出浚县,但他的泥塑艺术却代表着中国泥塑作品的最高境界,这与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对于他及作品的宣传、开发是分不开的。早在1984年,王蓝田首次参加由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组织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河南民间美术展”时,就引起全国民间艺术工作者的关注。从1986年起,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省群众艺术馆馆长倪宝诚、省雕塑艺术创作室王今栋、李湘生夫妇组织和指导下,其作品作为民间工艺品大批量出口日本等国,曾由河南省群众艺术馆为媒介,先后多次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地讲课献艺。其作品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泥人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地及国内外民俗艺术专家收藏。能够成为郑州文交所首期份额产品预约登记的热点,正说明了人们对王蓝田大师的高度认可。

又如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宝丰县“赵庄魔术”,河南宝丰县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此地的农民忙时种田、闲时演出,这种以非物质的生产方式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创举,被文化部称为“宝丰文化现象”。此地演艺风俗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盛行。2011年,宝丰县民间演艺团体预计年创收入6.2亿元,GDP增加值预计达到3.6亿元。这些收入已占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这“下里巴人”式的民间艺术,不仅活跃了各地文化生活,还带动了家乡服装、道具、音响、运输和广告设计等10多个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2006年8月,宝丰县被中杂协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魔术之乡”。“宝丰文化现象”魅力四射,叫响全国。

泥塑非遗传承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原始美;图腾观念;传承保护

淮阳泥泥狗为河南淮阳古老的造型艺术,别称泥狗子,为著名的泥玩具,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被称作民俗艺术的“活化石”。河南淮阳旧时称为陈州,在淮阳太吴陵埋葬有伏羲的头骨,这里是伏羲、女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每逢二月二至三月三,广大民众就会云集太吴陵,举行盛大的庙会来祭祀伏羲、女娲,为家人祈福。

一、泥泥狗体现古朴的原始美

泥泥狗的造型大多昂首挺胸的姿态,气势非凡,在动物的头部凝结了工艺师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泥泥狗的重心位于整个造型的前半部,而躯干的后半部分经常会被简单淡化,前腿长,后腿短,泥泥狗艺术取材于传统的神话故事,追求抽象和混沌感,不求形似,表现出程式化的艺术风格。

淮阳泥泥狗的造型古朴粗犷,奇异怪诞。作为民间艺术形式的泥泥狗色彩浓艳,不仅讲究强烈的色彩对比,而且还追求画面的和谐统一,色彩效果除了受视觉的审美规律外,还受传统民俗观念、文化观念的影响。先在泥泥狗全身涂黑色,然后在黑色底纹上面再做彩绘,最终色彩浓艳强烈,鲜艳明快,有着极大的象征意义。当地百姓把这些泥塑看作守护太吴陵的“神狗”。如今在淮阳县城东北的十几个村庄,还有大量民间艺人在进行这种泥塑的创作。

淮阳泥泥狗的制作工艺大致分为挖泥、打泥、捏制、着色、绘制等过程。泥土材料选用当地的胶泥,艺人们在地面下挖五六尺深,就能得到黄胶泥,细腻而有粘性;先把泥挖出来之后,再将和好的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进行捶打,为的是赶出泥中的气泡,让泥容易成型,更加细腻均匀;接下来就是塑造形象,先揪出一个个团泥,分别搓成原始坯子,在这些原始坯子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捏制;接下来就是绘制各种图案了,绘制工具用一只削尖的高粱秸秆,把泥泥狗全身染上黑色作底,晾干后用广告色点画各种图案。为了使泥泥狗色彩光亮鲜艳,对比强烈,艺人们在绘制泥泥狗之后再刷上清漆,使之光亮。

二、原始图腾观念的真实再现

泥泥狗表面图案象征着原始生殖崇拜,传递着古老的原始图腾之美。图腾崇拜是在自然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俗信仰,图腾在民族中处于至高无上、不可侵犯、不可轻视的神圣地位,崇拜是求吉,禁忌是避凶。淮阳泥泥狗的泥塑都没有经过烧制,艺人们认为原汁原味才能体现原始古拙与神秘精神,烧了就无法体现民俗艺术的原汁原味,这是为了纪念的历史传说女娲造人。

泥塑艺术自古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祭芒神是中国传统的岁时习俗之一。所谓芒神即春神,这一天的主要活动就是要用彩鞭鞭打“春牛”,以此来象征春耕的开始。淮阳泥泥狗可分为娃娃头、大花货、小中板、小泥鳖等类型,它包括猴头燕、四不像、人面猴、九头鸟、独角兽、多角兽和麒麟送子等,在泥泥狗造型中,有较多的猴的题材,有猫拉猴、人面猴、子母猴、草帽猴、握蹄猴和骑马猴等,这些泥塑造型皆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猫拉猴是猫与猴的合体,猫做行走状,背上坐着猴,具有深刻的民俗象征意义。据说在远古时代,猫与猴都在山上居住,猫比较喜欢背着聪明的猴出外,于是后世便产生了这种造型。另一种说法是猫与猴的合体寓意伏羲与女娲结合,象征着繁衍后代。

人面猴高12-15厘米,嘴部突出,两个圆圈画在黑色的底纹之上,猴的头顶做桃形装饰。人面猴泥泥狗艺术是最为传统种类,表情庄重肃穆,胸前有竖向红线纹样,周围弧线围绕黄、白、绿色彩,其间用白色圆点进行点缀,外形类似于女性生殖器官,据考证,这是古老生殖崇拜观念的呈现。

子母猴象征着子孙繁衍兴盛。造型为一老猴怀抱一个幼猴,老猴背驮一个幼猴,有的则驮多个幼猴。草帽猴造型比较抽象,古朴厚重,上面画有人面形图案,猴子头顶圆形草帽,这个造型寓意伏羲女娲是兄妹结合繁衍后代,因为这种关系,故此用草帽遮面盖羞。

握蹄猴古拙而可爱。为猴子吃东西造型姿态,骑马猴为一个猴骑在马背上的造型。寓意马上封侯的吉祥含义。四不像造型从传说中姜子牙坐骑得到启示,造型为驴身、马嘴、牛角、羊腿。龟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泥泥狗作品中,传说这是对伏羲白龟池白龟作的纪念,伏羲从白龟背上的纹样取得灵感,从而画出八卦图用来治理天下。

由此可见,泥泥狗不仅仅是一种泥塑造型艺术,而且是古老原始图腾观念的再现,它是当今社会对原始图腾的延续与拓展,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意蕴。

三、淮阳泥泥狗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的本土化、多元化离不开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的支持,况且只要有民众存在就有民众的自我创造,因而对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继承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泥泥狗的传承和发展着实令人担忧。近年来,国家提高了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且启动了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这些为泥泥狗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契机。在物质文化极具发达、商品经济日益横行的今天,保护与传承这一传统民俗艺术变得异常重要。

1.丰富民俗活动。每年盛大的庙会给泥泥狗的传承保护带来了契机,民俗信仰与民俗活动是泥泥狗存在并延续的母体,泥泥狗本身就产自太吴陵庙会中,这正是淮阳泥泥狗这一民俗艺术传承发展的根本缘由,我们坚信:只要民俗不变,作为民间艺术的泥泥狗艺术也就不会改变。

2.着力塑造品牌。泥泥狗存在着一个较大的产业空间,具有一定的经济效应,但是,仅仅靠在庙会上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确立了民间艺术商品品牌,加强市场宣传,才能扩大销售的渠道。另外,产品创新是应对当今市场变化的主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让泥泥狗这一古老艺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3.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要加强传承人的保护,从事泥泥狗创作的民间艺人很多,应该构建民间艺人档案,并建立民间艺术专用基金,主要解决艺人困难,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民间艺术展览,加强国内外影响。泥泥狗的传承重点在人,我们只有保护好艺人,才能保护好濒危的民间艺术。

四、让民间艺术走进学校课堂

包豪斯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需要聘请一些精通工艺的师傅担任技术导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泥泥狗的传承方式大多是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它不具备学院的教育背景,对学生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既能够承继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而且能够推动我国艺术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将使泥泥狗这一古老艺术焕发活力,延续传承。

泥塑非遗传承的意义范文3

――记者题记

这里是神奇的高密

来自太平洋的温湿暖流使胶东半岛四季分明,这片富饶的土地像一颗巨大的海贝,三面临海,一面伸向中华民族的文明腹地。在半岛西畔,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高密市。高密隶属于山东潍坊,东临海滨旅游名城青岛,西依世界风筝都潍坊,因地处密水(潍水)上游,故得名高密,又因汉代设夷安县治形宛若凤凰而得名“凤城”。境内胶济、胶新铁路和济清高速公路纵横贯穿东西,距青岛、潍坊机场不足70公里,是山东沿海地区通往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高密版图面积1512平方公里,人口83.7万,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沿海开放重点县市、全国明星县市和全国县城经济百强县市。

高密历史悠久,是海岱文化、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勤劳、智慧、诚信、富有创造精神的高密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风民俗,孕育滋生了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2006年以来,高密扑灰年画、高密茂腔、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被先后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中国剪纸(包括高密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高密先后被文化部和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扑灰年画之乡”,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美术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中国(高密)扑灰年画研讨会先后在高密举行;高密茂腔继1990年首次晋京演出,2009年7月又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上演,向全国电视观众展示了高密独特的乡韵。

早在5000多年前,在高密就有氏族部落繁衍生息。境内目前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数十处,仅龙山文化遗址就有多处。据考古证实:高密先民的繁衍生息迄自新石器时代,潍水岸边出土的黑陶,是早期高密人生存智慧的具体体现和思维的集中凝现,透溢出人们的原始生活状态和朴素凝练的审美情趣。远古东夷部族曾在这里栖息,尧舜时,民风已渐淳化。唐司马贞《史记索引》称“鲧娶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汉代史学家宋衷亦云:“高密,禹所封国。”商周时流经域内的两条母亲河(胶河和潍河),滋养着已成为山东半岛交通大邑――高密的芸芸众生。春秋时高密称夷维,属莱国地,战国时始名高密,后成为齐之属地。秦时置高密县,西汉时县改为高密国,一批批手操汉画砖石刻绝活的匠人,雕刻着高密早期的农耕文明。南北朝时高密改国为郡,唐时改郡为州,以后县、国、郡、州虽因朝制不断更迭,但高密之名历代传承,沿用至今,长达2400余年。

高密人杰地灵,向为俊良茂士荟萃之地。这里是晏婴、郑玄、苏禹圭、张福臻、李元直、李师中等先贤的故土,也是刘先志、张朋、张建中、单应桂、莫言等现当代高密骄子的血地。其中春秋名相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和清代大学士刘墉,被高密后人尊称为“高密三贤”。四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扑灰年画、高密茂腔、聂家庄泥塑、高密剪纸则是为世人所崇誉的“高密民艺四宝”。这些民艺奇葩,以拙朴古雅的形色和瑰丽雄浑的声韵,丰富、温润着高密人的生活,并渐渐衍化为高密的地域性文化标志。

高密民间文化孕育了《红高梁》

高密盛产高梁。秋天,高梁红了。静静的原野上,果实累累,红色的喜悦燃烧着乡亲们的梦想。秋夜,月光如水,高梁堆满了晒谷场,欢乐盈满了农人的土坯房。室内,灯光如豆,还是这一双双青筋暴绽的粗手,立在画板前把吉祥与祝福绘制成精美绝伦的年画。

据史料记载,高梁在高密的种植历史已超过5000年。苏轼曾在《黍麦说》中记载:“吾昔在高密,用土米作酒。”北宋时期高密隶属密州,此处土米即高梁。《高密县志‘物产》中也有关于“秫秫”的记载,

“秫秫”是高梁在本地的俗称。高梁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能获得稳定而较高的产量,在过去是高密人民的主要食粮。20世纪70年代之前,高密还大面积种植着。抗日战争期间,高挺茂密的大片高梁被抗日武装称为“青纱帐”。莫言在他的小说里描述得很形象: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梁红成的血海。高梁高密辉煌,高梁凄婉可人,高梁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梁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高梁随地而生,在贫瘠涝洼的土地里也能抽穗结子;它刚出土时两片嫩芽像大写的人字,越长越有气节;它的根像龙爪,更像老农那青筋暴突的手,紧紧抓住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不离不弃;它通身碧翠,坚挺的脊梁不屈不折;它的果实像燃烧的火焰,并且越成熟越饱满,头垂得越低越亲近大地。红高梁的这种吃苦耐劳、刚直不阿、敢爱敢恨、眷恋故土、谦逊热情的品性,形象地体现了高密人民勤奋、忠义、豁达的高贵品格,同高密民间文化所蕴含的齐文化气韵连枝同根。

20世纪80年代,怀着对红高梁的感恩和难以言喻的故乡情结,莫言完成了他的中篇小说《红高梁》并发表于《人民文学》,震动文坛,评论界反响十分热烈,《红高梁》被忠实的读者们推选为该年度“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张艺谋以敏锐的目光挖掘着小说《红高梁》的人文内涵。1988年,由莫言编剧、张艺谋执导、巩俐主演的同名电影《红高梁》夺得柏林电影艺术节金熊奖,高密瑰丽的民俗所展现出的生命和文化价值首次走上银幕。在这部电影中,高密世俗文化中的花轿、嫁衣、红盖头、唢呐、剪纸、年画、酒作坊、肥棉裤,以及无垠的青纱帐、古老的石板桥、低矮的土夯墙等,如 式,即扑灰年画、木版年画。扑灰年画工写并重,线条流畅、生动,是“民间写意年画”(张仃语),充分体现了高密人爽朗、豁达的精神气质。

扑灰年画是高密独有的一个古老画种,相传起源于明代初期,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原产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北乡姜庄镇、夏庄镇一带。扑灰年画是受高密民间文人画与民间庙宇壁画的影响,在高密民俗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清代中后期扑灰年画发展成熟并兴盛,随之形成“老抹画”和“红货”两个流派沿袭至今。扑灰年画中的人物题材画技最为独特,柳枝炭条扑灰起稿,其他工序主要包括勾线、粉脸(手)、涮脸(手)、开眉眼、涮花、描粉画金、撇草点叶、咸菜磕花、涂明油等,基本上采用手绘完成,工艺流程在民间年画中较原始。“刷刷刷,一溜栽花,大涮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寥寥几句画诀、朴素地涵盖了其挥洒豪放、拙朴古雅的画风。可以这样说,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手绘年画向木版年画过渡的“活化石”。扑灰年画中的《家堂》和《财神》至今依然在高密民间以及部分山东移民聚居地履行着年俗的原始功用――迎神祭祖。1984年,扑灰年画曾进京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引起民艺界不小的震动。1987年,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摄制组到高密现场采访制作成专题片向海内外播放。2006年5月,高密扑灰年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扑灰年画的产生与发展,同高密人的世俗生活、人文环境等有着直接的联系。高密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是催生扑灰年画的沃土,民间庙宇壁画、民间文人画的影响以及移民带来的深层次民俗文化交流,成为扑灰年画产生发展的温床。

扑灰年画的产生至今尚无确凿官方史籍可考。据艺人代代相传,元末明初高密北乡公婆庙一户王姓人家,吸纳民间文人画及庙宇壁画技法,烧制柳枝炭条起稿,手绘年画销售于市。乾隆年间,王家靠画扑灰年画渐成气候,并收本村张姓人家五兄弟为徒。张氏便画墨屏花卉于街市变卖,聊补农田歉收的不足。乾隆末期,高密北乡李家庄的胡玉显慕名投奔张氏拜师学艺,艺满归里,办起作坊,收徒传艺。胡家画坊的开业,很快引来外地画商争相贩运。后来这一技艺相继传到李家庄、棉花屯、城子、甄家屯等临近村庄,扑灰年画业迅速发展起来。到清代中期,扑灰年画已销售到徐州、临沂、烟台、杨柳青以及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地,渐渐在全国产生了影响。

清朝嘉庆年间,曾在天津杨柳青画店刻版的胡三慕名来到李家庄学画扑灰年画。胡三所带来的杨柳青半印半画技艺,推动了高密木版年画的发展。清朝末年,以夏庄北村“刚顷堂”“余庆堂”“齐万顺”为代表的年画艺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扑灰年画、半印半画的基础上,吸收潍县年画的技法,发展为木版全色套印,自此,扑灰年画、木版年画并驾齐驱发展。

清朝中后期,扑灰年画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一支派系继续以墨屏为主,画风典雅,素淡稳重,笔墨潇洒,浑然成趣。民间艺人称谓“老抹画”,也叫“灰货”。这支派系的代表人物是赵大伦之子赵宗贵。据传,赵宗贵不识字,却是被乡里人传颂的“赵秀才”。他极聪慧,擅书对联“山中淡云无墨画,林间微雨有声诗”。赵宗贵擅长墨屏扑灰,绘制了《苏武牧羊》、《东方朔》、《铁拐李》等三十余种故事题材的扑灰年画,很受当地乡民和外地画商的欢迎。

扑灰年画的另一派系则大胆借鉴杨柳青年画和潍县年画对色彩的运用,以色代墨,画面艳丽红火,色彩对比强烈,在销路上比扑灰墨屏更为抢手。这种画法在扑灰年画的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被称为“红货”。主要代表人物是胡玉显之子胡祥麟,他一生创作了五十多种画样,代表作有《田玉川》、《路遥知马力》、《白蛇传》、《三下南唐》等。

画店和作坊数量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张,促进了扑灰年画题材的丰富多彩和年画风格的变化,扑灰年画由单纯的墨屏花卉、神像向反映世俗生活的人物画方面迈进,同时,兼容吸收了神话故事、戏曲人物、民间传说、等题材。题材的扩张,促使扑灰年画的市场更加看好,影响越来越大,胶东半岛“北有潍县,南有高密”的生产格局逐渐形成。

清末民国时期,上海、天津生产的石印年画,大量涌入高密及周边地区,给扑灰年画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是扑灰年画却并没有由此绝迹,随着高密年俗文化的激活,反而出现了当代的繁荣与发展,这种繁荣局面是与政府、社会各界力量多年来对扑灰年画保护、传承的正确引导分不开的。扑灰年画部级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树花,分别代表了吕、王两个家族的画技及风格,在高密影响很大。目前在高密民间较有名的扑灰年画传承人还有吕虹霞、胡鸿书、石建庭、王俊波、秦振国等。

高密剪纸――造型拙朴金石味浓

剪纸起源于远古祭仪。汉代人们开始将剪纸图案应用于首饰、鞋帽和铜镜等工艺。高密剪纸中古老的鞋垫花,图案中至今还遗留着汉风拙朴的神韵。高密剪纸风格的形成,大概始自明朝洪武年间。当时大批移民迁入高密,这些来自山西、河南、河北、江西等地的剪纸巧妇们同高密本土剪纸通过长期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高密剪纸造型稚拙、线条刚劲挺拔、金石味浓、寓意吉祥的风格,流传至今。

高密民俗对高密剪纸的风格形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贴剪纸,从影壁墙上的“福”字灯,到天棚顶上的顶棚花,窗户棂上的窗花、角花,窗户顶上的“斗鸡”,馒头上的馒头花,鞋垫上的鞋花,门顶上的“过门笺”等,无处不有。还有青年男女定亲、结婚,孩子过满月过“百岁”等,剪纸都派上了大用场。

高密剪纸构思精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传统剪纸作品《蝈蝈出笼》。在现实生活中,蝈蝈都是养在笼子里的,可高密剪纸艺人却偏偏让蝈蝈跃出笼来,一双坚硬的后腿紧紧钩在一只精细乖巧的笼子上,双须前翘,二目圆睁,宛如猛虎卧山岗。整幅画面,黑、白、灰对比强烈,笼子玲珑剔透,蝈蝈粗犷豪放,两者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人们渴望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高密剪纸用阴剪和阳剪手法,巧用黑块和细线,善使锯齿纹和光滑面,有定规而不拘束,剪出粗犷而精巧、简约而不单调、质朴而灵秀、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自成“粗中有细的金石味”。这是高密剪纸区别于其他地区剪纸的重要特征。高密剪纸线条布局有笔墨之情趣,一把花剪如一支笔,剪出的作品有“豁出去”之挥运美。那长长的“老鼠娶亲”队伍,看上去就是一幅婚俗长卷,浩浩荡荡,气势不凡。旗、牌、伞、扇、吹、打、乐、舞、笙、管、琴、箫等,隆重热烈,好不威风,如同皇家嫁女,充分体现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93年,高密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称号。之后,有数名高密剪纸艺人应邀出国表演,被誉为“中国魔剪”。2008年5月,高密剪纸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中国剪纸(包括高密剪纸)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高密剪纸艺人广泛散布于全市境内,大多以家传为 主,主要传承手段是“把样”和“熏样”。千家万户的妇女在做女红的同时即进行剪纸创作,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目前高密剪纸名艺人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工艺美术师”称号的范柞信,被日本媒体誉为“中国魔剪”的范祚信之女范云英,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齐秀花,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曹兆爱、任舂花、邓辉、马瑞霞、宋晓娟等老中青剪纸名家。

聂家庄泥塑――青铜古风汉唐遗韵

高密聂家庄泥塑所表现的题材范围非常宽泛,不仅仅拘限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而且包括了传说、神话、故事、历史、动物等多种题材。以泥娃娃、坐狮、叫虎、叫鸡、摇猴等为主要品种。虽然据传聂家庄泥塑始于明朝,但观其造型神态及色彩,特别是泥叫虎和胖娃娃等品类,形态粗狂夸张简练概括,红绿黄黑紫相问的格调,却极具汉唐韵味的丰满圆滑,更几近于青铜时期的图腾彩绘纹饰。

相传聂家庄泥塑起源于明万历年间,至今有400余年的历史。其时,河北泊镇的聂福来,逃荒携全家来到高密北乡聂家庄,人生地疏,为了糊口,聂福来便试着用当地的胶泥做外皮,中间装上火药,顶部留一小孔,安上芯子,制成一种可燃放的“锅子花”,外形像反扣的锅底,粗糙,无任何颜色装饰,这就是聂家庄泥塑最早的雏形。

后来,因受当地民俗的影响和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聂家庄的艺人们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禽、兽、鱼等供祈望美好生活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而其中的胖娃娃题材因生育信俗嬗变为求子的神秘载体。当地旧俗,若新娶媳妇三年不育,便在第三年正月十五,把穿着铜钱的红线拴系住自己相中的泥娃娃,然后跪拜祷告,祈求娘娘送子。而后,便把这个泥娃娃请回家,藏于室内壁龛,一日三时供饭,晚间上香。一旦怀孕,那泥娃娃便封于壁龛,叫做“押命娃娃”,上方挂一幅扑灰年画《张仙射狗》,意思是押住它让孩子长命百岁。正是这种民俗的迫切需求促使泥娃娃大量制作。

清康熙年间,聂家庄泥塑产生了虎、鸡、猴等泥玩具系列。到清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有了较大发展,艺人们在制作泥玩艺时加上了苇哨,使动物有叫声,在“叫虎”

“摇猴”“叫狮”等腰间用纸皮粘接,使之可以活动。聂家庄泥塑逐渐由“呆”玩艺发展到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进入了成熟期。

叫虎和对狮是聂家庄泥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传统的文化赋予了叫虎除玩具以外更深层次的涵义。虎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是力量的象征,中国自古就存在虎崇拜的习俗,因而在古代宗教崇拜中,虎也就成为一种能够避邪厌胜的保家护宅的神秘力量。在高密民间,对虎的崇拜更加泛化,生活中演绎着各种各样的传说,聂家庄的泥叫虎显然与当地深厚的虎崇拜信仰息息相关。对狮则是旧时普通人家年终祭祖时特用的蜡烛台。聂家庄泥塑造型优美,形象生动,大胆夸张,注重表神写意,手法简约概括。在色彩运用上,则借鉴当地年画对色彩的运用,追求鲜艳醒目而又柔和动人的艺术效果。用色少而精,对比鲜明,突出大红大绿,用黑色提神,紫色点缀。有的泥叫虎还要上明油和描金,在耳朵角上粘上雪白的兔毛,煞是好看。聂家庄泥塑能叫能响,有拉动或摇动,如在叫虎、叫狮、叫狗等动物的腰部粘一圈软羊皮,体腔内装苇哨,拉合它身躯的前后部分,就会发出叫声,又如叫鸡,用嘴一吹即可发声。这是聂家庄泥塑区别于其他泥塑的最大特征。

聂家庄泥塑历史久远,艺人众多,代代相传,过去几乎家家户户在闲暇时节都会捏这种泥玩艺,曾有段民谣广为流传:“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聂家庄泥塑艺人的作品,风格不同,各有千秋,聂希蔚是其中风格比较突出的一位。聂希蔚是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另外较有名的传人还有聂佩斗、张清先等。他们都是深受家庭熏陶,酷爱泥塑制作,并且代代相传。尤其是聂希蔚,从事泥塑制作近60年,他在民艺专家鲁鸿恩的指导下,刻苦学习、大胆创新、精心钻研,使聂家庄泥塑在造型、色彩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

高密茂腔――“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

广泛流传于高密等地的“茂腔”,以质朴感人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一种群众喜爱、影响深远的民间表演艺术。

高密茂腔最初是民间哼唱的小调,传说因有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周姑调”,又有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演唱得名“肘鼓子”之说,大约在清道光

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在流传过程中,它吸收了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了“本肘鼓”,即本来的周鼓子调,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1895年左右,苏北人老满州携儿女沿临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戏融合到了“本肘鼓”中,当地本肘鼓艺人吸收了柳琴戏的唱腔,南北唱腔融合,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腔,从而使“本肘鼓”走进了“冒肘鼓”时代。作为茂腔的发源地,早在二百年前高密就出现了本肘鼓这一地方戏曲剧种,在民间广为流传。初始多分布在偏远的乡村,每逢冬闲季节演唱娱乐。20世纪40年代初,人们渐渐不大喜欢冒肘鼓每番句末“打冒”的唱法,随着剧种发展和唱腔的变化,演员在演唱中也因此而逐渐减少了八度翻高次数,只在花腔演唱段中使用“打冒”,使唱腔形式更趋合理。人们根据“打冒”谐其原音并取其茂盛之意,“茂腔”的叫法也逐渐为戏班和群众所接受。从此,“茂腔”便取代了唱腔每番“打冒”的冒肘鼓。

解放后,党的文艺方针给地方戏带来新的生机,“冒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政府派了一批文化干部到各茂腔剧团,帮助剧团的发展,进行了戏改工作,对剧目进行彻底整理,保留精华,剔除糟粕,记录、整理、发展了茂腔曲谱,同时挑选了部分骨干演员,到各级戏校进修。20世纪50年代,一批茂腔名家和编导,先后连续参加了三届山东省戏曲讲习班及编导讲习班、戏曲专业训练班等培训,排练演出了几十个传统剧目,为茂腔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泥塑非遗传承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甘南 民间美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研究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100°45,45″~104°45′30E,33°06′30″~30°34′00″N。东与定西、陇南两地区毗邻,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交界,西连青海省果洛、黄南两个藏族自治州,北靠临夏回族自治州,东西长360.7km,南北宽270.9km,土地总面积为4.5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0%。现管辖玛曲、碌曲、夏河、临潭、卓尼、迭部、舟曲等7县和合作市,州政府驻地为合作市。共108个乡镇,州内现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总人口66.4万人。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这里是藏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交融地带,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过渡带。

甘南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甘南众多的民间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民间美术

1.绘画艺术

(1)壁画

甘南壁画属佛教文化,所有寺院经堂、佛殿四壁,都绘有各种题材的壁画。甘南壁画吸收了中国、印度、尼泊尔和青藏的艺术风格,色彩鲜丽,对比度好,线条均匀,富于图案和装饰意味,并大量运用描金、贴金、磨金手法,使壁画满壁生辉。拉卜楞寺的壁画多绘在布幔上,悬挂或钉在墙上,多用矿物颜料,经久不变色。正月十三,将十几丈长的大佛像在山坡上高高挂起,叫“晒佛”,围观瞻仰的人人山人海,不计其数。

(2)布帛画

藏语称“唐卡”。唐卡画是彩锻装裱的卷轴画。唐卡画是藏传佛教绘画中的另一种工艺品,为藏民族所独有。甘南唐卡画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丰富。一幅画是一部故事、一部传说,被称为藏族“历史画卷”。在世界美术史上,也显示着自己的独特风姿。

(3)工艺装饰画

装饰画形式多样,以实用性见长,将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画面绘制在住房门、窗、檐、柱及柜、桌、橱上。内容丰富多彩。主要以传统的山水花卉、禽鸟虫鱼、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主。绘画技法以工笔重彩为主,辅以中国水墨画的烘染、墨晕等技法。

(二)剪纸艺术

甘南剪纸艺术吸收了汉藏艺术的优点,发展了自剪纸艺术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华,形成了以小巧、奇特、精致的独特风格。剪纸艺术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窗花窗棂装饰;二是“花格子”描、刺、绣的图案原型;三是宗教花,作宗教信仰的“用物”;四是巫术花,作迷信“用物”。按其种类分为动物、植物、事物、几何图案四大类。有轮王八宝、八吉祥相、花草树木、鸟虫禽兽,吉祥长寿等,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大部分作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生动逼真的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朵鲜花。

(三)刺绣艺术

(1)刺绣

刺绣是用彩色丝线在纺织品上绣出花鸟、景物等的一种手工艺术。甘南刺绣艺术以临潭、卓尼一带的“洮绣”为最美,舟曲、迭部一带的刺绣也独具特色。刺绣方法多样,品新繁多,应用广泛,具有实用、装饰、美化、欣赏的作用。刺绣以色彩斑烂,对比强烈、鲜艳绚丽,针法细密为主要特点。图案有“莲生贵子”、“松鹤延年”、“狮子绣球”、“五福捧寿”、“喜鹊探梅”(汉族);“佛像”、“吉祥八宝”“云纹万字”、“花开富贵”(藏族);“四时博古”(回族)等。卓尼第十代土司夫人仔摩·仁钦贝仲以刺绣《十六尊者》、《八大菩萨》、《二十一度母》、《达赖喇嘛本生传》等佛缘、佛经而闻名全藏。各大寺院仍藏其绣品。

(2)堆绣

堆绣是按色彩、线条,按画好的图案用丝绒、织锦、绸缎分别剪贴而成的画像。堆绣有佛像、人物、花鸟、虫鱼、山水等。图案丰富,层次分明,制作精细,层次分明,色彩缤纷,生动别致,栩栩如生。内容大多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堆绣品具有浮雕效果,立体感强,甘南各寺院均有工艺精湛的堆绣精品。

(四)雕塑艺术

(1)佛像雕塑

甘南佛像雕塑可分为雕刻佛像、泥塑佛像、陶瓷佛像3类。各类铜制、泥塑、木雕的佛像一般都镀金并镶嵌珠宝、珊瑚、玛瑙等,光泽鲜艳,雅美华丽。各寺院佛雕的艺术造型有传统佛陀型(以释迦牟尼静寂相为代表)、菩萨型(以文殊为代表,高髻束冠、大耳垂肩、表现为智慧之神)、佛母型(宽胸圆乳、细腰软腹,表现为慈善优美的女神)、明王型(竖发、怒目、张口,裸身虎裙、粗粗大肚、展足而立,表现为凶勇之神)、空行母型(裸身披发,怒目蹙眉,或展足或舞足而立,表现为暴烈之女神)、众金刚类(各具有其特征、寓意的法相)等。

(2)建筑雕塑

甘南雕塑广泛应用于寺庙建筑。其种类有镏金铜雕,如佛殿屋脊的吉祥兽、法轮等;木雕;如梁、柱、斗拱、门楣等;砖雕,如墙面、墙头等;石雕,如柱基石、石兽等。民居雕塑多用于柱、门楣、掮等处及室内装饰等。建筑雕塑艺术工艺超凡,地方特色浓烈,造型古朴典雅。

(3)酥油彩塑

即“酥油花”。酥油花,是将酥油调上各种颜色,塑造成各种人物、花卉、山水、建筑、飞禽走兽及佛经故事。甘南各寺院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酥油花工艺精巧,色泽鲜丽,棱角分明,比例匀称,形象逼真。

(4)沙盘造型堆塑

其主要造型是坊城,即“吉考尔”。一般是藏传佛教寺院密宗续部学院僧人特有的传统造型艺术,有“密集本尊”“胜乐本尊”普明大日如来”等坊城。各种坊城形状相似,但色图各异。外城为圆形,城外层为火焰,火焰之外为人类、各种动植物等,火焰之内的为金杵链。内城为正方形,四面有门,坊成中央为楼阁佛堂,层层叠叠。最高殿堂内居金刚传承法师,沙盘坊城以细沫白土制地坪,用染色沙堆塑。

(5)面具裱塑

面具表塑类似于内地戏剧脸谱,主要存在于寺院。而且是僧人表演法舞时各种护法、金刚以及藏戏人物的画像造型。制作时先用泥土雕塑模型,再用绸缎裱糊,待其晾干后再进行绘画、涂色、上彩、贴金等工序,制作精细,色泽雅致,手法高明,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6)洮砚雕刻

洮砚与端砚、歙砚同负盛名,为中国三大名砚,享誉国内外。洮砚具有石质坚细莹润、色泽雅美。绿色中含有水波纹,发墨细快,不损笔,倾墨不干不冻等优点。自古以来,深得文人墨土之称赞和珍爱。洮砚技艺自成体系,圆透、高浮、浅浮雕等综合统一的整套雕刻技艺,雕刻出融诗词、书展、绘画于一炉的宏观场景画面。深受中外游客的称赞,馈赠之佳品。

(五)美术活动

文学、哲学、美学是甘南美术的三大支柱。所以甘南美术是诗画合一的好美术是一首诗。甘南美术讲黑白,讲阴阳,这种视觉美感,就是节奏、意会和意象产生了境界,这就是甘南美术的核心。的确,甘南美术远远流长,在长达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流派,产生不少美术、美术作品。

二、甘南民间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思路及对策

(一)方针原则

甘南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

(二)调查普查

政府组织开展对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了解和掌握甘南县/市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挖掘人才

通过调查普查,确定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传承范围、传统脉络、衍变情况以及采集历史。发展承载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而又独具天才的讲述者、传承者、表演者,从他们的讲述或表演中记录,采集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记录或录制流传了千年,与民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甚至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群体社会的各类民间作品和民间技艺,以及岁时节日、庆典仪式、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民俗事项。

(四)建立档案

在调查、普查的基础,适应文学、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甘南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建立甘南文化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的认定工作,制定评审标准,经过科学认定后,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制度。

(五)加强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动甘南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甘南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甘南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且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的整体保护。同时,在甘南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创建民间文化之乡。

(六)建立机制

建立起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机制。经理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队伍,培养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知识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文化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的培养机制,通过资助扶助等手段,鼓励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

(七)积极申报

甘南应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制度评审标准,经过科学认定,建立部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使申报工作顺利通过,达到保护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甘南州地方史编纂委员会,甘南州志[m],民族出版社,1999

[2]甘南州概况委员会,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

[3]李振翼,甘南芷区考古集 [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

[4]王文浩,论甘南旅游资源开发[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

泥塑非遗传承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泥人厂 现状 人才培养

[Abstract] the network era Wuxi Huishan clay figurines of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talents cultivating, discussed Huishan clay figurin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puzzle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cu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Huishan clay figurin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inevitable way, put forward Huishan clay figurines of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should master studio, media, financial support several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key words] Huishan clay figurines plant status personnel training

一、概述

“惠山泥人”是无锡的手工艺术制品,是无锡的民俗艺术,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宜兴紫砂制作技艺、无锡精微绣齐名的无锡三大民间工艺品,是载入辞书而声名远播的无锡特产。惠山泥人出产于江苏无锡市的惠山脚下,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

惠山泥人发轫于明,兴盛于清,巅峰之时,家家户户都在捶泥、揉泥、做泥人,能工巧匠层出不穷,盛衰起落,至今是无锡造型艺术的代表,惠山泥人更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受到国内外收藏者及人民大众的喜爱,成为中国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1]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连年战乱,惠山泥人行业开始萎缩。上个世纪50年代,江苏省政府制定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从1955年到1959年之间,艺人们在政府举办的泥塑彩绘训练班受到了系统的泥人艺术训练。改革开放前,泥人制作人员一度达到了400多人,并且在上河塘与下河塘、横街、直街具有大量的店铺在制作、销售泥人。[2]

二、现状

如今,无锡泥人厂已不复呈现辉煌时的景象,泥人大师工作室里4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南仙、喻湘涟、王木东、柳成荫),最年长的已85岁高龄,最年轻的也已65岁。2007年1月,由无锡市文化局牵头,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惠山泥人大师工作室联合组织公开招聘学徒,有100多人报名,经过初选、大师直接面试几个环节,最后被录用的只有9人。泥人的制作工艺周期较长,从泥坯制作到彩绘的完成,这一技艺的熟练掌握,往往需要十多年的时间,这也是客观上造成泥人制作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惠山泥人的品种目前已经有了较大数量的增长,可是整体品质不是很高,精品较少。泥人厂虽然是精品的集中地,但是真正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品种较少;惠山直街上一些店铺销售的泥人尽管品种很多,可是品质不高。

泥人厂是事业单位,几年前进行了改制,成立了相关公司,并尝试进行了市场化的经营;可是泥人厂的订单主要来自于上级部门的指派,单位的生存没有问题,有的设计师闲时还能弄点私活做做,职工福利有保障,这也导致了许多泥人设计师安于现状,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设计的产品与市场的有效融合。

近几年,国家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加大,无锡作为重要的泥塑产地进人部级“非遗”名录,而且有了王南仙、喻湘莲两位部级传承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泥塑的制作群体趋于老龄化,其产地已出现濒危现象,个别已成为历史,对民间彩塑的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

三、缘由

传统小农意识的存在,客观上为泥人技艺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设置了障碍。这一意识依旧坚持单纯的家庭内部传承与师徒传承,即一个师傅带一群人,或是多个师傅一起带一个班。这一机制在工艺美术人才社会化培养教育初期是一大创新,徒弟能够全面继承师傅的技艺,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品质,但是创新性较少;在市场化竞争的今天,产品差异化不足,生产不能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

媒体的错位是造成惠山泥人人才保护乏力的另一重要原因。目前无锡本土媒体的宣传主要集中于诸如惠山古镇等短期内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对于像泥人大师的宣传、泥人技艺的普及及非物质文化普及教育需要投入较长时间的宣传则存在严重不足,这可以被视为泥人人才培养滞后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出路

如何让惠山泥人走得更远,只有本着“拯救、保护、发展”的原则,保护盒关爱泥人产品的民间文化土壤。在建立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泥人研究所,惠山泥人大师工作室的基础上,招收一些对泥人真正热爱的年轻人,把学员送到一些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造,使得年轻的设计师既能把以往优秀的设计技法继承下去,又能设计出新品,与时代、市场同步。

同时,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市民广场组织泥人制作互动,拉近参与者与泥艺制作的距离,聘请一些泥艺方面的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使更多的年轻人认同和重视自己身边的这样一种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从行动上真正产生自觉传播泥人的技艺。

在资金方面,政府、企业、协会三方面合作,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泥人设计的基本设施和设计人员的生活、科研等方面的保障。

在宣传交流方面,加大对惠山泥人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力度,同时,走出无锡,在江苏省内及省外的一些媒体上进行宣传。走出厂房与研究室,走进社区,走进无锡市的一些大中小学的第二课堂,建立实训基地及青少年实践基地,在高校建立一些研究所,请进来,走出去,增加学生的关注度、培养其兴趣与爱好。

五、结语

网络时代下惠山泥人人才培养方式探讨问题的提出,本身就令人深思。惠山泥人的人才培养,在历史上也曾遭遇过发展的瓶颈,历次也总能找到解决的途径;如今,大的发展空间发生了质的变迁,信息量呈几何式增长,人们的娱乐方式与价值取向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如何在这样一个信息错位的时代不让泥人技艺没落,如何让这样一株老树生长出新的枝叶出来,这更加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网络时代下惠山泥人的人才培养既离不开传统语境下的家庭教育,也离不开信息时代下的社会教育。工艺美术作为手工艺之花,凝聚着数代人的聪明才智与心血,蕴含了手工艺最高的技艺和人文价值,在今天正转型成为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

总之,网络时代下惠山泥人的人才培养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关系到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真正得到保护和传承,关系到民族文化的“源”与“流”的问题,固步自封的培养教育模式已经显露出它的弊端,尽快考虑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正是当下惠山泥人人才培养发展研究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刘波:《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第247页.

[2]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6,第342页.

作者简介:

杨武生:(1974-),男, 江苏淮安人,江苏信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泥塑非遗传承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弦;泥哇呜;宁夏皮影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82-2

2013年12月8日,我们一行三人(组长:李锐; 组员:李康燕; 记录员:李特)一同前往银川对“回族器乐”“宁夏皮影”进行调研,这两项非遗是经过严谨的随机抽样选取的,但由于与“回族器乐”的传承人无法取得联系,“宁夏皮影”的传承人不久前去世,其子女没有完全掌握皮影的技艺所以我们迫于无奈最终选择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弦”“泥哇呜”进行调研,我们到达银川后通过与宁夏文化厅和宁夏文化馆的沟通后见到了“口弦”的传承人安宇歌,“泥哇呜”的传承人:杨达吾德,以及“宁夏皮影”传承人王列的儿子王永财,并对这三位进行了采访,从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这三项非遗的现状。

一、存续状况

(一)泥哇呜

在我们调研的三个非遗项目中,保存和发展最好的就是“泥哇呜”。“泥哇呜”的传承人是杨达吾德老师,他告诉我们“泥哇呜”之所以保存较好有几个主要原因:1、杨达吾德在大学就是学习雕塑,后来又拜访名师学习了乐器制作及音律学所以对“泥哇呜”进行的改造已经使其可以像普通乐器一样演奏十二平均律,这样的特性有助于“泥哇呜”更容易被大众了解。

2、杨达吾德对“泥哇呜”的外形也做了装饰,使其更易市场化。

3、“泥哇呜”的市场化程度较好,在全国的各大景区,以及一些地方的琴行都有销售。

由上可见,“泥哇呜”的发展程度较好。

(二)口弦

在没有见到“口弦”的传承人安宇歌老师前,作为专业音乐学院毕业的我对口弦了解甚少,也没有听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口弦音响,我一直认为口弦应该是属于吹奏乐器,直到听到安老师为我们演奏后才对“口弦”这种弹拨乐器有所了解。“口弦”目前的存续状况较好,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对“口弦”的保护非常重视,但从市场化和大众认知度来看,它和“泥哇呜”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这与乐器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口弦”音域较窄、音量较小、乐器过于原始都是限制其发展的原因。

(三)宁夏皮影

经过努力我们见到了“宁夏皮影”传承人王列的儿子王永财,并对他进行了简短的采访。王永财告诉我们他没有完全学会父亲的技艺,只是在闲暇的时候叫上村里的人耍一耍,而他也不会制作皮影,他并没有打算在“宁夏皮影”的发展上做过多的努力,究其原因王永财告诉我们,想靠“宁夏皮影”这门手艺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生计无奈放弃。

二、政府及组织支持

近几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也有所加大,宁夏当地的政府部门也对非遗做了一些努力。

(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二)对非遗传承人定期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其保护和发展自己传承的技艺。

(三)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及博览会。

(四)计划建立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孵化基地,聘请各领域的专家,让民俗学的、美学的、结构学的、造型的、包装的、市场营销的专家组给艺人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帮助其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艺发扬光大。

(五)宁夏是旅游大省,使非遗保护中心计划与旅游景区合作,给非遗提供一个展示发展的平台。

在采访中我们还发现对非遗的保护主要还是政府行为,民间个人参与的较少,主要的原因有:

1、对民间个人缺乏吸引力。

2、对当地文化宣传不足,很多当地人对本地的非遗都不是很了解。

三、未来发展

经过对三位老师的采访,我们发现他们都希望自己父辈传承下来的技艺可以得到保护和发扬,但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了很多困难如:

(一)无法靠自己的技艺生存,这样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的保护和发展中,久而久之自己的积极性也会消磨殆尽。

(二)很多非遗的传承人都是自娱自乐,在乡间进行,政府定期给他们一定的资金支持,传承人只会保证非遗的存在,却不会认真地思考如何发展,这样下去这门技艺总会有一天会消亡。

(三)政府资金没有用到实处。现在各地都是中央财政给予的非遗专项资金,首先缺乏一个监督机制来规范地方政府是否把钱用到了非遗的保护上,即使用到了非遗保护上也有可能只保护不发展,很多地方官员都是追求GDP,非遗只要不消失就可以了这样的态度只能使非遗的发展停滞不前,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我们的政府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从采访中可以看出,三位老师对自己的技艺还是抱有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的访问就是希望国家更重视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他们希望有如下几点:

1、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我们知道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作为兴国之本的教育,同样也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通过非遗走入校园这一途径可以扩大非遗的普及范围这样一来问题应该会有所好转。

2、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多组织开展非遗的文化交流活动,例如音乐类的非遗项目可以定期地举办音乐会,让人民群众更容易接近非遗。

3、调动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很多非遗的传承人都并非靠自己传承的技艺生存,所以国家应该把资金重点用于非遗的发展,多组织传承人进行有偿的演出或文化交流,让传承人有动力发展自己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