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范例6篇

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企业 技术创新 发展 科技查新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创新来源于信息资源的把握,科技查新工作的任务之一则是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服务。因此,科技查新工作与企业信息咨询服务存在着很多的共通之处。充分发挥科技查新机构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不仅可以加强科技查新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同时也可以为科技查新机构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1 科技查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1.1 企业信息服务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机构发展都相对的滞后。一方面企业对信息咨询服务的需求是全面的,多层次的,不仅要与时俱进甚至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要具有判断性甚至要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事实是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其他形式的信息服务机构也规模较小,手段落后,开拓能力差,仅限于提供简单的,低层次的技术信息服务,没有能力建立高层次、全面的信息情报搜集、整理、分析系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另一方面,企业信息服务工作需要较多知识面广且又有所长的复合型人才,而企业没有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员工素质也参差不齐,缺乏专门的信息服务知识和咨询服务意识,所以提供的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无法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1.2 科技查新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优势

(1)信息资源优势。我单位自95年开展科技查新业务以来,共出据查新报告7000多份,为5000多个单位、企业、个人提供科技查新服务,其中200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省、市各种奖项。配备了9台数据服务器,开设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数据库、中国国家标准全文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博士)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华数字书苑、百链中外文数据库、Elsevier外文数据库、NSTL外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专利、会议论文等)、Peter-科技报告数据库、山东省情报研究院数据库、中经网数据库、中国行业发展报告库、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库等十几个数据资源库。整合了国内主要的数据库资源,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的鉴定与报奖、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等提供客观依据、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可靠而丰富的参考信息。(2)人才优势。科技查新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都要求较高的信息服务工作,要求查新人员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覆盖面,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熟悉情报检索的过程,较强的信息筛选、对比和分析能力,较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3)运营保障条件充分。一是运营经费保障充足。科技查新作为市技术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一部分,市政府非常重视,不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平台建设及设备购置,每年还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平台中心运营,以保障其开展服务的公益性。二是完善的管理。为保证查新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及更好地对企业开展检索及咨询服务,查新中心制定了包括绩效考核、日常工作管理、科研管理及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在内的完善管理制度。三是与其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升了服务水平。通过与省科学院、省情报研究院等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不断丰富检索手段,提升了服务水平。

2 科技查新机构如何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好服务

2.1 做好基础查新工作为企业项目的申报提供客观依据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每年都会开展各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高新技术技术成果转化、科技攻关项目、自然基金、科技进步奖等项目的申请或鉴定。为避免项目的重复劳动,保证项目申请和鉴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科技查新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为企业的科技立项、科技成果鉴定、评奖、验收、转化等提供客观依据。

2.2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要开发新产品,改革新技术,拓展新市场,都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创新之前,都需要充分收集用户需求、价格水平、销售渠道及产品变动趋势等信息,这时,查新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尽可能详实的为企业提供近似产品特点、生产工艺、原材料、生产设备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等信息内容,为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供客观的依据,防止重复开发导致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2.3 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是通过合法的手段,通过长期系统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各种对企业发展、决策及运行相关的信息,提炼出本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等关键情报,为企业的高层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查新机构可以利用自己信息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信息和人才援助。在科技查新中进行竞争情报服务,缩短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为企业的创新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2.4 为企业提供专题服务,加强企业横向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查新咨询单位可以根据企业咨询比较多的领域,如电子、食品、纺织、肥料加工、建筑施工等等领域,定期向企业提供相关行业的信息资讯和市场动态信息等。另外,企业也可以利用此次活动结识更多领域或同行业其他企业,为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以及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机会。

3 结语

总之,科技查新机构拥有一般企业信息服务机构所不具有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利用科技查新可缩小或规避企业技术创新的某些风险,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科技查新机构也在为企业创新服务的过程中,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拓展了情报服务的范围,促进了科技查新机构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范文2

理论创新是人们自觉地探索未知、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创造性活动。理论创新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引。在当代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创新指明了正确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实践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适应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理论需要科学方法。同志指出:“今后在社会科学理论方面,你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观点,但有一条是不能变的,是要统一的,就是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第587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教材。我们只有深刻领会和全面掌握贯穿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唯物辩证法,并自觉地以此为指导,才能进行正确的理论创新。

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价值尺度。我们党一贯倡导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判断理论创新的成败得失,关键就要看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事业发展;解决的问题越多,创新就越成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适应当代世界发展潮流、促进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的最终价值尺度,归根到底就要看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理论创新的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它揭示了理论创新的一般规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关键,坚持在把握时代要求中发展理论。任何一种创新的科学理论,都是它所处的时代的产物,都是以特定的历史方位为背景的,都是充分反映时代精神并顺应和引导历史潮流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准确把握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创立的,它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在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适应并满足了时代的需要,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实践既是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既是理论的价值体现,又是检验理论的标准。鲜明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一个最重要标志。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一理论的创新是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进程相统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在这一实践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和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新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吸取思想养分,提出真知灼见,不断开辟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新道路。

继承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坚持在继承中发展理论。理论创新并不排斥理论继承。继承与创新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继承就无从创新;创新是继承的目的,没有创新,继承就失去了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在科学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我们在理论创新时,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必须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发展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坚持在发展中发展理论。理论创新的实质是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叫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立足于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推动创新。这种创新与发展既是指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又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理论创新时,必须要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和旧的观点的束缚,要敢于说新话,做前人未做的事。要做到这些,就要发挥全党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理论创新的合力,特别是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认识进行理论总结和科学概括,从而推动理论创新。

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我们要认真落实文件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理论创新。当前,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精神。培育和弘扬创新精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解放是创新的前提,思想僵化是创新的大敌。马克思主义和全部科学发展史都证明,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不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结果。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勇于和善于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进行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要把对真理的认识看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求真务实,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问题,不懈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

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创新是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活动,社会环境对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创新环境,一是要注重营造舆论环境。必须形成追求创新、鼓励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舆论氛围。要尊重和理解创新,允许创新中出现失误。人类探索真理的历史表明,一个正确的结论往往是经历多次错误认识之后才能形成。二是要注重营造学术环境。学术交流与争鸣可以增长知识、获得信息,可以打破思维定势、激发灵感,可以瑕瑜互见、取长补短,一定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三是要注重营造法治环境。理论创新既要有足够的区域空间,又要有明晰的法律边界,从而做到“出创新于法度之中”。必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立法工作,充分保障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各项自由和权利,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挥好人们进行理论创新的积极性。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是“非常之功”,需要“非常之才”。要牢固树立人才是创新第一要素的观念,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千方百计培养人才,不惜代价吸引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着力形成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各尽其能的生动局面。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促进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在理论创新中,知识分子担负着重要使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精神境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刻苦钻研、潜心悟道。在理论创新中,任何急功近利、虚夸浮躁、哗众取宠的作法,都是有害的。

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哲学基础

[DOI]10.13939/ki.zgsc.2017.10.014

1 问题的提出

1.1 理论背景

新发展理念的研究起点在于发展观。发展是全球和中国的实践主题,发展的新实践亟待发展的新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立足于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性难题,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发展目标的科学阐释。学者们普遍认为,新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突破,引导着理论探索和实践开拓的方向,反映了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对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绿色发展理念的研究文献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以“两山论”的形象概括为基石,通过理论升华形成和充实绿色发展理念,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二是从结构体系上细化绿色发展理念内涵,如绿色经济理念、绿色管理理念、绿色创业理念、绿色科技理念、绿色文化理念、绿色生态伦理理念等,使得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多维度的价值考量。三是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线,拓展绿色发展理论成果,通过挖掘绿色发展的根本理论依据,在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同发展,推出了专业化、规范化的思想成果。

创新发展理念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如下几方面:首先,立足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出发,挖掘创新发展的理论本质和逻辑,从范式转换角度探索创新发展的哲学价值。其次,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多种方式,明确创新发展的实质内容,在反思其历史产生和发展中提炼新成果、发现新价值。最后,从立场、观点、方法诸方面,挖掘创新发展中个人主体之于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意义,明确“现实的个人”为创新发展的现实主体,实现从“类”主体观到“个人”主体观、从“抽象的个人”主体观到“现实的个人”主体观的转变,推动创新发展在管理实践中的拓展。

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联系已有研究开始关注,例如,有的研究从“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视角和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探索两个理念之间的节点;还有研究则从社会面貌变化、社会结构更新、社会文明进步等层面,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探索不同理念彼此之间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的哲学本源。总体而言,当前研究认可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不同理念的导向及相互作用具有差异性,仍需细化研究思路、深化研究发现。

1.2 学术动态

一是当前研究尝试吸纳多学科领域的理论观点,来挖掘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领域的哲学本质问题。除了社会建构理论和复杂理论的推广和应用,学者们也尝试整合经济管理等学科视角,找寻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主要驱动力量和价值实现的可能路径。这些研究给我们的启发在于,要避免新发展理念研究停留在类型层面的界定上,而是要通过吸纳多元的科学理论,揭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具有的本质规律。

二是当前研究尝试借鉴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来构建新发展理念相关要素的逻辑关系。例如,使用政治修辞手法、联合分析方法甚至实验方法检验新发展理念可能产生的作用。这些研究给我们的启发在于,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存在协同性联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需要对核心“谜题”进行深入解剖,保证研究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当前开展理论哲学基础分析以及学科发展十分必要。

三是当前研究尝试剖析具体地区的新发展实践,来推动理论的会通和创新。一些研究关注发展中国家,也有基于欧盟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比较研究,分析视角多从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贫困地区或区域合作出发,探讨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的推动,以及对环境恶化或极度贫困等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些研究给我们的启发在于,需要充分重视情境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基础问题进行规范的情境研究,获取发展科学理论的研究发现。

2 研究的价值意义

2.1 理论价值

其一,有助于深化和拓展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研究。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作槲宕蠓⒄估砟畹淖槌刹糠郑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对这两个理念的内涵类型、概念外延和重要地位的讨论,欠缺从哲学基础层面对两个新理念内在哲学规律的探寻。理念协同性研究立足学科交叉融合,将对两个新理念的核心议题展开规范分析和检验,将两个新理念研究从对行为结果表征的分析,延展至对行为发生缘起的揭示,构建并验证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化和完善两个新理念基础理论的研究脉络,也有助于丰富和拓展研究的多维体系。

其二,有助于充实和发展新理念协同性的研究。五大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难题的行动方案,而理念之间的协同性正是打开“谜题”的关键。当前对新发展理念关系还存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上的不同观点。本研究致力于解决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谜题”,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和复杂科学研究范式,延揽伦理、技术和制度等要素,在规范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并提炼基于交互效应的动态协同过程,有助于促进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充实对新发展理念协同性这一“黑箱”的解释,提炼形成新的理论命题。

其三,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新发展理念实现途径的研究。新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研究,需要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多重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在发展中国家情境下,将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实践视为协同演化的过程,瞄准中国发展实践的独特属性,开展新发展理念价值实现的挖掘和创新,通过构建并检验相关命题,总结和提炼情境化研究成果,揭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价值识别和实现机制,有助于从价值提升角度夯实新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完善基于中国情境的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同性的哲学体系。

2.2 应用意义

一是有助于指导绿色发展的实践。绿色发展实践需要兼顾多重目标,更容易陷入个人利益与社会福祉、经济回报与非经济价值等冲突构成的决策困境。单纯依靠道德水平或制度约束,难以充分发挥绿色发展对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和长期价值。理念协同性研究立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境,总结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作用规律,指导创业者更好地发挥创业精神与技能的作用,有助于催生更多的创业者投身绿色创业实践,提高绿色创业质量,降低失败率。

二是有助于指导创业创新环境的健全。实现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政策制定者的共识,但是,当前多数创业创新政策还局限在创业创新活动数量和经济产出层面,在引导和鼓励创业活动更好地符合创新发展诉求方面,还缺少专门的体系,政策也不够完善和有效。尤其是从哲学意蕴解读和价值创新视角,挖掘包括制度环境要素在内的创新发展机制,提炼出宏观系统与适应性主体之间的作用规律,有助于提高创业创新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是有助于指导绿色与创新人才教育的发展。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对人才素质、技能和理念等都提出了新要求,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传统教育,难以适应当前实现生态和社会价值的新需要。理念协同性研究在中国新发展理念实践背景下,积累的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和代表性数据分析结果,总结哲学依据和科学规律,不仅可以促进新发展理念在教育中的推广,还有助于提升绿色与创新技能培养,丰富相关教育理论体系,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3 框架体系与内容要点

3.1 设计思路

框架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中国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具体情境,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基础,聚焦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借鉴建构主义和复杂适应系统等科学研究范式,关注理念协同性的哲学基础与意蕴体系,遵循协同演化理论逻辑,探讨理念协同性的本质源起,探寻协同性的价值实现的动态机制,提炼新发展理念创造可持续价值的科学规律。

基于上述思路的基本假定是: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是绿色发展理念哲学基础分析的重要属性,目标导向与手段导向是创新发展理念哲学基础分析的关键维度,据此可以整合并提炼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及其哲学意蕴,包括协同性基本路径和重要源起,据此构建协同性的哲学理论体系。而且,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多重底线的开放系统,符合哲学视域融合与范式重构的逻辑,有助于通过技术和制度等层面创造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跨学科和多理论融合研究有助于中国情境下更好地实现绿色与创新发展。

3.2 框架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下图所示的总体框架,包括三大模块、五部分基本内容:

总体框架示意图

第一模块为基础模块(上图左侧虚线框区域),包括第①和第②两部分研究内容:①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②创新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具体包括:依据哲学基础研究的脉络,从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入手,廓清绿色发展的逻辑原理和关键环节;借鉴经典的创新经济学判断,从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切入,明晰和确立创新发展的哲学本质和属性特征;规范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体系当中的定位和地位,并针对中国情境,构建具有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分析框架,完善研究的哲学基础,为后续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第二模块为协同模块(上图中部虚线框区域),包括第③和第④两部分研究内容:③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协同性;④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哲学意蕴。具体包括:参考理论演化的哲学研究思路,提炼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基本路径,探查资源、知识和技术等要素的作用过程;在廓清各环节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不确定性背景,进一步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同性的重要源起,提出协同性的评价和优化方案;在上述研究发现基础上,提炼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哲学意蕴,包括系统性的哲学背景梳理以及创新性的哲学内涵体系的构建。

第三模块为价值模块(上图右侧实线框区域),包括第⑤部分研究内容:⑤绿色发展理念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价值实现。具体包括:基于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并非封闭过程的认识,从新价值创造的角度入手,分析协同性的哲学指向所在;根据哲学的视域融合和范式重构,对协同性的价值实现开展情境化的研究,整合多层面要素,关注基于理论和现象之间匹配的情境化方案;着眼于技术驱动和制度助力,关注协同性的实践结果产出,分析情境嵌入下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价值创造水平,并探索效果提升机制。

3.3 应用要点

一是厘清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动态过程。这是进行协同性哲学分析和开展实证研究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提炼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哲学基础的内在联系,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并构建动态演进模型。虽然新发展理念哲学基础研究已经起步,但新理念之间协同性的结构和本质仍是研究“谜题”,亟待进行充分解析。为此,研究和实践应当在国内外最新研究基础上,系统归纳已有研究成果,挖掘不同研究主张背后的理论范式,结合现场观察、叙事研究和扎根理论的科学设计,提炼出协同性分析的理论框架。

二是多层面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哲学意蕴剖析。如何揭示从个体到制度环境多层面要素之间的影响机制,识别并验证交互效应,进而构建科学反映要素之间关系链条的哲学规范模型,从中提炼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同性机制,是理念协同性拟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为此,本研究从包括伦理与制度关系等哲学基本认识出发,融合跨学科研究成果,运用建构主义和复杂适应系统研究范式,发挥案例研究和样本调查在质性和量化研究的优势,考察个体和环境、决策和规制等多用姹淞浚构建多要素动态性的整合研究模型。

三是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实现价值创造的演化机制。如何推动中国情境下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转化从而创造新价值,是哲学基础研究的应有之义。需要指出的是,有必要立足中国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绿色与创新发展情境,参考系统动力学和演化博弈分析方法,以区域、产业、组织类型、成长阶段等为标准,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和典型案例研究等方法,检验新发展理念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并延揽技术和制度等动因,揭示中国情境下如何有效促进新发展理念价值创造水平的哲学答案和科学途径。

4 讨论与展望

基于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过程具有重要性、动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基本判断,紧跟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研究前沿,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并重,遵循理论推演和动态跟踪调查的研究思路,以理念协同性为主线,提炼协同性的哲学基础、本源和路径,揭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的动态机制和价值实现机制,从哲学基础研究切入,为开展新理念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构建提供知识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归纳面向实践活动的科学启示和建议。因此,协同性框架可能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第一,聚焦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协同性,将新发展理念研究从局部表征的考察,深入发生源起的哲学探寻,挖掘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动态架构,揭示理念协同性的本质和逻辑。目前的相关研究还刚起步,针对协同环节的探索明显不足。现有研究多是从外部较为宏观的视角,考察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等表征问题,欠缺从协同性这个核心“谜题”,挖掘新发展实践得以激发的内在机制。本研究突破已有研究在分析层次上的局限,以多类型多层次主体作为研究对象,从协同性的哲学解读入手,引入并发展相关理论,构建动态架构,丰富已有的哲学及经济管理学科理论的思想内核,为解答新发展理念的本质问题提供了理论可能。

第二,立足建构主义理论和复杂适应系统研究范式,将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的重心从偏重客观条件的作用,拓展到关注社会互动的过程,挖掘协同性的哲学意蕴和内在机制,揭示协同性的动态演化规律。建构主义认为,主体身份和利益不是完全由客观条件决定的,而是在开放的过程中不断演进和生成的。同时,复杂适应系统研究范式也强调创适应性主体的核心角色。但是,现有研究对上述重要视角关注不够,欠缺对实践主体如何组织经验世界的哲学探查。本研究突破已有研究在认识角度上的局限,借鉴建构主义及复杂适应系统研究范式,以发展理念协同性为主线,凝练主体与环境交互效应及其对理念协同性的影响机制,并提炼出路径优化方案,为新发展理念的跨学科研究开拓新思路提供支撑。

第三,嵌入中国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实践情境,将理念协同性从经验假说层面,推进到科学研究层面,挖掘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对价值创造诉求的解决方案,揭示理念协同性的价值实现机制。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积极作用,尚有待在实证研究中得到足够验证,尤其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现实,使得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具体情境的哲学思考具有独特属性,同时也蕴含了诸多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本研究突破已有研究在研究手段上的局限,立足具体发展情境,遵循跟踪式案例访谈和多轮次调查相结合的研究设计,运用叙事研究、联合分析、扎根理论和实验研究等科学规范的方法,细致刻画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同性的贡献体系,有助于明确并提升价值创造的实践效果,为政策制定提供可操作性指导。

未来研究和实践方向可以关注于四个方面:①服务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理论研究,为其他学者开展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及其内在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尤其对跨学科开展新发展理念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②服务绿色区域建设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转型提质提供实践指导;③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北京市创新环境建设,服务相关政策制定和协调部门,为打造京津冀绿色创业生态系统提供决策服务;④服务创业创新教育和培训领域,为开展绿色创业创新教育以及相关制度建设提供案例和数据素材,服务绿色与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Gorz,A.Capitalism,Socialism,Ecology[Z].Verso Books,1994.

[2]Hockerts,K.,Wu stenhagen,R.Greening Goliaths versus emerging Davids:Theorizing about the role of incumbents and new entrants in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0(10).

[3]Isaak,R.Green Logic:Ecopreneurship,Theory and Ethics[M].Boulder:Kumarian Press,1999.

[4]Liu,F.,Simon,D.,Sun,Y.,Cao,C.Chinas innovation policies:Evolution,institutional structure,and trajectory[J].Research Policy,2011(7).

[5]Lu,B.Expedited patent examination for green inventions: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cy choices[J].Energy Policy,2013(10).

[6]Motohashi,K.,Yun,X.Chinas innovation system reform and growing industry and science linkages[J].Research Policy,2007(8).

[7]Newson,M.Green history.A reader in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philosophy and politics[M].London:Routledge,1994.

[8]Yadav,R.,Pathak,G.Young consumers intention towards buying green products in a developing nation:Extend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

[9]胡鞍钢,张新.创新发展: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2).

[10]兰洋.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与多维审视[J].学习与实践,2016(5).

[11]李志青.中国经济新平衡:重建绿色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2]刘邦凡,王磊.科学、哲学与认知融合视域下的因果陈述逻辑[J].哲学研究,2013(12).

[13]秦国伟,李铁铮.绿色化引领“五化f同”的哲学基础和价值意蕴[J].甘肃社会科学,2016(4).

[14]王成军.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论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的关联与融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15]杨发庭.绿色发展的哲学意蕴与时代价值[J].理论与改革,2016(5).

[16]杨卫军.绿色发展观的哲学底蕴[J].学术论坛,2016(9).

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范文4

论文摘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在与时俱进中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工作,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性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对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成败具有重大作用。同志强调指出: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重视在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每当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都注重首先抓好理论建设。

一、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我们党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

理论成熟是我们党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同中国近代以来其他政党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我们党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诞生、成长和不断壮大的,党的事业是在科学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引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在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进人新世纪,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具有新的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个历程中,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引导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关于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都肩负着发展科学理论的神圣使命,都必须通过勇敢的实践和不断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新的实践经验、新的理论创见和新的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理论,在把科学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中,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要求。

八十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信,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类优秀思想的光辉结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正是马克思主义使我们正确认识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从根本上保证我们党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纲领和目标。同志一再强调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而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必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大力加强理论建设。

二、开拓性的实践是理论建设的源泉和甚础

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马克思主义是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科学。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他们的理论确立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他们一方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一方面反对某些人把他们的理论当作一种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其创始人从不拘泥于已有结论,而是根据所处具体历史条件,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修正和创新,使之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从我们党的理论建设历程来看,从形成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思想,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邓小平理论,再到着眼于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党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依据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立足于活生生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在指导开拓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实践的能动作用,主张以实践来检验理论,并且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也指出,“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时代前进而又随着时展的科学。它产生的源泉是实践,检验的标准是实践,发展的根据和动力也是实践。因此,我们在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时,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要自觉地在思想上坚持“三个解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三个规律”,以加强理论建设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同志指出:“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侄桔中解放出来。川洲吏我们的思想永不僵化,使我们的认识永不停步,使我们的理论建设永远具有开拓创新的活力。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思想上就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认识上和行动上就一定要敢于突破一切落后于实践的、不合时宜的观点和做法,敢于抛弃一切只固守于书本、只固守于经验的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教条主义的理解,敢于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而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保持了旺盛的理论生命力,才不断发挥着对社会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因而,理论建设立足于现实实践,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政治经验。

三、实践甚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理论建设呼唤着理论的不断创新,创新的理论引导理论建设拓展新视野,进人新境界。理论创新是对客观世界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揭示,是一种独立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理论创新的实质和意义,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追求新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最核心的就是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及其实践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为指导,以此作为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作出创新、丰富和发展。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

在当代中国,正是由于理论的不断创新,才使得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以同志为核心的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纪之交国际竞争愈益激烈、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复杂局势,敏锐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大格局、大趋势,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拓,根据新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形成了新的理论思维和理论认识。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它所体现的时代气息、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为进一步提升党的新的理论思维作出了典范。

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改革创新是个永恒的动态进程。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实现思想认识的“三个解放”,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与时代同步,积极探索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不断推进党的各项工作新的突破。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必须以是否回答、解决了社会现实重大问题为标准。因此,要突出时代性、创造性,紧跟时代回答现实提出的重大间题,揭示其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间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是我们党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这就明确告诉我们,离开本国实际和时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范文5

近年来,创新问题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同志对“创新”的社会功能、类型、机制等问题做了系统的论述和阐发,逐步形成了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富有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从一个特定的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一、创新理论开拓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境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创新理论深刻反映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目的,开拓了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境界。

首先,创新的过程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创新是通过破旧立新、除旧布新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创新要破除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就必须解放思想;创新要发现事物的新规律、新属性、新关系,就必须实事求是;创新要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因此,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同志指出:“我们的事业在不断前进,我们的政策措施和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勇于创新。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论科学技术》第193页)他多次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创新联系起来,指出我国20多年来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从而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强调“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决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论“三个代表”》第20页)同志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创新”的本质,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揭示了“创新”和党的思想路线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次,创新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突出了创新的实践规定性,强调创新是一种有实际效用的实践活动。邓小平的创新思想极为鲜明地强调了创新与实践密不可分的联系。邓小平重视创新并不是为了在理论上标新立异,构造体系,而是为了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理论发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6页)他多次讲过,要按照实践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同志在谈到创新时也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论“三个代表”》第166页)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就要破除一切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思想观念,探求和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以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版权所有)

二、创新理论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创新理论把创新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为深入研究社会实践的不同性质及其基本类型提供了崭新框架。

首先,创新理论表明,可以按照重复性的程度将实践区分为常规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两种基本类型。以往的实践理论注重从实践的不同领域区分实践的不同形式,而对于同一领域的实践则缺乏质上的分析。创新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根据创新理论,我们可以把实践区分为常规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两种不同的类型。常规性实践,从实践的方式、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实践的结果来看,与原有的实践具有同质性,是原有实践的重复进行。创新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在实践方式、实践手段、实践对象、实践程序、实践效果等方面,与原有实践存在着质上的差别。在一定意义上和一定范围内,创新性实践不是重复进行的,是对原有的实践模式的突破,具有首创性乃至原创性。常规性实践是重复性的实践,虽然实践效果也能满足人的一定目的和需要,但不提供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新信息。创新性实践是先前所未有过的新的实践活动,实践对象和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方式,是先前的实践所不曾有过的,所以能够提供人类认识世界的新信息。由于人获取了关于客观事物的新信息,加深和拓展了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因而就能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显然,创新性实践比常规性实践更能体现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能动性。

其次,创新理论继承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基本形式的理论,对划分实践基本形式的旧有方法提供了新认识。同志指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论科学技术》第199页)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他把人类的创新活动进一步划分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三种最基本的形式。这种划分极大地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基本形式的理论。如果说,在阶级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种基本形式,那么从人类社会更长期的发展看,人类的基本实践形式应当是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和科学实验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界以获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社会交往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科学实验是人类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发展科学技术的实践活动。不论是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还是科学实验,都存在着常规性实践和创新实践的区别。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划分与三大实践基本形式,既相互对应、相互联系,又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升华。

三、创新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创新理论实现了有关社会发展动力的这两方面重要思想的整合,揭示了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生产实践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实践关系和实践水平,而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又是通过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表现出来的。因此,肯定了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与肯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生产实践和生产力本身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诚然,重复性的常规生产实践,对于生产力的量的扩张,对于维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但仅仅停留在常规生产实践的水平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任何科技创新,人类不可能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科技创新通过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实现了生产实践质上的飞跃,使生产力成为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因此,在肯定生产实践和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动力作用的同时,还必须肯定科技创新是生产实践的高级形式,是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根本途径。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加以深化,进一步指出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从而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社会交往实践是人类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人类要进行生产实践就离不开社会交往实践。常规性的社会交往实践,具有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证生产实践正常进行的功能,同样是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时,旧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时靠常规性的社会交往实践已经不能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甚至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提出了制度创新问题。制度创新作为社会交往实践的高级形式,就是着眼于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实践活动,通过制度创新破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特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范文6

【关 键 词】理论创新 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和深入,党不断深化对自身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转变理念的基础上成功实现角色转型,将推进党的建设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确定为党的奋斗目标,党的理论创新也取得了飞跃,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造就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崭新代表成果。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历程及其成果表明,理论创新之所以成为党的精神生命线,其基点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本性,二是党及中国自身的实际。这两个“基点”是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着力点,而对它们的审视,则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视野和积极的经验启示,鼓舞全党不懈地将理论创新推向纵深。

一、思想及其创新性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待深入,加之对国情的把握欠到位,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上遭遇不少挫折。随着历史的前展,以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逐步形成了思想。

要是结合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纵向进程而言,那么,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等部分,这些部分间不但有着时间上的顺承关系,而且更有着逻辑上的延展必然性。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等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创造性地回答有关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领导阶级、对象、方法及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等;值得指出的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对这些问题的创造性回答,基于中国国情并与历史的客观规律相符合,由此便确保了思想主体内容的科学性,而这种科学性又构成思想之存在和发展的理据。相对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是思想体系内部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1]的理论精华,它首先聚焦于怎样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性地采用和平改造(尤其是赎买)等方式,在具有特殊国情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同志的带领下,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卓绝的探索,这既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自然延升,又构成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因而,其性质之复杂、过程之艰辛乃是必然的,在经验和教训两个层面都为后续的改革和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二、邓小平理论及其创新性

有见于“”后党和国家的实际,邓小平等同志力主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展开,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被明确为党的思想路线,便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铺平了道路,而它自身也成为邓小平理论中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的重要部分。

就具体内容而言,毋庸置疑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主体。基于对社会实际的深入分析,邓小平同志首先对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了科学论断,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外延层面的新突破,成为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本体依据;很显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作出,一方面固然展现出深沉的个人睿智,另一方面更是全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在认识上的新提升,充分贯彻并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如果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侧重于现实层面的透析,那么在邓小平理论体系内,对我国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有发展维度的,它集中于社会主义本质论中,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在将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因素的前提下,又突出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内涵中的目标价值,充分体现了生产力标准与公平原则的融会贯通。这一论说从根本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内涵层面的要义,代表了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全新水平。

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了崭新境界。它植根并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且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历史的演进也将进一步证明,邓小平理论必定随着党的理论创新过程而发展,并进而凝结于新的理论创新成果中。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创新性

随着历史的推展,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将党的创新机制和体系建设视为永葆党的生机的源泉,而这一建设中具决定意义的则是理论创新,因此,一如既往地重视党的理论创新乃是必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展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形成,并进而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又一重要形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指导,是党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推动力。当然,正如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不是僵死的,相反,它必将在历史中发展,是进一步理论探索的起点,即与时俱进也是它自身在存在层面上的应有之义。

四、科学发展观及其创新性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及时代进步的趋势,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下,将党的理论创新推向了更新的高度。在这一历史时期,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核心成果,它标志着党在社会主义及其发展认识上的新跃升,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提供了行动指南。

就其主题而言,科学发展观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点,围绕“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进行阐发,深刻地揭示了发展的本质、目的和要求。同志非常明确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这是对“科学发展”范畴内涵的透析,作为党及其事业之诉求的发展构成了科学发展的灵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在价值层面的保障和权衡机制,科学发展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是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性质和目标规定,而统筹兼顾则宏观地对科学发展的方法和手段设定了原则。

五、更全面、深入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史及其成果清晰地表明,若要在时展中永葆活力,党就必须持续深入地推进自身的理论创新。惟有不断地展开党的理论创新的过程,方能使党的指导思想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确保自身的科学性,进而彰显党的先进性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更高、更好的层次引领。一言以概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地将党的理论创新推向纵深,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又是党及其事业继续前行的必需。

将党的理论创新推向纵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点。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那么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也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方向保证,若是缺失了这一保证,党的理论创新和党的事业就会因为迷失方向而出现偏误。于此更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不冲突的,相反,两者是同一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在坚持中发展乃是坚持的深旨,在发展中坚持乃是发展的本义。至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恩格斯曾经有过明确的论说,“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坚持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同时也内含着更好地发展的要求和指向,只有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质言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必需,而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又必须是发展的、具有蓬勃生命力的。

将党的理论创新推向纵深,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概括,理所当然也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路线。同志说,“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6]

综上言之,党的理论创新是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实质上是后者不断拓展和持续深化的发展过程,发展的科学性是这一过程的必然要求和典型特征,而这一“科学性”源自于以下“辩证”,即:既要深刻借鉴历史经验,又要恪守时展脉络;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又要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要保持党的指导思想的延续性,又要不断地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将促使党的理论创新进入崭新阶段,在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同时,引领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日报,2002-11-8.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日报,200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