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例6篇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1

【关键词】油库铁路栈桥;防雷防静电;检测方法;保护措施

0 引言

受雷电和静电潜在风险影响,铁路栈桥属于易燃易爆高危区域,由于对铁路栈桥尚缺合理规划的防雷防静电检测方法,使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铁路栈桥具有设备众多,情况复杂,操作要求高,存在较多未知因素等特点。目前,我国对油库铁路栈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铁路栈桥防雷措施及测试方法,需要探讨出一套合理的测试与保护措施。

本文以营口港务集团四公司油库区铁路栈桥为实例,针对铁路栈桥相关设备研究其防雷防静电测试方法。根据油库铁路栈桥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以及铁路栈桥各设备的重要性,通过现场勘查、仪器测试、数据整理,提出油库区铁路栈桥防雷防静电的合理测试方法,以解决铁路栈桥测试数据误差较大的问题,提高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性能。

1 检测方法

1.1 防雷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

依据油库区的火灾和爆炸发生难易等级,铁路栈桥装卸区属于在正常情况下无事故风险,在异常情况下易起火或爆炸的危险1区,因此防雷检测技术应采取一类防雷等级。参考GB50057-2010以及GB1559-2009对油库装卸时的规定,对铁路栈桥防雷装置的检测一般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进行,检测项目主要有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电阻。

营口市雷雨季节起止日期一般为每年的3月22日至11月4日,平均雷暴天数30.0日。防雷设备的检测主要为观察外观破损腐蚀情况、检查电气连接程度、测定接地电阻值等。在露天装卸油品时无需搭配避雷带,棚内由于可燃气体蒸汽压较大则需装设避雷带。

接闪器的检测主要包括材料种类、规格尺寸、安全距离、作用范围、安装质量和弯曲角度等方面是否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其中保护作用范围由滚球法计算而得。引下线的检测需要考虑线路布局、明敷引下线的绝缘与防腐处理、与接闪器和接地体的连接电阻等内容。接地电阻的检测既是防雷检测的重要内容,也是防静电检测项目的主要测量参数。合格的接地电阻是油库铁路栈桥装卸区防静电的基本安全措施,它不仅可以降低雷击点电位、反击电压和跨步电压,同时还可以导走油罐中油料通过泵、过滤器、管道摩擦及冲击所产生的静电,避免静电聚集在油罐及管道内形成较高电位,从而防止火花放电、起燃爆炸等事故。

接地电阻的测量原理为:通过接地体引入大地的电流会产生一定的电压,根据电压和电流比例关系即可得到接地电阻值。该检测采用三电极法测量,仪器使用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按照图1所示连接好E、P、C三电极。当接地电阻R≥1Ω时,测试仪上两E点应串联后再导出,如图1(a)所示;当接地电阻R

1.2 防静电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

除了接地电阻以外,常用的防静电检测项目还有静电电压、静电电容、静电泄漏电流、人体表面电压、人体对地电阻等内容。由于静电受到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防静电检测一般选在环境恶劣条件下进行,检测方法一般先测得静电电压U与静电对地电容C,或者根据带电体对地泄漏电流值I计算出静电电荷量Q,根据公式W=CU2/2或Q=UQ/2计算出静电能量W。具体检测项目见表1。

表1 防静电检测项目和检测仪器

2 保护措施的改进

2.1 防雷措施改进

防雷措施一般分为直接通过接闪器引入大地的外部保护、阻止过电压波沿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内部保护、以及限制设备上浪涌过压幅值的过电压保护三类。实际应用中通常结合采用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电子避雷、共用接地和综合布线等技术,即预先布置防雷设备于被保护对象的进入通道上,再针对进雷能量类型的特定防止程式,设计引、堵、泄、放等手段构成的防止工程网络,从而对区域设备进行保护。

2.2 防静电措施改进

改进的防静电措施[2]主要有:采用金属或非金属防静电材料保持良好的接地;增加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表面的相对湿度或采用抗静电剂;增加高导电率的复合材料如金属+碳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在铁路栈桥系统中的应用;在高危区域采用空气电离静电消除器来中和带电体表面电荷;人体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袜、腕带和脚带等全身防护织物等。

3 结语

随着我国石化行业的全球化发展,石油物资的运输压力剧增,这对油库铁路栈桥的储运安全提出更高要求。雷电和静电问题是油库铁路栈桥产生火灾或爆炸事故的重要因素,开展油库铁路栈桥的防雷防静电检测与防护措施等研究,对提高油库装卸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围绕油库铁路栈桥的防雷防静电问题,进行了检测方法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保护措施,为提高油库铁路储运安全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2

关键词:油品;静电积聚;静电危害;油品流动;解决措施

在油品进行储运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静电。静电危害是静电的力学现象和放电现象引起的,积聚的静电荷构成电场并对周围空间有电场力的作用,此静电的库仑力可以对周围微粒产生吸附作用。这对于某些生产环节会造成故障,如粉尘堵塞、纤维纠合或污染产品,影响产品的质量。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静电造成的危害性事故主要是爆炸和火灾。本文就油品储运过程中静电的危害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止静电产生的有效措施,希望对加强油品储运安全提供参考。

一、 前言

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就会产生静电,随着摩擦的加剧,其电压也会增大,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疏导,当电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这样和很容易引起油品爆炸着火。 据分析,由于静电积聚引起放电而造成的爆炸火灾事故占油品爆炸火灾事故的绝大多数。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油品储运过程中产生静电,或者如何能够及时疏导静电已经成为油品管理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 油品储运过程中静电危害及产生

在对油品进行储运的过程中,静电产生的危害是储运生产安全的最大威胁。 静电产生的最大危害就是当静电累计到一定程度时,产生较大的电压差,从而放电导致油品爆炸或火灾。当油品在灌装、输送和运输等过程中经常会c管道、储罐、油罐车进行摩擦、冲击或溅射,尤其是当压力比较大,流速比较快,摩擦面积也比较大,容器壁粗糙等情况下,静电电荷会发生大量积聚,从而产生静电放电现象,引起油品爆炸和火灾。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同物质进行相互摩擦,紧密接触或迅速剥离等而产生电子的得失,从而使物质失去电平衡。其中一个物体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这就产生了电压。如果该物体能够与大地绝缘,则电荷就会慢慢积聚,所产生的压差也就会加大,当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放电,从而造成事故。

在油品储运过程中,许多环节都有可能产生静电。首先,管道内油品流动能够产生静电,因素油品在流动过程中会与管壁相互摩擦、冲击,进而产生静电。带电的油品由于流动而形成流动电流。这类静电同油品的流速、管道和罐壁的粗糙度、弯头、阀门数量成正比。另外,塑料管道、橡胶管道比金属管道产生的静电要多。其次,在油品装卸过程中也会产生静电,并且危害巨大。例如,灌装油品时油流与空气摩擦并且在容器内进行漩涡状运动和飞溅而产生静电,这类静电中绝大部分会积聚在喷流出的油柱周围。产生静电的大小与装油的流速、管口形状以及材质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再次在运输油品的过程中,由于装油的汽车槽车、火车槽车、船舶在运输过程中的震荡、撞击与槽罐壁发生强烈的摩擦,会产生很多静电。另外,静电产生与周围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当大气温度比较高,空气湿度比较低时,电荷就不容易从空气中消除,从而电压也就容易升高。

因静电放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条件:(1)有产生静电的来源;(2)使静电得以积聚,并应具有足够大的电场强度和达到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3)静电放电的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最小引燃能量;(4)静电放电火花周围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其浓度必须在爆炸区间之内。

三、 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

防止静电产生危害的途径归纳起来有两个,一个是防止静电的产生,另一个就是及时将静电进行疏导,限制其聚集。

1.减少静电产生

减少静电的产生,首先要控制油品流动的速度。 油品的流速与其电阻率的关系十分密切。 研究表明,管道中油品流动过程中产生电荷与油品流速二次方成正比。另外,《 石油库设计规范》中也对油品的流速进行了规范。其次,保障油品流经过滤器时有充分静止时间也是减少静电产生的有效措施,这个时间要根据油品电阻率、储罐容积、气象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 再次,对油品装车方式进行改进也能够有效的防止静电产生,例如从槽车底部潜流装油,或者从槽车顶部喷溅装油。还要防止不同闪电的油品相混,在储罐内壁涂刷导静电涂料以防止静电的产生。

2.防止静电积聚

首先,在石油产品中添加防静电添加剂是防止油品储运过程中发生静电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石油中加入防静电添加剂,可增加油品的导电性能和增强吸湿性能,从而加速静电的泄漏,减少静电的聚集而消除静电危害。其次,要对设备进行接地和跨接。接地可以将金属设备通过金属导线与大地联通而形成等电位,跨接可以将结束设备用金属导线相连接,形成等电体。 再次,要在适合的地方设置静电中和器,通过向管道中注入油品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3.防止人体带电

防止人体带电首先要要求工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另外在作业之前,工作人员要通过静电消除器对人体进行放电。在作业期间,要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禁止穿脱衣服、鞋靴、安全帽,禁止梳头等等。

4、经过过滤器时,油品要有足够漏电时间

经过过滤器的油品,由于与过滤器发生剧烈摩擦,大大增加了接触和分离的强度,可能使油品的电压增加10~100倍。为了避免静电事故,设备管线的合理布置对控制静电有很大关系,如过滤器不要靠近油罐、装油台,应留有一定的缓和长度;管线尽量少拐弯、变径等。必须使用软管的部位应优先选用导电橡胶管或导电塑料管。

5、防止不同油品相混或油品中含有水和空气

不同油品混合或油中含有水和空气时,都会使静电量增加,这是由于不同油品之间以及油品及水(或空气)之间相互摩擦而产生的。所以,为了保证安全和油品的质量,防止不同油品相混合,在油罐换装油品时一定要进行清洗。油品调和时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油品通风调和是十分危险的,建议使用氮气代替压缩空气进行调和。

四、结束语

在油品储运系统中因静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已经发生多起.雷击事故多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地下原油罐,静电事故多发生在油品装车台或油罐收油过程.因此,熟悉静电有关知识,认清其产生原因和对储运生产与经营的危害,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防止静电工作,以消除火灾和爆炸的各种因素。

参考文献:

[1]胡宏伟.油品储运过程中产生静电的分析及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84.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3

关键词:化工厂 电气接地技术 应用 探讨

化工厂的电气接地技术一直是化工厂防火防爆的重要措施,所以它在化工厂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也是化工厂正常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详细的探讨了化工厂车间的电气接地技术,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预防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故,做到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保证化工厂广大员工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化工厂中,电气接地具有多种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为了安全的因素而进行的保护接地。其次是为了防止发生静电而进行的接地。第三个方面是电子设备的接地

一、对于接地原理的探讨

接地是一种为方便电流流入大地而提供的低电阻或是低阻抗途径。它的实际意义就是在线路或者是电气设备发生某些接地故障的时候为故障电流流回电源提供的一条低电阻或是低阻抗路径。所以,总的来讲,接地就是将电气系统、电路及设备等与大地进行很好的互相连接,或者是和范围广泛且能用来代替大地的具有同等效果的金属导体连接,以便于传导电流在大地或具有同等效果的金属导体之间互相来往。电气接地技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得输电线路与变配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绝缘不会遭到一定的损坏,全力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和避免出现人身触电伤亡的现象,预防发生不确定的火灾事故、防止静电放电产生的一系列危害,防止和避免设备受到雷击的损坏等等。而接地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接地极把故障电流或雷电流以最快的速度导入到大地当中,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的目的。

二、对于化工厂电气接地技术应用的探讨

1.化工厂接地的因素

化工厂内的易燃液体、气体的设备、储气罐、干燥器、过滤器等等加工存储物品和设备都属于引燃物品,极易引发大量的危险事故,一旦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将会使化工厂内的电子设备和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危害,必须要采取相对严格的对应接地方法措施,以控制事故的发生及危害,避免造成换工厂的生产损失及人身危害。化工厂内的所有易燃性的液体、气体的设备、干燥器、储气罐、过滤器等都一定要进行适当的接地保护措施。化工厂内的所有可能会产生静电的部位要连接成一个连续的导电体,并进行相对应的可靠性接地保护。

2.化工厂防直击雷技术措施

一般情况下的化工厂内的车间、仓库都是单层框架结构的金属屋面厂房,较为适宜选用避雷带沿屋檐敷设,还应在厂房的各檐角安装上避雷短针以防止和避免雷击。因为化工厂车间、仓库内有许多易燃物品,因而铁板的厚度不能小于4mm,且不可以有绝缘被覆层。在屋面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要根据相应的实际情况装设上接闪器,还要与屋面防雷装置进行良好的互相连接。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都一定要小于等于10,防直击雷接地适合与防雷电感应接地及化工厂电气设备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3.化工厂静电防范接地措施

静电在化工厂内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多种多样的危害。静电现象会导致生产系统、设备、工艺过程、产品等发生故障,静电产生的高电压会引起人身触电,静电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火花放电,甚至会造成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对所有会产生静电的设备都应保护可靠接地,化工厂内的静电防范接地措施为:进行静电接地,固定设备与接地线或连接线采用螺栓连接以固定设备外壳;当设备较大时,其接地点至少应是两处,接地点应沿设备均匀布置;皮带传动的机组及其防护罩,都要进行接地;储藏、生产化工物品的房间及场所应设置防静电端子板,所有设备的外壳及防静电地板均应与其连接;应在干燥季节的储藏、生产化工物品房间设置加湿装置,以保证场所的湿润。应根据需要进行静电接地的物体类型而采取不同的相对应的静电接地方式,可以采用金属导体直接进行静电接地、人体和移动式设备需要采用非金属导电材料或静电材料以及防静电制品进行间接静电接地;静电非导体除应间接静电接地外,尚应配合其它的防静电措施。

防爆静电接地报警器在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加油站、油库付货台、铁路油槽车及液化气装卸等易燃易爆场所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防爆静电接地报警器可以将化工厂易燃易爆化工原料及产品储罐或付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连续自动监测,确保生产和作业的安全。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化工厂电气接地技术应用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电气接地措施包含的原理和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作为化工厂电气行业一员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预防化工厂的电气事故的发生,消除电气安全事故的隐患,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车间的正常运转,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齐文杰;李盛涛;;电气设备绝缘系统的环境友好设计探讨[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汪海燕;;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技术探讨[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4

Tian Ying

(Tianjin Fire Detachment,Tianjin 300300,China)

摘要: 本文根据易燃易爆场所的火灾现状,分析易燃易爆场所的火灾特点、发生规律,探讨其火灾形成原因,探讨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防火防爆对策。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ire in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place, analyzed the fire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regularity in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place,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reasons, and explored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operable measures of fire and explosion.

关键词: 消防 易燃易爆 火灾原因 对策

Key words: fire control; flammable and combustible; cause of fire;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320-02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储存场所大量增加,由于这些场所火灾载荷大,火灾发生后扑救困难,损失严重,加之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基础设施不健全,我国易燃易爆场所的火灾形势比较严峻。因此,研究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及爆炸事故的特点和发生规律,为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对策、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合理的灭火预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原因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易燃易爆场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越来越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电气点火源电气点火源引起的火灾主要由电火花和静电火花造成。电气设备本身缺乏防爆措施,未采用接地装置等原因易产生电火花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设备、物体和人体上积累静电,其放电时也易引燃易燃蒸气、粉尘和纤维而导致火灾爆炸。

1.2 化学作用由于对化工生产的控制失灵或化学物质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以及非稳定的化合物进行分解等产生过多的化学热往往导致起火。

1.3 摩擦生热起火发热的轴承、失调或已损坏的部件、原料堵塞或卡住,以及动力驱动装置和传输装置的不良配合都能造成摩擦起火。

1.4 人为原因在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中,由于操作人员思想麻痹、用火不慎造成的火灾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此外,在禁火区玩火、在生产场所用放火方式进行破坏等也往往容易引起火灾。

1.5 其他原因制度不健全、工艺设计和技术有缺陷、设备缺乏检查和维修保养、化学危险品处理不当等原因。

2消防安全对策

当点火源、可燃物和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发生燃烧。因此,防火的出发点是将三者隔离开或者使氧气不能达到点燃所需的浓度、点火源的点火控制在点火范围内。

2.1 易燃易爆物质的控制①改进生产工艺。以燃烧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燃烧爆炸危险性大的物质是改进生产工艺的有效方法。②防止可燃物料泄漏。易燃易爆场所中有些液态物料具有流动性、气态物料和粉尘具有扩散性,因此密封不好或误操作易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在实际中应采取以下措施:a)设置完备的检测报警系统,并尽可能与生产调节系统和处理装置联锁。b)在可能泄漏的部位,设置可燃气体检测仪,以便及时监测物料泄漏情况。③密闭和通风措施。为了防止易燃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泄漏与空气形成可燃体系,设备应该密闭。对于某些无法密闭的装置,设置良好的通风除尘装置可有效地降低空气中可燃物的含量。④惰性介质保护。存有易燃易爆物料的系统、场所加入惰性气体,可降低可燃气及氧气的浓度,从而降低或消除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2.2 着火源的控制为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控制或消除着火源是消除火灾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或爆炸发生的能源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化学点火源(如明火、化学反应热)、电气点火源(如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高温点火源(如高温表面、热辐射)、冲击点火源(如摩擦撞击与绝热压缩)等。从近年来易燃易爆场所发生火灾的案例来看,其中电气点火源引发的火灾占大部分。下面重点介绍电气点火源的控制措施。

2.2.1 消除电火花电火花是一种电能转变为热能的常见引火源。电火花的温度很高,在易燃易爆场所内,电火花能点燃可燃气、蒸汽或粉尘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

①根据具体情况,应首先考虑把电气设备安装在危险场所以外或隔离,并尽量少用便携式电气设备。②电气设备应采用可靠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3 Ω。

2.2.2 消除静电火花近几年来,不少化工企业的油罐、生产过程中都曾因静电发生过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这是由于大多数易燃易爆场所的化工物料大多具有带电性。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措施消除静电危害。

①静电接地。接地可以将带电体上的静电荷通过接地装置或接地体,较迅速地引入大地,从而消除了静电荷在带电体上的积聚。②泄漏法。泄漏主要是通过改善消散条件,使静电尽快消散。一般采用增加空气湿度、加抗静电添加剂等措施。③采用静电消除器。当带电物体的附近安装静电消除器时,静电消除器产生的与带电物体极性相反的离子便向带电物体移动,并与带电物体的电荷进行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④工艺控制法。工艺控制法就是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2.2.3 防雷电①采用防雷保护装置。完整的一套防雷装置都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防雷装置所用的金属材料应有足够的截面,还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以及足够的热稳定性,以承受雷电流的破坏作用。②进行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

2.3 动火检修作业的安全措施在检修场所,可燃物、助燃物以及点火源等引起火灾的三要素随时可能具备。因此,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检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极大,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屡见不鲜。对易燃易爆场所设备检修中的动火作业,研究和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符合下列要求:①动火检修之前应对化学危险品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并制定施工计划和作业程序,明确监护人,准备适当的灭火器材;②金属焊割作业动火执行人必须由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合格证的电焊工担任;③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需要照明时,使用独立电源或安全隔离变压器电源24 V以下的安全电压的照明灯;④动火时应注意火星飞溅方向,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做成的挡板控制火星飞溅方向,防止火星落入危险区域;⑤如在动火中遇到生产装置紧急排空或设备、管道突然破裂有可燃物外泄时,监护人应立即下令停止动火,待恢复正常,重新分析合格并经原批准部门同意后,方可重新动火。

2.4 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是指生产系统中为预防事故所设置的各种检测、控制、联锁、保护、报警等仪器、仪表、装置的总称。一般按照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各种检测仪器,如压力表、流量计、超限报警装置等;②安全阀、爆破片、呼吸阀、放空管等防爆泄压装置;③防火控制和隔绝装置,如阻火器、安全液封、固定式火灾报警装置;④事故通讯、信号及流散照明设施;⑤紧急制动、联锁装置,如紧急切断阀、止逆阀、安全联锁装置等;⑥防护装置和设施,如电气设备过载保护装置、防静电装置、防雷装置等。

目前,在我国运用于防爆区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下简称“防爆型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系统的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均为本质安全防爆型,置于防爆区;本质安全回路中的安全栅装在防爆接口内,置于安全区。目前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生产厂家在防爆型系统中使用此类型的居多。另一种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探测器采用本质安全和隔爆复合的防爆设计方式,本质安全回路中的安全栅装在探测器的隔爆腔内,探测器可直接挂接到置于安全区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总线上;手动报警按钮则采用隔爆的防爆设计方式,两者均置于防爆区。与第一种系统相比,省去了防爆接口。比较两种类型的防爆型系统。前一种系统成本较低,但系统结构复杂,现场布线、施工工作量大。后一种系统结构简单,但产品成本较高,总投资大。

2.5 加强消防管理从近年来易燃易爆场所火灾或爆炸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易燃易爆物品自燃、用火不慎、违章操作等原因引起的火灾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造成的,此类原因造成的火灾是完全可以减少甚至杜绝的。因此,消防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对易燃易爆物品及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主要应遵守以下原则:①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部门或个人,必须按照物品的性能、燃点进行分类、单独存放和管理;②必须按实际用量计划采购、库存、不准超量长期存放;③使用、管理易燃、易爆物品的人员必须掌握物品的特性、使用、保管方法;④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必须牢固、密封,容器不得破损、变型、泄漏,要定期检查维修;⑤使用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部位必须通风、清洁、通道通畅、配电线路性能良好、接头牢固、隔离火源及其它可燃物;⑥使用剩余部分必须收回妥善保管,残渣、残液不得随意倾倒,集中安全处理;⑦不准在室内用汽油清洗设备或其它器具;在清洗中不准接触火源;清洗场所不准明火作业;⑧对不按规定使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要视情节给予教育、处罚、限期整改。

3结语

本文在对近年来易燃易爆场所火灾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求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发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从易燃易爆物质的控制、着火源的控制、动火检修作业的安全措施、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加强消防管理等减少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发生的消防安全对策。

参考文献:

[1]于水军,潘荣锟,余明高等.200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25(6):452-455.

[2]吴建龙.易燃易爆场所的隐形杀手[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1,(9):10.

[3]郑双忠,陈宝智,吴穹等.易燃易爆企业火灾危险性评价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2001,22(6):34-37.

[4]吕化佳.易燃易爆场所静电的预防和消除[J].工业企业技术,1997,(5):126-128.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5

夏季天气炎热,阴晴变化无常,多雷雨大风,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用电安全事故、雷电和静电事故、设备事故、职业卫生事故、洪涝事故等。对危险化学品储存罐区的安全生产会造成严重威胁和影响。

我们根据公司的生产实际情况,针对夏季安全生产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的防范措施上着手,对我们夏季安全生产作一个深入的了解。

     一、 防火

     1、夏季炎热,气温高。罐区储存的易燃、 易爆、易挥发的原材料较多。例如:环氧丙烷、甲醇等沸点低,都属于易挥发的物质。在炎热的夏季挥发更快,在浓度比较高的地方极易达到其燃点和爆炸极限。

     2、夏季要么是雷雨,要么是炎热干燥,在空气干燥的时候,就越应该注意防火的重要性。 所以,针对夏季化工生产的特点和所使用的原料性质,首先要注意防火。要防止火灾发生,首先要认真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尤其是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各岗位操作人员认真操作,严格杜绝 “三违”现象的发生;各值班巡检人员应该认真检查,发现火患或违章违纪现象应该严肃处理。

     3、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首先对储存物料要加强管理,降温保温措施要到位,氮封措施要到位,防涨压防泄漏措施要到位。其次消防设备设施完好率要到位,消防供水要保障。最后突发事故应急措施要到位,停电时发电机要及时保障供电,对停电、停气、停水要有应急处理消除影响保障安全的方案。

     二、 防中毒

     我们公司储存的物料都有职业危害,不慎接触或吸入这些物质或这些物质挥发的气体均能不同程度的导致中毒或造成肌体损伤,严重者导致灼伤甚至昏迷或死亡。

     尤其在夏季,天气炎热,员工穿戴比较单薄,在工作状态下又比较容易出汗。 而天气炎热,有毒有害物质极易挥发, 挥发出的有毒气体通过人的毛孔渗入体内造成人员中毒。

      那么在夏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首先了解和掌握我们所接触物料的性质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尤为关键,各个部门都有MSDS物质安全资料,班组安全活动时要重点学习,安排作业时要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其次万一发生不慎接触或吸入有毒有害物质时,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一旦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溅到身上,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更换好干净的衣服,有专人观察和监督,严重者到医院接受治疗。吸入或溅入眼内、口内、耳内要立即大量水冲洗或催吐,并立即就医。

      几个注意要点

     1、清洗、检维修作业时要预防中毒:在清洗、检维修物料管道等其他与有毒有害物料相关的设备设施时,一定要佩带好防毒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一切安全防护措施(罐内作业更应该严格要求,认真置换和做好内部有毒有害气体分析),杜绝接触或呼吸到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在进行此类作业时一定要保证有人监护。一旦发生意外,立即在安全防范措施得当的条件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清理物料和现场,防止人员中毒。尤其要特别注意拆卸软管、盲板、阀门、泵等作业时,是事故易发的作业,要杜绝带压操作。

      2、各岗位操作人员认真操作,值班人员和班长加强巡检,严禁杜绝因物料喷溅到或直接流到操作工身上引起中毒 (有腐蚀性的物料造成化学灼伤)。尤其是装卸物料时,一定将接头牢固固定,检查进出口阀门正常后再开启输送泵,杜绝物料溅出而引起中毒等事 故。 特别要注意灌桶作业、上罐计量取样、泵放空、拆卸软管等直接接触物料的作业,一定要思想上高度重视,防范措施一定要保障到位。

     3、各相关部门应加强职业卫生安全检查,保障喷淋洗眼器能正常使用,应急水源充足,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正常。

      三、 防泄漏

在夏季生产中,一旦物料泄漏,不但造成环保事故和物料损失,而且最有可能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事故以及人员中毒事故,

 杜绝泄漏,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 精心操作:物料输送阀门及管道拆卸或连接等一定注意该关闭的是否关闭,该开的是否开启。防止物料泄漏在外面或局部憋压而导致喷料而导致泄漏事故。

2、计量准确:各储罐液位严格控制在安全高度线以下,杜绝超线储存以防溢料。同时,一定要定期检查和验证各储罐液位计的准确性,以免出现假液位或造成假象而导致溢料。槽车发货时要注意装车数量的控制,司磅人员要计算准确,发货人员要核对发货预估和实发数,在发货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防止超发溢料。(要特别注意槽车上磅时坡度会造成溢料的事故)

3、计量器具完好:要对地磅、流量计、液位计等定期校验、巡回检查,保证完好。

4、防止涨压:对物料管线涨压要坚持巡回检查;对物料桶要加强管理,防止露天堆放暴晒,喷水降温措施要到位,要加快物料桶处理速度,尽量减少物料桶装。

     四、 防爆炸

     我公司罐区储存物料易燃易爆、有毒性等特点,且部分使用压力容器;危害结果最大的就是爆炸事故了,一旦发生将会伴随火灾、泄漏、中毒和 环境污染等最危险的过程发生。

     所以,防爆炸是最重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1、 加强安全阀、呼吸阀等安全设施的监督管理、监控。定期检查、检验或更换,始终使其处于良好有效的工作状态,应该作为特殊安全监护点管理。

    2、 精心操作,严禁违反操作规程和严禁超限作业,以免因操作不慎、检查不到位而发生泄漏、憋压、超温超压、静电或置换不净等这些均能造成严重的爆炸事故,给人员伤亡和公司财产造成极大损失。

    3、 加强压力容器管理,该检测的要按期检测,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的维护保养要到位,化验室使用的气瓶、食堂使用的煤气瓶也不能忽视。

    4、非压力容器也要重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由蒸汽或气体的压力达过一定值,超过容器的极限强度时就会发生爆炸。如物料桶、软管、管道、储罐等都有可能。在进行吹扫、置换、试压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好压力。

       五、 防雷防静电

由于在夏季挥发性更强,雷雨比较多,所以防止因产生静电或雷电而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就尤为重要。

1、 对防雷防静电设施委托防雷中心检测,对检测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

     2、认真检查防静电设施(例如:接地线、防静电跨接、静电释放柱等设施),确保其安全有效并按规定定期检测和检验。

     3、严格执行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穿戴防静电工作服,物料作业时保证有效接地,进罐区时去除身体静电,杜绝使用塑料桶(软管)装卸物料等。

     4、设备设施维修恢复时特别要注意恢复有效静电连接线。

        六、 防触电

     天气炎热,配电室内温度比较高,电器仪表损坏、老化、失灵等影响 生产的因素增加,电工在加强巡检好检修的过程中,一定严加防范、 防护和监督,不能有任何的麻痹和侥幸心理。

     1、 电工值班人员值班期间必须按要求穿戴必须的劳动防护用品外, 同时必须穿防绝缘鞋,检修时戴上绝缘手套,关键检修部位做到一人检修一人监督,时刻做好防护和防范措施。

     2、 电器仪表检修和运转设备检修作业前一定先断电,挂上“正在作业,严禁合闸”醒目的标示牌后,在有相关人员监护的条件下,方可进行检修作业。严禁因为抢时间、赶进度而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3、 各部门(生产岗位)操作人员不是分管的电器、仪表、按钮等带电设施不能动,属于自己分管的出现故障后立即报告上一级领导, 通知电工专业维修人员检修,严禁私自触摸、拆卸和检修等违章 行为发生。

     4、 电器仪表检修一定按照检修作业操作规程、规范进行作业。严禁抄近路,用不规范、型号不配的配件代替正规和规范的配件进行凑 合或发现有超温、超限和超期工作的电器仪表带病作业。

     5、 加强日常巡检,巡检做到全面、细致和规范,并做好巡检记录。尤其是遇到天气不好或雷雨天气时更要加强力度!对电器仪表的防雨、防雷设施进行认真的检查、强调和安排,以防影响生产或造成触电事故。

      七、 防中署

      夏季炎热,我们有一些劳动量相对较大的岗位,例如:洗罐、在室外维修、灌桶等,都有可能导致中署现象发生。所以夏季生产一 定注意防中署现象发生: 1、 工作量较大的岗位一定注意休息。一是不工作时要休息好,二是工作之余特别是感觉不适的时候更要注意休息, 不要为赶进度赶时间长时间劳累作业。 2、 由于劳动量比较大的岗位工作时出汗多,为了防止出现虚脱,应该多饮水尤其多饮用防暑降温的食品。同时,中间休息时多到阴凉处。 3、安排的工作量不要太大,相互帮助,共同完成。 一旦发现有员工中署现象,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公司管理部应该备用防中署的药品应急。同时,常备防暑降温药物(例如:人丹和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 4、当感觉不适:头晕目眩、浑身乏力或呕吐难受等现象时立即停止作业,报告领导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希望各部门加大防中署宣传力度和常识,让员工了解和便于防范。

       八、 防烧(烫、碰、摔、挤、压、碾)伤

       这些看似一些小伤害,没有大碍。但是如果平时工作中不注意会经常 性的发生。尤其是夏季,天气热,我们穿戴的又比较单薄,稍不注意造成的伤害就会比平时严重。所以,在夏季不得不防。

     1、 防止温度高的中间物料和加热介质等(例如:蒸汽、蒸汽冷凝水或 80℃热水和温度较高的物料等)溅、流或滴在身上,不但会引起烫伤、而且还会引起中毒。 (严禁这些物料跑、冒、 滴、漏和连接蒸汽或物料管线时一定扎紧、扎牢,防止脱落) 。

      2、 在生产过程中,严禁身体、赤手、用工具或用脚接触正在运转着的设备、设施。操作和检修人员应该远离这些设备、设施。如果不严加要求和防范很可能发生碰、挤、碾或压伤事故。

     3、 严禁我们的员工违章作业或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三违”而发生碰、摔伤等意外事故。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6

【关键词】静电危害;防静电措施

引言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等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器件尺寸的变小和绝缘层的变薄,使器件承受静电放电的能力进一步下降。目前,在一般电子装配生产线,不导致静敏元器件发生ESD损害的静电安全电压为100V,而在一般工业生产中,静电具有高电位、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设备或人体上的静电位最高可达数万伏以至数十万伏;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也常达数百至数千伏。

因此如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生产中的ESD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据美国3M公司在1988年载文介绍,在美国微电子大规模发展的初期,因ESD的影响,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00多亿美元,而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统计:日本生产中其不合格电子器件中有45%是因静电造成的。

静电放电可以造成电子器件的物理损坏,但更为普遍的现象是造成器件性能下降,而不是直接损坏,也就是说,被静电损伤的器件并不立即出现故障,而是性能有轻微的衰弱或改变,但是以后抵抗静电的能力大大降低,使产品可靠性出现问题,因此从事电子制造业的所有人员都应充分了解静电放电原理,掌握控制静电的基本方法,让电子产品远离静电伤害。

一、静电的产生

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电荷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外层电子在受外力(外力包括各种能量,如动能、势能、热能、化学能等)作用,就会造成电子分布的不平衡,从而形成了静电。在电子组装工业中,产生静电的主要途径为:摩擦、感应和传导。

(1)摩擦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最普通方法,就是摩擦生电。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产生摩擦生电。另外,任何两种不同物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也能产生静电。

(2)感应

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将其置于一电场中,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正负电子就会转移。

(3)传导

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与带电物体接触,将发生电荷转移。

二、静电环境

静电压大小受环境空气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地面状况、设备、服装及室内装修材料等的影响,并且物体不同静电压也不同。其中环境湿度对静电的影响很大,与电子产品制造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湿度对静电的影响

环境空气湿度在静电控制别重要,湿度越大,静电越低。因此将环境湿度控制在一定水平上,在很多情况下成为控制静电放电的有效措施之一。当然,有些特定情况下湿度不允许过大,例如,库房存放电子器件时,从防止器件表面氧化以保证可焊性方面来说,通常不允许库房湿度过大;电子仪器的装配间,精密仪器的测量间等,为了控制因产品极向短路、漏电等原因的废次品率和保证仪器测量结果准确性,其湿度不允许过大,通常工程中将相对湿度RH控制在45%~75%的范围内。除了这些特殊要求外,为了控制静电,环境湿度要尽可能大。

表2-1 不同湿度下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电压

(2)静电设施对产生静电的影响

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安全鞋(包括太空服)及腕带的使用对于降低人体产生的静电也是非常有效的;另外,在地板上走动比不走动产生更多的静电。

(3)装配工序中的静电源

电子产品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由于接触、分离、摩擦、碰撞、感应等作用,使得工作台面、工具、仪器以及操作人员带电;加之装配生产中大量的使用塑料、橡胶、化纤等高分子绝缘产品而使带电进一步加剧。当感觉到电击时,人身上的静电电压已超过2000伏;当看到放电火花时,身上的静电电压已经超过3000伏,这时手指会有针刺般的痛感;当听到放电的“啪啪”声音时,身上的静电电压已高达7000伏~8000伏。

三、静电的危害

(1)静电对电子元器件损伤的危害

在日常操作、储存、传递、测试过程中,容易因静电放电而引起损伤的器件称为静电敏感器件。根据GJB1649按静电放电引起电子器件损伤的电压不同,可将其分为Ⅰ、Ⅱ、Ⅲ类静电敏感器件

表3-1 静电放电敏感电子元器件分类

敏感电子元器件受静电损伤的后果是导致其硬击穿或软击穿。硬击穿是一次性地造成器件的永久性失效;软击穿则是造成器件的性能劣化或参数的下降而成为隐患。应该说,软击穿带来的危害比硬击穿更为严重。因为对于硬击穿,一般可在产品的检测或调试过程中及时发现并予以更换。而软击穿在初期是难以发现的,往往器件的性能参数没有变化或稍有变化,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并可正常工作,所以极易通过出厂前的检验而流入用户手中,但过不了多长时间这种软击穿就会逐步发展成为元器件的永久性失效。

(2)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

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静电吸附灰尘、杂物和潮气,降低元器件绝缘电阻(缩短寿命)。

2)静电放电破坏,使元器件受损不能工作(完全破坏)。

3)静电放电电场或电流产生的热量,使元器件受伤(潜在损伤)。

4)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幅度很大(达几百伏/米)频谱极宽(从几十兆到几千兆),对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甚至损坏(电磁干扰)。

四、静电防护措施

在电子产品生产、装配、存储、运输、使用过程中,不产生静电是不可能的,但产生静电并非危险所在,危害在于静电积累,以及由此产生的静电感应、吸附和放电。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是:1)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区要有效地控制其积聚;2对已经积聚静电的地区要做到有效的释放,不让其造成危害。

归纳为“防”、“泄”、“控”。防止生成静电场,有效地抑制或减少静电荷的产生,严格控制静电源;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避免静电荷的积聚;对所有防静电措施实施有效的实时监控,定期检测、维护。以下是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在生产车间防护静电应采取的措施。

1.生产车间环境ESD的防护

(1)可靠的接地系统

静电耗散及泄漏是通过良好的接地将各种操作过程中产生、积累或感应的静电迅速泄放到大地。防静电系统地线通过专门的接地装置接入大地。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2)地面静电的防护

我公司采用水磨石(水泥)地面,根据我们的经验与测试,水磨石(水泥)地面可作为电子设备仪器生产厂的导电地面使用。这种地面既经济又实惠,经久耐用。由于它有良好的吸水性,经常用拖把擦拭,既方便清理维护,又可经常保持地面和室内的湿润。

(3)环境增湿

每天定期用湿拖把擦拭,以保持必要的湿度与清洁。

2.防静电工作区的防护

(1)防静电工作台:台面铺设防静电橡胶板并通过1MΩ电阻接地,工作台上设置腕带接地的接线柱,接线柱通过1MΩ电阻接地。防静电工作区内所有用电设备和仪器均必须可靠接入大地。所有工具、工装、元器件盒、组件盒,在使用时,必须放置在工作台面上,并与接地线的防静电橡胶板相接触或单独通过1MΩ电阻接地。

(2)采用有效的离子风机,以净化环境。对于带电体是导体的,可通过接地来消除静电,而对绝缘体静电的消除,用泄漏接地方法是无效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离子中和,即在工作环境中用离子风机等。

(3)配备防静电元件盒、车及防静电塑料袋等防静电用具和防静电材料。在任何场合下,静电屏蔽都可以满足ESD防护的要求。因此,利用法拉第静电屏蔽原理制成的防静电转运箱,防静电塑料袋、盒、架等防护工具,使用防静电转运车等用于敏感元器件的贮存和装运。

3.人体静电防护

进入防静电工作区(包括生产、仓储、运输过程)的人员均进行静电防护,如配备防静电服、防静电手腕带,防静电帽和防静电鞋,以及防静电手套或指套等。

4.防静电工作区人员的控制要求

(1)凡进行与静敏器件(SSD)有关的各种操作(如器件的分拣、测试、保管、发料、装焊及装有静敏器件的印制板组件的检验、修理等)均应在防静电工作区的工作台上进行并确保防静电措施有效。

(2)静敏器件采用手工焊接时,必须使用三芯接地电烙铁。焊接之前,应认真检查电烙铁的接地线是否良好。

(3)含有静敏器件(SSD)的印制板组件,加工工序或工步完成后应随时放入防静电转运箱(车)或装入防静电塑料袋中,严禁随意堆放。

(4)操作人员在插装静敏器件(SSD)过程中,应手持外壳或边缘(端),严禁直接拿捏引脚。在工作台上作业时,应取一块,插一块。避免器件与工作台面发生相对运动。

(5)印制板安装过程中需要手拿时,规定只能拿在边缘无电子元器件处,而不能接触电子元器件管脚。

(6)凡标注“SSD”的器件,从采购订货、验收、装焊、调试、出厂等所有环节,都应按照静电防护的要求进行。接触静敏器件(SSD)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上岗。

5.严格防静电管理和工艺控制

(1)对新进厂人员和第一次涉及静电安全作业工种的人员,必须进行静电敏感器件安全操作的教育,并取得防静电操作合格证后,方可进入安全作业区(点)上岗操作。

(2)由工艺技术人员定期维护、检查防静电胶板、腕带等防静电性能,定期对防静电工作区(点)的防静电设施的接地和连接的可靠性,进行监测和检查,保证防静电设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建立防静电知识培训制度,使每一员工养成自觉遵守和执行防静电制度和规定的职业素质,并在进行与SSD有关的各项操作时,严格遵守静电防护的操作要求和操作规程。

五、结束语

静电放电对元器件的损害后果往往是隐性的,在初期很难被发现,极易通过检验最后流入用户之手,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才逐渐发展成为元器件的永久性失效,从而导致整机质量的下降,大大影响了生产企业的声誉,并直接损害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静电防护工作已成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失误或疏漏,都将导致静电防护工作的失败,因此要充分认识到静电防护的必要性,深入分析静电和静电放电产生的机理,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使静电带来的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鲜飞.浅谈电子制造过程中的静电及静电防护[J].电子质量,2008,5.

[2]刘建斌,田智会.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及其防护[J].装备环境工程,2006,6.

[3]杨修岭.论电子产品组装中的防静电防护[J].电子世界,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