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的嫁接方法范例6篇

火龙果的嫁接方法

火龙果的嫁接方法范文1

除此之外的另一类即《历日》以外的、涉及占婚嫁的文书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要注意的是,这类文书中有关占婚嫁的文字大都与其他占卜术杂抄在一起,这就为我们定名和定时代增加了许多困难。

以下所述大致分为两部分:首先介绍占婚嫁文书本身,然后结合唐五代有关占婚嫁的记载探讨一下当时占婚嫁的实况。由于笔者对这两部分内容研究的都很不够,因此错误一定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敦煌占婚嫁文书属于《历日》类第二种的,只有一件即S.P6最完整;《历日》之外的文书则大约有六件。以下先介绍这七件文书。由于文书都不长,因此打算将七件文书的录文全部列出[3],并多少作一些研究。

一、S.P6 乾符四年(877)具注历日

此件文书录有许多占卜法,其中与婚嫁直接相关的有三项、间接相关的有一项,现分别录于下:

①吕才嫁娶图[4]

(分八栏,每栏上段画一圆圈,圆圈周写天干或地支,中写“吉”字,并分别用线将相关干支连接起来,下段写占辞。以下录文以一栏为一单位,舍去圆圈,将相连的干支作为一行写出,然后录下面的占辞。)

1甲己 丁(乙?)庚 丙辛 戊癸 丁壬

干合为婚,五男二女。夫妻久长,法居印髪?[5]。

2申子辰 亥卯未 寅午戌 巳酉丑

三五合婚?,夫妻保爱。男孝女贞,永无离背。

3申丑? 子巳 丑?午 卯?申 午亥 寅酉[6]

支合相取,命会天星。百年并老,夫忠妻贞。

4子丑 寅亥 卯戌 辰酉 巳申 未午

支合夫妻,命合天亲。千?男五女,多足金银。

5(此栏圆圈较残,无法辨出连线的地支,下段的占辞则全残。)

6子?卯? 寅辰 巳?未 申戌

四检?,命合?。夫妻,男。

7申丑 亥辰 寅未 巳戌

八通?,子孙孝。夫妻恩和,终身吉利?

8寅戌 丑?巳 辰申 未卯?

八关?,五男。奴婢不,金玉。

②同属婚姻

1同属相取,福禄自随。

2相生即吉,相克?不宜?。

③周堂用日

厨 夫

女公

周堂用日:凡大月从妇顺数,小月从夫逆行。值堂、厨、灶〔吉〕,余者皆不吉。

④十二相属灾厄法

(分十二栏,每栏上部画有鼠、牛等十二属相图形,下部是占辞。占辞只有一部分与婚嫁相关。以下录文将图省略,只录占辞。)

1子生人不宜与午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五月十一月。

2丑生人不宜与未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六月十二月。

3寅生人不宜与申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正月七月。

4卯生人不宜与酉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二月八月。

5辰生人不宜与戌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三月九月。

6巳生人不宜与亥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四月十月。

7午生人不宜与子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五月十一月。

8未生人不宜与丑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六月十二月。

9申生人不宜与寅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正月七月。

10酉生人不宜与卯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二月八月。

11戌生人不宜与辰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三月九月。

12亥生人不宜与巳生人同财及为夫妻,厄四月十月。

此件文书时代确定,是唐代末期即乾符四年(877)的文书。以上录文移录了文书中的四项内容。第一项“吕才嫁娶图”用“干合”“三合”“支德合”、“六合”等理论来占嫁娶的吉凶,这些“干合”“三合”等理论一直沿用到后代。但是文书中的“四检”“八通”“八关”等,含义不明。又,如所周知,吕才是初唐人,两《唐书》有传,因编集《阴阳书》而知名,因此此种“嫁娶图”应该撰写于唐代。所以,这是一种明确可知撰于唐代的占婚嫁书,值得重视。

第二项文字很短,说“同属相取”就是吉,但我们不知道所谓“同属”的确切含义。

第三项“周堂用日”我们将结合下件文书一并讨论。

第四项“十二相属”占婚嫁,运用了“六冲”理论。“六冲”理论在当时和在后世都使用的十分广泛。

二、P.2905 推择日(嫁娶)法等

本件文书是册页装,存三页,首残尾似全。第四页开始抄写《五兆经法要决第卅三》,与占婚嫁无关。以下是本段内容的录文:

1妨姑嫜 四月十月 三月九月 六月十二月 五月十一月 二月八月 正月七月

2妨女父母三月九月 二月八月 五月十一月 四月十月

七月正月 六月十二月

3妨女婿 二月八月 正月七月 四月十月

三月九月

六月十二月五月十一月

4妨女身 五月十一月六月十二月正月七月

二月八月

三月九月 四月十月

5推择日法第八 建日嫁娶吉,一云自如;除日嫁娶

6有子四人,吉;满日〔娶〕妇有子五人,吉;平日嫁娶,凶;定日

7娶妇大吉利;执日娶妇煞人,凶;破日娶妇煞

8五人[7];危日嫁娶吉利;成日娶妇生五子;收

9日?娶妇大凶;开日娶妇有七子,吉;闭日娶妇煞二?人?。

10

右件好恶明审看之

11每月一日 七日 十三日 十九日 廿五日,此是太阳日,嫁娶子孙?官迁,

六十年安乐。

12月二日 八日 十四日 廿日 廿六日,此是太阴日,嫁娶凶。

13月三日 九日 十五日 廿一日 廿七日,此是天父日,嫁娶大吉利。

14月四日 十日 十六日 廿二日 廿八日,此是天[8]母日,嫁娶贫弊,凶。

15月五日 十一日 十七日 廿三日 廿九日,此是天帝日,嫁娶安乐,男女口口

16月六日 十二日 十八日 廿四日 卅日,此是天王日,嫁娶大吉利。

17

右件事宜明好看之吉凶矣

18

凡数周堂法:大月从户右行,小月从寮?[9]左〔行〕,到用日止。

19

值公妨公

值姑妨姑嫜

20

值户大吉

值寮?妨夫

21

值灶大吉

值路阳大吉

22

值爵富贵高迁 值富资财百口

23吕才云:有(右?)件婚礼、年命择月日等,同一也。但取三

24从二逆,则可用之,苦无妨碍。若觅总吉,百年

25不遇一件,师亦不能为之,主人便入疑惑。审而详

26之,取吉多而用也。

本件文书列出了四种占婚嫁的方法。四种方法主要都是择日,即选择一个嫁娶的吉日。

其中第一种方法是将女子依生年干支的不同,分为“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六组,然后看各组女子在某月出嫁对某类人的妨碍与否。这种方法在史籍中也有记载。如韩鄂撰《四时纂要》[10],在各月的“嫁娶日”条中就记载了这一方法。例如在正月条中记到:“是月行嫁,卯、酉女吉,丑、未女妨夫,寅、申女自妨,辰、戊女妨父母,巳、亥女妨舅姑,子、午女妨首子、媒人”。拿这一记载与本件文书比较,“妨夫”就是文书中的“妨女婿”;“自妨”就是文书中的“妨女身”;“妨父母”就是文书中的“妨女父母”;“妨舅姑”就是文书中的“妨姑嫜”,但比文书多了“妨首子、媒人”和“吉”两项,由此也可知文书中缺了“妨首子、媒人”和“吉”这两项。

现在根据《四时纂要》各月的记载,我们尝试着将文书前面残缺的部分复原。要注意的是,此本《四时纂要》有许多错误,比如三月条“妨首子、媒人”的“卯酉女”应是“寅申女”;四月条所记不全,且“妨媒人”的“卯酉女”应是“丑未女”;五月条“丑未女”“大凶”,“凶”应是“吉”。下面是复原后的文书:

女 命

子午

丑未

寅申

卯酉

辰戌

巳亥

大吉

六月十二月五月十一月二月八月

正月七月

四月十月 三月九月

妨首子媒人正月七月 四月十月 三月九月

六月十二月 五月十一月二月八月

妨姑嫜

四月十月 三月九月 六月十二月 五月十一月 二月八月 正月七月

妨女父母 三月九月 二月八月 五月十一月 四月十月

七月正月 六月十二月

妨女婿

二月八月 正月七月 四月十月

三月九月

六月十二月五月十一月

妨女身

五月十一月六月十二月正月七月

二月八月

三月九月 四月十月

以上复原的这种占婚嫁法到后世被称为“大利月”而在民间广泛流行。清《协纪辨方书》[11]的作者对这种方法很不以为然,在书中卷三六《辨讹》中写道:“行嫁大利月则举世用之而不辨其非,而不知其所谓大利者固术士之捏造而无理之甚者也。其法以女命为主,子寅辰午申戌六阳年自本命前一月向前顺数,丑卯巳未酉亥六阴年自本命后一月向后逆数。第一月为大利,第二月妨媒氏首子,第三月妨翁姑,第四月妨女父母,第五月妨夫,第六月妨本身,至第七月又复一转。夫第十二月为女本命,第六月为本命之冲,虽选择无忌地支一字之理而犹有可言,阳前阴后一月又何取以为大利耶?且第一月利矣,以次而推,何由而妨媒氏?何由而妨翁姑?何由而妨父母?何由而妨夫婿?求之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堪舆、建除、丛辰之说,无一可通。此不亦荒诞不经之至乎?”《协纪辨方书》不取此术,但将其法附录于书后。现将其表列于下,以示比较。

女 命

子午

丑未

寅申

卯酉

辰戌

巳亥

大利月

六、十二 五、十一 二、八

正、七

四、十

三、九

妨媒氏首子正、七

四、十

三、九

六、十二

五、十一 二、八

妨翁姑

二、八

三、九

四、十

五、十一

六、十二 正、七

妨女父母 三、九

二、八

五、十一

四、十

正、七

六、十二

妨夫主

四、十

正、七

六、十二

三、九

二、八

五、十一

妨女身

五、十一 六、十二 正、七

二、八

三、九

四、十

两相比较,二者从用词到方法都基本相同。在吉凶月的排列上虽然有异,但仔细检查,这种差异只出现在“子午”“寅申”“辰戌”女命的“妨姑嫜”与“妨女婿”二项上。将上述六处吉凶月一颠倒,即与《协纪辨方书》中所载“大利月”完全一样了。由此我们可以说,第一,此种行嫁择日的方法至迟在唐代即已基本定型并流行,近千年后到清代仍“举世用之”。第二,唐代与后代在三种女命二项吉凶月上的差异,以及差异的原因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文书的第二种方法是用“建除”择日,即根据标出的“建除”日的吉凶来决定嫁娶与否。查《四时纂要》,在“正月”等少数几个月内写有如“求妇,成日吉”字样,但“成日”以外“建除”日的嫁娶吉凶则基本没有提到。到后世,如《协纪辨方书》卷十一《用事》所言,“嫁娶”忌“平日、收日、闭日”,与本文书所示是一脉相承的。

文书的第三种方法是将每月的三十日分为六组,每组五日,各组分别取名为“太阳日”“太阴日”“天父日”“天母日”“天帝日”“天王日”,再标出各日嫁娶的吉凶。此种方法中的“天父”“天母”等不见于其他记载,或者与佛教道教的影响有些关系,但这种方法显然没有流行起来。

文书的第四种方法与前录S.P6中的“周堂用日”性质相同,但名称和排列均有出入。从此件文书可知这种方法是用于占婚嫁的,到后世它更被直接称为“嫁娶周堂”。《协纪辨方书》卷三五《附录》“嫁娶周堂”条也将“第翁堂姑夫厨妇灶”画为一图如下:

然后写:“凡选择嫁娶日:大月从夫顺数、小月从妇逆数,遇第、堂、厨、灶日用之,如遇翁、姑而无翁、姑者亦可用”。这一图与S.P6中“周堂用日”中的图很相像,因此本件文书在“值公妨公”之类的话上应该也有一个图才对。

此种“周堂”的排法据说与八卦有关,但本件文书中的八种称呼与S.P6以及清代的《协纪辨方书》都有较大不同。试比较:

公、户、灶、爵、姑、寡、路阳、富

(本文书)

翁、第、灶、厨、妇、夫、姑、 堂

(S.P6)

翁、第、灶、妇、姑、夫、厨、 堂

(《协纪辨方书》)

比较可知,第一,本文书内容的撰写时代一定早于S.P6即唐乾符四年(877)。第二,此种“嫁娶周堂”法应该基本定型于唐代末期。第三、三者的共同点是遇见厨、灶、第(户)等“吉”,而遇见翁、姑、夫、妇则“凶”,用《协纪辨方书》编者的话说这实在是“殊为非礼”,所以这种“嫁娶周堂”法被说成是“术士捏造”,是“陋说之害理也”。不过,尽管是“术士捏造”,看来也流行了千年之久,只是其中八种名称的变化很有些耐人寻味。

文书最后引吕才的话,说用这些方法择日嫁娶,五次中有三次“吉”就可以行事了。要想回回都“吉”,那是不大可能的。由于本件文书引用了吕才的话,因此可证其撰写年代当在吕才之后。因此这也是一件可明确知道编写于初唐以后、乾符四年(877)以前的占婚嫁文书,所以也很值得重视。

三、S.2729V 推四神头胁足嫁娶法(拟)、夫妻相法等

文书前为《太史杂占历》等,本段存21行。

1凡欲嫁娶者,皆用阴阳日时大吉利。朱雀日嫁娶者,不出其年必

2破夫家,二、三人死,遭火,大逢县官事。白虎头日嫁娶者,夫妻保富贵,多子孙,

3无别离,易?供养尽,大吉。白虎胁[12]日嫁娶者,夫妻贵,安稳,宜子孙,五男二

4女,甚吉。白虎足日嫁娶〔者〕,得二子力,不容?他方,不还,客死亡。玄武日嫁娶者

5无子[13],其年嫁妻,死别离,大凶。青龙头日嫁娶者,忧形论,系牢狱,死者孤

6独。青龙胁日嫁娶者,少子孙,不宜夫主,多疾病,夫死凶[14]……(以下7行为占“生子”的吉凶,与本文无关,不录——笔者注)

13……一日朱雀,二日白虎头,三日白虎胁,四日白

14虎足,五日玄武,六日青龙头,七日青龙胁,八日青龙足,九日朱雀

15十日白虎头,十一日白虎胁,十二日白虎口(足?),十三日玄武,十四日青龙头

16十五日青龙胁,十六日青龙头(足?),十七日朱雀,十八日白虎头,十九日白虎胁

17廿日白虎足,廿一日玄武,廿二日青龙头,廿三日青龙胁,廿四日青龙足,廿五日朱雀

18廿六日白虎头,廿七日白虎胁,廿八日白虎足,廿九日玄武,卅日青龙头。

19夫妻相法:夫木女火,六百万石;夫木女土,凶;夫木女金,病凶;夫土女火,九千万

20石;夫水女土,大凶;夫水女木,生七人,千万〔石?〕,大吉;夫木女木,大凶;夫火女土,生口人,

21千万〔石?〕,大吉。

大蕃国庚辰年五月廿三日沙州口〔

此件文书抄写的时间应是公元800年[15],相当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在占婚嫁方面文书有二个内容:一是用朱雀日,白虎头、胁、足日,玄武日,青龙头、胁、足日来选择嫁娶的吉凶,并将一个月的三十日分配在这四神日上。关于这一方法,我们将结合下件文书一并讨论。

文书的另一内容是用夫妻的五行来占断他们相配后的吉凶如何,但所说很不完全,大概只有“夫木”的四种情况说全了。按以生人的干支定五行,然后以其间的相生相克来占断吉凶,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占婚嫁术。但是如何定夫妇的五行,可能有二种方法。一是用天干定。《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阴阳书》一卷,其中有“五行嫁娶之法”一段,出自《春秋左传》昭九年和昭十七年孔颖达正义。其文曰:“五行妃合之说:甲乙木也,丙丁火也,戊己土也,庚辛金也,壬癸水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畏金,以乙为庚妃也;金畏火,以辛为丙妃也;火畏水,以丁为壬妃也;水畏土,以癸为戊妃也;土畏木,以己为甲妃也”。这里所谓的“嫁娶之法”可能只指五行之间的关系,与实际的嫁娶并无什么关系,但其中的五行相配则可能为占婚嫁术提供了某种程度的依据。另一种方法可能是用六十甲子纳音定,参看下面的第五件文书。

四、P.3288 推四神头胁足嫁娶法(拟)

此件文书与上件文书极相似。前面也是《太史杂占历》。本段仅存10行,与占婚嫁相关的7行与上述S.2729V的前6行文字几乎完全相同。但是本段文书中没有将一月三十日分配给四神的文字,而是在四神日的旁边分别注出了日期,比如在朱雀日旁注有“一日、十七日”,在白虎头日旁注有“二日、十八日”。这些日期与上述文书中的四神日期一样,但并不完全,比如朱雀日就少了“九日”,白虎头日少了“十日、廿六日”。

这种用四神特别是白虎、青龙头、胁、足来占断吉凶的方法可能只是唐宋时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后世似不再流行。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有一册影印自宫内省图书寮土御门家文书的《新雕阴阳广济百忌历》。这册《百忌历》很有可能抄自唐人写本。查此《百忌历》,其中有所谓的“白虎历日之图”。图中按朱雀日,白虎头、胁、足,玄武日,青龙头、胁、足排列,每一四神日下列有所代表的日期,然后给出吉凶,包括婚嫁、丧葬、起屋、移徙等。从婚嫁的日子与吉凶看,与上述敦煌文书大致相同。比如朱雀日,标的日期是一日、九日、十七日,有关婚嫁的占辞是:“此日嫁,年内女家杀三人,凶”;白虎头下标的日期是二日、十日、十八日、廿六日,占辞是:“此日嫁,富贵相宜,大吉大神”。

我们知道,《百忌历》在晚唐五代十分流行,《十国春秋》卷一0二《荆南四·李载仁传》[16]记李载仁信宜忌,“与妻阎异室而处,一日阎忽叩阁至,戴仁亟取《百忌历》视之,大惊曰:今夜河魁在房,那可就宿?”是夫妻同房都要查查《百忌历》。又,洪迈在《容斋续笔》卷四[17]中写道:“唐吕才作《广济阴阳百忌历》,世多用之”,则到宋代,《百忌历》依然流行。上述文书中有关四神日占吉凶的方法与《百忌历》中的相关记载不知是谁影响了谁,从时代看,可能是先有了文书中的也就是民间出现的方法,后被收入到《百忌历》中,又借助《百忌历》的力量而广为流传。但似乎因其方法荒诞无稽,在历史以后的发展中,它就被逐渐淘汰了。

五、P.4680V 推五行嫁娶法(拟)

文书前为《六十甲子历》,本段首尾残,上下似亦残,存15行。

〕甲?辰?乙巳火,赤帝子;丙午丁未水,黑帝子〔

2

〕壬?子癸丑木,青帝子;甲寅乙卯水,黑帝口(子?)〔

3

〕庚申辛酉木,青帝子;壬戌癸亥水,黑帝口(子?)〔

4

〕青?帝取赤帝为夫妇,五男四女,大富贵〔

5

〕帝,大富贵;青帝取黄帝为夫妇,不?〔

6

〕贪?财不盈余;白帝取黄帝,福?得〔

7

〕男女无一丧其躯;白帝取赤帝,不终口〔

8

〕为富贵子孙口;赤帝取赤帝,两相伤口得〔

9

〕尽死他乡;赤帝取黄帝,大吉利,五男二女口〔

10

〕生;黑帝取黄帝,不合生娣?使饿死夫口〔

11

〕金火夫妇不自如,男女返米+反!为囚徒。如〔

12

〕入狱,夫徒形贫穷,女子无聊生?。金?〔

13

〕乐昌?昌。金水夫妇应天府?,六男五女口〔

14

〕金得金妻皆寿老,男女具足是大〔

15

〕奉禄恒有职。木火夫妇得?天道?〔

此件文书抄写时间不详,内容也有两项。一项是将六十甲子纳音中的五行与五帝联系起来,然后占断五帝之间嫁娶的吉凶。另一项是用韵文形式写出五行夫妇的吉凶。两项内容之间可能有某种联系。第一项即用六十甲子纳音定五行(以五帝作代表),是前文所谓定夫妇五行的第二种方法。这种以六十甲子纳音五行占嫁娶的方法似流传时间不长,但后世有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的占婚嫁术。《协纪辨方书》卷三六《辨讹》有云:“至于男命以干克者为妻、女命以克干者为夫,乃禄命之法,论日干非论年纳音也。术士从而衍之,以男女生命纳音为主,男取音之所克为妻,女取克者为夫。自长生至衰为益财,自病至养为退财,绝为鳏寡,死、墓为多厄,死墓绝为妨妻妨夫”。《协纪辨方书》的编者斥此术为“俗术之害人何至此极耶!”

六、S.4282 婚嫁图等

文书后为“推十七宫吉凶图”。本段由三小残片与一大残片组成,约有25行,颇不清。

A

1

婚嫁图

2

〕土木夫妻,下克上,阴阳不顺口〔

B(此残片在《英藏敦煌文献》中被倒放)

1

〕五角六张恒用?口〔

2

C

1

〕大?者火灾?非命殡〔

2

〕亦不好,女强男弱事颠〔倒?

3

〕口缠煎烧,忧悲徒生〔

4

〕似刑口身?早?亡?往往?隔开?〔

5

〕木土夫妻艮?为亲?不?〔

6

〕帛?频?子孙口舌终身不〔

7

〕口口〔

D

1

〕为十七口(宫?),逢顺者吉,值背者凶

2

〕害四煞使?伯又交勾六害冲被(破?)相刑

3

〕须慎之,口口俭口口开口通同口

4

〕口口合天口口口口纵有少多相克能不

5

〕口口口龙。子?酉?同?龙,子?为龙头,酉为

6龙尾。丑戌同龙,丑为龙头,戌为龙尾。亥?申?同龙,亥为龙头,

7申为龙尾。午卯同龙,午为龙头,卯为龙尾。未辰同龙,未为龙头?

8辰?为龙尾。巳寅同龙,巳为龙头,寅为龙尾。

9

右件名六龙。同并不得为夫妻,必逢凶?,思?慎?口口必?吉。

10子勾卯々交酉々破午,寅勾巳々交亥々破申,丑勾辰々交戌々破未,口口口(辰勾未?)

11口(々?)交丑々破戌,未勾戌?々交辰?々破丑,申勾亥?々交巳々破寅,戌勾丑?々交口(未?)々口口(破辰?),

12卯勾午々交子々破酉,亥勾寅々交卯[18]々破口(巳?)。

13八象夫妻两相刑,乏少子孙家不成,贫穷冻饿口口口,妇被贼劫

14夫兵死,如此婚对世弃名。天勾六口六口口,口口夫妻相?贼薄?,终日

15口竞无衰,欢乐衰祸〔

〕口着,不如不婚,慎勿〔

此件文书抄写时间亦不详,内容则大致有三项。一是以五行占断夫妇的吉凶,与前二件文书相仿。二是用“六龙”法,即将夫妇生日的十二地支隔八为差分为六组,凡同组的就是不吉,“不得为夫妻”。三是将夫妇生日的地支以二、五、八为差[19]分为四组,用“勾、交、破”联系起来,然后在同一组中打破“勾、交、破”的秩序另排,则又成四组。这八组就叫“八象夫妻两相刑”,是不吉利的。但其中“勾、交、破”的含义以及为何这八组都不吉利,则不清楚。文书中的这几种占婚嫁术在后世似均少见。

七、Дх00098V 嫁娶图法

为一残片,存三残行。

1

〕口嫁娶图法

2

〕口生夫妇大吉,口财口〔

3

〕口夫是?火?女?口〔

此件文书太残,抄写时间与内容均不明。

以上我们介绍了七件占婚嫁的敦煌文书。从时间上说,这些文书有二件撰写于唐代,有二件抄于唐代。其他三件则不明,但大致应抄于晚唐五代。

从内容上说,这些文书可以分为二类。一类属于择日,即选择一个宜于婚嫁的吉日。在这个吉日婚嫁能得到很多好处,也能避免妨碍他人。属于这一类的有第一件文书的第一项第三项、第二件文书、第三件文书的第一项和第四件文书。使用的方法有“干支合”、“三合”、“大利月”、“建除日”、“太阳等六日”、“数周堂法”、“四神头胁足日”等。第二类属于“合婚”,即依据某些“原理”来占断男女二人结成夫妇是否相配,或结合后吉凶如何。属于这一类的文书有第一件文书的第二项第四项、第三件文书的第二项和第五件文书、第六件文书。第七件文书也许属于这一类。“合婚”似应该用在结婚前但也可以用在结婚后,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属相六冲法”、“五行命生克法(包括五帝相娶法)”、“六龙法”和“勾交破法”。其中尤以“五行命生克法”用的最广泛,共有三件文书使用了“五行命生克法”。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当时在实际生活中占婚嫁的状况如何呢?

在唐代,“婚嫁”是一个法律允许的占卜对象。《唐六典》[20]卷十四《太常寺太卜署》在论述完“朝廷正占”后说:“凡阴阳杂占,吉凶悔吝,其类有九,决万民之犹豫:一曰嫁娶,二曰生产,三曰历注,四曰屋宅,五曰禄命,六曰拜官,七曰祠祭,八曰发病,九曰殡葬”。这九项是“阴阳杂占”的对象,是“万民之犹豫”中的主要内容,而“嫁娶”位居这九项之首。可见在当时社会中,占婚嫁是婚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甚至在因某种原因而要禁止占卜时,对占婚嫁也网开一面。如唐玄宗时有《禁卜筮惑人诏》[21]。其文曰:

古之圣王,先禁左道,为其蠹政,犯必加刑。至如占相吉凶,妄谈休咎,假托卜筮,幻惑闾阎,矜彼愚蒙,多受欺诳。宜申明法令,使有惩革。自今已后,缘婚礼丧葬卜择者听,自余一切禁断。

从诏书中可知,“占相吉凶”“假托卜筮”都在被禁之列,但还允许“卜择”“婚礼”,可见占卜在唐代婚嫁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那么,占卜在婚嫁的哪个环节中使用,其地位又如何呢?由于史料缺乏,我们只能先依据礼仪制度来进行讨论。

据唐《开元礼》[22],无论是皇帝纳后、亲王纳妃,还是“一品以下至庶人”娶妇,首先要做的都是“卜日”,即在纳采、问名、纳吉、纳徵、亲迎等行为之前,都要先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按照规定,“纳后”与“太子纳妃”要用“卜日礼”,即由太卜令、卜正和懂得“卜”的占者用龟来卜;而低一等的“诸王(包括一品以下至庶人)冠婚”以及“公主降嫁”,则用“筮日礼”,即由太卜令、卜正和懂得“筮”的占者用策来筮。择日时,“若上旬不吉即卜中旬,中旬不吉即卜下旬”。

除了卜筮择日外,还要占断所要娶的女子对男子来说是否“吉利”是否合适。这在《开元礼》中主要出现在“问名”和“纳吉”这二个环节里。以皇帝纳后为例,就是要先派使者到女家去,说为了占卜,要先问问你们家女孩的情况,这叫做“将加卜筮,奉制问名”。女家则向使者提供诸如家族门第、官职高低、岁数大小等情况。占卜者根据这些情况进行占卜,如果是“吉”,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纳吉”环节,即由使者去女家宣布:“加诸卜筮,占曰从,制某也纳吉”,女家则欣喜答谢。由于史料缺乏,我们只能以皇帝纳后为例,引男女双方在纳吉礼中的对答,以见占卜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制文:皇帝曰:咨,某官姓,人谋龟筮,佥曰贞吉,敬顺典礼,今使使持节太尉封某、宗正卿封某以礼纳吉。

答文:皇帝嘉命使者某重宣中制,太卜元吉。臣陋族卑鄙,忧惧不堪,钦承旧章,肃奉典制。某官臣某稽首顿首,再拜承制诏。

纳吉以后,即进入下一个“纳徵”环节。一经“纳徵”,婚姻即告正式成立,一般就不可更改了。通过以上《开元礼》的规定,可知当时无论择日还是择偶,都以卜筮为主要方法。

但这只是礼仪中的规定。在实际生活中,恐怕除皇室外,一般都不会依此行事。比如择日,前述敦煌占婚嫁文书就提供了许多非卜筮的择日法。这些择日法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简便快捷。当时社会中用的比较多的应该是这些简便快捷的择日法。

除此之外,最简单的占吉日还是去查现成的书。比如在当时家居实用手册的《四时纂要》中就能看到每月下都注有嫁娶的吉日凶日;在《历日》中也逐日注明了婚嫁的吉日。需要的时候只要据此一查便可知道,而不必举行复杂的用龟筮来占卜的礼仪,甚至也不需用“干合”“三合”等方法来推算。《太平广记》[23]卷二八一《樱桃青衣》条记范阳卢生与姑相见,姑欲为卢生择外甥女子郑氏妹为妻,“遂检历择日,云:后日大吉”。这位卢生的姑姑就是通过查《历日》来选择吉日的。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一般人在婚嫁时的择日方法。

选定吉日对婚嫁双方都十分重要。吉日已定而未到,不能提前结婚。《唐律疏议》[24]卷十四“诸违律为婚”条疏议曰:“虽已纳聘财,元契吉日未至,而男家强娶;及期要已至吉日,而女家故违不许者:各杖一百得罪,依律不合从离”。由此可见“吉日”即“择吉”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岁月不吉也可以成为不婚嫁的理由。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十二月“百僚拜表请立贵妃为皇后,凡三上章,上以岁暮,来年有子午之忌,且止”[25]。所谓“子午之忌”就是说逢子午之年不宜结婚。《唐会要》卷八三《嫁娶》有云:“今时俗以子卯午西[26]年谓之当梁,其年娶妇,舅姑不相见”。查元和九年为“甲午”年,可见唐宪宗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当然,实际上关于立后一事宪宗有他不便说出的理由,即“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27]。以岁月不吉为借口达到不立郭氏为皇后的目的,这也是“择吉”所起的一种重要作用吧。

以上说的是占婚嫁中的择日,那么占婚嫁中的“合婚”又如何呢?

所谓“合婚”,主要是指结婚之前占断一下男女是否相合,互相有无妨害。前面讲过,《开元礼》规定的“纳吉”中的卜筮,是占断女方对于男方是否吉利,与后世所谓“合婚”似乎还有些区别。清《协纪辨方书》卷三六《辨讹·男女合婚、大利月》条言“合婚”源流云:

阴阳家言多病迂泥,术士捏造益属荒唐。而惑世诬民则未有如合婚、大利月之尤甚者。夫妇之道,人伦之始。《书》载厘降,《诗》咏关雎,未尝有合婚之说也;《诗》曰:“士如归妻,迨冰未泮”,《礼》曰:“仲春之月,令民会男女”,未尝有大利月之说也;即禄命之法,以人生年月日时、去留疏配推人寿夭穷,未尝以男女年月定妨妻妨夫之说也。为是说者不知其所自起,而皆托于吕才。观《唐书·吕才传》,其于阴阳术数辨驳甚详,则其为术士之伪托无疑也。

引文中说“合婚”不知起于何时,但“托于吕才”。那末唐代到底有没有“合婚”之说呢?首先我们要指出,后世所谓批八字的“合婚”法,在唐代确未出现。但唐代似仍有“合婚”之说。比如P.2905文书中提到的“大利月”法,就已经考虑到了“女命”因素,而从前面介绍的全部敦煌占婚嫁文书看,唐代的“合婚”法,主要也就是用“命”特别是用男女即夫妇各自的“五行命”来占断,看相互之间是否相克的[28]。我们将文书中与五行命相关的占辞归纳一下,则有以下结果(其中五帝也视作五行、占辞省略为“吉”“凶”):

1、夫木:夫木女火,吉

夫木女土,凶

夫木女金,凶

夫木女木,大凶

青帝娶赤帝,吉

木火夫妇,吉? 木土夫妻,凶?

2、夫土:夫土女火,吉

土木夫妻,凶

3、夫水:夫水女土,大凶 夫水女木,吉

黑帝娶黄帝,凶

4、夫火:夫火女土 大吉 赤帝娶赤帝,凶 赤帝娶黄帝,大吉

5、夫金:白帝娶赤帝,凶?金火夫妇,凶

金水夫妇,吉? 金金夫妇,吉

(注:夫×女×者,出S.2729V号文书;×帝娶×帝者与××夫妇者,出P.4680号文书;××夫妻者,出S.4282号文书)

从上可知,对同一种组合,不同文书的吉凶占断基本一样。如夫木女火,三种占辞都占为吉。这是因为木生火的缘故。现在的问题是,在当时的社会中确实使用着这种合婚法吗?的确,这种合婚法在史籍中记载很少,但是我们还是找到了一例。《唐会要》[29]卷六《公主·杂录》记城阳公主“初适杜荷,坐承乾事诛。公主改适薛瓘,太宗使卜之。卜人曰:两火俱食,始则同荣,末亦双悴。若昼日行合卺之礼,则终吉”。这里提到的“两火俱食”,似是指夫妇双方都属“火”命[30]。二火相食,所以不吉。查前列文书中的占辞,虽然没有“火火夫妻”,但有“赤帝取赤帝”即“夫火娶女火”,结果是“两相伤”,也是不吉,与《唐会要》中卜人所云吉凶大致相当。可见这位卜人可能是用“五行命生克法”来为城阳公主合婚的。

但是为什么史籍中与“合婚”相关的记载极少呢?我想或许有二个原因。一是“合婚”的方法可能刚出现不久,还不大普及。二是可能这种用“五行命生克法”的“合婚”方法把夫妇只分为五种,过于粗糙,因而不大受欢迎。关于第二点,我们拿《协纪辨方书》中的六十甲子纳音“合婚”法与文书中的方法一对照,精粗就立见了。《协纪辨方书》云:“如水命男以火为妻,火生于寅而衰于未,故正月至六月生为益财;病于申而养于丑,故七月至十二月生为退财;绝于亥,故十月生为望门寡;死于酉、墓于戌,故八九月生为妻多厄、而八九十月生又为死墓绝妨妻”。这里把五行命与出生月与十二支与“生养死绝”那一套东西联系起来,复杂了许多。但即便如此,这种方法仍然受到《协纪辨方书》编者的批评。他说:“夫五音之命各十二年,三月之中计二万五千九百二十命,六月之中计五万一千八百四十命。无论何日何时而谓生此三月之内皆妨妻、妨夫,生此六月之内皆退财,固万万无是理也”。

《协纪辨方书》接着说:“合婚之说,北方世俗用之,士大夫及南方皆不深信”。我想这可能是有关“合婚”的记载比较少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试想,士大夫“不深信”,当然就不会去实行也不会积极地去记录特别是将其记载在正式的典籍中了。此外,可能真如《协纪辨方书》所言,在唐五代,合婚的方法也只在北方民间流行。作为旁证,不仅前面介绍的敦煌占婚嫁文书是北方民间流行“合婚”的证据,而且在敦煌文书中还有因夫妇命相克而离婚的记录。敦煌文书P.2551V残存四行文字[31],其中有云:“自娶以来,为年命所克,不和可分”。从“年命所克”看,这里很可能使用了“五行命生克”的“合婚”方法。到后代的北方朝代如金朝,考司天台学生的科目有“以《宣明历》试推步,及《婚书》、《地理新书》试合婚、安葬,并《易》筮法、六壬课、三命五星之术”[32],则“合婚”在北方已经大普及了(当然其方法可能已经使用了八字合婚术)。从以上种种来看,虽然《协纪辨方书》是清人著作,但所谓合婚“北方世俗用之,士大夫及南方皆不深信”可能也是唐五代的一般情况。

综上所述,我们或可得出以下结论:在唐五代,占婚嫁主要有“择日”与“合婚”二种。前者广泛使用于各个阶层,且方法众多,形式日趋简便;后者则刚刚兴起,主要用“五行命生克法”来占断夫妻是否相配,并且主要流行于北方民间,还不大为士大夫所接受。

敦煌占婚嫁文书中既有用于“择日”的文书又有用于“合婚”的文书,是探讨唐五代婚姻关系中占卜作用和地位的十分珍贵的资料,值得今后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唐大中十二年戊寅岁(858)具注历日》,录文见邓文宽《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5月,160-179页。

[2]《后唐同光二年甲申岁(924)具注历日并序》,录文见上书379—380页。

[3]这几件文书以前均无录文。本录文所据照片中法藏敦煌文书主要依据黄永武编《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英藏敦煌文书主要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英藏敦煌文献》14册(四川人民出版社);俄藏敦煌文书主要依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俄藏敦煌文献》1-10册。

[4]此题为文书中的原文。以下所录文书的题目若非原文,则加“拟”字。

[5]末四字意义不明,待考。

[6]此处十二支的书写有些错字,辨别不易,但大致可辨明是“岁支德”。

[7]原作“人五”,旁有颠倒符号。

[8]“天”字原补抄在“母”字右上,字很小。下一行的“天”帝同。

[9]此字原作 ,是异体字,有“寡”和“寮”的两种可能。从“户”“灶”等看,似应是“寮”字,但也不排除“寡”字的可能性。

[10]此据缪启愉校释的《四时纂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10月。

[11]本文采用刘乐贤点校的《中国方术概观》本《协纪辨方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6月。

[12]“胁”原作“县”,据P.3288改。

[13]“无子”原作“学”,据P.3288改。

[14]“死凶”二字原不清,据P.3288辨识。

[15]参池田温《中国古本识语集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0年。

[16]中华书局标点本。

[17]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

[18]从其演算规律看,此“卯”字当为“申”。

[19]《协纪辨方书》卷三五《附录》有“男女九宫”条,其中引《三元经》说:“女命上元甲子起中五,中元甲子起坤二,下元甲子起艮八,顺行九宫”。二、五、八之差或与此有关。

[20]中华书局点校本,1992年。

[21]《全唐文》卷三一。中华书局影印本。

[22]此据《通典》所引《开元礼纂类》一序例上、十七嘉礼一、二二嘉礼六、二四嘉礼八。以下不注出处的引文均出此。又,《通典》用中华书局点校本。

[23]中华书局标点本。

[24]中华书局点校本。

[25]《旧唐书》卷五二《宪宗懿安皇后郭氏传》。

[26]中华书局本。“西”字当为“酉”字之误。

[27]《旧唐书》卷五二《宪宗懿安皇后郭氏传》。其实在这理由之后可能还有更深层的政治原因。

[28]唐以前似乎还没有这种方法。

[29]中华书局本。

[30]也有使用“龟卜”或“五兆卜法”的可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31]此文书前三行文字的大意是说开元十八年某某娶某某,然后是“自娶以来,年命相克”云云,后一行杂写“善现净戒波”五字。文书字迹潦草,无头无尾,性质不明。

火龙果的嫁接方法范文2

2、樱桃:樱桃也是很常见的水果,它有一种是株型比较矮小的品种,适合盆栽来养殖。不过要养殖樱桃,需要进行嫁接,才能结果。樱桃喜欢温和的环境,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在盆栽的时候要白痴土壤排水性良好并且富含腐殖质。

3、百香果:百香果拥有100多种水果香味,味道极好又营养。作为一种既能观赏又能吃果的爬藤植物,百香果很适合阳台盆栽。它种植方法简单,管理方便,一般一年即可开花结果。

4、覆盆子:覆盆子也是可以盆栽养殖的水果,因为它的价格比较高,所以自己盆栽很划算。盆栽覆盆子,选择植株较矮的多年生品种,并且要及时的修剪。施肥要充足,开花结果的时间就不是很长。

火龙果的嫁接方法范文3

火龙果栽后12至14个月开始开花结果,每年可开花 12至15次, 4至11月为产果期,谢花后30至40天果实成熟,单果重500至1000g,栽植后第2年每柱产果20个以上,第3年进入盛果期。

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其栽培技术简单,性喜温暖潮湿,耐荫耐贫瘠,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至35℃,低温高于5℃的地方均可露天种植,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平地、水田、山坡或旱地均可栽培,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红壤或壤土中生长良好,具气生根,根多强壮,生命力极其旺盛。

繁殖方法主要采用扦插和嫁接,种植时一般行距6至7m,株距3至4m,管理过程中适当施一些有机肥,夏天高温干旱注意灌溉,雨天注意排涝,防积水,避免细菌、真菌感染。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即使有少量发生,采用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就可以处理和预防,火龙果的开花结果期为每年的5~11月,当果实由绿色逐渐变为紫红色时即可采收。

(来源:文章屋网 )

火龙果的嫁接方法范文4

【关键词】独龙族;情歌;民俗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57-02

独龙族,人口大约7400人,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的贡山县独龙江两岸河谷地带及北部怒江两岸,地处横断山脉的中心,位于高黎贡山以西,担当利卡山以东。在这世外桃源中,歌舞音乐成了独龙族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独龙族有本民族语言而无通用的独龙族文字,因此歌舞音乐也成为独龙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独龙族民间音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尤其是情歌数量最多、审美价值较高、流传历史最为悠久,最能体现独龙族的精神生活和风俗习惯。

一、独龙族情歌与婚恋民俗

情歌,是少数民族爱情、婚姻生活的真实反映,它主要抒发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思念、离别、悲伤等思想情感,是构建男女青年感情生活的桥梁,它弥补了语言表达的局限性,以更加丰富、优美的听觉效果诠释情感的表达。独龙族情歌成为青年男女抒感、交流情感、追求美满婚姻的重要方式,是独龙族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情歌与恋爱民俗

少数民族的择偶是以歌唱为媒介,独龙族也同样如此,青年男女到了适合婚配的年龄时,均会进入“公房”,以对歌的形式,相互问答,交流思想,传递情感。在歌唱中表达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示自己的魅力,以期获得对方的肯定,并引起对方的共鸣。歌曲感情真挚,旋律优美动人。比如歌曲

1.《独龙门租》

歌词大意为:相隔一条山箐怕什么,我有一把金色的弩弓,这弩弓可以搭一座相会的金桥;相隔一条江水怕什么,你有一根银色的麻线,那麻线哟,可以建一座相会的银桥。

歌曲以独唱形式,语言生动、优美,表达出歌唱者坚定的爱情观。

2.《阿克里玛》

歌词大意“(男)阿爸知道你,阿妈了解你,我也十分喜欢你,今天我来接你,把一串珠子送给你。(女)你既然这样喜欢我,我也没办法,只好答应你,成为你的人。(合)既然我们双方都喜欢,我们就成一家,以后有了孩子,我们要好好抚养,我们要永远相爱,活着在一起,死了也要埋一块。

歌曲为对唱形式,表达彼此间的爱慕情愫,以引吭婉转的曲调在表达爱情的同时,展现自己的唱功吸引对方,而这也是少数民族展现个人魅力的常用表现形式。

3.《克洛杜娜单霞》

歌词大意:想把我们俩的爱情写在牛皮上,但怕老鼠把牛皮吃掉;想把我们俩的爱情缝在衣襟里,但怕洗衣服时不小心将它洗掉;唯一的方式是将它刻在木头上,哪怕是被火烧了,燃尽的木炭中也会留下三道深深的裂痕。

歌曲中体现了青年男女刻骨铭心的爱情,忠贞不渝的誓言,另外也体现出独龙族没有文字,以刻木记事的古老方式,见证爱情。刻木记事、结绳记事是独龙族古老原始的记忆方式,这种记忆方式一致延续到1950年。

(二)情歌与婚礼民俗

在独龙族的风俗仪式中,除了“卡雀哇”节日的“剽牛祭天”外,婚礼仪式就是独龙族人生礼俗中最热闹、生动、富有情趣的,婚礼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对歌来进行。

1.提亲

独龙族提亲时,要赠送定亲礼物,一般是猪肉、酒、刀、几块手工编织的麻布和一把铁制三脚架,并且男方家长要唱“《令格南门租》即提亲调,歌唱内容是:我们从前是亲戚,祖父时代就通婚,今天我来提亲了,请把姑娘给我家吧!”。

女方家要回唱“独龙门租”即答亲调,(孔姆・齐松唱)歌词大意是:今天你们来提亲,我们很高兴,我家的女儿贤惠、聪明、漂亮是一个好姑娘,你们老人家喜欢,但是你们家的儿子是否喜欢?如果你们儿子也喜欢,我们就答应了,咱们就成了一家!

这样的提亲仪式热闹、欢乐,双方有礼有节,相互商量,其乐融融,定亲之后要相隔三年才能成婚,用三年的时间考验双方的情感和人品。

2.出嫁歌

独龙族姑娘在出嫁前均要唱出嫁歌,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与依依不舍之情,比如:《阿赞木里罗》即要出嫁的女人,丁兰・当木松演唱。

歌词大意:我父亲要我嫁人,那么遥远的地方,我实在不想嫁,而且是隔着一座高高的山,此山(名为巴路勒卡)高的离天只有三尺,那么远我怎么去呢?那么远我也不想嫁了,如果妹妹(齐嫩)和我一起去,我就愿意去了。

这也体现出独龙族妻姊妹婚姻的模式,该模式有两种方式,一是一夫多妻,比如族长可以娶岳父家的大女儿为妻,那么等她的妹妹成年后也同样可以嫁给姐夫为妻;二是一夫一妻,比如族长娶岳父家的大女儿为妻,其妹妹可嫁予族长的亲兄弟或堂兄弟成婚。

(三)情歌与包办式婚俗

以前独龙族不与外族通婚,只实行族内通婚,并且为了族群的延续与发展,制定了一些严格的通婚规则,比如“由组内的几个氏族组成一组构成一个‘通婚集团’,在‘通婚集团’内构成单一循环的婚姻关系,即:甲氏族的男子固定娶乙氏族的女子为妻,但甲氏族的女子绝不能嫁给乙氏族的男子”,乙氏族的男子必须娶丙氏族的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这实际上是原始对偶婚的表现,独龙语叫:“伯若”,家族内部严禁通婚,独龙族有一句俗语:“尔哇尔莫甲尔莫久”即自家的姑娘不能讨之意”。“这种婚配形式即为所谓“单向循环婚”或“家族环状外婚”这种婚姻缔结方式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血统倒流。”由于这样的婚配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使许多男女青年不能自由的选择配偶,所以造成了许多劳燕分飞、棒打鸳鸯的悲剧。

作为对此婚姻制度的反抗,有的恋人相约逃离家园,冒险翻越挡当力卡山,该山悬崖绝壁,异常险峻,在怒江州境内最高峰为4969米,是中缅两国的分界山,如能翻越此山便进入了缅甸境内,从而可以开辟的新生活;但也有的恋人选择双双殉情,这种消极的反抗方式。

1.包办婚姻

父母包办婚姻在以前的独龙族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不肯出嫁的女人》由丁兰・当木松唱,就表现出包办婚姻的悲惨遭遇。

歌词大意:父母逼我嫁到百里(地名),那里有一个名叫清登的人,我不愿意,他不是我的同辈,我是这样纯洁的女孩,怎能嫁给他?妈妈呀,你们要逼我嫁给他,你们眼睛瞎了吗?今晚我要把家里所有的酒和肉拿出去吃了,明早我会处理许多的家务事,之后我去很远的地方。

这首歌曲表达对包办婚姻的无限愤恨与无奈绝望,歌词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即表达无力抗争,自寻短见的情感。歌曲中还表达出非同辈婚姻模式,形成“红颜配白发,老夫娶少妻”的现象,这种年龄、辈分的较大距离,产生了心灵上难以逾越的鸿沟,从而酿成爱情的悲剧,非同辈婚姻习俗也是人类社会落后表现的社会状况!

2.买卖婚姻

独龙族人在藏族、傈僳族、丽江木氏家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下,过着极寒交迫的生活,迫于生计,出现了买卖婚姻,体现了独龙族贫困落后的现实生活。

比如《配亲歌》,歌词大意:你家的姑娘已长大,长大的姑娘要出嫁,亲戚朋友一家人,亲戚朋友一条心,你的姑娘嫁我家,她的身价慢慢还。

二、独龙族情歌与纹面风俗

纹面的习俗,大约可以追溯到唐代,樊绰《蛮书》“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并在永昌、开南,杂类种也。……绣脚蛮则踝上腓下,周匝刻其肤为文彩。……绣面蛮初生后出月,以针刺面上,以青黛涂之,如绣状。”“蛮”是古代文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称谓,证明“绣面”是一种少数民族的传统,时至今日,西南地区延留下这一传统的仅有独龙族。纹面是在女子脸上用刺针或竹针,刺入肌肤,画好图案,再将锅烟灰和青草汁相混合后,敷在脸上,一周后,疤痕脱落,面部形成蓝黑色花纹。独龙族纹面应是在审美意识、自我保护、身份证明等观念下形成的。

(一)审美意识

独龙族人认为纹面的女子比不纹面的美丽,纹面是一种装饰,在独龙族生活贫困,生活资料匮乏的情况下,胭脂水粉或金银饰物自然是不可奢求的,为了让自己装扮的更美丽,于是将花朵、蝴蝶等独龙族人认为美的事物,直接画在脸上。这像蝴蝶一样具有蜕变的双层含义,其一代表儿童时期已过,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这是蜕变的真实演绎;其二化蝶是独龙族的圆满回归,独龙江流域因为气候的条件,因此拥有大量的蝴蝶,独龙族人也将蝴蝶做为图腾来崇拜,认为人的亡魂最终将变成五彩的蝴蝶回归到祖先的伊甸园中,因此独龙族认为纹面是美的表现形式。

歌曲表达出“纹面师”爱上独龙男子孔志清,施展卓绝纹面技艺,为他的妹妹纹得很美丽,并机向其妹吐露爱慕之意,用这首歌来表达她的心意。因此歌曲中所展示的纹面观点是,纹面后会使妇女更美丽,美丽的像花朵一样。

(二)自我保护

根据几位歌唱者,贡山县独龙江孔目村的孔姆・齐松“、孔姆・当杆、丁兰・当木松等的说法,是纹面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近两三百年来,藏族土司和傈僳族奴隶主的势力不断深入独龙族地区,对独龙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年轻美丽的独龙族妇女时常被掳掠至他乡为奴,为了免遭抢掳,只有忍痛“毁容”,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方式;另外,即使被掠夺,也能凭借其脸部的纹面特征而辨别出家族身份,从而回归故土。

歌曲《诶那》即保长,就表现出藏族土司征税的情况,无钱交税自然只能交人抵税,为其做奴隶,以免赋税。这首歌曲由孔目金唱给儿子孔志清①,教育其如何当好独龙族保长。

歌词大意:这个保长我当还是不当?我很担心,我很犹豫,不当怕辜负百姓的希望,当又怕保长当不好,既然老百姓选我当,我就要好好当,为老百姓服务,察瓦哇龙的人来征税,我要按上面说的去做,收了的税我要好好交上去,我当保长时该做的都做了,今后儿子你来当保长,你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你是懂得国家政策的人,你会比我管理的更好,你要好好为群众服务。

(三)身份的证明

在过去,独龙族女子均时兴纹面,传统民族观念认为,如果妇女不纹面,那就不是独龙族,这体现出独龙族鲜明的民族特征,以纹面来辨别种族,以纹面来区别于其他民族,因此,纹面就像是一个身份的证明,证明是否属于这一族群。

此外,独龙族女子纹面大多在十多岁时,纹面也是一种成人礼的象征,纹面之后便可以和其他家族的成年男子对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以便步入人生的下一旅程。纹面是与成人的分水岭,从这个方面来说纹面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总之,情歌的创作是离不开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之,民俗文化又借助于歌曲的生动语言表现形式,叙述和记载了独龙族的传统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研究和探讨民族歌谣是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整理和理解,也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民歌的最好方式。

注释:

①孔志清是贡山县的第一任县长,曾上大理国立师范学校,是独龙族的第一个知识分子,后担任过怒江州副州长、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参考文献:

[1]杨元吉.独龙族民间音乐[J].民族音乐,2006(05).

[2]张兴荣主编.三江并流区域音乐文化大观[M].云南玛达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2.

[3]刘小海.论独龙族婚姻形态[M].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火龙果的嫁接方法范文5

河南省景区十分丰富,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河南的景点导游词分享,希望你们喜欢哦。

青龙峡景区导游词

时间:2009-07-23 13:26来源:中国旅游景区所属栏目:河南导游词 浏览:106次点击

青龙峡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距焦作市区33公里,面积约108平方公里,由七大游览区共计100多个景点组成。青龙峡景区是我省唯一的峡谷型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中原第一大峡谷”之美称。

青龙峡景区峡长谷幽,山清水碧,群峰竞秀,层峦叠嶂,植被繁茂、气候独特。在长约7.5公里的峡谷底部,泉潭瀑溪星罗棋布,一泉一景、一潭一色、一瀑一姿、一溪一态,潭潭相印,瀑瀑相连,喷珠溅玉,色泽如绘,原始的古朴和生命的灵动在这里展示的淋漓尽致:那掩映峡谷的旺荣瀑,玉帛飞挂的叠翠瀑,美奂美仑的同心潭,妙不可言的石上春秋,那独具特色的溶洞景观,再加之天然原始的植物群落,共同构成了一幅大气豪迈的山水画卷。

青龙峡一年四季风光秀美。

春季的青龙峡,黄花遍地,山花烂漫,蝶去蜂来,争奇斗艳。美丽的连翘沟,神奇的桃花谷,到处都笼罩在一片春意盎然之中。四月,山下已是春夏之交,山上却春意正浓,“早春春来迟”、“暮春春还早”,如果你因什么缘故错过了春天的季节,那么你一定能在五月的青龙峡领略到乍暖还寒的春色美景。

夏季的青龙峡,是中原地区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这里,七月最高气温只有29℃,平均气温22℃,夜间气温在15℃左右,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景色秀美,是避暑清夏的胜地。

秋季的青龙峡,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叶如火似霞,一簇簇、一丛丛、宛如红色的海洋,田野山林里,红红的苹果,金黄的柿子,火红的山楂,紫色的桑葚等各种各样的山果伸手可摘,弯腰可拣;极具浓郁地方民俗风情的农家小院里,一吊吊金黄的玉米,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把青石院落装饰得绚丽多彩。

冬季的青龙峡,是冰的世界,是雪的画卷。冬季进入景区仿佛走进了雪域高原。站在景区观景台上聚目远眺,峡谷上下,惟余莽莽,峰峦沟壑,银装素裹。松柏亭台掩隐在冰雪之下,兽踪鸟影迷失在旷野之中。在这冰雪的世界里,可以踏雪寻梅,亦可坐听雪落,那份宁静、那份闲适,令人陶醉。

景点分述

【山门牌坊】青龙峡风景名胜区山门牌坊是修武县青龙峡风景名胜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牌坊由河北省新乐市大理石工艺厂设计承建,2001年6月21日开始雕刻,2001年9月15日开始吊装,2001年9月22日落成,前后历时94天。

青龙峡山门牌坊为草白玉全石结构,三门四柱,仿古挑担式造型,其所用草白玉取自河北省平山县西板坡。牌坊通体高11.3米,宽15.7米,主门跨度6米,共用料110立方米,由108块雕件组成,总重286吨,是目前河南省境内主门跨度最大的草白玉山门牌坊。

青龙峡山门牌坊采用浮雕为主、漏雕为辅的雕刻工艺。其柱高7.3米,重8吨,主梁8.3米,重9吨,皆由整块石料雕刻而成。整个牌楼所雕图案为龙、凤凰、喜狮、松、竹、梅、兰、荷、仙鹤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其中雕有形态各异的龙66条,凤凰16只,喜狮16对,神兽8只。整个牌坊通体气势恢弘,大气磅礴,蔚为壮观。

【千年榔榆林】朋友们,我们从远处走近陪嫁庄村,首先看到的就是村口的榔榆林。这片榔榆林是陪嫁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共有榔榆三十一棵。榔榆又名黄榆,生长在北方山地,耐干旱、抗严寒,是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落叶灌木。榔榆木质坚硬,古时候常常被用来做农具或者车轮。这片榔榆林能长的这么高这么粗,在国内都非常罕见。那么,大家也许会奇怪,这一片榔榆树为什么没有被砍掉去做农具和车轮,千百年来又是如何保留下来的呢?

当地有一个风俗,凡是有村子的地方,山民们都要在村边建山神庙,四季香火不断祈求山神保佑。这里原先也曾建有山神庙。山民们对山神非常敬畏,认为山神庙周围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神圣,不能乱动,否则就会坏了村里的风水,给自己和后代带来灾难。这些榔榆也就这样代代相传,保存至今。其中最大的一棵胸径3米,据专家测算,距今已有1800年了。千百年来,这片榔榆一直郁郁葱葱,作为一道绿色屏障,抵挡着风沙对村庄的袭击。榔榆树也是陪嫁庄村的情感树,夏季的夜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习惯端着饭碗来到榔榆树下,边吃边聊,避暑乘凉,议古论今,谈天说地;村里的人们离开村庄到山外去,家人就到村口榔榆树下挥手送别,看着亲人消失在山路的尽头;外出的人们归期临近,家人又会在树下翘首远眺,期待着亲人归来,盼着美好的团聚。榔榆树下演绎着村庄里的悲欢离合,榔榆树也自然成为人们感情的寄托。

【陪嫁庄寨门】陪嫁庄就象一个小小的山寨,有寨必有寨门。进入陪嫁庄村,我们首先经过的就是寨门。陪嫁庄原来的寨门用青石砌成,有一大两小3个门洞,门楼上设有了望台,门洞旁分列着两只石狮。现在大家看到的寨门是村民们在旧址上重建的。

为什么村口一定要建寨门呢?其一,建寨门可以使整个村子更具整体性,使山村浑然一体;其二,建寨门可以加强对村庄的管理和保护,抵御外来侵扰;其三,“进门是一家”。寨门又是一个村庄团结和睦的象征,说明了陪嫁庄人团结友好,亲如一家。

【陪嫁庄民居】陪嫁庄的民居与平原地区有所不同,是一个典型的石头村。这里的房屋几乎全用石头建成。石头磊的墙,石板筑房顶,就连一些家具诸如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槽、石臼,包括牛圈、猪窝、茅厕都是石头砌起来的,石头的作用在这里达到充分展示。

陪嫁庄的房屋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在这个小小的山坳里,十几户民居院落建造得既随意方便,又顺应风水。石头作为一种原始的建筑材料,具有防寒隔热的特点,住在石屋里,冬暖夏凉,舒适宜人,别有情趣。夏季的中午,在石屋里午休,需要盖上一条被子。

这里的石房大多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最早的一幢房屋还是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6)建造的,距今已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这里的石屋建筑工艺考究,建房用的青石被锻砌的方方正正,极其规则,缝隙用石灰、毛发、米汤等合成的泥浆填充得严严实实。许多房屋上雕刻有鸽子、鸳鸯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小动物,门窗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可谓妙趣横生。除此之外,每家每户院子里都种有一棵苹果树,体现了山民们求平安、求结果、求殷实、求富裕的美好愿望。

【陪嫁庄传说】明朝永乐年间,黄河边上的武陟县万花庄住着一位高员外,家有良田百顷、殷实富裕。这天,他家里来了一位五大三粗、膀大腰圆名叫白青龙的年轻小伙子要求给他做长工,高员外见这个小伙子憨厚朴实又有一身力气,就把他留下了。

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且久旱无雨,庄稼眼看就要枯死,当地村民和员外一家非常着急,可青龙却默默不语,只是每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哪里引来清水浇灌庄稼。没几天光景高员外及当地村民的庄稼都恢复了生机,葱绿喜人。众人都很纳闷。一天夜里,有个长工偷偷跟着青龙下地才发现青龙变成了一条龙在向田里喷水。高员外听了长工的叙说后,知道青龙不是凡人,为了留住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婚后小两口恩爱和睦,相敬如宾,生活幸福美满。

成亲后一年的一天下午,高小姐坐在门口边做针线边问丈夫:“相公,村里人都说你是一条龙,你现出原形让我看看到底是咋样的一条龙。”丈夫说:“你不害怕?”小姐说:“自家人怕啥”!正说着丈夫不见了,只见一条尺把长的小蛇爬在她的针线筐里。小姐用手指挑着扔了出去,笑着说:“原来是一条小长虫,寒碜人”。丈夫看妻子真的不怕,就说:“再给你变一个大点的”。说话间一条斗粗的巨蟒搭在了房梁上。小姐一见“啊呀”一声瘫在地上,昏死过去。刹那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如注。转眼间,夫妻二人没了踪影。

当天夜里,万花庄人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青龙头戴金冠、身穿莽袍对大家说:“我本是东海小青龙,因行雨不慎被玉皇大帝贬下凡尘二十四载,今已期满返回了天庭。我的行宫在百里之外太行山深处一个四季流水的山洞内。在万花庄的日子,承蒙众乡亲照顾,很是感激。今后如遇旱灾,可去找我”。

按照青龙的指点,万花庄人找到了青龙居住的山洞并取名青龙洞。后来每遇旱灾,万花庄群众就要到青龙洞祈雨,果然无不灵验。

高员外得知女儿住在青龙洞的消息后,就把青龙洞一带百里山场买下作了女儿的嫁妆,青龙洞上的这个村也就取名叫陪嫁庄村。打那以后每逢初一、十五,这里的山民都要到青龙洞烧香、摆供、叩拜龙王夫妇。二月初二是龙王的生日,每年二月二万花庄也都要举行盛大庙会为龙王过生日。春节前,万花庄的人还要来这里请姑爷、姑奶奶回去过年,这一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万花庄村和陪嫁庄虽距百里之遥,但至今两村群众来往密切。

【山村晨晓】陪嫁庄的早晨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候。一是村庄从无形走向有形,从朦胧走向清晰。夜幕渐退,天色渐亮,村庄从大山中醒来,错落有致的房屋,原始古朴的石板路,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亮。二是村庄从梦境走向现实,从宁静走向动感。鸡鸣声把山民从睡梦中唤醒,男人们迎着朝霞下田,开始一天的劳动,女人们打扫庭院,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牛羊进山了,儿童上学了,村庄又开始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一天。如果有机会领略陪嫁庄的早晨,那一定是别有滋味在心头。

【山村夜色】陪嫁庄的夜晚静谧安详。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村庄和大山融为一体,掩盖在峰峦之中,好像是消失了一样。农家窗户里发出点点昏黄的光亮,远远望去,像是天幕上的星辰在闪烁。或新月如钩,或星光灿烂,或月明星稀,或云淡风清,山民们闲坐在村口的榔榆树下谈天说地,声音在旷野里悠远飘忽,仿佛是天界神仙在轻言笑语。从村后的深山里偶尔传来凄厉的狼嗥,使夜幕里的山村更显空寂和神秘。如果你能在山村小住一晚,定会忘记都市的喧嚣,忘记心中的烦恼,获得一份宁静、淡泊、深远、博大的心境。

【观景台】观景台建于2002年春,总面积600平方米,是通往大峡谷的入口,在这里看到的大峡谷,真的就像一条安然而卧的巨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座座山脉就像是道道绿色屏障,护卫着神秘而又神圣的青龙峡谷。

观景台距谷底的相对高差是750米。下边山头上的那个小房子(三间北屋)就是青龙王庙,庙北边大约500米处的山崖下就是在方园百里内享有盛名的青龙洞。

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峡谷的一段,但无法看到峡谷的全貌,只有走进峡谷,才能感受到青龙峡的深邃清幽,观赏到青龙峡的秀色美景。

【望亲亭】(沿观景台右边的步道往下走350米的一座凉亭即是望亲亭)这个亭子就叫望亲亭,建于2001年秋,亭子下面这个山崖叫望亲崖。望亲崖正对的东南方向就是武陟县万花庄。相传,高小姐被青龙王娶到这里后,时常怀念家乡亲人,常常站在思亲崖上远眺故乡,寄托思乡之情。景区开发建设后就在这座崖上建了这座望亲亭。对面那座山峰,山势起伏,形状酷似一个大公鸡的冠,故名鸡冠山。鸡冠山上有一个穿透山体的洞叫通天洞,当地人称鸡冠山为窟窿山,地质学上称这一现象为“天窗”。这一地名在清代的县志上也有记载。朋友们请看,正前方山脚下的那座山脉像不像安卧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一条硕大的鲤鱼呢?

【青龙王庙】这就是青龙王庙,过去叫龙神祠,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即公元1542年,是当时的河北道台(官名)拨款修建的。之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994年又两次重建。门额上面这块牌匾是清朝光绪皇帝亲笔书写的御匾,这样的牌匾共有两块,除这一块外,另一块在武陟县万花庄青龙祠内。

关于皇帝赐御匾的前后经过,万花庄青龙祠有石碑详细记载:

清光绪三年,大旱,死人无数。掌管彰(现山西陵川)、怀(怀庆府)、卫(现新乡卫辉市)三府的雷道台指示下属会同武陟知县张保谦到青龙洞设坛求雨,解除了旱情。光绪皇帝闻奏后,随命雷道台在皇宫设坛求雨。不一会儿果然雷声大作,暴雨如注,光绪皇帝十分高兴,就御笔亲书了“惠普中州”两块牌匾,并派御使分别将匾送到了这里和万花庄青龙祠。

【青龙洞】这里呢,就是传说中青龙王及龙王奶奶居住的青龙洞。据说,这里曾被一个凶虐的旱魔霸占着,方圆百十里内没有水吃。青龙王赶走了旱魔,并将堵在水源口的巨石推开,这一带才有了水。现在,青龙峡谷中有块石头叫“老鳖石”,相传就是当年旱魔封堵水源用的石头。

细心的游客可以发现,在这山上的岩石缝里生有一种叫樱草的植物,开娇艳的粉红色小花,据说就是当年旱魔逃跑时伤口流出来的血变成的。虽然好看,却味苦有毒,碰到之后皮肤会奇痒难忍。

据当地人讲,明朝永乐年时,青龙洞口高三丈三,非常宽敞明亮,那么,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呢?

明朝时,万花庄的人来这里求雨,因为是龙王奶奶的娘家人,所以屡求屡应,青龙王还给了万花庄人一面分水旗,好让他们进洞而不被湿了脚。有一年,万花庄派了一批年轻人来求雨,来到青龙洞口时,天刚朦朦亮。一个人说:“这次咱们悄悄进去,看看这么早龙王爷和龙王奶奶在干些啥”?年轻人好奇心重,经他这么一说,其他人就同意了,于是他们既没有点火放铳,也没有燃放鞭炮,竟直拿着分水旗、抬着供品走进了山洞。那会儿,龙王爷和龙王奶奶还没起床。青龙王一看他们这样进来,很是生气,就施起了法术。只听轰隆隆三声雷响,青龙洞接连向下降了三丈,吓得几个年轻人抱头鼠窜,慌乱中将分水旗丢在了洞里。

从那以后,青龙洞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万花庄人没了分水旗,就再也没进过山洞深处,这个洞究竟有多深,没人知道。但人们相信,龙王爷和龙王奶奶一定还住在里面,他们照常来洞口烧香祭拜,至于灵不灵验,那就要看龙王爷高兴不高兴了。

青龙洞的水流很有规律,流水之前会发出很大的声音。据专家说,洞内深处很可能有一个天然的虹吸管道与一个类似大水池结构的地方相连,每隔一定时间,水会自动被管道吸走。一些香客认为青龙洞的水是神水,每次来必饮几口,并带回家一些,有的甚至住在青龙洞,天天喝水来治病。

【黄龙洞】这个洞叫黄龙洞,洞口高10米,宽6米,深约50米。走进洞内可以看到许多莲花瓣样的水池,丰水期时池内蓄满清水,洞内溪流淙淙,是这一带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溶洞。之所以把这个洞叫黄龙洞,是因为原先黄龙就住在这里,后来因为和青龙赌棋赌输了,只好搬到了青龙峡谷内的小黄龙洞。

明朝永乐年,青龙被玉帝贬下凡后,由黄龙代行青龙之职,那知黄龙还不如青龙,一味贪玩,玩忽职守。玉帝恼怒,便也将其贬下凡尘,住在距此20公里影寺村南的山洞里。黄龙谪限期满后,玉皇大帝责令黄龙给青龙当副手,共同掌管北方降雨。黄龙无奈,只好从影寺村南的洞中搬到这里居住。但时间不长,黄龙就为争香火与青龙闹起了别扭。黄龙和青龙商量下棋赌输赢,三局两胜,谁输谁就得搬到青龙峡谷内的洞里住,各受各的香火。结果黄龙输了,按规定只好搬走了。当时黄龙的媳妇说啥也不愿走,是被黄龙硬拖着下山的。现在,从黄龙洞到青龙峡谷底的小黄龙洞这一带的灌木都是顺坡向下长的,那就是当年黄龙拖媳妇时留下的痕迹。

【老妖洞】我们面前的这个大厅就是老妖洞。洞高6米,宽10米,深40米。洞顶、洞壁有异彩粉呈的石钟乳和石笋。石钟乳生长非常缓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石钟乳虽然很小,但是它们却经历了几万甚至几十万年的时间才形成现在这个样子。

【两亲家洞】这里就是两亲家洞。洞长40米,洞高5米,洞宽2-3米,一个洞口在南边崖壁上,另一个洞口在东边崖壁上,呈90度角蜿蜒贯通。明朝,高员外一家到青龙洞探望女儿时就住在这个洞里,所以当地人称它为“两亲家洞”。

【石人对石门】在两亲家洞东口左边的岩壁上,有一块方形凹进去的部分,极象是两扇关闭的石门。而在石门的正前方、峡谷那边的山崖上,又恰好有一座孤立的石柱,形似石人,石人石门遥相呼应。村民中有句俗话:“石人对石门,没金必有银”,按照这一说法,当地人确信,石门后的山体里珍藏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其实,石人对石门在这里只是一种被神化了的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青龙湖】(站在刚才在望亲亭看到的鲤鱼头上)在这里俯视青龙峡谷可以看到青龙湖似一块碧玉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碧水如镜倒映着青山绿树、如障群峰。青龙湖又名青龙水库,建于上世纪60年代,坝高50米,总蓄水量44万立方米。2003年夏,在水库上游又新建了一座高22米的二级水坝,使水面向前延伸了500多米。2003年秋,景区投资在这块水面上建成了水上游乐园。待会下到沟底,朋友们可以乘船游玩。

【大将军】在水库北端水上游乐园左岸边的这座巍峨雄壮的山峰,仿佛是一位披铠戴甲、久经沙场的威武将军,正挺胸昴首威风凛凛地望着远方。他好象是在思索,怎么打赢下一场恶战,又象是在回味一生的戎马生涯。

【黄龙洞】朋友们,这里就是黄龙洞。洞口直径5米,洞深400余米,由外及里,逐渐变小变窄。洞中常年泉水潺潺,清凉袭人。由于水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加上常年的沉积凝结,形成了一道道天然石阶,就好象是龙背上的鳞片,富有层次。这个山洞就是当年黄龙被青龙赶到谷底后居住的地方。

【幽瀑】眼前这挂瀑布名叫幽瀑,这个名字是根据它的外在形态命名的。朋友们请看,在同一等高线上,这块巨石把原本平坦的水面分成二条水流,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幽”字。水流从巨石中间流泻、水声轻、流速慢、幽雅、恬静。由此,我们称它为幽瀑。

【凝翠泉】这股泉水就叫凝翠泉。不仅是因为它水流清澈,色泽如翠,更因为在泉水溢出的地方形成了一块巨大的“水锈石”,石上布满了苔衣和青草,远远望去,就好像是一块巨大的翡翠搁置在河边上。泉水经年不息从上面流过,带走的只是岁月的轮回,留下的却是那永远的青翠,故称凝翠泉。

【崖景:千猴崖】在这座崖壁上,由于岩缝长年渗水,形成了一块块姿态各异的水锈石。这些怪石形成一片,连成一体,酷似成百上千只太行猕猴在此聚会。它们或仰或卧,或蹲或站,或抓耳挠腮,或追逐嬉戏,或携妻牵子,或抱头私语,既像在召开盛会,又像在举行庆典,给人无限遐想。最为奇特的是,这崖壁之上竟还有个洞龛,朋友们请看,那里大概就是猴王享有的洞天福地吧。

这些形态各异的水锈石,学名叫“芦管岩”。它的形成机理和钟乳石大致相同。只不过它们是碳酸盐附着在植物的根系表面,进而结晶形成的,因为常年受光照、风吹、雨淋,与钟乳石有一定的区别。

【石景:豹子头】从峡谷底部往上看,迎面的这座黄色断崖犹如一只大豹子从山体中探出头来到溪中饮水。朋友们请看,断崖中间坚着凹进去的黑色岩体像不像豹子的眼睛,断崖边缘那孤形的轮廓和崖下缺口不正是豹子的鼻子和嘴巴吗?

【功到渠成】(豹子头右拐弯15米处谷底黄色巨石上的水沟)朋友们请看,在这块巨石之上,流水长年累月从上面流过,竟把平整石头的表面冲刷出一道深深的水沟,形成一段天然石渠。眼前的这幅景象不得不让我们感叹时间和流水的力量。正是流水凿石石成渠,铁杵磨针叹光阴,由此我们把这一景观称为功到渠成。

【青龙潭】这里就是青龙潭,因潭上这块水锈石酷似一个巨大的龙头而得名。这里潭水碧绿,清澈见底,潭面约150平方米,是青龙峡内较大的水潭之一,也是游人摄影留念的好地方。

【九连瀑】青龙峡是原始清新的,它有着少女般的纯情和诗一般的朦胧,眼前这九条相连的瀑布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大家看,从这里往上,在不足300米的峡谷内有九条瀑布分布其间,它们或气势磅礴,如飞龙探渊;或平整细腻,光滑似锦;或轻扬漫洒,似含羞少女。形似各自独立,神却相依相连,它们以水搭桥,以水牵线,高低错落,相映成趣,在青山掩映的河道之中勾勒出一幅素雅、美妙的水墨画卷,于是我们送给它一个和它姿态一样素雅、美妙的名字“九连瀑”。

【潭瀑景观:游龙戏凤】游龙戏凤是九连瀑景点的第五个瀑布,在这里奔涌的溪流汇聚成直径1米的水注沿黄色的河床倾泻而下,有如一条长龙在谷底翻腾咆哮。瀑下一潭碧水恰似一只绿色的凤鸟安卧在峡谷之中。远远看去,瀑布和水潭就像游龙和凤鸟在一起私语嬉戏。龙凤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幸福吉祥的化身,在此要特别祝愿各位游客龙凤呈祥,吉祥如意。

【金银滩】大家请看,这一地段的河床宽阔,光线充足,水流平缓,水质清洌,微风抚过,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泛起银白色的波光,煞是迷人。透过水面,澄黄的河床底如同铺上了一层金子,色泽鲜明,金光闪烁。所以我们把这一块河滩叫做金银滩。在丰水季节,水的颜色变得碧绿,河床的金光闪烁在碧水之间,则又形成了另一种景观——金波碧潭。

【宝塔山】对面的这座孤山突兀而立,从这个方向看呈圆柱形,由下而上,逐渐变小,犹如一座天然的宝塔,气势雄伟,蔚为壮观,我们叫它“宝塔山”。

【龙泉】这里就是龙泉。青龙峡谷中有泉水数十眼,这是其中之一,据当地人说,此泉是青龙王所赐,与青龙洞遥遥相对,故起名叫“龙泉”。泉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断,是青龙峡谷主要水源之一。

【石人峰、鸳鸯峰】对面这二座山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左边山峰上的石柱,就是我们在两亲家洞看到的石人。右边这座山峰则如一只可爱的鸳鸯,静默而卧,若有所思。我们分别把这两座山峰叫做石人峰、鸳鸯峰。

【叠翠谷】眼前的这道道山谷高低错落,崖坎叠加,层次分明,且山体植被茂密、绿树掩映,郁郁葱葱,青翠欲滴。于是,我们把这个山谷称为叠翠谷。

【佛龛峰】眼前的这片崖壁表面平整,中部微凹,高约150米,宽120米,形似天然佛龛,为此,我们把它称为佛龛峰。

【镇山神兽】在这道伸向峡谷的山岭之上,数块怪石一字排开。不知在大家眼里,这些怪石又像些什么?当地人把它们称作镇山神兽,愿它们真的能威镇山中恶魔,保佑一方平安。

【树景:石上春秋】石上生树,这在我国的名山大川中并不多见,然而在青龙峡景区,我们却能够在两处欣赏到这一奇观。眼前,大家看到的只是其中一处,另一景观在我们的前方,待会我们便可以看到。那么,这一景观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呢?大家看,其一,河边岩石上的这两棵树扎根石缝,一大一小,枝繁叶茂,姿态优美,树依石而生,石托树而立,石树互为一体,堪称奇观,是为一奇。其二,大家可以想一想,石与树在此是如何结合的呢?是先有树?还是先有石上的石缝?有人说,先有石缝,树种因大风吹刮遇到石缝中的泥土,在适宜的条件下得以生长;也有人说,先有树,树在成长过程中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撑开了岩石阻障,透过石缝不断向外伸展。那么,到底是先有树还是先有石上的石缝,我们不得而知,这不能不使让人感到奇怪,是为二奇。其三,石与树融为一体,互为保护,共同抵御风雨的洗礼和山洪的冲击。人们要想移树,就必先移去树下的石,而要想移石,就必先移去石上的树,甚是奇妙,是为三奇。其四,石树相依而生,相抚相偎,犹如一对恋人,它们携手并肩,同心同志,共抵洪水猛兽,共度风风雨雨,正可谓:“石树相依苦苦恋,爱如枷锁情为伴,春秋连理度风雨,道是无缘却有缘”,堪称奇情,是为四奇。由此,我们叫它石上春秋。

【石景:鳄鱼观天】河床上的这块巨石恰似一条出水的鳄鱼仰首望天,神情专注,似乎已陶醉于青天白云的无限美景之中。

【石景:蟾蜍石】眼前的这块巨石形如一巨型蟾蜍,巨石表面粗糙不平,隆起大小不一的疙瘩,恰似蟾蜍的体表,形象逼真。这只蟾蜍正在抬头痴望,看有没有天鹅掉下来,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一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疯了!

【旺荣瀑布】这里就是旺荣瀑布,这挂瀑布宽9米,高13米,水流湍急,喷珠溅玉,轰鸣声响彻山谷,形成一道亮丽的水幕,掩映在峡谷之间。

这个瀑布原来叫“王荣瀑布”,因为有一个叫王荣的隐士曾在此修行而得名。

隐士王荣长相俊美,博览群书,通晓诗史,对琴棋书画无不精通。他无意做官,故而隐居在此炼丹弹琴,诵经阅史,赏景作赋。王荣尤其擅长弹琴,他的琴声悠扬,饱含深情,如泣如诉,感人肺腑,常引得飞禽走兽驻足静听。

优美的琴声也深深打动了一位长发及地、身穿翠衣的秀丽女子,她经常坐在瀑布下边静听王荣弹琴。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王荣渐渐发现,这女子言谈举止轻浮不端,就起了疑心。,

一天,王荣趁女子不注意将一包朱砂撒在了女子身上,有意试探女子身份。一阵白烟过后,翠衣女子竟变成一棵柳树干杨树身的怪树。原来这翠衣姑娘是个柳树精,被王荣看破后,现了原形,成了柳不柳、杨不杨的怪样子。

【杨柳树】这棵树就是刚才讲到的杨柳树,它似杨非杨,似柳非柳,虽是柳树的躯干,但却长着杨树的枝叶,人们据此把它称为杨柳树。一位游人在一首诗中赞到:“水中一棵树,不知是杨柳,不为山洪急,悠悠度春秋”。

【情侣石、同心潭、忘情瀑】在这儿的河道两侧有两块突兀、互相呼应的岩石,其中的一块仰首凝视,好象是在向对面的那块岩石打招呼,而对面的那块则低头含羞,欲言又止。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想起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相约相会的一幕。在它们的前面是一汪碧潭,潭底岩石因长时间水流冲刷,形成相连的心形。在水潭的上方,一挂瀑布洋洋洒洒,轻盈而不失灵性,温柔而富有动感。岩石、碧潭、瀑布组成了一组如梦如幻的情爱场景,游人至此,似乎可以寻味到爱情的美妙意境,感受到这种美好情感的温馨与博大。人们也据此把这组景观取名为情侣石、同心潭、忘情瀑。

【树景:同根异志】如果说前面的“石上春秋”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奇景异致的话,那么眼前的这道石树一体景观体现的则是另一番韵味了。在这块近乎方形的岩石上,一棵松树长出了两个躯干,它们虽同系一根,但却背向而长,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志不同,道不合,不相往来。人们据此把这一景观取名为“同根异志”。这里也有一首诗来描写此情此景:“石上两兄弟,同根不同趣,一朝翻了脸,各自向东西”。

【猿人背山、鲁迅峰】想必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但是在青龙峡,我们却可以欣赏到栩栩如生的猿人背山。大家看对面的那座陡峭的山峰,悬崖边上有一块岩石酷似一个猿人,鼻、嘴、肩依稀可见。它把大山紧紧背在自己身上,既像是在效仿愚公移山,又像是在展示自己的力量。其实,也有人将他看作鲁迅先生,您看,像吗?

【绵羊渡水、乌龟挡路】走到这里,眼前的河滩上突然出现一块巨石卡在河道中间,挡住了游人的去路,这块巨石就是乌龟石。在乌龟石之后,还有一块小一点的石头,极象一只绵羊,它半入水中,象是要淌河而过,而又被龟石所挡,一幅认真而又无奈的样子。于是人们形象地称这两块石头为“绵羊渡水,乌龟挡路”。

据说当年就是这块石头堵住了青龙洞的水源,被青龙王施法术抛在了这里,而当时正有一只羊在这里饮水,结果被堵在里面,怎么走也走不出来了!

【猴子拜观音】大家请看,在左边的那座山峰上,有几块岩石似乎很随意地堆放在那里,却堆出了颇有意味的效果。看上去就像观音菩萨的莲花座一样。而在它的左边山崖下,恰好又有一块孤立的条石,形如一只猴子,身体微微倾向莲花座的方向。这么一个组合景观就好像是孙悟空在求拜观音菩萨,无奈观音菩萨云游四海,空留莲花一座,孙悟空只好顶礼膜拜、虔诚等待。所以当地人把这一景观叫做猴子拜观音。

【三官洞】这里就是这一代最有名气的三官洞。请各位游客抬头看一下洞口上部的钟乳石,你可以展开你的思维尽情想象,通过想象你会看到一个古老的神话。由于该洞还没有开发出来,所以现在还不能入内。在这里我把洞内的情况给大家作一简单介绍。

三官洞洞深在1700米左右,分上、中、下三个大厅,洞里有完整的洞庭、洞腔。洞内瀑、潭相连,梯次推进,没于水中的边石坝,或酷似苍龙,或形似如意,神形兼备,蜿蜒崎岖,妩媚秀丽,与洞壁、洞顶形态各异的石钟乳、石笋相映生辉,有如龙宫仙境。

三官洞大约形成于300——400万年前著名的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在二氧化碳、水、地壳震荡的作用下,地下水不断冲击、溶蚀层理结构的碳酸盐岩,形成了象三官洞这样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溶洞。

关于三官洞名称的由来,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

400多年前,河南、山西一带发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旱,接连三年滴雨未降,河床龟裂,赤地千里,庄稼绝收。老百姓不堪忍受干旱之苦,纷纷携儿带女,逃荒要饭,流离他乡。泽州、陵川、修武三地的县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一起去青龙洞为民祈雨。

为了表示虔诚和决心,三个县官除准备了丰盛的祭品外,每人还各顶了一个斗,斗里装满了火药,火药中插着一把点燃的香,三步一拜,前往青龙洞祈雨。意思是若还不降雨,他们三人就将被火药炸死,决不生还。

走到三官洞这个地方时,斗里的香只剩下二指高了,火药眼看就要爆炸,就在这时,忽然晴天一声响雷,下起了瓢泼大雨,浇灭了即将点燃的火药。老百姓说,青龙王是被三位县官为民请命的壮举所感动,才降下了甘霖。

从那以后,这一带就一直风调雨顺。老百姓感念三位舍身为民的县官,就把这个洞取名为三官洞,并在洞口为他们塑了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石像就是当时雕成的,只是日久年深已经损毁,但三位县官舍身为民的壮举至今被人们传颂。

【索道】该索道隶属焦作青龙峡索道服务有限公司,总投资600万元。始建于2001年12月3日,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于2002年7月18日经国家索检中心一次验收合格。

本索道为单循环、双吊篮索道。由驱动装置,张紧和制动装置、迂回装置、运载索、吊篮、支架、托压索轮组、电气设备等部分组成。索道设计以安全舒适、经济方便为原则,突出了与周围景观的协调一致性与实用性。

索道上站房位于陪嫁庄北山顶,下站房位于上山步道中段。上下站高差268米,水平距离744米。共有吊篮86个,每小时运客量为380人,单程运行需时14分钟。该索道由北京机械研究所设计制造,辽宁葫芦岛市安装公司安装。

朋友们,走到这里,让我们回过头来,远望流翠的水,远眺连绵的山,水流如诗如梦,远山苍苍茫茫;蒸腾的白云掩印着峡谷,构成了一幅大气磅礴的水墨长卷。

“碧水青山饰青龙,雄峰流云扮长空”。今天的旅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真诚希望与各位朋友再次相会在青龙峡畔,我们在这里静候着您的到来。

,

一天,王荣趁女子不注意将一包朱砂撒在了女子身上,有意试探女子身份。一阵白烟过后,翠衣女子竟变成一棵柳树干杨树身的怪树。原来这翠衣姑娘是个柳树精,被王荣看破后,现了原形,成了柳不柳、杨不杨的怪样子。

【杨柳树】这棵树就是刚才讲到的杨柳树,它似杨非杨,似柳非柳,虽是柳树的躯干,但却长着杨树的枝叶,人们据此把它称为杨柳树。一位游人在一首诗中赞到:“水中一棵树,不知是杨柳,不为山洪急,悠悠度春秋”。

【情侣石、同心潭、忘情瀑】在这儿的河道两侧有两块突兀、互相呼应的岩石,其中的一块仰首凝视,好象是在向对面的那块岩石打招呼,而对面的那块则低头含羞,欲言又止。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想起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相约相会的一幕。在它们的前面是一汪碧潭,潭底岩石因长时间水流冲刷,形成相连的心形。在水潭的上方,一挂瀑布洋洋洒洒,轻盈而不失灵性,温柔而富有动感。岩石、碧潭、瀑布组成了一组如梦如幻的情爱场景,游人至此,似乎可以寻味到爱情的美妙意境,感受到这种美好情感的温馨与博大。人们也据此把这组景观取名为情侣石、同心潭、忘情瀑。

【树景:同根异志】如果说前面的“石上春秋”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奇景异致的话,那么眼前的这道石树一体景观体现的则是另一番韵味了。在这块近乎方形的岩石上,一棵松树长出了两个躯干,它们虽同系一根,但却背向而长,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志不同,道不合,不相往来。人们据此把这一景观取名为“同根异志”。这里也有一首诗来描写此情此景:“石上两兄弟,同根不同趣,一朝翻了脸,各自向东西”。

【猿人背山、鲁迅峰】想必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但是在青龙峡,我们却可以欣赏到栩栩如生的猿人背山。大家看对面的那座陡峭的山峰,悬崖边上有一块岩石酷似一个猿人,鼻、嘴、肩依稀可见。它把大山紧紧背在自己身上,既像是在效仿愚公移山,又像是在展示自己的力量。其实,也有人将他看作鲁迅先生,您看,像吗?

【绵羊渡水、乌龟挡路】走到这里,眼前的河滩上突然出现一块巨石卡在河道中间,挡住了游人的去路,这块巨石就是乌龟石。在乌龟石之后,还有一块小一点的石头,极象一只绵羊,它半入水中,象是要淌河而过,而又被龟石所挡,一幅认真而又无奈的样子。于是人们形象地称这两块石头为“绵羊渡水,乌龟挡路”。

据说当年就是这块石头堵住了青龙洞的水源,被青龙王施法术抛在了这里,而当时正有一只羊在这里饮水,结果被堵在里面,怎么走也走不出来了!

【猴子拜观音】大家请看,在左边的那座山峰上,有几块岩石似乎很随意地堆放在那里,却堆出了颇有意味的效果。看上去就像观音菩萨的莲花座一样。而在它的左边山崖下,恰好又有一块孤立的条石,形如一只猴子,身体微微倾向莲花座的方向。这么一个组合景观就好像是孙悟空在求拜观音菩萨,无奈观音菩萨云游四海,空留莲花一座,孙悟空只好顶礼膜拜、虔诚等待。所以当地人把这一景观叫做猴子拜观音。

【三官洞】这里就是这一代最有名气的三官洞。请各位游客抬头看一下洞口上部的钟乳石,你可以展开你的思维尽情想象,通过想象你会看到一个古老的神话。由于该洞还没有开发出来,所以现在还不能入内。在这里我把洞内的情况给大家作一简单介绍。

三官洞洞深在1700米左右,分上、中、下三个大厅,洞里有完整的洞庭、洞腔。洞内瀑、潭相连,梯次推进,没于水中的边石坝,或酷似苍龙,或形似如意,神形兼备,蜿蜒崎岖,妩媚秀丽,与洞壁、洞顶形态各异的石钟乳、石笋相映生辉,有如龙宫仙境。

三官洞大约形成于300——400万年前著名的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在二氧化碳、水、地壳震荡的作用下,地下水不断冲击、溶蚀层理结构的碳酸盐岩,形成了象三官洞这样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溶洞。

关于三官洞名称的由来,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

400多年前,河南、山西一带发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旱,接连三年滴雨未降,河床龟裂,赤地千里,庄稼绝收。老百姓不堪忍受干旱之苦,纷纷携儿带女,逃荒要饭,流离他乡。泽州、陵川、修武三地的县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一起去青龙洞为民祈雨。

为了表示虔诚和决心,三个县官除准备了丰盛的祭品外,每人还各顶了一个斗,斗里装满了火药,火药中插着一把点燃的香,三步一拜,前往青龙洞祈雨。意思是若还不降雨,他们三人就将被火药炸死,决不生还。

走到三官洞这个地方时,斗里的香只剩下二指高了,火药眼看就要爆炸,就在这时,忽然晴天一声响雷,下起了瓢泼大雨,浇灭了即将点燃的火药。老百姓说,青龙王是被三位县官为民请命的壮举所感动,才降下了甘霖。

从那以后,这一带就一直风调雨顺。老百姓感念三位舍身为民的县官,就把这个洞取名为三官洞,并在洞口为他们塑了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石像就是当时雕成的,只是日久年深已经损毁,但三位县官舍身为民的壮举至今被人们传颂。

【索道】该索道隶属焦作青龙峡索道服务有限公司,总投资600万元。始建于2001年12月3日,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于2002年7月18日经国家索检中心一次验收合格。

本索道为单循环、双吊篮索道。由驱动装置,张紧和制动装置、迂回装置、运载索、吊篮、支架、托压索轮组、电气设备等部分组成。索道设计以安全舒适、经济方便为原则,突出了与周围景观的协调一致性与实用性。

索道上站房位于陪嫁庄北山顶,下站房位于上山步道中段。上下站高差268米,水平距离744米。共有吊篮86个,每小时运客量为380人,单程运行需时14分钟。该索道由北京机械研究所设计制造,辽宁葫芦岛市安装公司安装。

朋友们,走到这里,让我们回过头来,远望流翠的水,远眺连绵的山,水流如诗如梦,远山苍苍茫茫;蒸腾的白云掩印着峡谷,构成了一幅大气磅礴的水墨长卷。

“碧水青山饰青龙,雄峰流云扮长空”。今天的旅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真诚希望与各位朋友再次相会在青龙峡畔,我们在这里静候着您的到来。

,

一天,王荣趁女子不注意将一包朱砂撒在了女子身上,有意试探女子身份。一阵白烟过后,翠衣女子竟变成一棵柳树干杨树身的怪树。原来这翠衣姑娘是个柳树精,被王荣看破后,现了原形,成了柳不柳、杨不杨的怪样子。

【杨柳树】这棵树就是刚才讲到的杨柳树,它似杨非杨,似柳非柳,虽是柳树的躯干,但却长着杨树的枝叶,人们据此把它称为杨柳树。一位游人在一首诗中赞到:“水中一棵树,不知是杨柳,不为山洪急,悠悠度春秋”。

【情侣石、同心潭、忘情瀑】在这儿的河道两侧有两块突兀、互相呼应的岩石,其中的一块仰首凝视,好象是在向对面的那块岩石打招呼,而对面的那块则低头含羞,欲言又止。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想起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相约相会的一幕。在它们的前面是一汪碧潭,潭底岩石因长时间水流冲刷,形成相连的心形。在水潭的上方,一挂瀑布洋洋洒洒,轻盈而不失灵性,温柔而富有动感。岩石、碧潭、瀑布组成了一组如梦如幻的情爱场景,游人至此,似乎可以寻味到爱情的美妙意境,感受到这种美好情感的温馨与博大。人们也据此把这组景观取名为情侣石、同心潭、忘情瀑。

【树景:同根异志】如果说前面的“石上春秋”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奇景异致的话,那么眼前的这道石树一体景观体现的则是另一番韵味了。在这块近乎方形的岩石上,一棵松树长出了两个躯干,它们虽同系一根,但却背向而长,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志不同,道不合,不相往来。人们据此把这一景观取名为“同根异志”。这里也有一首诗来描写此情此景:“石上两兄弟,同根不同趣,一朝翻了脸,各自向东西”。

【猿人背山、鲁迅峰】想必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但是在青龙峡,我们却可以欣赏到栩栩如生的猿人背山。大家看对面的那座陡峭的山峰,悬崖边上有一块岩石酷似一个猿人,鼻、嘴、肩依稀可见。它把大山紧紧背在自己身上,既像是在效仿愚公移山,又像是在展示自己的力量。其实,也有人将他看作鲁迅先生,您看,像吗?

【绵羊渡水、乌龟挡路】走到这里,眼前的河滩上突然出现一块巨石卡在河道中间,挡住了游人的去路,这块巨石就是乌龟石。在乌龟石之后,还有一块小一点的石头,极象一只绵羊,它半入水中,象是要淌河而过,而又被龟石所挡,一幅认真而又无奈的样子。于是人们形象地称这两块石头为“绵羊渡水,乌龟挡路”。

据说当年就是这块石头堵住了青龙洞的水源,被青龙王施法术抛在了这里,而当时正有一只羊在这里饮水,结果被堵在里面,怎么走也走不出来了!

【猴子拜观音】大家请看,在左边的那座山峰上,有几块岩石似乎很随意地堆放在那里,却堆出了颇有意味的效果。看上去就像观音菩萨的莲花座一样。而在它的左边山崖下,恰好又有一块孤立的条石,形如一只猴子,身体微微倾向莲花座的方向。这么一个组合景观就好像是孙悟空在求拜观音菩萨,无奈观音菩萨云游四海,空留莲花一座,孙悟空只好顶礼膜拜、虔诚等待。所以当地人把这一景观叫做猴子拜观音。

【三官洞】这里就是这一代最有名气的三官洞。请各位游客抬头看一下洞口上部的钟乳石,你可以展开你的思维尽情想象,通过想象你会看到一个古老的神话。由于该洞还没有开发出来,所以现在还不能入内。在这里我把洞内的情况给大家作一简单介绍。

三官洞洞深在1700米左右,分上、中、下三个大厅,洞里有完整的洞庭、洞腔。洞内瀑、潭相连,梯次推进,没于水中的边石坝,或酷似苍龙,或形似如意,神形兼备,蜿蜒崎岖,妩媚秀丽,与洞壁、洞顶形态各异的石钟乳、石笋相映生辉,有如龙宫仙境。

三官洞大约形成于300——400万年前著名的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在二氧化碳、水、地壳震荡的作用下,地下水不断冲击、溶蚀层理结构的碳酸盐岩,形成了象三官洞这样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溶洞。

关于三官洞名称的由来,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

400多年前,河南、山西一带发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旱,接连三年滴雨未降,河床龟裂,赤地千里,庄稼绝收。老百姓不堪忍受干旱之苦,纷纷携儿带女,逃荒要饭,流离他乡。泽州、陵川、修武三地的县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一起去青龙洞为民祈雨。

为了表示虔诚和决心,三个县官除准备了丰盛的祭品外,每人还各顶了一个斗,斗里装满了火药,火药中插着一把点燃的香,三步一拜,前往青龙洞祈雨。意思是若还不降雨,他们三人就将被火药炸死,决不生还。

走到三官洞这个地方时,斗里的香只剩下二指高了,火药眼看就要爆炸,就在这时,忽然晴天一声响雷,下起了瓢泼大雨,浇灭了即将点燃的火药。老百姓说,青龙王是被三位县官为民请命的壮举所感动,才降下了甘霖。

从那以后,这一带就一直风调雨顺。老百姓感念三位舍身为民的县官,就把这个洞取名为三官洞,并在洞口为他们塑了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石像就是当时雕成的,只是日久年深已经损毁,但三位县官舍身为民的壮举至今被人们传颂。

【索道】该索道隶属焦作青龙峡索道服务有限公司,总投资600万元。始建于2001年12月3日,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于2002年7月18日经国家索检中心一次验收合格。

本索道为单循环、双吊篮索道。由驱动装置,张紧和制动装置、迂回装置、运载索、吊篮、支架、托压索轮组、电气设备等部分组成。索道设计以安全舒适、经济方便为原则,突出了与周围景观的协调一致性与实用性。

索道上站房位于陪嫁庄北山顶,下站房位于上山步道中段。上下站高差268米,水平距离744米。共有吊篮86个,每小时运客量为380人,单程运行需时14分钟。该索道由北京机械研究所设计制造,辽宁葫芦岛市安装公司安装。

朋友们,走到这里,让我们回过头来,远望流翠的水,远眺连绵的山,水流如诗如梦,远山苍苍茫茫;蒸腾的白云掩印着峡谷,构成了一幅大气磅礴的水墨长卷。

“碧水青山饰青龙,雄峰流云扮长空”。今天的旅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真诚希望与各位朋友再次相会在青龙峡畔,我们在这里静候着您的到来。

八里沟景区导游词

时间:2009-07-23 13:26来源:中国旅游景区所属栏目:河南导游词 浏览:57次点击

首先,让我们对八里沟景区的地理方面有个简单的了解。八里沟景区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深山区,距新乡市50公里,辉县市25公里,总面积42平方公里。景区森林覆盖面积率达90%,植物有1100多种,动物60多种。景区内有7大险谷、36奇峰、处处皆有神秘奇异之感。这里荟萃了太行山水之精华,集奇、险、峻、秀、幽于一谷,自古即为游览胜地。景区内剑峰千仞,沟壑奇幽,飞瀑鸣涧,清泉潺流,林木葱茏,花草馥郁,猕猴嬉戏,群鹿呦呦。它是太行山水精粹所聚之地,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九寨、青城之幽,黄山、峨眉之秀,因此人们常称八里沟为“太行之魂”。

这里的主要景点有三潭、三龛、石门水库姚家坟、八里沟大瀑布、猕猴自然保护区、桃花渡、山神庙、羊洲地、红石河等40余处,步移景异,各有所奇。其中八里沟大瀑布与红石河二处为景区精中之华,故景区形象口号为“天河奇瀑,太行之魂”。还可登太行主峰玉皇峰,东观日出,西望云海,南眺黄河九曲,北览千峰竞秀。真可谓“万山偃伏此峰高,举目四观天下小。”呀!

景区内年平均气温14度,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三伏炎热人难熬,清凉到此乐陶陶”,极宜消夏避暑。景区空气清新,沁人心脾,山泉甘甜,环境清幽,是一处天然氧吧,山水精品画廊。这么优美的环境,自古以来酿造了“常来八里沟,能活九十九”这句佳话!同时,八里沟还是您观赏原始山水的理想胜地,休闲度假的温馨家园,回归自然的世外桃源。1990年我国园林专家来此考察,认为八里沟景区贵在原始、美在自然,称此景为“亚洲一绝”。

在车上,我们沿途将看到柳叶泉水库、三潭,石门庙等景区柳叶泉位于三潭之下、石门沟口之外。泉水从乱石中汩汩涌出,水面细长,状如柳叶,故称柳叶泉。泉水四季不断,缓缓注入柳叶泉水库,形成清澈透明的山间平湖。湖水深则碧绿,视若无底;浅则透明,沙石可见。鱼跃蟹浮,日月临照,青山入映,是理想的游泳和垂钓场所。三潭,位于石门沟口处两峰对峙的河沟之内,由内向外称头潭、二潭和三潭。又名白龙潭、黄龙潭和黑龙潭。潭潭相挂,面积各有数亩。其中三潭最大,潭水呈黛色,深不可测。相传潭中有神灵,人不敢犯,投入瓦石,风雨立起,求雨甚灵。潭上原建有三仙宫、朝阳宫等,殿堂楼阁建筑雄伟,寺庙倒映潭中,如水晶宫一般。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现仅存一通石碑,其余皆毁.真是可惜至极!望各位游客可以谅解!不过这也可能有助于游客们对这美景的无限遐想吧!

好了,过了“三潭”,我们这就到了石门庙。石门庙是三潭之上所有庙院的总称。其含有关帝、龙王、灵宫、王母洞等。它规模宏伟,密集紧凑的有朝阳宫、太平宫、三仙宫、合称石门三宫。创建于宋,最盛时期三宫为入进院落,院院相通,有房屋130余间。三宫中朝阳宫最大,大殿敬奉王母娘娘,配殿供奉十一神像。相传朝阳宫很有灵气,因此每日香客络绎不绝,每年二月,十月都要在此举行一个月的盛大庙会,商贾云集,热闹非凡,香火集盛。抗日时期,八路军武工队在此活动,日伪军曾多次进攻这里,屡攻屡败,日伪军认为这是神灵在保佑我军,于是便火烧三宫,整整烧了七天七夜,所有建筑化为灰烬,然而敌军还是未能取胜。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石门庙”,转眼间,我们已不知不觉地到了“壮士崖”。壮士崖位于三潭西岸。大家向东望,那不就是刚刚我们参观的“三潭”了!大家现在可以验证“壮士崖位于三潭西岸”这句话的事实了!1948年6月,太行军区48团与国民党反动派在此激战,消灭敌军400多人。为掩护主力撤退转移,8名战士奉命留下阻击,在弹尽路绝的情况下,他们坚贞不屈,英勇跳崖,除一人被树丛拦截而幸存外,其他人皆壮烈牺牲,它是坚贞勇敢历史的记录,因此之后被列为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们为了纪念那些烈士们,在1994年8月1日,又在此建“英烈亭”。《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原型,曾获太行英雄称号,曾任北疆军区司令员的辉县籍郭兴同志,亲手书写“勇士屹立太行头,浴血奋战杀敌寇,粮尽弹绝无退路,一跃黑潭写春秋。”一诗立碑,以示纪念。

一阵激烈的战争重现后,我们又到了“石门水库”,它因水库位于石门沟而得名。1973年为解决辉县市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状况,在原上八里乡的一座小型水库基础上,辉县人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修起了库容30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该水库坝高90米,基宽80米,坝顶宽5.5米,坝长291米。就地取材,红石浆砌,蔚为壮观。丰水季节,水面达10余里,碧水微波,千尺深泓,堪称高峡平糊。

让我们现在来到水库西侧的丹壁崖下看个究竟吧!这里便是“三龛”,内凹30余丈成龛形的洞天福地,远看三龛,实有五龛,龛龛相连。简称一龛井二龛塔,三龛里面住菩萨,四龛娘娘楼,五龛老雕窝。说的是一龛内有一庙,旁有一方圣井,水清见底,旱不涸,涝不溢。二龛有一明代砖塔,塔高10米有余,造型别致,巧夺天工,现塔毁,基存。三龛更为深括俊秀,山门上题有“云峰寺”三个大字,创建于宋,兴废不知何时。明嘉靖年间重修时,基址拓宽,先后建殿堂楼阁十几座,房舍30余家,原名云峰庵,后改名云峰寺,屡有重建。北岸有一悬泉,注入殿前池中,犹如苍龙吐珠,十分壮观。四龛内有一巨石铺地,如姑娘之秀楼。五龛内有一可两人合抱的老雕窝,相传几百年前形成,悬立与绝壁半腰,常见苍鹰盘旋,乌鸦成群,别有一番情趣。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黑老潭,它位于松树坪村南二里许的石门水库内,潭长14余里,宽5-6米,深不可测,水呈黛色,故叫黑老潭。听说常有一黑婆婆出入水面,故又叫黑老婆潭。

啊!那边的猕猴欢蹦乱跳地来了!你一定不禁会问:“这可能是到了猕猴自然保护区吧!”的确,这位于石门沟西部的便是猕猴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东西长16华里,沟内丛林密布,景色清幽,南峰北岭,山势峻峭,林木茂密,溪流潺潺,常有成群的猕猴出没其间,据说有七、八群,每群几十只到百只不等,各有势力范围,外敌不得侵犯。一群猴的活动范围几十公里,冬春多在岭头,夏秋多在溪边避暑、抢食。为保护猕猴,划分猕猴自然保护区,目前这里的猕猴是地球上纬度最北端的猕猴。

经过了美丽风景的侵染,一阵长途跋涉,现在我们又到了抱犊桥。抱犊桥位于松树坪西二里许。有一桥横跨河水之上,桥名抱犊桥,河为抱犊河。相传西汉末年,此地有一个名叫马武的牧童,每天要赶着牛过河到对面山坡上放牧,怕牛犊太小被水淹死,便抱在怀里过河。小牛渐渐长成了大牛,马武仍天天抱着牛过河,不知不觉之间力气大增,成为方圆百里闻名的大力士。忘莽夺取政权后,马武便追随刘秀与王莽作战,成为刘秀手下一员得力战将。马武做官后,常记起从前抱犊过河不易,就出钱命人在河上建起了一座小桥,方便群众过往,后人就把他抱牛经过的着条河叫做抱犊河,称此桥为抱犊桥。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下山,一同去领略八里沟大瀑布这一胜景!八里沟大瀑布,因位于八里沟而得名,又因瀑布的豁口如龙口,又称龙口瀑布。瀑布落差157米,雨季宽20米左右,平时有5米左右,一年四季水流不断。一挂飞瀑,凌虚而下,咆哮奔腾,山鸣谷应,飞珠溅玉,异彩纷呈,磅礴多姿,气势恢弘,被誉为“华北第一瀑”。远望素帛飘渺,节节下泻;近看明珠闪烁,白帐飘落,身临瀑下凉气袭人,使人有“赤日行空午不识,炎热酷暑汗自收”之感。该瀑布还有一个最大奇观。若天气晴朗,阳光直射(上午8点-下午2点)可以看到10余米高的彩虹,七彩俱全,十分壮观。正如清代大学士孙诠所说:“访其侧下悬崖坐,贪看飞泉不肯行。”而瀑布下方的青龙潭因瀑布落入潭中,泛起波涛,似青龙出入水面而得名。

看完了瀑布,下个景点是红石河。现在我们大家脚下的路叫龙盘梯,大家可以看到龙盘梯顺着崖壁盘旋而上,共有700多个台阶。请大家注意安全。过了龙盘梯,再走约一公里的山路就到了红石河。

过了阶,现在便到了红石河。红石河是八里沟瀑布的源头,河宽20米,深0.6米,此河源自山西,海拔1500米,故又称“太行天河”,河床为红石沙岩,光洁平莹,碧水横溢,红绿相映,色彩斑斓,明丽如画,淙淙悦耳,如梦似幻。河水顺着光洁平整的红石板层层叠叠,川流不息,在阳光照耀下,如巨型的水晶板,晶莹透亮,似乱石弹溪琴,淙淙悦耳。

我的介绍别到了这里,山清水秀的八里沟想必给大家带来了美好的印象吧!可能都已经已经跃跃欲试了!那么大家就亲自去你所喜爱的景区体会一下大自然对你的亲吻和拥抱吧!从现在起自主游览,到了晚上7:00在这里集合回家!让我们一同带来神秘和遐想,一起带走美丽和奥妙!游客们,再见!

淇县灵山导游词

时间:2009-07-23 13:26来源:中国旅游景区所属栏目:河南导游词 浏览:103次点击

灵山位于太行山东麓,距朝歌城北10公里,游览面积10公里,游览时间大约需1个小时。这里交通平坦,位置优越,山青水秀,庙宇堂煌。四面环山,东有玉龙峰,西有灵鹫峰,南有灵龟山,北有伏牛岭,群山环抱,昼似莲花吐放,夜如众星捧月,不但景色优美迷人,而且历史源远流长,女娲在此炼石,捏土造人,殷纣王在这儿降香,姜太公在此钓鱼,唐太宗在此加封,究竟景色如何?还请您游览之后,自己作一番评价!

今天当我们站在景区山门时,首先仰头抬望观看到灵山二字,是由2000年8月台湾混无禅留下的墨宝。

走入山门,第一个印入我们眼帘的是这个高13米的女娲神像,它是由花岗岩材料做成的。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据。等史记记载,妇娲是一位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历史人物,她炼石补天,捏土造人,并首创婚姻制度,是东方世界古代人类和古代文明的伟大缔造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的伟大女性先祖。在远古时期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面对巨大的灾难,她挺身而出,无私奉献,造福人类,泽被万物,推进文明,是历史天地的伟大创世先祖。她的行为和事业是鼓舞激励世世代代中华儿女永远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

大像取女娲补天之资,双手高挚,面色刚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底座下有三层平台,第一层平台摆放着十二生屑雕塑,表示着天下亿万有情儿女偎依在女娲娘娘身边与她共享天伦之乐,第二层是植物造型主与鸽子,预示着世界充满了爱心与和平,第三层摆布着玄妙无比的八卦图,象征着女娲娘娘神秘莫测的高超本领。

大像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面女娲托石补天的雄姿,我们已经领略过了,下面看后面女娲认真地捏土造人。相传当年女娲捏土造人,后让男人和女人结合繁衍后代,女娲是人类的始祖,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灵山以女娲为主,故灵山也叫母亲山。

灵山有人之景观,女娲大型雕塑,更有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华厦第一奇观女娲峰,从这儿向西望去,这位人类共同母亲的化身。顶天立地,毅立于望娘坡上,观人间烟火,看世间善恶,宏法度化,佛光普照。

好,下面我们一起走入女娲来观看,迎面的这两位把门神位是我们的哼哈二将,传说他们是西周的大将,后来姜子牙封神,特封他们为哼哈二将,把守佛寺山门。

走出女娲庙,下面我们继续向前走入女娲宫。灵山是以封神演义出了名的,商朝曾经有四位帝王为灵山的女娲降香,他们是-武丁、武乙、帝乙、帝辛,面帝辛是殷商第三十君王,帝乙之子,纣王,好,我们现在一起到纣王降香处来观看纣王降香的经过,碑之上讲,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是女娲娘娘的诞辰,纣王就率领满朝文武,八百御林来为女娲降香,看到女娲的美颜。顿起淫心,题风流诗一首,留在行宫粉壁上,风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花姻骋娟装,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待君王,那么女娲娘娘贵为神女,而纣王竟想娶她,简真是痴心妄想,所以才招至后来成汤百年积业毁于一旦的结局。好,看过之后,我们继续看旁边的五色石,传说当年女娲炼石补天遗留在人间两块奇石,一块是里面贾宝玉身上的宝玉,另一块就是大家面前的五彩石。有一首诗对五彩石描绘的淋漓尽至是:未遇补天滞人间,盛土谈妆立庭前,灵性本是自然美,春夏秋冬对云烟,相信读后,您会对王彩石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好,现在我们到后面的千古佛洞来观看,千古佛洞又名驱病洞位于灵峰壮侧的半山腰处,因洞的入口处有一自然形成的石佛而得名,石佛高两半多余,体态肥大,两耳垂肩,面目慈善,形象逼真,钻佛洞者都要有因洞口狭窄,贴佛心而过所谓佛山有我,我心有佛,人心佛心,心心相印,朋友,你心中有难解之事吗?如果有,我们一起走入千古佛洞穴诉说心事,

当我们来到千古佛洞泊洞口,首先看到一则对联:灵山寺山灵,古佛洞佛古,对仗工整,耐人寻味,看右边的题灵山景区,朝歌腹地绣灵山,双剑直插九重天,南耸紫光女娲峰,北卧碧波景龙潭,千古佛洞铸胜景,万年古刹聚群仙,昔日历经桑沧,今朝又迎明圆,这首诗把灵山景区的景点,历史以韵律诗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给了游客,给人一种如诗如画般的仙境情怀,再看右边的题词:每逢到灵山,都钻古佛洞,若问为何故,健身又去病,壁石多元素,若将造化成,妙说不尽,陶醉自然中,这首诗把钻千佛洞穴的益处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了,钻古佛洞有病可以去病,无病可以健身,其妙无穷,身入佛洞,自得其乐。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灵梯的前面,灵梯取名原因有三,一是走时脚底下发出叮咚钢琴一般的声音,二是地理位置优越,上面是灵峰,下面是玉带河,它是连接灵山的山和水的纽带,三是台阶数吉祥,一边是84个台阶,民间所说,73、84、一个人活了73、84就是长寿了,大家登过84个台阶,祝愿大家顺利度过84岁,一边是84,两边廉洁168,1、6、8祝愿大家一路发。

火龙果的嫁接方法范文6

关键词:北方农业;葡萄栽培;棚室葡萄

1选苗及栽培阶段的管理

1.1选择合适的苗木

北方地区进行棚室葡萄栽培时,需要格外注意苗木品种的选择。应选用抗寒砧木嫁接的嫁接苗,以提高葡萄植株的抗寒性。常见的嫁接苗有山葡萄和贝达2种。其中,山葡萄的耐寒性能高于贝达,能够适应14~16℃的低温;贝达能够在10~13℃正常生长。在吉林、辽宁地区,冬季棚温度基本在10℃以上,选用贝达苗木比较合适;黑龙江地区,则需优先考虑使用山葡萄苗木。

1.2苗木初植前的管理

在北方,新建葡萄园大多栽植带叶的营养袋苗。营养袋苗育苗时间为3月末~4月末,在简易的塑料拱棚中即可进行。营养袋可采用直径20cm、高25cm左右的塑料袋,在塑料袋底部钻出直径4cm左右的口2个,用于排水。栽植时,首先把休眠苗从葡萄苗木窖中取出,简单修剪根系,剪除过长根和损伤根,然后在嫁接口上方选择长势良好、没有受损的饱满芽,再将饱满芽上方的多余芽全部剪掉。将整理好的苗木放到清水中静置24~48小时后取出,即可将苗木放入营养袋中。根据温度不同,葡萄苗木大概在18~23天发出新芽。这时要格外注意通风且适当遮光,避免过强的阳光直射幼苗,将幼苗灼伤,在苗木生长出幼苗之后,要注意控制好浇水的量,做到风干见湿即可,切不可大量灌水,以免造成根系温度过低出现结冰现象,影响根系正常呼吸。在栽种25~30天且当苗木新叶生长到6片左右、苗木高度在28~32cm时即可开始栽植葡萄苗。

1.3栽植管理技术

苗木初植完成后,解除嫁接口处的塑料条,选择一棵长势良好、粗壮圆润的新梢作为主蔓,剪去多余的新梢。此时葡萄苗木需水量大大增加,当土壤出现稍旱时即需灌水,确保葡萄苗木栽培土壤保持湿润。葡萄幼苗初植后,苗木出现灾害的可能性很高,要根据情况适当喷洒灭虫药剂,防止棚室湿度过高,造成虫害、病害。

2苗木定植后的日常管理

2.1温湿度管理

棚栽葡萄病害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棚内的温湿度。温度应控制在28℃以下,温度过高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还会使葡萄苗木打蔫,延迟生长周期。葡萄苗木在催芽期需要高湿度,一般控制在80%左右,若此时湿度不够,葡萄的催芽期会大幅拖长,且发芽率下降,或是发芽不整齐,直接影响栽培的经济收益;催芽期之后,要适当降低空气湿度,保持棚室内的湿度在50%~65%,且加强通风,在正午棚室温度较高时要加强通风,防止棚室湿度过高,造成病害发生。

2.2预防霜冻

在秋季葡萄下架过晚或早春葡萄上架过早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霜冻灾害。霜冻灾害会大大降低葡萄的品质,影响栽培的收益,因此,做好棚室霜冻预防工作十分必要。当出现霜冻灾害时,可采取灌水法和熏烟法补救。当预测有霜冻到来时,农户要在灾害到来前1天的黄昏或夜晚开始对果园进行大量灌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而形成雾,可有效预防霜冻。熏烟法是在园内顺风方向堆放干草、干树枝,当棚外气温降到零度时开始点火,使干草堆大量冒烟,让烟雾覆盖到苗木上面,减少苗木受损几率。农户可根据棚室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干草堆数量,要保证烟雾散开后整个棚室内都有烟雾。在使用烟雾法时,要格外注意人身安全,在棚室内烟雾达到一定程度后,人员要及时撤离,避免人员受伤。气温升高后,棚室要及时通风,避免温度过高,造成苗木灼伤。

2.3提高成熟度的相关措施

北方栽培棚室葡萄时,可采取一些提高葡萄枝蔓及芽眼成熟度的一些措施,来缩短栽培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常见的提高成熟度的措施有3种:适时施肥、定期摘心、控制负载。葡萄生长后期,可根据葡萄的生长情况多喷施一些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可以充分激活葡萄的生长潜力,提高葡萄的产量。葡萄苗木的梢顶部要及时摘心,取出顶端优势,促进葡萄苗木整体的生长,且可促进新梢加粗生长和枝蔓木质化,利于葡萄果实成型。控制葡萄单株的果实负载量可以有效保证葡萄果实质量,让葡萄果实颗粒大、饱满圆润。除此之外,加强树体管理,防治病虫害发生,也是提高枝蔓及芽眼成熟度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