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心得体会范例6篇

采访心得体会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1

读完《在福州》《在厦门》《在宁德》《在福建》《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采访实录,本人感受颇多、内心震撼、受益匪浅!

同志是新中国第一个真正从最基层农村干部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他担任过中国所有行政层级的领导干部,对于中国的国情和各级行政机关运作都相当了解,现在出台的一系列国家方针政策也是基于这个基础之上酝酿而成,也是最符合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国情的。特别是在今年的抗击疫情期间,展现的卓越领导能力和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全国取得决定性胜利,也令世界对我们抗疫成果刮目相看。在他执政的近十年,中国无论在经济建设、外交领域、环境保护、精准扶贫、从严治党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绩,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极大拥护,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在福建的17年更是他人生政治生涯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段,这期间分别担任宁德、厦门、福州乃至福建等地方的高级领导干部和地方主官,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能够做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他要求自己担任县长期间就要走遍辖区所有村、社区;担任市长期间就要走遍辖区所有乡镇;担任省长期间就要走遍辖区所有县市。只有这样才能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自己辖区的风土人情、百姓的生活状况、干部的精神面貌,也为自己所做的每一步决策提供真实、客观的第一手材料和依据。这一段经历对于他独特人格的塑造、治国理念的形成对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福建工作期间主推完成的几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深受教育。一、在全国率先提出“一栋楼办公,要求全市所有有对外办公职能的单位窗口集中在一起办公,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极大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二、是对于晋江有着独特的感情,他六年七下晋江,在每一个关键时期,对晋江的企业家和干部、群众更是经常给以鼓励,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极大促进了晋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总结提出了“晋江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和宣传。三、在福州工作期间创设了基层接访制度,面对社会变革时期,各类问题越来越多,群众上访人次也相应增加,首抓制度变革,改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定期下访主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这样一来,群众上访的现象变少了,对政府的满意度就提高了。四、对于干部任用问题,他提出要在平时进行考核,一年两次(最好是年终和年中),不要等到准备提拔时在临时考核,这样很难真实、全面的了解干部的情况,而且在正式文件还没有下来,社会就先传开了,影响不太好,也让后面的工作变得被动,可惜这一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五、在厦门市何厝村调研时提出的解决温饱问题只是第一步,还要想着产业发展,提出要发展对金门岛的观光旅游业,他还提出摆脱贫困要长期抓下去,才能见成效,不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是无法向老百姓交代的,也正是有这种初心和坚持,才能在今天能够有勇气和担当解决全国所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在福建工作时进行的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凝结着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生命力。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务必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我们要把传承弘扬在福建工作时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要紧密联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坚持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做到知之愈明、信之愈坚;要在学习和实践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扛起责任,敢于斗争、经受考验,当下在常态化抗击疫情的情况下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要大力弘扬“滴水穿石”“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各种制度束缚中解脱出来。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采访 受访者 心理学

曾经某电视台在灾区现场的一个采访,在网络上引起极大的争议。记者问灾害安置点的一位孩子:你高兴吗?事实上,这次灾害中,孩子的亲人可能已经伤亡。而如此不妥的提问在电视采访中并不鲜见,这凸显出一些记者缺少人文关怀,冷血记录,无视新闻伦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记者的采访技巧亟待提高。本文从笔者多年的电视采访经验出发,对受众群体进行心理分析,并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作一些初探。

作为新闻从业者,尤其是电视采访记者,首先是一个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但同时,他与其他行业社会活动者所面对的人群有很大的区别,一是记者所要面对的人群,也就是采访的对象没有特定性,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官宦达人,贩夫走卒,沽屠乡野……他们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二是电视新闻的专业要求,记者要努力让这些采访对象开口说话。

与采访对象保持合适的距离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向记者敞开心扉。在面对记者时,采访对象大致有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消极抵触型。从心理学分析来看,采访对象说与不说,是由他们的心理所决定的。所以,是否接受记者采访,同样一个采访对象态度往往随着环境的改变,心理变化而变化。而面对电视记者的采访,干扰和影响采访对象心理因素更为复杂。在实践中,电视记者遇到较多的情形是,与记者谈话没有任何问题,但一旦正式采访,对方就拒绝接受,或者三言两语敷衍过去,或者躲避镜头,或者面对镜头不知所措,或者晕镜头。所以,对电视记者而言,如何让这些不愿面对镜头的人开口说话,接受记者的采访,就要对采访对象进行相应的群体分析,进而在心理上进行剖析。

一般说来,公务员、教师、医生、律师等群体善于表达,言谈流畅。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学者专家态度严谨,讲话分寸感强,而农民和普通市民可能在初次面对记者时显得拘谨和局促。如何让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能在面对记者时心情放松,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从而获取新闻信息,是摆在记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心理学认为,个体之间在进行交往时通常保持一定的距离。过近的距离让人产生压迫感,过远则产生生疏感,不信任感。举例来说,上下级之间的谈话,距离一般在两米以上。而亲人之间,情人之间谈话,如果在一米的范围之内则很正常。而记者在采访时,则与采访对象形成另外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关系。美国人类学家埃特瓦特·霍尔将人际距离分为8种,其中将一般的社会关系距离定为4-12英尺(1.2-3.6米)。不过,霍尔所指的社会关系包括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之问、医生与病人之间等等。基于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交流是平等的,而且,记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扮演的是倾听者、询问者,似乎处于更加被动的角色(质疑,追问等心理冲突关系的采访不在此列),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应该设为一般社会关系中的1.2—3.6米之间。但是,具体什么距离,记者要靠心理的感受来准确把握。比较常见的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距离过近,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感到压迫而产生退却,表达意愿肯定会受挫,采访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过,对于电视记者来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话筒的位置。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采访,一个走出雪灾现场的救灾队员,被记者一把抱过来,话筒伸到他的嘴边,虽然是表扬性的充满喜悦与兴奋的采访,也具有现场感,但明显也能看出来,这种过分热情,让采访对象一时感到错愕,表现得有些无所适从,表达紧张嗫嚅,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采访对象开口讲话,但显然这种回答是跟着记者走,给出的回答也是封闭的,并不是真实的意思表达,也就达不到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更不会出彩。很多观众也许不难发现,电视采访中,经常能见到记者的话筒直抵到采访对象的嘴边。作为观众,每当见到这种采访,我直觉上能感到受访者接受采访时表现出的不适应,不自然,想必接受采访的人,心理感受也好不到哪儿去吧。把话筒直戳到采访对象的嘴边,从心理学上讲,这种过短的距离,让对方感到私人的空间遭到侵入,从而让对方产生抵触,这样肯定会让对方心理上有压迫感,即使回答采访,心理上多少有些紧张和慌张,在这种状态下对方的表达是否真实,是否全面就很难说了。其实,话筒与受访者实际上也产生了距离关系,所以,经常被人忽视的话筒的位置,其实颇值得记者们考虑。我认为,话筒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中,也是一个参与者,它与采访对象保持怎样的距离比较合适,没有严格的标准,但确实是考验记者拿捏的功夫。我的采访经验是半尺,这个距离一般不会对采访对象造成压迫感。

有趣的是,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交往,人际空间的距离也不尽相同。笔者在采访中就有这样一种感受,对科技、教育、卫生等行业工作者采访,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对方就可以很顺畅地交流。而在农村对农民进行采访时,即使在较远的距离,一声老乡就能与他们搭讪,往往隔着田埂,小河就可以与他们大声交谈,而且他们也乐意在这样的距离接受采访,丝毫不影响采访效果,试想,如果以这种距离与政府工作人员交谈,肯定不会得到很好的回应。

此外,环境改变人际距离。比如,现场的噪声很大,为了排除现场的噪声,记者往往与采访对象靠得更近,话筒离他们的嘴靠得更近,甚至直抵嘴边,但不会产生一种压迫感。因为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现场的噪声已经影响了对话双方的心理,噪声已经成为“当事”的一方,甚至,采访对象为了便于信息有效传播,主动靠近话筒。

在揭黑类、批评类,舆论监督类的新闻采访中,常常会碰到躲避,阻拦,说谎。这时,采访对象对记者在心理上实际上构成了挑衅,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则进入到一种冲突状态。在这种情境下,缩短与对方的距离,话筒更加逼近对方是必然的选择,话筒的位置就是向对方表明,双方心理上已经处于接战状态。在霍尔的分析中,人际关系中的接近型的距离只有0.15米,这是为了、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是双方关系最接近时所具有的距离。在揭黑类报道中,如果对方躲避甚至阻拦采访,他们与记者实际上已经交锋,心理上进行格斗了。这时,话筒应该毫不犹豫地伸近对方。相反,这时候如果话筒位置离远了,也就退出了冲突状态,进入另外一种心理状态,会削弱采访的效果。当然,在采访中为了表达安慰,,也是这种距离。

采访中给予对方心理支持

在新闻现场,记者是一个外来侵入者。比如,在一个悲剧的现场,一些受害者,受难者的家属亲人,不希望有人来打扰。记者的出现会打破这种平衡,这时,伸出话筒必然会引起采访对象心理上的抵触,或者遭到明确的拒绝,甚至会引起冲突。基于人性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记者恪守的新闻伦理,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如果坚持采访,则很不合时宜,但记者的职责又不允许放弃采访。如何让他们开口接受采访呢?这时候,给予对方心理支持非常重要。记者先以一般人的身份,(比如同情者,安慰者,帮忙者)参与到他们中去,给他们以心理上的支持,让对方从心理上慢慢接受你,渐渐地接受你作为一个记者参与到他们中间,记者在现场找到这种感觉后,话筒可以适时出现,指向采访对象,此时,他们也许不觉得那么突兀了,他们更容易向你倾诉,从而接受采访。几年前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农民在田间劳动,突然遇到雷击不幸身亡。对这起意外的报道,是防雷防灾知识宣传的一个契机,但是,当我们两位记者到达现场时,死者家属正沉浸在悲痛之中,对记者的到来抱有很大的警觉。这时候马上进行采访显然是不合适的,可能会导致非常尴尬局面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我当即与摄像记者商量,暂时不要拿出摄像机,而是由我一人走到他们中间,先是向他们表明,记者无心打扰,只是作为记者来了解一下情况,然后试探问起他家的家庭状况,以后会有哪些困难,以后的日子会有哪些安排等等,让他们感受到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支持,也就渐渐接受了现场有记者的存在。接下来的采访也顺理成章,死者家属都配合记者做好采访。

给对方心理支持,在采访中非常重要,因为在众多采访中,当他们得到这种支持后,会与记者在心理上得到沟通,获得情感补偿,从而产生倾诉的冲动。有的采访对象甚至出于“回报”的心理,也对记者的心理进行补偿从而接受采访。当然,寻找机会给采访对象心理支持,具体到每个人,要有不同的方式和时机,一个微笑,一个呼应,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改变采访的进程。对于采访对象所说的话,我们可以用点头表示赞许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给对方心理上支持,支持他继续他的话题。对于有疑问的地方,我们要及时向对方求证,也是在心理上对他鼓励,是打开一个话题的开始。

善用示弱心理

电视记者与平面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一个主要区别是,摄像机要捕捉到关键的采访对象关键的话。时常有平面媒体同行感叹,在电视采访报道中,一些采访对象,即使不愿接受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一言一行,都被录下来了,而平面媒体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此话不虚,但在采访过程中,摄像机并非都处于记录状态,不是想拍什么就能拍到什么。在采访中,往往有节外生枝的情况出现,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些特定的场景一瞬而过,不可复制不可重来。这一切作为现场的人,都看在眼里,平面媒体可以据此进行文字交待,但电视记者即使看得很清楚,如果镜头没跟上,在新闻稿中没有关键的采访,文稿就立不起来。那么,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调查类和舆论监督类的采访中,采访对象开口说话非常关键,怎么能够适时地记录下来,要靠记者和摄像对形势的预判,而且这种预判是可以做到的。这是因为,一个事件之所以引起你进行调查报道,当事人要么有隐瞒的事实,要么不愿意透露事实,但在面对记者时,他可能会通过不经意的甚至是矛盾的举动、表情流露出来。现场的镜头这时要发挥第三只眼的作用,画面也许不要求多么工整、漂亮,但哪怕只录到声音,也有利于电视文字的表述写作,记者心中有底气,新闻稿件也得到有力的支撑。从结果来看,调查类新闻成功与否,精彩与否,到位与否,跟摄影记者关系非常密切。在采访实践中,特别是舆论监督类的报道中,与记者处于冲突状态的采访对象,对采访是抗拒的。但与记者交流中他们终究会露出破绽,在记者追问下会透露出关键的信息,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有经验的摄像师,利用非常规拍摄,捕捉到非常关键的交流信息。在心理学中诸多定律中,其中就有一条是示弱定律——万无一失的人际交往策略。这其中含两层意思:①弱小、卑微蕴藏着巨大的力量。②示弱是维持生命生存的需要。人对某一方面不如自己的人较为容易放松警惕,所以,当你能巧妙的暴露自己的缺点给对方的时候,对方的警惕性就放松了,或许这个时候的信任度会让沟通变得轻松而又简单。当记者的话筒不再伸在采访对象的面前,采访对象心理上就感受不到压迫感,心理上认定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情绪上也放松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负责采访记者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情况下,记者与受访者闲聊,打消对方的顾虑,使对方在心理上放松警惕性,不经意地加以询问和追问,都要与摄像记者配合默契。

暗访技巧——注意力转移

电视采访,特别是做调查类报道,有时为了得到真相,记者不得不选择暗访。对于不做暗访的记者来说,认为做暗访是件容易的事,不必与采访对象正面交锋。但做过暗访的电视记者都有这种感觉,暗访并不轻松。一般而言,记者需要暗访的内容,是违法犯罪的现场,至少是不正当的事,比如侵犯公众利益,或者他人权利。在一些新闻现场,特别是违法犯罪现场,面对陌生的闯入者,违法者都抱有戒心的,他们当然不愿意对别人开口说太多的话,更不要说记者想要的爆料。电视记者暗访不仅要求能拍到画面,而且要调查到不为人知的秘密,这种情况下让对方开口说话而又不让对起疑心,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做暗访记者,第一要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第二要有很强的定力,因为毕竟携带了摄录设备;第三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这种灵活应变能力,就是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再给予对方心理上的支持。笔者曾经与一名同事深入到一家地下炼钢厂,俗称地条钢的窝点。在第一次进行暗访时,这位年轻的同事进门后,就问几名工人在干什么,这引起工人的警觉,当然没有理会记者的问话,相反,他们停止了手头的工作,以下班为名关闭了厂房,采访没有成功。后来记者二次探访地下窝点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说到工作上的事,而是说炼这种地条钢,生活在周围居民感到不舒服,有噪音。对这样的问题,对方肯定不以为然,与记者进行了争辨,最后自然就聊到了地条钢的生产量、质量、销售市场、负责人是谁、有无合法手续等等,这些对话都被一一记录。在这个采访中,采访对象觉得,与非法生产相比较,一个环境噪声的投诉太新奇了。而正是这个环境噪声的投诉,一开始有效地转移对方注意力。心理学认为,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转移就是指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然后转移到指向另外一种事物。一般说,刺激物本身的强度越大,新异性越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运动变化性都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暗访中的应用,就是将要采访的问题寓于一个新的环境中,这种大迂回战术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采访方法。

从电视新闻采访特点上可以看出,电视的采访,一定程度上过程即内容,所见即所得,不可更改不可复制,前期采访对后期的节目质量和走向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谓三分写七分采一点不算夸张。因此,电视新闻采访对记者现场的考验更大,在实际操作中要不断总结一些新的采访方式,锻炼采访技巧变得非常重要。当然,在实践中,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采访方法。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新鲜的事物不断出现,使得从事电视新闻采访的记者面对的群体和个体更加多元而复杂,这也要求广大电视新闻记者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采访方法。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3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智慧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获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它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聪明,甚至也不只是心理学概念中的智商,智慧实际上涵盖了个体多方面的素质,它融合了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关于采访语言

新闻记者采访主要是通过提问、同采访对象交谈等言语交际形式实现的。正如美国记者杰克・海敦所说:“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别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是采访活动的重要载体。我们把用于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语言称为采访语言。

关于采访语言智慧

记者的采访语言智慧是记者政治素质、生活阅历、能力性格、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新闻敏感、新闻素养、采访知识、社会经验等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采访语言智慧是记者的一种内在品质,它渗透、内化于包括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活动及采访目的、采访价值、采访过程、采访环境在内的采访的一切方面。一位优秀的记者在采访时的一言一语都会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由于记者是采访目的、意义、价值、任务的直接体现者、承载者和实践者,是采访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因此在具体的采访情景中,记者语言智慧主要是通过记者的采访行为来体现的。从这一角度来看,记者语言智慧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记者对于采访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采访对象、采访情景,面对采访新的变化和突发性的情况,记者能不能敏锐洞悉,能不能作出灵敏的反应、灵活机智的应对、恰当的现场语言策略调整,都能真实反映一个记者的智慧水平。

采访是一门交谈的艺术。有经验的记者都会说,一次成功的采访七分在说,三分在写。如何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交流与沟通,尽量“撬”开对方的嘴巴使其敞开心扉,说出真话,便成为记者们终身要学的一种本事。这种本事说得更明确些,就是现场交际行为,更确切地说就是现场的语言智慧。那么记者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智慧呢?

采访时“第一句话”的智慧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现场采访中,至关重要的是精心设计采访的“第一句话”。记者在采访实践中,往往用“第一句话”开启采访对象的心扉。万事开头难,因此现场采访的“第一句话”更是关键,它关系到采访能否顺利进行下去。

必须要熟悉采访对象的身份、背景。采访前记者应尽量搜寻与研究有关被采访人的身份、背景等信息。在采访前,如果对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有透彻的了解,头脑中有十分清楚的立体线索,那么采访时就能知道从什么角度接触对象,表现主题,否则效果不佳。如1939年,举世闻名的电影《飘》正在美国放映,女主角赫思嘉的扮演者费雯丽从英国飞抵美国表示祝贺。费雯丽到达纽约机场后接受记者的采访。当时一个初涉新闻界的记者问道:“你在《飘》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十分不满地回答:“我无意同你这样无知的人交谈。”多么好的采访机会呀,就被这个拙劣的“第一句话”提问给断送了“前程”。如果这位记者这样问:“您扮演女主角非常出色,请问你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或者“您扮演女主角赫思嘉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那结果一定大不一样。

应该明白自己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有些记者往往忽略采访的第一句问话要获得的信息,认为只是个开始的形式,以至于匆忙上阵,或明知故问,或故弄玄虚,或海阔天空不着边际,使采访对象产生厌烦心理,影响了采访的顺利进行。高明的记者大多重视第一个问题的设计。反之,不恰当的提问,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会给采访带来尴尬的气氛。比如内地有一架民航飞机被歹徒劫持到台湾,后来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飞机又顺利地飞回原定的地点,当最靠前的两名乘客走出飞机的舷梯时,有很多记者围上去,其中有一名记者迫不及待地问:“请问你们是乘坐这架飞机回来的吗?”观众哗然。

了解采访的特点,研究现场提问的规律。这一点对于记者现场采访“开好头”是十分有益的。《中国青年报》曾报道,2002年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霍金到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记者提问了些大白话。如“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像这样的“第一句话”既不能让霍金快乐,更无法让采访愉快地进行下去。

这些都说明了采访“第一句话”是很有讲究和学问的,因此,记者采访时必须说好“第一句话”。

采访中提问的语言智慧

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提问是绝当不好记者的。”记者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底,并不等于就会采访。衡量一个记者业务素质的关键,还要看他会不会用活语言,也就是巧问。

著名记者柯天在《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一文中曾经指出,提问是采访中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学最微妙而又最困难的技术。说起来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格式,只可说“运用之妙,存乎其心”。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整个采访活动顺利进行,记者必须掌握提问的技巧。

巧选话题,激起谈兴。卡耐基曾说过:听众感兴趣,是因为你的谈话内容与他们有关,与他们的兴趣有关,与他们的问题有关。这种与听众最感兴趣之事的联系,也就是与听众本身的联系,将稳获听众的注意,并能保证沟通畅通无阻。所以话题选得巧,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由“要我谈”变成“我要谈”。所以话题选得巧才能使采访做得巧。美国记者怀特・汤姆索采访尼克松,就是从他最感兴趣的话题――足球谈起的;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是从他的生日谈起。在那次短短1小时的采访中,法拉奇向邓小平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中苏关系、中美关系及中国现行政策等许多敏感甚至尖锐的问题,并都得到圆满的答复,这和法拉奇善于将严肃话题融入轻松自然的交谈中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巧选话题,选择听者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话题才能引导其开口畅谈。

巧妙地借题发挥,吸引采访对象。西方记者在总结采访经验时特别强调,一般情况下别提让采访对象只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这样的设问几乎毫无信息量。记者要谨慎地提出采访问题,尽量避免问一两个字就能回答的问题。如果你问一个人:“你喜欢工作吗?”你很可能会得到一个“是”或“不是”的回答;但是,如果你问:“你喜欢哪一种工作?”你可能会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如果你问一个事故的见证人:“你看到刚刚发生的事故了吗?”他很可能用一个字来回答,但是,如果你问:“你看见了什么?”就得到一个更长的回答。所以巧妙地借题发挥,才能吸引采访对象。

提问要紧扣主题。采访中记者应该多提能切中要害、有所创新、能触动被访者的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整个采访的灵魂。为了使采访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有价值的信息,所提问题要有深度,有针对性,不要在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上浪费时间。比如采访一位参加比赛的体育运动员,如果老是问你想拿金牌吗,拿到了金牌,你高兴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触及实质,没有典型意义,绝对吸引不了观众。

语言通俗,简洁明晰。记者在提问时,如果多用朴实自然、生动活泼的口语,采访对象就可以准确理解记者的问话,以便作答。新闻采访语言首先要做到简洁。现代化社会节奏加快,记者采访应该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节约采访对象的时间,尽量用最简短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使采访对象能迅速把握语言的信息内容。其二,采访语言要明晰。明晰表现在用准确明了的语言去表达采访内容,做到言辞明明白白,不可含含糊糊,吞吞吐吐。这样才能获得采访对象的好感,有利于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要使说话简短,就要学会浓缩。浓缩就是对语言的提炼,浓缩的语言是语言的精华。

巧用隐性语言辅助自己的语言智慧。新闻采访工作需要掌握和利用公关吸引、移情效应等公关交往艺术。要获得最佳采访效果,记者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有时可以运用一些“隐性语言”或者叫做“无声语言”来辅助采访,必要时,还要精心设计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见面方式。如有位记者曾采访过原南京师范大学女校长、百岁未婚老人李美筠博士,按照习惯第一次见面应给老人带一些水果,但从校办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老人曾在美国著名大学执教十年,精通六国语言,获得3个博士学位,曾是罗斯福总统的门上客,有着深厚的西方生活习惯,且尤其喜欢鲜花。当笔者叩开老人房门时,首先献上的是一大束鲜花,老人看到鲜花显得格外高兴,那次采访也格外顺利。

总之,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讲,将采访的问题变得简单,是其语言专业功底的表现;有能力驾驭好每一句采访语言,是具有较高语言智慧的表现。

记者提升自己的语言智慧的策略

在采访现场,记者是整个采访的驾驭者,要用语言艺术引领采访对象逐步进入采访状态,以便捕捉到想要获得的信息,这就要求记者平时在采访语言上要注意“修炼”,注意方方面面语言能力的积累,锤炼语言“功夫”。

练好一口流利的语言。这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不断培养良好的新闻意识,特别是要练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平时每天都应该练声朗读,使自己口舌灵活,有弹性。从语言学角度看,音频、音速、音量的不同,会表达出不同的信息,这些都与采访效应紧密相关,也应加强训练。平时练习提问时宜多用平等商讨性的祈使句为佳,诸如“请您谈谈……好吗?”“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对此事有什么看法”等,这样,能缓解对方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使采访进入积极活泼的境地,取得良好的效果。

平时有意识锻炼自己即兴话语编码能力。优秀的新闻记者―定会有较强的即兴话语编码能力。因为新闻采访的环境、采访对象千变万化,各有千秋,所以在实际运作中要真正取得预期效果,记者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采访语言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简洁明了。采访语言能否获得良好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新闻采访的成败、优劣。为此,新闻记者必须重视语言的锤炼,把提问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来加以研究。对语言锤炼可以是随时随地的进行,如果平时有这方面的储备、训练,则到现场就容易挥洒自如。比如多练习即兴演讲、即兴评论、即兴命题作文,平时多做模拟“采访”等。

锻炼驾驭语言的能力。采访主要用自己的语言来问,要问得有学问,问得有技巧,这就要锻炼记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向生活学习,向优秀新闻记者学习,努力培养和创造自己的语言特色,才能驾轻就熟,锻造出流畅、得体、恰当的采访语言来。

威廉・梅茨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即使你不是一位天才的作家,却可做一个很好的记者;但是如果你不善于采访,就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这段话很精辟地概括了采访语言的重要地位。的确,没有采访就没有现代的新闻事业,没有采访也就没有记者工作。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智慧,就没有成功的采访。记者采访的语言智慧是采访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②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民生新闻 采访对象 互动心理

民生新闻主要是讲述百姓生活情况的一种新闻报道,同时也是一种由多个划分标准组成的报道方式,这里所提到的划分标准是指民生内容、百姓看待事物的角度等。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所谓民生新闻主要是指以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为基本出发点,将百姓群体作为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来进行相应的访谈,在进行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应对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采集百姓的生活信息,并将所采集到的信息以新闻的方式报道给更多的百姓,主要报道一些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呼吁相应的部门来对百姓的生活问题给予解决,做到真正为百姓办实事。

一、对采访对象的认识

1、把握好被采访者接受采访的主要动机

记者应对受访者的主要动机进行有效合理的把握,记者要充分明确接受采访者主要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采访的,是想借助镜头来充分表现自己,还是真正的想对新闻媒体反映生活真实情况,还是通过新闻采访的方式来宣传什么机构,记者可以通过在采访中有效的把握受访者的真实动机来确定所采访新闻的真实性。同时还应在采访过程中了解采访对象在提供相应的新闻信息时,是否图谋个人利益。

2、记者要确定采访对象是否为合格的对话者

在进行采访时,要对采访对象是否符合相应的采访条件加以确认,要确认采访对象对真实状况是否十分了解,对事件能否正确的描述等,还要充分认识到采访对象对实际情况的描述与观点能不能代表群众的普遍看法。例如在对一场火灾进行新闻采访时,记者应选择火灾的亲身经历者为采访对象,而不是仅选择目击者,原因在于亲身经历者要比目击者更了解火灾发生的实际情况。在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对采访对象的选择会对民生新闻质量形成直接的影响,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和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中。

3、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把握

在进行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要以采访对象的语气、神态等特征为主要依据,对采访对象当时的心态进行判定,从而有利于记者对采访对象采取有效的采访方式,达到良好的采访目的。经过以往的民生新闻采访,根据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后,大致可将采访对象分为四种类型。

(1)理想合作型采访对象。这种类型的采访对象一般都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十分配合记者的采访工作,采访对象的个人利益通常情况下与记者采访的目的不发生冲突。例如在进行网络违法行为报道时,公安民警就是理想合作型的采访对象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民警的主要目的是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制裁,而新闻报道的采访目的主要就是,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来揭露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与民警保持在统一的立场上。因此,在进行民生新闻采访中,选择理想合作型的采访对象可以使采访难度降低。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将采访对象所描述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其加以关注,从而实现采访目的。

(2)非理想合作类型的采访对象。该类型的采访对象对记者的采访基本乐于接收,然而由于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或者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导致采访难以正常进行,这种类型的采访对象在民生类新闻采访中是十分常见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民生类新闻主要涉及普通百姓群体,采访对象也多数为普通老百姓,通常情况下普通百姓很少接触或从未接触过新闻媒体的采访,从而导致其接受采访过程中,显得过于紧张,无法将事件叙述清楚,对于这种状况,记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创造轻松自然的采访环境,使采访对象在心理上得到放松,避免出现严肃的采访气氛。例如记者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孤寡老人家里对老人进行采访时,由于老人并没有经历过采访,如果用正式的采访形式,会使老人显得过于紧张,在回答问题时话语难分主次。因此,记者就应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过于拘谨的采访气氛,为了缓解气氛,记者可以和老人一起坐在火炉旁,将话筒随意放在两人中间的任何位置,用缓和的语气通过聊家常的方式来进行采访;记者还可以用一些当地语言来与老人进行沟通,这样可以使老人的紧张心理得以缓解,从而恢复正常心态,并能自然的进行谈话和回答记者的问题,记者通过在采访中适当的使用一些云南地方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可以使老人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又感到了一丝亲切,使采访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3)虚假合作型采访对象。该类型的采访对象通常情况下,都十分容易并善于依照记者的脸色来虚假的配合采访。表面上是一个愿意配合记者采访的采访对象,实际上是虚假的配合,尤其当记者提及到某些利害关系时,这种类型的采访对象通常为了自身利益故意的提供一些虚假信息,从而使记者受到了误导。记者在进行负面影响较为严重或敏感性过高的事件采访时,如果采访对象过于热情和配合,记者就更要提高警惕,防止被这种虚假合作型的采访对象对记者进行反采访,确保采访资料的真实性。

(4)非合作型采访对象。该种类型的采访对象的利益通常情况下都是与新闻采访目的相冲突的,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记者最好不要直接对这些群体进行采访,其主要原因在于记者的采访极容易对其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严重者会在新闻报道后对记者实施报复,通常情况下非合作型采访对象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拒绝记者的采访。应该先采访一些合作型的采访对象或采访一些与此事没有利害关系的群体,从而保证收集到有效的新闻材料。记者应避免直接采访事件的负责人,否则会让事件负责人提高警惕,使新闻采访工作陷入被动,使采访成本提高。

二、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互动

1、由于民生新闻所涉及的新闻内容主要是普通老百姓生活方面的问题,因此,会出现一些风险,这里所提到的风险主要是指一些非合作型的采访对象由于新闻报道会给其自身利益造成不利,从而进行相应的报复行为。如红河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2011年在采访个旧市淌甸镇石榴坝村龙口水遭污染的问题时,污染企业的负责人坚决拒绝记者的采访,同时拒不承认污染是其公司所致,从而导致了记者的采访陷入被动的局面,然而记者通过秘密对其公司的职工进行采访,这些员工承认这些污水是该公司从暗河排出,证据确凿后相应负责人无法狡辩,记者也有效完成了采访目的。

在进行相应的调查追踪采访时,记者应在采访完成后与采访对象会面,使采访对象能够理解记者,不但使事件能够得到更有效解决,还可以进一步核实相应的采访资料的真实性。

2、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应与百姓之间进行平等的采访,以百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是民生新闻最主要的特点之一,记者还应在进行采访活动的过程中在心理上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同时还要防止自己性格特点表现得过于明显,原因在于性格表现得过于明显会导致受访群体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影响,从而阻碍了采访的正常进行。

3、在进行民生新闻采访时记者应努力寻找采访对象乐于交谈的话题。由于民生类新闻内容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都是一些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然而采访难度同样也较大,如果采访对象是灾难受害者、亲属、或目击证人,他们由于灾难影响过大,在心理上形成恐惧感或伤心,往往容易拒绝记者的采访,这些人在心理角度上都属于非合作性的采访对象,因此,记者就要想办法与他们形成心理沟通,让采访对象相信记者。例如在对一些讨债被打农民工进行采访时,由于农民工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愿意接受采访,记者应先减轻受访者的心理负担,与他们聊天,可以先给农民工递上一支烟,如看他们口干舌燥,可以将随身带的没有喝过的水递给他们,使他们感觉到一丝温暖,当农民工相信记者后,记者再慢慢的引入到采访话题当中,从而达到采访目的。

总而言之,民生类新闻中的重要环节是采访活动,新闻报道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新闻采访的深度与真实性,由于采访是由记者和受访者共同完成的,因此,记者在采访时要充分考虑到采访对象的类型和心理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记者还要对新闻材料编辑与写作方面加以重视,保证材料的真实性,保证采访深度,从而提高新闻报道质量。

参考文献

①敖盛良,《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心理》[J].《科技传播》,2010(8)

②宋兴明,《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J].《今传媒》,2006(12)

③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修订本)》[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④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⑤张美娟、赵虹雯,《现场采访之体验》[J].《山东视听》,2006(2)

⑥白梅,《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问的心理互动》[J].《新闻传播》,2010(2)

⑦肖园园,《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心理》[J].《祖国》,2009(7)

⑧金鑫,《新闻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互动心理研究分析》[J].《华章・教学探索》,2011(14)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新闻 采访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能够抚平人类内心的不平与苦难,也能为记者采访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情感支撑。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新闻记者采访之中很关键。开展新闻采访工作时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能增强被采访者对记者的信任度,记者可从被采访者处得到更为真实、准确的信息,利于提高采访质量。

一、电视新闻采访中渗透人文关怀的重要价值分析

人文关怀的本质在于一切以人为核心。实施人文关怀时,应从人的精神与心理层面出发,强调对人的精神支持,以充分体现人的重要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并对人的内在需求予以关注,及时了解与关照人的基本精神生活,且深度追求人性的平等与自由。在电视新闻制作系统中,新闻采访属于首道工序,其与广大受众需要进行最为直接性的接触。记者在采访时,应始终遵循人本理念,及时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每个细节,让整个电视新闻节目人性化、价值化。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多种思潮与文化的相互碰撞,使得媒体环境变得更为复杂,进而会对新闻报道工作产生严峻的挑战。为提升新闻采访效果,必须渗透一定的人文关怀理念,及时发挥好各项职业责任,进而引导受众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由此可见,重视新闻记者采访的人文关怀极为关键。

二、新闻记者采访中人文关怀的实施现状分析

在实施新闻记者采访工作时,为全面推进人文关怀工作,应及时开展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及时将人本理念全面渗透到记者采访工作之中,这是电视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与职责。就目前新闻记者采访中人文关怀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意识到采访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制约着采访效果。

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度不足。人文关怀具有宽泛的内涵,主要为人提供一定的服务,强调对人的尊重、关心、爱护与肯定。然而,就目前新闻记者采访人文关怀渗透情况的分析,意识到记者对人文关怀的认知与理解比较简单,单纯地认为采访内容百姓化、选材接地气儿、采访方式直白化等,认为这样就是人文关怀,未从人的精神层面与思想领域出发,人文关怀过于表面,也未对受众进行精神与心理层面的有效引导与认同,成为当前所面临的实际性问题。

过分追求收视率,博噱头。在新闻采访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才能彰显整个新闻消息的真实价值。结合受众的基本心理状态,惊悚、刺激或惨烈的事件会更加吸引受众的关注度,记者为了博取噱头而选择轰动性的新闻,且奉行“高收视率”的理念,在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时,未充分考虑被访者的实际感受与心理变化,导致整个新闻节目的报道缺乏人性化理念。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新闻采访工作的开展,对记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比较高,记者必须要严格按照要求来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做到维护正义、传递正能量,而实施新闻采访技术是完成相关任务的主要方式与载体。著名记者范长江说过:“有了健全的人格 ,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然而,这些记者关注的仅仅为技术层面,如采访角度、提问、中心思想的提炼等,但是却忽视了记者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最终导致在采访时偏离人文关怀的主题。

三、新闻记者采访中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

做好媒体定位。在新闻采访时,必须要做好媒体定位,一旦定位不当,就会使得人文关怀出现误区,最终会严重影响新闻记者采访质量。新闻报道属于公众的教育者与引导者,也是社会舆论导向的核心性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件极易受到市场环境与经济效益的驱使与影响,甚至部分单位为了过度追逐利益而发生采访内容失真的情况,这会为公众提供一些不真实性的新闻内容,会大大降低媒体的可信度,最终让整个新闻节目失去社会价值。因此,在开展新闻采访时,要充分做好媒体定位,及时从公众的长远需求与利益角度出发,及时挖掘出新闻信息的人文要素,及时了解人们的心智,进而提升人的价值,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

知情权与隐私权。实施新闻采访工作时,要做好知情权、隐私权与人文关怀的相互平衡,进而提高新闻采访质量。从受众知情权角度考虑,实施人文关怀时,可能会与被报道者隐私权产生一定的冲突,此种问题时有发生,情况严重的还会涉及到法律层面。为了实现新闻采访工作的良性发展,必须加强记者专业素质建设,保证记者要具备足够的职业道德,为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实施新闻采访工作时,尽管提供的属于社会价值,但是不准侵犯公民的个人权益。

提升记者自身的人文素养。新时期,开展新闻采访工作时,需要记者参与其中,且对记者基本素质的要求很高,若想不断提高新闻节目质量,必须不断提升记者自身的人文素质,记者要具备足够的人文素养,才能掌握采访技巧,采访时能充分凸显人文关怀的理念,大大提高采访质量,这是对记者能力的必然要求。记者要时刻提醒自身及时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念贯穿到新闻采访之中,禁止为了获取蝇头小利而违背自身的意愿与良心,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感受与心理需求,避免使得人文关怀工作相对缺失,影响新闻节目的呈现效果。因此,日常W习中,应加强对记者高尚情操的科学性培养,严格坚守道德底线,强调对人文精神的科学性塑造,进而提高新闻节目呈现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新闻媒体若想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必须重视采访的人文关怀,必须充分考虑被采访者的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充分尊重被采访者的人格,同时,记者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职业素养与道德标准,进而实现整个采访任务的人性化,以凸显整个新闻节目的人性化特点,这对于新闻节目质量与受关注度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朝阳广播电视台)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电视台记者 采访动机 激发与培养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程中,各个行业开始进行创新和优化,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视媒体,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受众对电视媒体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受众的需求,不断进行创新是必然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记者采访提出了挑战。为了提高节目播出效果,在电视节目创新基础上,激发和培养记者的采访动机成为重要工作。

一、电视台记者采访动机概述

1.采访动机含义。采访动机的产生是建立在采访需要基础之上的,对于记者而言,采访动机是推动记者向着确定的目标前进的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记者的内心活动,在心理上心甘情愿进行采访工作,并不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

2.采访动机的功能。采访动机的指向。采访动机有多种功能,而指向的存在,能够促使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设置一定的目标和对象,在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推动记者向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开展采访工作,采访的方向点和提问点在提前设定的基础上,开展采访工作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内心需求。采访动机的指向性目的是设置采访的方向,防止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新闻点混乱的问题,从而保证电视台在对节目进行编辑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既定的主题对节目效果进行设计。比如说在当前电视节目多元化背景下,有些记者是以环境方面为主题,而有些记者则是以文化或者政治等为主题,所以采访动机的不同所呈现的节目效果也是千差万别。

采访动机的维持。维持是采访动机的基本功能,是指当记者在采访活动中遇到一定困难时,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动机和方向,将采访动机作为重要的支撑点,以维持采访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完成。维持是对电视台记者采访动机的有效衡量,这一功能要求记者必须具备强大的信念和意志,并始终坚持自己的采访信念,将采访动机作为采访基础,能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获得新的发现和突破,从而丰富采访活动内容。

采访动机的激活。在采访动机形成之前,电视台记者会产生采访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激发下提高记者的积极性,从而使记者由静态转向活跃,从心理到身体机能都为采访内容做准备,推动采访行为的出现以及采访活动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激活是采访动机的重要功能之一,同时也是必备功能。

二、电视台记者采访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协调采访动机和采访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激发和培养记者的采访动机,首先应当协调好采访动机与采访质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二者之间呈现正比关系,那么采访动机积极,同时会获得更好的采访质量,反之如果是反比例关系,动机不正确采访质量也会相应下降。但是在实际采访工作中,经常遇到相对矛盾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必须做好采访动机与采访质量之间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视节目的采访质量,在协调二者之间关系时,切记不可单纯为了采访动机而为观众呈现出不一样的采访效果。比如说当报道一场特大暴雨灾害时,作为记者应当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当遇到行人在恶劣天气下出现摔倒或者危险情况时,首先需要做的是上前帮忙而不是为了获取新闻题材丢失基本道德,虽然电视记者的采访动机是恶劣环境下外出的危险性,但是因为没有协调好采访动机与采访质量之间的关系,将会受到观众的质疑,从而影响节目播出效果。

2.重视采访动机的内外结合。采访动机根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采访动机主要是指记者内心对采访工作的需要,比如对采访的热爱,内心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追求新闻实事求是的信念。外在采访动机主要是指在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动机,也可以看作是新闻的诱因,比如说观众对信息的需求,新闻信息的趣味性等。在采访活动中,内在采访动机和外在采访动机都会对新闻的采访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3.适当调整采访动机的强度。采访动机与采访效率的关系主要是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动机强度越高对行为的影响越大,从而促使工作效率提高,反之如果工作强度越低工作效率也会相应降低。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动机强度与采访效率之间并不是正比和反比的关系,而是一种U形曲线关系,事实是当强度在适当的状态下,可以获得最高的效率,过强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各项采访活动的开展都会有一个最佳动机水平,并且动机水平也会随着任务性质不同而出现变化,简单的任务工作效率会随着动机的提高不断上升,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会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当电视台记者面对不同的采访任务时,可以根据采访任务的难易程度而调整动机强度,从而保证采访活动可以顺利开展和完成。

4.激发记者的成就动机。记者的成就动机是通过从事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采访活动以后获得的优异成绩得来的,在心理上给记者成就感和满足感。有研究表明,强烈的成就动机促使人将事情做得更加完美,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成就动机追求的是克服困难、解决一系列难题以后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而并不是未康奈镏式崩。对于媒体而言,在采访活动中更需要成就动机高的记者,只有这样才能将电视节目做好。而激发记者的成就动机可以从记者的兴趣方面入手,产生兴趣才能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其次还可以提高记者的自信心,加强成就动机强度,最后是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提高竞争意识。通过激发记者成就动机,激励记者积极主动工作,从而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结束语

激发和培养记者的采访动机是提高记者职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一定的采访动机才能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节目内容,从而提高节目效果。而对记者采访动机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所以在工作中应等坚持适当的原则,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激发和培养记者的采访动机。

(作者单位:朝阳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