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范例6篇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1

【关键词】舞蹈艺术;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42-01

舞蹈表演结合了肢体语言、音乐节奏的变化以及丰富的情感因素,因此使得舞蹈艺术的展现丰富多样,也使得舞蹈艺术得以广泛传播。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了舞蹈作品的艺术高低,而为了更好展现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就要增强对艺术创作的创新力,无论是题材主题的选取,还是情感因素的融入,都需要标新立异,给予舞蹈艺术绝佳阐释。

一、舞蹈艺术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同时独创性也赋予整个舞蹈作品独立空间,要求舞蹈艺术的题材以及主题都必须能够展现出与众不同,能够体现出舞蹈艺术的新意。这就要求作者在舞蹈艺术创作构思环节必须要重视创新,改变原有死板硬套的方法,突破固定的舞蹈艺术创作模式,只有创新才是舞蹈艺术得以永存的条件,并让舞蹈艺术获得更多人的欣赏,使得欣赏者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

另外,独创性还赋予舞蹈作品极强的延伸力。站在舞蹈艺术本质的角度对美感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舞蹈艺术新作品必须要在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这样才能够让广大观众对这一新作品产生良好的审美感受。在一个舞蹈作品当中,主题思想是十分关键的,而在舞蹈创作手法的切入之下也更加真实而感人。广大舞蹈工作者必须要秉承舞蹈艺术的创新精神,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绎方面都要体现出舞蹈艺术审美特征当中的独创性,让舞蹈的魅力真正绽放。

二、舞蹈艺术的抒情性

抒情性是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一个关键点,也是拓宽舞蹈艺术范围的有效手段,无论是舞蹈的创作还是表演都要融入抒情性特征,这样才能够使得舞蹈艺术形式更加生动和独特。舞蹈艺术的支撑是人体的动作,但同时也会对舞蹈情感的表现产生一定束缚,因为舞蹈和语言及表演是大不相同的。人体动作需要跟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规律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当中必须要融入真实动人的情感,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内心感情,并将舞蹈艺术作品当中的情感用动作的形式传递给观众,这样观众才能够获得美的享受。肢体语言是舞蹈艺术表演特征的绝佳体现,而音乐节奏以及韵律又能让舞蹈艺术能够连贯表达,不断美化肢体动作才能够促使情感的融入。舞蹈艺术的表演形式主要是通过音乐节奏来营造,并通过设置的相应场景为舞蹈提供自由发挥的舞台,为了避免台词缺失对舞蹈情感的束缚,要求舞蹈工作者需要对舞蹈作品进行多层次的揣摩和反复演绎,用肢体语言为观众带来舞蹈艺术的审美魅力。

三、舞蹈艺术的技艺性

舞蹈艺术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阐述的,而且目前舞蹈题材以及主题数量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舞蹈艺术能够全面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而舞蹈艺术的技艺性就是实现舞蹈艺术蜕变的关键因素。舞蹈作品的内容往往是日常生活以及神话传说,而舞蹈主题的突出和表现就需要高难度的舞蹈技艺对其进行升华。舞蹈的技艺性需要通过表演者完成,这就要求表演者掌握高超的舞蹈技巧,尤其是在表现高难度动作时更要体现其技艺性。同时,舞蹈动作的设计以及场景的布置也要体现出舞蹈艺术的技艺性,细致全面地展示舞蹈艺术结构,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从而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不断提高舞蹈艺术的美感。随着舞蹈作品技艺性的提高,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效果也会增加。

四、舞蹈艺术的综合性

舞蹈艺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并不能脱离其他艺术而存在,舞蹈艺术的发展已经逐步演变成综合性的艺术门类。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突出和强调了综合性,主要原因在于舞蹈艺术源于生活,而它的美也体现于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事物。在体现舞蹈艺术的综合性时,不单单要结合不同的艺术形式,更主要的是要将音乐元素、文学元素等变成舞蹈艺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舞蹈本身结构的基础之上,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得舞蹈艺术获得质的飞跃。舞蹈作品的内容、人物等都会影响到舞蹈艺术风格,而且形成的综合性也会有高有低,只有全面了解舞蹈作品艺术构成,才能真正展现出舞蹈艺术的综合审美特征。

舞蹈艺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究其原因,在于舞蹈艺术具有极强的审美特征和极佳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能给人的心灵带来震撼。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决定其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需要牢牢把握住作品的审美特征,让舞蹈艺术完美绽放。

参考文献: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2

关键词:艺术;审美特征;表现艺术;再现艺术;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32-01

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句话提出了艺术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就像各类艺术一样,不能孤立的把它们分开来看。在中国, 李泽厚先生也认为艺术是不可定义的,而民俗博物馆与艺术博物馆的展品经常混同, 也说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线是异常模糊的。艺术之所以难以界定, 还由于现代派艺术作品的千奇百怪,不可捉摸……一位音乐家4分3秒的完全沉默, 毫不弹奏, 也称艺术品……所有这些, 都使艺术和非艺术的划分非常困难。①

一、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审美性是艺术的一个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物,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是人所创造的,反映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然而只有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作艺术品。

(一)表现的艺术

1.建筑:建筑也是静态的表现艺术,和工艺品一样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它通过对空间、比例、形体结构布局,以及装饰、色彩、图案等制造出一种情调,侧重于情感和意境的表现。如巴洛克建筑强调实体与空间的运动感和豪华感,通过富丽的装饰,营造出一种舞台般的梦幻效果。虽然建筑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具有音乐一般节奏和韵律,建筑的美类似于音乐美。正如德国美学家谢林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②

2.音乐:音乐是一种动态的表现艺术,也叫表情艺术,音乐的审美特征不仅通过音响、节奏、旋律以及和声等表现手段,还通过音乐家的表演来使欣赏者产生美感。这种音乐所传递出来的美感既有作曲家的创造,又有演奏家的再创造,这种极具概括性的艺术,是最能振奋人心的精神艺术。正如叔本华所说:一切艺术都希望达到音乐的状态。

通过对这些表现艺术的了解,我们知道了表现艺术也来源于生活,欣赏这类艺术作品使人直接感受的是艺术家的情感、心灵和精神境界。

(二)再现的艺术

再现艺术指的是再现生活,但不等同于对生活机械地的模仿,它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加工、改造、提炼中表达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

1.雕塑:雕塑是静态的再现艺术。它通过形态造型来反映和再现生活。雕塑的审美特征在于把丰富的内容凝缩在一个形象鲜明的塑像,借助有限的动作、姿态、脸型、面部的描写等,使欣赏者联想、想象到更多的内容,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具有概括性,凝练性和普通性。如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它是《地狱之门》中央上部的一个坐像,表现了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对地狱里悲剧所引起的思索。作品中的动作、神态有力地表达了他矛盾的心情和内心的痛苦。作者用这个想象来象征《神曲》的作者但丁。③

2.绘画:绘画作为一门悠久的历史艺术,它和雕塑一样也是静态再现艺术。它的审美特征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运用,来塑造形象、再现现实、反映生活,也体现出了画家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

(三)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主要指文学艺术,它的突出审美特征是借助语言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和意境,深刻反映生活和丰富情感。文学艺术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诗歌、散文等,一类是小说。语言艺术通过“形象―语言―形象”的过成,给欣赏着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使欣赏着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语言的理解产生意境美,从而获得强烈的审美感受。同时文字、绘画与诗歌在美术传统中长期存在密切的融合。但是语言艺术也有缺点:它不像绘画可以直接展现出人物形象,必须经过欣赏者的再创造之后才能获得审美感受,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小结

艺术的多样化,艺术分类也多样化,所有的艺术分类方式都是相对的。通过这些艺术的分类,我们能容易找出它们之间的审美特征,不仅提高和发展各门艺术,同时也提高和丰富各门艺术欣赏的能力。每一种艺术一方面努力追求自己特有的现实方式,另一方面有都接受其他门类的影响,各种类艺术之间相互区别,同时又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它们都是认识与情感、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它们的特征也是相对的,我们绝不可以将其绝对化,本文通过对各类艺术之间的审美特征的学习为自己在以后的艺术创作中做一些铺垫,以期能激发出创作的火花呢。

注释:

①贾怀鹏.生命之泉・艺术之源―艺术起源初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②③范梦.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1, 31-32.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3

小提琴从西方传入我国,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欢迎和喜爱。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小提琴的舞台艺术也逐步走向现代化,极大地增强了小提琴的舞台艺术魅力。同时,小提琴的审美特征也在融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更加得到体现。本文就小提琴的舞台艺术以及审美特征进行探讨。

一、小提琴的舞台艺术

小提琴的舞台艺术是世界音乐舞台当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小提琴的舞台演奏也逐步与其他音乐形式进行融合,进而呈现出音乐的最佳形式。小提琴的舞台艺术正在积极寻求贴近市场以及能够符合流行音乐发展的舞台实践形式,而广场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具体有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现代的舞美。小提琴的广场舞台艺术在表演场地以及形式方面突破了局限,加上舞台的独特性和时尚化的艺术表现,使得观众能够获得极具冲击力的视听享受。

第二,高科技的声光。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为了增强舞台效果,将高科技的音响和灯光引入其中,为小提琴表演者以及观众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

第三,多元的交流。随着音乐风格的多元化,小提琴的舞台艺术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征,拥有多元化的表演,让小提琴的舞台更加灿烂、更富有吸引力。

第四,舞台艺术的民族特征。小提琴的舞台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传统文化以及音乐艺术,在具体的表演环节上也突出了民族特征,彰显了我国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二、小提琴的审美特点

(一)情感美。音乐创作当中的情感美,是小提琴审美特征当中的一个突出表现,作曲家在实际的创作环节会融入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会透过音乐表现出来,尤其是在故事题材、作曲手法,以及整个音乐的材料方面都能够体现出小提琴的情感美特征。

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在音乐创作的题材方面,选择了中国传统的爱情故事,这就为凄美悲凉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在音乐材料的选择方面,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将原有的唱腔和曲调进行了重新组合和创造,并将越剧唱腔以及戏曲艺术进行整合,既具有民族化的艺术特色,又凸显了对民族音乐的深厚情感;在作曲手法上,?@部作品将小提琴艺术审美巧妙地融入其中,并用奏鸣曲式的结构来呈现整个音乐框架,从而生动形象地描述故事,促进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情感美是小提琴审美特征当中的一个突出表现,也体现出小提琴演奏技巧的高超。

(二)意境美。在小提琴演奏当中,意境美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特征,也是小提琴演奏者用自己高超的演奏技法呈现给观众的与作品内容一致的音乐意境。小提琴演奏者需要运用自己炉火纯青的演奏技巧,以及动人心魄的音乐旋律来逐步引导观众,使得观众能够尽情遐想,并且随着演奏的逐步升华,让观众进入到音乐意境当中,充分享受和体会故事,获得良好的音乐享受和体验。这也要求小提琴演奏者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演奏前深入分析作品,最终用音乐语言来为观众讲述故事,将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等进行再现,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能够显示出音乐作品的感染力以及生命力,呈现出多元化的音乐色彩。

(三)共鸣美。小提琴音乐艺术另外一个审美特征是用音乐传递出共鸣之美,而此处的音乐共鸣指的是作曲家、演奏者以及观众之间的循环共鸣,而且只有当音乐艺术能够带给广大观众情感和艺术上的共鸣,才是真正的优秀作品,也是衡量小提琴舞台艺术优劣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样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这部作品将梁山伯和祝英台相遇、相知、相恋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符合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在音乐表现当中有压抑也有爆发,使得广大观众、作曲家以及演奏者都不自觉地投入到整个音乐作品当中,深刻感受到音乐传递当中的共鸣美,禁不住感慨万分,拍手叫好。

因此,共鸣美是小提琴舞台艺术的又一个审美特点,只有把握住小提琴的审美特征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小提琴艺术的发展。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4

一、声乐艺术的情感性审美教育特点 

德国著名的美学家黑格尔曾对音乐的情感性做出论述:“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怅惘等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音乐表现所特有的领域”。我国古代《乐记》中也有记载:“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这说明音乐是情感的载体,它能够通过音响的各种运动形式抒发人类的各种情感引起人们的联想、想象和强烈的情感共鸣。它也能通过自身感人的艺术魅力发挥“善民心”、“移风易俗”的教育功能。 

不仅如此,音乐审美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情感性特征,它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因此,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音乐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声乐艺术体现出鲜明的情感性特征,特别是它歌词语言的语义性和人声作为传递情感的手段等特殊性,使它能够最直接、最自由的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使演唱者和欣赏者都能够被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所感染。声乐艺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赢得的不仅仅是人们一定时间的某种感动,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综合结构形式的表达、对话和交流的过程,最终使人类情感意味的洞察一次又一次变得更加敏锐和更加深入”。尤其是在某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表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感,促进团结,鼓舞人们勇往向前。使人们“从原本零散的、疏离的个人以及各个小团体找到联系而转型,成为一个精神相通、休戚与共、坚不可摧的巨大社群,产生一股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力量”。 

例如: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激发人们爱国情怀的救亡歌曲,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风格和特征,是声乐艺术情感性特征艺术魅力的展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认为:“救亡歌曲的效果或许比文字和戏剧更重要也未可知,因为这种歌声能使我们全部的官能被感动,而且可以强烈地激发每个听众最高的情感”。由词作家田汉、曲作家聂耳为电影《风雨儿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了中国人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必胜的决心与信心,1982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载入史册。其鼓舞人心的凝练的歌词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号角般的音调和质朴的音乐风格让人精神振奋,激发出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抗日救国的决心。就像冼星海在聂耳逝世三周年的纪念文章中写到:“不论在前线或后方,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歌唱着《义勇军进行曲》,甚至国际上都公认《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最雄伟的一首歌曲”。又如:冼星海1939年在延安时期,深受当地高涨的群众革命热情的影响,在6天的时间内就创作了一部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八个乐章不同体裁的歌曲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日、保卫祖国的精神,唤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也激发人们强烈的情感力量和爱国情怀。这些作品是时代的号角,反应了人民的心声,迸发出激动人心的感召力,激发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由此看出,声乐艺术的情感力量给予人们极大的勇气和强大的精神支持。情感性审美教育特征是声乐艺术的核心审美教育特征。情感是它的生命和灵魂,声乐艺术的魅力和美感效果取决于情感的表现。“人们的情感生活在声乐艺术的审美交流中,可以得到最充分、最大限度的放大、强化和释放,也正是在这种强化和释放下实现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它用人声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段,通过语义性的歌词和优美的曲作音乐构成的具体鲜明的声乐艺术形象传递着丰富的情感,使欣赏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情感的抒发与沟通中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陶冶情感、培养高尚情操的审美施教目的。声乐艺术的体验性审美教育特征。 

音乐艺术有着主体体验性的特征,它融入了创作主体、表演主体、欣赏主体的情感。作为音乐艺术的类别之一,声乐艺术词曲的创作,歌曲的演唱和欣赏等同样离不开人们的亲自参与与体验,人们在这种亲身体验中感受音乐的美,到身心的满足感。在音乐审美教育中,除了提高对音乐的创作和表演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对具体的音乐表现要素的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音乐感知力包括对音高、节奏、和声、曲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的感受、辨别和把握的能力。感知是基础,只有深切的感知,才能带来下一步的渴望和需求,进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等理性的认知活动。没有良好的音乐感知力就无法感知音乐表现要素,便更加无法理解和表现音乐艺术的美。因此,培养对音乐要素的敏感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声乐艺术最容易引发人对音乐的感知敏感性,让人能直接的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因为就像黑格尔所认为的:声乐艺术“这个领域尽管内容极广,声调极多,却有一个总的特点,就是它在题材,展现过程,音律,语言和形象等方面都很简单朴素”。正是由于它的简单朴素的特征,使它更容易启发和锻炼人的感知力。特别是相对于器乐艺术而言,声乐艺术中的音乐要素包括音高、节奏、和声、曲式等都是比较简单、清晰的,很容易让人接受和感知,从而培养人们“音乐的耳朵”。声乐艺术音乐与诗词结合的形式也很容易让人理解其内容及情绪并且在体验中产生美感。这些美感因素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把人们带入到一种感知音响的审美注意状态,让人们在感受美和体验美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力,在聆听的过程中不断把握音乐的分寸感,并从中得到审美的情趣,进而提高审美能力。 

不仅如此,声乐艺术的体验性审美教育特征还体现在演唱者和欣赏者在亲身体验中增强音乐记忆的能力。记忆是人的心理活动之一,“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具体来说,就是人脑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重现或再认的过程。重现是指“把以前经历过而目前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再认则是指“在以前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并确知它是以前经历过的”演唱者和欣赏者都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在反复的重现和再认中增强自身的音乐记忆。首先,对于演唱者来说,在歌曲的学习中,歌词、旋律、音乐记号、发声技巧等的反复识记和训练都可增强音乐记忆,并且每一次的演唱都是一次音乐记忆的反复。演唱者要在短短的一首歌的时间中集中注意的同时再现以前反复感知体验过的演唱发声技巧、声音的音色,识记过的歌词、旋律、速度等歌曲基本要素,并且再现体验过的情感或角色性格和练习过的表演动作等。因此,每一次的演唱都是音乐记忆的一次加强巩固。音乐记忆对于演唱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演唱的音乐记忆,才让演唱者在演唱中可以在原来的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不断加工、不断完善,通过再现获得演唱知识和演唱经验的不断积累,否则,演唱者每一次都要重新去认识那些已经感知过或学过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就不能产生量的积累,更不能实现质的飞跃。其次,声乐艺术是听觉与视觉的艺术,对于欣赏者来说,声乐艺术中质朴通俗的歌词、优美的旋律、美妙的声音、个性化的角色造型和形体动作等通过最直接和最易接受的听觉和视觉的欣赏方式进入人脑的记忆空间,是最容易加强人的音乐记忆的艺术形式。在欣赏的过程中,各种旋律中主题音调的不断反复、变化再现等能加深听觉印象和记忆的存储方式,演员的声音特色,作品角色的塑造方式,动作表演方式都会有意或无意的直接进入欣赏者的大脑记忆空间,进而增强他们的音乐记忆,有助于他们对声乐艺术的鉴赏。例如:听过一位歌唱家的演唱后,她的声音特质,形体特征,歌曲表现等都会通过视觉和听觉很容易的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记忆表象,再听到这位歌唱家的演唱时就会唤起欣赏者的记忆再认,便能够鉴别出他的演唱表现。

总之,在声乐艺术中无论是音乐感知还是音乐记忆都是人们亲身体验的结果,人们只有通过反复亲身体验的积累才能提高音乐感知和记忆的敏感度。也正是因为声乐艺术较为简单朴素的各个音乐审美要素和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让人们很容易的对各个审美要素和歌唱表现产生感知和记忆,进而在艺术的美感效应体验中不断增强人们的音乐感知力和记忆力。 

二、声乐艺术的创造性审美教育特点 

音乐自身的自由、感性、模糊等特点使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主体在创作或表演、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发展想象,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声乐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种类之一,他还有着歌词的语义性和人声的表现手段等特殊魅力,使人们在表现或欣赏声乐作品时能自主的想象和创造。它通过其自身独特的魅力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很强的创造欲望,体现其自身鲜明的创造性审美教育特征。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人类高智慧和能力的体现,它们对艺术的发展甚至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人较为复杂的一种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力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能力的体现。伟大的爱因斯坦曾经就谈到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被称为“最具浪漫主义气质”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曾经也指出“音乐家的想象力愈是丰富,对事物的感受力愈是灵敏,他的作品也就愈是能鼓舞人、吸引人”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张前教授也阐述了表演者想象力的重要性:“表演者的想象越丰富,他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即声音与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的体验也就越清晰,听众从他的表演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形象与意境也就越鲜明”。不仅如此,想象往往伴随着感觉、联想、记忆、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特别是与记忆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亚里士多德曾经谈到:“一切可想象的东西,在本质上就是记忆的东西”。想象是对头脑中已经存在的记忆形象的补充,如果一个人头脑中空空的,几乎没有任何记忆形象,那他的想象也是无源之水,毫无根据可言。“思维——是事物的一般属性和事物内在的联系在人脑中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其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借助语言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的认识、理解来自人的思维活动,在声乐艺术中,只有启动思维才能正确的把握和理解歌词内容,获得清晰的形象从而达到想象的目的。音乐审美教育通过提高音乐记忆和音乐思维能力让大脑中储存一定量的音乐形象,并对音乐要素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再通过各种音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组成的优美、和谐的音响唤起人的音乐记忆从而激发人的想象力。声乐艺术词曲的创作、歌曲的演唱、欣赏等环节无不跟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声乐艺术歌词的语义性,使它能表达更加具体的内容和生动的音乐形象,使联想和想象的领域可以得到明确的显现。而音乐音响在内容表现上的不确定性、抽象性和模糊性也让它在艺术表现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更易让人们产生丰富的想象。例如奥地利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根据歌德的同名诗歌创作的艺术歌曲《魔王》,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了父亲、孩子、旁白、魔王四个不同的角色,钢琴声部三连音的同音反复、急速的音阶和不同角色的演唱所表现的音色及情感处理等让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森林中冷风飒飒、树影重重、马蹄疾奔,森林中的魔王不断引诱着父亲怀抱里正在发高烧的孩子,孩子听到魔王的声音发出阵阵惊呼,最后孩子在父亲的怀抱中死去,歌曲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又如1951年由蒙古作曲家美丽其格创作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全曲只有四个乐句,四段歌词。歌曲寄情寄景,有问有答,充满诗情画意,深刻的表达了对家乡美丽草原的深厚眷恋和对祖国深切的感激之情。歌词中描绘的蓝天、白云、马儿、百鸟等景物和宽广悠扬、明朗的旋律再加上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深情的演唱,激发出人们丰富的想象,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蒙古大草原的广阔美丽的景色,仿佛看见蒙古人民载歌载舞,歌唱自己的家乡、歌唱毛主席、歌唱共产党、歌唱新生活的美丽景象。因此,声乐艺术能够通过其自身的魅力唤起大脑中记忆的文学形象和音乐形象,让人们在审美体验中展开丰富的审美联觉和审美想象。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5

【关键词】《魔笛》;西方歌剧;角色艺术;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53-01

一、《魔笛》作品分析

《魔笛》作为莫扎特生命最后一年写就的歌剧作品,深度应用了音乐素材完成了对于人物形象以及审美特征的衔接与转化,从序曲到终章都以不同的生命内涵完成对于性格的刻画,保证了人物以及故事之中的冲突性能够被其结构形式以及音乐体裁突出出来。

总体来说,在《魔笛》这部艺术作品之中,西方歌剧艺术的基本审美特性以及人物塑造方式都被深度地诠释出来,其丰满的艺术效果保证了剧情能够与音乐设定进行结合,人物的情感以及性格冲突能够在深度的艺术内容中被展现在观赏者的面前。对《魔笛》的人物角色以及审美特征进行分析,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歌剧艺术的内涵。

二、西方歌剧中的审美特征

西方歌剧艺术的人物角色以及情节艺术的设定都需要符合西方艺术发展的基本审美特征,无论是强烈的音乐情绪还是特殊的演唱技巧,都需要以角色为中心,以审美特征为基本设定,保证其演唱的旋律以及线条都能够与故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相契合。本文从《魔笛》这一西方经典歌剧入手,从其不同的创作背景、题材风格以及故事内容简要分析歌剧审美中所具有的戏剧美、形象美以及情感美,深入探究其不同的审美特点对于不同的歌剧角色来说所具有的艺术性。

(一)戏剧美。在西方歌剧艺术中,所谓的戏剧美,就是指在表演者情感以及心理发生巨大变动的过程中对于其行为引起的戏剧性变化,意志力从内心展现出来而对于外界产生的影响表现了戏剧性的重要特点。在《魔笛》中,戏剧美展现得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第二幕中帕米娜以抒情性的咏叹调来诠释故事剧情,在音乐曲调的配合之下,无论是无奈而又伤心的感情还是纯真而又执着的自我情感都被进一步释放出来,歌剧以戏剧性的艺术冲突来完成对于人物的塑造,而最后戏剧性的悬念设置更为这部作品之后的冲突性发展埋下了伏笔。从整体上来说,这样的戏剧美主要展现在人物塑造的情感冲突之上,戏剧的悬念设置更加能够增加歌剧艺术的神秘感与艺术感,帮助观赏者深度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基本特性,从角色艺术的角度展现基本的歌剧艺术审美。

从戏剧美的角度来说,歌剧艺术中所具有的冲突性和叙事性也能够表现西方歌剧艺术对于审美的需求,无论是在情节铺垫还是在冲突设置的过程中,戏剧美都能够保证人物角色的塑造更加丰满,根据歌剧内容的主要线索来激化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品格,以此保证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转折性。

(二)形象美。从人物角色设定的角度来看,形象美更加能够符合西方歌剧艺术中对于角色特点的设定要求,保证了能够根据一定的故事情节设定标准来完成具体的人物特点转化,以此来保证角色具有更加生动的特点。在歌剧《魔笛》之中,其个人角色的形象美主要是以音乐的方式表现出来,音乐形象能够以深度的概括性来展现角色的个人情感及其内心思想,保证欣赏者在了解歌剧独特风格的过程中还能够在心中深度刻画出其基本的人物性格以及丰满的艺术形象,保证形象美这一艺术审美特点被全面性地展现出来。

在《魔笛》中,形象美被演唱者不同的声音特点完美地诠释出来,以萨拉斯特罗为例,其所拥有的男低音,将《魔笛》中太阳之神的角色进一步地展现出来,其宽广浑厚的声线塑造了光明、正义的艺术形象,保证了人物角色在艺术演唱的过程中与基本的审美特征进行了衔接与转化,而歌词对于角色形象的设定能够将艺术角色与歌词特点完成基本的统一,角色的基本定位就这样在音乐形象性中体现出来。

(三)情感性。对于歌剧来说,音乐以及情感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元素,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直接决定了歌剧艺术中的不同情感,能够作为歌剧的基本标志之一对于歌剧作品进行一定的分类。所以,情感性在歌剧艺术中的展现主要从音乐中人物形象设定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题材、种类以及格调设定完成对于情感内容的表达。

在《魔笛》中,其审美特征的抒情性主要可以通过诗、曲、声这三种基本的要素展现出来,由演唱者以极度抒情的效果来丰富人物形象,以此来完成对于作品主题和形象特征的诠释。在人物特征以及形象的设定之中,无论是历史背景、人物地位还是人物关系,都能够在抒情性的情节中被情感细化出来,保证歌唱性与抒情性的紧密相连,以此来完成对于歌剧艺术的二度创作是演唱者所具有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艺.论莫扎特歌剧音乐的戏剧性――以歌剧《魔笛》为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03).

[3]刘双.抒情性和戏剧性在威尔第与普契尼歌剧中的比较[J].艺术百家,2009(S2).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6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_________说。()

A、风格

B、境界

C、神韵

D、格调

2、《亚威农少女》是_________绘画的代表作品。()

A、立体主义

B、达达主义

C、抽象主义

D、野兽派

3、被称为"艺术学之父"的德国理论家是_________.()

A、康德

B、黑格尔

C、席勒

D、费德勒

4、《阿细跳月》是我国________的民族舞蹈。()

A、彝族

B、傣族

C、苗族

D、白族

5、长鼓舞是下列哪一个民族的舞蹈?()

A、蒙古族

B、满族

C、朝鲜族

D、鄂伦春族

6、《等待戈多》是________戏剧的代表作品。

A、表现主义

B、存在主义

C、象征主义

D、荒诞派

7、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是20世纪20年代_______(国)的重要作品?()

A、意大利

B、苏联

C、美国

D、法国

8、电视剧《围城》是根据______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A、沈从文

B、张爱玲

C、巴金

D、钱钟书

9、《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______50年代的代表作品。()

A、海明威

B、福克纳

C、杰克·伦敦

D、海勒

10、《西厢记》的作者是______。()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王实甫

11、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绘画作品的层次是______。()

A、妙品

B、能品

C、神品

D、逸品

12、《命运交响曲》是______的作品。()

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瓦格纳

13、《霓裳羽衣舞》是我国______代舞蹈作品。()

A、汉

B、唐

C、宋

D、元

14、《日出·印象》是法国印象派画家、________的代表作品。()

A、莫奈

B、凡高

C、高更

D、雷诺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艺术创造过程包括艺术体验、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16、形象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点。

17、艺术创造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审美感知、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18、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根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________和、________。

19、中国戏曲的主要行当是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中国书法,最常见的书体有篆书、隶书、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21、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是、________时期的艺术家。

22、中国四大石窟包括敦煌石窟、________、________和麦积山石窟。

23、语言艺术(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艺术活动的主要功能。

25、什么是灵感?简述灵感的主要特征。

26、简述艺术接受活动中的共鸣现象。

27、简述艺术家应具备的修养和能力。

28、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联系实际论述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30、结合一部作品,论述艺术鉴赏的具体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C D A C D B D A D D C B A

二、境空题

15.艺术构思 艺术表现(或:艺术传达)

16.具象性 情感性 创造性

17.审美想像 审美情感 审美理解

18.空间艺术 时空艺术

19.旦 净 丑

20.楷书 行书 草书

21.文艺复兴

22.云岗石窟 龙门石窟

23.间接性 广阔性 想像性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24.(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认知功能)。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人生。

(2)审美教育功能。引导人们正确理解。认识生活,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审美娱乐功能。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4)三种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25、(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2)灵感有三个主要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26.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

27.(1)艺术家的修养①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②广博的知识;③深透的思想;④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2)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①敏锐的感知能力;②丰富的想像力;③精湛的艺术技巧。

28.(1)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

(3)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境界。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9.(1)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遴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3)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内涵。

29.(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

(2)体验与想像。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像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逐渐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