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管理技术范例6篇

能量管理技术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1

P2P让运营商苦不堪言

目前国内的P2P的流量占国内互联网带宽的60%以上,包括了普通P2P数据流量和P2P视频流量。且不论这个数据的准确性,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运营商来讲,P2P流量的泛滥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收拾的地步。

深度包检测“DeepPacketInspection”技术应蕴而生,可以通过流量特征字、应用层特征、行为模式来识别P2P流量、不同应用流量,并施以精确控制。部署基于DPI技术的系统可实现网络运营中的业务识别、业务控制和业务统计三大功能。

P2P类应用的爆炸增长让运营商左右为难,听之任之,会造成网络带宽消耗巨大,即便是不断扩容也无法跟上用户的需求;严格禁止那又会丢失一部分客户资源。最合理有效的办法无疑是有效控制。DPI(深度包检测)技术的出现就为运营商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前不久,中电信总工韦乐平曾表示,基于P2P的VoIP已经开始明显分流话音收入,与此同时,P2P会大量、快速消耗带宽,在无法为运营商带来收入的同时还造成网络性能劣化甚至拥堵。在一些地方的城域网,P2P在白天的网络流量就已经达到了60%~70%,晚上的流量甚至达到80%~90%。他指出,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运营商大部分投资可能都是为P2P服务,这对运营商的运营和收益会造成不利影响。

DPI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Allot通信公司亚太区运营总监吴奕俊指出:“DPI技术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端跃性、流量方向、服务器对话以及个别用户来监控流量的种类和大小。有了这些特征之后才能对不同流量进行区分,并进行QoS保证。当流量穿越网络的时候,DPI对每个包进行深入辨别和检测,加上对应用程序进行流量管理策略的应用,这使得运营商可以同时区分和限制流量。”

在一个网络中P2P的网络流量使用了60%的带宽却不能给运营商带来同比例的收益,这是让人不能接受的。但如果运营商使用了DPI技术后,就可以把P2P的网络流量限制在20%以下。与此同时,DPI技术加上QoS控制可以让一条被动的带宽通道变成一个智能的服务网络,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应用提供不同的服务。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2

关键词: 变电站;关口;电能计量;管理

0 引言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是电网经营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基础工作。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的目的,就是确保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可靠、安全稳定运行及关口电量数据的实时准确、可靠完整和电力交易的公平公正。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是指安装运行在发电企业(包括风力、火力发电等企业,以下简称发电企业)上网、跨省联络线及省内下网等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计量回路及附属计量设备组成,主要用于贸易结算和电网企业内部经济指标核算。计量关口,主要包括跨省输电关口、发电上网关口、省级供电关口、内部考核关口。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管理,分为投运前管理和投运后管理。投运前管理包括计量方案的确定、电能表和互感器及计量附属设备的选用、安装竣工验收。投运后管理包括运行维护、现场检验、周期检定(轮换)、故障处理及与电能计量有关的远方计费系统的管理。

按照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发电企业上网线路和200MW及以上发电机及省级电网经营企业间联网线路和内蒙电力集团公司与各盟市供电局之间供电关口输电线路的电能计量装置。

Ⅱ类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发电企业100MW 及以上发电机及发电企业厂用变的电能计量装置。

Ⅲ类电能计量装置包括用于内蒙古电力公司内部考核电网损耗的输电线路和主变损耗及计算变电站220kV及以上母线有功电量不平衡率的电能计量装置。上述关口计量点及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大部分设置和安装在500kV变电站内。

1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的管理

1.1 关口计量方案的确定

主要包括计量点、计量方式(电能表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电能表的类别及装设套数、电量采集与传输方式的确定,电能表与互感器的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制造厂家、互感器二次回路及附件等的选择。具体要求如下:

1)关口计量点的设置要求

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之间、发电企业上网的电量交换关口点应设在产权分界处,产权分界处设置主关口计量点,对端设置副关口计量点。220kV、500kV线路和主变高中低压三侧及变电站站用电变压器高压侧应设置考核网损、线损、变损、母线电量不平衡率等经济技术指标的关口计量点。

2)关口计量方式和接线方式

关口计量采用高供高计方式,对于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采用三相四线的计量方式,对于中性点非接地系统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的计量方式。

3)关口电能表的配置要求

同一关口计量点应装设两只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相同等级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其中一只定义为主表,一只定义为副表。

关口计量点应装设能计量正向和反向有功电量以及四象限无功电量和分时电量、失压计时功能的多功能电能表,对于同时计量上网和用网电量的发电企业关口计量点电能表还应增加需量计量功能,用于计量其用网需量,对于向电网注送谐波的关口计量点电能表还应增加谐波计量功能。多功能电能表还应具有红外通讯口和两个及以上RS485通讯口,用于多功能电能表参数设置和与远方计费系统的电量采集终端进行电量数据传输。

Ⅰ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S级(或0.1S级)有功和1.0或2.0级无功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Ⅱ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S级有功和2.0级无功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Ⅲ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5S级有功和2.0级无功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

多功能电能表的额定电流值应根据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的1.2倍选择,标定电流值应根据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的1/4倍选择(如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为1A,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值则选择0.3A额定最大电流值选择1.2A,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为5A,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值则选择1.5A额定最大电流值选择6A),以提高多功能电能表轻负载时的计量准确度。用于贸易结算计量点,应配置具有失压报警计时功能的电能表或失压计时仪。

4)关口计量电压互感器的配置要求

Ⅰ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级(或0.1级)级的电压互感器,Ⅱ类和Ⅲ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级的电压互感器。关口计量电压互感器应有独立的计量专用二次绕组。

关口计量电压互感器二次额定上限负荷应参考电压互感器二次所接入的实际负荷(包括接入二次的电能表、附属计量设备、二次计量回路及二次回路接点的接触电阻)核算值的两倍选择,额定二次负荷下限值按2.5VA选择,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功率因数应与实际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接近。关口计量电压互感器在实际负荷下的误差不得超出其基本误差限。对于中性点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应采用Y0/y0的连接方式。对于非中性点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应采用Y0/y0或V/V的连接方式。

5)关口计量电流互感器配置要求

Ⅰ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S级(或0.1S级)级的电流互感器,Ⅱ类和Ⅲ类关口计量点应配置准确度等级为0.2S级的电流互感器。

关口电流互感器应具有计量专用的二次绕组,如果二次绕组具有中间抽头的,每一个抽头的误差都应符合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误差限值要求,计费计量点严禁采用主变套管式的电流互感器。关口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时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否则应选用高动热稳定电流互感器以减小变比。

关口计量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上限负荷应参考电流互感器二次所接入的实际值负荷(包括接入二次的电能表、附属计量设备、二次计量回路及二次回路接点的接触电阻)核算值两倍选择,对于二次额定电流为5A的电流互感器,其额定二次负荷下限值按3.75VA选择,二次额定电流为1A的电流互感器,其额定二次负荷下限值按1VA选择,额定二次负荷功率因数按核算值或0.8~1.0选择。对于二次绕组有中间抽头的电流互感器,每个抽头的额定二次负荷容量均应满足上述要求。关口计量电流互感器在实际负荷下的误差不得超出其基本误差限。

6)计量二次回路配置要求

计量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导线截面、专用接线端子和接线盒配置应满足DL/T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的要求。

每一组电流互感器计量二次绕组(或500kV3/2断路器和电流接线方式的两个计量二次绕组),只能对应一个计量点。主、副表应使用同一个电压和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和计量二次回路(见图1-4)。

图1 500kV二次电压回路原理图

图2 220kV二次电压回路原理图

图3 500kV二次电流回路原理图

图4 220kV二次电流回路原理图

500kV3/2断路器接线方式的电流互感器两个并联二次电流回路的和电流点,应设在电度表端,和电流并连接线必须保证其相别和流入电能表电流极性的一致(见图5)。

( )二次侧并联于电能表端 (b)二次侧并联于电流互感器测

图5 500kV3/2断路器接线方式并联二次电流回路的和电流点示意图

计量二次回路严禁装设可分离二次回路的插拔式插头接点。220kV以上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宜装设空气开关,严禁采用熔断器。对单母分段、双母带母联接线方式的母线电压互感器,为防止电压反馈,计量用电压二次回路可接入经隔离开关辅助接点重动的继电器电压切换回路(见图2)。电压互感器每相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得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

计量二次回路上除了装设电能表、附属计量设备外,严禁接入任何与计量无关的其它仪器、仪表等负荷。计量用的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一点接地。其中500kV3/2断路器接线方式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应设在电度表屏内两个计量二次绕组N端短连接线端子上。

1.2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的审查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审查的依据是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GB/T50063-2008《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DL/T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2004《电能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743-2001《电能量远方终端》及用电营业方面的有关管理规定。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必须经电网经营企业电能计量主管部门组织有关电能计量技术机构的专业管理人员审查通过。凡审查中发现不符合规定的部分应在审查结论中明确列出,由原设计部门进行修改设计。

1.3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要求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必须严格按通过审查的设计方案进行。

关口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安装前,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法定电能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应严格执行电力工程安装规程的有关规定和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必须由有电能计量装置或电网输变电设备安装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关

口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完工应填写竣工单,整理有关的原始技术资料,做好验收交接准备。

2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后的管理

2.1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档案管理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应及时在营销信息系统建立运行档案,实施对运行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并实现与相关专业的信息共享。运行档案的内容包括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信息、原始资料、安装地点、投运时间、历次轮换(检定)、现场检验、技术改造、故障情况记录等。

2.2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维护处理

关口电能表的现场校验采用标准电能表法,应使用可测量电压、电流、相位和带有错接线判别及自动改变量限、数据存储、数据上传营销信息系统通讯功能的智能型电能表现场检验仪,准确度等级至少应比被校电能表高两到三个准确度等级。为保证关口电能表的现场校验数据的正确性,电能表现场仪应至少每三个月在试验室比对一次。

新投运或改造后的关口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应在一个月内进行首次现场检验。220千伏关口计量点上移后,220千伏及以上电能表均为关口电能表,校验周期为每3个月现场检验一次,现场检验时不允许现场调整电能表误差,当误差超过电能表准确度等级限值时,应及时更换。

关口计量电压、电流互感器现场检验项目包括计量绕组的误差测试(包括在现场实际二次负荷下按实际接线对互感器误差的测试)、测试二次回路实际负荷、一次和二次更换变比接线方式及变比核对、极性测试、以及电流互感器的退磁试验。关口计量互感器的现场校验采用比较法,标准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至少应比被校互感器高两到三个准确度等级。

关口计量互感器每10年现场检验一次(其中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每4年现场检验一次),当误差超过互感器准确度等级限值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更换。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应至少每两年检验一次,当二次回路负荷超过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或二次回路电压降超差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 结束语

随着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智能营销、数字化变电站的推广应用,电网经营和发电企业对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对提高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整体准确度、计量性能和真正做到公平贸易、合理计费的要求非常迫切,为此,不断推广应用电能计量新技术和提高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全过程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电能计量新技术与应用》,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3

关键词:企业级电气化监控;能量管理系统;模块;技术

目前分布式企业级电气化监控和能量管理系统在能源工业企业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级电气化监控的任务是实时采集企业电网运行数据并监视其运行状态,必要时发出控制指令操作终端设备.它向数据平台层提供终端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数据平台层通过它向企业电网发送控制信号.综合数据平台利用统一建模技术对企业全局信息建模,达到信息的充分共享和访问,从而为企业级能量管理奠定坚实的数据层基础;能量管理层利用企业电网全局信息进行调度决策,主要目标是提高控制质量(电源控制、负荷控制)和改善运行的经济性,主要包括负荷预测和管理、动态无功调度、节能调度和能量平衡4个模块,各模块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数据交互.人机界面层主要提供管理员与系统的联系手段,使管理员能监视、分析和控制企业电网,并通过图形、报表等形式显示能量管理的过程和结果,

一、系统关键模块和技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分布式电气化监控

广域电气化监控将输供系统中电力专业化能源管理延伸到工业企业用电系统中,使终端用户能够安全、可靠和舒适的用电,其关键是解决空间上广域分布的工业企业各厂区用电设备的保护和控制。

采用超大集成规模电路,利用非线性补偿测量技术、嵌入式多智能体技术和分布式故障诊断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开发具有自适应协调控制功能的中低压测控保护一体化控制装置,解决工业用电设备的智能化测控保护以及电气过程控制的分布式部署问题.中低压测控保护一体化控制装置在企业配变所、配电柜及车间或生产线就地分散,实现设备用电的安全保护、电能调节、运行状态与能耗的测量,完成各种预制的逻辑或远程指令控制等分散功能,实现就地信息的数字化远传.设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抗干扰能力,适应各种现场环境使用,安装方便.

采集的数据通过多种通信方式传递到通信服务器,对于布线简单或存在高电磁污染的大型企业,应在企业规划期设计好有线通信信道,保证企业内部通信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对于地势复杂又不存在高电磁污染的大型企业,可考虑采用建设周期短、组网灵活的无线通信方式.考虑到能量管理的实时性要求,融合工业数据特点的应用层数据交换技术,开发具备智能、开放及分散的具有自检测机制的CAN通信总线,利用一体化智能测控和保护装置对分布在生产现场的各个用电能耗设备进行信号采集,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介质,运用高性能的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对测控设备进行分布式组网,从而建立适合大型工业企业的分布式电气监控系统.

2、图模一体化数据平台

大型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严格对象化和流程化特点,常规的电气监控系统是面向量测点,这和实际的生产过程不符,如何有效地组织信息、存储和访问信息是当前的技术难点.

通过引入电力企业信息资源规划成果CIM模型,扩展建立用电企业面向对象的ECIM(Enter-prise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电网模型,实现信息的对象化采集、组织和分层管理,为企业用电信息和生产信息的无缝结合奠定技术基础.企业电气接线图采用可缩放矢量图形SVG画面格式,SVG是由W3C组织的一种基于XML的开放式二维图形描述语言,具有标准开放、矢量缩放、平台无关以及网络等特性。

为保证企业模型ECIM的普遍性,信息模型主要包括:①变压器、开关刀闸等输电设备模型;②车床、电炉等耗电设备的负荷模型;③企业内部电厂的小型发电机组、原动机等电力生产模型;④企业电气化监控量测点模型;⑤某类产品单位耗电量、产量等企业产品模型.通过分析SVG文件描述标准,SVG对于设备的描述主要集中在〈g〉组中.〈g〉组中每一个设备对象都可以描述一个ID.如果将该ID与企业模型ECIM中对象的RDF/ID进行关联并保持一致,则可以通过解析ECIM文件中设备的RDF/ID,得到SVG文件中对应的设备ID,进而得到该设备对象的图形描述,实现图模一体化功能.

在建立统一的图形和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模型的属性值确定相应的实时数据库和存储数据库的表结构.同时,为实现企业数据的规划态、实时态和历史态的多态管理,将实时数据处理和转存至历史数据库,为企业能量分析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3、能量分析和管理

在掌握了工业企业完整的能量消耗信息后,在企业层面或者区域能量监测中心层面实现系统级的能量分析和优化节能是企业能量管理的核心.企业集成能量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电气监控系统之上的用电状态在线分析、评估与管理系统.主要包括5个功能模块:企业电网潮流计算、负荷预测和管理、动态无功优化调度、含分布式电源的企业节能调度以及企业能量平衡分析.

能量平衡分析模块在宏观上通过建立计算机远程信息采集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并记录企业的用电能时间、设备运行状态、能源消耗参数等,自动分析对比能源使用状况,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微观上分析潮流分布和设备能耗状况、统计设备投入产出与能耗效率、确定企业内部准确的电能分配方式,探寻设备选型、设备配置、设备工作时段和工作周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通过企业潮流计算分析企业电网潮流分布,发现并纠正企业电网潮流不合理之处,优化调整网络结构,平衡负荷分布,高效地利用电力供应,挖掘生产制造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企业潮流计算也是企业节能调度和动态无功优化功能实现的基础.考虑到部分企业自带分布式电源,采用改进前推回代法计算含分布式电源且可能存在弱环网的企业潮流。

企业负荷预测结合产品制造过程的各种能源消耗状态、企业节假日工作安排以及当地的天气环境因素,采用模糊粗糙集对企业负荷进行聚类分析,以聚类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神经网络训练预测,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精细的负荷预测数据.负荷管理模块合理调节企业用电的负荷曲线,结合用电峰谷电价,合理调整主要能耗设备的运行计划、运行参数,降低生产费用.负荷预测结果同时作为企业节能调度和无功优化的输入条件使用,其预测精度亦会影响企业节能调度和无功优化的结果。

由于用电企业是电能消耗的末端,无功随着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变变化很多.在大电网分析模型的基础成果上,延伸建立大型工业企业电网仿真模型,结合企业负荷预测数据,融合模糊控制理论和快速跟踪补偿理论,以企业电网整体功率因素最大为目标(工业用电的调整电费),建立稳态补偿和快速跟踪补偿相结合的低压综合无功补偿模型,以达到优化用电网,实现企业电网的节能降耗。

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企业电网,原有的单一受电用户将成为集发电和用电于一体的微型电力网络.以企业负荷预测数据、分布式电源出力和发电成本数据以及电网分时电价为初始输入条件,以节能、经济和环保三大原则为目标给出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一日各时段内发电机出力的二维数据表。

参考文献: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4

关键字: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s also significantly speed up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tinued stability of the situation, we must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how to strengthe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rom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the role,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 measures. Key words: hydrauli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明显加快,为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涉及到建设点多、面广、量大以及工作难度较大,致使因为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水利工程事故常有发生,这给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了重大损失。基于此,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而在加强水利施工质量的管理中如何开始技术管理呢?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质量管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始终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体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水利工程作为保障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其建设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其在保障农业和抵御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因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以肯定的说,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速度。劣质工程不仅增加了维修和改造的费用、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还会给带来极坏的影响。反之,优良的工程质量能给各方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项目也能早日投入运营,早日见效。由此可见,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不能因为追求进度,而轻视质量,更不能因为追求效益而放弃质量。

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在管理上包括很多的方面,除了质量管理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技术管理。在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技术在工程质量中所占得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和更新,因而加强水利工程的科技管理也是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 什么是技术管理

所谓技术管理就是强调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工作的“管理”,不仅仅是指“技术”本身。因此,我们说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是源于技术而又高于技术。上述正反二个案例也正是说明了这一问题的。所谓技术管理工作,它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水利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概括说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各项目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和施工企业的一系列技术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

三、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在水利行业各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和搞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能保证施工中按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确保各水利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

2、重视和搞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能不断提高我们各水利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特别是相关技术工种中有关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从而在施工开始前或在施工过程中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有关技术问题,特别是技术难题,把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3、重视和搞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特别是重要岗位上技术性较强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及设备、材料的潜力,在保证工程在施工安全和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各种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提升本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做好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

1、 必须明确技术管理工作的相关职责,注重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法治企,强化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实。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级技术管理层的技术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技术管理层中相关人员的责、权、利。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管理干部不断学习现行规范。

(2)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通过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学习和技术交流。不断提高本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广大员工技术业务素质。

(3)发扬民主,鼓励广大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通过PDCA循环,解决各项技术难题。

(4)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工作,积极研究与探索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在行业中甚至在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和执行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阶段技术管理工作的关键,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工作一般分三个环节:一是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这阶段主要是指安全、质量、进度等项目因素进行技术管理,是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工的先决条件。第二阶段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这阶段的管理主要是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投入的各生产要素,作业技术话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技术管理。包括作业者发挥技术能力的过程和自控行为等和来自各自管理层的所有综合技术管理活动。第三阶段主要是指竣工验收阶段的各项技术管理活动。

3、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技术管理工作要实行长效管理,因此,我们水利行业的相关企业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的建设和技术责任制的制定,充分发挥好企业中各个层次上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聪明才智和作用。主要技术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发的各项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和规定,针对企业自身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工作管理制度,在各项施工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坚决做到技术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长期完整的检查制度,对各施工项目进行总结评比,达到整体推进,促进技术管理工作良性循环的发展。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 质量管理 技术人才

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各相关企业的市场前景变得相当广阔。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一哄而上”的格局,引起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异常剧烈。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能异军突起?怎样才能勇立潮头而激流勇进? 这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关键是苦练内功,抓好管理。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又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因忽视了技术管理,而导致经营效益的下降。

1、 技术管理的重视

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好坏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式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近年来,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

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2、 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技术管理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3、 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

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4、 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4.1 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 TQC活动,通过 PDCA循环,解决技术瓶颈。

(4)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4.2 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③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④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⑤施工质量管理制度;⑥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⑧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⑨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⑩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4.3 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点主要以下几点:

①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②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③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④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我们现在有些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 工程施工 技术管理

1 建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意义

1.1 技术管理反应整体管理水平

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兴衰,现代施工企业必须具有较高的技术管理水平及装备,以此提高企业施工质量,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立足与发展。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技术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业务技术,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3)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1.2 技术管理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筑工程利润不断降低,企业必须从自身管理出发,提高施工技术力量与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时,良好的技术管理能够减

少部门间的推诿、快速找到问题出现的所在,提高了企业问题解决效率。对于由于供应商或外委施工问题引起的质量事故等,良好的技术管理能够在谈判中直指问题所在,并通过对合同管理中技术问题一项的事先审核等工作,保障企业的利益。科学的技术管理不仅仅是对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参数进行控制,更多的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通过对人员技术技能管理与培训,提高施工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降低设备故障与事故,减少施工故障费用,降低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进度减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停工几率,减少了费用的增加,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3 技术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质量

通过施工技术管理,强化工程测量、放线工作,强化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监控、强化施工技术问题解决能力、强化施工技术参数控制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以施工技术监督监控为例,在进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科学的技术管理从测量方向、冲孔位置选择、混凝土灌注时间等多方面管理有效保障了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都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工作作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有效实施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同时,应当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

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2 建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方法

2.1 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施

工图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

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2.2 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点主要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

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