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的科普知识范例6篇

百合花的科普知识

百合花的科普知识范文1

沈阳社区科普大学创立十年来为何经久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哪里?

张丽茹:

做百姓最需要的科普,科普大学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科普是科协工作的重点内容,科协作为原始的科普人,我们一直在寻找什么样的科普符合老百姓的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能深入人心?什么样的形式能把百姓召集过来,而且能在家门口就得到知识的输送,还能让百姓持续不断地关注和参与?

于是,科协就想到了科普大学这种载体,科普大学不是大学,没有围墙,没有学历,没有学费,老百姓戏称为“科普知识大家学”。 创立之初,科普大学就把“按需设课”作为基本定位,“点餐式教学”又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员的真正需求。其实,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延续这么久,而且这么受欢迎。

《科技生活》周刊:

沈阳科普大学如何解决传统社区科学传播中“人气”和“口味”的问题?

张丽茹:

科普工作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教育了自己才能教育别人!社区居民在社会生活中,没有自己的舞台,科普大学给了他们一种归属感、幸福感。只要居民自觉自愿积极参与,“人气”自然旺!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需求,科普大学十年来,已开设了三十五门课程,囊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实用课程,尽最大可能满足学员的“不同口味”。

下一步我们还会在城乡结合部、乡镇创办科普大学,开设农业科学知识课程;甚至在企业内开办分校,还要针对残疾人、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的需要开办分校,比如有朝鲜族聚居地区,针对性地找本民族的老师授课,设定个性化的课程。“口味”满足了,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一定是难以想象的!

《科技生活》周刊:

社区科普大学发展到今天,面临哪些困难和瓶颈?

张丽茹:

师资力量薄弱、资金短缺,让很多想做的事做不了,正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师资方面,由于科普大学的骨干以退休老师为主,十年过去,这批人已经从60岁到70岁,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在职人员又很难抽出时间来,况且科普传播需要特殊的方式,有科学知识不一定会做科普传播,所以在老师的选择上,有很多局限性。目前科普志愿者的意识还不是很强,需要唤起全社会科技工作者志愿普及科学的义务和意愿。

资金也是我们的一大瓶颈,一年几十万的投入,只能保证教师的部分经费。如果有资金,我们会在师资、教材、硬件上再上一个台阶。

《科技生活》周刊:

十年前,沈阳科协在国内首创了科普大学,十年后,它的行业领先地位和创新点是否依然存在?

张丽茹:

科普大学创办十年,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它的生命力所在。《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台,让全国各地的科普大学也遍地开花。而我们所思考的,是如何让科普大学的根扎在社区这块土壤中,植根于老百姓的心中,只有这样它才能不断地焕发生机活力。

“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系统化教学和管理的科学性 、持续性是沈阳科普大学最大的创新点。特别是系统化科普方面,科普大学所采取的课程式科普教育与经常性科普活动互补的做法,使每名学员每年能够接受至少70小时的科学熏陶,这是其他载体很难实现的。

百合花的科普知识范文2

近年来养生话题很热门,有关广告充斥报刊、电视,养生书籍销售火暴,所谓的养生“专家”更是大出风头,比如张悟本,似乎一夜之间就红遍了大街小巷,挂他一个号需花费几百元甚至数千元人民币,其预约接诊时间竟排到了2012年,可再看他的“药方”,总是三样东西:白萝卜、绿豆、长茄子。寻常百姓餐桌上天天见的普通玩意儿,到了他那儿却成了灵丹妙药,甚至能治肺癌、糖尿病等。更令人惊讶又颇感无奈的是,他如此荒唐,信奉者却趋之若鹜!今天人们终于知道,张悟本那一套全是骗人的。可回忆近十几年来有关百姓养生的话题,似乎一直没离开一个“骗”字,从练这功那功,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再到所谓的食疗养生,“专家”们总是借助各种新名词欺骗百姓,聚敛钱财。普通百姓只是想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却为何总被所谓的专家忽悠?老百姓怎样才能避免被骗,做到真正科学养生呢?

轻信“专家”,养生变“伤生”

家住北京的张英原本家庭幸福和谐,丈夫陈正平开着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绰绰有余;原在一家服装厂上班的张英,自从5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后便辞职做了全职太太;正上初中的儿子身体棒成绩好,一家人的日子平静快乐。可这一切,在几个月前因为一个电视节目改变了。

2010年2月的一天,陈正平下班回到家,张英便兴奋地对他说:“老公,我的病再也不用吃药了!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养生节目,一个叫张悟本的专家说,糖尿病人可以不用每天大把吃药,只需吃绿豆、茄子、白萝卜就行!”陈正平连忙打断妻子,说:“绿豆、茄子、白萝卜怎么能治病呢?”张英又兴奋起来:“专家说了,用绿豆熬汤喝,能喝多少喝多少,喝得越多越好。因为糖尿病就是肝火旺,只要把肝火降下来就行。另外,白萝卜、茄子也是去火的,特别是茄子,吸油,能把肚里的油吸出来,吃得越多血糖降得越快。”

陈正平也算见多识广,当然不相信绿豆、茄子、白萝卜能治疗糖尿病,但一想这些东西平时也吃,多吃点不见得有啥坏处,就不再跟妻子争辩,不过他提醒妻子,药还是不要全断了。张英爽快点头:“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自有分寸。”张英文化程度不高,对所谓的专家很迷信,嘴上虽然说着自有分寸,但做起来却没一点分寸,药几乎不吃,一日三餐都要吃绿豆、茄子和白萝卜,而且茄子和萝卜要凉拌、生吃,她时常吃得反胃。丈夫和儿子看不过去,都劝她不要迷信专家,可她不听。陈正平有些不耐烦,说:“那你把茄子、萝卜端一边吃去,免得我和儿子倒胃口。”张英一听心里就不痛快,心想我这是治病啊,丈夫不仅一点都不支持,还嫌弃她!

一天,张英按照专家交代把熬好的绿豆水滗出,想把绿豆渣倒掉,陈正平见了说:“现在绿豆多贵呀,你这也太浪费了!”本就满腹怨气的张英顿时火冒三丈,跟丈夫大吵了一架,指责他嫌她吃闲饭嫌她是累赘。一看妻子如此不可理喻,陈正平也一肚子火气。夫妻俩就此开始了冷战:陈正平不再管张英,张英变本加厉地食疗,一天用几斤绿豆熬水喝,药全停了。

三个月后,张英从报纸、电视上意外得知,“食疗专家”张悟本竟然是个骗子,她赶紧去医院查血糖,结果令她目瞪口呆:空腹血糖高达9.5!以前她可是始终控制在6.0左右的。张英恍然大悟,难怪近段时间经常感到疲倦、口渴,尿也多,这是高血糖的症状啊,自己却因为迷信食疗没有意识到。回想几个月来的经历,她后悔不迭,不仅因为身体所受的伤害,更因为经济上和感情上的损失。她算了一笔账,以前每月吃药的花费100多元,喝绿豆汤后,一个月起码花费400多元。感情上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因为自己一意孤行扰乱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丈夫越来越不愿回家,原本宁静和谐的家庭气氛何时才能恢复?“养生”成了“伤生”――伤了全部的生活,包括健康、金钱和感情。

张英的遭遇令人同情,但和刘老太相比,她还算是幸运的――张悟本骗术被揭穿,她还能悬崖止步,刘老太却因误信保健品贻误了病情,命悬一线。

65岁的刘老太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2009年4月的一天,她在一家酒店门口被一个穿白大褂的小伙子热情地拉进去听健康讲座。刘老太一进去就看到一幅大标语:××牌复元液配合热磁治疗仪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脑萎缩、风湿病!“健康专家”在台上侃侃而谈,说这种复元液是20多位医学专家的成果,有30多万名患者试过,众多疑难病患都得到了康复。刘老太眼前一亮,自己长期被疾病困扰,这不找到福音了吗?她立刻回家取钱,直奔销售点花5000多元买了20盒复元液,并获赠一台理疗仪。从此,刘老太渐渐停了药,一直使用这种产品。

2010年开春,已花掉1万多元钱吃复元液的刘老太发现身体不仅没有“复原”,反而病情加重。5月,老太太终因糖尿病并发症不得不住进医院,如今病情持续恶化,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类似因养生不慎被专家忽悠的事例,生活中几乎司空见惯,甚至还有一些引起全国关注,比如2010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就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四川有100余人因偏听偏信食疗养生,生吃泥鳅致体内长出寄生虫。据报道,这些人都是看了马悦凌的《不生病的智慧》一书中《泥鳅为我们健康开路》后,生吃泥鳅引起的。书中提到生吃泥鳅可以去肝火,百益无一害,老百姓吃了之后却出现发烧、出汗、全身无力、头疼等症状,到医院一检查,居然感染了寄生虫。

那么,老百姓为什么这么容易被所谓的养生专家忽悠呢?

养生骗术,为何能够大行其道

老百姓追求健康,本是值得提倡的事,却被所谓的专家忽悠来忽悠去,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养生骗术,为何能够大行其道?想找出个中原因,不妨看几个案例。

28岁的叶丽是一名白领,收入颇丰,工作压力也大,整天精神紧张。在外人看来,她光鲜照人,可她自己知道,光鲜的背后是可怕的衰老。照镜子时她经常看到自己脸色蜡黄,双目无神,眼角隐隐出现了鱼尾纹……叶丽感到恐慌,因此,当她从一个朋友那里得到一套“解决方案”时喜不自禁。朋友告诉她,要延缓衰老,需要排毒,并给她推荐了一款排毒养颜健身茶。叶丽从健身茶的说明书中得知,这种茶通过打通排毒通道,祛毒于体外,调理内分泌,使脏腑功能活动正常,气血流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排毒养颜的目的。叶丽立即花了540元购买了3个疗程,每天都喝。一个疗程没喝完,她觉得自己脸色更差,还经常腹泻,头晕目眩。她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她,都是健身茶惹的祸,这个牌子的排毒养颜健身茶早因质量不合格被媒体曝光!

58岁的邵正元老人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在街坊邻居中算是文化人。邵老师不会轻易相信那些穿着白大褂当街检查身体卖药的,举办讲座推销保健品的也骗不住他,他只相信媒体,比如日报、晚报,比如电视、广播,他认为,这些都是正规的传播渠道,是政府管的,不会乱来,所以他认为,报纸、电视上的专家才货真价实。可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会被正规传播渠道――电视给骗了,而骗他的也恰恰是他认定的“真专家”。有一天他在家看电视,被一个养生节目吸引了,号称养生专家的节目嘉宾大谈养生之道,力推所谓的“绿豆汤疗法”,说能治高血压。邵老师深信不疑,第二天就按专家的方法停药喝起了绿豆汤,没想到只过了三天,他就因血压升高住进了医院。

跟“文化人”邵老师相比,肖建华老人算是大老粗,目不识丁的他是跟着儿子进城享清福的。儿子很孝顺,每月给他足够的零花钱,让他到小区的娱乐室下棋聊天打麻将。这种快乐逍遥的日子让肖老汉非常贪恋,他希望自己长命百岁,所以一听说什么东西可以使人健康长寿,就要立即尝试,而且特别迷信专家。“专家说了,生吃白萝卜可以降血压。”“专家说了,练气功可以降低胆固醇、血脂。”肖老汉常常在同伴中传递专家的养生信息,“专家说了”成了他的口头禅。同伴们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也跟着学。一天,他走在街上,有人递给他一张传单:著名营养大师、养生专家×××莅临我市,举办健康讲座。他顿时激动地拿着传单邀了几个同伴去听课,并现场买了10盒据说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的营养粉。不知是心理暗示还是真起了作用,吃了营养粉后,肖老汉还真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他更加相信营养粉的功效,不仅义务宣传,还接着购买,一买就是一二十盒。儿子给他的零用钱不够花,他就张口要,甚至跟别人借。儿子很快得知了父亲购买营养粉的事,本能地意识到这里面有问题。上网一查,果然发现这种营养粉根本没有什么神奇功效,不过是些吃不死人的保健品而已。他劝父亲不要再吃,可肖老汉执迷不悟,甚至骂儿子不孝,弄得父子差点反目。

从这些案例不难看出几个共性:一是老百姓养生的功利性,二是骗术的蒙蔽性,三是当事人的盲从心理。而形成这些共性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老百姓渴望健康,养生愿望强烈。在渴望健康的心理驱使下,当事人往往很冲动,不辨真假,爽快掏钱。比如叶丽喝的那种排毒养颜健身茶,其实在她购买之前已经因质量问题被媒体曝光,可她却压根儿就没想到去怀疑它的真假。其二,骗子费尽心机,个别媒体推波助澜。发现上当后邵老师喃喃自语:“这电视上专家说的还有假?这不是假新闻吗?这么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怎么能播假新闻呢?”他哪里知道,那是背后有人包装、运作的结果,所以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而有些媒体或疏于监管或出于某种目的恰好为这种骗术搭起了舞台。其三,缺乏科学常识,轻信盲从。肖老汉只要稍微有点常识就不会相信那种营养粉――一种保健品怎么可能同时降血糖、血脂和血压呢?因为缺乏常识,不仅他深信不疑,别人也跟着上当。

养生,从字面理解,就是保养生命,即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以保持生命的健康活力。它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不少人却急功近利,或治病或养颜或瘦身,目的明确,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骗子正是抓住了老百姓的这种心理忽悠人:什么一个疗程见效甚至一瓶就见效,三个疗程包好,长期服用效果更佳,等等。这种宣传本身广告味很浓,容易被人识破,而一旦出自受人敬仰的专家之口,就成了“权威观点”,更易被认同。这就是这种骗术的蒙蔽性。而某些公众媒体的加入,无疑给这种骗术披上了华丽外衣,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加上百姓的盲从心理,无形中就让这种“乱花”洋洋洒洒,四处飞扬,铺天盖地,它所承载的骗术也就大行其道了。

全民动员,倡导科学养生

虽然张悟本倒掉了,人们对中医养生产生了一些怀疑,但养生是符合人们健康需求的大趋势,养生热便很难因一个张悟本的倒掉而“退烧”。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养生观念不改变,如果我们的养生市场不净化,如果我们的养生知识不科学化,那百姓养生很有可能会掉进下一个陷阱。

纵观养生“专家”们的做派,不外乎“三板斧”:其一,拿古已有之的养生理论制造噱头。既然是“老祖宗说的”,那必然是经过千百年的时间验证过的,而“大师们”的理论依据皆源于此,由不得你不信。其二,冒充权威打医学球。很多所谓的专家冒充中医世家、医学权威,打着中医或者某某医学协会的旗号,钻常识的空子打医学球。毕竟保健品是吃不死人的,不像药品,吃错了后果严重。况且,通过饮食和保健品缓解病情有一个过程,出现问题也不会一下子看出来。其三,迎合大众心理夸大其词。老百姓对于医学知识普遍比较缺乏,又求医心切,希望少吃药见效快,而真正的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是很谨慎的,不可能随便说疗效,但这些所谓的专家们以盈利为目的,什么都敢说,正好迎合了百姓的这种心理需求。

针对养生“专家”忽悠人的“三板斧”,真正的专家们呼吁老百姓不妨搬出李逵的真板斧,击退“李鬼”,从而达到科学养生的目的。

一是保持头脑清醒,提高防范意识。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贺娟教授说:“社会上宣传的养生知识良莠不齐,比较混乱,一些养生大师抛出来的一些所谓的养生观点,简直属于误导百姓。”她建议,老百姓最好多问几个问题:他为什么这样说?科学依据在哪儿?其他专家怎么看?要静下心来多质疑,不能盲从,盲从很容易花钱误病甚至惹祸。

百合花的科普知识范文3

开幕式现场

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春福,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汤成快,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忠和,副市长高清,市政协副主席严国强出席开幕式。市科协主席宋平主持开幕式。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作《城镇化战略与城市群的形成》专题报告。常州市各部委办局、科协委员、企业、高校、海归等社会各界代表共300余人出席开幕式。

两大活动各具特色 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张春福在致辞中指出,学术交流、学术研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科技人员思想碰撞、创新火花迸发的重要源泉;科学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坚实基础、是衡量现代化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强大动力。本次科协举办的科技论坛和科普宣传周这两大活动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将进一步营造常州市科技创新氛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与提高;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张春福希望各级科协组织要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争取把活动办出影响、办出水平、办出成效来。促成一批有前景的科技项目,形成一批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营造一个全民创新、科学文明的良好氛围。

论坛百场交流 搭建科技人员学术交流平台

本届科技论坛以“集聚科技创新,催化转型发展”为主题,由常州市第六届科技论坛开幕式暨“县域经济与城市发展”高端报告会一个主会场活动和核电产业技术研讨会暨成果、“新能源产业发展”研讨会暨团队常州行、新型通信产业论坛、纺织科技创新和科教人才战略论坛、“中国常州—台湾高雄”两岸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讨会、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论坛暨LED新光源产品博览会、2012年中国第三届物联网大会暨项目对接等七个分论坛组成。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30多位专家(院士)云集常州,围绕县域经济、新兴产业、转型升级、高职教育等热点难点开展研讨对接。

同时,全市各级高校、科研院所、市级学会将同期开展百余场不同类型、内容丰富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对接活动,主要涉及领域有: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型通信、物联网、医疗新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预计将吸引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参与。

由常州市科协主办的科技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常州市高层次、有影响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创办以来,先后邀请了50多位两院院士、200多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常州作学术报告,成功促成20多位院士与企业合作;促成了1个院士联络服务中心和6个企业院士工作站、10个校企联盟、200个科技项目的成功对接;并引进了上海技术物理所入驻科教城。为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学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大系列活动45万人次参与 构筑全民科学素质宣传网络

本届科普宣传周以“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与生活同行”为主题,将集中在一周内举办五大系列活动。一是举办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创作和科技创新大赛等竞赛比赛系列活动;二是与常州电视台合作开展科普影视、动漫等系列展播活动;三是举行百场科普报告、千份科普读物进社区、进农村系列活动,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实用技术、节能环保、健康保健等科普知识传播;四是开展科普基地大家行系列活动,组织市民参观红梅乳业、防灾减灾馆等科普基地,充分发挥科普基地的科普辐射效应;五是开展“五月花海”青少年嘉年华、法制文艺演出等科普文艺汇演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本次科普宣传周将有200余场科普活动,预计有45万人次参与。

百合花的科普知识范文4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儿童知识读物的出版态势令人欣喜:海外引进或本土原创的儿童知识读物如百花争艳,其中不少读物面市当年便有可观的发行量,有的还连连再版成为长销品种。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不正视成人化倾向依然是干扰儿童知识读物编辑出版的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某些儿童知识读物的知识含量不可谓不高,装帧设计不可谓不精,印制包装用“豪华”二字形容绝不过分。平心而论,这些儿童读物绝大多数都凝结着编辑的几多辛劳,承载着编辑的美好希冀,绝非草率之作;只可叹这些读物投放图书市场后往往如泥牛入海,没能引起预期的反响。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儿童读物成人化。

一、儿童视角下知识读物“三性”的内涵

真正的儿童知识读物与成人知识读物应该大有区别,它们具有成人知识读物所没有的独特的元素——儿童视角,即凭借儿童眼光观察、判断事物,带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凡是知识读物都具有知识性、可读性和真实性,三者缺一不可。儿童视角赋予这“三性”以新的内涵:第一,儿童知识读物的知识性应体现在知识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上,是儿童渴望了解的、能够激发儿童想象、引领儿童探究的知识。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孩子编辑知识读物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教给孩子探究新知的方法。如果以为内容和形式越尖端、越前卫越好,超越孩子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将深奥的知识硬塞给孩子,孩子看了只能是如读天书,不知所云。这样的儿童知识读物,自然从面世的那天起,便注定了终将被化成纸浆。第二,儿童知识读物的可读性应该表现在比成人知识读物更让人读得懂,而且要求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其想象丰富多彩,其述说趣味无穷,符合孩子的思维特征和审美情趣。这样,孩子才喜欢读,读得出味儿来。童年时代,孩子的形象思维特别活跃,形象记忆的能力也比较强,具体、形象、生动的材料容易让他们理解,也容易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品尝知识佳肴美味的过程中感受求知的愉悦。第三,对于儿童知识读物而言,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孩子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深刻地分析事物、准确地辨析真伪。给孩子读的科学寓言、科学童话和科幻小说,更应深深地根植于“真实”的土壤,与真真切切的人类生活体验和科学技术规律有着本质的一致性。

二、蹲下来,发现孩子的最终需求

儿童与成人由于观察的角度有异,其所见所思也截然不同。有一位年轻的父亲每次带女儿逛商场,女儿都不愿意进去,或逛上一圈就嚷着要出去。一次,他无意间蹲下身子,看见女儿眼中的世界竟是一片“人腿森林”。他终于明白女儿为什么对五光十色的商场没有兴趣。生活中的这件寻常小事,对我们策划选题、审读书稿、装帧设计等编辑出版儿童知识读物的各个环节都颇有启迪,那就是:像这位父亲一样,放低身子,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来观察。

蹲下来,与孩子的观察视角相同,便能看到孩子眼中绚丽多彩的世界,发现成人不曾看到或熟视无睹而不能发现的美,也才能明白孩子究竟需求什么样的知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如诗笔触舒卷自如地追忆童年生活,给一代代小读者带来无尽美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什么是儿童视角。在成人的眼里,百草园不过是江南庭院里一方杂草丛生的荒园,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烙上封建礼教印记的三味书屋也严肃有余,少有乐趣可言。然而,在少年鲁迅的眼里,桑葚紫红、黄蜂肥胖、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甚至美女蛇、飞蜈蚣也不那么叫人生畏,百草园多么神奇而富有生气!三味书屋除了拜孔子、拜先生、读四书五经外,还弥漫着溜出去折腊梅、寻蝉蜕、喂蚂蚁、描绣像、“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的诸多童趣。面对同样的事物,视角不同,孩子所见所感与成人所见所感差异何其之大?

儿童视角,是儿童知识读物不可或缺的元素。经验丰富的儿童知识读物编辑,总是善于从孩子的视角观察生活、研究问题、策划选题,深入思考孩子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如何将这些知识告知孩子。比如,同样是到动物园参观,因视角有别于成人,孩子的所见所思就很特别:长颈鹿真的站着睡觉吗?为什么马的脸长而虎的脸圆?犀牛的角为什么长在鼻子上?袋鼠妈妈有育儿袋,为什么我的妈妈没有育儿袋?诸如此类的问题,想来不会出自成人之口。可是,日本著名科普读物作家熊谷聪和动物行为学专家加藤却明白孩子心中藏着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因为他们在编著后来让世界上不同肤色的儿童看得忘情、读得入迷的科普经典《小小科学家》时,是蹲下来观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视角与孩子完全一样。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眼中的万事万物具有无穷无尽的魅力。策划儿童知识读物选题时,或许有的编辑会说:“如今儿童知识读物浩若烟海,涉及的知识灿若繁星,可讲的、该讲的知识都讲得差不多了,要挖掘新的题材实在艰难!”其实,如果真蹲下来,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是孩子渴望知晓而成人却不曾发现的。

三、蹲下来,发现我们应该如何讲述

蹲下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才能听见孩子的心声,洞悉孩子的情趣,感知孩子的好恶,明白怎样介绍知识会让他们喜欢读、喜欢看,并为之生情、为之动容。与生俱来、天真烂漫的童趣和生活中习得的情感、兴趣、志趣,构成了孩子丰富的情趣内涵。不少优秀的儿童知识读物正因为把握住了孩子的情趣,采用文学、艺术的手法探究知识、描述知识、传递知识,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让孩子爱不释手。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科学小品语言生动、形象、清新、活泼,具有浓烈的文学味。他的科学小品《听打花鼓的姑娘谈蚊子》讲述蚊子的危害,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巧妙地借用凤阳花鼓调“唱”出来的,在述说蚊子可恶的同时再现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有些知识,如果按照成人的视角去向孩子介绍,孩子很可能不感兴趣,但是如果从孩子的视角进行描述,便能贴近他们熟悉的事物,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比如关于白细胞的知识,如果从成人的视角讲述,孩子肯定觉得索然无味。高士其的另一科学小品《我们的抗敌英雄》之所以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正因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白细胞写成冲锋陷阵的勇士,“遇到敌人来侵,总是挺身站在最前线”。随着战斗场面的展开,本来比较枯燥的知识也变得生动有趣了。

孩子对美的欣赏朴素而直观,日月星辰、风雪雷电、江河湖海、花鸟鱼虫,大自然的万物在他们心中往往具有人一样的生命、人一样的情感,令他们倍感亲切。因此,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绘、曲折的情节、优美的意境能对孩子产生强烈的冲击力,点燃他们的阅读热情。已出版百部著作、获奖百余次的“科普老顽童”刘兴诗给孩子们讲故事,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一章一节皆妙趣横生。《孩子身边的自然百科故事》中香喷喷的春姑娘、火辣辣的夏妹妹、穿着红枫叶衣服的秋仙子、洒着漫天雪花的冬爷爷,各有各的动人故事。随着意趣萌生的故事情节的推移,自然科学知识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一书则将伟大祖国描绘得有血有肉、鲜活而真切,立体地再现了一幅色彩斑斓、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且不说书中故事的具体内容,仅看看诸如“一万年前的弓箭手”、“爱美的山顶洞姑娘”、“四千年的三次‘世界大战’”、“半真半假的上古‘三皇’”等题目,就足以让人明白为什么小读者会顿生先睹为快的冲动。采用文学笔法描述科普知识,使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熔于一炉,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张力。一位少儿科普老编辑这样说:“文学之树,科学之果,文学和科学天衣无缝的完美结合生成了少儿科普。”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便是将科学研究成果写成文学著作的传世精品,被人们赞美为“世界昆虫史诗”。周作人说它是“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将昆虫世界化做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书中描写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正因为如此,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部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的科普巨著不仅成为全世界一代代孩子的最爱,而且在人类深入研讨生态学的今天再次引起全球读者的关注。网络上活跃着一个由一群年轻的科学传播人组成的“科学松鼠会”,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这些年轻人说:“科学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就像味道鲜美却又不方便吃的坚果,而我们就是要像松鼠一样,把科学坚果外层的硬壳剥掉,把味美的果肉献给大众。”儿童知识读物编辑正是这剥硬壳的松鼠,只不过还必须蹲下来,将角转换为儿童视角,才能找到最好的为孩子剥硬壳的方法,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百合花的科普知识范文5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243-01

编辑是指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编辑既是一种工作,又是一种职业身份。一般情况下,编辑不是对原始信息进行开发,而是对作者创造的作品进行开发、加工,是对作品进行选择、优化的过程。编辑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所选作品的精神文化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和完善,生产适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出版物。

编辑工作是一个出版社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人员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出版社出版物的水平。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要负责选题策划、作者选择、稿件组织、政治把关、书稿审读、协助出版和协助发行等各项工作,对书稿进行思想政治把关、文化学术评判、编辑规范润色和出版流程控制等各环节。

编辑加工的目的是提高图书质量,所以编辑人员在书稿编辑加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书稿的特性,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编辑加工。

科学技术类图书范围广阔,包括基础理论、学术专著、应用技术、科技工具书等。特点是讲究系统性与逻辑性,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遵守规范性与统一性,具有技术性与知识性,追求先进性与创新性。这类图书的作者往往是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学者、专家,而书稿的内容和读者群往往也是该领域的。针对这类图书,责任编辑在编辑加工书稿时,要注意书稿中的概念、定义的准确性,内容要符合科学性,与当前学术发展水平相一致,书中的专业术语、技术标准等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同时要注意书稿要逻辑清晰,机构合理,层次分明,体例统一,文、图、表要对应一致。

例如,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大多属于科学技术类图书。这就要求编辑人员除了要掌握编辑业务知识,还要懂得核领域的基础知识,对核领域基本名词术语、概念要熟悉,对常用的物理量、符合单位要熟悉。这样在编辑加工书稿时才能帮助作者发现问题,提高书稿的学术质量。

社会科学类图书一般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具有软科学特性,强调理论性与实用性。针对这类图书,责任编辑在编辑加工书稿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正确的立场和观点;正确理解创新的含义,讲究学风与学术规范;书稿内容要逻辑严密,层次分明,体例一致,尽量不涉及没有经过实证检验的理论和方法;所用案例必须和所论述的内容相对应,优先选用真实案例。

例如,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三做谈》一书,从做人、做事、做官三个方面来阐述做人的道理,思想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宣扬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举例都是通俗易懂的,使人读后受益匪浅。这是作者付出的努力,也是编辑人员为书稿锦上添花的结果。

文学类图书是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读者对美的感悟,给人以艺术享受。这类作品源于生活而又经过虚构,不拘泥于真人真事。文学类图书丰富多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针对这类图书,责任编辑在编辑加工书稿时,要注意书稿必须正确表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不能有错误的政治问题,要弘扬主旋律。

这类书稿不必像科学技术类书稿那样概念、定义要求严禁,专业术语、技术标准符合规范,不要用“教条”来规范作者的写作风格,要保持作者的语言风格。

科学普及类图书内容广泛,任何领域的技能和知识都可以用科普书的形式来表现。这类图书形式多样,既可以用文字为主,也可以以漫画、插图为主,体裁可以各式各样。针对这类图书,责任编辑在编辑加工书稿时,要注意尽量使书的内容浅显易懂,使读者容易理解,突出可读性。但不能掺杂反科学、伪科学内容。

例如,中国原子能出版针对公众对核电的不了解,组织编写出版了《为什么要发展核电》科普书。书中形象地把原子弹比喻成白酒,把核电站的核燃料比喻成啤酒,白酒可能会被点燃,而啤酒则不会,告诉公众核电站不会发生爆炸。

此外,还有工具类图书、少儿类图书、翻译类图书、教育类图书等,编辑人员在编辑加工过程中都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进行不同侧重点的编辑,这样才能保证既尊重作者的作品,又体现出编辑对书稿的整理和完善,使一本本好书展现在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 纪萍萍.5天圆你编辑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百合花的科普知识范文6

学校秉承“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开展了平安型、花园型、节约型、书香型和数字型“五型”校园建设,营造环境育人的校园氛围学校。学校将“平安型校园”与优秀影片中的红色经典相结合,通过观看红色经典影片,让学生明白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将“花园型校园”与优秀影片中的科普知识相结合,通过观看科普知识影片,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将“节约型校园”与优秀影片中的优秀人物相结合,通过观看优秀人物的影片,使学生了解优秀人物的高尚品质;将“书香型校园”与优秀影片中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观看传统文化的影片,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从影片和书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将“数字型校园”与优秀影片中的历史、地理相结合,通过观看历史、地理的影片,让学生学习更多历史、地理知识。

在“五型”校园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学校实施“五导”机制(导体、导心、导行、导学和导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五导”机制中,学校结合观看百部优秀影片,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将电影课程纳入到“五导”课程体系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百部优秀影片,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世界文化和科技发展历史,学习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理解并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北京数字德育网的优秀影片,设置电影课,将影视资源融入日常教学,使电影课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建立影视教育评价反馈档案,引导家长配合学生在家中观看电影。

每周一开设全校影片赏析课。学校利用校会组织学生观看《春蕾――童年的故事》《闹秧歌》《抗战中的巫家坝》《自古华山一条路》《天河》等优秀影片,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教师讲解并组织讨论。

学科教师利用影片开展教育教学。语文、思品、地理、历史等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百部影片与所教学科有效结合。例如,思品课观看《过年》,历史课观看《中国与联合国》,地理课观看《自古华山一条路》,通过学科知识和影片的有效结合,对学生进行知识面的扩充和价值观的教育。

主题班会利用影片开展教育。各班的主题班会采用英雄人物、红色经典等影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班会课上观看的《春蕾――童年的故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等主题,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利用传统文化类影片开展教育。学校引导学生观看传统文化方面的影片。例如,《闹秧歌》记录了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展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学校还邀请一批优秀的传统文艺工作者来学校演出,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升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创设“梦想剧社”校本课程。在梦想剧社里,学生可以自由观看优秀影片,通过观影和讨论,了解电影艺术,学习影视表演,体验不同的人生角色,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