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种植方法与技巧范例6篇

百合花种植方法与技巧

百合花种植方法与技巧范文1

关键词:植保教学 工学结合 巧用 巧得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校企一体、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被职教人认同,“工学结合”得到了职业学校教师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校对植保课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实施路径、具体措施和实施保障等方面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为克服困难,独辟蹊径,产生了许多“巧”,这些“巧用”与“巧得”,或许对深度校企合作还是“愿景和理想追求,并非易事”的今天,如何实施工学结合具有一定的启发。

一、巧用周边农民农田

首先,我们对植保教学使用“工学结合”模式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五点:①需要足够的生产用地或者试验田和配套农具;②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实践不同于计算机、机械类专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③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生产过程会出现许多生成;④农作物生产的周期长,需要管理的时间较长,而且不能中断;⑤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工学结合教学实施性计划。

接着,我们对我校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区属局管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部级重点。学校创办于1984年,一直以“农”为主,多年来为本地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员及农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农学专业虽是南通市品牌专业,但学校只有一些显微镜等实验器材,只在养殖基地旁边有一块3亩的可种植土地,学校每年招收农学类专业学生50多人,因此,没有实验田、没有农具、没有多少经费是最大的阻碍,简陋的实习实验和生产条件,达不到农学专业及植保课程的教学要求。

依靠这些条件,我们不可能完成改革试验的任务,实施不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再不改革,还是沿用老一套肯定满足不了培养人才的需要。经过琢磨,我们发现一个有利条件、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学校距县城45公里,距南通市区25公里,地处农村,围墙外就是农田。经过协商,最后选择了10家共30亩,作为我们工学结合的试验田,最小田块是1.5亩,最大田块是4.2亩,分散在学校周围。

我们把种植专业的30个学生以3个人为一组,男女生搭配,共分成10个小组,每组对应一个农户,平时重点观察对应农户的农田作物生长情况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做好记录,做好帮工,回校及时交流知识、技术和见闻。遇有特殊情况和量大的帮工,就立即相互通报,老师统一调度学生去学习和帮助。

二、巧用农民设备资源

植保工作离不开农业劳动,植保工作本身也需要劳动设备和物资,如喷雾机、喷粉机等,通过利用农民农田,借助农民的生产农具,就不再需要学校购买和添置,解决了设备和物资问题。

三、巧用农技信息

学校过去与村镇联系较少,农业生产的信息滞后,如“新病害、新农药、新方法”信息不能及时获得,农业专业教学是以本为本,存在许多脱离实际甚至落后的知识技能及做法。

我们与学生走出校门后,受到了村农技员和镇农技员的欢迎和支持,我们与他们保持热线联系,他们能及时把农业生产的病虫害预测信息等发送给我们,他们对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指导,学生也把他们当作老师。我们制订学习项目和实施计划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避免了以书本为据设立项目的盲目和季节时间的偏差。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他们也像老师一样,对学生的观察、判断、实施治疗、治疗效果等定期分析和评价,按时反馈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区特点,有些病虫害是本地区常见的,我们依据通州区农业信息网植保资讯中提供的过去一年病虫害预测预报,在镇农技员的参与下,以本地小麦、油菜、水稻和棉花这四种主要农作物以及西兰花、荷兰豆这两种本地大量种植的经济作物的部分常见病虫害为教学设计了十二个学习项目:水稻螟虫、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小麦赤霉病、麦蚜,油菜菌核病,霜霉病,西兰花黑斑病、荷兰豆根腐病、棉花盲蝽象、炭疽病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诊治。

四、巧用学生时间

为了配合改革试验,学校教务处把每周五节课安排在周二和周四两个半天,既可以在学校上课,又便于需要时教师安排学生到农田去观察、去帮工。学校还明确,每天上午第一课正课前和每天下午的活动课及每个周六,教师可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如遇特殊病虫情或农事忙,可及时向学校报告,学校还可作特殊安排。

通过走出校门、走进农户的工学结合,我们的学生还得到了有效的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我们的学生是中职二年级学生,年龄在16岁左右,由于家庭一般较富裕, 在家是“惯宝宝”,家务基本不会,农具不识,五谷不分,更不要说下田做农活。这对农业专业教学很不利。通过劳动,有了成就,学生也由怕做农活到喜爱农活,由不会农活到学会农活,更加热爱农业,巩固了专业学习基础。学生通过劳动,知道了“粒粒皆辛苦”,更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理解父母,孝敬老人。学生变得勤劳懂事了。

学生在学习12个预设学习项目的同时,在农民家中,还认识了许多果蔬病虫害,有些病虫害只是与当年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有关,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为选择的试验田相对比较分散,在短短一年的学习过程中,还让学生还接触到设定学习项目以外的病虫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由于我们这里经济条件较好,企业较多,成年人都在企业做工,所以地里农活主要是由留守老人完成,缺少农业劳力,我们学生的帮工,解决了许多农民的困难,使我们的工学结合得到农民和村镇领导的欢迎和支持,融洽了学校和周边的关系。许多养殖大户也咨询我们,养殖专业学生搞不搞“工学结合”?老百姓也知道了“工学结合”这个名词,说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懂事、勤劳、有用。这里的老百姓再也不会低看农业专业和学农的学生了。

通过两个学年的实验,我们取得了成功,2013年9月,学校决定把成功的经验,由一门课程向一个专业在整个农业类专业推广。

参考文献:

[1]张 健.校企深度融合的突破点与创新法.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4(4)

百合花种植方法与技巧范文2

插花作品的主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表达:

(1)根据植物传统象征来表达主题。

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民间传说,使不少树木花草富有象征意义而被人格化。如松象片刚强、威严和长寿;梅象征坚韧、孤高、不畏的气节;菊傲寒廪霜,象征高雅、长寿;兰象征超尘脱俗;荷象征洁身自好等。因此,可利用具有与之相类似象征意义的植物进行组合,以表达作品的主题。如松、竹、梅寓意“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寓意清高圣洁“四君子”。

(2)根据植物的谐音和花语来表达主题。

由于受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不少植物所具有的特定意义的谐音或花语被广泛流传下来,如“桂”与“贵”,“菊”与“鞠”、“牡丹”--“富贵”,“竹”--“平安”,“苹果”-“福”、“石榴”-“禄”,“桃”-“寿”等。因此,在进行插花艺术创伤时,可依据花材的谐音或花语来表达主题。如将玉兰、海棠、牡丹相配置插作,表示“玉堂富贵”;牡丹和竹子相配置插作表示“富贵平字”;苹果、石榴和桃相搭配表示“福禄高寿”;万年青、柿子、灵芝组合表示“万事如意”;松枝、竹子和水仙组合表示“丰年献瑞”。

(3)巧借植物的季相景观变化表现主题。

一年四季由于气候条件不同,植物的季相景观也在不断变化,如桃李报春,夏榴如火,秋桂飘香等。因此,可依据四季景观的变化,利用应时花材来表现主。如利用柳条、水仙、桃花、牡丹、迎春等春季开花、发芽的植物相互配置以表现“春”的季景观;早用荷花、睡莲、百合、晚香玉、桔梗、萱草等表现“夏”季景观;利用枫、菊、桂、芦花、鸡冠等表现“秋”等景观;利用松、柏、腊梅、一品红、南天竹、火棘等表现“冬季景观。“

(4)巧借容器和配件表达主题。

这种借容器和配件来表达主题的手法,在现代插花艺术中时常出现。如“汲水归来”这件作品,就是在一只木桶形的容器上,以藤条绿蔓缠绵环绕,然后再在其上插上两朵艳丽的月季,最后在木桶的下方摆一只头部上仰陶马。整个作品构图生动、活泼、主题也被充分表达出来了。

百合花种植方法与技巧范文3

【关键词】白玉兰;栽培技术;管理技巧技术

1.苗木的选择

苗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栽植的成活率和将来的观赏效果,所以要严把苗木质量关。第一,苗木规格据绿化需求确定;第二,苗木不能有病虫害,认真检查树体,看是否有菌丝、病斑、腐朽,是否有虫眼、活虫体、虫卵和虫茧,如果有则尽量不要选用;第三,苗木树形要周正,主干要通直,主枝及侧枝分布要均匀,没有偏冠现象,顶梢要保持完好;第四,苗木树体不能有损伤,如有皮伤或劈裂,会影响营养与水分的运输,不利于苗木的成活。

2.苗木的繁殖方法

播种:在 9 月下旬当果转红绽裂时即采,早采不发芽,迟采易脱落。采下后选取健壮无病虫害树上的饱满种子,摊放通风之处,聚果逐步开裂,取出种子,放水中稍泡,搓去种皮上附着的红色肉质膜,并用苏打水搓洗种皮上的油脂,然后以清水冲洗干净,摊通风处晾干砂贮于木箱,翌年2月中下旬播于露地。苗床要选无病虫害的新地,以土层深厚的黄木或砂壤土为宜,设高床,行条播,基肥可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枯饼末,在整床前翻入土内。切不可用垃圾作基肥,以免带病、带菌。行距30 厘米,以火土肥或黄土拌谷糠灰盖种,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倍,最上覆稻草保温保湿,4月下旬幼苗出土时要连续撒施拌有晶体敌百虫的嫩草、毒杀地蚕,连撒 4-5次,每次隔 2-3日,5月上旬可设遮阴棚,透光度 40%,9月中下旬拆除,遮光物可用杉、竹帘等,以竹帘之类能随时揭盖为最理想,要选地得宜,排水良好,幼苗一般不发生严重病虫害,苗期追施速效氮肥 3-4 次,一年生苗高30-40 厘米。当年10月可以移栽。若培育大苗,次春移栽,适当截切主根,控制密度,3-5年即可培育出株高 3 米,径粗6厘米,树冠完整,稀现花蕾的合格苗木。

嫁接:通常砧木是用紫玉兰、野生玉兰苗、黄山木兰等木兰属植物, 早春发芽前实行切接,接穗长 4-5厘米,不留叶片,操作技术要点同一般落叶花木,成活关键是接穗要封头留芽孔包扎;日常管理中要注意随时抹除砧芽,成活后伤口扎缚薄膜不可急于解去。采用芽接、切接、腹接、劈接等方法均可,劈接成活率高、生长快,晚秋嫁接成活率高。

压条:在种源缺乏,砧木不足的情况下,压条法是一种重要的繁殖手段,特别是能充分利用母株,发挥生产潜力,虽手续麻烦,然而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因此尚有运用价值。母树以幼龄树或苗圃的大苗为最好,由于侧枝生长健壮,生命力强,发根容易,在不影响树形的原则下,选2-3年生充实粗壮、向上开展的侧枝,4月中旬-5月中旬,于基部以上10-15厘米处行环状剥皮,伤口长3厘米,剥皮后以小棕绳等粗糙物勒剥木质部上残附的形成层,再以塑料薄膜盛培养土包裹伤处。培养土通常选保水力强,质地经松、不带病虫的为宜,一般取黄泥60%拌砻糠灰40%或用蛭石、膨胀珍珠岩,或用充分腐熟的棉籽屑、纺织屑、种蘑菇的床土等,含水要适宜,以手紧握时有水挤出为度。为使伤口愈合快、早发根,伤口的上方可涂万分之五的萘乙酸溶液,稍干后再裹培养土。4月压条,6月有开始生根的,一般要到9月下旬下树,7-8月应作检查,遇有培养土干燥的情况,可用注射器注水补充。与母株相连时间越长,根系越发达,成活率越高。定植2~3年,即能开花。

扦插:扦插繁殖北方宜 6-7月进行,插穗以幼龄树的当年生枝成活率最高,扦插一般用沙床,上方遮阴,每天喷水保湿,一般15-25天可生根。每6小时用500毫克萘乙酸浸泡基部,可提高生根率。

3.苗木的栽培管理

水分管理: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节适时浇水。整枝修剪:为保持白玉兰的树冠优美,通风透光,促使花芽分化,确保下一年花朵硕大,应注意修剪。剪去病枯枝,过密枝。并列枝和徒长枝,平时应随时去萌蘖。

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在栽植时还应掌握以下栽培技巧:第一、起苗,植株必须要带土球,土球直径为胸径的8~10倍,土球挖好后要用草绳捆好,防止在运输途中散坨。第二、栽植时间,要掌握好时机,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以早春发芽前10d 或花谢后展叶前栽植最为适宜。第三,树坑宜大不宜小,树坑过小,不仅栽植麻烦,而且也不利于根系生长;第四,如果土壤过粘或pH值过高应更换客土,并要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第五,底土最好是熟化土壤且应与基肥拌匀,注意不要伤及根系;第六,栽植深度要适宜,一般来说,苗子栽植深度可略高于原土球2~3cm,过深则易发生闷芽,过浅会使树根;第七,大苗应及时做好支架,防止被风吹倾斜;第八,种好后填土压紧,应立即浇头水,3d后浇二水,5d后浇三水;第九,如果所种苗木带有花蕾,应将花蕾剪除,防止因植株开花结果消耗大量养分而影响成活率。

玉兰较喜肥,但忌大肥;除了施足基肥外,生长期一般施两次肥即可有利于花芽分化和促进生长。一次是在早春时施,再一次是在5~6 月份进行。肥料多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新栽植的树苗可不必施肥,待落叶后或翌年春天再施肥。玉兰的根系为肉质根,不耐积水。且喜湿,怕涝,在栽培养护中应严格掌握这一原则。但在工作中有许多人认为玉兰怕涝,就应尽量少浇水。但怕涝并不等于喜旱,玉兰本身是喜欢湿润环境的,那么怎样掌握好这个度呢?笔者认为,在栽培过程中,应该使土壤保持湿润而不积水,尤其是开花生长期宜保持土壤稍湿润。

玉兰枝干伤口愈合能力较差,在不是必需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修剪。如树形不美或较乱,可结合实际情况将病虫枝、干枯枝、下垂枝及徒长枝、过密枝及无用的枝条疏除,以利植株通风透光,树形优美。但应在早春展叶初期剪除。玉兰一般不进行短截,以免剪除花芽。

此外,花谢后,如不留种,还应将残花和果穗剪掉,以免消耗养分,影响来年开花。

4.病虫害防治技巧

常见病害炭疽病、黄化病、叶片灼伤病、褐斑病、黑斑病等。炭疽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70%炭疽福美500倍液进行喷雾,每10天1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因土壤过粘、pH值超标,铁元素供应不足而引起,可以用 0.2%硫酸亚铁溶液来灌根,也可用0.1%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叶片喷雾。叶斑病可用1000倍代森锌防治。

虫害有大蓑蛾、霜天蛾、红蜘蛛、天牛等,也偶有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如有虫害发生,可用1000倍敌敌畏液防治;介壳虫在冬季可喷洒波美1-3度石硫合剂;红蜘蛛可用三氯杀螨醇600-800倍液防治;用乐果或杀虫脒喷洒树干,可防治天牛幼虫。用50%锌硫磷乳剂1000倍液灌根杀灭蛴螬。[科]

百合花种植方法与技巧范文4

关键词:岭南园林;类型;园林文化;造园手法;实例分析

岭南园林是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岭南园林反映了广东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生动画面,这种将西方古典雕塑手法与中国自然山水园布局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了岭南园林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其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据史料记载,岭南园林始建于南越帝赵陀在位期间,其效仿秦皇宫室园囿,在越都番禺(今广州市)大举兴宫筑苑。现存的九曜园前身就是仙湖遗迹,把岭南的皇家宫苑推上了顶峰,尔后随着割据政权的衰亡,岭南皇家园林也就销声匿迹。随着岭南社会经济的逐步上升、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海内外日益频繁的交流,岭南园林逐渐呈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

一、岭南园林的类型

一是按归属类型分,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等。皇家园林中南汉药洲的九曜石仍存于广州市的九曜园中。而岭南园林中保存最好的私园是番禺的余荫山房,建筑上的灰塑门楣、英石堆山、规则池岸、木雕洞罩、廊桥组合都是岭南园林的典范。二是按布局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庭院式、自然山水式、综合式等。庭院式的小巧堪与日本古典园林相媲美,如广州白天鹅宾馆。三是按地域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其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筑的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植物四季繁花为特征。

二、岭南园林文化

岭南园林构园的自然要素有山、水、石,还有建筑、字画、植物。岭南园林文化有因自然而上升的文化,可归结为海岸文化和热带文化;有因人工而积淀的文化,可归结为远儒文化和世俗文化、享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和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由自然而上升为文化的层面,如建筑的高活动面和高柱础与水涝和湿气的关系、缓屋面和台风的关系、宽檐廊与多雨的关系、高墙冷巷与高温的关系、龙形、鱼形、水草、龟、蛇、芭蕉主题与装饰的关系、塑鼓石与海蕉的关系、崖瀑潭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等,可利用则模仿自然之物之景,如有弊害则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回避或化害为利。

岭南人远离政治中心的反叛表现于古典园林建筑梁架的不规范和现代园林文联匾对的不重视,另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文化,表现为清代园林的碉楼形式和近代园林的“肥胖”立面和简朴粗柱。远儒性从品味上看可说是俗气,即世俗文化,它是岭南文化的主流,特别晚清以后,北方的政客官僚、江南的文人骚客、岭南的商家富豪成为三大地域园林的创作主体,岭南园林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其表现。

岭南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最早表现于南越国皇家园林对中原园林文化的全盘吸收上,到了清代,古典园林中大量用花色玻璃,形成与江南和北方两地迥然之别,草暖公园和云台公园的西洋规划布局,以及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满洲窗都是开放性和兼容性的表现。

三、造园手法

传统的岭南园林常用的布局手法是在建筑庭院中凿池置石、周边间以四时花木点缀、配植高大乔木留荫,亭、廊、桥、舫、景门、花窗等园林建筑则穿插布局,结构精巧、色彩艳丽,空间通透开敞。为了达到既在功能上经济,又在景观上“小中见大”的效果,园景构图上常以缩小尺度的山、池、亭、桥、路等来扩大空间感觉;理水方式以聚为主,池岸较为规整;巧用景门、景窗、假山、石洞翟幌景、框景来增加景深层次;辅之迂回小径延长游览路线。园林空间组合灵活多变、过渡自然,建筑小品意境含蓄多姿。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对中国造园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岭南园林代表的广东传统园林,在造园手法上集中反映了岭南园林的艺术水平;而特点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地方环境。随着广东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丰富和发展,其园林艺术则必将散发出更为独特的魅力。

四、实例分析

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3万m2,东北高、西南低,以快绿湖为中心,西半侧分别是木兰园、桂花园、棕榈园;南边则遍布鲜花,四季碧绿。该园以绿化造景为主,通过丰富的植物群落与山体、溪涧、瀑布、湖泊、建筑的巧妙结合,营造一个绿色世界。全园的设计,紧扣园艺博览会“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努力营造一个浓郁岭南特色与现代审美情趣相结合的园林。珠江公园通过丰富的植物群落与山体、溪涧、瀑布、湖泊、建筑的巧妙结合,突显岭南亚热带风情景色。通过运用各种造园手法,表现岭南人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同时也向世人展示岭南园林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园内依据植物生态特点和植物形态,划分为风景林区、荫生植物区、桂花园、木兰园、棕榈园、玫瑰园、百花园、湖滨区等8个主要风景区。各景点均以园林与自然的关系或地域文化的内涵来点题组景。珠江公园没有明显的空间轴线,园路以环形的空间序列来布局,通过园道和铺装小广场的组合引导,逐步展开了步移景换的游览空间。全园通过理水、建筑、植物配置等造园手法,从各个方面深化了造园意境,使韵律感和节奏感较好地体现出来,让游人的感官得到适度的刺激而感到愉悦和美的享受,使游人回味无穷。

珠江公园的水体是很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叠泉、溪涧、大的水面、瀑布组织成一个完整而又富有观赏情趣的水系。园内在原有地形上挖池堆山,有一快绿湖,不是一片开阔的水域,追求的是自然流畅的曲线型,湖边堆山结合茂密的树林,不仅给人感觉非常深远而幽静,也增加了水景的趣味性。

建筑在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中是一个重要的成景要素,并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珠江公园的建筑设计体现了历史、人文与环境的交融。园内建筑以岭南建筑风格为主,具有岭南风格的小庭院非常有趣。园内亭多,都是岭南风格,但造型个性各不相同,有木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如抱珠楼是一个山顶观光楼,是全园的最高点,在此处可将园内美景尽收眼底。一个园林的建造成功,需要有完善的组织策划和精心的设计施工。为了较好地体现设计意图,设计者从始至终都把握住人与自然这个主题,针对广州建园地的气候特点,对种植程序作出合理的安排,最大限度保证各种植物的最佳生态展出效果,使整个珠江公园生机勃勃。园内也有植物图案是造景的,最引人瞩目的是正对大门的草坪山坡上的植物造景,一石瓶下连接四色植物带,花像从石瓶里流出似的,形成一个花的河流,特别有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张文英,邓碧芳,肖大威.试论岭南文化与岭南园林的共生[J].古建园林技术,2009(2):19-23.

[2]曹美,陈泽泓.独树一帜的广府园林[J].神州民俗,2009(3):28-31.

百合花种植方法与技巧范文5

戏曲剧种有南北之分,而笛曲也有南北之别。我们通常所称的“曲笛”和“梆笛”便是因为伴奏昆曲和梆子戏两种不同剧种的笛子而得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戏曲音乐为各地笛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笛曲风格。在这里,我分别将南、北方对笛子发展影响较大的戏曲剧种以及采用其素材编创的笛曲进行大致归类和简析。

一、南方代表戏曲剧种和受其影响的笛曲解析

1、昆曲对笛曲的影响

昆曲,原称“昆山腔”或“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明清时期戏曲中影响大的剧种,很多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说昆曲又有“百戏之乳”和“百戏之祖”的雅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达到了“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境界,至今没有哪个剧种可以超越,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笛子作为昆曲主要的伴奏乐器,其演奏与昆曲特有的润腔有着紧密的联系。昆曲有着丰富的演唱技巧,用叠腔、撮腔、带腔、罕腔、擞腔、豁腔、霍腔、挑腔等声腔技术,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变化和角色,其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为了与昆曲声腔有更好的融合,也为了表达出剧情曲意,笛子必须使用不同的技巧与声腔默契配合,发展出了颤、叠、震、打、赠、唤等细腻的手指技法和平稳悠长、强弱相宜、虚实相间、声若游丝的气息控制技术,这些也成为了南派笛风形成的基石。

有些笛曲是由昆曲曲牌直接移植而来,如《朝元歌》。此曲原为昆曲剧目《玉簪记・琴桃》中的唱腔,叙述了书生潘必正和女尼陈妙常相爱的故事,抒发了古代女子欲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向往自由的情怀。此曲被陈重先生移植为笛曲。曲调优美,高雅清丽,是笛家钟爱之作。

受昆曲影响具有代表性的笛曲还有《姑苏行》和《早晨》等。

《姑苏行》采用了大量昆曲素材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旋法,在当时民族器乐作品中颇具新意。本曲在演奏上强调要具有昆曲韵味,演奏上许多地方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很形象地模仿了委婉生动的人声,使乐曲更具典雅气质。因其旋律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内涵,深受广大演奏者和听众喜爱。是红遍大江南北的笛曲佳品。笛曲《早晨》的旋律音调源于昆曲曲牌《点绛唇》,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发展而成。难得之处在于曲中运用了许多北派梆笛技法,使这首乐曲成为南北两派技法兼容的典范之作。

当然,直接或间接采用昆曲素材的笛曲还有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曲目有赵松庭先生的《幽兰逢春》,其慢板主题取材昆曲曲牌“二郎神”;陆春龄先生整理的民间笛曲《鹧鸪飞》,旋律原为昆曲中的“吹腔”曲牌;还有杨寰基先生的《古松抒怀》、尹德本的《赏月》等都采用了昆曲素材。

2、婺剧对笛曲的影响

婺剧,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盛行于以金华为中心的婺江流域,所以又称“金华戏”。是一种包括高腔、昆曲、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古老戏曲。

很多人认识婺剧,是从《三五七》、《二凡》等流传甚广的笛曲中领略到的,这要归功于已故的一代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他从小就开始研习地方戏曲,这也使得他的演奏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戏曲特色。赵先生的笛子独奏曲中有相当一部分取材于其家乡戏曲――婺剧,他在创作中广泛吸取戏曲音乐素材和表现手段,大大丰富了笛子曲目和演奏的表现力,这也是赵先生笛曲创作的一大特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尽量保持和发挥浙东的乡土气息和我们的民族风格。”从另一个角度看,广大笛子演奏者也从这些笛曲中感受到了浙江婺剧的魅力。

笛曲《三五七》是赵松庭先生根据婺剧音乐改编创作的代表曲目。婺剧三五七又名原板,是婺剧浦江乱弹唱腔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曲调,素以优美、抒情著称。笛曲性格鲜明的引子部分改编自戏曲导板,在本曲中,它以“出场亮相”的姿态呈现出来。笛曲的快板部分较为复杂,它是将平板、游板、流水等各种戏曲板腔有机结合,变化发展而成,节奏灵活,旋律生动而富有活力,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作为戏曲唱腔,三五七的音调是比较简单纯朴的,但是要改变为笛子独奏曲,则要尽可能地按照笛子的性能特点,将各种演奏技法巧妙地按照乐曲的内容需要加以运用,使乐曲更加华丽流畅。所以赵先生改编创作时,在保持原来淳朴粗犷的乡土气息风格基础上。采用了扩展延伸、点缀加花等手法,并运用循环呼吸等特殊演奏技术,使这首笛曲成为戏曲韵味浓郁、表现力丰富,极具艺术感染力笛曲精品。

除了《三五七》之外,赵松庭先生的《二凡》、《西皮》、《婺江风光》,许树富、张全夫、詹永明的《婺江欢歌》都是采用婺剧戏曲因素移植、改编或创作的笛曲佳作。

3、南方其它剧种对笛曲创作的影响。

除了昆曲和婺剧以外,南方许多地方戏都对笛曲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例如由林克勇采用别具特色的淮海戏曲牌“老八板”素材创作的笛曲《淮海欢歌》,由姜学尚、顾生安、詹永明根据越剧《白蛇传》中“断桥会”唱腔为素材改编而成的同名笛子曲目《断桥会》,还有涂传耀、夏宗荃根据江西赣剧音乐曲牌“南词”改编创作的同名笛曲《南词》等等,都保持了原剧种独特的民族民间风格和色彩。

二、北方代表戏曲剧种和受其影响的笛曲解析

1、京剧对笛曲的影响。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亦是我们的“国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京剧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程式。其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二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浑厚凝重:西皮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明快流畅。

直接移植于京剧的笛曲有曾永清先生的《骊珠梦》、《逍遥津》,俞逊发先生的《珠帘寨》等。乐曲不仅严格模仿原唱腔的旋律,更难得的是把京剧的韵味模仿得惟妙惟肖,充分展

示了大师们在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京剧艺术方面深厚的功底和高超的笛艺。

采用京剧元素改编创作的笛曲代表作当属顾冠仁先生的《京调》。它是吸收京剧西皮原板、流水板的音调特点编创而成,充满欢快明朗、生动活泼的情趣。乐曲原为用竹笛领奏的民族管弦乐曲,后来也被当做笛子独奏曲来演奏。乐曲前奏源于西皮原板过门。乐曲第一段旋律来自京剧《苏三起解》中的旦角唱腔。第二段则是在乐队衬托下,奏出的类似京剧《打渔杀家》中箫桂英的西皮原板唱段,与第一段形成了对比。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情绪更加热烈、欢畅。最后一句散板是全曲的尾声,韵味浓郁,颇有“临去秋波那一转”之妙!不愧为采用京剧元素创编的笛曲精品。演奏此曲须深具“唱”的意念,使旋律圆润、流畅,强弱变化细致,让聆听者感受到更多的京剧韵律美。受京剧唱腔影响,曲中的FA~(4)可用只开第二孔的指法,气稍轻,音高介于升FA(#4)与本位FA(4)之间即可。另外,一些滑音、气震音以及吐音的使用也深受京剧唱腔的影响。

2、二人台对笛曲的影响。

二人台是流行在晋西北、陕北、内蒙古西部、冀北跨四个省份四省的地方戏曲。在二人台雏形时期,笛子(枚)是唯一的伴奏乐器,后来才加入了四胡、扬琴等乐器。二人台使用的笛子筒子较粗,一般是筒音为A的平均孔笛,在演奏时需要气息饱满并运用得当,才能发音准确。其选调也比较特殊,笛子多以筒音作MI(3)、LA(6)、FA(4)、sI(7)为主,这四种指法在其它地方剧种除了筒音作LA(6)偶然用到之外,其他则是比较少用的。加之转调频繁,需靠气息控制、结合指法的变化共同来完成,构成了二人台音乐独有的艺术特色,也为丰富和发展笛曲的创作和演奏技巧提供了素材。一些二人台曲牌就经常被演奏者作为独奏曲来演奏,如《八板》等。

二人台对笛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划时代的。1953年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大会上,冯子存先生以精湛的技艺、饱满的激情演奏了他根据二人台曲牌改编的《喜相逢》和《放风筝》这两首曲子,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冯子存,也认识了二人台,并开创了笛子作为独奏乐器登台演出的先河。

冯子存先生作为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对演奏二人台并采用其素材进行创作方面贡献是最大的。其代表作有《喜相逢》、《五梆子》、《挂红灯》、《放风筝》等等。其中《五梆子》,是根据二人台中一首同名过场曲牌改编而来。《挂红灯》则根据二人台曲牌《万年欢》改编而成,它是内蒙古二人台中最熟悉的曲牌之一,表现人民欢庆佳节、红灯高挂、张灯结彩的欢乐情绪。还有根据二人台中曲牌《蹬场子》发展而成的笛曲《闹花灯》等等,这些曲子现在已成为传统笛曲的经典之作。

以笛曲《五梆子》为例,是在二人台曲牌“五梆子”(也叫碰梆子)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来。乐曲结构上采用了民间音乐中最常见的变奏原则,除一般旋律常见的加花手法外,还应用了演奏技巧变换的手法。全曲共四段:笛一段呈示主题,速度较慢,旋律明晰,富于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润饰旋律,质朴明快。第一变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装饰旋律,诙谐风趣。第二变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节奏性贯穿全曲,音乐变得轻快、热情。第三变奏速度更快,即兴发挥更大,多次使用花舌(颤舌音)等技巧,音乐更加热烈,把乐曲推向高潮。这些发展手法原本都是根据戏曲中内容和气氛的要求来进行的,手法朴实简练,地方色彩浓烈,带有浓郁的戏曲韵味。此外,这类乐曲大都采用同一主题变奏发展而来,音乐语言多具有对答、模拟等特点,也颇受戏曲的影响。

除了冯子存先生在创作中大量运用二人台的素材外,还有简广义的《山村迎亲人》、南维德、李镇的笛子协奏曲《走西口》、李镇的《大青山下》等均是取材于二人台的笛曲佳作。这些笛曲无论从乐曲韵味以及演奏技法上都深深地印有二人台戏曲音乐的烙印,也充分说明了二人台音乐对笛曲创作影响之大。

3、柳子戏对笛曲的影响。

我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说,其中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这也说明柳子戏在历史上影响之大和在戏曲史上的地位之高。柳子戏主要流行在以菏泽、济宁、徐州为中心的、覆盖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的地方戏曲剧种,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还有“糠窝窝”、“百调子”、“吹腔”的称呼,是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柳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就是笛子、笙和三弦,伴奏时以单旋律的随腔齐奏为主。在伴腔时,笛子吹奏的旋律基本与唱腔相同,因此笛子的演奏也深受柳子戏唱腔的影响。

谈到柳子戏对笛子的影响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著名的“唢呐大王”、又是笛子演奏家的任同祥先生。他在研习唢呐艺术的同时,还悉心攻学笛子。他将两种乐器互通长短,相学相长,把一些唢呐的技巧运用到笛子的演奏上面,丰富了笛子的技法。又把自己熟悉的柳子戏曲牌经过学习积累、加工整理,改编创作了一些具有浓郁柳子戏风格和山东特色的笛子曲,使自己的笛子艺术得到了升华,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批优秀的传统曲目。

由他记谱、演奏的《锁南芝》是山东柳子戏曲牌,多用于表现爱情的段落。乐曲优美流畅、节奏明快、风格独特、色彩浓郁。《越调莺儿》是根据柳子戏常用同名曲牌改编而成,曲调风趣幽默,表达了对人物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乱弹娃娃》也是根据柳子戏常用曲牌改编,旋律柔和优美,主要采用“乱弹”剧种的音乐而得名。另外还有他的代表作《一江风》,也是柳子戏剧中一生一旦的唱腔,表现了男女青年相恋的喜悦心情。当然,任先生吸收柳子戏素材改编创作的乐曲还有很多,篇幅有限,不再一一列举,这些曲目都是认识和了解山东柳子戏以及传统山东风格乐曲的稀有佳作。

4、北方其它剧种对笛曲的影响。

除上述几个剧种外,北方还有不少剧种对笛曲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如冯子存的《黄莺亮翅》取材于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驾》,曲祥的《清泉话喜讯》采用了山东吕剧的素材,曾永清的《秦川情》、马迪的《秦川抒怀》以及梁欣、延武的《乡歌》则是采用了秦腔、碗碗腔等关中戏曲和陕北民歌因素写成;还有陈大可的《小八路勇闯封锁线》采用的则是东北二人转的音乐素材。这些笛曲不但在创作上大量运用戏曲音乐元素,还在演奏上运用滑音、喉音等技巧来模仿戏曲唱腔,其中还有一些笛子前所未用的演奏技巧,例如在《秦川抒怀》中使用的“揉音”等等,都能看出戏曲对笛曲创作和演奏的影响。

百合花种植方法与技巧范文6

一、利用配子的概率求子代表现型、基因型分离比

高考遗传题大多是基因与性状关系的求解。而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又是高中生物学科的重点,所以巧妙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无疑是根本方法之一。

例1: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块农田间行种植等数量的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A和a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且A对a为完全显性),假定每株玉米结的子粒数目相同,收获的玉米种下去,具有A表现型和a表现型的玉米比例应接近( )

A.1∶4 B.5∶11 C.1∶2 D.7∶9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已知亲本类型、能自由种群的自带表现型比值的问题。要解决该题,通常是将AA和aa两种植株分别做父本和母本两两组合进行求解,但这种方法一是耗时多,二是计算量大。所以,可以利用基因分离定律“配子法”解决该题:因为亲本AA和aa个体各占 ,可推得亲本所产生的的子中A占 、a占 ,配子随机结合概率分别为:AA=( )2= 、aa=( )2= 、Aa=2× × = 。最后总结得含A表现型:a表现型=7:9。

二、利用基因控制酶合成的途径解决异常分离比的问题

由两对等位基因互相作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题,较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题需要多考虑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试中常见题型为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种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解决该题一是要分析题干所表达的信息,二是要巧妙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

例2:下图A、B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及花瓣中色素合成的控制过程。植物M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B:

当基因型为 时,表现为白色。

当基因型为 时,表现为蓝色。

当基因型为 时,表现为紫色。

(2)图A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

分析:要解决第(1)小题,需要仔细审题并细心分析:图A显示亲代蓝花(甲)和白花(乙)杂交得到子一代全为紫花,子一代自交又得紫花:蓝花:白花为9:3:4的性状分离比,表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结合图B知基因A控制酶1合成,可将白色素转化为蓝色素,基因B控制酶2合成,可将蓝色素转化为紫色素。所以白色花性状个体基因型应为aa ,蓝色花性状个体基因型应为A bb,紫色花个体基因型应为A B 。第(2)小题中,要分析出亲本基因型,需从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值入手。紫花:蓝花:白花为9:3:4,表明子一代应为AaBb,即亲代甲(蓝色)AAbb、乙(白色)aaBB。

三、利用十字交叉法解决两对相对性状的分x计算

例3:南京市2016“三模”选择题第7题

已推得11号基因型为 AAXBY或 AaXBY,13号基因型为aaXbXb。

若Ⅲ-11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

解析:该问通常是遗传题中的最后一问,要解决这类题型通常在计算中需要选对方法并且足够细心。对于这种父母各有几种基因型的计算,通常建议将两病分开求解,算出发病与健康的概率并用十字交叉法得到最终答案。首先看第一种病,父亲11号有两种基因型 AA、 Aa,母亲13号基因型为aa,可由前文中所提到的配子法求得后代患病aa概率为 ,不患病AA或Aa概率为 ;再看第二种病,父亲11号只有一种基因型XBY,母亲13号基因型为XbXb,易得后代患病XbY概率为 ,后代健康概率为 。最后,用十字交叉法算出只得一种病的后代概率: (aaXBXb概率)+ (AAXbY或者AaXbY概率)= 。

高考遗传题是难题,却很有规律性,在熟练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下,遗传题就变得不再那么棘手和难以攻克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切忌盲目地大量“刷题”,建议多给学生规律性的训练和小结,将几种常见题型和常用方法练到位,做到熟能生巧,便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