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人车安全要求范例6篇

矿用人车安全要求

矿用人车安全要求范文1

关键词:无线视频监控;井下;无极绳绞车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140

0 引言

由于近几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国家对煤矿安全要求不断的提高。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一些技术企业持续的推出各种产品和型号满足煤矿对高科技的需求。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定位系统、调度通信系统、综合自动化等针对煤矿安全的系统提出,对煤矿进行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对煤矿安全生产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 无线视频监控与无极绳绞车的概念

无线视频监控是不用通过线缆而使用无线电波来传输监控画面的视频、音频和数据传输等信号的监控系统。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包括模拟的数据传输和数字的数据传输,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摄像头是使用数量最大的一个耗材,也是最基础、最前端的一个关键性的设备,它主要是负责将监控区域进行录像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进行传输,监控画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使用情况,同时还跟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关系。

无极绳绞车适用于工作面顺槽,工作面顺槽的工作要求是长距离的运输、坡度多变的、吨位大的情况,由开采的上段和下段和集中在一起的轨道等材料所组成,是一些设备不能直接转运的直达运输工具。无极绳绞车产品的研发代替了之前煤矿传统的小绞车和工作人员进行互拉的运输方式,传统的运输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成本,而无极绳绞车是将运输的整体液压支架和在井下运用的各种大型设备整合起来的一种理想运输工具,也可以用于非金属矿山,要求是坡度不大并且具有一定变化的轨道运输环境,最大的倾斜角度不能大于20度。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无极绳绳绞车中的运行实施是高新技术产品技术的进步,他们的有效结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依据,为我国煤矿安全的生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 无线视频监控与无极绳绞车的工作原理

无线视频监控与无极绳绞车相结合的主要设计是在无极绳绞车上面安装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运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操作无极绳绞车的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清楚的控制绞车。在操作绞车的过程中,通过矿用隔爆计算机,能清楚的看到绞车的运输情况,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前段和后段轨道的情况。如果发生安全事故,通过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绞车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事故,并且能够及时的做出处理,进行自救或是通过打点手机和无线音视频摄像机麦克通知其他的工作人员。

无极绳绞车的梭车上面会安装两个矿用本质安全型网络摄像仪(含红外灯),通过这些设备的安装,能够看清楚无极绳绞车前后承载设备的具体情况,并且通过摄像头能够增加光照的照射强度。摄像仪安装以后再安装无线收发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信号发送给链接终端。利用无线装置形成一个井下全区域覆盖的无线区域,与无极绳绞车上的无线收发装置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收发组合装置,通过这些装置就能够将井下所有的无极绳绞车附近的视频监控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送到绞车的工作人员面前,为无极绳绞车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安全辅助设备,就像给汽车司机安装了行车记录仪。

3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无极绳绞车运用的优势

对于井下的工作环境来说,借助于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井下无极绳绞车的安装使用,能够帮助地面工作人员对井下工作人员工作状态的有效监控。无极绳绞车操作人员能够在总控室就能看到正在进行运输的绞车的实时情况,并且能够看到沿线的其他情况,综合来说,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线视频监控在井下无极绳绞车的运用极大改善了煤矿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效率,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从本质上实现了视频监控的远程,安全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及时的了解到井下人员的工作情况,同时还能及时的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避免了信息的闭塞,实现了资源共享。

(2)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井下无极绳绞车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顺应了科技发展的趋势,迎合了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与井下无极绳绞车的合并使用,解决了以前生产一线工作情况数据汇报的滞后性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地面的总控室能够通过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对井下无极绳绞车工作人员的现场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并且能够将工作情况或者其他突况的数据资料进行完整的存储,以便将来进行数据分析提供了技术的依据。

(3)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井下无极绳绞车的具体应用解决了很多煤矿对于井下安全性的要求,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能够不断的将井下的工作情况和移动的工作环境及时的反映到总控室,可以能够具体到绞车部件的调整,如果发现绞车的运行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时的告诉工作人员具体情况,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调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帮助一线工作人员及时上报工作情况,避免出现时间延迟问题,可以将现场工作情况及时的反映到总控室,为复原现场提供依据。

4 小结

无线视频监控在无极绳绞车的应用,解决了我国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有效的提高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效率。对无极绳绞车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另外一双眼睛,能够通过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及时的了解到绞车的前后左右具体的运行状态和工作情况。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的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效率,促进了煤矿企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浅谈无极绳绞车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J].新一代信息技术,2013(06).

矿用人车安全要求范文2

1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作业人员业务素质及安全意识不足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往往会长时间不间断地工作,因此需要在使用中正确操作,而由于一些特种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机电事故的发生埋下巨大隐患。同时,矿井井下环境较为恶劣,机电运输设备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养护,但一些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缺乏,在维护工作中不按规范进行,造成机电运输设备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严重的机电事故。

1.2机电运输监察力度不够

安全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运行,但煤矿实际机电运输监察力度却远达不到预期要求。煤矿一些监察人员在工作中会带着人情成分,对违规操作故意进行“放水”。而专业的检查队伍只能临时对矿井机电运输进行抽查,不能对矿井机电运输进行系统、长期的检查,使得矿井实际机电监察的力度与深度有欠缺。除此之外,矿井现行检查执行标准亦有所不足,存在一些模糊监察界限,这会成为监察与工作人员忽视的环节。

1.3特种作业人员调动过于频繁

频繁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给安全埋下隐患。特种岗位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对他们的岗位不宜随意变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领导却不去考虑特种工作人员的学识水平,不讲究用人策略,随意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再加之一些技术人员不钻研业务,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频频发生,给煤矿正常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1.4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老化

国内多数煤矿已经开采了几十年,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普遍存在老化、混杂、带病运行的情况。部分设备虽进行了更新改造,但大部分设备老化现象严重,加之井下环境条件恶劣与缺乏有效的管理维护,使得井下机电运输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随着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技术性能下降,其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生产开采的需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矿井发展的重要因素。

1.5煤矿运输系统不完善

煤矿运输系统较为庞大,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与物力进行管理与维护。以往煤矿管理过度追求产能,对运输设施投入不足,而随着煤炭形式急转直下,缩减煤矿生产成本已经成为了煤矿企业生存的主要方式,这势必减少对运输系统的资金投入。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机电运输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改造,煤矿在运输管理与员工工作方面势必大打折扣,运输设施建设不合格与违章操作现象出现频率将会增加。

2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

2.1规范提升运输设施

2.1.1斜井提升机应符合《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合格的保险装置(如防止过卷装置、防止过速装置、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限速装置、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等)与信号装置,各项保护装置的性能指标应达到要求。斜井提升机启动之前,各项保护装置应确保正常运行,严禁甩掉保护运行。提升机的电控装置必须灵敏、可靠,确保控制系统的制动能力。矿井提升系统应按要求定期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每年测试一次人员升降系统性能,其他提升系统的测试周期亦要确保三年以内。

2.1.2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应符合要求,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达标:一是滚筒边缘要高出最外1层钢丝绳的高度,至少为钢丝绳直径的2.5倍;二是滚筒上必须设有带绳槽的衬垫;三是钢丝绳由下层转到上层的临界段外(相当于绳圈1/4长的部分),必须定期检查。对现有不带绳槽衬垫的在用绞车,只要在滚筒板上用1层钢丝绳作底绳,即可继续使用。按规定对提升装置进行检查维修,包括钢丝绳、连接装置等,对有磨损、锈蚀、断丝等情况严重的钢丝绳进行更换。为保证矿井提升的安全,矿井提升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严禁超载情况出现。

2.1.3斜井串车提升应遵守规程370规定要求。斜井提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要求进行,做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斜井行人时,应与斜井提升把构工、信号工等做好沟通,禁止行车;人员通过以后,必须对通过人员进行人数的清点,确保斜井提升无人时方能再次放车通行。

2.2提升平巷运输设备运行稳定性与先进性

平巷运输是整个矿井运输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稳定性对矿井的运输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煤矿应做好运输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平巷运输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先进性。平巷运输设备主要有电机车、矿车、材料车以及各种连接装置等,国内在此方面的运输设备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煤矿需有计划地对矿井原有运输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应对矿井日益增加的运输任务。例如,传统的矿井机车刹车装置为机械毂式或液态碟式,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智能司控器引入到机车刹车装置之中,将更有利于矿井机车的控制。与此同时,为确保平巷运输的稳定性,矿井日常生产中应检查与维修所有平巷运输设施,包括与运输直接相关联的设备(如机车、各类矿车以及碰头、插销、三环链等各类小部件)与辅助平巷运输的设施(如警铃、撒砂装置等),保证矿井所有的运输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3标准化井底车场运输管理

井底车场是矿井运输事故的多发场所,煤矿井底车场应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并且随着矿井生产能力的变化,井底车场应做出相应调整。同时,为确保井底车场运输的安全,煤矿应对井底车场运输结构进行不断调整与改造,如井底车场机车牵引所用的钢丝绳长度,当机车停止时,矿车在惯性的作用下会继续向前行使,此时的钢丝绳子仍然处在受力状态;在相同机车牵引力作用下,钢丝绳长度不同,矿车所受到的侧向牵引力(Fy)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受力分析得到牵引用钢丝绳长度越长,侧向拉力也会越小,机车与矿车之间较大的错距能够提升操作员工作的安全性,降低矿车掉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井底车场选用钢丝绳牵引方式时,应确保钢丝绳的长度(达到5m)。以此例来说明矿井井底车场结构优化的重要性,同时随着矿井生产能力的变化,实时调整车场运输系统,将更加有助于矿井井底车场的安全运输。除对井底车场系统进行优化改造,还需要加强对井底车场的标准化管理,以确保整个井下运输环节的流畅性。

2.4加强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工作

2.4.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及安全工作。由于煤矿机电运输各岗位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应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操作人员来担任。矿井可建立岗位竞争机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能比武;定期安排员工进行矿井生产安全教育与生产技能培训,培训方式可采取“三结合”模式,有效衔接重点培训与业余培训内容,以重点培训与内培方式为主。组织工人进行培训时,应对培训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贴合实际情况为主,最大程度地让工人掌握实用技能。如对矿井生产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员工如不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施工操作就属于“三违”,需要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需追究其相应责任。

2.4.2抓好安全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构建并完善矿井监督检查体系,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煤矿企业应加强监管力度,对附有管理职能的部门制定监督考核制度与章程;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做好煤矿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建立各部门质量标准化实施过程的评分机制,对机电运输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绩效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用标准化的制度来约束和加强其实施过程与最终成效。

2.4.3煤矿企业生产需要加大对机电运输的资金投入。资金是保障矿井机电运输系统有效运行的前提,煤矿应从资金方面确保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人力、物力有足够的供应。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并将新技术与煤矿自身特点有效结合,创设有自身特色的设备应用与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保障顶板稳定的有效前提。煤矿企业生产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或对原有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之后需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让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与维护技术。

3结语

矿用人车安全要求范文3

关键词:采矿工程;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应对措施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采矿行业得以发展,从当前的采矿工程作业情况分析,在作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不安全技术因素,比如:车场轨道与轨道间的间隙较小、巷道高度设计不合理、巷道人行道设计不合理、巷道设的起坡轨计不合理、曲率半径设计不合理。针对这些不安全技术因素,工作人员要分别从两方面入手进行调整与维护,一方面要提出各种不安全技术因素的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此维护作业现场安全;另一方面要结合采矿工程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安全管理制度、紧急预案机制、开采设备维护机制,构建健全的采矿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以此维护采矿工程的作业安全,消除不安全技术因素,促进采矿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1]。

1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

第一,车场轨道与轨道间的间隙参数不合理问题。在采矿工程的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会选择罐笼提升、箕斗提升的方式进行巷道的开拓施工工作,以此实现在矿井中的材料运输与提升,比如:矿石、小型机械设备、材料、零构件及施工人员。一般情况下,在矿井的主井中,施工人员会选择箕斗提升的方式,实现对矿石的提升,在副井中会选择罐笼提升的方式对各种零部件进行提升。此外,在采矿作业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其中行驶铲运机,将需要运输的物品装入车中,由电机车进行牵引,将其行驶到主井中。但是,在一些车场设计中,设计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具体的物品运输需求,将双轨道的安全间隙参数设置较小,不符合1.3m的基本标准,这就导致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车场运输压力较大,引起运输车辆变形、运输车辆与车场两壁发生碰撞,从而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2]。第二,采矿现场中的巷道高度设计不合理问题。在采矿工程的作业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进入巷道施工,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都会选择砌碹支护开拓的方式展开作业;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选考虑好掘进方式,以此设置墙体高度,控制高度在1.2m左右。但是,在实际采矿工程的作业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采矿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经济效益,会在不同程度上缩减墙体高度,比如:将原本的1.2m调整为1.1m。若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影响巷道架线作业效果,无法满足现场的全控制标准,引发施工人员在工程现场的触电情况,不利于采矿工程的顺利推进。此外,在巷道的腰线设计过程中,若没有全面考量采矿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没有综合考量井下的作业环境,就会导致腰线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促使支架不能够承受在作业过程中的压力,产生明显的形变情况,影响巷道的安全性,不利于顺利推进采矿作业的施工进度,影响采矿工程的作业效率[3]。第三,巷道设计中的人行道设计问题。在采矿工程的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是推动工程进度的重要元素,因此,在巷道设计的过程中,要设计一条专门的“人行道”,以此满足人员的进出需求。结合我国行业标准规定,采矿现场中的巷道人行道的设计需要符合规定的参数标准,比如:高度≥1.9m、宽度≥0.7m,以此保证现场人员能够顺利进出;此外,对需要机车运输的巷道人行道宽度提出要求,需要在0.7m的基础上增加0.1m,而无轨巷道的宽度需要≥1.2m。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降低采矿工程的生产成本,会存在人行道宽度与高度参数无法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导致后期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人行道不能够满足人员及运输设备的进出要求,引发安全事故[4]。第四,有轨运输巷道中的起坡轨设置问题。在有轨运输巷道的设置过程中,设计人员与工作人员需要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查,搜集具体的数据资料,以此进行巷道起坡轨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在采矿工程的作业过程中,分为两种不同的起坡方式,分别为:单道起坡、双道起坡,这两种不同的起坡方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运用到较多的设备,需要技术人员固定岔道;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单道起坡方式具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危害。第五,曲率半径设置问题。在采矿工程的作业过程中,由于曲率半径不合理引发的安全事故较为常见。采矿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对曲率半径的规格设置具有严格的要求,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依照特定的标准设计曲率半径,才能够保证运输车辆正常行驶,维护采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在实际电车运行的过程中,仍然会发生钢丝绳断裂的情况,造成后果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主要是由于曲率半径的参数过大,造成运输车辆拐弯过急,力度较大,长期以往会降低钢丝绳的强度,引发安全事故[5]。

2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的“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工作人员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一解决不安全因素,以此提高采矿工程的作业安全水平。第一,针对“单道起坡问题”,工作人员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矿井作业现场情况,尽可能的避免这种安全隐患,采用“双道起坡”的方式。双道起坡不需要建立固定道岔,工程人员可以通过在室内操作完成对运输车辆的控制,以此简化这一作业环节,避免消耗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维护井下采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作业效率[6]。第二,针对“车场轨道间隙问题”,工作人员要严格依照规定的车辆双轨道间隙标准进行设置,结合具体的现场作业环境情况,合理设置车辆双轨道之间的间隙参数。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要控制间隙参数在1.4m左右,以此为运输车辆提供足够的空间,保证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采矿工程作业质量。第三,针对“巷道高度问题”,工作人员要从采矿工程的巷道设计环节入手,结合具体的国家标准,根据采矿地区内的各方面的条件与综合影响因素,对巷道的高度进行合理设计,禁止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随意改动高度参数,以此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四,针对“人行道参数问题”,工作人员要认识到人行道的重要性,要严格依照具体的标准展开设计,分别控制高度与宽度在1.9m与0.7m以上,且在实际设置的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以此保证人行道宽度与高度能够满足作业需求,为采矿工程作业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7]。第五,针对“曲率半径问题”,工作人员要结合工作经验,考虑以往发生过的由于曲率半径不合理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合理设置曲率半径,严格控制巷道内的弯道半径参数;还要根据电机车设备的具体规格、型号,适当调整曲率半径,以此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钢丝绳断裂或者翻车的情况;在弯道位置,还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施工人员被爆破产生的碎石砸伤。

3采矿工程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综合措施

3.1制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开采施工效率

针对上述的“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除了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因素,还要提出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要求采矿工程作业过程,以此提高开采施工效率,维护采矿工程的综合效益。工作人员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安全管理制度,分别对现场的设备库存管理、安全操作、验收制度进行调整,以此提高现场作业的规范化程度;还要对现场内的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对现场开采使用的技术进行管理,明确不同人员的安全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头上,从而维护采矿工程安全[8]。

3.2加强人员安全管理,维护采矿工程施工社会效益

针对上述的“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采矿工程企业要严格遵守地区有关部门提出的规定与标准,遵守法律相关条文,对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与监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要严格要求技术操作行为与施工环节,保证施工工序符合要求,避免出现任何不合规的行为。此外,要提出安全管理奖惩制度,提高现场人员配合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一旦发现有人员做出违规行为,则给予严厉警告并且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从而提高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

3.3制定紧急预案,优化车场设计

针对上述的“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要全面考量到可能存在或者还未被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考虑到其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问题,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较强可行性的紧急预案,以便于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控制事态发展,在最大程度上缩减人员伤亡,减少采矿工程的经济损失,以此提高采矿工程的安全生产水平。此外,要灵活运用现代科技,在现场中安装各种遥感遥测设备,从而及时掌握井下综合情况,将安全风险扼杀在摇篮中,提高作业安全水平。

3.4制定开采设备维护机制,保证开采工程施工安全性

针对上述的“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要制定健全完善的开采设备维护与保养机制,进一步消除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保证开采工程的施工安全性。结合上述提到的“钢丝绳断裂”问题可以发现,除了具有针对性的消除不安全因素之外,工作人员还要及时检查作业现场的各个零构件整体性能,观察其是否存在老化、断裂、生锈等情况,及时更换不合格零构件。此外,要定期检查井下的各个环节作业设备整体运行情况,提高井下设备的整体性能,以此维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采矿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9]。

矿用人车安全要求范文4

关键词:矿用汽车 原因分析 预防 运输事故

中图分类号:TD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046-02

安全是煤矿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天字号”工程。在露天矿矿用汽车运输过程中,由于受车辆司机的安全意识、操作技术水平、矿用汽车车况、运输路况以及各种与运输生产相关的环境条件影响,使得矿用汽车运输成为露天矿作业中事故频发的环节。矿用汽车发生事故,不但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也带来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抓好矿用汽车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了露天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1 矿用汽车运输事故

在矿用汽车运输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故一般分为两类:设备事故和行车事故。设备事故指矿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主要组成或主要零部件发生突然损坏,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行车事故指矿用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的撞车、撞物(或人)以及翻车等造成车辆损坏、他物损坏或人员伤亡等事故。

2 原因分析

(1)人为因素:司机是矿用汽车的主人,运输事故大多数是司机的直接责任造成的,主要有新入矿的车辆司机未组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车辆司机精神状态不佳,安全意识差,驾驶经验不足,违规超速行驶;有些老司机认为自己技术过硬,工作起来胆子大,操作中把规章制度丢到一边,凭自己经验干,投机取巧、心存侥幸的思想最终造成事故等。

(2)设备因素:矿用汽车状况差且带病作业,是招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车辆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灯光信号系统,如果有故障隐患或伤失功能,都容易造成车辆失控而发生重大行车事故;同时,随着矿用汽车逐年老化,检修质量下滑,设备故障增多,也影响着运输安全。

(3)环境因素:这主要是指道路条件和气候条件。矿用汽车运输道路维护不到位造成路况差,或者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行车,例如大风雪、大雾、雨天等气候条件下,能见度低,道路湿滑,使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变差,极易引发行车事故。

(4)管理因素: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或指挥不当等。

3 预防措施

3.1 设备事故的预防

(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要切实抓好司机的培训教育,并将安全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筑牢安全思想防线。一是矿用汽车司机,必须经过车辆管理机关考试合格,领取驾驶证,并经本车型驾驶技术培训合格持有操作证,方准驾驶车辆。二是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重点学习各工种“应知应会”、“典型事故案例教育”、“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理”、“特殊作业条件下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要求司机作业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不安全绝不生产”的思想。三是严肃奖惩制度,对于在工作中能积极提供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运输事故的员工,应该及时给予奖励;对于发生的事故,无论大小,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同时积极吸取他人发生的典型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对于个别安全意识淡薄的司机,在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有必要加大处罚力度,及时将处理情况向全体员工通报,形成人人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2)严格执行矿用汽车“三检制”,即抓好“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工作。车辆司机要对照《矿用汽车点检卡》,逐项对各部位进行检查,特别是对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灯光信号系统以及是否“四漏”(漏油、漏水、漏气、漏电)要重点检查,发现问题,能现场立即处理的要立即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通知维修工进行处理,保证车辆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3)加强检修管理。严格落实《矿用汽车的强制性维护保养和强制性检修制度》,规范检修维护工艺、运行调试和质量验收三个环节的工作,各级管理人员要把好检修过程和质量验收关,实行检修质量责任追究制,提高维护检修质量,杜绝设备带病作业。

3.2行车事故的预防

(1)劳动组织采用“四班三倒”作业制。“四班三倒,每班八小时”作业制,可以有效地保证司机的休息,使司机在作业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安全行车打好基础。

(2)盯住重点时段,采取有力措施,严加防范。矿用汽车运输作业的重点时段按照时间段来划分,主要是“生产任务重,急着抢运量时;交接班时;零点班后夜的3:00 ―5:00点时;遇到恶劣天气变化时(如:雨天、雪天或大雾天等)”这四个时段。

①对于“生产任务重,急着抢运量时”的预防措施:一是对全年的生产运输任务计划要科学合理分解,尽量做到均衡组织生产;二是抓好道路养护、洒水降尘、车辆维护保养等基础工作,为安全运输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实行“五型企业”绩效考核下的计件工资分配模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通过经济杠杆调动司机的工作积极性,各级管理人员要做的就是:打基础,创条件,切忌无计划的压任务,抢产量。

②对于“交接班时”安全管理的措施:交接班期间现场车多人杂,秩序相对较乱,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一是我们要坚持执行《露天矿现场交接班制度》,实行手拉手交接班。在交接现场安全区域设立通勤站点,要求通勤车司机不能着急,要等所有的司机全部交接完毕上车后再驶离现场,保证司机充分的交接班时间;二是现场要有一名班长以上的管理人员维持秩序,不同的车型停放在不同的备停区域,交接期间司机排队有序上下车,并穿反光服,戴安全帽,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三是按照不同车型有序上下坑,严禁争道抢行,只要长期坚持,完全可以保证交接班期间的安全。

③对于“零点班后夜的3:00―5:00点时”的安全管理措施:这个时段是上零点班司机犯困瞌睡的时候,一是要坚持岗前强制性休息制度,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确保司机岗前不少于4h的良好睡眠;二是认真开好班前会,检查司机精神状态,对于确实有特殊情况没有休息好的职工,可以安排其他的工作,不让其上车;三是到这一时间段,跟班班长可以向司机送热咖啡、热茶水,适当安排司机轮流停车进行精神状态调节,一般在30~40min待状态恢复后再出车,最大限度的降低作业风险;四是坚持使用车辆防碰撞预警系统,它可以不间断的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

④对于“遇到恶劣天气变化时(如:雨天、雪天或大雾天气等)”的安全管理措施:一是要按照规程作业,现场条件差危及行车安全时该停产就停产;二是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防滑措施,待现场条件许可再恢复作业;三是切忌作业条件不具备,违章指挥,强行要求司机冒险作业。

(3)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一是抓好“五型企业”绩效考核兑现制度,全面推行“五型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并将“单车核算”融入到五型绩效考核工作中,将工作量、出车率、单车费用(主要指副油、日常维护保养的零配件)等指标承包给车辆司机,实行单车包机制,将月单车核算考核和个人绩效工资考核挂钩,实行盈奖亏罚;二是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按照本安体系达标要求,全面梳理规章制度,并重点落实好“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准军事化管理制度”、以及“事故追查制度”等,制度落实贵在“公开、公平、公正”,通过抓制度落实,可以增强广大员工的责任心,调动司机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执行力,为持续抓好运输车辆安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4 结语

采取加强员工安全教育、严格执行矿用汽车“三检制”、加强检修管理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矿用汽车设备事故的发生;采取“四班三倒”作业制、盯住四个重点时段严加防范、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矿用汽车行车事故的发生,提高露天矿矿用汽车运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俊峰.露天煤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矿用人车安全要求范文5

一、固定车厢式矿车卸载罐笼翻车机概况

鸡西矿业集团二道河子煤矿属于资源枯竭破产矿(破产后集团公司在矿井原有基础上划给二道河子煤矿一块煤田,储量2000多万吨,可采20年),运输设备陈旧,平巷运输采用架线电机车牵引固定车厢式矿车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必须使用固定车厢式矿车罐笼翻车机进行卸载,一次只能卸载一台矿车。卸载罐笼翻车机的运转,需要配备的岗位人员多。即一台罐笼翻车机需要操作司机1人、矿车摘链工1人、矿车挂链工1人、矿车打眼工1人,四个岗位缺一不可。而二道河子煤矿三水平固定车厢式矿车卸载罐笼翻车机有两台,每小班共需8人才能操作,且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较低。因为给矿车摘、挂链轻伤率较高,员工情绪不稳,作业人员紧缺,制约运输生产的效率。

二、矿车三环链改为轴向偏差旋转链的过程及意义

根据固定车厢式矿车罐笼翻车机的使用特点(岗位点多、安全系数低),决定对卸载环节进行改造调整,以减少岗位作业人员,保障运输生产效率。通过现场跟踪观察和对罐笼翻车机卸载的运行特性的了解,对固定车厢式矿车的三环链进行改造的实施方案产生了。机电总厂生产的旋转二环链安装试验中产生了断链现象,翻车机无法运行。通过仔细观察研究后发现,罐笼翻车机在旋转卸煤时,其罐笼翻车机的旋转中心与罐外矿车的连接处存在80―100毫米的偏差。综合上述试验特点加工出了矿车的轴向偏差旋转链雏形,通过现场多次试验、效果良好。机电加工总厂根据轴向偏差旋转链的雏形加工了300件,二道河子煤矿把平巷运输的矿车三环链更换为轴向偏差旋转链,经运转效果非常好,其使用的经济价值和安全系数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罐笼翻车机的卸载过程中,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更主要的是提高了运输设备的运转效率和运输整体效率。

三、轴向偏差旋转链的技术特征

轴向偏差旋转链的结构如图所示:

技术要求:

1)材料采用低碳优质钢20#,化学成分应符GB699―65的规定。

2)锻件表面必须光洁,不得有裂纹、过烧,毛刺高度不得大于1mm,重皮及伤痕至规定表面平面后的凹下深度≤1mm,错移量不得大于1mm。

3)链环除逐个检查尺寸及表面尺寸外,并应按规定抽检率进行机械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要求(出厂前对1~4项进行检验)。

4)处理后,晶粒度应为5级或更细,脱碳层应小于0.5mm,表面涂黑油漆。

四、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

2006年8月28日,二道河子煤矿对平巷固定运煤的固定车厢式矿车进行了轴向偏差旋转链的更换。更换后,在主运大巷的运输煤炭效率提高了20%。节省了人力(每小班节省6人,原班节省18人每人每月工资按1200.00元计),全年可节省资金25.92万元,同时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达到了预期实施改造的效果。因此,轴向偏差旋转链可以在平巷煤炭运输中推广使用。前提必须是使用固定车厢式矿车(MGC2―9)运输煤炭的单位,都可采用轴向偏差旋转链进行改造。

五、几点体会

矿用人车安全要求范文6

关键词:矿山机械 工程机械 安全

1、 矿山机械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非常大,机械安全也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同。首先,处在重载、高速等环境下工作的矿山、工程机械如果存在隐患而不能及时发现,就可能导致如撞车、绞车损坏、钢丝绳断裂、跑车、皮带机着火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其次,随着采矿工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大型和重型机械进入采矿地点,安全隐患对其操作和周围人员伤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2 、矿山机械安全技术的现状

2.1 矿山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矿山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在产矿井大体可以分为4类:老矿及改扩建矿;现代化矿井;大型(超大型)现代矿井;乡镇中小型矿井。

(1)老矿及改扩建矿多建于解放初期,有的甚至是解放前期,由于资金和企业观念上的问题,仍然保留着建井初期的装备,设备非常落后,安全设计欠缺,虽然进行过一些技术改造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现代化矿井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泛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综采机械,国产设备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完全采用国产装备的高产高效工作面不断涌现,机电一体化在矿山机械设备上逐步实现;

(3)大型、超大型矿井是近年来出现的,普遍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大型新型机械设备;

(4)同时在我国还存在很多乡镇中,小型矿井,几乎都由个人承包经营,由于资金限制,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方式原始,基本上没有使用专业的矿山机械。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我国矿山机械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的现代化矿井装备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现代化的矿山机械设备普及率还较低,有些矿井虽采用了引进进口的先进设备,但由于对先进技术的消化还不彻底,仍不能进行正常使用和维护,同时进口设备的备件上一系列问题,使得先进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更有甚者,由于盲目追求生产,忽视安全,把安全监测装置当成影响生产的累赘而拆除,造成很大安全隐患,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没有及时淘汰,仍在超期服役,大部分设备超负荷运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也是造成设备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因素,潮湿、粉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先进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下降;部分管理人员盲目追求生产,存在侥幸心理,致使出现故障的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和更换,从而出现“带病作业”的情况,造成设备安全性降低,也是安全事故屡发的原因之一。

3.2 矿山机械安全检测技术需要完善

矿山工程机械设备工作环境恶劣,同时长期处于重载和交变载荷状态下工作,容易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仍然处在重载、高速等环境下工作,就有可能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虽然现代化的测试技术与设备在不断更新,但由于矿山机械设备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大量不可预测的偶发事件的存在,矿山机械安全检测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3.3 机械安全设计方法不够成熟

虽然目前许多矿山工程机械已在设计中考虑安全性能方面,并且也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但是对于有些大型、复杂的关键矿山机械设备,目前安全设计只有理论,还没有成熟的、理想的安全设计方法。如:国产的铲运设备在制动系统中仍然使用液压制动方式,此种方式在油泵工作过程中比较稳定,在机械故障油泵停止工作时无法保障设备的制动性能。在掘进台车及深孔台车的设计方面,没有考虑操作人员自身安全,没有设计相应的顶棚支护措施,这些都对机械本身的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与国外的机械安全设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3.4 矿山机械安全标准急需完善和严格执行

已经制定的矿山机械安全标准涉及矿用绞车、矿井提升机、矿用提升绞车、窄轨运输车辆、地下铲运机、矿用炮孔钻机、矿用人车、液压防爆提升机和液压防爆提升绞车等,为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和指导原则,并使产品在预定使用范围内得到安全保证。

3.5 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资料表明,80%以上的矿山伤亡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矿山工作的艰苦性和危险性,矿山机械的从业人员的组成复杂,部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文化素质低,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对设备的安全性能了解不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及野蛮操作等是造成矿山机械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培训、教育等手段,不断强化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掌握设备的安全操作要领,才能提高驾驭设备的能力;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杜绝麻痹侥幸心理,才能减少或杜绝设备伤害事故的发生。

4、 解决措施

4.1 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

矿山机械和大多数现代机械的发展方向一样,趋向于大型、重载和高速化、智能化与微型化。由于涉及安全的问题很多,单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要尽快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包括理论、原理和方法,特别是针对作业在井下有可燃性气体的矿山机械,在安全性设计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并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行业数据库;建立低成本、适用性强的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通过设计消除已判定的危害或减少有关的风险,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4.2 转变企业观念

由于矿山机械安全问题的依附性、隐性和安全事故致因的复杂性,需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转变企业观念,共同承担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

4.3 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善机械设备现状

针对目前在矿山机械安全方面欠账严重的状况,国家应该在政策方面加强引导,在法规方面加大控制力度,在资金方面积极扶持国有重点矿山、地方矿山、民营矿山企业进行安全技术改造,企业在利用国家政策技改资金的同时,自身也应下大力气,多方筹措资金,补足安全欠账缺口,下决心报废一切超期服役的设备,或进行必要的装备技术改造,从而切实改善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