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礼仪范例6篇

女子礼仪

女子礼仪范文1

关键词:哈萨克族;婚礼仪式;变化

一、哈萨克族传统婚礼仪式

过去过着“逐草而居”的哈萨克族的婚礼富有古老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婚礼过程也经过一系列仪式,主要有:说亲、定亲、送彩礼、出嫁和迎亲等仪式。

1.说亲仪式

说亲仪式哈萨克语里叫“KYдаласу”(胡达拉苏)。除少数指腹为婚和摇篮订婚者以外,一般男子到了十多岁(一般认为到了15岁的男孩可以订婚),即由父母积极为儿子物色对象。哈萨克人在择偶时很重视女方的母亲,认为母亲好,女儿也一定好。因为,认为母亲是女孩子家里的“老师”。过去的哈萨克社会文化中,说亲有一下几种情况:一是男女方双方都不认识和了解,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决定来办事;二是男子看上了女孩,请求父母到女方家说亲;三是男女方自愿在一起,而由父母来说亲。说亲由男方家长及委托人带上礼物到女方家说亲。如女方家愿意,会收下礼物热情款待男方来的客人,并商量订婚日期。

2.订婚仪式

订婚仪式也是哈萨克族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般这一礼仪在女方家举行。当男女方家长同意缔结婚约后,即选择一个日期,由男方父母以及亲戚带上一匹马和其他一些礼物去女方的家定亲。女方家这一天也热情地招待男方来的客人。

等双方的所有人一起吃喝、跳舞唱歌,欢度这一重要的日子后,第二天早上,双方父母(一般是男人)坐在一起,边喝茶边谈婚事,也把带来的礼品送给女方家。当客人要离开时,女方要同样回送礼物,家庭富裕一些的家庭送马、牛、羊等牲畜,最少的也要送一些布衣料。

3.送彩礼仪式

吉尔特斯仪式也就是男方送女方家的彩礼。在订婚仪式上,男女双方议定彩礼,哈萨克语叫“KалыH мал”(汉语意思是数量较多的牲畜)和各种婚礼用品,其中牲畜是最重要的,因为牲畜就是古老哈萨克人的积蓄和财富。根据不同资料统计,一般男方给女方的彩礼是77匹马,中等户47匹马,最少的也有17匹马。如果没有马或马少的情况下,由牛、羊折合顶替。王公、贵族以及经济情况较富裕的家庭给的彩礼很多,数量达到几百匹。

送彩礼仪式也叫登门仪式。男方准备好女方所要求的彩礼以后,即使通知女方送彩礼,女方接到通知后,即确定日期。此日,新郎与父母及姑、舅、姨等近亲带上彩礼前往女方家。

4.出嫁与迎亲

这一礼仪是哈萨克族婚礼中的最后一个礼仪环节。哈萨克族特别重视女子的出嫁,因而出嫁仪式特别的隆重。这一天女方家邀请所有的亲人和邻居朋友,此外还邀请部落头人或有钱有势的富人,并以此显示自己的财势。经济情况允许的人,这一天还举行隆重的赛马、刁羊、姑娘追、阿肯阿依特斯等文娱活动。在新娘出嫁之日,要唱许多婚礼歌,有萨仁(新娘的兄弟姐妹为她唱的序曲),加尔、加尔(也就是劝慰歌)和森斯玛(哭诉歌)。其中哭诉歌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新娘出嫁时,边哭边唱着森斯玛与父母及亲人告别。

当姑娘离开父母前往男方家时,男方家也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当心灵将新娘迎到离家不远处,此刻新郎的嫂子或结婚不久的年轻妇女带领一群年轻妇女前来迎接。公婆等阿吾勒的年长者在屋子前等候新娘的到来,婆婆手段盛有糖、奶酪的一盘食物向新娘头上撒去。婚礼开始前,进行揭面纱仪式,这个仪式在新郎父母家里举行的。

二、现代哈萨克族婚礼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哈萨克族的婚俗也发生了改变,下面我们看看哈萨克族的现代婚礼礼仪具有哪些特点。

1.定亲

现在的哈萨克族婚礼中已经不存在腹为婚和摇篮订婚或由父母为子女物色对象的现象,都是又年轻男女自愿恋爱,决定结婚,再经父母同意后说亲订婚。在定亲的时候,一般是男女双方商量好定亲的日子,然后在定亲的日子里大家把亲朋好友叫到家中,男方的家里会带上精美的礼品去女方家里,女方家里会准备好很多待客的美食,然后一起商量结婚的日子,定好日子之后大家一起为婚礼开始忙碌。

2.彩礼

现在的婚礼中也不再存在以前那样送很多彩礼的仪式,一般也会有牛羊等牲畜的伴随,但数量极少,顶多在十头左右。当然,现在也主要以金钱为当首要彩礼。家庭富裕的家庭给女方家的现金8-10万元左右,中等家庭3-5万元,少的也给1万到2万元,此外加一些金银首饰、衣服等物品。

三、结论

其他婚礼仪式跟以前的变化不太大,不过也没那么繁琐,说亲到迎亲过程中的细节和时间有大大缩小。传统的哈萨克族婚礼与现代婚礼相比,有很多变迁特点,主要原因有:第一、现代化、城镇化的影响。第二、受教育率高。第三、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第四、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使哈萨克族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女子礼仪范文2

[关键词]明治时代 传统礼仪 传承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49-02

在国家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包含文化、教育、国民形象等一系列非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因素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礼仪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并且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认识最直观的领域。日本的国家软实力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无疑是其礼仪的独特魅力。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际通行礼仪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礼仪特色之所在的是传统礼仪。日本礼仪之所以独具魅力也正是由于其经历了明治时代欧化盛行的文明开化后,依然传承下来的传统礼仪的鲜明特色,并一直保留至今。而我国清末民国初年,在欧风美雨的洗礼下传统礼仪多惨遭遗弃的境遇,因此考证明治时代日本对待传统礼仪的方式及其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无疑对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民间坚持传统礼仪的呼声

日本在明治时代经历政府主导的如火如荼的西洋化进程时,传统与现代、欧化与国粹斗争的声音也曾不绝于耳。但民间一直存在忧虑传统礼仪流失的声音,并积极向政府谏言、积极引导社会民众维护传统礼仪。早在明治十三年(1880年)青森县普通民众渡边村男就已经在给明治政府的建议书中慨叹:“我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传统礼仪,但现在都面临即将消失殆尽的危险”。并进一步表示担忧:礼仪出现一时混乱国家不会灭亡,但传统礼仪完全消失了,国家就灭亡了。希望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礼仪规范”。向政府建议“启用通晓天下时务的廉洁有德者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制定通行天下的礼仪规范”。[1]以上建议虽然缺乏具体操作性,但表明了民众对保护传统礼仪的热情。

在欧化浪潮中社会精英分子也开始积极维护日本传统,明治2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保存国粹的社会思潮。三宅雪岭与志贺重昂于明治二十一年(1889年)创立了杂志《日本人》,陆羯南等人于明治二十二年(1890年)创刊了报纸《日本》。强调日本的近代化“不是西洋社会的同化,是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对西洋文明的导入”。[2]在高举维护传统旗帜的同时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诸如:“强烈反对导入诸如亲吻礼等西洋风俗习惯、礼仪中的有害事物”[3]、“夫人小姐们的病痛全是西洋服饰的束腰工具所致”[4]等一些极其激进的西洋礼仪风俗有害论。人们在论及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时,时常涉及日本传统武士道,高呼“传统礼仪的复活就是武士道的复活”[5],认为在新时期要通过坚持武士道精神来弘扬传统礼仪,慨叹“从前在武士的家庭中,严格遵守着礼仪规范,而当今家庭中武士般的礼仪教育越来越少,到访日本的外国人不再能看到曾经武士家庭良好的礼仪规范,而只能嘲笑当今礼仪生活的混乱,实则遗憾之至”。[6]在明治时期,国家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化运动过程中,“西洋”礼仪发挥了一种触媒作用,使人们开始更加积极自觉地维护日本传统礼仪。

二、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的结合

(一)学校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

在维护传统礼仪的社会舆论的影响下,传统礼仪流派开始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明治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修身”课程开设确立。明治十二年政府了“教育大旨”,开始明确规定了一门“作法”科目作为修身科目的实践课程。明治十三年再次教育令,明确规定将“修身”列在读书、习字、算数、地理、历史之后,作为与其同等的科目。明治十三年再次改正教育令,将“修身”列为各学科之首。将其定位为教育的根本。这一规定一直保持到昭和二十二年。道德及其实践礼仪课程的成为明治以来近代教育的重要层面。

明治十三年传统礼仪流派家元小笠原清务①向明治政府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具体学校中开设礼仪课程的建议书。响应他的建议,以明治十三年东京神田小川小学开设礼仪课程为开端,东京府各小学中都开设了礼仪课程。此外明治十四年在男女共学的礼仪课程之外,开设了针对女生的“小学女礼式”课程。小笠原清务为此编写了教材《小学女礼式》,序言部分谈到,“而今,本府各公立小学校均开设了女礼式课程,为了向学生讲授起居进退之法,受府厅委托,我等制定了此学校礼仪教材”,成为全国多所学校的女子礼仪教材。明治十五年小笠原清务开始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教授礼仪课程,使用小笠原与松岗明义共同编写的教材《新撰立礼式》,开创了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先河。文部省也将“女礼式”列为正式科目。宣布训令,女子礼仪科目应包括:裁缝、女礼、点茶、插花。明治十七年开始,师从小笠原清务和松岗明义的后闲野菊、佐方镇子开始招徒讲学,之后她们的学生遍及全国的女子学校。明治十年代学校礼仪教育迅速高涨,造成礼仪教师极度缺乏的局面,小笠原在自家开设的礼仪教室中培训礼仪教师。文部省命令东京的73所小学每个学校选三人,在小笠原清务的礼仪学校进修一年礼仪课程,后回到本学校任教。据此,小笠原传统礼仪在学校教育中被广泛普及。以小笠原流传统礼仪为蓝本,其他传统礼仪流派家也纷纷著书。②随着明治近代学校教育的建立,体系化的传统礼仪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二)民间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

女子礼仪范文3

摘要 摩梭女性思维并不是为了构建女权社会,男性身份在摩梭文化中具有独立的符号象征系统,同时拥有着男性独特的权利、地位。成人仪式“换裤子”是摩梭男性成年的必经阶段,男性通过对“裤子”的获取标志着成年,也代表着新的身份、地位及权力的拥有。

关键词:符号意义 成人礼 裤子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聚居在云南省宁蒗县及四川盐源、木里县的摩梭人,素有行“阿注”婚之俗,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走婚”。这种婚姻特点是“建立阿注关系的男女双方,各自住在自己母亲家生产和生活,分属于两个家庭,两个不同的经济单位。一般是男子晚上主动到女家走访,过偶居生活,次日清晨返回自家家庭”,与此相应形成以母系血统作为代系划分标准的“母系家庭”或者说是“母系家屋”。在母系家庭关系之中,摩梭人将女性作为家族继承者以及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者,女性具有无上的尊严与地位,所谓“妇女是根种,缺了就断种”,“无男不愁儿,无女水不流”便是摩梭女性观念的真实写照。

但是,这种“摩梭女性思维”并不是反对和压迫男性,也不是对男性的否定和鄙视,在摩梭人观念中男性同样具有属于男性社群的独立性及有别于女性社群的标志性。男性和女性之间是一种“和谐分享”而非“占有与竞争”的关系。本文便是以摩梭人久为传承的成人礼仪“换裤子礼”为例,并以礼仪中仪式物件“裤子”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摩梭女性思维中男性的独立性。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摩梭“阿注”婚在现代摩梭人中已不流行甚至具有消亡的趋势,据1998年《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统计,纳西族绝大部分已转向一夫一妻制婚姻,“阿注”婚已难寻觅。但是与“阿注”婚相宜的“母系家庭”思维仍然强烈地影响摩梭人,摩梭人对母亲、对女性的尊重情感仍然深刻影响他们的家庭观。因此,笔者认为在“女性思维”仍然具有主导影响力的摩梭社群中对男性社群身份、地位等的探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 “裤子”――成年符号意义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对服饰文化十分看重,服饰中所蕴含的社会仪礼和生活规范更是不容忽视。早在两汉时期所编纂的《礼记》中便有“男子三十而冠,女子许嫁而笄”的记载,现今凉山彝族的“换裙”习俗、藏人的“戴头”无偶单婚仪式等都是将服饰作为人生仪式的标志。同样,摩梭人也遗存着类似的人生仪礼,即“换裤子礼”。其具体过程如下:

家里如有年满13岁的男性少年,父母或兄嫂就要为他举行“换裤子礼”。仪式由母亲主持。年满13岁的男孩,要走到火塘左边前方的男柱旁,在舅父的主持下,双脚踩在猪膘和粮食袋上,右手握着刀,左手拿着银饰品,由舅父把男孩的麻布长衫脱下,换上短衣,穿上长裤,系上一根腰带,并用牛角杯盛酒向客人敬酒。

服饰是人类精神的载体,也是物质民俗的直接现实,通过服饰的更换标志着人生进入不同的生命阶段。范・盖内普(Van Gennep)的“通过仪式”认为,“通过仪式”是一个身份转化的过程,以仪式作为中介将仪式前和仪式后划分为不同体验阶段。特纳也认为仪式过程是一个反社会的过程,仪式过程中的社会角色是一个不同于日常社会角色的反结构。摩梭男子在未举行“换裤子礼”仪式前处于儿童的文化结构中,履行儿童社会所赋予的社会角色,而一旦进入“换裤子礼”仪式过程就标志其进入非儿童亦非成人的反结构之中,也就是“阈限”阶段,此阶段是一个神圣的阶段,是社会人在个人生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中介时期。在此阶段受礼者既不具有儿童时期的特征也无法获取成人阶段的权力。而一旦完成“换裤子礼仪”便意味着受礼者步入成年期,从以前的儿童社会结构中彻底脱离出来成为成年社会结构中的一员,同时享有一切儿童时期无法企及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

摩梭人认为儿童成为大人是很严肃的一步,是人生中的一项大事,而要正式成为成年人只有通过“换裤子”(男性)仪礼。而儿童一旦通过成人礼便成为成年人,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比如早期生活中,只有成年人才能参加部族的仪式活动,谈情说爱,行“阿注”婚;同时,身为男性还应肩负对部族的保护责任甚至为之牺牲自己的性命。由此可见,虽然裤子并不为男性的专权穿着,但是只有通过“换裤子”男性才拥有成年的身份,表示其已进入人生的另一种社会结构,扮演成年人的社会角色,从此以后他的行为、言语、习惯等都会受到来自这个新社会群体习惯法的约束和管制。

二 “裤子“――身份符号意义

服饰的差异同样标志着社会成员的性别。纵然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曾有过“男女同装,不行礼服”的历史,就算20世纪50年代以前,许多苗族地区的服饰还是男女不分,有的至今依然,如黔西北、滇东北交界的“大花苗”。但是作为“礼”和“理”的象征,服饰的一个重要作用还是区分男女,使男女有别,便于社会控制。作为摩梭男性成人礼中的重要仪式物“裤子”是否为男性的身份象征,又是如何作为男性身份的象征呢?

据戴平编著的《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中记载:云南宁蒗永宁地区的纳西族男女,在13岁以前穿麻布长衫,不着裤子。满13岁时,分别举行“换裤子礼”(男性)和“换裙子礼”(女性),标志着进入成年期。13岁以前(举行“换裤子礼”前),纳西族男女在穿着上并未有很大的差别,同是麻布长衫,同样不穿裤子,也就是处于“男女同装,不行礼服”的社会模式中;而一旦举行“换裤子礼”或者“换裙子礼”,便在受礼者思想中根植了“男女有别”的观念。即便是在仪式过程中,这种“男女有别”的思想也是相当明显的,根据《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对摩梭人成人仪式的详细介绍,“换裤子”或者“换裙子”礼仪已经由儿童期的“男女同装”明确规划了男性礼服和女性礼服区别,即男性应举行“换裤子”,而女性则“换裙子”,而不是同时举行“换裤子”或“换裙子”。换言之,只有男性才有权进行“换裤子”而女性则必须进行“换裙子”,这是不可逆转的习惯法。如果将此仪式思维进行抽空提取,则“裤子”便成为男性的仪式特权,“裤子”也就成为了摩梭女性思维中男性成人礼的代言词,标志着男性完成”阈限”进入成年阶段,从此便被一个定名为男性社群的社会群体所接受,正式成为此群体中的一员,享有男性社群的权利,遵从它的禁忌和习俗,构建男女两性社会。

另永宁摩梭人具有这样一种“催生”习俗,即当产妇难产时,习惯将孩子父亲的一条裤子放在产妇的腹部进行反复的搓弄,边搓边说:“孩子,快出来,爸爸在等你。”以期可以借助男子的力量进行生产。衣物与生育的关联在很多民族传说和习俗中皆俯拾可见,主要因为衣服乃人体的象征之故。根据弗雷泽接触巫术原理――“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切断实际接触后,仍继续远距离地互相作用”,“由此原则出发,原始人及巫师则认为,通过曾经与某人接触过的物体便可以对本人施加影响,或者影响他人”。在此,作为父亲(男性)力量象征的裤子具有父亲的亲情召唤力和吸引力,能够通过亲情的召唤和呼吁让孩子顺产;同时也可做为男性力量的象征以对抗妖魔魑魅,阻止鬼怪对产妇生产的骚扰。“裤子”通过与父亲的亲身接触成为男性“父亲”力量的象征,“裤子”已不仅仅是衣饰的实体,而具有了社会和人所赋予的身份力量。这种力量可代替父亲这个实体人帮助产妇渡过生育难关。这里的“裤子”便成为父亲身份和男性力量的结合体,是男性身份和力量的象征实体。

实际上,服饰应该说从诞生之日起就有标志作用,部落、身份、等级都可以通过服饰进行明显的区分,这是服饰不可避免的社会作用,是服饰文化意义的内涵。但是在摩梭人这样一个具有“母系家庭”传统的社群,其男性地位总会遭到外界的质疑。通过对成人礼和催生习俗中“裤子”的男性身份标志意义的探讨,可以毫无疑虑地得出结论:摩梭社群中的男性地位并未受到女性思维的淹没。

三 “裤子”――权力符号意义

任何一种仪式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和过程,而是将“受礼者”引入另一种惯制之中。有没有通过此种仪式或者能不能通过此种仪式,与此人的年龄、身份、地位以及所享受的权利都有密切的关系。直观上表现为人们通过某种仪礼获得了相应的社群认同和身份认证,而深层名义则是以此种仪礼作为象征,标志其享有了某些未曾有过的特权,比如祭祀、婚姻、征战等等。同样,作为一种成人礼的摩梭“换裤子礼”,只有通过了此礼仪,男性才能拥有成年人的诸多特权。

文章前两部分已经对“裤子”在摩梭观念中所具有的成年介断、男性身份的象征意义做了相关的阐释与分析,而与此两种功能相适应的也就是男性通过成人礼,进入成人期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地位。走婚制、母系家庭以及由此根植的“女性思维”是摩梭社群的习俗和精神的标志。在许多有关纳西族的考察报告中也都对摩梭母系家庭特点做过详细的介绍,以下是1977年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对云南永宁地区纳西族母权制的描述:

家庭中未发生男子娶妻,男子夜晚走访女阿注,过偶居生活,白天回自己的家里参加劳动,而家庭中的女子则不出嫁,夜晚在家接待自己的男阿注,家庭成员的血统只能以母系计算,财产按照母系继承。

在这类家庭里,由于全是母系成员,也就无父系亲属关系。有少数男子娶妻家庭……以及个别家庭女子招赘……血缘仍从母计,仍是母系。

这些家庭多围绕着祖母们、母亲们及姐妹们形成一个中心,并包括他们的后代组成一个集团。

在这样一个女性中心社会关系中,女人享有绝对的家庭地位,男性也同样履行相应的家庭权利和义务。男性作为舅权的拥有者,具有对外甥和甥女的抚养权以及教育权,虽然无法对自己子女实施养育权,但通过对甥辈的抚养同样可达到继嗣和养老的目的。“老年男人虽然在家庭中没有他们的子女,但以舅舅和舅父的身份,受到外甥和甥女的极大尊重,受到这些晚辈成员的供养。”

以上所介绍的男性权力是必须归属于成年男子,是男性在具有“男女有别”观念后,依凭此种观念对社会权力进行的划分,“换裤子”便成为获取此种权力的桥梁。只有通过礼仪习俗的过渡――穿上长辈给予的“裤子”,才成为可享有成年权力的个体,拥有母系家庭中舅权的先决条件,在家庭的过继和获取过程中,仪式物“裤子”也就不再仅仅是男性身份的象征,或者成年的标志,而更多的是一种拥有权力的表现。随着家庭长辈(一般为舅舅)为儿童换上裤子也就相应地将自身拥有的舅权力量过继给受礼者,让受礼者成为此种权力的储备者和享用者,完成代系的更替和男性权力的交接。

服饰的符号象征意义内涵多样,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立足于社会群体中的地位、身份、权力、等级等的象征。摩梭男性的“换裤子”礼在摩梭人社群中起着重要的符号象征意义,是摩梭人性思维在男女权利上的独特反映。摩梭女性思维并不是构建“女权社会”,不是对男权地位的剥夺,也就是说摩梭女性思维中的男性身份并未受到压制,仍然具有自己的身份标识和权利象征,是摩梭族文化的见证。男性和女性关系融洽和谐相处为摩梭人的共同劳动、生活带来协调传统,值得现代社会的关注和研究,并从中提取社会现实应用功能,植入现今社会发展中,为男女话语权的平衡提供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纳西族社会及母权制的调查报告》,1979年。

[2] 周华山:《无父无夫的国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

[3] 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 杨 国:《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北京出版社,2000年。

女子礼仪范文4

Sara提醒几欲让灵巧手指上阵的女士们,在正式西方晚宴上不能用手碰触食物,所以优雅的女士要学会用刀叉剥桔子。当然,淑女也不会当众吐橘子核。在需要从嘴里拿出来橘子籽的时候,要将大拇指和食指捏合,抬起手到嘴边,用手掌遮盖住嘴唇避免被其他人看到,取出籽之后,谨慎地放到盘子的边缘处。

吃橘子变成一件如此复杂的事,如此细致的礼仪让人仿佛走进了《唐顿庄园》,一摇铃就会有贴心的男仆送上熨烫过的报纸。在女权主义走到极致后,举手投足自有章法的淑女似乎又有了市场。现代新贵学习繁复的礼仪,是为了包装待嫁女孩还是用钱换取一张名媛证书?淑女可以“流水生产”吗?

名媛加工厂

在学员安排的一次聚会中,女士们穿着礼服坐在长桌边用餐,一边小心手中的刀叉,一边寻找让聊天气氛保持融洽的话题。女主人搅动盘子里的意大利面时,几滴汁水溅在她的连衣裙上,她停下了话题,低头拿餐巾擦拭了很久,Sara看着她摇了摇头。

“她只看到她的连衣裙,忘了一桌客人,什么言谈都没了。组织宴会最主要的目的是和大家交往聊天,做朋友,不在于一条连衣裙。”Sara给安排这场宴会的学员打了一个低分。她经常会组织这样的考试,让学员安排一个鸡尾酒会或下午茶会,决定成绩的KPI是学员的临场反应,看她们在处理突况时会怎么做。

提到淑女精修学校,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头顶书本练走路的女子,但这样的教学内容已经难以吸引现代人的目光。很少人愿意听宫廷嬷嬷型的礼仪教师背诵教条,但实用而符合现代需求的礼仪很有市场。来这里学习的女士对实用性技能更感兴趣,比如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日派对,或者准备家宴邀请丈夫的生意伙伴来用餐。

“很多人在参加正式场合会觉得紧张,动作不自觉就会僵硬,Environment affects behavior(环境决定人的举止),如果你天天都要面对这种场合,习以为常,举止就会自然。”Sara说,现代女性参加和举办派对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交成为促进商务顺利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学员们会很用心地进行实际演练。

现如今“速成”一个名媛比过去容易得多,因为“正式场合”的礼仪已经没那么繁复。客人不会因为没有男仆服侍宴会而挑错,对女主人的要求也不再是指挥厨娘做出步骤繁琐的奶油樱桃冻布丁,或者在舞会上踩着节点跳出步伐复杂的社交舞。

时迁境易,英剧里的贵族宴饮淡出了现代人的生活。毕竟没有哪家的餐厅会冒出一个英国腔的完美主义管家,也没有哪个客人会内行又挑剔如伯爵家的老太太。礼仪的规则几经辗转,大多数湮没于历史,但Sara认为礼仪并没有过时。

“不管规则怎么变化,礼仪的核心就是,让你周围的人感觉到你很尊重他们,这一点不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体谅别人,尊重他人,把自己的舒适置于他人之下,以别人感受为先,这些原则东西方礼仪是相通的。”

比如在用餐时按照礼仪刀口应该朝内,规则背后的意义是让邻座感觉舒适。Sara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在一个法国朋友家里做客,每个人面前放着一个洗手盅,盛着暖水和几片柠檬。中国客人见到暖水就端起碗喝了。法国主人见了一愣,随即也端起碗喝了,其他法国客人见主人此举,也纷纷效仿。“礼仪不在于规则,而是要在社交场合让客人感觉舒服自在。”

她经常教学员如何在宴会中体会别人的情绪,做到宾主尽欢。“我自己一周平均要请两次客,还在家里请了一个擅长做港式菜的厨师,所以习惯在聚会时照顾每个客人的心理。举办聚会时,你的每一分钟都在感受别人的感觉,比如她有点安静,就问几个问题引导她讲话,他的酒杯快空了,就赶紧给他倒酒。礼仪就是你给别人的感觉。”

精修班另一个很有人气的课程是国际商务礼仪知识,比如世界主要国家历史及文化背景介绍。对此感兴趣的学员很多是拥有自己事业的精英女性。

Sara说,每次上课提问最多的一个学员是一家国企的法律顾问,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律专业,她很热衷学习各国风俗以及商务活动礼仪。她告诉Sara,有一次她在华盛顿出差时和美国生意伙伴开了个早餐会,每个人面前摆着好几把刀叉,她不知道哪副刀叉是吃甜点用的,哪副是吃主食用的,感觉很窘。

“女性参加国际化的商务交流越来越频繁,所以很多职业女性都想学习一些西方礼仪,对工作会有所帮助。”

Sara介绍,学员在深入学习西方礼仪以后,还可以通过礼仪的细节来观察对方的信息。比如通过用餐习惯可以判断对方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美国人用餐时先用刀叉将食物切好,再用右手拿叉像用勺子一样把食物送到嘴里。而英国人直接用左手拿叉吃东西。因为16、17世纪欧洲开始用叉子,后来才传入美国,美国人最初是用刀和勺子吃饭,所以他们用叉子的习惯就像用勺子一样。

“在商务场合礼仪是个很简单好用的东西,是一种免费的方式让别人来帮你,因为温柔地说话比起咄咄逼人地命令更容易达成目的。”这也许是职场女性涌入淑女培训班的意义所在。

当然,也有不少学员来此只是追慕名媛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是全职太太,她们热衷在柏悦酒店上课,用高级餐具享用下午茶,和精修班请来陪同用餐的社会名士交流。这样“扮家家”似的实景练习让人感受到福楼拜小说中的沙龙气氛。

买一张名媛证书?

“速成”一个淑女要花多久?Sara针对不同需求的学员开设了两种课程,一是16岁以上未婚女性的淑媛课程,除了着装风格搭配、插花、问候礼仪、餐桌礼仪、晚宴及娱乐礼仪等传统内容,还有公关关系、肢体语言、心理及自我展示等现代内容。二是针对已婚女性的女主人课程,大部分和淑媛课程重合,但增加了包括外事商务礼节,政府及外交礼仪,欧洲宴会款待艺术,私人宴会及家庭式宴会活动的策划,管理用餐服务,茶、咖啡、酒精类饮品及非酒精类饮品的品鉴及服务,以及如何撰写邀请函和信件等。

这两种课程为期三个月,每个周末全天上课,一共12天。女主人课程价格在10万元,淑媛课程为8万元。此外也有短期礼仪咨询课程,周末两天的课程价格在2万元,一个月四天课程为3.8万元。如果客户需要订制一对一教学,在某个方面深度咨询,费用则更高。

淑女们多学几个课程的花费抵得上读一个商学院学位,但对有些学员来说,这不过是一个爱马仕包的价钱。

Sara承认,通过短期的进修很难打造一个礼仪达人,真正的淑女要靠长时间积累。Sara出生在香港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创办了一家金融公司,为客户做投资顾问;母亲37岁就成为全球五大唱片公司之一BMG的亚太区CFO(首席财务官)。

父母从小着意培养女儿的见识和修养。Sara小时候就跟着妈妈到各地出差,去过北京、东京等很多地方。母亲在和歌星谈工作时,会鼓励Sara去和对方的女儿交朋友,或者让她去和明星交谈几句,所以Sara自小和各种背景的人交流时不会感到怯场。父亲则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女儿的慈善意识,他在宁夏建造了一座非营利医院,独立运营后交给当地政府管理。Sara长大后也曾在一个公益组织工作过一段时间。

她曾在英、美、台湾及香港就读不同的国际学校。中学就读于美国精英寄宿学校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其后取得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 英国文学及政治学学士学位;并取得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2年Sara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在瑞士淑女精修学校度过一个夏天,回国开办了瑞雅礼仪。

“从小接受的教育使礼仪成为我的一种条件反射。比如小时候姥姥杯子没茶了,妈妈就会让我去帮她倒,让我学会观察别人的需求。”Sara认为,短期的礼仪培训不可能代替从小到大的教养,但可以通过短期培训让学员有礼仪的意识,明白礼仪动作背后的意思是什么。

西冷东热

用餐排座次时,公爵的次子和长女谁更重要?很少现代人会去关心这样跟古董差不多的礼仪知识。请一群外交官用餐时,哪个国家的大使坐在首座?答案不是和你国家最交好的,而是在职时间最长的——这样专业的外事礼仪,对大部分普通富人而言也似乎无用。

所以当国内女性热衷去淑女学校修习礼仪,欧洲传统的精修学校却渐渐式微。一战前,日内瓦湖畔有60多家精修学校,专门培养女性社交礼仪和风度气质。名伶周采茨当年也考察过瑞士的淑女学校,想把女儿送去培养,后来觉得那里教的家政、仪态、款待艺术等课程她自己也可以教女儿,因而计划作罢。现在这些学校大部分都已关门。

Sara曾在瑞士皮埃尔弗别墅学院修习,这是瑞士仅存的一所精修学校。皮埃尔弗别墅学院建在山上,俯瞰日内瓦湖。校舍建于1911年,曾是一名荷兰女男爵的住所。现任院长的她母亲买下这所房子后,于1954年建成皮埃尔弗别墅学院。

在日内瓦湖畔的学校里,Sara全班30多个同学,年龄跨度从十五六岁到60多岁。同学们从早上8点开始上课,直到晚上7点,每两天考一次试。老师总是不厌其烦提醒学员从底部拿香槟杯,或是从左边拿苹果派。

学院课程包括制作甜点、插花、仪态、服装搭配等传统内容,同时提供语言、社交礼仪、旅行常识、风土人情等着眼国际交往的培训。头顶一本书练习优美站姿和行姿,以及女红、烹饪等传统内容不再是重点。

精修学校以前主要培养对象是欧洲的贵族少女,而现在大部分姑娘来自新兴经济体,Sara班里只有两个欧洲女孩。Sara的室友是个巴西人,她家里经营巴西的可口可乐品牌,将住所建在亚马孙原始森林,女孩被父母送到纽约读大学。班上还有五个印度女孩,以及几个阿拉伯公主,她们是堂姐妹。

皮埃尔弗别墅学院的负责人不再用法语教学,而改用英语,方便了新兴国家的学员听课。为了扩大学校影响,负责人内里和学院其他老师经常去中东地区为那里的贵族千金提供上门培训。Sara开办瑞雅礼仪后,老太太很乐意和中国的礼仪机构合作,安排不会英语的学员去瑞士上课,可以带中文翻译。参加为期6周总计216小时的培训,包括住宿、每天两餐和周末短途旅行,总计需要2万美元。

“新兴国家的有钱人觉得自己的女儿将来不止要和本国高层交往,还要和世界上流社会交往,所以会把女儿送到欧洲的淑女学校。”

与之相反,欧洲人对淑女学校的热情却显得很冷淡。因为生意不佳,有些学校创始人的女儿不愿接手母亲的事业;另一些学校地处繁华地段,主人将不动产卖了,房产升值比开办学校赚更多。Le Manoir变成了乐利公司的总部,Le Matin Calme变成私人住宅,变换过几个主人,包括加拿大著名歌星仙妮亚·唐恩。被关闭的学校中还包括培养过查尔斯王子第二任妻子卡米拉的Mon Fertile。

淑女学校在欧洲的没落和女权运动的发展息息相关。过去在欧洲,精修学校承担“新娘进修”的功能,为贵族培养合格的女主人。贵族女子很少有机会上大学,去精修学校是个增长见识的机会,在那里除了能学习女红、烹饪以外,还能学到法语、各国风俗等知识。随着女权运动兴起,女子获得和男子一样的上大学机会,培养待嫁女儿的精修学校逐渐式微。

培养过戴安娜王妃的Alpin Videmanette学院已经关门,而新一代王妃凯特是从圣安德鲁斯大学毕业的。

学而优则嫁?

过去在西方,教会女子学校、有身份女性开办的精修学校也有“贤妻集训营”的作用。当然,身份更高的贵族女儿几乎自有乳母起就有家庭教师。小门小户的女儿,在进入社交之前则由母亲教导礼仪。

西风东渐,民国年代无论女子本身的出身高低,洋学堂的“学历”无疑可以抬高身价。《潜伏》里那个识得罗宋汤和美国汽水的中统官太太,虽然太过卖弄见识不怎么讨喜,但在旧上海有个“洋学堂上过几年学”的太太,绝对是男人炫耀的资本。

中西女塾走出来的大家闺秀,培养目标基本就是奔着“当太太”去的。谙礼仪、懂家政是名媛的基本素养,既会在客厅里待客,也会在厨房里备宴,必要时能亲自下厨做几道体己菜。富贵如“百货大王”的千金郭婉莹,新婚第一天怕被丈夫轻视,一大早起床指挥佣人做了一顿丰富的早餐。

过去无论是东方的女塾还是西方的淑女学校,都是一条包装待嫁女儿的流水线。莫泊桑说过,女子的价值和门第、财富无关,只取决于自身的美貌、优雅和魅力,那么淑女精修学校就是抬高女子门第的最好途径。

虽然如今女性不再视嫁人为唯一生存法则,但增加魅力取悦异性,也是修习礼仪的一大动力。Sara说,很多学员会问她,应该怎么去和一个男人接触,或怎么在一个男人面前表现得优雅得体。她身边有很多出身背景良好、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优秀女人没有男友,会向她咨询同异性相处之道。“我发现来学习礼仪的女性有很多有恋爱方面的需求,所以我会教学员一些恋爱礼仪。”

Sara会向身边的成功男性询问他们对女性的看法,发现男人在衡量女人时,还是会看重一些古典特质,比如有礼貌,温柔体贴。

一个优秀的单身男性朋友向Sara抱怨最近分手了,谈起和女友什么地方不合适,他告诉Sara,这个女人身上99%的特质可以做自己的妻子,但就是有1%不行,而这1%是无论如何不能将就的。Sara继续刨根问底,男性友人吐露,他看到女友粗暴地骂饭店的服务员,觉得很恐怖。“女性注意细节上的礼仪,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让恋爱更顺利。”

学礼仪未必是嫁豪门的敲门砖,但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气质,增加个人的综合分数。“当你有了礼仪的意识,由内而外的优雅气质会自然流露,别人自然会想靠近你。”

精修班的礼仪顾问必须本身是名媛,符合三个条件:出身(或嫁入)良好家庭,拥有国际化学历背景,有自己的事业。目前Sara只有一个礼仪顾问兼合作伙伴,她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嫁入英国一个爵士家庭,自身担任一个法国品牌的中国市场总监。

因为精修班的学员本身来自富裕家庭,所以不会接受层次低于自己的礼仪顾问,而以门第来衡量的话,夫家荣耀又比出身更看重。当淑媛班的女孩子在学以优雅举止吸引异性,女主人班的学员更想学习如何在婚后辅助丈夫,对夫妻相处之间的礼仪更感兴趣。

“小时候,那些名媛阿姨和妈妈聊天时我经常在旁边听,感到做全职太太这个工作很不容易,孩子没教好是女人的过错,男人有小蜜也是女人的错。久而久之也学到很多。”

Sara从小看到母亲怎么辅助父亲。女性更注意细节,母亲在社交场所会提醒父亲,对面是谁,最近在做什么工作,你可以跟他聊什么。或是告诉父亲,那个朋友上周邀请我们参加酒会,我们没去,你现在应该去跟他寒暄一下。母亲会在父亲的每张客户名片后写上,他太太叫什么,孩子多大,叫什么,他们有什么爱好,是在什么场合认识的。爸爸就能很方便地使用。

女子礼仪范文5

那么孔子到底是不是“野合而生”的私生子呢?我们还是先来给孔子正一下名吧!应该承认,说孔子“野合而生”还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是这样说的:“纥(音hé)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句话里的“纥与颜氏女”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徵在。这句话里的确存在“野合而生孔子”的话。“野合”一词按今天人们的理解,就是不轨男女在野地里乱搞男女之事,如此乱搞生出的孩子自然叫“私生子”。

很可惜,以我们今天对“野合”的解读,强加给2000多年前的司马迁,强加给孔子,令人啼笑皆非。因为司马迁那个时代讲“野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孔子出生的春秋时代是很讲究周礼的时代。之后的几百年间,尽管出现了“礼崩乐坏”、“焚书坑儒”,但到了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开始了尊礼尚礼之风盛行的时代。凡合乎礼仪规定的行为,都称为“文”,即有君子文质彬彬之说;而不合礼仪规定的行为,都称之为“野”,即野蛮、野人的行为之意。“合”是“合卺(音jǐn)”的意思,男女成婚称为合卺。这样我们就清楚了:“野合”是指不合礼仪规定的成婚,绝不是指在野地里行男女苟合之事。这与我们今天对“野合”的理解风马牛不相及。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称孔子父母成婚为“野合”呢?或者说称为“不合礼仪规定的成婚”呢?孔子父母成婚难道真的不合礼仪规定吗?

了解一下孔子家史就知道了。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年轻时娶妻施氏,生有9个女儿。按礼仪规定:女儿是不能继承家业、不能祭祀祖宗的,必须由儿子来祭祀。于是叔梁纥为了生儿子,又纳一妾。果然生了个儿子,但却是个瘸子,起名孟皮(读bǒ)。孟是老大的意思,皮就是“跛(音bǒ)”字,就是瘸子的意思。(古人有按男孩排行的习俗,所以孔子排行老二,是因为上面有个哥哥孟皮。)按照礼仪规定:瘸子也是不能祭祀祖宗、继承香火的。不久,小妾带着孟皮离开了孔家。这让叔梁纥非常伤脑筋。那一年叔梁纥已经过了65岁。后来,叔梁纥妻子施氏去世。他为了继承香火,才又明媒正娶了颜家16岁的颜徵在为妻。一年后,孔子降生。应该说,孔子的父母没有任何错误。那么,为什么司马迁却说“野合而生孔子”呢?

古代没有婚姻法,结婚年龄是由礼仪规定的。礼仪规定:男子从16岁到64岁可以结婚,女子从14岁到49岁可以结婚。如果低于或超过这个年龄段,都属于不符合礼仪规定。为什么这么规定呢?是有生理依据的(这个依据与《黄帝内经》不谋而合)。“女子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一十四岁阴道通。七七四十九岁阴道绝。”意思是说:女孩子出生7个月就长乳牙了,到7岁就换完了乳牙,14岁就来月经了,就有了生育能力,49岁就绝经了,就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礼仪规定女子14岁到49岁可以结婚。“男子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一十六岁阳道通,八八六十四岁阳道绝。”意思是说:男孩子出生后8个月长乳牙,8岁就换完乳牙,16岁生殖系统就成熟了,64岁生殖系统功能完结。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古人结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祖宗香火。所以礼仪规定男子16岁到64岁可以结婚。

女子礼仪范文6

大家好!我演讲的内容是公共文明礼仪。

公共文明礼仪是个人置身于公共场所与他人共处时所应遵循的礼仪准则。机关工作人员不论因公或因私置身于公共场所,参加公共活动,都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带头遵守公共文明礼仪,在全社会文明礼仪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公共活动文明礼仪集中体现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活动中,带头践行公共文明礼仪是机关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是餐饮礼仪

在中国传统礼仪和世界通用礼仪中,餐饮礼仪的地位十分重要,内容相当丰富,需要认真对待,正确把握。

择座礼仪

男女共同进餐,至餐厅正门时,男士应礼让女士先人。餐厅若无人引领,男士应在前开道,寻找餐位,或请服务员安排,并照顾女士先入座。随后进入餐厅,男士戴帽的应脱下帽子,女士要脱大衣、外套的,男士应先帮女士脱下,然后自己再脱。若是一位单身男士独自来就餐,其座位选择应尽量避免挨着独坐一张桌子的陌生女士。无空位时,应按序等候。不要做出任何等急了的暗示,不要盯着进餐人的动作,踩其椅子,离人太近,和同伴大声交谈或喋喋不休。当然,作为正在就餐的人也应体谅候餐者,吃完马上腾位。座位可由男士选择,但也应征求女士的意见,通常应将最方便的座位留给女士。要考虑男左女右的关系,如有若干女士,应尽可能安排他们的男伴坐在其左边。女士入座时,男士应替女士拉椅,待女士入座后,方可坐下。在较正规的场合,如果女士中途临时离开,在其返回时,男士还应恭敬地站起来,替她拉椅。

点菜礼仪

量人为出。力求做到不超支,不铺张浪费。要做到这一点,一是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慎点高档菜。二是点菜时懂得搭配之道,适度而不过量。三是切勿乱请客,不把“大吃大喝”作为社交应酬的主题。

相互体谅。社交聚餐时,做东的一方和吃请的一方在点菜时都应善解人意,体谅对方。做东方有两种办法可行:一是整点,即点套餐或包桌,这样做费用固定,菜肴档次与数量相对固定,省时省事。二是零点,即现场临时点菜,好处是自由度大,可更合口味。吃请方要“客随主便”,充分尊重做东者的意见,慎提具体要求,不为难对方。做东者不论以何种办法点菜,都应征求被请方特别是主宾意见,不可只凭个人喜好行事。

考虑周到。点菜的时间不宜很长,讨论再三。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应点本地特色的菜肴。二是应点该餐馆的看家菜。三是兼顾来宾的饮食禁忌。主要有宗教禁忌、地方禁忌、职业禁忌等。如对方驾车前来,或有驾驶员同桌进餐,或在工作期间,或有职业要求,就不要劝对方饮酒。四是个人禁忌。有些人往往在饮食上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如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海鲜、不吃辣椒等等,要互相尊重。

席间礼仪

文明使用餐具。在等待就餐时不能用筷子敲打任何餐具。吃中餐使用筷子,给别人夹菜时使用公筷,不要在菜肴上搅动,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或用筷子指点别人。中途离席时,可把餐巾放在椅子上,筷子放在桌子上。席间餐巾可以用来擦嘴,但不应用其擦手、擦脸、擦餐具、擦眼镜等。

讲究用餐小节。一个人的吃相更能显示出是否具有良好的修养和风度。就餐时不要狼吞虎咽,每次进口的食物不可过多过大。口中有食物,勿张口说话。如急需说话,也要等食物咽下后再回话。不要老盯着菜肴,也不要在公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或专挑自己爱吃的菜。不当众清嗓子、鼻涕、吐痰、咳嗽、打嗝,打喷嚏。尽可能不吸烟,吸烟者不要隔着盘子弹烟灰。席间敬酒不能强人所难,既不让别人失态,也不能自己失态。

上一篇护士礼仪

下一篇鲜花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