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例6篇

java课程精品培训

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1

关键词:面向应用;可持续;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Java的普适性和基础性地位

Java语言能解决传统程序设计语言的重复教学问题,保证面向应用从程序设计基础到软件系统开发面向应用可持续培养巩固发展学生的软件设计开发技能。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建立和培养学生优良的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初步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等基本专业素质的基础课程,是后续课程和专业学习的前提。Java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控制等理工科本科生阶段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和工程性都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国内部分高校面向非理工科学生开设了Java程序设计选修课。同时,Java语言是工业信息化部和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软件资格水平考试采用的二种考试语言之一,部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也选用了Java语言。

2面向应用的UPCA教学目标

面向应用的“UPCA(Understanding, Programming, Configuration and Application)”教学目标指“理解、编程、配置和应用”,是Java程序设计课程关于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基本要求,其中“U”指理解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基本概念、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P”指学会面向对象编程、GUI编程、网络通信编程和数据库应用编程,成为SCJP(Java程序员);“C”指掌握构建与配置Java SE、Java EE开发环境及选择高效的开发模式;“A”指在学会Java API基本应用的基础上,将Java语言作为信息系统开发的平台,能初步在网络环境中开发Java应用系统。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面向应用将Java作为本科计算机类专业的面向对象编程的入门语言、基础性应用架构和开发平台,形成面向应用的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上充分考虑Java语言平台的支撑性,构建如图 1所示分步骤、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以Core Java为主线贯穿整个架构,循序渐进,有机融合,巩固深化,保证运用Java面向应用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图1基于Java的多层次立体化课程体系

本课题得到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7JJ6113),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XJK08AXJ002),湖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学科(湘教通[2006]180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精品课程(院通[2008]20号)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RKJGZ0708和RKJGZ0912)的资助.

作者简介:郭广军(1971-),男,湖南双峰人,硕士,副教授,CCF高级会员,研究方向为网络计算与分布式处理,服务计算。戴经国(1962-),男,湖南双峰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谢东(1971-),男,湖南益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彭智朝(1976-),男,湖南双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服务计算。陈海林(1981-),男,江西樟树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Java技术。

3面向应用的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按照“少而精,面向应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以“设计形态”为主导,以UML贯穿分析设计,实现程序观到系统观的提升,着重培养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和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本课程重点讲授Java语言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字符串与数组技术、常用Java API的使用、异常处理、基本I/O技术、网络通信编程、数据库访问技术、GUI编程等;要突破的难点主要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方法、类变量和类方法的使用、各种输入输出流的应用、事件处理模型、多线程技术等。

在教学环节上,本课程主要包括理论教学、课内实验、课外实验和课程设计。理论课教学、课内实验一般开设18周,周课时(理+实)为3(2+1)学时或4(2+2)学时,课外实验每周不少于2学时,课程设计单独开设2周。Java程序设计的理论教学体系的知识模块和学时安排如图2所示。

图2Java程序设计的知识模块与学时安排

4面向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

4.1 “三层次、四阶段”实践教学体系

本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根据面向应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软件工程师的需求接轨,围绕UPCA教学目标,分阶段巩固、螺旋式提升的原则,分为“三层次、四阶段”,如表1所示。第一阶段基于课堂演示实验,导以观察认识,学生参与互动,为动手编程热身;第二阶段是学生课内和课外实验,开放实验室,学生动手设计编程,亲身体验,完成单个较小主题的设计编程与测试,是对某一知识点编程能力的单项训练;第三阶段是课程设计,完成综合性的简单系统开发,提升分析、设计与编程能力,具备初步的系统开发技能;第四阶段是高级技能与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的实战训练。

除第一阶段外,每个阶段分三个层次进行,充分体现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的教学原则。第一层次是编程技能的最低要求,主要面向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使其通过模仿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第二层次是编程技能基本要求,面向中间学生,通过模仿进而自主设计编程的实践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的分析设计能力;第三层次是编程技能的高级要求,面向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给其自由设计空间,培养他们基本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创新精神。

表1实践教学体系

阶段环节要求

第一阶段

(验证性/设计性)课堂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和学生参与互动相结合

第二阶段

(设计性)课内实验

课外实验

(开放实验室)按实验目的与要求,分析设计每一个实验题,并上机调试验证

模仿样例设计实验并上机调试完成

上机调试样例程序,消化理解

第三阶段

(综合性)课程设计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按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一个比较简单的应用系统,并上机调试验证

模仿案例程序完成系统设计

上机调试案例程序,消化理解

第四阶段

(综合性)毕业实习实训

(导师制)按设计要求自己选题,独立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并编程实现

模仿案例按毕业设计要求自己选题,独立分析、设计、实现、部署、测试

消化理解应用系统案例,并上机调试实现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1)采取集体讲解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绝大多数同学通过课内实验较好的掌握基本分析、编码和调试技能。(2)通过案例教学和简单项目设计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与编程能力。(3)课内与课外实验相结合,通过网上教学、开放实验室、正确引导、激发学生上机实验的积极性和兴趣。(4)组织为期二周的专门的Java课程设计,聘请合作公司软件工程师参与方案制订和现场指导,实现校企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开发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在学期初公布,在集中设计前两周选题,学生分组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课程设计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行性,难度与设计工作量适中,允许经指导老师批准学生自己拟题。

4.2校企合作,拓展实践教学体系

(1) 校内实验、实训环境

建成了环境友好、软硬齐备、性能优良、协作开发的软件开发实验实训室,安装配置了Java系列开发平台和工具、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其中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课程占整个实践性课程的95%。此外,开放实验室为完成课外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为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提供了基本条件保障。

(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以“致用、实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面向出口,主动对接市场与企业需求,校企联合创办了包括美国杰普、广州达内、长沙国软等多层次的校外软件开发实习、实训基地,拓展了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革新、技术开发、资源互补、认证培训、学生就业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为学生专项培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提供了优良的软件开发条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5面向应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5.1教学方法改革

(1) 基本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活动

① 启发式教学:可通过先果后因、分析提问、编程互动、程序调式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参与,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答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联系实际打比喻使抽象概念具体形象化,如“类、对象、实例”可比“面、线、点”;对比分析看本质使机理明析化,如“接口与类”犹如“设计与实现”;运用UML使面向对象的思维科学化、设计思想可视化,如“类图、对象图、接口、时序图”等在面向设计中的合理使用。

② 讨论式教学: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安排讨论互动环节。如类的设计,从实例出发,由学生思考讨论,给出类的属性和操作,由教师总结、修改和完善,达到预期效果。

③ 案例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讨论待解决的问题,以更深入地展开学习,其实施过程有若干个角度。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入恰当、有趣、易于说明问题的小范例,教师演示学生参与完成;以“大作业”的形式引进典型案例,基本概念的阐述和应用性操作围绕该案例展开,自始至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中,对已有的案例进行剖析,模仿案例设计完成类似的应用系统开发。

④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根据项目需求来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是应用开发能力培养重要途径。通过“提出项目、分析设计、编程测试,边学边用,总结完善”的过程,在项目情境教学中体现出面向应用、共同协作、互动创新、发扬个性的教学风格。具体实施设置在第三阶段的实践环节,提前作好整体规划、分组设计,然后学生演示、教师总结,使得群体思维与智慧为全体学生所共享。

(2) 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突破重点与难点,培养应用开发能力

① 对于基础知识点采用“多媒体课件+启法式+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即让学生带着问题,教师采用启发式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完成重点、难点的突破。

② 针对应用技术知识点采用“多媒体课件+活代码+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法”相结合。即让学生带着任务,教师以活代码通过案例或项目,借助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应用开发能力培养。

(3) 引入双主模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

① 双主模式教学方法:在应用与提高部分的讲授中,介绍开发企业级应用系统的一些高级编程,涉及到的知识点深、知识面宽,难度较大,主要在第三、四阶段的实践环节中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非自始至终,其角色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主动的思考、探索与实践。

② 研究式教学:方法一,在课程设计中,指导学生作小课题,要求学生设计、实现并调试成功某个小型应用系统。方法二,把课程教学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即把一项规模较大的工程设计项目引进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通过实践获取知识。

5.2教学手段的改革

课程组教师充分利用计算机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在多媒体网络教室或实验室中进行互动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Java语言程序设计在线教学系统提供了集成化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了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开设了学习论坛和网上答疑等互动教学。

注重应用动手能力,改革考试考核方式。除了常规理论考试之外,还通过机试、课程设计考试、答辩式考试等多种形式,使考教相融,学教互动。

逐步开设创新性实验。在课程设计等环节中,设计难度、层次、技巧有所区别的研究性和开发性课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开发。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程序设计竞赛,培养学生利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兴趣,为后继课程的开展作好充分准备。

6立足精品,加强课程建设

“Java程序设计”于2008年被学校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网络课程和教材建设。课程组主编的《Java程序设计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加强了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建成了Java程序设计在线教学系统,开辟了网上答疑系统和Java技术论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

面向应用修订完善了相关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试大纲、考试考核办法。研制了多媒体电子课件、实验指导教程和试题库,制作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图文声像教学资料和开发案例,及时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反映最新的Java应用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这些扩充性资料既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又兼顾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要求,深受学生的欢迎,效果良好。

7面向应用,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者,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快而教师教学任务重、缺乏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机会的现状和青年教师多的特点,特制定相应师资培养措施:(1)改善职称结构,合理规划、有计划的选派青年教师攻读博、硕士学位。目前课程组教师队伍共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博士2人,硕士10人。(2)学术会议、课程进修。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各种高质量的教学会议和学术会议,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各种优秀(精品)课程培训,到校企合作单位,如上海杰普、广州达内等轮岗培训,确保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提升教师软件开发水平和科研实力。(3)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示范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方法、教学规范、教学艺术,帮助青年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

教学水平与能力。(4)传帮带、导师制。对首次开课的教师,由副教授以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其导师,指导备课、随堂听课、及时辅导,使之尽快掌握教学规律、站稳讲台。通过上述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团队已经成长为一支结构合理,教学、学术水平高,勇于创新的教学队伍。

8结论

经过本课程组几年来的共同努力,面向应用,对“Java程序设计”教学实施了系列的改革和实践,紧紧围绕“一目标、二体系、三层次、四阶段、可持续”,改革内容涉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三大方面。通过改革,整合优化了理论教学体系,强化了“三层次、四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了实习基地、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适应了可持续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需要,实践效果好,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好评,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软件设计开发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配套的在线教学系统已在多门课中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郭广军,刘安丰,阳西述,等. Java程序设计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美]Grady Booch, James Rumbaugh, Ivar Jacobson. UML用户指南[M]. 邵维忠,麻志毅,张文娟,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董丽萍,刘宇.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21-124.

[4] 朱小英. 以项目方式驱动Java实验课程教学的创新[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8):93-96.

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2

Java实习工作总结一 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带领和安排下,我们在上个学期末,到北京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专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在专编程技能以及软件开发的总体架构思想上都收获颇丰。

本次实训我们分为两个阶段,前五天为第一阶段,我们进行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的编程知识。以下谈一谈个人的感受与体会

一、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实训进行的前五天,我们上的是java编程的理论课。负责上课的老师言语风趣幽默而不失严谨,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我们巩固了之前在学校所学的编程知识,并加以深化,澄清之前对编程技术认识的一些错误或模糊的概念。

我们还在课上以java里GUI编程常用的swing框架和JAVA的容器体系作为切入点,框架作为这期间除了学习一般的编程的知识技巧。在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了框架同时补充学习了泛型技术,以及框架中架构思想的知识。在企业的实际编码过程中,一个个框架构成了软件的基石,只有掌握了几门框架知识,才能在实践中高效开发,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在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学校上课学习时,对所学知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太愿意深钻,和超前学习一些知识。

二、项目开发实战练习

在结束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后五天我们在实训基地进行了项目开发的实战练习。

项目的名称是superVCD,是由海辉曾经所接的一个远程音乐唱片管理软件项目的精简版。虽然有所精简,但是其内容对我们学习仍具有相当的价值,对我们了解真实的软件的设计规范,编码规范,文档规范以及客户对软件的需求很有参考价值。该内容囊括了GUI设计和编码,容器与泛型的知识,规范文档编写,测试及日志系统,甚至要求我们实现一个专用的轻量级数据库系统,这无疑是对我们很好的一次历练机会,同时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

平时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够完成一个如此规模的项目,所以在这次项目实战训练中,我的收获也有很多。

第一,我学会了如何规范的编写代码和文档。文档和代码是团队各成员在项目开发交流合作中的纽带,风格随意混乱的代码和缺失或语义不明的文档会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不能理解和使用自己写的程序,我在平时编写代码比较随意,并不注重这一点,经历这次实战演练之后,我一定会严格的遵守编码规范。

第二,我学会了如何理解和分析客户的需求。软件为客户而生,只有理解了客户的需求才有写出优秀的软件的可能,在这次实战演练中,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组织团队正确的理解和分析客户的需求,并写出完善的需求分析,并用于项目开发。

第三,我学会了对按照需求对软件架构进行设计,这点我想是我们许多同学之前都非常欠缺的,因为我们在学校的时编写代码篇幅短小,功能单一,所以设计思路通常只留于脑内,非常模糊。而在这次项目开发演练中,老师手把手的教会我如何从需求中抽象出问题,并将之模块化,然后逐步求精,就如同为高楼大厦搭建栋梁。

第四,我学会了如何团队合作,共同开发。作为项目开发小组的组长,我的体会更加深刻。独木难支,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管理组织好一个团队,才能够最终完成项目的开发,或许在编程技术水平上团队成员有高有低,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总可以在团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每个人在自己的团队中做的贡献,创造出不可磨灭的重大价值。

第五,我学会了如何与客户沟通并展示自己的项目,软件项目的开发最终需要的是客户的认可,让客户了解并认可自己的产品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言语将自己的项目的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在最后一天里,实训的老师组织了项目的答辩,给我们提供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展示自己的项目的舞台。

在实战的过程中,我对项目开发流程有了切实的体会:学会了如何编写规范合格的代码和文档;学会了了正确理解分析客户需求并设计项目的方法;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明白了组织团队进行项目开发的具体流程,还了解到了向客户展示产品以及与客户进行沟通的技巧。

经历过这次实习实训,我们不仅在编程的理论知识上有所巩固和深化,更重要的是有了实战进行项目开发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经验。实训虽已结束,但我们的不断学习的征途才刚刚迈出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机会去实习提高,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充实自己,学习,不断地迎接挑战。

Java实习工作总结二 作为就业培训,项目的好坏对培训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常常是决定性的作用。这篇文章是关于在学习JAVA软件开发时练习项目的总结,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作为就业培训,项目的好坏对培训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常常是决定性的作用。这篇文章是关于在学习JAVA软件开发时练习项目的总结,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1、项目一定要全新的项目,不能是以前做过的

2、项目一定要企业真实项目,不能是精简以后的,不能脱离实际应用系统

3、在开发时要和企业的开发保持一致

4、在做项目的时候不应该有参考代码

长话短说就是以上几点,如果你想要更多的了解,可以继续往后看。

一:项目的地位

因为参加就业培训的学员很多都是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大部分都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尤其是在校或者是刚毕业的学生,多少都有一些基础。

他们欠缺的主要是两点:

(1)不能全面系统的、深入的掌握某种技术,也就是会的挺多,但都是皮毛,不能满足就业的需要。

(2)没有任何实际的开发经验,完全是想象中学习,考试还行,一到实际开发和应用就歇菜了。

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项目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然后通过项目来获取实际开发的经验,从而弥补这些不足,尽快达到企业的实际要求。

二:如何选择项目

项目既然那么重要,肯定不能随随便便找项目,那么究竟如何来选择呢?根据Java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选择项目的时候要注意以下方面:

1:项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这个要根据项目练习的阶段,练习的时间,练习的目标来判断。不能太大,太大了做不完,也不能太小,太小了没有意义,达不到练习的目的。

2:项目不能脱离实际应用系统

项目应该是实际的系统,或者是实际系统的简化和抽象,不能够是没有实战意义的教学性或者是纯练习性的项目。因为培训的时间有限,必须让学员尽快地融入到实际项目的开发当中去。任何人接受和掌握一个东西都需要时间去适应,需要重复几次才能够真正掌握,所以每个项目都必须跟实际应用挂钩。

3:项目应能覆盖所学的主要知识点

学以致用,学完的知识点需要到应用中使用,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再说了,软件开发是一个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什么算会了,那就是能够做出来,写出代码来,把问题解决了,你就算会了。

4:最后综合项目一定要是实际应用系统

学员经过这个项目的练习,就要走上实际的工作岗位了,如果这个系统还达不到实际应用系统的标准,学员练习过后也还是达不到企业实际的需要,那么这个培训应该说质量就不高了。理想的状况是这个项目就是实际项目,到时候学员就业到另外一个公司,不过是换个地方干活而已,完全没有技能上的问题。

三:Java怎么选择项目

这个不是靠想象,而是根据实际的情况一步一步分析出来的(呵呵要卖弄一下:这也算是逻辑思维),当然这里只是讨论方法,不涉及具体的项目案例。

我们可以采用倒推的方式来分析:

(1)最终的项目一定是真实的项目,也就是要把学员训练到能够独立开发实际应用,通常我们还不能选最简单的项目,因为学员的吸收还要有一个折扣,所以最终的项目应该选实际项目中中等难度的项目

(2)最终项目定下来过后,开始分解这个项目,看看为了达到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哪些技术和知识点,以及每部分知识点的深度,然后定出每个分阶段的任务

(3)然后开始选择分阶段的项目,分阶段的项目应该比刚才分析出来的分阶段任务稍稍复杂点,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目标。定下分阶段项目后,同样去分解,定出为了完成他所需要的各部分知识点和深度。

(4)然后是选择上课期间的演示项目,演示的项目是为了做分阶段项目服务的,可以认为是分阶段项目的分阶段项目

(5)最终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要求掌握的深度,分散到日常教学和练习中。

好了,把上面的分析用正向描述就是:

日常教学和练习中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演示项目

==〉分阶段项目

==〉综合项目

==〉胜任企业实际开发需要。

附注:有了好的项目还要有好的训练方法(这个另外立文讨论),最最基本和重要的一条就是:绝对要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做,而不是看和听,所以尽量不要选择有现成代码的项目,演示用的项目也最好不配发代码,让学生能够跟着做出来才是真的掌握了。

上面阐述了Java对项目的态度和基本选择方法,这里再把其中几个重要的、与众不同的特点阐述如下:

1:真项目

项目一定要真实,要是企业实际应用的,不能是教学性的项目,否则会脱离实达不到项目实训的效果。还有一个一定要是最新的项目,企业的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应用技术的方向和层次也在不断变化,这些都体现在最新项目的要求上,旧项目所要求的技术和层次很可能已经过时了,根本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Java的做法是:没有固定项目,每个班做项目之前会从企业获取最新的项目需求,然后经过挑选和精心设计,以保证既能训练技术,又能得到实际的开发经验。这样实现了跟企业的同步,企业做什么,我们就学什么,然后也跟着做什么。

2:真流程

开发的流程也要跟企业的实际开发保持一致。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的各个环节,都要完全按照真实的开发流程来做。

Java的主力老师都是实战出身,在Java开发方面都至少有七年以上的开发经验,同时具备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所以能够完全按照企业开发的流程来训练学生。

3:真环境

开发的环境也要跟企业一样,包括常用的开发工具、开发平台、应用服务器、常用插件、测试工具、项目管理工具、项目管理文档等等。

Java的做法是:构建跟企业完全一样的环境,然后跟企业开发一样,分团队开发。老师就相当于项目经理,一个班分成多个小组,每个组有自己的Team

Leader,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4:真开发

这是Java最与众不同的一点,Java深知:软件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或者看出来的,企业需要能实际开发的人员,而不是只听过、看过但不能做的人。所以Java非常强调:项目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写出来。

Java的做法是:老师做为项目经理,带领着大家一起去做需求分析、概要设计、数据结构设计、接口设计、重要业务流程的分析设计等,然后由学生们分团队进行开发,实现整个项目。这里有几个与众不同:

(1):现场带领学生一起做分析和设计,而不是预先做好了来讲讲。因为需要学生学习的是分析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已经做好的结果。

(2):Java选用的项目基本都是企业最新的项目,很多都是Java的学生和企业在同期开发,所以是不配发源代码的。这样也断绝了学生的依赖思想,认认真真去开发。可能有同学会问:为什么不选择有源代码的项目呢,那样还可以参考学习啊!

这是一个典型的误区:觉得通过看人家的代码能够加快自己的学习。这个方法对有经验的人来讲是对的,但是对于还在学习期间,没有经验的学员来讲,就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了。因为你也许能看懂代码的语法,但根本看不懂代码背后的含义,看不懂代码的设计,看不懂为什么要这么实现,看不懂代码所体现的思想,其实,看了跟没看没有多大区别。

事实上,Java界最不缺的就是代码了,那么多开源软件,小到一个工具,到企业级ERP都有开源的,而且很多都是大师级的作品,说实话比你参考的那些代码质量高多了,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明白呢,原因就在于达不到那个水平,看不懂代码背后所体现的设计和思想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效果也就不好了。

当然不排除有这样的高人是能够完全能理解和掌握这些大师级作品的,但估计不会是刚开始学习Java开发的学生,所以Java根据多年的培训经验,友情提示:在初学阶段,看一千遍,听一千遍,都不如自己动手写一遍所达到的学习效果。自己能写出来的功能才是你真正掌握的功能,而不是你看得代码或者是听老师讲的,就算讲过看过,但是自己做不出来,那都不算会。

(3):Java在课堂上除了带领学生去分析设计外,还会分析一些重点、难点功能的实现机制和原理,然后指导学生去实现。

5:真技术

Java在每个项目中,特别会抽取有难度的部分让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实现,专门啃硬骨头,那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开发能力。

比如:在做OA类的项目时,会重点去做工作流、公文收发、在线Office控制等;在做CRM类项目时:会重点去做销售自动化和市场块的业务;在做人力资源类项目的时候会重点去做人力跟踪和人力评测模型等......

Java在每个项目中,都会使用目前企业最新最流行的技术,按照最新的难度去要求,从而让学员能更符合企业的需要。

6:真经验

Java的项目都是企业最新的真实项目,经过开发训练,学员能够积累足够的真实的开发经验,以胜任企业的工作需要。在进行项目分析时,还会全面讲解项目所要求的业务,让学员从业务和技术上都能充分积累。

7:真实力

作为就业培训,项目的好坏对培训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常常是决定性的作用。这篇文章是关于在学习JAVA软件开发时练习项目的总结,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事实上,不采用有源代码的教学性项目对Java的要求非常高。

试想一下,如果项目分发下去,老师带着分析后,学生都不会做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这对Java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果教学质量达不到让学员独立开发的水平,对依靠质量取胜和口碑发展的Java将是毁灭性的。

另外一个,由于是全真的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这些都要老师去解决,由于不像教学项目那样预先做好,又需要老师能很快地解决各个问题,这对老师的真实开发水平有极高的要求,这可是需要真功夫的。

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3

关键词:Java Web;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146-03

Abstract: Java Web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professional training skills in the software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gap between the skill of students and enterprise nee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Java Web development course, combining with the enterprise demand,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guided by the CDIO mod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rete teaching.

Key words: Java Web; curriculumn system; teaching implement; teaching reform

1概述

JavaZ言从问世以来,一直是软件企业开发的首选编程语言,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在各个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Java Web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高职院校的软件专业为了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都开设了Java Web相关的系列课程。但从对企业的走访调查得知,由于教学内容体系安排的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因素,高职院校输送的学生和企业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问题,我院软件专业对Java Web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并以CDIO教学模式为指导原则,在课程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当前Java Web开发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Java Web技术发展很快,涉及知识内容广,并且实践性强,对授课教师要求高。因此,目前的Java Web开发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2]:

1) 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缺乏顶层设计。Java Web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院校虽然开设了Java Web相关的系列课程,但对课程体系结构缺乏顶层的设计,一方面造成授课内容不太合理,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另一方面,Java Web相关系列课程的教学通常由不同的授课教师担当,而由于缺乏顶层设计,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每位教师在讲授相关课程的时候,自己制定大纲和教学内容,容易造成课程之间的知识点存在断裂或重复现象。

2) 实践教学机械化。在实际教学中,虽然相关课程的实践课时都达到了50%以上,但实践教学的过程一般都是由教师先对案例进行讲解演示,再让学生模仿训练,本质上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此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课堂学时毕竟有限,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得课堂效率低下,这就造成了学生实践训练和知识讲解之间的矛盾。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后面的实践训练只能是敷衍了事。

3) 项目教学虚拟化。经过了多年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探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应用。但是很多授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项目没有经过顶层的科学设计,教师采用的教学案例都是虚拟化的项目案例,比如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等等,虽然项目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理解,但这些虚拟项目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是功能过于单一,内容陈旧,只能起到说明知识点的作用,却与实际应用脱节,缺乏实战性,使得学生在真正面对一个综合项目的时候却感觉无从下手。二是由于每个项目功能单一,不能把一个完整的项目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和企业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也不相符合,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从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到测试的整个工程思想。

3 Java Web开发课程体系结构构建

Java Web开发设计内容较广,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开设了Java Web的基础课程,开发模式基本都是采用Sevlet+JSP+JavaBean的原始方式[3]。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走访了大量的软件企业,发现现在企业Java Web开发普遍采用SSH框架和SSM框架结构,在开发过程中,还要涉及HTML、CSS、JavaScript、jQuery、AJAX等页面相关技术。因此,学生要能胜任企业的Java Web开发,需要学习和掌握一系列的相关课程,比如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前台网页设计、Java Web开发技术、框架技术等。

基于这种情况,我院与企业共同构建了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Java Web相关的课程体系结构,并统一通过两个实践案例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当中,如1表所示:

课程体系围绕软件产品开发为主线[4-5],以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几个项目开发为目的进行课程安排。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选取了开发的实际案例:人事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网站。在知识讲解阶段,将人事管理系统分解成不同的任务模块,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在综合训练阶段,通过对电子商务网站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现和改造,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实现方法应用于同一个项目中而带来的开发效率和实现效果方面的不同。

4 Java Web开发课程教学实施

4.1课程组织

课程组织方面,以前述设计的课程体系结构为指导原则,以Java Web应用开发、B/S应用开发实训、框架技术、综合项目实训为核心课程模块。特别是在B/S应用开发实训课程中,不仅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以DAO分层开发模式为基础,通过完成电子商务网站,让学生深刻认识JSP页面、Web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工作流程和数据传输模式,并注意JSP表单元素、实体类属性、数据表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beanUtils、jdbcUtils等第三方框架结构,为引入后续的主流框架结构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综合项目实训课程中,对前面实现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两次重构。第一次使用SSH整合框架进行重构,第二次使用SSM整合框架进行重构,并栏癜凑掌笠悼发模式完成实训,真正实现与企业所需开发人才的无缝对接。

4.2 教学组织

在教学组织方面,我们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6],以小组模式为基础组织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学生充当企业中的真实角色,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模拟软件企业工作模式,每位同学承担工作岗位相应的责任和任务。课堂教学也不再采用“教师演示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模式,每一次课堂教学,教师先演示项目,提出任务需求,进行必要的知识讲解,然后教师为学生发放项目任务书,再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分析项目任务,探讨实施方案,撰写任务计划,完成项目任务,并提交相关文档。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授课教师不断和学生交流,对于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解决。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研究新的实现方法,而且突破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将实际生产与学习真正融合为一体,在掌握业务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培养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使师生在职业岗位中学习,在学习环境中工作。

4.3 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应用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密切的产学结合方式,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实践指导,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授课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演示讲解,相关的项目任务探讨和知识扩展通过网络化平台进行。对于网络化平台,我们采用学校引入的摩课平台,相关的授课教案、课程案例、实训指导、授课视频等资源全程共享,学生的作业全部通过平台提交,并且通过教学平台的论文模块和学生实时交流,解决他们学习的相关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课程都在摩课平台上线,所有的讲课视频和讲义文档及项目实训指导书都在平台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解决传统教学学生实践和教师知识讲解的课时平衡问题,使得课程的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后,对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4 考核方式

以CDIO模式为指导原则,从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的要求出发,建立基于教学全过程、以学生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学习评价体系。具体包括过程性考核、综合素质评价和终结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占30%,综合素质评价占20%,终结性考核占50% 。

过程性考核:一方面通过课堂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在摩课平台提交的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职业能力素养进行评定,主要包括团队协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学习工作态度等方面,并对这些方面制定出严格的考核评分标准。

终结性考核:在期末对学生进行包括笔试和上机考试的综合测试。其中笔试考查学生对Java Web相关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初步理解应用能力,该部分占终结性考核的60%;上机考试通过对实训案例完成的进行答辩检查或者进行现场商机考核,该部分占终结性考核的40%。

5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时代,企业对Java Web人才的需求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应该以这个机遇为契机,主动对接企业人才需求,从Java Web开发课程顶层体系结构设计出发,并进行科学的教学实施,为企业输送符合要求、可持续发展的Java Web开发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宝燕,冯娜.CDIO模式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8(2):406-407

[2] 刘向阳,朱根,王庆飞.《JavaWeb开发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电脑,2013,29(3):77-78.

[3] 李俊青,桂占吉.Java Web课程资源建设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3(15):102-105.

[4] 郝丽波.基于项目驱动的《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372-372

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4

【关键词】WEB开发;实训室建设;实践

0 前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WEB应用开发越来越广泛,社会对WEB开发技术人员的需求也日益迫切,WEB岗位人才缺口严重。WEB开发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相关专业课程及实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WEB开发实训室,构建“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环境,是适应就业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1 建立WEB开发实训室的必要性

目前网络技术专业部分专业素质课程主要是课堂面授+上机实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增强对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而且难以激发主动创新的精神,这导致理论与实践没有融为一体,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通过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使多模块有机结合,最终形成连贯、系统和完整的教学体系,建立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硬件条件的支撑。

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Web开发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体会。但网络公司更愿意接受有经验的学生实习,所以有自己的实践教学环境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使学生毕业时更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Web开发项目规模越来越大,高效率的多人协作开发,依赖于团队精神,协同开发是重要基石。WEB开发实训室设计6人一组,分组实施,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整体架构的把握能力,高效完成各种课程设计及相关项目。

鉴于以上几点,高职院校中网络技术专业建设WEB开发实训室是必要的。

2 WEB开发实训室的建设中注意的几点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研及建设实践,在建设Web开发实训室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立足于自主开发建设,以降低建设成本。充分利用学院已有教学资源,这里主要是由Web开发课程授课教师直接参与实训室建设。本专业教师已经在数据库、程序设计、静态网站开发、动态网站开发等方面有较强的能力,通过专业教师的直接参与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水平,还可以增强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二是,实训室计算机的配置不能太低,软件选择最流行、使用面最广,须放在3-5年的时间内不能太落后的思想上,同时保证在此期间内能很好的满足专业课的顺利进行。三是同时具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实训要求,实训室教师机和学生机安装双操作系统,windows xp和Linux,能够为网络操作系统(Linux)实训,也可以提供Linux培训和认证考试。

3 WEB开发实训室的主要功能

该实训室可以承担《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程序设计》、《基于Java的Web应用开发》、《平面设计与制作》、《JSP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数据库构建与管理》《网络操作系统(Linux)》等专业课程,以及《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实训、《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综合实训、《JAVA程序设计》综合实训、《程序设计》综合实训、《软件测试》综合实训等课程综合实训。可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实训、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综合实训、JAVA程序设计综合实训、C#程序设计综合实训、软件测试综合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基于Java的Web应用开发等实训项目。除此之外,还可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内容,主要有:网站建设与动态网页制作及训练、中小型企业网构建、Web应用(网络编程)设计与数据库应用技术、网站建设、管理与网络信息安全项目、数据库高级管理与维护技术、.NET企业级应用开发、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技术、软件测试与技术等。

4 Web开发实训室建设基本要求

Web开发实训室的硬件设备主要有:学生计算机、教师计算机、服务器、UPS、交换机、NAS网络存储、机房监控与管理系统、摄像机、无限路由器等,其中NAS网络存储的型号为型号:EMC VNXE3100。软件方面的要求是,教师机:网络三剑客、Eclipse、MySQL、Apache2、PHP5、Office2003、EditPlus、jdk、Visual Studio2010、NET、MyElispe、tomcat7、SQLServer2008、多媒体教学软件(服务端)等;学生机:网络三剑客、Eclipse、MySQL、Apache2、PHP5、Office2003、EditPlus、JDK、Visual Studio2010、.NET、MyElispe、tomcat7、SQLServer2008、多媒体教学软件等。Web开发实训室网络环境的配置为:一是,按着网络拓扑图将教师机、学生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连接起来,网络设备与计算机之间采用标准RJ-45形式连接;二是,采用固定IP的方式来实现教师机、学生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互访;三是,预留部分信息点,为自带笔记本教师和学生用。

5 结束语

我校Web开发实训室建成后,承担了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企业培训、认证培训及考试等工作。还承担了二级Java培训和考试业务、CIW培训和认证业务,红帽课程培训和认证业务。目前正依托该实训室与红帽公司合作开发网络操作系统(Linux)课程,构建精品课、课件等。

【参考文献】

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5

关键词:Java语言;实践教学;激发教育;开放式实验室

Java语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教学思路是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Java语言的教学不同于数学和自然科学学科,它更强调动手和实践,更强调解决工程问题,实践课程应突出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团队合作能力训练。因此,改革Java语言的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是Java语言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学生上机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必需环节。实践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机会,有足够理由让教师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我校从2002年开始,在本科教学中开设Java语言课程,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1.1调整理论教学内容

Java语言课程[1]一般包括Java程序设计语言基础、Java高级程序设计两个部分。该课程的重点是Java语言的面向对象中语言基础、类与对象、继承与多态、多线程、文件、数据库编程,课程的难点在于线程程序设计、数据库访问程序设计和网络编程。在教学过程中,先导课“C++程序设计”中基本语法结构、面向对象的一般概念和原理与本课程的学习进行对比,加深教学效果,节省学时,主要以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与C++课程的对比,来展示Java语言的特性和基本语法格式,使学生体会到学习Java语言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对于Java语言中的GUI图像用户界面部分的知识以项目教学方式进行,不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因为实际开发中,多数编写的是基于B/S结构的Web应用程序。

Java语言课程学时调整前后如表1所示,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同时理论教师在程序代码讲授方式上,有三种方式:幻灯片讲解、课堂上打开开发工具一边编写代码一边讲解、将编好的代码导入开发工具讲解。这三种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将要解决的问题现场编写代码,让学生体会理论的实现过程;如果处理的问题较复杂,教师在课前用几个小时编写好代码,课堂上边讲解边演示运行过程,将关键的知识点总结,尽量用实例解决实际问题。

1.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Java语言教学实践必须形成体系[2],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渐进的。从2006年开始,我们对培养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以Java语言为例,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其中实践教学内容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方面,实验题目的选择非常关键,我们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题目,而不是简单的输入输出处理,从工程的角度,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题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实验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

近年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也日渐成熟,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区域经济和发展前景,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出发点,将实验课程分为三个阶段:验证性实验阶段、设计性实验阶段和综合性实验阶段,使三者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在安排上由浅入深,逐步与实际应用接轨[3],如图1所示。我们从2007年开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学院开始进行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和创造能力。

1) 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教师编写实验指导书,按照应学习的知识点,有步骤的实验,学生负责验证实验结果或者填写简单的语句将程序调试通过。例如,学会安装使用JDK环境和MyEclipse开发环境、编写简单类及对象、IP地址的读取与转换、文件的读写操作等,通过此阶段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原理、概念、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以强化基本知识。Java语言课程的实验课24学时,验证性实验占用4~6学时为宜,如果时间不够,让学生在课外实验中完成。

2)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给定项目的题目和需求,学生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设计算法、编写代码、测试、编写实验报告的过程。学生对项目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建立需求模型,编写算法,最后编写Java程序实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的综合能力,严谨的治学作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分组进行,学生以每组5~6人,分模块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我校每年组织学生除参加ACM大赛外,还可以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积极参加每年一次的学校组织的“大学生挑战杯程序设计大赛”及全国的“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在学时安排方面,设计性实验10学时,要求教师给出用到的理论及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

3) 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试验是教师给定项目的可选题目,这些题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前沿的领域技术,解决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以Java语言为开发语言,综合运用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比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及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能力,独立进行需求获取、需求分析、规格说明、编写代码及测试,并编写相应的文档。通过综合性试验再结合我校的开放式实验室题目,让学生体会到软件公司中开发项目的流程,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较难的模块要给学生攻关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需求的可行性分析等。综合性试验10学时,再根据项目的规模增加学时,也可以结合后续的课程设计,完成最终的成果。

4) 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为2周,教师针对性的选取5~8个项目,以分组的方式,独立完成。在综合性实验阶段的大型项目可以在课程设计阶段继续完成,并结合开放式实验室开发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的方式独立完成整个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编写文档的过程,即按软件工程的要求,完成课程设计的目的。最后,一天各组演示开发的系统并制作答辩短片或幻灯片,根据打分情况排名。

1.3建立项目案例库

国内很多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提出“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关于案例库的建立常被忽略,如何建立案例库这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将Roger Schank提出“基于案例推理技术(CBR技术)”应用在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开发的项目案例库软件系统,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Java语言课程实践中的项目存储在案例库中,定期对案例库维护包括修改项目案例、增加新的案例、删除陈旧的案例。将公司中的真实项目有选择地存入案例库,学生开发的案例、教师的科研项目等都存入案例库,以此来丰富教学资源,这非常有助于实践教学,实践证明,案例库的开发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开放式实验室建设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我校结合自身的情况,加大对计算机专业设备的投入力度,从2007年开始,信息技术学院新增了网络实验室、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室、硬件实验室,学院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相继开放了上述的实验室,各门课程的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向院里提出申请,统一安排实验室的开放计划。Java课程组的教师根据实践课程的情况,成功的编写了一套实验室开放计划并得到院里的认可,我们主要从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开放式实验题目的选择、对教师的要求几个方面深入研究,提出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2.1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

针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模式采用半开放或全开放实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对于验证性试验采用规定开放时间,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试验采用全开放式实验时间,有组织、有计划的让学生独立、自主、团队的方式进行实验,课程组教师轮流值班的形式,跟踪实验的全程,而不是学生放任自流,是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工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开放式实验题目设计

开放式实验题目的选择是多元的,我院规定每学期带课程设计的教师必须给出5~10个实践教学题目,结合教师的科研和案例库中的题目,在Java语言实践教学中,将多方面来源的题目作为学生的开放式实验题目,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自由选题,当然主讲教师还要最终把关,如题目的重复率、难度、分组的合理性等方面做细微的调整。

我校作为农业院校,交叉学科的体现更加明显,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到农学等其他专业,这也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其他专业开发应用软件,并且跨专业的学生团队合作也非常多,学生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2.3实验平台的开发

作为Java语言课程教师,深深体会到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为此,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Java语言上机实验平台”的功能图,如图2所示。本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可以辅助教学,为实验室运行服务提供高效、严格的管理,还可以全面提升实验室教学功能和开发程度,为其他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3改革考核制度

Java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原来的考核方式为:课程成绩=理论考试(占总分70%)+实验成绩(占总分30%)。

其中,实验成绩包括平时出勤10%、实验完成质量10%、课堂表现5%和课后作业5%。很明显,重理论轻实践,这使学生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因此应加大实践考核的比重,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课程成绩评定如下方式:

课程成绩=理论考试(占总分40%)+平时实验成绩 (占总分30%)+上机考试(占总分30%)。

其中,平时实验成绩包括验证性实验5%、设计性实验10%和综合性实验成绩15%;上机考试要求时间为2小时,独立完成教师给定的题目,根据学生的算法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代码的质量、测试数据的验证、软件文档编写等方面综合给出评价。

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采用以实践为导向的考核方式[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对本课程的学习重点更加突出。

4结语

在Java语言的教学中,我们虽然取得初步的成果,但还要不断地实践,探索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Java课程群的建设,以适应IT企业对Java工程师的要求。教师还要在教学中积极思考与探索,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深入企业,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前沿领域。

参考文献:

[1] 叶乃文,. 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2-90.

[2] 刘松青. 构建“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体系[J]. 计算机教育,2009(8):8-10.

[3] 李小昱,王为,胡波. 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6):105-107.

[4] 陈昊. Java语言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10):148-150.

Practice Teaching on Java Programming

LI Dongming, ZHAO We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li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

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6

关键词: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对日软件外包

中图分类号:TP3-4

我校软件学院经过几年教学改革实践,以校企合作为契机,面向软件外包人才需求,以“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明确方向、工程实践、服务东北亚”为指导,构建了“模块化”的理论课程体系和“突出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了“校企互动”型实践教学模式[1]。

1 构建“2.5+0.5+1”模式

我校软件学院对日软件外包(Java方向)的本科生,前2.5年以在校内学习为主,三年级下学期(0.5年)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校企合作项目的学习,四年级(1年)直接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2.5+0.5+1”模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2.5+0.5+1”模式示意图

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我校软件学院对日软件外包(Java方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基础实践、工程认识、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项目案例库5个方面。

2.1 基础实践

基础实践层次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日语会话、日语写作等实践环节。

2.2 工程认识

工程认识层次包括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专业基础类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企业认识实习等实践环节。

2.3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层次包括专业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IT日语实习、企业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2.4 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层次包括实践教学环节中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培养,以及课外进行的素质拓展、科技制作、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等。

2.5 项目案例库

项目案例库对工程认识层次和综合实践层次,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目前,我校软件学院所具有的案例库(Java方向)主要有:客户资源管理系统(日文)、人事管理系统(日文)、实训管理系统(中文)、计算机教研室精品网站(中文)、大连市政府外文网站(日文)、大连市政府新闻系统(中文)、日语能力考试模拟系统(日文)。

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实践教学体系图

3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建立多个校企联合实训基地,使学生在不同实习阶段有不同的实习内容,能够完成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成立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完善实训基地相应的质量监控与运行管理机制。

目前我校与海辉软件(大连)有限公司、 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外IT知名企业签订了共同培养方案,致力于利用地区优势和外语学校优势,打造东北亚软件人才培养的摇篮。

3.1 培养目标

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培养出 “基础厚、能力强、外语好”的新型软件外包人才。

3.2 教学安排

依托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或者校内实训基地授课,指导学生在模拟企业或真实企业中,完成1-2个软件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任务。

对日软件外包(Java方向)按照既定的工程实践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训或实习教学计划,与毕设阶段的培养结合,具体的培养计划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校外实训培养计划

学年 企业教学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基本要求 建议企业 备注

6

学期 软件工程初步能力培养实训 4周 主要通过一个真实需求的软件项目,使学生在团队开发过程中感受企业文化,体验团队合作精神。 以真实企业应用软件系统为对象,实践软件工程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 1.海辉软件(大连)有限公司

2.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软件工程过程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7

学期 软件工程实战能力培养实训 12周 主要进行企业文化教育;企业软件开发知识的培养;企业软件开发过程的培养;按角色组织软件开发的实践。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提交完整的软件开发文档(日文)。 1.海辉软件(大连)有限公司

2.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企业为主进行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工程实践能力。

第7

-

8

学期 毕业论文(设计) 12周 以软件行业应用为背景,以文档编写和软件项目开发的质量为考核内容,强化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开发一个软件工程项目。除提供一个实际运行的真实系统实现一个模拟系统外,还必须提供规范化的主要文档(日文)。 1.海辉软件(大连)有限公司

2.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自我学习为主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 “校企互动”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建议[2]

4.1 走出去,请进来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充实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

“走出去”是要求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短期培训,与企业一同进行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进一步提高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促进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整体结构的全面提高与优化。

“请进来”是建立学校与企业等单位合作教育的机制,聘请或引进软件外包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且有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或毕业设计指导,开设有关行业新知识、新技能、新管理办法的课程或讲座。

4.2 “校企互动”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要以对日软件外包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校企互动”是教育适应区域发展,为区域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互动”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动机、过程、成果都应该和必须体现软件外包企业需求。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集中精力办好一些专业,并办出品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我校软件学院利用大连外国语大学的日语优势,集中精力办好“计算机+日语强化”专业,并为东北亚区域发展提供大量的、优质的对日软件外包人才,毕业生分配率连年达99%以上。

4.3 日语教育要以校内教育为核心

日语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漫长的积累过程。因此,在校内的几年里,既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计算机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读、写能力。

4.4 校企双方要互惠互利

“校企互动”使学校密切了与企业的联系,增强了办学实力,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也得到了充足的实践教学条件和科研条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水平。企业也获得了学校的人才、技术、培训、科研、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解决了企业技术革新、员工培训等问题,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徐蓼芫.校企互动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134-135.

[2]谢文达,张宗福.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13(2):110-111.

作者简介:陈恒(1982.10-),男,安徽太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