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范例6篇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范文1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策略

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外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语文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和延伸,使语文学习的结构更加完整。研究发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积极健康的课外阅读能够明显帮助其提高文化修养、开阔视野、健全心智。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阅读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有很大提高。他们课外的大部分时间选择现代游戏机,或者舞蹈、绘画、音乐等才艺兴趣班等。而对于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主动阅读的兴趣,导致大部分学生课外时间极少或者完全没有语文阅读。由于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

2.缺乏有效阅读。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所接触的阅读方法不一定完全掌握,要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是需要大量的训练和指导,因此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情况。

3.缺乏读书氛围。科技的进步,信息的爆炸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急剧加快、传统家庭文化缺失给学生课外阅读带来负面影响。快节奏的生活、忙碌的身影、现代游戏、影视、娱乐让人变得浮躁,无法静下心来阅读,学生没有读书的氛围,缺乏课外的环境。

二、有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虽然很多老师、家长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过于浮躁,读书意识淡薄,阅读质量低下,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少且面窄,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为了有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主动性。意识决定行动,兴趣促进主动。要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首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内容竞赛,文学创作交流等平台和机制来吸引学生关注课外阅读,发现阅读的乐趣所在,从而主动的安排阅读时间,增强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做到用兴趣引导,主动学习的效果。

2.加强课外指导,提高阅读有效性。首先要正确认识目前教学的现状,对有限课堂时间所讲授的阅读方法要进行课外延伸和跟踪,以灵活方式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去,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错误,与学生家长一起努力,做好阅读指导工作,保证阅读的正确性,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3.注重文化熏陶,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一方面,根据学生现阶段的特点,结合信息技术的创新性,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工具展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博大精深,使其能够更形象,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传统文化精髓,了解中华文化之美;另一方面,家长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的氛围,让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进行阅读,而不是党方面完成任务式的学习。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如何有效的提高其课外阅读的能力,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一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影响课外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围绕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主动性,加强课外指导,提高阅读有效性,注重文化熏陶,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期望能够系统有效的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芳.试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快乐阅读旬刊,2013(10):18.

[2]李莹.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6(23):87-88.

[3]金盈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J].快乐阅读,2015(6).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范文2

关键词:低年级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2-0036-02

作者简介:周素英(1970―),女,江苏海门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江苏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它与语文其他方面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低年级的教师把关注点集中在了阅读教学上,其真正的关注点是课文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的依托是课堂教学。其实,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应仅限于课内,课外的阅读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那么,如何构建与实施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呢?笔者结合小学一年级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探索。

一、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对于低年级学生非常重要。首先,课外阅读能够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大量识记汉字的阶段,课内的阅读量较小,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习得更多的汉字,增加他们的识字量。识字是一个简单却枯燥的学习过程,如果强迫学生去认字,这样的识字方法容易使学生对识字活动产生反感,甚至排斥。通过日常的阅读,学生会慢慢地积累汉字,在不知不觉之中习得许多汉字。课外阅读帮助积累了更多的汉字,学生在课内的阅读也会变得轻松,课内外阅读相辅相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会有所提高。

其次,课外阅读增知益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认为阅读是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只有扩大阅读的范围并充实阅读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要学生的智育得到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会自然会得到提高。一年级的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通过阅读,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也在逐渐提升。

最后,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低年级学生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小学阶段正是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注重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养,这正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要求的。那么如何“教”给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呢?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但需要“教”,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在正面、积极的思想、人物的影响下,自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中,要让学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的熏陶,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精神境界。

二、正确选定课外阅读的内容

首先,低年级学生应以阅读绘本为主。绘本以色彩丰富的图画呈现,文字比较少,所以对于作者的要求更高,绘本的文字都是经过推敲、锤炼的,而且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寓意,目的在于启发孩子们思考图画背后的内容。阅读这样的读物,有利于学生阅读感悟力的培养。另外,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倘若一开始就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扼杀了,学生怎能对课内阅读教学产生兴趣?绘本有丰富的图画、精简的文字、有趣的故事情节,都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绘本可以作为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主要书籍类型。绘本的阅读,应以精读为主,阅读时要“熟读精思”,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只停留于图画的表象上,而应该学会思考图画所隐藏的含义。绘本的阅读不应以数量取胜,而是要力争理解每一本看过的绘本,日积月累,学生阅读时理解力、感悟力便会有很大提升。

其次,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泛灵性”,他们常常会赋予一些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甚至是感情或意志,而童话故事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物体以人的感情,所以童话故事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内心,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主要体裁,古今中外,童话故事数量颇丰,倘若本本阅读、篇篇浏览,是不太现实的。因此,童话故事的阅读应以泛读为主。例如,闻名世界的《安徒生童话》出自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手,安徒生后期的作品多以批判现实为主,在幻想出来的世界中裸地批判现实中的人与事。像安徒生的第二类作品,并不适合低年级的孩子阅读,教师应该挑选他的前期作品,这一类作品富有诗意,在字里行间体现了温暖的人道主义,洋溢着幽默欢快的情感,能让低年级的学生阅读时感到快乐,受到优秀道德的濡染,比如《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等。

最后,中国古代的经典诗文也是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近几年的“国学热”,表明现今的人们开始关注国学,开始重新审视国学的重要性。国学著作的范围宽广,低年级的学生应如何取舍呢?笔者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可先从儒家经典入手,如《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多是寄深刻见解于古朴简洁的语言之中,既有对学习方法的归纳,也有对道德品行的规劝。当然,低年级学生理解古代诗文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初始阶段应以诵读为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过程中,并不要求学生将每一个字词都弄懂,只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诵读,特别经典的篇目可要求背诵。就小学一年级而言,如《大学》里的经典名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再如“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等,句意明白晓畅,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句子就可要求学生背诵。

三、阅读应从文本走向实践

阅读,不应仅只注重文本阅读,还应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学到了某种能力,某种可以迁移到其他方面的能力。倘若阅读只是教会学生文本的内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只完成了一部分使命。如何让学生把通过阅读课文所习得的阅读能力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去,这是所有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而这正是文本到实践的“华丽转身”。作为语文老师,笔者每天都会固定地布置一项作业,那就是让学生在家阅读半小时,每节语文课会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按学号顺序,请学生上台来讲一讲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发现、所得,形式可以多样,可以讲一个故事,背诵一首古诗,或者诵读一两句经典名句。通过这一个环节,学生慢慢地爱上了阅读,也爱交流分享他们阅读的方法和内容。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外阅读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课外阅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能陶冶其性情,使其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注重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其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赵明福,张荣辉.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范文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各学段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也就是说,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然而,据调查,对农村小学生来说,90%以上的学生没达到课标要求,其中,50%左右的同学一学期几乎没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造成这种现象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本人总结出以下四种方法,现简述于后,与各位同仁分享。

1 名人故事激趣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名人(包括学生心中的偶像)的故事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是无法估量的。通过讲述古今中外一些名人读书成才、成功的故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方法1:讲完整,谈启示,激兴趣。如,在六年级上册,学了《月光曲》一文后,我给学生讲述了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故事,学生深受感染,我便及时向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二周,就有同学从书店买回了这本书在全班传阅。

方法2:讲一半,设悬念,荐图书。

如《孙权劝学》、《少年包拯学断案》、《福尔摩斯探案集》、《爱迪生》等。

2 身边榜样引路

就是通过重点培养、热情表扬班上读书习惯好、收获大的学生,或通过这些学生现身说法的交流来激发更多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六年级的刘孙学、何林丹、杨黄佳、莫诗颖等几位同学就是六年级四个班学生中的课外阅读榜样,他们因为课外阅读量大、阅读得法、阅读习惯好,所以阅读能力强,习作水平高,在学期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也一直名列年级前茅,是六年级各班同学的榜样。为此,我在班上举行了“课外阅读大师”评选活动,并请被评为“课外阅读大师”的同学现身说法,介绍、讲述自己所读课外书籍内容及收获。这一两个同学的举动带动了一大片学生的读书行动。从那以后,我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渐增浓了。

3 营造环境浸染

3.1 建立班级图书角、读书园地。开展“把好书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活动,以我的1本书换大家65本书,把大家(师生)捐的书分类,选出图书管理员,每周两次午间开展读书活动,也可以把自己在家里看的书带到教室里来看,让教室书香飘逸。

3.2 打造书香校园。“与好书为伴,打好人生底色;与经典同行,塑造美好心灵”目前已成为我校师生共同的愿望、不懈的追求。近年来,我校以“打造书香校园,开辟成长绿洲”为指导,加强图书馆建设,借助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引领全校师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激发浓厚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的书香氛围。

3.3 争取家长支持,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即,通过召开家长会或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孩子读有益的课外书。帮助孩子选购书。定期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亲子共读方法有四:

①子女先读,父母再读,父母考子女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等;

②父母先读,子女再读,子女考父母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等;

③父母、子女先后读完一本书后,相互谈体会、谈人生;

④父母与子女同读一本书后进行家庭说书表演或书本剧表演。

经过班级、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和熏陶,学生就能慢慢地喜欢上课外阅读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4 开展活动固趣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巩固与提高,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范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43-01

语文课程标准对进入小学高年级(第三学段)的学生,在课外阅读量上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高年级学生喜欢上课外阅读,教师就要致力于培养他们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布置形式新颖的课外作业

教师的要求,就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向。学生刚开始大多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就要主动向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作业,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让他们乐于阅读。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业要及时检查,明确检查的时间和方式。

例如,根据高年级学生乐于表达、勇于尝试的心理特征,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三亚落日》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交流,课外收集描写太阳的文学作品,创作一幅“落日”的图画,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评比,看哪组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更到位、更独特。学生对这种课外阅读的作业形式特别感兴趣,讨论时非常热烈,创作时有热情,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合理推荐书籍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于阅读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渴望读到一些内容更深的书籍,从中获得新知,同时因为阅历尚浅,希望得到长辈和老师的指导。如果不注重引导,高年级学生往往乐于读网络上的热门书籍,或是同学读什么自己就读什么,结果要么是读了无益的书,要么是读了不懂的书,甚至是读了有害的书。因此,要让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必须为学生做好推荐。

(一)根据教材内容推荐。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学习的内容涉及面日渐广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介绍祖国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的单元,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自然景观的书籍,或者是人物游记。再如教学描写人物的单元,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人物的故事或者作者的其他著作。

(二)课外读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高年级的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逐渐浓厚,阅读的面也比之前更广,对历史、人文、科学、传奇人物等相关读物很感兴趣,教师要对这方面的课外读物做好重点推荐。高年级学生以现有的认知,要完全读懂一些名著,困难还是比较大的。例如,学生觉得《三国演义》的故事不容易看懂,教师就推荐他们看精简本或图画本的《三国演义》,并和他们讨论书里的名篇名段和历史人物。

(三)倡导个体性阅读。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不可要求他们读相同的书籍,而应该在统一推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向一些学生或某位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目,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三、教师要与学生互动

(一)参与讨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他们喜欢的书籍,即使学生的读物比较幼稚,也要善于引发学生对书中人物或故事进行思考。例如,笔者在课余时间经常和学生坐在一起,谈一谈他们最近阅读的图书,然后再提一些问题向他们请教,这样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认可,从而提高阅读的信心。

(二)积极评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或写日记的时候,内容尽可能与课外阅读的读物有关,可以写读了某本书后的心得体会,也可以用摘录的方式描写故事的梗概,让他们学会科学、有效地阅读。教师对这些作业要积极评论,鼓励学生阅读更好更多的书籍。

四、指导阅读方法

在现实中,学生花了很多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但收获不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此,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专题指导。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会学生如何筛选课外书籍,什么样的书值得阅读,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写作方法,如何根据书籍的种类选择精读、泛读等阅读方法,等等。

(二)纠正阅读行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要及时解答,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特别是对于学生的阅读趋势要有很好的把握,不能让学生沉迷于某一类对他们的学习无促进作用的书籍,并防止这股阅读之风在班级内蔓延。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范文5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阅读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益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智力,陶冶情操,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替代不了的。纵观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还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缺少有效的阅读激励措施等等,在这样问题种种的状况下他们的课外阅读是达不到效果的。因此,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格外重要。

一、有效指导之一: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很强的时期,这个时候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最佳的起步时机。这个时候的他们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喜欢阅读一些征服大自然或者人物传记类的故事。但是现在的学生深受电子产品的毒害,他们的课外时间几乎都用来看电视剧、动画片、玩游戏。他们可谓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被老师或者家长逼着留一点时间来阅读作品,也没有受到正确的指导。再者,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是鱼龙混杂,也是良莠不齐。学生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被《犬夜叉》《猫和老师》这样的漫画书侵占了。

但是毕竟这个时候的中年级阶段的学生的看法和思维还处于形成阶段,这时候就要求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里,老师的话是很有说服力的,作为老师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挑选合适他们的且富有趣味的课外读物,从而达到增加学生阅读量以及提高阅读的兴趣。如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我会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就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推荐的宗旨是,既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也不脱离教材。

二、有效指导之二: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阅读习惯需细水长流积累。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给积极的、自主的勤于阅读的小学生以助力,他们的语文素养以及写作水平也将得到很大限度的提高。然而,很多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是很会在阅读的时候做批注,然后摘抄优美的句子而能自觉地上网去查阅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获得成效。

在诵读经典诗文和阅读名著及一些散文集的时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就是让学生把每周诵读的经典诗好笔记和注释,然后在每周一交流,交流彼此不懂的地方,看看同学中有没有知道的,若是不知道老师应加以指引;让学生在阅读名著和散文集的时候把学生自认为优美的语句划出来,摘抄下来,在每周的交流会上让学生分类整理。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总之,教师要善于汲取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地贯彻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改革精神,结合当地学生的现状,为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奠基一条顺畅的道路,切实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与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地遨游在语文海洋中。

参考文献:

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范文6

【关键词】兴趣 方法 能力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00-01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课外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因此,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里,我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故事引入,设置悬念,激活阅读兴趣

一二年级的孩子生性好动,没有几分钟能端坐于课堂。为了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从故事入手,每天下午,总是选取精彩生动的小故事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孩子们是很喜欢听故事的,一听老师要讲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听得津津有味。但我却故弄玄虚,在他们听得入迷时却戛然而止了,每天的故事不是讲不完整,就是讲头留尾……一个个悬念,吊起了学生的“胃口”。看着孩子们那焦急的眼神,心中不由得为自己的小“阴谋”而得意。没有多久,班中就出现了一部分“嗜书如命”的小书迷,他们往往在听了故事后,迫不及待地向我打听故事的出处,回家后央求父母买来书,利用刚学会的拼音一字一字地读着,第二天,他们会神气活现地告诉我故事的全部内容,并在同学们的簇拥下讲述故事的结局……看着孩子们得意的样子,我心中暗自高兴。就这样,由点到面,班中孩子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小书迷越来越多了。

二、教会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孩子掌握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低年级孩子阅读方法的指导切不可简单的理解为单纯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大量实践证明,孩子的学习方法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学习能力是否提高,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情绪意志等直接关联。因此,教师在指导孩子掌握阅读方法时要结合调试学生的心理因素,要培养孩子耐心、尽心、静心、精心地阅读态度。教师要善于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书本向生活拓展,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汲取源头活水,开掘学生发自内心的对阅读的接纳与喜爱。

其次,教给孩子一些简单易做的阅读方法。孩子一开始课外阅读,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游览等,要求不宜过高,贵在养成习惯。

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要尽量引导其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呀?什么地方懂了?什么地方没明白呀?什么地方有趣?为什么好看啊?不一定要有答案,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尝试去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语感。

第三,不断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而快速阅读最有效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默读。因为默读时视觉神经接受文字符号后,立即发送给大脑,进行直觉译码、理解,跳过了朗读时转化为口语再理解的过程,阅读速度得以大大提高。孩子默读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有赖于识字量的不断扩大和阅历的积累。此外,还有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浏览目录,了解读物概要;阅读课题、中心句段进行跳读,了解读物构架;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目光如聚,既扫视拼音又看清汉字,一目双行;集中思想,聚焦质疑,快速寻找答案,一目十行等 。

三、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的是活动和游戏。为使这种课外阅读的风气持续下去,我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养成读书习惯,从而强化课外阅读。

1.举行古诗词背诵大赛。一年级上学期我们班要求读的是《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定期举行了古诗背诵大赛,每次都设了很多的奖项,大部分学生获得了奖项,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而且很多孩子可以当小老师,这让他们更有成就感,都能把《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背下来。在一年级下学期,我又利用下午上课前15分钟让学生读《弟子规》《三字经》,也定期举行比赛。所以老师和家长都比较重视,读古诗词的习惯坚持得很好。

2.举行讲故事比赛。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每次上课前5分钟,我轮流请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讲故事。许多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表现能力,所以这一活动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支持。在这一环节中,孩子和家长都会去挑选适合孩子的故事,这不仅丰富了孩子的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积累,智力得到了开发,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让我们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更找到课外阅读的钥匙,那就从低年级孩子训练开始吧,有了好的开端,一定会带来喜人果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