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心理学感情范例6篇

男人心理学感情

男人心理学感情范文1

男女生殖器的不同外形和构造特征叫做第一性征,决定第一性征的是遗传物质――染色体。

青春期发育后,男性和女性身体的生理变化的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决定第二性征的是男女性激素的差别。

除了上述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差别之外,男女在心理上也有鲜明区别:男青年直率、雄心勃勃、大胆、竞争性强,对爱的要求强烈而且主动,喜欢与美丽、聪明、活泼的女子交朋友;女青年则羞涩、腼腆、胆小、多愁善感、温文尔雅,对爱的要求被动,对被爱的要求强烈,喜欢与可靠、成熟、能体贴人、有男子气的男性为友。这种男女性格和行为上的心理特征被心理学家称为第三性征,即性别程度,简称性度,指的是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明朗化。

随着时代的进展,气质的内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女性中不乏热情泼辣、豪爽刚烈、精明强干者;男性中也涌现出不少刚柔共济、感情丰富、务实稳重者。于是国外有些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男女双性化的概念,即所谓第四性征,指无论男女两性,都应取长补短,同时具有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心理特性。他们认为具有双性化气质的人在很多情况下能把事情办得更出色,才华出众,运筹帷幄,这些人的自尊感更强烈,因而是一种理想的模式。这是对第三性征认识的一次革命性飞跃。

我们这里所说的双性同体并不等同于生理学、心理学上的双性同体说,而是具有人性价值准则意义的艺术哲学。

在很久以前,柏拉图和弗洛伊德都提出过人生来有“潜意识双性化”倾向。荣格也认可“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他把前者称为安尼玛(anima),后者称为阿尼姆斯(animus),以避免生理、心理学上严格的雄性与雌性对立以及分类的简单性。他认为,最雄健的男子也有安尼玛,她是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补偿因素,“他”常把“她”投射到女性身上;而最女性的女子也有某些心理特征证明身心中的阿尼姆斯存在,女性也有潜在的男性本质。因此性别之间的对立,主要是个人内部安尼玛和阿尼姆斯之间无意识斗争的一种投射,两性间的和谐依赖于个人内部的和谐。所以,一个人越是深入地认识自己,越具有自我的觉知,也就越了解自己灵魂所投射到的异性,同时也就容易做到两性和谐相处,互洽互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本主义哲学家更将“双性化”的自我实现看作人类健康的全新概念,认为人的双性化将会成为人类理想的角色模式。

荣格说:“我为安尼玛下了极简单的定义,它是生命的原型。”这是静止、稳定、统一的生命原型,这是潜藏于每一个男性和女性最深处的核心本质。热恋的男性将他在自己的安尼玛中所崇拜的,所有价值准则都投射到钟爱的女性身上,同样,女性将她在自己的阿尼姆斯所要征服的,全部价值准则都投射到她心仪的男性身上,这种投射实际上是将自己的本质理想化、对象化。

俄国哲学家、诗人索洛维尤也说:“真正的人,具有充沛理想人格的人,显然不能只是男人或女人,而是应具有两种性别崇高统一的人。实现这种统一,创造真正的人―阳性及阴性原则的自由结合,同时保留有两者形式上的个性化,但克服了它们主要的相异性及分裂。”

心理学家拜登蒂克认为:在骨骼和肌肉方面,男性的构造基本上是直线性和锐角形的,女性的构造则是曲线的、弧状的。一般认为,阳性刚强而主动,阴性柔弱而被动,也是一大事实。

但女性的这种“柔而被动”、“静待的容受”并不是一种消极,而是代表着与“刚而主动”的生命形式互洽互补的人类另一种生命形式。相应地,美国人一致认为的男性性格是:强烈的攻击性,强烈的独立性,直率,冒险,自信,无依赖感,支配感强。女性性格是:内敛的,内倾的,温淑的,分寸得体,感情敏感,对安全和归宿需要强,易自我欣赏,善表达温情。有一个庞培城的传说可以给我们一种启示。在庞培城的火山灰下,人们发现男性的遗骸多呈向外挣扎的姿态,而女性多呈向内蜷缩的姿态。这大致象征着男性与女性的精神向度不同:男性更多地负起向外开掘、探索生存环境的任务,女性更多地负起向内开掘探索、庇护延续种族的任务,精神上有着天生的向内的热情。

在思维方面,一般认为男性空间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思辨能力优于女性,缜密严谨,以理性取胜,倾向于哲学。女性在语言能力、整体感知能力、直觉判断能力方面优于男性,女性具有莫测幽深的内在生命体验、敏锐的感官感觉以及对天地万物的感悟能力,更多地倾向于文学和艺术。

更有趣的是由于生理、心理的性别差异,甚至在诗语的言说方式方面男女也存在着差异:男性诗语充满了勇武有力的气势和雄辩色彩,宏阔完整,波澜起伏,高屋建瓴,视野开阔,理性力度强,历史经验丰富,体现了男性对世界和社会的控制、操纵以及由此而来的自信心和优越感。“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北岛《回答》)这种坚毅有力的话语正是最典型的男性诗语方式;而女性诗语则具有私语性质、情感情绪传达的内倾性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家们发现,虽然在工业化社会,男性的性格特征能使他们在工作上胜于女性一筹,但发展到信息时代,女性的特点更适合由电子邮件、网络会议和协作精神组成的社会需要。职业新女性的思维方式比男性的思维方式更适应21世纪的需求。专家研究表明,女性的思维是“网状思维”,而男性的思维是“阶梯思维”。女性的思维方式能够让她同时做5件事,比男性善于协作,有求同心理。女性习惯反复权衡利弊,而男性控制情绪的能力、判断力、谋求升职的欲望等均强于女性。所以,发展信息经济需要女性,但科技进步还得依靠男性。换句话来说,男性进行发明,女性应用男性发明创造成果。我们应该有一个男女共融的社会,而不应是男性主宰的社会。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日益流行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所谓“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女孩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不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表明,甚至绝对男性化与绝对女性化的教师,都不利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双性化教师比性别类型化教师在师生交往中更受学生欢迎,其原因在于性别类型化教师缺乏亲和力。有位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都令同行和学生佩服,但学生评教的满意率却比较低。学生反映,该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他们都能接受,但他太过严肃,少有笑脸,与学生谈话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有事找他,他表现出来的好像是一种爱理不理的态度。这位教师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是因为他男性气质过强,缺乏必要的亲和力。

所以,性别刻板化将限制个人的发展,也造成性别的歧视。在性别刻板化的压力之下,女性的自尊较低,自信心较差,有低估自己能力的现象;男人虽因传统角色比女性角色显得更有优势,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例如男生不轻易表达或发泄自己的感情,失败时常遭较严厉的批评,较难作自我的揭露,不但影响男性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也会影响身心的健康。

时装也许是一个时代最好的风向探测仪。无性别趋势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在对潮流最敏感的时尚界绽放。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头发已经不再是性别的标志,男人留长发者大有人在,染发者也比比皆是;男人的服装从穿沙滩装漫延到了穿花衬衣、花T恤,如今更是流苏连缀,大有抢女人风头之势;就连包头巾,贴个水晶纹身,穿个鼻环、唇环,也成了一些男人的时尚。美国的男人更勇猛,勇敢地走进了美容院,让自己看起来更强健、更性感……男人越来越求解脱、放松、消闲自在,而女人不得不自立、自强,为自己争一席之地。先是男士的专利――西服成了女人的必备行头,接着短发风行,甚至光头也成了女性的一大时尚,然后是长盛不衰的无性别装――牛仔服……在这个开放的年代,不论男女,都在充分显露自己个性的一面。

印象最深刻的,是最近的一个手机广告,广告说的是:当戴耳环、化妆、戴丝巾这些本属女性专利的娱情方式也被男士占据之后,女人的娱情方式就是手机。在这个男女将会进一步平等的世纪里,女人不再欣赏男人打肿脸充胖子摆出硬派小生款,女人允许男人软弱一点、感性一点,而男人也希望自己能更率性而为,更重视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更接近生命的本真状态。在跨性人所要造就的社会里,性别已经不以“男人”或“女人”的方式存在,而只是人的一种打扮、一种气味、一种、一种成分、一种表演。

男人心理学感情范文2

一、心灵润色技巧与初中男生记叙文写作

(一)心灵润色技巧

心灵润色是记叙文写作的一种技巧,它是将情感渗透到写作中,来为记叙文的写作润色,这需要初中生心灵的参与,将自己的感情寓于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使记叙文的每一部分都充盈着情感的流露,能让读者体会到记叙文所孕育的真情实感。如以“那一段的时光”为题的作文,教师可以引导男生关注生活中或愉悦,或痛苦,或焦虑,或甜蜜的时光,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的表达与宣泄,将内心世界与写作有机结合。初中生可以通过记叙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当然,教者也可以此来了解初中生的所思所想,这样的记叙文写作如同一座桥梁,既沟通了师生间的情感,又能对初中生的生活与学习做出相应的帮助与指导。

(二)初中男生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写作是中考的重要环节,也是初中生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重要路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初中男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相对较弱。一是初中男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是运用同一句话或同一个词,并将相同的句子反复应用于不同的作文中;二是初中男生的素材选择单一,从初一到初三的难忘事情甚至是同一件,不能从生活的细微处发现新鲜的素材;三是初中男生在写作时没有个人情感的参与,套话太多。原因既有初中男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教师的原因,依据初中男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其心理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女生,男生更凸显出成熟与幼稚之间的冲突,这无疑会干扰他们对知识、事物等方面的理解。另外,初中男生的理性思维要多于感性,这使得他们在写作中感情渗透比较滞后,不能用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思维等也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积极加强对初中男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心灵润色的引导。

二、心灵润色技巧在初中男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中的应用策略

(一)增强叙述情节的心灵润色技巧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质量与记叙文开展的线索紧密相关,一般而言,记叙文的写作会以作者或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或以事情展开的先后顺序为线索,很多时候是两者融合。记叙文写作需要的不是华丽的语言,粉饰的句子,而是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震撼的叙述,即使语言朴实无华,只要能够让读者与作者之间实现心灵的交融即可。因此,教师在写作指导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初中男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来创设多彩的故事情节,依据记叙文的写作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将情感渗透到记叙文写作中,让每一个故事情节都能凸显自己的真实体验。如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的作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的画面:温馨的亲友团聚、闲适的书画相伴、热烈的运动竞技等,从而迅速打开思路。

(二)提高叙述语言的心灵润色技巧

记叙文的写作是通过语言的文学性来表达心灵的感触的,因此,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心灵润色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句段中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又要引导初中男生用心灵来关照自己笔下的人或物,将自己的情感与经历寄托于叙述文中,寓情于文,充分表现自己的心灵世界。如《幸福是什么》一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引用诗句来增添文采。

(三)深化叙述情感的心灵润色技巧

学生的情感表达是作文写作的源泉,没有情感的作文就像一张白纸,读起来枯燥乏味,只有渗透作者情感的作文才能吸引读者,唤起读者的共鸣。初中男生的情感是不露于表的,他们的情感较初中女生隐藏得更深一些,因此,教师要积极与初中男生进行沟通交流,发现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引导他们将真实的情感蕴于记叙文之中,让这种内在的情感通过记叙文的写作转化为外在的一种形式,既能让初中男生的情感得以表达,又能使记叙文的写作锦上添花。

男人心理学感情范文3

【关键词】英语学习;性别差异;心理因素;学习观念;教学对策

1.英语学习者心理性别差异

人的心理发展不仅有生理特点和差异,还有着性别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在漫长又复杂的英语学习中,直接影响了英语学习者的成绩,很多学者认为,在小学、初中时期女生的学习成绩表现都比男生好,高中时期情况有所变化,男生会逐渐超过女生,但是在言语能力方面,女生好于男生,而在言语理解和推理方面则可能不如男生。下面就男女生在个性倾向方面、性格和智力水平几个方面作探讨。

1.1动机、兴趣、观念的差异

1.1.1动机差异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学习的愿望和意图或试图达到目标的动因,它是引导维持乃至推动学生外语学习的内部力量。女生对学习英语的看法比男生更成熟,更多的考虑自己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而男生低于女生,男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出于家长和教师的强制督促,从此看出动机不同,即主动或非主动学习英语,其学习效果当然不同。

1.1.2兴趣差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对客观知识的一种积极的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男女生在英语学习的兴趣上是有较大差异的。男生偏爱理科,女生偏爱文科,而在英语学习上女生的兴趣要高于男生,广东学者姚志平在对中学男女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T值检验中也提出了与此相同的结论。同时在英语学习中,表扬、鼓励或展示能够激发兴趣。

1.1.3观念差异

英语的学习观念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心理学认为“观念是一种心理条件,有一定的大脑状态构成基础。它的形成表现为个体通过某种信息处理方式,从经验中获得和产生有关现象的体验”男女生对如何学好英语的认识,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男生偏爱计划,女生偏爱努力。男生喜欢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总结自己的不足,而女生却表现出偏爱英语的交际功能,例如口语、听力、写作的练习等来进行英语学习。女生偏爱背单词,而男生认为只对理解的东西感兴趣。(薛中梁,2002)我们发现默写单词或短语不过关的男生,总比女生多。这就是学习观念不同造成的男女生在英语学习中结果的不同。

1.1.4性格差异

性格对英语的学习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反映到英语学习中,男生多属于冲动型,女生多属于内省型。在我国大多数教师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内省型的女生学生较为有利,男女生性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特征和性格类型的偏向性上。在性格特征方面,男生大致上表现的自信、勇敢、独立或者粗心、情绪波动等,女生总体上表现为沉静耐心细致认真或者羞涩缺少主见等,男生性格大多偏外向,独立型,女生大多偏向内向,情绪型。

2.记忆、思维水平和智力因素的差异

2.1记忆的性别差异

人的记忆力随着人对识记材料的爱好和熟悉程度及个人的知识结构而有差异。在记忆数字和空间位置等方面,男女没有差异,但在文字语言方面,如记忆单词,复述故事等,女生占据优势,而这一优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男女表现在记忆类型上的差异,一般说来,女生比较擅长形象记忆,情感记忆和运动记忆,男生则比较善于逻辑记忆,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原理,公式,定理,定理,定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记忆比较顺利,速度快,保持持久,在记忆方式上,一般来说,女生的无意识识记和机械识记占优势,而男生的有意识记,意义识记要好于女生。

2.2思维水平差异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男女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是:总体上平衡,发展特色不平衡(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在思维类型的偏向上,国内外的研究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女生偏于形象思维,更倾向于用形象思维解决问题,男生偏向于抽象逻辑思维,更习惯于用抽象思维解决问题。

2.3智力因素

智力是一个得到各种应用和具有多种定义的概念,智力指综合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综合分析力等智力结构的复合体,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孤单的单位,男女智力结构存在性别差异,各自具有各自的优势领域。

3.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差异性

3.1情感因素造成的差异

外语学习涉及人的生理,智力和情感等方面,它需要肌肉运动的协调发展,需要对概念,思想等内容进行处理,它还需要个人全身心的投入,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在人生存的三大要素(生理,智力,和情感)中最重要的是情感,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同样,情感因素是一切语言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基础。在语言学习中,能否正确的处理情感是能否学好语言的关键,因为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碰到问题时,他们的情感肯定不知不觉的会产生灰心,烦恼,畏缩等消极消极情绪。这些情绪很自然的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情感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对待同一情感不同的态度就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如果学习者再碰到困难时能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化消极为积极,为自己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愉悦向上的心境,那么学习当然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3.2社会因素造成的差异

我们认为,决定社会中某一事物发展方向的力量既来自于事物本身的特性,也来自于决定事物发展特性的社会环境,忽视了环境因素对男女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很大的失误,社会对男女生发展的性别角色,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英语学习上对于女生有着更高的期望值和更高的要求。

3.3从众行为的差异

男女在从众行为上是有差异的,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现出模仿和从众行为,女生也更容易受环境气氛的影响,而表现出相符行为女生和男生相比,自信心较弱依赖感也较强,缺乏独立坚持的见解和意志,体现在英语学习中,女生往往更倾向于学好英语,倾向于更努力更踏实的学风,倾向于英语专业的选择,应该说这是一种较为积极的从众行为。周春凤2005

3.4教育因素的差异

父母双方通过对不同性别的后代给予不同的关注而影响她们的发展,家庭及其父母对于不同性别的子女英语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环境氛围,家长的期望值和家庭教育力度造成的影响。周春凤2005)家庭氛围良好,家长期望值高和家庭教育力度较高的家庭中的子女学习成绩会高,例如有的家庭会请家教提高子女的英语水平,家长的期望值高,其子女会相应的重视外语的学习。在家庭文化氛围和家庭教育力度上男女差异不大,但是在家长期望值上有很大差异,一般情况下,男生的家长会期望他会有更高的学历,而女生家长则要求其子女没有男生学历高。

3.5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对男女生教育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男女生的教学态度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女生的表达言语能力比男生好,学习态度谨慎,在学习时纪律好,比较听老师的话,容易赢得老师的赞扬,总体上会和老师沟通,不懂的问题询问老师,而男生在学习态度上有时马虎,粗心,老师对其态度会差一些,教师对于男女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男生要求宽容一些,对于女生要求更严谨一些,因为女生的性格更细致,而男生性格宽广,教师对男女学生的学习态度的不同,也导致了男女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态度的不同。

3.6教学方法造成的男女差异

在我们的生活中女教师大大多于男教师,女教师往往重视背诵,记忆,口头表达和听力训练,教风细致周密,注重细节,经常不厌其烦的讲知识,而忽视对知识的理性思维的分析和指导,这种方法适合女生,不适合男生,导致了男女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习成绩有较大差异。而男教师往往是粗放型的教育方式,男生很适合,虽然男(下转第6页)(上接第53页)教师没有女教师细致,但是女生的性格决定了她们会努力学习的态度,所以与男生相比成绩差异不大。

4.教学对策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英语学习时存在的差异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可以改善,下面讲述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男女学习英语有所帮助。

如果要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要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实施因性施教,不要只重视因材施教,教师要改进传统的性别偏见和性别观念,多了解学生,尊重男女生的学习差异,分析男女生的不同特点,才能使男女的成绩均衡。由于男生总体上比女生更倾向于立场独立,遇事比女生更理性,他们相对于女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喜欢独立解决,因此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话语能力不如女生强,为了提高大多数男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话语能力,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它能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积极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同学之间得到情感的沟通,男生对结构,空间,色彩等的感悟能力比女生强,如果老师在教学时把教学内容视觉化,肯定能吸引男生的注意力。

5.总结

男生和女生在语言学习上确实存在差异性,但是教师应该看到差异性的同时,努力帮助男生弥补这些差异性带来的缺憾。在关注男生,帮助男生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同时,不能因为女生的自觉而忽视了她们的存在,相反对这些学习上不用老师费心的女生,老师也要经常了解她们的学习动态,对她们多加鼓励。■

【参考文献】

[1]薛中梁.英语课堂教学过程.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0.

[2]姚志平.“学习者因素与英语成绩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4

男人心理学感情范文4

而现代社会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男人们常常会感到自己太累,太压抑,他们累着并拼搏着;而面对外人,尤其是面对女人,他们累着并掩饰着;面对天真的孩童,他们又是累着并慈蔼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复杂而又单纯、坚毅而又脆弱、温和而又冷酷。或许在社会中承担重要角色的男人们本身就是这样不可捉摸,更难以把握吧。走进男人的内心世界,当他们面对困境,面对脆弱的自己时,将如何表达情感,又将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宣泄呢?而通常情况下,哭泣是人类情感流露的一种自然方式。下面是记者在随机采访中所了解到一些心声。

男人眼中的自己

男人也是人,该哭时就哭,哭过之后还是坚强的男人

李先生,34岁,建筑公司职员。

我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就是指在受到挫折的时候要坚持下去,一般我不会哭,但有时也难免哭过。哭和笑都会给人的内心带来舒畅的感觉,我并不觉得哭过之后会影响我的尊严。男人也需要一种宣泄自已感情的方式,不能一味地控制自已的情绪,给自已一个哭出来的理由,真真实实、痛痛快快的做一回自已!

杨先生,27岁,图书管理员。

我认为不管男的还是女的想哭就可以去哭,男的怎么了,伤心的时候一样可以哭啊,我认为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但我还是不愿让别人看见我哭,其实我挺想告诉别人的:哭是一种最好的宣泄方式,更何况哭过之后心情会好一些,尤其是向别人倾诉过之后。情感要畅达,眼泪该流就让它流吧,哭过之后我从来不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坚强的男人。

林先生,26岁,军人。

我流过泪,是在爷爷去世的时候,当然还有失恋的时候。我为她付出了很多,可她头也不回的走了,因此我伤心的流泪。但是至今我已无悔,是她负我,而我不负她,现在想来不会再难受了,只是一笑而过。其实男人的情感也很丰富,只不过有时不善于表达而已。

铮铮铁骨的男子汉流血不流泪

王先生,38岁,大学教师。

男人的泪喜欢放在心里流淌,不会让女人看到,男人的坚强就是女人的保障。我难过时不会流泪,更不会哭泣。而哭泣和掉泪是有区别的,男人掉泪是因为伤心,要是哭泣就是因为绝望了。男人会很累,但流泪和哭泣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牙打掉了都要咽进肚里。

张先生,34岁,公司经理。

不要让喜和悲左右自己的意志,始终不要忘记男人的天职。我也从不为情而难过。男人和女人哭的原因有区别,但似乎女人哭的理由要更多一些。而作为男人,我不会因为不被人理解而掉泪和哭泣,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寻求办法尽快解决,而不是只一味地保持沉默。有时我觉得活得很累,压力也很大,一肚子的委屈真想当众痛哭一场。但我想到男人流泪是窝囊废,只好强忍住不哭,把眼泪往肚里咽。

男人太累!想哭都哭不出来

傅先生,36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男人是户主嘛,所以这个家男人就是顶梁柱,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你必须使这个家要幸福。我觉得自己每天活得很累,工作、家庭的压力让我不知道跟谁去说,哭吧,一个大男人,没来由地哭个什么,何况我也哭不出来呀!

女人眼中的男人

展女士,38岁,教师。

我绝对不赞成男人流眼泪,那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我也知道男人活得很累,可能会因为事业和情感方面的挫折而感到郁闷和痛苦,但他完全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法来做自我调适,而没必要去哭啊。

李女士,28岁,医生。

小时候,我的父亲在我的心目中是铮铮铁骨的硬汉,现在想来,如果有一天我看到父亲哭了,那一定是发生了大事情,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后来,成家后我看到爱人因为考学受挫背着我流过泪时,我才明白原来男人也有哭得时候,当然也是真正伤心的时候。所以我现在完全能够理解男人掉泪,哭过的男人依然是刚强的男人。我爱人就是这样!

王女士,33岁,警察.

我觉得当男人的能力承受不了的时候,也就是男人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他觉得哭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就去哭好了,只要哭过之后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就是好样的。关键是他的人格要健全!我不认为男人哭有什么不好,但我还是不喜欢动不动就哭的男人,每个人都会有痛苦和烦闷的时候,还是应该有所节制的好。

通过记者的随机采访可以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男人仍然没有认识到强忍住泪水对其身心健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值得庆幸的是同样有许多的男人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爱惜自己,从而能够及时释放内心世界的苦闷与烦恼,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减压。而作为女性朋友,基本上能够理解男人流泪,懂得男人流泪并不是衡量一个男人坚强程度的唯一标准。

采访结果显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正确面对“男儿泪”,或许男人哭的理由有很多,不管是英雄泪、孝子泪还是别的什么泪,只要是为应该流的人、情、事而流泪,哭过的男人依然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哭,并不能损害男人的尊严,只要这泪水值得流淌、值得抛洒。

走进男人的内心深处

自古以来,中国的家庭模式都是以“男主外,女主内”的固定形式而存在,男人像山,顶天立地,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撑起了家庭的一片天。他的存在意味着一种威慑力,一份责任。而男人在现代社会里所扮演的角色永远都是与“刚毅”、“勇敢”这些词汇相联系,让人领略到他的稳健和力量美。男人的生命里不能没有事业,只有事业的成功才能使其生命具有最大的活力与最灿烂的光辉。他可以为了追求理想,历经坎坷而持之以恒;也可以在商场激烈的角逐中忍辱负重,最后,终于找回自己的一席之地等等。男人在社会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一生的重心也都放在了事业上,家庭只是男人休养生息的地方,等到精神与情绪调整好了之后,又要到社会中去搏击。总之,男人就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而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现实生活中的男人们为了追求他个人所谓的坚定信念,在拼搏中折磨着自己,虐待着自己。来自事业的压力和感情上的受挫,使他充分体味了人间的冷暖生活。因此,越来越多的男人觉得自己活得太累,整天都要面对这些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同时,男人们爱面子,极强的自尊心在作祟,使得他不会轻易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疲惫与不安。他们压抑着自己的不安,掩饰着自己的疲惫,即使面带倦容,依然是一副勇士的姿态。男人们“累着并搏击着”!

中国的男人历来便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豪言壮语。男人落泪,会被看成是多愁善感的人,甚至被视为弱者和耻辱。人们常说:“女人的眼泪是水,男人的眼泪是珍珠”。既然是珍珠当然不会轻易流掉。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男人喜欢收藏自己的感情,将其包裹的严严实实。同时也在刻意的收藏着自己的眼泪,不会让其随意流淌。而事实上,人类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父母亲情,夫妻真情,兄弟手足情,朋友生死交情,亲人的离别之情等等,这些大喜大悲都应该得到及时的宣泄和释放。而男人们强忍住就要流淌的眼泪,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日益积累的压力与烦闷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和释放,男人的身体被透支,男人的心理在扭曲。因此,借酒消愁者、通宵狂欢者、泄私愤寻机报复者等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男儿有泪不轻弹”对男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美国圣保罗―雷姆塞医学中心精神病实验室专家研究发现,这个实验室的专家曾对200多名男女进行过为期一个月的“哭泣试验”,结果有85%的女性和73%的男性说他们大哭一场以后心里舒坦了许多,压抑感测定平均减轻40%左右。试验结果还表明,男性哭的能力显然不如女性,他们哭的次数只有女性的1/5,并且有45%的男性哭时眼泪只在眼圈里打转而掉不下来,可绝大部分女性的眼泪都能夺眶而出,只有6%的女性眼泪掉不下来。专家认为,一味抑制哭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哭泣本来就是人类宣泄情感最直接、最自然的一种方式,而眼泪可以维持眼球表面的湿润,保持角膜的透明性,还有冲洗和消除飞进眼内的灰尘,稀释和中和酸碱浓度以及消毒和杀菌作用。同时,眼泪可以缓解人的压抑感。人们通过对眼泪进行化学分析发现,人体排出眼泪,可以把体内积蓄的导致忧郁的化学物质清除掉,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保持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因此人们完全可以用哭来遣散怒气,排解忧愁。既利于排毒,还可以舒脾健肺,养颜防老。

而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当女性内心压抑和苦闷时,她可能会找朋友倾诉,以求得理解和帮助,当痛苦难忍时,她甚至会大哭一场,使情绪得以暂时缓解。而许多的男性朋友们更习惯于控制他们的感情和眼泪。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是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等于是慢性自杀。长期不流泪的人,患病率要比流泪的人高一倍,这可能也是女性比男性长寿的原因之一。在经常强忍极度悲伤而饮泪的“硬汉”中,溃疡病和肠炎的发病率比其他人高许多,这与悲痛时机体内所产生的毒素未能得到及时排除有关。另外,男人还易患:高血压、心脏病、障碍等。

当男人在面对工作压力、就业压力、住房压力、心理压力时总是会一味的忍耐、憋屈而得不到及时的宣泄,日久天长,可使男人产生诸多消极情绪,如烦躁、郁闷、害怕、恐惧等,甚至患上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而许多男人面对诸多压力时,就会选择一些不健康的方式来解脱苦恼,如吸烟、喝酒、开快车、疯狂玩电子游戏、看恐怖片、去夜总会等等。这些无疑对男人本来就亮起红灯的身心健康再一次雪上加霜。诸多影响男人健康隐患的存在易致男人早衰或因病而"猝死",尤其近年来男性的自杀率又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社会里,中年男性既要承担工作上的重任,又要挑起赡养老人和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从而成为心理负荷最重的人群。所以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应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男人心理学感情范文5

中国古话说,“一次不忠,万次无用”。外国俗语说,“Once a cheater, always a cheater.”那么是不是真的有所谓的出轨基因,在操控着男人的大脑?让他们如此的飞蛾扑火,义无反顾且不计后果。

个人原因

生理上:

我们对男性的共识是,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确实,男性脑子中出现嘿咻的场景是每7秒一次。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说,男性在抚育后代的作用中是尽可能多的播种。为了繁殖有着自己基因的后代,在动物界,雄性动物甚至会屠杀幼小的动物,迫使雌性动物和自己,产生自己的后代。

男性追逐新鲜的刺激。在人们的需求中,性作为一种低级需求,得到满足的方式也是简单粗暴的。新刺激更能唤起男性的兴趣。有研究者在小白鼠实验中发现,已经对固有伴侣不能性的雄性小白鼠,在见到新的雌性小白鼠后,一改一蹶不振的样子,瞬间雄风再振。

心理上:

然而,人毕竟不仅是食色性的简单生物。影响男性出轨与否的原因也不会仅仅是出于生理冲动。心理学家们认为意志力弱,契约精神弱的人们更有出轨的可能性。另外,在西方国家,个人信仰或者政治取向也对出轨行为有着很强的约束力。甚至,个人地位也会影响到出轨的情况。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权利越大,出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环境原因

另外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来自于他们的狐朋狗友们。婚姻顾问M. Gary Neuman的调查发现77%的出轨男性有出轨的男性朋友。然而,首先,人以群分,相同特质的人总是有互相吸引的作用。人们总是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这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本能。很有可能在他们称兄道弟之前,他们就是一样的渣,之后一拍即合也就成了无不分享的兄弟。其次,人们的行为,甚至价值观也是时常受到朋友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辈压力(PeerPressure),同辈压力是指人们在一个群体中受他人的影响而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或者行为,来和群体的共同态度,价值观,行为保持一致。为了在朋友圈子中得到认同,有些男性也就自愿,不自愿的迈上了出轨这条贼船。

双方原因

情感上的交流:

在交往过程中,开始总是浪漫,之后就幻化成柴米油盐。但是,在平淡的婚姻关系中我们往往容易忘记掉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就是,坐下来谈谈心。这看来很简单却很风月的事情总是在琐碎的生活事,忙碌的工作事,以及糟心的养孩事中被挤的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人们是渴望交流的,我们有语言,发明文字,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社交,能够更好交流我们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示,在爱恋关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感交流的作用也越大。也就是说当两个人在一起交往久了以后,之前的一些外貌等外部条件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双方更看重的是内在的交流。

其实,不仅是女人需要情感的浇灌,男人也一样在情感上是有渴望的。在伴侣关系中,双方都从中获得一种归属感。而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属感理论(Belongingness hypothesis)认为,每个人类都需要一段稳定,积极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给我们带来的正向的情绪交流对我们的行为,情绪,和思想都有重大的影响。

婚姻顾问M. Gary Neuman对200名出轨过和没有出轨过的已婚男士做了调查发现。48%的男性认为情感上得不到满足是他们出轨最主要的原因,而因为在性生活上不能得到满足出轨的只有8%。调查表示男人虽然不善于表达情绪,但是他们也是有情绪的。从该调查结果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男性在生理上先天有着寻求更多的需要,但是,在我们的文明社会中,更多男性并不是真的因为生理冲动而出轨的。我们的女同胞真的要考虑一下,我们平时有关怀到自己的另一半的情绪,情感了么?我们是有多久没有坐下来好好的谈谈心了呢?

这里再分享一下M. Gary Neuman问卷调查的其他一些结果。68%出轨的男性表示从未想过自己会出轨,并且对自己出轨的行为感到后悔。40%的出轨男性是通过工作关系遇到出轨对象的。(小心男人的各种加班借口哦!)

最后,只有12%的出轨男性表示小三在外貌上比自己的妻子更有吸引力。这个有趣的结果告诉我们,想要自己的男人不出轨,并不是打扮好自己就万事俱备,更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平时情感上的沟通。

男人心理学感情范文6

ス丶词:女性;性别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3-0144-03

收稿日期:2008-03-27

作者简介:桑希君,安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党总支书记、讲师。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中,“男强女弱”、“男优女劣”都是一种恒常的社会性别观念。其实,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客观地说,大自然造就了男女两性,在赋予两性不同的构造和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两性各自不同的性别优势。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的性别角色特征,如温柔、善良、敏感、细腻、有耐心、善解人意、责任心强、认真周密、善于言辞、注重向男性学习、形象姣好、声音动听,以及与生俱来的亲和力、灵活性等等,使女性在许多领域都表现出了独特的性别优势。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女性的社会意识不断增强,参与程度日益提高,她们以自身的特殊优势和潜能,完全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女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沟通优势

バ睦硌У挠泄匮芯亢蜕缁嵫д吖赜谀信性别差异的相关调查都表明,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优于男性,她们吐字清晰,声音动听,口齿伶俐,善于言辞。同时,女性的本性同活泼的气质最相适应,她们性格随和,平易近人,举止文雅,温和可亲,富有朝气,因此,在沟通能力方面,比男性有着明显的优势。

ピ谛4笱生多处于青春期向成熟期的过渡时期,面临着人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如政治信仰、人格完善、恋爱交友、考研就业等很多方面都可能会有一些迷茫和困惑,一些偶发事件如违纪受罚、成绩滑坡、就业不顺、人际交往障碍等也随时会增加他们的思想压力,使其出现内心的苦闷和焦虑。现在的大学生又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长大的,十多年紧张学习的挤压,使不少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甚至有自闭倾向,因此对他们只能通过平等的互相交流式的促膝谈心、解疑释惑,才可能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女性的语言天赋、容易接近的温和可亲,使她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彰显沟通的优势。一方面,女性一般比较“愿意说”、“喜欢说”,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论是群体性的还是个别人的,她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开展说服教育工作,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另一方面,女性比较“善于说”,她们往往能把深奥的道理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清楚明白,浅显易懂。而且她们讲话时一般都能做到态度亲切和蔼,语调抑扬顿挫,声音悦耳动听,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她们能创造出学生听得明白而且比较愿意听的最佳状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更加明显。

二、女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优势

ジ咝K枷胝治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它的工作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大学生,是大学生的思想,工作的目标是让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以建立与大学生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因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双方参与者,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关系是否和谐,大学生是不是真正接受和认同教育者,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好坏。而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女性比男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天然的优势。

ゴ有睦矸⑸学的角度来说,女性天生比男性敏感,而且具有细致的观察力。研究发现,女性在情感的感知和表达方面,具有男性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感受到男性所不能感受的东西,对事物的观察更为细致、敏锐、准确。专家们认为这是女性先天赋有的特性,其原因和女性哺育孩子的过程有关,在孩子降临人间一直到会说话的一年多时间内,母亲就是靠观察来体察和满足婴儿的需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女性善解人意、耐心细致的天性。也正因为这种母性本能,女性多情感丰富,心地善良,富于爱心。

ヅ性这种内在的情感优势、自然流露的母性慈爱,以及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力,使她们更容易在工作中创设健康和谐、信任合作的温情氛围,也使她们比较容易获得工作对象的认可,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成效。首先,女性的柔情和善良,使她们更容易亲近她们的工作对象。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生病或者遇到困难时,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一般来讲,这样的温柔体贴、细心耐心,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做得到,做得好,做得真实自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女性的柔情和善良,可以很容易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师生间心无芥蒂,关系和谐,学生“亲其师”,自然就容易“信其道”。其次,女性的直觉、敏感和细致的观察力,使她们能更容易地准确捕捉和体察大学生的心态与状况,能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动向,有助于她们适时地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从而思想教育更有的放矢,确保收到实效。再次,女性的善解人意,使她们更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更容易进行换位思考,有助于把冰冷、严格、刚性的规章制度诠释得富有人情味,从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利于规章制度的有效推行和落实。

三、女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优势

ッ拦佐治亚州教育中心心理学博士门得尔松在经过大量调查后得出结论: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更难得的优良个性品质,如:敬业精神强、善于思考问题、耐心更好、坚持性强、作风民主等等。而这些优良个性品质使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对于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男性思想政治工作者自然也有他们独特的地方,但是女性一些独特的个性品质,使她们在开展这项工作方面具有比男性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有别于男性的工作风格。

比如,女性敬业精神强,对工作和事业的忠诚度高。女性的人生需求一般都比较现实,往往比男性更加珍惜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对自己已经选择的工作和事业更执着、更投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说是高尚的、神圣的,但也是繁杂的、平凡的,教育的成果是大学生思想、情感、意志的变化,有的仅仅表现为一些行为没有出现、一些事故没有发生,甚至有的思想行为原则要等到学生进入社会以后才会显示出学校教育的影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就往往难以体现。而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工作节奏适度紧张、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工作内容相对固定的特点,它没有更多变化,年复一年,循环往复,波澜不惊。这样的工作,往往会让男性感到挑战性不强,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但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她们都会认真负责地、耐心细致地去做每一项具体而繁琐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表现出很强的敬业精神。她们不仅仅把教师这个职业看成谋生的手段,更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崇高使命,在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中享受人生的乐趣,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再比如,人人都喜欢的赞美之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口,而且能运用自如。在工作不顺利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女性往往更坚韧,更能够吃苦耐劳,能够以惊人的毅力渡过难关。在工作中男性往往以发号施令显示自己的权威,采取粗线条的甚至是粗暴的方式处理问题,女性往往更容易做到尊重别人,平等待人,有利于形成民主亲和的工作作风。近年来,在管理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性化、情感型的女性化工作模式即将取代权威型、命令型的男性化工作模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在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女性善于把自己优秀的性别角色特征运用于教育和管理之中,形成女性独特的工作风格和工作模式,因此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四、女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品格优势

コて谝岳矗人们在对待男女两性的态度方面有不同的标准,并以此形成固定的性别刻板印象。一般认为男性坚强、勇敢、有事业心、雄心勃勃,而女性温柔、细腻、依赖、善解人意,所以,女性要和男性平等竞争,必须以男性为榜样,向男性学习。而且社会上对于女性向男性学是持宽容和鼓励态度,但对于男性向女性学习却持鄙夷和轻视态度。这原本是一个男性文化占统治地位情况下的一种性别不平等现象,但在客观上却为女性优化自己的性别角色特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ヒ话憷唇玻男性重理智,女性重感情;男性更威严,女性更和善;男性刚强,女性柔韧;男性比较果断,女性比较审慎;男性更侧重于抽象概念,女性更关心具体事物。美国心理学家下结论说:男女都可能具有分析性思考、创造力和高智商,在这方面的测验中,分数高的男子要比分数低的男子更富于女性气质,反过来,女子则是分数越高越富于男性气质。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压抑自己身上异性特质的发展,这种抑制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受到限制,这就是美国学者麦金农提出的抑制理论。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双性化性别特质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ピ诹叫曰ザ的过程中,女性总是习惯于以男性为榜样,善于吸取男性的一些性别优势,使自己形成融合男女两性气质的双性化性别特质,从而帮助自己走向成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女性工作者在充分利用自身性别优势的同时,普遍能比较谦虚地、主动地向男性学习,让自己在工作中既有女性的温柔、细腻、富于情感,又拥有男性的刚强、果断、意志坚定,往往能表现出跨性别行为。她们真正关心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信任、热情、尊重、理解,对工作认真细致、敬业奉献、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这种主动学习的姿态,这种融合了男女两性气质的双性化性别特质,使大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双性化性别特质也代表着一种变革和发展的潮流,而女性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其独特的性别优势与这种潮流自然地融为一体,在推动女性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进一步提高。

プ苤,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男强女弱”观念和现象,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而不是男女性别的自然选择。实际上,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女性已经成为一个亮丽而且优秀的群体,她们不仅不是“弱者”,反而有着独特的性别优势。在未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女性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禀赋优势,扬性别之所长,用先天之所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罗慧兰.女性性别优势与管理风格[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3).

[2]秦均平.变迁与冲突:中国人的性别角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