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购业绩总结范例6篇

导购业绩总结

导购业绩总结范文1

转瞬间已经又到年底,今年在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对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公司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与学习,在专业技能上、思想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这一年的我公司在淮阴区政府采购项目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下面我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介绍这一年来我们公司的工作总体内容:

1、项目数量全年共开展政府采购项目24个,项目总预算价约1900万元,中标总金额约1800万元,项目数量和规模还有待提高,在完成这些项目的同时,业务能力、服务水平、认知能力、把握项目全过程的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2、的一个项目在招标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的案例分析:

淮阴区城区解困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东城美居小区采购变压器项目起初是公开招标项目中的一标段流标后,因项目数额未超过50万,改为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在公开招标时曾因下面这条资格条件有争议:投标人提供所投变压器产品自2013年以来在省电网设备和产品采购活动中的中标业绩5份(含)以上(以中标通知书或采购合同为准)。

在开标时清江变压器就以浙江省某单位业绩合同5份提交开标现场,引起争议:招标文件设定的省网是指江苏省电网设备产品采购活动中的中标业绩,而清江变压器厂提供的是浙江省的中标业绩,评委小组也一致认为此业绩不符合资格条件要求,引起争议之后,评委提议让清江变压器授权人在网上联网查到该厂家提供的业绩属于省电网设备产品采购活动中的中标业绩,当场在开标室查询一直没有结果,但最终以符合资格要求的投标人不足三家而流标。

二次挂网是以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制定文件前应采购人提议让我电话征询前期来参与投标的各家供应商,综合考虑之后其业绩条件调整为:谈判供应商提供所投变压器产品自2013年以来在江苏省电力居配工程招标业绩中的中标业绩1份(含)以上(以中标通知书或采购合同为准)。

挂网直至开标前一天采购人和公司分别接到清江变压器厂的电话,称第一次参标的几家供应商均没有江苏省居配工程中有业绩。谈判现场清江变压器没有参与本次谈判,共三家供应商响应本次谈判,经谈判小组审查各家供应商均符合资格条件要求。且在谈判现场有供应商提出对友邦变压器的业绩的质疑,针对供应商提出的质疑,谈判小组再次针对友邦提供的业绩审查,最终认定该业绩符合本次谈判的要求,推荐为第一成交供应商。

在结果公示期内接到清江变压器以个人名义发的质疑函,针对友邦的业绩真实性提出质疑。

分析:引起质疑投诉的焦点是资格条件中要求参与谈判的供应商必须提供江苏省居配工程业绩1份。本案质疑反映了政府采购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即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应当如何认定?如何处理?

如果供应商确实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的,应当认定中标结果无效,并依法进行处罚。《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 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采购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

(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

(三)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机构恶意串通的;

(四)向采购人、采购机构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五)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采购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六)拒绝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

供应商有前款第(一)至(五)项情形之一的,中标、成交无效。

本案例中友邦变压器已经提供业绩证明,证明该业绩属于江苏省居配工程业绩。后期友邦变压器又在提供业绩的供电系统开来了证明材料,采购人代表和监管部门成员共同去了镇江句容供电公司实地去考察,证实该业绩符合本次采购文件的资格要求。

 一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在即将迎来新的一年中,我们会继续不断的努力,每一年都有自己的进步,每一年都会有自己的成长! 

导购业绩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证券市场企业并购绩效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发生在证券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及其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在评价采用事后股价变动分析法和经营业绩分析法,分别对并购发生日前后短期内股票价格的变动和较长时期内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评判,旨在说明并购行为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1)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行为从总体上看具有一定的正绩效;(2)并购绩效的取得,主要依赖于优、劣资产的简单置换和关联方之间的不等价交易,而不是通过并购实现了协同价值,提高了双方的经营效率。(3)不同样本组的并购绩效表现不一:纯粹的混合兼并效果不佳;控股权无偿划拨以后,上市公司业绩恶化;高科技公司买壳后,上市公司业绩迅速提升。(4)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并购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5)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

1.导论1.1研究的背景及目的自1897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历了五次大的并购浪潮。以美国为例,第一次大并购主要是大公司为追求规模效应进行的横向兼并;由于横向兼并受到反垄断法的限制,第二次并购是以大公司的纵向兼并为主要形式;第三次并购浪潮的主要特征是混合兼并即跨行业兼并;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信息、通信、计算机等技术手段的推动,使小企业得以兼并大企业,因此杠杆收购成为第四次并购浪潮的特征;始于1994年的规模宏伟的第五次并购浪潮,以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主,多属强强联合的战略并购,合并的目的主要在于优势互补,强化企业的市场地位,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也掀起并购、重组浪潮,1997年和1998年更是成为“资产重组年”。据统计1997年发生405起资产重组事件[原红旗,吴星宇,1998],1998年发生企业重组事件705起[宋亚宁,1999]。重组板块受到投资者的热情追捧,也成为市场炒作的重要题材。1999年和2000年重组势头有增无减,2001年初三联集团重组郑百文更是成为股市热门话题。然而,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的并购事件中,多数并不成功。麦肯锡公司曾研究了1972~1983年间英美两国最大工业企业的116项收购案例,以1986年的财务资料为分析数据,结果发现失败率为61%,默塞尔管理公司也对200家大型公司的合并作了调查,发现合并后的3年内有57%的合并企业的盈利落到了同行后面。这使人们有理由担心,管理水平相对很低,而目标公司又多是“丑女”的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究竟如何?是否能够通过并购实现协同价值,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业绩?并购仅仅处于资本经营的层面,还是以生产经营作为依托?本文试图对我国证券市场并购行为进行研究,以回答上述问题,并对我国企业并购在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营运效率和证券市场质量方面的功能做出基本评判。1.2文献资料回顾关于并购的绩效,西方学者存在许多相互对立的观点。一些人认为并购增加了社会财富,提高了效率,使资源得以最充分和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增加了股东们所拥有的财富[Jensen,1984]。另一些人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被收购的公司已经很有效率了,这些公司被收购以后,其经营并没有改善[Magenheim和Mueller,1988;Ravenscraft和Scherer,1988]。也有人断言,股东们所获得的仅仅代表了一种将财富从劳动力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手中转移出去的再分配[Shleifer和Summers,1998]。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并购活动是投机者阴谋的体现,在他们身上反映了社会的疯狂,其行为加剧了过度的负债,损害了所有者权益[Rohatyn,1986]。甚至有企业家也对兼并的作用表示怀疑。巴菲特(Buffett)就认为,以低价购买“癞蛤蟆”似的目标公司给予“亲吻”带来的奇迹太少了,有些兼并之所以很成功是因为目标公司在被购买时就已经是“王子”了。即认为并购并不能改善一个公司的经营业绩。总体而言,国外学者关于并购绩效的研究比较多,提出了许多兼并与要约收购之所以发生的理论,主要有:效率理论,信息与信号理论,问题与管理主义,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市场力量,税收,再分配理论等等。在实证领域,西方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考察并购事件对投资者超额收益的影响,对理论和假设进行检验。以美国为例,《财务经济学周刊》(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在1983年发表了对兼并与要约收购活动的研究概要。詹森和鲁贝壳在其综合性摘要文章中,对13项并购活动的抽样研究结果进行了回顾。他们的概要表中展示了在成功的要约收购活动中目标企业股东的正收益率为30%,在成功的合并活动中目标企业股东的正收益率为20%;杰拉尔,布莱克利和奈特(1988)概括了对1962年到1985年12月间的663起成功的要约收购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不同年代目标企业股东所获得的超额收益率不同;在对经验研究结果的概括中,詹森和鲁贝壳认为在成功的要约收购中,竟价企业的超额收益率为正的4%,他们还估计在兼并活动中竟价企业的超额收益率为零;杰拉尔,布莱克利和奈特(1988)考察了几十年中收购企业股东的超额收益率,发现60年代为正的4%,70年代跌至2%,80年代则为负的1%;布雷德莱、迪塞和基姆(1988)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尤、凯弗斯、史密斯和亨利(1986)研究了1975年~1984年6月间133起并购活动中目标企业和竟价企业股东的超额收益率,还提供了频率分布。我国关于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始于1998年。原红旗和吴星宇(1998)以1997年所有重组的公司为样本,比较了公司重组前后四个会计指标,发现重组当年公司的每股盈余、净资产收益率和投资收益占总利润的比例比重组前一年有所上升,而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会计指标变动的幅度与公司重组的方式及重组方的关联关系有关。孙铮和王跃堂(1999)研究了同样的样本之后,并把重组公司的业绩变化与非重组公司的业绩变化进行比较,发现重组业绩有显著提高,但是它们发现公司重组前后业绩的变化与重组参与方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无关。陈信元、张田余对1997年沪市资产重组的股价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市场对资产重组有一定反应,股权转让、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类公司的股价在公告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市场对兼并收购没有反应。高见、陈歆伟(2000)对1997年沪深两市所有样本资产重组的效应进行研究,发现了影响市场反应的若干因素。以上学者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但由于我国股市起步较晚,证券市场的兼并收购近几年才大规模兴起,因此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我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性和投机性导致股票价格不能反映其真正价值,因此仅根据并购事件的市场反应解释并购绩效,结论有一定的偏差;2.并购是一项复杂的企业经营活动,并购绩效的释放需要时间,只研究并购后当年的会计数据变化难以说明并购是否成功;3.不同动机、不同行为主体、不同类型的兼并收购其绩效应当不同,只对整体样本进行研究分析,所得结论比较笼统,难以根据结论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针对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实证研究时,主要考察并购后几年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并将市场并购行为按照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并且对企业并购的成功率进行统计,以期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对各种类型的并购绩效做出客观评价,探索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从而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1.3本文的研究视角涉及证券市场的兼并收购按照并购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方式:一是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二是非上市公司并购上市公司,也就是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即通常所说的买壳上市;三是上市公司并购上市公司。第三种并购行为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前两种并购行为的绩效。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并未对“绩效”给出明确的定义。本文认为绩效就是某一行为或事件所产生的后果、效果。对企业来说,并购绩效就是并购行为使企业价值发生变动的效应,企业价值增加,说明并购绩效为正,企业价值降低,说明并购绩效为负。基于此,本文研究并购绩效实际上主要是研究市场并购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1.4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目的是对我国证券市场并购行为的微观和宏观绩效做出基本评判,为了获得具有说服力的结论,我们采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实证研究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因为纯粹的规范研究可能会流于空洞,缺乏说服力;而纯粹的实证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缺陷:研究过程和结果会受到特定样本和时间段的影响,因此不可能捕捉到并购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全部影响。定性研究有助于我们掌握并购事件从那些方面影响了企业的价值,而定量分析则有助于我们判断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对于如何衡量公司经营绩效,国外一般有两类方法,一种是事后股价变动分析法,即衡量中长期股价和股票收益率的变动;另一种是经营业绩分析法,即针对财务报表和会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市场半强势有效的前提下,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公司价值,因此事件期内股票超额收益率既可反映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我国证券市场远未达到半强势有效,许多公司的股价远远偏离股票的真实价值,因此依据股价变动计算的超额收益率也就难以真实反映股票价值的变动,计算超额收益率只能考察并购事件对并购方或者目标公司投资者短期收益的影响。经营业绩分析法克服了市场因素对绩效评估的干扰,能够真实反映事件对企业经营能力和业绩的影响,本文认为在我国目前市场特征下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并购绩效评估方法。其缺点主要在于:并购事件后,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和会计数据的因素可能是多样的;一项战略并购对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仅分析并购前后几年会计数据的变化可能无法发现并购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全部影响,而较长年度的分析又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干扰。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公司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通过研究并购发生前后股票超额收益率考察企业并购行为的短期绩效,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并购后几年内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考察企业并购的较长期绩效。2.我国证券市场并购短期绩效的实证分析2.1研究方法研究公司并购的短期绩效,实际上就是检验股价对公司并购公告的反应。即通过研究公告日前后股价变动,分析、考察并购事件期内公司股东的超常收益。衡量一个事件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第一步是制定一个事件期。通常以宣布日为中心,宣布日在事件期内被指定为第0天。确定事件期的目的是为了捕获该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全部影响。较长的事件期间可以保证捕获到全部的影响,但容易受到不相干因素的影响,故西方学者研究的事件期一般为-40天到+40天。超常收益的计算步骤如下:l计算每家公司在事件期内每天中的预期正常收益l计算事件期内每天的实际收益Rjtl计算每个样本公司每天的超常收益rjt=Rjt-l计算平均超常收益,N表示检验的样本公司数目l计算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累积平均超常收益代表并购事件对所有样本的总体平均影响。对于预期收益的计算一般有三种方法:(1)均值调整的收益计算法。即选择一个“清洁期”,比如从-240到-41天,通过计算“清洁期”的平均日收益获得,。(2)市场模型法,也就是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方法,使用该模型也要选择一个“清洁期”,对此期间内各天进行回归分析,其模型是,其中Rmt是第t天市场指数的收益,通过回归分析归算出和的估计值,记为和,然后代入市场模型,估算出事件期内每一天的预期收益。(3)市场调整的收益计算法,即把每家公司在事件期内的预期收益等同于当天市场指数的收益:=Rmt。2.2研究结果分析由于数据收集的困难,本文没有进行企业并购短期绩效的统计检验。但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实证检验结果,本文引用他们的结论并加以分析。陈信元、张田余(1999)对1997年沪市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分析,发现股权转让和兼并收购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市场对股权转让和兼并收购的反应是不同的。股权转让的上市公司在公告日前CAR(平均超额收益率)有上升趋势,在公告前一个交易日,达到峰值,在公告日后,出现了下跌的趋势,但在公告后几天内仍显著的大于零。兼并收购的上市公司在公告前市场反应冷淡,公告后有一定上升趋势,但并不明显,统计检验结果与零值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公告日前后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行为几乎没有反应。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并购特点,本文对上述市场反应分析如下:(1)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规范,信息披露不够严格,监管手段不够到位,因此存在信息过露的问题。某些大户和机构基金通过特有的渠道在公告前就掌握了信息,利用资金优势抬高股价,获取超常的收益,这是股权转让的CAR在公告前上升幅度很大,而公告后又回落的主要原因。但是庄家之所以能炒作这个题材,是因为市场对股权转让这种重组方式寄予厚望。股权转让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相对较差,或是主业赢利能力逐步下滑,或是失去配股权,或是扭亏无望,而受让其股权的多是一些具备相当实力的公司,其目的是为了买壳上市,因此投资者相信新的大股东入主后,必然会通过劣质资产的剥离和优质资产的注入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从而提高股票价值,超额收益率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业绩的正预期。另外,买壳上市的目标公司一般业绩较差,因此流通股股价较低,这为股权转让前后的股价上扬提供了价格空间。(2)市场对兼并收购行为反应冷淡,原因可能如下:l有能力对外兼并收购的上市公司本身已具有较强的实力,业绩优良,股票的价格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市场难以操作过高的股价。l投资者对企业兼并收购行为的预期不是很好。这是因为进行兼并收购的公司本身资产规模较大,而由于我国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复杂性,市场上难有强强联合的战略并购,一般目标公司规模都较小,业绩一般,“大鱼吃虾米”式的并购并不能带来公司业绩的迅速提升。l大多数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占控股地位,这导致许多兼并行为并非是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理性市场行为,而是政府撮合、组织下的“扶贫救弱”行为,理性的投资者不会对这类并购行为做出正面反映。2.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上分析了买壳上市和兼并收购的短期绩效。结论是:买壳上市的目标公司的投资者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而兼并收购公司的投资者则不能获得超额收益。然而上面的分析是不尽完善的。这是因为:(1)分析的事件期比较短,可能难以捕获并购行为对股价的全部影响。(2)不同目的、不同背景的并购行为其绩效是不同的,市场反应也应当不同。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应当对并购行为细分,以考察市场对不同并购行为的反应。例如,买壳上市可以分成以下几组样本分别考察市场反应:股权有偿转让、股权无偿划拨、目标公司有配股权、目标公司无配股权、受让方为高科技公司等。上市公司对外兼并收购则可以分成以下几组样本:同业兼并市场反应、混合兼并市场反应、目标公司规模较大时市场反应、零值或承债兼并市场反应等。通过对样本的细分,可以研究投资者对政府行为下的并购、市场行为下的并购,目标公司绩优、目标公司绩差,同业兼并、混合兼并的不同反应。此外,可以将投资者的反应与并购后公司业绩进行比较,考察市场的理性程度。3.我国证券市场并购的较长期绩效分析在分析企业并购绩效时,单纯的股票价格收益分析,难以识别股票价格变化究竟是起因于样本公司预期真实收益的变化,还是起因于市场效率因素产生的错误定价。特别在我国证券市场,市场的投机性导致股价不能反映股票的真实价值,因此依据股价变动计算的超额收益率也就难以真正反映并购引起的股票价值的变动,计算超额收益率只能考察并购事件对并购方或者目标公司投资者短期收益的影响。并购的真正效应只能通过研究并购前后企业的经营业绩变化进行评判。3.1样本选择3.1.1样本选择的原则本文以1998年发生兼并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证券市场并购行为的较长期绩效。之所以选择1998年的样本是因为财政部[1998]66号文《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对企业兼并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统一规定,因此,1998年及以后企业对兼并收购的会计处理比较规范,数据的可比性比较强;此外,考虑到兼并收购的绩效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并购后的分析时段不能太短,选择1998年样本则可以获得并购后三年的会计数据。根据1998年全部上市公司年报筛选出样本公司,样本公司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必须是98年以前上市的公司。(2)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买壳上市只选择股权无偿划拨和国家股、法人股有偿转让两类样本,二级市场收购流通股以及原大股东以上市公司股权出资导致股权转让、上市公司母公司被整体兼并导致控股权转移因不具有普遍性,样本太少,所以不予分析。(3)上市公司对外收购兼并的样本公司必须在年内未发生其他重大重组事件,如:股权转让,重大资产置换,资产剥离等。(4)样本公司1997~2000年的财务数据均可得到。本文研究所使用的财务数据来自各个样本公司97、98、99、2000年的年报,我们假设年报中的数据是真实的。通过筛选,共选出样本公司164家,其中买壳上市样本56家,上市公司对外兼并108家。3.1.2样本分类原则本文将所有样本按照不同并购主体不同分成两大类:上市公司对外并购和买壳上市,分别考察每一类样本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上市公司对外并购按照交易双方关系可分为关联方并购和非关联方并购。[1]关联方并购由于双方的特殊关系,并购动机比较复杂,并购中可能存在内幕交易和不等价交易现象,分别考察关联方并购和非关联方并购的绩效,有利于分析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混合并购一度在我国证券市场比较流行,然而根据国外的经验混合并购往往弊大于利,将上市公司对外并购样本中的纯粹混合并购样本列为一组[2]可以考察我国证券市场混合并购的效果。零值或承债兼并[3]的目标公司一般资产质量较差,债务负担沉重,这种并购大多是政府倡导下的“扶贫救弱”行为,其绩效如何令人关注,因此,将所有进行零值或承债兼并的上市公司列为一组考察其并购后的业绩变化具有实际意义。根据上述考虑,上市公司对外并购类样本分组情况如下:第一组:关联交易样本,共38家第二组:非关联交易样本,共70家第三组:混合并购样本,共12家第四组:零值或承债兼并样本,共12家买壳上市样本中,我们认为控股权无偿划拨是政府主导下的并购,而控股权有偿转让则相对来说市场化成分多一些;上市公司有配股资格说明上市公司在股权转让时资产质量较好,无配股资格则说明转让时公司资产质量较差;高科技公司买壳上市是1998年市场炒作的重点题材,高科技公司买壳上市的绩效如何,对于调整传统产业占绝对优势的市场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买壳上市的样本公司按照不同特点分组。分组情况如下:第一组:股权无偿划拨样本,共12家第二组:国有、法人股有偿转让样本,共44家第三组:有配股资格样本,共30家第四组:无配股资格样本,共26家第五组:受让方为高科技公司样本,共14家3.2研究方法本文选择五个财务指标衡量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即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简称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率。主业收入增长率反映了并购后公司规模的扩张情况;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主业的赢利能力,实际上体现了公司资产的优劣;ROE反映了公司净资产的赢利能力,是除每股收益外最重要的财务指标,选择ROE可以避免由于股权稀释或增加对盈余指标一致性的影响,而1999年3月27日中国证监会的《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的通知》亦指出,配股必须保证最近三个完整会计年度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本文认为不能仅仅根据ROE的变动判断公司业绩的变化,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配股行为比较频繁,公司在配股后股东权益大幅度增长,而这部分资产产生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配股当年ROE可能有所下降,但并不能说明公司业绩下滑,所以本文选择净利润增长率和ROE变动率两个指标共同反映并购后公司赢利能力的变化。上述五个指标的计算方法是:1.根据年报查出每个样本公司1997年~2000年各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和ROE。2.求出每组中所有样本各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之和。3.主业收入增长率=(后一期主业收入-前一期主业收入)/前一期主业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之和/主营业务收入之和,净资产收益率以股东权益为权数加权平均求得,净利润增长率和ROE变化率的计算方法与主业收入增长率的算法相同。3.3研究结果分析3.3.1上市公司对外并购后业绩变化(表1)并购扩张总体样本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10.6412.12

199816.9922.505.7610.66-12.05

199916.6422.675.7310.46-1.93

200020.4921.947.359.72-7.08

总体来说,对外并购的上市公司并购前的业绩好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4],并购后各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和ROE也均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说明对外并购扩张的上市公司整体实力较强,并购后也依然具备相当优势。从表1看,主业收入逐年增长,主营业务利润率也较并购前有较大提升,说明对外并购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主业的赢利能力。并购后净利润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远低于主业收入的增长幅度,ROE则逐年下降。这说明:一方面,并购后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没有相应提高,费用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收入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企业通过配股融资实现了净资产的快速增长,但资产的扩张并没有带来利润的相应增长。从单个样本统计看,对外并购以后,有44家样本公司业绩明显下滑[5],占上市公司对外并购总样本数的40.7%。通过对分组样本业绩变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如下几个特点:a.关联方并购绩效好于非关联方并购绩效。(表2)关联交易样本组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10.2412.93

199817.8622.22-1.0910.76-16.78

199917.1323.4120.9211.9711.27

200016.9822.5422.5212.595.16

(表3)非关联交易样本组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10.9611.47

199816.2822.7311.9310.58-7.75

199916.2322.05-6.389.26-12.47

200023.4221.47-8.277.24-21.80

两组样本主业收入增长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变化趋势相似,但关联方并购,净利润在并购当年有所下降,然后呈大幅度增长趋势,ROE也在并购当年下降,然后逐步增长;而非关联方并购当年净利润增长,以后则呈现负增长趋势,ROE也逐年下滑,且明显低于关联方并购以后的ROE水平;非关联方样本组在并购前ROE高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但并购后的第三年已经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可见并购后公司经营能力下降,业绩下滑;从样本统计看,关联方并购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下滑的有10家,占本组样本数的26.3%,而非关联方并购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下滑的有34家,占本组样本数的48.6%。b.纯粹的混合并购效果不佳。(表4)混合并购样本组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8.9310.77

199816.6715.22-3.799.43-12.40

199913.2715.61-23.377.25-23.17

200010.9915.506.736.72-7.35

并购后主营业务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步下降,而且主业收入增长率明显低于对外并购样本的平均水平;主营业务利润率虽然比并购前提高,但是也明显低于并购扩张样本平均水平;特别是并购后上市公司净利润显著下降,低于并购前水平,ROE逐年下滑,且下滑幅度较大(到并购后第三年已经下降了37.6%);从样本统计看,纯粹混合并购后,公司业绩显著下滑的有7家,占本组样本数的58.3%,即超过一半的公司并购后业绩恶化。C.零值或承债兼并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不大。(表5)零值或承债兼并样本组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6.467.49

19985.4719.4610.316.06-19.08

199912.2721.2065.979.1951.65

200012.7721.526.778.06-12.32

零值或承债兼并后,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并购扩张总体样本水平;净利润显著增长,且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主业收入增长速度,说明导致净利润改善的因素不仅仅是主业收入的增长,还有一些外生因素(如,挂帐停息、减免税款等优惠政策);ROE并购前后变化不大,说明优惠政策的支持抵消了并购后不良资产对公司资产赢利能力的影响;从样本统计看,并购后业绩显著下滑和显著上升的公司均只占本组样本数的16.7%,影响不大。3.3.2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后业绩分析(表6)买壳上市总体样本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3.461.70

19980.9722.64283.776.03255.60

199911.4225.5886.1010.0466.47

200020.4024.88-11.167.51-25.17

总体来说,股权转让的上市公司转让前主营业务利润率和ROE均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说明壳公司整体资产质量较差。股权转让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逐年增长,但并购后当年和第二年增长速度较慢,远低于并购扩张样本水平;主营业务利润率较并购前增长5倍以上,而且并购后各年度均高于对外扩张的样本水平。说明新的大股东入主后进行了比较彻底的资产置换,虽然主业收入暂时没有大幅度提高,但优质资产的注入使公司主业赢利能力显著提高。净利润和ROE在并购后第一、二年大幅度提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主业收入的增长速度,第三年虽然出现下降趋势,但是ROE仍接近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说明买壳上市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赢利能力,然而企业业绩的迅速改善显然并非完全来源于主业赢利能力的提高,还有在不等价交易中注入利润、剥离亏损的因素。从样本统计看,股权转让后,上市公司主业赢利能力明显提高的样本有50家,占总样本的89.3%,业绩明显较并购前下滑的公司有20家,占总样本的35.7%。即14家公司主业赢利能力的改善并没有带来业绩的提升,占总样本的25%,这显然只能用不良资产太多、管理效率未见提高来解释。通过研究分组样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a.股权有偿转让公司的并购绩效好于股权无偿划拨的公司。(表7)股权无偿划拨样本组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0.01-6.41

199810.9419.95280.8110.48263.60

1999-5.1725.06-19.959.26-11.61

20006.1922.01-29.875.67-38.78

(表8)修正后的股权无偿划拨样本组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4.6410.28

199812.6618.3218.8010.15-1.30

1999-0.8622.73-23.588.09-20.28

20003.8820.47-41.404.17-48.41

股权无偿划拨的上市公司,总体来看,股权转移当年业绩提升显著,特别是净利润增长率达到280.81%,ROE增长了2.63倍,仔细研究样本发现,业绩的显著提升是深物业和湖南投资在股权转让前深度亏损,转让后大幅度赢利造成的。剃除这两个极端样本后,可以看出股权无偿划拨的公司业绩变化呈现如下特点:主业收入没有显著增长,主营业务利润率在股权划拨后明显提高;净利润在并购当年有较大提高,但随后大幅度下降;ROE则逐年下降,并购前ROE略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并购后第三年已经远远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比并购前下降了59.4%。可见股权无偿划拨后,虽然主业赢利能力显著提高,但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和业绩反而恶化。(表9)股权有偿转让样本组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4.99%4.62

1998-3.44%24.01%2.75%4.40-4.77%

199919.83%25.79%178.99%10.27133.65%

200015.83%28.14%-6.29%7.95-22.59%

股权有偿转让的上市公司,主业收入增长率高于无偿划拨样本组,而且主业利润率稳定增长,各年度指标均显著高于无偿划拨样本组;净利润增长率和ROE变动率波动较大,但总体来看,净利润和ROE均较并购前提高。从样本统计看,控股权无偿划拨样本中,有7家公司业绩明显下滑,占58.3%;而有偿转让样本中,有13家公司业绩显著下滑,占29.6%。b.无配股资格公司并购绩效好于有配股资格公司。(表10)无配股资格样本组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4.79-8.69

19982.7123.08134.483.18136.65

199913.1027.19219.3010.24221.74

200019.3425.94-10.296.72-34.42

(表11)有配股资格样本组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8.5711.80

1998-0.1122.37-14.918.14-31.03

199910.3424.5347.549.9121.75

200021.0924.19-11.488.06-18.70

两组样本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率均比并购前显著增长,相互差别不大。无配股资格样本组,控股权转让后净利润大幅度增长,ROE显著提升;[6]而有配股资格的样本组,净利润变化趋势不明显,波动较大,并购后各年ROE均低于并购前水平。从表面看,似乎并购业绩较差的公司,绩效反而显著。实际原因可能在于:无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差,利润和股东权益的基数小,因此较小的绝对数增长就可以带来较大的增长率;另一方面,买壳上市的目的在于配股筹资,并购无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后,必须迅速提高其业绩,才能早日达到配股条件,因此一般买壳方会对壳公司资产进行较为彻底的置换,同时注入利润,剥离亏损,实现公司业绩的快速提升。而有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本身ROE较高,买壳后即可配股筹资,没有迅速提升业绩的压力和动力,因此,买壳方在注入优质资产时,可能并没有进行彻底的资产置换和重组,管理效率也没有提高,导致主业收入和主业利润率增长的同时,公司净利润并未相应增长。C.高科技公司受让股权后,公司业绩显著增长。(表12)高科技样本组业绩变化(%)

年度主业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变动率

19973.254.89

199814.1325.67211.4212.70160.04

199917.5631.5562.8817.6238.70

200025.8131.30-6.179.98-43.38

高科技公司买壳后,上市公司业绩迅速提升,各项指标均比并购前大幅度增长,而且远远超过股权转让总体样本水平。[7]从样本统计看,买壳后,主业赢利能力显著提高的样本比例为92.86%,业绩明显提升的样本比例为57.14%,业绩明显下滑的样本比例为14.29%,均好于股权转让总体样本水平。这说明高科技公司买壳后,对上市公司进行了比较彻底的资产重组,注入了具有强大赢利能力的优质资产,使上市公司脱胎换骨,公司基本面发生根本好转,前景广阔。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成功的并购扩张必须立足于企业自身科技水平的发展。以上分析了不同主体,不同类型的并购行为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上市公司业绩改善并不一定意味着实现了并购绩效。因为,在买壳上市这种并购行为中,上市公司只是并购的目标公司,而目标公司业绩的改善,可能是优劣资产置换的结果,整个集团公司的业绩并不一定得到了改善。4.结论及政策建议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并购行为及其绩效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4.1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行为从总体上看具有一定的正绩效。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以后,主业收入和主业利润率显著提高;非上市公司并购上市公司以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均比并购前显著提高。说明市场上的并购行为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和资产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质量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但通过实证分析我们也发现,有40.7%的上市公司对外扩张后业绩显著下滑,36.8%的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后业绩显著下滑,说明证券市场的并购行为蕴藏着极大的风险。4.2并购绩效的取得,主要依赖于优、劣资产的简单置换和关联方之间的不等价交易,而不是通过并购实现了协同价值,提高了双方的经营效率。在对分组样本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买壳上市业绩改善好于上市公司对外并购;关联方并购绩效好于非关联方并购;无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被并购以后,业绩改善好于有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买壳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和ROE增长率远远超过主业收入增长率;66.2%的买壳方和目标公司不存在产业关联性。这些都说明并购以后,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主要是存量资产重新排列组合和财富转移的结果,即是优质资产和利润注入、劣质资产和亏损剥离的结果。这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行为大多数仅仅处于资本经营的层面,缺乏真正的资产整合和并购以后的制度创新。优劣资产简单置换的结果是,在证券市场上崛起了一批绩优公司,同时,在市场外烂掉了另一批资产,通过并购盘活存量资产,增加社会财富的目的难以实现。4.3从分组样本看,我国证券市场并购绩效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纯粹的混合兼并效果不佳。总体上看,并购后上市公司净利润显著下降,低于并购前水平,ROE也呈逐年下降趋势,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并购后业绩恶化。说明在目前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下,我国企业不适合搞纯粹的多角化经营。企业应在主业鲜明,充分专业化的基础上考虑混合并购的可能性,混合兼并应围绕企业的核心能力和主要业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剩余资源,进行相关的产品拓展型和市场拓展型混合并购。纯粹的混合兼并,不仅不能达到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反而降低了企业的赢利能力,加大了经营风险。二是控股权无偿划拨以后,上市公司业绩恶化。控股权无偿转让以后,上市公司净利润在并购当年有所提高,但随后大幅度下降,ROE则逐年下降,且下滑速度越来越快,并购前该组样本平均ROE略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并购后第三年则只达到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52.3%,比并购前下降了59.4%。从样本统计看,58.3%的上市公司在控股权无偿划拨以后,业绩显著下滑。这说明,政府主导的并购行为,并非企业出于经营发展需要的自主选择,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从而难以获得并购绩效。三是高科技公司买壳后,上市公司业绩迅速提升。高科技公司入主后,上市公司各项指标均比并购前大幅度增长,而且指标的成长性也远远超过买壳上市总体样本水平。说明高科技企业的入主给上市公司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高科技含量的优质资产的注入使上市公司基本面发生根本好转,前景广阔。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成功的并购扩张必须立足于企业自身科技水平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当对高科技公司上市或买壳上市给予政策优惠,通过高科技公司的入市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资产质量,调整传统产业占绝对优势的市场结构。4.4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并购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具体体现在:首先,政府的社会管理者角色和国有产权人角色相互混淆,并购中政府介入过深。并购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解决企业的发展后劲,从总体上提高资产的经营效益。所以,并购是市场经济行为,必须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原则,由企业平等协商进行。在并购中,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协调是必要的,但政府部门的参与应不违背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效益原则,避免捆绑式的"拉郎配"。政府的角色应是在企业并购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及给予政策支持,否则会导致市场机制的严重扭曲和经营效率的极度低下。其次,行政体系构筑的两级制度不仅造成链条长,环节多,成本高昂,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根本缺陷。相当一部分并购行为并非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考虑,而是追求公司业绩迅速增长,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和政绩的短期行为。因此,建立比较完善的委托制度,对人进行有效监督和激励,实行责、权、利相结合,使人承担一定的决策风险,是提高企业经营能力,提高并购绩效的根本举措。再次,股票上市制度中的总额控制,人为维持了证券市场的极高市盈率,从而导致壳资源的稀缺性和收益性,由此形成证券市场普遍的寻租行为。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买壳上市和关联方并购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得到或保持配股资格,取得租金收入的寻租行为。寻租动机导致相当一部分并购行为的短期性和急功近利性,具体表现是:进行简单资产置换,迅速提升业绩的多,进行资产整合、盘活存量资产、逐步提升业绩的少。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发行已由审批制变为核准制,取消了额度管理的控制,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降低优势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难度,从而有利于减少“壳”的供给和需求,减少市场上的寻租行为。但短期来看,壳资源的稀缺性和收益性不会改变,寻租仍然是我国证券市场并购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最后,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证券市场没有实行严格的退市机制,[8]大量不良资产沉淀于资本市场。为了提高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政府也对买壳上市持鼓励态度,即认可企业的寻租行为,期望通过绩差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和其后的资产置换,将劣质资产剥离出证券市场,从而实现劣质资产的间接退市。然而,买壳上市并不是最佳的社会选择,优秀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上市,必须付出高昂的买壳成本(包括买价和重组成本),而且背上不良资产的包袱,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如果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使那些连续亏损、扭亏无望的壳公司退出市场,同时优势企业能够凭借自身实力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则市场上的租金收入和寻租行为将大大减少,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将有效降低,证券市场的资产质量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必然会提高。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企业买壳上市时将会更加注重与目标公司资产的融合性和互补性,并购绩效也将大大提高。4.5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在本文考察的样本中,真正意义上的,以企业扩张为目的的并购只有上市公司的非关联方并购,然而这一并购的效果并不理想:并购当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有所增长,然后则呈现负增长趋势,ROE则逐年下降,从样本统计看,接近一半的公司并购以后业绩显著下滑。在70个非关联方并购样本中,58个样本并购方和目标公司具有产业关联性,占82.86%。这说明上市公司对外扩张主要是为了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然而规模的扩大并不一定能够带来规模经济。这是因为,实现规模经济的最佳经济规模不仅取决于行业特点,而且取决于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最佳经济规模。资产规模大和销售额大并不等同于规模经济效益高,盲目扩张只能导致规模不经济。而我国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恰恰是技术水平不高,管理落后,在这两个条件的制约下,企业对外扩张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绩效。因此,对我国企业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必须注重修炼内功,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自身的技术进步;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这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否则通过并购组建的企业集团只不过是企业的简单拼凑,难以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参考文献[1][美]罗斯.L.瓦茨、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2]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并购经典》,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3][美]J.弗雷德.威斯通、[韩]S.郑光、[美]苏姗.E.侯格:《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4]陈共、周升业、吴晓求:《公司购并原理与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徐国祥:《证券投资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6]曹永刚:《并购策略——国际企业兼并收购大案透析》,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7]王子林、张昌彩、沈琦:《企业并购重组与国有资产结构优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邵建云:《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务》,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9]卢阿青:《借壳上市》,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10]P.S.Sudarsanam:《MERGERSANDACQUISITIONS》,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1]C.Higgins:《AnalysisforFinancialManagementRobert》,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2]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基本分析(1998)》,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8[13]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经济研究》,1999,第9期[14]王茂斌、陈斌:《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价值分析》,《财经科学》,1997,第5期[15]柯小星:《上市公司购并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中国证券报》,1999.4.26[16]高见、陈歆伟:《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效应分析》,《投资与证券》,2000,第3期[17]何小锋、王国强:《买壳上市的成本效益分析》,《经济科学》,2000,第4期[18]靳云汇、李学:《中国证券市场半强态有效性检验——买壳上市分析》,《投资与证券》,2000,第6期[19]朱江:《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业绩》,《经济研究》,1999,第11期[20]王跃堂:《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绩效之比较分析》,《财经研究》,1999,第7期[21]王检贵:《从规模优势到竞争优势:我国企业重组战略》,《经济研究》,1999,第5期[22]赵勇、朱武祥:《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可预测性》,《经济研究》,2000,第4期[23]郝晓彤、陈琦伟:《浅论管理人持股》,《当代经济科学》,2000,第5期[24]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经济研究》,2000,第3期[25]文宏:《证券市场的“壳”交易与经济效率》,《投资与证券》,1999,第7期[26]王永:《论证券市场发展与企业兼并》,《经济评论》,1999,第3期[27]胡玲、李瑛:《走出混合并购的误区》,《经济管理》,1998,第12期[28]陈晓、陈小悦、刘钊:《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经济研究》,1999,第6期[29]李东明:《买壳交易中“壳”的价格分析》,《中国证券报》,1999.3.22[30]王洁:《资产重组的操作偏差及其矫正》,《上海经济研究》,1999,第4期[31]王华庆、陈瑛:《试论我国企业的并购》,《国际金融研究》,1999,第2期

导购业绩总结范文3

关键词:实证研究;事件研究;指标;绩效

并购对企业的业绩会产生深远的,随着我国企业并购的大量发生,众多学者关注企业并购的绩效评价,形成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国内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主要存在两种实证研究方法:股票市场事件研究法和经营业绩对比研究法。除这两种方法外,我国在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面也存在其他方法。

一、股票市场事件研究法

并购绩效的事件研究法又称作股票价值法、股市价值法或股票评价法,在国际学术界,事件研究法已经成为并购绩效研究的主流方法。这一研究方法是基于效率市场假设之上,通过分析并购宣布前后股票价格的变化,来评价并购的绩效。尽管我国股票价格信息的完整性、分布均匀性和时效性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还存在很大差距,但事件研究法的采用者认为股市达到弱有效市场,可以用股票收益衡量并购绩效。

陈信元和张田余以1997年沪市的有重组活动的公司为样本,考查了在(-10,20)的时间窗口下股价的超额收益率,发现市场导致重组对公司长期价值的提升不感兴趣,并购公司主要通过非理性的短期炒作获取收益。顾勇、吴冲锋的研究结论与陈信元等的结论基本一致,市场对除了并购使控制权转移以外的其他形式并购重组并不感兴趣。

Poon研究了1995-1998年的中国并购现象后指出,收购公司在2天宣布期内获得少量的财富增长,而在宣布期后损失了财富。杨朝军、蔡明超、刘波对1998年沪市发生控制权转移的28家公司的股价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重组消息公布前40个交易日,股票市场的价格已经做出过度反应,当事件公开以后,股价迅速进行反面修正。高见和陈欲玮,施东晖通过事件研究法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余光、杨荣对沪深两市1993-1995年发生的38起并购事件作了事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将上升,而并购企业的价值基本维持不变。与此相反,李善民、陈玉罡的研究表明,并购能给收购公司的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而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影响不显著。单喆慜收集了沪深两市1990-1999年有并购公告的400多个样本公司,研究发现只有45%的市场反应率,并购为收购方股东带来正的超额收益。

在事件研究法的中,前期学者们大部分仅考察了“短窗口”的情况。但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对信息的吸收和消化的时间长度与国外不同,投资者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而系统地估计与并购相关的全部信息,因此许多学者更加注重并购的中长期绩效检验。尽管在实证研究中,利用股价反应(短期和长期)来检验并购绩效的做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我国,资本市场运行不是完全有效率的,因而股票市场不能充分反映并购所公布的所有相关信息。

二、经营业绩对比研究法

围绕并购事项展开的研究结论依赖有效市场的理论假设,所以学者们更多的采取了并购前后公司长期业绩比较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利用财务报表资料,常常用来对并购进行中长期检验。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连续地反映并购前后公司业绩的变动情况,不足主要是会计数据容易受到操纵。但陈晓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了企业经营业绩最终都会反映到会计报表中去,会计数据的人为操纵部分只是暂时的。

(一)利用因子分析进行的实证研究

国内在进行指标因子分析时所选取的指标大同小异,主要考察两类指标,一是获利能力指标,包括资产回报率、股权回报率、每股收益等;二是现金流回报指标,包括预期贴现现金流、资产运营现金流回报、基于整个市场价值的运营现金流回报等。

张学毅运用净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等指标后发现经过重组的公司的成长能力和稳定性显著优于未实施资产重组的公司。方芳和闫晓彤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等方面选取了9项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发现公司的现今流量和短期偿债能力对公司整体绩效有很大的作用。但毛定祥选取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利润率等8项指标值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发现影响兼并行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公司的偿债能力与兼并行为基本无关。

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大多认为兼并无助于提高公司的绩效。冯根福、吴林江选用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净利润/总资产、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认为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整合未取得成功。吕筱萍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七个指标组成了企业经营能力综合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在兼并较长时间后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及状况较以前有所下降。另外孙艺林,何学杰,吴育平,张德平,沈银萱,李善民,王旭国等也各采用不同的财务指标进行研究表明并购行为并没有为上市公司带来相应的中长期经营绩效或其他财务收益。

其他利用因子分析进行的实证研究的还有大鹏证券研究所,国信证券,朱宝宪、王怡凯,成建梅,李善民和李珩等,因为因子的选择不尽相同,具体研究的方法各异,得出的结论也是详略不一,差别较大。

(二)不同并购类型、方式和公司特征对并购绩效影响

不同的并购类型、方式和并购公司双方的特征是否会影响并购绩效,对此国内学者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原红旗和吴星宇以1997年重组公司为样本,发现会计指标变动幅度与重组方式和重组各方的关联关系有关。但王跃堂的研究结论却显示重组前后的业绩变化与重组各方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无关。朱乾宇的研究表明存在关联交易及承债式并购的并购公司绩效较差。潘瑾,陈宏民则发现并购效应主要来自于关联并购,市场化的非关联并购的效应不明显或者有负面作用。

檀向球分析了股权转让、对外兼并收购、资产置换和资产剥离四种模式的资产重组绩效,发现控股权转让、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对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有明显效果,而对外并购扩张并没有明显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与此不同的是,郭来生等的实证结果表明,控制权转让和资产剥离类重组的业绩下降,对外兼并收购有一定的效果,资产置换类的业绩大幅提高。而彭志刚、涂人猛的研究则表明资产重组是否能收到预期效果与采用的重组模式无必然联系。陆国庆用股权收益率来评价,认为资产剥离+收购兼并、第一大股东变更的股权转让+资产剥离+收购兼并、资产剥离的绩效最好。杨盈盈认为收购兼并最优,股权转让次优,资产置换效果较差。王佳发现收购兼并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得到提高。

冯根福和吴林江、冯根福和王会芳通过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样本的检验,发现混合并购绩效在并购后先升后降,横向并购效果后期的绩效优于混合并购,并购后第2年止,混合并购和其他类型并购在绩效上已没有显著差异,纵向并购绩效不显著。方芳和闫晓彤的表明,横向并购中公司总体绩效是上升的,纵向并购中公司绩效先下降后上升,混合并购中当年业绩显著上升后明显下降。范从来、袁静发现处于成长性行业的公司进行横向并购绩效相对最好;处于成熟性行业的公司进行纵向并购绩效相对最好;处于衰退性行业的公司进行横向并购绩效相对最差。

国信证券-海通证券联合课题组在“沪深股票市场公司重组绩效实证研究”报告中,把公司重组分为扩张式重组、收缩式重组、控股权转移和公司内部重整,其中控股权转移又分为国有股无偿划拨和控股权有偿转移两种,发现市场对控制权有偿转让的重组事件存在较强反应,但重组在整体上并没有导致公司的持续。万朝领考察控制权有偿转移,控制权无偿转移,扩张型重组、收缩型重组和内部重组的方式,也发现重组在整体上并没有导致公司的持续发展。张德平的结论是在各种方式的并购中,资产转换类并购的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得到改善的比例最高(66.67%)。朱宝宪、王怡凯也认为市场化的并购和有偿并购效果更好。李善民和李珩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扩张,战略转移类的公司在重组当年,重组后短期内没有明显改善或下滑,而收缩类公司在重组后 2 年后绩效发生显著性改善。

(三)不同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此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比较特殊,主要表现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而且在流通股中法人股和国家股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几乎一致认为,公司绩效与国有股负相关。

朱乾宇认为在取得绝对控股权的前提下,控股比例不宜过高。冯根福和吴林江,冯福根和孙辰健的检验结果表明,并购前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在短期内呈正相关关系,从短期看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短期的并购绩效要优于非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但从较长时期来看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即政府干预型的并购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长远发展。

因为采用财务数据研究法研究并购的选择的财务指标不尽相同,研究的各异,而且即使采用同样的指标法进行并购绩效检验,也可能得出不一致的结论,令现有的经营业绩对比研究法研究结果之间不具可比性,因此难以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

三、其他研究方法

随着方法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学者试图对研究方法进行融合和扩展。洪锡熙、沈艺峰采用个案研究法得出二级市场收购并不能给目标公司带来收益的结论。张文璋和顾慧慧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样本进行严格的统计检验,同时也运用财务指标因子法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从总体上对并购事件作出了积极反应,特别是对资产置换类并购事件反应最为显著。张新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并利用财务指标加以验证,发现重组为目标公司创造了价值,但对收购公司股东却产生了负面影响,净效应不明朗。余力,刘英采用会计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研究表明,并购重组给目标企业带来了收益,而收购企业收益不大且缺乏持续性。李心丹等采用DEA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并购活动总体上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游达明,成宇君针对经营业绩对比法与事件研究法的不足,引入一种能够消除企业间客观基础条件差异影响的二次相对评价模型。李增泉等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或掏空动机对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朱顺泉,李豫湘,武娟利用突变级数法发现并购行为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明显的。李敏、袁媛利用EVA指标及其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来评估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短期绩效比较显著,而长期绩效则较差。王迎春,王谦认为在公司并购评价中创值比创利更重要。杨晓嘉、陈收站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高度,运用多目标优化理论,构建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矩阵评价模型, 发现并购总体绩效不够理想。

导购业绩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并购;“合资―亏损―并购”

作者简介:刘婷,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湖南 湘潭 411105)

谢鹏鑫,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大量的外资进入是否会威胁我国的产业安全仍然是国内一直担心的问题。①近年来,跨国公司常常采用在原有中外合资企业的基础上增资扩股的方式,获得对合资企业的控股权,最后通过并购将合资企业变成独资企业,②而实现从合资到并购目的的主要手段则是使合资企业出现“阴谋亏损”,③这导致中方不仅无法实现 “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甚至多年积累下的发展基础被毁于一旦。④

这种现象引发学者们关注在华跨国公司“合资―控股―独资”的一般路径和跨国公司“合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战略问题。李维安(2003)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跨国公司独资化的原因,认为跨国公司从合资初期的重视资源获取权演变为掌握资源的控制权。⑤而卢昌崇(2003)从控制权和收益权统一的角度研究跨国公司从合资到控股独资路径的变化,认为跨国公司主要通过“阴谋亏损”战略来实现完整控制权与独占收益权的匹配或统一,“阴谋亏损”或主动做亏合资企业的方式逐渐被中方知晓。⑥马勇(2009)则从理论层面揭示了跨国公司在参股及并购国内企业之后追求“反协同效应”的动机,以此揭示了我国企业遭遇的“合资―亏损―并购”现象背后的内在原因。⑦鄂立彬(2013)构建两阶段动态模型分析跨国公司如何通过“阴谋亏损”来实现股权侵占,即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来让合资企业亏损,然后通过增资扩股来增加自己的股权。⑧

然而,即使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都表明外方通过“阴谋亏损”并购中外合资企业的主要实现路径,但理论上,学者们主要是通过分析跨国公司股权结构变化或对某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而总结出来的结论,由于多限于定性描述和理论分析,使得结论的可比性弱,也未能提供适于中外合资企业识别阴谋亏损的方式,实践中,中方也因难以区分“正常亏损”和“阴谋亏损”而不能及时挽回局面。因此,亟需研究出更普遍性的方法识别“阴谋亏损”,而结合中外合资企业的微观数据,从合资全过程的角度分析中外合资企业绩效变化与外资并购风险的关系,并从外方合资后采取的控制方式来考察中外合资企业被外企“阴谋亏损―并购”的风险影响因素,为防范“外资并购”风险提供新视角。

二、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之初,合资和合作是主要的方式,但合资通常是一种过渡性战略,通过“合资―控股―独资”的路径获得完整的收益权才是最终目的(何金旗,2006),⑨这增加了中外合资企业的并购风险。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合资全过程的角度提出外资企业“合资―阴谋亏损―并购”我国企业的三阶段模型,以识别中外合资企业被外资并购的风险。

1. 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的三阶段模型

本文提出的模型对比了中外合资企业的正常经营和“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并购”两种模式下的企业绩效,将合资企业绩效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即合资初期、阴谋亏损期和外资并购期,对这三个阶段外方的阴谋动因和合资企业绩效变化进行分析(如图1)。

第一阶段――合资初期。中外合资企业建立之初,作为东道国的中方往往要求在合资企业股权中占较大的比重,相应地也承担了主要的成本,用于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同时,由于中外双方存在文化的差异,合作初期会出现管理磨合,因此可能出现绩效下滑的现象。然而,具有“阴谋亏损―并购”动机的中外合资企业绩效下滑速度更快,但这些阴谋动因往往隐藏在一般动因之下,使中方难以察觉。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合资不是根本目的,它的最终目的是创办独资企业,获得垄断地位(Hymer,1976),⑩实施全球化的战略布局。11实际上,合资企业只是跨国公司进入目标东道国的一个过渡形式,一旦熟悉了当地的市场环境,成立独资公司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Dunning,1988)。12跨国公司采用“合资―阴谋亏损―并购”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并购或直接独资的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因此,跨国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股权和非股权控制方式,同时通过“合资―做亏―并购”三步曲实现对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以获得最终的收益权。

第二阶段――阴谋亏损期。外方借助合资初期企业绩效下滑的惯性,采取“反协同行为”,如架空管理层、改变合资企业的发展战略、藏匿中方的品牌、提高资源价格、减少研发投入等,使合资企业绩效下滑加剧,甚至亏损,而正常的中外合资企业的绩效下滑速度和程度都是在正常水平。在这一阶段,由于受到前期绩效下滑惯性的掩盖,很难区分“正常亏损”和“阴谋亏损”。实际上,从合资企业绩效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识别两者的差异。

第三阶段――外资并购阶段。当中外合资企业的绩效下降到最低点时,就是外方的并购时点。从图中曲线可知,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的最低点比“正常亏损”的最低点出现的时间更早,绩效下降的程度也更大。由于合资初期中方承担主要的成本,在合资过程中难以增资扩股,因此外方能趁机收购中方的股权,实现控制权和收益权的统一。一旦外方转变策略重新投入生产经营,企业的绩效会逐步回升。

根据上述模型,本文以动态的视角分析合资企业的绩效变化,试图比较“正常亏损”和“阴谋亏损”的差异,以识别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风险,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被外方并购的企业比未被并购企业的绩效下滑速度更快,程度更大。

假设1b:合资企业在被外方阴谋并购后绩效出现回升。

2. 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风险的影响因素模型

不同于一般合资企业追求合资后的“协同效应”,某些跨国公司通过“反协同效应”的行为来实现“阴谋亏损―并购”,其实质是要攫取合资企业的最终收益权。因而,可以从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方式角度分析影响“阴谋亏损―外资并购”的因素,外方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方式包括股权控制和非股权控制。

股权控制是合资方根据在合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对合资企业进行控制。合资各方的持股比例直接影响各方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决定权,因此持股比例在对合资企业的控制上具有基础作用(杨忠,2001)。13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能对企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但对于何种股权结构才能提升企业绩效仍存在分歧。有学者提出合资企业由优势方控股比合资各方均衡持股的企业绩效更优(Killing,1983),14也有学者发现双方均衡持股的合资企业比单方控股的企业绩效更高(Salk,1992)。15本文认为外方在合资企业中占有股权优势,能够帮助其更好的控制合资企业,从而便于通过“反协同行为”降低企业绩效,为并购提供有利条件。

假设2:外方控股有利于外方做亏合资企业,实现阴谋并购。

事实上,合资企业的中外双方股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合资之初,中外双方的股权比例偏好有一定的差异。中方往往试图在控股权上占有优势,希望借此掌握企业的最终决策权,以获得管理经验、技术、国际营销渠道和利润等,而外方则甘居小股东地位,以避免市场开发阶段的风险,降低投资的损失。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市场条件的成熟,外方为了加快剥夺中方股东的收益权,通过“阴谋亏损”的手段来侵占股权,增资扩股以获得最终的控制权,这种股权的扩张增加了合资企业被外方并购的风险。

假设3:外方股权增加对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风险有显著影响。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股权比例是决定合资企业控制权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在股权上占有优势并不必然导致控制权方面的优势(Glaister,K ,1994),16股权与控制权不一定是对称的,实际上两者是分别决定的(Lee,J.R.,1998),17双方的谈判能力影响合资企业的股权分布和实际的控制权结构(Ji-Ren Lee,2003)。18外方可以通过多种非股权控制方式控制合资企业,包括组织的控制和非组织的控制。组织控制的基础是股权控制,具体形式包括对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的控制等。《中外合资企业法》规定,合资企业不成立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合资企业的治理结构是董事会领导、总经理负责制。因此,董事会是合资各方的首要控制目标,股权占比较高的合资方能在董事会中争取更多的席位,从而使董事会做出的决定更有利于己方。

假设4:董事会中外方成员占比越高,越有利于外方控制合资企业的发展,从而增加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的风险。

中外合资企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企业的决策权实际由总经理掌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总经理职位比控制董事会作用更大。通常中外合资企业的董事长是由中方担任,而总经理是由外方人员担任。董事长必须通过董事会才能实施对总经理的任命,而总经理却由外方派出,而且总经理还掌握着经理层的任免权。这样的治理结构安排,很容易出现外方实质控制合资企业的局面,董事会的功能也受到组织控制因素的影响而弱化。

假设5:外方出任总经理职位对中外合资企业的“阴谋亏损―外资并购”风险有显著影响。

除了组织控制外,外方还采取一些非组织方式控制合资企业,加大了中外合资企业的“阴谋亏损―并购”风险。我国企业与外商合资的最初目标是“以市场换技术”,而外方为了保护核心技术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更新技术、转移技术等,使中方无法学习外方的关键技术,合资企业也严重依赖外方的技术,难以实现技术创新(李维安,2001)。19如果外方不在技术上进行投入,反而采取各种方式保护和转移技术,则中方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无法实现,也会影响合资企业的绩效。

假设6:外方不进行研发投入,会影响合资企业绩效的提升,增加被并购风险。

外方还通过一些方式控制合资企业的营销,如为了降低中方的市场垄断程度,跨国公司与我国多家企业成立多个合资公司,以限制单个合资公司的市场范围,这样既能防止中方实力过大形成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又能减少中方可能的道德风险,帮助跨国公司控制合资企业的市场资源。跨国公司采取的另一种手段是为每个合资企业划定销售范围,尤其是将合资企业的销售范围划定在无利可图的区域内,从而使合资企业无法实现绩效目标。

假设7:外方成立多个合资公司会增加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的可能性。

三、研究设计

1. 数据来源

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及上市公司历年年报中筛选出1993~2009年股权结构中有境外法人股且比例在0%~95%的我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由于本文需要研究合资后三年的绩效变化,因此只取截至2009年的数据。为了比较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与“正常亏损”的绩效差异,选择已经被外方并购的企业与没有被外方并购的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前者共54个样本,后者共97个样本。被并购的样本企业从合资到并购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为4.48年,在合资后的第二年发生并购的样本最多为13个,其次是合资后的第三年;而没有被外方并购样本的合资都发生在2009年之前,且到目前为止没有被并购,合资企业的存续时间超过了4.48年,可以视未被并购的样本在存续期间不会发生并购。

2. 模型建构与变量选择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中外合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比较合资前一年到合资后两年共五年的企业绩效变化,以区别正常经营的中外合资企业与 “阴谋亏损―外资并购”的绩效差异。从企业盈利的能力、营运的能力、偿债的能力等方面,选取资产报酬率(X1)、总资产净利润率(X2)、存货周转率(X3)、总资产周转率(X4)、流动比率(X5)、速动比率(X6)对合资企业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为了剔除行业的影响,对各项财务指标减去当年该行业的平均值,因子分析模型如下:

Fi=(a1*Yi1+a2*Yi2+a3*Yi3)/ai(1)

Fi是第i个公司业绩的综合得分,Yij是第i个公司第j个主成分的得分。ai是3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之和。

为了研究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合资企业是否被外方并购作为因变量,从股权和非股权控制风险两方面选取8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如下所示:

P(BG)=exp(Zi)/1+exp(Zi)(2)

Zi=β0+β1KGi+β2DSHi+β3ZJLi+β4GGi+β5YFi+β6HZi+β7CWi+β2GQi+ε是否被并购(BG)为因变量,合资企业控股方(KG)、董事会外方占比(DSH)、总经理出任方(ZJL)、高管外方占比(GG)、研发投入(YF)、合资公司(HZ)、财务部门控制权(CW)、股权变动(GQ)。Bt是相对应的自变量系数,β0是截距项,ε是随机误差项。

四、实证结果及讨论

首先对两类样本各年份财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计算绩效综合得分,分析中外合资企业正常经营与“阴谋亏损―外资并购”绩效变化的特点。然后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法,分析“阴谋亏损―并购”风险的影响因素。所有实证分析过程均采用SPSS20软件操作。

1. 合资企业绩效变化的因子分析

(1)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对两类样本6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被并购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的均值分别为18.046和8.659,都远高于被并购的企业,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6.985、1.078,也高于被并购企业。此外,未被并购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优于被并购企业。由描述统计可知,未被并购企业的各项指标平均水平都优于被并购企业。

(2)两类样本的综合绩效对比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两类样本公司的6个指标按合资前1年、合资当年、合资后1年、合资后2年、合资后3年分别进行因子分析。结果都提取了3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再根据因子得分和方差贡献率,得出综合得分函数。限于篇幅,此处只列出未被并购样本的综合得分函数:

Fi-1=(0.338*Yi1+0.249*Yi2+0.198*Yi3)/0.785(3)

Fi0=(0.361*Yi1+0.238*Yi2+0.195*Yi3)/0.794(4)

Fi1=(0.332*Yi1+0.248*Yi2+0.208*Yi3)/0.788(5)

Fi2=(0.357*Yi1+0.226*Yi2+0.214*Yi3)/0.799(6)

Fi3=(0.348*Yi1+0.227*Yi2+0.223*Yi3)/0.799(7)

根据综合得分函数计算两类样本合资前后5年的综合得分均值,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知,未被并购样本的综合绩效与被并购样本存在显著的差异。未被并购样本的绩效合资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被并购样本的企业绩效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的三阶段模型。进一步对两类样本的绩效各年变化量进行t检验(见表2),发现与合资前相比,未并购样本合资后当年到第2年,绩效都出现显著上升,合资后第3年才开始出现绩效下降,而被并购企业在合资后第2年绩效就开始显著下降。这说明被并购企业比未被并购企业绩效的下降速度更快,程度更大,验证了假设1a。结合图表可知,被并购企业合资后第3年均值出现回升趋势,且被并购样本合资后第3年与合资后第2年绩效相比,在10%的置性水平下显著上升。结合被并购企业从合资到并购经历的时间看,合资后第2年发生的并购数量最多,说明外方在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到一定程度后采取并购措施,在并购后采取积极的经营管理方式使企业绩效回升,这正是外方阴谋操作的结果,假设1b也得到了验证。

中外合资企业成立后由于双方在管理、文化等方面的磨合而出现的亏损属于正常亏损,而另一种可能是外方与中国企业合资之初就怀有“最终并购中国企业”的阴谋,通过使合资企业出现“阴谋亏损”来获取完整的控制权和收益权。这种“阴谋亏损”不同于“正常亏损”的温和性和平缓性,往往具有快速、急剧下降的特点,在“阴谋亏损”到一定程度后外方实行并购,并购后外方将采取正常的经营管理方式使企业绩效出现回升。而正常经营的合资企业,中外双方共同努力提升合资企业绩效,尽管存在磨合,但由此而导致的绩效出现下滑的时间更晚,下降程度更低。因此,从动态的视角审视企业绩效的变化,能够区分“正常亏损”和“阴谋亏损”,发现合资企业绩效变化与外方并购风险之间的关系,即中外合资企业出现“阴谋亏损”是促使外资并购的重要因素,或者说中外合资企业的“阴谋亏损”是跨国公司在华实现“合资―并购”的重要路径。

2. 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风险影响因素的逻辑回归分析

通过绩效变化分析可知,合资后第2年的绩效变化有明显的差异,未被并购企业表现为显著上升,而被并购企业表示为显著下降。从合资企业被并购的年份分布可以发现,合资后第2年被并购的企业最多,从侧面反应出合资后的第2年是是否存在并购风险的关键时间点。因此,本文选取合资后第二年企业数据的相关变量构建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风险的影响因素模型。

(1)主要变量定义及描述统计

(2)二元逻辑回归估计结果

由表4可知,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卡方值的显著性概率值为0.000.05,说明模型的整体适配度良好,自变量能够有效预测因变量。股权变动和总经理出任方显著影响被并购的可能性,说明外方股权增加和外方出任总经理会显著增加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的风险,假设3和5得到支持。而其他的4个因变量,即控股方、董事会成员外方占比、研发投入、成立多个合资公司都与合资企业被并购的可能性呈正相关,但是相关性并不显著,假设2、4、6、7没有得到验证。控股方和董事会成员外方占比说明了外方对股权和董事会的控制程度,外方获得控股权和在董事会中的较多席位会增加合资企业被并购的风险。而研发投入的系数也为正,即增加研发会增加被并购的风险,与假设相反,这可能是由于外方可以增加研发投入,但采取技术转移、技术更新等其他策略,即使增加研发投入,也使合资企业严重依赖外方技术,便于外方够操控企业的发展方向。成立多个合资企业与被并购的风险正相关,是由于单个合资企业的实力被削弱,更便于外方实现并购策略,因此该系数为正。

五、主要结论与建议

1. 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中外合资企业的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对比分析正常经营的中外合资企业和“阴谋亏损―外资并购”的合资企业在合资前后5年的绩效变化,发现正常经营的合资企业尽管也出现绩效下滑,但出现下滑的时间更晚、程度更小,而被外资并购的企业绩效下降速度更快、程度更大,且被外方并购后,企业的绩效出现回升。因此,合资企业是否存在“阴谋亏损”可以作为识别外资并购风险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外方对合资企业控制的视角出发,假设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风险受到外方控股合资企业、外方增加股权、外方董事会成员操作、外方出任总经理、外方减少研发投入和外方设立多个合资公司的影响。对样本进行二元逻辑回归的结果表明,外方股权的增加和外方出任总经理会显著增加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的风险。这说明,外方并不一定在中外合资企业中获取了控股权,但通过不断增加所占股权的比例,逐步获得合资企业的收益权。而外方出任的总经理负责合资企业的日常管理,掌握了经理层的任免权,能削弱董事会的决策功能,有利于外方阴谋操控合资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增加了合资企业被并购的风险。

2. 建议

针对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的路径,我国企业与外方合资的全过程都需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制定防范措施,以减少被外方并购的风险。

(1)合资前充分调查外方的深层动因,从源头避免恶意并购

跨国公司选择与我国企业合资可能存在深层阴谋动因,而这些动因通常被一些表面原因所掩盖。正因为外方存在阴谋动因,使其采取非正常的“反协同行为”导致合资企业出现“阴谋亏损”,便于其顺利实施并购。因此,在合资前,中方必须深入调查外方深层动因,分析外方希望通过合资获取的稀缺资源以及其在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判断中方能否在资源上与外方相互牵制,双方的发展战略是否匹配,以免仅成为外方的一个跳板。

(2)严密监控合资企业绩效,在出现“阴谋亏损”前及时扭转

由于“阴谋亏损”是外方实现并购的重要路径,且这种亏损具有隐蔽性,中方必须严密监控合资企业的绩效变化,如果发现合资企业的绩效出现快速急剧下滑,则必须深入分析外方是否采取了降低企业绩效的“反协同行为”。如外方成立多个合资子公司并划分销售渠道,则中方必须保证自身的优势渠道不被外方攫取。外方通常采用提高引进原材料或技术的价格,降低销售产品价格的方式向境外公司转移利润,因此当外方采用转移定价的方式时,中方应及时要求外方修改价格,并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外方往往采用技术转移、技术更新等保护自身技术,中方在合资前应约定必须以技术合作为前提,才能让外方获取中方拥有的市场和销售渠道等稀缺资源。

(3)加强合资企业的股权控制,防止外方逐渐增资扩股

中外合资企业一般采取按股权比例分配收益的方式,中方在合资初期往往获得了合资企业的控股权,但此时的投入成本和风险都较大,中方并不能获取理想的收益。而随着合资企业的发展,外方逐渐增资扩股,导致中方的股权比例逐渐降低,甚至失去了对合资企业的控股地位。因此,在合资之初,中方应建立严格的增资扩股规定,对外方股权的变动进行约束。同时,为了牢牢掌握合资企业的控股权,中方的母公司也必须提高自身实力,以在合资谈判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4)争取董事会和总经理的控制权,强化对合资企业的组织控制

中外双方在合资谈判时,外方的实力往往强于中方,因此,对于合资企业的治理结构,尤其是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安排方面处于有利地位。中方单个企业的实力有限,可以借助行业的力量,并学习外方成立多个合资公司的方法,与多个跨国公司进行合资,促使外方企业竞争。在谈判时,要充分发挥东道国的市场和资源优势,争取获得董事会和总经理的控制权,即使由于自身实力有限而难以掌握控制权,也可以通过对其他关键职能部门经理人员的控制来掌握合资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研发、财务、销售等部门。同时,中方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尤其要学习外方的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以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主的管控系统。

此外,政府作为合资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应在引进外资的各个环节加强宏观调控,构建有效的合资企业的监管体系,以保护国家的产业安全。按照不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引进外资政策,对发展不成熟或者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应严格限制外资进入,不盲目引进外资,对偏远地区则可以采用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进入;外方采用“高进低出,两头在外”的方式向境外公司转移利润,我国应加强对跨国公司关联企业的监控,健全转移定价税制,制定出适合国情的转移定价防范法规;规范外资并购的审批程序,进行科学的评估,重点审查垄断性的并购行为。

注释:

①江小涓:《跨国投资、市场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行为》,《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②王宇露:《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解析及其风险防范》,《学术交流》2007年第5期。

③⑥卢昌崇、李仲广、郑文全:《从控制权到收益权:台资企业丽产权变动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1期。

④⑦马勇:《跨国公司“参股一并购”行为的战略动因与行业垄断效应》,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⑤李维安、李宝权:《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倾向成因分析基于股权结构战略的视角》,《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

⑧鄂立彬:《从转让定价角度探讨合资企业的“阴谋亏损”与产业基金的功能发挥》,《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

⑨何金旗、喻丽:《从合资到独资:外商控制权的演变》,《理论探索》2006年第6期。

⑩Hymer S H:“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Cambridge,MA:MIT Press,1976,pp.139-153.

11高山、王静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资并购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12Dunning J H:“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1,1988.

13杨忠:《跨国公司控制合资企业的股权控制方式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4Killing J Peter:“Strategies for Joint Venture Success”,New York:Praeger,1983,pp.45-64.

15Salk,Jane E:“Shared Management Joint Ventures:Their Developmental Patterns,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mbridge,Massachusetts,1992.

16Glaister K,Wang Y:“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of UK joint venture in China”,Journal of Euro marketing,Vol.4,Vol.1,1994.

17Lee J R,Chen W R,Kaa C:“Bargaining power and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Chin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Vol.10,No.4,1998.

导购业绩总结范文5

一、采购管理制度目的

加强采购业务工作管理,做到有章可循,预防采购过程中的各种弊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业务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采购管理制度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物品(原材料、辅料、备品备件、固定资产、劳保用品、办公用品)或劳务(技术、服务等)的采购管理制度。

三、采购管理制度职责

3.1市场部根据销售订单编制销售计划并下发相关部门。

3.2生产部根据市场部销售计划,编制原辅材料需求清单。负责制版、模具、量板等外包产品、技术服务以及其它外协业务采购申请及计划的编制。

3.3采购部根据生产部门报送的材料需求清单,核实仓库存量,结合材料库存安全定额,编制采购计划,报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采购管理制度。

3.4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劳保、办公用品的采购和办公用品日常维修申请计划。 3.5设备工程部依据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设备运行状况以及生产经营需要编制设备的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维修以及零星维修制造所用备品备件采购计划。

3.6各物品、劳务需求部门根据需求物品或劳务的性质和权属向办公室、生产部、采购部、设备部提交申请,并经初审后交各分管副总或总经理批准。

3.7分管副总负责权限内的采购审批和超出权限的采购采购管理制度初审,总经理负责生产经营采购、固定资产购置、维修等计划的审批。

3.8财务部负责日常采购的价格审查,负责对价值10万元以上的采购组织或上报集团公司进行招标。

3.9质量部负责原材料、辅料的验收,设备部会同生产技术部负责备品备件、设备、监视和测量工具及维修等劳务的验收。

3.10各采购经办人负责索要发票、办理结算,并对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四、采购管理制度采购作业操作规程

4.1物资采购的计划、申请与审批

4.1.1授权的请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实际需要以及库存情况每月28日前报次月的采购计划,报分管经理审核。

4.1.2经分管副总初审后的月度采购计划报财务副总审批后执行。

4.1.3未列入月份采购计划或超出计划的临时采购申请需根据需求物品或劳务的性质和权属向办公室、生产部、采购部、设备部提交申请,并经初审后交各分管副总或总经理批准。

4.1.4对价值超过200元以上的办公用品及500元以上的配件、设备、仪器、劳务等需要由申请部门写出申请报告经分管副总签署意见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4.1.5采购计划或申请应列明采购物品或劳务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技术要求、估计价值、交货日期、用途等。

4.2采购比价

4.2.1采购部门在采购前须将采购计划或申请,交财务部进行比价;在提交采购计划或申请的同时,采购部门应对新采购物品提供至少3家以上的供应商报价和联系资料,有财务部对提供的供应商(但不仅限于)进行询价或实地调查。

4.2.2价值在2万元以上的维修、服务等劳务、5万元以上的单台(套)设备的采购需召集三家以上的供应商报价,进行比价;10万元以上的设备、仪器等固定资产采购必须采取招标方式采购管理制度。

4.2.3对常用大宗原辅材料实行招标比价采购,公司根据市场行情每年至少举行2次招标,确定采购价格和供应商,一经通过招标确定价格,只能在定标价格基础上根据市场行情下调,不能上浮;如属国家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所致采购价格上涨,并且采购物资属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价格可以上调,但必须经过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同意后才能执行

4.2.4国家明码标价垄断经营的特殊商品采购以及政府有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服务收费不实行比价程序,物价审计只对采购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收费标准、数量、质量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4.2.5所有采购业务应景物价审查后方可报总经理签批报销。 4.3采购管理制度实施及物资验收

4.3.1公司的采购业务统一由采购部门负责办理,其他部门或人员不得自行采购。 4.3.2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部下达的原辅材料需用计划结合库存物资的数量编制采购计划,报分管副总批准后执行。

4.3.3采购部门根据批准的采购计划组织采购,除零星采购外,批量采购业务必须先与供货方签订采购合同,并与财务部、质量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审,采购合同应包括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日期、运费承担、结算方式及经济处罚等项条款。在采购合同有效期内,若因市场行情发生较大变化时,经过总经理批准可以与供货商签订《调价协议》,并报请财务部门备案。

4.3.4采购物资运到本公司时,先由采购部门对照核对采购计划,经确认无误后开具《请验单》交质量部或设备部进行质量检验,质量部、设备部在验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组织物资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单,检验合格的物资由保管点数入库并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得办理入库。 4.4结算

4.4.1采购发票按规定能够取得增值税发票的,且在我方能够抵扣增值税的采购项目必须索取增值税发票,不能取得的,价格按扣除增值税以后执行。

4.4.2无论是现款采购还是赊购,在结算付款时均需由采购部门填开《采购付款申请单》,连同有关凭证报经财务部门审核,并经总经理批准后,出纳人员方可付款。

4.4.3财务部在对采购物品结算付款时,应当认真审核《请购单》、《采购合同》、《采购计划单》、《采购付款申请单》、《入库单》、《发票》或《收款收据》等有关单证,账目结算不清或未按合同规定期限付款以及不符合税务制度规定的结算凭证财务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4.4.4出纳员须在接到经总经理批准的付款凭证后办理付款手续,付款时必须认真审核是否具备签章齐全的条件,对签章不全的付款凭证不得办理付款手续。

五、采购管理制度责任

5.1不按规定程序未经审批采购的,由经办部门和人员自行负责处理,已经与供方签订购销合同,导致公司因不能履约而发生的损失由经办人员全额承担。

5.2经审批的采购计划和申请,负责采购的部门和人员应在规定采购期限内采购到位,因没有人到责任不能按时采购而影响正常经营的,没发现查实一次罚款100元,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确定损失额的40%。

5.3未经比价即进行采购的,采购价格明显高于比价结果的,价格高出部分由采购人员自行承担。提交供应商报价时,与供应商串通抬高价格,从中谋取私利;或未认真进行比价而导致采购价格明显过高;经查实后采购人员承担相应损失,损失额在5000元以上的责令其下岗。

5.4物品使用部门(车间)必须依据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实际需要,认真按照4.1.5条之规定填制购物申请单。填写不规范,导致无法确认请购物资须知信息的,采购部门有权拒绝采购。采购计划及申请必须由请购部门主管签字,无请购部门主管签字,审批人不得予以审批。对贪图省事、乱报采购计划,造成本公司流动资金使用浪费的,依照银行贷款利率的两倍标准对有关责任人处以罚款。

5.5采购部门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和库存成本等因素,制定大宗物品的采购方案,落实供货单位。并对采购物品的品质、货款结算安全负责。若因玩忽职守,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应负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特别是结算过程中产生的应收款项,有关采购人员负有无条件的清收责任。

5.6财务部必须认真履行审核监督责任,对审核把关工作不严、不及时向总经理汇报有关事情真相,并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给予相应的经济和行政处分。

5.7验收部门必须对所有运抵本公司的采购物品,依照采购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质量检验。若发现品质不符时,必须及时报告采购部门(必要时直接报告总经理)处理。严禁品质不符的外购物品入库。因验收人员玩忽职守造成经济损失的,给予相应的经济和行政处分。

5.8仓库对验收部门验收合格的外购物品办理入库手续,并对入库采购物品的数量负责。若发现数量不符时,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直接报告总经理),同时妥善保管该批采购物品等待处理。对仓库保管员工作马虎,未按本办法规定操作,造成入库数量短缺、超计划采购或不合格物资入库的应负经济赔偿责任。

六、采购绩效考核

6.1采购绩效评估的指标

采购人员绩效评估应以5R为核心,即适时、适质、适量、适价、适地,并用量化指标作为考核之尺度。

6.1.1时间绩效

由以下指标考核时间管理绩效:

(1)停工断料影响工时。(2)紧急采购(如空运)的费用差额。

6.1.2品质绩效

由以下指标考核品质管理绩效:

(1)进料品质合格率。(2)物料使用的不良率或退货率。

6.1.3数量绩效

由以下指标考核数量管理绩效:

(1)呆滞物料金额。 (2)呆滞处理损失金额。

(3)库存金额。 (4)库存周转率。

6.1.4价格绩效

由以下指标考核价格管理绩效: (1)实际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差额。

(2)实际价格与过去移动平均价格的差额。 (3)比较使用时之价格和采购时之价格的差额。

(4)将当期采购价格与基期采购价格之比率同当期物价指数与基期物价指数之比率相互比较。

6.1.5效率指标

其他采购绩效评估指标有: (1)采购金额。

(2)采购金额占销货收入的百分比。 (3)采购部门的费用。 (4)新开发供应产商的数量。 (5)采购完成率。 (6)错误采购次数。 (7)订单处理的时间。 (8)其他指标。

6.2采购绩效评估的方式。

本公司采购人员之绩效评估方式,采用目标管理与工作表现考核相结合之方式进行。 6.2.1绩效评估说明

(1)目标管理考核占采购人员绩效评估的70%。 (2)公司的人事考核(工作表现)占绩效评估的30%。 (3)两次考核的总合即为采购人员之绩效,即: 绩效分数=目标管理考核*70%+工作表现考核*30%

6.2.2目标管理考核规定

(1)每年12月,公司制定年度目标与预算。

(2)采购部根据公司营业目标与预算,提出本部门次年度之工作目标。 (3)采购部各级人员根据部门工作目标,制定个人次年度之工作目标。 (4)采购部个人次年度之工作目标经采购部主管审核后,报人事部门存档。 (5)采购部依《目标管理卡》逐月对采购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6)《目标管理卡》依个人自填、主管审核的方式进行。 6.2.3工作表现考核规定

(1)依公司有关绩效考核之方式进行,参照《员工绩效考核管理方法》。 工作表考核由直属主管每月对下属进行考核,并报上一级主管核准。 6.2.4绩效评估奖惩规定

(1)依公司有关绩效奖惩管理规定给付款绩效资金。

(2)年度考核分数80分以上的人员,次年度可晋升一至三级工资,视公司整体工资制度规划而定。

(3)拟晋升职务等级之采购人员,其年度考核分数应高于85分。 (4)年度考核分数低于60分者,应调离采购岗位。

导购业绩总结范文6

关键词:跨国并购;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1 引言

2008年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衰退,同时也创造了无数并购重组的良机,中国企业就是其中最活跃的一支力量。相比全球市场的凄风阵阵,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仍然相对活跃,今年首三季中国企业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总共有61宗,总计金额达212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位。但是单纯并购交易数额上的增长并不代表成功,中国企业是否通过跨国并购创造了价值,该价值如何衡量一直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对我国企业以后的国际化战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收集

搜集了2001年到2006年间发生过跨国并购的21家企业及其财务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查询。在选择样本的同时,首先剔除了指标不全、明显有异常的数据。借鉴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通常认为并购的效果会在完成并购两三年后体现出来,且若考察时间过长也易受其他时间的干扰。研究中选择样本的标准是:(1)2001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之前发生海外并购并且已上市的公司;(2)在并购前两年,当年和并购后三年期间这些公司没有被特别处理,即没有被ST或PT;(3)剔除金融类、资源类上市公司跨国并购。

3 经营绩效评价

如果仅仅以某一个指标来评估跨国并购经营绩效必然会造成相当大的片面性,当然指标过多也会形成不必要的重复。综合考虑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认为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营绩效应从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及现金流状况五个方面来衡量,具体选取了11个基本财务指标作为研究的起点,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这些财务指标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而用于比较并购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

运用SPSS 13.0软件对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过程包括: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主成分列表获取,因子得分和经营财务绩效得分计算及比较。

因子分析的可行性前提主要通过Bartlett球形及KMO检验来印证。KMO值是用于检验是否适用因子分析的指标值,若它在0.5-1.0之间,表示适合。Bartlett的球形检验是一个假设检验,如果结论是拒绝该假设,则说明原有变量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阵,适宜做因子分析。本文得出并购前2年,并购前1年,并购当年,并购后1年,并购后3年的KMO值和Bartlett检验值均表明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进行经营绩效的统计分析。

根据SPSS的碎石图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前5个公共因子特征值变换非常明显,到第6个公共因子,特征值的变换趋于平稳,因此5个公共因子对原始数据的信息描述有显著作用。从六年窗口期的主成分列表可以看出前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均在85%以上,说明5个公共因子能较好的反应原始数据的信息。在提取因子后,根据SPSS软件包可输出各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在计算出因子得分后,就可根据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算出每个样本公司的综合得分,具体方法是计算出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值,综合得分即为各因子得分与其对应贡献率比值的乘积之和。以下就是六年窗口期间,各样本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得分模型:

Y-2 = (37.410F1+18.899F2+16.17F3+9.696F4+7.436F5)/89.613

Y-1= (40.439F1+18.741F2+12.299F3+11.525F4+5.651F5)/88.656

Y0= (33.632F1+19.357F2+15.548F3+10.449F4+7.080F5)/86.067

Y1= (34.158F1+19.583F2+17.718F3+11.384F4+5.951F5)/88.794

Y2= (38.166F1+18.970F2+15.407F3+9.796F4+5.628F5)/87.969

Y3= (27.847F1+21.968F2+14.193F3+12.014F4+8.832F5)/84.855

4 实证结果分析

Y-2、Y-1、Y0、Y1、Y2和Y3分别代表并购前2年,并购前1年、并购当年,并购后1年、并购后2年,并购后3年各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综合得分。我们以并购前两年的均值作为该公司并购前的经营绩效得分,以YB表示:

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经营绩效相比并购

前并未出现改善,海外并购事件发生当年经营绩效大幅下

滑,可能是由于当年刚进行并购,付出了很大的成本,且并购的影响还未完全在财务报表上显现出来。并购完成后的前两年经营绩效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在一定的过渡期以后,跨国并购对我国企业发挥了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引进了国外企业先进技术,加快了产品结构升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实质性的使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并购后三年,企业绩效下降很快,而且下降速度远大于并购后提升的速度,企业海外并购是企业长期战略问题,由于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盲目追求规模,付出了过大的成本,致使资产进一步重组时出现了很大的弊端,在并购后采取的整合策略目标过于短浅,并不能是并购双方达到真正的融合。由此可见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还不是很成熟。

注:

1)YB、Y0、Y1、Y2和Y3分别表示并购前、并购当年、并购后一年、并购后两年和并购后三年的样本企业的综合得分。用得分差值来反映并购前后绩效的变化。

2)正值比率是综合得分为正的样本企业个数占全部样本总数的比例。

若以并购后绩效得分低于并购前得分作为并购失败的话,那么只有47.61%的上市公司业绩从长远来看有所提高,而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并购后业绩下滑。

5 结论

并购既是企业成长壮大必须采取的方式,又是复杂程度高、风险大的战略活动,尤其是跨国并购。本文选取了21家样本企业,通过建立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对并购前后的经营绩效进行研究后发现,总体而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经营绩效相比并购前并未出现改善。大多数企业并购后出现经营恶化,本文研究显示只有47.61%的上市公司业绩从长远来看有所提高,而大多数专家认为30%左右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提升了企业价值。这一结论与大多数专家的意见较为一致,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较差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陈雯,窦义粟,刘磊.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7,(17).

[2] 范从来,袁静.成长性、成熟性和衰退性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