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感人的文章范例6篇

最感人的文章

最感人的文章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德育价值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认知技能水平,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在平常的教学中,大多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对于情感教育,基本处于忽略的状态,导致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得不到重视和关注,最终造成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出现问题。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本文将对此进行重点探究。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理论基础,学好语文就是以另一种形式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情感教育至关重要。语文教育并不是要死读书,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是学生正面临着选择人生方向的重要时期,做好高中语文的情感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方向指明道路。比如在学习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虽然文章本身的语言并不丰富,但如果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将文章朗诵出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走进文章,学生跟着教师的情感,文章的意境就会立马显现出来。教师可以由此展开对文章的讲解,分析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最后阐明时代主题。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诵读文章,让学生自己感受文章的思想内容,参悟文章的精华所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更能指引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高中学生对人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有着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且能够快速接受新奇事物。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集诗歌、散文、小说等为一体,教材设定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例如,《诗经》《我有一个梦想》等文本使得学生对各种文化都有深刻了解,而这些内容也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与作品中透露的情感进行有效融合,从而给自身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创造出一个属于自身的情感世界,既提升学习效率,又在自身情感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德育价值,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深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挖掘教材文本的德育价值,对高中的语文教育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文章本意,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教师可以在阅读文章并理解以及品鉴文章等方面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阅读文章后写出读后感,是品鉴文章的重要方面。通过品鉴课文,可以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例如,教师在讲解《项链》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何评价马蒂尔德这个人物?然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学生得出结论:爱慕虚荣的生活是不会长久的,诚实守信才是最美的人格。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文章引出诚实的重要性,列举名人名言或讲述诚实故事,向学生阐述诚实的含义。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感化熏陶,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自然而然地渗入学生的思想,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会声情并茂地朗读朗读,就是将文字读出来

通过朗读可以体会文章的细节,把握好文章的思想感情。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地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心要跳耳要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教师将文章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跌宕起伏的情感,能引发学生对文章激情澎湃思想的想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正能量,实现跟作者的共鸣。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语言色彩丰富的文章,对于语言生动的文章,教师应适时地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将文章情感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停顿、重音、语调、句调等方面直接感受作品情感的脉搏,使学生“耳醉其音”“身醉其境”“心醉其情”,这样在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素材,最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结构,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元素,具有绝对人格导向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价值,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与熏陶,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作者:徐文玲 单位:江西省宁都县宁师中学

参考文献:

[1]来文玲.试论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杨丽君.新形势下的学校情感教育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最感人的文章范文2

刚成名时,文章在博客中自称小文,现在微博ID为文章同学,“向南”“小贝”“刘易阳”等一系列小男人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但色谱的另一端却是,脾气大、高片酬、难搞,这类词眼在坊间传闻中不时和他挂上勾。在文章的微博中,他的脾气也可见一斑,对于某些不平事件,发表意见时直接爆粗话。

直到坐到他对面,才发现之前的印象,都有失偏颇。传说中的爆脾气,会开玩笑地说:“不够写啊,来,再聊两块钱的。”但他也没有所塑造的角色那么贫,对于很多可抒发创作理念的问题,轻描淡写,甚至一句话带过,偶尔对一两个话题表示出兴奋,很快情绪又回到水平线。宣传人员解释,他腰伤复发,又感冒,采访当天的状态不好。受伤发生在《走着瞧》拍摄期间,文章说:“直接把我给摔傻了。”自那之后,一到变天,他的腰伤就发作。接受采访时,他一直双手抱胸,以蜷缩的姿势坐在椅子上。语气随和,状态防备,新导演文章以一种疏离的亲近感介绍他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小爸爸》。该剧即将于9月2日在东方、浙江、深圳、陕西四家卫视联播。

赶鸭子上架

“我们拿的片酬很少,我希望把有限的投资都放在制作上,拍好戏。”

《小爸爸》的创意来自文章自己为人父的体验,女儿爱马出生,他的人生进入新阶段,照顾女儿的经历使他萌生了创作的念头。起初的创意是“辣妈正传”,后来担心变成马伊琍的育儿经,于是把关系由母子变为父子。

不靠谱青年于果突然得到了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儿子”,他各种推脱,但在不情不愿的相处过程中,他渐渐感受到父子间血脉相连的亲情,最后主动去争取儿子的抚养权,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以上就是《小爸爸》的故事情节,讲述一个不靠谱的“小爸爸”如何成长为有担当的父亲。文章参与了剧本创作,从创意产生到剧本成型,他花了三年多的时间。

但当导演是个意外,《小爸爸》原定的导演是跟文章多次合作的滕华涛,但滕华涛一门心思要去拍电影,文章“只能自己上了”。妻子马伊琍作为制片人,担任这部剧的后勤部长。文章很感谢马伊琍,因为有她的支持,新手导演的第一部戏少了很多麻烦。所以,第一次当导演的文章,遇到的最大难题竟是体力不够,又导又演让他身体吃不消。

马伊琍同时出演了女主角李三妹,文章称找马伊琍的原因是“角色合适”,自己出演男主角也是因为“合适”。夫妻俩共同出演,使得演员片酬方面的支出节省了很多。“我们拿的片酬很少,我希望把有限的投资都放在制作上,拍好戏。”《小爸爸》共花了5000多万,辗转北京、云南、美国三地拍摄,网络版权以单集100万的价格卖给了优酷。

过重的爱情戏

“我喜欢自己创造的每个角色。”

提前看过样片的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男二号和女二号的爱情戏份太多。用数字来说明爱情戏在剧中所占的比重:5000万的投资中有100万花在了男二号和女二号的婚礼上。

文章认为,如果把所有的戏份都放到男主角身上,观众会厌烦,所以他自己只负责亲情的部分,爱情线剥离出来放在男二号和女二号身上。

冒着跑题的风险,文章花大篇幅架构了一条几乎和亲情主线并驾齐驱的爱情线。饰演男二号齐大圣的刘欢是文章相交11年的好友,文章评价他是一个特别不像演员的演员,女二号小艾的扮演者徐翠翠是和文章一起“奋斗”过的战友。两位故友演绎了文章心中对爱情的想象,“我喜欢爱情至上的美好,希望呈现的也是美好。”在文章看来,这两个演员值得大篇幅的戏份,也驾驭得了这样的戏份,他更断言,“这两个人会因为这部戏被大家喜欢。”

这一对的感情从欢喜冤家到生离死别,以笑开场,以泪结尾,文章很满意爱情戏的部分,他坦言自己对戏剧的把控喜欢跌宕起伏。齐大圣的死,在剧本讨论阶段就决定了,“我认为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悲壮的事。但在悲壮中还是希望给到大家温暖,让大家感受到爱情的力量。”

不只爱情,文章喜欢所有的情感释放。

写《裸婚时代》时,刘易阳和童佳倩从爱情走到亲情再走回爱情。“所有情感我都喜欢,不管是凄美的,还是壮烈的,只要是情感我都愿意去抓住,去表达。”《小爸爸》中的每个角色都表达着文章对情感的认识。小艾和大圣表达爱情至上;于果表达情感成长,发现和承担责任;孩子想和爸爸在一起的心情表达天然的亲情,“我喜欢自己创造的每个角色。”

导、演之间

“戏不好看,要骂就骂我,跟演员一点关系都没有。电视剧不好,导演应该负全责。”

做过演员再做导演时,难免有指导别人演戏的冲动。文章出演《西游:降魔篇》时,周星驰会给他示范演戏。文章对这样的行为内心很是认同,“首先他是这部戏的导演,他对这部戏的理念和风格有着清楚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要完成他的要求;其次,无厘头的表演方式由他创造,我们拍他的戏,拍的又是无厘头风格,肯定得他示范。”

第一次当导演,文章也给演员示范演戏。其中,大圣向小艾求婚的那一幕戏,刘欢的演绎不符合文章写剧本时的想象,现场的反应也不热烈。文章给他讲了自己的想法,刘欢最初很排斥,后来勉强尝试,却迎来了现场的一片叫好声。文章说:“现场工作人员给的是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另一场伤感的戏份,刘欢按照文章要求的方式演绎,现场很多人感动到落泪,推轨道的工作人员甚至因为忍不住眼泪,跑出场外,放声大哭。

导和演的部分都烙上太多个人印记,文章说他要独自面对质疑和批评,“戏不好看,要骂就骂我,跟演员一点关系都没有。电视剧不好,导演应该负全责。”

初执导筒并没有激起文章更多当导演的欲望,现阶段,他的身份还是定位于演员,尝试演绎更多角色。他笑称,经常求着张黎、赵宝刚、滕华涛等,申请在他们的戏中客串角色。最近一次的客串是在张黎导演的《四十九日·祭》中演了一个反面的日本人角色。“跟名导合作是学习,我的很多导演技巧就是偷师赵宝刚和腾华涛的。”

戏外人生

“苟富贵勿相忘”之类的承诺,文章当年并不曾做过。只是在《小爸爸》的创作中,为两位好友量身定做了角色。

文章也承认,大圣和小艾的戏份那么重,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仗义”,刘欢和徐翠翠都是他的患难之交,他也希望两个人能借着《小爸爸》脱颖而出。

徐翠翠在拍《奋斗》的时候给生活拮据的文章买方便面。拍《奋斗》时,文章还没毕业,“发了薪水攒下来想请马伊琍吃饭,生活得很拮据。”徐翠翠等一众好友知道文章好面子,给钱肯定不要,就用他能接受的方式买了几箱方便面帮助他渡过难关。

最感人的文章范文3

1.在下列空格中填上体现作者(或“我”)情感变化的恰当的词语。

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3.请概括回答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或“我”)怎样的情感。

4.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情感的。

【解题策略】

思想感情是作品的核心,也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因此,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历来是现代文阅读的重点考查项目,也是近年来中考考试的热点考点之一。那么,如何在现代文阅读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1.从关键词句入手:文中的关键词句,是指概括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中心,能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词(句)等。作者总会在遣词造句中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从关键词句入手,要结合该词句所在的位置、词语的感彩、句序、修辞等特点分析。当然,题目也不可忽视,它是文章的眼睛,记叙文的题目也可能体现着作者的感情。

2.从重点语段入手:重点语段可以是作者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进行详写的部分,它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也能集中反映文章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文章的开头段、结尾段,有时在行文中起着统领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最能表现作者的是非、褒贬、爱憎等情感,便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从文脉思路入手:尤其是针对梳理作者情感变化类试题,更应从全文思路脉络入手,把握准了文章的整体基调,摸清作者的情感走向,然后抓住核心语言信息进行提取整合。另外,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还可以抓住文本的线索(感情线索),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从作者情感变化的各阶段中去概括。

4.从形象景物入手:在有些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往往蕴藏在具体物象中,要抓住描写的物象特点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如,从文中景物描写的特征,揣度出作者的好恶和褒贬。如,从作品中的人物行为、对话,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最感人的文章范文4

关键词:话题作文;情;志;实际

话题作文常以其启发思考、激发想象、范围固定的特点在高考当中作为大分题型考察考生。用作文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实际上是非常可取的,因为语文教学的宗旨在于学以致用,其运用主要以“说”和“写”两种表达方式体现。高考无法用“说”的形式进行考评,所以“写”自然就成了最好的考评方式。

话题作文作为“写”的重要考察形式,常常易写不易精。其原因在于话题常常广阔,容量比较丰富,可以写的事,可以举的事例往往很多,于是一些考生在作文时陷入了大、空、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类问题,就要做到用情于真,用志于身。情和志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心雕龙》中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的就是情的重要意义。志即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敏动心灵、百味生活,让情感丰盛起来

说到用情于真,几乎每个老师都在讲,每个学生都知晓,但是真正要做到这一点,确有不少的困难。其实这都是因为面对话题,我们内心的真情储备捉襟见肘。因此要让我们的真情储备丰富起来。据专家分析,情感细腻的人往往能写出好作文,大凡作家往往都是情感细腻的人。但是并非人人都是感情细腻的生物,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努力让学生心灵灵敏地颤动,感受每一次喜怒哀乐,让情感细腻丰富。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当别注意学生的情感积累,在每个周末都会要求学生讲一讲一个星期来最开心的是什么,最难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开心,为什么会难过,最后要求学生们把这些记录下来,这样既积了情,又练了笔,两全其美,在日后的作文中不经意间就成为了我们的情感素材。

二、感动自我、释放激情,让作文澎湃起来

有了情感积累,就像做饭有了米一样,但米不是饭,还需要进行加工,作文也是如此。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对那些平时积累的真情素材进行筛选、加工、运用。写作和艺术创作一样,是一个创造过程,需要激情来点燃灵感,发挥极致。作文如果只是平平淡淡地去写,当然是写不出好来的。必须调动自己的情绪,释放激情,让写作的动力澎湃起来。考试是一个紧张的过程,在考试当中,如果能调动情绪,激情作文,可以大大缓解紧张的心情,更利于发挥。想要调动情绪,就必须用情于真,只有自身的真情才能调动起情绪,发挥起激情来。比如话题“态度”,只有联想起我们平时对人对事的真实态度,才能调动情绪,将真情融于作文当中。这种情绪调动可以称为感动自我。想要感动别人,必先感动自我,作文要能打动别人,必先打动自我。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母亲》之所以能感动了无数读者,首先是实现了自我的感动。

三、真情诵读,感知不足,让文章完美起来

写好文章离不开修改,修改是一种渐臻完美的手段。而对所写的文章进行有感情地诵读,是一种很好的修改手段。通过真情地诵读,文章中瑕疵、语句的毛病被一一发现、修改,最终使文章得到完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自己的亲身诵读体会,对作文的把握会更加的清楚。笔者在每一次作文训练后,都利用时间要求学生将所写作文通过真情的诵读来找寻毛病,以期改进,并且挑选部分学生对所写的作文通过诵读,将修改前后不同的情况进行展示,说说改变了哪些地方,为何如此改变,同学交流改得成功与否。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真情去写、真情去读、真情去改,最终实现作文能力的真正提高。

四、用志于身,立足实际,让思想成熟起来

志是作文的中心思想,是全文的灵魂所在,话题作文十分重视志的体现。可以讲,志的好差优劣直接决定了整篇作文质量水平的高低。无病、华而不实、无的放矢的志是被大家所唾弃的。话题作文常常要求考生把文章写成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动人心弦的论述文章。就像演讲一样震撼人心,要力求做到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而这一切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志在其道,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就是要从自身去思考、揣摩。《察今》里说道:“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所以用志于自身,立足实际,才能做到言之有物,真情感人,真心服人。比如写“亲情”“成长”“幸福”“乐观”等话题,大而泛地去谈,必然虚无所附,无关痛痒,难有佳作,如果立足自身,从小处着手,细节显志,则易出精彩。

最感人的文章范文5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饶的西沙群岛》从题目来看是围绕“富饶”来写的,但实际是除了“富饶”,还写了“美丽”。文章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侧重写“富饶”,第二自然段侧重写“美丽”;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共两句话对此作了概述。很明显,“富饶”和“美丽”是并列的,所以题目如果用“富饶”作修饰语,就没有将文章内容全覆盖,题目与文章内容的契合度显得不够。反过来想,如果只看课文内容,让读者自己来确定题目“______的西沙群岛”,恐怕填写“富饶”还是会让人犹豫的。

综观全文,如果将长长的文章读成一个词的话,应该是文章总起句和总结句中的“可爱”,“可爱”包括“美丽”“富饶”,基本上可以统领全文内容,所以根据文章内容来定题目的话,“富饶”应该换成“可爱”。

再看,除题目外,“可爱”是文章中唯一一个两次修饰“西沙群岛”的形容词,且都位于能够引起读者关注的位置,一个在总起的地方,一个在总结的地方,首尾呼应,凸显着“可爱”在文章中的重要性。题目要为文章服务,似乎题目中用“可爱”才能与“可爱”在文中的重要性相融通。

但是这里作者没用“可爱”,而用“富饶”,什么原因?笔者揣测:

1.全文主要写西沙群岛的两个方面――“美丽”和“富饶”,但从篇幅来看,“富饶”是浓墨重彩,是详写,占据了文章的绝大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重点所在。

2.“美丽”虽然和“富饶”是并列成分,但富饶意思是“富足有余,多指财物等”,从广义上理解,“富饶”似乎是可以暗含“美丽”,美丽虽不是一种直接的物质财物,但无疑也可以算是无形的财产。

3.从写作背景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70年代,当时西沙海战(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群岛西部的永乐群岛海域,中国人民海军与越南共和国海军发生的小规模海上作战)刚结束,西沙群岛成了全国的一个焦点,是国人所关注、爱国情感最集中投射的地方,极具向心力与凝聚力,因此从心理学角度――“人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紧密联系,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感情的诱发下进行的”这一点出发,有理由相信作者写这篇文章渗透着强烈的保卫西沙的爱国情感;在最初版本的文章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现版本已改为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怎么样来激发人们保卫西沙的爱国情感呢?联系到当时国民经济落后,物质贫乏,相比较“可爱”,“富饶”是极具诱惑力的一个词,幻化着美好的意象,承载着当时人们的物质需求,能一下子牢牢抓住人们的心。所以相比较“可爱”,用“富饶”作题目更能激发起人们对西沙群岛的迫切向往,从而达到最直接、最有效地激发读者保卫西沙的爱国情感。即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在,“富强”仍是排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一位,其中“富”是第一个字,自有其道理。

4.在题目中,“可爱”的作用会在无形中给全文奠定基调,基调里会包含“可爱”所让人想到的童真、幼稚在里面,这与当时背景下所要传达的爱国的刚性、神圣、责任不相匹配。

最感人的文章范文6

当然,有些同学看起来很重视自己的生活,但缺少对自身生活的思考,更没有深度的认识与体悟,一下笔,就是“流水账”,有的老师形象地称之为“痛说革命家史”。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你让他写“听话”,就写小学听话收获什么,初中听话收获什么,高中听话收获什么,东拉西扯,不知所云,一地鸡毛。

也有些学生,不屑于写自己平淡无奇的生活,于是就用心编造一些曲折离奇、稀奇古怪,或者充满巧合和戏剧性而又漏洞百出的故事。还有些学生,将一些经典故事移植到自己的身上,乍看上去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但始终摆脱不了虚假与矫情。

总之,眼睛常常盯着别处,心里想着他人,唯独忘记了自己,没有自己的生活,这是目前不少学生的写作通病。

其实我们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更是独特的。为此,我们在写作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 写小一点――提炼生活,为作文输送源头活水

语文本应是我们独抒性灵的自由天空,是我们思维碰撞的智慧领域,是我们不拘格套挥洒才情的舞台。可由于生活与思想的单一,不少学生的作文情感苍白,缺乏生活的色彩和生命的灵动。我们看到的不是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文章,而是呆板老套的新八股;不是心底生命律动的倾诉,而是平面的具有统一模式的产品;不是血液的涌动、情感的流泻,而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

其实,生活才是我们作文的源头活水,“我”生活的世界很大: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甚至还可以扩展到虚拟空间。在这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找到自己最熟悉、最容易驾驭的材料,提炼生活就可以写好作文。比如:

“我是在江南出生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许多人向往的水乡。在我的记忆里,桥边,常有浣衣的妇女,在桥的阴影下,她们的脸越发柔美。时不时会有渔船经过桥洞,听到的往往是渔夫们会心的微笑。

夕阳的余晖给小河披上了一层纱,让我触摸到了小河的温柔。这一幅幅景象都定格为我记忆深处的美丽图画,图画中,人和事在不断地变化,唯有桥,一直未变,她见证了水乡的美丽,它与浣衣女一起嬉戏,与渔民一起欢笑……

很多同学的记忆深处都有桥:故乡的桥、旅游胜地的桥、宏伟壮观的桥、破败沧桑的桥……无论哪座桥,只要我们善于从记忆中寻找生活的影子,寻找可亲可感的人物,寻找自己的独特感受,都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但若没有对生活的提炼,怎能写出这样亲切的文字?

在写作实践中,究竟哪些生活可以进入我们的写作视野?如何“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只有深入地“体验”生活,才能理解与剖析生活;只有“透视”生活,才能更好地提炼、表现生活,才有可能获取生活中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珍珠”;只有交织着自己的情感、个性和对命运理解的作文,才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作文;只有这样一种生活的、个性的写作,才能显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作文才是健全人格的最佳自我表达方式。

二、 写实一点――抒发感动,为作文注入温柔基因

学习诗歌的时候我们常能深切感受到“诗贵性情”,其实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贵在性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据说巴尔扎克半夜写作时太入情入境,常常痛哭流涕,与自己作品里的角色“同生死、共快乐”。没有自己的性情参与,怎可能触动读者的心弦。只有作者“情动而辞发”,读者才能“披文以入情”,被作品所感动。

怎样表达情感?一种方法就是借助细节倾注感情。《背影》中那个努力爬月台的肥胖的父亲,《我与地坛》中那个不知道自己儿子走了多久还像雕塑一样站在原地的母亲,给作者带来灵魂的震撼,当他们把这样的细节形诸笔端的时候,怎能不令读者动容?生活中最真实的细节,因为本身饱含真挚的情感,故能穿越时空,久久攫住人们的心灵。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在梦里,在梦里,我又看见了床头那掉了漆皮的柜子,上面那个破旧的收音机永远在那里咿咿呀呀地唱着锡剧;在梦里,我有看到小小的我在厨房里兴致勃勃地跟奶奶一起剥豆、择菜,还有那些烧煤的炉子,水壶在上面被烧得通红……在梦里,那些在梦里才会重演的记忆中,总有奶奶的身影。无数个夜晚,我看到站在桥头期盼着我们到来的奶奶,想起奶奶和我坐在小桥上数星星,听到奶奶为我唱小桥流水的童谣……奶奶,我觉得您并没有远去,您还时时陪伴在孙儿的身旁……

作者紧扣“桥”,借助典型的细节来展现曾和奶奶一起度过的那段生活,行文克制却带有感情的温度,催人泪下。

我们要体会生命最本初、最普通的感动与震撼,捕捉生命中最细微而又最真切的情感体验,让思想的色彩、感情的花朵在文章中自由地表达、自由地绽放。诚然,触动我们情感的可以是可是自然、国家、人类等等,但对中学生而言,更多的还是平凡生活中的那份因爱而生的真情。只要善于记忆这些细节并倾注于笔端,文章定会有“温柔基因”。

三、 写深一点――理性思考,为作文插上智慧的翅膀

相同的题材会有很多人写,如何从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文章的高下之分重要的区别是思维的高下。好的文章不但是生活场景的再现,更给人理性的思考。当前,同学们作文中存在着思维表面化、简单化的倾向,肤浅的思想与单一的思维,已成为制约同学们思想方法与情感认识的突出问题。

在“桥”的作文中,家住江北的学生常提到要经过长江大桥,感慨大桥的宏伟坚固,感慨桥下的滔滔江水,感慨桥上的道路阻塞。可是有一位同学稍稍延伸,我们就觉得他的文章比其他人多了一点思考,多了一点智慧。他是这样写的:

有时候我会想,不妨将大桥的堵塞现象看作是人生道路的曲折和艰辛,即便有捷径可以走,却也会堵塞。面对这样的艰辛,其实我们不必用一种消极、反感的心态来对待它们,而应保持充足的耐心和信心,不断前进,因为一定会过去的,只是一个时间的长短问题。这个具体的生活场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大桥虽会堵塞,终究我们还会过去。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