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例6篇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1

[关键词]电影;政治思想教育;分析;探讨

电影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成不同种类的电影,而电影也具有很多种功能,比如电影的娱乐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等,随着影视传媒产业的不断兴盛繁荣,电影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与深刻。相对于传统的家庭与学校教育,电影媒介以其特定的传播影响力对电影受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人际关系、道德观等诸多社会人格方面,起着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本文就对电影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做了分析和探讨。

一、电影的政治思想教育

笔者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知识信息化的时代。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传媒艺术,要想发挥电影娱乐、教育的功能。在电影的教育功能中,电影的政治教育功能,是电影的教育功能一大特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政治教育或准政治教育类型的)电影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观众的思想,达到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

笔者认为好的作品是电影发挥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保证,只有好的作品,才可以把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更加贴切地展现给观众,从而使电影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达到最大化。

当然一些电影本身的问题,也有可能对欣赏大众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所谓电影,应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包括了许多与电影有关的内容,而这些都会对政治思想教育产生一定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1、电影与政治思想教育的关系

很显然,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电影都会具有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因为有些电影本身就是商业片,更多的具有是娱乐大众的功能,而具有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往往是根据一些真人真事所创作的电影,比如电影《任长霞》、《焦裕录》、《狼牙山五壮士》、《大渡河》、《南征北战》、《鸦片战争》等,这些根据生活当中的真人真事而拍摄出来的电影,往往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能够起到非常大的教育作用。比如看了《任长霞》、《焦裕录》这类电影之后,就会让我们对人民的公仆肃然起敬,对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深深感动;看了《狼牙山五壮士》、《大渡河》这类电影之后,就会让我们感觉到今天的幸福的生活多么来自不易,无数个先烈为了共和国的今天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所有这些都会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些会成为激励我们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动力,也会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有力武器;看了《鸦片战争》、《风云百年》这类电影,就会让我们对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从而大大的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此外,就是根据一些历史故事,经过加工甚至虚构出来的一些电影,这些也同样会起到教育的作用。

所以,笔者认为电影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的电影,只要能够更加真实的贴近生活,采用艺术的形式,去反映我们周围的、历史的一些人和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电影大众的共鸣,从而产生强大的教育功能。

2、电影在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必要性分析

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个大众传媒形式,所以电影作为一个传媒,必然会对社会和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当中就包括了电影的政治思想的教育功能,笔者认为电影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十分必要的,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能将生活当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事情,通过艺术表达的方式,向人们进行宣传。而这种宣传,会由于电影在全国各地的放映,使它的受教育的对象在范围上和人数上非常之大。一句话,就是电影的这种媒体宣传功能,其受教育的人的数量和范围是其一个比较大的优点。

其次,就是电影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自然教育。它比我们平常讲故事,做报告,看历史课本,更为生动和形象,电影大众会在不知不觉问,跟随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在思想上产生一定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是电影产生的巨大力量。笔者认为电影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正是在于它的隐蔽性、而这种隐蔽性,恰恰能够使电影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至。比如,在日本,日本的右倾分子常常通过将一些历史故事篡改而拍摄成电影的形式来误导民众,而且这种方式这些右倾分子却屡试不爽。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电影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和煽动性,它会放大或缩小某一个电影导演者所想故意反映的内容或情节,从而会产生巨大的思想教育功能。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一部抗日的电影当中,我们所看到的电影可能更多的是战士们为了获得抗日的胜利,而和敌人英勇搏斗的画面,在被俘时英勇就义,宁死不屈的场景,而这些都会产生强大的教育功能,这种功能笔者把它称做夸张性的教育功能。

最后就是电影具有重复教育的功能,电影是可以重复放映的,电影的放映的重复性,地让电影具有了重复教育的功能,具体来说就是一部电影可能影响到几代人,可能几代人都会被同一部电影而感动,很显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由于电影具有重复教育的功能。

同时,在此笔者还想指出的是,电影的教育在形式上,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电影《小兵张嘎》就是主要针对的是我们的青少年朋友,而电影《任长霞》则是成年人。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讨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电影不仅具有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而且它还有自己本身的优势,概括起来讲,就是电影的受众范围广、电影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具有隐蔽性、潜移默化性、夸张性、不可替代性,重复性,针对性等特点。所以通过这些笔者认为电影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是非常必要的。

二、充分利用电影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建议

既然电影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那么如何更好的发挥它的这些功能呢?

笔者认为电影教育的功能的发挥,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即政府应给予电影制作者一个发挥的空间和轻松的环境,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由于本身具有媒体的功能,所以必然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受到政策和法律的约束,所以一部具有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电影首先必须是合法的,同时一部好的具有思想教育的电影也应该得到政策和法律的支持。而对于电影的创作者来说,如何才能发挥电影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呢?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推出富有现实生活质感的正面形象

笔者认为具有政治思想教育意义的影片应注重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多推出富有现实生活质感的正面形象,使“榜样”与“被效仿对象”更具正面作用与现实指导意义。具有较多趣味元素、动作元素、现实元素、历史元素及与其生活或历史以及现实的主人公元素的影片是政治思想教育受众者的审美倾向所在。也就是 说,人们在观看影片时,更易接受那些含有较多娱乐形式的并且具有历史和教育意义的、极具感染力的作品。因此,对于电影创作来说,重视与考虑到受教育的对象的特点以及要宣传的内容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一味宣传教育,没有好的故事情节,也会让人感觉到电影失去了它原本的娱乐功能,而且也会使电影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

实际上,优秀的电影作品――那些不仅具有符合人们心理特征的娱乐化元素,更包含可爱的富有时代感的人物形象及相应的文化/精神意蕴的作品,必然会对未成年人起到正面的良好的影响效果。中国电影创作向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在针对未成年人的电影创作中,这一传统也被继承延续。《小兵张嘎》、《花季雨季》等都包含着正面阳光的形象与符合时代特征的具有教育引导作用的精神内涵。所以,我们不能生硬地把一些空泛的具有教育性的理论硬灌输给他们,而是应有叙事智慧及作为成年人必须的责任感与道德自律。在创作中,给予电影欣赏大众的除了生动有趣的娱乐化形式之外,适当的民族文化含量的凸显、道德观念与规范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2)重视电影历史教育的功能,不断推出具有政治思想教育的电影作品

历史教育一种非常好的教育形式,而通过电影进行历史教育,进而对人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通过历史上的一个人、或一个故事而通过艺术的形式,拍摄成电影,就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教育。尤其是近现代的历史,通过拍摄历史题材的电影,就可以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强烈的震撼,产生一种共鸣,从而达到电影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

(3)打造民族品牌的电影,扩大电影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范围

中国政治思想教育题材影片的制片策略上应充分针对受众的特点,加强民族品牌的创造与力图保持传播效应,以达到相当强度的传播影响力。民族化作为一种文化策略,包含了一种在现代审美观念和传统美德间寻求一种和谐统一关系,也包含了息息相关的个性展示与市场潜力。“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有无尽的宝藏等待着文艺家深入开掘”,应该在政治思想教育题材影片创作上进行数量与质量的全面提升,使关心政治思想教育的工作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加强。可以集中出品一批深具传统文化特点的政治思想教育题材影片,在特定的时间给予全面的推介与放映,并将这样的文化冲击波延续下去。“经济的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文化则必然具有各民族相异的特质,并从而形成异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多样性。同时,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必然会不断吸收异域文化的精华,以发展与创造自己新的文化。”因而,我们可以学习好莱坞影片在吸引人们观赏兴趣方面的形式技巧,但却应在影片中着重注入本土化的文化元素――民族精神、民族形象、民族风情――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中,加强与加深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创作方面,目前也还缺少重磅级的大资金投入的影片(现在一般投资仅为200-500万元),可以创作一部或几部“大片式”反映民族传统文化的政治思想教育题材影片,扭转目前政治思想教育题材影片无市场定位、无观众、无社会反响的局面。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后电影产品”的开发,树立起几个深入人心的、极具民族化特质的艺术形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使电影媒介成为配合对政治思想教育的一种有力武器。

三、结论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2

因此,针对大众媒介时代的到来和影响,人类不再消极应对,而是寻求主动出击,提出了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两个核心概念。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有研究者指出媒介教育是媒介素养实践领域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探究媒介教育的性质、价值取向、对象、方法、路径及国内外媒介教育的发展状况,我们会认识到,媒介教育具有人本主义和新教育的性质,兼具保护、准备和快感等多元价值取向,它在对象上是一种全民教育,在跨度上是终身教育,在渠道上是立体教育,因此,在方法上应采取体验教育,在讲求学习的迁移与意识的启蒙的同时,重在授人以渔。

以上的观点对于电影媒介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这是因为作为媒介教育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在对象上是全民教育(而不是专门针对学电影的大学生),在跨度上是终身教育(而不仅仅是小学、中学和大学),在渠道上是立体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场所,还包括院线观影、学校观影、互联网观影等观影方式),在方法上采取体验教育(因为电影媒介的形象直观性,更容易让受众全身心地浸润其间,实现充分的体验教育),在讲求学习的迁移与意识的启蒙的同时,重在授人以渔,即重在教会受众能够从电影的视听语言等形式分析入手,进而可以理解电影媒介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主题意蕴乃至意识形态,形成理解和批判的能力与方法。

以下我们就来分析媒介素养养成与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少儿电影媒介教育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媒介素养养成是近年随着大众媒介崛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源在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以及与受众产生的复杂的互动关系。鉴于媒介素养不断变化的本质与使用情况,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索尼娅利文斯通(Sonia Livingstone)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在各种媒介语境下近用、分析、评判和创作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一种媒介所能完成之事。而本文则侧重从电影媒介素养的养成角度,来探讨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养成。

受到皮下注射论和子弹论等媒介影响论的影响,过去的媒介教育工作者多倡导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美国学者波兹曼提出了著名的童年的消逝,即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 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媒介教育工作者提出超越保护主义。例如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在他的《超越保护主义》一文中概括性地指出,上几代媒介教育工作者大多建立于一种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力求通过媒介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如今,由于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对青年人接触媒介经验复杂性的了解,也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应对急剧变化的媒体环境,所以,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因此,今天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强调多种媒介多元共生的外部生态、媒介与受众复杂互动的关系,不再将少年儿童视为被动接受的一方,同时,强调了面对大众媒介迅猛发展的事实,疏胜于堵。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作为大众媒介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也被纳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中,这在欧美发达国家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学也开设有媒介研究课程。例如,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的中学就增设了电影研究和媒介研究课程,这一课程也进入了全国性的考试范畴。此外,媒介研究也已成为澳大利亚部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具体包括摄影、印刷媒体和电视方面的课程。事实上,美国学界也一直注重将电影教育融入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20 世纪60 年代初,美国九所大学增设电影专业,而到80 年代,美国开设电影教育课程的高校已经增至一千余所,并且仍然保持增长的势头。值得注意的是,其目的并非仅在于培养专职的电影工作者,而是将电影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融入大学文化教育的综合体系之中,从而帮助高校学生掌握新世纪影像文化多维的视听思维方式,掌握更为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电影内容的判断、评价能力和运用影视媒体的能力。

而在我国,在1922 年中国少儿电影的开山之作《顽童》以及之后的少儿电影创作,均秉持寓教于乐的传统教育理念。而与之相关的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清楚地看到少儿电影在教育少儿方面的直观形象的优点,提出了儿童本位的影片、儿童教育的电影片、儿童电影的观众细分等观点。而激进的左翼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家们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苏联儿童电影创作体制保障、儿童电影创作内容所具备组织动员和教育鼓舞之作用、用儿童电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等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在体制、组织和机制上保证了少儿电影的创作、生产,如1981 年儿影厂的设立,以及设立后每年国家在政策、资金和发行等方面给予的倾斜与资助。各级党和政府以及新闻媒介也在不断呼吁重视电影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在中小学中实行电影媒介教育。事实上,中国的儿影厂是世界上第二个专门为少儿创作电影的电影机构,在中国少儿电影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中国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电影的媒介教育功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均旗帜鲜明地提倡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

作为媒介素养养成中的一种重要种类,电影媒介素养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为例加以说明。

(一)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要建立适合他们年龄阶段观看的片目库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因此,深入研究和确定少年儿童的内容分层就十分重要。事实上,儿童概念的提出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法国学者阿利埃斯在其《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中认为,从中世纪末期以来,父母逐渐开始鼓励小孩与成人分离,以儿童及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为中心的新的家庭观发展起来了。将儿童时期视为一个最特殊的人生阶段,这个观念自此扎根于现代西方思想之中,并席卷世界,成为无可动摇的价值观。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认为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儿童这个词归结为意指一类特殊的人,他们年龄在7 岁到比如说17 岁之间,需要特殊形式的抚育和保护,并相信他们在本质上与成人不同,那么,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儿童的存在还不到400 年的历史。的确,如果我们完全用一个普通美国人对儿童这个词的理解,那么童年的存在不超过150 年。因此,我们可以说,儿童的发现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与文明的标志之一。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少年儿童的年龄界限的上限为18 岁。首先来看一下联合国和我国对少年儿童的年龄规定。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第一条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 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 岁。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陈永明主编的《儿童学概论》中认为我们所说的儿童包括:学前教育的对象---婴幼儿(0-6 岁),小学教育的对象---少年儿童(6-12 岁),中学教育的对象---青少年(12-18 岁)。综上所述,一般认为的未成年人主要是指18 岁以下的人群,而在这一群体中,又因为其生长发育的阶段性不同以及现在全世界主流的学制划分,具体分为三个阶段:0-6 岁称之为幼儿阶段,一般对应为幼儿园阶段;6-12 岁称之为儿童阶段,一般对应为小学阶段;12-18 岁称之为少年阶段,一般对应为中学阶段(包括初级中学:12-15 岁和高级中学:15-18 岁)。

据此标准,国内主流的儿童文学理论界将儿童文学分为三个层次幼年文学是为三岁至六七岁的幼儿(幼儿园阶段)服务的文学。童年文学是为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儿童(小学阶段)服务的文学。少年文学是为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少年(中学阶段)服务的文学。 因此,在进行少儿电影教育之前,一定要将少年儿童对象清楚地分开来。可以学习少儿文学中的读者对象的三个层次和少儿阅读中的阅读分级制度,即针对儿童和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制订不同的阅读内容。在少儿电影界,也应该按照受众对象年龄的差异进行区分,如张之路在《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中认为在中国大陆,儿童电影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性习惯用语,在这里谈到的儿童在实际中包括了幼儿(学龄前、小学低年级)、儿童(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低年级)、少年(初中高年级和高中)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儿童电影也就是以这三个年龄阶段儿童为受众的电影。显而易见,虽然他们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范畴,但在这个十几年的年龄段跨度里的未成年人,无论从生理或心理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他们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结构,对生活的认识程度、判断能力,对艺术的欣赏趣味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也有将为3-12 岁儿童观看的影片称为儿童电影,将为13-20 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称为青少年电影。

以上的这些区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的观影需要。我们今后的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意识要进一步加强,不能笼而统之的只是面对普泛的少儿观众进行电影教育,而要针对少年儿童受众的年龄、接受水平等进行细分,如针对儿童的观影和针对少年的观影侧重点不同。如果将拍摄给儿童看的儿童电影给少年观众看,少年观众会觉得不过瘾,而将拍摄给少年读者的影片给儿童观众看,儿童观众又会觉得看不懂。因此,针对少年儿童观众因为生理心理差异而导致的观影内容的差异,就更加需要懂得电影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各种专家的共同参与,就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适合观看的电影进行分级指导和片目确定,最终建立适合他们观看的片目库,然后有的放矢地根据少年儿童不同的年龄层次和需求进行观影片目的选择。

(二)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指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电影资源,正是这些电影资源构成了少儿电影教育的基础,其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是指少儿电影,根据2005 年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定义:为少年儿童拍摄的故事片。即从培育儿童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出发而拍摄的、适合他们的欣赏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片。这种影片的创作,一般都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和智力特点,从选材、构思到艺术表现的整个过程,都注意作品有益于儿童,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儿童片的儿童,不是指题材范围,而是指服务对象。因此,少儿电影即以少儿为本位的电影,拍摄者以少儿为本位,根据少儿的接受心理、接受水平和能力而拍摄的影片,这样的影片很多,如《小兵张嘎》、《鸡毛信》、《我的九月》、《寻找成龙》等。而少儿电影的数量虽然与拍给成人观看的数量相比较少,但其绝对数字也并不少,截止到2008 年,中国少儿电影已经拍摄了五百余部,有一百五十余部共荣获国内外各种荣誉达五百余项,其中59 部在世界上25 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电影节荣获一百二十多项,显示了中国少儿电影的实绩。这些少儿影片中有很多经典之作,可以作为面向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观影材料。此外,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拍摄的优秀的少儿电影也可以成为中国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观影材料。

广义是指除了以少儿为本位的少儿电影外,还包括其他适合少儿观看的电影,这些电影未必是创作者专门给少儿拍摄的电影,但因其内容与少儿生活、思想有联系,也会成为适合少儿观影的影片。这样的电影也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教师电影。有研究者将这类电影称之为教育电影,而我认为将之称之为教师电影更准确。因为这种电影类型的表现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其中最主要塑造的还是教师形象,这也是教师电影与儿童电影的叙事立足点的不同,即特别突出这种电影类型的电影表现的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代表作有陈凯歌1987 年导演的《孩子王》,吴天忍1991 年导演的《烛光里的微笑》,何群1994 年导演的《凤凰琴》,杨亚洲2002 年导演的《美丽的大脚》,郑克洪2007 年导演的《我的教师生涯》。除中国外,外国的教师电影有伊朗电影《黑板》、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电影《音乐之声》、《霍兰先生的乐章》、《弦动我心》、《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心灵捕手》等等。除了教师电影外,其他适合少年儿童身心观看的优秀的电影作品,经过把关审核后,均可以成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的观影资源。

可以说,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电影本身就具备认知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等四大功能。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电影自诞生之初就承担着寓教于乐的重要使命,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后,电影已然由最初的街头小玩意变成了今日的第七艺术,具备了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技巧,同时也已成为了当今时代的时代话题的主要制造和讨论的场域。如2015 年侯孝贤导演的《聂隐娘》,就引起了社会各界观影者的不同反响,话题围绕着艺术与商业、历史与虚构、看得懂与看不懂展开,挺派和倒派争论的不亦乐乎。除此之外,陈凯歌的《道士下山》、郭敬明的《小时代4》等也均引起了相关的社会话题。电影已经成为了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一个公共话题的制造者和生产者,成为了一个时代症候式阅读的样本。作为媒介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的电影在这个时代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素养教育的电影资源,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只要是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优秀之作都可以承担起媒介教育的重任。

(三)少儿电影教育的场所可以形成三个层面的联动互补

首先是最初的家庭。家庭是少年儿童生活和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也是他们最初亲密接触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极为深远。以前我们呼吁家庭中父母要重视亲子阅读,就是强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教育,而阅读主要是针对纸媒介而言。随着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的发展,我们要呼吁家庭中家长要陪伴孩子亲子观影,也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汹涌而来的电子和数字媒介,宜疏不宜堵,同时要积极介入,多陪同孩子一起观影,逐步教育和培养孩子对于电影的理解和批评能力。同时,这也要求家长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引导孩子观影并且具备初步的理解和批评能力。

其次是少年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学校。首先是教师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组织学生集体观影、观影后教育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电影媒介观。因此,可以在师范院校乃至于非师范高校中开设电影媒介教育课程,让未来的教师们自己具备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很好地引导学生。同时,我们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学生在校期间的集体观影、撰写观后感、老师点评提升的模式不要轻易的弃之如蔽,应该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有新的发展。如现在随着校园多媒体的发展,校园观影也越来越普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优秀的影片,观后可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对于所观影片的反馈,教师在其中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

最后是少年儿童最终要走向的社会。除了少年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家庭和学校外,社会也是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宣传等手段保证少年儿童接触的电影媒介环境的良好;另一方面,各个大学研究院所的电影专家、电影编剧和导演可以积极介入社会和学校,经常通过讲座、演讲、上课等形式普及电影媒介教育,为少年儿童了解和认识电影做普及和提高工作。只有真正实现了少儿电影媒介教育场所中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联动互补,才能为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空间。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3

我们认为看电影不只是图轻松,而要强调受教育。为什么呢?因为电影跟其他文学艺术一样,是阶级斗争的武器,思想教育的工具。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电影艺术是为无产阶极政治服务的,它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鼓舞人民为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当然也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资产阶级口头上标榜什么“为艺术而艺术”,特别强调电影就是为了“休息和娱乐”,而实际上今天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有不少影片就直接是为帝国主义战争势力服务的,这些影片裸地鼓吹侵略战争、殖民统治和种族歧视。其他影片,不是大力宣扬色情、、凶杀、犯罪行为,就是散布各种形形的极端个人主义和悲观主义、颓废主义的思想,这一方面固然反映了西方文明的日趋没落和破产,但另一方面制作这些影片的终极目的,却无非是为了毒害人民的思想意识,麻痹人民的斗志,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既然电影有如此强烈的政治性和明确的政治目的,那么,作为一个观众,不管你是否自觉,只要你看电影,你就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受无产阶级的教育与影响,就会受资产阶级的教育与影响。可见,认为看电影只是为了休息、娱乐,不必考虑接受什么教育的说法是极为幼稚的,也是不正确的。我们青年,在看电影当中不但应该自觉地去接受无产阶级思想的教育,而且应该有意识地辨别香花和毒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毒害。在其他文化生活中,比如欣赏戏剧、舞蹈、音乐、美术作品乃至阅读小说、诗歌等,也都应该这样,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鉴别能力,培养自已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品质,使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

有人说,既然看电影也要强调受教育,那跟上政治课又有什么不同呢?干脆不要看电影,多上几次政治课不就行了吗?说这种话的人,如果不是出于有意歪曲,就是把看电影的受教育和休息、娱乐对立起来了,我们认为,看电影又是受教育,又是休息和娱乐,是在休息和娱乐中受到教育,两者是并不矛盾的。的确,看电影和上政治课都可以受到教育,而且比起看电影来,上政治课是更重要的受教育的途径,但是上政治课毕竟不能完全代替看电影。政治报告或理论书籍,主要是通过说理来使人受到教育,用科学的分析来阐明各种论点;而电影则是通过艺术形式,以一个个的镜头或画面中生动具体的形象来感染人,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直接打动人心。这就说明电影虽然是一种娱乐,却起着政治报告或理论书籍不能代替的教育作用。

有人说,不一定强调看所有的电影都要受教育,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影片,看了只是使人笑笑,开开心而已。我们认为这种态度是非常错误有害的。抱着只图轻松的态度去看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就不能很好地加以分析、批判,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识别香花和毒草,就有受资产阶极思想俘虏的危险。

有人强调说:“不应该把受教育理解得太狭隘,除了政治思想之外,还有性格、爱好、待人接物、生活经验等各方面,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欣赏和吸取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为什么不好呢?”我们说过,电影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每部电影都反映了一定的政治,思想内容,这种政治思想内容一般地都要通过人物的性格、爱好、人物的各种活动包括待人接物之类的细节等各方面来表现的。孤立的性格、爱好……是不存在的。离开阶级分析也就不能理解影片刻划人物性格、爱好的意义。于连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性格、爱好,老战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性格、爱好。这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像站在什么立场上,用什么观点来看待人物的性格、爱好、待人接物、生活经验……之类,如果是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以正确的观点来看待,像就会向无产阶级的先进人物学习;而如果你站在不正确的立场上,用不正确的观点来看待,你就会无形中被资产阶级思想所俘虏,把毒草当成香花。所以,怎么能不加分析地说:“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欣赏和吸取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呢?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分析批判能力不强的青年来说,更应该强调受教育的意义。事实上不是已经有一些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追求“轻松的恋爱、浪漫的风格、艳丽的服装”等等这些资产阶级的低级趣味了吗?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4

【关键词】自动化教育;早期教育技术;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021―04

本世纪初,我国教育技术学界在深刻反思后,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的道路。南国农[1]先生明确提出走“中国道路”。而中国道路的探寻,离不开历史的关照。本文对教育技术早期历史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希望能为21世纪的创新提供些许启迪。

一 教育的变革需求与大众传媒 功能的耦合

1 美国:教育变革的反言语需求与大众传媒直观特性的耦合

20世纪初的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既需要科技人员和实干家,更需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与技术、又能动手操作的工人。人们越来越重视实用课程和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反对书本学习。而当时美国学校制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均继承了欧洲大陆和英国旧学校的传统,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仍占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由于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与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以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生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在教学方法上,则主要是反对言语主义,因为言语主义的教学方法忽视语言符号与学生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导致学生不甚理解、死记硬背。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强烈需求,教育领域尝试从方方面面进行改革。当时新生的大众传播媒介电影与广播具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直观特性(形象化),二是规模特性(大众化)。人们发现,以视、听等手段代替言语可以比较迅速、高效地完成社会发展的要求。于是在社会需求和反言语主义教育变革的呼唤下,电影与广播这两种大众传媒作为有效工具进入美国教育,引发了20世纪初的视觉教学以及之后视听教学运动。在此要注意,美国视听教学运动更注重电影与广播的直观特性 。

2 中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与大众传媒规模特性的耦合

19世纪40-5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在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投资设厂,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出现,到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工业也有了初步发展,与此同时,工人阶级队伍也不断壮大。民族工业和产业工人的兴起,同样对我国艰难进行中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不同的是,这种变革要求始终与民族自立、民族自强息息相关,融汇于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洪流中。

中国近现代教育一直处于激烈的变革中。从维新运动中的改革科举、系统学习西学、建立新式学校制度,到结束科举、依照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建立规范全国的学制系统,再到民国时期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系,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近现代教育在借鉴西学与本土化创新之间不断探索的变革主线。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对教育民主化、平民化有着更为强烈的诉求,因为我国近三分之二的民众都是文盲,这使得新兴的学校系统无法象美国学校一样,仅做出一些必要的改革就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教育成为我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科学与民主的呼唤下,在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下,在业已兴起的西方视觉教育的影响下,中国近现代教育也关注到电影与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并将之纳入到教育改革的体系中,不同的是,中国更注重电影与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第二个特性,即规模特性与大众性,将新兴媒体主要用于面向民众的社会教育[2],探索出一条与西方不同的早期电化教育之路。

二 耦合论背后的自动化教育及其改造与超越

前文我们从媒介与教育的相向角度论述了媒介与教育的耦合及其历史必然性,但是尚未触及二者耦合的实质。而要进行深层次探索,必须跳出“当事”的视角,从广阔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出发,探寻媒介技术与教育耦合背后的规律与意义。

1 美国:自动化教育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垄断式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阶段,与农业社会是用自然力帮助人的体力劳动的分散式生产不同,工业社会是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追求机械化、自动化和规模化。作为大工业生产的一个触角,电影与广播等新兴传媒不可避免地带有大工业生产的印迹,带有自动化的生产取向。这种用机器代替人力、追求自动化的取向,随着媒介与教育的联姻,或多或少地潜入教育领域,形成自动化教育理念 。美国当代哲学家安德鲁•芬伯格[3]认为,“自动化教育被认为在节省传输成本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还能被包装和推向市场,这样一来,不需追加投资就可以产生连续不断的收入……这样就使得劳动成本几乎接近于零,因此获得了大量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并用低薪的阅卷人代替了专业教师。”他强调,“自动化的战略很早就开始了。有技能的工人太昂贵,而自动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节约成本的战略。自动化的历史是从19世纪早期开始的,当时英国北部的纺织品生产商们发现,他们能通过机械化,用没有技能的劳动代替有技能的劳动。工业革命的整部历史就是由这种战略支配的。”笔者认为,媒介功能与教育的耦合,正是这种自动化教育初期的产物,其核心是教师的去技术化和用机器替代人力。

自动化的最大好处就是节省成本,扩大经济利益。这对教育的权力机构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乃至政府来说都是具有吸引力的。视听教学的初衷亦含有这样的因素。“自动化的关键是将信息的内容与信息的过程分开。少量高薪的内容专家将充当模范的示范者,而传授过程也去除了技能,这样一来,廉价的辅导老师就能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4]电影等媒介作为内容专家的产品,使得教育过程去除了需要多年积累和专业训练的技能,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大工业生产的生产线之一,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出产大量的教育成品,实现自动化的低成本和规模绩效。然而,对无生命物质十分有效的机器技术在复杂的教育领域并不一定奏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一时的美国教育电影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电影商宣传用电影取代教师,从而引起了教师对电影的不满和抵制。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电影商与教育的权力机构与纺织品生产商一样,试图通过电影使教育机械化和自动化,用电影来代替昂贵的专业教师,从而减少教育成本。而教师不是冰冷的生产线,势必抵制带有强烈自动化取向的电影媒介。

自动化教育的表现之一是对物质技术的极度关注,正如工业生产中对机器设备的关注一样。美国教育技术史学家塞特勒[5]在1990年出版的《美国教育技术的演变》中,把视听教学阶段称为自然科学或媒体范式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强调媒体的使用,是物理科学观,而不是行为科学观。对物质技术的关注是后续发展的必备基础,我们不能否认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必然性。自动化教育是大工业生产在教育领域的投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管这种投射业绩如何,但它的的确确从一个侧面把传统而陈旧的教育拉入到迅速旋转的大工业转轮中,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而且在用得其所的时候,自动化教育会发挥巨大作用,如二战期间,美国用视听教学手段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战争急需人才。但是,教育不是冰冷的生产线,是一个由复杂的人构成的复杂系统,如果不考量具体情境、具体需求,盲目地实施自动化战略,结果注定是不尽人意的。

2 中国:对自动化教育的改造与超越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不是被动地移植和借鉴美国视听教学运动,而是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进行了本土化的创造。这种创造使得早期电化教育在部分程度上超越了美国替代式的自动化教育理念,酝酿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进步意义的新理念。

早期电化教育分社会制式(主要依托社会教育)和学校制式(在学校系统在进行)两种[6],其中前者在规模与影响等方面都强于后者。在不同的制式中,对媒介功能与教育的耦合有着不同的认识。

(1)社会制式:对自动化教育的改造

就社会制式而言,我们认为早期电化教育是以自动化教育的形态存在,但在理解与实施过程中与美国有着诸多不同。我们在此做个比较。

相同之处:第一,都是以机器(技术)替代人力,去除教师的技术化。换句话说,就是用媒介技术替代专业教师,使得廉价的、未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辅导人员或技术操作人员,可以轻易地完成原来必须由专业教师承担的部分教育任务。

第二,这种替代在技能性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着卓越的表现。美国政府在二战期间通过电影培训出大量战争急需人才,而在学校系统却成绩不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军事培训内容大多是机械操作或装的技能性知识,而学校教育却不局限于这种简单的技能传授。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重心是社会制式,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与学校学生有着巨大差别,他们对复杂的科学技术原理不感兴趣,他们需要的是能够提高生产技能和自身生活水平的那些简单的技能性知识、卫生常识等等。早期电化教育之所以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美国的视听教学,原因之一也就是我国重点建设社会制式的电化教育,把媒介主要用于针对普通民众的技能性知识传授方面。

不同之处:第一,目的不同。美国替代人力的目的是用机器取代教师,从而节省人力和成本。我国则是以媒介补充师资,因为中国当时没有足够的师资、足够的条件对大批的文盲实施教育,电影与广播等传播媒介正好可以补充这些教职,部分解决师少生众的问题。与美相比,中国把媒介的大众传播特性与规模绩效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

第二,实施的主要场所不同。美国主要是学校教育系统,而中国主要是社会教育领域。也正因为我国早期电化教育主要在社会教育领域进行,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直观特性与规模特性,才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辉煌之路。

为什么社会制式主要遵循了自动化教育的逻辑?笔者认为原因至少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媒介的特性可以满足大规模的文盲群的受教育需求,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媒介的规模绩效;

第二,自动化教育的逻辑正好符合当时中国社会教育“广”而不“深”的发展需求。

(2)学校制式:对自动化教育的超越

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学校制式与社会制式具有根本性的不同,它超越了自动化教育的囹圄,从替代取向转为支持走向,突出表现为孙明经的“集体教学”观。

孙明经认为:“用电影教学的最大秘诀就是集体教学,一位先生在教书,后面同时有无数的学者专家作他的后盾……教学电影是教师们的一种工具,它是协助教师的,不是代替教师的。”[7]

我们可以看出,孙明经的“集体教学”与夸美纽斯的班组授课制的集体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针对教师,后者针对学生。孙明经的集体教学与现在的团队教学或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也不同,它指的是媒介与教师的整合,把媒介及其负载的信息看成是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知识集合,即媒介的意义不是作为挂图、仪器等教具形式的辅助,而是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辅助和补充,这与现代意义上的人际合作式的团队教学是有差别的。

孙明经“集体教学”的核心是“支持教师”,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支持教师的头脑”。大众传媒不仅是眼和耳的延伸,更是人类大脑的延伸。通过这种延伸,教师扩充了知识领域,增加了专业能力。在这里,媒介功能与教育的耦合不是简单地补充人力,而是补充人的智力;不是去技术化,而是对专业技术与能力的增强和补充,这与自动化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通过下表的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早期电化教育的两种取向。

为何学校制式能酝酿出支持式教育的理念,原因至少有:

第一,“集体教学”是我国教育家、教育电影专家与影音技术专家共同酝酿的结果。孙明经是蔡元培、陈裕光、魏学仁、郭有守等专家学者培养的中国第一位电教人才[8],它兼具教育、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修养以及广博高远的视野。正是站在这种巨人肩膀上的优势使得支持式教育理念萌生成为可能。

第二,学校制式电化教育与社会制式相比,在早期并不占主流。正是这种不占主流的状况恰好使得我国学者可以比较清醒地看待媒介的作用,并酝酿出较为先进的理念。

综上所述,早期电化教育是电影、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功能与教育耦合的必然产物;同时,在耦合过程中,我国在依循规律的前提下,在可能的空间范围内,结合自身的情境与需求,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视听教学的电化教育之路。

三 结语:同中有异,求异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指社会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不随人的意愿而变。合目的性是指人类发展虽然内在地贯穿着规律性,但这种规律性的表现和自然物的规律性的表现存在一定区别,后者一般表现为只要具备了相应的条件,事物的发展就会呈现出必然的、一定如此的趋势,而前者却表现为虽然大的趋势没变,但却有相当程度的可能性空间。在这个可能性空间内究竟选择哪一种可能,走哪一条道路,是由当事人的意愿、目的确定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不是截然二分的,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合规律性表现为合乎人的有目的、有计划行动的规律;合目的性又表现为人的目的的确定、目标的选择、意愿的实现都必须遵循而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9]教育技术亦然。它作为媒介与教育的联姻,必定受媒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影响,同时它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影响,这是其合规律性的表现。但是中美两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时代需求不同,这导致两国在媒介与教育联姻过程中怀抱的初衷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同。这是其合目的性的表现。上述两种表现使得中美早期教育技术同中有异,也正是这种同中之异导致中美两国教育技术后续发展始终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能视而不见,它提醒我们不能盲目跟随美国等先进国家的发展方向,而是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特定需求,探索符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在规律与目的统一的内在逻辑中,同中求异,创新发展。这是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结果,亦是本世纪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 2006,(1):6-9.

[2] 朱敬.早期电化教育中国特色探源[J].电化教育研究, 2008,(2):92-96.

[3][4] (美)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技术批判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2-153.

[5] Paul Saettler.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M].Englewood,CO:libraies Unlimited,1990:45-46.

[6] 陈斯正.现代电化教育[D].武汉:国立武汉大学,1939.

[7] 孙明经.如何利用电影进行教学[J].电影与播音, 1946,(8.9):181.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5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艺术素质教育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看重,艺术教育的范围也远比过去扩大,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教育之外,电影和电视,乃至网络传媒的教育也登堂入室,成为艺术教育的新鲜内容,艺术的范围和内涵都大大扩展,我们已经无法回避影视艺术教育的迫切问题。所以,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看待艺术教育,必须包括影视艺术教育。实际上,对大中小学生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必定有影视:影视广告会成为他们购物的支配因素,MTV的名家只有他们能如数家珍,影视追星的“追星族”中他们才格外狂热疯癫……影视的影响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在当今世界上,电影电视是社会传播面最广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整个20世纪中,影视艺术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的绝对优势而引人瞩目,被誉为最年轻最富于潜力的新兴艺术,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进步与精神文明建设。

国内外经验证明,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对开拓广泛的经济市场有益,而且对加大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提高该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形象,都具有不可替人的巨大作用。反过来,不良的影视对青少年的误导也不可忽视。人们深切感受到影视教育的迫切性,对影视创作的不良倾向的纠正要和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影视教育相结合。1995年,同志提出我国文艺界应重点抓好三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电影艺术,但至今对电影电视艺术理论的研究还相当欠缺,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现象成为这一领域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理论始终未能成为实践的先导;而影视教育更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忽视对影视教育的研究,导致一方面青少年被影视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良好的影视艺术难以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所以,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影视教育,把它作为艺术教育特殊领域对待的时刻。必须看到,世纪转换带来的不仅仅是时序的变化,实际是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变化。21世纪的教育将是媒介化取代传统教育的崭新时期,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传导方式都将遇到巨大转换,教育的传统受教对象、和习惯的耳提面命的经验将被新一代人和新的模式逐渐取代,新的教育秩序已经酝酿并正在形成,教育方法的革命早已开始,整个教育都会在接受新型地原则的背景下增添新的规则和新的途径,全然不同于以往的一代人将在有别于当今的教育新模式开始世纪的征战。这是一个让人惧怕也令人砰然心动的变革时期。世纪之轮不可阻挡,完全固守旧规将被抛弃,需要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创新发展的大潮中去。影视教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新的变革,忽略时代的变化就将落伍,忽略影视教育也不可能真正发挥时代所要求的艺术教育的作用。

二、影视艺术教育的历史性变化

影视艺术教育是后起的艺术教育形式,而影视艺术教育从电影教育开始的电影教育原本是20世纪新兴的教育类型,伴随电影的出现,包容艺术、商业、技术等混杂因素而具有实践明显特征的电影,成为艺术教育的独特一员,电影艺术教育成为20世纪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在中国,长期以来电影教育仅仅是专业艺术院校独树一帜的特色存在,专业化指向和实用特征成为狭义“电影教育”的排斥性理由,电影“教育”的宽泛人文内涵被有意无意忽略。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电影教育的真正意义才得以实现,专业院校的电影教育包容度更加宽泛,全国较多大学也开始尝试电影教育的课程,电影教育的人文价值得到重视,专业化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的多重职能开始落实。但很快,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电影教育与电视、传媒教育的混合状态开始出现,面对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适应国民经济需妥,必然立生现代意义的大影视教育,于是,影视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综合性大学的标志之一。

21世纪的影视教育将成为值得探讨的社会教育范畴的重要课题。影视教育的本体变化带来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影视教育是新式教育的范本,在前述的时代变化这一大趋势中,影视本应成为传统教育中最为新潮的教育类型,事实上,比起传统的书籍、口耳相传、黑板教育形式,影视教育一开始就和时代新型电子教育手段结合,因而比起其它教育领域具有时尚性和迅疾发展变化特色。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手段的最早与最恰当应用是在影视教育中,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影视教育必然紧随时代而实现从手段到内涵的全新变化。影视天然具有教育手段先行的优势,但影视天然切合时代的时尚性却未必具有永远的持久性,因为随着电脑、网络教育的普及,传统媒介教育的现代化早已开始,影视教育的现代化也迅速发展。网络更具有跨时空、多媒体传播、双向交互性特征,将带来传统教育的革命性变化。影视教育决不可能孤立无援并局限在电影教育之中孤芳自赏,所以谈论影视教育实际上是和影视合流紧密相关的。影视合流的趋势是面向21世纪电影教育应当正视的现实,电影教育早已没有独立特行的自我天地,无论教育手段还是教育对象都和新兴的电视及更新的传媒构成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影视”从宽泛的意义上也可包含电脑化和网络化内涵。电影教育结合电视,吸纳电视手段,包容电视及多媒体教育成为十分自然的现象。影视教育所面对的正是这一明显的合流趋势。由此,影视教育几个关键问题不应忽视:

1.影视不可分离的现实。当今时代,与电影与电视的区别的另一面,是影视互相渗透,人们从传媒中接受电影信息从电视中看电影,电视业和传统电影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影视互动的意义已被广泛承认。电影创作的电子化、数字化,电影教育手段的电视化,电影传播的电视网络化等,都是事实。美国8家超级电影公司在世界范围的经济收入中,影院票房只占20%,出售家庭录影带和向电视台卖播映权各占36%,另外的8%来自付费电视,这里证明影视已连为一体的确凿事实。

2.影视创作的结合与互补化。不用说电影人和电视人的隔膜已经打破,电影创作的重要考虑手段已经和电视及电脑难以分离,收益巨大的电视业支持电影创作,电视中借鉴电影手法乃至创作电视电影的现实早已习见不怪。电影电视双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密不可分;尽管我们反对有人预言的电影将消亡的言论,但电影电视亲密无间的关系却可能成为现实。影视教育的对象必然是难以截然划分开的浑融一体的东西。

3.影视教育的必然结合。教育的综合性决定了过分分科化的缺陷,时代的发展趋势是教育综合化提高,当今的影视教育没有天然的壁垒,影视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日益接近和融合,由于电视手段的简约化和便捷性,以及教育成本的合理,使得电影教育借重电视手段的长处日益明显,忽略电视教育既不可能。电影教育的影视合流还包括了面对电视成为生活娱乐的主流,电影不能不受到电视的影响,电视中的原理和手法与电影是相通的因素,都需要教育的综合性研究。

4.影视教育对象的合流性。面对市场的现实,教育对象更多从事于以电视为中心的工作、以及学电影的专业毕业生必然有许多可能从事影视结合的工作的事实,导致电影教育决不应当也不可能忽略电视教育,大众对象的需求将日益明显,教育不能忽视市场和对象的要求。教育研究应当考虑教育对象的生存。所以,影视合流的趋势也是教育对象的需要。

三、建立多层次影视艺术教育格局

建立多层次的影视教育体系是影视艺术教育必然趋势。随着时展,影视早已不是高深的学理研究的领域,它更多的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自然面对和评点的一种存在对象。影视对生活的影响巨大,因此影视教育已经不局限在校园院墙之中,而是有更为广大的概念。面向大众的影视教育肯定是综合的、传媒化的,中国影视教育综合体系的建立并非易事。影视教育的价值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而影视传媒的影响却与日俱增,造成了许多矛盾现象。比如,一方面,影视无时不刻在影响着社会生活,丰富人类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又深感不同于书籍文化的被动接受缺憾对人的消极影响。于是,西方不少知识分子家庭反对电视传媒,放弃电视机。中国的家长们常常用限制孩子看电影电视的方式来躲避外界“祸害”,却不能说清为什么对孩子有巨大吸引力的影像有时有害于下一代,也难以说清如何加以改变。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6

[关键词]教育电影 师范教育 功能 效应

在师范教育中,除了利用电影的影像媒介优势以外,电影的题材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材料,尤其是优秀的教育电影。所谓教育电影,是指以教育故事为题材,集中反映教育改革、学校风貌、师生关系,以塑造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为主的艺术电影和纪录电影。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包括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始终是关涉家长、学校、社会、政府的主要问题,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总会与传统产生许多戏剧性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文学艺术非常关注教育问题,教育电影是思考教育问题、开展教育实践的合适媒介和文本。

西方自二战后开始关注教育电影。《音乐之声》大受好评,《死亡诗社》引起了关于“何为好的教育”的教育智慧的讨论,《心灵捕手》提供了优秀的心理教育范例,《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超越传统与追求真善美的凯瑟琳老师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而《春风化雨》(又译《放牛班的春天》)对教育智慧与爱心抚触作出了新的诠释。中国教育电影也比较繁荣,建国后有《武训传》、《祖国的花朵》、《朝霞》等;新时期以来也产生了多部影响较大的教育电影,如《苗苗》、《烛光里的微笑》、《红衣少女》、《孩子王》、《一个都不能少》等,以及纪录片《高三》、《请投我一票》等。这些电影对教育教学过程、教师形象以及教育的问题进行了冷峻的观察和思考,凸显了富有理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启发价值。

一、教育电影的特性及其在师范教育中的优势

电影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样式,构成复杂、内容丰富,是培养文化艺术素养的优质媒介。正如鲁迅所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教育电影因为关注教育问题,从而在教育媒介与教育内容两个方面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1.媒介的逼真性与教育的现实性

前苏联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认为:“电影是这样一门艺术,它为力求现实主义地再现现实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电影艺术能够十分准确、十分精细地纪录客观现实,具有视听的真实感,其塑造的人物、叙述的故事、表达的感受真实可信。电影的逼真性不仅是形式的逼真、表象的逼真,更表现为内在本质的真实性,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教育电影极为关注教育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关注教育现状和教育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教育现实。

2.媒介的丰富性与教育的多元性

教育电影的艺术构成元素丰富,其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都给受教育者展示了无限的观摩和交流体会的空间。教育电影虽然主要是关注和表现教育主题与题材,但同时也会涉及天文地理、时事政治、山川风物等,人与自然、社会的内容无所不包,可以极大地拓宽师范生的视野。而教育就需要多元的内容和形式,于是,教育电影的媒介特性与教育的多元性相契合。例如《放牛班的春天》、《蒙娜丽莎的微笑》等影片,在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艺术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又反映了西方国家的社会、家庭问题,一些优美的音乐、出色的绘画作品贯穿影片始终,给人以艺术熏陶。这类影片可以带来教育结构的多元性和教育效果的丰富性。

3.媒介的生动性与教育的活泼性

电影可以生动真实地表现声画世界、时空世界和情感世界。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电影不仅是“视听盛宴”,也是能带来情感体验和心灵震撼的艺术和生活方式。教育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不是一言堂,不能满堂灌,而应是一种对话与交流、互动与启发,应该具有更多的活泼性。教育电影因其媒介的生动特性恰好能满足教育活泼性的要求。

4.媒介的梦幻性与教育的启发性

电影是一种时空幻觉,美国电影艺术家奥逊·威尔斯认为“一部影片就是一部梦的彩带”,所以好莱坞被誉为“梦工厂”。电影作为想象的艺术,可以开启观众的想象之门,培养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开启想象、启迪智慧的过程,需要想象力和充满想象力的思考和创造。想象力是一个民族,乃至人类进步所必须具备的生命素质,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教育电影中充满了无限想象的行为,它们像梦幻一般给受教育者以极大的吸引力,鼓励他们去竞相施展自己的梦幻能力,去丰富并发展人类的文明。像《死亡诗社》中对诗意的想象、对生命的憧憬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和生命热情;像《草房子》把异想天开、顽皮淘气的趣闻轶事穿插在主人公桑桑小学六年的成长故事中,留给观众的是诗性的感动,是契合儿童实际的想象与幻想的美妙课程。

二、教育电影在师范教育中的功能与效应

1.树立教育理想——教育追求与职业信仰

在师范教育中,帮助师范生树立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使其坚定执着教育追求,是师范教育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师范生一旦树立了教育理想,选择将教育作为终身职业,那么执着的教育追求便与职业信仰合一,能够起到旗帜和航标的作用,引导师范生无怨无悔地执着于教育事业,把自己的青春、爱和生命奉献给学生。像《黑板》、《凤凰琴》、《美丽的大脚》和《我的教师生涯》等,集中反映了中外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形象,表现他们在国家和民族最为艰难时刻的教育追求、教育信念和教育修养。师范生观看这一类电影,能够对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崇高精神耳濡目染,激发起内心的情感,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

2.培养教育智慧——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优秀的教师应该“传道、授业、解惑”,应该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心灵捕手》等几部教育电影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集中反映了教师超群的教育智慧。电影中的教师有学问、有思想,更有对教育的独到理解,他们能够按照科学的理念和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学生喜欢的课程,最终既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例如《死亡诗社》中的基廷老师就是一位诗性智慧型教师,他是威尔顿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后又毕业于剑桥大学。为了改变学校只强调升学教育、严格管制学生的现状,他从自己的文学课开始改革,让学生领悟“把握今天,让生命超凡脱俗”的要义。他自称“船长”,让学生们叫他船长,要求学生把课本中关于诗歌理论的章节撕掉,鼓励学生站到课桌上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激发胆小懦弱的托德的诗性智慧潜质,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自己选择生活。当学生们悄悄组织“死亡诗社”时,他默默地支持,让学生们在朗读拜伦、惠特曼的诗作中感受到生命的原初力量。学生的天性、梦想、勇气和爱情冉冉升起——生命的重要意义、教育的根本价值由此凸显出来。尽管世俗的力量最终导致基廷老师被迫辞职,但是他激发了学生们的生命欲望,最终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育智慧与教育艺术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应有之义。

3.把握教育现状——时代需求与职业使命

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除了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外,还包括对教育发展现状的把握、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的了解等。了解和把握教育现状是当好一名教师的重要前提,其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如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关注教育新闻报道、到学校调研等,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观看有关教育问题的影视作品。因为教育电影,尤其是现实题材的教育电影,往往对教育现状和青少年问题进行了冷峻、深入甚至是尖锐的观照和反思,会呈现出与公众视野差异巨大的“教育影像”。例如《十三棵泡桐》就呈现出另类的“残酷青春”——对教育现状和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揭示令人触目惊心,纪录片《高三》记录教育竞争与应试教育的严酷,《走路上学》聚焦我国西部艰苦的教育条件与学生的求学毅力。师范生观看此类电影,从感性层面了解教育现实问题,从理性层面树立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职业使命感和教育责任感,对职业规划做出理性的判断。

4.引导身份转变——农村支教与职业选择

师范生的身份比较特别,“今天是学生,明天是老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除了树立教育理想、培养教育智慧以外,还要通过教育教学实习,实现身份转变——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在心理、志趣与个性上从一个受教育者转变成一个教育者。身份转变是职业选择的重要条件。我国自2003年起不断开展农村支教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系列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工作。近年来有多部表现支教题材的电影问世,值得师范生观看。例如《美丽的大脚》,反映了一位从北京来的志愿者教师夏雨,在被农村妇女兼教师张美丽的教育行动及理想所感动后,到西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又如《天那边》讲述了女大学生许晓萌和恋人江可可到西部农村小学支教的故事,在艰苦的教育条件下,许晓萌逐渐成熟起来,学会面对生活、选择职业,在经过曲折后二度归来,继续驻守在天那边的乡村小学中。这部影片堪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引导和身份转换的“支教宣传片”。师范生作为时代青年,他们愿意将满腔热血和满腹才学奉献给西部和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奉献给天那边的“花儿与少年”。

5.了解学生成长——因材施教与职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