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作文范例6篇

当下的力量作文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文本理解、写作等方面能力的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提升与课本阅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规范课本阅读量,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使语文教学工作能够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与类型较为单一一方面,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为现代文,文言文、诗歌等内容的比例相对较少,学生接触到的文章类型较为单一,这不利于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另一 方面,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将重点放在识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方面,因而可供阅读的内容较少,内容上的单一致使阅读量明显不足。(二)阅读量与阅读容量不足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学生应当能够具备超过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并能够背诵数量为160篇左右的诗文。但是从实际的教学工作来看,教材中的文章数量并不能达到实际要求。另外,语文教学的课时有限,大部分时间教师仅能在课堂上讲述教材上的文章,课外文章并不能引用到课堂上进行阅读与讲解,而课下学生也没有时间或没有意识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无法有效提升,语文阅读容量难以到达预期标准。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必要性

(一)提高语文课本阅读量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普遍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因此对教育工作、教育体制予以了全面的改革。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与落实促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都逐步开展创新改革。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础性阶段、重点阶段,应当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度。交际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因而语文学科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利用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这一层面看,提高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对课本阅读量予以关注,就是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二)提高语文课本阅读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小学教育。在此背景下,教育界也开始逐步加强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努力提升教学的实际质量与效率。同时,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家长对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他们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因而他们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这种情况使教师不得不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与创新。为了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必须对课本阅读量问题予以关注,通过规范阅读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素养,并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学工作的展开应当以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个性特点为前提。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发展都不够成熟,而其好奇心、求知欲与好动性较强,为了有效展开阅读教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基本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自主编排情景剧,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阅读的乐趣。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组织一些阅读比赛,让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学习,看哪一组阅读的文章多,看哪一组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刻。另外,教师也可以举办读后感比赛,鼓励学生深入阅读,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合理的比赛安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激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

(二)教师应当合理控制课本阅读量虽然提升课本阅读量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意义,但是教师应当客观看待课本阅读量提升的问题,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要保证阅读量的充足,又要保证阅读量不能够超出小学生的承受与学习能力范围,避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教师应当综合分析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找到课内外文章的联结点,在讲授教材中文章的同时,为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课外文章,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与学习,使其能够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同时在提高阅读量时,教师应当注意对文章类型的丰富,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某一个文本类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且难度适中的记叙文、散文、文言文以及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丰富,使学生在阅读中投入兴趣与精力,并逐渐将阅读培养成为一种习惯,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阅读。

(三)教师应当挖掘文本的独特魅力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够认识文字、学会运用文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文本中文字的独特内涵与魅力,吸引学生进行学习与阅读,不同的文字组合在一起有不同的含义,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含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知文字,使其能够对文章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碰壁’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在文章中是什么意思?”通过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提升阅读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结语课本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但是由于课时限制等原因,课本阅读量并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对语文阅读教学予以改善,通过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等方法,提升学生对课本阅读的兴趣,提高其阅读量,丰富阅读类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汤超霞.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8):85.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2

关键词:作品影响力;影响力测度模型;唐诗排行榜;宋词排行榜;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3)02-0178-10

作者简介:白寅,中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湖南 长沙 410083)

一、 引论:在文学史研究中引入定量分析方法的必要性

文学史上的任何人或事件,都折射在文学作品中流传当世,并续存于当下的语境中,同时也影响着当下的语境。从这个意义上看,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论断,是最适合文学史的。因此,文学史只能是“评述史”,人们总在叙述文学史上的人、事件或作品时,纠结于他们的历史定位,或者说,想评价他们的历史影响。有定位,就必然有比较。然而,比较的参照系是什么?比较的标准又是什么,在文学史上可是大费周章。迄今为止,最基本的比较参照系就是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而比较的标准又受制于不同比较者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甚至社会地位。于是,文学史上的各种评价似乎总是变动不居的。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宋代以后获得“飙升”,就是典型的一例;而1949年以来短短几十年里文学史上对李商隐评价的“跌宕起伏”,又是典型的一例。人们不禁要问,文学史的评价系统只能是主观的吗?

评价的历史不等于历史的评价。各种评价在历史上的主观性实际上是评价者个人利益与其时代功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被评价者的历史意义在不同利益关照下的一个片断。历史的变迁会逐渐抵消上述不同的功利和利益,呈现出更接近客观的历史评价。秦始皇的千秋功罪任人评说,但他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已经凝结成任谁也不能改变的定论。《诗经》的文化意义随着历史进程不断热胀冷缩,但是,它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也已经在历史上定型。因此,尽管我们可能永远不能摆脱当下的意识形态和个人利益对当下之事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是,对于经历了足够时间的过去之事,我们却又可能透过历史变迁的“自我抵消”作用,寻求更加客观的评价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的评价是个积分效应,不管函数的具体的微分值有多么大的偏差,它的积分总会“抵消”这种偏差,这就使得历史评价的客观性有了存在的基础。

当然,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效力上,一是评价的正确性问题,二是评价的精确性问题。正确性问题是定性,是判断一个事物的发展方向。比如,我们说辛弃疾是伟大的词人,就是一个定性的判断,其内涵,或是要确认辛弃疾的词作风格符合词体的发展方向,或是要确认辛弃疾词作中的价值观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或是要确认辛弃疾词作的艺术表现符合未来的美学趣尚等;而精确性问题则是定量,是判断一个事物的发展程度或价值尺度。比如,如果要说辛弃疾的词作在后世的影响大于苏轼的词作,就是一个定量的判断,其内涵,或是要确认后世喜欢辛弃疾词作的人多于喜欢苏轼词作的人,或是要确认后世人们传颂辛弃疾的词作数量多于苏轼的词作数量,或是要确认后人模仿辛弃疾词作风格的人超过模仿苏轼词作风格的人,等等。

事实上,在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实践中,对定性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因为,要寻求一套判断事物发展方向的客观标准相对容易把握;但是,要开发一套测度事物发展程度或价值大小的标准则复杂艰巨得多,因此,在文学史研究中,定量的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

要不要解决定量的问题呢?这是有不同意见的。有人认为定量问题只是一个次要的、琐碎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定量问题尽管也重要,但由于定量指标的开发成本太高,有些得不偿失;更有人认为在文学研究上不可能开发出一套所谓的定量指标,因而没必要开展这项工作。其实,这些质疑最终都是伪命题,因为,在文学史研究的历史上,人们根本不能摆脱定量问题的困扰。比如,我们完全可以质疑现行的文学史教材,凭什么李白可以写一章而李商隐只能写一节?这不是作出高下之分了吗?这种高下之分的评判标准究竟是什么?

解决这个困扰的标志性成果是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等人在最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推出的《唐诗排行榜》和《宋词排行榜》。这两部著作应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昭示了两个重要的学术意义:一是在中国文学研究史上,对作品历史影响力的考量确立了它应当具有的重要地位;二是定量分析模型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运用开始走向成熟。下面,笔者将从引进作品影响力研究的意义以及相关定量分析模型的构建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研究作品影响力的意义及其测量标准

一切文学史,归根结蒂都是作品史,因为,全部的文学活动实践,最终都是通过文学作品来完成的(从广义上说,也包括文学批评作品)。我们很难对与宋玉齐名的“唐勒、景差之徒”在文学史上给予一番描绘,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什么作品流传下来;而王安石尽管有着执拗的文学偏见,但这种文学思想即便在当时也没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他本人的作品本身就不是这些偏见的忠实履行者。其实,纵观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作品研究总是作为作家研究的附庸地位出现的,这恰恰本末倒置。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作家影响力不过是他全部作品影响力的积分。因此,作品影响力的研究才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

那么,作品史又是什么?作品史实际上就是作品的传播史!私人日记不进入社会传播的领域,自然也不会被写入文学史。如果《诗经》不被传诵,如果唐诗没有酬唱,如果宋词缺了歌楼妓馆,我们很难想象中国文学史会是什么样子。因此,一个作家、一个文学事件、一种文学思潮,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最终体现为相关作品的传播影响力。三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固然与他们的政治地位有关,但这种政治地位的影响力不过是作品影响力的隐函数;否则,乾隆皇帝也应该在文学史上大书特书一笔了。

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作品的影响力是基于两个基本的运动层面来实现的:一个是作品在物理空间中的扩张;一个是作品在社会心理空间中的扩张。物理空间的扩张经常被描述为到达率或覆盖率,是指被传播的作品在地理面积上的分布或者指能够接触到该作品的人数。我们通常说的报纸的发行量或者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就是用来描述这种影响力的指标。

被传播物的客观分布是传播得以实现的基础,但不等于传播的实现。传播的实现是以被传播的信息被受众接受为标志的。因此,测度一件作品的影响力最核心的指标是作品被受众接受的程度,也就是说,被传播的作品在社会心理空间中的扩张程度才是衡量这件作品社会影响力的最具说服力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件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实际上就是该作品被受众接受的程度。

那么,接受程度如何测量?就传播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把受众对一件作品的接受程度由低至高描述为注意、识别、记忆、理解、认同五个层面。首先,我们谈谈对注意的测量。

在已有的研究中,对注意的测量主要有四种方法。第一种,也就是最简单的一种:通过注意目标传播的广度和显著度来推测注意率。如我们在十面墙上刻上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人们注意到这首诗的概率就可能比只在一面墙上刻这首诗要高;同样,如果我们用较大的字体刻上这首诗,人们注意到的概率就可能比用较小的字体刻写的情况要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推断说,某一首诗在历史上被注意的程度与它被选入各种选本的频数成正相关关系,也与它被别人评论或宣讲的频数成正相关关系。

第二种方法是询问调查法,也就是用抽样调查问卷直接询问人们是否注意到某个事物。这是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测量方法,可惜它只能考察某个作品在当下的影响力,却不能运用到历史过程中。而且,这个方法最大的缺陷在于,测量的质量与人们对“注意”的理解相关联。许多人无法判断自己是否“注意到”某个事物,他有可能误以为自己“看到了”某个本没有注意到的事物,也可能由于记忆消褪而把实际上曾注意到的事物误以为没有注意到,等等。

第三种方法是运用特定的仪器和技术手段,如运用高速摄影技术,将某个场合人们的眼球活动拍摄下来,以考察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注意行为。这种方法精确度很高,但成本较高,并不适合研究较大人群中的注意行为;而且,与第二种方法一样,它也只适用于当下,而不适用于历史。

第四种方法是将对注意的测量与对识别的测量合二为一,特别是对上述的第二种方法而言,这种方法能够克服人们对注意理解的模糊和错误。其实,传播学中许多关于注意力的研究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我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这种方法的合理性。按照心理学上的定义,注意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努力”,努力的目标是将被注意到的事物进行模式识别,弄清楚“它”是什么。也就是说,当人们注意到一件事物,首先会唤起所有储存在大脑中的印象与它进行匹配,以判别这个事物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与以前印象中的图谱是有区别的还是没有区别的。如果这个事物完全与头脑中某个现成的图式相匹配,我们就知道这是我们已经完全熟悉的事物,就会放弃对它的注意,所谓“审美疲劳”,就是这种机理。如果人们发现自己头脑中没有现成的图式与其相匹配,或者说,发现了被注意到的事物具有某种现成图示中没有的特征,人们就会继续注意这个事物,直到“记住”这些新图式或新特征为止。比如,有人从一堵“诗墙”下路过,“看到”上面刻写有诗作,但他可能匆匆一瞥后离去。如果有人问他看到了什么,他不能说出看到的是“什么”诗,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是长诗还是短诗,更不能说出是谁写的诗。也就是说,这堵墙或许在他头脑中留下了一个图式,因为他“注意到”了这堵墙上有诗这一具体特征,但是,墙上所刻写的东西在他头脑中没有留下任何图式,当他下次看到另一堵墙上刻的诗时,他能识别出这堵墙与前面看到的那堵墙有相似之处——都刻写有诗,但他却无法识别出这次看到的诗与上次看到的诗是否有相似或相异之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说他“注意到”了这堵墙上刻写有诗,而不能说他“注意到”了这首诗,因为这首诗没有对他产生任何心理影响。

但是,还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就是有人从一堵“诗墙”下走过,看到上面刻写有诗,他驻足一观,发现上面有白居易的名字,在他既有的记忆图谱中,有“白居易”这个符号图式,于是他识别出这是一首白居易的诗;如果下次他路过另外一堵“诗墙”,发现上面刻着李白的名字,他就知道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诗是不同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可以说他注意到了这首诗。更进一步说,这个人在发现墙上刻着白居易的诗后,他又会将头脑中既有的白居易诗的“图式”都提取出来,一一与眼前这首诗比较,看看是不是自己熟悉的诗。比如他记得白居易的“红泥小火炉”等等,但却注意到这首诗的诗名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但这个诗题似乎并不在他头脑里既有的图谱中,他识别出这是一首他没有读过的诗。于是他可能出于好奇,认真读一下这首诗,并且喜欢上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并把它记住了。于是,他的头脑中又多了一种图式,当他下次在某个场合再次看到白居易这首诗,即便没有题写诗名,他也能通过记住的“野火”两句识别出这是白居易的诗。

由此可见,注意与识别是“共生”的,不大可能也没必要把二者区分开来。同时,注意的意义也在于识别,如果没有识别,注意的结果就不会在心理上留下任何效应,被注意的事物自然也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影响,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单独测量这种“注意”。因此,就作品的影响力而言,把“注意”的效应归并到“识别”的效应中,是完全合理的。特别是在文学史上,我们已经失去了独立考察当时人们对作品的“注意”状态,也只能通过别人对作品的识别程度来判定。

那么,识别程度又如何判定呢?从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识别往往是通过记忆来表征的:一方面,识别一个事物,要在既有的记忆系统中提取相关图式,以判明这个事物是什么;同时,识别的结果又必须进入记忆系统,形成稳定的效应。正如我们识别一首诗,除了知道它是否以前读过之外,还要记住它的必要表征,比如作者、诗题或内容,以便下次遇到这首诗时能够识别出来这是一首曾经读过的诗。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识别效应又可以归并于记忆效应之中。

当然,识别效应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你在大街上碰到一个人,你识别出这是你未曾接触过的人,这是短期效应,因为,过了一段时间,你再遇到这个人,你已经忘记了曾经遇到过,仍然会把他识别为未曾接触过的人。只有你出于某种目的,或者你遇到的这个人有某种特别之处,或者因为环境因素的压力,使你牢牢记住了这个人的相貌,才能在隔了一段时间后再次相遇时能够把他认出来,这才是长期效应。短期效应就作品的影响力而言,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但同种短期效应的反复叠加,也会形成长期效应,就像你反复背诵一首诗总会有一天能长期记住它。

识别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对应的就是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就作品而言,只有长期记忆才能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同样是苏轼的作品,只有那些你记诵下来或者是耳熟能详的作品才能影响到你今后的写作表达、古典文学素养和审美趣味。当然,在作品史上,考察一个作品在当时人们对它的记忆程度是无法直接测量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个作品被他人提及和引用的情况来推测。一般而言,我们总是引用那些熟悉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一个作品被引用的频率与引用者对这个作品的记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王兆鹏先生的指标体系构建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当然,人脑不是印刷机,也不是计算机储存器。记忆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储存,而是为了认知该事物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理解”。如果说,注意、识别和记忆是作品对个体产生影响力的途径,那么,理解就是影响力的真正实现。由于对意义的判断作用于人的价值观系统,会深刻地改变着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因此,“理解”就意味着被“理解”的作品产生了实际的行为后果和社会后果,它把所谓的影响力“物质化”地呈现在客观世界中。就这个意义而言,某个作品影响力的实际后果,就是这个作品“被理解”的状态。

理解是文化的产物,不同的知识结构、个体经历、文化价值观以及所处的环境,形成不同的意义空间,导致理解的多样化。一个人,把一部作品理解成“什么样”,实际上就是该作品对这个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鲁迅先生曾说,对于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指证的恰是这种现象。于是,有人就会提出疑问,尽管理解就是影响力的实际后果,可是能够直接测量这些基于价值观判断而产生的实际后果吗?我们如何量化这些千奇百怪的理解图式?凭什么说哪种理解意味着影响力大,而另一种理解就意味着影响力小呢?

诚然,文化的相对性使我们不能运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对理解的意义本身进行测量,我们不能说对《红楼梦》进行“排满”的理解高于“缠绵”的理解。任何测量的赋值都需要一个参照系,而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参照系,这就使得对意义本身的测量总会打上不同的文化烙印。我们必须承认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评估,大陆推崇鲁迅而台湾推崇胡适就是一例;同样,不同利益集团或者不同价值观的个人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评估,就像屈原在司马迁和班固那里获得不同评价一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任何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人那里,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但是,要注意的是,“影响”和“影响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影响是一种主观效应,体现在人们认知心理的变化上;而影响力是一种客观效应,体现在人们实际行为的变化上。主观效应的评判标准是“好”和“坏”,属于定性研究范畴,受不同文化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制约;而客观效应的评价标准是“大”和“小”,属于定量研究范畴,可以超越一定的文化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制约。比如,在秦始皇时代,人们可以认为儒家经典有很不好的影响,这是主观的负面评价,汉武帝以后可以否认这种评价;但是,秦始皇对这些“很不好”的东西采取的实际行动是“焚书坑儒”,这是一种客观效应,这个效应很强烈,我们可以推断说,儒家经典在秦始皇时期影响力很大,而这个结论是到了汉武帝时代甚至后世历代也都无法否认。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不是测量“理解”中对意义价值评判的好坏,而是测量因“理解”而产生的行为反应程度的大小,是否就找到了测量“理解”的客观基准呢?在逻辑上,这样做似乎是可行的。但问题是,我们如何判断何种行为是基于哪种理解而产生的呢?陈亮的词风很像辛弃疾,到底是因为他对辛词有着深刻的理解,还是由于处境的相似,或是个性使然?很显然,对“理解”本身进行剥离,是一件很困难的任务。因此,在传播学史上,许多学者提出了另外的解决方案,其基本的思路是:测定一种因理解而产生的行为效应的大小,不应同理解的内容相比较,而是与理解之外的某种可以指定的参照系相比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所谓言语-行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传播效力的测定标准是看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在接受者的理解或行为中实现的程度。比如,看一个竞选者演讲效果如何,评判的标准只能是最后的投票结果。

言语-行为理论的分析方法的确很适合劝服性传播活动,如政治舆论宣传、广告策略,乃至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效果评估。但是,文学活动并不属于劝服性传播,因为文学的价值往往体现在非功利目的上。如果按照言语-行为理论的分析模式,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的影响力翻译成这样的语言:一个作品的传播效果大小取决于读者的理解与作者创作意图之间的匹配程度。这个表述完全罔顾文学史上大量的“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的事实。按照这个标准测量,《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几千年来,广大读者对《诗经》作品的理解,几乎没有一种是与作者“本意”相符的。

那么,如何测量文学理解的丰富性呢?行为学派的观点可以给出一些方法论上的启示:仅就测量而言,我们可以将除读者之外影响理解的要素所产生的效应归并到读者的行为效应中。比如,我们可以把作者的信度效应归并到读者对作者的推崇程度上,可以把作品的内容和表达风格的效应归并到读者的理解能力上,甚至也可以把语境的效应与读者的情绪表达挂钩,等等。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读者对作品理解状况的考察转换为对读者行为表征及其结果的考察。比如,尽管我们无法了解柳永词在当时是怎样被理解的,这些理解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但我们可以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描述中(读者的行为表征)看到柳词在市井阶层的影响力。

于是,我们似乎得出了与言语-行为理论相反的结论,那就是:一个作品的影响力,与读者对该作品意义理解的“准确性”(理解的意义与作者本意的符合程度)无关,而只与读者对该作品意义理解的“重要性”相关,因为只有读者认为“重要”的意义,才能作用于该读者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的强烈程度,而态度和行为表现的强烈程度却是可以测量的。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就特别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争议的作品恰恰是有影响力的作品,人们争议,是因为它重要,认为它在正面效应上重要的人会竭力维护它的意义,认为它在负面效应上重要的人会竭力批判它的意义。比如李商隐的《无题》诗,批评史上可以说无法认定谁对它们有准确的理解,但大家都愿意从各个角度去解读它们、争论它们,这是因为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意义上发现了它们的重要性。

但是,上述论断并不是说对一件作品意义的重要性作正面理解或负面理解的效应是完全同等的。从共时性的层面上说,不管人们的理解是正面还是负面,只要认为这部作品重要,就会去注意它,识别它,记忆它,理解它,然后评价它,赞美它或批判它,因此,这部作品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但是,如果从历时性的链条上看,对一个作品意义作出正面理解或负面理解的后续效应则完全不同。就读者个体而言,一旦他对某个作品作出正面的重要性理解,他就会认真欣赏它,推崇它,甚至模仿它,这个作品深深根植在这位读者的知识体系中,甚至这位读者还会进一步向别人推介它,这种理解的后续效应是持续而强烈的;反过来,如果一位读者对某部作品作出负面的重要性理解,他就会讨厌它,批驳它,甚至不再接触它,这部作品在这位读者的知识体系中被逐渐遗忘,这位读者也不会向别人推荐这部作品,这种理解的后续效应将逐渐消褪甚至被中止。

同样,就社会而言,如果一部作品的重要性得到社会主流群体的正面理解,它就会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赞誉和传播,并作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被传承下去;反之,如果一部作品的重要性受到社会主流群体的负面理解,它就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强烈批判和抵制,甚至被逐出社会文化遗产的传播链条。由此可见,一部作品的历史影响力更主要地体现在历史上的读者对它重要性的正面理解上,按照传播学的话语,人们对作品意义的正面理解就是“认同”。这个术语的一般定义可表述为:人们作出某种意义与自身价值观相一致的判断就是认同。

认同表现在态度和行为两个层面上。首先是态度上的认同,它来源于接受者把接收到的信息意义理解为与自身的价值观相协调,因而表现为对该信息意义的赞同、支持和维护;然后是行为上的认同,它来源于接受者体验到被接受的信息给自己带来的利益或效用,因而表现为按照信息所指示的行动方向而行动。比如,当一个读者认同一部作品时,在态度上会表现出对这部作品的喜爱、赞美,在行动上表现为牢牢地记住这部作品,或对这部作品进行模仿,或者向他人推荐这部作品,等等。很显然,一部作品影响力的真实存在,是体现在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认同程度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一部作品作出正面评价的效应要大于对一部作品作出负面评价的效应。

讲到这里,我们就基本确立了一部作品历史影响力的测度原则和方法,那就是:一部作品的历史影响力基本上表现在该作品的历史评价总和中,这些评价一方面被既有文献记录着,另一方面也存在于当下读者的态度中。如果我们找到了测量这些文献记录情况和读者态度的指标,我们就可以构建作品历史影响力的基本模型。下面,我们就分步讨论这个模型的构建,并以此比照王兆鹏先生“唐诗、宋词排行榜”的指标体系予以商榷。

三、作品历史影响力测度模型的构建及“唐诗、宋词排行榜”

指标体系的得失 根据上述讨论的逻辑,我们按照下列步骤构建作品历史影响力的函数:

第一,一部作品在某个时点的社会影响力是其对当时个体影响力的总和。如果我们把某部作品在某个时点t对某个个体的影响力记为fit,那么,fit是测量影响力各指标Itk(k=1,2,3,……)的函数,其中,下标k表示用于测量影响力指标的不同类型,而t则表示这些指标的作用情况随历史时期而变化。于是,一部作品在某个时点t的社会影响力Ft可用如下模型表示:

第二,一部作品的历史影响力是其对各个时点社会影响力的时间积分。如果某部作品诞生于某个时期t0,那么,该作品到时点t为止的历史影响力F为:

当然,模型(2)是一个理想模型,但在实际操作上,我们很难构建一个关于时间的连续函数,而且,各种测量指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也很难全面把握,因此,我们下面就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对模型(2)进行简化。

第三,一般地,我们总是断代史地对文学现象进行考察,因此,我们可以把不同历史时期看做一定时间段的离散型变量;同时,在一个给定的历史时期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意识形态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而这个历史时期的考察作品影响力的指标也相应地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历史时点的概念而用历史时期的概念,把积分变成求和。于是,我们把一部作品在指定历史时期j的影响力表示为Fj,则

于是,该作品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影响力的评价模型可简化为:

求和比积分更容易进行操作了,下一步,我们还可以对复杂的影响力指标进行归纳并简化。

第四,如上所述,一部作品影响力的测量指标可分解在注意(X1)、识别(X2)、记忆(X3)、理解(X4)和认同(X5)五个层次上。也即:

那么,上述影响力的评价模型(4)又可表达为:

第五,注意程度的指标可以分解为物质指标和心理指标。物质指标主要表现为作品在物理空间的分布密度或频度上,而心理指标可以归并在识别的测量指标中,即注意是识别函数式中的内生变量之一。同时,从长期的识别效应来说,识别是记忆函数式的内生变量之一,也即,对记忆的测量包含了对识别的测量。更进一步说,一部作品影响力的真正实现来自对这部作品的理解,而记忆与理解是共生的,因此,对理解的测度也包含了对记忆的测度。当然,最具持续影响力的理解就是认同,正面评价的权重应当高于负面评价的权重。于是,我们可以再定义如下变量:

1、我们将注意的指标分解成物质指标体系X1p和心理指标体系X1s,将理解分为正面评价体系X4+和负面评价体系X4+-*,而X4+=X5,X1s,X2,X3又分别可归并于X4+和X4-中,于是:

这样,上述总模型(6)又可简化为以作品传播频度和作品评价意见为指标体系的测量模型:

上述模型拥有了比较好的操作性,因为,根据(7)中的函数变量,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只需考察作品文献的传播频度和读者对作品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的数目,这些都是可数的。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只适合于当下,那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抽样调查方法,考察不同人群对某个作品的注意率、记忆率以及各种评价数目。但是,对于已逝的时代,我们已经不可能直接获取当时读者总体的意见了。因此,我们就要考虑对模型(7)中的变量进行转换。如何转换呢?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根据历史上人们精神活动的唯一物质遗存——历史文献或文物,来推断人们的活动状况。于是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仅凭历史文献或文物而得来的资料和数据,能够运用到上述模型中吗?我们下一步就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上述模型的基本含义是:一部作品的历史影响力是其对历史上所有个体影响力的总和,换句话说,就是每个受到该作品影响的个体行为效应的叠加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历史影响力。但是,从统计学意义上说,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个体的行为效应是不一样的。具体到文学作品而言,专业批评家比起非专业人士来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他人对该作品的态度和评价。笔者在2006年做的一项研究发现,读者对一首古诗词的理解会受到相关批评意见的严重影响。其实,从文学作品的传播实际来看,读者很难纯粹地接触纯粹的文学作品,任何读者在接受某个作品时,多多少少已经具有了社会上对该作者甚至该作品本身的评价预设,而这些评价预设往往形成有限几种以少数几个专业评论家为代表的态度框架,而且,特别重要的是,这些态度框架往往通过正式的书面文稿定型下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历史上人们对某个文学作品评价意见中最重要的部分,或者说,该作品历史影响力的最重要部分已经通过批评文献的形式凝固并积淀下来。

其次,我们要注意的是,一切传播行为都是通过媒介来实现的。当然,口口相传也是媒介,但这种媒介传播的内容缺乏稳定性和扩张力,这也是为什么先民口口相传的史诗如果不通过文字记载下来终归失传的道理。因此,在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就是文字媒介,尤其是唐宋以后的印刷媒介。注意率也罢,记忆率也罢,必然与其相关的媒介传播频率、密度成正比。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断定,某部作品的文献分布密度与当时人们对该作品的接受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最后,我们应当承认,日常的人际信息传播效应是非常有限的,而那些广泛的重要的传播行为,特别是构成重大的“群体性传播事件”,其传播效应才具有社会的影响力和持续性。“于丹售书事件”无疑激发了社会对于丹作品的关注。同样,历史上所谓“洛阳纸贵”、“兰亭修禊”等事件,自然是相关作品备受关注的最好证据。因此,被历史文献记载下来的重大文学事件、创作活动,等等,也必然是当时最重要的作品传播事件,是作品影响力的重要证明。

综上所述,我们就有理由将文学作品在过去时代的影响力转化到该作品的文献传播状态中,即将上述模型中的对个体影响力的函数转换为文献存在因子的函数,即:

其中,L=1,2,3,……,ql表示某部作品由文献所体现出来的影响力,而ql又是该作品在文献中存在状态的函数。uitm是指当下时点的某部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力。

如果我们暂时忽略当下时点的状态,只考察某部作品在距今足够长时间以前(可以理解为意见转化成出版物的时间)的影响力,并且把作品在文献中的存在状态用该作品相关信息在文献l中被提及的频数frl来计算,而定al为该文献重要性的权重,则我们可以简化出评价某部作品历史影响力的文献分析模型:

这是一个在计算上很容易实现的模型了,而且,它在形式上与王兆鹏先生用于《唐诗排行榜》和《宋词排行榜》研究中的运用的模型不谋而合。但是,在具体内涵上,也即计入文献的选择和权重分配方面,却有许多可以讨论处,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之:

其一,王兆鹏先生的分析框架中,只注重了作品的传播状态的物理分布,因此,只考虑了作品本身在文献中被提及的情况。而在笔者的模型中,强调的是作品及相关信息在文献中被提及的情况。其中的重要理由在于,作品的相关信息,比如作者的地位或者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在当时的特殊意义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人们对该作品的注意和认知。比如,白居易《长恨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本身就会引起唐代人的关注。因此,在进行影响力分析时,不仅要引入直接提及该作品本身的文献,而且还要引入记载与该作品密切相关的信息的文献,比如正史中相关的人物传记,记述与某个作品相关的重要事件的文献,等等。当然,这些文献的权重不应太高。

其二,各种文献的权重分配颇值得商讨。首先,王兆鹏先生的权重分配只到具体的文献类型为止。比如,唐诗排行榜中所有选本的权重都是一样的,宋词排行榜中所有评点著作的权重也是一样的。而事实上,《蕙风词话》和《人间词话》中的意见对人们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或许应该认真辨析每个文献的作者、年代、理论的完备性和后人的重视程度等因素,来确定这个具体文献的权重。其次,就权重的类型分配而言,王兆鹏先生赋予选本的权重都很高,这有其合理性。根据本文所述,影响力实现的最重要指征在于“评价”,也许有人认为反映评价的最重要文献就是评点、评论和研究文章。其实不然,选本本身也包含了评价,而且是最重要的评价,即认同。人们一般不会把自己不认同的作品收录到选本中。同时,选本乃是当时作品传播的最主要媒介,是作品传播力的主要表征,而传播力和影响力是成正相关关系的。

其三,《宋词排行榜》的分析模型相对《唐诗排行榜》有重大改进。首先,《宋词排行榜》的评价模型中已经思考了上述所论的不同文献影响力因子问题。王兆鹏先生对不同朝代的选本赋予了时代权重,这是一个重大修正;但笔者纳闷的是,为什么不给评点赋予时代权重呢?其次,《宋词排行榜》的分析模型考虑了其他文学活动或文学事件记载文献的意义。比如,王兆鹏先生引入了“唱和”这一因素,印证了我们上述所讲的“作品相关信息”的重要性。当然,相关信息远远不止“唱和”这个范畴,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王兆鹏先生会不断扩充文献数据库,引入更丰富的影响因子。

其四,笔者认为还应当引入内容分析技术,将某部作品在评点、论文等文献中得到的正面评价与负面评价给与不同的权重。也许这是一项十分琐碎的工作,但它可以使结论变得更为精确。

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对王兆鹏先生的计算模型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首先,确立文献类型重要性的梯度,并按照重要排序由高到低依次如下:1.包含评点的选本;2.不包含评点的选本;3.文学批评文献;4.史学文献;5.其他有关文献……

其次,权重系数不但要设立文献类型系数、文献时代系数,还应当设立单篇文献影响系数,如果我们将上述权重系数用符号依次表示为wi,hj,bk,而某部作品在j时代的i类型文献k文本中出现的频次为fijk,那么,用于评价某部作品历史影响力的计算模型可表示为:

我们可以把上述模型(10)称为“基于文献统计的作品影响力测度模型”,因为F′是将全部读者接受的情况转换为文献记载情况的计算结果。这当然是一个近似模型,但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且,我们还惊喜地发现,像王兆鹏先生用于“唐诗、宋词排行榜”的模型及其数据库,可以很容易被上述模型兼容。

四、结语:作品影响力研究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的基本结论就是:作品影响力研究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也许,未来文学史的写法可能不再以交代每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为序幕,而是以描述每个时代不同作品的影响力为前提。作家的历史定位是该作家全部作品影响力的总和,一种文学运动的历史定位也是该运动中产生的所有作品影响力的总和。当然,我们并不否认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面貌对文学实践的重要影响,但这些影响是不能直接测度的。如果我们直接把这些影响作为决定性力量来推断受影响的文学活动,甚至把文学现象与这些影响因素直接联系起来,我们的文学史写出来就与思想史没什么区别,甚至还会扭曲文学历史的真实面貌。

只有把某种文学现象或作家的活动看成作品影响力的函数,我们才能比较真实地描述某种文学现象或作家在特定时代的特定意义。当然,这种“真实”的基础在于对影响力测度的准确性。对当下时点而言,我们主张用社会抽样调查的方法测算某部作品在当下全部读者中的影响程度,这是最鲜活的研究资料。我们希望有识之士尽快建立相关的调研机构和数据库,开发出某部作品对不同人口统计特征影响力在整个社会影响力中的权重,并开展定期的调查统计工作,记录下并主要作品的影响力排行,以此构成今后研究的重要历史数据。

对过去时点而言,我们所能依据的只能是文献,因此,建立一个统计某部作品即相关信息在文献中出现频次和评价状况的数据库就成为文学史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其实,王兆鹏先生的“唐诗、宋词排行榜”就是这种数据库的雏形,我们建议王兆鹏先生不断扩大文献统计的范围和类型,进一步修订不同文献的权重系数,使数据库扩充成为整个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数据资源。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3

关键词:表面张力;气泡幅频当量法;快速检测

中图分类号:TP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9-0164-02

1 引言

表面张力是常温的基本物理属性,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常温液体的性质,研究常温液体的表面张力快速检测方法,对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1~4]。迅速地检测出常温液体的表面张力及其变化,可以快速地得出液体情况,例如牛奶是否变质等。液体表面张力检测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科研工作者多年研究与实践,检测方法较为完善并为人们所掌握。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各类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研究和开发先进实用的材料质量监测手段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2 气泡幅频当量法

2.1 气泡幅频当量法的原理

以往的表面张力测定方法所用设备相对复杂,且有操作烦琐等缺点,在最大气泡压力法[5]的基础上提出的“气泡幅频当量法”[6],其基本思想就是变静力学测试为动力学测试,将缓慢吹气变为每秒钟吹5~6个气泡,同时不再测量泡内最大绝对压力,而改为测量气泡内相对气压差和每秒内产生气泡个数。该方法用气泡压力变化幅值ΔP、气泡个数N和毛细管管径Φx与标准管径Φ0之差3个参数经数学模型计算后得到幅频当量,其数值的大小即表征了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称为当量表面张力。

图1 气泡幅频当量法测定表面张力原理图

2.2 气泡幅频当量法中的参数关系

由公式P=P0+2σr+ρgh可以看出,气泡由内压力在插入深度h和毛细管内径不变的情况下,只随2σ/r而变化。因此在冒泡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对同一液体,随着气泡在毛细管端口周期地形成,毛细管内压力P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曲线1所示( 为定值),为一等幅振荡曲线,其振幅ΔP1与2σ/r有关。增大气流量使冒泡速度增加,但使波动幅度减小,其值在0~a( 2σ/r)之间变化(a为与气流量有关的系数)。

选定一个毛细管,用它向某一液体吹气,如将其出气速度固定,当毛细管吹气过程中插入深度发生变化时,记录的毛细管内压力变化如图1曲线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毛细管插入深度由h2减为h3时,对应的气泡压力起始值也相应的由P2减为P3,其数值与公式中ρghi相关。同时气泡生成的周期T和气泡内压力变化幅值P也将发生变化,其变化规律是,随插入深度减小,P减小,T减小,但用P和T二参数适当处理所形成的当量(a×T+ P×b)却保持恒定。考虑到毛细管管径对气泡内压力幅值的影响,幅频当量即当量表面张力可用下式求得:

σe=[a・T+ΔP・b±c・|φ0-φx|].

式中a、b、c为修正系数,T为气泡生成的周期,ΔP为气泡内压力变化幅值,φ0为毛细管标准管径,φx为测量用毛细管管径。该值只与被测液体本身性质有关,而与毛细管插入深度无关,避免了最大气泡压力法对插入深度稳定性的苛刻要求。由于当毛细管内径2mm左右时,气泡内压力变化仍可出现等幅振荡的特征,这又为制造内径相等的毛细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进一步提高测试的精度,减小误差,可以将深度固定,并同时计下在测试时间内形成的气泡个数N和泡压幅值P。在气流量一定的条件下,气泡个数越多,说明气泡逸出所受到的阻力(2σ/r)越小。即P越小。通过大量记录P和N的数值,经过数据处理,即可计算出表面张力的大小,这就是气泡幅频当量法。

3 表面张力快速测试试验

3.1 试验步骤

利用以“气泡幅频当量法”为理论依据研制出的简易常温液体表面张力快速测试装置,在室温下对水、酒精、肥皂水等常温液体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试验步骤如下。

(1)将常温液体到入一尺寸合适的容器中(如烧杯等)。

(2)打开总电源和气泵电源,并将气路切换到测管径状态。

(3)装上探头(应注意不要漏气),按下自测键,从显示器上读出管径的大小。

(4)将气路切换到测表面张力状态,按下测试键。

(5)将探头缓缓插入液体,当听到蜂鸣器发声时保持探头静止不动。蜂鸣器停止发声后将探头从液体中取出。

更换探头或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几种不同常温液体(水、油、肥皂水)分别做了实验。

3.2 试验结果分析

在常温条件下进行了表面张力测试实验。测试时所用的毛细管内径约为1.7~2.5mm。利用仪器自检功能检测毛细管内径,利用测试功能测定固定时间内所吹气泡个数N以及气泡内最大压差平均值P,重复性较好。在采用同一内径的毛细管测量不同的液体时,液体表面张力越大,气泡幅值P越大,气泡个数N值越小;当使用不同毛细管内径的探头时,P值和N值也随之改变。因此,为了适用不同内径毛细管测量,需要在模型中加入修正项,其当量表面张力可用下面公式计算测量:

σe=[a・T+ΔP・b±c・|φ0-φx|].

式中a、b、c为修正系数,T为气泡生成的周期,ΔP为气泡内压力变化幅值,φ0为毛细管标准管径,φx为测量用毛细管管径。利用简易装置,通过对几种常温液体表面张力进行的模拟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在规定的条件下,气泡压力曲线确实是一条等幅振荡曲线。通过反复模拟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1)须对气泡逸出的速度进行控制。速度太快影响精度,太慢影响测试速度。因此进气量的大小即进气阀的开启程度必须选择合适,经细心调节到适宜的速度后固定下来,否则将严重影响测试结果。

(2)在进气量大小一定的情况下,表面张力不同的介质泡压振幅有差别,其气泡个数也不一样,测试在同一管径、同一进气量、同一室温下进行。表面张力越大,其气泡压力振幅越大。表面张力稍有变化,就可以在振幅上和个数上反映出来。这说明用压力振幅历来表征表面张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3)气源压力的大小以及毛细管插入液体的深度变化不大时,其对达到平衡时的等幅振荡幅值的大小影响很小。

(4)毛细管内径的大小对于出现等幅震荡特征的影响并不很大,即便有影响,也可以识别出来作为修正参数,这一点可为制造毛细管提供方便。另外,必须保证气体管路的顺畅和气密性,测试结果才比较可靠。

(5)为提高测试精度,必须测出或固定h值。本测试系统有较高的分辨率,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该系统对水、水玻璃等常温液体的表面张力进行测试,得出小表面张力的常温液体当量表面张力计算模型为:

参考文献:

[1]

万春华.大学物理实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崔国文.表面与接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3] 陈传煊.表面物理化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4] HIEMEN P C.胶体与表面化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5] 贾玉润,王公冶,凌佩玲.大学物理实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4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资源;经典性;写作实践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实际上,作为一门课程它的对象是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高职生,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对象是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它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因而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格局,是相当重要的文学资源。在教学目的上,要求学生比较系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程,包括主要文学社团、文学思潮与流派、代表性作家作品,并就重要的文学现象做出重点阐释,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史观,提高学生独立分析文学现象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坚定价值立场和话语立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当注重其经典性,这对学生写作实践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源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种资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为新文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是“五四”前后大量文学社团的成立,可以用雨后春笋来形容。“这些文学社团从来就不以历史的弄潮者的姿态出现,不浮现在时代的潮头充任推波助澜的先锋角色,而是在时代浪潮的推涌下自觉地做一个追随者,一种创造精神的响应者,一种开拓意识的实践者和帮衬者。” [1]也就是说,这些文学社团自觉承担起人性觉醒和精神独立的责任,为新文学的现代性诉求打下了坚实基础,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许多作家纷纷加入文学社团,无形中扩大了新文学的力量。二是文学思潮和流派不断兴起和更迭。“五四”时期大量的西方文学思潮和流派相继涌入中国,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象征意义等主潮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真正具备了反封建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本土式的思潮与流派风起云涌,大大推进了新文学的进步与发展。例如上海的新感觉派为读者带来了具有极大冲击力的文体实验与革命,与80年代的先锋小说相比也毫不逊色,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黑婴和禾金等作家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文学资源。三是经典名家名著大批涌现,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成就其经典性的最为突出的表现。“鲁郭茅,巴老曹”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最经典最著名的概述,然而实际上除了他们,还有不计其数的作家共同为新文学做出了添砖加瓦的贡献,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郁达夫、丁玲、路翎、张爱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名家的地位有目共睹,《阿Q正传》、《骆驼祥子》、《金锁记》、《边城》、《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等大量的经典作品也是他们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文化财产。由此可见,中国现当代文学本身就是巨大的资源,它给了后人无数的影响,读者从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受与愉悦。

二、文学资源的经典性

著名学者朱栋霖和张福贵主编了一套教材,名字叫《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里面收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经典著作,那么这些作品为什么叫经典呢?黄曼君认为新文学经典地位与新系统确立一个表现是:“新文学经典及其阐释的出现感召和催生了一大批新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创作和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则进一步丰富了新经典、新系统,并从一个新的层面取代了旧经典、旧系统的地位。” [2]换句话说,所谓的经典作品应当是对后来者产生影响和借鉴的,并通过时间的洗刷淘汰了旧经典,这里有一个置换的问题,即是新文学代替了旧文学,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确,这不是简单的置换,而是一个系统转入了另一个系统,我们一般认同这标志的诞生是现代性的展开,新的世界体系打开了大门,给人以新的视野和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就是属于这种性质,从诞生与发展来看,它永远屹立于时代潮流,将人们带入一个全新的开放的世界。

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源的经典性表现在它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所体现出来的典范性和权威性,它一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最完美的文学作品,代表了时代的良心和正义,另一方面,经典性还表现为经过时间的冲刷,它依旧作为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作品,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色。我们阅读《阿Q正传》,仍然能够照见今日国民身上无时无刻不投射出来的投机取巧和狡猾自私,现实社会和阿Q本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上形成了某种对应,国民劣根性用阿Q精神来概括,既形象又生动,这就是经典的伟大力量。我们读《边城》的心情也很复杂,但最终都会为那份久违的温暖所感动,而这又与80年代的作品一脉相承,例如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人类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愿望的信仰归根到底是相通的。这一点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的最好见证。

三、学生写作实践的经典意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源不管是作为学科背景,还是文化财富都无疑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不仅如此,它对于建构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还记得,冰心笔下的《超人》何彬原来“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有着美好的东西,直至有一天生病了,小朋友禄儿的一束花和一封信笺化解了他全部的愁结,终于放下身段愿意相信“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当然,文学作品并一定要求统统这样写,张爱玲的“苍凉”笔法无疑也是优良的资源,但因为写作的理念,尤其是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而保证了作品的文学性与审美性。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激流变幻的年代,社会给了他们太多太多的选择,无数的诱惑在挥手,人心也容易变得浮躁起来。在阅读上,不求甚解,一目十行,读小说看压缩版,读哲学著作看研究版,许多人都不愿意看原著了。这样一种心态使得读书的功利性相当突出,无形之中消解了阅读的经典性与权威性。正是因为读书的浮躁与虚脱,当代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变得越来越下降,这种下降不是指写作能力不行,而是指写作缺少经典意识,在表现形式上,装腔作势,自以为是;在语言表达上,空话连篇,不知所云;在叙述内容上,空洞无物,无的放矢。当然,网络等现代化媒体的确给传统写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是不得不承认,人才是决定一切的终极力量,恶果说到底是人造成的。

我们认为,学生写作应当树立一种经典意识,那也是责任感的体现,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学生首先要回归正途,向那些优秀的经典著作学习,只有学习才有进步。在这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源的经典性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文学被边缘化的年代,我们欣喜看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疑为中国文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又一个经典范例,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学的未来会更美好。当代大学生很多是文学的中坚力量,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文坛新秀,但是归根到底,如果要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功,除了立足于写作的经典意识,感受文学大师熏陶,继承优良写作技法,他们找不到其他通往文学殿堂的道路。这就是文学不死的最强有力的后盾和信仰!

【参考文献】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5

关键词:冻融循环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混凝土而言,其在冻融循环过程中产生破坏问题的关键原因可以归集到表面剥蚀以及冻胀开裂这两个方面。水分在混凝土毛细孔当中形成的结冰反应使得混凝土所表现出的包括抗压强度指标、抗拉强度指标以及弹性模量在内的多种力学性能参数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进而为整个建筑施工工程项目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埋下严重安全隐患。从这一角度上来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混凝土在施工作业中所表现出的这种冻融破坏问题归集为一种物理性作用过程。据此,如何在冻融循环条件之下,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力学性能已成为当前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过程分析

(一)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参数分析。文章所分析的实验设计中的试件规格按照参与试验关键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主系列试件以及参数测定试件这两大基本类型。对于主系列试件而言,我们所选取的试件规格为100×100×100(单位:mm),将试件数量按照混凝土96,砂浆60的比例进行分配。对于参数测定试件而言,我们所选取的试件规格为100×100×4000(单位:mm),将试件数量控制在6件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之上,对混凝土试件以及砂浆试件的配合比予以合理控制,确保整个力学性能试验能够有序开展。

(二)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内容分析。首先,实验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及规范展开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工作,并将制造而成的混凝土试件养护28d以上,将预备好的混凝土试块预留部分常态进行试件,其余试件展开冻融试验。一方面,我们需要将混凝土试件置放在300kN单位的液压伺服试验机之上对其进行劈裂试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同等单位的液压伺服实验装置当中对其进行包括单轴受压以及双向受压在内的力学试验,进而去报包括应变、应力以及极限强度在内的多种力学参数指标。

(三)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试件的制作及养护分析。本次试验所采用的混凝土试件在制作过程当中应当采用机器对其进行拌和操作,并在标准钢模的作用之下对其定性,整个试件制作过程当中振动台需要确保振捣密实。并确保混凝土试件制作当中所选用的水为饮用式自来水。与此同时,实验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浇注的过程当中,应当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且快速的装入钢模当中,以此确保水分及气泡不会应混凝土浇注作业而发生流失。在混凝土试件的整个施工作业过程当中,试验人员还需要对以下方面的问题加以特别关注:混凝土拌和及振捣的时间需要有所详细控制,以此确保引气剂能够在整个试验过程当中将其试剂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假如拌和时间短了,引气剂无法在混凝土试剂当中得到充分且完整的搅拌,引气剂的试验功效就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假如拌和的时间过长,引气剂当中的气泡会发生大量的流失,整个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所需的含气量指标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这同样也失去了向混凝土试剂当中添加引气剂的意义。不仅如此,对于混凝土试剂在制备过程当中的振捣动作而言,振捣动作持续时间的控制同样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避免因振捣时间的过长或过短而致使试剂当中的气泡发生大量流失,从而失去引气价值。

(四)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程序分析。一般来说,要想在冻融循环条件下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测定与评价,其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含气量测定实验;②.冻融试验;③.加载试验。首先,对于含气量测定试验而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试验工作(量钵清理干净并放置平稳,向量钵中装入总容积1/3的混凝土制备试剂,使用捣棒由外向内的均匀插捣25次,在此基础之上使用橡皮锤击打量钵外壁约15次左右,重复以上动作2~3次之后确保拌合物拌合充分且无多余气泡之后,使用湿布将量钵边缘及其沿口的残留物擦拭干净。在确保量钵处于全封闭状态之后关闭微调阀装置,开启排气/排水阀阀门,对其进行注水施压动作,当平衡阀阀门装置被均匀按下5s以后松开阀门装置,观察指针变化情况,将此时点的指针位置视作混凝土的含气量参数;其次,对于冻融试验而言,试验人员需要在冻融试验开始前4d左右将混凝土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并对其外观进行详细检查,然后将所取出的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温度环境参数为15~20℃的充足水分当中进行浸泡(特别注意一点:浸泡过程当中,实际水面至少需要高出试件顶面20mm或以上),当试件浸泡4d之后取出,并使用湿布将容器表面的水分擦拭完全,进行称重,进而将试件完全放置进试件盒当中,确保试件盒当中至少有一个内装有热电藕测温试件装置。按照浓度为3.5%的比例向容器内注入NaCl溶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冻融试验的操作过程当中,容器所处的水环境水位高度应当较试件顶面高出5mm左右),以此确保试验结果及相关指标参数真实有效;最后,对于加载试验而言,为确保整个混凝土试件表面的平整度,实验人员在进行试验操作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试件表面进行机械化魔免操作,将表面强度比较低的水泥砂浆薄弱层以及冻融剥蚀层同需要参与试验的混凝土试件相分离。开启用于试验数据采集处理的计算机并正确指令三轴试验系统软件处于运行状态,确保一切参与试验的设备仪器位于正常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将经过预处理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放置在加载头位置之上,确保试件与加载头之间能够始终保持有2mm左右的间隔距离,以此保障试件位置能够随时根据试验需求进行调整。当确定各部分系统装置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之后,实验人员应当即刻进入到正式加载状态当中,指令计算机连续且自动对混凝土试件在载荷实验当中所表现出的荷载值及位移值进行测定与记录,最终取出被破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观测。

二、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一)当混凝土遭受冻融循环作用之后,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表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剥落显现,并且这种剥落现象会在冻融循环次数不断增加的过程当中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这一变化规律同样能够在质量损失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规律当中得到真实反映。当混凝土遭受100次冻融循环作用之后,剥落现象的发生会呈现出比较缓慢的发展状态,并且剥落现象显得比较均匀。与此同时,当混凝土经过100次冻融循环作用之后,整个混凝土所呈现出的剥落问题较为严重,部分试件表面甚至出现了石子暴露的问题。

(二)混凝土在单轴压荷载作用下所呈现出的极限压应力和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300次冻融循环以后所表现出的质量损失率为2.35%,单轴抗压强度降低了39.71%左右,其抗拉强度参数也降低了23.11%左右。

(三)本文中所论述的试验研究了混凝土试件在各种实验方式作用之下所呈现出的双轴抗压强度,并给出了双轴强度试验的主应力和试验结果。各初始围压值条件下混凝土双轴压极限强度均能够随着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呈现出一定比例的下降趋势。在冻融循环作用次数不断增加的作用之下,各初始围压值对混凝土的极限压强度值提高比例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建筑施工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混凝土在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行业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其在应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与缺陷,其耐久性问题尤为关键。本文针对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问题这一中心展开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钱晓倩.孟涛.詹树林等.复合聚合物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和微观结构分析. [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37(Z2).691-694.

[2] 周可可.陈兵.陈龙珠等.EPS颗粒级配对EPS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31.(02).

[3] 李鸿芳.童怀峰.碳纤维石粉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酸雨腐蚀性研究. [J].施工技术.2011.40.(11).55-57.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6

关键词:热电冷三联供 节能性 当量热力系数

一.引言

对于吸收式制冷系统节能性的问题,几年来一直是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直接以锅炉蒸汽为热源的吸收式制冷机或直燃机一次能耗高于压缩式制冷机,这一点大家的观点是一致的。对于热电冷三联供,即以热电厂供热汽轮机抽汽或背压排汽为热源的吸收式制冷相对于压缩式制冷机的节能性,则在已发表的文章中众说纷纭,多数文章认为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节能的[1][2],一些文章认为该系统节能是有条件的[3],而另一些文章则认为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并不节能[4]。本文结合国内一些关于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性的典型文献,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对当量热力系数的认识

代表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观点的典型文献[1]用当量热力系数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当量热力系数表示为单位一次燃料所制取的冷量。设由汽轮机抽汽口得到的每1kJ热能所耗燃料热能本应为TJ,由于蒸汽在抽汽口前已作功w Kwh,而每1KWh在凝汽式机组中所耗热能为vkJ,故而抽汽得到的每1kJ热能真正耗用燃料热能的kJ数为:T-wv kJ,其倒数u=1/T-wv 表示单位燃料燃烧产生的高品位热量相当于供热汽轮机抽汽或背压排汽口处的低品位热量。吸收式制冷机的当量热力系数可因此表示为:

u的值大于1,它将视热电厂汽轮机入口处和抽汽或背压排汽口处的蒸汽参数及锅炉效率而定。据文献[1]引用巴窦尔克斯等的计算,当抽汽压力不超过0.6MPa的情况下,高压汽轮发电机组的u值可达2.65。在采用此汽轮发电机组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中,某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的当量热力系数为:

这大大超过压缩式制冷机的当量热力系数ξc:

如果汽轮机的初参数降低,则u值和相应的ξea也将随之减小,表1列出了文献[1]给出的不同初参数下的当量热力系数。

由表1可以看出,热电冷三联供制冷能耗要比压缩式制冷低的多。即使采用低参数汽轮机的抽汽或背压排汽作为热源,吸收式制冷机的能耗也大大低于压缩式制冷,此结果多次被引用来说明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节能优势。

表1不同初参数下热电冷三联供制冷和压缩式制冷的当量热力系数

表1不同初参数下热电冷三联供制冷和压缩式制冷的当量热力系数

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变化不大,基本上在1.2左右。于是,u值成为影响当量热力系数的关键。文献[1]没有给出u值的计算方法,而只是直接引用几十年前巴窦尔克斯的《吸收式制冷机》的有关值。在此,有必要对u的取值重新计算一下。

根据上述对当量热力系数的定义,u值可简化为下式表示:

若设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为0.82,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中汽轮机的抽汽或背压排汽在吸收式制冷机放热凝结后返回电厂系统的温度为饱和温度,机组凝汽器压力为4.9kPa,其他有关参数取值见表2。由以上参数值容易计算出表1所示三种抽凝机组的纯凝汽发电效率ηc2值分别为0.280、0.262和0.230。于是,由式(3)可得三种初蒸汽参数的u值,进而得到此三种初参数下热电冷三联供制冷的当量热力系数,见表1。本文计算出的当量热力系数显然比文献[1]低。

再看一下压缩式制冷机当量热力系数的计算。由于在计算热电冷三联供吸收式制冷机的当量热力系数时没考虑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和溶液泵等辅助设备的电耗,因此式(2)中的W0应是压缩式制冷系统比吸收式制冷系统多耗的电量,采用表3中的值。同时,压缩式制冷的电动机效率也不应在该式中体现。于是,压缩式制冷的当量热力系数应为:

这样,由重新计算的结果(见表1)来看,虽然与发电效率为0.34的压缩式制冷系统相比,热电冷系统是具有节能优势的,但这种优势并没有文献[1]所描绘的那么大,尤其是对低参数机组。那么,是否凭表1中的几个数值就能说明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就一定节能呢?以下进一步谈谈对此问题的认识.

三.对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性的认识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中吸收式制冷机的当量热力系数与多个因素有关。事实上,评价和分析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节能性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节能是相对的,与比较对象的选取有关

一个系统是否节能,是相对于具有相同产出的另一系统能耗而言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在发电方面是与其他发电形式(代替电厂)作比较的,在式(3)中即表现为代替电厂的发电效率ηc2。

对于新建抽凝机组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以及由背压式供热机组构成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其发电量可由当地电网的其他电厂发电代替,因而,代替电厂发电效率ηc2可选择当地电网的发电效率或全国平均水平发电效率。如果ηc2取为全国平均水平发电效率0.325[5],则三种热电冷系统的当量热力系数如图1所示。当压缩式制冷以全国平均水平发电效率的电能为动力时,即ηc=0.325,则采用双效机的高、中参数热电冷系统节能效果是明显的,而低参数的热电冷系统在高抽汽参数下节能优势并不大。

对于由抽凝汽轮机组成的现存热电厂,当改造其为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时,原本凝汽发电的蒸汽变成以抽汽的形式发电。因而,ηc2可取为该热电厂的凝汽发电效率。这种情况下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当量热力系数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此时采用双效机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优势与图1所示的情况相比更加明显。

在制冷方面,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与压缩式制冷系统作比较的。因此,其节能性与压缩式制冷机的COP以及该制冷机所耗电的发电效率等因素有关。

(2)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节能性与汽轮机初参数的高低有关

在图1和图2中,随着机组初蒸汽参数的降低,热电冷系统当量热力系数也会降低。这是由于初蒸汽参数降低使锅炉中不可逆传热加大,从而增加了系统能耗。因而,当初参数高的热电冷系统节能时初参数低的系统却不一定节能。

(3)汽轮机抽汽或背压排汽的压力对节能性的影响

文献[1]仅考虑该压力为6MPa(绝压)的情况。实际热电厂的供热机组往往不是这个抽汽压力。当较远距离输送蒸汽时,考虑到热网的压损,为满足双效机的热源参数要求,汽轮机抽汽或背压排汽的压力应比此压力高。对于在原有热电厂基础上扩建的热电冷系统,由于原有供热机组的抽汽压力已系列化,使得抽汽参数与制冷机所要求的额定值往往存在较大偏差。因而有必要分析汽轮机抽汽或背压排汽的压力对系统能耗的影响。从图1和图2可看出,系统当量热力系数随着汽轮机背压排气或抽汽压力的升高而降低。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看,背压排气或抽汽压力的提高,会使蒸汽在汽轮机中作功的火用损失减小,热电厂的火用效率增加,有使热电冷系统能耗减小的趋势。但是,制冷侧的火用效率却以更大幅度减小。随蒸汽压力的改变,制冷机出力变化较为显著,而其COP值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可近似以常数处理。蒸汽压力增大时,制冷机传热传质的不可逆程度增大,甚至为避免溴化锂溶液结晶,要对蒸汽进行减温减压处理,进一步加大了系统的不可逆损失,使得系统的当量热力系数减小。相反,如果大幅度减小汽机抽汽或背压排气压力,虽然系统的能耗降低了,但制冷机的出力会下降。因此从经济上讲,汽轮机抽汽或背压排气压力的选择存在一个优化问题。

(4)吸收式制冷机的机型对系统节能性的影响

这里的机型是指单效或双效。图3和图4分别为ηc2取全国平均水平发电效率和热电冷系统供热机组凝汽发电效率时的当量热力系数。可以看出,在图3中,采用单效机的中、低参数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不节能的。在图4中,高、中参数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在抽汽参数足够低时是节能的,而低参数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能耗明显大于压缩式制冷机。比较采用双效机(图1、2)和单效机(图3、4)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便可很容易看出,采用双效机的系统当量热力系数明显高于采用单效机的系统。显然这是由于单效机的COP远低于双效机所造成的。因此,优先采用双效机,是降低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能耗的有效措施。这对制冷站设在热电厂或热量输送系统为蒸汽网的热电冷三联供形式是容易实现的。但热电冷三联供形式之一是热电厂提供的热量通过热水网输送到各建筑物,提供吸收式制冷机所需热量。对不宜修建蒸汽热网的市区,这是可行的方案之一。由于目前普通的直埋热水管道所允许的最高供水温度不超过130℃,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单效机,其代价是增大了热电冷系统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