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用语范例6篇

新鲜用语范文1

【关键词】朝鲜族 双语教育 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20-02

一 延边朝鲜族学校语言教育发展历史及现状

1.延边朝鲜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延边的语言教育包括了汉语、朝鲜语和英语三语教育,本文主要谈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的汉语和朝鲜族的双语教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延边地区的教育方针根据适应新时期需要进行了调整,延边的双语教育逐渐得到了实施。1980年州政府召开第二次朝鲜语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朝鲜语是延边地区的第一通用语。1981年10月延边州制定的《全日制中小学教育计划试行草案修正意见》中指出“从初中开始开设外语课……”从1988年起延边改革中小学学制,在不同类型的15所学校、70多个班级开展了朝汉双语教育实验,探索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的最佳模式。到1994年,全州八个县市基本上都开设了外语课。1995年,将汉语文教学起始年纪从小学二年级改为小学一年级,汉语文教学将入门阶段的教学由“先文后语”改为“先语后文”。2001年9月,延吉市在双语基础上普及了小学英语从一年级开设。2002年5月,《朝鲜族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通过,其中对课时安排做出了调整,将朝鲜语文的比率减少到20%~22%,汉语课时适当增加。2003年,朝鲜族学校进行了第四次课程改革,将小学阶段的汉语教学比过去增加了258课时,朝鲜语课时减少41课时。2004年,吉林省朝鲜族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调整后,朝鲜语和汉语和外语的课时比率分别为14.6%、16.3%、7.9%。同年,根据新课改精神制定的《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朝鲜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朝鲜民族作品、中国作品、外国作品所占的比例应为40%、40%、20%。”2003年,新编汉语教材出版发行。2008年起,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始全面使用。与此同时,在朝鲜族学校于不同阶段进行了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试点。总之,延边州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朝鲜族学校的语言教育,在各级朝鲜学校的积极参与下,延边朝鲜族语言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双语教育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正在蓬勃发展

近年来,延边州本着“科研先行,实验开路”的原则,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全州16所州级双语实验校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双语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第一,进行了中小学朝文、汉语课时比例调整计划。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自然减少朝文课时,适当增加汉语课时,使朝文、汉语学科在课程计划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15%和16%。第二,坚持以“朝鲜语文”为基础和先导,转变课程理念和教学方式,积极倡导“先语后文”的教改模式,大力强化口语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进行了朝鲜语“浸没式”实验,包括朝鲜族朝、汉、日、英多语实验;朝汉文混用教学实验;民族语高中转用汉语授课实验。除汉语言课堂教学外,尝试在其他教学中渗透汉语。在数学、体育计算机及心理课中实行双语教学,使学生的双语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通过这一改革措施,以学科渗透为主阵地,活动课为辅导,提高了双语学科教学的质量,为今后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二 延边语言教育发展趋势的几点认识

第一,双语教育在今后将会得到持续发展,人们对朝、汉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与过去相比将更加深刻。在民族教育发展较快的延边地区,朝、汉双语并重的语言观念将逐渐成为主流。朝鲜族学校的汉语教育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根据“精化朝语,强化汉语”的原则,朝鲜族学校汉语教育遵循了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近些年来,汉族汉语文教师的加入使朝鲜族与汉族汉语文教师共同担任汉语课程教学任务,共同切磋,集体备课,使汉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接受系统的汉语教育,朝鲜族学校的学生完全有能力达到朝鲜语、汉语“朝汉兼通”的语言能力。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朝鲜族迁徙到东部沿海地区与汉族同胞共同杂居,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汉族同胞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同胞移居到朝鲜族聚居地,双语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不断显示其重要作用,这些都为延边双语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二,延边地区的语言教育,由于汉语文地位的提高,母语(朝鲜语)教育在某些地方受到了冲击,轻视、忽视母语的现象也渐渐出现。语言学习不仅是语法词汇的学习过程,而且是两种文化、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碰撞与交流的过程,在汉语学习中母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母语对少数民族而言不仅仅是交际沟通、传递信息的工具,还是民族认同的象征,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情感的依托。中国的民族语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有其不可忽视和取代的作用。但目前延边汉语文教学中最实际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高考拿高分,很多毕业生存在较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加之,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的大量流动和人口负增长,导致朝鲜族学校生源日益减少,使得部分朝鲜族学校不得不关闭或合并。据延边教育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延边州专设朝鲜族小学121所,初中40所;而到了2011年仅剩下小学27所,初中17所。据统计,延边地区汉族学校中朝鲜族学生比例1998年为小学生3.6%,中学生6.16%;2011年为小学生10.7%,中学生13.6%。可见,朝鲜族语言发展的危机在教育领域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影响了朝鲜族的语言和文化传承。

三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双语教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双语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为语言学、民族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在延边地区以张贞爱等教授为代表的学者针对三语教育的语言正负迁移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证研究,但对在少数民族中小学如何提高汉语教学水平,为双语甚至三语学习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基础研究的很少。在民族学校系统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双语教育是“各少数民族群众的需求与愿望”,是“提高民族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而,通过延边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用科学的态度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教育,加大科研力度,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揭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研究解决新问题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任务。

参考文献

新鲜用语范文2

关键词:朝鲜语文;课堂质量;实效性

一、小学朝鲜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国家新课改的大力推行,朝鲜语文教学取得了显著进步,不仅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教学骨干,扭转了教师断层的不利局面,而且改变了陈旧的教学理念,深度落实了课程改革。但是目前小学朝鲜语文教学工作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解决:学生知识水平较差,掌握的字、词、句较少,不能灵活运用所学词句;一部分教师没有跟随课改进度,缺乏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忽视学习方法的创新和训练;教师流失量大,专业教学人才仍然有缺口;有些小学不能落实教育部规定,分配给朝鲜语文课程的课时数与课程标准规定相差甚远,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等。

二、提高小学朝鲜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1.讲究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课前要提醒学生预习,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悟、质疑、解难;课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小学教学课堂更是应该把握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作为课堂主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后还要督促学生温习巩固,夯实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

2.投身学习活动

朝鲜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中,现今学生大都很胆怯开口去说,不愿意用所学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因此,教师要感化学生的心,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让学生在“开口说”的活动中大胆参与课堂教学。

3.交还学习时空

新课改要求教师学会“引导”,即在课堂活动中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学生,自己从旁指引辅导,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优秀的教师具有优秀的引导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发散思维,展示自我。

总之,小学朝鲜语文老师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爱。学校要继续领会贯彻新课改理念,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朝鲜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新鲜用语范文3

关键词:职高英语教学 鲜活性 教学情景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和《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创设“鲜活”的教学情景,落实“做中学”的人本教育思想,为了让学生能够“活跃”起来、教师能够“激活”起来、课堂能够“活效”起来、教材能够“鲜活”起来,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情景鲜活性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只要有利于“四活”的有力因素、手段和方法都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所在。“鲜活性”是职高英语的一大特点。

一、职高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

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使用同一种教材,英语课堂突出不了专业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被打消。因为职高的学生不同于普高的学生,具体表现在家庭背景复杂,在初中的英语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偏低,所以形成了职高英语教学的共性:讲台下,有的学生玩手机、有的看小说、有的聊天,有的睡觉,而讲台上,英语教师抱着一本书死讲,大多数所讲内容没有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而设计教学,所以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分析出现这样的现象,有很多原因,学生个体的原因,教师教学语言的原因,教材的原因等等。总之,无论是教师、学生、教材和课堂氛围都具有“鲜活性”这一特点,所以本人感觉《对职高英语教学的“鲜活性”初探》是具有现实研究意义的话题。

二、职高英语教学鲜活性研究内容的初探

“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口语听力课中使用“1+1+1+1”教学模式的研究,把课堂时间分四部分,听占课堂的十分钟,读占课堂的十分钟,说占课堂的十分钟,写占课堂的十分钟。课堂上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语言、语调是英语教学“鲜活性”的关键。阅读写作教学中使用“1+1+2”教学模式的研究,第一课时把课堂时间分三部分,听占课堂的十分钟,说占课堂的十分钟,读占课堂的二十分钟,第二课时把课堂时间分三部分,听占课堂的十分钟,读占课堂的十分钟,写占课堂的二十分钟。保证课堂三分之二时间属于学生,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进行听、说、读、写。这样课堂气氛会活起来。

(一)职高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鲜活性”

教师语言包括教师所用的词语、句式、语调、神情、语气等,教师语言对学习者起着很大作用,教师要丰富英语课堂教学语言,发挥自身语言魅力,吸引、感染学生,坚持用英语授课。特别是教师亲切幽默的语言,会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坚持使用英语授课,掌握一定的绘画、朗读、表演技能,教师亲切幽默的语言,会让英语课堂教学的“鲜活性”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学生文化素养才会提高。

(二)职高英语课堂中学生个体的“鲜活性”

学生个体资源具有生动性和鲜活性特点,不同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造就了学生个体具有的时代鲜活性。学生可以利用本身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生命的活力来源于自主”改变课堂上学生死气沉沉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积极性,激发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活力。

(三)职高英语教材生动“鲜活性”

教科书就像沉睡的“巨人”,要让教材充盈知识气息,跃动生命活力,要创造性的处理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延伸、调整、拓展、补充、删减和重组,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有鲜活性。面对职高学生的职业生涯,教师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下载英语流行歌曲,最新新闻报道,有关职业岗位(如电子专业、美术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计算机专业),职业道德方面的资料等,让职高学生一进入课堂就进入美妙的英语世界,感受职业美。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幻灯片、录音机等电化教学手段创设英语语言情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更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职高英语课堂教学氛围的“活泼性”

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运用形式多样的课堂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运用信息网络资源,下载英语流行歌曲,最新新闻报道,精彩动画片段。教师应该遵循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打破传统的“死气沉沉”的教学模式,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鲜活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口语教学是研究的重点。以学生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场景为主题和内容,精心设计适应性强的主题和活动,让学生课堂练习,口语教学可以贯穿在课堂的每个角落。1+1+1+1教学模式中,十分钟只是一个很小的焦点,在整个课堂中,口语教学是关键。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这些国外的情景语言教学与国内的情境教学都离不开“鲜活性”这一特点,但对于职高英语教学“鲜活性”研究这一方面几乎是空白的。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和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创设鲜活的教学情景,落实“做中学”的人本教育思想。“鲜活的教学情景”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广大职高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情景鲜活”的重要性,并把他付诸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朱云.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教育[J].中学教育.

[2]李吉林.情景课程的操作与案例.

[3]刘勇.试论“英语情景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中学生英语,2009,(5).

[4]孙书霞,王彦荣.谈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教育与管理, 2004,(4).

[5]彭剑波 An Initial Research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glish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Classroom Practice[D] .2003.

新鲜用语范文4

关键词:朝鲜族 汉语写作 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力和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更见频繁,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国朝鲜族的汉语教学也应该加快脚步,与时代接轨。更新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快速提高朝鲜族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作文是语言的综合体现,针对于中国的少数民族,朝鲜族人来说汉语作文是最好的,也是最全面的切入点。

一、汉族学生和朝鲜族学生在汉语习作中的特点及区别

(一)汉族学生汉语作文水平的现状

1. 错别字较少

汉字的积累是基本的前提,就像盖一幢大房子需要大量坚固的砖瓦一样。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汉字是必要的。正因为汉族学生的汉字掌握量较大,并且汉字教学的结构比较完整,所以其写作的前提条件也较为完善,同时也为语言的丰富奠定了桥梁和坚实的后盾。

2. 跑题现象较少

汉族学生的汉语言教学的环境和日常生活环境为学生充分地展现出了其语言的意境和使用方法,使学生的行为思想更深层地与汉语接轨。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们的理解能力较强。随着慢慢升入高年级,文章的主题更加明确,跑题的现象也很少。

3. 文章语意较为连贯通顺

汉族学生们的汉语言的组织能力较强,并且前后连贯,虽然低年级阶段也会出现语言不通顺的现象,但慢慢升入高年级之后其语言的组织能力明显呈上升趋势,不断涌现出令人惊叹的学生文学作品。可见,在起初阶段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都是很稚嫩的,但是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语言组织能力与书写能力也会不断攀升,只有孩子们与身边的语言产生了共鸣,才能游刃有余地使用语言。

(二)朝鲜族学生的汉语作文水平现状

1.喜欢直言

也就是“直话直说”,不会用很多细腻词语去修饰,主要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觉得该写的都会写出来,虽然传达出了最真实的情感,但分辨不出重点。

2. 修辞手法模糊

为了使文章增添风采,修辞手法必不可少,朝鲜族孩子们喜欢使用一些固定的修辞手法,并不熟知更多丰富的修辞手法,导致文章不能呈现出更丰富的状态。如:最常用的是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而其他更丰富的修辞手法则较为少见。

3. 词语的使用常见不符合或夸张的状态

像天翻地覆、无价之宝、惊天动地、串通等生动的词语是朝鲜族学生们的文章中常见的词语,它的目的是使文章表现出的意思成夸张的状态,并能更好地形容事物的动态。可是上述三个词语以及与它相类似的词语都是不好驾驭的,想要使所要表达的东西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并不是这类夸张和直接的词语的长处。

(三)朝鲜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习作区别

1. 选材范围的差距

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在习作的选材方面有明显的差距,一半以上的朝鲜族学生都会从校园生活中寻找材料,而汉族学生是以接近一半的比例喜欢在日常生活及课外活动中寻找材料。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多的还应该是学校着眼于学生的课外积累及创新意识的丰富。包括一些晨会、队会、班会、课外拓展等等。因为,学校和家对于现代学生来说,以不足以成为完整的学习范围了。

2. 修辞方法的使用范围不同

汉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为增加文章的亮点会使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等等。而朝鲜族学生在使用修辞手法方面表现的较为单一。

朝鲜族学生的作文片断:“有一次,我带出去玩,没想到,它十分贪玩,等我回家,发现没了,我们到处寻找,可是找了整个小区也没有找到它。”

二、朝鲜族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想象空间较为狭窄

一个人的想象力在很多情况下,在很大程度上它取决于一个人的所见所闻。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它更多地取决于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博物馆之旅、课外活动、美术参展等等这类各项趣味活动在汉族学校较为常见,朝鲜族小学普遍较少。

(二)缺少关联词现象较为多见

如:“都是以前的事儿,在我心里成为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回忆。”

从这段简单的语句中,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似的,正是关联词“但是”或“可是”,如果能加上它们,那么这段语句会较为完整。众所周知关联词属于文章中的灵魂阶级,如果没有它就会像残缺的身体一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非常不舒服。(朝鲜族学生的习作片段)

(三)在文章中存在搭配偏误现象

如:“我深深地下决心,一定要报答叔叔(状中),在别人来说不正常(固定),有树有草的院子(并列)”。三个短句都有明显的搭配偏误的现象。正因为朝鲜族学生这么写,是因为本身其日常用语也是这样进行的,重在表达所要抒发的情感,而不是搭配是否有误。

三、提高朝鲜族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综合策略

(一) 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课外活动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不强,据调查孩子们的自由时间安排的并不乐观。如:爱运动的孩子们总会在操场踢足球,踢毽子,跳皮筋等;而不爱运动的孩子们更喜欢在教室里捏橡皮泥,涂鸦等。

其实,孩子们的自由时间在周末时期就能充分满足,在校期间应该充分把握时间,引领或带领孩子们做更多地趣味活动。如:野外画画或”发现之旅”等。

(二)利用母语和汉语互换的思维模式,便向提高习作中的多种专业知识

朝鲜语和汉语是有共通性的。首先是语句的主谓语之规则,其次是关联词的存在意义等等。这些共通性的呈现状态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以思维模式转换的方式技巧性地学习汉语,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选择在汉语课中,利用5分钟的时间追加一项学习项目,就是简短的翻译练习。

少数民族汉语习作教学的改革是一场艰难的旅程,想要真正取得改革的成功,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更应该拒绝模仿汉族人的习作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朝鲜族学生的汉语习作教学的新方法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为了提高朝鲜族人的汉语交流沟通能力的新决策。(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新鲜用语范文5

延吉市朝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160-03

吉林省延边州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州双语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标志性特征,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奠基性工程、突破口。朝鲜族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工作,必须为朝鲜族学生继续深造和步入社会后的生存与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基于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延吉市朝鲜族中小学双语(即朝汉)教学改革的状况,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延吉市朝鲜族中小学在双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总结,推进我市双语教学工作,本人在2014年度对“延吉市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育改革状况”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对学校、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现场听课、座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我广泛听取了来自基层学校的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分析和反思了延吉市双语教学改革工作,从中深刻地感悟到,延吉市双语教育改革历时10多年,尽管有过迷茫、困惑,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而且今天我们依然努力着、前行着。

一、延吉市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启程

2000年以前,提到延吉市朝鲜族学校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应该说,更多的是基于考试制度之下的朝、汉语两门课程及第三门语言类(英语或日语)课程设置下的“双语”(或三语)教学,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朝鲜族教育的核心是怎样保持本民族语言和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延吉市教育界同仁都深刻地感受到,由于成长及未来发展的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朝鲜族孩子,涌入汉族学校进行学习;同时,由于近些年朝鲜族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也使得朝鲜族适龄入学儿童的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等原因,导致了朝鲜族学校生源越来越少,办学规模变得愈来愈小。(请看下面表格)

由此不难看出,我们延吉市朝鲜族民族教育工作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也让我们的双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挑战之一:社会发展的挑战。为了使朝鲜族学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与汉族学生拥有同等的语言优势和竞争力,在延边曾有部分人士主张直接将朝鲜族学生融入汉族教育体系中。虽然这一主张受到朝鲜族教育界人士和民族教育专家的强烈批判,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更能实现自我价值,在部分朝鲜族家长和学生中认为朝鲜语是可学可不学的语言,片面强调学好汉语重要性的观念得到了逐步强化。

挑战之二:“双语教学”概念的界定问题。众所周知,语言是自我表达的基础,也是建立自信的开端。因此,首先必须明确“语言”是建立通识的第一步,而母语是所有学习的根本与基础。所以说,我们所提倡的“双语教学”是指以母语学习为根基,兼学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

挑战之三:构建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探究。作为一名曾经承担过朝鲜族中学双语教学实验研究任务的教师,最初我根据10多年在汉族中学担任教师的经验,并通过两个多月的摸底调查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我感到朝鲜族学生在汉字识字量、汉语言表达、对汉字(词)的理解、用汉语写作等方面,与汉族学校的学生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说,如何构建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提高朝鲜族学校学生的汉语知识水平,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又一项挑战。

除此而外,双语教学师资问题、教材体系建设问题、课程设置问题等等,都是在双语教学改革中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有些问题则必须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推动,通过区域联动才可以完成。

正是通过直面解决这一项项的挑战,全市民族教育工作者也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了科学的双语教学观,不断地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丰富和完善了学生双语学习渠道,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双语教育工作。

二、延吉市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以活动为载体,形成了良好的双语教学氛围

延吉市教育局通过制定双语月活动方案(市教育局将每年的5月、10月确定为“双语月”)并组织双语月活动、双语教学研讨会等,促进了全市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形成了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

除此而外,在朝鲜族中小学开展的双语主题班会、运动会、校本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采用朝、汉两种语言,真正为学生听、说等方面提供一个展示的空间和熏陶的氛围。

(二)双语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按照上级政策要求并结合延吉市双语教学改革实际,科学地调整了朝文、汉语课时比例,开展了部分学科尝试用双语教学(如,中学的英语、地理、生物、美术等课程;小学的科学、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实验,实验覆盖了中小学各学段的所有年班;而且相关学科即朝文、汉语教材进行了改版。可以说,通过10多年的双语教学改革,我们的双语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三)采用多种方式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

为了贯彻州委州政府“关于朝鲜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延边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延吉市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延吉市双语教师的整体素质,保障延吉市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教育行政部门从双语教师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着手,采用多种方式对双语教师进行了培训。如,朝鲜族学校的教师到汉校挂职锻炼;朝、汉校建立教学合作关系;开展双语教师演讲比赛、教学展示课等活动;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双语教师培训活动等,使得延吉市朝鲜族学校教师的双语水平在逐步提高,双语教师队伍在不断壮大。

(四)基本建立了适合各校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

随着双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延吉市在州教育局就双语教学工作提出的“一主四辅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建立了适合各校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如延吉市建工小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双语教学策略,即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等,在“双语”实验学科中,构建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达标测评”四环节有效教学模式。在师生、生生动态合作中夯实每一个教学环节,把质量的提升落实在常态化的课堂教学中,在特定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了基于学生不同层次水准的双语目标。

(五)构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和走廊文化

为了让学生在强化汉语的同时更好地掌握朝鲜语,了解本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各校都积极开设有关朝鲜族民族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分享中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如,延吉市公园小学,构建了适合不同年级教学的《朝鲜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设置了民族手工小组、民族传统体育小组、伽琴/小鼓/综合管弦乐表演小组等20余个校本课程选修项目,先后普及了民族声乐、手工制作、民族美术制作、民族饮食、民族服装、民族礼仪实践、茶道等,强化了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了解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又如,延吉市东山小学是一所民族联合性质的学校,为了让朝鲜族孩子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也为了让汉族学生受到朝鲜族文化的熏陶,学校投资建设了以爱祖国、爱家乡,了解朝鲜族民族文化、艺术、风情为主题的学校走廊文化、校园文化,让师生、家长在耳濡目染中进一步加强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构建了充满生机活动活力的和谐校园。

三、反思与展望,我们将再创双语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在延吉市全体民族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双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朝鲜族学生涌入汉校的问题得到根本扭转。如,从2014年下半年新招生的小学一年级到汉校就读的朝鲜族新生比例来看,由4年前的20%下降到了4.2%,而且汉族学生到朝校就读的人数在逐年提升。据2014年上半年统计的数据显示,义务教育段朝鲜族学校就读的汉族学生有697人。可以说通过双语教学改革,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双语教学不是简单的“学科+汉语”,而是学科与汉语相辅相成的,即汉语与学科教学是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汉语的引入应该为学科教学服务,而不是单纯地把母语换成汉语就行了,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延吉市的双语教学改革也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双语教育评价体系,即通过“双语演讲比赛、朗读比赛、写作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积累检测、校园广播、双语主持人大赛”等活动展开课外评价和通过双语教学展示课、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汇报课等课内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双语水平特别是汉语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这也使得朝鲜族学生涌入汉校的问题得到控制。目前,朝鲜族学校生源已呈现出小幅增加的趋势。(请看表3的数据)

新鲜用语范文6

一、准确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说过,文章有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是基础,准确就是在新闻写作中用恰当的语言确切地表现新闻事实,如对新闻事实的状况、性质、程度、时间、空间的表达要具体,确实与本来面目相符,不能模棱两可。在1988年12月12日发表的题为《全国药品销售额突破百亿元》中,导语这样写道:“到今年10月,全国药品销售额已达102亿元,估计全年可达115亿元。”在这里面就用了“估计”一词,在程度的表达上是不确定的。新闻语言要准确,做到无懈可击,特别是表述方针、政策或比较敏感的问题,用语更要准确,避免产生副作用。

二、简洁明快

简洁明快,是新闻语言的一大特色,也是对一切新闻报道的共同要求。高尔基说过:“要写得简练,紧凑,写最主要的东西,而且要写得像钉子钉进木头那样,一切都钻入读者心中。”简洁明快的风格在国内新闻报道中范例也有许多,如《美国对伊拉克开战》新华社巴格达3月20日电新华社获悉,美军开始空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遭到若干枚火箭的袭击。这是21世纪初最重大的国际事件之一。新华社最先向全世界播发了战争爆发的消息,第一条快讯时效超过了美联社、路透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世界所有媒体,为新华社赢得了荣誉,引起国际新闻界轰动。

语言简洁不是简陋,它不仅指用字少,而且要做到不干巴,含义多,容量大,言简而意赅。那么怎么做到新闻语言简炼的要求呢?

(1)高度概括。新闻要简洁,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善于高度概括。概括是新闻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概括要简洁闪确,恰如其分,就必须选择精当的新闻用语加以表述。1963年11月23日,美国发生了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的重大事件,路透社在6分钟之内只用96个字便发出了消息: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总统夫人同乘一辆车子,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一时逝世,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这一既快又短的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与记者快速而又认真地分析当时的各种各样情况并作出精辟的高度概括密不可分的。(2)剔除枝蔓,保留主干。有人说写新闻要抓主题,要牛黄,而不是全牛。“删繁就简三秋树。”这是郑板桥关于写文章的一句诗。意思是作文不能主次不分,枝蔓芜杂,而应删繁就简,像“三秋树”那样主干突出,洗炼精当。新闻写作也是一样,要突出表达新闻主题,就必须表达好那些最典型、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将那些可有可无的,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剔除,删去那些可有可无的词、句、段。(3)学习名家、古人,字斟名酌。鲁迅先生文风是值得学习的。他在小说《离婚》中描写两个“老女人”坐在船舱里评论爱姑时,只用“互视、努嘴、点头”6个字,便活灵活现地把两个“老女人”观察、议论爱姑时的动作、心理表达出来。

三、通俗明了

因为新闻的受众很广泛,受众的文化程度高低不一,所以新闻语言要通俗化。新闻语言通俗化,是吸引受众的基础。我国目前新闻语言存在不少毛病,归根结底就是不太通俗。只有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就可确保新闻作品的语言通俗。(1)不用生僻字词;(2)不用公文语言;(3)慎用古汉语;(4)选用熟语;(5)多用修辞。新闻语言的“通俗”是新闻传播媒介本身所要求的,新闻要传播出去,就必须让人看得懂,听得懂,否则就是无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