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答案范例6篇

垂钓答案

垂钓答案范文1

朋友,你不必这样,换一个角度对待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也是如此多彩。生活有如七彩之光,既有鲜活的橙,又有厚重的蓝,只要你坦然面对,它们一样会点缀着你精彩的人生。朋友请你不妨听一听生活给我们的答案。

当你在黄昏时分,去湖边走一走,你会发现垂钓者满面笑容,背着渔竿,手提空空的鱼桶。也许你会惊讶,他们的笑容为何如此灿烂,噢,请你不要惊讶,他们会告诉你,他们是在享受生活,垂钓者之心不在鱼而在渔,在这里他们忘记了世俗的一切纷扰,在这里他们回归自然,放逐自我。朋友当你看着夕阳西下,映红的晚霞照耀着金色的湖水中时,当你望着垂钓者那远去的背影时,你是否还会抱怨生活的不公呢?

“生活是美好的,你要学会发现!”这是垂钓者给我们的生活答案。

朋友,当你在清晨时分,走出户外,呼吸那不带任何杂质的空气,你是否会感觉新的一天是如此美好呢?远处一位环卫女工在扫地,你是否会鄙夷她呢?不,请你不要鄙夷,她是在奉献生活,当她看到整洁的大道时,她会会心一笑,她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对她的回报。朋友试着将自己从狭小的空间挣脱出来,用自己的身心去感知每一处细小的伟大,你会发现,当你为生活付出了,你会喜悦无比,这种喜悦,是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生活是美好的,你要学会奉献!”这是环卫女工给我们的生活答案。

垂钓答案范文2

据史料考证,在秦汉时期,借以娱乐的垂钓活动就已兴起。到了唐宋,垂钓活动已推向高潮,它不仅是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更是文人名士陶冶性情的一种方法。而且,还是一种高尚的休闲娱乐活动。如今,垂钓意境进一步升华,垂钓更加诱人,成为一种全民健身养生的活动。不少人每有闲暇便拭竿理丝,悠悠然落座于江湖水边,春看柳丝摇翠,夏睹绿荷喷彩,秋观芦絮临风,冬赏雪落寒江。四季垂钓,情之所至,会一会古人,更是妙趣横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唐代诗人张志和作的一首《渔歌子》,他一生钟情于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为人们留下了一幅水墨画似的春钓图,令人赏心悦目。

写夏钓的古人有诗圣杜甫,他在《江村》诗中吟道:“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写夏日垂钓江湖的还有诗人和凝,在《渔父》一词中唱道:“白芷汀寒立鹭鸶,苹风轻剪浪花时。烟幂幂,日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一种“乐在其中,物我两忘”的超脱境界,跃然纸上。

陆游垂钓,堪称高手,他笔下写秋钓的诗篇也是匠心独运:“西风沙际矫轻鸥,落日桥边系钓舟。乞与画工团扇本,青林红树一川秋”。斯情斯景,令人拍案叫绝。清代诗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诗写得也绝妙:“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写秋日里一个人孤独地在江湖边垂钓,逍遥中却也深藏着几许萧瑟几多孤寂。

描写冬钓的诗篇,当属唐代柳宗元的名作《江雪》为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廿个字,勾勒出寒江独钓的风情画卷,真是活灵活现。

垂钓答案范文3

这三种形式的考题,题干的核心概念只有一词之差,题型同中有异,解题要领各有不同。具体如下:

一、 “简要概括”题

经典例题:就人物形象而言,“简要概括”就是将诗中有关人物的具体内容抽取出来,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的行为或事例。解题时,考生要明确题目要求概括的是什么。有些题目要求对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进行“简要概括”,考生就要依据诗的整体或部分内容,直接概括出人物的特点,即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感情方面的特点。如2011年高考四川卷第12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解题要领:与动辄千字以上的现代文阅读不同,这类题必须依据诗中仅有的几十个字来理解其内容,弄清楚诗中写了什么人、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在此基础上,再依据人物的言谈举止等揣摩出人物的特点。《怀天经、智老,因访之》的第二联前半句写诗人在冰雪融化的早春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考生如果抓住这个内容要点,就能够概括出人物情趣高雅的特点。第二联后半句和三、四联写诗人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想起居于西庵和北栅的两位老友,便荡舟寻访他们,在春风吹拂下,头戴纶巾,身披鹤氅。这里则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珍视及风流飘逸的特点。这样理解答案就明朗了。

参考答案: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二、 “简要分析”题

经典例题:“简要分析”就是对诗中有关人物的各部分内容进行分解辨析,找出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是人物的个性与人物举止之间的关系。这类考题本意是要求考生概括人物特点,同时要求考生找出相关的举止、事例,对人物特点加以说明,这就是“简要分析”,与“简要概括”题是有区别的。考生在答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还要答得出这些性格特点的依据。考生先要弄清诗中写人的内容,即人物的言谈举止、事例等,再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例如2012年高考湖北卷第14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解题要领: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审清楚题意,明确题目中“简要分析”的内容。“简要分析”题包括两个答题要点:一是人物的概括性举动或事例,当人物的概括性举动或事例不止一点时,需要分条概括;二是概括出人物的性格或思想感情。前者是人物的表现,后者是人物的内涵。概括人物的举动,要依据诗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概括事例需要说清诗中的人、事等要素。《送邹明府游灵武》这首诗以叙事为主,考生要准确抓住事件的重点概括出这个人物:邹明府曾经就任西畿县令,任满三年还乡,马依旧不生膘;债台高筑只好卖剑,伴归的也仅仅是满载的书;冒雪远游,仍然衣衫单薄,难御寒风。由此考生便能概括出人物清廉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三、 “简要赏析”题

经典例题:“简要赏析”就是要求考生对诗中有关人物的内容、内涵与表现人物的方法进行思考与说明。其答题要点除了“简要分析”的内容,即人物的事件和特点等内容外,还要从形式入手,分析用来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这类题有时只提取诗中的一两句,将对人物某个方面的形象分析与某些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考查。题干中往往没有明确要求考生分析人与物的特点,但实际上也暗含了这个要求。例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6题:

望江南

[宋]李 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解题要领:题干中指定的内容刻画的是一位老渔翁。句中运用了某种方法来表现渔翁的某个特性。赏析时,考生要结合技法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答题要点包括人物的事件、特点、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及其联系。《望江南》这首词描写的是渔家生活,上片写老渔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钓。从内容上看,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响,蓑衣上不时抖落堆积的雪花。“箬笠”“蓑衣”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了钓翁雪天垂钓的形象。这两句描写使人身临其境,堪称一幅工笔画。从写作手法上看,诗中人物是个在宁静环境中凝定、心无旁骛的钓翁,而钓翁的全神贯注与凝定,是由“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来的。理解到这一步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垂钓答案范文4

10月2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终于就孙中界被“钓鱼执法”案向公众公开道歉。有评论员慈悲过人,竞认为这迟来的道歉“体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气概”。而依我所见,相较于那些经年累月因“钓鱼执法”而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公民而言,这个赞美着实太过廉价、太过轻薄。否则,这世界岂不是太不公平了?――一位男子在这场冤屈中失去一根手指,而那座城市在众人的逼视下,却因为暂时收敛了傲慢而收获荣誉。

为什么社会道德不断沦丧?为什么自救者举步维艰?虽说“钓鱼执法”未能给上海滩带来荣誉。但是伴随着相关一系列案件的曝光,其贡献总还是依稀可见的。至少,透过“钓鱼执法”这个模型,大家可以看到一些被掩盖的社会真相,可以试着解答上述若干疑问。

就在上一例“胃疼式钓鱼执法”丑闻刚开始在网上传播时,我在MsN上看到有朋友如此签名:“本车拒绝搭裁救助,临盆产妇、车祸、中风、触电、溺水都不关我事,尤其是胃疼的。”此个性签名虽有戏谑与批判的成分,但是当善良成为一种冒险,而且随时可能被执法者钩住时,人们拒绝善良却也顺理成章。

人们常说“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事实上,绝对的权力同样会败坏社会。在此,我们不妨分析一下“钓鱼执法”这一“鱼民政策”。显然,在执法者眼里,这个社会只有两类东西:一类是鱼钩,另一类则是鱼民。前者,因为击中被构陷者而被奖励,志得意满,奖励是从轻从少;后者,公民成为鱼肉,而且因为被构陷而只好任权力鱼肉,难得伸张,惩罚是从重从严。

谁使公民为鱼钩,又将公民作鱼肉?当公权力成为鱼塘与江湖,当执法者成为垂钓者,个中成败得失可想而知。奖励是投入,惩罚是产出,而垂钓者正是通过这个“奖惩差额”不断牟取暴利。并且,也正是这种获利机制的存在,使垂钓者想方设法加固这条利益链。至于上述鱼钩与鱼肉,鱼钩因偷偷摸摸食人嘴短,鱼民因不敢公开反抗只好忍气吞声,在体制性的屏障面前,两者都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鱼钧”“请鱼入瓮”,执法者坐享其成,这根利益链条让每一位普通公民都有可能成为被钓、被围猎与被收割的对象。

以自残的方式自救,前有张海超“剖胸验肺”。今有孙中界“断指反钓”,两种意气用事的背后,都是无限悲伤。时常,人们总会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叹这些维权者。在走投无路时,竟将消灭自己的一部分身体作为维权与自救的本钱,宛若捐肾救父。如此遭遇,闻者情何以堪?

然而,这样的故事在这个社会并不少见。而且,你甚至无法苛责他们为何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或做事鲁莽――毕竟,他们曾经为自己的权利奔走;又毕竟,相较于那些自杀者或者报复社会者而言,他们的行为已经算是理性,而且他们对社会依旧心存善良。

就在不久前,来自中国的摄影家卢广以其系列作品《中国的污染》获得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中国的生态危机,不可不谓触目惊心。事实上,透过“钓鱼执法”,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种生态危机,即在一个不被约束的权力污染的社会,善良、正直与自救都成了一种冒险。

垂钓答案范文5

鉴赏古诗词的情感表现,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考查的频率很高。从2016年高考8套试卷看,有下列四套试卷涉及此命题:

全国新课标Ⅰ卷古诗阅读第9题: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上海卷古诗阅读第15题: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江苏卷古诗阅读第11题: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山东卷古诗阅读第(2)题: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

鉴赏古诗词情感表现的命题,大多是主观简答题型,答题相对自由,考生可据题自主发挥,谈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答题策略

一、分析意象,观照情感。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又由于以景传情达意的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所以,诗词作品情感的把握,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和理解。通过分析诗歌文本意象选择与组织的特点,可以有效观照到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分析诗词文本意象时,首先要理解意象本身的通常或固有的意涵;其次要注意通过分析意象的结构关系,揣摩意象的有关修饰语,玩味由若干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的种种特点,从而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作者的思想倾向。

二、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语言是思想情感的载体,是作者思想感情借以外显的形式。要把握作为语言艺术的诗词的情感,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通过品味诗词的语言来深入领会其所传达的情感,需要注意捕捉诗词中直接点明感情基调的字、词、句,分析作品的炼字炼句之妙――举凡虚字的调配,诗眼的设置,语序的调整,动静、色彩、虚实等的安排;辨析作品所用的修辞手法,赏析其表情达意的效果,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匠心,进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三、抓住典故,理解情感。

古典诗词中的“用典”,是古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这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诗词若不用典,就很难达到这种境地。所以,诗人常以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表达情感。用典可使诗词作品语言精练,可以丰富作品内容,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把握诗词作品的情感,常常要抓住诗词中的典故,通过分析典故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四、“知人论世”,透视情感。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词思想情感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前提。它要关注该诗歌文本创作的社会的、时代的背景,联系诗人的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来更深入而真实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内涵。高考诗词鉴赏试题,常以注解的形式提供作者的生平与作品创作的背景等方面的信息,这些是考生分析、把握诗词情感的重要抓手。但要注意的是,背景只是解读诗词文本的一种参照信息,不可胶柱鼓瑟、生搬硬套。需要进行综合思考,才能透视作者的情感。

五、琢磨细节,体悟情感。

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诗词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获得这种“见微而知著”的效果,并且,这些细节往往是情感的聚焦点。因此,把握诗词的情感离不开对文本细节的关注。细节是诗歌文本中对景、物的形、色、声、味等方面的细微特点以及人物的外貌、言行等方面的具体入微的展现。通过分析其细节描写,可以更具体真切地体验并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六、赏析手法,辨识情感。

诗词作品的情感表达,总要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因而,把握诗词的情感,应该结合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进行具体深入分析,才能辨识作品所蕴含的某种情感。诗词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抑扬、象征、用典、衬托、对比、铺垫、铺陈、比兴、渲染、联想、想象、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通过赏析手法来鉴赏诗词的情感,要注意整体阅读感知文本,仔细辨识其所用表现手法的类型,阐释其运用该手法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内涵。

答题的一般思路是:分析语句内容――辨识表达技巧――归纳感情表现。

精题示例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试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要正确解答这题目,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思考:

第一步:看清诗中用典的具置。从篇章结构角度看,开头用典,有曲笔入题之效;结尾用典,则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画龙点睛等效果。此诗在尾联用典,明显具有卒章显志之效:诗人在诗歌的结尾用典,借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怀,也点明了主旨。

第二步:辨别诗中用典的所属形式。有上述解说可知,此诗中的用典,属于“用事”, 可从注解③得知。其次,诗中用典为“明用”,也是“正用”。诗人借《庄子》中传说的任公子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的典故,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垂钓答案范文6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生读课题)

2. 这句话是谁说的?汤姆爸爸在说这句话之前课文写了什么?在说这句话之后,课文又写了什么?(板书:钓鱼、放鱼)

3. 昨天我们已经学了钓鱼这一部分,重点研究了两个句子。(出示句子)一起读一读,从朗读中你感受到汤姆怎样的心情?(板书:惊喜)汤姆惊喜地钓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可又把它给放了,这一“钓”一“放”真有意思,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你们有什么问题吗?(钓到了为什么又放了?)

4. 读书就要学会思考。课文第5-12自然段写了汤姆放鱼的过程,自己去读一读找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5. 你知道汤姆为什么又把大鲈鱼放了?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中年级学生,培养其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非常重要。如何概括?需要教者“授之以渔”,抓住文题,回顾前后内容,一连贯,文本的主要内容就水到渠成了。学从问中来,带着疑问去学习,兴趣盎然并能运用关联词表达问题的答案。

二、 补白提示语,在合理补白中感情朗读

1. 爸爸让汤姆放鱼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对话来描写的。老师把爸爸和汤姆对话的语言抽取了出来,同桌一人读爸爸说的话,一人读汤姆说的话,看能不能分清哪

一句是谁说的?

2. 我们先看第一句,该怎样读?到文中找找依据。

3. 读人物的语言,要关注提示语,这是读好书的一大法宝。谁来读?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听到了爸爸说话的语气,我还想看到爸爸说这句话时的动作和神态,谁能来想象一下?同桌相互讨论。

4. 我们平时描写人物语言,就要具体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以及语气的提示语,这样别人读起来就更加入情入境了。

5. 再看第二句,请大家关注提示语的要求,自己试着读一读。

6. 同学们看,汤姆的“很不情愿”就藏在这个“嚷”字里面,这个提示语提示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象一下,汤姆在说这句话时还会有什么动作、什么神情呢?我们还能换成怎样的提示语?

7. 大家看这两句对话,提示语所在的位置同吗?这句作者为什么把提示语放在后面呢?告诉大家,当着急的时候,迫不及待地要表达自己的心声时,我们常常会先写语言,将提示语放在后面。我们一起来读,感受一下。

8. 同学们,这两句对话我们通过丰富提示语的内容,不仅能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还能看到他们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就能理解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读了以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9. 交流第三句。你知道这里“允许”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允许”说句话吗?要是能说清楚什么时候允许干什么就更好了。

10. 面对爸爸的不允许,汤姆是怎样说的?

11. 你想象得非常好,就是表达的语气要让爸爸更放心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2. 谁来交流第5句?

13. 这五句对话描写真实再现了爸爸让汤姆放鱼的情景,有了提示语的补白,这样的对话描写就更加具体形象了,就更能体现汤姆和爸爸说话时的心情了。为了遵守规定,爸爸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这是怎样的规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出示:美国是世界上极少数几个订立《钓鱼法规》的国家之一。在美国垂钓要讲垂钓公德,要遵守休鱼期的规定,给鱼类生长繁殖的机会。每个可垂钓的湖域都有告示栏,告诉钓手每种鱼每天可以钓几条,多大尺寸,什么时间可以钓,都有严格的规定。)汤姆钓鱼的那个晚上是鲈鱼禁捕日的最后一天,到12点以后就可以钓鲈鱼了。就差那么两小时爸爸却说:“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面对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汤姆又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

14. 听他这么一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慢吞吞”这个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能读出这个词语的意思吗?一个“慢吞吞”,不仅在表现放鱼的速度,更能看出汤姆此时的心理,汤姆在慢吞吞放鱼时又会轻轻地说些什么呢?

15. 多复杂的心理呀,多艰难的抉择呀!大家看,我们在读人物动作的句子时就要想象人物的语言,这样边做动作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里想法,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16. 此时,“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汤姆叹了口气,心想:……”钓到大鲈鱼时,汤姆是那么惊喜,而放鱼时又用哪个词来形容他呢?(板书:很不情愿)

【设计意图】文本中五句对话,要么提示语在不同的位置,要么没有提示语,为什么这么表达?还可以怎么表达?这是学生未知的。从这里出发,让他们抓住提示语感情朗读,顺着人物的情感合理补白提示语,学会将提示语写具体,比较提示语不同的位置,明白表达的意图,这样,围绕表达方式的赏析与创作,学生们在言语实践中语言得到了生长。

三、 拓展迁移,在言语实践中明理

1. 汤姆惊喜地钓了一条大鲈鱼,又很不情愿地把大鲈鱼放了。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你赞同汤姆的做法吗?

2.爸爸坚定的话语一直在告诉汤姆一个道理。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句话:“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同学们,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汤姆的耳边。那句话就是――生活中,有许多规定也同样需要我们自觉遵守,比如说,过马路时,不管有没有交警,我们都应该红灯停绿灯行。还有哪些规定需要我们遵守?谁来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3. 生活中的规定我们必须自觉遵守,如果当我们的个人利益与规定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做?让我们一起铭记汤姆爸爸这斩钉截铁的话语。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的学习,让学生们受到“不管有没有人看见,都应该遵守规定”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关联词的表达训练中拓展迁移,让学生受到教育,这样的设计独具匠心。

四、 巩固练习,在生活中运用

1. 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让汤姆爸爸的这句话扎根在更多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