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审计范例6篇

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范文1

一、目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人员力量不足

人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内审人员是质量控制的主体,也是质量控制的客体。从主体上看,现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面临的现状是人手少、项目多、任务重,没有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实施质量考核、责任追究等控制手段,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奖罚激励。从客体上看,由于企业发展变化快,内审工作的专业性在延伸、综合性在提高,内审人员本身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质量管理的形式要求好操作,易评价,落实比较到位;实质性要求评价难,效果往往因人而异。

(二)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业务过程管理不到位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在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开展业务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审计准备过程中的问题第一,审前调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审计人员对风险评估不到位,搜集资料过于宽泛从而导致调查浮浅;也有审计人员对于熟悉的单位或领域自以为驾轻就熟,对目标和方法不深入研究,导致调查流于形式。第二,审计方案设计不足,执行困难。审计小组在方案设计阶段各自为政,没有考虑方案整体与被审计单位的协同性,导致执行中在被审计单位某个岗位或者部门形成“拥堵”。

2.审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一是审计人员对审计方案重视不够,执行中出现经验主义,影响到审计结论的可靠性。二是审计底稿复核不到位,如底稿问题描述不清晰、证据不充分等。三是成果评价的数量导向,导致审计忽视性质重要而金额不大的问题。四是审计评价不公允,建议缺乏建设性,可操作性不强。

二、后续审计在审计质量控制中发挥的作用

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后相隔一定时间内,内部审计人员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问题和建议是否已经采取了适当的纠正行动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实施的跟踪审计。实践中,在探索深入执行后续审计工作的同时切实认识到后续审计在审计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一)后续审计使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环境明显优化,审计监督力度显著增强

管理层下发了审计整改考核文件,表明重视、支持内部审计的态度。后续审计可以监督管理者纠正错误的态度是否积极、措施是否得当、效果是否显著,改变了过去一纸《整改报告》作为整改效果判断依据的状况,整改检查中审计人员真刀实枪的工作,让问题整改必须踏踏实实。

(二)后续审计部分解决了内部审计质量管控人员不足的问题

通过对审计人员的适当调度,后续审计形成了审计机构内外两种监督。从内部看,作为前期质量控制主体的内审人员在后续审计中都要作为质量控制客体接受监督,主体和客体身份的轮换,提高了内审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和水平。从外部来看,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也可以监督前期审计结论是否全面、深入、可靠。

(三)后续审计使质量业务过程控制明显优化从审计准备过程看:

1.相对于后续审计来讲,前期审计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审前调查,审计人员可以针对问题更好地设计审计方案,有利于把问题调查得更透彻。

2.审计计划的自主性增强,审计人员与审计方案的匹配度提高。从审计实施过程看:

1.经验导向受到抑制,审计方案能够得到比较彻底地贯彻,为审计结论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

2.后续审计增强了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相互监督的氛围形成。

3.由于后续审计与前期审计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密切监督过程,之前忽视的问题有可能在中间演化并酿成恶果,所以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也受到审计重视,实践了“治未病”的理念。

(四)后续审计有助于快速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实战能力,成为审计质量控制的源头活水

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因素是执行审计工作的人的能力。用“深究细查”、“如实报告”、“妥善处理”三个词描述这种能力。深究细查:后续审计针对性很强,这有利于审计人员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从多个层次和角度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甚至对问题的发现过程进行反溯,提高审计人员设计审计方案、运用各种审计方法的能力。如实报告:此处不仅是言之有据,更讲通过后续审计对于被审计单位形成更深的认识,要透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妥善处理:如果后续审计验证了审计结论和建议的正确性,那么审计人员的工作信心和干劲无疑会增强;反之,也有利于找差距、析原因,优化建议。

三、应用后续审计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两点思考

实践中体会到后续审计在提高审计质量、完善质量管理机制方面的诸多积极作用。这种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也来自于在安排、执行后续审计中的认真探索和思考。

(一)在设计后续审计方案时,以前期审计结论和决定所涉及的问题为焦点,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

后续审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即其审计重点一般限于审计结论和决定所涉及的范围。但是,前期审计没有发现问题的相关领域并不代表实际就没有问题,后续审计过于强调针对性就会加大审计风险,降低审计质量。例如,某次审计中发现某单位招标工作中存在招标单位、中标单位资质不符的问题。后续审计中没有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发现存在拆分合同金额,规避招标的问题。后续审计能够发现问题是因为在范围上关注到了被审计单位整改期间的所有合同,而不仅是招标签订的合同;在流程上考虑到了实际招标之前,而不仅是招标之后。事实提醒,后续审计要针对问题作适当的扩展和延伸;否则,过分强调针对性,很容易陷入“就事论事”误区。进一步讲,为了让后续审计有更好的针对性,先前的审计结论也要适当的总结概括,以为后续审计圈出合理的内容范围。

(二)后续审计对于未整改到位事项、新发现问题要深入分析,恰当评价

在后续审计中,结合审计回复,对于已经整改的问题重视其真实有效性;对于未整改到位的事项、新发现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对于未整改到位的事项的原因分析及处置建议如下:

1.被审计单位对于问题的认识理解存在误区。例如某地按照前期审计建议登记台帐,但是流于形式,不能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控制作用。这种情况往往与管理重视不够、能力不足有关,是纠正的目标。

2.被审计单位和内审部门对于风险的认识差异,前者认为风险可控,问题不大。这时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对于确实影响全局和整体利益的决不姑息。

3.历史遗留问题等客观上整改难度高。对此应当在获取翔实的整改方案、核实整改进度的基础上在审计报告中说明情况。

4.因政策、环境变化等原因不需要整改的,就不再视为未整改事项。

后续审计范文2

深化后续审计的几点思考

(一)全面掌握原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和风险特征是做好后续审计的前提。后续审计的审计样本是原审计发现问题,其针对性较强,因此后续审计工作首先是要做到对原底稿描述的问题理解透彻。1.全面收集,分类建账。为全面掌握原审计项目发现问题的基本情况,应及时建立动态管理的汇总台账和后续审计信息资料库,全面收集以前年度审计项目资料,按问题分类建账,并与审计在线作业系统进行信息对接,确保审计信息的完整统一。2.梳理分析,增强针对性。全面梳理分析审计发现问题的风险状况,在确定问题风险程度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类型的维度分析,将风险类型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对每个问题进行重新分析和标注风险类型,以便分类整改,进一步增强后续审计的针对性。3.明确程序,确保质量。结合被审计行反馈的整改情况,按照《整改管理办法》确定的“三个到位”整改标准,分类制定后续审计验证操作表,明确整改验证依据、确认条件、取证范围、认定方法和程序等,以便审计人员统一操作、统一标准、统一证据、统一定性,提高审计的规范性,确保审计质量。4.再次确认,确定重点。对选取的后续审计问题清单进行再次确认调整和分类,进一步吃透原问题所揭示的风险状况,确定审计重点。

(二)充分了解被审计行整改工作状况和整改措施效果是做好后续审计的基础。充分了解被审计行已经采取的整改措施和效果是后续审计的起点。为全面掌握被审计行整改进度与整改的具体情况,审计机构应做到:1.定期反馈,动态跟踪。定期向被审计行发送《审计建议落实情况反馈表》,主要是从具体问题整改、完善手续、完善制度流程和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动态跟踪被审计行整改工作状况,全面了解整改措施效果,为后续审计的审前分析和现场验证提供有效的基础资料,并且从中发现被审计行整改工作的特点和薄弱环节,确定后续审计工作重点。2.全程参与,督办整改。加强与被审计行的沟通,及时了解整改工作状况,掌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全程参与被审计行整改工作,做到整改督办到位,整改及时有效。

(三)根据后续审计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法是做好后续审计的关键。与其他审计不同,后续审计有其自身的审计规律和审计方法,核心是验证和评价,围绕这个核心,后续审计应采取以下审计方法:1.综合评价,全面分析。一是调阅被审计行的整改报告、整改台账和内控自评价报告等资料,了解管理单位、问题单位的总体整改情况,从整改履职、整改机制、整改措施、整改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评价整改有效性。二是通过对各层级单位负责人、内控部门负责人和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发放审计问卷,查看被审计行对问题整改的认知度,判断整改的真实性。三是确定非现场审计人员,向其提出非现场审计需求,通过审计监控系统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经营、风险及问题整改等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2.现场验证,深入核查。一是重点核查问题事项的纠正情况,特别关注是否有弄虚作假或采取违规方式整改的问题,并对部分整改和未整改的问题从主观和客观上认真分析原因。二是核查风险控制措施情况,特别关注同机构、同业务、同环节、同类别的问题在被揭示后是否多次重复发生。三是核查责任追究情况,特别关注是否存在责任人处理后移、下沉。3.分析数据,锁定线索。在现场审计阶段,成立数据分析审计小组,针对原重大和普遍性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海量数据业务,要充分利用审计监控系统,分析提取电子数据,锁定审计线索,确定审计重点,并及时下发各审计小组现场核查。4.深查细究,提升成果。对于重大风险事项及重要关注事项,在现场审计时要认真查深查透,对于制约整改效率的问题在现场要进行认真分析。

(四)科学、客观认定整改结果,促进整改效果,提高内控水平,是做好后续审计的目的。后续审计是通过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被审计行的整改工作,来促进被审计行提高内控水平。为做到这一点,后续审计要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对照标准,客观认定。对每个问题都严格按照纠正是否到位、风险控制是否到位和责任追究是否到位的标准逐一验证,认定整改结果。对认定标准理解不一致的,双方要进行具体分析,客观认定,取得一致意见。2.把握原则,真实反映。一是后续审计对已完成了具体整改工作或已穷尽办法整改的问题认定为已整改,但风险尚未根本化解的问题,审计组应对该类问题出具事实确认书,要求被审行合规部门要持续跟踪,督促相关经营行持续整改,直至风险完全化解。二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被审行业务主管部门整改履职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整改履职不到位的主办部门应出具审计底稿或事实确认书,要求强化部门整改职责,进一步搞好条线问题整改。

深化后续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内审机构与被审行之间信息联网机制

针对审计部门检查发现问题以及整改情况,被审行合规部门及时在内控合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录入,审计部门则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在审计在线作业系统进行底稿录入,整改反馈情况则在后续审计开展时对选定的样本才进行录入。为了全面及时了解被审行的整改情况和掌握整改动态,建议对审计部门的审计在线作业系统与合规部门的内控合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联网,相关信息共享,同时也避免工作重复。

(二)建立对外部监管机构检查问题后续审计机制

目前审计局只对本条线开展的审计项目进行后续审计,外部监管机构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措施和效果则由被检查行自行认定和评价。为充分了解被审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掌握被审行整改情况,建议将外部监管机构检查问题纳入后续审计,便于对整改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三)完善后续审计属地管理机制

2012年总行审计局对各分行统一组织开展的审计项目中,有部分项目是异地交叉审计,这些项目结束后审计意见书和底稿等审计资料没有抄送管辖分局。为了利于开展后续审计,建议将审计意见书和底稿等审计资料在项目结束后抄告管辖分局。

后续审计范文3

摘要: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内部审计人员应进行后续教育。但要保证后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科学安排教育内容,灵活选择教育方式,并强化其领导和管理。

关键词: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内容方式管理

后续教育,又叫“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和补充,以拓展和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职业道德水平,完善其知识结构的教育。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五条指出:“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后续教育制度”。这无疑将促进内审人员素质和内审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学安排后续教育的内容

内审人员后续教育的内容,是内审人员进行学习的客体,是其丰富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的主要信息来源和实现学习目标的基本保证,其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在确定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内审人员的职业特性,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明确内审人员需要学习什么。其次要考虑内容的实用性,保证学有所用,学能以用。第三要考虑不同内审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工作经验、所在行业或单位的特点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阅历、不同行业的内审人员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后续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后续教育产生广泛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号召力,才能保证后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从总体上来讲,目前的后续教育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知识的教育。目前在国际内部审计工作各个环节,已经普遍运用了计算机审计手段,并将一些审计软件、计算机测试技术运用到审计实务中。但在我国仍有很多内审人员不熟悉计算机的应用,能利用审计软件开展审计工作的人就更少了。因此,应加强对内审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一般知识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和借助计算机审计软件来开展内审工作。通过培训,造就一批能运用计算机审计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使内审工作跟上时代步伐,以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和质量。

2.审计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随着改革开放和内审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对内审的要求越来越高。内审的作用从局限于监督与评价逐步向风险管理和促进单位发展转移,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方法不断创新。内审人员只有不断更新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掌握先进的审计方法,并及时运用于内审实践,才能适应时展和内审要求的需要。

3.相关政策法规的教育。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越发展,法制就越健全;而审计工作本身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非常强的业务工作。如果内审人员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不仅不能有效地保证审计质量,而且还会增加审计风险,影响内审工作地位的提高和内审作用的发挥。因此,内审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切实保证依法开展审计工作。内审人员应熟悉掌握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审计法规、会计法规、税收法规、财政金融法规等。

4.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七条指出:“内部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严格遵守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忠于职守,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中国内审协会也颁布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但在内审实际工作中,内审人员不依法认真履行职责,不坚持原则,随意泄漏所知悉的资料,甚至、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严重地影响着内审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后续教育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内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5.相关管理知识的教育。现代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侧重于促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求内审人员掌握现代管理的相关知识,也只有这样,内审工作才能够上台阶、上层次。内审人员应掌握的相关管理知识主要包括会计知识、战略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

总之,后续教育的内容应突出两个字:“新”和“实”,必须内容新颖和实用,内审人员应做到自己缺什么就去学什么,学了什么就要能够在工作中用什么,充分保证后续教育的有效性。

二、灵活选择后续教育的方式

后续教育方式的选择是否灵活、合理,直接关系到后续教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也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选择教育方式,既要考虑其对内审工作本身的冲击,单位经费的保障程度,还要考虑内审人员的素质高低,单位领导对内审工作的重视程度等因素,不能盲目地搞一刀切。笔者认为,为保证后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除采用传统的集中统一培训上课这种模式外,还可采用以下方式:

1.由内审协会或审计学会牵头举办研讨会,针对改革中的审计理论和实务问题,组织同行业和同学科中理论基础好、学术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内审骨干力量进行深入探讨,并将成熟的讨论结果采用合适的途径传播。

2.组织内审人员到内审工作有特色的地区或单位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也可出国考察,以不断借鉴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3.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本行业或本地区举行报告会或专题讲座,介绍审计理论、审计实务或审计法规的最新动态和发展前景。

4.充分发挥网络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努力办好内审网站。

5.办好内审刊物,鼓励内审人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

6.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内审人员参加各类资格考试。

后续审计范文4

【关键词】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连续审计

自2007年12月,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现代国家审计是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纷纷展开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讨论。学者们认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对传统国家审计本质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它对国家审计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重新诠释。免疫系统对于国家审计的审计范围、审计效率等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审计要实现免疫系统的作用与功能,必须对现有的审计模式、程序与方法进行改革。

一、国家审计成为经济运行免疫系统的条件

国家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所实施的审计。国家审计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审计目标与侧重点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即是在我国政治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在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需要一个“免疫系统”来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病害。国家审计凭借其相对独立地位以及对经济社会的熟悉,能够成为国家经济运行中“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免疫系统论下的国家审计目标转向为识别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风险,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国家审计作为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它的作用方式与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方式类似:即发现问题(免疫防御)、处理问题(免疫稳定)、修补问题(免疫监督)等三大环节。其中,以第一个环节最为重要,它是后两个环节的前提与基础。发现问题,是指国家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和抵御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的侵蚀和腐败行为,维护免疫系统的法纪规章的严肃性,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和发展环境。可以说,发现、识别问题是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与作用的基本前提,如同机体免疫系统必须及时发现侵入机体的病毒和机体器官的重大缺陷一样。而国家审计要能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满足以下要求。

(一)审计的全面性

机体的免疫系统是针对机体全身进行监控。因为机体是一个整体,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会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如不加以防范与抵御都有可能最终危及生命。我国国家审计的审计范围很广,包括政府部门、国家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基本建设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以及经济效益等。国家审计要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则需对国家经济运行体系、各个审计对象进行全面关注,而且要对各个审计对象的各项经济事项进行全面关注。

(二)审计的实时性

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机体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会对病毒或外来入侵者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作出清除与修补的反应。这一切都立足于实时的监控与反应。国家审计要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也应对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作出相应反应。这对国家审计的审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能够对审计情况作出及时的反馈。

(三)审计的连续性

机体的免疫系统对病毒或外来入侵者的监控是终其一生持续不断的。审计系统要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必须通过日常的持续性的监督、检查,通过对各种潜在的风险、问题的及时防范、化解,从而防止、避免各种重大风险的爆发、各种严重后果的出现与重大损失的形成。

免疫系统论对于国家审计的审计范围、审计效率以及审计持续时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审计模式因其对审计对象有选择性、相关事项的监控的事后性、监控的间断性而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免疫系统的实现必然要求国家审计采用新的审计模式。

二、连续审计模式

连续审计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传统审计只是对于交易进行周期性的抽样复核分析,这种有限的检查对于复杂的商业系统来说监督不足,人们希望有一种方式可以实现对于商业活动的连续、实时、全面、独立的监控,连续审计的设想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贝尔实验室研发成功连续审计处理系统(Continuous Process Auditing System,CPAS),证明了连续审计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与此同时,AICPA①与CICA②也提出连续审计的必要性,并由SCAS③提出了详细的连续审计的规则。

连续审计模式虽然起源于内部审计,后来由民间审计所借鉴,但其原理与方法,同样也可以应用国家审计,而且由于其天生所具有的实时、全面、连续与独立等特性,可以极好地满足免疫系统对于国家审计的要求。

(一)实时性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对于发现识别问题的时效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传统审计模式因其事后反应,而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连续审计的出现,使得实时审计真正得以实现。CICA和AICPA在1999年联合的一项研究报告《连续审计》中,对于连续审计作出如下的阐述:“……审计报告的时间与事件的发生是同步的或紧随其后的。”由此可见,连续审计与传统审计模式的最大区别是,它可以使审计报告与事件同步发生。同时,连续审计的实时性表现在三个环节,第一,信息证据收集的实时性;第二,监控分析的实时性;第三,审计报告的实时性。连续审计的实时性,可以帮助国家审计实时地进行审计证据收集、监控与分析、提交审计报告。

(二)全面性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对于关注对象的广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不仅要对所有审计对象进行关注,而且要求对每一个审计对象的所有相关事项进行关注。由于审计人员有限,这一要求在传统审计模式下难以实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2005年的全球审计技术指南(Global Technology Audit Guide ,GTAG)中指出,连续审计是利用技术自动执行控制与风险评估的方法,是审计策略从传统的交易样本的周期性复核向对所有交易进行持续测试的转变。因此,连续审计改变以往对交易进行抽样测试的方式,转而对所有交易进行全面的关注,这一模式,可以满足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对于全面监控的要求。

(三)连续性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要求对于所有的交易进行持续性的监控,事实上,这一要求也是实现审计实时性的前提,只有连续不断地进行控制与测试,才有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识别问题。GTAG不仅强调了连续审计是对于所有交易的控制与测试,同时也强调了其是从周期性复核向持续测试的转变。这说明连续审计模式是可以达到国家免疫系统对于相关事项日常的持续性的监控要求。

连续审计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信息系统进行连续全面监督,其典型特征是利用技术优势来缩短审计周期、改善风险和控制安全系数。

三、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连续审计模式的实现条件

Vasarhelyi(2004)认为连续审计模式是一种完全自动化,能立即获取相关的事件并产生相应结论的方法,也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对公司的交易过程进行自动化分析监控的方法。因此连续审计对于审计环境的要求较高。根据CICA和AICPA于1999年联合的《连续审计》的研究报告,认为在内部审计或民间审计中采用连续审计模式必须具备七大要素,即网络服务器、连续审计环境、数字审计、连续审计协议、可靠的信息系统、安全的信息传输以及长青报告。本文将这七大要素进一步分为实现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连续审计模式所需要达到的环境条件、技术条件、制度条件。

(一)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指采用连续审计模式必须具备《连续审计》报告七大要素中的网络服务器与连续审计环境的要素。

网络服务器是连续审计得以进行的基本元素,网络服务器包括被审计单位服务器、审计人员服务器、第三方服务器和网上现场估价服务器。连续审计将参与审计的服务器进行连接并提供通信授权,允许审计人员监控被审计单位的专用服务器的授权部分的运行状况,进入相应的数据库进行审核,并同步生成审核报告,储存于审计人员的专用服务器中,允许特定的第三方随时浏览。连续审计环境包含被审计单位的实时报告系统和审计人员的监控设备生成的信息流。

环境条件是国家审计免疫系统所需的条件中最难达到的一个。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审计单位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是被审计单位的环境条件。我国国家审计经过将近十年的审计信息化的建设,“金审工程”一期已经成功完成,二期正在进行,因此审计单位所需要具备的硬件条件可以达到。但对于被审单位来讲,情况就复杂很多。对于各级政府机关而言,良好的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可以为连续审计各方网络服务器的互连提供稳定可靠的环境,而对于各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在实现连续审计模式时可以采用分片处理的方式,在对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事业建立连续审计模式的同时,对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事业的信息化进程进行大力促进。

(二)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是指采用连续审计模式必须具备《连续审计》报告七大要素中的数字审计、可靠的信息系统及安全的信息传输等要素。

在连续审计的环境中,数据审计是一系列计算机指令,通过将其设成远程执行方式,审计人员即可进行交易测试和控制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实际的结果相比较,得出审计结论。而数字审计的成功实施完全依赖于相互连接的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与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因为如果没有产生信息的信息系统可靠性的保证,以及信息传输过程中不能确定是否被截取篡改,审计人员作出的审计结论将毫无意义。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从2001年开始的“金审工程”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连续审计模式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虽然连续审计所需的数字审计程序与计算机联网审计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前者是实时的监控,后者是事后的监控),但在联网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审计程序的开发则更易于进行。对于系统的可靠性与网络的安全性,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开展计算机系统审计来测试与评价。

(三)制度条件

制度条件是指采用连续审计模式必须具备《连续审计》报告七大要素中的连续审计协议要素。连续审计协议是指审计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连续审计合约。由于连续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必须访问与利用客户的相关信息系统,因此连续审计协议除包含传统的聘书内容以外,还对审计人员所能采取的技术手段等在协议中进行注明。

由于连续审计模式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深度介入,在民间审计中连续审计协议是审计是否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制度保证。而对于国家审计来说,被审计单位有义务接受审计单位的监督,而且,我国在法律上作了相关的规定。我国2006年修订后的《审计法》第三十一条增加了审计机关可以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运用电子计算机储存、处理的财务收支、财务收支电子数据和必要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文档”的权限。同时,第三十二条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电子数据的系统。”可见,我国国家审计免疫系统采用连续审计模式有着法律的支持。

连续审计模式以其实时性、全面性和连续性,可以满足国家审计成为国民经济运行免疫系统的条件,而我国国家审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实现连续审计模式的环境、技术以及制度条件。然而审计模式的转换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在转换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现实与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3-9.

[2] 刘英来.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8(5):3-7.

后续审计范文5

[关键词]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Go-ing-concern opnions)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产生重大疑虑,从而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提及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一类非标准审计意见,具体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等意见类型。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初现于20世纪20年代,其发展演变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审计意见研究特别是国内研究过于强调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它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同质性,即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它非标准审计意见具有共同的属性。研究设计也通常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看作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一个子集来构建。于是,一个研究主题便产生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它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否真的同质呢?如果二者并非同质的,而是异质的。二者之间就存在显著差异,过分坚持同质性的研究视角只能使我们的研究浅尝辄止,难以厘清各自的本质属性,研究结论也缺乏现实基础。国外研究逐渐出现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进行区分并分别研究的趋势,或直接或间接地显现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存在异质性的实质内涵。本文回顾和梳理了国外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的相关研究,并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了评价,以进一步加深和拓展现有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以及其他非标准审计意见的认识,进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路径。

下文将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的直接研究和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特性研究两个方面,对国外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直接研究文献就是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和其他非标准审计意见分别作为研究样本和控制样本。通过比较二者在市场反应、贷款决策方面的不同,直接说明两类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特性研究文献表现为单独以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为研究对象,探究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在某一方面的独特性质。它是对直接研究的补充和完善。这两类研究或直接或间接地印证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它非标准审计意见存在异质性,有必要对两类意见进行区分并分别研究。

一、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的直接研究

Firth(1978)运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保留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选取保留审计意见研究样本和无保留审计意见控制样本各247家,并将保留审计意见分为持续经营问题、资产计价、子公司保留、连续保留、偏离GAAP等五类,估计期和事件期的时间窗口分别设置为(-60,1)和(-20,20)。研究运用市场模型,分别计算保留审计意见样本和无保留审计意见样本、不同类型的保留审计意见样本在事件期(-20,20)的股票累计异常报酬率,实证结果表明:1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保留审计意见产生了显著的负的累计异常报酬率,其它类型保留审计意见的累计异常报酬率在统计上并不显著:2 不同类型保留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存在差异,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两类保留审计意见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

Elliot(1982)继续研究了不同类型保留意见的信息含量问题,其研究方法与Firth大体相同,选取了保留意见研究样本和无保留意见控制样本各145家,同样将保留意见分为五类,差异之处在于:一是运用市场模型时所选择的估计期和事件期的时间窗口不同,分别设置为(-60,0)和(-45,14),且股票报酬率计算采用的是周报酬率。二是出于控制会计盈余的目的,将所有样本根据未预期盈余符号的不同区分为正的未预期盈余子样和负的未预期盈余子样,使得研究设计更科学,研究结论更令人信服。研究结果表明:1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市场对保留审计意见的披露有显著的负面反应;2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两类保留意见子样本在其公开披露前第5周内股票市场有显著的负面反应。Dodd and Dopuch(1984)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在(-2,+2)以及(+1,+5)的时间窗口内,证券市场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负反应程度明显强于其它类型保留审计意见的负反应程度。

Pringle and Crum(1990)认为,既然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在预测公司破产时有显著的作用,那么,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出具就会减少股票市场对公司后续提出破产申请行为的吃惊程度。他们以98家破产申请公司为研究样本,并根据公司申请破产前最近一次收到的审计意见类型将研究样本区分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破产公司”和“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破产公司”两个子样本组,通过观察公司申请破产前最近一次收到的审计意见类型与公司提出破产申请后市场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检验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事件研究的时间窗口为(-1,+1),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以事件期窗口的股票累计异常报酬率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有4个:财务破产模型预测样本公司破产的概率;破产前股票市场对有关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媒体信息披露的反应;审计报告披露前的股价变动率;是否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实证结果表明:是否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是显著的解释变量,最近一次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破产申请公司股票的负面反应程度要比最近一次披露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破产申请公司股票的负面反应程度显著的低,结果支持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于预测公司破产具有重要作用。Chen。Church(1996)的研究也支持Pringle and Crum的结论。Fleak, Wilson(1994)和Blay,Geiger(2001)还检验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是否能被模型预测所造成的市场反应差异性。结果显示,市场对“被预期”与“未被预期”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有着不同的反应,未能被市场预计到将会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公司其意见的公开披露能够引起比较显著的负向市场波动,表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具有新的增益信息。

除了在股价反应方面的差异性外,在贷款决策方面,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所发挥的作用也明显不同于非持续

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由于贷款决策数据获取较为困难,故这类研究大体上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的关键是尽最大限度地模拟现实贷款决策情形,以使研究结论更富有说服力。

Finh(1980)向408个贷款主管寄发调查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48%,问卷模拟了现实贷款决策情形,要求贷款主管根据附有不同类型审计意见(无保留意见、持续经营问题、资产计价和违背GAAP的保留意见)的会计报表作出“最高贷款额”的决策。研究结论显示:1 无保留意见公司被给予的“最高贷款额”显著大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两类保留意见公司。2 违背GAAP保留意见公司被给予的“最高贷款额”显著大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两类保留意见公司。3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和资产计价两类保留意见对“最高贷款额”的影响并不显著,贷款决策者并不区分这两种类型的保留意见。

Ljbby(1979)以预先安排的34家贷款主管为被调查者,向其提供披露持续经营能力具有不确定性的财务报表,而这些财务报表有的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有的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调查问卷中涉及的被解释变量有两个:“贷款决策”和“利率”。研究结论表明:财务报表中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事项对贷款主管的风险评估有重大影响。当财务报表附注没有披露公司持续经营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具有较强的信息含量,而当财务报表附注中提及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时,同时公布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贷款决策的影响大为减弱。

Jennifer(2003)选取了9 304家英国公司作为样本。其中431家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1748家公司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余7125则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研究以标准审计意见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分类的Logistic模型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负债比率、上一年度审计意见类型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均显著正相关;流动比率、亏损程度、不支付股利、或有负债比例与公司是否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显著相关,而这些因素与是否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则未发现有显著相关关系:资产规模则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而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负相关。Jennifer的研究结果显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在影响因素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Melumad and Ziv(1997)在总结已有的关于非标准审计意见和市场反应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避性假设,即把非标准审计意见区分为事后可避(ex post avoidable)与事后不可避(ex post unavoidable)两种类型。可避审计意见因被审计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存在分歧而产生,该意见可通过遵照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对报告进行调整而避免出具。例如针对关联交易、资产处置、收入确认时机、减值准备计提充分程度以及其他违反公认会计准则的处理等事项而发表的审计意见。不可避审计意见是指被审计单位无法通过调整财务报告来避免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例如持续经营和财务危机问题。基于可避性假设,Melumad and Ziv构建了审计意见与市场反应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推导出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市场反应程度与方向。Melumad and Ziv的研究批驳了以往许多研究所沿用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市场反应为负”这一假说,并从理论模型上推定,不可避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为负,而可避审计意见既可能针对不利的内幕信息,又可能针对有利的内幕信息。因此,可避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Dopuch et al(1986)的研究显示,市场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披露表现出强烈的负面反应,但其研究也表明尽管总体样本审计意见的市场负反应十分强烈,但约25%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样本产生了市场正反应,这一研究结果符合Melumad and Ziv就审计意见与市场关系而提出的可避性假设。

二、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特性研究

Mckeown(1991)和Carcello(20(30)考察了公司规模大小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规模大小与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他们的解释是:公司规模越大,出现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注册会计师对大公司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也更加犹豫不决。因为生怕失去客户从而丢掉可观的审计费收入。

Goodman el al(1995)研究了反映管理层能力的非财务因素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反映公司管理层能力的指标和财务指标构成的模型在判断正确率上显著高于单纯由财务指标构成的判断模型。国内外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均明确规定:“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被审单位财务、经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而且还要关注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以及管理层为缓解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所提出的应对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Behn(2001)研究了管理层应对计划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影响。Behn选取148家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另选取同行业、同规模的148家公司作为控制样本,将公司的负债能力、盈利能力、公司规模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作为控制变量,解释变量是管理层提出的各种应对计划。回归结果表明,获得新投资和取得新的借款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有显著的影响,而削减成本和处置资产对是否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不显著。

Carcello and NeaI(2000)还研究了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成员结构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将债务违约、上期的审计意见类型、公司规模、公司的发展阶段等指标作为研究控制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有显著影响,审计委员会成员与公司关系越密切,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国外研究的评述与启示

以上文献综述表明,国外研究逐渐显现出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进行区分并分别研究的趋势,这些研究文献对国内研究无疑具有较强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当

然,无论就学术意义还是提高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决策有用性而言,上述研究文献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的理论分析亟需加强

注册会计师审计不仅是一种技术性活动,也是协调资本市场各种利益冲突的一种制度安排,审计意见是利益相关者反复博弈的结果。对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而言,无论是企业管理层或注册会计师,还是投资者或政府监管层,他们的行为和动机明显不同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下的情形。然而,现有的研究文献对此似乎并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如当其验证发现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在市场反应方面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指出投资者应该区别对待时,经验证据背后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却被忽略了。脱离理论的引导,研究只能止步于现象,研究结论也显得比较局限和表象化。因为如果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持,回归模型得到的就仅仅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因此无庸讳言,构建一个逻辑一贯、系统全面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异质性理论框架作为研究基础,不仅可以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本原属性进行系统的认识和完整的把握,而且可以拓展对审计意见的研究视角,得出新的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二)研究方法上亟待实现从静态化到动态化的转变

国外文献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研究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横截面统计方法,以“单期”与“静态”为特征,如多元判别分析、Probit模型和Logistic模型等。上述模型的一个重要不足是忽略了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时间特征。在这些模型中,将是否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看作一个二分法变量表示的离散事件。但事实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并不单纯是一种静止状态,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是一个动态连续的事件,往往包含了几个阶段。Boritz(1991)提出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过程观,他认为企业的经营失败是一个发展过程,企业在走向经营失败的历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对应着经营活动不正常的水平,从而可据以判断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程度。依赖会计年度截面数据所得到的模型无法体现以往公司绩效的相关信息及数据的变化趋势,无法体现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生成和发展这一动态过程,所得到的模型变量系数具有不稳定性,难以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可见,在研究方法上,亟需实现从静态化到动态化的转变。

(三)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经济后果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国外研究文献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经济后果的研究偏重于短期,通常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公告前后的较短事件窗口作为观察期,探究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是否有别于其他非标准审计意见。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公布前后的短期股价波动固然值得研究,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是供需方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或支配下的结果,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出具对中长期股价、企业业绩的影响如何?有无“自我实现”效应以及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出具对上市公司自身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加深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整体认识和把握。

后续审计范文6

第二条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是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应具备的任职资格证明。

第三条资格证书的取得采取资格认证和考试两种办法。

(一)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省级内部审计(师)协会审批,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备案后,可发给资格证书:

1.具有审计、会计、经济及相关专业中级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2.具有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的人员;

3.具有注册会计师、造价工程师、资产评估师等相关执业证书的人员;

4.审计、会计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工作满两年以上,以及大专学历工作满4年以上的人员。

对已取得省(行业)级内部审计(师)协(学)会颁发的内部审计资格证书,时间不超过两年的人员,在本办法实施后可进行一次性的确认,发给资格证书。

(二)不具备上述第(一)款条件者,须参加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资格证书。

第四条资格证书考试内容:

(一)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

(二)有关法律法规与内部审计准则;

(三)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五条资格考试一般每年统一举行一次,时间为每年9月第三周的星期六。开始施行阶段,也可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授权省级内部审计(师)协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考试安排。

第六条资格证书审核发放程序。凡具备取得资格证书条件的人员,由本人填写《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申请表》(见附件),经所在单位审核签章后,连同资格证明文件(职称证、执业资格证、学历证、人事部门出具的工作年限证明、考试合格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免冠2寸彩色照片,报省级内部审计(师)协会审核后,发给资格证书。

第七条资格证书实行年检注册制度,每两年为一个年检注册周期。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通过年检,并进行注册:

(一)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准则》;

(三)遵守内部审计职业道德;

(四)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后续教育。

第八条因借调、出国等原因不能参加后续教育或年检的人员,须持本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证明,向所在省的内部审计(师)协会提出延缓年检注册的申请。

第九条对无故不参加年检和注册的人员,应收回并注销其资格证书。

第十条因违法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弄虚作假骗取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律吊销其资格证书。

第十一条对已调离内部审计工作岗位满两年和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须收回其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负责统一组织资格证书的考试、考试大纲的拟定和教材的编写、考试的命题和资格证书的印制,以及对违反本办法人员的处理。

省级内部审计(师)协会负责组织资格证书考前培训,考试的实施,资格证书的发放、管理和年检注册,对违反本办法人员向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提出查处意见。

第十三条资格证书不得涂改、转让,资格证书遗失后应及时到省级内部审计(师)协会挂失,经查实后可予以补发。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取得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和CIA证书的人员,都应当按照本办法接受后续教育。

第三条后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法律法规与内部审计准则;

(二)内部审计理论与技术方法;

(三)相关专业知识;

(四)计算机应用技术。

第四条后续教育一般采取以下形式:

(一)参加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和省(行业)级内部审计(师)协(学)会举办的境内外培训和考察活动;

(二)参加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认可的大专院校学历教育和专业课程进修;

(三)在大专院校或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培训活动讲授内部审计课程;

(四)参加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亚洲内部审计联合会组织的专业会议和培训活动;

(五)参加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和省(行业)级内部审计(师)协(学)会召开的专业会议;

(六)在省、部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内部审计文章,出版有关内部审计著作,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和省(行业)级内部审计(师)协(学)会举行的论文评选中有获奖的论文;

(七)参加与内部审计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执业资格考试并获取证书;

(八)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认可的其他培训方式。

第五条后续教育采取学时累计法,每两年为一个周期,时间不得少于80学时(第一年不得少于30学时)。

第六条后续教育学时的计算方法:

(一)属本办法第四条第一、二款规定的,按课程设定的学时计算后续教育学时;

(二)属本办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的,每授课1学时后续教育按两学时计算,全年累计不得超过20学时;

(三)属本办法第四条第四、五款规定的,按参加会议和培训的实际时间计算后续教育学时;

(四)属本办法第四条第六款规定的,每千字按两学时计算后续教育学时,翻译按每两千字计算后续教育1学时,全年累计不得超过10学时;

(五)取得审计师、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会计师、造价工程师、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的,当年按50学时计算后续教育学时。

第七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负责后续教育的规划、管理、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

省(行业)级内部审计(师)协(学)会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后续教育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第八条省(行业)级以上内部审计(师)协(学)会,应及时对参加其组织的培训、授课和专业会议的内部审计人员和取得CIA资格人员出具后续教育学时证明。

第九条省级内部审计(师)协会应根据内部审计人员和取得CIA资格人员提交的后续教育学时证明材料,及时记录于《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和《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证书》后续教育栏目中,并按规定进行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