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不过一场空范例6篇

终究不过一场空范文1

关键词:复杂机场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关键技术;规划管理

前言:机场终端区指的是飞行区与航路之间的过渡衔接区域,终端区有着交通汇聚和发散快速的特点,且航空器飞行和运行环境的机动性、和时变性较强,这必然会影响空中交通运行效率。尤其对于复杂机场终端区来说,机场间运行相互影响、空中交通密集,且航线结构较为复杂,很容易导致空域拥堵和航班延误等问题,这就需要合理配置空域资源,提升空域资源利用率,以此来保证复杂机场终端区的运行效率。基于以上,本文结合算例,简要研究了复杂机场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关键技术,旨在为机场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规划管理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复杂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关键技术方案

1.1条件航路和临时隔离区域

当前空域划分难以实现灵活的空域管理,空域资源配置不合理,需要以现有空域为基础建立临时隔离空域,供军民联合使用,民航或军航可递交申请,一旦出现冲突,进行空域资源协调配置,保证空域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充分性和灵活性,在增加空域流量和容量等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空域资源利用效率[1]。临时空域可以是临时隔离空域,也可以是条件航路,其中条件航路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规划和使用,而临时隔离空域则供特定用户专用。

1.2复杂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法及步骤

首先,预测复杂终端区对空域资源的需求,以现有机场布局和扩建需求为基础,对“四阶段”模型法进行改建,采集历史流量数据,预测空域资源需求。

第二,以空域资源需求为基础,对当前复杂终端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开发仿真软件,采用仿真与专家座谈结合的方式对当前空域资源配置和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未来机场布局、空域使用及协调机制等方面问题和影响因素。

第三,以现状问题分析为基础,确定复杂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规划方案,制定科学的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法,形成合理的规划方案[2]。

第四,进行仿真验证,采用形成的空域资源配置规划方案及设计方法进行方案比选,以仿真实验方式对各个方案的空域性能进行评估,主要评估指标包括空域容量、经济性、环保性及安全性等,最终确定可行的空域资源配置规划方案。

2算例分析

2.1空域资源规划配置

某机场终端区2017年交通流量预测为793958架次,以航路网络优化为基础,建立条件航路和临时隔离区域,航路方案包括三个临时隔离空域和三条条件航路,根据每日空域资源需求确定二级分配,第三级实时对民用或军用空域用户开放。具体来说,在无空军活动的基础上,释放三个临时隔离区域,开放对应的三条条件航路;在有空军活动基础上,释放三个临时隔离区域,但三条条件航路不激活。

不对原有导航和管制系统进行改变,以2015年高峰时段交通流为基础确定管制符合,进行扇区划分,该机场终端空域被划分为七个扇区。

2.2仿真分析

建立该机场终端三维微观仿真模型,以实际运行数据和预测数据作为模型数据,进行飞机进离过程的三维仿真,对管制员指令进行模拟。仿真得到飞行轨迹表,用VB+MAPX软件显示非请状况,模拟空域运行状态,主要现实的信息包括高度、航班号及飞行轨迹等。

2.2.1安全性

飞机间的间隔是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该机场终端区进场飞机间隔为:垂直间隔300m,纵向间隔12km,符合相关规定,但该机场终端区属于复杂机场终端区,交通密集、航线结构复杂、交叉点较多,这些也会影响飞行安全[3]。而改进航路结构则有利于提升安全性,经过安全评估,提出的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案安全性优良,仅为3.73×10-9次/h,小于现状空域的19.26×10-9次/h。

2.2.2延误时间

该机场终端区交通流量大,有着延误问题,采用SIMMOD进行仿真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案各扇形区域延误时间均在15min以下,有效解决了延误问题。

2.2.3工作负荷

原方案管制员工作负荷较大,利用DORATASK验证扇区划分的合理性,对飞机进离场全过程进行仿真,动态模拟管制员指令,对管制员工作负荷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管制员负荷均在2880s以下,满足相关要求。

2.2.4经济性分析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经济性评价,使用本文提出的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案总飞行成本为134.87亿元,相较于原方案来说,能够节约11亿元之多,经济性优良。

2.2.5环保性分析

民用飞机每燃烧100t燃油平均会释放氮氧化物2.112t、二氧化硫98kg、一氧化碳56kg,二氧化碳318.7t,结合三维仿真数据得出该机场终端区飞机进离场耗油量,最终得到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为369.58万t,小于原方案的405.2万t,环保性优良。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实际算例,提出了一种复杂机场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技术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优良,工作负荷较小,能够解决延误问题,提升了空域资源利用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园园,胡明华,张洪海,尹嘉男,吴凡. 多机场终端区进场航班协同排序方法[J]. 航空学报,2015,07:2279-2290.

终究不过一场空范文2

关键词:金字塔结构;法律环境;现金流量权;控制权;掏空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司治理研究逐步扩展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地区),人们发现基于股权分散的Berle和Means范式仅适用于英美等大型公司,股权集中以及家族控制才是全球公司股权结构的主导形态(La Porta,et al,1999;Claessens,et al,2000;Facio and Lang,2002)。Shleifer和Vishny(1997)认为,股权集中在少数控股股东手中,导致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问题的发生。因此,在世界大多数大企业中,主要的问题不是管理者与外部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而是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当控股股东通过金字塔结构和交叉持股方式分离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或者担任公司的高级管理者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更加严重(La Porta,et al,1999;Befiehuk,et al,2000)。“掏空(Tunneling)”指控股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公司的财产和利润转移出去的行为(Johnson,et al,2000)。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以及投资者保护程度往往是与各国(地区)的产权制度、法律保护环境等制度因素显著相关,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可以减少控制权的私人收益,降低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La Porta,et al,2000a,200b;Dyck and Zingale,2004)。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由于缺乏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法律机制,大股东控制更多地导致了侵害小股东利益的“掏空”现象的发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和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家族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相对于非民营上市公司,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结构更为复杂。既有的证据表明,公司的股权结构不仅影响到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能力,还会影响到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动机。以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基础,李增泉等(2004)、贺建刚和刘峰(2005)分别从资金侵占和关联资产收购等多个角度提供了股权结构影响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证据。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以及金字塔持股结构对“掏空”行为的影响。与已有的研究文献相比,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第一,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多采用金字塔结构实施超额控制,因此我们追溯了家族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考察了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对于“掏空”行为的影响;第二,公司治理环境是影响公司治理效率的根本因素。在我国,对于不同的家族上市公司,虽然其所处的国家大环境是一样的,但其所处地区的法治水平却相差甚大。我们将La Porta等人的跨国比较框架应用到中国各地区的比较中,在经验上验证了法制环境对于“掏空”行为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1.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

在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大量利用金字塔结构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控制(La Porta,et al,1999;Clae-ssens,et al,2000)。在金字塔结构中,控制性大股东位于金字塔顶端,上市公司位于金字塔最底层,两者之间还有多层公司位于其中,而这些公司也在位于金字塔最顶层的控制性股东的控制之下。这样,控制性股东就通过这种关联企业集团的金字塔结构来控制金字塔最底层的上市公司,通过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分离,即以较少的股份达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

Shleifer和Vishny(1997)指出,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分离将会加速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因为控制性大股东可以利用其绝对优势的投票权将上市公司的利益转移到自己手中,同时只按照其拥有的股权比例部分承担由于利益转移而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损失。只要通过转移上市公司资源所获得的好处大于因现金流量权的存在而遭受的损失,大股东就有动机“掏空”上市公司,对小股东实施掠夺。Bebchuk等(2000)从投资决策、企业规模决策以及控制权转移等方面分析了两权分离下的问题。他们的模型说明,当存在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时,控制性大股东有更强烈的动机通过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利润,从而攫取控制权私利;有强烈的扩张倾向,他们往往不愿意出售亏损资产,不愿意向股东派发股利,而更愿意扩张,即使是投资于亏损的项目。而其他股东无法有效地通过“用手投票”来制止控制性股东的败德行为,只有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对控制性股东的“掏空”行为作出反应,这将导致两权分离程度较大的公司股价下跌。

经验研究中,Claessens等(2002)对东南亚9国(地区)的研究表明,增加大股东的现金流量权比例可以限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公司价值与大股东的现金流量权正相关,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负相关,这种负相关关系在家族控制和国家控股公司中较为显著。他们将正相关关系解释为大股东现金流量权的利益趋同效应,将这种负相关关系解释为大股东“掏空”小股东的证据。Lemmon和Lins(2003)的研究发现,大股东一般通过金字塔式持股结构来分离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大股东的所有权特征对其“掏空”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金融危机期间,两权分离的公司价值较之其他公司下降了12%。对单个国家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的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论(Bertrand,et al,2002;Volpin,2002)。

2.法律环境与“掏空”行为

近年来,以La Porta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将法律引入了公司治理的研究领域,指出大股东控制会造成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这种侵占程度显著地受到法律环境对投资者保护好坏的影响。例如,La Porta等(2000a)研究发现,大陆法国家的法庭常常以当事人是否遵守法律条文来判断关联交易和“掏空”行为,而普通法国家的法庭以相关交易是否公平对待小股东来判断“掏空”行为,并且实施“举证责任在辨方”的制度。因此,普通法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La Porta等(2000b)对不同法系国家的股利政策研究表明,在投资者保护较强的普通法国家中,当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较少时,将会向投资者支付较高的现金股利;而在投资者保护较弱的国家中,企业倾向于进行低效益的投资。可

见,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有助于降低与自由现金流相关的成本,减少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可能性。Dyck和ZingMes(2004)分析了39个国家的大额股票交易,并以投资者权利、信息披露和执法程度这三个指标来代表法律制度,发现较强的投资者保护有助于降低控制权的私人收益。

综上,La Porta等学者的一系列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一国的法律体系对其公司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在投资者保护较弱的大陆法系国家,资本市场发展规模较小、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并且公司价值较低,较弱的法律保护和执行机制使得控制性股东更容易侵害小股东的利益。

(二)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

中国证券市场脱胎于中国转型经济,其设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因此从一开始国有控股企业就在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占据了核心位置,家族企业在证券市场上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2000年以后,中国证券市场进入快速走向规范化的新阶段,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改革取消了额度制,在新的发行核准制下,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获得了公平的发行上市机会,成为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理论上说,与国有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所有者缺位、错位和越位”的现象相比,家族控股上市公司具有产权清晰、政府的直接控制和干预较少等优势。但是,由于我国尚缺乏有效的股东权利保护机制,使得家族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更有激励去侵占非控股股东的利益或将公司财产据为已有。与此同时,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较非家族上市公司更加严重,家族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多采用复杂的金字塔结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苏启林等,2003)。当控制性家族在上市公司拥有的现金流量权较高时,转移公司利润的成本将会增加,从而抑制了其侵占小股东利益的动机,而通过分配股利获取收益的激励增大。当控制性家族在上市公司拥有的现金流量权较低,而控制权却很高,即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发生分离时,其通过分配股利所获得的收益将很少,而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成本降低,所以会有更加强烈的动机“掏空”上市公司。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a:控制性家族拥有的现金流量权越大,“掏空”上市公司的概率越小。

H1b:控制性家族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掏空”上市公司的概率越大。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表现得非常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投资者法律保护不力,我国的法律在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不受大股东侵害方面几乎是空白。由于相关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和司法制度安排的不完善,投资者通常难以获得司法救济,并且我国的民事法律总体上不存在惩罚性赔偿,因此,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肆意侵害小股东利益的法律风险很低。然而,对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来说,虽然其所处的国家大环境是一样的,但其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程度、法治水平却相差很大,很不平衡。上市公司所处的治理环境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影响,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越快、政府干预越少、法治水平越高,则公司价值越高(夏立军等,2005)。我们认为,在一个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大股东对于小股东的利益侵害行为更可能受到约束。因此,我们提出假设2:

H2: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治水平越高,发生“掏空”行为的概率越小。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参考现有文献,我们对于家族控制上市公司的界定标准为:(1)最终控制者能追踪到自然人或家族;(2)最终控制者直接或间接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3)按照Cubbin和Leech(1983)的表决权概率模型,以20%为临界控股比率。根据这样的标准,我们选取了2002-2004年沪、深两市家族控制上市公司共730家,剔除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和财务数据缺失的样本以及注册地在的上市公司,因为本文使用的法治水平指数建立在樊纲、王小鲁(2003)编制的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指数及其子数据的基础上,但他们未编制地区的相应数据,因此我们删除这些公司。经过上述程序,我们最后获得629家样本公司,其中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样本公司分别为145家、219家和265家。

本文中控制性家族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和控制权数据来源于CCERTM“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库”;所有财务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CSMAR数据库;反映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变量――资金侵占数据根据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全文手工整理而得;法治环境指数根据樊纲、王小鲁(2003)编制的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指数及其子数据构建而成。

(二)研究模型与主要变量

根据上文分析,我们构建如下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本文的两个研究假设。

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如下:

1.因变量

TUNNEL是因变量,代表控制性家族发生“掏空”行为的概率。样本考察期间,上市公司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李增泉等,2004),我们考察最终控制人通过资金侵占进行“掏空”的行为。通过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部分,我们可以找到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资金侵占关系。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之间的侵占包括经营性占用和非经营性占用。经营性占用是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性活动中产生的,非经营性占用是在非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

大股东资金侵占净额=(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账款)/总资产,如果资金侵占净额>0,说明上市公司发生资金净借出,即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此.时,TUNNEL=1;否则,称为上市公司借入资金,TUNNEL=0。

2.解释变量

模型的主要解释变量包括Cash、Separate和IndexLaw。其中:Cash代表最终控制人拥有的现金流量权比例;Separate代表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等于现金流量权/控制权;IndexLaw代表样本公司所处地区的法治水平指数。

现有的文献一般采用La Porta等(1999)、Classens等(2000)以及Faccio等(2002)的计算方法以确定最终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以最终控制人拥有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之比来衡量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控制性家族拥有的现金流量权是通过将最终控制人的控制链中每个链条的各股权相乘,然后加总得到;控制性家族拥有的控制权等于最终控制人的每条控制链中最小的股权之和。

3.控制变量

模型的控制变量包括Debt、Size、BROA和Year。其中,Debt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Size是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值。BROA用于控制公司前一期的经营业绩,等于公司当年年初的总资产收益率,之所以加入这一控制变量,是因为Johnson等(2000)的模型证明,当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较高时,大股东从上市

公司“偷钱”的行为将会减少;当上市公司业绩较差时,大股东转移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更加猖獗。Year是为了控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设定的哑变量,我们以2004年为参照系,在模型中设置了Year02、Year03三个哑变量。

四、实证检验结果

(一)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使用EXCEL和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我们发现,家族上市公司拥有的现金流量权平均为22.585%,而拥有的控制权平均为34.848%,即他们真正的现金流量权小于其对公司的控制权,而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则说明最终控制人的投入资金约为其拥有的公司控制权的63.1%,意味着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中存在较大的两权分离现象。值得一提的是,东亚9个国家和地区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之比平均为74.6%(Classens,et al,2000),而东亚是全世界公认的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力较强、两权分离程度较大的地区,但是与它们相比,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这一现象更为严重。

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治水平指数的最小值为2.620,最大值为7.970。法治水平指数越大代表法治水平越高,由表可见,样本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差异明显。

就资金侵占而言,2002-2004年间,629个样本中有57.4%(361)的样本侵占了上市公司资金,家族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的概率较大。自2001年以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控股股东资金侵占行为的治理力度,2003年8月,中国证监会和国资委联合颁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的通知》,提出防止侵占行为的具体监管措施。因此,我们发现,2003年发生资金侵占的样本所占比例较2002年有所下降;但是,2004年随着更多的家族企业上市,资金侵占的概率又有所上升。

表描述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关系。

表2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ash与TUNNEL显著负相关,说明家族上市公司拥有的现金流量权越大。发生资金侵占的概率越小;Separate等于现金流量权/控制权,Separate与TUNNEL显著负相关,意味着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发生资金侵占的概率越大;IndexLaw与TUNNEL显著负相关,表明当家族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法治水平越高,发生资金侵占的概率越小。控制变量中,Debt与TUNNEL显著正相关,BROA与TUNNEL显著负相关,Size与TUNNEL的关系不显著。

同时,从表可以看出,Cash和Separate之间的相关性很强,因此,我们在下面的回归中,把它们分别引入模型进行检验。

(二)多元回归结果

1.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

表3是全部样本公司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的回归结果表明:(1)在回归模型1中,Cash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显著为负,说明最终控制人拥有的现金流量权越高,发生资金侵占的概率越小。La Porta等(1999)的研究表明,大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越大,其侵害公司利益的激励越小,公司价值越高。我们的研究直接证明,控制性家族拥有的现金流量权越大,其通过资金侵占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越小,从而缓解了股东之间的冲突,假设Hla得到验证。(2)Separate等于现金流量权/控制权,该值越小,两权分离度越大。在回归模型Ⅱ中,Separate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且在l%水平显著,说明两权分离程度越高,发生资金侵占的概率越大,两权分离加剧了所有权集中所产生的问题(shleifer,et al,1997),假设Hlb得到验证。(3)控制变量中,Debt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控制性家族资金侵占导致上市公司资金紧张,银行借款及资产负债率随之增加;Size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BROA的回归系数为负,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Year02的回归系数为正,并且在回归模型Ⅱ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相关部门的监管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2003年和2004年发生资金侵占的概率小于2002年;但是Year03的回归系数说明2004年控制性家族发生资金侵占的概率较2003年略有上升。

2.法律环境、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

进一步,我们将法律环境变量纳入回归方程,回归结果。

回归结果表明:(1)在纳入法律环境变量后,Cash和Separate的回归系数仍然为负,且均在1%的水平显著,分别与假设Hla和H2b相符。(2)在回归模型Ⅲ、Ⅳ和V中,IndexLaw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且在5%的水平显著,说明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治水平越高,发生资金侵占的概率越小。因此,法律环境对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害,假设H2得到验证。(3)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与表3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五、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一)研究结论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走上了发行上市之路,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极具潜力的上市公司群体。但是,在中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和经济转轨的制度背景下,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数采用金字塔持股方式以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平均而言,最终控制人对企业的投入为22.81%,而其获得的控制权则为34.90%,两权分离程度要高于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家族控制公司。目前,在法律不能有效地保护中小股东权利的情况下,家族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比国家更有激励去侵占非控股股东的利益或将公司财产据为已有,而两权分离将会加剧控股股东对于小股东利益的侵害。

以2002-2004年控制性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我们实证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及其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结构与“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结构影响了控制性家族“掏空”的动机和能力。控制性家族拥有的现金流量权越大,发生“掏空”的概率越小;控制性家族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发生“掏空”的概率越大。并且,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治水平越高,发生“掏空”的概率越小。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第一,我们应关注家族上市公司内部的治理问题,加强对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较高公司行为的监管,特别是应加强对其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少数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监管;第二,大股东控制会造成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害,而这种侵害程度显著地受到法律环境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财产权利保护和股东权利保护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环境,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终究不过一场空范文3

三维灯光模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国外在三维模拟仿真技术方面,发展起步领先于国内。从1962年MortonHeilig发明了真实感全景仿真机开始,3D模拟仿真技术在国内外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美国的研究水平代表了国际3D模拟仿真的发展水平。北卡罗来纳大学(UNC)的计算机系是进行虚拟现实研究最早的大学之一,主要研究建筑仿真等。美国UCLA大学的城市仿真小组最为著名,从90年代中期开始虚拟城市仿真与显示的研究,致力于“虚拟洛杉矶”项目,至今已成功完成十多个城市的3D模拟仿真。在国内,早年的室内设计表现都是以传统手绘的形式出现。一直到2000年左右,国内才开始将三维模拟技术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但当时由于计算机硬、软件发展的限制和制作者使用技术和经验的尚未成熟,三维模拟技术的应用水平普遍不高。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随着制作者经验的不断成熟,近年的室内设计表现几乎都成了三维模拟技术的天下,大量的专业三维软件不断更新,并出现了专门的效果图制作公司和三维场景动画制作公司。目前,在室内设计专业领域中,三维模拟技术主要应用在三维效果图和三维场景动画两大方面,涉及模型、材质、照明、渲染、动态等多项技术。在对三维模拟技术的研究方面主要侧重于介绍基本工具的使用等,大多数研究人员是站在纯粹的软件技术的角度对三维表现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强调的是软件技术本身的掌握和应用,但从室内空间照明与三维灯光渲染模拟技术的相互关系方面探讨较少,三维灯光渲染模拟技术在室内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还是不够的。

三维灯光模拟技术在室内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意义在于利用室内空间三维模型进行灯光照明设计时,通过选择和设置灯光的照明参数,设计师可以在室内空间中进行不同灯光的渲染模拟和仿真教学。通过观察灯光模拟和仿真效果,设计师便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灯光设计的最终效果,以便于对照明方式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维灯光模拟技术在室内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目标

节约灯光照明设计成本,方便进行更加直观的设计,能够在安装施工之前就查看到在室内空间中的照明效果。我们借助3dmax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筑空间的搭建,构建出逼真的空间场景,然后再将构建好的灯具三维模型导入到建筑空间中,为灯具填加照明的渲染模拟参数,进行渲染,让设计师可以更好的分析照明设计的三维效果。

具体内容与应用中拟解决的相关问题

1.具体内容

3dsmax、VRay三维灯光渲染模拟技术要点梳理;国内外室内建筑空间照明方式与灯光表现方式的分析运用;3dsmax、VRay三维灯光模拟在室内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在灯光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

2.拟解决的相关问题

终究不过一场空范文4

路,依然那么长

世界…是个牢,沉默如始终的滴答滴

那些空白磁带般的沉默的夏季,变成一场再没有了声音的,默剧。

那些粉墨登场的人物,终于慢慢散去

想感谢一些人,却终究只是沉默

时间的流里,我已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世界,终究没有不散的宴席

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难过的经历,也都会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脆弱得像玻璃。但是一切终究会过去。现在也会变成过往的时光,成为记忆;生活中的快乐,你选择牢记;饱受的痛苦,你选择牢记。

沙漏,是时间的象征。

时光转角的传说---已被事实击得粉碎

友情,其实就像是一场梦。梦想破灭,你又无踪影。努力想去抓住,却是一场空。命运的齿轮静静转动,在命运女生的安排下。

友情----难道就会破灭

不会的,友情其实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枯萎的花朵,到了春天,一样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到了春天

如果时间可以倒转,那么我希望我依然是以前那个天真的小女孩。可以像以前一样,欢笑、游戏、甚至打架。

可是命运女神安排我们每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新的道路。

那么一切,都会改变吗。老师为我们的付出,就是为了我们毕业吗,其实老师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份。如果没有老师,我很难想象我以后的道路是什么样的。尽管也有责骂,可这都是为了谁。也许空间将彼此隔离,但知道珍惜的依然是纯真的友谊

我在这几年里的喜怒哀乐就这样消之去了吗,我认识的麻吉

就这样,我们的友谊之桥就这样断了吗,这是不是意味这,我将永远听不到我朋友的声音,看不到我朋友的面貌。永远也无法再见到我以前的麻吉。

终究不过一场空范文5

【关键词】用户感知 互操作 高速公路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7.02.002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7)02-0008-05

引用格式:高科,陈蛮,范超,等. 高速公路CL互操作参数设置研究[J]. 移动通信, 2017,41(2): 8-12.

1 引言

近年来,三大运营商不断发力LTE网络建设,争取在数据需求日益加重的4G浪潮中争夺更多用户。对湖南农村区域而言,中国移动已经处于强领先地位,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尚未做到LTE覆盖连片,存在大量的CDMA(升级为eHRPD)和LTE间的互操作区域(以下简称“CL互操作”)。

由于厂家对CL互操作相关参数采用默认或者倾向于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的提升,而忽视用户感知,容易引起用户投诉。基于此,湖南电信交通干道项目组在湖南省益阳市做了大量CL互操作参数优化研究后,提出了从用户感知的角度进行高速公路CL互操作参数设置。

2 基本原理

目前中国电信使用的4G数据网络是FDD-LTE、3G数据网络是eHRPD(evolved High Rate Package Data,演进的高速分组网络),4G用户使用的双模终端能单工地从eHRPD和LTE网络中获取数据服务,当网络环境改变时,可以从一种网络切换至另一种网络中。

中国电信目前采用的CL互操作方式如下:

(1)LTE到eHRPD非优化激活切换

LTE到eHRPD非优化激活切换共有两种切换方式,分别为基于A2事件和基于B2事件。基于A2事件方式:终端测量LTE网络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低于A2事件门限时,终端上报A2事件给eNodeB(evolved Node B,演进型Node B,简称eNB),eNB收到A2事件后下发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触发LTE到eHRPD非优化激活切换;基于B2事件方式:RSRP低于B2门限1(b2-Threshold 1)且eHRPD的Ec/Io(导频信号质量)高于B2门限2(b2-Threshold 2)时,终端上报B2事件给eNB,eNB收到B2事件后下发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触发LTE到eHRPD非优化激活切换。本次研究区域使用的网络设备只支持基于A2事件的LTE到eHRPD非优化激活切换。

(2)LTE到eHRPD空闲重选

当LTE的RSRP低于异系统启动门限时,终端对邻区列表中eHRPD启动异系统测量。当测量后的RSRP低于LTE门限且eHRPD导频信号质量高于eHRPD门限,终端在源LTE小区的驻留时间超过1 s时,终端从LTE空闲重选到eHRPD。

(3)eHRPD到LTE空闲重选

eHRPD到LTE空闲重选有标准方案和终端方案两种。标准方案:只需RSRP高于LTE门限,则终端空闲重选到LTE;终端方案:卡配置LTE优先级高于eHRPD时,终端周期性地搜索LTE信号,一旦搜到则终端空闲重选到LTE。

上述方式中,对用户感知影响较大的是LTE到eHRPD非优化激活切换,即用户在上网时由于LTE信号衰减到一定门限,会盲重定向到eHRPD,用户上网速率从M(兆)级下降到k(千)级,感知差异明显。

3 CL互操作参数设置建议

根据高速公路沿线LTE网络的覆盖空洞情况进行场景划分,对不同场景的CL互操作进行参数设置建议。

LTE网络的覆盖空洞是指没有LTE信号覆盖的距离。首先设定一个高速公路LTE覆盖空洞大小的参考标准,当覆盖空洞小于@个标准时,A2事件门限可设置相对较低的值,使终端尽量驻留在LTE网络中(即使会导致掉线重连),以期规避终端重定向到eHRPD后难以回切LTE导致掉线的情况;当覆盖空洞大于这个标准时,A2事件门限可设置相对较高的值,尽早触发重定向,使终端尽快使用eHRPD业务以缩短用户业务中断的时长,避免LTE信号的RSRP衰落过快导致重定向到eHRPD不及时而掉线。

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出针对高速公路CL互操作场景分类及参数设置建议如表1所示。在优化实践中,应综合网络规模、网络指标等情况,适当设置互操作门限,以保证用户的上网感知。

4 案例分析

场景1:LTE整体连续覆盖,覆盖空洞距离小于333 m

(1)问题分析

在益阳市南县育新电排附近时,由于信号覆盖问题,出现一小段LTE信号的弱覆盖区域,终端在LTE到eHRPD非优化激活切换机制的影响下,下切到eHRPD网络中,此时手机由于有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心跳机制,后台间歇性地传送数据,当LTE信号增强后未能及时回切到LTE网络中。该LTE覆盖空洞如图1所示。

(2)优化方案

增加益阳市南县游港_2(PCI-286)和益阳市南县育新电排_2(PCI-319)RS功率由152 dBm到180 dBm;

降低益阳市南县游港_2(PCI-286)和益阳市南县育新电排_2(PCI-319)A2事件门限到-140 dBm。

(3)复测对比

将相关小区功率提升并将A2事件门限提升到-140 dBm后,终端始终待在LTE,测试过程中终端能够较快打开网页,如图2所示。

场景2:LTE覆盖不连续且孤岛站居多,覆盖空洞距离大于667 m

(1)问题分析

从益阳市区经桃江到安化方向,过桃江后覆盖道路的LTE站彼此相距较远,LTE覆盖不连续且每个站都是孤岛站,和其他站无切换关系。对于此类场景,由于基站关闭了LTE下切eHRPD的非优化切换开关,在LTE覆盖边缘会有10~40 s的时间手机网络显示4G但无信号,既无法上网也不切换到eHRPD,影响用户感知。

(2)优化方案

打开沿线LTE基站的LTE到eHRPD非优化激活切换开关;

将相关小区的A2事件门限适当调高到-124 dBm,让手机尽快下切到3G。

(3)复测对比

优化调整后,手机在LTE覆盖边缘顺利下切到eHRPD,使用3G网络上网,用户感知较好。复测对比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

场景3:eHRPD整体覆盖,部分路段收到飘来的LTE信号

(1)问题分析

在益阳绕城高速,部分路段周边1 km内无LTE基站,终端会偶尔收到飘来的LTE信号。随着终端的高速移动,LTE信号快速衰落,终端再次下切eHRPD失败导致掉线,如图5所示。

(2)优化方案

下压益阳市赫山区谢林港镇_2和益阳市市区益阳创业园_3这两个小区的天线下倾角,避免LTE信号越区覆盖至题路段。

(3)复测对比

复测时已收不到该站的LTE信号,手机一直占用eHRPD网络,如图6所示。

5 结束语

本次高速公路CL互操作参数设置研究的创新成果为全省CL互操作优化提供参考。目前湖南城市区域中国电信LTE网络已基本做到全覆盖,而农村区域只覆盖乡镇,全省交通干道(高速、高铁)尚未做到LTE覆盖连片,存在大量的CL互操作区域。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互操作区域分类进行场景分类,以提高网络优化工作效率,保障用户感知。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同属线覆盖,由于速度上的差异,在CL互操作时表现也有不同,下一步可针对高铁特性进行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凯华. CL互操作参数设置原则[J]. 电子测试, 2015

(23): 26-28.

[2]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发展部. 中国电信LTE混合组网试验网工程eHRPD与LTE互操作参数设置指导意见(暂行)[Z]. 2013.

[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CL(eHRPD与LTE)互操作基本原理及参数设置建议[Z]. 2015.

[4] 范永升,彭陈发,吴剑平,等. 4G网络驻留能力提升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6(8): 7-10.

[5] 刘凯凯. TD-LTE系统中基于切换性能的网络优化方法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3(1): 16-21.

[6] 3GPP X.P0057 V0.13.0. E-UTRAN-eHRPD Connectivity and interworking: Core Network Aspects[S]. 2008.

[7] 戢礼晋,张琳. LTE与eHRPD互操作分析与设计[J]. 信息通信, 2009(5): 8-12.

[8] 谢伟良. CDMA/LTE数据互操作的空中接口技术分析[J]. 移动通信, 2010,34(11): 34-38.

[9] 刘娜. LTE-eHRPD网络间切换技术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09.

[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TE网络特性算法[Z]. 2013.

[11] 赵鑫彦. LTE FDD与EVDO互操作原理及参数配置研究[J]. 电信快报, 2014(10): 29-32.

终究不过一场空范文6

关键词:议价;马斯洛需求;商务谈判;议价心理

一、议价的动因

在众多的消费行为中,当我们从进入卖场到找寻商品,再到试用商品最终到以转移所有权为目的的议价行为的出现。这是在消费领域,我们从卖场的刺激到激发消费者的欲望并最终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

在本文的“议价”,指的是消费者在销售终端与零售商的讨论价格并最终为达成一致而产生的行为。也就是说,本文的议价是特指在价格谈判中,达成交易部分的对价格的讨论。即议价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交易。

在价格谈判的让步过程,我们一致推崇:三步让步法。即就是作为商家,如果有100元的让步空间,最多三次让完,依次让步的幅度为:60元、30元、10元。这种让步的目的是为了给消费者施加一种价格空间的压力。使消费者接受最终的让步,达成交易。

通过实践和统计。一天如果光顾店面为100人,如果直接按消费者还的价格销售,有20%的顾客会终止此次购买行为,另有20%的顾客会继续讨价还价。但是如果我们非让消费者再加单个商品10%的价格来购买,统计结果是只有5%的消费者会放弃这次购物行为。这中间反应一种怎么的消费者心理呢?这就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成就感。

二、议价的换位思考

很多学者总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研究“议价”,而站在零售商的角度,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在这个现代这个买方市场上,消费者处于主动地位,但是在单次的购买行为中,消费处于信息不对等阶段。因此,商家在某种意义上控制者议价的最终底牌。为什么,我会提出这种观点呢?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在零售议价环节中,消费者和零售商都在追求一种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所有的人都明白,商业是建立在社会价值增值的基础上。虽然不是每次一购买行为都要赚取丰厚的利润,但总的结果是获利的。总获利是建立在99%的商品获利基础上的。那如何增加单品的获利空间是每一个商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学过商务谈判的都知道:谈判是获取净利润的行为。因此,零售商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研究发现。

消费者在完成购买的行为中,顾客通过价格谈判来追求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体现在成交价格上。零售商通过抬高要价,让消费者感受到高价高品质。双方会在基于零售商报价的基础上进入议价阶段。这使让步的节奏最终控制在消费者手中。尤其在当今市场,更多得消费者推崇砍去“三分之二”得价格得法则。因此谁先报价谁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所以在价格谈判过程中,如何把握对方得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消费者在基于零售商得报价之后就会还价,在报价之后,实际上就暴露了自己的谈判底线。因此,消费者要在议价过程中掌握主动,应尽可能延迟报价时间。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如果消费者暴露了自己得谈判底线后,商家为了更有效和更快达成交易,会选择退步或者再追加最低价报给消费者。往往这个最后得报价都高于消费者得心理预期百分之十以内。这是商家长期经验所得。消费者得报价,往往还会有至少百分之十得让步空间。而这个空间恰恰可以保证零售商达到行业得预期毛利润。

在市场中,我们虽能看到很多的明码标价,但实际上这些明码标价都不是实价。也就是说有一定的议价空间。这种议价空间虽然掌握在零售商手中,但消费者的获益空间却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议价能力。这种议价能力又基于对该商品的熟悉度和认知度。

三、议价的心理研究

在议价环节,消费心理更多的研究的是消费者。其一,他对该商品表现出更高的占有,那在议价阶段就处于被动地位。其二,消费者在议价环节处于信息不对称,因此在议价行为中处于被动。站在零售上的角度,更多的零售商在于消费者的议价环节,因为同类竞争的存在,零售商也存在着消费者流失的风险。而且这种因价格流失是建立在客户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我们的三四类市场上,消费者虽没有品牌概念,但是却有很强的消费忠诚度。这里的三四类市场指的是农村或者小范围比较封闭的市场。

市场营销者对消费者心理研究的核心目的就是如何更快、更好、更有效的达成交易。而在达成交易的过程中,议价成为一个必经的环节。在实际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会发现在有些时间段,自己的议价能力会较强。其实这并不是我们的议价能力的增长,而是在零售商中,对每天的第一位顾客都有一种较强的成交欲望,而这种恰恰降低了零售商的议价力。还有,由于在零售环节,零售商对货币的流转价值更看重,因此会在每天的下班前,议价能力再次出现低谷。这两个时间点会增加消费者的时间价值,也就是此次交易你可能议价能力最强,但你的总成本并不是最低的。消费者的购物总成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精神成本。而我所谈到的议价成就感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获胜感。

四、议价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而在议价环节的成就感就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尊重的需求。

在议价环节消费追求的就是一种尊重的需要,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人喜欢完全按照别人的价格,除非这种模式他已经认可,比如现在我们常去的超市。现在的大型百货还有我们日常消费的每一个领域,都有或多或少的议价空间,这个空间的存在就是为了使消费者得到尊重的感觉,满足他的尊重欲望。

所以说,在理论教学中,议价不仅仅是商家设计价格的考虑因素,更是消费者心理因素的直接表现。这将直接反应到我们的每一次销售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