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危害范例6篇

二氧化碳的危害范文1

关键词 污染;对人体危害;影响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7-0093-02

1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的概念及来源

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和物。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迅猛发展,烟尘和汽车尾气等的过量排放,人类人为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的变化,超越了大气自然净化的能力界限,接踵而至带来的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指一些危害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的物质对大气层所造成的污染。这些物质是气体、固体或液体悬浮物等。

大气污染物为: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因素,以各种方式排放进入大气层,扰乱并破坏了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对人体和生物,以及生态环境构成危害和不利影响的物质。

城市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3种:

1)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燃烧石油产品产生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是重要的污染物来源;

2)工业:工业是城市大气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有烟尘、气体。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

3)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

2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对人体危害的途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迄今研究认为对大气污染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含氮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

对人体危害有3条途径:1)通过呼吸吸入污染空气进入人体;2)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随饮食侵入人体;3)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其中通过呼吸侵入人体是主要的途径,危害也最大。

3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与影响

大气中的污染物通过以上3种方式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感官和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会出现临床症状或存在潜在的遗传效应,发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

例如: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1948年美国多诺拉,和1952年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就是大气污染影响的典型事例。1952年12月5日~8日英国伦敦发生的煤烟雾事件四天内就死亡4 000人。据分析,这是因为那几天伦敦无风有雾,工厂烟囱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废气烟尘弥漫在伦敦市区经久不散,烟尘最高浓度达4.4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竟达到3.83mL/m3。二氧化硫经过某种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液沫附着在烟尘上或凝聚在雾滴上,随呼吸进入人体器官,使人发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

4 危害与影响

4.1烟尘

空气中的烟尘使气喘患者发作的频率升高,可引起支气管炎等,如果烟尘中附有各种工业粉尘,则可引起相应的尘肺等疾病,可使腹中胎儿出生后畸型的机率上升。

4.2碳氧化物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致命气体,可随汽车排出的废气放出。在交通密集场所、十字街头和诸如汽车库,隧道等封闭地区,一氧化碳的含量特别高。一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红细胞的输氧能力。人体组织缺氧,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头晕、头痛、恶心、乏力,机体一次吸入大剂量的一氧化碳会引起血液中缺氧,造成呼吸受阻、大脑和心肌丧失功能,包括听力、视力和思维的损害。过量吸入一氧化碳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4.3氧化氮

主要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由机动车排放或燃烧矿物燃料时排放,它会引起肺部结构发生生理变化,降低呼吸道对感染的抵抗力和血液的输氧能力,还会引起一种叫做肺纤维化的肺病。中毒的特征是对深部呼吸道的作用,对粘膜、神经系统以及造血系统均有损害,吸入高浓度氧化氮时可出现窒息现象。

4.4硫氧化物

主要是指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主要由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产生,是一种腐蚀性的有毒气体,能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并且所有硫的氧化物都会刺激眼睛、咽喉及上呼吸道,引起咳嗽和窒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和悬浮粒子可刺激呼吸系统、眼睛,造成不适;高浓度时可引发心脏病及呼吸系统疾病。

4.5氯气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对人体发生中毒作用。当空气中氯的浓度达0.04mg/L~0.06mg/L时,30min~60min即可致严重中毒,如空气中氯的浓度达3mg/L时,则可引起肺内化学性烧伤而迅速死亡。

4.6铅

铅是汽油中的防震剂,随着汽车废气排入空气中。人吸入体内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积聚在骨髓和软组织中,影响造血器官、肾脏和神经系统。目前,有人怀疑其可破坏青少年的学习能力,令儿童智力发展迟缓。

4.7臭氧

臭氧是碳氢化合物与二氧化氮发生反应时形成的,它会刺激呼吸道粘膜,从而引起咳嗽、窒息,且影响肺部功能,加重支气管炎和慢性哮喘。

4.8碳氢化合物

略超大气污染允许度以上时,可引起慢性中毒症状,高浓度时可引起强烈的急性中毒症状,尤其是多环性芳香化合物可致癌。

4.9硫化氢

浓度为100ppm吸入2min~15min可使人嗅觉疲劳,高浓度时可引起全身碍害而死亡。

4.10氟氯碳化物

会破坏臭氧层,导致更多紫外线抵达地面,增加患癌的机会。

5 结论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3种。主要表现是:1)如上所述,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2)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癌等多种疾病。

由此可见,污染了的空气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因此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仍不断地排入空气中。据有关专家测定,目前世界各地每年向大气层排放的有毒尘埃达2.5亿t,二氧化硫达1.4亿t,严重的空气污染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人类居住环境日益恶化,从而直接威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应此应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氧化碳的危害范文2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 城镇化 非线性拟合

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人口从农村持续向城镇集聚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世界各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主体地位。但随着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改革开放的成功,农村人口城镇化是中国必然的过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能源需求特征包含两点,一是发展消耗速度快。二是能源消耗的刚性需求。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消耗的同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必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间的关系,阐明了城镇化过程中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性,并对治理二氧化碳排放提出几点建议。

二、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危害

二氧化碳是人类和动植物日常活动所产生的气体,但是过量的排放二氧化碳,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伤害,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海洋的危害

大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逐渐令全球海洋变酸。美国科学家估计,到了本世纪末,过酸的海水会导致珊瑚灭绝、浮游生物减少,甚至令海洋食物链崩溃。科学家解释,珊瑚及贝壳类生物需吸收碳酸钙组成外壳或骨胳,当二氧化碳溶于海水,就会形成碳酸,影响珊瑚及浮游生物组成身体部分。浮游生物减少更可能破坏海洋食物链,令鲸鱼、三文鱼及鲭鱼等面临威胁。科学家及政界均形容海洋变酸是当前最迫切的环境问题。

2.对气候的危害

近年来,人类活动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各种气体微粒含量不断增加,造成了温室效应加剧。另一方面,农村城市化,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减少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地球气温发生改变。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升高,将导致气候变暖,某些地区雨量增加、干旱,飓风力量增强,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

3.对人体的危害

在人体内,二氧化碳还起着调节呼吸的作用。与一般人的想法相反,正常情况下,氧对呼吸运动影响不大,而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对呼吸的调节起着特别明显的作用。因为,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很敏感,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稍高时,呼吸即加深加快,通气量增加;稍低时则变浅变慢,通气量减少。当然,若血液中二氧化碳太多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就会产生毒性作用。

三、中国城镇化速度

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建立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使得大规模城市人口迁往农村,都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我国的城市化缺少一个渐进的过程(见表1)。

表1 1980-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例(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四、数据分析

为了说明城镇人口增加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我们对比二者的变化趋势进行数据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增长趋势是一致的。我们用软件对二者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结果如下: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城镇人口数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确的非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区间下拟合优度98%)。从拟合方程中我们看到,国家的城镇化是积极有益的,不能减缓,但如果二氧化碳排放不加以治理,在未来数十年内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会达到一个难以承受的数量,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必然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坏。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城镇化必然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二者有着必然的非线性关系。而城镇人口的增加又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所以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的治理才是当务之急。

1.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课题组经过调研,形成了“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课题组表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税比较合适的推出时间是2012年前后;由于采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需要采用从量计征的方式,所以适合采用定额税率形式;在税收的转移支付上,应利用二氧化碳排放税重点对节能环保行业和企业进行补贴。

2.控制汽车数量

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控制空气质量,尤其是大城市环境污染的情况。

3.科技减排

二氧化碳的危害范文3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 ; 危险因素;安全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jor risk factor for dimethyl carbonate product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e dangerous point of the manufacturers in their production process and hazards.

Keywords: two of carbonic acid methyl ester; risk factors; safe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Q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碳酸二甲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由于它的低毒性、良好的溶解性、高含氧量使其可以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绿色有机溶剂和高辛烷值油品添加剂,并可替代某些剧毒的化工原料进行绿色工艺生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对碳酸二甲酯生产装置所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危险性分析,确定了生产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点和危险源。

一、工艺流程简介

1、CO2精制

CO2原料气经压缩机加压至0.8Mpa后进入脱硫装置,除去其中所含的SO2,然后进入预处理系统除去原料气中所含的水分、微量高沸点烃类及有机物。净化后的气体回到压缩机二段入口继续加压至4.0Mpa,冷凝后进入低温精馏系统,通过提纯塔得到纯度为99.99%的液体CO2产品。

2、碳酸丙烯酯合成

液体二氧化碳经加热器汽化并加热后与原料环氧丙烷按一定比例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反应,反应第二阶段在第二反应器中完成,反应热由冷排移走。从第二反应器出来的粗品碳酸丙烯酯冷却后进入粗品罐,粗品靠真空进入蒸馏塔进行提纯,蒸馏塔底部回收液循环使用,顶部蒸汽冷凝后即为成品。丙碳成品由成品泵送至丙碳贮罐。

3、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及精制

原料甲醇、碳酸丙烯酯和催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计量后,进入反应精馏塔(T1)中进行反应。反应精馏塔下段为提馏段,中间段为反应段,上段为精馏段。T1塔顶馏份为碳酸二甲酯和甲醇共沸物,经冷凝器冷凝后,部分回流至反应精馏塔,另一部分送至加压精馏塔(T4),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精馏,T4塔釜为碳酸二甲酯粗品,再经碳酸二甲酯精馏塔(T6)精馏后,塔顶得产品纯度为99.5%的碳酸二甲酯产品;加压精馏塔(T4)塔顶主要为甲醇和碳酸二甲酯共沸物,经冷凝后进入精馏塔(T3)进行精馏,塔釜馏份甲醇一部分去精馏塔(T1),另一部分作为原料甲醇返回系统。T3塔顶馏份为碳酸二甲酯和甲醇的共沸物,冷凝后送至精馏塔(T4)。反应精馏塔(T1)塔釜馏份丙二醇、甲醇,经泵送至甲醇回收塔(T2),塔顶馏份冷凝后回到反应精馏塔(T1)塔釜,T2塔釜馏份经泵送至丙二醇精馏塔(T5),进一步提纯1,2-丙二醇,副产品1,2-丙二醇送至罐区。

二、主要危险因素辩识分析

1 火灾爆炸危险性

(1)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装置生产所用原料、中间产品及产品多数属于可燃液体,如环氧丙烷、甲醇、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及丙二醇。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温度高于其闪点,如果可燃液体从工艺设备、管线泄漏到空气中,遇明火则极易导致燃烧和爆炸事故。

①环氧丙烷

环氧丙烷属于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铁、锡、铅的无水氯化物,铁、铝的过氧化物以及碱金属氢氧化物等催化剂的活性表面接触能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遇氨水、氯磺酸、盐酸、氟化氢、硝酸、硫酸、发烟硫酸猛烈反应,有爆炸危险。环氧丙烷的危规号是31032,UN编号是1280。

②甲醇

甲醇属于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甲醇危规号为32058,UN编号:1230。

③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属于第2.2类不燃气体。危险特性: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原料二氧化碳以液体状态储存。危规号为22019,UN编号:1013。

④碳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属于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沸点为90~91℃,微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易燃,遇明火、高热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危规号为32157,UN编号:1161。

⑤丙二醇

丙二醇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可燃,温度高于99℃时可能生成其蒸气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引起着火和爆炸。

⑥碳酸丙烯酯(中间产品)

碳酸丙烯酯为可燃液体,属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⑦氨

氨制冷机组使用氨作为制冷剂。氨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氨为第2.3类有毒气体,危规号为23003,UN编号:1005。

⑧导热油

导热油为可燃液体,属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⑨燃料气

燃料气是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本装置的原料、产品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性质。因此,从原料输送、生产到产品储存,火灾爆炸危险是主要危险因素。下表给出了危险物料的性质,见表1。

表1物料火灾危险特性

(2)、主要生产设备火灾危险性

(1)反应器及塔类设备

该装置碳酸丙烯酯的合成设备为第一反应器、第二反应器和蒸发器,碳酸二甲酯的生产设备为反应精馏塔、甲醇回收塔、常压精馏塔、加压精馏塔、丙二醇精馏塔、碳酸二甲酯精馏塔。

1)第一反应器

在第一反应器中,原料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在8.5Mpa,220℃下进行反应,生成碳酸丙烯酯。该反应器操作压力高,介质环氧丙烷易燃易爆,危险性大,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第一反应器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设备。

2)第二反应器

在第二反应器中,少量未完全反应的物料进一步反应完全。反应器操作温度为180℃,操作压力为8.5Mpa。由于环氧丙烷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第二反应器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设备。

3)碳酸丙烯酯蒸馏塔

反应液从第二反应器出来冷却后,进入粗酯罐,粗品进入蒸馏塔中。蒸馏塔内操作温度为150℃,真空状态。碳酸丙烯酯为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碳酸丙烯酯蒸发器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设备。

4)反应精馏塔(T1)

在反应精馏塔中,碳酸丙烯酯与甲醇进行反应,反应温度塔底为75℃,塔顶为64℃,反应压力为常压。物料碳酸二甲酯、甲醇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反应精馏塔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设备。

5)加压精馏塔(T4)

反应精馏塔塔顶馏份碳酸二甲酯与甲醇的共沸物经冷凝进入加压蒸馏塔加压分离。塔内塔底操作压力为1.0Mpa,塔顶为1.1MKpa,塔底操作温度为150℃,塔顶为110℃。物料碳酸二甲酯、甲醇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碳酸二甲酯精馏塔属于甲类火灾危险设备。

6)甲醇回收塔(T2)

T1塔釜馏份丙二醇、甲醇经泵送至甲醇回收塔中,塔内操作温度为86.7℃,常压分离。塔顶馏份为大部分回收的甲醇,甲醇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甲醇回收塔属于甲类火灾危险设备。

7)碳酸二甲酯精馏塔(T6)

加压精馏塔塔釜所得的碳酸二甲酯粗品进入产品精制塔,塔底操作温度为100℃,塔顶为90℃,常压分离,从塔顶获得高纯度的产品碳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碳酸二甲酯精馏塔为甲类火灾危险性设备。

8)丙二醇精馏塔(T5)

T2塔釜馏份进入丙二醇精馏塔中进一步提纯丙二醇,经精馏后塔顶得到联产品丙二醇,丙二醇为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丙二醇精馏塔为丙类火灾危险性设备。

9)常压精馏塔(T3)

加压精馏塔塔顶得到的甲醇和碳酸二甲酯共沸物经冷凝后进入常压精馏塔,塔釜得到馏份甲醇,塔顶得到甲醇与碳酸二甲酯的共沸物。塔内操作温度为65℃,常压。因甲醇,碳酸二甲酯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故常压精馏塔为甲类火灾危险性设备。

②热交换设备

该工程各类热交换设备17台。根据冷换设备内的介质、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不同,其火灾危险性的大小亦不同,火灾危险性均在丙类以上。操作介质为甲醇、碳酸二甲酯的设备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设备。

③压缩机、机泵类设备

在45台(套)机泵中,水泵2台,真空泵5台,催化剂泵5台,二氧化碳泵4台,其余为环氧丙烷泵、甲醇泵、丙碳泵、丙二醇泵、碳酸二甲酯泵等,占泵类设备的64%。以环氧丙烷、碳酸二甲酯、甲醇等低闪点的物质输送泵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属甲类火灾危险性设备。

④氨制冷机

氨制冷机内的介质氨为乙类火灾危险性设备,氨制冷机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设备。

⑤容器类设备

该装置设有各类中间罐、贮槽,如分离液罐、粗酯罐、环丙计量罐、回收液罐、塔釜缓冲罐、进料罐、中间产品罐、回流罐等,其中储存介质为碳酸二甲酯、甲醇、环氧丙烷的贮罐、贮槽为甲类火灾危险性设备。储存介质为丙二醇、碳酸丙烯酯的贮罐、贮槽为丙类火灾危险性设备。

⑥燃气导热油炉

DMC和PC装置的高温热媒采用220~240℃导热油。由于燃气是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设备,如果发生泄漏,则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同时具有中毒的危险性。燃气导热油炉属于甲类火灾爆炸危险性设备。

⑦压缩机

二氧化碳压缩机超压运行设备破裂,超温运行使机体转动件烧坏,以及设备泄漏会发生中毒甚至窒息。

⑧罐区储罐

该工程罐区设有原料及产品储罐13个,储罐名称及类型见表2。因罐体也是事故多发部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罐体变形过大则影响强度,腐蚀过薄甚至穿孔、焊缝开裂、密封损坏等因素都是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罐体防腐层局部受到损坏,个别地方腐蚀加剧,造成穿孔跑料或形成裂隙跑料。

罐体保温层破坏,失去保温作用,同时在破坏处则容易进水,又可加快保温材料的溶解、粉化和老化。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如发生断裂松脱,影响雷电通路,或土壤电阻增大,影响雷电流散,则可能在雷雨季节遭受雷击,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如果储罐的接地不好,则可能因雷电引起静电感应,形成火花根源。

表2储罐储量及类型

⑨电气设备

任何电气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往往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电气设备防爆性能是保证电气设备的本质安全的最基本要求。

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规定,装置生产框架区、罐区泵房、罐区、棚区、车间泵房所在区域应为2区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内电气设备与电缆敷设的防爆设计与施工应满足规定要求。

(3)生产装置火灾危险性

根据对装置生产所用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在工艺生产过程中,物料大多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主要生产设备为甲类火灾危险性设备。当反应温度达到或超过其自燃点,或生产过程中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就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3.1.1条对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原则,碳酸二甲酯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

(4)装置区爆炸性气体环境分区

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泄漏,就会在装置区作业环境的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因此,装置区域内大部分属于爆炸危险环境。根据本装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第2.2.1条对爆炸性气体环境分区划分的原则,装置生产框架区、罐区泵房、罐区、棚区、车间泵房所在区域应为2区,既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设计者应根据2区爆炸危险环境进行电气防爆设计。

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第2.2.3条对爆炸性气体环境释放源分级的原则,生产过程中,产品罐装处为第一释放源。第二释放源存在于反应器、塔类设备的不严密处,原料、产品、燃料气输送管道的法兰、阀门、管道接头处,泵类设备的密封处,安全阀、排气孔、取样点及其它孔口处等。

2. 电气伤害危险性分析

(1)电气伤害

电伤害是电能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电气伤害事故以触电伤害最为常见。该工程新建一个6kv变电所,内设6/0.4KV变压器一台,负责380V用电设备供电。6KV供电电源由总厂6KV高压配电室供给。车间内配电由配电室以放射方式向各用电点供电。用电负荷按2级考虑。电缆集中的地方采用电缆桥架,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现场不设起动设备,只装设防爆按钮。主要电气设备见表3。

表3电气主要设备表

如果与生产装置配套的各种类型的配电柜、电气设备、电器开关、电缆桥架因接地、接零或屏护措施不完善,耐压强度低,耐腐蚀性差等原因,就会造成漏电和触电而导致伤人事故。由于化工企业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及易爆等特点,生产系统具有连续性而又相互制约,任何电气方面的事故往往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且发生事故影响面广,损失严重。因此,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是实现电气本质安全,防止电气事故的根本。

(2)雷电伤害

装置区内生产设备布置集中,反应精馏塔、常压精馏塔、碳酸二甲酯精馏塔、丙二醇精馏塔等设备高度在30米以上,同时,装置区内有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换热器、储罐、中间罐等。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防雷分类标准,本装置区内建筑物应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较高构筑物、生产设备在雷雨天存在着被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的危险。由于雷电具有电流很大、电压很高、冲击性很强的特点,不但可损坏生产设备和设施,造成大规模停电,而且会导致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

(3)静电伤害

在装置区内静电伤害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静电是爆炸或火灾事故的引发源之一。在生产设备上,在物料输送管线中,在储罐内部都有产生静电电荷积累的可能。尤其在液体、气体等物料的输送管线,在注入、喷入和流出等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导体或其它导体时,以及接地的人体接近带电的物体时,均可能产生放电火花,导致爆炸或火灾。另外,静电也可能给人以电击,造成操作人员紧张,妨碍生产,引发二次伤害事故。

3、高处坠落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的规定,凡是坠落高度高于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由于本装置中的塔类、换热设备、各类储罐以及各种阀门、管线或者立式安装、或者高位卧式安装,操作工人需要定时巡视检查,或者进行阀门变换操作,化验工也需要定时到各取样口取样,因此,需要上钢梯、走平台,跨越管线,处于高处作业状态,存在着高处坠落伤害的危险性。

4. 机械伤害

本装置物料为流动性液体和气体,均采用管道输送,其原动力为压缩机及各种形式的泵、电动机。在泵与电动机的联轴器等传动装置处存在着机械伤害的危险,在运行中人体或人体的一部分一旦进入运行的机械部件内,则可能受到伤害。

三、结束语

二氧化碳的危害范文4

大气污染物根据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按具体形态可分为颗粒物:包括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粉尘;硫氧化物: 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碳的氧化物: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臭氧:最强的氧化剂;碳氢化合物: 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多环芳香烃(PAHs)等,在多环芳香烃中最为重要的是苯并(a)芘。

大气污染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危害。

对植物的危害:高浓度污染物成分(如 so2、o3等)侵入植物体后,向海绵组织细胞扩散,进入栅栏组织破坏叶绿素,使叶脉和叶边褪色,组织脱水坏死,叶片脱落,导致产量的明显下降,甚至死亡。在低浓度长期影响下,大气污染物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时还表现出与高浓度类似的症状,如叶片褪色变黄。有时植物并不表现出对污染物的受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经受到影响,造成植物生理上的障碍,从而导致生长受抑制,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此外,受大气污染还使植物抗逆性能降低,研究表明凡是受大气污染重的地区,植物病虫害发生都比较严重。大气污染对林业的危害也相当大。光化学烟雾对植物的危害在美国曾遍及27个州,洛山矶光化学烟雾波及100km以外,2000m高山的松树大批枯死。柑橘严重减产,葡萄小而不甜,蔬菜无法食用。因大气污染使树木生长不良、寿命缩短的现象普遍存在。

对动物的危害:大气污染严重的时候,家禽家畜等动物直接吸入大量的污染物,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大量死亡,如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首先发病的是参展的350头牛,其中66头因呼吸系统严重受损死亡。还有日本上野动物也曾因为大气污染严重使养鸟大批死亡,死亡鸟的肺部有大量的黑色烟尘沉积。此外,大气污染物通过降雨降到土壤和水体中,进入食物链,在植物体内富集,草食动物食入含有毒物的牧草之后会中毒死亡,美国阿那空铜矿冶炼厂排出的大量含砷废气,污染周围的牧草,致使24公里内的马、牛、羊等家畜大量中毒死亡。研究还表明,污染的空气使动物的体质变弱,如鸡在粉尘污染的空气中很难长;蚕吃了带粉尘的桑叶生长缓慢,产丝量下降。

对人体的危害:大气污染物质可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上的毛孔和饮食进入人体,其中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是主要的途径,危害也最大。污当然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有各种各样,由于大气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的不同,以及每个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不同,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就必然不同。在高浓度大气污染屋的作用下,短时间内就可以造成人的急性死亡。相反在低浓度污染物长期接触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物的慢性危害或远期危害,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有些危害要到后代的身上才表现出来,所以,往往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出现发病症状的时候,常常为时已晚。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三种。主要能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甚至肺癌。

对非生命物质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非生命物质损害从20世纪初开始被发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损害程度越来越重。大气污染对金属制品、纺织品、皮革制品、油漆涂料、纸制品、橡胶制品和建筑物等都能产生腐蚀作用,缩短使用年限,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而对某些人类著名的文化遗址遗产的损害是无法挽回的,如英国的北京故宫、慕尼黑古画廊、白金汗宫等著名建筑遭受到大气污染的严重危害。

各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

煤烟

引起支气管炎等。如果煤烟中附有各种工业粉尘(如金属颗粒),则可引起相应的尘肺等疾病。

硫酸烟雾

对皮肤、眼结膜、鼻粘膜、咽喉等均有强烈刺激和损害。严重患者如并发胃穿孔、声带水肿、狭窄、心力衷竭或胃脏刺激症状均有生命危险。

略超大气污染允许深度以上时,可引起红血球碍害等慢性中毒症状,高浓度时可引起强烈的急性中毒症状。

二氧化硫

浓度为1-5ppm时可闻到嗅味,5ppm长吸入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肺疾病。重者可引起反射性声带痉挛,喉头水肿以至窒息。

氧化氮

主要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中毒的特征是对深部呼吸道的作用,重者可臻肺坏疽;对粘膜、神经系统以及造血系统均有损害,吸入高浓度氧化氮时可出现窒息现象。

一氧化碳

对血液中的血色素亲和能力比氧大210倍,能引起严重缺氧症状即煤气中毒。约100ppm时就可使人感到头痛和疲劳。

臭氧

其影响较复杂,轻病表现肺活量少,重病为支气管炎等。

硫化氢

浓度为100ppm吸入2-15分钟可使人嗅觉疲劳,高浓度时可引起全身碍害而死亡。

氰化物

轻度中毒有粘膜刺激症状,重者可使意识逐渐昏,虽直性痉挛,血压下降,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氰化物中毒后遗症为头痛,失语症、癫痫发作等。氰化物蒸汽可引起急性结膜充血、气喘等。

氟化物

可由呼吸道、胃肠道或皮肤侵入人体,主要使骨骼、造血、神经系统、牙齿以及皮肤粘膜等受到侵害。重者或因呼吸麻痹、虚脱等而死亡。

二氧化碳的危害范文5

中国煤矿百分之90为井工开采,在煤炭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生产性粉尘,包括煤尘、混合性粉尘、岩尘、生产性毒物,包括三硝基甲苯、铅、苯、砷化氢、汞及其化合物等、有害物理因素,包括地温与高温、噪声与振动、放射线等、有毒有害气体,包括沼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磷化物、不良气象条件,包括通风、采光、照明、气温、湿度、风速、水质,包括矿区水源、工业用水等职业危害因素。造成了部分作业人员患有不同程度的矽肺、煤工尘肺、职业中毒、中暑、放射性疾病、局部振动病、噪声聋等职业病。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主要是减少或消除煤尘、硫化氢、一氧化碳、砷化氢、苯、氨、磷化物、汞及其化合物、放射性、地温与高温、振动与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来源:文章屋网 )

二氧化碳的危害范文6

对人体有害。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烟称煤烟。由于煤炭的质量,种类及燃烧不完全等原因,大气飘尘中煤烟约占的含最为百分之三十 ,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煤烟影响大气的透明度,对人体有直接的危害作用。最常见的是“中煤气”,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炭在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释放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气体,最容易引起中毒。 煤烟中还含有强致癌剂苯并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较大。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每日安排

下一篇讲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