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改造意义范例6篇

农网改造意义

农网改造意义范文1

一、××县基本概况

××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高原,东经98°45''''~99°34'''',北纬26°53''''~28°02'''',全县总面积4661km2。××县地处三江并流腹心地带,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三江褶皱带中段,地势北高南低,澜沧江自北而南纵贯全境,东部为云岭,西为怒山山脉(碧罗雪山),这些山均属横断山纵谷地带、山高坡徒、谷深。全县最高山峰位于本县西北部的角莫西山,海拔4880m,。最低处为中路,海拔1486m。高差达3400m,海拔3000m以上的山峰共164座。

××傈僳族自治县县辖七乡三镇,共79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数149717人,总户数35012户。县内世居民族主要有:傈僳、纳西、藏族、白、汉、普米、回等19种民族,其中傈僳族占全县总人口数的59%。

二、电网建设、农网改造情况:

至2008年末,××县10个乡(镇)全部通电,通电率100%,81个行政村有16个未通电,19.7%未通电。全县城镇和农村居民总户数35012户,已通电户30173户,户通电率86%。尚有4839户未通电。

××县自2000年开始实施城网、农网改造工程,至2008年底共计完成情况为:

1、110kv线路工程193.9km,投资6850.00万元;(公司贷款投资)

2、35kv线路工程5.91km,投资89.00万元;

3、10kv线路工程158km,投资900.00万元;

4、400v/220v线路工程164km,投资919.98万元;

5、台变工程15300kva,投资1101.60万元;

6、一户一表工程10307户,投资618.42万元;

7、无电村通电工程465户,投资890.00万元。

以上七项共计投资为:11369.00万元。

2009─2012年电网建设、农网改造投资规划

1、110kv线路工程32km,投资1280.00万元;

2、35kv线路工程43km,投资860.00万元;

3、10kv线路工程13684.9km,投资31320.90万元;

4、400v/220v线路工程8339.9km,投资62548.51万元

5、台变工程31065kva,投资2292.12万元;

6、一户一表工程25334户,投资1275.90万元;

7、无电村通电工程4839户,投资12266.57万元。

以上七项共计投资概算为:111844.00万元。

三、电网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电网等级偏低,设备老化严重,服务水平低。由于我县地广、人稀、村镇分散,偏远农村供电体制不顺,致使供电设备严重老化而无力维修,导致许多农村曾通电现在又处于无电状态。

2、抵抗灾害能力弱。高原气候和农户居住分散和以前实施的供电工程老化,使得供电设备抵抗灾害的能力非常弱,供电时断时供现象频繁,给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3、建设任务重,难度大。据调查我县还有19356人处于无电状态,解决这此地区电力建设任务重,难度大。

4、八年中实施的农网改造项目使农村电网降低了网损,理顺了农网改造地区用电管理体制,农网改造地区行的“三公开”、四到户”、“统一”管理模式,提高了农网改造的区域农村用电的质量,降低了农户负担。由于我县地广人稀、农户居住分散,已实施农网改造的地区都是农户较为集中的村镇,而偏远无电、缺电地区还未实施农网改造,这些地区的用电问题需丞待解决。

5、由于我县财政十分困难,工程建设资金无法筹措,项目配套资金无法解决。农网改造工程起点低,工程项目资金投年均投资少。

农网改造意义范文2

在我国,农业要发展,电力需先行,新农业的发展建设在召唤新农电。我国的农电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走过了许多年,并有效的遏制了以前的乱加价、乱收费、乱摊派的“三乱”问题和权力电、人情电、关系电的“三电”问题。还有用电秩序乱、设备状况和电工的素质差、供电设备出现问题时维修困难、人民群众用电困难、电费收缴难等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尤其农村电力管理体统更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针对农村用电发展的战略,重点提高农村用电技术设备及质量。实现优化结构、合理布局、高供电质量、低电能损耗的农村电网新系统,为“三农”提供有力的电力保障。但是新体制下的农业用电由于多方面原因,在用电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供电所管理制度的创新做简要论述,并提出如何加强我国农村电力管理的措施。

二、当前电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们工作生活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电力部门的供电量越来越大。但是发电设备发电需要消耗能源、增加经济支出。目前在我国农电管理中由于缺乏强大的经济后盾作为支撑,有心无力,导致许多新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当前我国农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农电企业资源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电网的技术装备水平距离可靠、优质供电的标准相差甚远。但是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旧的电网系统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前新农村工农业的发展用电需求,而且电力的供应量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旧的农业电网在改造时由于资金问题,未能将所有农网全部改造,尤其在农业电网整改结束之后,许多新增加用户报装没有资金来源,而农电企业又不能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行解决此问题,所以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另外,由于旧的农网改造是按照当时农村的用电水平进行设计的,以至于后来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后,用电量呈上升趋势走向时,农网的改造就显得尤为滞后,农网的改造质量差、线径细,配变容量小等问题应运而生,遇到用电高峰期时就会出现电压低、农民用电难、经常出现农村停电的现象。但是由于农电企业无能力承担建设投资,所以农村电网重新铺设和改造基本是不可实现的。资金不足所以导致农电企业资源动力不足。

2.农电企业网络科技无长效的投资机制,影响农网的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部分农电企业的发展,缺乏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健全的机制体制保障。在旧的农网改造工程结束之后,因无持续的资金投入,加上农电企业缺乏自我积累发展的机制,因此出现建设和改造资金短缺现象。农业电力网络科技的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并未完善和健全,在农业电力网络科技等各方面没有将其的积极性和优势充分调动发挥出来,在农网系统生产运行和建设运营中存在着的热、难点问题开发研究的较少,使得部分难点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3.农电的安全生产和农村用电无有效控制手段

农业电力网络的安全管理不稳固,对职员的设备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因为农村的电力网络整改并不彻底,而且农村用电点多、面广、线长,与城网相比设备的安全性能较差。还有农村电网进行整改之后,农村的电力资源维护的界限并不明确,因此加大了农电企业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导致一系列的服务性的矛盾和问题出现。

三、加强我国农村电力管理的措施对策

1.增加农电企业低压电网建设的资金投入

为了适应新农村的建设需求,农电建设应该超前发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重点进行低压电网的建设。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电压的合格率,减少线损等。“十三五”期间,国家计划投入1.7万亿用于配电网建设,配电网迎来了黄金建设期,配电网建设将以此为契机,完善配电网各等级设备,保障农业电网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满足农业电网可持续发展。

2.加大对农业电网科技改造的投入

面对农村电力管理出现的突出问题,要加大对农网的改造和升级,对原有线路中老化的高压和中低压线路全面改造和升级。在改造时,为消除安全隐患,调换掉全部的架线、线路不规范的电线杆,需要在农户家设立的电线杆,一律换成水泥材质的水泥杆。

3.以人为本,依靠员工素质提升企业品质,打造一支高素质农业电力管理团队

对农业电力企业员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贡献社会观念的培养。在企业内部多开展员工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以岗位练就精兵,以工作带动学习、以考试促进学习、以学习能力差的进行淘汰原则,成立一支适应农电企业发展需求、思想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团队,为农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并且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使用和安排的动态管理机制,以优化农电企业内部人才结构,满足岗位需求。另外,农电企业内部进行奖惩制度,对那些表现优异、服务好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种关心、爱护、勇于奉献的舒适氛围。

4.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农业电力企业应该更进一步深化对供电的服务意识,并对服务行为进行规范,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对农电企业的员工尤其是基层的各位员工贯彻承诺服务、优质服务的理念,以达到提高电力职工服务意识的目的。对农电企业服务窗口进行规范建设,为农电企业整体的规范化管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可以树立先进供电所和优质服务的典型。在与客户的沟通中体现出优质的服务,做到让客户满意。另外,还可以对不同需求的客户进行针对性的个,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5.对农电企业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农电企业应该对人才机制进行完善,科学安排人才资源,以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人才的管理也应该转变观念,重视人才的知识掌握。用竞争机制选拔人才,并对各岗位所需人才制定责任目标、任职条件等,努力为企业选拔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提升农电企业整体员工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农网改造意义范文3

关键词:农电营销管理;电力企业;电能计量;解决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农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农民的经济水平提高带动了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农村用电量持续增长的态势下,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电力供应工作中,电力营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服务中发挥的作用也很明显,因此优化农业营销工作,探究制约其发展的问题继而寻求解决之策略可谓意义非凡。

二、现阶段农电营销管理工作的现状

农村电网的整改工作一直是在大力进行,新时期的农电营销工作虽然较之以往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然而“革命之路”漫长,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农电营销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1.对电力营销观念较为薄弱,服务意识不强

优质服务在农电营销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电力服务公司如果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时刻注重服务态度服务品质的提升,那么必将直接提升顾客好感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而农电市场主要指县级以下的用电客户和供电服务构成的网络系统,基本上都是由乡镇电管员或改革前的村电工组成,尽管上岗前进行了技术培训,但在素质上与城市供电员工存在一定的差异,跟不上管理和服务要求。整体对电力营销的概念认识不足,对于“服务”这一概念的理解有所欠缺,限制了农电营销的发展无法有效地开拓市场。另外,由于缺乏系统的、定期的培训,造成部分员工职业技能有所欠缺,日常生活中的用电故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这也大大影响了居民的用电体验。

2.资金投入不足,农电营销体系不健全

通常供电线路长,供电半径大,供电电压低,导致单位电量投入成本较高,供电成本远远高于城市用电。由于农村电网建设缺少国家资金投入,长期依靠地方政府和农民筹资,使得农村电网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这大大阻碍了县级及乡镇电力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基层供电所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开票、报表打印等工作,但是农电营销系统还不完善,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程序复杂,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制约了农电营销的精准化发展,与之配套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也有待提升。

3.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风险

①技术风险。基层电力企业大都利用现代科技建立了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电力营销的工作效率。然而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应用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加之缺乏主动去调整和改善,农电营销信息管理系统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阶段之中。

②误操作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③违规操作风险。操作人员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三、优化农电营销管理的有效策略

1.增强服务,树立现代化的营销理念

意识是行动的前驱,只有工作意识上去了才有可能促成积极的行为,应该强化电力工作人员尤其基层电力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农电营销服务更加精准化。①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以服务承诺为牵动,以示范窗口为龙头,牢固树立“精益服务”意识,积极践行“你用电,我用心”的国网公司服务理念。②推行主动服务和跟踪服务模式,业扩报装服务、收费等服务的“一条龙”“契约式”服务模式,全口径实施标准化服务。③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建立“三全”(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快速服务反应机制,建立“定期联系机制”。

2.加强农网改造,完善的农电营销管理体系

农配网的改造工程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增加资金投入,按照轻重缓急的实际,着力解决电网构架存在的薄弱环节来保证10KV主网架的科学合理;强化农村电网的低压改造工程,按照农配网技术导则的要求,加大低压线路和用户接户线改造更换力度,保证用户末端电压质量符合要求;做好电网负荷的季节性实测工作,适时掌握低压供电质量,满足农村电力客户季节性用电的要求。

3.加大监督与宣传,建立精准化的风险预控机制

努力加大电力法规、电力知识的宣传力度,保证居民正确认识用电规范,杜绝电线电缆乱拉现象,争取在宣传中获取广大关系层的最大理解与支持。同时,建立与现代电力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加强宣传,从而更好地促进农电营销工作的开展。另外,在风险预控机制方面注意以下几点。①强化系统的软硬件设施。②强化营销安全风险防范体系,更是要加强对风险预测结果的分析、考核,加大结果反馈力度。③加强用户的用电安全检查,并强化电力营销中的合同意识。

4.强化培训,注重农电营销的人员管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有了完善的农电营销管理体系,具体的电力服务工作还需要人去完成,推进农电营销管理也不例外。首先,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技能的基本途径。应不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提高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保证最终能够为农电用户逐渐增长的需求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其次,还应该加强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和“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为农村居民服务。最后,加强对农电员工职业道德的建设力度,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来开展,还可以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树立工作典型来鼓舞士气。

四、结语

总之,农民问题无小事,在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地区电力营销工作对于国家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广大基层电力部门工作人员务必在日常工作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强化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加强农村配电网的规划和改造建设,规范和提升基层电力员工的营销管理水平,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服务大众相契合,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以促进农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微.农配网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90.

[2]匡湘江.农电一体化后的农电营销管理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74-74.

[3]卢忠形.浅谈农电营销管理问题[J].大科技,2015,(8):53-53,54.

农网改造意义范文4

关键词:推动农村电网建设创新农网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s ceaselessly, the problem of rural electricit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afe use of electricity will be with the rur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creases become to affect the rur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major hazard ( safety ).

Key words: driv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lectrified wire netting; innov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三农”工作一直是全党和各级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为各行各业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农村电力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六五”期间,国家提出对农网进行恢复性改造。重点改造了设备陈旧和危及安全的供电设施。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电网比较简陋、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高的问题。但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电网建设不发达有着重要关系。因此。不断加大农村电网规划力度和资金投人。既是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不断强化农村经济竞争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有力推手。

一、我国农村电网发展现状

1、农村电网概况

我国农村电网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比较大的时期:即改造前和改造后。改造前,我国农村电网覆盖面积大,存在不少问题。如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且分散、配电变压器距离供电点离负荷中心较远、变压器在用电高峰时期过载严重、线路跳闸次数较多、用电设备陈旧、农村用电人员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问题突出等。近几年来,国家开始大范围的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善工程、维护工程及户户通电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使得农村电网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线损率大幅下降,农村安全用电水平提高。当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工作对电力发展的新要求,国家开始积极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由单纯增加供电能力向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广大农村的电能应用空间及应用水平转变争取实现农村电气化县(市、区)的目标。

二、农村电网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村电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电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农村电工杆上作业技能水平差别较大,大部分人员对尽头杆上的材料认不全,只能完成直线杆上工作,仅少部分人员能完成尽头杆上工作。部分一线生产人员由于缺乏练习,大多数不会正确使用电工常规表计。如摇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等。部分电工在配电屏故障查找处理上,50%左右的人员不会根据提示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在处理上,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严格按照停送电要求进行操作。总之,农电人员普遍存在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偏低的状况。

农网重复建设缺少长远、统一的发展规划

农村电网建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统一规划的指导。造成了对于电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没有充分重视。建设过程中只注重了对“老损破危”旧电网的改造,而忽视了电网结构的优化。同时,由于缺乏规划,缺乏统一规划还带来了投资浪费的情况,并且难以满足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对电力实施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的需求。

农网建设资金缺口大,缺少长效、稳定的投资机制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周期一般为3-5年。目前国家限制了贴费的收取,省级电力公司要承担巨大的还贷压力难以拿出大量资金继续向农网投入。而县级供电企业实行的是“保本微利”的经营核定原则,企业利润空间较小,没有自我投资发展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农网建设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回报率低,加上国家对电网投资多元化的一些具体的配套政策没有明确规定对社会上的投资主体缺乏吸引力。此外,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县供电企业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资本运作的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自我筹资求发展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建设资金的短缺成为了制约农村电网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推动农村电网建设

农村电网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建设和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同时,作在电力基础产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国家电力公司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控股型、经营型、现代化、集团化管理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宏伟目标。因此,必须以改造传统技术为起点,以研究、开发高新技术项目为方向,以建设开放型、高水平的技术队伍为基础,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带动战略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

平。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建设符合农村负荷特点的低压配电台区

随着农村配电变压器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多年来影响农网线损的64和73系列配电变压器已经淘汰-应用较多的由S9型发展为s11型。此外,非晶态合金变、干式变和全密封变压器,以其节能、免维护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在一些地区挂网运行:农村供电方式也逐步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2、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确定农网建设技术原则长期以来。

部分单位在农网建设技术标准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农网的建设标准问题|要统一认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力求先进。因此,在农网建设中,要综合考虑建设规模、工程造价、技术标准等因素,注重设备技术含量。制定符合实际的农网建设技术原则。

3、建立和完善农电科技创新机制,要切实加强对农电科技工作的领导。

设立农网科技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农电技术发展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通过建立健全农电科技创新机制。为探索农电科技发展方向。制定科技规划和研究开发科技项目,推动农网技术进步提供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在农电建设过程中不断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力推动农电事业发展。认真分析,深入基层,扎实做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四、精心组织,加强管理,促进农网工程顺利开展

由于农网工程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组建精干的组织机构、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确保工程顺利开展,按期完成。

充分依靠政府、宣传发动群众,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农网工程施工地点大部分地处农村,与农民群众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要搞好农网施工,首先要对本单位职工进行思想动员,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农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使干部、职工团结一致,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同时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由政府指定专人负责协调解决辖区内具体工作,并明确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同时大力宣传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是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减轻农民负担办实事,以提高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减少因青苗赔偿、风水迷信等来自群众的阻力,为顺利实施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健全机构、明确责任,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囊

建设单位要针对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特点,成立相关机构,设置施工质量监督和现场施工检查工作小组,配合监理人员进行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严密的安全和质量保证

体系,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单位要认真制定具体安全措施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同时要严格贯彻执行。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严格执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由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监督人员和现场监理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3、 坚持“全过程管理”原则,做好农网工程的组织和实施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要按照“统一认识、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的原则进行组织和管理,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地顺利完成。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严格按照有关设计规范、行业标;隹和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进行设计。遵循“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组织人员对所有项目进行规划和现场勘测,按照典型设计要求优化设计,并结合地方实际,补充部分杆型,充实典型设计内容。将优化设计方案编制预算后,放入配网管理系统中的项目库,项目计划资金下达后,从项目库中抽取项目进行审查,上报,完成项目立项工作。施工期间,定期召集监理、物资供应部门和施工单位人员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下阶

段时间的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总结:

进一步完善农网网架结构,加强变电所之间的的互供能力,实现环网供电。对上级电网提供有效的支持,提高农村陪电网的转移负荷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将农村电网规划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把农网建成网架结实、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运行灵活、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农村配电网、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0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8

【2】赵会茹,李春杰,李鸿泽.《电力产业管制与竞争的经济学分析[M]》

农网改造意义范文5

一、正确估价我县农网改造工作,充分肯定成绩。

由政府统一规划,农村电网改造是针对广大农村“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具体实施的农村基础建设项目。通过农村电网改造,达到规范农村供用电秩序、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标。县于年启动了第一期农网改造,年启动了二期农网改造,年启动了三期农网改造,即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该工程现正在紧张积极地实施过程中。目前,县农村电网改造已累计下达投资计划31763.9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2537.7万元,其中一、二期农网改造总投资达15837万元,新建了110KV龙潭变电站,架设了110KV线路14千米;新建了等6座35KV变电站,架设了35KV线路81千米;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2135千米、0.4KV及以下线路1534千米;完成户表改造3.74万户。三期农网改造计划投资1.3亿元,目前已实际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木等5个乡400千米10KV线路的架设和改造;完成了等17个乡镇1650千米0.4KV及以下线路的架设和改造;新实施户表改造16289户。

针对我县尚有部分不通电农户的实际,同时。市电力公司的支持下,县还于年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即通过该工程解决偏僻落后地区不通电的难题,实现全县户户通电目标。该项目投资计划2526.9万元,已实际完成投资1316.9万元,按“一户一表、直供直管”要求,一次到位,解决了4103户农户通电问题,基本消除了无电户。

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配合默契,从目前全县农村电网改造实施情况来看。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工作效果较为明显,广大农民群众对此反映良好。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全县现已基本形成了以110KV变电站为支点,35KV变电站为骨架,10KV及低压供电网络为主体的农村电网体系,供电半径不断缩小,电力线损明显降低,农村电网结构日趋合理,全县电力基础得到较大改善,电力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效带动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全面分析我县农网改造工作中存在不足。正视问题。

但由于我县幅员面积广、电力基础脆弱、原有农村电网构成情况复杂以及农网改造时间跨度长等原因,虽然我县农村电网改造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目前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较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存在较多矛盾和问题。县原有农村电力建设主要依靠社会投资,一是原有农村电网构成情况复杂。因此形成了复杂的农村供电管理局面。较多乡镇电力资产既有国有、集体投资,又有农民集资、个人投资,所组成的资产产权不明晰,资产划转和供区移交纠纷多、矛盾复杂。如毛坝、、等乡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体制改革影响农网改造施工进程的情况,甚至改造结束后,县供电公司依然无法正常接管,原管电业主借改造后的优良资产占据着供电管理中间环节,依然按不合理的电价向农民收取高价电费,特别是乡、乡的体制改革问题已成为农网改造中的疑难病症,严重影响了改造施工。

宣传服务工作不力。由于农村电网改造时间跨度长、工程涉及面广,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党委、政府呈现出疲、软、拖、推等现象,甚至认为农网改造单纯是县供电公司的事,要县供电公司负责所有人、财、物的安排和所有矛盾纠纷的处理,极个别乡镇甚至对农网改造工作不闻不问,不了解情况,施工过程中纠纷频出,调解不及时,施工中断,项目单位孤立无助。少数村组干部工作不负责,协调配合不力,县供电公司规划设计过程中,不按实情提供资料,以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档距过长、供电半径过大、供电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部分村民对改造工作不满意。年实施的户户通电”工程中,麻旺镇居然将不通电的长兴村15组整组漏报,让这部分村民至今无电,请麻旺镇政府会后就此事向县政府作书面说明,并自行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部分村民对青苗损失、工程占地、抬杆打洞等方面补偿、补贴政策及村民应尽的义务不了解、不明白,误认为政府和企业要全额补偿,因此影响了配合施工的积极性。

工程进度受影响。由于我县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三是劳动力缺乏。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无力承担抬杆打洞等劳务,特别是交通不便的村组施工成本更高,劳力和经济方面都受制约,改造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施工矛盾较多。部分施工队伍存在不文明施工,四是项目业主对施工队伍的组织、管理、监督不力。不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及村委沟通、协调,不及时兑付村民抬杆打洞补贴和劳务费用,不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加快施工进度,以致施工中矛盾纠纷频发,且得不到及时调处,影响了工程进度。

资金缺口大。由于我县幅员面积大,五、农网改造面广、量大。农网改造点多、面广、投资规模较大,上级下达我县的投资计划根本无法全面完成我县的农网改造任务。因此,部分供电网络无法及时、全面、彻底地改造,这给县供电公司的供电管理、安全用电等方面带来了一定困难和压力。

三、强力推进我县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采取有力措施。

县供电公司龙佑泉副经理就下一阶段工作作了明确、细致、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刚才。即今年12月31日前全县要完成农网改造投资7000万元,全面完成农村户表改造,实现“一户一表、直供直管”为此,要巩固和完善前一阶段农网改造工作成果,抓住机遇,集中一切工作力量,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激活一切积极因素,排除一切工作阻力,全面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明确农村电网改造的重要意义。农村电网改造是一项政府规划、企业实施、农民关注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体现我党和政府关心民众、服务于民的政治任务。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314总体部署的具体体现。同时,农村电网改造也是一个技术改造类的投资大、拉动力强、牵涉面广的经济项目,该项目可解决广大农村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可减轻农民负担,刺激农村消费,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从已经实施该项目的乡镇来看,农村供电质量稳定了供电价格降低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等家用电器成为农村消费热点,部分农户还实现了以电代柴,生产生活逐步电气化,相对改造前电价高、电压不稳、时停时供的电力状况,农村用电量实现了大幅上升。

任何发展领域、任何经济项目事前必先谈电。曾经一度时期,电力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落后的电力基础极大地制约了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想必大家感同身受。就目前而言,县电力事业也只能算“通电”供电质量、保障系数均很低,电压不稳、时停时供、遇风雨就停电已成为广大居民惯定概念。特别是广大农村,很难想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居然还有高达2元/度的民用电,甚至还有不通电的农户,扪心自问,座各位能说没有责任吗?试想你若生活在此环境能保持沉默吗?近段时间,县供电公司正在实施县城的城网改造,因施工需要不时停电本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我也还是听到不少意见,电力公司是怎么搞的天天停电”政府不理事了这样的电力状况也不管一管”由此可见,农村电网改造势在必行,非搞不可。

密切各方面工作配合。工作责任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二是明确责任。没有责任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工作动力,没有工作动力就无法完成预期工作任务。县农村电网改造自年实施以来,已有8年时间了乡镇政府和县府相关部门对自身工作职责应早已心知肚明。但为何在实际工作中矛盾重重,问题迭出呢?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责任感不强,工作作风飘浮,工作措施不力。为此,各乡镇政府和县府相关部门务必明确工作职责,密切工作配合,硬化工作措施,力保农网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各乡镇党委和政府负责农网改造工作的总牵头和总协调,以全面完成“一户一表改造、实现直供直管”为总体工作目标,年底前全部向县政府交账,县政府只认结果,不讲原因。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农网改造工作的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县发改委具体履行县农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项目投资、工作衔接、总体协调等日常事务工作;县经贸委主要负责全县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协调工作,协调处理各乡镇政府在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资产划拨、供区移交等方面矛盾纠纷;县公安局负责农网改造工作中的社会治安维护,打击处理故意阻扰和破坏农网改造正常秩序的人和事;县电视台、报社等宣传部门要加强农网改造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舆论导向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各村民委员会及村组干部要从服务全体村民出发,进一步强化协调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改造过程中劳动力不足问题、青苗损失和工程占地问题、村民集资款项管理问题等,确保所在村组农网改造顺利推进。为了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方便大家查询资料,掌握政策,县供电公司已将《治县完善西部地区农网改造工程实施办法》府发[]47号)自治县农村用电户表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府办发[]23号)等相关文件进行整理汇编,并分发给各位,请大家妥善保管,认真学习。

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针对我县农村办电业主多、电力资产构成复杂、电力体制改革矛盾多的实际,三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各乡镇政府和县经贸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政策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主动地协调处理好供区移交、资产划转工作中的矛盾纠纷,营造宽松良好的农网改造工作环境。农网改造工作中抬杆打洞主要依靠村民尽义务,项目业主适当补贴,乡镇政府及村委会要切实做好这方面政策的宣传解释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针对较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际,各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要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负责劳动力的组织和调动,确保抬杆打洞等工作及时到位。同时,乡镇政府和县供电公司要加强各施工单位对抬杆打洞补贴和农民工工资兑现的监督,确保补贴费用到位,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该工作支持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在实际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但只要我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的服务宗旨去研究和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总会得到合理、妥善解决的常言道办法总比问题多。如村民委员会在收取户表改造集资款项、加强资金管理的同时,也可以适当考虑大家集资共摊孤儿、五保等特别困难群体的费用。如原管电业主在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后的就业问题,可以在乡镇政府推荐、县供电公司考核的基础上,由县供电公司作为农电工择优聘用。如体制改革中电力资产划转问题,可以考虑由原管电业主自行处置废弃资产,变卖残值,以此激励原管电业主对该工作的支持。

农网改造意义范文6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作用

信息是当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和条件,是各级政府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准确、及时、全面地向各级各部门提供信息,是信息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发挥其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体现[1]。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利用农村信息化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打造农业生产活动中产、供、销环节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拓展农产品市场,帮助供需双方有效交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2-4]。

1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也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建设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有利于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有利于缩短城乡之间发展的距离,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推进农村科技、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5]。Www.133229.Com

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化是保证农业科学技术快速武装到农业各个领域的必然途径。农业信息技术作为软支撑部分,通过收集、加工、传递应用各类信息,使硬支撑部分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3]。

3农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连接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农业生产管理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养殖管理等方面。过去农民的种植、养殖,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进行,缺乏市场信息观念。由于信息不灵而盲目种植、养殖、销售,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卖粮难、卖猪难等问题时有发生。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随着农业信息网站的出现,发达地区的农民已经利用网上信息指导种植、养殖,利用网络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开始认识信息的价值,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养殖。由此可见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最优化,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4]。

4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目标。在现代信息社会,农民素质主要体现在接受、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上,谁能最先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谁就能走在市场的前列,就能掌握生产经营主动权。如果信息不灵,反应不快,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遭受损失。高素质经营型农民正是以自身很强的信息意识,不断地搜集、筛选、利用信息,使有价值的信息成为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不断地为自身创造发展机会。农业信息化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农民学习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有助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6]。

5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实现电视网、电话网和电脑网的“三电合一”,农民可以利用这些网络,了解国内外农业、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发展动态。农业信息化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还将促使农村居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革,促使农民由注重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向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转移。

6参考文献

[1] 陶长琪.信息经济学[m].2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 刘丽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主体建设研究[j].理论月刊,2007(11):166-169.

[3] 闵文江,陈保华,侯亮.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j].农业图书学报情刊,2006,18(4):19-20,40.

[4] 谷春梅.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情报,2006,26(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