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范例6篇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范文1

【关键词】现代文学;东北民俗;文化元素;存在形态

在现代文学的作品中对于东北民俗文化的融合主要是在结合当下社会现状和时展趋势下进行的,从而为东北民俗文化发展开拓了新的渠道和发展平台。民俗文化本身就是灵活多样的,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较为强烈的表现力,可以营造时代特点,展示特定的历史阶段意义,传达思想感情等等,能够体现出现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的良性链接和思想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以往东北地区文学创作的落后性和单一性,有效地利用了二者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文化的发展,开拓了东北民俗文化元素新的存在形式。本文以现代文学中东北民俗文化元素的存在形态和东北民俗文化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展开阐述,针对其相应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一、东北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和概述

简单来说,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的宗教信仰,口传文学和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四个方面的。在当代社会不断发展下,也逐渐地对国内的民俗文化提高了重视。但是,关注的方向仍然停留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和文学界的表面化调查,这显然是不够的,对于地区的文化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缺乏开发与探索,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对于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的探求也存在不足之处,其中文化的产业结构转化问题最为严重。所以,需要加强东北文化民俗元素的重视程度,促使现代文学和地区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统称,是一个地区的民间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代表和保留。从大意上来讲,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民众在同一个区域上生活所形成的习惯,往往是普通人们的生活里长期积累下来的民俗习惯形成了非物质文化。民俗文化元素主要展示了大众生活和地区风俗的主要要素,其中涵盖了许多内容,比如,理论民俗、应用民俗等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最重要的是少数专家把地区的民俗特点和生活习惯用科研的态度来调查和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地方的民族文化做全面的调查,掌握民俗资料,进行全方位的整理,再用自身的观点进行全面阐述,把社会功能的探索和其本质特征相结合,揭露地区经过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这为当代社会的长远发展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也方便了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现代文学作品与民俗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其中涵盖了乡土民俗和居住民俗等等内容,在感受东北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时,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入手。比如莫言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作家,其作品内容就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色彩,这也是其获得嘉奖的重要原因之一,莫言作家生动形象的文笔描写把中国的民俗文化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在世界面前,并获得了众多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赞扬,由此可见,民俗文化不仅影响本国发展也同样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不难看出民俗文化的文学价值。在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一系列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民俗文化,涉及的地区也非常广泛,民俗文化描写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读者目光的关键因素。文学的产生是大量经验的思想产物,东北文化的民俗分析也是对于现代文学的分析,因此,在现代文学的创作中,不仅要得到相关部门对民俗文化的重视,还要进行民俗文化元素的保护,以及给予文学作品创作的帮助,来加深读者对于现代文学的深入理解。

二、作为人物塑造辅助要素的民俗文化存在

(一)精神民俗的作用作为展现萨满文化的重要文学作品《科尔沁草原》一书中,充分地展现了其黑色幽默和戏剧的特点。根据故事情节,直观地体现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恶毒刁滑,贪得无厌的性格特点,为了自身的利益,反而将自己的恶行披上“神圣”的外衣,提升自己的地位,借助萨满完成自己的私人意愿。相反,萨满则通过自身的优秀品质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从而使人们感受到当时的部分东北居民的无知愚昧和精神上的缺乏。同样,在《科尔沁前史》中,则是通过骇人听闻的奇人轶事反映社会的封建情形和农民所遭受的穷苦和压迫。将历史浓缩,意义深远。文学作品是民俗文化元素的重要展示,在创作上要考虑到读者对于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符合现代的审美需求,还要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探索,把东北民俗文化的特性和底蕴融合在现代文学里,以达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次化。只有把民俗文化的建设不断深入,才能提升文学发展和成长的空间,从而走进大众的视野。

(二)语言民俗的功能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东北文化中的语言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直观地突出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鲜明的性格特点,使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建设上产生独有的人格魅力。比如在《生死场》中,大多展现了女性逆来顺受的形象,但其本意并非自愿,是当时的社会发展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和良知的泯灭,成为历史进程中的悲剧。由此,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和情节转变本身就带有了衰败没落的暗示,从而在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推动下感受到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整体文章表达的颓废之感。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作者对于失望,没落的情感表达形式,引导读者产生共鸣。由此可见,语言的描述对于氛围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展现历史的沧桑。

三、作为环境描写辅助要素的民俗文化存在

(一)营造氛围,暗示悲剧性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东北现代的作家对于环境描写是比较重笔墨的,但是色调往往是暗淡不明朗的,带有偏向于忧郁的色彩。在描绘东北边地会用极具张力的思维写出特有的苍茫与质朴,强烈地暗示了纷乱时代人物的坎坷人生,有很强的代入感,容易让人产生思维联想,感受当时人物生存的悲惨。在灰暗的色彩下,人物的命运也随之灰暗,剧情矛盾也在逐渐深入。例如:在《生死场》作品中,作者用大量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地主阶级的困难处境和局面的限制,在无奈又没办法逃脱的情况下获取自己的欲望和自尊,文中的罂粟花出现次数较多,代表了罪恶和黑暗,这也暗示了历史的真实性。在以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背景下,罂粟花是罪恶之花的代表,作为历史与鸦片的丑陋连接,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情况。但是,不得不提的是,罂粟也是有双面性的,也同样代表着欲望和堕落,这样就促成了作者笔下的这段历史。因此,这段历史不能以政治和理性的角度去看待,要用感性的角度体验历史的沉重感,作者萧红多次用罂粟彰显历史的必然发生,充分表达了历史的真实性。

(二)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念在社会发展阶段,要以真实层面出发,萧红的作品以角色为铺垫进行叙事描写,通过这个角度展现出一个家族的兴盛和衰落的过程,自己也是身在其中,面对家族的颠覆自身却无力改变,就只能随波逐流了。这种伤感的情感中夹杂着凄凉和无可奈何的困苦,也是当时发展现状中不可逃避的情况,在塑造小说环境的过程当中,金枝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具有真实感的,也有一定的特性。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预见性,她像是在时代中走出来的,颠沛流离地前进,但是,这样的成就不一定是成功的。文章中的主人公一心想走出自己的宿命,却都以失败告终,还是没有逃过命运的前进齿轮,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其次,在作品背景的描述方面,也是互相衬托的关系,人物的悲惨人生和社会的没落同时着重描写,不仅能展现出对人生道理的求知,也会使读者产生对历史发展的思考。作者主要以自身的感情融入其中,用全部的心思展现,使之向读者展示了作品的现代文学和民俗元素的魅力。

元代文学范文2

关键词:多元文化;美术教学;橡皮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48-02

一、搭建多元教学平台

在中学时期,学生的美术素养、综合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往往来自于教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影响深远。需要教师能够认清未来教育发展趋势,通过搭建多元化的教学平台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学习。笔者认为:多元文化的美术教育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习与吸纳不同的文化。通俗而言,当代的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性学习,也不仅仅是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多的是从不同视域来反映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培养出具有包容胸襟和宽广视野的未来发展人才,进而引导学生建构起具有鉴赏能力。橡皮章作为一项新兴的艺术门类,既是新时期创新思维的一个体现,也是外来文化与国内文化融合的一个直接体现。将橡皮章引入中学美术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深入了解,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逆向思维,这对于学生的当前阶段知识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祛,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救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传统美术教育过于放大教师的教学影响,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甚至喊出“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口号。在多元文化的美术教育中,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要以学生为中心,如学生的认知差异与情感、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流行文化等,这都需要美术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的美术知识,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与心理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中学时期的学生大多自我意识较强,喜欢标新立异。不少学生在相互赠送礼物的时候也不忘签上自己的大名,也有的会标记一个特殊的符号作为自己的代表。橡皮章雕刻是众多心手相应的操作技艺里的一个小品种。它体量虽小,却是通过教育的媒介去渗透和影响着那些渴望并践行艺术的年轻心灵。而“心灵”的育化,又正是贯彻当代教育观的一个可言大喻小的核心命题。

三、关注社会文化生活

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直接体现。作为一项艺术科目,美术知识源于生活也要用于生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文化传承(如图1:橡皮章刻新石器时代陶罐)。通过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对于文化的感悟来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技能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多元文化认知。例如我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走出总刻日本动漫 的阶段,让学生用橡皮章的手法去表现身边的生活、人和物,于是学生发起了“为老师刻肖像”的活动(如图2:为思品吴琼老师刻肖像)。紧接着到了一个学期的结束,我在回老家赶集时拍了素材,创作成了橡皮章版画,教师亲手示范的作品学生看了会提高的更快,也更直观。像毕加索那样的大师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不如老师直接示范效果好,以下是我在平谷春节赶集时拍摄的素材创作的橡皮章(如图3:卢燃《赶集》系列)。让学生认识到印章对于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橡皮章作为版画界的一个小品种,一样能够发挥出美学传播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经历,还能够通过橡皮章的雕刻、印章的运用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丰富学生的交往途径,对于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于美术文化的创新、发扬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文化生活在提升学生美术综合认知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四、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也是多元文化精神的基本体现。在橡皮章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例如运用“你好,橡皮”这一招呼性称呼来引导学生对橡皮章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线条、不同留白所表达出的不同效果,还要鼓励学生善于通过阴刻或阳刻的对比来体会雕刻的内涵。让学生能够在简单的雕刻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美术认知技能。另外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制定一定的奖励机制,例如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让学生的作品登上艺术殿堂,让艺术展览成为大家了解艺术、感受艺术的重要途径。还可以对于学生创作的经典图案申请专利保护、进行美术评选、参与美术投稿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艺术也会有新的认知,对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会有自己的深层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于未来人才综合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技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树立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教学中不仅要做好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要通过美术教育,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与多元文化态度。橡皮章作为一项新兴的艺术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利用,让他成为提升学生美术技能的基本手段,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梯。

参考文献:

[1] 格宁・D・兹拉特基斯 《创意橡皮章实验室》.

[2] 唐鸣岳.《承上启下.版画实验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

元代文学范文3

>> 从传统到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元素 从传统到现代的涅 从传统到现代的衍变 从传统到现代――谈声乐演唱方法的嬗变 英国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突破之路 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的分化与变迁 普育: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 绿色产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 中国商法的轨迹:从传统到现代 从传统农夫到现代农民的角色转变 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教育的角色转变 从传统到转向现代:中国“海派”绘画的现代性取向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 从传统到现代:实现党的执政理念与模式的根本转变 从传统农庄到现代城市社区转型的曲折历程 从传统到现代:《赵氏孤儿》当代阐释中情与理的转换 从传统到现代: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生成与变迁 英语听写:从传统模式到现代课改的蜕变 孙瑞哲:重构从传统到现代的体系化优势 清末新型知识群体: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5}王彬彬:《文坛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当代三大文学论争辨析》,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第3-22页;王朔:《我看金庸》,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1-78页。

{16}赵勇:《什么时候读金庸》,《文学自由谈》2006年第3期。

{17}{19}{22}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166页、第160-162页、第160页。

{18}{20}赵勇:《为什么喜欢读路遥》,《书里书外的流年碎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2页、第83页。

{21}赵勇:《今天我们怎样怀念路遥》的网络跟帖,http:///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62739&Post

ID=11806739.

{23}戴锦华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137页。

{24}黄书泉:《文学消费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以〈平凡的世界〉为例》,《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1期。有关“恒态经典”和“动态经典”的论述可参见[加]斯蒂文・托托西著,马瑞琦译:《文学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大W出版社1997年版,第43-44页。

{25}{26}赵毅衡:《两种经典更新与符号双轴位移》,《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

{27}[英]约翰逊著,李赋宁、潘家洵译:《〈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见杨周翰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元代文学范文4

1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荣的状况

古代先民在西域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多元宗教信仰在此和谐共处、多元文化蓬勃发展、民俗文化和经济文化类型多样化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与古代先民之间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密切相关,这种交流与学习对西域多元文明的兴盛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2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能够并存共融的原因

2. 1 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的交融提供了良好空间

从外部自然地理环境看,西域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古代中西沟通必由之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联系中原与中亚、西欧的交通要道,是东亚、西亚、南亚、北亚文化的结合带。东西方交通网的延伸,使得东西方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从内地自然地理条件看,南北疆大漠戈壁之间遍布诸多绿洲,附近地区一些广阔草场,决定了游牧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和诸多城邦国文化在此交融交汇,说明了西域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在此交融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 2 多种族、多民族在此频繁迁徙与定居给多元语言文化学习交流与吸纳提供了良好机会

西域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我国历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不仅西域本土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也引来周边其他民族迁徙至此定居发展。虽然不同民族在此有冲突甚至战争,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和谐发展仍是历史主流。多民族在西域频繁的迁徙,民族融合使西域本土语言文化在吸收外来语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整合,形成西域独特的多元语言文化生态景观。

2. 3 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由于西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世界影响深远的四大文明即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对西域产生过重大影响。此外,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西域,成为了东西方宗教传播和汇聚之地,出现了不同民族信仰不同或相同宗教、同一民族信仰不同宗教等多种情况。这些情况都表明,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3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共存共荣现象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古代西域先民在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知识信息相对封闭、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多元文化和文明,这与古代西域先民对各种文明采取一种包容心理,善于通过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不同文明的精华为我所用有着必然联系,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中英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世界先进文化、思想理念,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英语是当今国际通用语,古代西域先民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融现象对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英语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

3. 1 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思维认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人类的思维认知在语言的形成与文化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了思维,就要创造语言和文字来表达。不同的语言特征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语音符号系统,它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认知和描述客观世界,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与文化互为表里,密切联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达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内核与灵魂,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

古代西域各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各种事物的长期观察、思考,用语言进行表达或表述,创造了多元语言文化,并通过对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交流与吸纳,从不同文明中吸取智慧,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和认知英语学习中语言、文化与思维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加强英语语言、文化与思维训练的同步学习与提高。

3. 2 教育学生高度重视英语学习中多元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多元文化是人类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必须全力保存。

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其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思维,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对别国的多元文化进行认知、了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对之进行思考反思,通过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

3. 3 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吸取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

元代文学范文5

(一)发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深厚的文化底意蕴,同时为国人的性格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加强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首要目的就是加深大学生对传统孝文化的了解,并且提升孝道水平。一个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家庭和宗族关系,而孝道就是维系家庭和宗族关系最基本的伦理精神。孝道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从客观上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果每个国民都能有爱国心,民族团结、和睦就能更长远,民族凝聚力就会不断加强。

(二)加快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促进其健康成长。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略有下降,部分大学生的家庭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模糊。我们在当代重申孝文化,是因为孝道的深层内涵就意味着责任感,孝道对于责任意识的培养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加强孝道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修养,而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孝道教育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孝观念的增强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孝的更深层次含义是爱国,孝是祖国和谐统一的精神源泉,对促进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人来说,爱国家与孝顺父母是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把对父母和家庭的爱转化为对家乡和故土的爱,进而转化成对祖国的爱。爱国主义正是从孝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孝行中开始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促进和谐家庭氛围形成,构建和谐社会。

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最直接目的就是希望提升大学生的孝道水平,使大学生能够孝顺和尊敬父母,能够理解和体谅父母,从而使家庭成员之间和谐亲密,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和代际关系氛围。而社会是由数千万个小家庭构成的,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够做到爱父母、爱家人,整个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就自然而然形成,社会风气必然会稳定、健康,更加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随着多元文化背景的发展,西方价值观会无形地渗透进来,西方国家正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所谓的西化,他们企图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手段将自己的价值观渗透到我国意识形态中,以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日渐淡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大学生孝道教育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方向和旗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坚持科学的孝道教育原则。

首先,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的前提下,要允许多元文化的流入,批判性地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其次,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孝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同时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教育方法和理念创新。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尊重个体选择。

(三)学习借鉴优秀的孝道教育经验。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就文化的丰富性和科学性来说,我们与发达国家是无法比拟的,发达国家在孝道教育上具有独特和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这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如新加坡孝道教育的纲领性和法制化,韩国孝道教育的体系的完整性及措施的积极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孝道在国家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政府要制定强化孝道教育的措施,并在推动孝道教育在学校、社会、家庭中顺利实施的过程中发挥带头和领导作用,同时重视孝道教育制度化和法治化,用法律的强制力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孝的规范能得到保障。

(四)优化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环境资源。

孝道教育环境指对孝道教育活动赖以进行的环境及能对孝道教育对象思想形成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一切外部环境。对孝道产生影响的环境很多,包括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还包括家庭和学校环境。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国外多元文化和传统文化都会对孝道环境产生影响,多种文化共同影响我国孝道教育环境,使得孝道教育形势比以前更加多变和复杂。当下,我们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存在的可能性,整合和优化资源,为孝道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元代文学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趋势 多元化 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98-02

据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之多,比2007年增加了64万,再加上2007年尚未实现就业的大学生,使得2008年要实现就业的大学生超过了600万人。在这个复杂的就业环境中,文科类大学生无疑将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现实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选择了多元化的方式,无论是从就业行业、单位性质还是期望薪资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在这一趋势中文科类大学生实现就业的新方式、新趋向也日益显现。

1 文科类大学生就业趋势多元化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文科类大学生就业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有多少种就业方式,高校毕业生就可能有多少种就业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文科类大学生就业趋势的多元化现象,我们对连续四届文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做了跟踪统计,见表1: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文科类大学生就业去向的嬗变:

1.1 从行业来看,文科类毕业生就业范围在不断扩大

图表只是简单分析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教育、文化艺术、科学研究、国家机关、金融等等行业均成为文科类大学生就业排名的前几位,基本上占到了大学生就业去向的50%以上。除此之外,文科类大学生还分布在卫生、旅游、零售业等行业,分布范围之广、行业之多,成为文科类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1.2 升学和出国深造成为文科类大学生实现就业的新途径、新方式

在传统的观念中,大学生就业被简单地理解为找到工作,然而随着近年来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系统研究,新的途径和方式被纳入了大学生就业的范围。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以往深受理工科学生吹捧的出国深造也日渐成为文科类大学生的首选,在统计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从2005-2008年,先后有131人选择了直研或者考研的方式继续深造,占总人数的12.52%,有59人出国深造,占5.64%,且二者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除以上两点外,在对文科毕业生的实际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文科类大学生就业意向多元化的佐证,调研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64份,回收率达到82%,经分析数据、深入访谈,就业多元化的特点充分显现。

1.3 从期望从事工作的单位性质来看,呈现较为平均的分布状态

在被调查的164位毕业生中,有17.8%的人期望进入国家机关,20.2%的人选择了事业单位,11.7%的人选择教育科研,10.4%的人倾向国企,31.9%的人选择外企,还有部分人选择民营及其他性质的单位,基本上呈现出平均分布的状态,由此可以说明文科类大学生早已经摆脱了传统中的“铁饭碗”的就业思路,实现了理性的过度,甚至更倾向于进入外资企业去锻炼自己,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能。

1.4 从实现就业的途径来看,多元化也是大势所趋

文科类大学生在实现就业的过程中,使用越来越多的途径为自己的就业提供支持,数据显示:通过学校网络就业信息实现就业的占17.8%,通过家庭关系的占17.4%,学校招聘会占16.4%,教师推荐占12.8%,个人实习占11.9%。种类之多,是对就业途径多元化的最好证明,同时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程度和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的提升和日渐成熟。

1.5 薪资期望标准多元化

对于薪资水平的要求最能体现大学毕业生对自身实力的判断和评价,近年来,不断有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薪酬要求持续下滑,文科毕业生更是不能例外,然而我们注意到即使如此,毕业生对薪资的要求仍然是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期望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占12.3%,4001-5000元的占17.8%,3001-4000元的占41.7%,2001-3000元的占25.8%,1001-2000元的占2.5%。在针对能接受的最低月薪的调查中,5000元以上的仅占0.6%,3001-4000元的占17.5%,2001-3000元的占56.5%,1001-2000元的占24%。

1.6 自主创业将成为文科类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自主创业这一新兴就业模式也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文科类毕业生的选择。在接受调查的164位毕业生中,有创业意向的人占到了48.1%,并且将资金、技术、政策支持列为所需帮助的前三项。不仅如此,更是有毕业生已经在实施自身的创业计划,服装品牌经营、垃圾回收交换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成为他们的首选,这也说明了文科类大学生创业还需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 透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迁

大学生就业观念,简而言之,就是大学生对将要从事工作的总体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他们对所选单位或企业的性质、所在地、社会知名度、经济状况以及自身福利待遇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综合认识和评价[1]。

大学生就业趋势的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文科类大学生就业趋势日益多元化的背后,却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迁在发挥作用。我们从大学生就业趋势的多元化进程中能够透视和发现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日益变迁这一支撑点。

2.1 专业意识日益淡化成为大学生就业观念变迁的前提

一直以来,专业情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普遍认为所学专业即就业的方向。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用人单位的真正需求:注重个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并非一味苛求专业背景。调查数据显示:63.5%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并非与自身的专业对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专业意识越来越淡化,用人单位的上岗短期培训成为考察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用型、复合型人才成为就业市场的新生力军。

2.2 注重待遇和个人发展前景成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注重待遇、个人发展前景,追求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双丰收”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追求。数据显示,在大学生择业中,最为看重的因素为待遇好、稳定,占被调查者的23%,其次为个人发展空间(占22.3%)、良好的工作环境(占18.9%)、兴趣爱好(14.8%),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念中注重个人发展的特点。

2.3“先就业再择业”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的就业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大学毕业生逐渐跳出了传统的就业方式,在164位毕业生中,54.9%的人赞成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发展方式,33.5%的人倾向于一步到位,有固定的收入;同时有65.2%的毕业生计划在初次就业单位服务1-2年,只有2.4%的人选择了5年以上作为自己的初次就业时限,这准确印证了“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在大学毕业生中的认同度,同时也体现出了大学生“流动性”就业的特点日益明显。

2.4 高学历、高收入、自主性日益在大学生就业观念中生根发芽

文科类学生对于薪资的基本要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多元化趋势的背后是高收入的要求占据一定多数,在期望月薪中,有30.1%的人期望自己的月薪在4000元以上,在能接受的最低月薪中,18.1%的人希望在3000元以上,这一点相对于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文科类学生的平均薪资是明显偏高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高收入在大学生就业观念中的比重;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作为实现就业、追求高学历和更好发展前景的跳板,“出国热”正是大学生就业观念中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在被调查者中,有51.2%的毕业生有出国的打算,有7.36%的毕业生已经成行,就是最好的说明,他们为了获得更为扎实的知识基础,通过攻读新的专业方向来为自己今后的就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积累,以高学历追求更好的个人发展前景。

2.5“创业也是就业”的观念已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发展的新趋势

在政府和社会的倡导下,随着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于自我的发展规划不断成熟,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大学生不仅要成为求职者,而且要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业也是就业”的全新观念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发展的新趋势。社会也将这一观念不断通过各项针对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而加以推动,如上海针对应届毕业生创业可以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办理人才引进、人才居住证优惠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人才“绿色”通道等[2]。

3 结语

1978年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政策,又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开始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并在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后,初步完成了这一转变。2008年上海市高校毛入学率达到了57%,位居全球之冠,更是表明了上海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阶段进入了普及化阶段。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观念经历了被动就业――被动向主动就业过渡――主动就业三个发展阶段,尤其是第三阶段正是与高校扩招的进程相伴而生并共同发展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取决于社会发展水平又通过大学生的就业实际反作用于社会发展进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心理也日臻成熟,就业观念也正在日益走向成熟,并在这一过程中与社会发展同步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当然,可能这一趋势会由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而在各地表现有所差异,但我们仍坚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多元化是大势所趋,就业观念趋向成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是真正实现“大学生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良性循环模式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上一篇立春诗词

下一篇资金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