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专业范例6篇

兰州大学专业

兰州大学专业范文1

2.冶金工程: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加工和使用性能材料的工程技术领域。

3.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的高级人才。

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培养具有材料成型加工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受到现代工程师训练,从事材料制备、加工工艺及设备的设计与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工程技术人才。

兰州大学专业范文2

一、报考点选择

2020年甘肃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设西北民族大学、天水市招生办公室、平凉市招生办公室、张掖市招生办公室、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市教育考试院、庆阳市招生办公室、武威市教育考试院、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白银市招生办公室、定西市招生办公室和酒泉市招考办公室共十九个报考点。

各报考点接收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考生按下列规则执行:

(一)西北民族大学(6201)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西北民族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含相应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下同)。

2.报考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各专业的应、往届考生。

联系电话:0931-2938299

(二)天水市招生办公室(6202)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天水、陇南的往届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天水师范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联系电话:0938-8215700

(三)平凉市招生办公室(6203)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平凉的往届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甘肃医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联系电话:0933-8212734

(四)张掖市招生办公室(6204)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张掖的往届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河西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联系电话:0936-8212835

(五)兰州大学(6205)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2.报考兰州大学单独考试、强军计划方式的考生。

3.报考兰州大学音乐专业(135101)的应、往届考生。

联系电话:0931-8912168

(六)兰州交通大学(6206)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2.报考兰州交通大学艺术硕士(1351)的应、往届考生。

联系电话:0931-4938103

(七)兰州财经大学(6207)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财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联系电话:0931-4670578

(八)兰州理工大学(6208)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兰州工业学院和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联系电话:0931-27418800931-2973744

(九)西北师范大学(6209)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临夏州、甘南州和兰州市(安宁区、西固区)的往届考生。

3.报考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类专业的应、往届考生。

联系电话:0931-7971932

(十)甘肃农业大学(6210)

和兰州城市学院报考点共同承担甘肃省内报考管理类联考方式的考生,报考点人数上限5500。

联系电话:0931-7631774

(十一)兰州市教育考试院(6211)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兰州市(不含安宁区、西固区)的往届考生。

联系电话:0931-8344423

(十二)庆阳市招生办公室(6212)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庆阳、长庆油田管理局的往届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陇东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联系电话:0934-8685127

(十三)武威市教育考试院(6213)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武威市、金昌市的往届考生。

联系电话:0935-2212069

(十四)甘肃政法大学(6214)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联系电话:0931-7601383

(十五)兰州城市学院(6215)

和甘肃农业大学共同承担甘肃省内报考管理类联考方式的考生,报考点人数上限4000。

联系电话:0931-7604851

(十六)白银市招生办公室(6216)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白银市的往届考生。

联系电话:0943-8241350

(十七)定西市教育考试院(6217)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定西市的往届考生。联系电话:0932-8213827

(十八)酒泉市招考办公室(6218)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酒泉、嘉峪关、东风、甘肃矿区的往届考生。

联系电话:0937-2614748

(十九)兰州文理学院(6219)甘肃省内报考法硕联考方式的所有考生。

联系电话:0931-8685536

(二十)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按以上全国统考方式考生选择报考点的规定报名。

(二十一)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市内高等院校在职人员(含聘用人员)考生不得在本单位报考点报名和现场确认,可就近选择接收全国统考方式往届考生的报考点报名。

(二十二)我省原则上不接受就读在外省(区、市)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

二、网上报名、现场确认

(一)网上报名。2019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时,考生通过互联网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在此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信息有效,不需重复报名),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各招生单位、报考点监控考生网上报名信息,发现错误应及时向考生反馈。

教育部在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二)报名考试费。为方便广大考生,甘肃省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所有选择我省报考点的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须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10月31日)前,以“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报名考试费。收费标准依据《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大中专院校招生报名考试费等收费标准的批复》(甘发改收费〔2010〕1915号)执行,即4科150元/人,3科140元/人,2科90元/人。收到缴费成功信息后,方可在规定时间内到选择的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否则报名无效。

兰州大学专业范文3

近年来,兰州机械工程学会在兰州市科协、兰州市经委的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在广大理事和会员的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工业强市"的战略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学术性社会团体,更好地为学科发展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作用。按照兰州市科协对学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学会改革作为学会工作重点,努力探索学会改革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不断拓展学会为企业服务的空间。2005年5月以来,我们对学会改革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尝试,吸纳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佼佼者为会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交流与合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学会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目前学会设置情况

根据兰州机械工程学会章程的规定,2005年11月30日召开了兰州机械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兰州机械工程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并对学会章程进行了修改。

兰州机械工程学会现挂靠兰州市经委,具体设在兰州市经委行业规划处。学会设有六个专业委员会:机电设计委员会(挂靠兰州建机厂)、机械加工委员会(挂靠兰州减速机厂)、技术开发委员会(挂靠兰州真空设备厂)、质量管理委员会(挂靠兰州水泵厂)、企业管理委员会(挂靠甘肃宏宇变压器公司)、铸造与表面处理委员会(挂靠兰州安宁长城机械厂),现有团体会员单位45个,个人会员615人。

学会理事会成员20名,其中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6名,常务理事10名,正副秘书长各1名。学会办公地点设在市经委行业规划处。

(二)建立健全多元结构的会员组织体制

兰州机械工程学会改革前只有国有企业26个团体会员单位,380多名会员。随着兰州市国企改革由政策性调整向体制创新转变的步步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我们深刻认识到,会员单位的组织结构急需进行体制创新,由国有企业向非公企业扩展,吸收改制后产权多元化企业和非公企业为会员单位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吸收了兰州高压阀门公司、兰州瑞德实业集团、兰州宇通客车公司和兰州海默科技公司、耐弛泵业公司等企业入会;吸收了兰州市经委所属的兰州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行业国有、非公企业及其优秀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入会。从而壮大了会员队伍,扩大了会员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为会员服务的空间、渠道与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学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与各项经验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热情为会员单位协调服务,努力提升学会的功能、价值和地位,增强学会自身的活力和凝聚力。

学会改革以来,把"发展工业,工业强市"作为学会工作的中心,充分发挥学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努力在提高学会功能、价值和地位上狠下功夫。开展了以增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交流科技信息、提高科技水平为主题的各项活动。

1、兰州市委、市政府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十一五"期间兰州工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发展现代制造业,特别是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今后中、长期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了做好"十一五"期间企业的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等工作,并使之有条不紊的进行,首先学会向30户重点会员单位下发了调研通知和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从2006年2月底到3月中旬,我们先后对兰州电机厂、兰州瑞德实业集团公司、兰州真空设备有限公司、兰驼集团、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兰州耐驰泵业公司等20户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和掌握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及投资状况、企业发展思路及目标和企业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服务等,将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纳入兰州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由兰州机械工程学会主持编写,同时聘请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参与,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规划编写论证工作。目前我们正在按照规划的总体部署,组织企业实施规划。

2、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为传统产业插上再次腾飞的翅膀,这不仅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市实现"工业强市"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学会是一个中介组织,也是沟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桥梁,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学会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为突出学会在技术、信息方面的优势,加强行业间的信息交流,学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有关会员单位赴山东、河北、河南、青岛、西安等地参观学习和技术考察,学习取经,与兄弟省市专业学会交流,开阔了厂长(经理)们的眼界。

根据兰州地区电镀产业发展的实际和掌握的信息资料,学会组织有关方面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考察,学习宁波、温州等地的经验,学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了建设兰州电镀工业园的设想。

2005年8月,学会组织兰州建机厂、水泵厂、制桶厂、变压器公司等10户企业的厂长、经理参加了在沈阳召开的中国国际第4届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并参观调研了沈阳老区工业基地沈阳重型机械厂、沈阳电机厂等5户重点企业。通过与兄弟单位相互沟通与交流,获得了大量的生产经营科技信息,了解到"十一五"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认清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强了发展兰州装备制造业的信心。

2006年9月,学会组织兰州万里机电公司、兰州榆中和平锻热厂等会员单位赴北京参加中国热处理行业厂长经理会议,通过座谈收集到许多新信息,学到了许多技术、设备改造的好经验,同时对国家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用好政策用足政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协调510研究所、兰大、理工大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与兰州真空设备公司、甘肃宏宇变压器公司、兰州减速机厂等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和科技攻关活动,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

2006年10月,学会组织35户会员单位的厂长经理参加的国家机关讲师团、国务院国资委专家委员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的专家学者关于"自主创新与企业竞争力"高级讲座。通过演讲"中国开放经济战略",厂长经理对国家自主创新、战略、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循环经济发展与策略等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论水平迈上新的一个台阶;对企业运行中"建立企业运行模型,对企业资源进行利源评价、拓展利源要素,设计企业盈利模式、对企业各部门所耗费的资源创造的业绩及对企业价值链的贡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等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认识。

3、2006年8月15日-18日,学会承办了第十八届全国30个城市地方铸协秘书长联席会议,会上代表们首先交流了一年来铸协的工作和经验,就如何发展铸造行业和如何解决铸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出现的共性问题和难题,进行了交流,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想法和解决办法。会后组织代表参观了兰石铸钢厂、安宁长城机械厂和文章工贸公司。为进一步宣传兰州,让外省市了解兰州,认识兰州,同时也让兰州学习外地,提供了一次良机,扩大了学会在全国的影响。

4、组织开展信息交流活动。为了达到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相互交流,组织了两次会员单位的厂长经理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让参加座谈会的代表畅所欲言,交流工作经验,互通信息。并就钢铁产品原材料近年来大幅度上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市场的自律规定,从而进一步增强相互了解,加深了感情和友好往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5、面对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我们积极动员和引导会员单位树立信息战略思想,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计算机网站,在学会系统定期开展信息交流活动,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协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信息网站系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目前已有20多户会员单位建立和完善了技术开发体系和信息交流平台。

6、学会会员单位大部分是小型企业,一些适合本企业生产和建设的好产品、好项目由于信息闭塞,失去引进开发的机会。为此,学会利用在兰召开的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机会,编印兰州机械行业招商引资项目汇编本,积极传递兰州机械行业会员单位招商信息,为会员单位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取得了一定效果,得到了企业的肯定。

7、根据省市科协和有关部门开展学术交流工作的要求,在会员单位中广泛开展"千厂千会"项目活动,认真组织兰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的征集、筛选和上报工作,动员组织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技术交流和学术年会。近两年来,学会先后有七、八篇论文和七、八个"千厂千会"项目获奖。

近年来兰州机械工程学会通过学会改革和努力工作,扩大了在会员单位中的影响,受到了企业和会员单位的好评,也为学会增添了活力。学会为会员单位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总结起来,一是市经委、市科协、市民政局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二是学会自身坚持了为企业服务的宗旨;三是广大企业会员单位积极配合的结果。

二、继续深化学会改革

要搞好学会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学会队伍的自身建设与组织管理,提高和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要从学会功能、学会地位、学会价值三个层面提升自己,只有很好的提升自己,才能做好学会工作,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学会也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促进学会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继续深化学会工作的改革,要把它看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努力使学会的管理工作和组织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学会工作走上"宏观管理、分类指导、量化指标、规范考核"的道路,从而使学会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不断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实力。学会要特别关注并认真调查研究十六大后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本地区现代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制定的新措施,适时调整我会的工作计划;发挥自身的特点,组织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进而促进我市的经济发展。继续加强与外省、市科技交流与交往,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考察、技术经济合作等活动。组织与支持会员单位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和专业会议,参加有关科技展览、技术交流活动,宣传兰州,扩大影响。

立足我市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我学会围绕机械工业的振兴,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其工作重点是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引导帮助各会员单位利用互联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用数控、数显技术改造现有机加工设备。力争在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有所突破,学会近年来已配合有关技术部门为企业开发了旋挖钻机、循环硫化床锅炉、电力变压器、消失模铸件生产工艺、双联炉熔炼生产工艺、七轴真空镀膜机器人设备、三相流量计、井式真空氮气保护热处理200升钢桶桶身彩色印刷等20多项重点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努力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化,使之成为机械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大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力度,促进机械行业的技术升级。

兰州大学专业范文4

【关键词】产业集群;兰州新区;人才需求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 C962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024E)

1.兰州新区人才需求模式构建的意义

1.1 兰州新区概况 兰州新区位于黄土高原西北部的秦王川盆地,地域宽阔,南北长60公里,东西最宽处21公里。气候类型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秋季温凉,年均降水量300-350mm,但年蒸发量高达1880mm,为解决秦王川干旱缺水问题,由甘肃省水利部门自1976年至1995年,勘测设计并建造的“引大入秦工程”横贯其中,引水量完全能满足新区未来发展需求。目前,兰州新区规划面积806平方公里,辖永登、皋兰两县五镇一乡,现有总人口10万人。它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西北地区第一个部级新区。

1.2 兰州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及产业集群态势兰州新区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中间位置,地势开阔,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明显,将发展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连霍高速、京藏高速以及中川机场构成了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体系,交通便利,形成“三纵一横”的区域交通联系廊道。规划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的产业集群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林业、现代物流仓储、高新技术产业等五大片区,初步形成了由东部产业发展带、西部产业发展带、科教-休闲旅游-金融商务辐射轴线而形成“两带一轴”的产业集聚的良好态势。

1.3 兰州新区人才需求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新区建设人才先行,人才既是新区稳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制约新区建设进程的瓶颈。自2012年来,兰州新区被省市确定为“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单位后,通过多渠道实施“引凤工程”,为推进转型跨越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在此背景下,为防止人才总量不足和人才结构失衡,有必要结合产业集群具体形势对人才需求进行评估,从而构建产业-人才联动的人才需求模式。

2.兰州新区产业集群人才队伍建设评估

兰州新区要打造甘肃乃至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实现国内一流新区的目标,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跟进一大批与预期目标相匹配的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人才集聚。兰州新区由于历史原因,各类人才结构性失衡和总量不足成为新区产业集群面临的最大瓶颈。要实现这一问题,首先要系统地对新区各产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评估,形成和产业集群对应的人才集聚效应和外部效应,从而提升新区经济社会的综合竞争力。

2.1 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影响教育集群项目进程 教育集群发展模式是一种能充分调动个体教育单元又能使多个个体教育单元联动发展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模式。随着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和人口规模的增加,新区已有教育资源已很难与急剧膨胀的人口总量和新型产业相匹配。为弥补新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经新区管委会协调,兰州市实验幼儿园新区分园、兰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兰州十一中新区分校等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尽管如此,兰州新区教育集群仍面临诸多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整合等机制缺失的问题,因此应构建有效的教师引进机制和激励措施,吸引优质教育资源进驻新区。

2.2 高技术人才结构性矛盾,难以与高科技产业集群项目相匹配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表征之一,产业集群的行业性质决定着不同专业人才的密集程度。兰州新区要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和实施“出城入园”战略的需要,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科技人才,还需要一批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兰州拥有各类科研机构70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高等院校30所,人才密度和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但要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仍需进行结构性调整,使之为新区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2.3 市场化配置滞后,现代服务业集群人才总量不足 兰州新区要实现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大力提升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还需形成现代服务业人才集聚。尤其是休闲度假旅游业、商贸服务业、会议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医疗健康产业、金融产业等领域人才,兼有知识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双重属性。而兰州新区此前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明显缺失,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应以市场化配置为导向,广泛吸纳符合产业需求的现代服务人才。

2.4 公众参与力度亟需加强 兰州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还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人才为重点,建立不同学历层次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要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管理,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依法管理和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因此需要大批量的社会人群的广泛参与,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健全基层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产业集群视角下兰州新区人才需求模式构建及保障措施

3.1 兰州新区人才需求模式构建的原则

3.1.1 结构优化的原则 为使人才结构最大限度的满足兰州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在充分考虑新区各集群产业的规模和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各层次专业需求的比例引进人才,实现人才层次结构的优化和专业结构的优化,以促进经济结构、产业机构、技术结构和职业结构协调发展。

3.1.2 协调发展的原则 根据兰州新区现有的战略构想和《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就人才需求而言,协调发展首先是集群产业内部各要素的协调,要改变企业低成本和“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获取外部效益的现象,必要进行系统内人才数量和结构的协调;其次应考虑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进行区域间和产业间协调,使人才数量和人才结构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3.1.3 适应经济发展的原则 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对人才需求结构影响很大。因此,兰州新区要考虑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即是人才需求要服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又要通过自身优化,使人才结构和人才数量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3.1.4 前瞻性原则 因人才市场反应社会需求具有波动性和滞后性两大特点,如果人才需求跟着市场感觉走,必然会使集群产业发展失去方向,甚至滞后。因此,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应加强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以保证人才需求特点和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3.2 兰州新区人才需求模式构建的方法

兰州新区作为甘肃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平台、兰州拓展空间的新载体、实现甘肃跨越发展的增长极。新区建设开发需要一定数量的专门人才,要把人才建设放到重要战略位置来抓。构建兰州新区人才需求模式,使之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相协调,多渠道为新区发展吸纳人才。

3.2.1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兰州新区在产业集群大背景下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创造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支持。 在“人才特区”试点建设过程中,以智库建设为引领,多措并举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引育结合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推进转型跨越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全力打造人才综合管理改革试验区。

3.2.2 充分调研、系统论证人才需求总量和结构 为保障产业集群新形势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兰州新区应按照“全面、准确”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人才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采用拉网式排摸、重点企业座谈讨论、网络调查等形式,对现有人才数量和结构以及紧缺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取得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类梳理,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信息库”、“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急需紧缺人才信息库”、“人才项目信息库”,“企业人事部门负责人信息库”等的基础上,编制《兰州新区高层次人才名录》和《兰州新区企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并在引进人才方面实行专人负责,动态管理,形成“人才-产业”、“人才-项目”新格局。

3.2.3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按照《兰州新区“人才特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新区及用人单位在“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工作中各自承担的任务,对目标任务进行进一步分解,从机构职能到人员职责,从目标任务到具体要求,进行全面量化细化,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切实加快推进兰州新区“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工作。

3.2.4 实施“引凤工程”,拓宽渠道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打造“人才特区”的关键是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业团队,努力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因此,新区要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构筑人才高地和人力资源洼地,着眼于产业集群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急需紧缺人才。同时各有关部门要整合项目资金,建立多元资金投入体系,保障人才引进和激励经费,全力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3.2.5创新体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在人才机制上,应突破以往死板的人才管理机制,实施多轨制管理,必要时可参考公选干部履历量化计分制的做法,探索人才选拔面试履历量化考察,积极推进同工同酬的体制探索;在人才管理使用中,应打破人员身份界限,以工作业绩和实际表现作为评价和使用人才的根本依据,逐步畅通优秀聘用人员上升渠道,激发队伍整体活力,用人单位在人才规划、人才招聘、职位设置、薪酬福利、绩效考核、人才培训等方面应力求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探索“任、挂、借、聘”相结合的多元化引才方式,真正体现出新区“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政策导向。

3.2.6 构建完善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满足高层次人才内在需求 人才一般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人才内在需求中实现自我价值需求高,成就感强。人才不单纯以满足财富需求为最终目标,而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专长,他们热衷于追求事业的成功获取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这就要求兰州新区从这方面采取措施去满足高层次人才的内在需求,从而做到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3.3 兰州新区人才需求模式构建的保障措施

3.3.1 完善人才引进制度 近年来,兰州新区紧紧围绕“人才特区”这一重心,借助高等院校智力资源,制定了一系列与人才引进措施相关联的政策措施,包括《兰州新区“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兰州新区“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人才引进条件和标准细则》、《引进人才待遇和激励细则》、《人才引进流程细则》等政策文件,为新区今后五年人才事业的发展确定了“纲目”。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自新区启动“人才发展政策创新”、“人才集聚平台搭建”、“人才服务环境优化”三大工程和“333”人才引育计划以来,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特区效应正在显现。在今后相当长时间,还需进一步强化,扩大选人视野、拓宽用人渠道,在人才建设方面不断完善“选育留”制度。

3.3.2 改善工作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 兰州深居西北内陆腹地,相对其它沿海、沿边的城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才跟着环境走”,和其他几个部级新区相比,兰州新区在人才引进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了满足新区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兰州新区应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符合新区产业集群特点的人才开发服务机制和人才创业服务体系,在生活保障方面给予人才更多优惠待遇。同时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各种保障,使新区聚集一批思想境界高、专业技能强的人才队伍。

后记 兰州新区应在产业集群大背景下,通过广泛调研,制定人才需求方案、出台优惠政策、搭建聚才平台,努力推进“人才特区”试点工作的开展。经过几年的努力,“人才特区”已有了新进展,人才创新工作有了新突破,人才引进有了新成效,服务环境有了新提升。然而人才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求,将人才工作具体化、项目化,努力实现产业集群进程中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力促新区各项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沈春蕾.兰州高新区着力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N].科学时报,2012年4月20日

[2]李宏媛、郑纪华.以园区整合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J].甘肃科技,2011(4)

[3]彭移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与职业技术结构优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4]金梅、张冀民等.基于集群视角的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2.7

[5]赵丽娅.国内外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3)

兰州大学专业范文5

关键词:市域物流;政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76-03

一、引言

甘肃省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方面原因,甘肃省物流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然而,随着甘肃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省物流发展规模、物流服务质量与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性凸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甘肃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兰州市作为甘肃的省会城市,处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处于甘肃省承东启西的中间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如果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扩散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将极大地提高周边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步伐。兰州市域物流的发展优势同发展障碍并存。如何使发展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改善发展中的阻碍因素,改善兰州市域物流发展中的瓶颈,是兰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最终实现以兰州市域物流发展为龙头的甘肃现代物流快速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兰州市域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优势

(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政策优势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十周年的2010年,国务院再次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已经展开,这为兰州市域物流发展注入了活力,城市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城市体系将逐步形成。2011年进入国家第“十二五”规划发展期间,“十二五”期间,城市带将成为乃至更长时间内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流,这样的发展趋势,意味着消费趋向于地理区域集中的态势,这也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方面会有大量的资金将要或已经投入到西部大开发的项目中去,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一臂之力;另一方面西部经济的发展必将促进物流供给量和需求量发生巨大的变化。兰州市已被确定为全国32个物流中心城市之一,兰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不仅有政策上的优势,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国家对甘肃省给予的政策优势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甘肃省经济发展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甘肃省通过借助国家这一政策措施,经济发展兰州市域物流。以一体化的思想为契机,在兰州市域范围建设一定数量的集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多种功能的物流园区,充分考虑现代物流中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特点,以甘肃省特色药材、纺织、冶金、建材、家电及生活消费品等产品为主打产品,构建服务于西部重点省市、辐射全国的专业化物流园区;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增强兰州市与中亚、俄罗斯及东欧诸国的国际贸易。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兰州市已经被列为规定的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发展物流产业的3个中心城市之一;在国家启动的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对甘肃省交通运输发展给予了很大的经济支持,从而使兰州市为中心的高效、互联、快捷的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运输网正在形成,为兰州市域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设施保证。

(三)兰州市自身拥有的区位优势

兰州市在全省乃至全国拥有不可多得的区位交通优势,在公路交通方面,兰州东、西、南、北及西北的5条出口公路基本实现了高速化,以兰州为中心呈放射状的全省高速公路网已经初步形成,兰州对外交通状况得到了彻底改观,日行千里已成为现实,兰白、兰海、兰银、兰临等高速公路投入运营后,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周围的高速大通道基本形成,公路和铁路将逐步实现多式联运;在铁路交通方面,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四大铁路干线在兰州交汇,2006年,随着兰武二线开通运营,亚欧大陆桥通道上的“瓶颈”制约逐渐被消除,2008年9月26日,全面开工建设的兰渝铁路,6年以后将开辟一条西北通往西南的快捷通道,这将极大促进甘肃省和西北地区其他省份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在航空运输方面,甘肃省的枢纽机场一一兰州中川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40几条,扩建后的中川机场,空港吞吐能力进一步增强,将为兰州市域物流发展助一臂之力。

(四)经济发展需要高质量物流的需求优势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而兰州市又是甘肃的交通枢纽城市,承担着主要的物流运输工作,作为大量物资的中转地和集散地,兰州市域物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物流领域存在巨大的经济效益,发展市域物流将为城市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目前,兰州市域物流产业已经开始起步,第三方物流正在全面发展。以青藏铁路线开通为例,由于青藏铁路的开通,进出藏物资运输由原来的公路转变为铁路运输为主,物资供应基地也由成都转向了兰州,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正在进一步增加;兰州市机电生产企业、石化生产企业、汽车生产企业等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兰州市域范围的消费品需求在急剧增加,快速发展的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对兰州市域物流配送产生了旺盛的需求。

三、兰州市域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

兰州市域物流产业发展虽然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在甘肃省的物流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整体上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公路运输快速化程度不高,货运站点还没有实现网络化建设,货运站场设施不配套,专用车辆比重偏低。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物流公司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等更高层次的物流运作规划还没有全面展开,物流企业组织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缺乏必要的竞争力。

(二)物流行业管理机构不健全

由于我国物流产业起步晚,在法规制定等方面还不健全,对物流企业的管理与其他的商业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同,在物流发展整体格局上,导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物流活动中的仓储、运输等环节分属于商贸、铁路、公路、民航等各个管理领域,与一体化物流的思想背道而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兰州市域货运、仓储体系,目前仍然在运行,管理体制分散,无法形成物流企业管理法规、政策、利益一体化运行;在物流设施规划与建设中,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统一地配置资源,导致物流资源利用效率低。

(三)物流企业规模效益不明显

据有关方面的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兰州市物流企业有300多家,注册资金100万以上60多家,注册资金5 000万的只有少数几家,达到国际物流标准的公司还没一家。大部分的物流运输车辆分散在商业、物资、粮食、供销、外贸五大系统的批发和零售企业里,这种“大而全、小而全”作坊式的经营方式,是一种分散、低效率、高耗能的物流组织形式,这与兰州市缺乏支持社会化配送中心运作的综合物流企业不无关系,从而使企业自营物流运输成为普遍现象,导致如今新建的专业化物流公司业务量少,规模效益不明显。兰州市域物流发展现状不能适应社会企业业务流程跨行业、多元化的需要,也难以适应相关社会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

(四)市域物流信息平台不畅通

兰州市域物流发展的信息化水平落后,尽管已经有一批从事于物流信息服务的企业建立了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但还做不到规范运作,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更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信息平台;物流企业对发展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因此对构建本企业的信息平台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供需双方无法对称的进行信息交流,造成整个市域物流供需信息不畅通,有需求无供给和有供给无需求的现象同时存在。

(五)物流产业服务人员不专业

物流业在兰州是一个新兴产业,传统的货运管理人员是物流产业的主要组成人员,他们虽然在知识面和管理能力上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首先是传统物流企业缺少竞争意识以及市场需要、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思想观念落后;其次是过去主要从事简单的物资管理业务的人员,开始从事于物流服务,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低,知识结构很不全面,缺少信息、金融、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三是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从业人员缺少必要的服务规范意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规范化的物流运作规程,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

四、兰州市域物流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发展物流政策宣传力度

兰州是新亚欧大陆桥运输线上的重要中心城市,但是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引导,出台有关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并对出台的政策大力宣传,区分兰州和其他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因地制宜;设立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对重大物流项目,根据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提供相应的税收补贴政策;制定适合于物流企业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制度;物流企业所拥有的专业运输车辆,在征收过路费、过桥费及运管费等方面适当给予优惠;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减征所得税;兰州市应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合理、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管理体系,营造物流产业发展的良好内外部环境;新闻媒体要加强正面宣传报道,为兰州市域物流产业发展的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建立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兰州市域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如何合理布局,如何有效连接工业、商贸、运输、仓储等部门。首先是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合理建设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现有资源闲置,使有限的物流资源发挥最大的规模效益;其次是要转变传统观念,改革传统的自营服务模式,鼓励生产企业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剥离和外包,依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再次是可将原分属于各公司企业的物流服务功能进行整合,企业间合作组建第三方物流分部门或分公司,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物流的共同化、合理化,积极推动市域范围的共同配送和第三方配送;最后是在资源整合和重组的基础上,正确引导社会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物流服务。

(三)科学合理规划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的建设,要注意外部环境与市场分析,要准确了解开发机会和市场威胁、物流需求量和物流服务能力、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外部环境与市场分析是建设物流园区的基础和前提,物流园区战略定位、运作管理模式与发展目标是建设的核心;物流园区开发策略、招商策略、项目布局和建设规模是建设的重点。把兰州市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产业园区,首先要着眼于国家实施的新能源和区域发展策略,构筑辐射西北、通达全国、面向中亚的现代化物流服务枢纽;其次要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打造带动力强、辐射力大、特色鲜明的物流企业集聚区域;最后应高起点编制园区规划,准确认识兰州市域物流发展的功能定位,定量分析新建物流园区周边企业的聚集度、物流服务需求量等,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兰州市域物流产业真正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四)改善物流服务基础设施

按照兰州区域经济特点和经济发展要求,规划和构建仓储、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一体化的物流系统势在必行,把新建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重组、挖潜相结合,以较小的投入和代价,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改善兰州市域物流陈旧落后的仓储设施势在必行,一方面是普通货场、低档通用仓库数量较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库、调温库等专业仓库数量少,另一方面是各类仓储设施数量结构不合理,这些都需要在仓储设施质量和数量上进行调整,统筹考虑新型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信息平台的建立是物流经济有序运行的保证,相关部门应向物流企业积极进行物流信息技术推广,逐步构建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以电子网络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

(五)加强物流企业监管力度

政府应建立物流行业管理机构,制定物流企业有序竞争的法律法规,以发展“大物流”的思想,加强对兰州市域物流发展的组织、协调和监管工作,促使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合理分工,逐步废除不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法律规章,规范各种运输方式的物流运行标准,完善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政府应倡导设置综合物流信息部门,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对各经济区进行全局的协调调度,为发展现代化物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法制环境,起到沟通企业、督促行业自律的作用,进而促进兰州市域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培养物流服务专业人才

兰州市域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既懂物流、商流、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高级物流专业人才,同时也是发挥兰州物流“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专业人才的竞争,拥有一流的物流专业人才,为建设一流的物流企业、打造一流的物流服务平台奠定了基础。一方面,要动员物流企业积极加强对本企业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依靠物流协会、高校等机构开展统一的物流政策宣传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专业知识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尤其要加强物流企业、物流部门经理、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五、结束语

现代物流被评价为经济领域未开垦的“黑暗大陆”及“第三利润的源泉”,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经济体制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政府应该在兰州市域物流的发展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从现代物流的要素出发,进行物流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培育和发展龙头物流企业;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应借助兰州市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做大做强自身企业,健全物流服务功能,实现网络化运营。兰州市应当把握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吸取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经验,取长补短,结合实际,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把兰州市建设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努力把兰州市发展成为西北地区区域性物流枢纽。

参考文献:

[1]赵曦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杨海福,发展现代物流的新思考[N],经济日报,2010―07―03

[3]周莉,西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国务院,国发[2009]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R]

[5]董华,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

兰州大学专业范文6

了解拉面胜兰州

兰州牛肉面起源于唐代回族民众的创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在当时由于它工序繁杂、用料考究,一直未能成为大众食品。一直到了清朝初年,兰州才有第一家牛肉面馆。今天,兰州街头牛肉面馆随处可见,并早已在全国各地纷纷落户。其集面、汤、肉、味、色于一体,带给食客的是一种迅速便捷且实惠便宜的正餐美味,从而赢得了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声誉,兰州拉面曾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推广品种之一。事实上,有很多人不了解兰州,却知道或吃过“正宗兰州牛肉面”。

牛肉拉面经过了百年的“锤炼”,甚至打到了国外。香港首富李嘉诚作客兰州,在品尝牛肉面后赞不绝口:“兰州牛肉面真是名不虚传。应该早日到香港去发展。”台湾中华传统及现代文化推展协会的秘书长吴伟民,专程来学习牛肉面制作技巧,他的理想是把久负盛名的兰州牛肉面这一饮食文化的珍品传到台湾。

来自新华社的消息称,兰州牛肉面不仅在全国拉出了名,而且还拉出了一个年产值近7亿元的大产业,在繁荣地方经济,解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视的大作用。甘肃经纬市场研究公司曾做过调查,兰州居民每周平均吃牛肉面的次数为3.25次,外地在兰人员每周要吃牛肉面3.44次,在兰州,人们每年光吃牛肉面至少要花掉3.6亿元,像金鼎等大企业每年的经营收入都在4000多万元以上,就连20多个平方米的小店每天都能得到1000多元的收入。

业内人士估计,兰州市大大小小的牛肉面馆约有1200家,一家牛肉面馆用工8人至10人,目前有上万人在牛肉面馆就业。兰州牛肉面馆每年付出的劳动力报酬至少在4000万元以上。

牛肉面的制作,需要面粉、牛肉以及几十种香料。据测算,一个20多平方米的小店每天大约消耗牛肉15公斤,消耗面粉3袋;而那些大店日消耗面粉往往都在十几袋以上。再加上萝卜、香菜、蒜苗以及各种调料,兰州的牛肉面馆每年带动的原料消费都在3亿元以上。正是有了牛肉面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兰州东部黄土高原的养牛产业和西部河西走廊的面粉加工产业。此外,围绕牛肉面原料的运销,还形成了一支贩运大军。

牛肉面馆的红火,还带动了消毒业的兴起。目前甘肃省共有15家消毒碗公司,30多条生产线,每天处理消毒碗20万只左右,每年大约创造近1000万元的收入。

有专家指出,连锁店的优势至少有三:在规模效益上,原材料的集中采购与配送形成了成本上的集约;科研力量强大,产品后续开发有保证;管理上比较系统规范。早在1997年,马兰拉面就开创了牛肉拉面连锁先河。它既继承了传统牛肉拉面的精华,保持了中华文化的原汁原味,又在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工业化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使北方传统的牛肉拉面从民间小吃走向中式快餐,从作坊式生产走向工业化生产,从小摊小贩式经营走向国际连锁式经营。面对餐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和洋快餐在兰州大举扩张带来的冲击,金鼎牛肉面则以强化质量管理为重点,在牛肉面的配料、制作工艺和店面管理等方面对直营店和加盟点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成为兰州人心目中的牛肉面“第一品牌”。随着连锁规模的不断扩大,他们扩建了公司的配送中心,建立了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除保证所属各店的所需外,还向北京、内蒙古、苏州等地长期供应。初步实现了兰州牛肉面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目标。“让兰州人再次真正领略到理想中的牛肉面滋味”使得金鼎在兰州的6家直营店和8家加盟店,几乎天天爆满。

老“牛”站在十字路口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教授刘敏分析,兰州牛肉面是从摊贩发展起来的,现在虽然有了固定经营场所,但摊贩经营仍然是牛肉面经营者的灵魂。经营者多将经营牛肉面当作谋生的手段,而不是经营手段。这必然导致兰州牛肉面企业规模和档次得不到提升,制约兰州牛肉面做大做强。

面对兰州牛肉面经营的落后现状,很多现代企业纷纷进入牛肉面产业,开始用企业理念来经营兰州牛肉面,牛家兄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牛家兄弟已在全国各地拥有了7家分店,而要求加盟的人也络绎不绝。牛家兄弟早在2001年就已经成立了研发部,在一个地方开店前,先研制出当地的基本风味。牛家兄弟还改变了传统牛肉面档次低的特点,将西式快餐的先进元素引了进来,统一标准提高档次。兰州牛家兄弟牛肉拉面连锁店建筑风格和装饰风格与肯德基快餐非常相似。目前该公司已经研发出了清汤、红烧、麻辣、咖喱、果味、三鲜、营养套餐等牛肉面系列40多种口味。在硬件的投入上,公司也是不惜成本。这种仿效西式快餐的经营模式对牛肉面而言也是一个创造,有专家分析说,这将成为一种趋势。

如果说口味是牛肉拉面竞争决胜的前提,那么这恰恰是传统面馆的强项,也是新兴面馆能首先意识到的。但是现在在兰州,牛肉面存在的问题远不是这么简单,故事并不都很精彩。

兰州牛肉拉面的名气大,但相当一些牛肉面馆还是摊贩式经营,就餐环境往往是上不了档次,因陋就简,不敢恭维。

一大早起来,兰州人就直奔街头牛肉拉面馆,小而拥挤的面馆里人满满当当的。店里坐不下,人们就在马路道牙上摆起了长龙阵,吃完饭,碗就置于道牙上。这一刻,兰州人顾不了城市人的体面。

牛肉面为兰州人带来很大的经济收入,但有些人却不知珍惜。数年前,新疆自治区政府曾拿出数万元资金用来奖励“新疆沙湾大盘鸡”的发明创造者,以感谢他为新疆打造了一个知名品牌。与新疆大盘鸡相比,由人民大众发明创造的兰州牛肉拉面恐怕要有名得多。面对洋快餐的“入侵”和外地方便拉面食品的强有力挑战,兰州牛肉面如果没有专门的、规范的强制性标准和操作程序、要求等,任其自由发展,这块金字品牌将会面临更尴尬的局面。

行业标准牵动“牛”鼻子

从2002年10月份开始,甘肃有关部门就已经着手进行兰州牛肉拉面的整顿工作,并初步制定了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准入标准和面馆分级评定标准。今年7月1日起,由质监部门的《兰州牛肉拉面馆(店)分等定级标准》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兰州牛肉拉面馆(店)的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以经营兰州牛肉拉面为主要品种的餐饮企业,其中引用了《酒家酒店分等定级》、《饭馆(餐厅)卫生标准》、《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等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部分规定为标准内容,规定了兰州牛肉拉面馆(店)分等定级的总则、卫生要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评定方式、等级划分要求。标准对牛肉拉面的材料选用、经营场所、经营面积、门面、洗刷消毒、面馆设施设备、技术工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一地方标准拉开了牛肉拉面全面整顿的大幕。此次整顿有了一些刚性的措施,比如,对整改后确实达不到市场准入标准要求的将劝其转行,对拒不转行经营的,工商部门将不予办理年检手续等。

标准化有助于保证质量、卫生,规避不正当竞争,推动产业化发展,也有助于整合一大批小型牛肉拉面馆,促进兰州牛肉拉面连锁模式的发展步伐。标准一旦执行,企业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它将无任何竞争优势可言。对于规模较小的连锁企业或者单店发展的小型门店只能通过股份合作制、重组、兼并、租赁、拍卖等形式明晰企业产权,以增强小企业经营活力。

政府为兰州牛肉面馆分等定级,本意肯定是好的,比如规范拉面馆市场,促使面馆优胜劣汰,使兰州牛肉面经营秩序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等。但是,出台此规定后,兰州拉面市场是否就能真如政府所愿达成一种理想的状态呢?对于市民来说,他们最注重的还是兰州牛肉面的饮食卫生、口味、质量、数量和价格,而不是店大店小的问题。仅以营业面积来看,有人就无奈地问,为什么最低营业面积一定是要80平方米,而不是70平方米、60平方米?政府制定此标准的依据是什么?许多面馆老板认为标准要求太高,特级店要求不少于400平米、一级店不少于150平米、二级店不少于100平米、连最低的三级店也要不少于80平米,按此要求,不但兰州市目前尚无一家特级店,以最低三级店为门槛,全市也有七八百家面馆会被逐出市场。可以看出,如果标准制定有不符合现实和市场规律之处,那么它出台后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