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范例6篇

内经范文1

【关键词】  《内经》 咳 病因病机

    咳,是肺系主症之一,《黄帝内经》中以《素问·咳论》论述最详,对后世 影响 最深。另在《素问·生气通天论》等39篇中见“咳”字近百,涉及 内容 广泛。其中包括“咳喘”或“喘咳”连用,意为咳嗽气急或咳嗽频繁;“咳逆”或“咳嗽上气”连用,意为剧咳气逆;“咳唾”连用,即咳兼咯痰之意。此外尚有“嗽”字7见,其义同“咳”,多见于《素问·本病论》等诸篇。若予全面分析,更利于理解经中深蕴。

    咳为肺之变动

    《素问·宣明五气》所谓“五气所病……肺为咳”,是言咳嗽因于肺之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其气上逆而作。咳是肺疾症状之一,如《灵枢·经脉》曰:“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内经》所言肺病范畴,涵盖了多种 现代 解剖意义上的肺脏疾病,体现当时对肺脏解剖的认识水平。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和《素问·刺禁论》中均有针刺伤肺的记载,今谓之“医源性气胸”。其曰:“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

    再如《素问·评热病论》载“劳风”一病,“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如涕,恶风而振寒……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与今“肺脓疡”甚似。

    又如《灵枢·刺节真邪》适合“振埃”刺法的症状与过敏性哮喘相似。其状“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其咳上气穷诎胸痛者……取之廉泉”。 目前 临床针灸 治疗 咳嗽哮喘,也常取穴廉泉,效果明显。

    《素问·刺热篇》曰:“肺热病者,先淅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这是对肺部感染性疾病较为完整的症状描述。

    尽管如此,《内经》诠释咳嗽与肺脏病变的关系,更多的是基于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变动为咳……。”

    咳因邪伤于肺

    综观《素问》、《灵枢》,其论咳条文尤以外感咳嗽居多,反映了当时流行病学特点。在以五运六气学说阐释四季气候变化与疾病关系的《素问》七篇大论中,见咳之症35处,占《内经》全篇三分之一多。如《气交变大论》曰:“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咳逆甚而血溢。”《五常政大论》曰:“坚成之纪是为收引……其病咳……邪伤肺也。”历数四时六淫诸邪均可袭肺致咳,且六淫之中尤以风寒之邪更易犯肺。《素问·玉机真藏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从目前的临床资料分析,因咳嗽而就诊的病人中,以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部急性感染为主,占70%以上。这与肺脏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尽管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咳嗽病症在秋冬季节发病率更高,而合“乘秋则肺先受邪”之意。由此再分析《咳论》,其所谓“五脏咳”,以五脏名作分类,实属外感咳嗽范畴,后世或谓之“新咳”。其分类依据是以脏腑经络 理论 为基础,运用五行学说,结合病邪特性,将咳的兼症与相关脏腑功能及经络循行部位相联系,以利于临床鉴别。如:“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者不可以转,转则两下满。”与《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咳者温衣饮食”意义相同。因感风寒,故当温衣饮食。再如“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与《灵枢·五邪》所言“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意义相近,为外感热病初期常见症状。而“心咳”之状,则与感受风热之邪有关。除六淫外,《内经》尚有水饮犯肺致咳,可能与今之心力衰竭相类。如《素问·评热病论》曰:“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

    所以《素问·调经论》概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此所谓不足者,正气也;有余者,邪气也。

    咳以肺胃为重

    《内经》认为:外邪伤肺为咳嗽主因,而就脏腑病机而言,则突出肺和胃的重要性。正如《咳论》所谓“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杂病广要》亦云:“岐伯虽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其所重全在肺胃。”

    《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依据经络理论,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一旦胃受寒,可通过经络联系,影响到肺而致咳。宋代医家杨仁斋曾云:“肺为娇脏,外主一身之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形寒饮冷,最易得寒……所以内外交侵,动则邪气窒塞矣。”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失职,津液敷布障碍,水饮停聚为痰,痰阻气道,则肺气愈逆,咳愈甚;又胃为水谷之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故久咳肺气上逆,子病及母,脾失运化,胃气上逆,则痰浊内生,上阻于肺,而见“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正如刘完素所云:“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唯湿病痰饮入胃留之而不行,止入于肺则为咳嗽。”由此,经言“聚于胃”者,痰饮积聚在胃也;“关于肺”者,痰饮闭阻在肺也。此即成为健脾化痰法治疗慢性咳嗽的理论依据。

    笔者曾治一杨姓患者,男,46岁。反复咳痰十余载,加重2月;来诊时,咳嗽阵作,喉痒,日咯痰百余口,质粘色白易咯出,甚则随气而浮,痰声漉漉,胸闷纳呆,口干饮不多。苔白腻根微淡黄,舌暗红边有齿印,脉细弦滑。素有胃窦炎史,善嗳气泛酸。证属:脾失健运,肺失所养,痰饮壅盛,闭阻气道,宣肃失令。治宜拟健脾理气,化痰止咳。方拟:香砂六君合泽漆汤加减;药用: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9g,陈皮9g,木香6g,砂仁3g,制半夏9g,泽漆30g,紫苑15g,白前10g,黄芩15g,生姜3片,黄连3g,吴萸1 g,海螵蛸30g,7剂。二诊:咳嗽减半,痰减三成,胃纳稍增,胸闷仍作,苔腻渐化,脉象同前。前法合度,再守原方续进。10剂后,咳嗽偶作,痰量减至日咯痰20余口,胸闷亦减。久咳痰盛者,治肺不忘健脾,化痰兼顾胃气,实为培土生金,以寓制水之意。

    咳辨新久虚实

    《内经》论咳之传变转归,根植于脏腑经络 理论 。咳由外感居多,肺邪不解,自肺而传于诸脏,他经亦病。《素问·标本病传论》曰:“肺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因肺邪不解,延日 影响 肝胆之络,故见咳嗽兼“胁支满痛”诸症,此言咳嗽的近期变化。至于远期变化,《咳论》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

    如前所述,《内经》所谓“五脏咳”多由外感所致,属后世“新咳”范畴;通过表里关系,积久 发展 为“六腑咳”,则属后世 “久咳”范畴,是以咳兼遗矢、失气、遗溺等症,作六腑之名归类,多见于外感咳嗽,未经正治或不及,或老年、体弱而积久迁延者,非言咳因六腑病变而致。表明一方面病邪由表入里,另方面正气渐弱,病情加重。这是《内经》论述咳嗽病机的特点,有别于中医理论中,病位由脏入腑一般表示病邪由里出表、病势由重转轻的病机变化。

    三焦者,主气化、通调水道,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所。久咳伤肺,肺气虚弱,宣肃无权,津失布敷,痰浊停聚,以致三焦气化不利,故见咳嗽痰多、纳呆腹满、头面浮肿、气喘等症。“三焦咳”由“久咳不已”而来,而非三焦病变兼有咳嗽之症。其病势更重,病程更长,对机体全身的影响更深,正气亦更虚,甚至出现“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灵枢·经脉》),符合 现代 医学,从“急支”到“慢阻肺”,直至“肺心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演变过程。

    所以《杂病广要》曰:“咳之为病有新久虚实之殊,新咳者肺有实邪……久咳者属虚属郁。”《内经》论咳嗽脏腑之辨,不仅是发病时间的新久,更有病邪的轻重及正气虚实之别。

    体  会

    通过 分析 《内经》有关论述,可见《内经》论咳,重在外感和内伤饮食,既强调风寒袭肺致咳的普遍性,又阐明了四时六淫之邪的多样性。笔者认为:经文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侧重于病因学概念。所谓“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言秋冬季节咳家易作。然而,四时之气、六淫之邪侵袭于体,虽症状表现各异,但均可伤及肺脏而致咳,非独寒邪令人咳。而后世医家根据脏腑间生理、病理联系提出“咳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则侧重于病位概念,两者意义不尽相同。《内经》作者临证经验丰富,对疾病的观察和认识,较为直观朴素。以《咳论》为例,非经长期观察和 总结 ,对于“脏咳”、“腑咳”、“三焦咳”及至浮肿的演变过程,难作如此精辟概括,与今以“慢支”为代表的慢性肺部疾病演变过程甚合。

    由于《内经》成书年代久远,且著作者众,于今读来,难免文字奥涩。但若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思维方式,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避免以点概全、片面理解之弊,则使《内经》思想益彰,更利于临床实践。

【 参考 文献 】

  1 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三版)[m].上海:上海 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6.

2 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7.

内经范文2

主题词 《内经》 经络学说/历史 阴阳学说

《内经》经络体系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形成的,由经络血管体系和经络图式体系组成,是经络研究的基础。

1 阴阳学说在经络理论形成上的指导作用

1.1 阴阳学说与"体表十二分法"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若用"-""+"来表示阴阳,则在外在背者为太阳"+++",在外在前者为阳明"++",在外在两阳之内者为少阳"+";在内在前者为太阴"---",在内在后者为少阴"--",在内在两阴之间者为厥阴"-"。三阴三阳与手足相配则可将体表分为十二部,每部各有其名。而经络也就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命名。

我们知道四肢部位的长骨、血管、神经都呈对称性的纵向分布,且都为1~3条,这就说明采用纵向划分的"体表十二分法"是很科学的,是"十二经脉"理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古人采用的是"体表八分法"或"体表十六分法",那么我们看到的将是"八经脉"或"十六经脉","八经脉"显得过简,"十六经脉"又显得过繁;如果古人采用的是横段分法,则根本无法形成经脉理论。

1.2 阴阳学说与"经络相贯,如环无端"

《素问・口问》说"阳者在上,阴者在下。"《灵枢・终始》说"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气受气于四肢,阴气受气于五藏。"《素问・调经论》说"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可见阴阳之气的流注是有方向的。故《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如此才有"经络相贯,如环无端。"

2 经络的血管体系

2.1 血管的分类和定名

《内经》根据血管位置的深浅和口径的粗细将血管分为经脉和络脉。《灵枢・经脉》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说明经脉是深不可见的血管,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浮而常见的血管,孙脉是从络脉分支的血管。

根据体表十二分法在血管前冠以所在部位之名即为经络之名,如桡动脉为手太阴之脉,胫后动脉为足少阴之脉,小隐静脉为足太阳之络等。

2.2 血管的功能及其分布特点

《内经》认为血管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其功能及分布用气血多少来表示。《灵枢・经水》说"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脉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说明古人能过"切循"和解剖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能认识到动脉和静脉,而且对人体各部的血管粗细亦有所了解。

四肢血管向心性增粗的特点对早期的经络图线和五腧穴的形成很有启发。早期的经络图线,如《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见,呈向心性循行。五腧穴是按照脉气从小到大,从浅到深,从远到近,向心性排列的五个特定穴,即"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内脏血管与主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紧密相连,此特点在《内经》经络体系中亦有所反映,《灵枢・逆顺肥瘦》说"夫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灵枢・五音五味》亦说"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

2.3 血管与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内经》将血管的功能用"经气"来概括,"经气"又可分为宗气、营气和卫气。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说明宗气是通过心脏的搏动被感知的,它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营气是对血液循环系统营养功能的概括,同时也包括了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灵枢・五音五味》说"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这些与激素"借道而行"的特点是不谋而合的。

卫气是用来概括人体的免疫功能。《灵枢・禁服》说"审查卫气,为百病母。"《灵枢・上膈》说"卫气不营,邪气居之。"《灵枢・痈疽》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与现代医学阐述的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炎症过程很相似。

2.4 血管的临床诊治功能

《内经》不但可以根据脉搏的变化诊断疾病,而且通过刺激血管或放血治疗疾病,故《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血络论》说"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灵枢・经脉》说"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灵枢・杂病》说"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按刺之,立已。"都说明刺激血管的具体部位,所刺的血管不只是静脉,也包括动脉。

3 经络的图式体系

神经科学认为体表痛点是因为分布于体表的痛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一般认为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的神经末梢。痛点既可以由局部病变引起,又可能是因神经根或神经干受累引起的放射痛,也可是因内脏病变引起的牵涉痛。

《内经》对痛点的认识,更让人叹为观止。该书记载了数百个痛点的部位和名称,并按体表十二分法给其分类、连线,又给连线定了名。因为这些体表的连线是模式图,故笔者称该体系为经络的图式体系。

根据体表十二分法其中某一部有可能分布数条神经,它们痛点的连线与神经就很难一致,即使某一部只有一条神经也因其分出的神经末梢偏移本干,从而导致连线与神经不相一致。至于连线与血管的不一致性,古人是通过络脉来解释的。古人称痛点为气穴,是脉气所发,其下有络脉渗灌。《灵枢・小针解》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连线偏移血管是因为络脉偏移经脉。

经络图式体系是经络的理论模式,其中"经脉流注"理论用以说明血液循环的存在,大大的超出了当时的解剖学水平。直到近代微循环结构的发现,人们才从结构上彻底的认识了血液循环。

经络图式体系中各连线的名称,揭示了"内脏与体表"的相关性,如"肺,手太阴之脉。"便揭示了"肺"与"手太"之间的联系,联系的方式是经络。这种"内脏与体表"的相关性,被用于诊断和治疗。《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

4 经络研究的发展方向

从《内经》经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来看,在体表十二部内纵向分布的所有通道,包括血管、神经、淋巴管都是经络的结构;从功能上来说经络体系是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在内的人体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通道。

内经范文3

王晨霞,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江苏盐城市人民医院、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1990年至今任掌纹医学研究所所长。自1986年起,她开始致力于掌纹医学研究,被称为“掌纹诊疗第一人”。著有《现代掌纹诊病》、《现代掌纹诊病图谱》、《家庭健康看掌纹》、《自测健康看掌纹》、《常见病诊疗看掌纹》。2007年出版《“掌”握自己的健康》。这些书籍因为实用性强,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及好评。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及自身的认识不断提高,医学心理学的思想也逐渐丰富起来。具有代表性的是《左传》,书云:“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后世思想家用“爱”来代替“好”,便成为“六情”说的典型提法。《说苑》、《山海经》等典籍中也记载了一些心理疗法的例子,这是中国传统心理疗法的萌芽时期。

据初步研究,《吕氏春秋》载文挚以“怒胜思”治愈齐王的病例,是中国古代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的最早记录,但此时并没有系统的理论。而中医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历史渊源,应追溯到二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

《吕氏春秋・至忠篇》记载了这个事件。

齐国的齐闵王生了重病,让人去宋国请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看完病对太子说:这个病非得激怒闵王让他发怒了,病才可以好,但是他一发怒,会杀了我的。太子说:只要父王的病好了,我和母亲会以死保护你的。文挚就答应给闵王治病。第二天,他与太子去见闵王,就先做了三件让闵王不高兴的事情,闵王已经开始发怒了,这时,文挚不脱鞋,就直接登上闵王的床,故意踩着闵王的衣服,大大咧咧地问闵王的病情,闵王气得不理他,文挚就更加出言不逊,进一步刺激闵王,闵王一怒而吐出堵在胸中的黏痰浊物,病好了。但是闵王还是认为文挚触犯了他,非要杀掉文挚,无论太子和皇后怎么说也不行。最后,闵王还是把文挚放到鼎里给蒸了,成了医学史上的一大冤案。吕不韦曾经感慨地说:给圣明的皇上做忠臣容易,给昏庸的皇上做忠臣,实在是太难了!

成书于春秋战国至汉代中期的《黄帝内经》,探讨了心理学的若干基本问题。比如,人的心理现象与人的身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喜怒哀乐都是人们常有的情绪,那么,这些情绪与人的身体五脏有什么关系吗?对此,《黄帝内经》作出了阐释。《黄帝内经》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与人体五脏有密切关联。《黄帝内经》又说:“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认为人的形成是先有五脏形体,而后有精神藏于心,才形成各种心理现象。《黄帝内经》提出“形神合一”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现象不仅依赖外界事物的刺激作用,而且要以脏腑气血等生理机能为基础。

对于人的躯体疾病,《黄帝内经》已经注意到寻找致病的心理因素,从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多方因素去阐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的规律。《黄帝内经》指出:“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其中,喜怒、惊恐都是心理因素,表明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黄帝内经》又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及“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都精辟地说明了情志活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不良的情绪可以损害人的健康,造成疾病发生,甚则危及生命;良好的情绪则是预防疾病、战胜疾病的重要“法宝”。

《黄帝内经》中阐述的心理学内容是我国古代的医学心理学,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黄帝内经》这部伟大的中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莫尔菲曾指出:“世界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是中国。”中国成为世界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这首先就是《黄帝内经》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贡献。

“脾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沉湎于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

“肺在志为忧(悲)”

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人哭泣的时候,肺气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开窍于鼻,所以涕就从鼻中流出了。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肾在志为恐”

内经范文4

一年一度在北大的“信息化内涵与作用”课,今年安排在9月13日。这门课常讲常新,今年的侧重,在新经济的内生问题上。

说新经济是内生的,是指新经济是从旧经济内部的矛盾中产生出来的;它相对于新经济外生论,即认为新经济是信息网络技术从外部催生出来的。新经济是内外因结合的产物,以往我们较为强调技术革命的作用,这个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强调,但我们不可忽视对新经济内因的研究。

站在信息化高度,重新反思什么是工业化

我们现在定义不清信息化是什么,这与信息化历史短有关。一件事往往要等到它发生完,人们跳出庐山之外,才能真正看清它。其实工业化也是这样。谁定义清楚工业化是什么了?

我们总说工业化,但工业化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平常的问题,但仔细想想却没人提出和回答它。不能从工业化的基本矛盾把握工业化的定义,就搞不清什么是工业化,更搞不清与工业化相对的信息化。

西方主流经济学实际是工业化的概括。亚当・斯密在工业化的起点上,提出“分工创造财富”的命题,似乎说清楚了什么是工业化。这个命题好在,它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基本关系上,把握工业化特征。它比个人与社会关系在逻辑上更靠前。说明农业化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分(自给自足),工业化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分离(专业化)。人们可以从中很容易推论出信息化是生产者与消费者融合(产消合一)的结论。

但实际上,斯密只是在庐山之中定义工业化,它定义的工业经济,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规模经济。但站在信息化这个庐山之外再看工业化,就发觉斯密对工业化的定义有重大缺陷了,它是工业化的“一点论”,只接触到工业化基本矛盾的一个面,即规模经济这一面。

作为参照,我认为钱德勒历史地位将提高,因为他比斯密全面,他提出了工业化的“两点论”,即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这两个面。作为经济史学家,他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跳出了工业化这座“庐山”。所谓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我们可以理解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都是工业化根上的东西。作为工业化的本原,具有同等地位。这一点超出了斯密的见识。

他等于补充了斯密的定义,相当于说,除了分工,还有融合;将分工与融合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工业化。因为范围经济(小批量多品种经济)从本质上说,是融合主导的经济,分工只是辅助的方面。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这种区分,接触到了工业化真正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分析过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认为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托夫勒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同属工业化这个大范围,而工业社会之后是信息社会,但他也没有明确阐述什么是工业化的基本矛盾。

其实,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这对矛盾(或者凯恩斯说的微观与宏观之间的矛盾),还原到生产与消费这个基本面上,说的无非是分工过度,缺乏协调。马克思主张用计划来协调,凯恩斯主张用政府来协调,钱德勒主张用管理来协调。钱德勒提出著名的“看得见的手”的概念,本意是指与分工相对的协调,却被人们广泛误解为指政府干预。工业化中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矛盾,实际是产消之间分工与协调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生产手段之间的矛盾,也可以归结到这一矛盾上来。

在整个工业化时期,规模经济都处于矛盾的主导地位,而范围经济处于次要地位。这是因为,在马克思和凯恩斯的时代,主导的生产力是以分工为取向的蒸汽机革命,还不存在以协调为取向的信息技术和生命技术革命,协调的生产力基础很弱。因此非常依赖协调效应的多品种与个性化生产,部是不符合成本原则的。

但是,范围经济虽然处于次要矛盾地位,但它与规模经济的竞争,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钱德勒用1200页的篇幅逐产业地分析了美国、英国和德国资本家们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两种相反思路的矛盾中,苦苦探索哪个钱跟奔涌的财富更多的百年历史,可以说,《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是一部工业化的精神分裂史和基本矛盾史。

读透这本书,就可以像从《资本论》中了解资本主义如何被共产主义取代那样,理解旧经济如何被新经济超越。原来,当信息革命发生时,由于协调型生产力的突变性发展,改变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二百年来的力量对比,使范围经济从矛盾的次要方面,上升为主导方面;使规模经济从主导方面,下降为次要方面。分工虽然还存在与发展,但主导的方面变了,经济的性质就变了,我们管质变发生之后,由范围经济主导的经济,称之为新经济。

信息化从工业化基本矛盾中内生而来

当我们看清工业化内部的矛盾时,才能真正理解新经济为什么产生。

十年来,在互联网的圈子里,就象听蝉叫一样,我天天听的是融合的声音: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以及融合的同义词:协同、协调、关联、互联、会聚、集成……等等。但当我提出融合创造财富,与经济学家讨论起来,反应总是:协调不过是分工的另一面,没什么新鲜的;融合不也得要分工吗?似乎这个问题不值一谈。

我现在找到一个明显的判据,可以说明分工主导与协调主导不是一回事。分工主导的经济特征是,“品种越少,成本越低”。即专业化通过降低品种取得规模经济性,托夫勒称之为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协调主导的经济特征是,“品种越多,成本越低”。即关联化通过增加品种取得范围经济性,托夫勒称之为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我在《长尾战略》中通过分析30个行业的利润数据,说明了后者的实证根据。随着经济中矛盾主导方面的不同,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逐步被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所取代。

内经范文5

《内经》“治未病”思想作为超越时代的医学思想,至今仍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医疗实践,并给现代医学的发展以新的启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强调“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将“治未病”的医生称为圣人,认为“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为时己晚。指出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

“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两大方面。“未病先防”,即通过养生保健来维护机体的健康状态。《内经》在其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即提出了养生的要点,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并指出,这样才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内经》养生的内容非常丰富,现简述如下。

1 顺应四时

《内经》把人与天地自然界联系起来,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强调人的生活起居、体育锻炼,都要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具体论述了四时养生的法则,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臧,水冰地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若违逆四时而作,将会损伤五脏精气,对人体造成危害:“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飨泄,夏伤于暑,秋必疹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受自然规律的直接影响,所以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和谨防其发生的太过与不及。“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灵枢・本神》)。

2 调畅情志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刺激及机体内部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为生命活动的表现。情志生于五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情志的变化,又能影响其相应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运行,“喜怒不节则伤脏” (《灵枢・百病始生》),“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举痛论》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必须认识到精神意志对健康的影响,以达到形神统一的健康状态。 “精神内守”则“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灵枢・本脏》)。

保持心身健康的最好方法是加强自身修养,遇事乐观豁达大度。时时注意把情志调整到最佳状态,知足常乐,心胸坦荡,淡泊名利,宁静至远,顺应自然。“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素问・上古天真论》),达到“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的境界,从而做到“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素问・上古天真论》)。只有达到精神上和生理上和谐统一的高尚境界,才是最完美的健康状态。

3 合理饮食

饮食物是人体营养的来源,《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灵枢・五味》说:“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而“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脏气法时论》),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内经》认为饮食五味,各有所通,分别滋养不同的脏腑,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长养五脏,促进健康,而饮食偏嗜则会导致脏气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奇病论》更指出:“数食甘美而多肥。”现代医学也认识到,很多疾病是由于饮食不节造成的,所以适度节制饮食对于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还是那句话,“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4 动静结合

内经范文6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

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己。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骨行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帝曰: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帝曰:有故病五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日: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