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教学在内经选读课程中运用

线上线下教学在内经选读课程中运用

摘要:内经选读是中医本科专业学生学习《黄帝内经》的必修课程。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思维导图、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内经选读;线上助力线下

《黄帝内经》在《汉书•艺文志》所载“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4类中医典籍中被收录于“医经”中,是中医研习者的必修书。内经选读作为中医本科专业学习《黄帝内经》的必修课程,自1956年开始中医本科教育以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精品教学的示范者,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一直秉承小班精品的教学模式。为了使教学更有深度,帮助学生更加热爱经典,笔者对内经选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经典课程的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线下课程为主体,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结合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内经选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几十年来,内经选读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随着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变,西医课程增加,学生见习实习在医院以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大学二年级开始的内经选读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主动探索能力不强,完成教师要求掌握和背诵的内容之后不再深入学习,知识体系局限在教师设定的框架之中,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主动应用在临床实践中[1]。2019年,对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这门经典更好地被传承,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教学效果[2]。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经选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1微课攻克教学难点

《黄帝内经》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其理论抽象,文理深奥,如何讲好《黄帝内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挑战,在《灵枢•官能》中针对教学有“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之说,“其人”即指热爱中医、钟情岐黄且有一定悟性的可造之才。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医的热爱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样,《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提出“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指出作为教师若没有尽责教也会造成过失。由于内经选读课时有限,教学中一些需要拓展的知识难点不易讲清,学科组集体备课时提炼《黄帝内经》教学中每一章节的重点及难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成微课,导入BB(BlackBoard)平台,在开课之前作为预习的关键点,指导学生观看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在小组群中讨论,注重协作合作学习,培养发散性思维,激发内经选读课程学习热情,使学生能最大效率地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固化。

2.2慕课拓宽学生视野

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则、一般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之为“经”,唐代医家王冰言,《黄帝内经》“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慕课(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在国内外的教学应用实践中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3]。近年来《黄帝内经》慕课也开始上线,教师提前观看、遴选慕课,选择其中的重要片段及知识点,让学生在开课之前作为预习视频学习,使其对内经选读课程先有了解并思考,以促进后续学习。

2.3翻转课堂调动学生主动思考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过,“对古人的东西要有两种态度,一是照着讲,二是接着讲。照着讲就是还古人本来面目,重述古人的东西;接着讲,即从古人的东西出发,将古人提出的问题向前推进,开出新局面,达到新境界”[4]。一直以来,《黄帝内经》教学即秉持此观点,一方面讲清楚经文本意,然后讲清楚其临床指导意义。但是,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很难认识和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临床。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等学习材料自学,课中由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作业答疑、成果展示、互动交流等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促进教学绩效最大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5]。在内经选读课程教学中,将与临床结合紧密的内容进行翻转课堂设计,给学生提供前导性学习资料,如视频、论文、医案等,学生在自学后,分小组进行探讨,整合问题,设计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各小组分别发言,全班讨论甚至辩论,教师针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例如,在《素问•痹论篇》的教学中,许多疾病会出现痹证的症状,教师在课前将原文中重点的词句讲解并录制5节小微课程,整理和该篇相关的文献资料,筛选与该病相关的古今医案数则,将该篇的学习方法整理成文本资料。上述内容在课前1周发给学生,学生以小组协同方式自学并梳理问题,课堂上学生已经对原文基本理解,对于其中的深层含义进行探讨,如“五脏痹”与现代疾病的关系,“五脏痹”与“六腑痹”的关系和发展过程等,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点评,强调本篇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经典的现代意义。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2.4思维导图辅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以层级形式,使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底纹、图形等绘制层级图,将思维可视化,并将思维框架、知识体系构建起来。思维导图是梳理知识体系的有力武器,可为学生复习知识带来巨大的裨益[6]。在内经选读教学中,学生课后复习时往往只是背诵知识点,难以抓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脉络,也难以与授课教师所讲内容产生共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黄帝内经》的真谛,我们教授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复习——选定知识主题或划定条文范围,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在线上提交思维导图后教师予以指导修正。例如,在制作《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思维导图时,学生会联想到《灵枢•天年》的生命节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的生命阴阳变化规律等内容,将其编纂在一张导图中,使学生更容易厘清经文的脉络,抓住课程的重点,整合相似内容,减轻学习负荷,提高学习效率,更快地获得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5知识竞赛使经典学习寓教于乐

为了提高学生对内经选读课程的兴趣,创造更加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将知识竞赛引入教学过程。结合全国《黄帝内经》知识竞赛的形式,建立知识竞赛储备题库(包括向学生征集的竞赛题目、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挑选的题目等),近两年按照《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指南》[7]进行完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知识竞赛。向学生征集竞赛题目,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融入竞赛过程,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题目都是建立在对知识点良好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出题,加深了对《黄帝内经》的认识和理解,也激发了对经典理论的探索热情。通过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中医学班2012-2021级连续近10年的尝试,我们认为这种教学形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期间,我校学生更是在“2017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中获得华北赛区二等奖的好成绩,冲入了全国总决赛。再者,将知识竞赛时间安排在理论课结课之后、期末考试之前,使竞赛变成了期末考试前的一次集体总复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整体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检验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3小结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网络学习后出现的新的教学方式,是对网络学习和传统面授教学进行反思后,把二者的优势进行了有效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内经选读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线上课程为线下课程助力的模式,将微课、慕课、思维导图、知识竞赛进行整合,形成了多元化课程设计,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优化“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对中医经典更加热爱,并且学会了自我学习、快乐学习。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及启发引导学生方面仍发挥主导作用,教师需花费较多精力提前完成大量准备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中,如何管控好学生线上的自主学习、如何驾驭好线下的翻转课堂等,都是对教师的责任心和创造力的巨大挑战。因此,应加强全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教师线上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这样才能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贯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衔接古今的现代中医药人才。

作者:王智瑜 董晓英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