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脚电影范例6篇

美丽的大脚电影

美丽的大脚电影范文1

美丽的大脚

客厅里,筱雅一家人正在看由倪萍主演的电影《美丽的大脚》,妈妈感动地说:“张美丽老师太了不起了!”爸爸附和道:“是啊,是啊。筱雅,看完后你写篇观后感,太有教育意义了。”筱雅很听话地点了点头。永远都是这样,只要爸爸妈妈吩咐的事,对筱雅来说没有什么愿意与不愿意,她总是很慷慨答应。筱雅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蓬松的鸭绒被,棉棉的,总能让爸爸妈妈感到温暖,感到舒适。

筱雅今年10岁,上四年级。在学校,筱雅是个成绩优异,清秀美丽的女孩。可美中不足的是她性格有些内向,虽然她天真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但是看上去倒多添了大人的几分成熟与忧愁。她永远都是那样的波澜不惊,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让她动心动容。她为人谦和,和所有的同学都能打成一片。班主任欧阳老师对筱雅的评语总是:“优秀的你,能快乐些吗?”筱雅也总是尝试着快乐一些,可她越想快乐,就越觉得不快乐。和筱雅有着明显不同的是“飞扬”“跋扈”两姐妹,她们敢爱敢恨,课间总能听见她们爽朗的大笑声。

“筱雅,快去写吧,电影已经演完了”爸爸催促道。筱雅走进了自己的书房,顺便把盒装美滋滋巧克力也从茶几带到了书房。筱雅最大的爱好就是吃美滋滋巧克力,除了浓郁幼滑,松脆香甜的口感,还有这个脚丫形状的盒子。当时在超市看到它的时候,筱雅情不自禁地瞪大了双眼,脱口而出:“好漂亮呀!”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下带回了家。筱雅正准备打开作文本,忽然听到抽抽嗒嗒的哭泣声,咦,是谁在哭?筱雅睁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脑海里写满了问号。再定睛一看,发现装美滋滋巧克力脚丫形状的盒子上有两行小水滴,晶莹晶莹的,“是你在哭吗?”筱雅好奇地问。“呜呜呜……好感动……这部电影太感动了!”“你也会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吗?你也会看电影?你是怎么学会说话的?你……”“stop!”“哇!你还会英文!”迎着筱雅崇拜的目光,巧克力脚丫盒擦擦眼泪,得意地说:“那当然啦,我是一个会思想的盒子,我是尊贵与聪慧的化身,我是天之骄子……好了,不说这些了。先来作个自我介绍:my name is beautiful big foot,i forget my age,i never angry,i am happy every day.”“你叫美丽的大脚?”“ok,我是在刚看完电影的时候给自己起的名字,你不觉得很好听吗?我是一个脚丫,虽然不大,但很美丽。”“你有很强的应用能力嘛!”筱雅赞许道。听到筱雅的赞赏,盒子,噢不,美丽的大脚“咯咯咯咯”地笑出了声。“真是一个有趣的盒子!”“好啦,我该写作文了,你自己玩会儿吧。”

美丽的大脚电影范文2

采访/徐林正

今年我已经看了三个电影剧本了,我基本是不敢拍了。有那么些时间,不如好好拍几部电视剧,因为电视剧的市场目前很公平。你拍得好,观众就会锁定这个频道,供求是合理的。

从演员到主持人再回归演员,相隔了20多年。其间的风雨坎坷、摸爬滚打把“演员倪萍”磨砺得更纯粹更本真――影片《美丽的大脚》《泥鳅也是鱼》《雪花那个飘》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没有她们美丽”

问:《泥鳅也是鱼》先是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后又成为4月8日开幕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影片,4月15日开始全国公映了,可谓好事连连。我曾看过这部影片,我觉得这部影片和一些关注底层的影片最大的不同是,《泥鳅也是鱼》写民工的快乐、爱情、理想――对他们的关怀是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你在剧中地表演也非常地内敛和克制,避免一般作品的煽情。

答:非常感谢你有这样的评价。这恰好也是导演和我对这个人物在影片中的刻意追求。苦难,对于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从外表看你其实很难一下子看出来,她习惯了,她没有那么多眼泪,没有那么多感慨,她要打起精神面对今天。我们这些创作者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俯视平民,潜意识里要关怀他们,甚至会有一些伪善的精神拥抱。这是很可怕的,一切都不能想当然。在我们开机前,跟随主创去民工工棚和生活区体验生活时,我们一下子就打碎了自己,我们想当然的东西太多了。当你从口袋里掏出几百块钱给民工时,他并没有你想象得那样激动地抓住你说谢谢,但你也能看出来,谢谢已经表达了,只是和你想的不一样。

拍摄的六十天里,我很少想民工两个字。我只是想到我是一个要用双手养活女儿的母亲,我要在这个上千万人口的北京给我的孩子找个好未来,我要挺直了往前走,我要跟上这个移动的大群体,我要拉住给我温暖的那个男人的手。这就是泥鳅这个人物的核儿。

问:纵观《美丽的大脚》《泥鳅也是鱼》《雪花那个飘》等影片,你所演的女一号,虽然地位不高,但都充满了理想,自尊而自强。

答:演员有外形的局限。特别是咱中国人,喜欢以貌取人。这也是我在中央电视台做那么多年主持人所沾的最多的一个光。所谓亲切、自然、可信,我相信导演们找我演这些角色,首先是一个外型的判断和把握。实际上我内心的、内在的气质不完全是这样。我自身有许多缺点,骨子里也有不少反叛的东西。但是我确实在世界观上是崇尚良善的人性,敬仰那些坚强执著的女人,热爱执掌自己命运的各类人物,特别是小人物。喜欢乐观、幽默、豁达、漂亮的女人。我交朋友,第一选择不是她的地位、外貌,而是有意思、鲜活的,所以我的女友里有卖衣服的,卖花的,卖水果的,当官的,有钱的,什么都有。她们都是我创作人物的影子,我的角色都溶人了她们。

问:《美丽的大脚》女主人公的形象是农村女教师,但银幕形象依然是美丽的。《泥鳅也是鱼》中女泥鳅的外在形象就不够美丽了,因为真实的民工总是脏兮兮的。你接演这部戏前有没有顾虑――自己的形象会受到损害?

答:是吗?人的审美差别怎么那么大了啊?要单从形象上比,我觉得泥鳅比《美丽的大脚》的乡村教师漂亮多了,你不觉得她在那堆民工里很时尚,很现代吗?她钱很少,却舍得买一副金晃晃的耳环戴在耳朵上。她干着那么脏那么累的活儿,还不忘在头上戴一块鲜绿的格围巾。她的肤色多好看,又黑又亮,一个湿漉漉的女人,一个热气腾腾的女人,不好看吗?

你听她说的话多漂亮,“咱出门在外给人家干活,吃的好点儿、糙点儿都不算个事儿,干的活重点轻点也不算个事儿,挣的钱多点儿少点儿不算个事,最要紧的是咱得要脸,人要是不要个脸,那还赶不上个腚,腚还知道害羞穿着裤子……”

我觉得泥鳅比张美丽更生动。

问:为了让自己“不美丽”,你用了哪些办法?

答:在《泥鳅也是鱼》这部电影里,我也用了很多笨办法把自己弄得更像个民工。比如,拍摄的六十天里我只洗洗手心,能吃饭就行了,十个指甲里镶进黑油彩就再也没挖出来。拍摄完了,我的手背部皴了,裂了,至少我这双手很像一个能靠打工养活一双女儿的母亲吧。

我真的觉得演这类人物是提升我自己的形象,怎么会损害呢?我倪萍远远没有她们美丽。

“我基本不敢拍了”

问:从主演《女兵》《山》《他们并不陌生》《流泪的红蜡烛》《祁连山的回声》等影片,到主演了《美丽的大脚》《泥鳅也是鱼》《雪花那个飘》等影片。其间间隔了20多年,之前之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答:二十多年前拍电影,演员在剧组是名符其实的“道具”,是真正意义上的导演一盘棋里的一个棋子。而今天不同了,演员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话语权”,导演给予演员空间很大,尽可能发挥演员的特长。就我个人来说,这种变化当然有年龄、阅历、位置的客观原因。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是如今导演有理由相信你今天对角色把握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很可贵的。聪明的导演都不会放弃。

问:你演的《美丽的大脚》《泥鳅也是鱼》《雪花那个飘》都是低成本电影,公映期总是很短。接下来是否会有意去接―些商业片?

答:这点说出了现在我对拍电影的迷茫。

目前中国电影从创作、拍摄,到放映、发行,实际上是一个很不正常的产业,和电视相比,它的供求关系一直比较怪。通俗地讲,电影的好坏和电影的票房没有关系,和票房直接产生关系的是宣传、炒作。

紧接着困惑的第二点就来了,既然你拍出的好电影没宣传没人看,你就是做了一件“无效劳动”的辛苦事儿。即使小成本电影也要几百万,这不是很浪费吗?我看着心痛。所以不拍也罢了。即使像我现在拍的这三部电影,都获了奖,但是投资人并没有因此挣到他们想挣的钱,我也很难受,自己得了一大堆奖又怎么样?

所以今年我已经看了三个电影剧本了,我基本是不敢拍了。有那么些时间,不如好好拍几部电视剧,因为电视剧的市场目前很公平。你拍得好,观众就会锁定这个频道,供求是合理的。

问:你总是演下层小人物(民工、农村妇女),有没有演现代时尚女性的打算?

答:对于我来说,选择拍什么戏,最不要紧的就是人物的身份。城里的,乡下的,底层的,高层的,都是个外表。外表的东西是可以打扮的,服装师、化装师都可以帮你。而我选择的尺度是人物的核心,都市女性只要刻画得鲜活,其实每一个演员都会演好。

与导演杨亚洲没有分歧

问:最初和杨亚洲合作的契机是什么?

答:我和杨亚洲导演的最初合作没有特别的契机,仅仅是导演有一个《美丽的大脚》的剧本,选了一个合适的演员。这部影片获了当年的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最佳女配和最佳女主四项奖。前三项都是在很多人的预料之中的,特别是导演奖。

问:杨亚洲认为,你“复出”以后的三部影片,一部比一部进步。

答:杨亚洲很了解我。这三部电影我确实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这也是我接拍电影的原则。如果是重复或者原地踏步走,对我这般年龄的女演员就没有意义丁。拍电影不是我的职业,我不需要靠它去生活,它不像我当年主持节目或栏目,那是一份职业,你愿不愿意都要如期地做下去,如同一个家庭妇女,到点了餐桌上就要有饭,一日三餐你都要做。

拍《美丽的大脚》那会儿,毕竟十八年没拍电影了,一切都是陌生和茫然的,所以表演起来很被动。在电影里你能看到,我甚至还有些不知所措,这点又恰好是那个人物的,封闭在山村里,一个没有文化的乡村教师对教孩子是那样执著的那股劲很合适。而时隔三年,再拍《泥鳅也是鱼》,这期间我跟陈力导演拍了《两个人的芭蕾》,又跟沈好放导演拍了《天高地厚》,在镜头前就从容多了,再加上我跟杨亚洲导演也特别熟了,于是在《泥鳅》里,我更主动了。

问:你和杨亚洲的合作是一个充满了公众亲和力、朴实内在气质的“平民演员”和一个“平民导演”的合作。是不是这种碰撞产生的艺术火花成就了一部部关注底层小人物的优秀影片?

答:这都是别人给我们戴的高帽子,实际上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平民还差的很远,关注也仅仅是表层的关注。

问:你们合作有分歧吗?

答:没有分歧。

关于“下岗再就业”

问:你主动从主持人这一岗位“下岗”,然后“再就业”成为一名演员。

答:我从心里很赞赏自己的主动。

对于敢于掌握自己生存、自由和命运的人,下岗其实意味着新生。我相信当初我主动向台党委、台领导申请离开主持人职业岗位的时候,他们都会有一些顾虑,他们多次挽留我。在我看来,一个万众瞩目的岗位上不能有原地踏步的人在那儿挡道。你走了,才能给别人腾出地方,你无数次地重复自己到底有多少价值?于是我主动下岗。

问:像很多报道都说,你被“春晚”伤害过,这个“伤害”究竟是什么呢?

答:这就是今天媒体的特性之一,只要它需要(更可怕的是打着读者需要的大旗),它可能把一粒小芝麻捡出来当成大西瓜卖。这件事我不过是在和刘仪伟闲聊中说起过,我曾在2000年春晚和赵忠祥老师、黄宏演过一个老年的赵、倪小品。那个小品很概念,很夸张,我当时很不愿意演。但是导演说,这是春晚棋盘里的一个棋子。我说我在台里工作这么多年,深知你作为一名员工的职责,服从大局的利益是每一个职工都必须做的,要有团队精神。于是我上了。但是这个小品深深地伤害了我。这些话被旁边的一个什么记者听到就给各报写成了这样的大标题:“倪萍被中央电视台深深地伤害过……”可以理解,报纸要卖嘛。卖就要吆喝,吆喝就有夸大的成分,我已经习惯了。

问:央视主持人到了一定时间会转入幕后――编导、制片人,你为什么选择“回归”做演员呢?

答:人的一生实际上面临着许多次选择,这里有被动的,也有主动的。对于我来说,选择从主持人转行当演员,准确地说是一次潜意识的选择。正如你说的,从主持人转入幕后做制片人,做编导是顺理成章的事。从媳妇到婆婆是每个女人都能如愿的一条路,我也如此。但冥冥之中我却始终不肯做婆婆。

问:尽管你一直说自己一直是个演员,但当时的主业是主持人。现在从哪部影片能感受“我是一名演员”?这么多年的非演员生活,对表演有什么作用呢?

答:非常坦率地说,我从骨子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演员和主持人之分,我也从没有切身地感受到此阶段我是演员,彼阶段我是主持人。人生的角色和定位绝不是那么简单地按时间来划分。人一直是一个混合体。

在主持人岗位上工作那么多年,我一直很感谢在戏剧学院学的那些表演元素,比如倾听、真听、真看、真想,比如真情、感受、感悟、感觉,比如表达、真实、准确,这些我都用上了。重要的是分寸。

问:你是央视的员工,但却很早就离开家乡,你有没有“北漂”的感觉?

美丽的大脚电影范文3

好电影都在讲述故事,艺术地刻画人性。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电影和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是息息相通的。许多人热爱教育电影:因为教育电影集中反映了教育改革、学校风貌、师生关系,塑造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在屏幕中都会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自己。

《教师一定要看的15部电影》

著者:邓志伟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一辑 教育信仰与教师人生

伊朗《黑板》:背负信仰的教师

国产《凤凰琴》:守望教育

国产《美丽的大脚》:张美丽的“穷人教育学”

国产《我的教师生涯》:中国的“瓦尔瓦拉”

第二辑 教育理想与音乐人生

法国《放牛班的春天》:音乐开启心灵

美国《音乐之声》:玛利亚老师的诗性魅力

美国《霍兰先生的乐章》:生命因你而动听

美国《弦动我心》:教师成长的艰辛与灿烂

第三辑 教育追求与专业智慧

美国《死亡诗社》:何为好的教育?

美国《蒙娜丽莎的微笑》:“我是自由女神”

美国《心灵捕手》:“问题”天才的使者

第四辑 学生成长与人间真情

新加坡《跑吧,孩子》:跑出希望的少年

伊朗《天堂的颜色》:一个盲童的寻找

国产《草房子》:真情永驻

伊朗《家庭作业》:学生不能承受的生命重负

书摘

1.战争使得教师处于两难窘境:要么以别的方式生存,要么自己寻找教育对象。

2.他们渐渐变老,但是并不幸福。他们富有爱心,但是自身却得不到爱。他们有需要,但却得不到满足。他们永远是把生命奉献给其他母亲的孩子的教育陌生人。随着岁月的流逝,他面露倦容,对事物愈加敏锐,感情日渐淡漠。

3.所谓传统,是来自成人社会的实利主义的传统,而不是发自青春少年的孩子们自身的浪漫主义的传统,它强调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强调循规蹈矩的主智主义的传统。

经典台词

1.《美丽的大脚》女主角张美丽

我有两个不成功:第一,我的脚太大了;还有我这个名字,也不成功。你说吧。长得不好看吧,又叫个美丽。不成功啊,不成功……

我这一辈子啥都不成功,我可就是希望我的娃将来都是成功的。

咱们来到这个世上是哭着来的,我走的时候啊,要笑着走。

2.《音乐之声》修女玛利亚(译文)

我必须梦想我所追求的事物

在往弥撒的路上跳华尔兹 在阶梯上吹口哨

我对疑虑仍常保持信心

我有信心,让他们来考验我吧

群山因为音乐充满生气

我心震荡像鸟儿翅膀

3.《死亡诗社》经典台词(译文)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美丽的大脚电影范文4

残疾,对一个人来说一定是个沉重的打击。有些人面对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向命运低头;有些人面对打击,不屈不饶,与命运进行着我们常人看来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斗争,最终他们却成功了。

2012年暑假,伦敦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一天,我打开电视,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位双腿膝盖以下装着假肢的运动员在跑道上飞奔。我感到很纳闷,咦,残奥会不是还没有开始吗,怎么会有残疾人在奥运会上飞奔呢?后来我才知道,这位运动员叫皮斯托瑞斯,他是残疾人100米、200米和400米短跑世界纪录保持者。他一生最大的渴望与梦想就是能和正常人一起同场竞技。经过他多年的申请、努力,终于得以如愿以偿。尽管最终的比赛结果是他最后一个抵达终点。但伦敦碗全场观众给予他的掌声是最热烈的。望着他轻弹着刀锋般的假肢在跑道上远去的背影,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为了这一刻,平日里他要付出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啊。“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冲过的终点,我想对于全世界的所有人来说那是最感人的励志故事的起跑线。他在红色塑胶跑道上飞腾而过的身影,划出的是精彩人生的美丽的生命弧线。

看到这一幕,让我想起了2010年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刘伟十岁那年不幸触电失去双臂,伤心绝望之后,他下定决心要学游泳,靠着顽强的毅力,他不仅学会了游泳,而且还取得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两金一银的好成绩。正当他信心满满备战2008北京残奥会的时候,一个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他头上,他得了过敏性紫癜,从此不能做剧烈运动。面对命运一二再,再而三的打击,他没有被击垮。他试着学习用脚弹钢琴。为了用脚演奏出优美的乐曲,他每天练习都在七个小时以上。脚磨出血泡,肿胀得难受,也一刻不停。他成功了!达人秀舞台上,当美妙的钢琴声响起的那一刻,评委的眼圈红了,在场的观众落泪了,我更是潸然泪下。刘伟用脚传递的力量又有哪个励志故事能比呢?

乐观的人说,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拼搏战役。悲观的人说,人生是一场悲剧,哭着来,哭着走,谁也无法改变。但是,当我看到刀锋战士那飞奔的身影,当我听到刘伟用脚演奏的《梦中的婚礼》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埋怨,还有什么理由悲观呢?

残疾是不幸的,但他们用残缺的身体顽强拼搏创造的奇迹却是美丽的。这美丽感动着你,这美丽感动着我。

美丽的大脚电影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服饰特色;文化意蕴

提起云南,人们喜欢用“神奇秀丽”、“五彩缤纷”等字句来形容。这里的确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一个让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里拥有26个民族,自然风景迷人,民俗风情独特,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其中的服饰文化更加灿烂夺目,堪称是“民族服饰的王国”。如:傣族的长筒裙,面料轻薄,色彩淡雅明快,结构简洁;彝族撒尼姑娘的“彩红帽”,以红、黄、绿、白、青、蓝、紫7种颜色丝绸配制,外沿镶制银泡,右侧还垂吊着一串串珠和一绺黑发,走路时串珠左右摇摆,洋溢着青春、妩媚,极为靓丽。

再者,云南素有“民族文化的富矿”、“影视拍摄的天堂”等美誉,26个民族浩如烟海的自然、文化资源,可以说是影视艺术创作素材的宝库。像《五朵金花》、《阿诗玛》、《花腰新娘》等生动地反映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魅力。其中,各民族独具异彩、赏心悦目的服饰,连同人文内涵、风土人情、民族歌舞、神采风貌等融合在一起,通过少数民族题材影视艺术这一传播媒介,向世人诉说着这里的传奇故事,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

文化学者金光在《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中指出: “文化,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强调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通常总是包括了语言、文字、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内容。事实上,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具体生活的所有方方面面。”①影视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服装这一艺术形式,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视觉化的形象,使剧中的人物形象从抽象变为具体,从平面变为立体,犹如身临其境,活灵活现。同时,影视艺术又以特定的虚构形式去折射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服装是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它不仅仅是一种服务于电影艺术的道具,而且服装本身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标签,它向我们诉说着剧中人的社会地位、社会信仰、性别角色、政治倾向、民族归属、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等信息。

服饰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着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民族性格、心理素质,不同的民族审美情趣,以及各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流。因此,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不论形式的古朴庄重或轻盈潇洒,色彩的艳丽或淡雅,都是每一个民族尊严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向心性、认同性的形象体现。”②所以,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资源成为众多少数民族题材影视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视觉元素。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以“大众趣味为标准,追求感性化,娱乐性,并与大众传播媒介、商业社会结缘”,③因而具有大众文化的特点。“大众”涵盖多数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因此影视文化具有广泛的受众群。同时,影视艺术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其中的服装通过一系列因素如剧情、演员、场景、音效等的烘托,显现出超乎生活服装的魅力,进而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愉悦。近年来,正是由于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大量热播,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独特魅力。下面我们就以几部经典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来解析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色。

1.电影《五朵金花》服饰特色

剧情简介:《五朵金花》拍摄于1959年。1960年它在全国隆重放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年,在国外上映并获得巨大的成就。本影片讲述了在云南大理的“三月街”盛会,一对白族青年阿鹏与金花相识并相爱。他们在蝴蝶泉边定情,相约明年再会。翌年山茶花开时,阿鹏如期而至,但未见金花踪影。痴情的阿鹏便开始了遍及苍山洱海的寻访。他不知金花的姓氏地址,连续与4个金花姑娘闹出了一段又一段有趣的误会。最后,在定情的蝴蝶泉边,阿鹏终于找到了他心爱的副社长金花,其他4位金花也到蝴蝶泉边为他们祝福的故事。

白族是一个崇尚白色的民族,我们从一首白族民歌中的一段可以看出,白色确实是白族人民最为宠爱的色彩,并且与他们的服饰密不可分。

白白月亮白姐姐,

身上穿件漂白衣,

脚上穿双白布鞋,

披张白羊皮。

这首白族民歌中的片段,歌颂的是一个理想中的白族姑娘。她身着白色的服饰,婷婷站立在皎洁光亮、清明如水的月色里,显得多么的晶莹光洁、纯洁美丽。正是月光如银,美人如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白族姑娘的美丽是和白色分不开的,是同皓月,是同白色的服饰分不开的。白色,正是白族男女服装的主色调。白族女子的衬衣、外衣和头饰上的缨穗,男子的对襟衣和包头,基本上都是白色。④白族人民对白色服饰如此偏爱,并不是说他们排斥其他色彩。其实,白族在突出白色的同时,也很注意白色与其他色彩的搭配,相辅相成。如白族妇女的衬衣多为白色或翠绿色,上衣外罩一件无袖坎肩,色彩一般为红色、蓝色、紫色或黑色。这样,衬衣与领褂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服饰搭配总体给人一种明快、纯净的感觉。

镜头一描述:电影《五朵金花》影片开场,阿鹏骑着马前往三月街参加男子“赛马”比赛,途中巧遇一起赴会的副社长金花和姐妹们,由于她们的马车轮子坏了,停在了路途中,阿鹏是个出色的铁匠,他帮助姑娘们修理好了马车轮子这一镜头,此处的副社长金花一直是用草帽半遮着脸,显示出纯情少女情窦初开时娇羞的神情。白族服饰的魅力通过金花的装扮表现得淋漓尽致,“白色上衣,外套紫红色条绒领褂,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脚穿绣花鞋”,鲜艳的色彩,荡漾的花朵缤纷,展露出青春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拘束的表情又掩饰着欲望的膨胀。在观看影片时,我们的审美感官使我们穿越时空的障碍,与影片中的人物畅谈,依靠我们的想象去填补人物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同时在时代变迁的长河中,审美心理的变异又使得观众观赏时领悟到新的审美感悟,从而使作品生发出更多的价值和内涵,获得源源不断地生命力。

影片中人物的服装描述:电影《五朵金花》中人物的服装主要源于20世纪初期与中期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服饰。那个时期,白族服饰的基本款式、色彩喜好承袭的是传统白族服饰风尚,其服饰的基本特征变化不大。主要为:男女服饰均有尚白的习俗,以白色为美、以白色为贵。女性上装穿白色上衣,衣的后片比前片长,腰间系各种颜色的绣花围裙,外穿无袖红色或黑色金丝绒坎肩,在衣袖口、裤口上也绣上色彩艳丽的花边,整体装束结构映衬协调、色彩对比明快,浓艳而又庄重,线条美丽苗条。其实,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白族很喜欢红色,他们认为红色喜庆、吉祥,穿着既精神又辟邪,另外红色还代表了白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也象征着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所以,再素雅的颜色,也要用红色来点缀一下;男性的上装一般是白色的对襟衣和黑色的领褂;男女下装均是白色或蓝色的吊裆直筒长裤;男性头饰是白色或蓝色布包头,而女性的头饰有包头、头帕、帽饰等多种形式,因年龄和地域而有所不同。

镜头二描述:影片结尾五朵金花一起出场的场景,她们的服饰装扮各具特色,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如图1)

副社长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无领紧袖衬衣,外罩无袖紫红色金丝绒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此围裙束紧腰身,恰到好处地显示了女性的体态并给人一种朴实、精干、俊俏、大方的感觉;此外,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下装穿浅蓝色长裤,足穿绣花鞋,肩挎绣花包,头梳独辨,盘于叠成长条形的桃花或印花头巾中间,再缠以红头绳,左侧飘缀着一束雪白的缨,似缓进的旋律,给人无尽的飘逸、洒脱、秀美之感。

炼铁厂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无袖蓝色坎肩,前面系浅灰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拖拉机手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红色无袖偏襟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畜牧场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浅绿色无袖偏襟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积肥模范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无袖紫红色金丝绒偏襟坎肩,前面系灰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下摆、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从总体上看,白族女性服饰给人一种简单中透出丰富,浓重中衬托出秀美的感觉。(如图2)

影片中男性的服装描述:

采药爷爷的服装:深蓝色布包头,上装穿浅灰色对襟衣,外套黑色右衽坎肩,再罩一件对襟灰色羊皮领褂,下装穿深蓝色宽脚裤。

管闲事老叔的服装:深蓝色布包头,上装穿浅灰色对襟衣,外罩深灰色右衽坎肩,下装穿深蓝色宽脚裤,腰系装草烟的黑色布腰带。从整体上看白族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

阿鹏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对襟衣,外罩黑色领褂,下装穿白色宽脚裤,头饰为白色布包头,垂下尺许。(如图3)

2.电影《阿诗玛》服饰特色

剧情简介:电影《阿诗玛》拍摄于1959年,是根据流传于云南彝族支系之一撒尼人中间的一部著名的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改编而成,影片以阿黑、阿诗玛反抗封建贵族势力的不合理婚姻为主线,塑造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阿诗玛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这两个撒尼青年的典型形象,颂扬了他们的传奇爱情故事,极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阿诗玛》是一部反映云南彝族撒尼人的爱情悲剧电影,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都取材于撒尼人的日常生活,表现得自然而富于生活气息。

镜头一描述:姑娘们在河边洗麻的镜头,那一把把甩出又拉回的麻不但是她们的劳动工具,也是她们传达美、渲染美的“助手”。尤其是姑娘们排成行边唱边舞时,她们靓丽的服饰色彩(白色、蓝色)与身边的山川、河水相互交融,互为一体,此处导演摄制了一个水中倒影的画面,更给撒尼姑娘的袅娜、多情蒙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面纱,愈加显得美丽动人。(如图4)彝族撒尼人勤劳、美丽、善良、智慧、纯洁、勇敢的形象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镜头二描述:影片开场阿黑头缠青布,身着黑青色布衣,下身配宽裆黑裤,就取自彝族“尚黑”的习俗,男演员“碗盖头”、“英雄结”头饰的选择,更显现出彝族男子英勇的气质。此外,影片中对于一些民俗细节的选定都十分的考究,如阿诗玛所戴的“彩红帽”(如图5)就是根据彝族撒尼人“扯下天上的彩虹做成姑娘的头巾”的民间传说来制定的,而这些环节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增强民族特色都起到了极佳的效果,同时借着这个机会向世人展示了云南彝族撒尼人的生活习俗和审美习惯。

我们将影片中的人物服装分为两类:一类,正面人物的服装;二类,反面人物的服装。(如图6)

正面人物的服装描述:

阿诗玛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宽袖斜襟长衣,长略过膝,侧缝开衩至腰。长衣小圆领蓝底镶彩色花边,袖口、斜襟、下摆拼接一块蓝底布并绣有精美的花边,前面系蓝色围腰,下装穿蓝色宽脚长裤,脚穿勾尖绣花鞋,耳戴细环,手戴银镯,配挎一个长穗绣花包。整体装扮典雅淳朴,体现出影片中女性的纯洁、大方。

阿黑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对襟衣,外罩白底镶蓝色布边的麻褂,头缠青布,下装穿宽裆黑色长裤,腰缠红布,左耳贯大环,脚穿黑色布鞋,浑身上下显出粗狂和强壮,给人以英姿勃发的阳刚之美。

反面人物的服装描述:

热布巴拉的服装: 热布巴拉是封建传统贵族的代表,其上装为深色对襟衣,外罩对襟黑色绸缎领褂,并在领口、袖隆口镶无数的银泡,头缠黑布包头,下装穿黑色绸料长裤,左耳戴大银环,手戴银戒指。整体着装给人一种富贵、权衡的感觉,很好地体现了封建贵族蛮横霸道的特征。

阿支的服装:阿支依仗父亲的势力,蛮横无理,仗势欺人,上装穿暗红色对襟衣,外罩无领深红色绸料对襟领褂,领口、门襟、袖口镶银泡,头缠深灰色包头,手戴多个银戒指,下装穿深红色绸料长裤,整体装扮使其封建贵族蛮横无理,仗势欺人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是历史的积淀,不同的民族,因为时空状态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定时期的不同心态、不同的意识和不同的文化、相对后人来说是传统。传统是历史的痕迹,而流行则是时代中某个较短时期的烙印。”⑤其中,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是它的民族文化的象征和积淀,是长期的民族文化精华的积累。通过少数民族服饰,我们可以珍藏传统与美学文化,并且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递大量的社会生活讯息,所以学习少数民族的服饰风采,为我们丰富自己,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认识服饰特征,总结服装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元素为我们艺术创作、服装设计提供了现成的素材资源。

注释:

①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11月,第3~4页

②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上)》,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1月。

③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5页。④段炳昌:《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4月,第1页

⑤张星:《服装流行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10月,第62页。

参考文献:

[1]段炳昌.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星.服装流行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5]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上) [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

[6]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下) [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

美丽的大脚电影范文6

[关键词] 动画;色彩;工具;人物形象

由法国人西维亚•乔迈(sylvain chomet)导演的《疯狂约会美丽都》一经问世,不但票房横扫欧美各国,也在各大影展中获奖无数。 故事以风华正茂的美丽都三姐妹演唱为开头,引出故事的另外两个主人公:名为查宾(champion,有冠军之意)的男孩和他的奶奶。原来他们在电视上看美丽都三姐妹的演出。失去双亲的查宾沉默、自闭,终日郁郁寡欢,小狗布鲁诺(bruno)是他惟一的伙伴。细心的奶奶终于找到他的乐趣所在——单车,并亲自培养他参加环法自行车赛。在赛中,查宾没能成为像他的名字所喻义的获得冠军,中途被黑帮绑架到美丽都成为他们的工具,奶奶和布鲁诺也随之漂洋过海,在美丽都三姐妹的帮助下,消灭黑帮,胜利救出查宾。《疯狂约会美丽都》中没有逼真的三维效果,没有精彩的人物对白,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用近似单调的色彩,夸张的造型,幽默的剧情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在这部近乎是默片的动画中,导演成功地表达了对工业时代前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亲情的讴歌与赞美。本文将分别从动画设计和情节安排两个方面对这部动画进行评析。

独具匠心的动画设计

(一)色彩的选择

动画背景的色彩设计既要整体色调协调一致,同时又要很好地烘托影片镜头的气氛,加强导演的意图。[1]整部动画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一种怀旧的气息,色彩的选择上更是烘托了这一氛围。故事的开头就使用了黑白色调,给人怀旧的感觉,使人很容易想到发生在很久以前的往事,而这正是主人公查宾儿时回忆的开始。随着祖孙两人的出现,色彩也变成了以褐色和红棕色为主的暖色调,给人的感觉亲切、质朴。而黄色和褐色的结合勾勒出法国乡村的唯美画面,一切都那么温馨,那么令人怀念。时光飞逝,现代工业飞速发展,天空中飞机多了,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高架桥挤歪了查宾和奶奶的住房,美丽的乡村小镇不见了,过去与现代的这一微妙过渡,故事的背景也相应地变成了灰黑色。黑白背景的再次出现多是在布鲁诺的梦境中,而现实生活中的法国和美丽都,无论是导演用到背景是五彩斑斓还是光怪陆离,都给人忧伤之感。

(二)工具的运用

导演留恋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少了些愤世嫉俗,而多了些对自由的渴望,能带给人更多的鼓舞。[2]除了用色彩勾勒往昔法国的田园意境,缅怀以往的时光,导演对人物工具的运用上也匠心独特。随着工业的突发猛进,现代化的工具一律的机械化。从故事画面中出现的高速运行的火车,冒着黑烟的巨型油轮,到跑满街道的小轿车以及黑帮老大的手枪和高射炮无一不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但导演在工具上着实幽默了一把,奶奶骑着孙子淘汰的小三轮,吹着哨子,风雨无阻训练查宾;回到家后,给查宾按摩的工具是吸尘器、刈草机之类的东西,查宾的饭量由天平和一个钟表就能控制,奶奶矫正车轮仅用一把扳手和一个小埃菲尔铁塔模型,就是这些没有高科技含量的简易工具把查宾训练成一个运动健将。

在营救查宾的过程中,奶奶脚踏一法郎租到的小船照样追随装有被劫持的赛车手的巨型油轮,漂洋过海来到美丽都。上岸后,看到载有孙子的汽车,奶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可用,骑上布鲁诺紧紧追随。风华已逝的美丽都三姐妹,穷困潦倒,用一个破旧的冰箱、一份报纸、一个吸尘器和以一个捡到的破轮子为乐器的奶奶共同演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在与黑手党搏斗的场面中,自行车、扳手、帽子、平底锅,还有奶奶的厚鞋子战胜了现代化的小轿车、手枪和高射炮。看似简单不能再简单的工具,实际用途不差于甚至强于高科技的产品,最有说服力的恐怕是动画片本身了,在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导演仅用简单的手绘动画,就一举夺得了多项大奖。在笔者看来,工具的幽默与巧妙的运用表达了导演对以往简约生活的怀念。

(三)形象的发挥

看惯了迪斯尼动画中逼真的画面,活灵活现的人物造型,乍看《疯狂约会美丽都》有一种翻看漫画书的感觉。里面的人物形象得到极致的夸张,凸显了他们的个性特征。身材矮小、胖墩墩的奶奶,一只脚穿着超厚底的鞋子,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没有聪慧的大眼睛,举手投足却尽显智慧,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她集老年人的智慧和年轻人的胆量于一身。每次遇到困惑,她的标志性动作就是用手推一推厚厚的眼镜,问题总会迎刃而解。故事中她惟一的一句话,就是在电视中美丽都三姐妹的演出中断时问孙子:“就这样吗?你要对奶奶说什么?结束了吗?”惟一一次微笑是发现孙子贴满赛车画的本子,找到孙子的喜好时,嘴角的轻轻上扬。关于奶奶的所有形象刻画无一不流露出奶奶对孙子的浓浓的爱。

查宾的形象从小时候的胖嘟嘟,到成年后的精瘦健壮,夸张幽默地突出了他长大后的身份——环法自行车手。突兀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纤瘦的腰肢,因练习单车夸张健硕的双腿,还有他的疲惫与无精打采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中的黑手党身材高大,穿着方形的黑色西服,佩戴着黑色的眼镜和领带,给人冷漠凶残的感觉。黑帮老大的形象更体现了导演的超凡想象力。他是一个长着酒糟鼻的矮子,每次出行总是夹在两个黑帮打手的中间,眼皮不抬,脚不落地,叼着雪茄,形象冷酷。

如果说聪慧的奶奶、有着高大鼻子的查宾和操纵环法赛的黑帮老大是法国印象的话,美丽都给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咄咄逼人的高楼大厦,还有就是美丽都的超级大胖子以及有着侠肝义胆的美丽都三姐妹。细心的观众会从肥胖异常的自由女神雕像和超版码的小金人以及印有holyfood的照片看出美丽都指的就是美国。有人认为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和书让导演变成了冰激凌和巨无霸汉堡,电影中心由holywood变成holyfood,再加上街上随处可见的大块头,这是对美国快餐文化的讽刺,表达了法国人对美国快餐的鄙夷和不屑。笔者却不这样认为,美丽都的大胖子,是导演以夸张、幽默的手法凸显了美国人的特征,就像“查宾瘦高的身材和特意被拉长的鼻梁,很法国化。黑手党大佬头戴贝雷帽、矮矮的身材、球根状的鼻子,显示出鲜明的高卢人的特性”[3]。自由女神雕像、奥斯卡小金人都是美国的特征,导演只不过在影片中发挥了他的幽默,这和整个动画形象设计是一致的,谈不上是对美国的讽刺。

美丽都的三姐妹红极一时,但无论是年轻的三姐妹还是年老的三姐妹,形象都与美丽无缘,尤其是老年的三姐妹形象怪异得近似老巫婆,但从老姐妹绵软的身体仍旧可以看出她们年轻时的婀娜多姿。虽然她们风华已逝,但她们对艺术的执著,对生活的乐观,对朋友的仗义使她们成为美丽都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道风景。

巧妙的情节安排

(一)关于对往昔的缅怀

看过《疯狂约会美丽都》的人一定会对故事中多次出现的布鲁诺对奔驰火车狂叫的镜头印象深刻。火车和铁路是现代工业最显著的代表,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也是破坏法国田园小镇的罪魁祸首。导演留恋法国郊外的田园意境,通过布鲁诺对火车的狂叫表达了利益受到侵犯的现代人对工业文明的不满。如果布鲁诺无缘无故的对奔驰的火车大叫,观众们会迷惑不解,所以导演巧妙的在故事的开头就安排了小布鲁诺被查宾的小火车轧到尾巴的情节,原来它也是火车的受害者,这样它对火车的“呐喊”就顺理成章了。《疯狂约会美丽都》中还有一个情节是观众们津津乐道的。那就是美丽都的三姐妹拿手榴弹炸青蛙,以青蛙为食的场景。有的评论认为三姐妹用手榴弹把青蛙炸上天的做法是对美国处事暴力手法的讽刺。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当今快餐文化盛行的美国,从麦当劳到肯德基,快餐店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巨无霸汉堡是他们标志性的食物,所以走在街上的人个个是个大胖子。而三姐妹的身材即便到老也始终是纤细苗条,这不得不归功于她们健康的纯绿色食物——青蛙(可以代表快餐文化出现之前的健康饮食)。可年老的三姐妹到河里捕捉青蛙不太现实,所以导演幽默地安排了用手榴弹炸青蛙的一幕,而且她们的手榴弹在与黑帮战斗的过程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让人不得不钦佩导演巧妙的情节安排。三姐妹是美丽都独特的风景,她们对艺术的执著,对朋友的两肋插刀都是导演讴歌的对象,所以不存在对暴力的讽刺,倒是她们以青蛙为食耐人寻味。

(二)对亲情的赞美

《疯狂约会美丽都》以两个国家为背景,主要情节一个发生在法国,一个在美丽都。导演巧妙地把两个国家联系在一起,而联系的纽带就是奶奶对查宾的亲情。

年幼的查宾,自小与奶奶相依为命,对父母惟一的回忆就是挂在墙上的照片。为了使郁郁寡欢的查宾快乐起来,细心的奶奶总是不动声色地寻找令查宾开心的东西。从钢琴到小狗,再到最后的单车,体现了奶奶对孙子的那份宠爱。

为了达成查宾的心愿——参加环法自行车赛,奶奶不顾风雨,骑着孙子淘汰的小车,口吹哨子训练他,回到家后给他按摩、调整,准备晚餐。参赛的当天,还要租辆车,跟在他的后面,吹着哨子给他打气。孙子是奶奶惟一的精神寄托,也是她生命的全部。为了孙子,奶奶身上有着无穷能量。她能够在孙子被绑架后,脚踏小船追随大油轮,历尽艰险,漂洋过海来到美丽都。美丽都,一个她只在电视画面中看到过的陌生国家,在高楼林立,街道上挤满人高马大的美丽都胖子的映衬下,她是那样的矮小,可她身上焕发出来的对孙子的爱是那样伟大。

无助的奶奶露宿街头,在故事开头电视画面中的美丽都三姐妹这时出现了,从而开始了奶奶与三姐妹联合救孙子的故事。与黑帮的较量斗智斗勇,可谓惊心动魄。这场在美丽都的疯狂约会,最终以胜利解救出查宾而告终,在美丽都的上空出现了法国国旗颜色的三朵烟花。如果到这故事就结束了,导演想表达的主题就不完整了。我们又一次不得不被导演巧妙独特的情节设计所折服。原来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老年查宾的回忆,白发苍苍的查宾,在历尽沧桑之后,终于读懂奶奶对他的拳拳之爱,也许是自言自语,也许是对故事开头奶奶问话的回应,“结束了,奶奶”一句话表达出了他对奶奶的思念和依恋。导演这时也在屏幕上打出“献给我的父母”字样。自此,导演对亲情的讴歌与赞美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疯狂约会美丽都》是一部写给大人的童话,在这部给人陈旧感的漫画色彩的动画中,导演通过与众不同的动画设计,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向人们成功的表达了他那有节制的忧伤和对亲情的含蓄赞美,而这些只有观众用心才能体会到。

[参考文献]

[1] 张圆圆.《疯狂约会美丽都》的动画场景设计分析[j].电影文学,2010(03).

上一篇济南的冬天

下一篇应用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