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技术范例6篇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平菇;栽培;优化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92-2

笔者于2007年10月-2010年2月对吉林市丰满区平菇种植户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当前平菇种植受栽培季节影响不再明显,但每年的3月-7月仍是吉林地区平菇栽培的主产季节,主控因素是此阶段时令蔬菜未大量上市,反季节蔬菜价格高,此况不但降低了平菇鲜销淤滞的风险,而且高商品价格提升了种植户的收益率。在对平菇种植户随访的过程中得知平菇栽培流程虽已趋于标准化,可栽培户之间的生产收益确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几十个平菇种植户生产环节进行纵向罗列、横向比对研究后,注意到吉林地区平菇栽培生产环节中菌种选择、接菌量(三级菌种)、接菌方式及发菌管理基本已形成固定模式,最大差别在于栽培料配方选择、栽培料pH值调配、出菇开袋时间、出菇环境控制这几个因素不同。经过对收益较高的栽培户生产过程中这几个环节调查,发现栽培料配方集中于三种,栽培料pH调配主要集中于8和9,出菇开袋时间以是否袋端有露珠状黄色分泌物为分界点,出菇环境控制主要集中于湿度控制和光照控制方式不同。针对于此,本试验拟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平菇栽培工艺流程,促进平菇生物学效率转化,旨在提高广大平菇种植户收益,为吉林地区平菇标准化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抗病3号,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1]。

三级菌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食用菌实验室提供。

培养料:2010年3月15日购于吉林市船营区张久乡。

1.2 试验器材

自动量程照度计:型号XT-85(北京师范大学光电仪器厂);

干湿球温度计:型号XE64-13023(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试验设计 采用5因素混合水平设计,5因素分别为A栽培料配方:A1配方一,A2配方二,A3配方三,A4配方四;B发酵料pH值:B1pH =8,B2 pH =9;C出菇开袋时间:C1发满菌,C2满菌后袋端出现黄色露珠状液体;D出菇光照方式:D1棚背隔断散光,D2单层遮阳网半腰式遮阳;E出菇环境相对湿度:E1湿度75%-85%,E2湿度85%-95%。

1.3.2 工艺流程 秤料堆制发酵装袋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

1.3.3 实施 2010年2月20日至7月15日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用菌教学与科研基地进行。

(1)称料 每种配方配制栽培料总重500.0Kg(干重)。配方一:玉米芯60%、豆秸15%、花生秧11%、麸皮10%、玉米面1%、石灰3%;配方二:玉米芯74%、米糠16%、麸皮7%、石灰3%; 配方三:玉米芯84%、玉米面8%、豆粕粉4.5%、磷酸二氢钾0.4%、多菌灵0.1%、石灰3%;配方四(对照组):玉米芯85%、麸皮10%、过磷酸钙1.5%、石灰3%、尿素0.5%。

(2)建堆发酵 分别建堆,堆建前1天,在堆地撒一层石灰粉或喷一遍石灰水,将拌匀栽培料堆成下底宽1m、上底宽0.5-0.6m,高1m、长度自然的梯形料堆进行发酵。料堆表面稍加拍平后,用木棒每隔45cm从堆顶直达底部打透,插入温度计测温,温度达65℃时,保持一天,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要把表层及边缘料翻到中间,中间料翻到表面,如此8-10d内进行翻堆四次。

(3)装袋接种 采用发酵料开放式大袋(干料1.25Kg/袋)四层菌三层料的接种方式,接种量为干料重的16%。装袋前,将各配方栽培料均分两份,标号,一份pH值调至8,另一份pH值调至9。

(4)发菌管理 接种7-10d后,采用消毒钢针对接菌处进行微孔扎眼,每层菌丝上方15-20孔。发菌场所温度调控,主要采取通风、撒凉水等方式。

(5)出菇管理 出菇室1,采用棚背隔断散光,光强控制1700-2500LX。出菇室1中A区控制环境相对湿度75-85%,B区控制环境相对湿度85-95%,出菇温度15-25℃,自然通风。出菇室2,采用单层遮阳网半腰式遮阳,遮阳网遮光率90%,控制光强800-1500LX。出菇室2中C区控制环境相对湿度75-85%,D区控制环境相对湿度85-95%,出菇温度15-25℃,自然通风。pH=8菌袋均分四份分别放置出菇室区A、B、C、D中,同理,pH=9菌袋处理同pH=8。菌丝发满袋后(以菌丝体覆盖整个料面为准),1号菇室中A1区、B1区及2号菇室中C1区、B1区菌袋及时松口、拉直,1号菇室中A2区、B2区及2号菇室中C2区、B2区待栽培菌袋端口有黄色露珠状分泌物时松口、拉直。

(6)采收 菌盖展开,边缘稍内卷,未释放孢子前采摘,秤量并记录数据[2-3]。

2 结果与分析

依据生产实际调查研究,做五因素混合水平的正交试验[4-6]。通过对正交试验表分析发现,极差R值的大小为RC> RD >RA> RE >RB ,即影响平菇产量的五因素主次顺序为开袋时间>出菇光照方式>栽配料配方>出菇环境湿度>栽培料pH,平菇栽培试验中五因素最好组合方式为:A3B2C2D1E1。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正交试验并结合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吉林地区平菇栽培工艺流程中五个因素对平菇生物转化率影响水平,并结合当地生产因素,初步得出了五因素最优条件组合,以期为以后的研究及吉林地区平菇标准化栽培提供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经过中试规模验证后,才适宜推广,并尽可能考虑到农业生产中原料自身成本,原料运输费用等各种因素影响,最终搭建适宜吉林地区平菇生产的低成本高产值关系链。

参考文献

[1] 唐玉琴.吉林地区平菇品比试验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

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菌物学会,2003:177-180.

[2] 吕作周.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217-219.

[3] 贾身茂.中国平菇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8.

[4] 李春喜,王志和,王文林.生物统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5-157.

[5] 杜荣骞.生物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84-307.

[6] 任露泉.试验优化设计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平菇栽培技术范文2

1 平菇的基本情况

1.1 类型 平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1.2 品种类型多 除了平菇之外,还可以栽种许多侧耳属科目的菌类,例如凤尾菇、红平菇等等。

1.3 营养丰富 平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研究表明,平菇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食用后可以给人补充丰富的营养,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

1.4 药用价值高 平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例如平菇可以抑制人体内癌细胞的产生和发展;降低血液中血脂、胆固醇等物质的浓度;促进人体肠胃蠕动,从而帮助消化;可以起到改善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

2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的概述

2.1 地理位置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边、黄河中游地区的南岸部分,是“金三角”经济中心地带的中心处;并且当地所跨地形区域类型复杂,由此导致海拔相对高度差较大,进而使得温差较大,还有就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经济发达,综合下来可以很好地满足食用菌温室培养所需的温度、水源、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非常有利于食用菌的买卖流转。

2.2 气候条件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全年干燥少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日照时间长等气候特点。特别是在冬季时节,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子实体的分裂分化,促进食用菌的生长发育。

2.3 人口因素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土壤资源丰富,灌溉便利,是我国有名的粮食产地和农业开发区。而且是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带,人口聚集,人口数目众多。人口众多,对食用菌的需求量较大。

3 食用菌温室栽培的选用标准

3.1 位置要求 在冬天,温室栽培是最有效的栽培方式,应将大棚位置选在比较冷的地方。在比较冷的地方可以实行管道、暖气或者人工供暖,应采用最适合的供暖方式,冷暖的交替,可以促进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实现低成本、高利润的栽培。且在冬季栽培出来的平菇等食用菌病虫危害少,产量高、质量好、营养价值高。

3.2 原料要求 生料栽培是平菇温室栽培的首选方法。搭配合适的比例,将营养料在适当的条件下加工进行平菇栽培。让平菇在高温的条件下快速生长。

3.3 管理措施 平菇等食用菌应采用定位出菇法,且装袋时应该提前留出孔,为食用菌提供氧气供其生长。还有就是定位出菇法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平菇质量受损等现象,这种方法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食用菌的质量。

4 食用菌温室栽培的技术要求

4.1 营养要求 平菇等食用菌生长发育需要吸收的营养包括:有机酸、酶类、无机盐、氮元素、碳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磷、钾、钙等)。

4.2 温度要求 平菇等食用菌生长发育需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昼夜温差大,可以促进平菇的子实体快速分化,但需注意温度要保持在平菇的承受阈限内。

4.3 水分和湿度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菇类也是如此。平菇的生长对于水分和湿度的要求比较高,在栽培中,应该将大棚内的水分和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位于黄河中游的南部,水资源丰富,易于灌溉,对平菇的培育生长极为有利。

4.4 空气要求 平菇好氧。要保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浓度应较高。应选择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利于空气的流通转换,并定时地进行通风。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抑制子实体的呼吸活动,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4.5 光照要求 适度的光照对于平菇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强光会影响到平菇的生长发育,温室大棚里边应该将光线调到较暗的状态。因为强光会刺激到子实体的分裂生长。

4.6 管理要求 要致力于追求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在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阶段应对湿度、水分、光照强度等指标做好监控记录工作,将其严格控制在食用菌生长的最佳范围内,以此来确保食用菌的健康生长。

4.7 播种要求 将已经按比例调配好的培养料按照严格的标准铺好,且相互之间的宽度间隔应合理规划,最后应该覆盖上保鲜膜进行栽种。

4.8 采摘要求 食用菌成熟后的采摘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活,应该严格按照采摘标准来进行。且应该对食用菌是否成熟进行正确的评判,当食用菌菇盖的颜色由深变浅,孢子处在尚未放射的状态时就是成熟了,此时是进行采摘的最佳时机。

5 食用菌温室栽培的益处

食用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食用后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好处。食用菌温室栽培可以满足较高的产量需求和质量要求,通过调节温室大棚内的光照、温度、湿度、水分等条件让其达到食用菌适宜生长的最佳范围,以此来促进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这是一种通过人为调控影响食用菌生长因素的方式来促进其生长的办法。这种方法既促进了食用菌产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又给人们增加了收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温室栽培食用菌的方式也打破季节的限制,打破了人们对新鲜蔬菜需求的限制,让人们能够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美味的食用菌,避免了自然因素的影响。

平菇栽培技术范文3

关键词: 平菇;生物习性;稻草栽培 

 

平菇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很强、原料来源广泛、生长周期较短、生物效率高、栽培方式多样等优点。平菇生长发育的过程分菌丝体和子实体两个阶段。菌丝体为白色绒毛状,是平菇的营养器官,主要吸收利用培养料中养分;平菇子实体丛生,菌柄基部互相连结,有些叠生,菌盖为贝壳状或扇状,直径4~10cm或更大,发育初期青灰色,后变为浅灰色或褐黄色,成熟时呈灰白色,菌肉白色,肥厚柔软。 

平菇在生育的全过程中,有自己特有的规律。因此其生长发育,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了解平菇的生长规律,对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很重要。在平菇的生育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湿度、水分、光线、空气、营养以及酸碱度等条件。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最佳范围是15~36℃,以24~28℃最适宜。菌丝体发育阶段,要求栽培料的含水量在60%~70%左右,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平菇的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有光反而使菌丝生长速度下降;子实体发育必须有散光,没有光子实体就不能生长,但不能有强光,否则也会阻碍其生长。 

稻草栽培平菇现已推广普及,但产量高低悬殊。笔者经过长期反复探索与实践,总结稻草栽培平菇要取得高产稳产,要把握以下关键技术。 

 

1培养料的选择与处理 

 

稻草要干燥无霉变,色泽金黄,最好是中稻草和糯稻草,并经过三方面处理:一是曝晒2~3d,以杀死部分粘附在稻草表面的病菌和虫卵;二是用1%~2%的石灰水浸泡1~3d,以去掉表面的蜡质达到软化,进一步灭菌、杀虫;三是将浸过石灰水的稻草用清水冲清后上堆发酵,使堆温达60℃以上,其间翻堆1次。经过处理的稻草,质地柔软,病虫害少,含水量适宜,播种后利于发菌。 

 

2选用优良菌种 

 

菌种的优良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菌种的种性,如品质、产量、抗逆性、温型等;二是菌种的纯度;三是菌种的适应性。要选用种性好、抗逆性强、纯度高、无虫无杂菌以及适合在稻草上生长的、具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如高邮955、秋丰500等优良菌株。 

 

3适当加大菌种用量 

 

由于稻草质地疏松,同量的稻草培养料较棉子壳料的体积要大,因而菌种用量要由棉子壳料用量的10%~15%提高到20%~25%,这样才能形成生长优势,阻止杂菌污染。

4加强发菌期管理 

 

平菇栽培成败的关键在于发菌期的管理,发菌期管理重点在于水分管理。一要科学管理水分。发菌时的水分管理原则是要保水,使水分不易失掉,而不是失掉后重新补水。要保证拌料时60%的水分能长久维持,这样菌丝才能发得好。发菌时补水还易造成污染,所以应尽量避免。床栽保水的办法用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蒸发。二要压料发菌。因稻草质地疏松,常规法稻草栽培平菇播种初期难发菌或不发菌,而一旦菌丝吃料后稻草纤维素被分解,疏松的菌床就会下陷,致使料内水分溢出,菌丝难以继续生长。因此,要夺取高产必须压料发菌。其做法是:室内栽培,播种后覆盖薄膜,膜上放木板再压重物;室外栽培,在膜上放些稻草,草上再加泥土。这样既可保温保湿,又可使草料结实,有利发菌。现蕾前,去掉压料物,拱膜出菇。 

 

5后期喷施营养液 

 

稻草与棉子壳相比,所含营养略差。因此后期要喷施营养液,以复壮菌丝,更好地分解吸收稻草基质中的有机物。具体做法是:采收第2批菇后可选喷下列营养液:在100kg水中,加尿素100g、磷酸二氢钾100g和白糖1kg,每l00kg草料喷此液4~6kg;在100kg水中,加蔗糖2kg和尿素200g,每100kg草料喷此液3~4kg;在100kg水中,加三元复合肥1kg和白糖1kg,每100kg草料喷此液3~4kg。通过后期喷施营养液,一般可增产15%~20%。

6加强病虫防治 

平菇栽培技术范文4

论文摘要 从菇房准备、菇房消毒、培养料的准备、培养料的科学配制、拌料、装袋与灭菌、接种与培养、出菇期的管理等方面介绍平菇温室熟料栽培技术,以期为平菇种植户提供参考。

1菇房准备

平菇在喜温条件下生活。我县由于冬春季节长,夏季短,气温不能四季满足平菇的生长发育,加之农村没有调温设施,一般选用日光能温室和塑料大棚作为菇房。另外,普通房子、窑洞等,稍加整修,使其具有加温保湿,便于通风换气。有一定的光照条件时,都可作为平菇的栽培场所。

2菇房消毒

每次使用菇房前都必须清扫干净,然后用消毒药品进行消毒。

(1)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先将菇房密闭好,1m3以甲醛10mL、高锰酸钾5g的配比,按梅花型排放药品,逐一从里到外加入高锰酸钾,再加甲醛,两药相遇冒烟,即刻关闭门窗,闷12~24h。

(2)硫磺熏蒸。1m3用硫磺15g,点燃熏蒸。

(3)石灰酸喷雾。5%石灰酸液(即苯酸溶液)喷雾消毒。

3培养料的准备

培养料是平菇赖以生长的物质基础,其优劣是决定平菇栽培成败和能否获得优质高产、稳产的关键。

(1)锯末、麦草、荞花、油菜壳等。我县农村麦草、荞花来源广泛,一般做燃料使用,多有余地。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原料,可将其经过曝晒等方法软化处理,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料。处理方法:配料前先将麦草、油菜壳、油菜秸、蚕豆秸、蚕豆叶等曝晒,粉碎成粗糠样,一般2~3cm长为宜,然后用1%~2%的石灰水浸泡8~12h,捞出沥水,调酸碱度为pH值7.5,再拌辅料。

(2)麸皮。主要供应平菇所需的氮源,使用量10%~20%。

(3)石膏。作用是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提高营养成分,调解酸碱度,使用量1%~2%。

(4)石灰。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中和培养料中过多的酸,而且可杀死害虫和杂菌。

(5)尿素。氮源,用量不能大于0.3%,过大会抑制菌丝生长。

(6)过磷酸钙。呈酸性,一般用量1%~2%。

4培养料的科学配制

培养料中的碳、氮比例应控制在30~50∶1,当天配制的培养料应当天灭菌;否则易发酸。

(1)麦草。A:麦草50%,杨树落叶26%,麸皮20%,石灰1%,石膏1%,白糖1%,尿素0.2%。B:麦草70%,锯末13%,麸皮15%,石灰1%,石膏1%,尿素0。2%。C:麦草46%,荞花30%,锯末20%,尿素0.1%,白糖1%,过磷酸钙1%。

(2)油菜壳或荞花。A:油菜壳50%,麸皮5%~15%,石膏1%,过磷酸钙1%。B:荞花50%,锯末40%,麸皮5%~10%,石膏1%,尿素0.1%,过磷酸钙1%,25%的多菌灵0.2%。C:荞花50%,棉籽壳30%,锯末15%,麸皮5%,尿素0.1%,过磷酸钙1%。

(3)锯末。松木锯末中含有抑制菌丝生长的烯萜类、酸类、树脂类等,使用前须经处理,加2%的石灰调湿堆制,再经曝晒,使其陈旧化,才能使用。A:锯末78%,麸皮20%,白糖1%,石膏粉1%。B: 锯末93%,麸皮5%,白糖1%,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高锰酸钾0.1%,pH值6.5。

5拌料、装袋和灭菌

(1)拌料。将培养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拌匀,料水比应控制在65%左右(即用手指挤压有水渗出但不滴下为宜)。

(2)塑料袋的规格。常有15cm×35cm、20cm×42cm、22cm×45cm等。常压蒸汽灭菌应选用聚乙烯袋为佳,高压蒸汽灭菌应选用聚丙烯袋为佳。

(3)装袋。用手装时,边装边用手指压。用手压时只按袋壁四周压紧,中央稍压,形成四周紧中间松,两端紧中间松,松紧合适,有利于菌丝生长。若装得过紧,氧气不易进入袋中,发菌慢;装得过松,难以出菇。装袋后两端用粗2cm、长5cm的木棍或玉米蕊插入料中,用干布将两端袋口料膜内外擦净绑扎紧,准备灭菌。

(4)灭菌装好料的袋依次摆放于锅内架上,中间留出少许空隙,加水开始灭菌。初时加大火力,尽快使温度升到100℃;否则培养料易变酸。维持8~10h,待温度降至80℃时,再慢慢开门,取出料袋,放到无菌室中,准备接种。

6接种与培养

(1)菌种选择。菌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一般选用生长健壮、洁白浓密、纯洁、绝对无杂菌、菌龄小、爬壁力强的栽培种作菌种。目前适合我县植株的平菇菌种植广温1号、大白平菇、野丰118等。

(2)接种。料内温度降至30℃时方可接种。接种前先按常规消毒方法将房间灭菌成为无菌室。接种开始,先用75%的酒精擦洗双手及接种工具及塑料袋,用石碳酸重新喷雾消毒1次,有条件的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接种,无条件的则尽量2人接种,1人打开袋口,1人迅速挖出菌种,接入袋内,即刻扎紧袋口,再接另一头。接完后将栽培袋在石灰粉上滚动1遍,让石灰粉填住袋上的小孔,防止杂菌污染。菌种块的大小一般以枣核大小为宜。同时接种量尽量大些,以使菌丝布满两端料面,以杜绝杂菌侵染机会。

(3)培养。接好菌的料袋移入培养室内,夏季以4~5层为宜,冬季7~9层为宜,在25~28℃室温下发菌,料内温度不能超过30℃。我县农村常用土炕生温,料袋往往放置过多,且不翻堆,结果下层温度高,造成烧菌现象严重。接种3~5d后,菌丝开始吃料,应检查杂菌,若发现污染则即刻清除。8~10d后,每天打开窗户通风换气,仍以保温为主。若菌丝完全不吃料,则是菌种问题,应更换菌种或重新接种;若菌丝吃料很慢,则是培养料过湿或菌种衰退,应换上套环,外包灭菌纸,利于通气。正常情况5~8d翻袋1次,调换料袋位置,利于菌丝生长整齐。一般30~35d,菌丝吃透料层,结成块,这时即准备出菇。

7出菇期的管理

将菌丝发满的料袋移入棚内,在相对湿度80%~90%下出菇。

出菇期是子实体形成和菇体成长阶段,这时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其温、湿度与发菌期间有明显差异。

(1)催蕾分化阶段。菌丝长满袋后,平菇开始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这时的料温不超过25℃,一般18~20℃为宜。提高空气相对湿度85%~90%,要有良好的通气和散射光刺激。且在袋口培养料的表面用粗铁丝耙动,轻轻除掉接种块周围的老菌丝,压平,换上直径5cm左右的塑料编织绳套环,外包干净纸。

(2)原基期。即菌丝纽接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瘤状突起即为原基。这时不要揭掉包装纸,应加大地面和墙壁喷雾水量和喷水次数,绝对禁止直接对着料袋喷水;否则原基易死亡。

(3)桑椹期。即形成米粒状菌蕾胚芽。一般2~3d,这时不宜浇水,以控制相对湿度。

(4)珊瑚期。这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时期,若管理得好,成菇率高;否则低,甚至绝大多数死亡。①取掉套环上的包裹纸,保留套环,这样既保证通气良好,又使菇体局限于套环中叠生长出,养分集中,菇多,大而肥厚,产量高。②喷水保湿。掌握“轻、勤、细”的原则,不宜在菇体上多喷水,应向空间多喷雾水。

(5)伸长期。子实体的菌丝和菇柄有了明显的区别。此期每天喷水3~4次,尽量少喷菇体,多喷空间,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每天打开通风窗换气1~2h,并注意遮荫;否则菌盖色黑而影响品种。

(6)成熟期。成熟前期可直接向菇体喷水,但不宜过多,要少、细、勤。后期忌喷水于菇体,采收前喷1次细水,以保持菌盖嫩。在孢子尚未弹射前及时采收。

平菇栽培技术范文5

关键词 平菇;冷棚;夏季;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冷凉山区

中图分类号 S646.1+4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08-01

平菇因其风味浓郁、低脂肪、高蛋白,是世界各国广泛生产和消费的三大食用菌之一[1]。涉县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太行山东簏,属深山区,海拔在203.0~1 562.9 m、境内沟谷纵横,天然小气候多,山坡岗地气候冷凉,年均气温12.5 ℃,夏季平均气温在24.6 ℃。涉县北部、西部山区年平均气温9~12 ℃,夏季平均气温20~22 ℃,非常适合平菇栽培[2]。2011—2012年经过2年的实践,在海拔较高的山坡岗地建造冷棚生产平菇,投资7 000~8 000元,蘑菇产量195~225 t/hm2,效益49.5万~57.0万元/hm2,生物转化率100%。

1 选择适宜区域

涉县西北部的偏城、鹿头、辽城等乡镇6—8月平均气温20~22 ℃,森林覆盖率在71%以上,山区空气清新,水质无污染。选择海拔700 m以上,远离工厂、鸡场、猪场等污染源,地势高燥,不易积水,交通方便,水源充足,通风透光的林下山地建造冷棚。

2 冷棚建造

建造133.4 m2冷棚,需无缝镀锌6.7 cm铁管70 m、2 cm铁管100 m、变接管件60个、8号不锈钢丝400 m、宽5 cm竹皮1 200 m、大棚塑料薄膜300 m2、12.0 m×1.5 m草帘15个、棚绳250 m、30目防虫网65 m2、水泥3袋、石子0.6 m3、沙0.3 m3。建造长20 m、宽7 m、高2.2 m的冷棚,首先在两边栽立柱的地方均匀划线,每隔3 m挖1个30 cm×30 cm×30 cm的坑,坑底放2块红砖,将用作立柱的高2.5 m的6.7 cm铁管放入,使所有铁管上端在同一个平面上,用混凝土浇筑至地面。立柱上面四周用6.7 cm铁管连接固定,立柱顶端用2 cm铁管弧度对应连接,拱棚顶部纵向用2 cm铁管均匀连接。纵向间隔0.5 m固定不锈钢丝,用地锚固定好;横向间隔0.5 m固定竹皮,棚四周用高1.5 m、30目防虫网封闭,1.5 m以上用EVA塑料薄膜覆盖封闭,上用压膜线压好,膜上用草帘或麦秸覆盖严遮荫。

3 品种与生产原料选择

选用耐高温、柄硬能把菌盖撑起,袋料通风好,菌丝生长发育快,适合夏季生产的本地优良品种何氏2000。准备新鲜无霉烂无虫蛀棉籽壳2 000 kg、玉米芯500 kg、麦麸120 kg、石灰100~120 kg;选用20 cm×38 cm聚乙烯双面55~60 mm塑料筒袋30 kg,备用克霉灵500 g、菇虫杀净2 000 mL、磷酸二氢钾2 kg、氯氰菊酯200 mL、菇壮素500 g等药品。

4 栽培配方与发酵

用棉籽壳100 kg、玉米芯25 kg、麦麸5 kg、磷肥1 kg、生石灰5~6 kg、石膏1 kg混合,对水150~160 kg,使用拌料机搅拌2遍,堆成高1 m、宽1.5 m、长度不限的料堆发酵。料堆松紧适宜,堆上按50 cm2向内扎直径4~5 cm孔直至料中心以便透气。当料中心温度达到60 ℃以上时保持12~24 h翻料,翻料均匀照原样堆好继续发酵,在达到60 ℃以上时保持12~24 h。发酵料变软呈淡褐色且上布满白色放线菌,闻有菌香味,料堆体积缩小,即发酵成功。

5 蒸料灭菌

用自制装袋机将发酵好的料装入20 cm×38 cm的塑料袋,装料时用力均匀,料进袋内紧实适宜,袋壁撑展、没空隙,装袋轻拿轻放。之后用蒸气锅炉就地灭菌。灭菌台用砖头砌成宽1.8 m、长2 m、离地面高20 cm平台,要求平台砖块间距均匀、上气一致。垒菌袋高1 m右左,放传感温度计于中心料袋内,用塑料布蒙严通蒸气。首次温度达到100 ℃时放气,把冷气排完,大火继续加温到100 ℃维持10~12 h时。到时迅速揭膜降温,待菌袋温度降至室外温度时,开始接种,24 h内必须把同一天出锅的料接完,防止酸败污染[3]。

6 接种培养

根据蒸料多少用塑料膜搭建接种帐。建好后放袋前用克霉灵烟剂灭菌,放入菌袋后再灭菌1次。一般1 m3菌帐空间用克霉灵3~5 g。待烟散去能看清时乘势接种。工作人员接种前,用75%酒精擦手、接种工具、菌种袋,菌种掰成黄豆粒大小,接入菌袋两头。接种时手不伸入菌袋内,迅速扎紧,轻放整齐。接好菌袋培养时,每层袋与袋之间用2根2 cm竹竿隔开散热。早晚通风、菌丝过袋肩1~2 cm时松口,发现霉袋要捡出深埋或焚烧,保持发菌空气湿度在65%。视病虫害发生情况,向菌袋、棚四周、地面喷洒克霉灵或80%敌敌畏防病虫,约20 d长满菌袋。

7 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菌袋出现吐黄水现象,洇地造湿、增加空气湿度至85%~90%,早晚加大通风,划口出菇。视出菇情况喷水,高温干燥天气每天喷3~4次水,阴雨连阴天不喷水或少喷,菇少时少喷,菇多时多喷,始终保持菇面湿润。经3~4 d菇盖长到6~7 cm、边缘展,即可采摘。采时尽量少带料、菇根,地面清扫干净。转茬时保持湿度65%~70%,尽量少喷水,第2茬菇出现视情况逐渐加大喷水量。第3~4茬菇要适当喷施磷酸二酸钾水溶液、菇壮素微肥[4]。

8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黄菇病、枯萎病、斑秃病、绿霉、链孢霉、青霉等。以预防为主,配料前要曝晒1~2 d,若培养料细应掺入10%的透气填充料,或添1%~2%的石膏粉,采取降湿度、增加通风、隔离培养等措施。虫害主要有菇蚊、菇蝇、跳虫、线虫、蝇蛆、蚜虫等可用敌敌畏、菇虫杀净、氯氰菊酯、磷化铝片防治。一般按药剂使用说明定期喷洒、熏蒸或捡袋隔离焚烧。

9 预约鲜销或预冷保鲜

夏季气温高,平菇存放时间短,要预约销售,一般销往有空调超市或饭店,在晚上预订早晨采摘,利用乡村公交或冷藏车尽早上市。如保存,在量少时用冷藏柜,量大冷库预冷,装冰袋用泡沫箱保鲜,一般能保鲜3~4 d。

10 参考文献

[1] 杨国良,薛海滨.食药用菌专业户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18.

[2] 赵学堂,王仁如.涉县农业志[M].香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1:44-55.

平菇栽培技术范文6

关键词:治平乡;竹屑香菇;发展;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039-02

引言

宁化县治平乡是2000年9月经省政府认定批准设立的三明市第二个少数民族乡。该乡畲族人口近4 000,占全乡人口30%,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较落后。但该乡竹子资源丰富,人均11亩竹山,成为该乡发展的主要资源。在治平乡农技站的大力推广和帮助下,治平村民开始栽培食用菌。经调查,治平乡村民栽培香菇的时间约为四至九年。最初使用木屑栽培香菇成本高,同时又使菌林矛盾更加尖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技站派出黄惠清等到市食用菌研究所学习,并参与了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的竹屑反季节栽培香菇项目并顺利通过了市科技局的验收。黄惠清等又在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负责指导了10万袋竹屑栽培香菇示范基地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治平乡竹屑香菇发展的现状

1.原料来源。治平乡毛竹资源丰富,乡镇竹业加工厂较多,每月产生竹屑、竹尾等加工剩余物约100多吨,这些竹废弃物不但占厂区空间,而且还得雇工人清理焚烧,影响环境。为了综合利用竹废弃物,治平乡引进中竹纸业邵武公司,该公司通过对竹废弃物的加工利用,实现加工企业降耗和毛竹增值并将废弃竹屑用于栽培香菇。此外,有部分菇农利用自家竹子资源,把不符合厂家要求的毛竹粉碎用作栽培香菇的原料。治平乡栽培的食用菌菌种主要都是由三明菌种研究所提供,栽培品种主要有Cr-40,Cr-20,L26。

2.栽培技术。治平乡食用菌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传统栽培技术和反季节栽培技术。这些技术来源于三明市食用菌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食用菌研究所、宁化县食用菌研究所及长汀食用菌研究所等单位。

3.管理模式。按照组织管理模式的不同食用菌栽培模式可分为农户分散经营型、公司+基地+农户型和集团+专家+农场型。经调查,治平乡农户分散型栽培模式占93.3%,公司+基地+农户型只占4.5%,其他模式如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占2.2%。因此,目前治平乡竹屑香菇的栽培管理较为落后,还处于粗放的管理水平。

4.栽培规模及效益。根据多年的技术经验,农技站技术员试验后得出结论:在试验条件下,一根腰围8寸的毛竹用于栽培香菇可以制袋15袋,平均每袋可产鲜菇两斤,产值5.2元,投入产出比为1∶4.33,增收效果较明显[1]。但在实际生产中,栽培条件与试验条件存在差异,实际生产效益与试验生产效益有一定的差距。治平乡农技站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治平乡竹屑香菇栽培的数量及产量呈明显增长趋势,由2003年的100万袋增至2009年的320万袋,产量也由2003年的400吨增至2009年的3 040吨。2006―2007年,治平乡农技站用竹屑栽培反季节香菇的试验成功,栽培香菇的技术比以往更加先进,使栽培香菇的效益明显提高,取得突破性进步。此外,随着治平乡竹屑栽培香菇的技术不断成熟,每袋可产鲜菇量平稳增长保持在0.85公斤左右。在调查中,治平乡菇农反映如果竹屑切片机和粉碎机问题能解决的话,都将扩大栽培规模。

5.香菇销售。治平乡栽培的竹屑香菇的销售方式有菇农运到长汀自主销售、与公司签订合同和出口到日本三种。销售价格依品质而定一般在2.5元~4元/斤。

二、治平乡发展竹屑香菇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原材料资源丰富。治平畲族乡毛竹林面积达14.5万亩,占全县毛竹林面积的40%,人均拥有竹山11亩。此外,该乡现有竹加工厂(点)八家,主要生产竹凉席、竹帘席、竹筷、竹香芯、竹地板条、竹签、竹窗帘等为竹屑香菇的培植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2]。

2.自然条件优越。治平境内平均海拔800米,年平均气温16.7度,无霜期230天,年降雨量1 830毫米,全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湿润阴凉,雨量充沛,温、光、水、湿条件好,利于毛竹生长,栽培香菇具有独天得厚的气候优势和资源优势。

3.符合可持续发展。宁化食用菌办为缓解菌林矛盾,解决菇农食用菌栽培原料来源,自2000年立项开展以竹代木栽培食用菌研究。结果表明:竹子与树木相比具有生长快的优势,而竹屑与木屑营养成分相当,且竹屑适合栽培香菇。因此,用竹屑代替木屑栽培香菇对缓解菌林矛盾、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二)劣势分析

1.交通设施落后。治平乡是全省18个民族乡中通乡公路唯一没有路面硬化的乡镇。全乡通村公路有72公里路面未硬化,属晴雨路。70%的竹山计208公里竹山公路亟须开通才能发挥效益,因居住分散,尚有30%的人口没有改变肩挑手提的状况[3]。

2.龙头企业和品牌缺乏。由于政府支持力度小、地域经济落后等原因,至今在制种、栽培、深加工、销售等方面仍未培育出龙头企业,较大的企业只有宁化客家菌草有限公司。此外全市没有一家上规模、上层次的深加工企业,无法创造出名品和精品,没有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4]。

(三)机遇分析

1.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宣传竹屑香菇品牌。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以环境友好为代价,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多重效益的经济[5]。治平乡利用竹屑栽培香菇不仅可以减少农村污染,创造农村优质生态环境,又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绿色的农业循环经济。

2.调动农民积极性,改变落后面貌。竹屑反季节栽培香菇是具有治平特色的品牌,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扶持,与研究人员、菇农一起解决制约治平乡竹屑香菇发展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

(四)挑战分析

1.其他食用菌产区的竞争。治平乡竹屑香菇发展的竞争压力主要来源于宁化曹坊乡和长汀庵杰镇两大食用菌栽培区。曹坊乡主要栽培木屑香菇,销往宁化、深圳、日本。长汀庵杰的木屑香菇主要销往长汀、日本。

2.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挑战。对于治平乡而言,最具挑战性的是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陈君伟,陈作毅等早在2001年也用竹屑栽培香菇,且试验成功[6]。虽然两者使用的栽培技术有差别,但南平市的技术教治平乡来说比较成熟。

(五)发展战略分析

治平乡发展竹屑香菇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加快改变本地劣势的步伐,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的,突出技术创新,发挥地理、原料两大优势,搞好新农村建设、市场、招商引资三个结合,实施科技、人才、品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把食用菌产业建成富民强镇的骨干产业。

三、治平乡竹屑香菇发展的对策

1.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反季节生产。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的统计表明,夏、秋两季气温较高,绝大多数的食用菌品种难以正常栽培,但市场对这两季香菇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因此,谁能在这两个季节生产出产品,谁就能获得经济效益。治平乡研究的反季节栽培技术,满足了人们对夏秋季香菇的需求,市场广阔。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治平乡要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加大通乡公路硬化建设,单靠乡镇自己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建议县市交通部门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政策执行中予以变通,以提高补助标准。

3.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是开拓市场、科技创新、推进食用菌产业化的中坚力量,其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将决定食用菌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为此,治平乡应通过培植龙头经济组织,推动食用菌产业化经营。

4.加强科技投入,构建技术平台。提升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关键是科技创新。治平乡在发展中应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以新品种,新技术抢占市场,提高效益。此外,治平乡应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投资食用菌食品的研发、深加工,提高食用菌产业整体效益。

5.树品牌、创名牌,走特色之路。目前治平乡品牌食用菌较少,产品没有特色。因此治平乡食用菌产业要发展,就要走特色之路。首先各食用菌产地或加工企业要了解自己的产品,找出产品的特色,如利用竹屑香菇在山区生产,可以突出其无公害的特色等。其次要通过注册商标、申请专利等方法,树立自己的品牌,保护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1]陈花平.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竹业发展侧记[N].中国绿色时报,2007-08-30(2).

[2]卢敏,李玉.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战略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2):229-235.

[3]三明市政协台港澳侨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关于宁化治平乡畲族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EB/OL].(2004-4-26)[2008-05-12]sm.省略/smzx/.

[4]黄木长,孙丽萍,金卫根.抚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2):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