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范例6篇

定风波范文1

苏 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②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③且徐行。竹杖芒鞋④轻胜马,谁怕?一蓑⑤烟雨任平生。料峭⑥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⑦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⑧,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①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即苏轼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

②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苏轼这次到沙湖,是来相田。

③吟啸:吟诗长啸。表现出一种不为风雨所困,洒脱自若的神态。《晋书・谢安传》:“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

④芒鞋:芒草编织的鞋。

⑤蓑:蓑衣,用草编制的雨衣。

⑥料峭:风寒貌,多指春寒。

⑦斜照:指夕阳。

⑧萧瑟处:指上片风雨“穿林打叶”处。

[译文]

不要听那雨滴穿过树林落在叶上的响声。又何妨低吟长啸缓步慢行。拄着竹杖脚穿草鞋步行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什么可怕,烟雨中穿着一件蓑衣过此生。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微有些冷,斜阳照着山头却像是把我接迎。回头看来时萧条冷清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歇天还未放晴。

[赏析]

这首词表达作者达观的人生态度,惊破起调的“穿林打叶”之音,显示这来袭的风雨具有的声势!但词人,却“竹杖芒鞋”吟啸着从容而来,表现一种旷达洒脱,险夷不变,笑对苍茫的神态。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被贬黄州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的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也很困难,但他仍旧坦然乐观。从词中,我们能看到他宽阔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写出了词人遭遇坎坷顺其自然。人生不去追求什么功名利禄时,对人生中的风雨也就无所谓了。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人生观。自然界中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不要管他,遇到坎坷愁也没用,不如旷达一些。这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义,也是本词思想意义的深刻性之所在。本词构思新奇巧妙,以微显巨,从遇雨之吟啸升华为人生之旷达。全词体现出词人对人生风雨表现出了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胸怀。

[千古名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高楼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

自恨开迟还落早,

纵横只是怨春风。

――唐・王维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唐・李煜

桃花嫣然出篱笑,

定风波范文2

关键词: 苏轼《定风波》 教学反思 预习铺垫 课堂过程 主题升华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①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课中体会出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隐式精神,是学习《定风波》的重点与难点。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苏轼的经历有较深入的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以《定风波》一词为切入口,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大胆“质疑”词的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大胆设想,为作者寻找合理解释,从而体味人物的丰富形象。

一、预习铺垫:东坡一生、两个关键词

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享誉千年的大文豪,研究他的生平经历是了解苏轼其人、品悟其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课前能有较为扎实的预习铺垫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

谈起苏轼,不得不提到两个关键词:“乌台诗案”与“黄州”。“乌台诗案”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此案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的新政,苏轼因为不赞同王安石的变法主张而被外调,更因为自己的“不吐不快”得罪了一批得势小人。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语句及他之前所作的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将其逮捕,打入牢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可以看到,在“乌台诗案”之前,坡的前半生是非常顺利的。他年少成名,21岁便以第二名的成绩中了进士,深受皇帝赏识,当世大儒欧阳修、梅圣俞等人更对他青眼有加,风头一时无两。的确,坡是一个奇才,他不但对文学颇有造诣,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就连绘画、书法、音乐、医药,甚至于烹饪、种植、水利等都有研究。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乌台诗案”之前,东坡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平步青云的人物对自己也是充满肯定与自信的,更或许有稍稍的得意。而随之而来的“乌台诗案”正好与自信得意的东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

“乌台诗案”究其根源,用苏辙的话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在围攻东坡的名单中,固然有政敌,但更不乏好友,他们的当中有的人目的还很明确――置东坡于死地。试想,在这种境地中,东坡的心情是复杂的,除了有对自己含冤的愤怒、对小人的鄙视,还有着对人性的怀疑。面对政敌众口一词的指控,苏轼抱了必死之心,在狱中的两首诗可以佐证,《狱中寄弟子由》其一:“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诗中无一不透露出对人生的绝望、内心的惊惶,对比之前的自信与肯定,牢狱对他的折磨已不言而喻。

在经历过“乌台诗案”这样的大起大落之后,或许很多人都无法从这个阴霾中走出来。因此,“黄州”这个地方对坡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这里坡完成了他一生的蜕变,在黄州这样一个僻陋贫瘠的寂寞之乡,苏轼不但抚平了青年时代的激情和傲气,更驱散了“乌台诗案”的阴云与瘴气。黄州团练副使――宋代的散官官阶,相当于从八品。恰恰是在这样一个荒芜之地、担任这样一个微末的官职,坡却达到了他做人和为文的最高境界,《定风波》正是东坡这一转变的集中体现。

二、课堂过程:一个设想、两个质疑

《定风波》一词字面意思颇为浅近,借助书下释义,学生便能了然。因此对于词义的解读不妨由学生充分发挥。对于词上阕的解读我以一个问题统之:“假如你从21世纪穿越到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你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坡?”在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激发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始窃窃私语,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都能体会到东坡的潇洒、豁达等。

对于词的深入探讨我利用对诗文的两个质疑展开。上阕之中,作者说“一蓑烟雨任平生”,然而小序中却说“雨具先去”,这是否自相矛盾?刚开始学生有些茫然,随后我给出一点提示:词作中有虚写与实写之分,此处分明是写心中事,而非眼前景。由此,学生不难想到,此处的烟雨正是“乌台诗案”中种种痛苦经历的象征,是苏轼人生路上风雨的象征。而词中的“一蓑烟雨”固然不是当天苏轼的打扮,而是他贬谪之后示人之装。在他的诗文中屡次出现这样的描写,如《鹧鸪天》:“村舍外,古道旁,杖黎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浣溪沙》:“自庇一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寓居定惠院》:“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他所描写的这些意象无一不表现出他旷达、自然、洒脱的精神风貌。这不禁让人感叹经历过生死波折、大起大落政治风云的坡,居然还能以这样一种如赤子般的审美眼光观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能够从如此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人生的美好。他晚年流放海南岛,仍然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着木屐,于田间冒雨放歌,这种情操若非有大智慧之人而无法企及。他在《答严上人》中说:“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欲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我们不妨将雨中的东坡总结为“旷然天真的达者”。

对于下阕的赏析,同样可以抓住一个“矛盾”之处:词的小序中说“已而遂晴”,词中也说“山头斜照却相迎”,为何到了结尾却变为“也无风云也无晴”?通过上阕的赏析,学生已经学会从虚实结合这一方面入手寻求解释。从现实来说,可能是由于回去之时已经日暮,故曰“无晴”。但更深入一想,更多的是东坡当时的真实心境。当时的他不但已经看淡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就连同对人生的功名利禄也坦然对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对他来说,风雨、微冷不让他愁眉不展,阳光、温暖也不让他欣喜若狂,这一切在东坡看来都是无区别的。对这一点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各家思想流派,如先秦道家思想就是如此,庄子笔下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要自己对一切逍遥自得、处之泰然,还有佛家思想中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就是释家所说的“无差别”的境界。事实上,东坡的整个人格也是在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整合之下形成的,前半生有儒家传统的经世致用、兼济天下,后半生更多的是佛道的逍遥解脱、超然物外。仕途得意之时有中国传统文人的道德理想,能够关注苍生,救民于水火;失意之时又吸收了佛道的无差别境界,寻求精神的超越与解脱。所以这一切在东坡看来,人生道路上的忧患和喜悦,官场上的得意与失意,甚至生死祸福等,根本都是没有区别的。这几句话是苏轼对自己前半生经受的政治风雨的深刻内心体验和反省,是借助自然的棒喝而获得的人生彻悟,这也是坡精神真正高于常人、不同寻常之处。此时,下阕雨后东坡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了――“勘破晴雨的智者”。

三、主题升华:一个问题探究

课堂至此已经基本完成了关于苏轼形象探究的教学任务,如何使课堂更深入,我们可继续关注面对人生的风雨,苏轼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抵抗纷扰的世界。他在最后说出了“归去”,可让学生思考一下,他的“归去”是归往何处?有学生说是“田园”,或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或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看到,现实中的坡其实并未真正离开朝廷,他心中一直有着儒家的入世思想,《浣溪沙》中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也有同学通过课堂的启发,想到苏轼归往佛门、归往道家。正如东坡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说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于世到底能留下些什么?在苏轼看来很虚无缥缈,正是这种看空一切的心境使他的心灵宁静与平和。但其实无论何处,最重要的是苏轼做到了认清自己的内心,寻回入世之初的那颗纯净清透的赤子之心,以稚子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避开人世的纷扰,方能感受万物真切的美好。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②

注释: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长沙:岳麓书社,2000:215.

②林语堂.坡传.海口:海口出版社,1992:438.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坡传[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

[2]苏轼.苏轼文集[M].长沙:长沙岳麓书社,2000.

[3]苏轼.东坡乐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定风波范文3

故作此。

白日焰火止于风,

兴尽而回胜相迎。

闲听春意犹林里,

稍立。

晚星浮路伴五更。

梦里失落伊人影,

惊醒,

绵里楼台几多情。

雨雁着意分飞去,

定风波范文4

1.品味语言,把握情感,提升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2.联系拓展,感悟探究写作意图,加深学生文学素养和人生体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代文豪坡才华横溢却人生多舛,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被贬在外,看尽人间冷暖,尝尽人间艰辛。面对深重苦难,坡又表现出怎样的性格和态度?就让我们通过对他的《定风波》一词的赏析来加以细细体会。

《定风波》一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余秋雨在其《黄州突围》一文中曾说:“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一种挣扎和超越。”苦闷的日子里,坡以超人、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在“挣扎”之后“超越”的襟、大气魄。

二、初读音律,把握节奏,体验情感基调

要求:先请学生一人朗读,教师引导提示后全体学生诵读,注意把握词语的抑扬顿挫和文句的舒缓轻重,重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提示:1.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2.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再读诗句,体味语言,理解蕴含感情

要求(一):学生小组讨论、交流3分钟,推荐代表发言、交流:你最喜欢上阕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提示:

举例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明确:“穿林打叶声”形象真切地描摹出风雨之声以及风雨之大,“吟啸”意即吟诗长啸,表示意态闲适,此句中“何妨吟啸且徐行”同引言中“同行皆狼狈”对比,雨中漫步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极富浪漫色彩,突出了诗人鲜明独特的个性。

拓展:“何妨吟啸且徐行”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句,陶、苏两位诗人性格、气质相似,可作适当比较。

举例2.“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确:此处“烟雨”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亦是指政治上的坎坷磨难。诗人对于“烟雨”早已经习以为常,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诗人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要求(二):诗人在上阕中的这种闲适恬淡开朗的心态,是否表示当时他的处境已经改善了呢?请从下阕中找出依据作出判断。

提示:

举例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明确:“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明写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暗指政治舞台上的升沉不定、变化莫测,诗人依然处境艰险、内心苦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因此借酒浇愁,以解胸中块垒。

举例2.“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明确:政治舞台上的升沉不定,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过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体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的人生态度。

拓展: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曾经这样感悟人生:“每个生命都会下雨。”“风雨”之中,我们该选择怎样的人生姿态?

当处于人生的困境中时,我们可以依赖的信仰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助:儒家主张“入世”,而恰恰就是这“入世”带来了让人伤感沮丧的风雨;道家宣扬“出世”,可对雨后初霁的期待,又让人难以割舍那份牵挂;佛家更是无法依靠,“来世”毕竟太过缥缈虚幻。真正可以依赖的,其实唯有自己的内心,谛听心的声音,你会在平静中找回平静。

四、联想体验,品味心境,参悟达观态度

要求:课堂上播放三首跟“风雨境界”有关的歌曲,请学生们比较体会,其中哪一首营造的意境同本词中作者的心境最为契合?

提示:这三首歌跟风雨都有着关联,但却传达着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首是周传雄的《弱水三千》,出自《红楼梦》中宝玉对黛玉的表白:“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首歌的情绪在凄风苦雨中显得悲观、抑郁、沉沦。

第二首是郑智化的《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但这样的宣泄有些禁不住品嚼,那种声嘶力竭有点“无知者无畏”的鲁莽,少了些沉稳、厚度和内蕴。

第三首是钢琴曲《雨的印记》,音乐风格兼融东方的抒情与西方的典雅细致,以幽美的曲调细腻地抒写屋檐下雨滴滴落、雨丝滑落的感觉,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倾诉。表现出一种沉静、淡定、洒脱、从容。

总结升华,结束学习:既然在尘世中,我们的生命无法完全超脱,那么,我们何不用自己的方式让生命沉着、乐观、旷达一些?争之必然,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人生中,雨是否停歇并不重要,选择好了姿态,即使是一生风雨,又有何妨?生命,原来可以“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的人生感悟,也应该是我们的人生态度。

【课堂总结】

《定风波》体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坚定的人生态度,学生由于人生经历和体验的单薄,在理解和感悟方面有较大难度。本节课堂设计试图有所创新,重点改变古诗词学习中单调枯燥沉闷的课堂风格和内容上仅赏析本词的相对封闭单一的习惯。为此,本节课堂设计重点突出:

1.阅读理解上的开放式体验,力图以轻松谐趣的风格去解读作者沉重苦闷的心境,以时尚的语言、从现代的角度去感悟古代诗词的主旨、情感和意图;

定风波范文5

留学日德备受青睐

蒋百里,名方震,字百里,1882年10月13日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蒋家是当地头等大户,既有大量的地产商铺,又有丰富的藏书,还有价值不菲的文物。历史学家吴晗在其所著《江南藏书家传略》一书中,对蒋家藏书的价值评价颇高。

蒋百里少年时就表现出极高的天赋。他4岁开始识字,6岁已能看小说野史,16岁考中秀才。1899年,福建侯官人方雨亭(辛亥革命时期著名革命党人方声涛的父亲)到蒋百里家乡任县令;上任伊始,发下“观风卷”,请当地学子作答。所谓“观风卷”,就是新任官员调查情况或寻找问题答案的试卷。方雨亭极为欣赏蒋百里的答卷,将其列为全县第一名,并奖励白银30两。1900年春,方雨亭召见蒋百里,长谈后,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劝他放弃科考,改学实用之学。在方县令帮助下,蒋百里进入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入学后,两次考试均列全校第一,学生们称他“硖石才子”。

19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八国联军入侵,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面对国家遭受的奇耻大辱,蒋百里深受刺激,他认为,光靠三寸毛锥,根本无法救国,必须弃文从武,献身军事。1901年,蒋百里进入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开始军校学员的生活。在日本士官学校,蒋百里和蒋尊簋、张孝准三人成绩突出,被日本学员称作“中国三杰”。蒋百里和蒋尊簋二人均来自浙江,一个学步兵。一个学骑兵;章太炎对二人十分赏识,曾对人说:“浙之二将,倾国倾城。”1905年,蒋百里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按照日方规定,全校第一的学员,日本天皇亲赐佩刀,这是个极大的荣誉。这一事为中国人津津乐道,也震动了全日本。此后,为防止外国学员再夺第一,校方决定,日本学员与外国学员分开编班,分开列成绩。

1906年初,蒋百里回国。当时,在国外学习军事的留学生十分受欢迎,各方纷纷延请。蒋百里回国后,浙江巡抚请他出任新军第二标标统,盛京将军请他去主持训练新军。蒋百里认为,东北处国防前线,在那里培养新式军队意义重大,决定去那里工作,职务是东北新军训练公所总参议,即总参谋长。上任3个月后,清廷决定选数名年轻有为的军官去德国学习,蒋百里被选中。1906年9月,蒋百里再次出国。在德国,他的实际职位是德军第七军的一位实习连长,该军当时驻扎在柏林郊区小镇伊堡斯瓦德,军长是马金生上将。学习期间,蒋百里的军事才能得到德国同行钦佩。德军最高统帅兴登堡元帅召见他并与之长谈,合影留念。送别时,兴登堡拍着蒋百里的肩说:“从前,拿破仑说过,若干年后,东方必出一位伟大的将才,这或许就应在你的身上吧!”

1910年秋,蒋百里回国。他决心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贡献。

从满怀希望到极度绝望

蒋百里回国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南京临时政府在筹组过程中,对蒋百里十分熟悉的云南都督蔡锷致电孙中山、黄兴,建议委任蒋百里为参谋总长,电文如下:“南京孙大总统、黄总长鉴:临时政府成立,各部长官皆极一时之选,仰见任官惟贤,无任钦佩。惟缔造伊始,军事方殷,折冲樽俎之才,相需尤亟,苟有所知,不敢壅闻。蒋方震君留学东西洋十余年,品行、学术、经验、资望为东西洋留学生之冠,亟应罗致,以餍海内之望。闻蒋已由奉返浙,如畀以参谋部总长或他项军事重要职务,必能挈领提纲,措置裕如,不独中枢有得人之庆,而军国大计亦蒙其庥。锷于蒋君相知最深,为国荐贤,伏希留意。滇都督锷叩。”由于各种原因,此事最终未成。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孙中山就让位给袁世凯。荫昌曾经留学德国,清末任陆军部尚书;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任总统府高等顾问、侍从武官长。他向袁世凯建议,让蒋百里出任保定军校校长。袁世凯虽然没有和蒋百里谋过面,但他对曾在海外学过军事的留学生一直很关注,对蒋百里早有耳闻,答应了荫昌的请求,并授予蒋百里少将军衔。蒋百里到校的时间是1912年12月17日。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正式创办于1912年,为当时全国最高军事学府,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学制最正规的一所军事学府。清末民初,全国兴起练兵热。按当时的规划,各省设军事小学;相邻数省设1所军事中学,全国共设4所;设最高军事学府于保定,这就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直属陆军部。只有陆军小学毕业后,才能报考陆军中学;只有陆军中学毕业后,才能报考保定军校。而立之年即当上全国最高军事学府的掌门人,蒋百里十分自豪,他决心为国家培养人才,实现自己多年的夙愿。

长期做学员的蒋百里,对官场的认识自然不会很深刻。到校第一天,在给全校师生训话时,他就绝了自己的后路。他是一个十分认真的人,说话算数;后来发生自杀悲剧,与他这次训话不无关系。他说:“今日之谈陆军者,不曰德国,即曰日本。这两国我皆到过,其军队我皆深入考察过。他们的人也不是三头六臂;他们的办法,也没有什么玄妙出奇。不过他们能本着爱国精神,上下一心,不断地努力,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我相信我们的智慧能力,我不相信国家终于贫弱,我们的军队终不如人。我此次奉命来长本校,一定要使本校成为最完整之军校,使在学诸君成为最优秀的军官。将来治军,能训练出最精锐良好之军队。我当献身这一任务,实践斯言!万一不效,当自戕以谢天下!”

到校后,蒋百里花了大量精力进行整顿。首先,在各重要岗位上任用精兵强将。保定军校成立后,第一任校长是赵理泰,是当时陆军总长段祺瑞的走卒。赵理泰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官僚,有大烟瘾,形象非常猥下。平时很少来学校,偶然心血来潮到学校摆摆样子,却又带着大批马弁前呼后拥。他所重用的人,多是一些无能之辈。由于校务无人负责,校园里长满深可没胫的荆棘杂草,炮队没有炮,马队没有马,一片荒凉。1912年12月,全体学员向陆军部请愿,要求撤换校长。蒋百里到校后,对人事进行整顿。他聘请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张耀亭任教育长,炮兵科长谭学夔、步兵科长邱志龙、骑兵科长邹志权以及一批教官都是当时学成归国的青年才俊。

其次,大力整顿军容风纪。蒋百里要求师生必须清洁和严肃,他认为这是一个国家文野盛衰的标志之一。不清洁象征民族的衰老,不严肃象征国民的散漫。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是请西装裁缝量好全体学员的体裁,每人做一套新军服,皮鞋、马靴也都换上新的。他对学员的仪表非常重视,凡有帽子未戴正、钮扣未扣好、皮带未扎紧的,必令其止步,亲自替他们纠正。他自己也是黄呢军服,外加红缎子披风,腰挂长柄指挥刀,足登发亮的马靴,十分英武威风。

再次,改革教学内容。蒋百里非常重视外语和战术这两门课,遇有教官请假,就亲自登台授课。蒋百里在海外留学近10年,对中外军官知识和眼界上的差距,感触颇深。他曾说,国外的军官对世界上的事知道很多,与别国开仗,对敌对国家的人文、历史、地理、军事都有所了解,应对起来就有针对性。相反,中国军官熟悉外国情况的人很少,多数人对世界事物一片茫然,因此,应该加强外语教学。蒋百里自己熟练掌握日、德、英、法四种语言,这为他洞察世界军事变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时,蒋百里是全校第一名;在留学德国时,他任职初级军官,因此,他的单兵动作和战术素养出类拔萃。他认为,这是做一名优秀军官的基本功,军校学员一定要扎实地掌握。

最后,下大力气搞精神教育。每逢星期六,蒋百里必集合全体教官和学员举行讲演会,讲述中外古今军事名人的言行,用以激励大家励志成才。他自己签名赠送学员每人一册梁启超著的《中国武士道》,内容都是军人忠于国家和忠于职守的嘉言懿行。为了能和学员打成一片,他每天去食堂和学员共同进餐。为了融洽感情,学校还定期举行会餐,机关人员、教员、学员全部出席。

蒋百里把许多西方军营的做法引进保定军校;同时,也把他的办学思想付诸实践。在他的治理下,原来接近破产的保定军校展现出生机,学校面貌大为改观。绝大多数教官和学员发自内心地佩服这位年轻的校长。多年后,当时的学员龚浩回忆说:“百里师莅事之始,衣不解带,髭发则修。晨夕督励,不稍宽贷。自学生服食之微,以至课律,必戒必周,毋旷毋怠。日必匹马登坛,令如山岳;变化阵伍,如风雨骤至;监临所及,敬畏如神。晚则集合诸生,精神训话,又俨然博学鸿儒,引用古今中外学说思想,及伟人名将修养,如宫墙之峻美,若大海之汪波。凡所导学生忘身报国之崇高伟大,令人热血沸腾,心灵浚发。不数月,士心翕服,教育猛进。”许多学员,如唐生智、陈铭枢、孙震、万耀煌等人,终生以做蒋百里弟子为荣。

蒋百里大力改造保定军校,以段祺瑞为首的旧派军人对此极为仇视,他们设置种种障碍,千方百计阻止蒋百里计划的实施。最残忍的手段就是不给学校拨款。学校多次函电催要,不给答复;蒋百里亲自进京交涉,亦没有结果;致电袁世凯要求辞职,袁世凯又不批准。因对学校和学生难尽校长之责,万般无奈之下,蒋百里选择了自杀。

他的勤务兵史福对蒋百里自杀前那天夜里的情况做了如下记述:“校长由京里回来的那天,是民国二年(1913年)6月17日,距离接事时整整半年。他平日性情很温和,可是那天的脸色非常难看,我不敢向他问长问短。晚上他叫我磨墨,磨好了挥手叫我出去,随手把门闩上,但并未熄灯就寝。我疑心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就从门缝张望,看见他一边喝啤酒,一面写信,我既不便走开,又不敢叩门,就靠着门框打盹,一直等到凌晨,他叫我传话号兵吹集合号。”

6月18日早晨5点,全校教职员及学员2000多人齐集尚武堂前听校长紧急训话。蒋百里用低沉的语调说:“我初到本校时,曾经教导你们,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你们一切都还好,没有对不起我的事。我自己却不能尽校长的职责,是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不要动,要鼓起勇气来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说到此,从腰间拔出手枪。勤务兵李如意见情况不好,冲上去奋力夺枪,枪口一歪,子弹由肋骨间射入。听到枪响,全场的人都惊呆了:校长自杀了。

自杀事件震惊全国

枪声过后,前排的学员冲上去,将蒋百里抬进校长室,让他平卧在床上。教育长张耀亭火速将此事报告给总统府顾问孙江东,孙报告给袁世凯机要秘书恕(蒋百里在杭州求是书院时的老师),陈急如星火地报告给袁世凯。袁世凯对陈说:“你快打电话给交通总长曹汝霖,叫他到日本公使馆,请他们派一名最好的外科医生到保定去,看他还有救否。”一刻钟后,送日本医生到保定的专车就在前门车站出发了。袁世凯又下了两道命令,一道令学校教育长张耀亭暂代校长,一道令总统府侍从武官长荫昌带人到保定去调查真相。第二天早晨,陆军总长段祺瑞到总统府向袁世凯报告说,经陆军部调查,蒋校长自杀另有原因,不关陆军部的事。袁世凯听后说:“你陆军部莫管这件事,你莫听手下人的话!”段祺瑞十分难堪。

蒋百里自杀前分别给母亲、学校教育长张耀亭和好友蔡锷留了遗书。给母亲的信中说:“为国尽忠,虽死无关重要,然于陆军及民国前途有益。遗币二百,薄田数亩,聊供赡养。”给张耀亭的信中说:“仆之殉职,为国家故,虽轻若鸿毛,而与军人风气有关。乞告老母,不可悲伤。总长处,请告以军事非至善之目的不能成功,徒以彼善于此之言,聊以,则军事永无振兴之日。”对段祺瑞的不满溢于言表。给蔡锷的信今天已不能看到。

蒋百里自杀和他的遗书公布后,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云南都督蔡锷首先发炮,通电全国,要求政府彻查此事,追究责任。湖南名流熊希龄表示:“此案如不水落石出,誓不罢休。”国会对政府极为不满,提出责难。各团体慰问蒋百里的电报多如雪片,要求查清事情真相的电报络绎不绝。保定军校的学员,按省籍每省推举一人,组成请愿团开赴北京。为了怕事态扩大,袁世凯派参谋部次长陈宦带重礼到保定安抚慰问。

定风波范文6

关键词:中风化岩;鉴定方法;探讨

1.概述

宁波光明通用码头(海域)工程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已于2010年建成使用,已建码头总长度836米,呈反“L”形布置,水域面积约为127万平方米,建设2万吨级、3万吨级、5万吨级码头各一座,工程造价约6亿元人民币。设计码头及引桥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系缆墩为高桩墩式结构,采用嵌岩钻孔灌注桩基础。根据设计要求,桩型为冲击成孔的钻孔灌注桩,桩径为φ1800~φ2000mm,桩基桩数195根,桩端要求嵌入中风化岩5-8m。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本工程场地出露的地层为上侏罗统茶湾组(J3c)火山碎屑岩,岩性为晶玻屑熔结凝灰岩,晶玻屑凝灰岩,局部夹薄层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属较硬岩,岩性复杂,岩面起伏较大,规律性差。

场地出露的岩石根据岩石性质变化及风化程度划分为强风化岩及中风化岩。

强风化岩:黄褐色,岩石风化强烈,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风化裂隙分割成3-5cm的碎块,裂隙面见铁锰质侵染,岩渣强度相对较低,手瓣可折断。

中风化岩:浅灰色,青灰色,岩石表面裂隙面大部分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色泽、原始结构构造清楚完整,但风化裂隙发育,裂隙壁风化强烈,岩体被风化裂隙分割成20-30cm的岩块,岩石较硬。

3.现场入岩鉴定方法

为保证工程质量,嵌岩桩嵌入中风化岩面的鉴定至关重要,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对现场入岩鉴定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就有关这方面的几点鉴定经验方法供大家参考:

3.1嵌入中风化基岩的贯入度的确定:对嵌入中风化岩,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基桩设计要求,采用不同型号的钻机其贯入度是不同的:

a.对GPS-15型钻机嵌入中风化基岩时(配牙轮钻头),每小时进尺为5-10cm。

b.CJ-22型冲击钻机嵌入中风化基岩时,每小时进尺约为10-20cm。

c.河北产“乌卡斯”冲击钻机嵌入中风化岩时,每小时进尺约为50cm。

因此对我们场地的贯入度多少可根据试桩情况,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及勘察单位协商确定。

3.2根据试桩成孔资料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初步定出持力层顶面等高线图,在此基础上预定每根桩钻孔达到持力层面的孔深和终孔深度。

3.3在钻进过程中,当进尺速度明显减慢,此时应及时对返浆的岩渣进行取样,同时以下钻进取样频次应每钻进40-50cm取样一次,并注明取样时间、取样深度等,以进行不同位置岩样的对比分析。

3.4泥浆比重的控制:在施工中各阶段泥浆比重的大小,对岩渣的悬浮返出至关重要,在钻进及排渣的泥浆是不同的,排渣泥浆比重控制在1.20-1.35之间较宜,泥浆的粘度控制在25-28s。为确保排渣干净,应设置循环词组浆池。

3.5根据所取渣样分析。当渣样中中风化岩渣含量大于70%以上,且岩渣新鲜,棱角分明,硬度高,手不易瓣,可基本定钻孔已进入中风化岩石。

对中风化岩渣的判断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岩石岩渣的颜色:岩渣颜色新鲜,色纯,杂色较少。

(2)岩石岩渣强度:岩渣强度较硬,小刀、钥匙不易刻动,不易瓣碎。

(3)岩石岩渣的断口:岩渣断口鲜明,棱角分明。

(4)岩石矿物成份:岩石中的矿物大部分未风化成其它矿物,蚀变作用不明显。

(5)岩石结构及裂隙发育情况:岩石的矿物结构较完整,岩石裂隙较发育一般,岩渣较均匀,呈碎块状、粒状、片状。

根据以上鉴定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场地岩性较杂,岩石强度软硬不一的问题,又能确保设计要求的入岩深度,桩基竣工后,经载荷试验证明,所有桩基的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该工程荣获二O一O年度宁波市甬江建设杯优质工程奖,二O一一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质工程奖。

参考文献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上一篇风尘仆仆

下一篇田汉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