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康复训练范例6篇

智障康复训练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1

【关键词】智障儿童康复训练音乐教育作用

对智障儿童进行音乐教师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而在全国的范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音乐教育对于恢复智障儿童的智力有着重要作用,在智障儿童年龄最小的时候进行音乐教育,那么对他的作用也就最大。所以,在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进行音乐教育可以提升智障儿童的康复概率和康复程度。

一、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

1.在知觉方面,因为智障儿童的感知速度比较慢,因此,智障儿童的感知速度与正常儿童相比反映的比较缓慢,智障儿童不仅是对任何事物的知觉范围小,同时还对感知事物的内容的表达不准确。

2.在记忆方面,智障儿童的记忆速度比较慢,而且记忆的时间比较短,不是长久性的,智障儿童如果对已经记忆下的事物进行反复或者是再一次出现的时候会对其产生扭曲和误解,没有逻辑性思维,且对于事物的识记没有完整性,通常情况下都支离破碎,在联系与应用方面更是存在不足。

3.在语言方面,语义含糊不清。他们经常表现为语言表达迟缓,不仅对于词汇的掌握量较少,而且不能够清晰与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4.在思维方面,智障儿童往往判断分析能力较差。对于事物不能够完整的认识,对于概念性的事物更是不易于理解,而且对于问题的考虑和分析不能够合乎逻辑,尤其是在对数学问题的分析中,基本上是不具备独立完成计算的能力。

除此之外,智障儿童的注意力也不易于集中,经常分散走神。同时情绪的稳定性也较差,很容易情绪化,有时还很孤僻,经常极度的伤心或极度的高兴,喜怒哀乐不定,而且还缺乏一定的自信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总体来说,智障儿童的智力、心理与行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音乐教育对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智障儿童的协调能力

智障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较差,行为动作一般情况下不够协调。而采用音乐手段进行康复可以一定程度地锻炼智障儿童的大、小肌肉群,可以对他们的生理缺陷进行矫正。当教师对智障儿童进行音乐的康复活动时,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歌曲的播放,这时儿童的视觉和听觉就会得到完美的结合。这种做法刺激了众多的器官,使得智障儿童的大脑、眼睛、耳朵及肢体都能够得到锻炼。因为部分音乐歌曲比较激昂,所以智障儿童的全身可以呈现为一个较为积极的状态,同时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可以很好地锻炼智障儿童的听觉和反应,可以增强智障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对动作行为控制恶化协调能力。另外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来进行智障儿童的肌肉和呼吸的放松练习。比如教师可以对乐器进行有节奏的拍打,然后让智障儿童根据教师拍打的节奏进行踏步行走。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对乐器拍打的节奏或加强对重音节奏的拍打,并要求智障儿童按照教师拍打的节奏进行踏步前行,并要求踏出重音。教师这样对节奏不断进行变化,智障儿童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不仅可以加强智障儿童对节奏的把握,增强儿童对音乐节奏的记忆,同时还提高了智障儿童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智障儿童的感知辨认能力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智障儿童的感知能力。在对智障儿童的音乐康复训练中,很多儿童歌曲都是描述小动物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拿出一些小兔子、小花猫等毛绒玩具,让儿童们摸一摸,使其对该动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歌词可以使他们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从而加深儿童对动物的认识;最后在音乐背景的衬托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声音进行辨认,这样听声识物的音乐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逻辑分析能力,同时可以扩展智障儿童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智障儿童的记忆与表达能力

对事物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能够加强智障儿童的记忆力,但往往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的练习,不仅不能够加深智障儿童的记忆能力,反而会使智障儿童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恶之感,而音乐的教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音乐本身就具有多变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它能够深深地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比如在欣赏《彼得与狼》这个交响童话时,教师第一遍可以只是让儿童进行讲述,使其对童话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第二遍播放时,教师可以要求儿童对交响乐中的长笛、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音色进行辨识;而第三遍播放时,就可以要求儿童对童话故事的内容进行记忆。然后可以选择在儿童中开展《彼得与狼》这个童话故事的演讲比赛,这样在音乐背景的烘托下,儿童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刚才记忆的内容。通过这样的音乐教育康复形式,不仅加深了智障儿童的记忆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智障儿童的文明行为

智障儿童心理状况很难把握,经常表现出较为诡异的行为,出现不遵守秩序、随意乱动等现象,有时甚至会说出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语言,而对智障儿童进行音乐教学就会很好地缓解这一现象,而且能够有利地培养智障儿童高尚的道德品质。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当儿童学习《你好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开展根据歌曲中的歌词,与各个小朋友之间进行握手问好的活动。在这种音乐氛围中,不仅加强了儿童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还改善了儿童的道德品质。

三、结束语

智障儿童虽然与正常儿童在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采用特殊的教育方式来最大程度地弥补他们存在的缺陷。音乐在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加大音乐教学在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使用,大力研究和发现更先进、更完善、更适合智障儿童的音乐康复法,为智障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康复和成长,从而更好地推动智障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2

智力障碍(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又称智力落后、精神发育迟滞等。根据2010 年美国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Disabilities,AAIDD) 的最新定义: 智力障碍是一种以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都存在显著限制为特征的障碍,一般发生于18 岁之前。智障儿童,通常指年龄不满18 周岁,智力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均存在显著障碍的儿童。针对这一群体,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干预训练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探索改善智障儿童智力发展和适应性行为的干预方式至关重要。随着对智障儿童干预训练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计算机辅助,融合多媒体环境的人机交互技术逐渐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Ramdoss等发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干预为提高智障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有研究指出,数字化游戏学习在智障儿童和相关感官障碍患者的核心功能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纷纷注意到了这种人机交互模式在康复医疗界的巨大潜力,于是,在更高层次的人机交互理念和康复需求下,基于Kinect 体感游戏应运而生。体感游戏( Motion Sensing Games) ,以动作感应控制技术为核心,通过惯性感测、光学感测、惯性与光学联合感测三大原理,实现对人体的动作、声音和手势等操作的辨别和解析,是一种全身互动的电子游戏。体感游戏的使用必须借助体感设备。Kinect 作为体感外设,通过3D 体感摄像机,能够捕捉人体的即时动态。不同于鼠标、键盘操作的传统人机交互界面,体感游戏可以直接用肢体动作控制游戏输入,无需任何手持设备,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互动。当前,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主要仍以康复治疗师( PT /OT /ST) 和特殊教育教师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实施,但治疗过程中由重复性练习导致的学习动机缺乏、长期康复治疗产生的高额费用等问题愈发突出。而基于Kinect 技术的体感游戏凭借独特的优势,克服了传统器械设备的弊端,摆脱了场地、时间和专业人员的限制,已被证明应用于康复医疗中的可行性,尤其以认知和运动康复效果最为明显。

将体感游戏运用于智障儿童的干预训练,主要源于智障儿童在认知、感知觉、语言等方面的研究。智障儿童的注意力难以有效地集中和维持,但对感兴趣的刺激会呈现主动的注意。多感官的刺激可以促使智障儿童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效果,也调动儿童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智力障碍儿童会伴有语言障碍,导致沟通交流能力发展滞后,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认知能力和语言环境的刺激。而丰富生动的多媒体环境与语言训练结合,可以对儿童的语言表达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还有研究发现,智障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其智力、运动知觉和社会适应性行为的发展密切相关,且运动能力训练的越好,越有助于智障儿童大脑机能和适应性能力的提高,因此,有针对性的运动__能力训练可以促进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此外,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许多研究均表明,游戏化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动机,还能够发挥游戏有效的补偿缺陷功能,挖掘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潜能。可见,适当的将游戏融入智障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干预训练能够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际上已有不少学者集中探讨了体感游戏在智障儿童干预中的应用,如思维能力、移动能力,而国内类似研究较少。本研究自主研发的体感游戏将康复理论和理念融入到游戏中,儿童可通过针对性的游戏,在体验欢愉感的同时,逐步完成相应的治疗和训练。它与普通的体感游戏不同,是根据智障儿童的能力水平设计,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可预测和可控的环境。此外,智障儿童的智能低下,直接导致他们在认知和适应性行为上存在严重的障碍,如记忆力受损,储存信息时存在困难。而且智障儿童在体重、身高和骨骼成熟和肢体动作技能的发展上较晚,障碍程度越重,身体协调等方面受到的影响也越大。在自主研发的体感游戏中,基于动作肢体感应,儿童可以根据自身的障碍程度选择游戏难易程度,进行智力和动作的训练,这些都为智障儿童认知和运动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创造了条件。因此,本研究力求验证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的干预效果,为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提供一种新思路,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移动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2 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省6 个特殊教育学校中符合DSM - V、临床诊断为智力障碍的儿童。由于随机分配后,对照组样本有部分儿童因数据不全或不配合原因退出实验,最后参与研究的人数共187 名智障儿童,实验组112 名,对照组75 名,年龄3- 18 岁。实验组儿童中,轻度智力障碍27 人,中度智力障碍67 人,重度智力障碍18 人。对照组中,轻度智力障碍20 人,中度智力障碍39 人,重度智力障碍16人。两组被试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体感游戏干预。经检验,两组被试的障碍程度、年龄和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所有儿童均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和独立行走能力,排除具有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

2. 2 研究方法

2. 2. 1 干预工具

本研究中采用的体感游戏( 即康复游戏训练系统,V1. 0) ,由研究者针对智障儿童的不同需求自主研发,包含绚丽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语音提示及游戏声效,可以提高儿童参与训练的兴趣。康复训练员可以根据某个智障儿童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借助Kinect 技术选择合适的游戏项目进行康复训练。体感游戏有五类康复程序,分别为智力康复程序、上肢康复程序、下肢康复程序、休闲保健程序和基本知觉与认知程序。每类含2 - 5 个小游戏。

智力康复程序主要用于智力康复,主要涉及记忆和分类等不同的认知过程,个体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游戏进行较为全面的康复。基本知觉与认知程序主要涉及形状知觉、推理以及数字、文字等方面的学习,用于训练认知与知觉。上肢和下肢康复程序涉及手臂、肩关节和手指等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康复以及下肢肌力、平衡和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康复。休闲保健程序为一种综合的康复训练,主要在提供娱乐活动的同时,帮助儿童从认知和动作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康复。这五个训练类别涉及到智力、认知、记忆和动作技能等不同领域,各有训练的侧重点,但是每个训练类别的康复内容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交叉的。康复游戏训练系统是较为全面、综合的康复训练工具。

2. 2. 2 评估工具

采用Wendy 等出版的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 Pediatric Evaluation of Disability Inventory,PEDI) ,该量表适用于6 个月至7. 5 岁的儿童及能力水平低于7.5 岁的儿童或青少年。其中,功能性活动部分用于反映儿童当前功能性技能水平,共177 项,其中日常功能58 项,移动能力54 项,交流能力65 项,按0 或1计分。该量表能有效检测儿童各区域的功能障碍,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有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 3 实验设计

分别以被试在PEDI 量表中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采用2( 方式: 前测、后测) 2( 组别: 实验组、对照组) 实验设计。

2. 4 实验过程

首先,采用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对两组被试进行前测。其次,根据评定结果制定训练计划,在治疗师的协助下对实验组儿童进行干预,整个干预周期为8周,每周1 次,每次30 分钟,对照组不接受干预。最后,体感游戏干预结束后,用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对两组被试进行后测。

2. 5 数据收集

采用SPSS 20. 0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将两组被试在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中测得的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三个维度的分数作为评估智障儿童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前测的独立样本t 检验得出,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P 值分别为0. 12、0. 14、0. 40,前测分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3. 1 日常功能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在日常功能上,前后测的主效应显著,且前后测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体感游戏的干预后,在日常功能中,实验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 F( 1, 185) = 255. 12,p 0. 01) ,后测大于前测,对照组前后测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F( 1, 185) = 2. 82,p 0.05) 。3. 2 移动能力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在移动能力上,前后测的主效应显著,且前后测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进 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在移动能力中,实验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 F( 1, 185) =123. 88,p 0. 01) ,对照组前后测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F( 1, 185) =0. 74,p 0. 05) 。

3. 3 交流能力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在交流能力上,前后测的主效应显著,且前后测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在交流能力中,实验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 F( 1, 185) = 255. 40,p 0. 01) ,后测大于前测,对照组前后测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F( 1, 185) =7. 76,p 0. 01) 。

4 讨论

本研究探索了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的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干预效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体感游戏的干预,实验组儿童的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均有显著提高,提示了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4. 1 体感游戏提升智障儿童的日常功能

日常功能是个体生存和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重要前提。智障儿童存在社会适应性行为的缺陷,虽然他们的社会适应水平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包括自理能力、日常技能明显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体感游戏的干预训练后,智障儿童的日常功能有所提高,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Beltramone 等和Cecilia 等研究也指出,体感游戏可以有效提高智障儿童的日常功能。

一方面是因为,体感游戏中带有的动画和音效为智障儿童带来视听觉的多感官刺激,这种双重感觉通道增强了他们识记物品的效果。另一方面,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日常功能的提高。因此,在本研究中,基本知觉与认知程序和智力康复程序的应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日常能力的提高。

4. 2 体感游戏提升智障儿童的移动能力

由于智力障碍的发病同时会伴有躯体疾病的症状,在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中,肢体康复同样被列为干预训练的主要内容。在体感游戏中,上肢和下肢康复程序基于Kinect 的动作交互技术和游戏展现的模式,允许用户在训练过程中完成一个或同时做出多个动作,逐步提升动作协调性和灵活度。本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上下肢康复训练游戏的干预,实验组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技能均有提高。在Wu 等的研究中,三名智障学生接受每周3 次、每次50 分钟、长达半年的体感游戏干预,结果表明,体感游戏显著改善了他们身体的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可作为日后智障学生体育教学的一种选择。Altanis等采用体感游戏项目中的行走游戏( Walks game) ,要求两名被试通过控制体感游戏中的人物,作出水平、垂直和斜角的运动动作。实验结果同样表明,用体感游戏训练这两名儿童的移动能力,均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且她们动作的反应速度要快于日常训练。本研究结果与以上结果基本类似,表明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移动能力的干预效果显著。Barnett 等采用对照组与干预组前后测,对95 名儿童进行为期六周的实验后发现,儿童的运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但实验组与干预组在提高程度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者认为体感游戏的使用不一定能真正提高儿童的运动技能,它可能只是起到了引导儿童运动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与该研究不一致,需要在后续研究中作进一步探讨。

此 外,本研究还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在运用体感游戏进行肢体训练后,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均有明显上升的同时,这些儿童在刷牙、洗脸、系扣子和使用餐具等日常活动的表现都有较为明显的进步,这提示,动作能力的提高可能改善了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高了其日常活动能力,促使其日常功能表现较好。

4. 3 体感游戏提升智障儿童的交流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智障儿童接受体感游戏干预后,交流能力有显著提高。已有研究认为,智障儿童交流能力的提高与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积极反馈有关。一旦被试分散了注意力,游戏会通过播放一些语音、动画或改变颜色提醒儿童继续努力,这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反馈,刺激被试语言的表达。在本研究中,体感游戏对实验组儿童交流能力的促进,可能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 1) 在实验中,要求智障儿童对物品进行学习的同时还要跟随电脑读出物品的名称,这可能就促进了他们表达性言语的产生; ( 2) 看护者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儿童的发音,这可能也促进了智障儿童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 ( 3) 游戏极大地调动了被试的积极性,这也使其更愿意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本研究与前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交流能力的干预效果较好。

4. 4 体感游戏对提高智障儿童智力的影响

智障儿童的智能发育落后表现在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社交等多个方面,现有研究表明,从运动、语言发育训练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等综合干预对智障儿童智力的发展效果更好。本研究的体感游戏能有效提高实验组智障儿童智力的主要原因首先可能是基于动作肢体的运动技能训练。儿童在完成游戏指令发出的相应动作时需要运用身体多处功能的协调发挥才得以实现。本研究的实验组儿童在使用体感游戏后运动技能得到了提高,这与Vogt 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且报告认为适当的运动很可能刺激了儿童大脑的相关区域,与智障儿童脑部功能的改善有关。其次,语言发育对智障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语言的发展训练也是一种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从研究中发现,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后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有所上升,可能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思维能力的水平,从而挖掘了智障儿童潜在的智力。最后,游戏从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个解决问题的任务,涉及到使用者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研究中统计得到,智障儿童最多使用的游戏类别为基本知觉与认知康复程序,占28%,其次为上下肢康复程序,所占比例都为27%。另外,使用智力康复程序的频率为12%,最少使用休闲保健程度,为6%。提示了智力康复程序可能对智障儿童而言仍具有挑战性,造成使用率并不高。再则,研究发现此款体感游戏使儿童不再抗拒康复训练,调动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做到了促进智障儿童智能发育的相关训练。但,体感游戏是否能维持智障儿童提高后的智力水平还有待后续的深入研究。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3

实践证明,对于智障儿童的言语发展能力的培养,既要根据自身的类型和水平的障碍,从多维度规划他们需要发展的能力,也通过相应的康复训练和教育活动来培养这些能力,在认知、语言和社会技能等各个训练活动中,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得到尽可能多的锻炼,从而改善其行为和语言发展水平。

一、以智障儿童的游戏活动为起点,巧设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智力障碍本身是不可逆转的,但是通过一定的康复训练对补偿功能的发展,身体功能的障碍可以降低最低程度。因此,残疾人在文化教育中,必须做康复训练。学校模式的康复教育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康复元素,是在教育或康复里揉进相互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面对智障学生对事物的感知速度慢、范围窄、区分度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能力方面与正常学生有着明显差异的这些特点。我们在教育训练中应注意有效的战略,各特殊儿童不同水平的受教育,可以结合其身心发展规律,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起点,运用多种趣味性、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合理地将康复与教育结合在一起。

结合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对学习感兴趣。当然,同样的游戏时间不宜过长。实践证明,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游戏活动模式,有利于降低身体功能障碍的程度,有利于激发智障儿童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有利于丰富他们对知识的全面而深入的感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以生活情境为支点,构建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课堂

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把言语能力训练融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尽量启发他们多说话,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好的音乐电视、罗汉松韵律、讲道理的话等,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每一个培训项目,灵活运用适当的康复教学组织形式,如一对一的;多评价系统的康复教育质量的评价和监督,往往要让孩子们告诉周围的人和事,首先简单的、孩子的语言,逐步发展。

根据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以直观动作和具体形象为主的教学内容,采取刺激学生的方法,使他们兴奋起来:一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穿插他们喜爱的事物,从而理解所表达的意思;如我们都知道一日生活内容很丰富,从起床到睡觉的各个环节都是语言训练的好机会。

还可以通过实物教学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发展一些补偿功能,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补偿认知缺陷,用实物来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做,既提高了孩子们对实物的认识,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三、以挖掘潜能为抓手,实现康复与教育相融合的目标

智障学生不同于普通学生,他们有些除了认知障碍,也会有沟通障碍甚至情绪障碍。因此,对于这些多重残疾的智障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在课程设置中融合引导式教育方法与游戏的配合教学,极大地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欲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潜能开发。

智障儿童基本都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有些孩子的模仿能力又比较强。可以适当进行融合式教育,使其参与到正常同龄儿童之中,在集体环境中模仿正确的交往方式,学习语言,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智障儿童的有意注意明显薄弱,所以当他们与他们沟通时,一定要亲近,面对面接触。当他显得不耐烦的时候,他用自己最喜欢的一些东西吸引他,然后面对面交流,从能交谈一句话到两句话再到三句话……

当然,对言语符号尚未掌握的儿童,应先加强其对言语符号的理解,使其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符号。可从单音开始,加强符号与事物统一的训练内容;对于已掌握一定言语符号的儿童,则要进行词汇量扩大的训练。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4

中重度智障儿童是智能测验在54至25分之间,社会适应性在二、三级水平,属于可训练的和需要监护的智力障碍儿童。对这些孩子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的就是能生活自理。生活自理实际上是指与人的生存和需要密切联系着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随着个体生活的逐渐成熟而逐步达到在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去完成,这种自我料理生活所需要的活动能力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它主要包括饮食、大小便、衣着、睡眠、安全、卫生等方面。而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这种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往往自己不会使用筷子、不会穿脱衣服、不会大小便、不会讲究卫生,不会洗脸、洗手,养不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己不敢离开家门,经常迷失方向,自己不能独立上学等。

因此,智障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适应能力,不仅会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更是学生在以后社会中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根本。培养、训练智障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具有生活自理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目前学校和家庭教育对中重度儿童生活适应能力培养现状

(一)学校层面

1.认识基本到位。各学校逐步认识到,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的教育训练必须与家庭康复紧密结合,才能成效显著;学校的教育训练的对象不只是学生,还有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困难性和长期性。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内容看是简单的活动和能力,但对于中重度和脑瘫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困难。教师的思想、理念还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是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任务完全放给了家长。

2.配套设施、设备逐步健全。随着各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出台,各级政府对特殊教育和残疾孩子的关注度的提高,学校的配套设施、设备也逐步配备到位。但是对仪器设备的科学运用不到位,或是对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效率不高。如:有的学校没有家政训练室;有的家政室只是个摆设,没有实际应用。

3.课程设置缺失,没有开设相应的家政训练康复内容的课程。学校课程、标准不明确,处在逐渐探索阶段,训练不系统。

4.训练技术、方法的匮乏。对孩子自理能力康复训练技术匮乏,有时甚至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训练好。造成简单的动作,学生都不会做,收效甚微。

(二)家长层面

1.对孩子缺乏家庭康复训练意识,对孩子自理能力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实施包办,缺乏耐性和理论知识。

2.大多残疾孩子家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家庭父母残疾;有的家庭经济困难;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等等。这导致家长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3.许多家长对孩子采取放弃的态度,让孩子进入学校,只为生二胎,找人看孩子,减轻家庭的人力和经济负担。

二、中重度智障儿童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对中重度智障儿童处理能力培养是一项艰难的、长期的培养训练任务

1.转变培养思路,统一认识。2004年,我校开始招收智障儿童,在进行培智教育的初期,是以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认知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随着教育实践和学生实际需要的凸显,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培养目标的制定有了偏差,学生急切需要的是生活、生存的能力。

针对中重度智障儿童的自身条件和急切需要,确定培养目标。我们提出启智教育。刚刚起步时,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补偿身心缺陷,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开发智能,学习文化,使每一个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都得到相应的、充分的矫治与发展,使其部分或全部自食其力,提高全体智残学生的生存能力。

经过几年的实践、发展、摸索,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的凸显和未来的生活需要,我们重新确立了以“培养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以培养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核心目标,围绕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会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最基本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等各个环节,把中重度智障孩子培养成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在核心目标指导下,教师积极围绕孩子的生活能力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经过几年工作,目前在校的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生活适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2.针对学生实际,设计课程。低年级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教学活动的侧重点。针对刚入学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和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自理的训练,从洗手、洗脸、吃饭、穿衣、上厕所等基本生活能力开始,逐步过渡到洗衣服、刷鞋、择菜、洗菜、下面条等基本生活技能。设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单元主题活动(生活适应)、唱游与律动、运动与保健、绘画与手工、语言沟通、康复训练等课程。根据教学实际、参考培智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单元主题活动每周5课时,生活语文每周3课时,生活数学每周3课时,唱游每周3课时,美工每周3课时,体育每周3课时。

3.丰富教学活动和训练手段。首先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总结、分组。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和采取适宜的训练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切入点,在低年级开展以生活自理能力为主的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学科教学活动、训练实践活动和训练成果展示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际操作法、程序化训练、结构化训练法等方法,细化每一项训练任务。每一种行为,有效引导学生小步子、高频率、多强化的训练方式,逐步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4.立足实际,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以问题为课题,加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也成为我们的研究课题。为解决学生计算难的问题,我们承担的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度智障儿童计算能力培养与计算器应用研究》于2011年结题,结题报告获山东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同时,编写完成校本教材14本,并有多篇课题研究论文在不同教育期刊发表。我们承担的“十二五”省规划课题《中重度弱智儿童社会适应性教育研究》也于2016年7月顺利结题,研究成果受到鉴定组专家一致好评,被评为省优秀课题,市重点课题。《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之教学内容研究》研究活动也开展得扎实有效。课题研究论文《“12345”培智教育模式介绍》等在教育期刊发表,目前课题也已顺利结题。我们还编写单元主题活动校本教材12册,编写《走进社会》、《文明礼仪》、《洗车》《擦拭皮鞋与护理》校本教材4册,有效推进了学校培智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极大提高了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二)转变家长观念,成为教育训练的专业者和参与者

1.转变家长观念。许多家长对把孩子送进学校进行教育,还是停留在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认知能力,让孩子变聪明的意识状态,没有认识到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还有些家长感觉很无奈、很痛苦,没有了耐心,没有了希望。送孩子进特殊学校是“扔包袱”。为转变家长观念,学校积极采取措施,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培训会、家长进课堂、亲子活动等途径,提高家长对培智教育的了解和认识,转变了家长观念,有效实现学校教育康复与家庭教育康复的对接。

2.家庭生活自理康秃脱盗肥侵钦虾⒆友盗泛涂蹈吹闹环节。只有家长掌握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训练方法和手段,才能保证孩子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然而大多数家长来自农村,并不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5

关键词 学龄期 弱智儿童 家庭康复 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habilitation Needs of the Family for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LUO Suqun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3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for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family status and needs rehabilit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training needs in respect of family rehabilitation,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needs,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needs, family needs rehabilitation-related content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findings.

Key words school-age;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family rehabilitation; development stage

家庭康复是以家庭为基地进行康复的一种措施。家庭康复因其自身的优势成为弱智儿童康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弱智儿童的发展和正常儿童一样是一个连续断的过程,因此家庭康复也贯穿儿童发展的全过程。然而,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家庭康复的需求必有所不同,为更好的了解弱智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家庭康复需求的重点,从而使我们能更加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帮助,本文将弱智儿童按年龄分组,向其家长发放《家庭康复需求调查问卷》,回收后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南京市2所特殊学校学生家长160人,徐州农村特殊学校学生家长50人。按智障儿童的年龄分为低年级组,从学前班到3年级,共64人;中年级组,从4年级到6年级,共75人;高年级组,从7年级到9年级,共71人。

调查工具:按照台湾师范大学王天苗的《家庭需求调查表》为参照编修的《弱智儿童家庭康复相关问题》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及其家庭基本资料;在弱智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家长的各种康复知识需求,包括康复训练的内容、性教育、职业康复、心理康复及其他相关知识等。

调查方法:问卷由特殊学校直接发给弱智儿童的家长,每户一份,要求独立完成。问卷共发210份,回收210份,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99%,符合回收要求。

2 调查结果

2.1 康复训练需求的内容

从康复训练需求的内容来看,低年级组对各项康复训练的需求均较高,尤其是语言、生活自理、认知康复需求。中年级组对于生活自理康复需求较高。高年级组训练康复需求最高的是社会交往能力。

弱智儿童往往伴随着多种身体和精神障碍,这些障碍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康复训练在家庭康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低年级组对各项康复训练的需求均较高,尤其是语言、生活自理、认知康复需求。由于低年级组儿童正处于语言及认知发展的最快速时期,语言与认知的发展往往还影响到其他各项能力的发展。所以除了培智学校在低年级就应设立相关课程外,还应让家长了解和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在家中配合学校对儿童进行训练,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年级组则由于孩子即将步入社会,家长对于他们能否顺利融入主流社会较为担心,因此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的需求也较高。实践证明,社会交往能力的学习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①弱智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普遍较低,究其原因,首先是某些不恰当的社会行为妨碍着其社交能力的发展。此外,社会交往技能的不足,以及某些弱智儿童缺少与正常儿童接触的机会,导致学习机会的不足,这些都妨碍了弱智儿童社交技能的发展。因此,特殊学校除在中高年级增加训练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相应课程外,还要指导家长训练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方法。家长则要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与外界交流,让孩子在一个自然、宽松的环境中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不应该把孩子封闭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错失学习、提高的时机。

2.2 职业康复相关内容需求

从职业康复相关内容需求来看,低年级组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儿童做家务”方面,而中高年级组,尤其是高年级组对职业康复的需求更为突出,对了解智障者从事的职业、如何进行职前准备、了解有哪些智障职业教育学校等内容都极为迫切。

低年级组儿童由于年纪较小,很多家长尚未将职业准备及职业安置的问题纳入其需求的范畴。然而,从小培养儿童树立劳动意识,建立劳动观念,为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劳动工作做好铺垫。智障儿童由于认知的缺陷,加之家长的过度保护,造成他们对劳动缺乏兴趣,不注意劳动成果,不理解劳动的意义,劳动的独立性也差。对此,家长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及智力程度,选择合适的家务劳动及户外劳动给孩子锻炼,且加以指导和督促。此外,要让儿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且多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儿童的成就感及劳动兴趣。

而中高年级组,尤其是高年级组对于职业康复的相关需求则较高。他们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一份劳动强度不大的工作,以使他们能融入社会并解决一定的家庭负担。但对于弱智儿童将来能从事的职业、如何进行就业前的培训准备,大多家长表示不十分清楚。他们多寄希望于特殊学校,希望学校能给予孩子多一些的技能培训,或者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为特殊儿童开办的职业学校。为此,我们建议应该在义务教育后加强对弱智儿童的职前培训;并能够搭建信息平台,使各种培训信息共享;适当地降低培训费用。使更多的弱智儿童及家长能加入到培训队伍中来,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减轻家长的负担。

2.3 家庭康复相关知识需求

在家庭康复相关知识需求方面,低年级组集中于“弱智相关疾病知识”及“儿童生长发育问题”上,中年级组对“弱智相关疾病知识”及“性教育”需求较为突出,高年级组对于“性知识”教育需求最为突出,其次为“教导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弱智相关疾病知识”。

智障儿童多数合并有各种身心疾病及生长发育障碍,家长掌握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对于儿童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家长尤其是低年级组家长还没能完全掌握导致弱智发生的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对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得到专业指导。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性犯罪的提高,性教育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但长久以来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性教育却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本调查中中高年级组儿童由于进入青春期,与正常儿童一样不可避免地遇到青春期性发育的问题,由于弱智儿童认知能力不足,家长对如何向他们解释及解决性发育中遇到的问题束手无策。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开设符合需求的亲职教育课程。(2)家长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认识到性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3)家长自身要正确掌握性知识,避免把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儿童。(4)家长在教导孩子性教育方面的知识时,要考虑儿童的智力发展及理解能力程度,选择适当的内容。

2.4 心理康复相关需求

在心理康复相关需求方面,三组对于 “获取处理问题行为的方法”均有较高需求,分别是97.1%、91.3%、88.9%。其次是“辨识孩子有哪些行为问题”。低年级组及中年级组对于心理康复的相关需求尤为突出。

与一般人群相比,智力落后个体更容易出现身体和精神方面的障碍。②据调查,随着年级增高,问题行为在常规教育的作用下有减少的趋势,但有些问题在现有条件下是难以克服的。③家长对儿童出现的问题行为,要么不知如何解决、束手无策,要么熟视无睹、置之不理,大多不会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来处理。为此,家长、社会、学校、医生必须密切配合,帮助家长掌握一些有效识别及管理儿童行为的技能。要将涉及到深奥理论和复杂方法的心理治疗技术教给父母去实施,必须简单明了,切实可行。如Gammon为特殊需要儿童父母设计的“应对技能训练教程”、Bloomquist设计的认知行为治疗的生态发展模型都是属于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地帮助父母识别儿童问题,加强儿童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纠正问题行为。这些都是家长应该掌握的一般方法,当然针对儿童的具体问题还要做相应的调整。

3 总结

有关弱智儿童康复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学龄前儿童早期干预上。但早期干预的成果要得到强化和应用,就必须同样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学龄期弱智儿童直至成年智障者的持续性康复上。本次调查分别从康复训练的内容、性教育、职业康复、心理康复及其他相关知识等方面了解不同年龄弱智儿童的家庭需求,为特殊学校、康复中心及其他康复机构对弱智儿童家庭的教育、康复指导工作提供了切实依据。

本研究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课题,批准号为08SJD8800034

注释

① 陈福侠.中国特殊教育.2006(8)(总第74期).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6

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特殊学校,1985年起向全区招收第一个特教班,1990年正式挂牌为九年一贯制的公立智力障碍学校。学校教育对象是经过医院或智力检测中心诊断为中重度智力障碍的少年儿童。现在,该校是广东省特殊教育实验基地学校、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之一。广州市儿童智力检测中心也设在该校。作为广州市开办最早的公立智力障碍学校,启智学校的学生曾在不同的领域多次取得优秀的成绩和获得相应的奖励。随着近年来教育观念的变化,社会越来越重视残疾孩子回归正常社会。启智学校的学生也逐步回归到普通的中小学,接受普通的义务教育。

2016年,广州市越秀区对摸查到的适龄残疾儿童实行零拒绝,全部接收入学,并根据残障情况安排合适的教育形式。越秀区启智学校与清水濠小学探索实施共融计划。共融计划中的学生在特教学校接受特殊教育专业训练效果良好、形成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生活与学习技能后,再进入普通小学,跟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环境接轨,逐步回归日常生活。第一年,清水濠小学接收安排了启智学校11名孩子的共融学习。水荫路小学、永曜北小学也在越秀区教育部门的协调下,先后接收安排了启智学校送出的多位学生。

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从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及早发现智障儿童,及早介入训练,效果最明显。因此,越秀区为全部3岁至6岁本区户籍学前残疾儿童提供受教育机会。启智学校开办普特融合的学前训练班,既能提高普通孩子的道德修养,又使残疾学生通过模仿学习,也学会自立、自信,为今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在特殊教育机构中,志愿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他们的存在,为孩子搭建了通往正常社会生活的桥梁。广州启智服务总队“星梦情真”分队的志愿者每周到启智学校服务,是开展兴趣班的主力军。队长黄静介绍说:“我们有一个原则,孩子们能做到的就尽量鼓励他自己做,不能做的才帮忙。”

黄静刚来服务的时候,对着一个自闭症孩子滔滔不绝、自言自语两个月,而对方没有回应。黄静说:“有些自闭症孩子喜欢坐在墙角撕报纸,我就也坐在墙角撕报纸,让他觉得我跟他是一样的。”最终她得到了孩子的喜爱。

黄静还记得有一年自己过生日,有个孩子送了她一张自己做的卡片,简单的一句“姐姐,我很喜欢你”,让她感动不已――这些特殊的孩子能记住别人的生日,简直是奇迹。

公益创投与政府采购相结合

2016年12月5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凌大塘社区天情少年(爱心)体验基地正式开放,它为更多的人们了解、关爱帮助这些疾儿童提供了公益平台。这一举措也是包河区实施“公益创投”的一次成功探索。角色互换,体验基地面向社会开放。天情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教室内传来欢快的音乐声,十多名来自高校的志愿者,轮番给孩子们上课。

认知卡片上的内容、简单的桌面手工训练、跟着欢快的音乐律动……对于“星星的孩子”来说,这些平常人眼里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他们每完成一步,都非常不易。不过,这十多名志愿者,与孩子们同样兴奋。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尝试着辅助孩子们训练情绪行为调整,上集体课,在授课的过程中,还学会了处理一些常见的突发状况。体验基地的教学主要包括:一对一训练、一对一感统课、集体课三种教育体验课,旨在对残疾儿童的互动社交、协调运动、感觉统合、生活自理等多项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

“跟‘星星的孩子’相处,最需要的就是爱心和耐心!”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天情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主任黄冬云非常满意。今后,体验基地还将向公众开放,倡导社会机构、各界人士支持残疾儿童教育事业,参与到改善残疾儿童生活条件的公益活动中来。

黄冬云是天情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创办者。她的孩子小的时候,感觉统合运动能力差,她想找一个专业机构帮助他训练,但是跑遍了合肥的大街小巷,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寻觅很久之后,黄冬云寻访到一位知名的专业特教老师,于是萌生了与她一起创办“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想法。经过多方的共同筹备,“天情”康复中心应运而生。

“多亏了家人的支持,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经费上,以及他们言语上的肯定,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然而,让黄冬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康复中心刚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前来报名。“孩子当时只有5岁,后来在我们的机构训练了四五年,效果非常好。”不过,也正是第一个孩子身上有目共睹的变化,让黄冬云坚定了办好天情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信心。

黄冬云说:“我们中心接纳的学生,除了‘星星的孩子’,还有部分残疾、智障、唐氏综合症的孩子,一般在14周岁以下,10周岁左右的居多。”针对各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天情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安排专业老师“一对一”进行矫正,开展个性发展训练和心理咨询,争取让孩子们尽早康复,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让黄冬云感到欣慰的是,她不是一个人在努力,政府开始将这项工作纳入民生工程。

据了解,从2009年起,作为省级民生工程项目之一,安徽省开始实施0至6周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目前补助范围已扩大到0至10周岁。为进一步扩大项目惠及范围,2012年起,包河区本着“康复一人,解救一家,影响一片”的原则,实施区增民生工程,自投费用1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将全区范围内18周岁以下在康复机构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青少年全部纳入区级补助范围,补助新增残疾儿童105人。

在公办康复机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像“天情”这样的民办机构,也被确定为“康复定点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为患儿提供康复训练。

残疾儿童仍需特殊帮助

2014年起,北京海淀区天云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心发起“当一天小志愿者”活动,每星期再次招募15名爱心小志愿者和聋哑儿童一起玩耍。活动过程中,小志愿者们前往海淀区天云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心(原北京市海淀区聋儿康复中心),与听障儿童们互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在2014年7月,新京报和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如新童行创微笑――当一天小志愿者”公益活樱首站到达通州区宏远启智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得到小志愿者们的热烈响应。在第二站的天云康复训练中心,共有76名孩子,他们都有听力障碍,有的孩子还患有自闭症,或唐氏综合征。但这挡不住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倾听,对说话的渴望,对学习的热爱。有的孩子如今已能完整背诵《弟子规》;有的孩子能随着音乐跳起动感的街舞,并走上过“中国梦想秀”的舞台;有的孩子则痴迷画画,用画笔描绘他们眼中的美好。

自那之后,由志愿者夏中桂负责每周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每周招募来的小志愿者:有的是小画家;有的是陶泥达人;有的是舞林高手;也有的是小乐师,在乐器方面有所擅长;还有小主持人登场,带领大家做游戏。

2017年2月21日举办的活动中,来自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宋嘉奥小朋友,教会了现场的5名聋哑儿童玩魔方。在随后的活动中,小志愿者与听障儿童“一对一”结成对子,共同完成作品,共同表演才艺。

夏中桂介绍说:活动强调互动,强调一起玩耍。天云康复训练中心的孩子和小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同台献艺,奉献一场袖珍版的“梦想秀”。中午,小志愿者们将会在康复训练中心与听障儿童们一同用餐,深入交流。同时,小志愿者们还会有机会学一些简单的手语。

2015年六一儿童节,北京市海淀区天云听力言语康复训练中心的院内举办了“欢乐童年,放飞梦想”庆六一联欢会,北京市政协委员、青年舞蹈家、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刘岩,海淀区聋协主席智春丽女士,武警文工团与武警军乐团的军中姐妹花张涛、张妍等嘉宾,一起和听力障碍儿童欢度六一。当天共收到慈善捐款12万元,来自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书画艺术藏网、天坛飞星艺术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了此次活动,同时在活动当天还有志愿者团队进行义务服务,300多名社会各界的朋友参加了这次联欢会,在活动中孩子和嘉宾都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在联欢会现场,北大附中的学生将自己的手工制品现场义卖,不少家长排着队购买其中的辣椒酱,“这些辣椒酱是我们课余时间自己做的,全都是新鲜的辣椒,希望能用义卖的钱来帮助这些弟弟妹妹们康复。”北大附中的学生杨杰说。

上一篇机械师

下一篇角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