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伤感的日志范例6篇

最伤感的日志

最伤感的日志范文1

一、快速反应,全面部署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12日下午4:00,团市委迅速成立了志愿服务领导小组,由团市委副书记常伟任组长,组宣部副部长任副组长,并按志愿服务工作要求设置了招募工作队、派遣工作队、后勤保障队,统筹全市志愿服务。13日,团市委制发了《关于做好地震抗灾救援工作的紧急通知》(眉青[20__]26号)和《关爱幼小生命共渡震后难关——救助地震受伤受灾留守学生的倡议》,通过市级各媒体向社会发出抗震救灾“黄丝带行动”的倡议,并就全市组织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作了全面部署。区、县团委反应及时,发出志愿工作倡议,紧急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投入抗灾一线。

二、工作细化,供需对接

按照灾区需要、眉山各医院要接收近600名灾区受伤群众的实际情况,团市委细化类别对志愿者进行招募,建立了应急志愿者储备库,按职业技能、个人意愿进行细分。并进行了个人、团体分类,同时对志愿服务时间进行了特别登记。在志愿者登记点,站满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热心市民、学生,有的甚至坚持不留名字,只等着分配任务。短短半天时间,城区就随处可见手缠黄丝带的志愿者。截止5月30日,累计到团市委报名点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登记人数达3150人,各区县团组织报名达1932人,总计达5000多人。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63岁。

团市委加强对志愿者派遣工作队的指导,不断加强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受灾地团组织、接收灾区伤员医院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了物资转运、伤员救治护理等工作的固定联络机制。根据需求信息,迅速组织志愿者奔赴各个服务岗位,同时积极引导志愿者理性、有序参与。在组织志愿服务时,团市委统一配备了黄丝带、志愿服务帽子、标识和工作牌,并尽力为志愿者提供就餐和饮用水,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社会对志愿者的关爱。

三、奉献爱心,传递真情

“黄丝带就是责任,就是骄傲”。本意为祈盼亲人平安的黄丝带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使命。

在重灾区绵阳、都江堰、彭州等地,团市委、各区县团委组织的600多名志愿者始终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在瓦砾废墟中抢救幸存者,在恶劣环境中与死神抢夺生命,为灾区人民带去了温暖和力量。“眉山兄弟连”是由一群退伍军人组成的志愿者组织,多次筹集运送物资到灾区一线。还有很多志愿者很想到受灾的第一线,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随时待命,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地点燃心中那份关切之情,点亮那盏传递大爱与责任的心灯,让我们同样感受到一种温暖。

在接收灾区受伤群众的市第一、二、三医院和中医院,志愿者主要从事运送担架和护理伤员工作,这是一场体力与脑力的战争。在市内四大医院负责运送伤员和担架的75名志愿者,很多都连续工作了15个小时,通宵达旦,不眠不休,仍不肯停歇。是他们,将转移到眉山医治的500多名灾区受伤群众一一抬进病房,是他们,让关心着灾区伤员的眉山人民竖起了大拇指。

在医院同样还有一群充满爱心的志愿者在默默地付出,他们中有学生、有暂时休假的教师、有经商的店主、有返乡的打工者、有热心的团队组织……他们都奔着一个目标:为受灾群众出一份力。转移到眉山的500多名灾区受伤群众中有近60人没有家属陪护,有的是没有同亲人取得联系,有的是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团市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在各医院成立了志愿者指挥小组,组织志愿者开展对无家属陪护的灾区受伤群众的紧急护理工作。先后十五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请战,要求“一帮一”结对护理一个伤员。志愿者们在指挥小组统一安排下,首先接受了护理工作专业培训,在最短时间里掌握了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医疗救护和心理救助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结束后,志愿者指挥小组立刻将志愿者作了轮值分工,每3—4人编为一个班次,明确了各自任务和工作机制,对无家属陪护的灾区受伤群众进行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护理。退休工人胡大姐、个体户郭大姐、西部计划志愿者赵斌、李志义等等,主动请缨到医院从事病员救护工作。从5月14日至今,一干就是20多天,从每天的端水送饭,到余震强烈时全力协助医院紧急疏散转移病人,这些工作是简单的、琐碎的、甚至是重复的,但他们一直在坚持。送饭、打水、擦洗、按摩、端屎倒尿,无一不让初来异地的灾区群众感到温暖和感动。

在义务献血点,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单位志愿者献血达20__余人次。“我没有钱,但可以用血去救助灾民”,一位悦兴的志愿者如是说。从16日开始,血库工作人员向热心市民说的最多的是“对不起,血库已满”,这句话也成了最让志愿者骄傲的话。在市内各大捐赠点、在农村留守学生之家、在农村田间地头,还有很多很多志愿者不怕苦、不怕累,大力开展转运物资、心理调适、抢收助耕等工作。

四、心理抚慰,点燃希望

让每一位灾区幸存者能够走出阴影,重振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是每一位志愿者的最大愿望。团市委对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对灾区受伤群众和家属进行及时的、专业的心理干预。针对灾后的心理疏导需求,团市委向我市多家心理咨询发出了倡议。近20名咨询师在志愿者派遣队的安排下第一时间就赶到了我市四大医院。这些咨询师大部分都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并且有丰富的心理临床经验。他们现在从事着各行各业 ,有教师、有医生、有护士也有公司白领。尽管都有自己的工作,但是在心理救援行动的号召下,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准备奔赴接收灾区伤员的医院,给予心理援助。

最伤感的日志范文2

关键词:地震伤;胸部损伤;治疗

32年前(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24.2万人遇难;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0级汶川大地震,造成6.9万余人遇难。地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下,5.12汶川大地震的地震伤员得到了快速妥善救助。结合胸部损伤的情况,总结本次医疗救助的一些体会。

一、大规模群体伤的分级救治

地震造成的大规模群体伤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分级救治、及时转运的必需性。地震伤救治遇到的特殊情况:(1)局部地区突然出现的大量伤员;(2)危重伤及轻伤患者都多;(3)伤情要求迅速及时救治;(4)震中医疗设施瘫痪、医务人员伤亡;(5)震区交通阻断;(6)震区(震中周边)未瘫痪医院难以在短期内接纳突然出现的大量伤员(医疗物资、医务人员、场地)。这就造成了伤员量大、需短时间内紧急救治与局部区域医疗资源(人力、物力、医疗水平)严重不足的巨大矛盾。唯一解决的办法只有分级救治、及时转运。这样既能解决救治的紧迫性,又能动员整个社会的资源立体参与,保证救治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本次汶川大地震的医疗救助也正是进行了分级救治及转运,使得救治工作顺利完成。

1.1现场救治承担现场抢救,伤员分类任务。使生命在获救的第一时间得到最简单及时的支持,如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液、止血、包扎,为伤员后送创造条件。

1.2一线医院救治5.12汶川地震是以汶川-青川-北川一线为轴,这一轴线周围的医疗单位被不同程度地破坏,但是仍有部分医院能承担医疗救助任务。距地震损害最严重乡镇周边的都江堰、彭州、广汉、什邡、江油、德阳、绵阳等城市内的医疗单位,虽然医院病房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但医务人员和资源依然存在。另外还有赶到地震灾区的部队帐篷医院,具备一定的手术条件。它们构成了本次大地震主要的一线救治医院,收治了大量的地震伤员。如2008年5月12~30日德阳市某医院收治地震伤患者1420例;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地震伤患者1557例;什邡市人民医院在地震中主体住院楼严重受损(但未倒塌,无人员伤亡),医院在院前广场用围栏搭起临时简易手术间,并以广场为病房,在地震期间抢救伤员2649人,在经过必要的处理及危及生命外伤的手术后,绝大部分伤员被快速转往后方医院(来至该院未发表的数据)。这些在灾难发生现场及距离较近的医院,由于短期内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人力、物力、场地紧张,在对伤员进行比较规范的救治后,外转伤员,以腾出场地救治后续伤员,发挥了一线医院在地震医疗救助中的地域和时间优势,是地震伤员抢救的主要力量。

1.3二线医院救治地震的边缘区域的大城市医院,是本次地震医疗救援的二线救治医院。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截止6月2日,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2618例,住院1751例,其中危重伤员1135例,ICU收治127例,手术1239台,血液透析77例,住院死亡率低于0.7%。总医院截止5月19日24:00,共接诊伤员2320例,住院伤员1760例,完成手术904台次(含急诊、清创手术。四川省人民医院截止9月23日,收治地震住院伤员2196例,其中住院死亡27例。这些大型医院拥有大量的医疗资源、良好的医疗技术、成型的急救医疗队伍,并集合了大量的国内知名专家及国外专家共同进行救治,并进行确定性专科治疗,保证了伤员的治疗质量,是本次地震伤员医疗救助的中坚力量。

1.4三线医院治疗受灾地区以外的各型医院。由于灾区在短期内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以及为了使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秩序,有必要将需要后续治疗的伤员转往受灾地区以外的各型医院,也使伤员获得更全面的康复。它们是地震医疗救援强有力的大后方。

以上各层次医院救治的分级治疗,在整个救治过程中随着救治形势的改善,其作用可能是交叉的,如有些一线医院兼有二线医院的作用,二线医院兼有三线医院的作用。而华西医院作为震区唯一的一所区域性部级医院,还确定了医院地震医疗救援的"三中心"战略定位:即复杂危重伤员救治中心,灾区医院支援中心和省外医疗队后勤保障中心。

二、突发大规模群体伤的分类救治

分类是因为伤员集中、量大。为了使医疗救助能在地震等突发大规模群体伤救助中高效运行,必须进行分类救治,而且分类救治贯穿于救治工作的始终。

2.1灾难现场分类救援现场分类时以分类工作为主,只施行“救命”的必要措施。其遵循的原则是:(1)分类的重点是区分救治先后;(2)抢救以挽救伤员生命为核心,生命重于脏器,脏器重于肢体;(3)救援现场伤员众多、伤情紧急,速度是第一位的要求。在现场只能做简单的检查分类和最紧急的救治措施,如解除窒息和大出血止血等,不能过多处理,要通过分类尽快将伤员转送到有一定条件的救治机构。在灾害现场救护中,按轻、中、重、死亡分类,跟据《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要求,以红、黄、蓝、黑的伤病卡表示轻、中、重和死亡。

2.2转送分类转送分类主要是根据伤员的伤情诊断、预后和下一步救治的需要,来确定伤病员转送的顺序、地点和转送工具,并根据需要派出护送人员。

2.3院前、急诊室分类伤员从灾难现场紧急送往附近医院,病情危急,仍需分类措施保证救治迅速顺利开展。我院在急诊室外空旷地带设立急诊前分拣区。(1)生命体征平稳无开放性伤口者在检伤区更衣消毒后送急诊分诊区。(2)生命体征平稳有开放伤口者在检伤污染区作伤口分泌物涂片。发现革兰氏染色阳性粗大杆菌者送院内隔离病房,在特殊隔离检查间完善检查,特殊隔离手术室手术,防控气性坏疽。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粗大杆菌阴性者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艾力克溶液三重清洗、包扎伤口后送急诊分诊区。伤员转运途中的衣服、被褥一律焚毁。(3)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危重患者,先在感染抢救室抢救并按上述伤口处理原则处理,排除感染且病情平稳者由ICU医师护送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病情不平稳者先入住急诊ICU,待平稳后方可转送。感染或疑似感染病情平稳者由ICU医师护送进入特殊隔离重症监护病房。病情尚不平稳者继续在感染抢救区抢救;待平稳后收入特殊隔离重症监护病房。

2.4院内分类建立院内危重伤员分拣制度,由ICU医师定期巡查各专科病房,筛查生命体征可能不平稳者,及时转入ICU加强监护。建立院内感染的分拣制度,根据定期复查的伤口分泌物、痰液及血液细菌学检查结果,及时发现泛耐药细菌污染及感染,进行床旁或单病室隔离治疗。:

三、胸部损伤救治

突发灾难中由于重症颅脑、脑干及高位脊髓伤,可造成50%~55%的伤员死亡;严重的胸腹部伤、开放性骨盆与长骨骨折,由于存在大出血,可引起30%~40%伤者死亡;在创伤中有10%~15%的伤员由于呼吸道阻塞或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等引起低氧死亡。胸部损伤约占地震伤伤员总数的11.6%~14.5%。早期有效的急救可减少死亡。

3.1胸部损伤的现场急救胸部损伤是地震伤的一种或地震多发或多处伤的一部分,在现场急救中同样遵循分类救治的原则。需要紧急现场处理的胸部损伤:(1)呼吸道梗阻:可数分钟内导致伤员死亡,应立即解除。(2)连枷胸:连枷胸时出现反常呼吸,可致呼吸循环衰竭。现场处理可用棉垫压在反常呼吸的胸壁处,再以绷带绕胸部包扎。(3)张力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可导致一侧肺严重压迫和纵隔移位,短时间内导致伤员死亡。如有条件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最简便有效的临时方法是用粗针头从前胸壁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插入胸膜腔排气减压,进一步可将头端剪有小口的乳胶指套系于粗针头上。(4)开放性气胸:需立即覆盖创口,将其转化为闭合性气胸。可用油纱覆盖伤口,再以无菌敷料和棉垫加压包扎。(5)血胸:胸腔出血量大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应急处理主要是快速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休克。(6)心脏压塞:心脏大血管损伤可致心脏压塞,心包短时间内积血150~200ml便足以引起心脏压迫,形成致命的心脏压塞。地震中心脏大血管损伤多为闭合性,具有隐蔽性,在救灾现场常易忽略。简单检查急性心脏压塞的三个典型征象(Beck氏三联征):颈静脉怒张、动脉压下降、心音遥远可提示。现场急救可行剑突下穿刺,暂时缓解心脏压迫;如有条件可行剑突下开窗引流,并补充血容量,然后紧急后送。

3.2胸外伤的后续救治问题

3.2.1各级医院收治伤员差异地震发生后,由于交通中断情况和医院距灾难现场的距离不同(医院处于一线或二线救助位置),伤员到达各级医院的高峰时间以及处理的重点有些差异。

3.2.1.1伤员到达各级医院时间:距灾难现场较近的一线救助医院如德阳市某医院,地震第1天收治伤员最多(529/1420),第2天448人,前两天占收治伤员总数的68.80%。而二线救助医院如成都市的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地震第2天、第3天、第4天为伤员到达高峰,前3天收治人数分别占两院各自收治总数的27.5%[12]、39.2%。而华西医院作为复杂危重伤员救治中心,在地震后第8天还再次出现收治危重伤员单日高峰。

3.2.1.2伤员获救后出现死亡的时间及死亡原因:一线救助医院伤员死亡主要集中在入院前或接诊抢救时。如德阳市某医院共收治地震伤员1420例(截止2008年5月30日),死亡48例,占收治数的3.38%,其中入院就已死亡和经急救死亡42例,主要集中在伤后最初24小时内(死亡原因记录不详),院内死亡6例(严重颅脑伤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二线救助医院伤员死亡主要集中在院内。截至7月23日,华西医院共收治伤员1856例,共死亡33例,其中院前死亡5例,急诊死亡1例,住院死亡27例,住院伤员死亡率1.45%,住院伤员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震后1~4周,占死亡住院伤员总数的70%。震后1周内直接死亡原因多为重型颅脑损伤或挤压综合征,占震后1周内死亡病例的82.4%。震后1周后死亡病例多合并基础疾病(占震后1周后死亡病例的75%)和合并感染(占震后1周后死亡病例的62.5%)。27例住院死亡病例中有6例合并胸腔脏器损伤,其中2例以胸部损伤为主而死亡。

3.2.1.3胸外伤救治内容一级救助医院与二级救助医院在胸部损伤救治内容上也有差异。以德阳市人民医院为例,收治地震胸外伤为主或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207例,占13.82%。胸部受伤情况:肋骨骨折198例,其中双侧154例,形成浮动胸壁13例,胸骨骨折7例;肺挫伤182例,血气胸114例,包括延迟性血气胸11例;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6例。救治上行紧急气管插管25例,气管切开11例,呼吸机支持21例,胸腔闭式引流101例,加压包扎及胸带固定153例。无1例剖胸手术。我院胸外科一病区在地震发生后10天内收治胸部损伤为主患者84例。84例均有血胸,14例为双侧血胸;气胸46例,双侧气胸8例;多发肋骨骨折75例,锁骨骨折6例,肩胛骨骨折11例;开放性肺穿刺伤3例;肺内血肿1例;膈肌破裂2例;右主支气管断裂1例;肺不张29例。84例患者在抢救及后续治疗中共行开胸手术17例,其中胸腔持续出血手术止血4例,肺持续漏气手术肺修补2例,开放性肺损伤肺修补手术3例,肺内血肿手术切除1例,严重连枷胸肋骨内固定4例,支气管断裂袖式吻合1例,膈肌破裂修补2例。胸外科住院死亡1例,为84岁女性,双侧血胸,肺挫伤,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另有2例直接收住ICU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已截肢、有挤压综合症,按病情缓急决定救治先后,1例行左支气管断裂袖式吻合修补,1例血胸出血停止后再次出现活动性胸腔出血开胸止血。二线医院与一线医院在救治内容上的差异,说明二线医院是现场急救及一线医院救治工作的延续和深入。

3.2.2地震胸外伤处理的特殊性

3.2.2.1早期伤情判断和处理以快速、简单、有效为原则。有效是指经过处理后能够尽量降低患者在短期内出现生命危险。通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呼吸状态、气管位置、皮下气肿、心率、呼吸音等大致判断伤情。诊断性胸腔穿刺是最简单有效的判断胸腔脏器损伤方法,而胸腔闭式引流是最简单有效的治疗和观察胸外伤办法。

3.2.2.2注意相对隐匿性损伤。由于地震特殊情况下前期处理的特点(救命为主),以及条件限制,在后续的进一步诊治中应更加全面检查和观察显露不明显的损伤,以及忽略漏诊、误诊的损伤。这些损伤如不进一步处理,也会造成致命性危害。如支气管损伤、膈肌破裂、心脏压塞等。

3.2.2.3注意多发伤。地震伤多发伤伤员较多,需注意全面检查和评估救治先后。要注重多学科交叉合作,共同商定治疗方案。

3.2.2.4高度重视基础疾病给救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本院住院死亡最多的两个原因:一是直接创伤中的重型颅脑外伤(29.6%);二是非外伤死因(29.6%),如高龄、有基础疾病。这些患者易发生感染,后期出现多器官衰竭死亡。

3.2.2.5注意病情超常变化。血胸:胸部受伤后,早期无血气胸表现,经过数小时或数天后逐渐出现血气胸症状和体征者;另外,已有血胸在引流观察无出血数天后,再次出现持续活动性出血,这在本次本院收治地震伤员中即有1例,开胸探查并未发现明显破裂血管、也无凝血机制障碍。肺不张:创伤早期无肺实变、肺不张,以后发生,可能与肺挫伤、气道痰栓、血块阻塞以及感染有关。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地震灾害的医疗救助[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4):289-291.

[2]刘晋才,黄旭东,沈岳.汶川地震创伤救治的启示[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6):506-507.

[3]姚元章,张连阳,程晓斌,等.汶川地震德阳地区伤员医疗救治的分析与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5):393-397.

[4]赵小燕,王凤玉,章静.265例地震伤员临床输血情况分析[J].四川医学,2008,29(11):1532-1533.

[5]石应康,郑尚维.区域性部级医院在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的战略支撑作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6):380-382.

[6]曹永宽,薛刚,张国虎,等.后方医院参与汶川地震医疗救援的行动策略[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5):388-389.

[7]李红樱,代小舟,刘蔚,等.512汶川大地震2196例住院伤员综合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6):26-28.

[8]孙志刚,李宏立.地震伤员分类的方法和原则[J].灾害学,2001,16(1):61-64.

[9]李大江,张卫东,刘启望.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的伤员接诊处置与转出管理[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6):383-385.

[10]张鸿棋.关于突发灾难中伤员的救治问题[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8):449-450.

[11]卢世璧.地震伤的特点[J].地震,1981,1(1):3.

[12]谢娟,杜亮,夏天,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861例汶川地震住院和死亡伤员伤情与死因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8):591-596.

最伤感的日志范文3

【关键词】肺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损伤;小儿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1-0009-02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marker changing of myocardial damage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Wu ShaojunWang Yali*Wei Shany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hanges of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 (CK-MB), andα-hydroxybutyric dehydrogenase (α-HBDH), Troponin I and Myoglobin, and explor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Methods: the myocardial damage markers AST CK-MB α-HBDH Troponin I and Myoglobin were measured in 44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including 35 mild cases and 9 severe cases) and 42 normal children, and comparing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every marker was higher in pneumonia group than the normal group; CTnI and CK-MB were higher in severe pneumonia group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in pneumonia group, the recovery of MYO was the fastest, and then were the α-HBDH, CTNI, AST and CK-MB. Conclusion: one of five items increases differently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at least, usually, the enzyme AST increases. When two or three of items increas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evere pneumonia, myocardial damage occurs. The most specificity was the Troponin I ;and the most sensitivity was the CK-MB.

【Key words】pneumonia; myocardial damage marker; myocardial damage; pediatric

婴幼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肺炎常合并多种脏器损害如心肌损伤、脑缺氧致脑水肿、胃肠功能紊乱致消化道出血及电解质紊乱等。近年来,国内外对肺炎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日益重视,本文检测了肺炎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活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肺炎组为2009年10月~2010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资料完整的肺炎患儿44例,男31例,女13例,均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2]。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0岁,平均年龄1.7±2.3岁,0.05)。入选患儿均无先天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静脉炎、骨骼肌损伤、肝炎等干扰因素。

1.2方法:肺炎组均于入院后次日晨,对照组于体检3日内,抽取空腹静脉血3ml,用日本OLYMPUS AU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动力学法测定心肌标志物,包括心肌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以及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所有试剂由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提供。肺炎组患儿于住院第8日,抽取空腹静脉血3ml复查心肌酶、CTnI、MYO检测。

1.3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均输入电子计算机,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各指标 x±s,三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肺炎组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血清AST:肺炎组为(57.74±37.36)U/L,对照组为(29.44±1.51)U/L;血清α-HBDH:肺炎组为(292.57±159.81)U/L,对照组为(191.71±7.25)U/L;血清CK-MB:肺炎组为(29.07±17.97)U/L,对照组为(17.50±0.52)U/L;CTNI:肺炎组为1.65±120,对照组为0.71±0.36;MYO:肺炎组为64.15±24.73,对照组为41.39±11.48。两组间各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详见表1

2.2重症肺炎组患儿CTnI (66.7%)6/9例升高,CK-MB(55.6%)5/9例升高,而轻症肺炎组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小儿CTnI值在正常范围内,轻症肺炎组患儿CK-MB(42.9%)15/35例升高。

2.3肺炎组患儿均有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单项或多项增高,出现三项以上升高者14例:AST、α-HBDH CK-MB 三项升高者4例,AST、CK-MB、CTNI三项升高者1例,AST、α-HBDH、MYO三项升高者1例,AST、α-HBDH、CTn1三项升高者2例,AST、α-HBDH、CK-MB、CTNI四项升高者3例,AST、α-HBDH、CTNI、MYO四项升高者1例,AST、α-HBDH、CK-MB、CTNI、MYO五项升高者2例。对照组仅有3例AST一项轻度升高(>正常值10 U/L),详见表2。

3讨论

婴幼儿肺炎由于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尤其是重症肺炎时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产生低氧血症及酸中毒,加之存在严重的微循环障碍[4],更易发生心肌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

近年来由于酶学知识和技术的发展,酶的测定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心肌酶谱已成为测定心肌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5]。本组资料更进一步证明CTnI具有心肌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低于CK-MB。故临床上可联合检测心肌酶谱及CTnI,以尽早发现心肌损伤的存在,积极治疗。

本研究结果表明婴幼儿肺炎存在心肌损伤,尤其是重症肺炎,而CTNI的高特异性及CK-MB的高敏感性可作为心肌受损的重要标志物。对肺炎患儿给予营养心肌药物治疗1周后,复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各项指标均较入院时降低(P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536

[2]诸福棠,吴瑞萍,胡亚美主编.实用儿科学(下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 40-59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215

[4]张庆立,朱保全.D -二聚体测定在婴儿重症肺炎高凝状态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 (5):302-303

[5]张乾忠.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心肌酶谱在心血管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262-265

最伤感的日志范文4

我们急切的想去

汶川地震发生后,共青团贵州省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建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赶赴灾区加入抗震救灾战役。团省委书记陈昌旭、副书记马雷表示,贵州和四川山水相依,四川灾情牵动着贵州人民的心。以志愿者服务方式,为灾区送去物品送去救助人员,是对灾区最直接的帮助。

“13号上午,打了一个多小时电话才报上名。我的工作要求关闭手机,所以下午下班后赶紧打电话询问情况。但是因为报名的人太多,电话一直占线。直到晚上8点才知道志愿者已经在下午集合过了。当时很着急。立马赶到了志愿者中心,争取了好久终于让我加入了!”志愿者李启霞激动地告诉记者她申请的曲折过程。

来自息烽的志愿者蔡冲说,3个报名电话,我自己打,朋友也在帮我打,但是一直占线。最后是请一个在新添寨的贵阳朋友打车到报名点才报上。家里的房贷、医保、社保都靠我的这个小诊所来维持,家里人很担心关闭诊所后的生活问题,但是我考虑少赚钱没关系,救命才是关键。

5月13日,贵州抗震救灾招募志愿者的“集结号”一经吹响,各行各业的“战士们”将志愿者报名电话打成了占线状态。甚至有人直接带着行李、登山包,等在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据介绍,登记在册符合标准的报名人数就有1000多个。

5月15日上午11时,作为全国首支跨省青年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贵州省赴四川抗震救灾青年志愿者医疗救护援助服务队满载着贵州人民对灾区兄弟姐妹的深情厚谊,带着救灾药品、医疗机械启程奔赴四川。16日凌晨4点队伍到达德阳后,根据当地团委统一调度安排,休整4个小时后,志愿队即刻赶往绵竹玉泉镇开展工作。随后几天青年志愿队还赶往绵竹遵道、九龙、汉旺、板桥、清平等乡镇进行医疗救护,并在玉泉、九龙、遵道设立了3个固定救助站。针对部分地处偏远且车道不通的乡村,志愿队则组建了四个每组10人左右的流动救护队,每天来往于蜀道之上,为村民进行治疗救助。

去灾情最严重的地方

16日到达玉泉镇后,发现当地灾情不是很严重。队员们都自愿请调到灾情更为严峻的地区进行救护。

经过当地部门的协调联系,青年志愿者以玉泉为大本营,同时向周边村寨进发,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志愿队的医疗救护作用。在灾区,志愿者们每天早晨6点起床出发,冒着遇到余震、滑坡、泥石流的危险,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一次,两个流动医疗分队得知在遵道吉祥寺的后方村庄里有很多受伤的群众等待救治,当即组织几名身体较好的队员,每人背着大约60斤的药品、担架等物资,上山救援。上山路非常危险。道路狭小坡度大,一侧是不断滑落石块的山体,另一侧是水流湍急的河流。不仅如此,地震后留下的裂缝也给队员们上山增添了很多危险。不小心踩到裂缝里去,很容易引发再一次塌方。坡陡的地方,队员们手脚并用,爬着上山,半小时的路程,你拉我,我拉你,让志愿者们走得心惊胆颤。“当时一想到山上有人在等着,就不顾一切了,无论如何也要上去。天黑后几乎是滚着下来的。”志愿者蔡冲告诉记者。第二天,拖着酸疼的身体,志愿者们又投入到了新的任务中。

在灾区的几天,队员们每天行走在田间小道,深入村寨挨家挨户对受伤人员及生病村民进行查访治疗,发放一些常规药品。此外还进行灾后疫情知识的普及工作,指导灾民有关消毒方式,死亡牲畜填埋等相关防范措施。在遵道镇,作为第一支到达该地的医疗救护志愿队,当地群众纷纷赶来求诊,为了不造成救治地的混乱,在志愿者的疏导下,前来求救的伤病员排了长达几十米的生命长线。

灾区不仅生活环境恶劣,而且队员们每天还要面对各种不同程度的危险。志愿者江铃回忆了16日晚上让人胆战心惊的一刻:“晚上12点半,外面突然很吵,起来一看,好大的风,像是龙卷风。我们存放医药的11顶帐篷全部被刮上了四五米的高空,翻过了两辆车。当时有一个队员就在附近,还好没有受伤。”被风吹倒的帐篷由于受损严重不能继续使用了,队员们只好将物资全部搬到车上。一些液态药品、针剂很重,但是无论男女,大家都在搬。

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青年志愿者们不张扬,不邀功。只是默默无闻地救每一个生命。没有多余的绚丽话语,“埋头干,拼命干,做自己份内的事”是所有志愿者的一致信念。“当时报名,觉得自己能做什么。但是,在那边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包扎治疗,发放药品。感觉很遗憾,自己不能为灾区做更多!”一个年仅25岁的志愿者杨婷婷告诉记者,即使每天走在乡间田野,肩上被装满药品的背包磨出了血,但她仍在后悔自己不能做得更多。

尽一切力量帮助灾民

青年志愿服务队到达灾区后,发现当地灾区生活物资极度缺乏,人民生活形势严峻。作为此批志愿者之一的民营企业家颜昌峰随即组织一切力量,为灾区再度捐赠了大米、矿泉水等急需物资,并于5月17日运抵灾区。5月18日志愿服务队救灾的第4天,疫情防治成为志愿队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针对灾区群众极度欠缺卫生防疫知识的情况,马雷当即要求随队志愿者遵义元顺房开公司总经理张罡连夜赶到重庆印制了10万份灾区卫生防疫手册。19日,50支喊话筒在贴上志愿者标识后与防疫卫生手册一同运到了灾区。志愿者们对遇难者遗体、动物尸体、灾区房屋内的家具、灾民的衣物等容易引发疫情的地方和物品进行全面消毒。总消毒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涉及灾区群众5000余人。此外,队员们还拿着话筒深入到灾区群众中宣传防病知识,并在收费站、加油站等处发放卫生防病手册7万余份。

130名志愿者在四川的几天里,本着不给灾区增添一丝一毫负担的想法,自费备足食物、帐篷、饮水等各种生活必需品。在灾区的几天,志愿者们以饼干面包果腹,住在自己搭建的简易帐篷里。每天都有志愿者专门负责清理队员们留下的垃圾,不给灾区环境增加更多的负担。在青年志愿队服务完毕准备返回时,绵竹市一位负责接待的人员范晓华给予了队员们4个“最”字,“他们是工作最主动,最不添麻烦,和群众相处最融洽,行动最迅速的一支志愿队伍。”青年志愿者用自身的行动,自己的强烈责任感和对受灾同胞的深切关怀,证明了志愿援助服务的价值,彰显了贵州青年儿女的大爱之心,展现了贵州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诠释了我们的贵州精神。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当地群众用刚领到的粮食,用各处找来的黄瓜、莴笋、萝卜为队员们做了一顿饭。这是6天以来队员们吃的唯一一顿米饭,有的志愿者玩笑似地说,赶快吃,吃多一点,以后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饭菜了。

最伤感的日志范文5

一直盼着,一直想着,却不曾想军训那么哭那么累。不同于初中的嬉戏玩闹,不同与高中的放任自如。有的是烈日骄阳,有的是细雨纷纷。然而教官的坚韧不拔,教官的鼓励始终感染着我们。他让我们学会了在烈日底下流汗时互相心疼;他让我们学会了在桌旁就餐时学会了互相关照;他让我们学会了在拉练时互相扶持……

当我们在彼此的熟悉间忘却了苦和累的时候,时间却在人不经意间

悄然而逝。军训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却恍然发现心中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我到底伤感什么呢?

我伤感,以后也许再也看不到那亦师亦友的教官。

我伤感,以后也许再也感受不到学拳法时的兴奋。

我伤感,以后也许再也听不到那嘹亮的哨声。

我伤感,以后也许再也听不到教官的谆谆教导。

我伤感……

我不是告诉自己要坚强,早已下定决心在十二天的军训中不掉一滴眼泪,但是坚强的人可以顶住烈日;可以顶住十六公里的拉练;可以顶住十几个水疱的疼痛……可以顶住的太多太多,却难以顶住离别时的伤感。

竟然时间真的那么不饶人,那么我能做的除了珍惜还有什么呢?请允许我再望一下整齐的队伍;再望一下教官军训时严肃的脸庞;再望一下休息时他那可爱的笑容……那也许是我们记忆中最珍贵的东西。

当然,军训留给我的不止这些,我还深刻的明白了那首关于军中励志的词,现在在这里我就与大家共同分享这首词,以此希望大家自勉、坚强。

满江红*军中励志

锦瑟华年,莫虚度,效贤苦读。人生路,挥毫点睛,凌风起舞。疾东风,鲲鹏翔九重,望里目。

最伤感的日志范文6

1998年1月~2001年12月我室检查并跟踪随访的28例产瘫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1个月~5岁,平均2.7岁。按产瘫临床分性的方法[1]分为上干型(Erb型)、下干型(Klumpke型)及全麻痹型。本组28例中,上干型19例,下干型4例,全麻痹型5例。

方法:室温控制在25℃左右,肢体皮温保持在30℃以上。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每个患肢分别进行常规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

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程度及预后分析:按照上述方法检查,常规针电极肌电图检查时,若仅见三角肌、肱二头肌放松时有自发电位,最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减少或消失,神经传导检查时仅腋神经、肌皮神经神经电位(NAP)降低或消失,则为上干以下损伤;若除上述表现外,还有冈上肌自发电位、运动单位减少或消失、NAP降低或消失,则为上干型损伤;若除上述两种外,尚有前锯肌异常,则损伤位置在节前;常规针电极肌电图检查时,若仅小指展肌、拇短展肌放松时有自发电位,最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减少或消失,神经传导检查时正中神经NAP降低,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NAP降低或消失,则为下干型损伤;若全臂丛支配肌放松时均有自发电位,最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减少或消失,神经传导检查时全臂丛神经NAP降低或消失,则为全麻痹型损伤。如果各被检神经既可检测到NAP,又可检测到SEP,则为不完全性损伤,且各神经NAP波幅越高表明神经损伤程度越轻,预后越好;如果各被检神经既未检测到NAP,又未检测到SEP,则为完全性损伤(节后),且预后欠佳;如果各被检神经仅可检测到感觉神经电位(SNAP),但无SEP,则为节前损伤,且预后差,应考虑早期手术[2]。

结 果

本组28例中的19例,首次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损伤程度较轻、预后良好的,经6个月观察(2次复查),18例有明显恢复,1例有恢复,临床符合率94.7%;4例重度不完全性损伤、3例完全性损伤、2例节前损伤共9例,首次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预后不良的,经6个月观察(2次复查),恢复不理想。后经外科手术探查证实:上干完全性损伤者1例,肌电图诊[CM(17*2]断与临床不符(术中所见为不完全性损伤);下干不完全性损伤者1例,肌电图诊断与临床不符(术中所见为根性撕脱伤)。9例临床符合率77.8%,28例总符合率89.3%,较黄氏等[3]报道的符合率88.4%稍高,较杨氏等[4]报道的符合率93.9%偏低。

讨 论

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以为产瘫的诊治提供客观的依据:应用神经电生理技术,不但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神经损伤的位置、程度及预后,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为需要手术者术式的选择提供有力的依据,而且对于恢复期患儿,可以根据每次复查的结果调整临床治疗方案。随着神经电生理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提高,其在外科领域的应用价值备受重视,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周围神经损伤诊断和治疗的常规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咸中.产瘫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实用手外科杂志,2001,9:131.

2 顾玉东.产瘫的诊治程序与原则.中华手外科杂志,2001,17:1.

上一篇生活知识

下一篇小数乘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