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续编范例6篇

西游记续编

西游记续编范文1

当《赤壁》《小时代》都成为了年度大卖电影,当热门小说和漫画都被各大影视公司相中,那么改编原著真成了一种赚钱的捷径吗?虽然答案未必是肯定的,但我们都无法忽视改编原著所带来的吸金效应。尤其在连续两年的春节档里,周星驰和郑宝瑞两位导演都举着“西游”这块金字招牌,对原著进行了颠覆性改编,引来争议不断,但热映后却统统拿下了超过10亿的票房。

今年春节档里,《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在国产电影中独占鳌头,并成为内地华语影史第三部破10亿票房的国产电影。据闻《大闹天宫》续集《三打白骨精》将在今年8月开拍,看来,编导们不将《西游记》从头拍到尾,绝不善罢甘休。《大闹天宫》再次颠覆“西游”传统

随着内地院线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一直呈连续增长态势,逐渐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今年挤在春节档里等着分蛋糕的电影,除了唯一的魔幻巨制《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在大年初一热映,同日还有《爸爸去哪儿》《澳门风云》《u盘》《前任攻略》等4部新片抢攻院线,但并非每部电影的票房都能像《大闹天宫》这样冲过10亿。

2010年,星皓电影公司投资的3D巨幕电影《大闹天宫》正式公布主创阵容:由曾指导《热血青年》《大头怪婴》等恐怖片的郑保瑞担任导演,曾指导《天黑请闭眼》《大电影》等影片的阿甘负责监制,而甄子丹、郭富城、周润发等大腕加盟,又让影片“星光熠熠”。这种模式在华语大片中很常见,例如《英雄》就是此中典范。而《赤壁》除了汇集梁朝伟等华语红星,还请到日本红星中村狮童,迎合了海外市场。

4年后,花费4年耗资4亿的魔幻巨制《大闹天宫》终于上映。该片剧情表面取材于《西游记》中最脍炙人口的前八回。无非是“齐天大圣”一怒之下,用金箍棒砸毁了天庭,最终被如来佛押在五指山下。但牛魔王、铁扇公主两位人物提前登场,孙悟空红颜知己九尾狐等新角色的添加,早早注定了编导并没有按照还原原著的路子去拍电影。

片中,曾经隐居天庭的玉皇大帝,变为驾驭神龙的绝世高手,而牛魔王为了自己的“理想”,居然挑拨二郎神“反骨”。原著中的不羁顽猴孙悟空变成了傻猴子,二郎神莫名其妙听信了牛魔王的“谗言”,法力无边的菩提老祖瞬间被魔法秒杀……这些对原著的颠覆性改编,注定将引发巨大争议。新鲜出炉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在豆瓣网上的评分仅有4.5分,为不及格分数。但《大闹天宫》这块“金子招牌”无疑是赚钱的,就算口碑争议巨大,观众也很想去看看这部国民级的神话英雄故事到底被改成了什么样。因此本片首映排片高达34.52%,全国影迷都蜂拥去排队买票,根本不用愁没上座率。

院线和营销给力双出击

史上最成功的《西游记》是1986年的央视版电视剧,当年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曾在小荧屏上掀起了收视狂潮,多年来位居寒暑假重播次数之冠军宝座。而现在这股“西游风”刮进了大银幕。《大闹天宫》显然吸取了《指环王》《阿凡达》等好莱坞大片的模式,除了视觉效果拼命向西方大片看齐,还将电影拍成了IMAX+3D模式。

当年《一九四二》热映时,华谊兄弟由于跟IMAX公司签有“排他协议”,轰走了李安导演的《少年派》,曾引发了空前争议。所谓的“排他协议”就是在华谊兄弟出品的IMAX影片上映后的两周之内,不允许排映其他的IMAx影片热映。如今春节档,星皓公司同样跟IMAX公司签有“排他协议”,因此全国IMAX影院基本是《大闹天宫》独占鳌头

“不管效果是几个D,给观众戴上个“眼镜”就能卖上百元票价了。当然有大腕撑撑场面,院线排片再给力一点,营销声势再造得大一点,票房赚一两个亿,绝不是什么难事。”一位影迷表示《大闹天宫》虽然是一部很娱乐的商业片,3D效果却不如预期。在推出《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前,星皓电影公司首尝试在2010年推出3D版《魔侠传之唐吉可德》,但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双惨败。相比之下,背后有“联合国”级特效军团的3D版《大闹天宫》显然要更“高端大气上档次”。

据影片发行的龙传媒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大闹天宫》光营销费用就超过了七八千万,无论是户外广告,还是电影的诸多衍生品,在影片上映之前的半年内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宣传和推广。

在媒体合作方面,该片独创最新的“版权合作”模式,放弃已有大平台高价购买版权的合作,而用电影版权的免费使用权来换取各个媒体平台巨大的广告资源。此次,片方独创“版权置换合作”模式,将总价值数千万的电影网络版权使用权提供给十大合作媒体,从而置换出庞大的广告资源。目前来看,此种版权合作模式规避了旧模式下的诸多弊端,真正实现了制片方、媒体渠道的双赢。

改编原著只为赚钱吗?

如今将畅销原著搬上大银幕,逐渐成为了一种赚钱的捷径。由于畅销原著拥有牢固的群众基础,能吸引无数粉丝走进影院买票,所以小到《致青春》《小时代》《失恋33天》等青春畅销书,大到《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名著,都为各大影视公司赚足了商业利益,进而促使《鬼吹灯》《三打白骨精》等改编原著的新片顺利启动。而观众进到影院之中,却看到众多影片都本着“创新”的理念对原著进行了大胆颠覆,更有甚者将人物和剧情改得不伦不类,令其口碑争议极大。

改编自原著的电影看似赚钱很保险,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出现。例如2013年暑期档,金马最佳影片导演高群书的新作《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擅自把海岩原著中吕月月死去的结局,改成她独自生孩子,因此遭遇了无数原著书迷的笔伐炮轰。有不少人都在议论“改编原著只是为赚钱吗?难道不应把原著精髓发扬光大吗?”

既要赚得票房利益,又要拍出原著精髓。虽然这无疑是件很难的事情,但还是有少数影视工作者做到了这点。例如陈国富和高群书合导的谍战巨制《风声》,尽管故事内容彻底颠覆了原著,却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抗日精神,拍出了人情味。而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样改变了原小说内容,却扩充了几位“女丝”的爱情悲剧宿命,让人眼前一亮。可惜的是像《风声》《致青春》这样的诚恳改编,反而却成为了华语影视圈中的濒危保护物种。

西游记续编范文2

[关键词]国内;《西游记》题材;电影简述

猴年伊始,《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上映,拉开了《西游记》题材电影又一次“爆炸”的序幕。笔者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立项项目统计,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已立项还未上映的《西游记》题材电影共约35部。从篇名来看,孙悟空仍然是主角,如《悟空传》《悟空》《真假猴王之大圣归来》《美猴王》《大圣归来》等,有10多部。其次,以猪八戒为主角的有5部,包括《八戒传说》《猪八戒之天蓬下凡》《猪八戒之天蓬元帅》《功夫无敌猪八戒》《新猪八戒》等。其中动画片有13部,包括《大话西游》的动画版等。在这些新片中,星皓影业有限公司在《西游记之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之后,将继续推出系列影片《西游记・女儿国》《西游记之三借芭蕉扇》以及动画片《西游记之人参果》。而盘丝洞故事也颇受青睐,包括北京负负得正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将要推出的《西游记之盘丝大仙》、新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盘丝洞》、北京玉美琳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西游・盘丝洞》等。

《西游记》已成为四大名著中被翻拍成电影次数最多的作品。笔者根据相关资料统计,自1926年天一影片公司的《孙行者大战金钱豹》上映以来,到目前国内已经上映的《西游记》题材电影已近百部。《西游记》题材影片在20世纪20年代的内地、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都出现过扎推银幕的情形,可以称为《西游记》题材影片的前两次“爆炸”。在《西游记》题材电影又一次火爆之际,回顾梳理过去90年间的影片,也许不无意义。

在电影的初创阶段,《西游记》便成了香饽饽,成为导演们青睐的题材。20世纪20年代以《西游记》为题材的电影就有25部之多,主要集中在上海。如天一影片公司的《孙行者大战金钱豹》(1926)、《西游记女儿国》(1927)、《铁扇公主》(1927)、《唐皇游地府》(1927)、《莲花洞》(1928), 大中国影片公司的《西游记・猪八戒招亲》(1926)、《孙悟空大闹天宫》(1927)、《西游记・僧道斗法乌鸡国王还魂记》(1928)、《西游记・无底洞》(1928)、《孙行者大闹黑风山》(1928)、《红孩儿》(1928)、《西游记・闹天宫收伏黄袍怪》(1928), 开心影片公司的《猪八戒游沪记》(1927),月明影片公司的《朱紫国》(1928), 上海影戏公司的《盘丝洞》(1927)和《续盘丝洞》(1929), 明星公司的《车迟国唐僧斗法》(1927), 合群影片公司的《猪八戒大闹流沙河》(1927), 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古宫魔影》(1928), 长城画片公司的《火焰山》(1928)、《真假孙行者》(1928), 元元影片公司的《十殿阎王》(1928),复旦影片公司的《通天河》(1928),暨南影片公司的《混世魔王》(1929), 大东金狮影片公司的《大破青龙洞》(1929)等。这些影片的集中出现以及《封神榜》等神怪小说的改编说明了当时观众对古装神怪片的欢迎。

上述影片包含多部默片,其中上海影戏公司的《盘丝洞》值得一提。该片在中国曾经失传,2014年才由挪威国家图书馆将修复后的电影胶片拷贝及数字版本赠送给中国电影资料馆。《盘丝洞》于1927年春节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国内主要城市以及新加坡、菲律宾等华人聚居国家同步上映,很快成为当年盈利最多的中国电影。片中的角色塑造很精彩。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造型逼真、蜘蛛精造型精美,衣着华丽时尚;蜈蚣精被塑造成一个隐逸之士;兔子精被塑造成一个小孩形象;作蜈蚣精的童子,都颇有性情。而当片尾蜘蛛精被孙悟空的三昧真火烧回原形时,出现字幕的“只为动了一念,卒致自焚其身”则借用了文章写作时“卒章显志”的方法,体现了编导的良苦用心,符合当时电影的表现手法。

《西游记》题材电影的第二次大爆炸集中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如果从1949年邵氏兄弟有限公司的《红孩儿》算起,到1975年邵氏公司再拍《红孩儿》止,这二十多年间香港约有35部《西游记》题材电影。其中包括叶一声导演的《红孩儿》(1949)、《哪吒大战红孩儿》(1950)、《猪八戒招亲》(1953), 洪仲豪导演的《哪吒三戏六耳猴》(1950)、《马骝精大战金钱豹》(1950), 顾文宗导演的《马骝精大闹女儿国》(1950)、《西游记》(1956),陈焯生导演的《铁扇公主神火破天门》(1959)、《红孩儿水晶宫救母》(1959)、《孙悟空闹龙宫》(1962)、《孙悟空大闹雷音寺》(1965)、《真假猴王斗八仙》(1965), 雷英、陈中坚导演的《唐三藏取西经》(1962)、《马骝精出世》(1962), 黄鹤声导演的《哪吒三斗红孩儿》(1962)、《孙悟空七打九尾狐》(1964)、《孙悟空七斗仙》(1965)、《孙悟空三戏百花仙》(1965)、《孙悟空大战群妖》(1966),何梦华导演的《西游记》(1966)、《铁扇公主》(1966)、《盘丝洞》(1967)、《女儿国》(1968),等等。

这些影片除了以孙悟空、猪八戒为主角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以红孩儿、哪吒为主角。这些电影基本上是粤语片,而且多用戏曲形式,演员主体就是粤剧演员。由于戏曲舞台上常有《西游记》故事,再把戏曲搬上银幕,观众也很容易接受。在这些影片中,雷英、陈中坚导演的《唐三藏取西经》和《马骝精出世》中的唐僧和孙悟空由两名女演员反串,甚为独特。大部分影片对原著改编较大,往往只是借用了原著的人物,而另编故事。如《哪吒大战红孩儿》《哪吒三戏六耳猴》《哪吒争夺聚宝盆》《哪吒三斗红孩儿》《哪吒三戏红孩儿》《红孩儿水晶宫救母》《铁扇公主神火破天门》等。更为另类的是1969年和1971年由唐煌导演的《孙悟空大闹香港》和《孙悟空再闹香港》,完全是穿越片,拍摄唐僧师徒四人穿越到现代香港发生的故事,已离原著很远。后来周星驰主演的两部《大话西游》、刘镇伟导演的《情癫大圣》以及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都可以说是在香港《西游记》改编的氛围中孕育出来的。比较忠实于原著的影片,应是邵氏公司出品的《西游记》《铁扇公主》《盘丝洞》及《女儿国》。四部影片制作精良,细节设置巧妙,同时片中加入了黄梅调和歌舞,颇有观赏性,影响较大。

第二次“爆炸”之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除了几部动画片和戏曲片外,故事片寥寥无几,乏善可陈。90年代最有名的就是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两部,这两部影片一方面满足了当时年轻观众“反主流、去精英化、蔑视权威、解构崇高”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其所蕴含的直透人心的悲剧意味,成为《西游记》改编的经典之作。21世纪的前十年除了刘镇伟导演的《情癫大圣》(2005)之外,有四部动画片出炉。接下来,2013年由周星驰、郭子健导演的《西游・降魔篇》沿袭了周星驰一贯的搞笑风格,加上周星驰效应,票房可观,超过12亿。但是许多观众也对周星驰感到了失望,认为这部影片有炒冷饭之嫌,完全不能与《大话西游》比肩。2014年,由郑宝瑞导演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虽恶评如潮,但仍赚了个钵满盆满,票房超过10亿,也许正是利用了观众对《西游记》题材影片的期待,同时抓住了春节期间上映的好时机。2015年,叫兽易小星导演的《万万没想到:西游篇》本想利用网民对同名网剧的关注而吸金,万万没想到遭遇“滑铁卢”,遭到观众的恶评,票房也与预期差距很大。2016年年初上映的同样是由郑宝瑞导演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在主题、特技方面都让人觉得比《大闹天宫》进步了许多,获得不少好评,同时票房大胜,超过12亿,让人对郑导又有了一些期待。

《西游记》题材电影中,不得不说到的一类重要作品便是动画片。动画片一共约有15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最多,包括《火焰山》(1958)、《猪八戒吃西瓜》(1958)、《大闹天宫》(1964)、《人参果》(1981)、《小八戒》(1983)和《金猴降妖》(1985)等。除此之外,其他的有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出品,万籁鸣、万超尘导演的《铁扇公主》(1941), 深圳翡翠动画设计公司制作的《小悟空》(1987), 宏广股份有限公司制作、 王童导演的《红孩儿大话火焰山》(2005), 云南缘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制作、 徐鹏海和 梁汉森执导的《悟空大战二郎神》(2007), 天娱传媒出品、 梁汉森执导的《齐天大圣前传》(2009), 北京缘成中视传媒公司出品、 梁汉森执导的《猴王出世》(2009), 哈磊导演的《金箍棒传奇》(2012)、 《金箍棒传奇2:沙僧的逆袭》(2015), 田晓鹏导演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等。

由万籁鸣、唐澄联合执导,于1964年完成的《大闹天宫》是动画片中的经典。有网友把这部动画片的诞生与1964年在中国西部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相提并论,这虽然有些过誉,但是这部动画片在中国动画史上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这部当年集各方优势资源、斥百万资金制作的动画精品,在人物造型设计、色彩运用、角色的配音、戏曲音乐的运用等方面,都堪称经典。片中的造型大量吸收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养料,如建筑造型设计吸取了故宫和江南园林的特点,人物造型设计吸收了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敦煌壁画、戏曲脸谱、皮影等多方面因素,极具民族特色。而在主题方面,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主要突出了孙悟空的反抗性,将孙悟空塑造成一个彻底反抗天威神权、肯定自我价值、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形象。该片曾获多项国内外奖项。

2005年台湾导演王童执导的《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号称“华人第一部进军世界的动画电影”,将《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红孩儿、盘丝洞、火焰山四个情节重新编成一个具有完整因果关系的故事,重塑了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并将现代语言“帅哥”“老板”“叉烧包”“牛董”,甚至英语等植入片中,带有后现代的意味。

2015年上映的由田晓鹏导演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西游动画电影中另一部佳作。该片讲述的是江流儿(也即唐僧)与孙悟空在成为师徒之前的故事,孙悟空被小和尚江流儿从五指山下救出,灰心丧气,最后被江流儿从妖王手下解救童男童女的勇气所激发,回归英雄本色。该片在故事翻新、人物形象设计、画面风格、特效制作方面都不同凡响,最后获得将近10亿的票房,并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被看作是国产动画电影的一个奇迹。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任何精品的诞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在这部影片成功的背后,是600人参与项目,前后历时8年的精雕细琢。

综观《西游记》题材90年来的近百部影片,可以看到,成功之作无一不是精心之作。从小说的文字到电影的影像,即使完全忠实于原著,导演仍有许多可发挥之处。把握时代的潮流,在主题、人物设计、台词、画风等方面切合观众的心理至关重要。而对于《西游记》这一神魔题材来说,在电影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先进的技术再现古人的神幻想象,满足现代人想象和娱乐的需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正如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所说:“完善的工业化体系和先进的数字技术,为魔幻题材的影片拓展了创作空间。”①同时,小情节和细节的充实与丰富也往往是出彩之笔,需要编导耐心琢磨。以导演们青睐的盘丝洞故事为例,邵氏公司所拍的《盘丝洞》便增加了其中一蜘蛛精与蜈蚣精、蜘蛛精姐妹内讧、孙悟空又化作一蜘蛛精挑拨离间、蜘蛛精化作土地公公设计诱捉孙悟空等小情节,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情趣。

注释:

① 任姗姗、杨海:《“西游”变形记》,《人民日报》,2013年3月21日,第24版,副刊。

[参考文献]

[1] 陈延荣.《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 崔小敬.传播学视域中的《西游记》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3] 赵敏.《西游记》改编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

西游记续编范文3

【关键词】西游文化产业;文化内涵;应用策略;意义

《西游记》是我国传统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更凭借其积极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当前文化产业创新的宝贵资源。可以说,当前《西游记》在影视、旅游、文创等多个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呈现出如火如荼、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各文化产业也凭借着对文化内涵的发掘、人才的培养、理念的创新、产业的融合以及多元的营销等策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西游记》与文化产业概述

《西游记》一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以超凡的想象力和生动贴切的语言刻画了孙悟空、唐僧等一众妙趣横生的艺术形象,更是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来反映现实,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当时以及当今社会中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文化产业是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以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为主要目的。[1]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产业分类逐渐完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说,我国文化产业以及走向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愈加重视,《西游记》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西游”主体文化资源也得到各个行业的青睐,对文化产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西游记》成为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切入点,在文化产业各个类别中,《西游记》能够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文化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成为《西游记》传播与传承的关键载体,在文化产业中开发《西游记》文化资源,有利于《西游记》以别样的形式进入更多民众的视野,进而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西游记》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为了文化产业发展要优化重点文化行业供给,并具体列出9大重点文化行业包括: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创意设计业、数字文化业、艺术品业、工艺美术业、文化会展业、文化装备制造业。基于《西游记》在当前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实例和经济价值,下面重点对游戏行业、动漫行业、影视行业、旅游行业和文创行业这五个文化产业门类中的“西游”主题应用进行分析。

(一)游戏行业

《西游记》以其曲折的情节和广为人知的市场热度,得到众多游戏设计者的青睐。现在市场上以《西游记》为主题的游戏据统计主要有三十余种,玩家较多、受众较广的主要包括《梦幻西游》《造梦西游》《少年西游记》《西游女儿国》《闹闹天宫》《大话西游》《我的西游》《西游记大圣归来》等。以评分较高的《造梦西游》为例,其游戏剧情极大的贴合了原著,从游戏模式上看主要是《西游记》主题下的过关游戏,从角色设计看,《西游记》中的经典角色,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都鲜活地出现在游戏中。而腾讯于2019年发行的国风竞技《闹闹天宫》则是还原了《西游记》的故事背景,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闹闹天宫》打破了一直以来西游游戏的固定设计,将游戏中的人物设定为国风剪纸画风格,实现了西游文化与传统文艺的完美融合。由此可见,《西游记》不仅在角色、剧情上给游戏设计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在传统文学与文艺的融合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动漫行业

《西游记》中塑造了孙悟空、唐僧等性格鲜明的人物,记载了大量波澜起伏的神怪故事,成为很多动漫作品的重要来源。从动漫行业发展之初至今,《西游记》一直就是炙手可热的改编题材,如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便是由《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改编而成;1961年出品的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更是塑造了经典的美猴王形象;之后如《小八戒》《丁丁战猴王》等动漫作品,都使得《西游记》的动漫改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在当今互联网及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下,动漫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更大的助力,如2015年改编自《西游记》的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开启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巅峰,中国文化产业通过动漫电影的形式重现了中国文学经典的魅力。

(三)影视行业

除上文提及的动漫之外,《西游记》也经常被改编为由真人饰演的影视剧及电影。《西游记》的影视剧改编一直以来从未停止,主要包括央视版《西游记》、张纪中版《西游记》、TVB版《西游记》《西游记后传》《齐天大圣孙悟空》《春光灿烂猪八戒》《吴承恩与西游记》《福星高照猪八戒》等,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央视拍摄的“86版西游记”一经播出便造就了收视率89.4%的收视神话,至今仍是名著改编无可超越之作。而《西游记》的电影改编也是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近些年的“西游”电影约19部,代表性的有《西游·降魔篇》《西游记女儿国》《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西游记之大圣娶亲》《西游·伏妖篇》《功夫之王》等,其中“大话西游”系列开启了西游电影改编的热潮。越来越多的西游电影、影视剧在演员的演绎、特技的加持下传承着《西游记》的文化内涵。

(四)旅游行业

《西游记》中许多著名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都可以作为西游文化旅游的切入点,目前除了零散的主题公园之外,国内大型的西游旅游文化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乡淮安而建的吴承恩故居,位于楚州河下镇打铜巷,景区内包含了吴承恩故居、吴承恩生平陈列厅、悟园、淮安龙宫等著名景点;[2]二是《西游记》中经典景点“花果山”所在地江苏连云港,《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唐僧崖、老君堂、水帘洞都可以在连云港找到踪迹,在这一背景下连云港建立了花果山风景区,如今已经发展为部级的5A级风景区。此外,全国各地的西游记宫、孙悟空主题乐园也为西游文化旅游有所助益。

(五)文创行业

文创产品指的是文化元素与创意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创意产品,各种文化元素都可以衍生出相关的文创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故宫文创、敦煌文创等。《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因此由《西游记》而衍生的文化创意产品也不在少数。如中国邮政的西游记邮票、《大话西游》联合西安碑林博物馆打造的文创周边、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的西游纪念品,以及相关的玩具、文具、玩偶公仔、标志设计、漫画等,既蕴含着《西游记》原著中的文化元素,让人们了解到博大精深的西游文化,也符合新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审美需要。

三、《西游记》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策略

《西游记》在文化产业开发中呈现出形态多样、多元发展的趋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之所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果,主要是得益于全方位、多角度的应用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挖掘西游文化产业内涵;二是培养西游游产业人才培养;三是推动西游文化产业融合;四是加快西游文化产业创新;五是加强西游文化产业营销。

(一)挖掘西游文化产业内涵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内涵,近些年来,文化产业的飞跃为《西游记》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与机遇,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窥探到西游文化的福利,推动着西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浪潮。良好的发展态势下,文化企业一方面利用《西游记》本身的感召力扩大产业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尊重《西游记》本身的文化底蕴,大力倡导《西游记》中的文化内涵,坚守文化传承的底线,在真正保护并发扬《西游记》中文化内涵基础上进行创意改造,达到了西游文化产业长期有效的进步发展。

(二)培养西游文化产业人才

“西游+文化产业”是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全新模式,本身就能带来强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作为一种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亟须培养西游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他们既要对《西游记》以及其中的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又要熟知相关文化产业的专业技能。[3]在当前西游文化产业发展中,行业切实保证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以专业的人才提供专业的服务,达到专业的水平,以实现高质量的文化输出,进而提升西游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推动西游文化产业融合

西游文化的产业化遍及文化行业的方方面面,旅游、动漫、游戏、影视以及文创等形成了全方位的产业集群。[4]这些产业之间一方面相互独立、各自发展,它们自身都取材于《西游记》中的角色和故事,汲取《西游记》中的文化内涵与思想精华;另一方面,不同产业之间又能进行恰当的联系与互动,有利于形成西游文化产业集群的合力。为了西游文化产业的接续发展,各个产业之间加快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比如各地的“西游记主题公园”联合起来在节日、纪念日举办主题活动,西游动漫、游戏与文创产品结合,制作动漫、游戏相关的创意产品等。在各个产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与良好互动中,“西游文化产业链”逐渐形成,实现了西游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加快西游文化产业创新

《“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指出:“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催生文化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深刻改革”规划还提出要“深化文化发展各方面的科技应用水平”。[5]对于西游文化产业来说,要用更加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让《西游记》与文化产业组合到一起,让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消费、服务等环节都呈现出科技所带来的裨益。只有将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运用到西游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加之西游文化自身的感召力和各企业的创意点,才能帮助文化产业呈现出全新的局面,使西游文化在文化产业中得到更好的传播。

(五)加强西游文化产业营销

《西游记》在文化产业中取得高效的成果,与多元化的营销密不可分,在这些市场营销手段的助力下,西游文化才能更快速、更深入的进入大众的视野。首先,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产业的推广增加了线上宣传的手段,打破了原本只有地推的单一模式,使原本鲜有人知的文化产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如在动漫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之前,就已经在互联网得到了大规模的宣传。其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文化产业中,商家往往运用多种营销手段来传播西游文化产品,以受众较广的西游游戏《梦幻西游》为例,商家不仅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还通过微博话题等形式,增加《梦幻西游》的曝光度。

四、《西游记》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意义

《西游记》凭借其丰富且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文化产业创新下的重要文化资源,当前《西游记》的文化产业开发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西游记》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不仅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带动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西游记》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每个中华儿女最为津津乐道的神话文学,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资源。伴随着文化产业创新的浪潮,如《西游记》之类的文化名著被开发成一系列文化产品,发挥着更大的文化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技术的新形势、新要素中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影视改版、文创产品、文化旅游等多种形式扩大了《西游记》的传播范围,增加了《西游记》的影响力。[6]《西游记》中的传统资源借助数字技术再次“活起来”,传统文学作品在大众的生活中呈现的形式更加五彩缤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二)对人们美好文化生活的丰富

21世纪以来,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迈入了全新的阶段,西游文化出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能够在快节奏的文化体验中获得视听审美和文化消费的愉悦感。文化产业的创新始终以人民的文化需要为中心,而《西游记》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思想精深、陶冶心灵的优质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特色鲜明、内涵突出,不仅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美好文化生活,也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三)对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带动

当前,《西游记》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大到影视作品的改编,小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其中产生的经济效益更是不容小觑。可以说,《西游记》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性,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也带动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在未来西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也将展现出更大的经济潜力。《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家喻户晓的艺术瑰宝,无论是其中个性鲜明的主角形象还是百转曲折的故事记述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当前文化产业创新的环境中,《西游记》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不仅带动了文化产业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新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亚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董炜纬.名人名著与文化产业的开发研究[D].云南大学,2018.

[3]齐麟.《西游记》文化产业的历史发展新机遇[J].中国民族美术,2017,(S1):12-15.

[4]苏昊.文化产业视域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路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4):168-171.

[5]赵鸣,鲍林,徐洪绕.全域旅游视野下连云港市《西游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1):27-31.

西游记续编范文4

达135人的超强阵容登陆北京展览馆剧场的舞台。

经典情节全新演绎

大型情景音乐舞蹈杂技剧《西游记》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吴承恩著一百回本《西游记》改编,既忠诚原著又敢于化繁为简大胆创新。《西游记》整个故事采用倒叙的方法,从孙悟空在半个舞台大的如来佛掌中翻腾跳跃却最终被压在五行山的序幕开始,陆续演绎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盘丝洞》和《火焰山》四幕,再加上尾声,共由六个段落组成。第一幕石破天惊猴王出世,搅东海闹天宫,率领群猴与天兵天将天上地下车轮大战;在观众还沉浸在老君炉的壮丽中耳热心跳,孙悟空已经保着唐僧西去展开那段耳熟能详的“三打白骨精”,紧接着师徒四人误走女儿国,唐玄奘这边还没摆脱女国王的万种柔情,一转眼已经落难盘丝洞,第四幕“火焰山”是全剧的高潮,孙悟空大战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熊熊燃烧的火焰山前,打斗场面大气恢宏极为震撼,宛如杂技大片。

舞台表现里程碑

《西游记》首次以“音乐舞蹈杂技剧“的形式来表现这一古典题材,时尚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原创主题音乐和主题歌,阳刚劲猛的少林武功,以及充满东方风情的曼妙舞蹈这三种艺术语汇,在体现作品的戏剧方面发挥了恰如其分的推进作用,尤其突出的是主题歌《心中自有一盏明灯》就像《敢问路在何方》对电视剧《西游记》的提纲携领作用一样,让人觉得荡气回肠。

本剧最有艺术价值的一点是采用杂技艺术形式来承载《西游记》深刻的文化内涵。杂技讲究惊奇险美,艺术特色恰恰最能反映《西游记》魔幻色彩中腾云驾雾上天人海,七十二番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的神奇,用杂技来表现《西游记》故事情节,壮美的场面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

三驾马车四大劲旅

担纲这一重任的主创团队是由国内顶级艺术家组成的声名显赫的三驾马车。其中总导演就是与张艺谋联合执导2008奥运会开幕式与闭幕式的著名导演陈维亚,音乐作曲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编剧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剧坛才子冯双白。除了三驾马车的强力护航,与张艺谋合作、制作、演出意大利歌剧《图兰多》的全国著名青年编导家沈晨担任了本剧执行导演,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高广健担任舞美设计,曾获中国话剧金狮奖舞台美术奖的伊天夫担任灯光设计,这三位实力派人物的加盟让三驾马车底气十足。与上述主创人员相比,《西游记》演出的演员也毫不逊色。这其中主要是广州杂技团和广东舞蹈学院的演员,与此同时,为了丰富表现手段增加观赏性,剧组还特邀中国东方歌舞团独舞演员、河南嵩山少林武术队加盟,四支堪称等国内同行业劲旅的团队,届时将共同组成150人的超大规模阵容联袂演出。

西游记续编范文5

两者都是对的;

出处:

《西游记》:行者广神通,何劳唐圣僧;西天佛胜境,财财欢喜同;经法弥足贵,轻予轻珍惜;学养高德士,法悟法方兴。白手传经卷,难继难为续;佛法世间法,物物相支撑。无字妙真经,常世常难通;换经佛深意,非那御钵金:时代有所限,时理有所掩;浙版新西游,妙理妙演绎:唯美复惟美,同美同赞誉;

《西游记》又称央视版或86版《西游记》,改编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同名文学古典名著。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装神话剧。

(来源:文章屋网 )

西游记续编范文6

没有开拍仪式,没有新闻会,没有邀请嘉宾,一切都破例而行,低调运作,依然引起各方关注,媒体争相报道,反响异常强烈。香港一位资深制片人惊呼:陕西电视圈里爆出了大冷门!台湾一位片商从新加坡挂长途洽谈购买播映权……

端的是“墙里开花墙外红”啊?本刊记者如坐针毡,匆忙走访了《西游记后传》的三家联合摄制者:陕西省电视节目交流中心、陕西电视台汉唐电视剧工作室、陕西金浪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拜访了该剧的特约导演、香港影视名家曹荣先生,总算一睹庐山真面目,果然了得。

瞄准热点选题材“三李”合拍后“西游”

吴承恩的文学经典巨著《西游记》,早已成为中外热点题材。百年来,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各种文艺节目层出不穷,常演不衰,百看不厌。十多年前电视剧《西游记》一出现,就形成万人空巷齐争看的奇特景观;近年美国斯皮尔伯格等一批著名导演取材“西游”的故事片、卡通片,更在海外掀起一股“西游热”的文化浪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陕西省电视节目交流中心负责人李蓁,长期从事有线台供片并向海内外发行电视剧,早已摸透观众的收视口味,深知电视剧市场需求,敏感地意识到巨大的观赏价值必然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三年前即萌生了摄制新“西游”的意向,得到省广播电视厅主要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具体指导,目标明确,决心更大,全面策划,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西游记后传》的筹拍工作。

最先闻讯的陕西电视台汉唐剧工作室主任、著名导演李源,读罢《后传》故事大纲之后异常兴奋,彻夜未眠。这位拍摄过《庄稼汉》、《神禾源》、《家族》、《遭遇昨天》、《毕业生》等一系列佳片,几乎获得过中国电视所有奖项,被同行们戏称为“金牌导演”的“老”干家,当仁不让地挑起《后传》制片人兼总导演两副重担,硬是要过一把“西游”瘾。

筹拍《西游记后传》的动议,又很快得到陕西金浪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安军的热烈响应。“金浪潮”遵循“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影视艺术,繁荣文体事业,创造两个效益”的基本宗旨,公司建设与产业开发同步,相互促进,现已初见成果,具有相当实力,决心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从事影视产业发展,正在谋划制作一部打得响、站得住的大型电视剧,以之为龙头,滚动发展。面对厚厚的一摞剧本,李安军豪爽地表示:我就看准这个《西游记后传》,拍!

李蓁、李源、李安军,“三李”三“巨头”,一拍即合,投资、制作、发行三位一体,同心协力打造一部“新西游”,再现唐僧师徒昔日辉煌。

重塑经典传神韵顺应大众出精品

《西游记》是热点题材,也是“老”题材,里面的人物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如何给跨世纪的观众们一个大惊奇、大开心、大感悟呢?几经研讨,《后传》的制作者达成一个共识 :“重塑经典,顺应观众”。即以小说《西游记》为蓝本,沿用唐僧师徒这一组人物,保持原作的神话幻想风韵,注入现代意识,编织出新的故事;融大陆、港台、欧美最新艺术手法于一体,制作出一部不同于此又不同于彼,而又能为广大观众认可的“新西游”,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

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回来,还有哪些故事?这是《西游记》亿万读者观众很想知道的;编织取经回来以后的故事,便是《后传》的基本内容。该剧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返回长安,天庭发生变乱,以魔头无天为首的妖魔鬼怪们取代佛祖,追杀如来的转世灵童,抢夺佛祖舍利子,妄图永久霸占天庭统治世界,唐僧师徒再度联手,历经千难万险,出死入生,终于战胜邪恶。剧中穿插转世灵童与三大美女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纠葛,又为全剧增添了浓烈斑澜的奇光异彩和浪漫情调。

孙悟空的勇敢、坚定、机智、乐观,无疑是人类直面现实的巨大精神动力,《后传》又赋予他以丰富的人情味,不仅是一位能打敢斗的神奇英雄,同时又是一位可亲可爱可信赖的朋友。转世灵童乔灵儿和莲花爱得死去活来,碧游与灵儿分手时痛不欲生,灵儿陷入五真魔女的情网难以自拔,悟空听到了看到了,不再是简单的赞许或申斥,而是充分地理解、尊重和宽容,表现出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心态和情怀。

悟空的师弟猪八戒,既保留着憨直天真爱劳动的本性,又是打杀妖魔的硬汉。悟空被无天压在沸鼎之内意欲烧化的紧急关头,八戒挺身而出,攻克险阻,识破鬼怪设置的机关迷阵,击杀拦路的怪兽,从沸鼎中救出悟空。貌似浑噩,光点眩目,令人忍俊不住。

引人注目的唐僧,已不再是整天只知絮絮叨叨念着“慈悲为怀”、“争气不如忍气高”,是非善恶不分的迂夫子,而是大智大勇,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含糊。刚刚制服兴妖作乱的鬼怪,转身双手合十念弥陀;自己虽被压在冥界受难,一旦得知无天的野心和诡计,当即冒死跃出轮回隧道,号召组织众圣,最终击败无天,重建三界祥和安乐的新秩序,一路认真到底,又很现代。

《后传》的人物故事,无不秉承着“前传”的神韵,又贴近当代人,与当代人息息相通,服装、道具、化妆、场景,都趋向华真,以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从而完成了经典的当代化。可以说《后传》的制作者们是在竭力顺应观众对《西游记》的美好回忆,并在此基础上延伸情节,以更符合当代观众审美趣味的方式进行经典的重塑,尽量向大众审美水平和娱乐倾向靠拢,以期最广泛地吸引观众,争取最大的市场效应。

电脑动画加特技武戏打斗更出 彩

有人说《西游记》是一个宝藏,有精彩的故事,吸引人的人物,天马行空的想象,人见人爱。的确,武打和仙境,几乎贯穿《后传》全剧,这就是“卖点”。但制作起来谈何容易?若用传统老式手法,根本无法将剧中的动感和奇妙的幻想表达到位,那就糟蹋了这个好题材,也就没有了“卖点”。

当今世界影视制作中流行的电脑动画,无疑有着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魅力和优势,它既可将大到无限的场景尽收眼底,亦可将细到发丝的动感捕捉不漏。《后传》里的时空穿梭、前世今生、魔法神通等等元素天马行空纵横交织瞬息万变,声光化电如真如幻,世事沧桑人事错落,拍摄难度极大:孙悟空时隐时现来无踪去无影,哪吒三头六臂舞金枪,无天呼风唤雨布阵斗法,黑袍的百丈巨蟒原形围困花果山,佛祖舍利子火中升华,冥间轮回隧道正反阴风狂袭,佛、仙、神,“海陆空”,法器兵器神器……都是展现人物个性风采或特定环境的神来之笔,无不显示着本剧的艺术特色,与剧情紧密相关。运用电脑动画,将“艺”与“技”合二为一,方可获得理想的效果,既有“情”,且有“趣”,大大地增强了观赏性,给观众视角造成很大的冲击,带来心灵上的震撼。用导演曹荣的话说,我拍剧只有一个标准:一定要好看。怎么样才能好看?据曹导透露,《西游记后传》在制作上将花费大部分投资,由专门企业公司做电脑特技,每集不少于3分钟(一般电视剧均未超出2分钟),非常精良,以力量和迅速的动作取代以往戏曲化的表演模式,让观众看到想看的东西,这样的片子应该是叫好又叫座。叫好是少数人认同,叫座是多数人认同。广大观众认同是第一位的,也是娱乐片运作时需要把握的第一环。这位曾任电视剧《西游记》续集(即后15集)动作导演的曹荣信心十足地表示,在续集中我只是动作导演,拍杨洁的戏,她怎么说我怎么做。说实在的,有些文戏和武戏的接点和力度,处理的很不尽人意。《后传》我是导演,文戏武戏可以全盘考虑,整体把握,一定不会让观众失望。

香港飞来孙大圣自导自演领

一部人神同台,天上、地府、凡间一体的巨型神话打斗片,没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简直束手无策,但若缺少现代一流的表现手法,观众们仍是不过瘾不买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鉴于电视剧《西游记》的经验,《后传》特邀香港影视名家曹荣执导。

少年时代就在香港影坛摸扑滚爬的曹荣,出于对李小龙的崇拜练起了武术,开始做武打替身,勤学苦练锐意进取,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很快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成为著名的武打演员、武打导演,与影视明星成龙、李连杰等联袂拍片,佳作迭出,业绩赫赫。他执导的电影《霹雳火》是1997年中国引进的“十大片”之一,《义胆厨星》曾荣获台湾金马奖。他还在电影《倚天屠龙记》中任动作执导和演员、电视剧《八仙过海》中饰龙太子。由他执导武术并主演的电视剧《霍东阁》在大陆各电视台轮番播映,深受观众喜爱。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电视剧《西游记》后15集的武术设计师,跟着执导《西游记后传》,更是顺理成章手到擒来。曹荣曾从香港家里打来电话说,我在认真反复阅读剧本之后,一定要让孙悟空、猪八戒、哪吒、无天、黑袍的性格更分明,每个人物的打斗都有自己的风采,既神怪,又不太离谱,虚实结合,避免雷同,尽量有新鲜味;我们这部戏与杨洁的《西游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迥乎不同,比它们都好看!

曹荣的多才多艺在《后传》演员试镜中大出风头。在大江南北众多明星新秀为孙悟空一角的激烈角逐中,曹荣以形神兼备技压群“猴”,一举夺魁,不仅荣膺《西游记后传》导演,而且出演美猴王孙悟空,将在荧屏上一展身手,大放异彩。

各路名星齐踊跃风云际会长安城

《后传》的演员,除了饰演孙悟空的曹荣,其余全是从近年来活跃在国内影视界的青年演员中经过严格挑选,三榜定案脱颖而出。其所以在青年中挑选演员,完全是出于本剧整体艺术构想的需要。

《后传》既不同于国内惯常的神话片,又不同于常见的港台打斗片,它文戏武戏并重,有情有趣,显得另类,力求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受。作为传递这一信息的主体,青年演员最有活力、最少禁忌、不带模式,初生之犊不怕虎,其精气神与本剧幻想神话的风韵恰恰不谋而合,其表演处于“有规律的自由动作”状态,与剧中人物性格行为接近或契合,出手真实自然。

在电视连续剧《书剑恩仇录》中饰男主角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而迅速走红的黄海冰,是新一代动作演员中的佼佼者,在本剧中担任主演唐僧一角。虚心好学的黄海冰主演过影视剧《江湖奇侠传》、《神捕》和《欢喜游龙》等,文武兼备,是本剧唐僧的最佳人选。风趣可爱的猪八戒一角,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闾汉彪扮演,他曾在《新天仙配》、《聊斋先生》、《酒国英雄》等影视中有过出色的表现。

本剧中三个女主角都是绝色美人,且文武双全,出没无常,表演难度很大。一号女主角当属侠骨柔肠的匪首白莲花,由中央戏曲学院青年教师马亚舒扮演。她在电视剧《狄仁杰断案传奇》、《喜鹊东南飞》、《文成公主》中曾饰演女主角。本剧另一位女主角碧游仙子,美丽清纯多愁善感,由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在读生王慧娟扮演。她曾拍摄过TCL王牌冰箱等广告和《秋天里的童话》等电视剧,对碧游一角情有独钟十分投入。本剧那位阴鸷的女妖五真姑娘,由于月仙扮演。她在电影《张骞》、《男婚女嫁》,电视剧《刘罗锅断案传奇》、《乱世有青天》、《天津卫》等佳作中见棱见角,扮演本剧女妖一角,一定不温不火,准确到位。

本剧的一号反派无天,由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青年演员黑子扮演。他曾因主演电影《生死千里》荣获新加坡最高政府奖,之后相继在《巡警第九队》、《黄河人》、《神雕侠侣》等电视剧中任主角,表演刚劲泼辣,气势逼人,活脱脱的无法无天。

上一篇童话光良

下一篇谜语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