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故事情节范例6篇

西游记故事情节

西游记故事情节范文1

主题背景挖掘: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是一部老少都喜爱的著作。其中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幼儿。孙悟空的72般变化、威力无穷的金箍棒、各路神仙妖怪使用的宝贝能激发幼儿无穷的想象,孙悟空的机智勇敢、沙僧的忠肝义胆、唐僧的锲而不舍以及四个人一路走来的相互合作、不离不弃的精神也能给孩子很好的激励,因此我们设计了《梦幻西游》这个主题活动。

幼儿经验切入:幼儿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时期,这些神奇的神话人物给他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让幼儿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孙悟空和其他的角色登场,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带领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表现故事中人物的特征,参与故事表演,感受故事中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从中使幼儿更好地接触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引导幼儿利用随手可得的材料,装扮成故事人物,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进入一个新的学习和发展的情境。

二、主题目标

1.通过调查、讨论、讲述等活动,了解作品中主要角色的人物特征及主要故事情节,丰富相关经验,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感兴趣。

2.能用绘画、手工、童谣、歌唱、戏曲等多种形式表现故事的相关内容。

3.尝试和同伴共同制作相关道具和背景,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三、提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四、游戏

聪明岛:

1.自制西游记迷宫图。

2.自制西游记人物拼图。

3.提供煮熟剥壳的蛋、透明的瓶子、热水,探索热胀冷缩现象。

语言区:

1.与西游记有关的图画书、与猴子有关的图书。

2.西游记人物纸偶,供幼儿讲述。

东海龙宫兵器库:

1.提供各种彩纸,制作金箍棒、猴子头饰、唐僧帽等。

2.提供彩泥,塑造各种人物。

3.提供葫芦供幼儿进行线描和彩绘。

4.提供扇子骨和各种线,供幼儿制作芭蕉扇。

5.制作“妙妙卡通”的材料:卡纸、油画棒、胶水、吸管等。

小舞台:提供各种西游记中角色的服装和道具,供幼儿表演。

五、主题环境

主题场景:布置“花果山水帘洞”、“白骨精美容院”、“南海医院”、“高老庄超市”、“火焰山餐厅”、“盘丝洞”等场景。

亲子互动专栏:展示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的超级武器,布置成“东海龙宫兵器库”。

展区:

1.展示幼儿自制的“芭蕉扇”、撕纸“猴子”等。

2.展示《西游记连环画》、“西游记迷宫图”、“西游记棋谱”。

六、家园互动

家庭指导:

1.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表演《西游记》中的故事,并进行故事创编。

2.鼓励家长在家引导孩子自己制定自己的时间表,整理自己的房间,锻炼幼儿的独立能力。

亲子互动:

1.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亲子作业“西游记迷宫图”、“超级武器”、“西游记棋谱”。

2.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西游记中的道具、服饰等。

3.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看《西游记》的动画片,阅读相关的图书,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人物的特征,完成调查表“我最喜欢的西游记人物”。

材料收集:

1.请家长帮助收集葫芦装饰品、毛线等,带至幼儿园,幼儿与老师一起制作宝葫芦。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西游记》的图书、音像制品、泥塑人物、猴子玩偶等。

七、主要活动教案

活动一:芭蕉扇(美术)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扇子的结构基础上会用编织的方法自制芭蕉扇。

2.对中国传统手艺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扇子若干;彩色毛线、丝带、包装带若干;扇架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扇子。

教师出示各种扇子,引导幼儿欣赏各种扇子,了解扇子的外形结构。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扇子?

你想有把什么样的扇子?

2.欣赏教师自制的扇子。

教师出示已做好的扇子,让幼儿观察自制扇子的结构。提问:有谁知道老师的这把扇子是怎么做成的?

教师小结:用毛线在扇骨中一上一下穿起来。

3.以儿歌的形式讲解示范扇子的制作过程。

编扇子的儿歌:小扇架手中拿,分开扇架排好队。找出最边小扇骨,拿起彩带打个结。一二一,一二一,彩带钻上又钻下。钻到最边回个头,连续不断上下钻。爬满扇架打个结,编成扇子扇一扇。

教师一边唱儿歌一边讲解编织扇子的过程,注意观察一上一下缠绕的方法,正反两面连续缠绕。

4.幼儿自选操作材料边念儿歌边编织扇子,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共同完成。

活动二:真假美猴王(语言)

活动目标:

1.知道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关于复制的情节。

2.对《真假美猴王》故事感兴趣。

活动准备:

1.从该主题一开始,就在阅读区放置《西游记》故事书。

2.请幼儿收集并提供不同版本的《真假美猴王》故事书,以及CD动画故事。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西游记》里,孙悟空一行护送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虽然遇到各种妖魔鬼怪,但最终都被孙悟空打败了。他常用的一个绝技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孙悟空一会儿变牛魔王,一会儿变村姑,一会儿变老大爷,想变谁就变谁。他使用的这种绝技就是非常高超的“复制技术”。不料有一天,孙悟空也被别人复制了,你们相信吗?

2.欣赏故事。

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真假美猴王》,说说假孙悟空是谁变的。

再次欣赏故事,说说假孙悟空与真孙悟空除了长相一样,什么也相像?

你从哪些地方知道它俩很相像?后来是谁看出了真假?

3.辨别真假。

故事中,除了有真假孙悟空外,还有真假什么人物?

4.课后延伸活动:

利用午间休息时间让幼儿观看《真假美猴王》的CD动画故事片。

活动三:两个我(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另一个我,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复制现象。

2.产生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意识地在周围布置一些镜子、金属制品、装水的大脸盆,使幼儿能较容易地找到另一个我。

2.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由真假孙悟空引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悟空,引出故事。

师:动画片《西游记》里,一直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两个一模一样的牛魔王。今天我带来的故事《白白的朋友》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

2.倾听故事《白白的朋友》

(1)白白是一头小白熊,它同爸爸妈妈一起住在北极的大浮冰上。熊妈妈教它捕鱼,但有时候,妈妈也让它独自呆着,白白感到很寂寞。

(2)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白白看到的另一只小熊是谁?为什么他长得跟白白一模一样,还说一样的话?

(3)原来白白看到的是自己的倒影,听见的是回声。

3.寻找另一个“我”。

(1)请幼儿回忆在什么地方也看到过另一个自己。(玻璃窗、镜子、平静的水面、金属制品、照片等)

(2)幼儿自由分散到各处寻找另一个“我”,并及时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发现的快乐。

4.音乐游戏:照镜子。

两两合作,跟着音乐做镜像动作。

活动四:逗牛(音乐)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逗牛》。

2.能做各种逗牛的动作,并在贴纸的帮助下迅速结伴并交换舞伴。

3.体验与不同伙伴舞蹈和躲藏追跑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领巾、音乐。

2.幼儿有丢手绢的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复习小牛动作。

2.新教集体舞《逗牛》。

(1)学习牛仔的动作和游戏。

输的幼儿,就要站到圈里面去,做可爱动作(教师请幼儿站圈中间做生气动作、可爱动作……)下一个牛仔就是输的人,圈外人要和牛仔一起做动作。

(2)师幼共同游戏。

(3)幼儿学习两两合作。

(4)跟音乐游戏。

3.换伙伴游戏。

(1)学会交换舞伴。

(2)幼儿尝试游戏。

4.结束游戏。

我们学会了一个好办法,换到了很多的朋友。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换到好朋友,我们下次还可以一起来试试,好吗?

活动五:大话西游(语言)

活动目标:

1.了解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特征及其简单的故事内容,能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西游记》主题曲录像。

2.提前进行调查,丰富幼儿对西游记的了解。

活动过程:

1.看《西游记》主题曲录像,回忆《西游记》故事。

这是哪个故事的主题歌?《西游记》这个故事是谁写的?

2.了解主要人物。

(1)你最喜欢《西游记》里的谁?他有什么本领?

(2)幼儿按喜欢的人物进行分组讨论,为什么喜欢?

(3)每组幼儿代表发言。

(4)设疑:孙悟空本领这么大,假如唐僧只带孙悟空一个人去西天取经,行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讨论,了解《西游记》中四个人物的优缺点及在故事中的作用。

3.了解故事情节。

唐僧为什么不让徒弟们带着他飞到西天去?--回忆故事情节和内容,感受唐僧师徒四人经历的困难、危险与艰辛。

活动六:小猴智救白龙马(健康)

活动目标:

1.尝试锻炼手脚着地向前爬以及正、侧面钻的动作。

2.体验合作与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体操垫3块、小桌子5张(拼搭成魔幻区的山洞)、“金箍棒”25根、幼儿自制的猴子面具25个、《西游记》的音乐磁带1盘、玩具白龙马1匹、塑料圈3个。

活动过程:

1.环境布置。

(1)教师介绍小猴救白龙马游戏内容;白龙马被妖怪抓起来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孙悟空侦察到白龙马被妖怪关在宫殿里,前去救它。去宫殿要经过的地方,老师已经画出来了(展示示意图)。

(2)幼儿分组讨论,根据示意图把场景布置出来。

2.小猴练功。

(1)活动开始,教师扮演猴王,幼儿扮演小猴。音乐响起,猴王从自己身上拔起一根毫毛,放在嘴边一吹,紧接着大喊一声:“孩儿们,起床了!”小猴齐声说:“是。”猴王和小猴将手放在自己的额头旁,做观察的动作。师幼根据音乐磁带,一起模仿孙悟空的动作,练习基本功。

(2)为了能顺利地救出白龙马,悟空先要了解地形。

3.智救白龙马。

(1)猴王交待游戏规则:

①戴好孙悟空面具,否则白龙马不认识你们;

②一路上要注意安全,跟好猴王,否则被妖怪发现了会有生命危险;

③要坚持不懈、勇敢地完成任务,不怕困难。

(2)幼儿戴上孙悟空面具出发,一路上手脚着地爬过“魔幻区”,然后到高坡(幼儿园的花坛)处往下跳,再从幼儿用金箍棒搭建的天然山洞轻快地钻过去,最后侧身钻过秘密通道(塑料圈),到达关白龙马的宫殿(多功能滑梯)。

4.活动结束。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收拾活动材料。

活动七:神奇妙妙瓶(科学)

活动目标:

1.初步观察热胀冷缩的现象。

2.形成敢于假设、乐于实验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瓶子(瓶口要略小于蛋)、煮熟剥壳的蛋、热水。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说说: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玉净瓶、红葫芦可以将敌人吸到瓶子里,我们真实的生活里会发生这样的事吗?

2.展示瓶子和蛋,请幼儿想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蛋完整地放进瓶子里?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

3.分组实验。

(1)请幼儿分组实验,动手试一试。

(2)请成功的小组,交流他们成功的做法。

4.让没有成功的幼儿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再试一试。

活动八:取经四人行(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童谣,感受童谣明快的节奏特点。

2.在朗诵童谣的过程中发现童谣句尾与句首的顶针关系。

活动准备:

根据童谣内容组成的六幅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前四幅图片,理解、学习童谣的前半部分,感受童谣句尾与句首的顶针关系。

(1)观察前四幅图片,理解、学习童谣的前半部分。

图片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感受童谣句尾与句首的顶针关系。

听了这首童谣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地方好玩、有趣?

2.观察后两幅图片,理解、学习童谣后半部分。

3.根据图片的提示,完整地朗诵童谣。

(1)变换不同形式(拍手、两两结伴等),有兴趣地朗诵童谣。

(2)自由结伴表演童谣。

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练习朗诵,并逐渐加快速度,提高朗诵兴趣。

附童谣:

唐僧骑马咚咚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打妖怪,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嘴巴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慢慢行,后面跟着个老妖精。

老妖精,心狠毒,一心想吃唐僧肉。

多亏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冒金光,

手里高举金箍棒,妖魔鬼怪一扫光,一扫光!

八、主题活动效果及反思

对于《西游记》里的故事,孩子们都非常熟悉和感兴趣,在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许多孩子通过观看《西游记》的动画片和与家长一起阅读《西游记》中的故事,对《西游记》的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收集制作了各种武器和道具,让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到游戏中。

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幼儿一起讨论、动手制作,将整个教室都变成了《西游记》中的场景。手工坊变成了“东海龙宫兵器库”、理发店变成了“白骨精美容院”、餐厅变成了“火焰山餐厅”、整个教室变成了“花果山”,小舞台上天天上演着精彩的《西游记》。幼儿在这样有特色的环境中更能投入到各项游戏活动中。

西游记故事情节范文2

关键词:敦煌写卷 西游记 冥界 地狱

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5-0136-04

众所周知,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故事源于敦煌写卷S.2630《唐太宗入冥记》,以往的研究多着眼于此故事情节之演变①,而对《西游记》中冥界之渊源较少关注。本文以敦煌文献为中心,并钩沉相关传世文献,对《西游记》中的冥界进行剖析,分析其渊源和演进,以期对《西游记》成书过程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 从《唐太宗入冥记》到《西游记》

唐太宗入冥故事梗概见于张鷟《朝野佥载》,涉及冥界仅有“太宗入见,冥官问六月四日事,即令还”两句[1]。敦煌所出S.2630《唐太宗入冥记》写本残,惟冥界审判一节较完整,故得见其冥间大致面貌。

此故事讲述太宗由通事舍人唱名,遂被使人领至阎罗王处设拜,因太宗拒拜阎罗王,阎罗王 “羞见地狱”,便安排判官崔子玉推勘。使人领太宗至判官院,太宗拿出李乾(淳)风书信递与崔子玉,崔子玉对太宗说明入冥缘由,是因为建成与元吉在冥间“频通款状,苦请追取陛下(对直)”,故追太宗到冥间对质,期间六曹官入见太宗。善童子查得“太宗并无善事,亦不书写经像”,又查得太宗曾“天下大赦,三度曲恩”,判放了36553人,并就此事询问了功德使。崔子玉命六曹官送上太宗文簿,上有太宗命禄,言“皇帝命禄归尽”,崔子玉遂再为添加十年命禄,以“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为问头,替自己在阳世求得一高官,以“大圣灭族兴国”作答,替太宗终结了这桩冥诉,萧登福[2]、卞孝萱[3]、程毅中[4]均认为此文的年代大概在武周时期。

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元末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尚无太宗入冥的故事,直到世德堂本《西游记》的出现,太宗入冥才作为重要故事情节出现。世德堂本《西游记》刻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是现存最完整的,也是最早的百回本[5]。作为《西游记》中天上、人间、地下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冥界在取经故事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②、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法门》、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除魔》、第二十一回《护法设庄留大圣·须弥灵吉定风魔》、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第九十七回《金酬外护遭魔蜇·圣显幽魂救本原》等均涉及冥界,其中孙悟空大闹冥界、真假猴王闯冥府、寇员外冥界还魂等故事均为《西游记》中精彩之笔。

《西游记》对冥界的描述以第十回最为详尽、完整,讲泾河龙王在冥间告太宗“许救反诛”,冥间秦广王遂遣鬼使勾太宗入冥对质。唐太宗初到冥间便有酆都判官崔珏来迎接,太宗遂将故人魏征书信递与崔珏,这时一对青衣童子来请太宗,进入一城,是为“幽冥地府鬼门关”,途中遇见李渊、李建成、李元吉,建成、元吉前来索命,被鬼使喝退。在森罗宝殿,见到十代阎君,分别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太宗与秦广王说明缘由之后,秦广王命崔判官取生死簿,欲查看太宗阳寿天禄,崔珏私改文簿,加注了二十年阳寿,后十阎王遂差朱太尉、崔判官二人送太宗还魂。朱太尉、崔判官二人带太宗巡游地府,过背阴山,看十八层地狱,至奈河,桥梁使者来迎,太宗过金桥,旁边还有银桥、奈河桥,过了血盆苦界,来到枉死城,见到“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鬼魂”来拦太宗,太宗借相良十三库金银散与这些饿鬼,许以“水陆法会”,方才得过,遂到“六道轮回”之所,返回阳世。

在具体细节上,二者之间相似点颇多。在《入冥记》残卷开头,唐太宗说“忆德(得)武德三年至伍年,收六十四(目之)日,朕自亲征,无阵不经,无阵不历,杀人数广。昔日,今受罪由(犹)自未了,朕即如何归得生路?”而在《西游记》中唐太宗到了枉死城之后,有“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鬼魂”前来拦阻,在情节上颇为相似;《入冥记》中判官崔子玉在《西游记》中变异为“鄷都掌案判官崔珏”;《入冥记》中是李乾风写书信给崔子玉,《西游记》中变异为魏征写书信给崔珏;《入冥记》中崔子玉在冥间太宗文簿命禄上添注十年,《西游记》中崔珏在生死簿上添注二十年,可知冥间判官、生死簿、冥判等要素在几百年的传播中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二 《目连变文》、《阎罗王授记经》等文献与《西游记》

《西游记》中冥界 “十王”、地狱、奈河(桥)等,《入冥记》中均无,应是唐太宗入冥故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又有所吸收、融合演变的结果。

敦煌所出《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以下简称《目连变文》)和《阎罗王授记经》、宋《玉历宝钞》、明代《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以下简称《目连戏文》)等作品中的冥界书写,对考察《西游记》冥界来源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敦煌写本S.2614等《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原题)叙述了目连冥间救母之历程,对冥间之神灵、冥判、地狱描写甚为全面,其中有明确抄写年代的为贞明七年(921年)S.2614写卷。唐孟棨《本事诗》中载:“诗人张祜,未尝识白公,白公刺苏州,祜始来谒。才见白,白曰:‘久钦籍,尝记得君款头诗。’祜愕然曰:‘舍人何所谓?’白曰:‘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非款头何耶?’张顿首微笑,仰而答曰:‘祜亦尝记得舍人《目连变》。’白曰:‘何也?’祜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非《目连变》何也?’遂与欢宴竟日。”[6]北图盈字七十六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卷末有“写尽此《目连变》一卷”之语,可知《本事诗》中“《目连变》”显系《目连变文》简称,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在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则敦煌写本《目连变文》至迟应形成于825年前。《目连变文》中对冥间地狱的描写浓墨重彩,意在宣扬地狱之果报,与《西游记》中对地狱的叙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敦煌写本《阎罗王授记经》系伪经,又名《佛说十王经》,抄本甚多,抄写年代最早的为开平二年(908年)S.4530写卷[7]。此经叙述“亡人”从一七到七七、百天、一周年、三周年依次经过冥间十王的审判,对冥界叙述颇为完整。此经的年代,萧登福[8]和太史文[9]认为出现于初盛唐时期,而塚本善隆[10]、杜斗城[11]、张总[12]等则认出现于晚唐或唐末,后说当是。《阎罗王授记经》是最早记载“十王”的文献,是《西游记》中冥界十王的源头。

善书《玉历至宝钞》系承《阎罗王授记经》而来,《藏外道书》中收光绪十六年刻本(1890年)《玉历至宝钞》,书中所附《李宗敏考核玉历志》言:“《玉历》一书,受自道人淡痴,而勿迷弟子传之者也。乾隆辛巳,敏客居江右见之,系宋版旧本二十三张”,文末有“大宋绍圣五年(1098年)勿迷抄录劝世”之题记[13],则《玉立至宝钞》至迟当成书于绍圣五年。此书在宋代撰写核心部分共计二十三张后,在流传过程中当又有所损益,故不是成于一人一时之手[14],此书的冥界组织更加接近《西游记》,对冥界十王地狱叙述完整、清晰,在十王之外,又加入了玉皇大帝和观音菩萨,冥界体系更加完整。

《目连戏》自北宋时就已搬演,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15]。朱恒夫认为,宋杂剧《目连救母》的情节内容基本上等同于变文的内容[16],知此戏与变文甚有渊源。明郑之珍将明中叶以来广为流传的目连戏汇集整理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刊行于万历壬午年(1582年)[17],在当时发生了很大影响,戏文对刘氏在冥界遭遇描写得十分详尽、完整,可视为明代中叶以来的冥界面貌,是说唱艺术的杰作[18],对以十王地狱为核心的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述文献,对冥间王者、冥判、地狱均有十分详尽的叙述,除《目连变文》外,其他文献中都对冥间十王及其名号有所交代,其名称、次序基本一致,表明了这一信仰传播的稳定性,是明清以来地狱类善书的雏形。从《唐太宗入冥记》到《目连变文》、《阎罗王授记经》、《玉历至宝钞》,再到《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西游记》,冥界的发展演变脉络清晰可见。

为了分析论述的方便,现将上述文献中的冥界列表整理为表1、表2:

从表1、2看,从《唐太宗入冥记》到《西游记》,冥界演进之轨迹还是较为清晰:

其一,从时空观念和人物形象来看,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宇宙观是天界、人间、地府,与《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颇为相似。孙悟空上至天宫,下至冥界的行动又和目连救母故事中目连上天入地的形象极为相似,二者之间显然具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其二,从文献中的记载和石窟遗迹来看,地藏十王信仰一直延续到宋代。《佛祖统纪》卷四十五云:“永叔初登政府,苦于多病。尝梦至一所,见十人冠冕列坐。一人曰:‘参政安得至此?’永叔问曰:‘公等非释氏所谓冥府十王乎?’曰:‘然’。”[19]其事未必实有,但也说明十王之说在北宋时已广为流传。大足石刻中的253、117窟(五代)、泗州普照王寺(1072年)、石篆山9窟(1096年)、宝顶山20龛(1159年)等,均有创作于五代至南宋的地藏十王图像,其依据即为敦煌本《佛说十王经》[20]。如此看来,《西游记》中的冥界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中对地狱的称呼尽管受到了道教“九幽地狱”的影响,但其中对冥间的描写显系来自佛教十王之说。《西游记》中写及冥界“十王”的情节较多,如一节写孙悟空酒醉之后入冥:

只见那美猴王睡里见两人拿一张批文,上有“孙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说,套上绳,就把美猴王的魂灵儿索了去,踉踉跄跄,直带到一座城边。猴王渐觉酒醒,忽抬头观看,那城上有一铁牌,牌上有三个大字,乃“幽冥界”。美猴王顿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阎罗王所居,何为到此?”那两人道:“你今阳寿该终,我两人领批,勾你来也。”……慌得那十代冥王急整衣来看;见他相貌凶恶,即排下班次,应声高叫道:“上仙留名!上仙留名!”猴王道:“你既认不得我,怎么差人来勾我?”十王道:“不敢!不敢!想是差人差了。”猴王道:“我本是花果山水帘洞天生圣人孙悟空,你等是甚么官位?”十王躬身道“我等是阴间天子十代冥王。”悟空道:“快报名来,免打!”十王道:“我等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十王道:“上仙息怒,普天下同名同姓者多,敢是那勾死人错走了也?”[21]

在这段故事中,除去十王之外,冥吏勾人情节与《黄仕强传》、《忏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非常相似,知此类信仰早在唐五代时期在民间广为流传。

另一节是《西游记》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唐僧对乌鸡国国王说:“陛下,那怪倒有些神通,变作你的模样,侵占你的乾坤,文武不能识,后妃不能晓,只有你死得明白;你何不在阴司阎王处具告,把你的屈情申诉,申诉。”国王回答道:“他的神通广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与他会酒,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兄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22],也提及了十王。

从表2看,在《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中已初具规模,而在敦煌本《佛说十王经》中定型的冥间十王依次是:秦广王、宋帝王、初江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太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转轮王。《西游记》中秦广王、阎罗王、转轮王的次序与《佛说十王经》中诸王的次序相同,只不过在《西游记》中,把“五官王”写作“仵官王”,把“五道转轮王”写作“转轮王”,可以说是十王信仰在宋以后影响的遗存。《西游记》故事是经过长期的流传和许多人的创作,最后由吴承恩再创作之后写定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受到“十王”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

《西游记》里,还出现了“幽冥教主”地藏菩萨的形象。第九十七回《金酬外护遭魔蜇,圣显幽魂救本原》中说他住在“翠云宫”,统领着冥间十王,这种结构在《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中已经出现,至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时即已定型。

其三,《西游记》中冥间“奈河”及奈河桥的来源。表1说明,自从“奈河”出现在《目连变文》中后,在《阎罗王授记经》、《玉历至宝钞》和《目连戏文》中均有对奈河及奈河桥的记载,并且奈河上的桥梁不止一所,还有金桥、银桥等,而对“罪人”过奈河的情景描述,在《目连变文》、《阎罗王授记经》、《目连戏文》、《西游记》中非常相似,均描绘为“罪人”在过奈河前脱衣挂于树上,“罪人”在牛头马面的驱赶之下渡过奈河。

三 结语

综上所述,《西游记》冥界是以敦煌写卷《唐太宗入冥记》为核心,又受到了变文、伪经以及善书、戏文等的影响,特别是《目连变文》、《目连戏文》等讲唱文学对《西游记》冥界的影响值得关注。《西游记》中冥界诸元素在《目连变文》中均已出现,而《目连戏文》中的“桥梁刺史“、“鬼门关”、“金桥”、“银桥”、“奈河桥”以及一十八重地狱之说,均见于《西游记》,显示了二者之间的某种关联,故《西游记》的成书受到敦煌所见文献和十王地狱信仰的影响是可以肯定的。朱恒夫早就指出了目连变文、目连戏对《西游记》的影响[23],本文对《西游记》冥界源流的探究也从另一角度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张鷟.朝野佥载[M].北京:中华书局,1979:148—149.

[2]萧登福.敦煌写卷《唐太宗入冥记》之撰写年代及其影响[A].郑阿财,颜廷亮,伏俊连.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文学卷[Z].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273—301.

[3]卞孝萱.《唐太宗入冥记》与“玄武门”之变[J].敦煌学辑刊,2000,(2).

[4]程毅中.唐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99.

[5]程毅中,程有庆.《西游记》版本探索[J].文学遗产,1997,(3).

[6]孟棨.本事诗[A].唐五记小说大观[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52.

[7]张总.《阎罗王授记经》缀补研考[A].敦煌吐鲁番研究(第5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1—116.

[8]萧登福.道佛十王地狱说[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595.

[9]Stephen F.Teiser.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urt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M].Honolulu Hawai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49.

[10]塚本善隆.引路菩萨信仰と地藏十王信仰[A].塚本善隆著作集[C].东京:大东出版社,1975.

[11]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146.

[12]张总.地藏菩萨信仰[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24.

[13]藏外道书:12册[Z].成都:巴蜀书社,1994:803.

[14]段玉明.《玉历至宝钞》,究系谁家之善书?[J].宗教学研究,2004,(2):36-43.

[15]孟元老.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2:212.

[16][18][23]朱恒夫.目连戏研究[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36,72—89,246—249.

[17]郑之珍.朱万曙校点.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M].合肥:黄山书社,2005.

[19]大正藏:49册[Z].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414.

[20]罗世平.地藏十王图像的遗存及其信仰[A].唐研究(第四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96.

西游记故事情节范文3

 

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讨,引领学生探究,就必须精心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从而提高导人环节乃至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有效的课堂导入,能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妙趣横生、在认知冲突中跃跃欲试,产生强烈的学习求知欲。

 

《西游记》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名著,里面的人物、素材为小学生所津津乐道。将《西游记》故事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将抽象的知识、枯燥的算理寓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而言,以《西游记》中的人物为故事素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有效思维的兴趣,从而实现有效、高效、长效的学习效应。

 

一、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导入,提高学生听讲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应“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可见,良好的故事情境对小学生学习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这种直观、浅层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师应运用直白的语言表达、直观的内容呈现、直接的方式教学,才能有助于学生听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情境导人最基本的方式是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西游记》创造数学故事与情境,能有效地降低学生感知、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使学生能够以较好的学习状态进入课堂学习,捕捉教师提供的关键信息。就数学情境导入而言,要体现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简洁性,《西游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材。唐僧师徒人物有趣、取经故事生动形象,是让小学生较快进入听讲的良好学习素材。

 

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一位老师先给学生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馋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他又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1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

 

对于小学生而言,“认识几分之几”是数的概念上的一次飞跃,需要教师创设一个让其认知产生矛盾、思维出现纠结的学习空间。运用《西游记》的人物创设一个“孙悟空分月饼”的故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在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显然,“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这句关键信息的理解,是课堂教学高效与否的关键。让机智聪明的孙悟空和愚昧贪婪的猪八戒去琢磨“半个”,相信学生觉得有趣有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认真听讲,逐步被引导到如何表示一半这一教学任务上来。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运用《西游记》故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的有效性,较好地展现了其对课堂教学的“引领价值”。

 

二、利用故事蕴含问题导入,提高学生思考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探究。可以说,问题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数学教师利用故事设置问题时,要针对教材的关键、学习的难点,巧妙设疑,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积极的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小学生有好奇的天性,一旦他们无法解决问题,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驱使他们朝着这些问题去努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导人环节,教师要学会善于利用《西游记》故事,围绕教学内容巧设问题,恰当地设置悬念,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问题;当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积极主动、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时,这种学习状态必将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思考有效、高效。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一课时,一位教师给学生讲述了“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还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猴王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的样子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满意了吧。”小猴子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听完故事,学生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此刻,老师意味深长地问大家:“你们说,谁的笑是聪明的笑?为什么?”

 

商不变性质的重点在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在小学生的生活世界里没有生活经验,在数学知识里数学经验属于比较难以突破的教学重点。如何将这个核心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引起学生主动探究,关系到这堂课后续学习的效果。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猴子和猴王“谁的笑是聪明的笑”这个问题,使学生在大笑之余能聚焦关键问题,以自己的思考去寻找隐藏在背后的数学规律。显然,这样的主动探究过程,无疑大大地提高了小学生思考的有效性。

 

三、使用故事激发兴趣导入,提高学生探究有效性

 

一上课,先让学生听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且立即被吸引住,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故事中提出的问题。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显然,故事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此产生求知欲,就会积极尝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心理学原理表明,一旦小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其思维也处于最佳状态。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将《西游记》故事以幽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生动的细节来化解数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单调性,能大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生动性,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对《西游记》的关注转移到对新知的关注上来,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孙悟空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料遇到一个妖怪。那妖怪喝道:“猴头,交出你的师傅!”悟空回答:“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从耳朵里掏出一根0.009米长的金箍棒。妖怪看了哈哈大笑:“小样!用0.009米长的金箍棒就想把我打死?”只听孙悟空连声说:“变(0.09米),变(0.9米),变(9米)。”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打死在地。

 

师:在刚才的故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1:金箍棒越变越长。

 

生2:数越变越大。

 

生3:小数点不断向右移动

 

师:对,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扩大,这种变化有没有规律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板书课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数学学习内容。而《西游记》中的金箍棒能变长的故事可谓是小学生非常熟悉的知识,金箍棒十倍十倍变大的情节,与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情况有内在的联系。因此,通过金箍棒十倍十倍地变大,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探究过程完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自然,学生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而老师的“这种变化有没有规律”的问题就有了翔实的探究空间。

 

四、应用故事复习知识导入,提高学生交流有效性

 

数学是基础性、发展性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前后知识的衔接点,基于对学生、学情、学习的分析,确定知识的起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复习旧知识,利用类推方法和迁移规律,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显然,通过复习旧知,能为新知的学习铺路搭桥。但复习旧知的过程往往为学生所怠慢,通过《西游记》故事的演绎,将枯燥的旧知融入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知识点,从而为新知的有效学习创造了条件。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设计了孙悟空偷蟠桃的故事:王母娘娘要过大寿,她派7个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仙女们到蟠桃园一看,大吃一惊,只见孙悟空正坐在桃树大口大口地吃着桃子,树上一个仙桃也没有了,仙女们赶快回来向王母娘娘禀报:“仙桃都被孙悟空吃光了,一个也没摘到”。让学生列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讨论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复习,如果仅仅停留在练习的阶段,学生得到的是机械的训练,对其意义的理解不深,对“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后续学习没有显著的迁移作用。应用《西游记》中孙悟空偷蟠桃的经典情节,学生有熟悉感,在诙谐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学生明白在孙悟空的捣蛋下,蟠桃园里一个仙桃也没有;“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复习也就有了充分的认知基础。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导人环节对整堂课的效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运用《西游记》故事,能创设情境,利用故事蕴含问题、激发兴趣,应用故事复习知识,实现教学的有效导人,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游记故事情节范文4

关键词:《西游记》;版本;第九回;前身考;原型

中图分类号:1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1-0187-05

杜德桥(Glen Dudbrie,1 938-),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曾任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讲座教授,兼任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所长,入选英国学术院fBritishAcademy)院士,当代著名汉学家,现已荣休。《西游记》研究是杜德桥重要的学术方向之一。1964年他在《新亚学报》上用中文发表《祖本考的再商榷》:1967年以论文《前身考及其早期版本》(The Hs“chi:StuD Antecedents and Earlyversions)取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69年在《泰东》sia Majo上发表《百回本及其早期版本》The Hundred-chapter Hsi-yu Chi and jts Early Versions),该文为其博士论文的一部分,被台湾学界翻译;1970年其专著《十六世纪中国小说前身考》(The Hsi-yu chi:Stu,'Antecedents theSixteenth-Century Chinese Nove)被列入“剑桥中华文史丛刊”fCambridge Studies Chinese History,Literature and Institutions),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出自其博士论文的另一部分;1988年杜氏又有论文《的猴子与最近十年的成果》fThe Hsi-yuChiMonkey andtheFrui theLastTen Years)发表于《汉学研究》(Chinese Studies)。杜德桥对《西游记》的版本演变、章回分合、形成源流、人物原型均有深入探讨,这些探讨并非封闭自足的体系,而是充满了对研究同行观点的反思、商榷与借鉴,同时他的观点也被同行反馈和讨论,这种互动促进了《西游记》学术的进程,值得国内学界重视,今特撰文述评如下。

一、《西游记》版本考证及

明刻阳本的发现

学界对《西游记》版本的考证,一直都在争论百回本、阳本、朱本的相互关系。百回本《西游记》现存最早者是明代金陵唐氏世德堂本。阳本(亦称杨本)原名《三藏出生全传》,题“齐云阳志和(亦作杨致和)编”,四十则,不称回,后被收入《四游记》,称《西游记传》,一直翻刻不缀。朱本原名《唐三游释厄传》,题“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十卷,分则不称回,朱本最早存本为明万历初年本,曾在日本村口书店出售,后此本被北平图书馆收购,后又入美国国会图书馆,制有缩影微卷。阳本与朱本相似,可以视为同一系统的本子,这两个本子较之百回本明显简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者己对以上三种本子的关系作出讨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阳本为百回本的一种祖本。胡适《跋本的》予以反驳,认为阳本是妄人割裂百回本而成。孙楷第于村口书店、郑振铎于北平图书馆亲见朱本最早存本,分别在《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西游记的演化》中作出分析,在观点上都倾向于胡适之说,郑振铎更是列出版本源流图示,明示了朱、阳二本从百回本删削而来。鲁迅后来也依郑著订正了己说。

时至60年代,阳本、朱本与百回本的关系问题又起争议。澳大利亚籍华裔学者柳存仁获睹美国国会图书馆朱本缩影微卷,于1963年、1964年在《新亚学报》和《通报》上分别用中、英文《的明刻本》《的祖本》试图前说,论证朱本、阳本为早,百回本后出,对以上两本都有承袭。在这一背景下,杜德桥撰成《祖本考的再商榷》、《百回本及其早期版本》两文与之商榷。杜氏同意孙楷第、郑振铎的观点,并用更为严谨的论证来巩固它。他提出:“省略之处不足为证,可能是装订疏忽造成的漏洞更不能用做证据。”这是说文本间单纯的详略比较对于考证版本前后没有作用,既可以说版本源流是由繁删简,又可以说是由简增繁。他认为“表面上流畅、完整的散文叙述中极不通的地方才能用为检验的有效标准”。其意是要由文本内在的文义矛盾来考索删削的痕迹。在这一标准之下,他用很长的篇幅详举数例论证阳、朱二本的删削之处。可以说杜、柳二氏的商榷文章将《西游记》版本考证推向了更为精密的层次。

杜德桥在版本研究中更有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他和汉学前辈龙彼得(Piet van der Loon)于60年代在牛津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明刻阳本,该本原是一位英国爵士在1679年以前捐赠给牛津的。此前中外学者考证《西游记》版本,所据阳本最早者是胡适所藏的嘉庆坊本,接触不到该本的学者只能利用近现代的排印本。牛津本的发现无疑使学界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阳本的原貌。杜氏将这一发现的成果公布在《百回本及其早期版本》中,他这样描述:“新锲三藏出身全传,共四卷,正文分为四十则,不称‘回’。半页十行,行十九字。上图下文,图两边有题词:首页插图旁题:‘彭氏’。首卷前题‘齐云阳至和编,天水赵毓真校’,紧接前题有一题记:‘芝潭朱苍岭梓行’。”他考证芝潭是建宁府建阳县,认为朱苍岭极有可能是当地从事专业出版的朱氏家族的一分子。而就“其版式看来,乃彼时典型之闽刻。”

1988年柳存仁新撰《简本阳本、朱本之先后及简繁本之先后》发表于《汉学研究》,根据以上牛津本对《西游记》版本又作了重新考证,虽然具体观点仍与杜氏不同,但是他极其称道两位牛津学者的发现,说:“牛津大学龙彼得和杜德桥两位先生发现在牛津收藏的明刻本,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的一件大事,特别是研究《西游记》的早期版本的里程碑。他们的发现的功绩是应该大书特书的。在他们没有发现这一部重要的刻本之前,从中国老辈的学者们数起直到现在的我们,几十年间,大家不免走了不少冤枉路。”

二、从版本考证到文学批评:

《西游记》第九回问题

杜德桥《西游记》的版本研究还涉及“第九回问题”:通行本《西游记》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儿复仇报本”(简称“陈光蕊故事”),明代所有百回本皆不载,而最早载于明刻朱本,它是否为小说内容原有,一直是学界争论的话题。杜德桥考证朱本后于百回本,故倾向于认为“陈光蕊故事”并非小说原有,是

后人所加。该问题原属版本考证范畴,然而杜氏的研究另多出一段评述文字;“‘陈光蕊故事’无论就结构及戏剧性来讲,与整部小说风格并不谐洽。组成前十二回的各节故事中,只有此‘陈光蕊故事’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推展没有贡献。此节故事自成一体,强调伦理孝道。性喜诙谐,落拓不羁的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若写了这节故事来寓托这么严肃的主题,实在令人难以想象。”该段评述的性质超出了版本考证而涉及到文学的评论。这一点被他敏锐的欧美同行们发觉,使他们受到启发,反向思考,撰写文章与其商榷,从叙事结构、母题意义、改编技巧等文学的角度挖掘“陈光蕊故事’’对于整部《西游记》的重要性。于是在欧美汉学界里,《西游记》第九回的去取由版本问题一变而成为文学批评的话题。

1975年,芝加哥大学《西游记》研究名家余国藩在《亚洲研究学刊》(The Journal c,yAsian Studiesl上发表《的叙事结构与第九回问题》(NarrativeStructure and the Problem DChapter NineThe‘'Hsi,Yu Chi’首先与杜氏商榷。余文对“陈光蕊故事”中两个情节的论述特别值得注意。其一是玄奘刚一出生就被弃置江上,蒙金山寺长老救养,皈依佛门的情节。他认为小说至六十七回有一诗句“幸遇金山脱本骸”是对该情节回应,暗示着玄奘以出家作为救赎,即“脱本骸”的象征。至九十八回师徒即将功德圆满之时,又出现了“脱本骸”情节:玄奘以无底船过凌云渡时,真正捐弃了本骸,得到了救赎。从江流出家到凌云渡修成正果,余氏指出《西游记》里有一个贯穿全篇的河流母题:“河流不但是毁灭的象征,也是再生的征兆。毋庸置疑,玄奘心里的河流经验乃包括生前的灾难、出世后的遗弃,以及最后的获救等等。”其二是:玄奘母亲抛绣球选婿的情节,小说叙至天竺国故事时,玄奘观览国风,追念此事,且更被绣球打中,被逼与公主成亲,余氏认为这正是“陈光蕊故事的回应与嘲讽”。基于以上论述,余氏认为杜氏所下的“‘陈光蕊故事’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推展没有贡献”的判断是不能成立的。

1979年,威斯康辛大学学者阿尔萨斯・严fAIsaceYen)在《中国文学》(Chinese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上发表《中国小说的技巧:里的改编――以第九回为中心》Technique DChineseFiction:Adaptationthe‘'Hsi-yu chi”with Focus DnChapterNine)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严分析了“陈光蕊故事”的模式:“事业有成的父亲/儿子――恶人试图谋杀父亲――_/义亲复生:恶人受惩:家庭团聚”。严认为这种模式在中国小说戏剧中十分流行,他例举元代张国宾《相国寺公孙合汗衫杂剧》也有极其相似的模式。严发现《西游记》中,这种模式其实出现了多次,以后章回里的乌鸡国故事与天竺国故事也呈现了相同的模式:“乌鸡国国王/王子:恶人试图谋杀国王:国王复生:恶人受惩:家庭团聚”以及“天竺国王/公主:邪恶妖精试图谋杀公主(妖精用风将公主运走):公主归来:妖精受惩:家庭团聚”。严认为这种模式的重复似乎暗示着《西游记》作者在写作技法上有意识地接受了流行传统中一种固定的形式”。而运用这种固定的形式来写不同的故事正可以体现《西游记》作者一种文学改编的技巧。

三、《西游记》前身考与“帕里

一洛德口头理论”

杜德桥著作《十六世纪中国小说前身考》以相当篇幅梳理了业已被发现的十六世纪小说《西游记》形成以前的“西游记’’文本、图像材料:《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刘克庄《释老六言十首(其四)》、泉州开元寺南宋西塔猴形神将图及“龙太子”图、永乐大典本“魏征梦斩泾河龙”平话残文、朝鲜崔士珍《朴通事谚解》以及一些“西游记”戏剧和宝卷等。这些材料已为学界知悉,无需详述。值得注意的是他对于材料的态度。杜氏在其书导论中引述到西方口头文学研究领域著名的“帕里一洛德口头理论” Parry-Lord Oral Theory),其为美国学者米尔曼.自里(Milman Parry)与其学生阿尔伯特・贝茨・洛德(Albert B,Lor(1)共同提出,反映在洛德1960年出版的著作《故事的歌手》fTheSingerofTales)之中。该理论通过对南斯拉夫史诗歌手的田野考察研究了口头文学传统:口头传统远离书写传统,歌手吸取同行优点、根据听众需要、或是即兴发挥,在表演中随时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史诗在他们口里的传承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如果歌手利用固定文本来识记歌词,被书写传统限定的形式和措辞所束缚,就意味着口头文学的消亡。根据这个理论,杜氏认为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亦包括口头传统和书写传统,只是后来随着印刷业的繁荣,固定划一的文本抹去了口头传承的特色,逐渐使其消失,例如固定的话本就抹去了口头文学传统中说话艺术的多变性。杜氏指出,在某些白话故事形成的源流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曾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发挥了作用,但当我们追溯这个源流的时候,“采用书写和印刷方式之人轻易地在我们心中占据不公平的优势:他们有力地垄断了我们使用的材料。”源流中那些口头传承者则大多湮灭不闻。杜氏认为《西游记》的形成过程就有这样的情况,研究者在考察其书前身源流的时候,资料的获取只能依靠手写或印刷的书面材料,但必须认识到口头文学对于《西游记》的重要,承认书面文献的局限。

这种态度使得杜德桥对学界有关孙悟空原型的种种推测深表怀疑。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日本、欧美学界对孙悟空原型作出种种推测:有《补江总白猿记》中的白猿、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龙济山野猿听经》的猴精、神话中水怪无支奇、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杜氏认为这些推测仅在书面文献之间作平行的对比,阐述一些所谓的相似性来作出推论,难令人信服。这些推测缺乏口头材料来描述从原型演变到现状的过程,书面文献较之口头文学的多样性远为简省,很可能会忽略、歪曲人物原型的演变过程中某些重要的元素。杜氏说:“口头媒介有其自身的规律。有了足够的第一手材料,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我们或许就能追踪不同口头故事之间主题的传承:在一个更广的范围,我们或许还能追踪某些神话从一个文明到另一个文明的传播。但是我们只能使用与口头材料截然不同的书面小说…“特定故事基本要素的形式就会显得简单概括得多,这在更后的书面版本中还可能常显出意义的扭曲失衡。所有这些就是说,仅有书面剧本和小说文本构成我们现在的《西游记》以及与之类似传说的材料体,我们可能不能指望开展一项有效的人物原型研究,如孙悟空原型研究。

杜德桥以上观点在欧美学界引起过质疑,1971年8月、1972年8月,夏志清、余国藩有该书书评发表,认为“帕里一洛德理论”产生的背景

与中国口头文学环境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该理论是基于对许多彻底与文本世界隔离的南斯拉夫歌手所作的调查而提出的,这些歌手很多不认字,但是中国口头文学艺人普遍识字断文,而且与书面文献紧密相连。两篇书评发表间隔的1972年2月,杜氏在《亚洲研究学刊》(TheJournalofAsianStudies)上发表过一封公开信,承认中国口头文学艺人的文化程度,他解释说:“我并非如书评宣称将‘与书写传统的脱离’归于‘口头艺人’,而是归于‘口头传播’。”他认为“帕里一洛德理论”可以为中国口头文学研究者带来如此一种“中肯的警示”,即强调口头、书写文学是两种彼此脱离的传承,而‘真正的职业口头艺人,不管识字与否,即使有著名的书面版本存在,也会保持有自己的艺术独立以及超越文本束缚的自由。”平心而论,在“帕里一洛德理论”提出刚刚十年之后,杜德桥就将它引入中国文学研究,揭示口头文学在考察故事源流时的重要性,指出传统学术在依靠实物、书面文献方面的局限性,此一作用是积极的。不过如何恰切使用该西方理论去处理中国文化的问题,尚需仔细琢磨,杜氏书中使用“帕里一洛德理论”有过于机械之处,如果没有后来的解释,确实会让人产生如夏、余二先生的感觉。四、孙悟空原型研究的反思与新解

上文述及杜德桥《前身考》质疑当时孙悟空原型的推测,他后来的文章《的猴子与最近十年的成果》(以下简称《成果》)又继续质疑了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后期学界对此问题作出的新推测,主要是日本学者矶部彰及其赞同者提出的孙悟空形象源于福建神猴信仰的说法。与《前身考》不同的是,在《成果》中,杜氏不再将质疑统归为口头材料的缺乏,而是作出了更为缜密的思考,他思考这些推测基于证据所运用的学术方法。他认为《西游记》原型研究里存在两种证据:本证(primary evidence)和旁证(circumstantial evidence)。“本证缓慢并少量地积累;旁证迅速并大量地积累。本证安上了一条不灵活、不舒坦、不自在的规则;旁证则创造出热情、朦胧而愉快的光辉。本证牢牢并永久地保持在讨论的中心;旁证随着个人观点和偏好的闪现而来去自由。最终,对于我们问题的解答只能依靠本证;而直到那时,我们还将十年又十年继续用我们头脑里新生出来的旁证去填充新的著作。”他指出唐僧原型研究依据的是本证:玄奘前去印度学习取经的史实,所有研究者都是围绕它展开论述,这就是所谓的“规则”,这样的研究虽然单调,但最终有明确的定论。孙悟空的原型研究则不同,因为缺乏一个公认的证据,学者各自提出自己的旁证:从《西游记》以外文献中找出一个或几个猴子形象,利用外证与孙悟空对比,发挥联想,论证原型,这样的研究方法虽然兴致勃勃,新见迭出,但难得定论。

杜德桥试图以新方法对孙悟空原型问题作出解释。在《前身考》里,他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在《西游记》里“为什么一个民间流行的宗教偶像(指玄奘)要有奇怪的动物随从,并且为什么猴子在中间特别杰出。”当时他自己对这一问题并不能深入解答,只是笼统地归为“喜剧元素”。《成果》里,他参考了有关台湾、香港、新加坡及其他东南亚地方传统社区里宗教风俗的实地考察材料,发现在这些社区里的葬礼仪式中,当灵柩被抬去墓地时,人们往往扮作各种动物为其开道,此俗自古就有。人们相信逝者的脆弱的灵魂在西去极乐世界的道路上是凶险多难的,途中需要动物神保护驱魔――这是以上仪式的主题。而《西游记》里易被伤害的玄奘西去求取正果的路上正是由动物随从相伴,与以上仪式主题完美对应,杜氏认为这一主题很可能就是小说的隐喻意义。那么为什么猴子在其别杰出?他的解释是《西游记》中有孙悟空偷盗仙桃的情节,仙桃在中国文化中是长生的象征,它也是逝者前往极乐世界的护身符,逝者如想通过一个动物神得到它,那么猴子无疑是最有用的。这就是杜德桥给出的孙悟空原型分析,当然这也非定论,杜氏亦承认自己也运用了旁证:宗教风俗现象的考察。但与以前研究者思路不同,他已不再寻找《西游记》以外文献中的猴子形象来与孙悟空作类比,而是挖掘故事内部所隐寓的意义,并论述猴子对于此意义的重要性,按他自己话就是“故事内部的鉴定”。

杜德桥有关孙悟空原型研究的反思与新解具有学术史眼光,我们不妨将之与余英时名文《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所论的大观园原型研究相比较。余氏认为红学考据派在“自传说”典范的影响下,利用小说以外文献材料考证大观园在现实中的地点问题,但是始终难以避免“南北混杂的严重矛盾现象”,这是该派学术上的危机。要超越这一危机,必须建立新典范,其方法是将“研究的重心放在《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创造意图和内在结构的有机关系上”,从文学的构思考虑大观园的产生。这种新典范的方法与杜氏的观点相通,杜氏同样认为从外证的考据永远无法获得孙悟空最终确凿的原型,应该另谋出路,试图通过分析文本内容结构探索小说隐寓意义,进而再证明猴子对这一意义的重要性。从欧美学界来看,他们的研究成果与杜德桥的此种主张有一定相契之处。例如余国藩致力于探讨《西游记》宗教哲学寓意,认为小说中蕴含着儒释道三教的“修心”观念,而孙悟空形象的设定和中国习语“心猿”一词有相当的关联。余氏的具体观点虽和杜德桥相差颇大,但他们二人从小说内部的寓意来探索人物原型的研究思路却是相同的。

参考文献:

[1] 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西游记故事情节范文5

本文从内容的萦带、主题的继承与超越、情节构思、人物塑造等方面对《西游补》与《西游记》的承袭关系作了新的探讨。

【关键词】 《西游补》

《西游记》

关系

关于《西游补》与《西游记》之关系,学术界最普遍的看法是:《西游补》名为续书,实际上却是一部别开生面、自成体系的小说,与原书没什么关系。如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作者的意图,并非为补《西游记》而作,实际上是借孙悟空等几个形象和虚幻的情节,对明末的朝廷权奸和追求富贵功名的文人等进行嘲讽。”①林佩芬《董若雨的〈西游补〉》认为《西游补》自《西游记》第六十一回补起,“中途演化出另一个体系、另一种局面的多采多姿、奇幻绝妙的故事来”,它“是创作,而非吴承恩《西游记》的续作”。②柴葵珍《优美的荒诞,清醒的空幻———〈西游补〉初探》:“小说虽然在形式上给《西游记》补上这么一段故事,但其实质内容和原著已无甚关系,它是一部独立完整的著作。”③

以上这些都是在强调《西游补》的独立性、开创性,而忽视其模仿性、续书性。笔者以为《西游补》既是一部自成体系的别开生面的小说,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续书,它时时处处在加强与《西游记》的关系。这样的续书在我国小说史上仅此一例,它的意义在于适当处理了续书与原著的关系,既不脱离原书又能自具面目。可以说,《西游补》是中国续书的最佳例子,值得续书者借鉴。

一、《西游补》对《西游记》内容的萦带

《西游补》在《西游记》第六十一回“孙行者三调芭蕉扇”后补了十六回。写孙悟空化斋,为鲭鱼精所迷,渐入梦境。为找到秦始皇,向他借驱山铎来驱除火焰诸山,也为寻找师父唐僧的下落,他跌进了“万镜楼台”,通过楼上的镜子,先进入“古人世界”,后又进入“未来世界”。他一会儿化为虞美人,与项羽周旋,想借此探明秦始皇的住处;一会儿又当了阎罗王,坐堂对秦桧进行审判、行刑,并拜岳飞为第三个师父。后经虚空主人呼唤,始脱离梦境,才知道一切均为鲭鱼精所幻设。作品想象奇特,与原书内容可谓大相径庭。

《西游补》在内容上虽然别开生面,但作为续书,它实际上非常有意识地在加强与《西游记》的关系。如第三回太上老君对下帝说:“你不要气,你不要急。此事决非别人干得,断然是孙行者弼马温狗奴才小儿!如今遣动天兵,又恐生出事来;不若仍求佛祖再压他在五行山下,还要替佛祖讲过,以后决不可放他出世”;第四回写孙悟空在镜子中看到一个人似曾认识,却一下想不起来,那人说:“我姓刘,名伯钦。当年五行山下,你出来的时节,我也效一臂之力”;第五回孙悟空被诬陷为凿天之人,却自我批评说:“虽是老君可恶,玉帝不明,老孙也有一件不是,原不该五百年前做出话柄”;第八回写六贼向孙悟空哀告:“大圣慈悲菩萨!我等当年在枯藤古树之下,不该挡你师父,恼了大圣尊性,弟兄六个,一时横死。”《西游补》仅十六回,但据统计,小说中类似这样在内容上萦带《西游记》的,有十三次之多。由此可见,《西游补》常常关照到《西游记》的一些情节,时时刻刻在唤醒读者对《西游记》的某种记忆。像第一回孙悟空“我前日打杀得个把妖精,师父就要念咒;杀得几个强盗,师父登时赶逐”的内心独白,就可唤醒读者对《西游记》中唐僧紧箍咒以及孙悟空多次被唐僧气回花果山的生动记忆。孙悟空“悟能这等好困,也上不得西天。你致意他一声,教他去配了真真、爱爱、怜怜”的片言戏谑,则让读者想起原书中八戒好色、爱睡懒觉的情节。而第十五回,行者变做六耳猕猴模样的一个军士与唐僧的一番对话,则可引发读者对《西游记》五十八回真假猴王打斗的生动记忆。《西游补》对原书的这种有意萦带与《金瓶梅》、《新石头记》等只是借原书一个名头的新说型续书可以说是全然不同。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西游补》对原书记忆的这种唤醒是非常巧妙的,它们都是在顺带无意之间,如盐溶水,不见痕迹。像第二回孙悟空辨大唐真假时的内心独白:“老孙几乎自家忘了!我当年在水帘洞里做妖精时节,有一兄弟,唤做碧衣使者”,作者只是对原书随笔萦带,似是似不是,宛然梦境。这种萦带在使作品贴近原书的同时,也很自然地融合到作品的情节中,因为孙悟空接着的独白是:“他曾送我《昆仑别纪》书。上有一段云:‘有中国者,本非中国而慕中国之名,故冒其名也。’这个所在,决是西方冒名之国!”特别是第十回,孙悟空与自己真神的对话,通过对原书内容的巧妙萦带,委婉地托出了老人就是孙悟空自己。小说写到:“老人道:‘若问我的勾当,也怕杀人哩!五百年前要夺天宫坐坐,玉帝封我弼马温做做。齐天大圣是我,五行山下苦一苦,苦一苦,苦得一个唐僧来从正果。西天路上有灾危,偶在青青世界躲。’行者大怒,道:‘你这六耳猕猴泼贼!来耍我么?看棒!’耳中取出金箍捧望前打下。”像这佯的萦带完全是作品情节不可分割的部分。可以说,《西游补》对《西游记》的萦带就如同高明的诗人在诗歌创作时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一般。

二、《西游补》对《西游记》主题的继承与超越

《西游补》和《西游记》一样,均是在神幻奇异的故事中蕴涵着某种哲理,而且这种哲理都是受到儒、佛心性观的影响。但《西游补》作为明清之际的特定产物,它所流露的那种民族意识,①它通过梦境所展示的作者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它所涉及到的人的压抑与焦虑问题,都是对原著《西游记》的全新超越。

佛教禅宗非常强调自我本心的作用,要求人们从自身无善无恶的本心出发,来认识自我,克服心魔,破妄证真,把持人人皆有的佛性。而宋明流行的心性说,特别是晚明心学,援佛入儒,其基本思想就是“求放心”、“致良知”,使受外物迷惑而放纵不羁的心,回归到良知的自觉境界。《西游记》选用“心猿”这一典型的比喻躁动心灵的宗教用语来作为孙悟空的别称,把孙悟空当作人心的幻相来刻画,反对种种脱离自心而存在的外部追求。如第七回说:“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从《西游记》的内容框架来看,它由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于五行山下和西天取经成正果三个部分组成,这实际上隐喻了放心、定心、修心的全过程。这种寓意在小说中多有提示,如大闹天宫部分,说孙悟空“心何足”、“意未宁”;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脚下,被称作“定心猿猴”;在西天取经路上,就被称为“心猿归正”、“道归根”等。另外,从《西游记》的一些情节来看,孙悟空出石匣就打死六贼,“六贼”实际上是喻指佛教耳、鼻、眼、舌、身、意六根,亦即人的妄心;孙悟空打死假猴王,假猴王也是自己的妄心。因此,明人多以心性论来评论《西游记》。如谢肇浙曰:“《西游记》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服,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②

与《西游记》一样,《西游补》也有众多心性论的因素。小说作者在《西游补答问》中自问自答说:“问:《西游》旧本,妖魔百万,不过欲剖唐僧而俎其肉;子补《西游》而鲭鱼独迷大圣,何也?曰:孟子曰:‘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既然孙悟空被情妖鲭鱼精所迷是“放心”,那么孙悟空最后打死鲭鱼精的象征意义,就如同《西游记》中孙悟空取得真经一般,标志着修心悟道的完成。而且这个情妖鲭鱼精,它与《西游记》中的假猴王一样,都是因一念之差而产生的妄相。《西游补》第十六回行者曰:“心短是佛,时短是魔”;沙僧曰:“妖魔扫尽,世界清空。”这与《西游记》第十三回唐僧所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一样,都是渗透了心性观的哲理。另外,与《西游记》一样,《西游补》中也有打死六贼的情节,且它们的象征意义完全相同。因此,在主题上,《西游补》实际上继承了《西游记》所蕴涵的佛教“明心见性”与儒家心学“求放心”的哲理。《西游补》作为明清之际的特定产物,它的主题思想既有继承原作的成分,更有对原作的超越。出于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担忧和预感,小说流露了浓厚的民族意识,这集中体现在对卖国贼秦桧的贬斥和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敬仰上。小说也在行者身上暗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这可从众多学者对《西游补》自述生平说的论断上看出。张文虎以天目山樵名义所作的《西游补》序曰:“是书虽借径《西游》,实自述平生阅历了悟之迹,不与原书同趣。”黄人在其《小说小话》中亦认为《西游补》是董说“身丁陆沉之祸,不得已遁为诡诞,借孙悟空以自写其生平之历史”。①苏兴先生认为,《西游补》中的孙行者即董行者,孙行者处于现在世界便迷茫惶惑,投身过去世界便愉快欢笑,到未来世界便豪迈果断,这“正是董说生活历程情绪的写照”。②童琼:《从“真假猴王”到“鲭鱼世界”———〈西游补〉寓意浅论》一文认为《西游补》是“用离奇怪诞的意识流形式来展现明亡之际的个人内心世界”,行者历幻出幻的过程,就是董说既不懈追求理想,又对现实失望,不得不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③这种种自述生平说的阐释尽管不一定准确,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作者是在通过行者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小说重点写的是行者的梦境,通过这个梦境所提供的一系列变形、不一致、不连续、不相关的荒谬情景,小说实际上也探讨了人内心世界的压抑与焦虑问题。它既包括行者的压抑与焦虑:取经事业困难重重而又遥遥无期、要保护手无寸铁又极易受骗的唐僧责任重大、唐僧的误解及紧箍咒的处罚导致的师徒关系的紧张、对唐僧娶妻还俗的担心、佛性的仁慈引起的杀生后的恐惧等等;也包括作者的焦虑,主要是末世士人的一种焦灼不安与大厦将倾的忧虑。夏济安先生说,中国小说从未像《西游补》这样探讨过梦的本质,行者的梦显示了对人心的正确了解,这对人类有深长的意义。④

三、《西游补》情节构思与《西游记》之关联

《西游补》是一种插续,作者在《西游补答问》中曰:“《西游》之补,盖在火焰芭蕉之后,洗心扫塔之先也。”作为对《西游记》的插续,小说在情节构思上与《西游记》有诸多类似之处,但由于作者精心而又高明的改造,《西游补》却给了读者奇幻多姿、别开生面的感觉。

1、《西游补》的外在情节与《西游记》

《西游记》中有八十一难,这些灾难的基本情节相同,那就是妖魔们为了吃唐僧肉,想尽办法掠走唐僧,但在孙悟空的救护下,它们的愿望最终落了空。《西游补》的外在情节与此完全一致,也设计了一个妖魔鲭鱼精,他也想骗走唐僧吃他的肉,而行者为保护唐僧,也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把妖魔打死。同样是行者除妖保护唐僧的故事,但两书给人的感觉却大相径庭,这是因为《西游补》作者对《西游记》中的灾难故事类型进行了高明的改造。在《西游补》中受难的不是唐僧,而成了行者。唐僧不仅手无寸铁,而且比较愚蠢,极容易对付;而孙悟空不仅本领高强,能四处搬运救兵,而且机智多谋,总能找出妖魔的藏身之地,是最难缠之人。鲭鱼精很高明,他认识到要得到唐僧这块诱人的肥肉,必须首先搬除孙悟空这个障碍。因此,他化大力气在孙悟空身上,孙悟空因成了受难的主角。而且孙悟空所受的这种灾难与《西游记》也全然不同。《西游记》中的妖魔牛首虎头,虽然样子比较野蛮,但他们都各有来历,居有定所,行为、饮食与打仗的样子都像凡人。而《西游补》中的鲭鱼精来去无踪,孙悟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在鲭鱼精的魔力下,行者毫无法力智慧可言,只有焦躁困惑的份。因此,尽管情节同是孙悟空除魔,但《西游补》由于妖魔设置的独特性,进而导致受难者由唐僧到行者的改变,从而给了读者别开生面的感觉。

2、《西游补》的总体构思与《西游记》

《西游补》的总体构思受到了《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故事的影响。①对于孙悟空来说,外在的妖魔可以通过神通打斗来消灭,但自身意志的障碍,即心魔却是最不易战胜的,因此《西游记》构想了真假猴王的情节来作为孙悟空所历经的一难。而《西游补》作者也认为人内在的七情六欲是最难战胜的,“四万八千年俱是情根团结”,要悟通大道,必先破情根,而要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内,所以作者要给《西游记》中没有历经情难的孙悟空补上“情”这一课。与《西游记》中的心魔假猴王一样,《西游补》中的情妖鲭鱼精也是行者一念之差,意识萌动而产生的妖魔。情天每从色界入,而色莫艳于红,故《西游补》开头先用“红牡丹”来引动行者情根,然后出现了以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百家衣相引诱的春男女,这更使行者焦躁不堪。忿激之下,行者打杀春男女,却又仁慈心动,“当时棒纳耳中,不觉涕流眼外”。此后又因害怕师父惩罚而转生欺骗师父的念头,于是七情缠绕,如蚕作茧,不能脱也,正如三一道人所评:“一念入道即为大圣,一念入魔即为妖精,西方本无佛,一大圣而已。西方本无妖精,一猴而已。”行者与妖精实是一人。他们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世,只是悟空属正,鲭鱼属邪。在《西游记》中,行者是经如来点化,才最终识破六耳猕猴真相,返妄成真的;而《西游补》中,行者最后是得到虚空尊者的点化,才跳出鲭鱼精设置的幻境,回归取经正途的。可见,《西游补》中行者历幻的构思在总体上与《西游记》中真假猴王的构思是一致的。

3、《西游补》的细节设置与《西游记》

《西游补》在细节的设置上也与原书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些细节的设置也颇能说明《西游补》紧贴原书又自成面目的续书特性。

《西游补》中铎之能驱山与《西游记》中扇之能灭火。《西游记》中,孙悟空费尽心思,三借芭蕉扇,目的是要扇灭火焰山之大火,顺利往西天取经。受这一情节构思的影响,《西游补》幻想出了能驱除山岭妖魔的驱山铎。曾永义说:“作者很巧妙地将扇之能灭火与铎之能驱山相为映衬,作了无形的过脉,因而加强了《西游补》与《西游记》的关系。”②与三借芭蕉扇一样,《西游补》中孙悟空为寻找驱山铎,也是经历了三次周折。第一次是在新唐,他打算问扫地宫人关于驱山铎之事,却忽见宫中大吹大擂,只得作罢;第二次是他想办法进入了古人世界,却只见了项羽,没有打听到驱山铎;第三次是在绿竹洞,他又向古老询问,却说已借给汉高祖了。芭蕉扇次次借到,但驱山铎却每次落空。这种细节的设置,使《西游补》既有原书的影子,又特色独具。《西游补》中新唐的设置与《西游记》中的小雷音寺。《西游补》第二回是这样描写新唐的出现的:“却说行者跳在空中,东张西望,寻个化饭去处,两个时辰,更不见一人家,心中焦躁。正要按落云头,回转旧路,忽见十里之外有一座大城池,他就急急赶上看时,城头上一面绿锦旗,写几个飞金篆字:大唐新天子太宗三十八代孙中兴皇帝。”新唐的这一设置实与《西游记》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寺》一节相似。该节写行者等人“行过岭头,下西平处,忽见祥光蔼蔼,彩雾纷纷,有一所楼台殿阁,隐隐的钟磐悠扬”,“至山门前,见‘雷音寺’三大字。”雷音寺为妖魔所设,师徒四人在此遭遇大难;而新唐亦为妖魔鲭鱼鲭所设,是行者遭受苦难的开始。这种隐约的相似也加强了《西游补》与《西游记》的关系。

《西游补》中的项王、虞美人、苹香与《西游记》中的牛魔王、罗刹、玉面。《西游记》第六十回写玉面被孙悟空吆喝后,逃回洞中,倒在牛魔王怀里诉苦的情形与《西游补》中假虞美人向项羽诉说行者调戏她的情形如出一辙。除了哭闹撒娇外,两人均向男子使了英雄不能庇护美人的类似的激将法。如玉面,骂牛魔王道:“我因父母无依,招你护身养命。江湖中说你是条好汉,你原来是惧内的庸夫。”假虞美人也指着项羽骂道:“顽贼!你为赫赫将军,不能庇一女子,有何颜面坐此高台!”而项羽与牛魔王的反映也是出奇的相像,都是一口一个美人,温存劝慰,赔礼不迭。《西游记》写罗刹公主与假牛魔王的亲热,与《西游补》中项羽与假虞美人的亲热也极其相似。《西游记》写罗刹酒至半酣,“色情微动,就和大圣挨挨擦擦,搭搭拈拈,携着手,俏语温存,并着肩,低声俯就”,而孙悟空亦“假意虚情,相陪相笑,没奈何与他相倚相偎。”《西游补》写项羽与假虞美人“两个又携了手,进入洞房,吃盏岕茶,并肩坐在榻上”,写项羽最后抱住假虞美人。而假虞美人“若是与他同入帐中,倘或动手动脚,那时依他好,不依他好”的暗想也反照了《西游记》中罗刹公主与假魔王的亲热情形。另外,《西游补》还构思了一个与虞美人争风吃醋的女子楚骚(苹香),这与《西游记》塑造的迷倒牛魔王的玉面相类似。三一道人在评点时就说:“项王是牛魔王影子,虞美人是罗刹影子,楚骚(苹香)是玉面影子。”这种相似并不是来自生硬的模仿,而是一种受原书影响的极其高明的创作,“有反照人江,槽摇背指之妙”。0

四、《西游补》人物塑造与《西游记》之关系

《西游补》中的主人公行者与《西游记》一样具有悲剧色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虽然有奇异的本领,却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主要欲念.他的主要欲念是宣扬追求一种“名”:要使一切妖邪闻大圣之名而惊心动魄,要使普天神将看见他一个个弯腰躬背,但他的这个火热愿望在天上、人间均不能达到。在天上,弼马温之辱、齐夭大圣之有名无实.让他羞恼万分,轰轰烈烈大闹天宫的结果是被如来压在五行山脚下五百年。在人间,也很少有妖魔买他的帐,他们很难把面前这么一个“身躯鄙狠,面容蔽瘦,不满三尺”的孙悟空与传闻中的齐天大圣挂起钩来。一阵激战后,也往往能用自己手中的宝贝胜过面前这一齐天大圣。在取经途中,孙悟空要取得正果,必须依附耳慈心软、人妖不分的唐僧。而心高气傲、武艺高强的孙悟空要和唐僧维持这种依附关系,也就逃不了金箍加顶的命运。更何况取经运动本来就是由如来和观音在全权操纵:取经之事由他们定,取经人物由他们物色,取经途中他们要添难则添难,孙悟空无能为力。在一本100回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哭竟达25次之多,比书中任何人物都厉害。“腮边泪坠”、“珠泪如雨”、“脱脱哭将起来”、“扑梭梭两眼滴泪”、“泪出痛肠,放声大哭”等,都是《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的哭词。哭的核心内容就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西方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每当意识超越了能力,特别是对主要欲念的意识超越了满足他的能力的时候,悲剧便会发生。因此,若把孙悟空看作一个有正常欲望的人,他完全是一个悲剧形象,一个求名意识超过了求名能力的悲剧形象。②

《西游补》不仅延续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悲剧色彩,而且为了突出这种悲剧色彩,对神、兽、人的成分作了相应调整:强化孙悟空人的成分,而弱化其神的本领,隐去其兽的丑陋外形与滑稽动作。Q西游补》非常强化孙悟空人的一面,写出了他七情缠身的痛苦。他害怕因杀人而罪孽深重,害怕师父念紧箍咒,害怕失去体面.他担心西天走过了头,担心师父娶妻还俗,担心大唐改旗易帜。他时时焦虑,处处生疑,满脑子的肯定与否定。靖鱼梦中的孙悟空可以说完全是一个急躁不安、心神不定的有着七情六欲的人的形象。

要突出孙悟空人的一面,还必须弱化他神的本领。在拥有神的本领方面,《西游补》中的行者与《西游记》中的简直判若两人。在《西游补》中,行者辨不出新唐是真是假,分不清小月王是人是妖,对在小月王身边的师父的邪正也疑惑不明。上天宫求见玉帝,却夭门紧闭,反受天门里面的人嘲弄。听踏空儿群骂,却只有“金睛暖昧,铜骨酥麻”生气的份,而毫无任何对付的办法。急着找女蜗补天,却又吃了闭门羹,人家往他处闲话去了。拘山神,拘土地,却一个也拘不来,急得只好干跳。拿金箍棒打小月王与盲女郎,却棒棒打空,只好破口大骂,但对方却并不闻见。找驱山铎,几经周折,最后仍落了空。如此等等,《西游补》中的行者碰到问题常常是不能辨识,一筹莫展。《西游补》这种对行者神的本领的弱化,无疑是突出了其作为人的焦虑与困惑的一面。

西游记故事情节范文6

关键词:西游记 洞穴 隐喻

“洞穴”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极为普遍,百回本《西游记》①里就描绘了众多仙窟魔洞。通过大量的隐喻性描写,《西游记》在读者面前罗织了一个诡秘怪诞而又寓意深远的意义世界,而对这个精心构建的隐喻体系进行抽丝剥茧的剖析,不难发现在其笼罩下浓郁深厚的“游神物外”的哲理意蕴。

一、“洞穴”:人界与他界的穿梭点

中国神话传说里自古盛行着对于“仙境”、“他界”的想象,有神仙,就为其打造了一座仙境、仙乡。《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中言:“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圣上真主宰其事……为天地之关枢,为阴阳之机轴。”②道教认为洞天福地于开天辟地、二气肇分时就由道结气而成,不仅天上有宫阙,地下人间、四海之内有洞府,而且各洞天福地皆有一位得道真人主治,所以仙人居于“烟涛微茫信难求”的昆仑、蓬莱等十洲三岛上,修仙之人即居于人间最钟灵毓秀的洞天福地。如《山海经》中就有记载着西王母故事,居住的是昆仑山,是平凡人无法进入的,带着崇高而理想化的神秘色彩,神仙与平凡人是不互相往来的,是超然在上的。这种神仙类的故事题材,到了汉代仍旧继续保存着,但所有发展。如《列仙传・刊子》中有一则故事,写刊子所见仙境“上有台殿宫府,青松树森然,仙吏侍卫甚严”,显然地,仙境的空间场景已经世俗化了,而且仙界已经可达了, 这样使得仙境的故事更为贴近凡人,仙界的描写也大都是人间世俗理想的折射、物质生活的想象。

更进一步的,人间与他界不再是无法往来的绝对分立,反而可以透过“降世”、“升仙”等过程进行交涉,前者如《汉武帝故事》,后者如《列仙传》中的《萧史传》、《江妃二女传》和《洞冥记》中的《黄安》。人间与他界透过降世、升仙相往来,体现的是平凡人渴望成仙的理想,这种愿景使得志怪故事更进一步出现了平凡人可以以平凡人的身份“误入”仙境的情节,例如《刊子传》中写的刊子是随着犬而进入仙境的,《洞冥记》写东方朔是“掘井陷落地下”进入仙境的。这种书写模式从魏晋直至南北朝、唐、宋笔记、传奇故事仍旧保留下来。例如《神仙拾遗》所载的《嵩山叟》是堕嵩山穴中;同书《文广通》是追野猪误入;《博异志.阴隐客》是凿水井发现石洞;《逸史・崔生》是山中骑驴迷路;《仙传拾遗・李球》是游五台山误入风洞;《传奇・崔炜》是迷道失足井而入等等,故事的模式皆有异曲同工之妙。需要注意的是,先秦早期的仙境故事,大体上在故事描绘仍旧是高山峻岭,或是茫茫大海里,甚至是难以到达的九天之上,以这几则故事来观察,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不同的书写风貌,凡人如何误入?洞穴成了一个关键点,例如:《拾遗记・洞庭山》:“有灵洞”。《幽明录・刘晨阮肇》:“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幽明录・黄原》:“行数里,至一穴。”《异苑》:“武溪蛮人射鹿,逐入石穴。”《述异记》:“武陵源在吴中……源上有石洞。”《搜神后记・桃花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搜神后记・剡县赤城》:“羊径有山穴如门,豁然而过。” 误入仙境的情节故事多半带着“洞”的联结而出现,显然“洞”成了两界间的穿梭点。

二、水帘洞:不足欲念的心“动”

同样的书写模式,很明显地在《西游记》第一回开篇就已展示,水帘洞就是群猴为了探险瀑布源头而偶然被发现的,它就是一个穿梭点,说明了这里在美猴王进入前,就是一直与世隔绝、不为人知的“桃花源”,宛若武陵人“忽逢桃花林”的书写模式: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对于水帘洞的空间描绘,作者是这样展示的: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靠案见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虽然它没有像桃花源那样充满着田园式的人情空间,然而自从猴儿们进入后,这里的生活:

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生活是自在、安宁的,没有被压抑的自由充满着这个空间,就像桃花源里头的人们“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同样的,水帘洞的空间也提供了猴儿们生命的寄托之所,就像“先世避秦时乱”才“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桃花源,水帘洞的生活正如书中所说的:“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也提供了猴们一个“省得受老天之气”的好所在。当然这样并不表示,《西游记》作者就是为了在文本“重复”打造另一个“桃花源”,很显然的,两者的基本理想仍旧是不同的,桃花源里的世界没有国家、国王、军队,这里的人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纯朴的,是理想的乡居生活,不与外界往来。相较于明代的现实状况,《西游记》的作者似乎更企盼一个明君统治的“王道”社会,希冀的是在当下重建一个有秩序的国度,因此“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它是有国王(美猴王)、军队(猴军)的,甚至还从傲来国取来了大量武器,操练这群猴儿们,俨然地,强调的是需要一个有能力的明君,而非需要荒淫、无能的昏君,这个理念在整本《西游记》中一以贯之,所以往后各章回提到的总总国度,数度讽刺那些昏庸的国王,并改善这些国度走向光明,永远是取经小队所陆续会面临的一大课题。

另外,《西游记》的作者也并非完全照搬传统书写仙境故事的既定模式,就是让渔人、樵夫“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在往后的故事里,悟空一旦被逐出,第一个念头就是回花果山水帘洞寻找那群猴儿们,显然不是“迷不复得路”而消逝,反若是经历向西天取经让它“消逝”。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若从武陵人事后遣人同往是动了凡心欲念,导致仙境的不复得,那么,在《西游记》中也有类似的隐喻,正如浦安迪先生所说的:“正是孙悟空早初的‘不知足’导致花果山这块宝地无可避免的毁灭。”③所以水帘洞在悟空去“三星洞”找寻菩提祖师求术的期间,却导致来自“水脏洞”(肮脏之心)的混世魔王作乱于内,反让这一处仙境“鹤唳声冲霄汉外,猿啼悲切甚伤情”,正象征着心之不知足、不定,就是灾乱的开始,所以后来悟空大闹天宫、寻求长生不老,导致天庭派遣大军压近,对于如此浑然天成的花果山、水帘洞空间,不正是一场“悲剧”莅临吗?水帘洞,取经之前,孙悟空居住其中;取经途中,孙悟空曾多次回到这里。一次次地回归,一次次地转变,一步步坚定取经意念,至六耳猕猴的复归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次转变,终至完成取经壮举,成为斗战胜佛。

三、“仙洞”:情火的心“动”

除了这类仙境洞穴故事外,“人神遇合”也是中国古代诗文作品中已出现的书写题材,例如屈原的作品,甚至到了三国时代曹植的《洛神赋》都有涉及。不过在小说作品,到了汉魏时期才开始出现不少人神恋爱的故事,如《列仙传》中的《犊子传》、《园客传》。故事里的男女,显然是很明显地带着“凡夫”与“神女”的差异,恋爱的仙女,总是容貌美丽、衣裳鲜丽、生活奢华,而来自凡间的男方,大体上不是猎人,就是渔夫,或是上山采食人。这一模式延续到唐宋传奇小说仍然保留着,不过显然地,唐代时期由于科举考试的实行,让这些故事更添加了些“时代性”,唐代小说中的士人常因与仙女的遇合而仕途通达,或如《太平广记・太阴夫人》中的卢杞,甚至可以为了富贵通达而放弃与仙女的婚姻。而这种形态跟《西游记》最直接的联系莫过于“董永与七仙女”故事,《西游记》里就有悟空偷去仙女们的衣服、八戒变鱼钻入“澡堂”的仿拟,这是一种故事模式的“抄袭”吗?抑或者说是一种调侃“朴男仙女配”的理想?

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游记》里的故事甚至将这群“闺心坚似石,兰性喜如春。娇脸红霞衬,朱唇绛脂匀。蛾眉横月小,蝉鬓叠云新。若到花间立,游蜂错认真”的七仙女们,却经过作者的想象,却化作成“盘丝洞”的那七只蜘蛛精,是害人不浅的妖精,显然的蜘蛛的隐喻已不是《尔雅注》所谓的“喜子”,民间过去把喜蛛、喜子比喻为吉光、幸运的象征,就像《初学记》卷四引《荆楚岁时记》说:“七夕,妇人……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陆玑《诗疏》载:“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着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所以,喜蛛落下就隐喻着“喜从天降”,所以《清平山堂话本》里的《快嘴李翠莲》一则就如此说:“从今好梦叶维熊,竹见蜘蛛来入掌。”这样的幸运来临已非《西游记》的原始本意,而是将它跟“”、“生殖”(脱皮再生)、“可人”的种种隐喻联结起来,放在整部小说的脉络中,对于唐僧取经这一大方向目的而言,已是一种威胁、一种考验、一种难关,是必须排除的。这样的隐喻,在其他章回仍不断复现,例如“琵琶洞”、“芭蕉洞”、“摩云洞”,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与象征性(蝎子、狐狸)。而紧接着蜘蛛精上场展演的则是别名“半截观音”的地涌夫人(金鼻白鼠),而她居住的“无底洞”更带着欲望无穷延伸的隐喻,这些女性妖精的书写,究竟是一种性别上的歧视(被打死或被制伏)?抑或它隐约透漏着不一样的时代美学观、贞洁观?如果将这些女妖精比照着那些正常在路上帮忙取经小队的妇人们,或者是公主、皇后们,以及女儿国的出现、唐僧怀孕的奇特情节,甚至将观音、菩萨们那慈母的形象予以联结,那么“本质”与“表相”的思考课题可能更是《西游记》关注的焦点。

四、兽窟:私授茫思的心“动”

另一种情形是专写野兽的洞窟,可以说是“变调的洞窟仙境”,在《西游记》小说中的比例显然是最多的,他们的书写模式大体上也不脱以下次序:将唐僧掳走(暴力的、欺骗的、偷袭的) 关入洞窟待食 悟空找出洞窟(火眼金睛、询问当地土地公或其他神者) 打斗(魔王反复躲回洞窟) 神佛的直接干预、援助 降伏,取回被盗取的藏宝,妖怪现出本相,魔障解除。

而作者对于他们藏身的洞窟描绘,显然是延续魏晋以来世俗化的书写传统,将那神怪色彩的淡去,却逐渐充满隐士、道士、名士、贵族生活的综合再现,例如《洞冥记》中写东方朔所至洞府有仙草、云枕、白褥、水藻之屏。显然都还带有些许神幻的色彩,但到了《拾遗记》中的洞庭山灵洞,是“天清霞辉,花芳柳暗,丹楼琼宇,宫观异常”, 仙女饮的是“琼浆金液”、“丹澧”, 住的是“璇室”,且“奏以箫管丝桐”。《刘晨阮肇》故事中的仙境是“其家筒瓦屋,南壁及东壁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再往后,那些仙境越来越接近世俗情调,正如浦安迪所说的:

那些人迹罕至的魔窟的各种图像细节,连同它们特有的石器家具,完全像是仙道隐居之所。在大多数场合,我们到最后才获知这些“妖魔们”原本都是仙界子民,只是因思凡才被暂时谪放到世俗人间的。③

但仔细观察各故事的来龙去脉,显然,有些故事在思凡的前提之上,还有着同样“背景”的联系,从十七回(“黑风洞”)、二十八回(“波月洞”)、三十二回(“莲花洞”),到了全书的中间第五十回(“金洞”),这几个洞窟魔王,在思凡的背后,更带着“畏罪潜逃”的秘密在,大多也是神仙们的坐骑、童子,却下凡作乱,拿着偷来的宝贝耀武扬威,这正契合着“菩萨妖精,总是一念”的警示,而他们藏匿的洞窟,却被拿来当做“藏宝”的空间,成了贪念的囤积场所(包括藏匿唐僧),然而正如陈士斌在《西游真诠》第三十五回的批语所说:“未能洞见全体,而终难脱彼之圈套也。”因此,这群妖魔最后的下场也正是伏在宝贝上,最终由宝贝主人领回或向如来谢罪去,或许这正是警示人们纵使罪恶已犯,然一念之间,仍旧可以挽回,就像黑熊怪竟然还回去当了落伽山守山大王,而金、银角大王还能回去重新复任太上老君的看炉童子们,究竟作者为何如此安排,这都是值得再思考的。

而在“狮驼洞”的故事里,更是启示人们“思”(思想)的重要,如果“思”一旦坠入了情思(青狮)、胡乱白想(白象)、矜持己意(金翅雕),那么就将像故事里的三魔一样,害人匪浅,成就一己之“私”却让众生成了“尸”。就正如第七十五回老魔所呼声的“这瓶里空者,控也!”唯有将自我的情绪不进入茫思的状态,稳静情绪,则阴阳二气瓶就装不了人。同样的,“狮”的形象在往后情节又再次复现,而且更直接予以联结“师”这一思想传导的主体,正如回目所云“师狮授受同归一”,“师”的启示显然成了这几回的重要难关,究竟如何为人“师”而非只是为了糊口(“虎口洞”)?“师”与“思”、“私”之间的联系更是值得去重探,正如广目天王对悟空所说的:“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这里提示了读者,教育的意义并非要我们养出“一窝狮子”来,表相与本质,又成了一大课题,而这些兽窟,正隐喻了私相授受的“私思(师)空间”,就如“九曲盘桓洞”的隐喻,它只会导致人之头绪纷杂而成曲心(心中充满弯弯曲曲的念头)。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众多洞窟的描绘来观察,那贪得无厌的心“动”,正将洞窟带入了“贼窟”,它不是正当所得的,它是用欺骗的、用偷抢的,为的是自我的贪念的满足,它将洞窟当做个体贪念的“藏宝箱”。不足欲念的心“动”,为满足不断膨胀的欲望,最终导致花果山这块宝地无可避免的毁灭;情火的心“动”,让洞窟更像是“妓院”,为达到自我生子的欲念有所满足,让洞窟成了个体的消费场所,它失去了它的“真”;而那私授茫思的心“动”,靠的不是实质的智慧,而是为了满足自我权力的私相授受,为的是将洞窟打造成一番之主,它传授的不是人性的道德本体,而是失去根本的技艺玩弄,如此导致洞窟成为一种盲目茫思、为了糊口饭吃的“腐学院”。这种种的洞窟一个个隐喻了个体心“动”所带来的囿见之可怕,对于整个取经目的而言,是成就大我的一个“破洞”,将会让整体既定秩序出现腐蚀,因此,来自“水帘洞”的悟空与取经团队们,正是为了将这些“心”之“动”予以一一克服,达成一个人人可以安居乐业、各享成家之福的理想国度。

注释

① 本文依据的是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

② 道藏(第11 册)[Z].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55.

③ (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沈亨寿,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32,212.

参考文献

[1] 吴承恩.百家会评本西游记[M].吴圣燮,辑评.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2] (汉)刘向.列仙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 (宋)太平广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6.

[4]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 (晋)陶潜.搜神后记[M].李剑国,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6]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M].范宁,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