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6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1

一、插图和课文内容体现的文化偏向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课本,限于篇幅,只随机抽取了第5册和第11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和课文内容考虑到中外内容的安排,却未考虑到城乡差异,对农村生活、农村文化、农村孩子关注不够。“课文和插图中所反映的城市生活对农村孩子已经形成一种无形的吸引和诱惑”。比如:插图中湖面泛舟、父子旅游、西湖和拉萨和香港的美景、航天飞机、书房等,无不是农村孩子生活中稀缺的,对他们充满诱惑,都在暗示城市生活的美好,农村孩子反观自己就会自惭形秽,甚至抱怨自己的出身;而见多识广的城市学生则会很有认同感和优越感。

对农村的忽视在苏教版2012年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依然存在,尤其体现在与农村主题相关的课文少。笔者随手翻了第3册农村篇目2篇:《乡下孩子》、《水乡歌》;第7册农村篇目3篇:《秋天》、《田园诗情》(注:荷兰的田园美景)、《桂花雨》;第9册农村篇目5篇:《师恩难忘》、《装满昆虫的衣袋》(外国:法布尔的故事)、《金蝉脱壳》、《少年王冕》(注:该文由原来在第10册调到了第9册,恐怕没人能说清这其中的“科学”依据)、《清平乐村居》(古诗)。笔者还浏览了人教版第5册,农村篇目只有《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乱砍乱伐,破坏环境)、《风筝》(农村少年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第11册只有《少年闰土》。可见人教版教材在选文时也存在忽视农村的倾向。

二、作业系统体现的文化偏向

笔者曾经在市区、乡镇和农村三类不同区域各找一所学校,通过对五年级下册(第10册)任课教师和五年级学生的随机调查,了解过苏教版作业的利用情况,结果显示:朗读背诵、描红临写、抄写一类的客观题一般是学生自己完成;字词音义、句析题一般是教师化解在课文教学中讲过,作业时直接报答案或让学生抄练习册上的答案;主观题和拓展题类则教师视而不见或教师一带而过或教师直接报答案,拓展题很少要求学生去查资料自主完成。乡镇和农村学校师生甚至基本是不看拓展题的。所以教师对作业系统的利用是低效的。

三、纠正苏教版文化偏向的策略

“事实上,现行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对工业、城市与现代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这种内容面对乡村小学及其学生时愈发显得突出。城市在这里成了工业、现代化与幸福生活的象征。这种内容也许是课本与课程的编订者下意识设定的,但它们在乡村学校中则会被接受为一种明确的意识。”因此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文化纠偏。就城市孩子而言,反映农村的课文或作业不会成为学习的障碍,他们即使缺少真实的农村生活经验,也可以利用占有的资源优势完成学习的任务,所以城乡差异视角下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化纠偏,主要就是纠正教材的“城市中心”的倾向,更关注农村的乡土资源,更关注农村孩子的学习。除了加大农村的教育资源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法缩小城乡差异外,纠正教材的文化偏向有如下策略:

1.多选入反映农村的优秀作品

目前苏教版入选的农村篇目首先总体数量少,其次一些篇目看似农村主题,其实远离当下的农村生活和农村孩子,比如《小稻秧历险记》,是童话的口吻讲小稻秧受杂草危害,喷雾器喷药救了小稻秧。笔者以为当前的教材中已经有很多童话作品了,没必要把农村孩子熟悉的农村生活以童话的方式“陌生化”。所以应该入选一些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的作品:作家的作品、农村出生的奋斗成功的人士小时候的故事、农村孩子的作品等。

2.农村篇目的拓展类作业设计应以农村生活为背景

作业系统也能体现教材的价值取向,所以教材的作业设计也要关注农村学生学习的能力和需求。最起码农村篇目的作业设计要以农村生活为背景,挖掘和利用农村资源,引导学生热爱农村生活。

如前所述,苏教版作业系统中的主观类和拓展类题目的设计,应该结合写作、口语交际等题型,引导农村学生写出或说出他们对农村生活的感受,引导城市学生激发自己和农村有关的经验或了解农村的生活。比如:《清平乐・村居》课后作业可以设计问题:相比较城市的生活,你觉得农村生活有什么优点?写一写或同学之间相互说说;《水》可以设计:说说你所感觉到的农村生活的“苦”与“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2

一、巧妙运用资料,积累阅读策略

1.以己之需,遴选信息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资源浩如烟海,而且收集起来也较为方便。但如此之多的信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阅读教学所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学会从众多的资源中提取需要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时,为了让学生对林则徐有充分的认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众多的资源中,你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教师将学生的资料列分为生平介绍、历史背景、后人评价等几个方面,最后教师出示自己根据这三个方面整合的资源,引导学生体会教师为什么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甄别、遴选资料内容,从而让学生历练阅读方法,形成提取信息的意识。

2.对应文本,概括提炼

高效的资料拓展不仅契合文本的整体内容,而且所有文字的指向明确,信息价值点较为集中。阅读这样的材料,对于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具有较好的历练价值。

例如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时,教师出示了两段资料,在学生充分阅读这两段文字之后,激发学生思考:这两段文字分别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霍金?学生将其概括为:霍金是一个科学巨人,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就;霍金是一个生活强者,身患重病却自信乐观。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运用了“不但……而且……”的关联词将两个方面串联起来,正好形成了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

这样的资料拓展,不仅将学生的视角聚焦在资料上,更延伸到了教材的文本中,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善于借助资料,强化文本体验

1.把握源头,体悟内涵

教材文本中有大量运用准确的成语,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对成语的运用,常常引领学生体悟成语大意,但也仅仅局限于对成语表面字义的理解或者结合上下文进行感知。这样的教学其实还远远不够。教师应该运用资料的拓展,让学生感知成语的来龙去脉,才能真正把握成语的本质,为灵活运用成语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时,教师并没有止步于“看得多了,也就不觉得奇怪”这样肤浅的理解,而是为学生补充了这个成语的历史典故,并出示了刘禹锡著名的诗句:“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这两个资料中,典故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源头要义,而诗句则为学生理解意蕴、灵活运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这样的资料拓展,将教学的重心直接指向文本的核心词语,为学生全面感知内容提供了全方位的感知路径,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2.感知背景,体验情感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拓展的资料是文本内容的补充,是主题价值的印证。因此在学生深入体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依循文本内容相机补充适量资源,为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解读文本奠定基础,产生强烈的认知共鸣。

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之后,学生被萧红童年生活的自由所感染。而教师在教学行将结束之际补充了萧红童年生活的资料。学生知道作者童年生活悲惨,只能与爷爷在园子中相依为命,顿时这种自由就染上了一层酸楚的色彩。当学生依循着资料再度走进文本之时,他们对于文本的解读就拥有了全然不同的感受。在这个案例中,资料的拓展让学生从另外一个全新的视角,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深层次的心灵对话。

三、灵活依托资料,提升语用能力

1.比照辨析,感知写法

如《诺贝尔》(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在写作层面最大的特点就是选用“最典型的事例展现人物品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悟这一写法所形成的教学效益,教师为学生补充了诺贝尔在研制炸药过程中所经历的大小磨难,共有二十多起。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的失败事故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几种?为什么就选择了这几种呢?……从而让学生体悟到作者就是在对比辨析中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这样才有助于表现人物为了研制炸药而不顾个人安危的品质。

此案例中的资料拓展,没有聚焦于文本内容的解读,而是为学生体悟文本的写作提供了比照的对象,为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架设了桥梁。

2.触类旁通,扎实训练

教材文本中拥有很多经典的语言句式,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价值点,借助相关的元素进行相同的资料拓展,就能够有效地实现能力迁移,起到较好的语言训练效果。例如在教学《莫高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时,教师就紧扣最后一小节作者对莫高窟高度概括的语句,为学生补充拓展了万里长城、赵州桥、苏州园林、北京故宫等资料,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高度凝练的句式对这些文物古迹进行创造性模仿训练,学生有模仿的样式,有内容的参考,言语训练也就显得扎实而灵动,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效的锤炼。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3

一、挖掘更多的感悟途径,让儿童走向自由

自由是人的教育、开发儿童多种可能性的最基本的条件!知识的学习不能以牺牲儿童的精神自由为代价。然而,很多老师在解读教材时就已经“规定”了感悟的途径、方法、内涵等,学习的自由从何而来?

《爱如茉莉》(国标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和表达茉莉般的爱。而这爱都隐藏在词句里,因此选择怎样的词语,便选择了怎样的感悟点。当然感悟点可以是“直奔”“叮嘱”“紧握”“每天”“布满血丝”“憔悴”“蹑手蹑脚”“拉到门边”“探”等。

如果学生提到含有“直奔”的那句话,可这样引导:首先明确“奔”是多音字,问学生读音不同时意思有何不同,接着让学生谈谈从这一词体会到了什么。

如果学生提到含有“叮嘱”的那句话,可这样引导: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叮嘱”即再三交代,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再三交代要“我”带茉莉花去?

……

之所以在解读教材时,不厌其烦地找出这么多的词语――感悟点,并为每一处感悟点设计具体的学习内容,是因为不能由教师控制着“阅读”,而应让学生自然生长。实际上,站在学生立场上,不管学生提出哪个感悟点,也不管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去感悟,如果老师去倾听并肯定他们的独特感悟,那么他们就与老师以及他人建立了精神上的交往,从而为他们获得深刻感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拓展开阔的解读视野,让儿童走向丰富

“丰富性”是小威廉姆・多尔提出的后现代课程标准之一,它指向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在解读教材时,只要打开视野,理解的多种可能性就会接踵而来。

如《少年王勃》(国标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中有这么一句:当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此处“拍案叫绝”中的“绝”字,如果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引领体验的话,就会产生丰富的意蕴:第一,从动态美的角度来看,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动的,动静结合,很是巧妙。第二,从色彩美的角度来看,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孤鹜则近乎一个暗影,这使得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则更加灿烂。第三,从模仿的角度来说,此句模仿了“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庾信《马射赋》),化用巧,有新意。

以上案例中,要想读出文本的“丰富”内涵,需要紧扣文本“词句”,引导学生拓宽思路,领悟内涵。假若儿童只能领会文本中某一层内涵,作为教师该怎样做呢?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国标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一文的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林冲连说“不敢,不敢”。学生可能解读为林冲的谦虚。但是这四个字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此。可作这样的引导:首先让学生知道林冲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了解了这点之后,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禁军教头面对洪教头时,怎么连说“不敢,不敢”呢?让学生揣摩林冲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解读”出其它几层意思:林冲想得多、忍得住的特点。

案例中,学生只知其一,教师需要在解读文本时,能够联系文章中的其他语句,设置冲突,激发思考,从而品味其丰富内涵。

因此,解读教材时须紧扣文本的“关键处”,挖掘文本的“联系处”,引导学生填补空白,聚焦冲突,揣摩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性格。如是,儿童丰富的观念便有了生长的空间,儿童多彩的语言便会焕发出生命活力。

三、架设有效迁移的“桥梁”,让儿童走向成功

让学生获得胜任感,走向成功,解读教材需抓住两点:一是充分发挥教材的“独特”的范式功能,比如句式;二是搭好由作者情感迁移到学生情感的桥梁,让学生之情思通过作者的表达方式得到准确的表达,从而培养学生以后自主地运用作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思。

比如,《黄山奇松》(国标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第二自然段是总分结构,作者先总写玉屏楼前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然后分写三大名松之奇。在解读时,首先明确这段话让儿童懂得作者惊叹于三大奇松之“奇”,用分析的办法不行,儿童在分析的过程中就丢失了证明自己掌握和胜任这一学业的机会。其次,着力引导学生体验三松之“奇”,明确此构段方式是“先总后分”,然后让他们用“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说说自己班里的“奇人”,出示:五(3)班有、、三大奇人。 。 。。最后引导学生再体会作者惊叹之情,感受哪颗松树最令作者惊叹,从而引出另一话题:三棵松树,在描写时是有所侧重的。

成功是教育理所当然的价值标准与动力源泉,而“架桥”是走向成功之必不可少的把手。

四、挖掘教材的言说资源,让儿童走向实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4

一、了解预习的益处,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

学生明白了预习的益处,才能在内心深处产生渴望,简单地说,预习至少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以下提高:

1.预习可以提高听课质量

课前不预习,对新课内容一无所知,听课时完全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一节课下来,会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而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在上课时可以按照新的知识点去听课,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充分准备,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二泉映月》前,我先布置学生:回去读一读这篇课文,听一听这首二胡名曲,说说自己的收获与学习中的困惑。在学习这课时,学生预习充分,课文读得通顺流畅,了解了民间艺术家阿炳的艰难身世和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起来轻松自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预习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

在预习中,为了理解新知识就要积极地追忆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自然而然地复习了旧知识,巩固已学习的知识。在预习中扫除了学习障碍,提高听讲效率,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3.预习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触新课知识,是自己摸索、动脑、理解的自学过程。这种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一旦形成,可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更可以满足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可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一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形成预习机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充分认识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后,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预习方法,形成“先学先练”的预习机制, 不同的年级应确定不同的机制。

1.在学期初可以安排“大预习”,让学生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浏览一遍,了解教材的知识板块结构、目标任务,初步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比如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当拿到语文书,第一件事就应该是把本册语文书浏览一遍,了解本册内容的梗概。

2.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可以安排“中预习”,让学生通读单元内容,了解单元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框架、基本要求和重难点等。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指导。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比如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5篇课文《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精读与略读》,前几篇都写了一个伟大人物,歌颂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让学生受其感染,增强学习的动力。学生通过预习,能了解到相关要点,为学好、学透打好基础。

3.学习新课之前必须安排“小预习”,利用一定的时间将学习内容细读几遍,了解知识点含义,理解疑难问题并做好学习笔记,尝试预习练习和书后练习。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这一课时,课前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熟,画出生字词,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课后习题的答案在文中找一找,分一分课文的层次结构。这样做,既教给了学生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能力,为打造有效课堂做了铺垫。

三、提出预习要求,掌握预习要领

众所周知,在小语教学中,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读写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则,同样,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指导。

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应把预习的重点放在 “读”上。老师要指导学生借助注音,认真而又反复地读课文,直至读能成诵。因为“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对于三、四年级学生来说,应把预习的重点放在“读、划”上。这个“划”,其实也是动笔的过程。划什么?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等,有了这样的预习,上新课时其听课效果就不一样了。

对于五、六年级学生来说,应把预习的重点放在“读、划、思”上。上面已经说了“读、划”,这里再说一个“思”。思什么?思知识点含义、思预习练习、思书后练习等。

先说“读”。这个读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用较慢的语速来读课文,也可以默读。要注意发准每个字的音,特别要注意读准前、后鼻韵母、轻声、翘舌音等。这样,为读好课文扫清了字音障碍和生字障碍。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平缓的语调来读课文,一定要注意不添字、不漏字、不把词句读破,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 古文中“金”的译解 析疑匡谬

在中国的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中,对“金”做了如下解释:“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鍊不輕,从革不違。”此为《说文》对“金”的原解。亦即:金,本指黄金。但随着古代汉语的发展,“金”在古文中的义项不断丰富,并被赋予了更多的用法。然而,也正因其释义的多样性和“金”字所在语言环境的复杂性,导致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对“金”做了一些不当译释,本文将对此进行析疑。

一、本应解作尊贵、华丽、精美等形容词,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却未作译解

课本古文例句:

1、世间花叶不相伦,花落金盆叶作尘。——李商隐《赠荷花》(七年级下册《咏荷诗歌五首》)

《语文教学参考书》第P406页译为:世间的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入金盆把叶子变成尘土。

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此处将“金盆”直接译作“金盆”,很容易让师生将“金盆”误解为“金作之盆”,实为不妥。金盆可释为“精美的花盆”。

“金”作尊贵、华丽、精美之解,古语俗语颇多例句。例如: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汉·班固《汉武故事》

金屋:极言屋之华丽精美也,而非黄金之屋。

对“金”作如此解释,成语俗语常见。如:“金口玉言”“金枝玉叶”“金榜题名”“金盆洗手”等。

二、本应解作尊贵、华丽、精美等形容词,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却将其作为专有词汇来解释

课本古文例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本注释:【金经】指佛经。

将“金经”注释为“指佛经”有笼统之嫌。应注解为“精美的佛经”或“尊贵的佛经”。

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句翻译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金经’,用泥金(一种用金属粉末制成的颜料)书写的佛经。”

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此处将“金经”作如此解释,是拘泥于“金经”这一专有词汇,似为不妥。

我们都知道《陋室铭》一文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其实文中也不乏对比的运用。尤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两句中对比的运用尤为明显——“鸿儒”对“白丁”,“素琴”对“金经”。另外,作为骈文,应该很讲究对仗。若将“金经”解释为“用泥金(一种用金属粉末制成的颜料)书写的佛经”,那么,跟前面的“素琴”则对仗不工。其实,根据上下文,我们大可不必将文中的“金经”作为专有词汇来解释。唐朝是礼佛的国度,对于佛经,常尊之贵之而加以精美的装帧。因此,此处“金经”应解释为“尊贵、华丽、精美的佛经”,如此,便可与“素琴”工对。所以“金经”可译为“精美的佛经”。亦即“佛经的精装本”,甚或连精装本都不是,只是出于信仰而心生敬意的表达方法而已,大可不必将“金经”译为“用泥金(一种用金属粉末制成的颜料)书写的佛经”。

三、本应解作尊贵、华丽、精美等形容词,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却将其当作介词词组,译为“以金为饰”

课本古文例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九年级语文下册)

课本注释:【金樽清酒斗十千】金樽中的美酒,价钱很贵。金樽,古代盛酒器,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形容酒美价高。

课本将“金樽”注释为“古代盛酒器,以金为饰”,似乎不妥。此处“金樽”之“金”,可解释为“华丽、精美”。“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为对偶句,“金樽”与“玉盘”相对,乃李白用夸张手法极言“樽”“盘”之精美,而非实指。若“金樽”之“金”解释为“以金为饰”,那么“玉盘”之“玉”则应推释为“以玉为饰”,岂不谬哉?

四、本应解作“货币单位”作量词,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却译作“黄金”作名词

课本古文例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

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课文简析”中对此的翻译是: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

如此翻译当属望文生义,应将译文中的“黄金”改为“白银”。理由有二:

1.诗中之“金”,应为古代货币单位,作量词,而非实指黄金。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金”作为古代货币单位的解释是这样的:“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

古代大多时候的通用货币都为银子。所以,“抵万金”的正确解读应是“抵得上万两白银”。是例多矣: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购子头千金。——晋·干宝《搜神记》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史记·项羽本纪·垓下之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上述例句中之“金”,皆应作“货币单位”之解。

2.诗中之“金”,即使不作古代货币单位解,也只能解为钱财与货币,作名词,亦非实指黄金。如: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所赐金帛。——汉·刘向《列女传》

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上述例句中之“金”,皆泛指钱币,钱财是也。

由此可见,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将“家书抵万金”翻译成“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是错误的,应翻译成“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白银”,或者译成“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银钱”。

“金”在古代汉语中的释义和用法比较复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文中所涉的“金”字虽不太多,然因其义项繁杂,故容易误释。但是,只要我们掌握其规律,并且在译释时联系语境,还是能够给出正确释义的。本文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文篇目中的“金”作了几处另类解释,实为一孔之见,姑妄言之而已!

参考文献:

[1]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S].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6

(一)倡导自主探究,培养发散思维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自于自主探究,只有经过探究的过程才能提高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需求细节,设置学生自主探索的环节,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形成师生、生生、生本多元立体对话,丰富课堂内容,发展发散思维。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巧对对联”的实践活动,根据课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编辑对联,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活动热情高涨,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交流开始了,首先展示描写蔺相如的对联,生1:“唇枪舌战斗秦王,宽容大度让廉颇。”蔺相如对待廉颇一再宽容忍让,但是对于敌人却“寸步”必争,所以横批是“一心为国”。师:果然是开门红,第一幅对联这么精彩!生2:我的和刚才同学意境相似,但是形式不同,“寸步不让对付秦王,温文尔雅说服廉颇。”横批是“智勇双全”。生1:我觉得他们将成语运用到了对联里边,效果不错!师:好!对付强大的秦国,蔺相如是勇者;对待同朝为官的门客,蔺相如是智者……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自主探究的状态,学生发展发散思维,感受对联魅力,而课堂也在学生们的唇枪舌战中神采飞扬,不时传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二)鼓励个性体验,强化质疑能力思考是学习的前提,而质疑是思考的核心,传统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打造“标准答案”,导致学生独特思维受到抑制,质疑能力匮乏。因此,聚焦细节,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做思考的主人,敢于提出质疑,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春晓》一课阅读时,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并要求在自学活动中提出质疑,把不能理解的或理解有难度的问题提出来。这下学生来了精神,平时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冥思苦想,而现在学生有了用武之地,将自己的质疑大胆的说出来,经过一阵紧锣密鼓的阅读和思考,最后整理出自己的质疑。生1:既然“春眠不觉晓”,就表明作者睡得很香,那么到底是晚上睡得香呢,还是早晨睡得香?生2“:花落知多少”中“知”是知道的意思,那么综合整句诗,“花落多少”作者到底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这样的质疑是出乎教师意料的,同时也是令教师感到惊喜的,小小脑袋里居然有这么多的疑问。接下来教师没有直接回复,而是让同学们一起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自于质疑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个性体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设计独具匠心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小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捡拾点滴细节,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关注细节,品位精彩,进而提高创新能力。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爱”这个关键字,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分别是“整体感知,找细节”“析词赏句,品细节”和“深入体会,悟细节”。第一个环节教师请同学找出文章最令人感动的细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听到了一声叮嘱,看到了一双紧握的手和一个恬静的微笑;第二个环节中学生紧紧抓住“虚弱”“紧握”“麻木”等词语感受那份朴实的亲情;第三个环节学生结合阳光这一环境描写,慢慢感悟那份默契的人间亲情。在学生充分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请同学用一两句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写得生动极了,字里行间流露出丰满而真挚的感情。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