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薇露范例6篇

闾丘薇露范文1

2011年10月16日,香港凤http://凰卫视采访总监闾丘露薇,携亲临炮火连天的利比亚采访后的新作《利比亚战地日记》来到大连,与喜爱她的读者见面并介绍创作感悟,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对于闾丘露薇人们并不陌生,近十几年来,每当世界上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人们经常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特别是战地采访,她已经不是第一次,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时,她都出现在第一线,是为数不多的战地女记者之一,她也因此赢得了一个刚毅并充满硝烟气息的名字——“战地玫瑰”。

从一个大学毕业生,到著名记者、璀璨怒放的“战地玫瑰”,闾丘露薇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化蛹为蝶之路?让我们走近闾丘露薇:

复旦才女

闾丘露薇1969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靠笔杆子为生的职员。或许受父亲遗传基因的影响,闾丘露薇从小对记者这个职业非常感兴趣,在校期间,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是学生会宣传部长,从初中开始,就参加了《青年报》中学生记者团,并担任了团长。

1988年,闾丘露薇考入了复旦大学,然而命运第一次和她开了个玩笑,她进了哲学系。

大学毕业后,为了实现自己的记者梦,在上海没能如愿以偿的闾丘露薇只身来到深圳,期望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城市圆梦。然而她的夙愿再一次落空。因为她是学哲学的,人们都认为她没什么真本事,所以当时别说当记者,就是找一份普通工作都很难,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她这个复旦大学的毕业生只能去打短工。

闾丘露薇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汽水厂推销员,沿街找食品店推销和叫卖汽水,收入和销量挂钩。开始的几天,她每日里走街串巷,累得浑身汗湿,嗓子冒烟也卖不出去一瓶。为了省钱,她一天只吃一顿饭。一天,闾丘露薇正推着车子满街跑,天空突然下起大雨,毫无准备的她被淋得上下透湿,为了躲雨,湿滑中她重重跌倒在地。不仅胳膊磕得鲜血直流,汽水也摔碎了很多瓶。坐在雨中,闾丘露薇看着满地的碎瓶,不禁放声大哭。为了生活,闾丘露薇卖过文化衫、手表,那段时间,她终日生活在动荡中。在最艰难的时候,闾丘露薇也曾想过退缩。她想如果回到上海,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不用吃这份苦了。可她转念一想,如果这样,自己的记者梦恐怕就难圆了。她告诉自己,越是吃大苦,越能锻炼人,如果自己能闯过最难的这道关,今后的人生历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再害怕了。于是,她继续坚持在深圳打拼。

1993年,闾丘露薇和一位香港青年建立了恋爱关系,半年后,他们便结了婚。婚后,她随丈夫移居到香港生活。到了香港,闾丘露薇依然没有放弃做记者的追求,她说:“那是我心中珍藏的一个梦想。”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家台湾电视台招聘编辑的广告,立即跑去应聘。招聘人员看了她的履历后,让她现场翻译一份英文资料,结果,她只用了很短时间,就把资料翻译完了。招聘人员看过连连点头叫好。这一次闾丘露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1997年,闾丘露薇加盟凤凰卫视,凭着自己的努力,很快从众多记者、主持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家花旦之一。她那独特而柔美的声音,成了凤凰卫视的一个重要标志。

“凤凰花旦”

2001年阿富汗燃起战火,紧张局势使这个动荡的国家迅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11月,闾丘露薇和3名男性同行踏上了危机四伏的阿富汗,用镜头揭示那里发生的一切,成为第一位进入阿富汗战地采访的华人女记者。她以顽强的职业精神完成了一次次漂亮的采访。其中最令世人和同行称道的是她对阿富汗临时政府总统卡尔扎伊拜祭前北方联盟领袖马苏德墓地的现场报道。当时凤凰卫视的记者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电视传媒记者。虽然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女记者也到了现场,但半岛电视台依靠的是自己的内线,闾丘露薇则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新闻直觉。卡尔扎伊在墓地停留了20分钟。cnn的摄影队赶到时,卡尔扎伊的车队已经离去。闾丘露薇的同事回忆说,为了拍到卡尔扎伊拜祭马苏德墓地镜头,闾丘露薇和采访组不顾自身安危,果断出击,在险象环生的潘杰希尔谷地飞车两个多小时,终于赶在拜祭仪式开始前架好了机器,并由闾丘露薇成功地把凤凰卫视的话筒伸到了卡尔扎伊的面前。采访结束后,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赶回驻地作卫星连线,闾丘露薇把100美元拍到司机面前:如果你能在两小时里赶回我们住的地方,这一百块钱就是你的了。如果赶不上的话,一分钱也没有!司机二话没说,踩着油门就往回赶。在四周说不准哪儿就有地雷、根本称不上路的地方,把车开到了120迈。等大家赶回驻地时,离凤凰卫视的直播时间只剩下了十分钟。

在阿富汗战乱期间阊丘露薇以敏锐的新闻视觉,采访、发回了大量详实、珍贵的现场报道。后来回忆时她说“在阿富汗的那段时间里,记者中女人非常罕见,每当我进行实地采访时,当地人就会像观看怪物一样围观我。”

闾丘露薇在阿富汗的表现给世界各国的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人们纷纷称她是鲜艳的“战地玫瑰”。

“战地玫瑰”

2003年初,伊拉克局势日益紧张,战争随时可能爆发。3月14日,闾丘露薇在北京采访“两会”期间,曾作客新浪聊天室。当谈到可能发生的伊拉克战争时她说:“如果战争爆发,作为一个华人媒体的记者,我一定要把战争的动态第一时间告诉给大家,我要到战争最前沿去。”

闾丘露薇一向做事认真,为了实践自己的诺言,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她利用采访间隙,一个人偷偷跑到伊拉克使馆申请签证,第一次没签下来,一连3天,每天跟签证官磨半小时,终于获得了签证。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大批伊拉克百姓背井离乡往约旦逃难而来,闾丘露薇逆人群而动。以敏锐的视角开始采访。成为全世界新闻工作者中惟一采访到开战后第一批逃离伊拉克难民的记者。3月21日,在采访中间闾丘露薇一行不幸出了车祸,好在不太严重,她的脸部有些擦伤,脖子和肌肉有点疼。但她顾不上去医院,简单包扎后继续工作。此时她更大的心愿是尽快进入伊拉克,将那里的情况报道出来,但战争

转贴于 http://

的炮火已将正常交通全部中断。闾丘露薇像发了疯一样四处联系车辆,也许她的执着打动了上苍,3月23日终于有人愿意送她去巴格达。车子在硝烟中穿行,隆隆的炮声不时在耳边响起,逃难的人群不时向她投来诧异的目光http://。然而就在闾丘露薇即将进入巴格达时,一项严峻的考验向她袭来,她与凤凰卫视总部失去了联系,此时枪炮声更响,战争的气息更加浓烈。进,随时都会面临死亡的威胁;退,理由充分,转眼就可平安。面对生死攸关的抉择,闾丘露薇神情异常安详而坚定“只能进去。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但作为一个记者,首先想到应该是自己的职业职责。”她果断挺进巴格达。

进入巴格达后她一边抓紧采访,一边和总部联系,直到3月24日下午3: 30分,与总部终于联系成功,并进行了首次连线报道。当总部问她们的安全情况时,她说:“现在,我们最担心的不是伊拉克人,我们最担心的反而是我们头上会不会有美军的飞机扔下炸弹。”随后经过采访,她又对伊拉克局势进行了分析报道:“对于战况到底进行得如何,其实美国、联军和伊拉克当局方面,大家的说法并不相同……这显示美军对整个伊拉克的形势,到目前为止并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进行了全部的控制。”闾丘露薇的报道。使全球华人观众通过华语电视台了解到战争第一手资料,这在当时是唯一的华语现场播报。

后来一位美国著名传媒总裁说,闾丘露薇不仅是实时战地报道的全球华人第一位记者。也是开战之后返回巴格达的全球媒体第一人。很多不同肤色的同行们称她是怒放的战地玫瑰。当年刚卸任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则当面称赞闾丘露薇:“你很了不起,我佩服你!”

采访总监

2006年7月22日,凤凰卫视采访总监闾丘露薇,完成当天出镜任务后。立即收拾行囊,踏上了远赴美国的行程。作为申请到哈佛大学为全球新闻精英提供奖学金的“尼曼学者”,她将停工一年。重回学堂深造。之所以要深造,是因为她要使自己的职业更加丰富深邃、人生更加绚丽多彩!

能够成为“尼曼学者”,对一个新闻工作者而言是极大的荣耀。“尼曼学者”是哈佛大学1939年设立的。每年除美国外,仅从世界各国新闻界中挑选出十多名精英参加培训。闾丘露薇由于从业成绩卓著,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第69届培训班的一员。全班28名学生,除了美国的14名同学。包括她在内还有14名国际学生。分别来自几个国家。这些人个个都是自己国家新闻界中的佼佼者。

当时闾丘露薇要停职深造时,很多亲朋好友知道后都十分不解,劝她放弃这个念头。她告诉朋友们:“做新闻这一行消耗很大,虽然自己也一直在读书,边工作边拿了两个硕士学位,但那毕竟不够,现实告诉我,不充电就没有更加丰厚的职业底蕴。要想永不落伍,必须不断学习。”闾丘露薇坚信,不断的学习深造,必定能使自己在职业追求上产生质的飞跃!

事实果如闾丘露薇所说的那样,2007年6月,从哈佛学习回来后,她的视野更宽阔了,思考更富哲理了,采访、主持的节目更有深度了。如今再次走上采访总监岗位的她,经常出现在每年“全国两会”等一些重大活动和中外政要的采访中,特别是2011年利比亚战争时,她总会出现在第一线,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忘我的精神,为新闻事业做着贡献。国家主席胡锦涛了解到闾丘露薇战地采访的经历后,见到她时曾表示慰问,并十分关心的赠言:“事业要追求,安全要保证!”

闾丘薇露范文2

在战争的硝烟即将散尽的时候,对一位有关战争的女记者的讨论却悄悄地升起了,这个女记者就是闾丘露薇。闾丘露薇冒着生命危险几度出入伊拉克,她那散乱的头发,灰色的脸庞和简练的话语,已经成为凤凰卫视新闻报道的标志,成为战争现场的一部分。毋庸置疑,记者的良好素质在突发的状况下会得到更好的体现。战争爆发时,闾丘露薇在无法进入伊拉克的时候,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从安曼靠近伊拉克边界,在美国正式宣战之前,她就通过电话发回了美军飞机开始轰炸的消息。由于采访过程中出了车祸,当她出现在电视画面上进行现场报道的时候,她脸颊上还贴着胶布。在没有和凤凰台领导联系上的情况下,她自己坚持留在伊拉克,留在最危险的战争现场。这些事情许多读者已经如数家珍,对于她的新闻敏感和敬业精神也是十分的佩服。因此都不用多说了。

问题在于,现在有些讨论是围绕着女记者在战争中究竟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凤凰卫视为什么要派女记者上战场呢?是否有利用其炒作收视率之嫌?女记者在战场上出镜有"性别优势";可以柔化战争画面,吸引观众眼球;在采访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同情与方便。还有, 闾丘露薇的报道可能多会从女性角度看问题,报道风格会更加细腻。事情讨论到此,就有些变味了。一个执著的新闻记者的专业与敬业,就在这样的"思考"中消失了,代之以花瓶的评价价值。

持有这样观点的人,本身就是从男性角度来看问题的。而实际情况是,在战场上,危险是不分男女的,炮弹不会认清男女才爆炸。同样,新闻事实也不是经过男女的炮制就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变化。观众关注新闻报道,首先会听清楚记者在说什么,首先会受到内容的吸引,而不是首先关注诉说人的性别角色。如果记者报道得精彩,观众会说这个记者不错。如果记者的处境十分危险,观众心中自然会生出敬佩之情。反之,即使诉说人本身是多么的赏心悦目,毫无重点和价值的新闻报道也会失去观众。记者在战场上首先的身份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而不是女性、母亲或者其他。虽然作为闾丘露薇,许多人会提到她是一个6岁孩子的妈妈,但是,当她在镜头面前,她就是一个记者,其他的因素,在战争中人们都不会想起和关注的。

再说报道的风格问题,作为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本身在战争报道方面的处理方法和角度就有不同。与其说闾丘露薇的新闻报道处理方法女性色彩浓厚,风格细腻,还不如说是凤凰卫视这个她所处的"新闻场"对于她的要求和作用的结果。作为凤凰卫视的记者,在报道时必然会根据本台的报道需求和一贯的风格、立场、视角来处理问题。她的报道风格很大程度上只是新闻场对其作用的结果。受到的市场压力不同的新闻机构对于自身的记者在行业标准和价值原则上形成的结构性影响是不同的。记者的自主风格也是在符合"新闻场"的规则中实现的。

与此相同的讨论让人又想起了李响,当初,这个女记者也是被冠以美女记者的名号,还有人报道,后来有些报纸一改体育记者女性一概不要的惯例,让女记者充分发挥采访中的性别优势。没有人会记得,李响在回忆中的一段话,当初由于对足球一窍不通,她是如何认真请教,不弃不馁,从而逐渐获得采访对象认同的。专业的素质和敬业的精神可以造就好的新闻,而当这一切发生在女性身上时,人们更多的追究的是性别原因的作用,而不是职业原因。

闾丘薇露范文3

1、2月14日,大年初一,情人节。不过春节的人安心过情人节,过春节的不少人头痛如何兼顾情人节。情人节大餐能否战胜新年套餐?或者,情人节大餐会否因为大家回家过年而销情不佳?

2、如何让人公平的对待自己,首先需要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值得他给予机会的人。

3、这印证了精英社会的一个特点,当自己成为精英之后,便开始垄断财富分配的资源,并且把这看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4、我总觉得,一个有着丰富经历的女性,一个有着很多故事的女性,一个独立的女性,她自然是美丽的,是充满魅力的。

5、对于一个要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来说,选择第一家公司非常重要,其实收入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家企业的名声。

6、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力,但是一定要记住,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的。

7、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会因为没有你就运作不下去了。

8、进城打工的人,并不是国外的非法移民,黑市劳工,既然同样是中国公民,为何他们得到的是那样的少?

9、我只是希望,你能够有一些兴趣,能够有自己谋生的技能,做一个善良的人,看到小悦悦躺在地上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报警,看到有不公平的事情,或者觉得自己遭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你不会害怕站出来,说出来。未来,维持一种简单而有尊严的生活。

10、同样都是花钱,看着校园里面每年要花几千万维护的高楼,我真的觉得,还比不上一个三四层高,宽敞明亮,能够无线上网,有着足够的自修教师和课堂的教学楼来的实在。一个五星级的酒店,还不如建一些能够有独立卫生间的宿舍楼来取代公共澡堂更让人觉得这个学校的一流。

11、看评论是有趣的事情:阴谋论的人,再简单的事情也充满了阴谋;不善意的人,眼中的别人都是不怀好意;猥琐的人,总是看不到真情和美好。刻意捣乱的人,那就忽略不记也罢。

12、我们是不是还是要问问自己,对于人的权利的争取和维护,我们真不是真地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有一点我一直想不通,为何修改后的选举法,农民的投票只是从原本的城市人的八分之一,改为四分之一? 但是这样的情况,大部分的农民不知道,城市人又有多少人关心?

13、我相信一句话,是你的总归是你的,不是你的怎样努力也得不到。

14、中国有句话,相由心生,不显老的人,除了一些是上天的惠顾,大部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心情开朗,很少抱怨别人,抱怨自己。

15、如果官员真的觉得自己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道歉是应该的事情,只是这种正常的行为做的人实在太少,甚至是没有人这样做,于是吴仪的道歉就变得不简单,而且也让民众感动了。但是,如果只是中央的官员们道歉足够吗?不要忘记,面对矿难家属的时候,温总有流泪,但是最新最大的一次矿难,就在两会期间发生。

16、这里就涉及到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我一向认为,在办公室里花最长时间的人,可能并不是最优秀的人。

17、和生离死别,战火纷飞相比,总觉得我们所面对的困难微不足道。

18、他们之所以沉默,一些原因是他们的要求更加简单,因此更容易满足,一些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绝望,因为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发出他们的声音。

19、要先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

20、很多时候争取到了机会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对于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了解的话。

21、真正的小资追求的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空间,坚持的是适合自己的品味,过的是自己想过的生活,接受流行,但不被流行所左右。

22、有了足够的积累,人会变得自信起来,真正的自信不是表现给别人看的,而是无意识当中散发出来的。

23、如果抱怨社会没有一个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比如公共医疗服务,公立学校的教育普及,这是应该的,因为政府有责任,让社会上的每个人,不会担心如果自己生病了会不会足够的钱去医院,不会担心因为孩子因为穷而要辍学。在这些问题上,大家需要把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这样才会产生力量,推动政府去反思自己的政策,去作出改变,让人民受惠。

24、人生时刻在进行选择,关键是,在选择的那一刻,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以及要什么。

25、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谁都看到,还是那句话,先富起来的人,愿不愿意看到改变。

26、工作上面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因为如果真的克服不了,我会告诉自己,这是因为我的能力不够,正是因为这样,我现在很少有挫折感和失败感。

27、教育部从来都不承认教育产业化,是不是,其实大家心里面都很清楚。

28、如果要动手术,就像纪录片里面那个七岁的孩子,面对相当于全家三年收入的医疗费,他只能够带着伤残的手,一天一天过着。

29、一些事情,自己坚持的东西确实有道理,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就是行不通,或是就是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这个时候就需要妥协,但是妥协并不是代表没有原则。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东西。

30、如果有一天,我工作不是为了生存,只是为了兴趣,该有多好。但当一个人有了很多钱的时候,他应该又会有别的欲望产生,又有了其它的压力,所以我对自己说,也不要羡幕别人,先把自己实实在在地做好。

31、虽然我穷,我不好看,但是我也有权利爱人。(引用简爱)

闾丘薇露范文4

然而闾丘露薇是爱红装的。那年,就在大家聚焦“战地玫瑰”不久,我看到了一张闾丘的时装照,准备做时尚杂志封面的。照片上的闾丘,身穿奶黄色短款连衣裙,身材姣好,肩臂,打着发蜡的头发尽数朝后拢,脸上的妆容是精致的。那神情不娇不媚,那自信从容松弛,与大多数专业模特相比,没有装扮上的酷,却有隐然的傲气。这样的闾丘,同样可以令人喝彩!

闾丘露薇还是个勤奋的作者,经常给多家刊物写随笔杂文,篇幅不长,常有独到见地,想来就是在这样的行旅中见缝插针地完成的吧。闾丘谈生活谈婚姻,谈感情也谈柴米油盐,人际关系,职场烦恼,都是写作的好题材。这样的时候,她的睿智和才情、敏锐和向善,常常让你感觉着除“战地玫瑰”、时尚杂志封面以外的另一个闾丘。但她分明是同一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坊间形容女子全面能干的标准,用在当今闾丘身上,真有别一番意味。

在电视屏幕上邂逅闾丘露薇的班加西英姿,是在南京的清晨,临着旅店客房的窗户,向外看,清洁工正打扫夫子庙的街道。附近有孔夫子昂昂然的雕塑,有“江南贡院”,旧时万余书生赶考现场的微缩模型和模拟考场,据说都是新近修建开放的。没有夜晚的秦淮灯影,夫子庙依然透着久远的气息。

前面大路边的梧桐,遮盖了行人车辆,树叶密匝地在半空搭起棚架似的遮凉棚,于是想起不久前网上关于“南京无桐”的争议。

因地铁建设,南京将迁移千余棵行道树,其中约200棵为法国梧桐,部分树龄达60年。多位社会名流通过微博发动“拯救南京梧桐树”行动,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南京政府及时回应了“梧桐让路”之争,正面回应了市民的“护绿”心声,表示将广泛听取民意,进一步优化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国梧桐,平衡好“保大树,保交通”的关系。专家称,城市化建设,不能只算新建筑带来的经济价值,还要扣除历史遗迹消失所带来的损失。这事后来究竟如何解决不详,但我们看到南京梧桐还在,矮矮的,粗壮的,不那么高大的时候就开始分叉,如一只巨大的手掌五指张开,向着天空。汽车驶过,枝桠和绿叶勾肩搭背,形成一座拱桥。是这些如此喜人的城市呼吸和绿意,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增添魅力,也让喜爱南京韵味的人们保持着南京还是南京的喜爱,庆幸没有在现代化的口号下,将城市通通改成了摩天楼和玻璃幕墙。

感觉一座城市和感觉一个人,有时会有相似之处。南京城给我的感觉是敦厚的,知书达礼地自成一体。我的南京的朋友们还保留着安静读书的心境,和这座古老的城市相得益彰。

我的初始的南京记忆,和一座大桥有关。当年下乡,每每经过南京,不管是在拥挤的车厢里还是在逼仄肮脏的车厢连接处的铁板上,只要是接近南京,只要是驶上南京长江大桥,倦怠便会遁去,就想看一眼从车窗外一盏盏往后掠去的桥灯,或是桥下滔滔的长江水。那个年代,南京长江大桥因为被大肆宣传,成了某种精神和意志的象征,披上神圣的光环。现在我们已见过很多大桥,上海横跨浦江两岸的几座大桥,因为设计和施工的高水准,在世界桥梁史上也算得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南京长江大桥依然是记忆中不会消失的大桥。若从高处看,大桥如模型上的精巧玩具,上一点年纪的,总要不自禁地叹息;哦,南京长江大桥!

闾丘薇露范文5

和平年代,可战争未必很远,地球的某处早已硝烟四起。战争的残酷,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只能从屏幕上观望。感谢战地记者们,以生命作赌注,带领我们走进那些地方。他们的人生轨迹和生命感悟值得一看。

社会的不公平

文 / 闾丘露薇

从小我们就被赋予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但是如果仔细看看这个现实社会,人从一出生起,就面对各种不平等:国家之间的差异,家庭之间的差异,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

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平等,人类才不停地思考,思考应该建设怎样的制度,才可以达到相对的公平。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真的认为,人人需要平等。

所以,自以为简单的生活,也会处处面对到底是不是制度性不公的问题。如果晋升不是通过透明的考评制度,而是看和上司的关系,那么在这样的企业里面,任何一个期待依靠自身能力来获得更好发展的人,都会感受到不公平。问题在于是逆来顺受,还是尝试去改变它?

如果在一个企业里遇到不公平,最坏的结果也就是离开,但如果整个社会存在制度性的不公,那么每个人都逃无可逃。当然可以选择忍受,但一定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毕竟人和动物不同,人有着对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人类社会就在这样的憧憬中,不断进步。

遭遇不公的人的声音,如果没有传播手段,就没有办法被其他人听到。如果只是依靠周围的人表达同情理解和支持,绝大多数时候,是无法和体制对抗的。因为在这样的体制下,每个人都遭遇着同样的不公,只不过有人感觉到了,有些人还懵然不知。很多时候觉得很可悲,那些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遭受不公平对待的人,是那样理直气壮地批评那些为自己争取权益的人。他们还是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别人争取公平,就是为你争取公平,别人争取自由,就是在为你争取自由。

正因为这样,每次我被问到这个问题,我总会告诉对方,这正是让我继续记者这个职业的动力。如果有一天,眼见的不公越来越少,或者可以通过一个固定的途径得到解决,那么,我会很高兴地看到,找不到继续下去的理由了。

只是,这样的可能性很小,因为社会进步,意味着不断寻找更好,人们对公平的定义和要求会不断改变。

《行走中的玫瑰》:自我审视的范本

文 / 瀚汛

闾丘露薇(以下简称闾丘)以战地记者闻名,但这本书里并没有说太多关于战争的故事,而是以邻家大姐姿态唠家常。因此作为屡次见证重大新闻事件,直面残酷战争的记者,闾丘对人生的思考、对事物的看法将是这本书的主要看点。

闾丘在书中最后一章“关于敬业”的见解,颇具代表性。她在1997年第一次来内地采访,时值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外地和香港同行打交道。闾丘除了参加官方安排的活动外,还主动地去跟踪克林顿的很多非官方报道。而很多内地记者根本没在意这事。她听说克林顿要去崇文门的教堂,便和摄影师过去,等到了教堂门口,发现香港电视台的同行早到了。

内地记者赞扬香港记者“敬业”,也有的认为香港记者如此拼命,是为了保住饭碗,因为如果做到独家的话,老板会有奖励。闾丘承认那的确是为了钱,但除了这些,更有一份责任心,一种职业的道德感。

2003年北京两会的时候,内地记者也开始“敬业”地守在大会堂门口,甚至比香港记者还早到。当代表们抵达门口准备入场,媒体蜂拥而上,就像是一场混战。等代表们走后,很多记者却问闾丘,刚才那个被访者是谁。甚至有的记者在听了名字之后,还不停地追问被访者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这么提问。闾丘直接不客气地告诉对方,你是记者吗?当你来到这个广场的时候,你没做过功课吗?

这让闾丘明白,提倡敬业的同时,不要忘记专业的重要性。

闾丘薇露范文6

闾丘露薇在新浪微博里的头像曾是一枝带刺的玫瑰,白底红花,冷静、鲜艳。

柴静个人没有微博,2012年底出书《看见》,封面上,人群里的她亲切、带着几分柔弱。2013年1月《看见》销量已过百万。

2013年1月20日,闾丘露薇发表在很多人看来是针对《看见》的微博和链接博文,字里行间颇有点不客气的质疑,引发一场不小的微博口水战。争论的内容主要围绕闾丘露薇抛出来的话题:新闻该关注人还是关注事?这是新闻标准之争还是新闻风格之争?

笔者以微博引发的思考为起点,尝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以哈佛大学教授卡罗尔·吉利根的差别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此微博事件,并认为该事件本身也可成为差别女性主义理论一个有意思的案例。

两种伦理聚焦

女性主义的观点颇多,突出的大致可分为两种:自由女性主义和差别女性主义。两个流派都是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但有着不同的人类完善模式的进路:自由女性主义认可“男性”范本,而且声称女人也能达到这一范本。差别女性主义则认为理想的男性与理想的女性有不同,但不是一个优于另一个。差别女性主义的代表卡罗尔·吉利根认为男人倾向于正义伦理视角,女人则是关怀伦理视角。

柴静在《看见》序言中的第一句话就指出自己做新闻的关注点在人,仔细看完整本书,可以理解作者对人的关注其实就是比较典型的关怀视角,涉及关系、无伤害、关心和对他人的回应。书中写道:“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看见》第五章,柴静讲到自己做新闻选题越来越边缘:吸毒、、同性恋……这一章的标题是“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作者的道德关怀聚焦于疏离、分开、遗弃或冷漠等问题。

而闾丘露薇在微博上首先发出质疑的核心恰恰就是:新闻是该关注人还是关注事?她的博文写道:“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记者选择一个个案,是因为这个个案背后能够从点到面地带出一个问题,这个个案遭遇的问题,要涉及到公众利益。”

按照吉利根的理论,闾丘露薇的视角应该更接近正义伦理,其道德关注聚焦于规则、平等、互惠、公正和权力。正义伦理和关怀伦理不是机械地以性别来划分,只是从经验上而言正义伦理主要呈现在男性身上,关怀特质主要呈现在女性身上。

“风格之争”还是“标准之争”

至此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年初的这起微博事件到底是风格之争还是标准之争?闾丘露薇在博文中写道:“做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和风格,但是新闻理念,如何定义新闻,专业标准和职责已经在那里。”感到新闻的专业标准和职责受到挑战,这是闾丘露薇的焦虑所在,所以她选择了表达。

但是吉利根提醒,当我们说“标准”时,是否想过这个标准是怎么来的?它是否偏重在男性视角、以男性标准来进行定规?

1932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游戏揭示了儿童的道德是如何发展的,他发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孩在游戏中关注的是维护伙伴之间的关系,而男孩更注重维护游戏规则。皮亚杰把男孩的观点作为标准,认为女孩是有缺陷的。而解决方法就是要求某些女性努力根除女性的特征。这很像柴静在《看见》中描写的:“电视台新闻组有自己的女性传统,前辈介绍的经验是:‘除了去厕所的时候,永远不要意识到自己是女人’。”

1988年,吉利根团队的达娜·杰克和兰德·杰克对女性律师做了大量访谈与研究,他们发现,法律职业历来崇尚客观性、职业性和对抗性,因此传统的女性品质是不被接受的。对于许多女性而言,这意味着她们在“自我与非自我”之间进行内心的挣扎。

1984年,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几个女生和少数族裔学生向法律学校联合会递交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她们表示了“不满和疏远感”。这些女性认为法学院只是给做律师的人提供了一种选择,法律教育有义务帮助创造不同于“对抗性”风格的另一种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排除在外。达娜·杰克和兰德·杰克在他们的课题研究中跟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一道列举了女性在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她们在模仿男性的过程中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个职业是不是还存在着其他兼容的选择?具有关怀倾向的女性能否重塑这一职业角色,从而使其融入自己个人的价值观?关系与规则能并存吗?这样的问题同样可以向记者行业发问。

三类职场表现

差别女性主义理论归纳了女性为适应职业标准所采取的三种调整方式。一种是典型的“模仿男性”调整;一种是试图做到既遵守行业标准,又不放弃个人的道德观(“分裂自我”),这是大部分女性的调整方式;第三种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重新塑造律师形象(“重塑角色”)。笔者认为这三种方式既呈现了三类女性的职场表现,也能让我们看到女性发展的三个阶段,这在《看见》的叙述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柴静坦承她在初入新闻行业时的生涩、吃力,经历过模仿的尴尬和分裂的痛苦阶段,现在应该是进入到重塑角色的阶段。

“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我试着尽可能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

“不到十年,我心里的规矩走了好几个来回,也还没有那个最后的答案。当下只觉得,太固执于一个律条,觉得记者就应该怎么样,非要夸张,或者非要掩饰,都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自己的过于在意。”

在模仿、分裂中反思,在坚持中成长,柴静找到了另一种“可能”——重塑,重塑形象,甚至重塑标准。

柴静在《看见》中从最开始对自己本性的强烈否定(认为这是新闻工作中的致命弱点),到后来她似乎设计出一种工作方式,在这种工作方式中,女性的自我变成了她良好的合作伙伴。不再否定,而是真诚面对自我,在可能的前提下,选择那些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新闻选题。

《看见》让我们看见这样一类女性记者,她们既不完全效仿传统的成功记者形象,也不把关怀的自我和职业的自我分裂开来,这些女性塑造了与她们个性相符合的记者角色。她们努力维护自己的女性品质,并把自己的个人情感带到自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中,这样做不仅能改变人们对这一职业的态度,也能改变记者对工作的责任感。

以差别女性主义的观点看,女性对关怀和关系性责任的重视,会促使公共领域发生转变,然而,这些品质通常被视为职场的障碍,具有这些品质的女性会被分配去做那些与她们的价值观“相符”的不重要的工作。另外,人们通常把关怀和女性、家庭、非公共领域联系起来的这种观念,也增加了对女性工作的限制。

最后,用卡罗尔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与其质疑女性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男性研究的标准,不如探寻女性思维对心理学理论有怎样的贡献……我们从女性思维中可以学到什么?”笔者希望借助差别女性主义的观点带来更深的思考:我们通常说的新闻标准是否过于侧重男性的公正视角?女性记者的关怀视角是否能够帮助新闻业重塑标准?

参考文献:

①【美】凯利·克拉克,安妮·包腾格著,陈星宇译:《伦理观的故事——人性完善的探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上一篇其实我介意

下一篇人格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