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李清照范例6篇

渔家傲李清照范文1

词,最早约产生于隋朝炀帝时期的民间,其兴起过程与乐府诗基本相同,即与音乐的发展密切相关;因而词的本名叫“曲子词”“歌词”“倚声”等。唐朝,诗人也创作词。相传为李白创作的《菩萨蛮》和《忆秦娥》两首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而中唐时期,白居易、张志和等人开始大量创作;到了晚唐,五代词掀起了一个波澜,产生了《花间集》。《花间集》这部词集收录了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人十八家近五百首词,内容多描写闺阁生活,语言讲究简练含蓄,以轻盈婉约、典雅华丽为正宗,形式上多为小令。另外南唐以李、李煜父子为首的君臣也善词作,尤其是李煜对后代的影响较为深远。到了北宋,柳永突破了花间派的樊篱,独树一帜,使用俚俗语言,运用铺叙手法,开辟了写长调的道路;而苏轼则又进一步打破了词的狭隘传统观念,极大地开拓了词的内容,一扫柔靡纤弱之风,创造了高远清新的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词风;南宋的辛弃疾则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发扬光大了豪放风格,成为豪放词的集大成者。他的词深刻地反映了现实,抒写了强烈的爱国热情。由于柳永、苏轼、辛弃疾等人的努力,词成为两宋的代表文学样式。一般认为:唐五代词精美,北宋词博大,南宋词深刻。

随着词的发展,词不再配乐歌唱,词牌只是字数、音韵、声调和结构的格式。每首词都有词牌,两宋词牌共一千多个,但常用的只有一百个左右。写词就是依照词牌的格式来填写,所以写词又称为“填词”。最初,词牌就是词题,如《渔歌子》咏的就是打鱼之乐,《浪淘沙》咏的就是浪和沙;后来逐渐发展到大多数词的内容与词牌除了形式有关外,内容与词题已毫无关系了。凡是词牌下注明“本意”字样的,词牌就是词题,不另标题。但大多数词都是不用“本意”的,词牌以外往往还有词题,在词牌下用小字标出,如果并成一行写,则中间加间隔号,如《渔家傲・记梦》(李清照),“渔家傲”是词牌,“记梦”是词题,词题标出词的基本内容。

词,又被人称为“诗余”,但词与诗,尤其是与近体诗区别极为明显:其一,词是分片的,而诗不分片。绝大多数词,一般分段,而以分两段的居多,称双调,如《念奴娇》《鹊桥仙》《扬州慢》等,也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三叠、四叠;不分段的单片词,只有《十六字令》《如梦令》等很少一部分。“一段”一般叫“一片”,一片就是一遍,表示音乐已奏过一遍。音乐奏一遍又叫一阕,所以片又叫“阕”。分两段的词,通常称上段为上片或上阕,称下段为下片或下阕。其二,词的句式参差不齐,词的句式从一字句到十字句都有,而近体诗要么是五言要么是七言;正因为如此,词又被称为“长短句”。

词按照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小令在五十八字以内,如《忆江南》《渔歌子》《如梦令》等;中调在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之间,如《渔家傲》《西江月》《青平乐》等;长调在九十一字以上,如《扬州慢》《雨霖铃》《念奴娇》《永遇乐》等。

词,按照表现方法和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古人说:“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这就是讲两派的表现方法和风格的不同。对此两派的不同,《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五引俞文豹《吹剑录》说:东坡在玉堂曰,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则小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风格。具体说来,婉约派和豪放派有以下区别,其一,选材不同。婉约派多写儿女闺阁之情、羁旅行役离别之相思,而豪放派则题材广泛。其二,表达方法不同。婉约派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曲折表情达意;而豪放派则以铺陈、直抒为主,同时采用更多的方法。其三,格律不同。婉约派严守格律;豪放派则敢于突破,不受束缚。其四,艺术风格不同。婉约派多委婉、绮丽,而豪放派以恢宏、沉郁为主。其五,代表人物不同。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豪放派代表词人则有苏轼、辛弃疾等。

渔家傲李清照范文2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以往的研究对该词所表达的情感及其成因分析不足,故本文在剖析范仲淹心路历程并宏观把握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新的认识。

一、评论与辨析

对这首词,宋代魏泰《东轩笔录》录其本事:“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阙,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词以送之,其断章曰:‘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顾谓王曰:‘此真元帅之事也。’”。

这就是著名的“穷塞主之词”说。

事实上,范仲淹作为朝廷任命坐镇西北的帅臣,抵御外敌是卓有成效的,西夏人敬畏他“腹中有数万甲兵”。他自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三月以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始,后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战功卓著,威震敌军,时人传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他的作为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及赞扬,并因之而擢枢密副使、拜参知政事。因此范仲淹非但不是“穷塞主”,而恰是“真元帅”。

那么现实中的“真元帅”何以写出了“穷塞主”之词?我们认为这是词中抒发的情感造成的。远戍边疆,故园万里归不得,借酒浇愁并诉诸诗词,乃人之常情,词中“家万里”“归无计”即明确表明该词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的流露却与特定情况下的客观需求存在某种程度的违和感。

一方面,伤感忧郁的抒情和悲观内敛的情绪,在实际功用上可能会对士气产生消极影响。因为将士镇守边关是军事行动,需要张扬和强调的是爱国热情和报国壮志。本词情感的落脚点却专注于“家”,而非“国”。因“燕然未勒”故“归无计”,表现爱国报国的“勒石燕然”甚至成了归家的障碍,这与强调勇于牺牲、忘却小我的主导思想大相径庭。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胸有甲兵万千的边疆将帅!而且,思乡情绪若超出合理的尺度,蔓延于军队之中则容易产生“四面楚歌”的效果,这势必会影响士气。明代瞿佑指出本词“句语虽工,而意殊衰飒。以总帅而所言若此,宜乎士气之不振,所以卒无成功也”,并认为这是欧阳修称之为“穷塞主”的原因,是有见识的。词中渗透的悲观内敛情绪,也确乎与“战胜归来飞捷奏”的乐观自信迥异。

另一方面,词作品(尤其是下片)呈现出偏于阴柔的审美格调,与“边塞雄风”有悖。塞上粗犷峥嵘的环境形成了边塞文学特有的品质,如钟嵘《诗品・序》中所言“负戈外戍,杀气雄边”,是雄浑豪壮的。而这首《渔家傲》却倾吐无奈,抒发悲苦,表现夜不能寐、愁肠百转,柔弱和缺乏信心的意思很明显。全词以“泪”收尾,更使审美上的柔性特征鲜明化。这属于审美范畴中的“优美”,与边塞文学通常呈现的“崇高”是迥异的。因为偏离了边塞题材通常表现出来的面貌,该词在一定程度上显出了困蹇窘迫的面貌――这亦是“穷塞主”之论的评判理由。

那么,如此豪词中渗透伤感的微妙情感是如何产生的?这要考察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心路历程,并紧密联系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二、成因及背景

从个人主观思想上看,范仲淹有向专任儒臣回归的愿望,这并未因其立功边疆而改变。范仲淹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从出身上看是典型的文臣。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主张“弦歌始能治”(《上汉谣》)、“以理定区中,文经天下”(《铸剑戟为农器赋》),认为“儒者报国,以言为先”(《让观察使第一表》),并非诉诸武力。他在《用天下心为心赋》《尧舜帅天下以仁赋》《政治在顺民心赋》等作品中都对这种思想有所阐述。他入仕后积极参政议政,并几次不惜被贬而直言进谏,这其实是秉承了“文死谏”的传统。然而时势弄人,范仲淹没有在文臣的职位上实现政治理想,却在边疆危急时被任命为经略西北的将帅。客观条件造成了他报效朝廷的方式变为“武死战”,这与范仲淹的初衷是南辕北辙的。对范氏而言,这种危难之际奔赴边疆的行为,于国家是义不容辞,于其个人则可谓一时权宜。那么,坚决拒绝以文资换武阶则是完全出自他本愿了。庆历二年(1042)四月,朝廷诏命范仲淹、韩琦等四路帅为观察使。观察使是武阶,而且依宋制一旦以文易武则很难再换回。因此范仲淹连上三表,详细阐述了多条理由,坚辞任命。他又致信宰相吕夷简表明坚决的态度。即使身为边帅,他也非常看重自己“龙图老子”的身份,谨守“得带内朝职名节制边事”(《让观察使第二表》)的“履职模式”。由此可见,《渔家傲》词中“归无计”之“归”,实非单纯意义上的回家乡,也暗含了重回朝廷,同时回归文臣“岗位”的意思。范仲淹思想中的念家与爱国情怀统一于用文臣报国的理想途径上。

范仲淹如此思想倾向的形成,是由宋朝文人政治的特色体制造成的。“崇文抑武”“以文驭武”格局在宋初形成,文人士大夫待遇优厚、受到重用,如蔡襄在《国论要目・任材》中言:“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之。”而武官却一直备受猜忌防范,故北宋有狄青,南渡后有宗泽、岳飞等,虽战功赫赫却均以悲剧收场。文武有别,以文易武者往往仕途坎坷,如柳开主动换武而仕途坎坷;张亢几度变换文武身份故终不得志。文尊武卑,轻视武官在当时非常普遍。仁宗初年李维以文阶易武职,受到文官嘲讽抨击;真宗陈尧咨因射术非凡被朝廷改为武职,即使许以节度使的隆高头衔,其母竞也以“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为由杖之并“碎其金鱼”,宋朝甚至堪称“武士的悲哀”时代。这正是范仲淹不愿改任武阶、坚持文臣身份的客观原因。

而推敲《渔家傲》词中的情感,更要仔细考察范仲淹的个人际遇。专任文臣时范仲淹因“死谏”而屡遭贬黜;身为边帅时他唯“死战”报效,本已远离朝中斗争,却也遭遇了凶险的政治处境。庆历元年(1041)范仲淹焚毁了夏主元昊送来的有辱宋廷的书信,此事遭到朝臣弹劾:“大臣以为不当辄通书,又不当辄焚之,宋庠请斩仲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常识,镇守边关的将帅本有便宜行事的权力,但军权极可能转化成为君权的威胁,因此对于臣子来说也成了双刃剑,助其建功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赵宋王朝自来有不杀文士的传统,但对手掌兵权者却缺乏信任。范仲淹作为文臣几次直言顶撞皇帝、太后和宰相,都只是被贬出京;但当其镇守边疆,手握兵权时,竞出现了上述危机。范仲淹深谙个中道理,因此他一面不愿意从武,一面又不得不如履薄冰地尽职尽责做好一名边帅。范仲淹“以儒者奉武事”的个人际遇及其心境,正是形成他词中豪迈又夹杂柔弱的风格的内因。

沈际飞在评论时指出《渔家傲》词类比地以例说明:“昔宋儒有自翰林左迁,至任谒当辖,退而叹日:‘今日廷参,始觉身是县令。’盖不左迁,不知县令之苦。”。人生经历影响了作品表达的情感。欧阳修也偶写边塞诗词,但他没有驻守边关的经历,最多只是作为使臣过境边塞,故终究无法理解一位镇守边疆的文臣在特殊军事体制下,苦心孤诣抵御外敌、维系国家安全的心情,也难以感受到范仲淹那样交织着个^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复杂感情。刘永济指出二者写作动机的差异:“范词乃自抒己情,欧词乃送人出征,用意自然不同也。”人是“真元帅”无疑,而词有“穷塞主”的意味,正是这首《渔家傲》词的独特之处。

三、意义与启示

本文尝试将范仲淹《渔家傲》词作为典型个案,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从学术研究层面向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是由典型选题扩展到类型研究。本词是宋代边塞词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表现的作者深受时代政治体制影响,纠结于文臣、武将身份之间的矛盾心情,是很有代表性的。唐代士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枞军行》),讲求“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岑参《银山碛西馆》),表现在边塞诗歌中多是寻求从武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而至于宋代,世殊时异,“勒石燕然”退化成为保境安民的“防守型”要求;士风丕变,边塞诗歌中则多是“功名早晚就,裴度亦书生”(范仲淹《依韵答梁坚运判见寄》)这样文人本位立场的话语。宋代诗词,即使是边塞题材,也少有“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气魄。在对比中深入认识边塞诗歌在唐、宋时代的不同面貌,由此也可对“唐音宋调”(即唐宋文学的差异)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正是本题的扩展性意义。二是注重文本精读与背景分析结合的方法。文学研究中,文史互证、“知人论世”的方法是值得重申的。缺乏对于相关背景性内容的深刻发掘,就无法准确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意蕴。我们探究这首《渔家傲》词,因为注意到了作者范仲淹徘徊于文武之间的个人境遇,又进一步深挖其背后的时代原因,就更有助于一层层剥离表面,深入其实质。

另外,这首《渔家傲》是宋词和古代边塞文学中的名篇,也入选了多种当代的中学语文教材。因此,本文的探究对语文学科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教学中,对于特定类型作品主导风格的强调是必要的,但这样也很容易走向“贴标签”的歧途,如讲到杜甫就“沉郁顿挫”,讲到苏轼、辛弃疾就豪放,讲到李清照就婉约,这是不妥当的。解读《渔家傲・秋思》,若简单地从边塞诗词的一般特征来评价,强调词作表现戍边将士爱国之情和建功立业之心,就很难认识到其独特价值所在。如此不仅埋没名作的真正价值,还容易将文学鉴赏和品评带向程式化、机械化。因此要实现素质化语文能力的培养,就要鼓励发散性思维,扬弃“标准答案”,强调传统解读和权威性观点的“参考”价值。开放、大胆地思考问题,解读经典作品时“尽信书,不如无书”,不唯教参是从,这样经典才能常读常新,文学的魅力才不会减色。

参考文献

[1][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李勇先等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734~735.

[2][宋]魏泰.东轩笔录[M].李裕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卷十一.

[3][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卷七.

[4][清]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1251.

[5][梁]钟嵘.诗品・序[M].北京:中华书局,1991.

[6][宋]蔡襄.蔡襄全集[M].陈庆元等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32.

[7][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九.

[8]陈峰,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元]脱脱等编.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0271.

[10]张璋等编纂.历代词话[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524.

渔家傲李清照范文3

关键词:点面结合 知人论世 比较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积累一定量的古典诗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因此,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一般都是以《诗词五首》的课文形式出现的,并且这五首诗词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一般教学都是利用两到三个课时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此好像并不十分感兴趣,毕竟单纯的对一首诗的学习实在过于单调乏味,学生只是见一首学一首,学一首背一首,背一首忘一首。怎样让学生想学、乐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教学古典诗词效果显著。所谓点,指对课文中某一首诗或词的学习,面则是对这首诗词的作者和作品方面知识的了解,点面结合就是指在教学中以这首诗为点引出一系列的与之相关的知识来。那么,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教学呢?实践中,我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知人论世

古典诗词产生的年代已经久远,如果当时的背景知识不了解,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理解,可能似是而非,可能牵强附会,可能断章取义,因此,了解古典诗词的作者和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去理解、欣赏诗歌。当然,很多语文教师也经常这样做,但大部分情况下只是简单的介绍作者及作品。我觉得,了解作者作品不能只是浮光掠影、蜻蜒点水式的介绍,而应该是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去了解背景、认识作者、探究作品及创作思想。例如,学习语文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中的一首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首先应认识李清照,我们不仅仅要了解她的姓名字号,还要了解她的生平事迹,了解她与丈夫赵明诚的夫妻恩爱、兴趣爱好,了解她一生的两个时期,了解她南渡以后的不幸遭遇,甚至了解她的奇闻异事,否则,就无法赏析这首词。众所周知,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一代词宗”,为什么这首词却又如此豪放呢?应该明白: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在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消沉愁苦之作,唯独这一首却是例外。近代梁启超评价:“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而这些则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拨。

我们不能为学习某首诗词而去学习它,课本选取的诗词只是一个窗口,应该透过这个窗口去察看更大、更美的古典诗词的世界。因此,我在教学这首《渔家傲》时,先指导学生自己去通过预习了解李清照人生经历,而在备课时则查看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如《宋词鉴赏》、百度百科上李清照简介、百家讲坛康震副教授讲李清照等资料,经过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整合出李清照人生经历的两个阶段:幸福的青少年时期和凄惨的中老年阶段。前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幸福的少女生活和甜蜜的婚后生活。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时期便能工善词。这一阶段她的词有:《点绛唇》(蹴罢秋千)《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多写少女情态和女儿情怀,词风清新自然。后来,她与太学生赵明诚两情相悦并且有情人终成眷属,二人志趣相同且能诗善词,共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这一阶段她的词有:《减字木兰花》《醉花阴》《一剪梅》等,多写二人快乐生活、在丈夫面前撒娇情态和别后的相思。南渡以后,二人漂泊江南,情况逆转。尤其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以后,李清照更是无倚无靠,孤苦伶仃。这一时期的词作有:《武陵春》《声声慢》等,多抒写背井离乡之愁,寂寞孤苦之状,词风哀婉沉痛。另外,南渡初期,她写过《夏日绝句》,在诗中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生要轰轰烈烈,死也壮怀激烈,以此讽刺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了解了作者的这些人生经历,不仅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了李清照,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的这首《渔家傲》词。当然,我们介绍作者不同时期的诗词最好是学生学过的或者是学生熟悉的,这样更易于唤醒沉睡在学生脑海里的知识,引起他们的关注,更能调动他们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否则,可能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渔家傲》这首词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图。通过梦境设想与天帝问答,寄托自己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据《金石录后序》载,南渡时,她曾经在海上航行,历尽海上风涛之险,词中写到的景象应该是这一段生活的外化。她从闺阁中走出来,视野逐渐开阔起来,写出这样的词也易于理解了。如果不了解李清照的这些经历,或者说是简单介绍,学生如何能够理解?当然,要把作者一生的主要经历搞清楚,可能需要半节课或者一节课甚至更多的课堂时间,有的老师不愿意“牺牲”这个时间,但我觉得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是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基础。而这种诗词教学方法正好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也符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人的发展”。

学习古人的诗词,要了解古人的志向抱负和人生经历。诗言志,他们的诗词都是在他们远大的志向抱负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中创作的,同时又以此来表明他们的志向和情感。如学白,我们应了解他“济天下”的抱负和高傲的个性,了解他漫游的经历和长安的阅历,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才能理解他“行路难,行路难”的慨叹,才能理解他“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意。学习苏轼,我们应了解他早年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思想性格的影响,了解他宽大如海的胸怀和济世报国的人世精神,了解他人生经历的两个阶段尤其是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乌台诗案”对他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他“鬓微霜,又何妨”的执著,才能理解他“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伤感,才能理解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

这样,学习了一首词,学生不仅仅对这首词有所认识,还对词的作者和当时的社会也有了较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了。这个过程,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的知识,培养了探究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广博的知识储备在有形和无形中熏陶感染了学生的情操,有的学生甚至还有更大的启发,他佩服教师的学识水平,羡慕教师的知识储备,也要去主动追求,去了解更多的知识,而这个学习的过程则又是自觉的、主动的和有序的,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弄清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和现象时,当他们把新知与旧识融

会贯通时,他们又为自己的所得而快乐,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比较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典诗词,如果中学语文中的古典诗词教学还是单纯的就诗讲诗、就词论词的话,恐怕这种教学方法太过于呆板单调了。我们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某一首诗词,而应该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联系已经学过的同一类型的尤其是同一题材的诗词,对于巩固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而运用比较阅读教学古典诗词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拓宽学习的领域,构建知识的体系。

例如,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可以联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弃疾、陆游和文天祥都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人士,都历经“山河破碎”的沉痛和“身世浮沉”的坎坷,都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辛弃疾壮志难酬的愤懑和老骥伏枥的志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表现了陆游年龄虽老、不忘报国的豪情壮志。这两者都有英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和无奈,便只有在梦中去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爱国热情如此执著!《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表现出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与辛词“赢得生前身后名”异曲同工。三位诗人的诗词见证了南宋王朝的穷途末路、苟延残喘,比较阅读了这三首诗词,我们不仅对辛词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而且更加为他们坚定地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之感,而南宋末年的那一段屈辱历史更加让人刻骨铭心!三首诗词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如一剂强效针注入学生的灵魂深处,为他们点亮了爱国的心灯,而单纯的学习其中的任何一首也达不到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这是爱国题材诗词的比较阅读。

古典诗词中有很多题材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教学,如边塞诗,唐代边塞诗是贯穿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始终的,并且出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如王昌龄、王翰、王之涣、高适、岑参等。学习王翰的《凉州词》时,可以比较阅读已经学过的诸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还有送别诗,学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以比较阅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等。另外还有山水田园诗、悲秋词等等,只要用心于教,致力于学,许多诗词都可以找到同一题材的熟悉的诗词来比较阅读。

渔家傲李清照范文4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赏析】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渔家傲》一反她词作的清丽婉转、幽怨凄恻的风格,以豪放的笔触、奇伟的想象,对云涛星河之梦以浪漫的描绘,抒发了封建社会中女子渴望摆脱种种束缚的愿望。这首词在她的《漱玉词》及两宋词坛中都堪称独放异彩的珍品。仔细品读,不难看出此词为词人南渡后的作品。李清照自丈夫赵明诚病卒,避金兵之难,流落江南,处于前途黯淡的环境里,其间词作多为愁苦之音。而此词则另辟蹊径,幻想出一条精神上可以寄托的道路,表现了一种超然的气概。整首词完整地叙述了一个梦境故事。

开头两句写拂晓时海上的景象,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为壮丽,期间又准确地嵌入了“接”“连”“转”“舞”这四个动词,写海天跌宕,飞梦天河,在星斗斑斓的银河中疾驰,气势磅礴,意落天外。接下来,“仿佛”以下三个句写词人来到天帝身边,灵魂浪迹天涯、孤苦无依,渴望得到精神解脱的词人受到了天帝的接待,“殷勤问我归何处?”在“问”之前修饰以“殷勤”二字,表达了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这时没有天人的隔阂,没有森严的等级,只有平等的对话。但对于天帝的恩泽,词人并没有感到受宠若惊。

渔家傲李清照范文5

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出处: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翻译:

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

渔家傲李清照范文6

2015年11月25-26日,湖北省2015年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在武汉市水果湖一中、二中举行。我有幸全程参加了赛课的观摩活动。今天我将这两天半学习的心得与体会和各位同仁分享。

@次研讨主题是诗歌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我的理解就是诗歌教学要关注教什么的学生视角和怎么教的教师定位,总之,要尊重学生现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考虑学生未来。为学生能力发展创造平台,让我们的教育能回到本身。

一堂好的诗歌教学课,我觉得要有“三有”,即1、教师有魅力。做为一名诗歌教学者,老师首先要热爱诗歌,热爱语文,热爱生活,要有文学修养、艺术魅力、学识魅力,要让学生受到感染,听后如沐春风。这里面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黄冈市武穴四望中学洪学智老师,他讲的《江城子.密州初猎》洪老师语言幽默,激情四射,一上来便朗诵了这首词,展现了男教师读这首词的独特魅力,他无需什么导入,一下子就征服了全场,后面学生的模仿朗读,带京剧味的个性诵读将课堂推向高潮,这一切的一切都与洪老师个人魅力有关。而且无论是古诗教学还是现代诗教学,教师个个都是朗诵高手,都是以诵读贯穿诗歌教学的始终,这也是符合诗歌的内在规律,教师应该有着诗歌真性情。

2、引导有方法:

(1)整合诗歌教学内容,让诗歌教学的课堂更高效

对这一点的深刻感受,主要来自韩煦老师的那一节《渔家傲 秋思》,当老师引领着学生透过词人看似满低愁绪的文字,触摸到想词人那颗保己卫国、责任在肩的心灵时,教师适时联系到以前学生所学《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名句,也许在此前我们的学生只是生硬地将“先忧后乐 ”的经典作为作者一生的政治抱负而铭记于心,将语句背后的范仲淹当作是一位千古前的圣人顶礼膜拜,可我们的学生又能有几人真正理解这句话,理解这位伟人是如何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这一抱负?知道词人并非圣人,当他慷慨激昂时,内心是有那份平常人的挣扎,苦痛。教师在讲到这里适时引导,正是有了真实经历,真实感受,范仲淹写下“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句。这里不光是让学生再次回忆起了这句经典,更让他们由曾经的走近变为了走进范仲淹,触摸他的苦与痛,感受了他的担当与坚守,学生对《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的理解也更深入。对“先忧后乐”的那句经典也不再停留于死记硬背。教师对诗歌内容的整合,无形中将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展的更为广阔、深刻,将学生对诗歌、诗人的解读真正引向深入。

回来后,我也对目前一些诗歌教学内容在整合上展开了一些的思考,不禁也有了一些惊喜的发现:如我们在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时,完全可以引入学生以前所学《如梦令》,在唤醒学生实记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对词作中词人绝然不同心境地体会去了解词人前后期生活的迥异,进而真切感受到“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中那愁的厚重及无法排遣。当然,我们还可以将这首《武陵春》与前面的《望江南》整合,因为他们同是在写女子的愁思愁绪。 可以让学生透过诗句中的字眼去感受词作中那名女子愁的不同内容及程度轻重、李清照的《武陵春》还可以和课外古诗词积累背诵中的《醉花阴》整合学习,同是李清照的词作,同是写愁的经典,但词作中的愁明显在内容和程度上也有极大不同。这次有教师将《望岳》《春望》《 野望》不同时期杜甫诗作放到一起的诗作也是得到评为老师的认可。老师对诗歌教学的整合,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思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张力,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极大的激发,调动。并且,这一整合无形间引领学生真切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性,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授之以渔“,对学生当下还是今后自学能力的形成都是大有裨益的。

语文教学资源丰富芜杂,不经整合的后果或者让学生坐井观天,或者使学生偏离语文轨道;语文教材厚重而零散,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永远无法奉献给学生规律性、科学性的语文熏陶。应该说教师对诗歌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我们的教学不再被动,避免教学的零敲碎打,单打独斗,让我们的教学设计不再单一呆板,浅薄平庸,从而真正引领诗歌教学走向高效。

(2)反复涵泳引领学生触摸诗人跃动的心灵。

涵泳是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就是仔细读书,深入领会之意。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诗人往往会于关键处(诗眼)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自己的情感。这次省优质课堂赛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教学,教师都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句的涵泳,在反复涵泳过程中引领学生走入诗境,体验诗情,如 江汉油田广华初级中学的卢晓梅老师在教学《秋天》一课,通过美足寻踪环节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涵泳“栖息“”游戏“”梦寐“这些值得细细玩味的意境,同时联系诗人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和理解到诗人传达出对丰收、惬意、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同时也理解了当时人们对温饱及精神生活的追求。

韩煦老师执教的《渔家傲。秋思》,上阕通过让学生反复涵泳“横阳雁去无留意“,反复玩味想象”雁去无留意“画面,更形象地体验边塞的苦寒,引发师生对词人故国之秋的美好想象,从而发出”不如归去“的大胆设想,下阕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无计“重点涵泳,从理解”无计“的含义入手,理解这不是有家难回的无奈,也不是苦苦等待的”无期“。而是范仲淹和戍边将士们在国家命运危急时刻,在思家和卫国矛盾中选择”不能归去“”不计归期“的坚守。通过反复涵泳关键词句,教师引领学生自然走进诗歌意境,触摸到诗人千载前跳动的心弦。

3、学生有收获

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阅读思维方式,阅读品析方式等指导,这次次也存在诗歌学法指导不足的问题,所以教师设计内容对学生诗心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需要我们教什么,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帮学生搭梯子,获得阅读思维方式,给孩子一把钥匙,让学生知道如何学,教会学生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这样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才会走向自由。

上一篇审计诚信论文

下一篇水泵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