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过独木桥范例6篇

牛过独木桥

牛过独木桥范文1

关键字:廊桥;结构设计;文化传承

Abstract: The bridge is a kind of bridge construction is more common, ancient architecture in China, common in Zhejiang and Fujian area, Sichuan and Guangxi mountain and stream more developed regions. Roof aisle called Gallery, gallery bridge called the bridge, bridge the basic function of corridor and the bridge together, mainly used for transportation, recreation and landscape. Bridge mainly wood, stone arch bridge, arch bridge, bridge, wood flat bridge pavilion bridge, including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value highest wooden arcade bridge. South Lishui area is the arch bridge construction area history most Chinese existing woo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Lishui kowloon corridor through arch bridges classical wood on the size of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the bridge of cultural heritage is discussed 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practice of Lishui Kowloon bridge.

Keywords: bridge; structural design; cultural heritage

中图分类号:J8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桥梁地处浙南丽水,位于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桥设计主要取材浙南传统木拱廊桥主要元素。桥梁为5跨不等跨木拱结构,工程廊屋部分选用木构,桥墩和桥台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石构相结合。为一座桥型传统古朴,体现传统木拱廊桥技术特色,集亭、台、楼阁于一体的仿古景观廊桥。

九龙廊桥全桥共5跨,全长约200m,中跨跨度39m,边跨分别为28m、22m。设计荷载:人群4kN/m2,屋面活载0.7 kN/m2。建筑抗震设防裂度为六度,建筑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二、建设九龙廊桥的意义

(一)历史意义

1、浙南木拱廊桥是浙南人民千百年来与自然斗争中的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木拱廊桥以其独特的编木结构科学地解决了受力问题,历经千年风雨而保存至今,它的设计和结构令建筑专家叹为观止。设计上既考虑功能的完备,又兼顾外观造型之美感,在桥上建有富有地方特色的廊屋,科学、艺术价值极高。

2、浙南木拱廊桥是汴水虹桥的再现,为古代桥梁史上虹桥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木拱廊桥不仅是中国传统木结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而且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遗存数量极少,被人们称为古代木结构桥梁的活化石。

3、浙南木拱廊桥是木结构桥梁的最高发展形式,是木结构桥梁的杰出范例。在桥梁的发展史上,梁桥、舟桥、拱桥、索桥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地域和发展过程。浙南木拱廊桥结构独特、造型别致、地域特征明显,它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编木拱桥是木构桥梁发展的最高形式,至今较完好地保存着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木拱廊桥,堪称世界桥梁史上木结构桥梁的杰出典范。

(二)现实意义

1、红圩村地处浙江丽水九龙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块内,是湿地与人居耕种结合的典型,是湿地文化展示和湿地居民生活展示最集中的部分之一,因此在此建设木拱廊桥,能够极好的将廊桥文化和湿地耕种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能让我市独特的湿地、人居耕种和廊桥共生的田园景观得到良好展示。

2、在红圩村建设廊桥将形成湿地公园的精品景点之一,廊桥的廊屋将作为行人、观景、摄影平台并兼作洪水期防洪逃生通道,将成为当地百姓及外来游客交流、集聚的中心,一方面形成独特的景点,同时为红圩村村民在洪水期提供一条逃生通道。

三、廊桥保存现状

木拱廊桥分布于浙闽边界山区,木拱廊桥目前尚存200余座。2005年末,浙江庆元、泰顺、景宁和福建寿宁、屏南、福鼎等县市联合将廊桥向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被评为中国廊桥之乡(按时间先后顺序):浙江省庆元县、浙江省泰顺县、浙江省景宁县。

根据以上资料,现存木拱廊桥规模较大的有以下三个:

1、兰溪桥

单跨全长最长的木拱桥,兰溪桥,是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全长48.5米,单孔跨度36.8米。

2、鸾峰桥

单拱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桥,福建寿宁县下党銮峰桥横跨在寿宁县下党溪上,它建于清朝嘉庆5年,距今200多年,廊桥全长47. 6米,单拱跨度37.6米。

3、万安桥

中国现存全长最长的木拱廊桥,福建万安桥又称长桥、龙江公济桥,桥长 98.2米,宽4.7米,共有5墩6孔,最大跨度15.3米,最小跨度10.6米。

四、结构设计

九龙廊桥设计为步行木拱廊桥,上部结构采用木拱构造,下部结构采用钢筋砼墩台,扩大基础。

拱架构造按传统手法制作,桥木拱架部分由上下两层系统组成,下层为三根长圆木纵连成八字形拱架,当地俗称“三节苗”,共九组。上层用五根稍短的圆木纵连成五折边形拱架,俗称“五节苗”,与“三节苗”相互穿插。在拱架的转折处皆置一横贯全桥的枋木,俗称“牛头”。拱木的端部与“牛头”相扣,使拱架相互联系成为一整体。连接“三节苗”的叫“大头牛”,连接“五节苗”的叫“小牛头”。拱木用材大头直径在35~45厘米,小头直径在30~35厘米。顶部的水平拱木又称“平苗”,选材相对较为均匀,与“牛头”以燕尾榫铆接,在结构上相当于梁的作用。拱架两端在桥台外壁各立一竖式木排架,木排架上下端亦用“牛头”铆接,端竖排架两边木柱伸出桥面做桥屋檐柱(又称天门柱)。“三节苗”、“五节苗”的根部做成7字形卡口与竖式排架下端“牛头”接合。为了避免两层拱木交于一处,受力过于集中,影响桥体拱架稳固,“五节苗”根部另用一“牛头”接合,搁置在“三节苗”上。上下两层斜撑拱木与竖式排架之间分别加置一交叉撑木,俗称“剪刀苗”,以起稳固整体构架。

廊屋及木拱架均为木构,所用木材三节苗、五节苗选用铁杉或优质老杉木,大小牛头选用进口花梨木或非洲大红檀,剪刀苗、端竖排架等选用优质老杉木,廊屋柱、梁、椽子、望板、封檐板、连檐等选用优质老杉木,牛腿、雀替、花篮柱垫等装修构件选用香樟木,不得选用速生木材。木材的含水率结构用材料不得大于18%,装修,装饰用木材不得大于12%。严禁湿材操作。

桥墩采用钢筋砼实体墩,中跨桥墩悬挑8m悬臂端,承担部分上部荷载,基础采用扩大基础。

西侧桥台与公路连接,采用实体桥台,东侧桥台采用框架结构建筑,桥台上建三层古木结构楼阁,桥台内设开放式空间,可以作为管理用房及库房等作用。

桥梁立面风雨板上装饰九龙雕刻,立柱及桥台立面采用青石贴面,并在墩顶两侧雕刻龙头装饰。

五、计算模型简述

计算时,木材强度等级按照杉木取值,弹性模量取8000N/mm2。抗弯强度取9.9N/mm2,顺纹抗压强度取9.5 N/mm2,顺纹抗剪强度取1.08 N/mm2,横纹承压强度去1.62 N/mm2。

荷载考虑拱架和廊屋自重,廊屋楼面活载3.55kN/m2、屋面活载0.75kN/m2,基本风压取0.75kN/m2。

根据对桥墩和木拱的抗推刚度计算比较,桥墩台抗推刚度远远大于木拱,可以不考虑连拱效应,只需按照单跨拱桥计算。计算模型木构件的隼接按照半刚接考虑,各构件尺寸根据传统工艺的惯例选择进行试算,进而优化选择合理的结构尺寸,单跨模型简图如下:

牛过独木桥范文2

今天,我看了《独木桥》动画片。

动画片里有一条小河,小河上面有一座独木桥。独木桥上有很多小动物和人走过。有很多人和动物都相互谦让着过,但有一些就谁也不让谁。

有一头牛和另一头牛抢着过,一不小心就掉下河去了。一个拿着自行车的男的和一个拿着鸡的女的,因为谁都想先过,就吵了起来了。男的一死劲跺脚,独木桥就断了。结果他们都受到了惩罚。

这个动画片告诉我们小朋友:一定要相互谦让!

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清滨小学二年级:刘睿

牛过独木桥范文3

都市生活繁忙紧促,让人来不及思考也来不及回忆,莫说是那些久远的历史,即使是身边细微的美好也难免在匆匆的脚步中被错过。而绿皮火车,却用它来自上个世纪的节奏把人们带进了另一个时空。

初夏的旅行是快乐的。让我们放慢脚步,去做一个历史的倾听者,去做一个生活的感悟人。手上的书,倏地翻过一页,上面写着――贵州,独山。

在抗日战争史上有两座最著名的桥,被称为“北卢沟,南深河。”人们知道的是,29军1师,曾经在“抗战第一桥”――卢沟桥上,打响了中国全面抗日的第一枪;但人们并不知道的是:七年之后,同样是这支部队,又在这“最后一桥”――独山的深河桥,成功阻截了日寇的步伐。而侵略者就此止步,一蹶不振。

今天,站立在我面前的深河桥,两旁树木枝叶繁茂绿影重重,石碑上镌刻着三个粗犷的汉字……而深河桥就横卧在这里。事实上,这座深河桥是后来为纪念那场惨烈的战斗而重新修建的,当然,它的修建也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而原来的深河桥,早就殒身于那场战争之中。一如《静静的顿河》中所描述的那样:血战就那样在宁静的山水间展开……

1944年春,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受到美军打击,节节失利。严峻的形势,逼迫日军需要迅速解决中国战场,以缓解腹背受敌的疲态。1944年冬,孤注一掷的日本侵略军兵分两路从广西扑向黔南。12月2日,独山沦陷。占领独山后的日军对县城内民房纵火焚烧,企图以最残酷的方式瓦解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信心。日军撤离前,空前的浩劫降临小城――惨无人道的抢掠烧杀,对所有工厂、军需、通讯、铁路、桥梁、隧道等各种设施进行的烧光、炸光……独山全城都被带入了死亡黑暗。爆破声震撼着大地,县城一片火海,大火持续7天7夜不熄。独山数万军民同时罹难。政府在告全国军民同胞书中,悲痛地说道:“去年为危险最重而受患最深的一年,敌人侵犯到贵州独山,这一年实在是第二期抗战中最堪悲痛的一页”。

值此紧要关头,多个部队领命,由四川进入黔南,在独山阻击敌军。为了阻击日军前进的脚步,独山“最后一桥”的深河桥被炸断,没有前路的日军,终于受阻于此,不断赶来的援军也使日军惶惶不可终日,进入独山的侵略军再无力越过深河桥一步。12月4日夜,在爱国军民的打击下,日军开始溃离独山县城。独山的深河桥,由此被称为抗战“最后一桥”。

硝烟散尽的今天,深河桥依然安静地跨立两岸,恢复了作为一座桥的本来功能,却也像一位老者,时时向来访的游人讲述当年那些真实的故事……

来到独山,不仅可以体会到独特的历史意味,更可深入其间,感受独山特有的风土人情。独山人的乐观豁达足以让人迅速受到感染而融入其中,当地人会热情地向你展示他们独特的舞蹈――独山花灯。

独山的花灯舞戏,不仅是节庆年时当地群众的压轴大戏,更是外来游客一道不可不看的视觉听觉盛宴。

独山花灯不是产于深宫无人识的宫殿舞蹈,它产生于民间,又长期扎根于民间。它载歌载舞、多姿多彩,表演形式明快活泼,唱腔旋律优美动听,赢得了黔南州各族人民的喜爱。被人们称为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

当地的老乡告诉我们,独山的花灯产生于“社”的祭祀活动,祭祀的人用一种接近口语的曲调,唱着明快、诙谐的歌曲,同时,舞蹈者在锣鼓的伴奏下,跳着欢快、朴质、优美、生活气息浓的舞蹈。那些美好的愿望,全都寄托在这淳朴动感的舞蹈中。

花灯歌舞,曲调旋律流畅、情绪欢快、民歌风味较浓,舞蹈纯厚朴质、热烈、富于生活气息。而花灯剧更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人物按角色穿戴戏装,表现人物故事的喜怒哀乐,受到人们喜爱。

提到独山花灯,不得不提的是“打头台”和“踩新台”。打头台和踩新台,顾名思义,就是花灯开演的第一个开场节目。观看打头台和踩新台的演出,不但能听到优美动听的马门调、路调、财门调、拜年调和踩新台调等许多体现浓郁花灯味的曲调,还可以看到独具特色的独山花灯舞蹈“蝴蝶扇”、“引蝶扇”、“雪花盖顶”、“古树盘根”、“金猫捕鼠”等节目,更能欣赏到“盐酸味”十足的“大板头”、“二板头”、“三板头”、“硬十锤”等独山花灯锣鼓的热烈闹场。

独山的布依族有很多独具民族风情的节日,我们赶上的是“四月八”牛王节。在传说中,古时候的布依族没有牛,牛王同情布依族人的辛劳,在四月初八春耕大忙时降生到人间,从此布依族人才摆脱了拉犁的辛劳。

牛王节上最盛大的活动,是离独山县城三十多公里的上司镇墨寨村的斗牛活动。在这一天,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起来,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漂亮的姑娘们穿上具有布依族风情的斜襟民族服饰,腰上系着绣满花朵的围裙,飘带结于身后,行走时,在山风中摇曳飘荡。

牛过独木桥范文4

西北高原干旱少雨,但黄河上游水源丰沛,雪山融水和地下水形成诸多河流。羊皮筏子使河汊要津、远山荒渡变通途,也凭借径流动力载重奔波于远途。尤其在古丝绸之路的重重河隘险关,羊皮筏子更显洒脱,神勇。像南方穷山僻壤的独木舟、竹排、木筏,羊皮筏子是西北山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制作出的水上之舟,充满生活的乐观和智慧。听筏子客说,羊皮筏子是以羊皮为囊,吹气鼓胀产生浮力,犹如现代的气垫船。最关键的技术是羊皮囊的制作。在宰羊时要像蛇蜕皮那样,把羊皮从肌骨上完整囫囵脱下,刮去羊毛,用青盐鞣制,再灌入适量菜油,使之变得坚韧。然后将四肢、脖子和臀部的开口紧密扎住,在腿部开一小孔,把气吹足,就成皮囊。最后用大小木椽做成长方形的框架,把皮囊用绳子一排排绑牢在框架横梁上面,就成羊皮筏子。所用皮囊的数量,因筏子大小而异,小则十来个,大则数百个。从不装饰,其貌不扬,却也毫无娇情,十分沉稳、大度、倔强。再是艰苦不沉沦,风浪越大越奋发。穿山过峡,向往着豪迈的奔流。河水平缓处,筏子客悠然谈笑,天地为之开阔,流畅;激流险滩处,筏子客奋力挥桨,呐喊助阵,吆喝压过涛声,羊皮筏子像离弦之箭……

羊皮筏子以羊皮为囊,保留着羊儿自由、任性的灵性;途程也充满着山风、旋浪的野性,奔放而纵情。筏子客总与“花儿”为伴,吼一路豪爽的“花儿”,把孤独、寂寞化解,显现游牧文明的色彩。秦汉以前,兰州这一带是少数民族游牧和中原农耕的交汇之地,黄河上游牛羊遍野,畜牧发达。山民吃食牛羊肉,衣着、寝用牛羊毛和皮革,以至用牛羊皮囊制做出水上交通运输工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孕育、升华人们的灵智。皮囊和羊皮筏子,从原理到设计构思,到精细的制作工艺,无疑是一种文化的提升和飞扬。

莫嫌羊皮筏子简陋,它轻巧灵便而又富有弹性,比竹木更耐得碰撞,即使被礁石撞破一个或几个皮囊,羊皮筏子照样安全行驶;莫嫌羊皮筏子体小,它具有特强的浮力,负重轻松,中型的一次可载数吨重量,一路欢歌;莫嫌羊皮筏子缓慢,它沉稳、坚韧,有着厚实的底气,持久的毅力,没有越不过的沟坎,没有到达不了的彼岸,比之骆驼、骡马驮行,速度要快几倍。羊皮筏子集粗犷、力量、激越之美于一身,出神入化,是一种原始、质朴的大美。

据史书记载,皮筏的出现最早见于《后汉书》,其中记载了匈奴人“乘马革渡河”和护羌校尉邓训“缝革囊为船”,在青海贵德载兵横渡黄河的情景。宋代《武经总要》一书说:“浮囊者,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以渡。”在《水经注・叶榆水篇》和《晋书・慕容垂载记》、《宋史・王延德传》、《宋史・苏辙传》中也有类似记载,羊皮筏子甚至航行到黄河下游的山东一带。不过,古史记载的大多为“牛皮囊”,称为牛皮筏子或牛皮船,体积较大,而且主要用于军事。近代,抗日战争中用2 000只羊皮胎制筏,在兰州组成“皮筏航运队”,从四川广元把300吨汽油运到重庆,用作军需。1948年秋天,用牛、羊皮筏在永靖尕脑渡口抢渡黄河进军青海,500名筏子客用5天时间将3万名将士和2 000匹战马及武器装备在风大浪急的险情下送过黄河,立下战功。过去,常常听到“羊皮筏子当军舰”一说,明其详者知晓出于史实,不明就里者只当作是调侃和笑料。对羊皮筏子记述最为生动详尽的,是近代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描述了他在上世纪30年代由兰州乘坐羊皮筏,前往内蒙古采访时的见闻和乐趣,其中还提到闯荡急浪峡谷时专请水性好、熟暗礁、识水性的“峡把式”指点过关的情景,险象环生,化险为夷,充满对羊皮筏子和筏子客的赞颂。

牛过独木桥范文5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皖之旅旅行组织的西递、宏村两日游。我是皖之旅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唐,大家叫我小唐就可以了,在旁边正开在车的师傅姓陈,陈师傅已有15年的驾龄了,由他行车大家尽可以放心,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家能通过我走进西递,了解宏村。在行车途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请大家不要把您的头、手、伸到车窗外,在游览途中旅游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请大家注意保持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将会尽力为您服务。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金龙车,车牌号为********,请大家在上下车时注意识别。

西递位于黟县县城东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高出俯瞰,鳞次节比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似一船形。,据考证:西递人本不姓胡,县志中有记载,西川胡族(历史曾称西递为西川),其本李姓,唐昭宗李晔子昌翼公,因避梁太祖朱温难,育于婺源胡氏,遂从胡姓。

西递名称的由来

西递,原名西川。因何又叫西递呢?有两种说话,一说:古代此处为交通要道,设有驿站,供传递公文和来往官员歇息,驿站又称递铺,所以西川又叫西递铺。

另一种说话法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面蛇身的共工与颛顼(zhuanxu)争夺帝位,共工战败,一怒之下,一头触不周山,不周山是撑住天地的柱子,共工撞到不周山后,造成天塌地陷,使得地上的水都朝东面流,而奇怪的是流经西川的两条小溪却是东往西流,东水西递,西川也因此被称为西递

快乐的时光总是飞速的,各位游客:请看前方就是西递景区了。请大家不要急不要挤,携带好随身物品,等车停稳再下车。好了,都下来吧,大家稍休息片刻,再次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东西,我们待会就要去探询中国明清博物馆了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请跟我来,大家看位于这村头的这座精致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走马楼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

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可惜现在不是夜晚,但大家也不要遗憾,更美的还在前面呢。看这座胡文光牌楼,是不是有点眼熟呀?99年昆明世博会徽园中的牌楼就是按照胡文光牌楼1:0.7的比例做的,是为徽州三绝之一的代表建筑物,

过了胡文光刺史坊,就进入西递村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瑞玉庭了。

看厅堂上的柱子上是悬挂着这幅楹联,请问有谁能帮我读一下这幅楹联?是不是发现不对呀,有错字呀?上联快乐每从辛苦得的快少一点而辛字又多一横,下联便宜多自吃亏来 ,多字少了一点而亏字多一点,西递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村中的饱学之士比比皆是,为什么会让这样一幅写错字的楹联悬挂了百余年,期间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原来,这幅楹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世哲学的人生体味,把徽商的经商之道和处世信条刻划得淋漓尽致。他们认为多一份辛苦就多一份快乐,在辛勤的劳动中能得到快乐和幸福,从吃亏中寻得经验,胸怀坦诚才能收益。当年的徽商正是以此为座右铭,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发扬徽骆驼的精神,铸起了昔日的辉煌。 厅堂上除了挂有经商之道的楹联外,还有宣扬修身和传家之道的两幅楹联。即: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本六经得。

好了,不要感叹了,接下来,我们去桃李园,桃李园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前厅北向三间,木雕楼裙嵌着福、禄、寿、喜四个大字,别致风雅中厅较为窄小,通向后厅又有一道堂墙,为了确保中厅明亮采光和通气,除了开有天井外,中厅楼上置一木拱相围的楼上井,这一独特的设计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中都很少见。中厅通向后厅的堂墙门洞上,石刻有清初书法家黟县人汪士道题写的桃花源里人家。后厅两侧板壁上各装有六块木雕屏门,漆雕欧阳修撰写的《醉翁亭记》,书法苍劲有力,挥洒自如。作者黄元治,是黟县西武黄村人。

大家可能会奇怪,西递自古人文荟萃,书法造诣高超者数不胜数,为何要在此悬挂一位并非知名书法家的作品呢?原来西递先人一直以帝王后裔而自豪,教育孩子忠君爱民,开设了修身养性的道德课,聘请清官良吏给一代代读书人现身说法。黄

元治当时是百姓交口称颂的清官,他在西安任太守时,被称为青菜太守,年年俸禄大部分资助了求学困难的青年,晚年归乡,两袖清风,只得借住在宗族祠堂里。桃李园的主人将其请到西递讲学,并悬挂其书写的作品,是想让后人学习黄元治,做一个忠君爱民的清官。可以说徽州人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做到廉政从娃娃抓起了。

正因为西递自古重视道德教育,所以明清以来从西递走出的数百名封建官员,没有一个是玷污祖宗的贪官污吏。

游览了几个景,想必大家也累了,饿了,现在给大家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

大家早上好!告别了中国古民居历史博物馆--西递,今天将带大家参观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现在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宏村的概况。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距县城10公里。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 宏村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故被人们称为牛形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头角,村内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是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是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脚,宏村就似一头卧牛处于青山环绕、稻田连绵的山冈之中。

村内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用花冈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内聚性很强。放眼宏村,村外山青水秀,红杨翠柳;村内清渠绕户,终年清澈潺潺的水圳宛如轻柔的银带,蜿蜒村中。村中民居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形成了明圳粼粼门前过,暗圳潺潺堂下流,浣汲溪路和艺术价值和月沼和南湖水面,映衬着古朴的建筑,在青山环抱中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更显宏禁独到的人居环境价值和景观价值。

村落里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158幢,其中137幢保存完整。整个村落建筑不仅拥有优美的环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的建筑造型,而且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建筑中的三雕艺术令人叫绝,雕刻刀法都像北方的剪纸一样精细,流畅。大与小的运用,疏与密的处理,粗与细的对比都匠心独具。

牛过独木桥范文6

线路1 黎平县城 肇兴侗寨 侗族大歌演艺中心 堂安梯田

别有侗天之旅

从肇兴到堂安,逶迤壮观的鼓楼建筑,悠扬婉转的侗族大歌,绵延不绝的落日梯田,构筑了一场纯粹的山地部落美学之旅。

壮哉鼓楼建筑群,美在格局

肇兴

肇兴侗寨位于山中狭长的谷地,四面群山环抱,一条小河穿寨流淌。始建于宋朝的肇兴侗寨共有12个姓氏家族,组成仁、义、礼、智、信五个团,分建五座鼓楼。遥望过去,一片鳞次栉比的干阑式吊脚楼皆为纯杉木建构,五座鼓楼与五座花桥沿河依次散落,成就了“最大鼓楼建筑群”的美名。浓郁的侗乡风情是肇兴最大的特色,侗族大歌的一代宗师――清代歌师陆大用便出生于此,质朴动人的山中歌谣萦绕寨间,歌声悠悠传唱了几百年;芦笙节、抬官人、打花脸等节庆活动更是意趣十足,热闹非凡。当然,除此之外,大可选择无目的地沿小径徜徉,鼓楼下的排排芦笙静置在下棋与小憩的老人旁,隔壁家的侗族老奶奶染侗布绣花带,闲适的生活亦有着动人的格调。

看点:肇兴鼓楼风雨桥群、侗族大歌、打花脸、抬官人

风物:糟辣椒、靛蓝染、花带、侗果

非遗: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位置:肇兴镇肇兴侗寨,距黎平县城约70公里

交通:从县城出发,约一个小时

推荐民宿:侗赏、方至・肇兴水西第

诗篇般的田园牧歌

堂安

堂安侗寨坐落在肇兴镇东边的“关对”山坳上,背靠“弄报”山,沿半山地势较缓处依山而建。寨子海拔935米,周边山林环绕,阡陌纵横。下方的梯田,是堂安先祖用岩石垒砌成,自然形成一片连绵如画的梯田景致,古老而又和谐,被世人成为“侗家人的梯长城”。村寨虽不大,却也古朴宁静,山泉水从寨里的瓢儿井不断涌出,养育着世代居于此的侗族人,路人大可上前取一瓢饮或如当地人般侧头牛饮。沿井后的山路拾级而上,在高处俯瞰云雾之上的青瓦木楼,意境十足。若你是个民俗爱好者,往前走便不远是中挪合作创建的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它默默记录着这里的农耕文化与风俗民情,可预约前往参观。

看点:万顷梯田、三月三、乌米节;

风物:侗族刺绣、稻米、糍粑;

位置:距肇兴侗寨5公里,距黎平县城约75公里

交通:从县城出发,约一个小时

线路2 黎平 地扪 茅贡粮库艺术中心

乡寂时光之旅

地扪,在这个被时光遗忘的小村落,人们勤力耕作,也随性生活。在这里,你能闲游山野,追古惜今,亦能把酒欢歌,畅聊天明。

坐落在时光边缘的侗境

地扪

地扪坐落于茅贡镇北部的山间平地,绕行偏僻而狭隘的曲折山路后,方能进入这片落在时光边缘的侗境。成片的木楼堆叠在青葱的山岭下,高低错落,清流潺而过,汇入整齐的沟壑中,成群的禾仓下面,堆放着排排棺木,这里的侗族人有着豁达的生死哲学。人们在米酒和侗歌里成长,春天的时候侗人同时在水田里撒下鱼苗,等待与禾苗一起成熟。他们纯朴重情,热情好客,享受着田园般的自给自足生活,纯粹而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地扪最大的魅力所在。这里的稻禾鱼小而肥,辅以木姜子、山奈等黔地香料,分外鲜美。另外,这里是侗戏的发源地,人们对侗戏的热爱,不亚于一日三餐,侗族姑娘们在晚饭后常常聚于鼓楼下,表演侗歌、侗戏。除了这些,还可驱车前往不远处的茅贡镇上,在粮库艺术中心观赏乡村与艺术结合的系列展览。

看点:侗歌、千三祭祖节、吃新节、茅贡粮库艺术中心

风物:烤鱼、腌肉、木姜子

非遗:侗戏

位置:距黎平县城约46公里

交通:从县城出发,约四十分钟

线路3 双江镇 铜关 四寨 黄岗

寻觅心“侗”之旅

唱不完的侗族大歌,热血的摔跤,古老的斗牛,侗人平日里虽朴实腼腆,却有一颗活跃的心,如果说侗族有语言,那这些一定是他们最生动的民族语言。

荷花池外,唱不完的侗族大歌

铜关

青山环抱,层峦叠嶂间的铜关侗寨因形如瓢囊,关隘紧密,似铁打铜铸,故名。铜关是侗族大歌的流行地之一,80年代末法国研究员纪可梅女士称这里为“侗歌海洋”。这里传唱着许多丰富的歌种,除常见的侗族大歌、琵琶歌等之外,还流行一种悲彩浓郁的“巴郎歌”。成片的荷花塘边,坐落着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侗族的建筑、技艺、大歌、美食在这里有一个非常细致的展示,多种文化体验十分适合亲子和团队。此外,村民们常常自发聚集在博物馆的长廊,唱起侗歌,演场侗戏,很是热闹。

看点:侗族大歌、大小琵琶歌、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

风物:侗族刺绣、纺纱

位置:距岩洞镇8公里,距黎平县城约36公里

交通:从县城出发,约半小时

禾糯熟时,鼓楼话牛

黄岗

黄岗坐落在东西走向的狭长山谷地段,一条小溪穿寨而过,岗上起平地,吊脚楼旁的水塘被溪流错开,布满浮萍,绿油油一片。寨内有五座鼓楼、一座花桥,四周古松环抱,寨边禾仓林立,禾晾有序排列,把村寨围在中间。收禾季节,层层禾晾如金色麦浪,禾糯香甜有韧性,侗族女萨(侗语指奶奶)戴着硕大的银耳饰走在田间小道,建在水田上的小小厕所形如钓鱼台,古朴可爱。这些恬静的乡野场景给了人们更多的田园想象,吸引了一波波来此采风写生的人,往寨子里走,还有禾仓改造的民宿,风情别样。黄岗有独特的斗牛传统,在当老、巴西、亮井三大鼓楼内,藏着寨子的“水牛王”,它们是代表寨子参加周边地区斗牛比赛获胜的水牛,眼神傲慢,肥硕粗壮,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喂养,地位可不一般。它们也是茶余饭后的话题,人们常常围坐在鼓楼内,聊聊斗牛比赛的故事,成为了“鼓楼话牛”的日常。

看点:斗牛、男声侗族大歌

风物:香禾糯、烤鱼

位置:距双江镇20公里,距黎平县城约80公里

交通:从县城出发,约一个半小时

古老而热血的侗族摔跤

四寨

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鼓楼立于寨中心,花桥下的小溪旁,水车悠悠,一棵古老的参天榕树,见证着寨子的历史。来四寨定不能错过他们传承已久的民族运动――侗族摔跤,四寨以阴历三月十五的“摔跤节”之热闹隆重著称。这里是侗族传统摔跤活动的发源地。每年三月十五摔跤节时,各地侗寨纷纷前来比赛,方圆百里村寨的男女老少汇集在这里,盛装观看比赛,整个田坝人山人海,芦笙悠扬,铁炮声声,十分热闹。

看点:六月六、摔跤节

风物:糯米、葛根

非遗:侗族摔跤

上一篇描写中秋的诗

下一篇俗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