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应用范例6篇

比例的应用

比例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 比和比例;物理教学;应用

在理解物理公式和进行物理计算时,经常用到比和比例的知识。比和比例的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1 比和比例的知识有助于理解物理公式

许多物理公式是用比和比例的形式出现的,有的是物理量的定义式,有的是物理量的决定式,有的是物理规律的表达式,我们不能单纯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时,物理量的定义式往往只表示物质的某种性质,被定义的物理量与式中的各量之间是没有比例关系的,公式只是提供了一种计算该物理量的方法。中学物理教材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很多,有密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容,电阻,磁感应强度等,例如,在 C=Q/U 中,C只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只有Q和U是变量,Q 与U 之间存在比例关系,而C与 Q和U之间就没有比例关系了,我们不能说:当Q 一定时,C与 U成反比,当 U 一定时,C与 Q 成正比。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ρ=m/v、a=v/t、E=F/q、R=U/I、B=F/IL等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了。

物理量的决定式与物理量的定义式在这点上是不同的,物理量的决定式揭示的是某物理量的决定因素,公式中的各量之间是存在比例关系的。如电容器的电容是由它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公式C =εS/4πkd 表达了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因素是ε、S 和 d,C与ε、S 、d 之间存在比例关系,我们能够说:当ε、S 一定时, C与d 成反比,当 d、ε 一定时,C与 S 成正比,当d、S 一定时,C与ε成正比。

有些物理规律的表达式本身就是比例关系式,如变压器的变流公式I1:I2=N2:N1,变压公式U1:U2=N1:N2,这类公式中的物理量之间当然存在比例关系。

另外,有的物理公式变形前后意义往往不同,如:R=U/ I变为I=U/ R 后,I、R、U 三者之间便存在比例关系了,这三个量都可以是变量。这是与数学中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区别。

因此,在谈及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时,必须注意比例关系的成立条件。

2 比和比例的知识有助于物理计算

2.1 在求比例分配的问题时,能够避免中间量的计算,减少中间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例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片P在A、B时,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是4:3,当P在A点时,R1的功率和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之比是1:5。求:① P在A点与在B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之比;②RA与RB之比。

分析与解答:滑片P在A、B两点,电路分别为图2(甲)、(乙)

已知: UA:UB = 4:3P1 :PA = 1:5求:①IA:IB②RA:RB

解:P在A点时, P1 :PA =I1U1:IAUA=1:5

又I1=IA U1: UA=1:5

U= U1+UAU1 = 16U UA=56U

根据已知条件UA:UB = 4:3

得UB =34UA=58U U1/=38U

P在A、B两点时,IA:IB=U1:U1/ = 4:9

RA:RB=UAIB:UBIA=3:1

答:P在A点与B点时,电流表示数之比为4:9;RA:RB=3:1。

说明:本题运用比例法解题,有机处理好物理分析和数学方法的关系,运用合比定理和“中间物理量”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的性质解题,使解题思路更广阔、简捷和灵活。

2.2 在已知条件全为比值的计算题中,常用比例式求解

例2 把一单摆分别置于半径为R1、R2 ,质量为 M1、M2的两个行星表面上,若R1:R2=2:1,M1:M2=1:4,求它们的周期之比。

解:设单摆质量为M ,摆长为L ,若忽略行星自转的影响,则有:

mg=GmM/R2,T=2πL/g

所以,g1:g2=M1R22:M2R12

T1:T2=g2:g1= R1M2:R2=4:1

2.3 对于“条件不足”的习题,用比例式解题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3 电热煮水器装有两根电阻丝,要烧开完全相同的一壶水,若一根单独通电,需要10分钟, 若另另一根单独通电,需要15分钟,如果电源电压不变,那么,把这两根电阻丝串联或并联起来通电使用,各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使完全相同的一壶水烧开?

解:设两根电阻丝的电阻分别是R1、R2 ,则根据Q=U2t /R有

当Q、U一定时,R∝t, 即:

R1: R2= t1: t2 ①

t1: t串= R1:(R1+R2) ②

t1: t并=(R1+R2):R2 ③

由①②得 t串= t1+ t2=25分

由①③得 t并= t1t2:(t1+t2)=6分

此题中两根电阻丝的电阻、电流不知道,若根据I1 2R1 t1 = I2 2R2t2无法直接求解,但是,用比例关系求解就十分方便。

这种方法多适合于题设中告诉两种物理过程的计算题。如热学中两次升温降温,电学中断开、闭合开关等。解答此类计算题的常见方法是,先分别根据两种物理过程列出相应的等量关系,然后采用两式的比求解。

比例的应用范文2

­­      ——谈反比例函数基础知识的应用

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   陈建(225300)

一、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

1.一般地,形如y=(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函数,k是比例系数.

2.函数的解析式的特征:①等号左边是函数y,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分子是常数k,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且x的指数是1.②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③比例系数“k≠0”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④函数y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0的实数.

3.反比例函数的几种等价形式:y=;y=kx-1;xy=k.(k≠0)

4.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反比例函数 (且k为常数)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一对对应值就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5.反比例函数y=( k为常数,k≠0)图象是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6.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当k>0时,双曲线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因而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双曲线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因而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双曲线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而是越来越接近x轴,y轴.

7.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如果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

二、反比例函数基础知识的应用

例1.    已知 是反比例函数

(1)    求它的解析式.

(2)    求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在每个象限内, 随 的增大而怎样变化?

(3)    它的图象位于哪个象限?

分析: (k≠0)叫反比例函数,也可以写成 ,因此,它的特点是(1)k≠0,(2)x的指数为-1.

   解:(1)由题意得 , ,解析式为

  (2)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3)由于 ,它的图象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 随 的增大而增大.

O

A

O

O

B

O

O

C

O

O

D

O

例2、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 和 的图像大致是      (    )

 

 

 

 

分析:本题是考查含有字母系数的几个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分 和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选A.

例3、如右图,在 的图象上有两点A、C,

过这两点分别向x轴引垂线,交x轴于B、D两点,

连结OA、OC,记ABO、CDO的面积为 ,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不确定

分析:由基础知识7知 ,故选C.

  例4.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上有两点A( , ),B( , ), 且 ,则 的值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不能确定

分析:由 可分为 ,易得 ,故选D.特别要注意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是对每一支曲线而言.

 

例5.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 , , 在x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 、 、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分析:根据图象所在的象限,知 ,取 得 ,即 ,故选B.

例6.在矩形ABCD中AB=3,BC=4,P是BC边上与B点不重合的任意点,PA=x,D点到PA的距离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的图像以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D

B

A

E

C

P

 解:如图,由题意(1)∠DEA=∠ABP,∠1=∠2,DEA∽ABP,

(2) P在BC上,与B不重合,可以与C重合

, .

(3)由于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x≤5,所以y对应的取值范围是 ,因此图像只是一段曲线  , 其中不包括(3,4)而包括(5,  ).(图略)

例7.已知一个函数具有以下条件:(1)该图象经过第四象限;(2)当 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3)该函数图象不经过原点.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关系式:             .

分析:这是一道开放题,必须非常熟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才能解决问题.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关系式为 .

例8、某自来水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为40000 的长方形蓄水池.

(1)蓄水池的底面积S( )与其深度h(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如果蓄水池的深度设计为5m,那么蓄水池的底面积应为多少平方米?

(3)由于绿化以及辅助用地的需要,经过实地测量,蓄水池的长和宽最多能分别设计为100m和60m,那么蓄水池的深度至少达到多少才能满足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比例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地质找矿;大比例尺;预测

1 工作特点及任务

1.1 适用范围

一般在Ⅳ、V级成矿区(带)和已知矿田内进行,也可在已知矿区内的矿床(体)深部和近矿床进行。这类地区已进行过1:50000区调和相应的物化遥等项工作,已有一个或多个矿产地进行了勘查,并有典型矿床勘查总结成果资料。成矿地质条件和主要控矿因素已基本了解,具备了开展大比例尺找矿预测条件和工作基础。

1.2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又分1:25000―1:50000和1:1 0000或更大两个层次。前者以预测矿床为主要目标,并要求圈定矿田边界,预测矿床(体)可能产出地段及其矿化范围。后者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缩小预测区和远景区范围,圈出找矿靶区,预测矿床(体),尤其是对隐伏矿和深部矿的位置、埋深、矿化范围进行有效的预测,并要预测资源量。这类工作一般布置在以寻找隐伏矿、深部矿为主要任务的矿田(区)或矿床深部进行。

1.3 具有多学科、多工种联合预测以及多种结构相结合预测的特点。多学科、多工种是指地质、矿产、物化遥、重砂等多项联合与综合。在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中,尤其要充分利用物化遥成果资料。这是因为大比例尺矿产物化探工作,也是围绕矿产预测中各类问题和要求进行的,它的解释和推断也就是矿产预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物化遥可以研究各类控矿构造,可以追踪、发现、研究矿群引起的局部异常,推断和圈定矿化(富集)有利地段,从而进一步追索隐伏矿和深部矿床。多种结构结合是指在矿床预测工作中,坚持室内综合研究与野外地质观察、理论与实际、点与面、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1.4矿产勘查工作始终离不开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尤其是矿产普查工作前阶段。因为矿产普查是以找到矿产地为目的,新形势下,地表和浅部矿产逐步减少,找矿难度不断增大,今后地质工作以寻找隐伏矿、深部矿为主要任务,开展大比例尺找矿预测是提高地质找矿效果的最佳途径。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贯穿于勘查工作始终,也就是地质与物化探紧密配合进行联合预测。这样做既可以解决与找矿相关基础地质问题,又可以较快地发现矿产地。

1.5 目的任务要求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较中小比例尺找矿预测的目的任务更加明确、具体。对于1:50000来说,主要是在中比例尺找矿预测基础上,有依据地圈定矿田边界,预测隐伏矿床可能产出的地段,以及它的产出范围、规模、资源量和矿床类型,并提出地质找矿工作部署具体建议;对于1:25000― 1:10000或更大比例尺来说,要求在1:50000找矿预测资料基础上和已圈定出的预测区中,进一步缩小范围圈出找矿靶区,预测隐伏矿床(体)的位置、深度、规模,以及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了减少工作风险,要求所预测的找矿靶区面积一般不超过12km2,还要提出进一步部署地质找矿工作的具体建议,并加以论证。

2 准则及方法技术要求

2.1遵循准则

2.1.1相似类比准则。

这是矿产预测首选的基本准则。“地质类比法”找矿,其实质就是成矿地质环境相似类比。用已知矿床产出地质条件类比,可能发现相似的矿床,即从已知推测未知。因为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下应有相似的矿床产出,用这一理论指导找矿一般命中率较高。但实际找矿预测时,很难遇到完全相类似的两处成矿地质条件,这时也要比较两处相异条件,甚至要进行多个已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的比较。

2.1.2求异准则

对未知的矿床类型或尚未认识的新矿化类型来说,就要运用求异的准则,研究成矿环境和成矿的特殊性,预测可能发现另一种矿化类型或新类型矿床的产出。一般来说,一种新的矿床类型的出现,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建造组合,与周围地质环境有不同的地质结构和矿化标志,即“地质异常”。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不仅要注意与已知矿床类型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对比,还要注意“求异”。同一地质异常往往出现一组不同类型矿床组合,并伴随出现强弱和规模不等的物化探异常,查证这些异常往往能发现矿床,这就是“同中求异”。

2.1.3综合预测的准则

进行综合预测,一是采用综合方法预测;二是要进行综合评价预测。综合方法预测是指充分利用和综合分析测区内地质、物化遥、重砂成果资料进行预测,要求资料与矿产预测比例尺相一致,即“尺度水平对等”,对于大比例尺矿产预测,要特别注意深部矿化的“指示信息”“隐敝信息”和“新颖信息”,因此,必须坚持应用综合方法预测。综合评价预测是指进行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元素预测。这是因为在预测区内往往有多种矿产共生和多种有益元素在同一矿化体产出。根据这一共生关系,一种矿种的矿床出现,可能预示另一种甚至多种矿的存在,这类地质现象在许多矿田、矿区范围内经常见到。所以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要坚持“综合预测”的准则。

2.2 技术要求

2.2.1建立良好的资料基础

区调图件资料是进行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工作重要基础资料。然而,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完成后,往往又做过更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新的矿产地勘查、科研和矿产开发,增加了许多新资料、新信息。这些新资料都应完整收集,以备按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要求,应用最新资料,对地质图件和相关资料进行修编和预处理,以达到大比例尺矿产预测的精度要求。

2.2.2深入研究和总结成矿规律

开展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要在深入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典型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的分析研究。从空间上查明矿床所处构造位置和构造控矿规律,从时间上弄清楚成矿期与主成矿阶段形成的矿物组合,从物质来源方面要深入了解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与成矿主导因素,以及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的热源和水源。对于岩浆成矿来说,要根据岩浆岩的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论述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根据矿床与构造的关系,划分含矿构造带,阐明构造与成矿关系。根据含(赋)矿地层化学成份、元素含量和矿化类型,阐明岩石(组合)与成矿关系。

2.2.3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

应用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预测矿产,是现代地质工作者常用的预测方法。这是因为它是从复杂的地质现象和各式各样的找矿信息标志中概括出其中最重要特征及标志信息,用以类比预测。成矿模式是对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控矿因素、内外部特征、时空变化规律、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和矿化标志的高度综合和总结,将复杂的地质现象上升为成矿地质理论,并用图表或文字表达出来,使人们对同类或一组相似矿床的成矿作用有一完整概念性认识。成矿模式分为区域成矿模式和矿床模式。区域成矿模式是区域成矿规律的反映,它是从成矿时间、地质环境、地质成矿作用、物质来源以及矿床组合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成矿区带或矿田内形成的一套互相有联系的矿床组合规律,用以指导成矿区带或矿田的找矿预测和地质找矿工作。矿床成矿模式是在研究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基础上,深入研究总结成矿规律,探讨成矿作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时间上的演化次序,进一步查明成矿物质来源及含矿溶液的迁移富集方式。用以指导预测矿田和矿床(体)。

2.2.4充分发挥物化探在矿产预测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物化遥、重砂成果资料不仅可以获得来自矿产的直接和相关的间接信息,而且可以获得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方面的信息。物探可以了解地下一定深度以上的地质结构和矿床(体)赋存的状况及形态。化探既可以获得埋藏较浅矿床的直接信息。也可以利用地球化学元素分带异常间接揭示矿床(体)的存在。重砂及金属量测量对于指示浅部矿有重要作用。因而,全面收集和综合分析区内现有物化探资料,提取找矿信息,建立地质找矿模型,用以指导找矿预测。

结束语:

大比例尺找矿技术作为我国找矿战略的主要技术,对矿产预测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将计算机软件科学知识、极地矿产、GIS系统等连接起来,从而为矿产地的开采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成华.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103-104.

[2]高章红.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及GIS应用[J].安徽地质,2006,16(3):197-203.

比例的应用范文4

一、利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找到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顶点坐标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例1.如图1,菱形的顶点在轴上,顶点C的坐标为(-3,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经过点A,则K的值为()

A.-6. B.-3.C.3.D.6.

解析:如图1,因为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又在轴上,所以顶点C、A关于轴对称,已知C的坐标为(-3,2),所以A的坐标为(3,2).

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经过点A,则K=3×2=6,故选D.

二、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探究特殊四边形的面积

例2.如图2,点A是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上的一点,过点A作ABCD,使点B、C在x轴上,点D在y轴上,则ABCD的面积为()

A.1B.3

C.6D.12

分析:过点A作AEOB于点E,容易证明ABE≌DCO.

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矩形ADOE的面积等于AD×AE.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k的几何意义可得:矩形ADOE的面积为6,即可得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6.故选C.

例3.如图3,点A是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上任意一点,AB∥x轴交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于点B.以AB为边作ABCD,其中C、D在x轴上,则SABCD为()

A.2 B.3

C.4 D.5

分析:分别过点B、A作BECD于E,AFCD于F,因为AB∥x轴,所以BE=AF.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C=AD,所以BCE≌AFD(HL).所以SABCD=SABEF=SBGOE+SAGOF=2+|-3|=5,故选D.

评注:例2、3都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作垂线段,围成矩形的面积就是|k|,图像在一、三象限,k取正;在二、四象限,k取负.

三、以点的坐标为载体设计规律探究问题

例4.给出下列命题:

命题1:直线y=x与双曲线有一个交点是(1,1);

命题2:直线y=8x与双曲线y=■有一个交点是(■,4);

命题3:直线y=27x与双曲线y=■有一个交点是(■,9);

命题4:直线y=64x与双曲线y=■有一个交点是(■,16);

……

(1)请你阅读、观察上面命题,猜想出命题n(n为正整数);

(2)请验证你猜想的命题n是真命题.

解析:观察命题1~4的结构特征可以发现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与命题的序号是相同的,直线解析式中一次项的系数是命题的序号的立方数,交点的横坐标是命题相应序号的倒数,纵坐标是命题相应序号数的平方数. 据此可以猜想出(1)命题n:直线y=n3x与双曲线y=■有一个交点是(■,n2).

(2)将(■,n2)代入直线y=n3x得:右边n3×■=n2,左边为n2,所以左边等于右边,所以点(■,n2)在直线y=n3x上,同理可证:点(■,n2)在双曲线y=■上.

比例的应用范文5

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的实时获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技术,是实现城市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利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测量等工作。

本文主要通过一些实验事例来探讨RTK技术在大比例尺测图二级控制点测量中的应用,希望与各位同仁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以达到推广应用RTK技术的目的.

网络RTK测量简介

网络RTK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借鉴广域差分GPS和具有多个基准站的局域差分GPS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某一区域内稀疏地、较均匀地布设多个(一般为3个或3个以上)基准站,构成一个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以这些基准站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基准,消除或消弱各种误差的影响,计算和发播GPS改正信息,对该区域内的GPS用户(流动站)进行实时导航定位,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与传统RTK技术相比,网络RTK具有覆盖范围广、测量成本低、精度高、可靠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基本方法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2009―2010),二级控制点测量转换参数的求解,不能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行,必须利用不少于3点的高等级起算点的两套坐标系成果求取参数。在参数求取时我们使用的是四参数转换,并且利用武汉大学开发的Poeradj软件对控制点进行高程拟合求取高程。

测量实例

在某市1:500地形测量中,采取网络RTK进行二级控制点测量。按照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2009―2010)规定,每个二级控制点观测三次,起算点观测4次,每次观测时间大于100秒,观测数据按历元存储。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各点的WGS-84坐标。观测精度如下: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本次观测δ平面最大值为0.012米,δH最大值为0.035米,较差平面最大值为0.023米,较差H最大值为0.026米,满足规范要求。

得到WGS-84坐标后,将起算点坐标转换至平面二维坐标,利用已知起算点坐标求取四参数。求取四参数公式为x=(1+k)(cosα*x-sinα*y)+dx,y=(1+k)(cosα*y+sinα*x)+dy。得到平面转换四参数如下:

分别表示x、y平移量,旋转角,尺度变化因子;

单位分别为米、米、秒及无量纲。

----参数精度及显著性检验t(α/2)----

参数01 4.380981185 显著( 2.85 )

参数02 4.380981185 显著(-25.75 )

参数03 0.000001656 显著(603778.10 )

参数04 0.000001656 不显著(-0.79 )

说明:按置信度95%,自由度2*8-4=12,t(α/2)限值:2.18

单位权中误差为:m0=0.01094m

各点转换精度为:

根据的到得得参数代入求取得到二级控制点的平面坐标。然后利用Poweradj和起算点的高程进行高程拟合得出二级控制点的高程 。高程拟合内符合精度为1.59厘米。

几点认识

第一 通过对以上事例的分析,可以得出RTK技术能够满足测量中对导线的要求。由于RTK技术不同于常规的控制测量,不可能完全用常规控制测量的技术标准来衡量,尤其是在边长较短的相邻点表现比较明显。RTK技术的测量误差均匀、独立,不存在误差积累,精度可靠程度较高。

第二 RTK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测量成果,不需要分级布网,可以大大减少生产成本,减轻作业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速度和企业效益。

比例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地质找矿 大比例找矿 应用

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70-01

1 前言

大比例找矿是一种采用较大比例尺进行采用的技术,大比例找矿预测逐渐成为我国找矿产业的重要技术,对于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大比例找矿技术,能够增强找矿产业质量与技术质量,从而促进矿藏产业的发展。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矿产的储存总量是有效的,为了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采用大比例找矿技术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能源,并且带动采矿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把握好大比例尺的测量精确度,从而充分查明工作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与矿产形成的条件与因素,从而促进矿产产业的不断发展。

2 大比例找矿技术概述

大比例找矿是在已知成矿区域内,采用1:25 000-1:50 000 甚至 1:10 000 或更大的比例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从而发现区域内的潜伏矿、深部矿等,为矿产资源的开采提供依据。

2.1 相比于传统找矿技术,大比例找矿更加精确

在以1:50 000 的比例尺中进行大比例找矿,能够在对区域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从而了解区域内的矿床储量、产出范围以及矿藏类型,从而了解地质找矿的部署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比例找矿技术,能够了解隐伏矿体的深度、位置等信息,从而确保找矿预测更加精确,提升找矿的准确性。

2.2 预测分层

在地质找矿中,往往会受到部分矿藏特殊地质分布的影响,为了确保找矿的准确性与快速性,采用大比例采用技术,能够对地质中的矿藏进行预测分层,从而了解矿藏的信息。当前的大比例找矿预测层次主要包括1:25 000-1:50 000 为比例和以1:10 000 甚至更大的数值为比例,通过多层次预测,能够明确矿田范围与界限的确定,结合前一层次的预测数据缩小预测区范围,从而了解矿藏的矿化范围、储量、深部矿等相关信息。

2.3 具有较强的实战型

当前矿产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使得矿产资源消耗越来越大,对于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地质找好矿效率,采用大比例找矿能够准确的发现矿产资源的额储存位置,从而为地质找矿提供准确的信息,知道地质找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属于多方面联合的预测

当前的矿产开采具有多方面联合应用的特点,大比例找矿预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联合应用,从而获得丰富而准确的矿藏信息。大比例找矿需要充分的利用物化探测的成果资料,同时能够发现矿藏群的局部异常,了解矿藏的信息,圈定矿物富集地段,加大对深部矿床和隐伏矿的追寻,确保采矿的精确性与采矿安全。

3 大比例在找矿的应用实践

对于某矿田的大比例找矿技术应用分析,探讨大比例找矿的应用情况,该矿田具有总储量丰富,但是地质上较为分散的特点,为了提升找矿效率与质量,采用大比例找矿技术进行勘查与探测,从而进行找矿预测,为找矿提供指导。

3.1 大比例找矿应用准则

为了获得更为精确的地质矿产信息,需要在基础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大比例找矿进行调查,并且将相应的数据填表制作成为分析表,确保总体数据信息的统一,对于相应的信息进行评估考核,为找矿工艺提供数据支持。为了提升大比例找矿工作的效率,需要采取分布工作的方式进行大比例找矿,从而确保矿产信息的完整。在大比例找矿预测中,需要及时更新资料,将相应的资料进行处理与加工,提升大比例找矿资料的精确度。合理的选用地质勘查方式,电法勘查、磁法勘查以及重力法勘查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地质勘查中,其中电法勘查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采用电法进行大比例找矿,能够对较大范围的矿产信息进行分析预测,较为准确的找出矿田,具有调查便捷、范围大、成本低的优点,从而为找矿提供资料依据。

通常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成矿规律分析:(1)相似类比,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中会铲除相似的矿床,因此采用地质类比法,对于相类似的矿床进行分析,能够提升找矿的准确性,实际经验表明,成矿条件相似、属于同一成矿系统的矿床能够进行类比分析,从而提升找矿效率;(2)求异分析,相似类比可以用于抑制矿床的对比,而对于未知矿床而言,采用求异分析,能够对于未知矿床的成矿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提升矿产预测的准确性。

3.2 大比例找矿应用流程

大比例找矿主要包括资料搜集与模型构建两个流程,流程具体如下:(1)找矿前工作人员需要收集相应的信息资料,合理的采用地质勘查方法,从而获取地质资料,并且将资料存储如数据库中,便于资料的调取与应用;(2)模型构建,为了对地质找矿进行指引,根据已有的资料构建模型,从而了解矿床的地质构成、地质地形以及矿产分布,准确的反映出矿藏的分布规律与演变过程,提升找矿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 结语

大比例找矿是应对当前的矿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式,采用大比例找矿技术,能够了解矿床中的相关信息,搜集必要的地质找矿资料,从而为矿产开采进行指导,准确的得到优质矿藏的位置与相关的信息,具有找矿准确,效果较好的特点,能够为矿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资源。

参考文献

[1] 杨建岭.分析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106.

[2] 程社新,王利斌.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7:219.

[3] 任海鹏,李墨. 分析地质工程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2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