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送别的典故范例6篇

折柳送别的典故范文1

关键词:原型批评 唐代诗歌 文学意象 杨柳意象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48-01

杨柳意象是古典文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植物意象,这已足见古人对杨柳的重视。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杨柳意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意象所包含的意蕴、意象负载的文人情感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重复性。本文对杨柳意象的思考。则主要集中在文化内涵方面,试图利用原型批评的理论,从文人心理结构、民族文化心理角度切入去探讨杨柳意象作为文化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内涵。

一、杨柳意象――离别原型之载体

杨柳在唐诗中已不是单纯的一个景物,而变成了诗人用以表达离别情感的一个载体。荣格曾在《原型和集体无意识》中说过,“生活中有多少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种原型,无数次的重复已将这种种经验刻入我们的心灵之中……”离别是一种在历史进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可避免的典型情境,是人类巨大经验体系中的一个古老文化基因。是一种具有典型情结和心灵图式的原型,它超越了时空性。赋予了我们祖先的无数典型经验以形式。

那么杨柳意象又是怎样发展成为离别原型的一种载体呢?柳,《本草纲目》载:“一名小杨,一名杨柳。”它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草木意象之一。柳作为意象出现在作品中的源头是《诗经》。《诗经》凡四首诗言柳,基本上处于“借景含情”的初级阶段:《小雅・小弁》“菀彼斯柳”,状春色明丽可喜;《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小雅・菀柳》“有菀柳者,不尚息焉?”显示出柳与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则传达出士兵思乡怀故的意识。可见,杨柳最初出现在古典诗词中并不是以充满内容的意象形式出现的。它所代表的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而已。但是当这种可能性能够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意识、心理积淀相吻合时,它就自然能够发展成为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

二、杨柳意象离别原型意义之探析

首先,我们从“杨柳”这个词的物质外壳――语音来看,“柳”谐音“留”。中国人善于使用谐音表达情感,谐音便成为表达感情的媒介。而在中古音中“柳”与“留”发音相近,这是古人借谐音“留”住离人之意。

其次,作为别离情意符号的杨柳原型,起源于一种风俗。这种风俗当起源于汉代。《三辅黄图・桥》卷六曾有记载汉人送客至灞桥桥往往折柳送别。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这是柳与离别相联系的最早资料。折柳送别作为一种古老的风俗,在南宋・程大昌《雍录》中也有记载。据李辉先生考证“西汉时开始的灞桥折柳之风,只不过是对春秋《诗经》时期‘采薇’中离别之俗的遗传和发展”。这一风俗的出现标志着杨柳必定会发展成为离别原型的一种意象。

再次,选用杨柳作为离别原型的意象,也是符合中国人的创作传统和审美倾向的。从中国诗与西方诗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诗偏于柔,西诗偏于刚。杨柳是一种叶子狭长、枝条柔细的乔木或灌木,当它在风中摇曳的时候,用“依依”来描绘它是最合适不过了。而“依依不舍”又正是离别双方当时的心态。钱钟书先生在这方面曾作过精辟的分析:“李商隐《赠柳》:‘堤远意相随”,《随园诗话》卷一叹为‘真写柳之魂魄’者……‘相随’即‘依依如送’耳。而且周为柳条细而长所以长被称为柳丝,“丝”与“思”同音。这又与人的相思之愁联系在一起了。如无名氏的《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自折柳赠别习俗以降,“杨柳”在送别诗中就经常出现-常用常新从而成为一个语码,成为离别原型的一种意象,并且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别情的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

三、唐诗中杨柳意象的离别意义

选用杨柳意象作为离别原型的载体,就能把人类抽象的依恋愁绪具体化,化无形为有形;且能把情趣隐于意象,增加艺术作品的韵味,从而达到“立象以尽意”的妙境。唐诗中杨柳意象的离别原型意义有三:

首先,“多情自古伤别离”,重情的中国人从“柳”与“留”的谐音中,发掘了柳的留别、留情、挽留的意象,就在杨柳上寄托了依依惜别的情结。“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道出了霸陵原上人们伤离别的缠绵悱恻的情思;“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表达了强烈的离愁别绪;“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诗基调感伤,黯然销魂,不仅有执袂惜别的深情厦饱含着对友人处境的深度关注和前路珍重的殷殷祝愿。

其次,折柳送别还有期待团聚再相会的意蕴。柳还有“团聚”、“聚集”之意那千丝飞舞的柳枝不都聚集在柳根之下吗?“伤心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施肩吾《折柳枝》)既然留不住亲人、情人、友人,那就期待着下次团聚吧。

折柳送别的典故范文2

一般认为“折柳送别”发端于西周初期,而《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则被视为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到了汉代,“折柳送别”渐成风气,记录汉代京师长安社会生活的《三辅黄图》云:“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1]据程大昌《雍录》载:“汉世凡东出函关,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为别”。 “折柳送别”有固定的送别地点及具体的折柳内涵,标志着这一送别形式的定型与成熟。到了唐代,由于实行科举制度和边疆战争频繁,普通庶民为追求功名,或远离家乡以文求仕,或远赴边塞建功立业,“折柳送别”之风大盛,成为时人送行饯别的主要方式,所谓“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者,应为离别多 ”。[2]多情浪漫的唐代诗人将其作为诗歌中的特定意象,引诗入词反复吟咏。权德舆《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孤独及《官渡柳歌》:“ 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 同时,情感表达也从抒发离别之苦拓展到了表现离别双方的相思之痛。王建《宫中调笑》:“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领长相思,折段杨柳枝。”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采用这么一种别具一格的送行方式,“折柳送别”的原始意蕴究竟何在呢,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探讨,历来不乏其人,然终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其一,礼俗说。有人从古代的丧葬礼俗中加以解释,认为古人用柳来制作丧车丧具,是借用柳的再生功能,表现了活着的人对逝者生命再生的企盼和愿望。再由“死别”转向“生离”,柳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远行或亲友分离时,寄托生命长在、生命平安这一类朴素愿望的吉祥物。[3]

其二,生命说。有人从生物学角度予以阐述,杨柳易活,生命力旺盛,以柳入诗,寄寓祝福,希望远行之人能很快适应异乡的水土,健康地生活。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正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其三,文化传承说。有人认为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折柳送别”实际是一种文化传承。

其四,介之推说。有人认为“折柳”、“插柳”源于寒食节习俗,南北朝时期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记载:“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家家户户门前插柳,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臣介之推的。据说他力保国君重耳出逃19年,割股作汤,忠心耿耿。后来重耳作了国君他却被遗忘了,他与老母在绵山自耕自织为生,最后被大火烧死在山中的枯柳树下。人们插柳,是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折柳便有了纪念、怀念之意,成为后世“折柳送别”之滥觞。

其五,谐音说。有人从音韵学方面给予解释,认为古人注重谐音表意,“柳者,留也”,柳及相关无的这种谐音便易于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折柳相送,是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况且那随风飘舞千丝万缕的柳枝与 “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是何等吻合,柳丝飘荡与游子飘泊的情状又何其相似,以柳相送,自然是合情合景。

其五,信仰说。现代学者追溯出 “折柳送别”的起源乃是蕴涵着“树神崇拜,生殖信仰” [4]的观念,认为柳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就有祛邪扶正的神异力量,是被推崇敬奉的神树,同时也是生殖重版的象征,后来逐渐演化为了送别形式。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虽然丰富发展了“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却使得这一送别形式的原始意蕴愈加变的扑朔迷离真伪难辨。

笔者认为,任何习俗的产生形成都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那个时期人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正如郭于华在《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一文中所说,“民间仪式主要是作为生存的技术而存在的,其遵循的是一种生存的逻辑”。追根溯源, “折柳送别”的起源亦应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我们因此认为:“折柳送别”滥觞于西周初期的“禁烟改火”制度,源自古人对火的崇拜,是现实生活在习俗中的具体反映。

众所周知,火在人类进程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它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增强了人类的体质,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本领,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 明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同时,火所酿成的巨大灾难,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极大损害,又使古人对火产生一种畏惧之感,这种既敬且惧的复杂心理表现在生活上就出现了对火的崇拜和用火的禁忌。

周人尚赤重火,于此尤甚。据专家考证,曾有过很长一段时期,周人是以火星作为示时星象,安排生产和生活的。那时候,天上的火星和人间的火,被想象为有着某种神秘关系。每当仲春时节火星昏见东方之时,被认为是新年的开始,有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仪式之一便是熄灭去年薪火相传下来的全部旧火,代之以重新钻燧取出的新火,为新的一年生产和生活的起点,其名目叫做“改火”。 《论语·阳货》“钻燧改火”[5]讲的就是此事。

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云:“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在周代时还专设官职,名曰司爟氏,是主持火禁的官,负责仲春的改火,他摇着木铎通知人们熄火,三天后再给人们带来新火。可见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古代钻木取火讲究四季要用不同的木。《论语集解》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 [6]与春相关的是榆、柳之木。而春季正是将士出征游子远行的多发时节,将用于改火后的柳枝新火赐于行人以避祸祈福保留火种,方便征人生活,温暖游子身躯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为了保证火种不致半道熄灭,就须折柳相送,以备路途不时之需。这应是“折柳送别”的原始起源。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火的认识日趋理性客观,钻木取火保留火种已非生活必需,那么对火的崇拜保留火种的原始意蕴就逐渐淡化。后人沿用了其送别的意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折柳送别” 的习俗。并且对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

我们这么讲并不是主观臆断空穴来风。赠火的古老传统即使在唐宋仍留有余绪。韩翊“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7]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唐王朝赐火的情况。据唐末李绰《辇下岁时记》载:“清明日取榆柳枝火以赐近臣。”《宋朝事实类苑》亦有记载:“唐时唯清明以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唯赐辅臣、戚里、帅臣、节察三使、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中使,皆得厚赐,非常赐例也”。我们注意到其中赐火的时间与材质同西周时期的“禁烟改火”完全吻合。“以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也充分证明赐火之说并非笔者妄加揣测实乃古亦有之。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乃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只不过此时赐火的主体与对象发生了变化,赐火已成为统治者的特权,是封建贵族独享的殊荣,一般的平头百姓则与之无缘。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源出一辙,但其社会功用却大相径庭。

赠火之说还这可从汉族《商伯盗火》的神话中得到佐证。据张振犁《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记载:“商伯将要从天上来人间的时候,心想:这一次如果还不能把火种带下凡来,以后就再也没有指望了。 当时,他就把一根蒿绳点着,悄悄地藏在衣服下面,冒着危险,把火种带到世上来。”

保存火种不仅是宗教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在西南地区,不仅少数民族这样,居住在偏僻地区的汉族同胞,也有保存火种的习惯。他们主要以柴草为燃料,几乎每家人的灶膛里,都保存有火种,主要方法是在用火以后,把木柴燃烧后变成火红的木炭,用灶膛内炽热的余灰掩盖起来,保持阴燃。在第二天用火时,拨开掩盖的余灰,加上柴草就生火了。如果熄灭了,就到邻居家去借火。直到现在,就是在一些城镇仍然使用煤炉的居民家中,尽管已有火柴、打火机等随时可用的火源,但他们在每天晚上用火完毕,把煤炉内的煤球或煤饼加足,然后盖上铁板,关上风门,使其阴燃。第二天早晨开炉就可以用火了。这不能不说是先民保存火种的一种遗风。

综上所述,“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同出于西周,且选用的材质亦有雷同之处,其中的联系似乎很难用“巧合”一词解释的通的。而且从“折柳送别”习俗的产生发展轨迹看,它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现实生活需要到情感寄托表现的演变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人类认知水平的。

参考文献:

[1]曹瑞娟、商光锋.“折柳”与送别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2006.4.

[2]王之焕.送别.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

[3]刘蕊杏.“折柳赠别”民俗考略.安顺学院学报[J].2007.1.

[4]李亚军.“折柳送别”解.阴山学刊[J].2006年04期.

[5]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75.

折柳送别的典故范文3

【关键词】古典诗歌 植物意象

古典诗歌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中国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丰富,如杨柳、梧桐、梅花、、竹林等,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下面试浅析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植物意象。

杨柳。属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 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 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 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 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 “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梧桐。属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芭蕉。属愁苦类意象。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属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红豆。属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莲。属爱情类意象。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例 1: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例 2: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 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 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连理枝。属爱情类意象。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其他,如丁香:愁思或情结。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花开:希望,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 美好。不再一一赘述。

折柳送别的典故范文4

一、清平乐其一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锁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此首以具有特定内涵的地点――上阳开篇,点出宫怨的主题。其中,上阳,《新唐书・地理志二》:“上阳宫在禁苑之东,东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高宗之季常居以听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序:“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上阳是其一也。贞观中尚存焉。”唐王建《行宫词》“上阳宫到蓬莱殿,行宫岩岩遥相见。”由此可见,上阳宫埋葬了多少宫女的青春岁月,她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期盼中跌入失望的深渊。

“新岁清平思同辇”,政治清净,上阳宫的宫女们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恩宠。此处反用典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婕妤》:“成帝尝欲与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乎?’”班婕妤从国家兴衰、礼仪规范的角度出发,拒绝了成帝同辇的要求,其识见不同流俗。此词中的宫女形象,则反其道而行之,强烈希冀得到天子的眷顾。但长安路远,已为皇帝所疏远,故同辇化为惘然。

“寂寞花锁千门”,宫殿虽花枝摇曳,但因皇帝久未问津,故显冷寂。这里运用了丽景写哀情的手法,化用了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意为宫女们希冀生命中出现贵人,凭借他的穿针引线,改变命运,此句化用典故: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幸。”李白《白头吟》“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

二、清平乐其二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开篇重笔抒写,“愁绝”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高峰,极具表现力,化用了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绝。”为整首词奠定了情感的基调。下面着力铺叙离愁别绪:

杨柳花如雪般漫天飞舞,向离人迎面飞来,拨弄着离人的心弦。把杨柳比作雪,在南朝范云《别诗》如是描述:“洛阳城东西,常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诗只是简单地将花比作雪,而温词则将二者融为一体,更具有动态美,杨柳花飘飘洒洒,白茫茫的一片,恍恍惚惚中好似幻化为晶莹剔透的雪花,丝丝凉意沁人心脾。

杨柳,经常与离别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接下来自然而然地点到折柳送别。离人之情,感人心魄,连桥下流水也呜呜咽咽。水流呜咽,这一表达方式,在《乐府诗集・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呜咽。”温词将之改编,以词的形式表达出来,更为深情绵邈。

词的上篇奠定了愁绝的感情基调。离别时的每一种动作、听到的每一种声音,都足以使人肝肠寸断。下片铺叙了送别双方以酒饯别,即将出发,但感到意犹未尽,故“上马争劝离觞”,与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之处在于王诗将劝酒之动因解释得非常通彻,而温词则只是客观地描述了劝酒,其深层动因未点出来,但如此处理,更加含蓄,容易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万千感慨尽在杯酒中。离觞,为送别场合重要的意象之一:唐王昌龄《送十五舅》“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此时此刻,婉转动听的莺声徒增缭乱的离愁。此处,温庭筠将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意象――南浦,纳入词中,增加了词的表现力。南浦,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凝练成送别之地的代称:战国时期楚国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朝梁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愁杀平原年少”,熔铸了汉乐府、《史记正义》、曹植《名都篇》等典籍。汉乐府《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将秋风极具情感杀伤力的这一特性凸显出来,正如欧阳修《秋声赋》中所叙:“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又如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所到之处,万物凋零,一片萧飒的景象。离别之际的人们,更是难以设防。尤其是慷慨悲歌的“年少”,在秋风萧瑟之际,泪如雨下。此句点出了“平原”“年少”这两个意象。其中“平原”,《史记正义》征引《括地志》“平原故城在德州平原县东南十里。”杨景龙先生云:或云指平原侯曹植。并以曹植《名都篇》印证:“曹植《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是其所本。”

“回首挥泪千行”,“挥泪千行”为古慷慨悲歌之燕赵之士在饯别时的动作描写。后来在唐诗中亦得以挪移,唐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休垂绝邀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此词虽然熔铸了古代典籍,但浑然一体。陈廷焯《云韶集》卷一:上半阙最见风骨,下半阙微逊。上三句说杨柳,下忽接“桥下水流呜咽”六字,正以衬出折柳之悲,水亦为此呜咽。如此着墨,有一片神光,自离自合。

三、遐方怨其一

凭绣槛,解罗帷。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马几时归?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此词为思妇怀远之作。熔铸了汉乐府、山海经、谢I诗、唐诗、江淹赋、诗经中的意象及诗句,融情入景,景语作结,意蕴悠远。

其中,“罗帷”作为室内的重要物件,凝结着主人公对家庭温馨生活的期待,但其愿难遂,凄凉浸淫着主人公。化用了汉乐府《伤歌行》“微风吹闱闼,罗帷自飘扬。”该词将动作定格在“解”上,更富深情。

女主人中盼望着,盼望着,潇湘春雁一次又一次的飞来,但却未携带远人的书信。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断肠潇湘春雁飞”,将表示离别之处的意象――潇湘,与给人希望的春雁组接在一起,结局无疑是惘然,故生“断肠”之感。其中“潇湘”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屡屡出现:《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谢I《新亭渚别范零陵》“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李白《远离别》“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杜甫《去蜀》“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主人公原本寄希望于春雁传书,但所望落空。“不知征马几时归?”远人的归来,注定成为未知。因一旦跨上“征马”,则四海为家,居无定所。该句化用南朝江淹《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无限的失望,化入片片飘飞的落花中,融入鞯南赣曛小B浠ㄓ胗甑慕岷希给人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无奈之感。“雨霏霏”化用《诗经・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四、结语

折柳送别的典故范文5

一、读懂,即明确写了什么。

1、看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解读诗歌时不能忽略题目。题目《春夜洛城闻笛》,点明了时令——春,时间——夜,地点——洛城,事件——闻笛。再引导学生依题联想:在一个春风怡人的夜晚,诗人客居洛阳城内的一家客栈,也许将睡而未睡,也许根本就睡不着。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使诗人陷入深深地沉思,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首七绝。

2、抓词语。词语是信息的载体,诗人往往把要寄寓的某种情感通过反复推敲的字词表现出来,抓词语是解读诗歌的一把关键钥匙。如本诗当中的名词及修饰语:(谁)家——不知是哪家,(玉)笛——乐器,(飞)声——飘扬的笛声,东风——春风,洛城——洛阳城,折柳——《折杨柳》曲,故园——故乡;还有形容词:暗——暗中,满——传遍、飞遍。

3、解意象。意象有特定的含义和文化内涵,它有约定俗成的意义。积累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另一把重要钥匙。诗中写到“曲中闻《折柳》”,“折柳”除了指曲名,还有“柳”这一意象所负载的约定俗成的意义,即“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所以“折柳”就具有了惜远怀别的象征意义。

4、析诗句。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词语及意象的解读,用简明、准确的语言阐述诗句。本首诗可阐述为:不知道从哪家传来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今夜听到的是一支《折杨柳》曲,让人不由得起了思乡之情。

二、读深,即怎样写的,也就是探讨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1、你认为第一、二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点拨: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此类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参考答案:第一句中“暗”字用得好。一是不知这笛声是何人所吹,笛声不知是从何而来;二是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也许并不准备让他人知道,却不期然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第二句“满”字用得好。笛声悠扬,又当夜深人静,加上春风吹拂,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凡是客居洛阳城的有心人,谁能听不到。

2、第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分析。

点拨:诗歌是语言艺术,语言的艺术性往往借助某种修辞手法来实现。我们要熟知、掌握各种修辞格,自己能用,别人用了能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夸张。此处夸张合乎情理事理,笛声嘹亮,夜深人静,春风吹拂。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特别是那些客居他乡的人。

3、作者为什么说听到的是《折杨柳》曲,其用意何在?

点拨:《折杨柳》一曲的内容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折柳”含有留恋的意思。在这里作者借此曲来表达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折柳”二字不仅指曲名,还代表一种习俗,一种情绪,它代表离别,含有留恋之意,它能勾起乡愁。作者正是借此来表达“故园情”的。

三、悟透,即理解诗的主题思想、普遍意义、启迪等。

对诗歌进行基本的解读后,还要从某一点或某些点上进行深入挖掘,深刻探讨,拓展延伸,也就是既能走进诗中,对诗歌进行准确而深刻地解读,又能从诗中走出来,对诗有新的认识、见解。

1、诗作仅仅写闻笛吗?

点拨:诗歌题目《春夜洛城闻笛》,点明了闻笛,至少前三句重在写闻笛,最后一句直接抒情,即抒发闻笛引发的感受。但统观全诗,作者没有写笛声之优美动听,也没有赞叹技艺之高超,而是句句含情。

参考答案:诗作既写了闻笛,也写了闻笛感受,重点是抒写闻笛的感受。由笛声(《折杨柳》曲)所引发的深深的思乡之情,才是这首诗最感人的地方。

2、如何理解作者的“故园情”?

点拨:家国之思是人类永恒且美好的一种情感,不爱家乡何谈爱国。

折柳送别的典故范文6

首先,我们把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来做一些分类整理。

一、送别类意象

1.杨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2.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3.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二、思乡类意象

1.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2.鸿雁

①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

②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③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如蒋捷《虞美人・听雨》:“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在浩淼的江水与低压的阴云之间,只有一只孤雁在凛冽的寒风中哀鸣,显得那样孤单、渺小、无助。词人正是借用孤雁的形象来抒发自己风雨飘摇中流浪江海的悲凉心境。

3.捣衣声(或捣练声)是一种极富家庭生活色彩的声音,常常用来表达夫妇或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情。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三、愁苦类意象

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2.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3.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5.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6.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抒怀类意象

1.。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3.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4.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五、爱情类意象

1.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2.红豆。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3.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意象的分类整理,鉴赏古诗词不能生搬硬套。还要注意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串联意象,整体感知,发挥想象,把握意境

近几年高考所选的诗歌,意象单纯明朗,只要我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力,串联各组意象,再从整体上解读,意境的悟得是较容易的。1999年的考题是杜甫的《漫成一首》,由月、灯、鹭、鱼等四组意象组成了一幅恬适静谧的画面。2000年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通过“青草池塘”、雨声、蛙声和待客不至的诗人的几组意象,融合在一起,透出的是诗人待客不至的孤寂失落的心情,而非题项中的“闲适恬淡”。现当代诗歌较古典诗歌意象的出现更频繁,而且有着明朗的时代气息。

第二,辨析意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和动静来鉴赏诗歌

1.情感色彩。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金黄的稻束”给人的是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而闻一多的《死水》色彩斑斓,则充满了对旧社会的彻底否定。古典诗歌中,李贺的色彩丽,杜牧的清丽,李商隐的残冷等,无不折射着诗人的内在情绪。

2.指向和强度。意象指向性的不同和强度的大小同样可以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都是写友情,李白要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则是“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堆”。前者意象选取的是“明月”,后者是“滟堆”;前者的指向在空中,向上的,给人以飘逸之感,后者指向在地面,重心在下,给人以沉郁之慨。同是写别离,有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放健美,也有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因此,善于把握意象的指向和强度有助于解读诗歌的情味。

3.虚实相映。诗歌的艺术魅力在“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这“如在目前”的便是实象,“见于言外”的便是虚象。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的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境生于象外”,虚象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分清虚实对我们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看杜甫的《野老》: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上一篇悲伤爱情文章

下一篇电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