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送别范例6篇

折柳送别范文1

送 别

〔唐〕王 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①。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①南山:即终南山,主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意:

我下马为你置酒,问你去往何方。

你说你郁郁不得志,打算归隐在终南山旁。

我理解你内心的情绪,你只管去就是了,我也不再多问。山中的白云永远自由地飘着,定会驱散你的愁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结构全诗,别开生面。全诗六句,仅第一句叙事,“下马饮君酒”交待诗人与朋友饮酒饯别,问朋友要去往哪里。之后在一问一答中,诗人交代了送别的背景:朋友仕途受挫,决定归隐于终南山旁。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说的话,写得颇为洒脱。上句“但去莫复问”,是说既然人生在世不称意,那么去便去,何必多问?下句“白云无尽时”,是说比起人间的瞬息荣华,大自然才是永恒的,脱离了世俗的樊笼,我们也可以像山中的白云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忘怀得失,自得其乐。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祝愿:即使仕途失意,仍然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回自身的价值。诗人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也寄寓着自己复杂的思想情感。王维对归隐的友人流露出羡慕向往之情,也间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有所不满。

这首诗虽然是送别失意的友人,却没有常见的悲戚伤感,而是俊逸洒脱,别具一格。全诗语言简练,明白如话,看似平淡无奇,却又意味无穷,特别是最后两句,诗意浓厚,词浅情深,值得回味。

谢亭送别

〔唐〕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①,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①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边,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所唱的歌,后人也称送别歌为劳歌。

诗意:

唱一曲送别歌,友人乘坐的行船就要起航,夹岸青山,满山红叶,河水迅疾地流过。

到了傍晚,我酒醒了,而友人已经远去,我走下谢亭的西楼,正值风雨交加。

赏析:

这首诗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之后所作,写伤别之情。首句叙事,点明送别主题,选取了别离在即、友人的行船就要起航这一时间点。次句描写江上景色。金秋时节,红叶青山,秋水浩荡,正宜欢聚同赏,然而诗人与朋友却偏偏在此时此地分离,以乐景写哀情,更反衬出离愁别绪之深重。由于惜别,所以感觉水流急速,朋友的行舟去得太快,景中含情。诗歌后两句情景交融。“酒醒”二字,说明时间已是送别友人之后,同时表明之前诗人为了减轻离别的苦痛,多喝了几杯,一醉方休,足见诗人之不舍,甚至不忍直面别离,只能借酒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等醒来时,天色渐黑,友人已远,诗人感到孤独怅惘。不巧楼外正值风雨交加,如愁绪般纷乱的雨丝令人更添凄楚。“日暮”“满天风雨”同样是景色描写,然而与之前的“红叶青山”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鲜艳,一个晦暗,在视觉感受上给人强烈的冲击力,充满艺术张力,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全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助不同时间点的不同风格的景物,将浓烈的情感自然地抒发出来,含蓄深厚,真挚动人。

淮上与友人别①

〔唐〕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②,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上:指淮南镇,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一带。

②扬子江:长江下游河段的旧称。

诗意:

扬子江头,杨柳青葱,春意盎然,飘飞的杨花让将要渡江的行人十分忧愁。

在傍晚的离亭里,几声笛音随风飘来,我们就要在此分别了,您要去湖南,而我要去陕西。

赏析:

折柳送别范文2

和练秀才杨柳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曲尘丝,指象酒曲那样微黄的柳枝长条。

和练秀才杨柳翻译

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

(1) 这一首送别诗,第二句是谁对谁说的?意思是

(2) 第三、四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诗人喻己的本体是 。喻友(送者)的本体是 。

(3) 以上两句化无情物为有情物,生动地表现了 感情。

4、诗中的“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

和练秀才杨柳参考答案:

1.行者对送者而言

2.杨柳枝 春风

3.这是移情于物的手法,诗人由春风拂柳的景象引发联想和幻觉,化无情物“春风”为有情物,新奇地表达出友人对自己“殷勤”关怀的形象和“最相惜”的真挚情怀。

4、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堪称妙喻。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和练秀才杨柳赏析:

《和练秀才杨柳》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此诗写折柳惜别的情景。前二句用比喻道出杨柳枝的色泽,点明送别时间,表明不舍之情;后二句以春风喻指送行人的情意,含蓄地表达了行者与送者之间的真挚友谊。全诗意境优美 ,措辞婉曲,隐别意于杨柳枝之中,别有一番韵味。

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行者驻马,伸手接过送者刚折下的柳条,说一声:“烦君折一枝!”此情此景,俨然是一幅“灞陵送别图”。

末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就语气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可谓深情款款。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这层意思正是“烦君折一枝”所表现的感情之情的深化和发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

折柳送别范文3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六、清明节用花,一般来说,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选择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扫墓是比较合适的,而白玫瑰、栀子花或素色的花则象征着惋惜和怀念。还有的人偏爱蓬莱松、排草等朴素植物。当然,如今扫墓用花也不再拘泥于此,很多市民会根据过世者的年龄和喜好选择花卉种类,如勿忘我、黄玫瑰、红玫瑰、天堂鸟等。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折柳送别范文4

柳色新三字在诗中有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节。

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一事一物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

(来源:文章屋网 )

折柳送别范文5

2、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岑参《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3、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唐陈光《长安新柳》

4、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唐李商隐《垂柳》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初春小雨》

6、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7、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8、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春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9、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唐李商隐《柳》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1、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唐韩琮《柳》

1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翎《寒食》

1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5、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司马光《客中初夏》

16、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遥认孤帆何处去,柳塘烟重不分明。郑思肖《春日登城》

17、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唐韩偓《咏柳》

1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0、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唐崔橹《柳》

21、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杨柳未觉春。温庭筠《杨柳枝》

2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23、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唐韩偓《柳》

2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5、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云霏微。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朱弁《送春》

2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7、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28、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谢枋得《蚕妇吟》

29、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范成大《初归石湖》

30、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31、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32、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元稹《过襄阳楼》

33、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唐崔橹《临川见新柳》

34、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唐杜牧《柳绝句》

35、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六首》

3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37、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唐李中《题柳》

38、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

39、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冯延巳《浣溪沙》

40、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唐李峤《柳》

4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42、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刘克庄《莺梭》

4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笛》

44、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唐方干《柳》

45、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唐狄焕《题柳》

46、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晏殊《寓意》

折柳送别范文6

站在古灞桥遗址上的新桥头,眼前滔滔灞水奔腾不息,脑际里萦绕着李白的《灞陵行送别》,浩然转潸然,怅然复豁然:“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两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是诗,却似高山行云,不着墨痕;是歌,却如空谷流水,不见形迹。心就被拽到古灞水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琶幽洲台歌》)。伫立良久,回不过神来;又沉吟良久,恍惚身临唐代!那是唐明皇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的暮春,大诗人李白送友人至灞陵亭下。“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身临其境,诗人如何能按捺浩荡胸间的浪漫诗情?面对依依古柳,即将与友人拱手揖别;望眼灞水滔滔,奔涌而来,滚荡而去,何其浩浩!眼前两岸的古柳已飞花净尽,诉说春天的离去;脚下近旁的春草萋萋浴露,仿佛伤心的离泪。送友至歧路,问一声秦人,南行应该怎么走!秦人高古说,走王粲走过的那条古道吧。东汉末年,诗人王粲避乱南行,经过灞桥时,肝肠寸断,留下了催人泪下的《七哀诗》,其中两句“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伤感何其哀哀!如今眼看着友人也要南行,怎能不“回首望长安”呢?古道漫漫,与都城长安连绵贯通:紫阙巍巍,与落日浮云浑然一体!今夕何夕,此地何地,伤心别离,郁是断肠人!骊歌声声,愁情郁郁,真不忍心听下去了。笔者行文至此,已然泪如雨下。“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心都是相通的,何况《灞陵行送别》,乃出自李白的手笔,如何能超然此诗外,不生伤感情呢?

灞水,乃是古水,也是名水。远在周朝时,灞水原名滋水。秦穆公称霸西戎,易名灞水,赋以霸权的寓意。又修了木桥,名灞桥。汉唐至清朝时,曾屡毁屡修。秦朝时,秦人在灞水两岸广植柳树。这是秦人的智慧。柳者,留也。《诗经・采薇》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秦人种柳,是否取意在此呢?有道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送到何处为好呢?秦人选中了灞桥。对送行人而言,这是终点;对远行人来说,这是始点。折柳送过河,留恋不忍别;泪眼留不住,奈何复奈何。汉代定都长安,客流盛况空前。送客灞桥头,折柳以赠别,日渐成习俗。沿河两岸,一步一柳,烟笼十里。阳春时节,柳絮如绵,繁飞如雪。此是灞柳风雪的由来。汉文帝死后,葬于灞水之侧,谓之灞陵。故此,溺陵、灞水、灞桥、灞柳,都成了别离的象征。至于大唐盛世,更在灞桥边上建立驿亭驿站:凡送往迎来者,必然聚此话别。此时灞柳,沐古风而浴美誉,成了唐长安一道靓丽的风景。李白送友人,正是盛唐的峰巅时期,纵然伤心,却“别有怀抱”(清高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即使倜怅,仍踌躇满志。是诗也,“夹乐府入歌行,掩映百代”(清・王夫之《唐诗评选》)。读此诗,于伤感中,能感受到诗人无双的才情与无声的浩叹!

王粲、李白往矣,灞桥古柳绝矣。举目桥头古道两旁随风摇摆的一排排新柳树,却找不到一丝灞柳风雪的味道!但灞陵还在,汉文帝依然长眠在灞水边自己的地下宫殿里。灞水也还在,只是再也看不到李白笔下那种“灞水浩浩”的壮观气势了。古老的灞桥已荡然无存,代之的是走火车、走汽车的现代钢筋水泥桥。人们还在送别,只是不会再去灞水边了。古人那种折柳送别的断肠曲意与唱和诗情,也在岁月沧桑巨变中化作古纸堆里的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