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与钟子期范例6篇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高山流水》

从这委婉动人的旋律里,我们似乎倾听到了一段委婉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在这段音乐的引领下走进《伯牙绝弦》的故事。

板书《伯牙绝弦》指名读,齐读。解题,质疑。

二、初读古文

1.自由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

2.范读,出示画停顿的内容自己再读古文。

3.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

几遍读下来我们知道了文章写了两个人?(伯牙,钟子期)

1.(出示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说说你有何了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善:善于,擅长)请生读,“鼓”作何意?从哪里了解到?(下面注释)从文中的注释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齐读,读出二人的特点来。

师:从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笔画出。指名回答。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细细读读第一句:你有何体会?

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此时钟子期心中浮现怎样的高山?

(巍峨,高大)文中用一个词来形容是?(峨峨)

请生读读出巍峨的气势来。(过渡)孔子曾登泰山而小天下再读读,体会高山的巍峨。

再读子期的话,从哪个词体现钟子期善听?(善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啊!读出它的味道来。

区别四个“善”的不同意思。指名读,齐读。从哉,兮两个语气词你又作何体会?再读。

3.用相同方法学习第二句。男女生配合读。

4.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出示伯牙与子期相遇的资料。说说伯牙心情如何?伯牙会对子期说什么?写下来。

交流汇报,师适时点评:

过渡:伯牙和钟子期多么想像高山流水一样相伴相随。他们约定来年中秋再聚首。第二年当伯牙如约而至时,等来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死(指名读)伯牙此时心情如何?再读。

6.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从哪里看出?齐读感悟,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碎的仅仅是琴吗?再读最后一句。

听《伯牙吊子期》音乐感受伯牙的绝望,再读。

四、熟读成诵

1、播放《高山流水》乐曲,齐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2

但读到《琴之趣》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发现作者有一点小小的疏漏:误以伯牙为俞伯牙了。行文中多次提到。譬如,第151页,“俞伯牙为什么会有如此高超的琴艺呢?”第152页,“俞伯牙身处荒岛,不知如何度日。”第153页,“俞伯牙向‘空’中学‘移情’”等,共7处之多。

伯牙,非俞伯牙。

《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东汉高诱对之注解时明确指出:“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荀子・劝学篇》说:“昔日觚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伯牙是当时的古琴名师,技艺高妙,马为听琴忘了吃草料。《琴操》、《乐府题解》则记有伯牙向连成先生学琴的故事。以上文献所述,皆直指伯牙。现代的《词源》也注曰“伯姓牙名”。

伯在上古时期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誓不食周粟的伯夷,尽人皆知的秦穆公时的相马专家伯乐,皆伯姓。

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然而,这又不能全怪冯梦龙,事情另有原委。

史志载,钟子期为汉阳集贤村人氏,乡民以子期为荣,口耳相传一句俚词:“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明代,冯梦龙编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汉阳探源访佚,由于汉阳话“子期遇伯牙”中的“遇”与“俞”读音相同,都是去声,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误听为“子期俞伯牙,千古传知音”,伯牙也就成了冯梦龙笔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由于《警世通言》流传广泛,俞伯牙这名字越传越远,遂以讹传讹了。

我久居汉阳,遇、俞二字读音确实难辨,乡人口音重,读时音调还会尖声上扬,很有特点,作为苏州人的冯梦龙当时不听走音才怪。至于“名瑞,字伯牙”也者,当为“小说家言”无疑。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3

曾几何时,你成功了,你是否会想到他?他一定会比你更加高兴,会陪你一起开怀大笑。但也不忘了给予你善意的提醒,让你不会在成功中迷失方向。

曾几何时,你迷茫了,你是否会想到他?他一定不会和你一同在浓雾中迷失方向,而会为你点明前进的道路,让你不会在迷雾中跌入陷阱。

曾几何时,你失败了,你是否会想到他?他一定不会和你在荆棘中一同沉沦,而会给予你鼓励,让你在他的鼓励中感到未来的光明,不知不觉中抚平了你心灵的创伤。

也许上面大家还听不懂,那就让我们乘上时光机器,回到春秋战国时代,走近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里,探寻友谊的真谛吧!

俞瑞,字伯牙,善于弹琴,极负盛名,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如此高超,但他知道没有一个人能听懂琴中之意,所以,俞伯牙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知音。一次,俞伯牙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中途由于风大,不得不将船停在岸边。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云开月出,月色朦胧,望着远处清淡的月光下平静的湖面,拿出他的琴,如痴如醉地弹了起来,这时,他隐约看见朦胧的月光下站着一位青年,一身农人打扮。他见俞伯牙看见了自己,就说:“我是个打柴的,听到琴声,觉得美妙,就在这里听听。”于是俞伯牙就问:“您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您说说我刚才弹得曲子吧!”打柴的人回答:“您弹的是孔子赞堂弟子颜回的曲谱吧。”

俞伯牙大喜,请钟子期上船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普普通通的打柴人,竟然听得明明白白。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这里,可是他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俞伯牙与钟子期两位知音的相逢也许是必然的,也许是偶然的,但是钟子期在俞伯牙人生之路上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虽然两人不能相见,但友谊的力量却推动着相隔千里的俞伯牙,迈过道道难关,跨过酷暑严寒,走向人生美好的彼岸。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4

在国人心目中,知己很重要。

《战国策》中有言“士为知己者死”,鲁迅也有联云“人生得一知己者足矣”,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话语,正道出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知己对于人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历史上来看,许多人以为真正的知己是极其难得的。

唐代韩愈在《马说》中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里的伯乐,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知己,就是能认识对方价值的人,就是能了解自己、信任自己的人,此人不是知己又是谁?

宋代岳飞在《小重山》中怅惘:“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此处讲知音少,实在是“无知音”,否则何以有“弦断有谁听”?

知音如此重要,知音却又如此难觅。

由此,千百年来,人们对“伯牙绝弦”的故事津津乐道,正是折射出了中国人对于知音的渴求与知音难觅的无奈。

进入当下,对于“知音”,今天的孩子较之往常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青春的孩子,渐渐走出童年,开始寻找自己的坐标,开始要向人世证明自己的独立,开始在人群中寻求“彼岸”,他们对于支持感、亲密感的获得,第一次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也就是说“知音”在此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文化常识而存在,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语文课本里的故事而存在,它已然是一种实体存在,一种与孩子的生命与灵魂相关的存在。

因为它与孩子的需求相关,与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节律相关。

面对这样的文本,在尊重这个故事历史面貌的前提下,作为价值引领者的教师,自然要引起警觉:透过这样的故事,或者说通过对这样的故事的解读,我们将以怎样的一种“知音观”传递给当下的孩子?

“知音”是什么?如何面对“知音”?这是《伯牙绝弦》一课摆在我们面前的价值引领课题。

二、知音是什么:在“善鼓琴”与“善听”的背后

从严格意义上讲,伯牙与钟子期的相遇是一次“偶遇”,是第一次见面,这与我们对“知音”的理解是有出入的。在日常的想象中,“知音”是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心灵相通、志趣相投的朋友。所以要成为“知音”,会有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有一个相互之间认识、了解、理解、相知的过程。那么,伯牙与钟子期只是见了一面,何以成为知音?

这就需要从了解这两个人物开始。

首先一个问题是:伯牙是一个怎样的人?

伯牙是一位宫廷琴师,学琴道路却是颇不寻常。

《乐府解题》中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己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我们知道,音乐艺术是一种高度的抽象艺术,音乐对于”高山流水”的描摹不可能很“写实”,不会像绘画等艺术门类那样直接把形象呈现出来,而是以独有的语言来表达,这就使音乐成为了一门高度抽象的艺术。所以就有了故事中的“移情”之说,故事中所谓的“移情”,是要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有了这个事物,就形象起来了,所以可以反过来又用这个被感染了的事物通过艺术手段表达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也就是要用琴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表达自我的志趣。所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伯牙具有高超的琴艺,这种琴艺的最奇特之处在于心之所“志”以乐曲表达出来。文中所讲的“志”,在《说文》中是这样说的:“志,意也。”《孟子》中说:“夫志,气之帅也。”《毛诗序》中说:“在心为志。”《春秋・说题辞》中说:“思虑为志。”引用这些是想说明,“志”并不像“想”那么简单,“志”在这里具有“志趣”“意向”之意,用今天的话来说,具有理想情操的意思。伯牙是用琴声来表达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情操。那么,他用什么事物来表达情操呢?用“高山”“流水”,因为这两个事物在国人心目中,并不简单,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两个事物代表了国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因此,当伯牙用“移情”之法表现这两个事物的时候,实际上是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志趣、高尚的人生理想。

因此,有时,我们在课堂上看到教师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把花、鸟、雨、雪等事物代替文中的“高山流水”,说些“绵绵兮若春雨”之类的话。作为一种语言训练,当然也可以。但倘若从文化的角度看,伯牙恐怕是不大会用这些事物来表达自己的理想的。

可以想见,伯牙这样的音乐艺术和人生理想,要在现实中找到“知音”,尤其是要在宫廷中找到“知音”,难度的确是很大的。无怪乎要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了。

那么,钟子期又是谁呢?

他是一名樵夫,砍柴的人。

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古代人之所以喜欢渔樵耕读,笔者想,应该是对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人生境界的向往吧。

所以,这样的人物,对于伯牙而言,确实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在他的身上,伯牙可以获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般的释放的感觉。

更何况,钟子期深得伯牙“移情”之法。伯牙之志,钟子期心里很清楚,即所谓“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在描述“听后感”时说的是“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此中用了一个“若”字,意思是“好像”,听起来的感觉是钟子期好像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是否听懂了伯牙弹琴之所“念”,而是用一种试探性的语气说:“巍峨得如同泰山一样啊!”“水波浩渺如同江河啊!”既然是“必得之”,何用这样的口吻来说话?在笔者看来,这实际上表明钟子期深得“移情之法”,并不是钟子期不敢确定,而是因为他知道,在一个音乐形象的背后,是演奏者“志”的表达,是不是泰山、是不是江河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伯牙想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宽广的胸怀。

知音是什么?是理解,是对理想的共同认同与守护,是对“彼岸”的共同向往与追求。

三、面对知音:“终身不复鼓”的价值观冲突

在笔者所听过的许多《伯牙绝弦》的教学中,教师对于伯牙“终身不复鼓”的行为往往大为赞美。

的确,对于伯牙而言,在钟子期离去以后,断然地“擗琴绝弦”,就是要结束自己的“艺术生命”。

我们知道,在真正的艺术家的心目中,如果要中止他的“艺术生命”,与剥夺他的自然生命并无区别。因为他的生命本身就与艺术成为一体,“艺人合一”。

所以,伯牙“擗琴绝弦”,实际上是以结束自己的“艺术生命”,也就是以“死”谢知音,表现出伯牙对“知音”的极端重视,也表现出在伯牙心目中,音乐为“倾听者”存在,为“知音”存在。

笔者想,许多课堂里赞美伯牙的这种行为,都是在不自觉地为这种音乐观、知音观辩护。

问题在于,进入小学语文教学后,这样的价值引领、“人生示范”对于今天的孩子是否合适?

笔者认为这样的阅读姿态只是一种“读进去”的姿态,一种用仰观的视角来看的姿态。换句话说,是站在伯牙的立场上来看待伯牙的行动,只是一种“理解取向”的阅读。是的,站在伯牙的立场上,哪怕他为知音的离去而选择死亡,我们都能理解他。问题是,如果我们是以一种“读出来”的姿态,用一种平等的视角,站在当下儿童的立场上来看待伯牙的行为,采用作为一种“学习取向”式的阅读,那么我们今后该如何面对知音?是不是也像伯牙一样结束自己的“艺术生命”,甚至于结束自己的“自然生命”?

所以本课的价值引领的复杂性在于,在“知音观”的冲突背后实质上是“音乐本质观”的冲突。

也就是说,我们还必须问:音乐是什么?

从历史上看,关于音乐的本质,有两个视角。一是以德国的汉斯利克为代表的“自律论”者认为,制约音乐的法则和规律在于音乐自身,音乐的本质在于音乐本身的音响结构;另一种以李斯特为代表的“他律论”则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人的情感。

两种音乐的本质观从今天看来,都有失偏颇。音乐的本质既在于音响,也在于其承载的人的情感交流。伯牙即便是失去了情感的交流,他的音乐本身就具有价值。因此,我们还必须看音乐的接受。

从历史上来看,文学和艺术的接受与理解需要跨越时空的例子比比皆是:卡夫卡、梵高等等,尽管在今天看来,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但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为此,作为艺术家,即便是得不到接受与理解,忍受孤独与寂寞也是常有之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孤独与寂寞本来就是艺术的应有之义。

发展到今天,在当下的社会里,就科学条件而言,音乐已经可以跨越时空而存在,“知音”的寻觅也已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信息化的时代里,知音寻觅的难度与成本迅速变小了。

因此,在当下的语境中,音乐接受、艺术接受正在发生着变化。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5

关键词:《伯牙绝弦》 文言课堂

如何打造精彩纷呈的文言课堂呢?

一、诵读文本主旋律? 品悟真情于行间

诵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诠释了诵读在先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如今,文言文的教学依然能把诵读推为第一法――将诵读文本定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文本的蕴藉隽永。

1.先声夺人传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播放声情并茂的朗读视频,能把文本的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让学生得到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如在执教《伯牙绝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一课时,新课导入后,师语:“请大家来欣赏一段视频,兴许我们能从中粗略感知故事的来龙去脉,注意语气、语调及情感的处理。”教师播放视频,学生安详地徜徉于温情画意的境界里欣赏抑扬顿挫的范读,如痴如醉,拉开了文言课堂的精彩序幕!

2.一咏三叹五音符 诵读,我们可让它演变成一个又一个五音符――贯穿教学始终,将其谱写成精彩乐章。初入文本,重点语句的诵读,也能成为文言课堂的一次精彩回放。如执教《伯牙绝弦》一课,学生欣赏视频范读后,围绕目标合作探究,然后展示交流第一个目标:“美文要品读”。凸显的问题是语气、语调及情感的处理表现比较青涩。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突围重点语句,先作领读,学生在跟读中逐渐走向熟读成诵。如师领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是钟子期在俞伯牙“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的心境下坦露出的发自肺腑的美言。所以两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情感共鸣。学生在效仿教师的诵读中感悟子期至真、至善的赞美,呈现一咏三叹的精彩场面!与前两句截然相反,“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教师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作以领读,学生在诵读重点语句的落差中,体味伯牙失去知音后内心的痛楚。教师的领读招徕一读一接的画面――酷似音乐旋律中的五音符串连成文言课堂的精彩瞬间。

3.余波荡漾意未尽 一石激起千层浪,诵读突破重点语句后,好似湖面上卵石击起的余波随风荡漾,好一番风景!此时,配乐《高山流水》――学生和着音乐齐读全文,从字里行间感悟伯牙与子期的友谊之深,再次掀起诵读热潮。一幅精美的画面又似一颗流星轻轻划过夜空……由美言到感伤再到沉思遐想……意犹未尽!呈现精彩!!

“诵读文本,感悟真情”是打造精彩纷呈的文言课堂的第一诀要,除了有情有味的诵读外,还有诸多因素均可塑造更加完美的文言课堂。

二、语言凝练传真情 点拨生成见功底

如何能让文言文的芳香飘散得更远?文言课堂中教师精妙的语言、学生风趣的交流和巧妙的拓展延伸以及辅助教学的细节,显得尤为重要。

1.导语凝练引佳境 良好的开端是文言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教师用精妙的语言导入,就像映入眼帘的一抹亮丽风景,吸引学生深入文本。再拿《伯牙绝弦》导入为例:提及友谊,我感慨颇多。“人生苦短,知音难觅。云烟万里,佳话千载。”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对“友谊”二字做了最为深刻的诠释,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伯牙绝弦》。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主人公之间的至真、至纯的深厚情谊。教师用凝练的语言、慷慨激昂的语调将学生带入文本,让学生快乐地接纳学习任务!

2.精当点拨显靓丽? 课堂中教师的精当点拨,适时补充,也会让学生的思维荡漾出一道奇异的亮光。继续拿《伯牙绝弦》教学为例:指导学生理解几个重点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伯牙与子期令人仰慕的真情。之后教师指导学生齐读第二至四句,读出伯牙、子期相处的默契和愉悦。因势补充伯牙宫廷奏乐窘况,引出课文开篇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齐读)。

于是点拨便生成: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就不一定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外,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你能尝试替子期赞美几句吗?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6

【设计思路】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征,借鉴"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理念,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一些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点拨感悟,激发共鸣,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积累中华经典诗文,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视频及其音乐、《二泉映月》音乐、课件。

学生准备:(1)要求根据预习卡预习课文;(2)搜集伯牙、钟子期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1 音乐导入,激趣

(1)课前热身。交流朋友情谊的名言诗句。

(2)欣赏音乐:欣赏视频《高山流水》说感受。

(3)揭题板书。读好"弦"字。

2 由题引入,形成导学

2.1 理解课题: 交流资料

2.2 形成导学:你想提什么问题?

(1)伯牙为什么要绝弦?

(2)怎样绝弦?

(3)结果怎样?

2.3 回顾学法:

(1)、多读,读通读顺

(2)、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理解课文

(3)、体会课文感情

3 初读课文,感知韵味

(1)指名读

(2)师配乐范读(课件出示)

(3)生自由朗读课文。

(4)师生配合引读。师"伯牙善鼓琴--"生:"钟子期善听"……

有什么发现?(开头是交替着描写伯牙和子期,最后一句是写伯牙一个人)对,抓住这个规律就好背诵了。

(5)指名读、齐读、评价。

4 互助议学,理解课文

5 展示成果,解决问题

5.1 理解课文。

(1)、理解关键词语。

"善"字的意思:"善"字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兮"、"谓"、"乃"、"复"

(2)、小组小组pk,交流理解。

5.2 解决问题:解决第三个问题。

6 拓展细品,共鸣情感

6.1 知遇知音之难。

(1)理解知音: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名满天下的音乐家,在遇到钟子期之前,他还会缺少赞美吗?假如你们就是伯牙遇到子期前的那些听众,你会怎么赞美我?

(2)感悟相遇。

师:是啊,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

生:洋洋兮若江河

师:子期说的,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吗?对,是志向,(板书:志)那么,你可以用哪些带"志"的词语来形容?志存高远,壮志凌云、志向远大。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来,再来赞美一番。

师: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师: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师:凡伯牙所念者,钟子期必得之,这就叫做知音,(板书:念,得、知音)听了知音的赞美,大家说,伯牙心情会当如何?

请看――出示:知我者,子期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

6.2 感丧知音之痛。

于是,伯牙欣喜若狂,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仲秋再在此地相会。

师:然而世事难料,第二年仲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他等啊盼啊,望穿秋水,等来的却是一个噩耗――(课件出示灰暗画面)

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更让伯牙感动的是,伯牙知道了钟子期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此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伤心欲绝,悲痛万分,不禁抚琴大哭,弹了一曲当年的《高山流水》。

师:可是,此时,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当年的子期那样说――;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志在清风,再也听不到――;伯牙所念――无一人得之(依次擦去板书:志、念、得)

6.3 丰富内容,拓展阅读。

师:伯牙弹完了高山流水,绝望至极,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擦去板书知音)说罢,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升华感悟:作为一名已经成名的乐师,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金钱、名誉、地位、快乐……)

(2)链接阅读:接着,俞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出示: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3)阅读诗作:师:知己不在,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出示)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4)配乐写话:2000多年后的我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快,提起笔来,让你的思绪在纸上尽情地流淌吧!(配乐高山流水,学生动笔写感受,交流,点评。)

4、动情读文。师:是啊,人生苦短,知音难觅;云烟万里,佳话千载,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让我们一起动情地读这篇课文。)

7 作业布置

(1)试听音乐《高山流水》。

(2)背诵课文。

(3)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上一篇海淀二模

下一篇关注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