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实习自我总结范例6篇

体液实习自我总结

体液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设备运行记录与检修制度等制度。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血液科护士年终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液科护士年终总结范文一:2020年,血透室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关心支持重视下,在科内护士的共同努

力下,较好的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明确血透室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并制订了透析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认真学习,要求血透护士都能熟练掌握,但是集体培训效果不佳,特别是新护士要花了时间,但效果不佳。最好是一对一授课,鼓励她们多看书,工作中针对问题反复提问,直到搞清楚。

2血透室病人多,机器不足,经常加第四班,护士长时疲劳工作,加上病人都是重病人透析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外,增加了安全隐患,科室现急需增加机器和护理人员。日常透析过程中相互协作,急诊透析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无论是晚间急诊还是周日透析从没有推诿现象,也不因加班而影响次日正常工作。

3.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亲近而有耐心的语言沟通,使患者有一种安全感,细心的讲解透析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的信息,尽量减轻患者的负担,减轻心理压力,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在没有家属陪.伴时,我们承担其家属的责任,递水,喂饭,搀扶,更衣,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感化病人。

4力求工作认真细致,血液透析具有较高的风险,作为护理操作者,既要树立正确积极的护理风险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避免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5注重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随着透析患者的不断增多,依赖透析生存时间的延长,患者要求我们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也在提高,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做到更细致入微的服务;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学习巩固基础知识与扎实基本操作,同时还要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掌握先进技术,不断的与其他医院同行进行交流,积极参加院内各项业务学习与培训,支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大专,本科学习,今年8月派送一名护士参加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已取得专科证书。以及轮流选派护士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使她们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6.做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透析时患者血液处于体外循环中,护理安全工作为重中之重,所以要求每个护士都要严格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执行医嘱,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按透析处方设置各参数,并按一人操作一人核对,每班两人固定,护士分工并密切配合来完成透析患者的前,中,后护理工作,特别要保证患者透析过程中的时时巡视与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透析不良反应,机器异常报警,穿刺部位渗血等情况并能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6.做好水机、透析机的日常清洁与保养工作,做到医、护、技随时沟通,保持机器正常安全运转,保证患者安全和较高质量透析。

7.保证透析液配置的无菌、浓度与质量。

8布局的不合理,加上护理人员不足,对病人管理做得不到位,如病人等候期间进入上厕所,年轻护士对病人的管理缺乏主动性,怕引起纷争,缺乏卫生员导致大量工作让护士去做,护士没有精力去做宣教。影响工作质量。

9..随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与提高。

随着病人增加,储物柜不足,通过向院领导反应,及时增加了病人储物柜,方便了病人

9.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是一类特殊人群,他们不但需要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更需要整套的无菌技术,所以护理人员要有严格的无菌意识,从透析液的配制,到治疗物品、机器的准备,再到瘘穿刺及上下机的各项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各种消毒液的配制要固定班次,按需,按量,按浓度配制,专用试纸检测浓度,严格按消毒时间,消毒方法执行机器的内外部,各种物品,空气地面等的消毒,使各项培养结果达标,并认真及时记录。

自2012年1月2020年11月30日透析次,其中血液灌流次。血液透析滤过次,CRRT11次,从未出现医疗差错事故,并在糖尿病人血液透析中如何观测血糖,防止低血糖休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透析中低血压进行分析,采取防范措施,以保证透析的充分。除了努力与成绩之外,本年度我们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新的一年,我们全科护理人员要努力跟上医院发展与改革的新步伐,以质量管理为主线,力求全面提升力争全新面貌,更好地为血透患者服务,为做好医院的护理工作增添一份力量。

血液科护士年终总结范文二:血液透析科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以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克服人员少,工作量繁重的重重困难,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领导和病人的肯定与好评,现将全年护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医疗护理安全。1.认真组织学习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护理工作制度,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2.根据护理部要求,改变排班模式,弹性排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并进行分级管理。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上机时双人核对医嘱和设置的各项参数指标,确保透析质量和病人安全,并保证全年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2.制定了科室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根据计划对新入科的两名护理人员实行一带一,为期三个月的规范化培训,认真学习血液透析理论知识及操作,力争做到三个月可以单独胜任血液透析工作。

二、加强学习,重视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优化护理队伍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认真完成护理部组织的操作培训和考核,各项成绩达标。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业务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血液净化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参加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举办的《血液净化规范化管理及基本知识》培训,使全体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确保了患者透析质量和医疗安全。

3.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学习新业务新技术,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完成继续教育学分。

4.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知识、抢救药品、抢救仪器的使用等内容的培训,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和应用。

三、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

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透过学习让护士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优质护理的重要意义,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1.我们透析科所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该疾病患病时间长且不能彻底根治,易使患者产生失落感,对生活失去信心,同时由于透析时间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还要担负高额的治疗费用,更易产生轻生和绝望。

因此,我们首先做到用自己的真心和爱心,去爱护每一位患者,细心聆听患者倾诉,努力理解患者心理,善于掌握每个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以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交流技巧,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帮助他们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并取得家属的配合,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2.积极响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由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让其养成严谨、敏捷、果断的工作作风。

四、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范(2010版)》,加强消毒隔离检查。

2.保持水处理间、治疗室、透析室的清洁,每日按时消毒,做好水机、透析机的日常清洁与消毒保养工作。

3.严格按照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操作规程,每月进行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及治疗室空气培养检测并做好记录,结果均符合要求。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院内感染,透析机严格一人一用一消毒,透析器管路一次性使用,杜绝了交叉感染,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安全。

透析消耗品、医疗废物按规定集中处置。

五、定期考核检查,提高护理质量,做好教学工作1.今年为提高护理质量,我科在护理部安排的每月质控检查外,每周进行护理安全小组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及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及防范措施,对于检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详细地原因分析,并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及时更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2.重视安全教育,组织学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督促指导,演练常规应急预案的处理程序,确保护理安全,护士长坚持严格督查各项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认真完成护理部安排的教学工作,实现一对一带教,确保护理安全,保证教学质量。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通过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截止到11月,血液透析11469人次,血液透析滤过512人次,血液灌流964人次,床旁血液滤过223人次,且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在管理意识上还要大胆创新,持之以恒;2.健康教育还流于形式;

3.在论文撰写、护理科研方面几近空白;

4.护理队伍较年轻,护理经验相对欠缺;5.专科知识及沟通技巧欠缺。

在未来的一年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刻苦学习,为医院的更好的发展而不懈努力。2020年透析室护理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规范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流程,确保护理安全。

2.加强演练透析透析室各项应急预案,必须做到人人都能熟练掌握。

3.建立科室内质控小组,加大自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1.透析时患者血液处于体外循环中,因此护理安全工作为重中之重。

严格分组管理,认真核对机器设定的治疗参数是否准确、抗凝剂及其他药物的用量。密切观察患者透析中的病情变化,时时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透析不良反应,机器异常报警及穿刺部位渗血等情况并能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建立护理缺陷如实登记、报告制度和管理制度,对出现的护理缺陷分析发生原因,及时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学习,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上报护理部。

护士长坚持严格督查各项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3.加强急救药品及抢救仪器的管理工作,每周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护士长每周检查并记录。

4.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及防范意识。

三、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1.严格按照北京质控中心要求对透析用水、透析液定期检测并做好记录。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院内感染,定期进行培训。

顺利通过明年北京市质控检查。

四、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争取今年再派护理人员参加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

2.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北京质控中心组织的血液透析规范管理培训班。

3.由专科护士及护士长每月进行课内小讲课。

4.加强护理人员考试考核,要求理论考试合格率9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5.加强和落实血液透析规范操化作流程,严格按流程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血液科护士年终总结范文三:时光过的如流水般飞逝,在血液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此,我非常感谢护士长和教员们在六周期间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帮助。在老师的辛勤教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我受益匪浅。回顾这些日子,是苦是乐,是酸是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们的实习,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使我对血液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微笑迎接新病人并做好入院评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规范记录;正确采集血、尿标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认真执行静脉输液……总之,在血液实习的日子里,在护士长和教员们理论知识扎实和操作技能熟练的带教下,我受益匪浅,像她们一样,虽然我还只是学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不断摸索,用微笑温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温故而知新,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医。

在此,感谢护士长以及各位教员们对我的关心与教导,在此实习期间包括以后,我都把你们的教诲深深记在心中。我一定要把学到的只是应用到下一实习科室。不断地学习进步。同时,我感谢本科室的患者,他们很配合的让我做治疗,俗话说:病人就是老师。

血液科护士年终总结的人还看了:

1.护士年终总结范文3篇

2.2015重症监护室护士年终总结范文3篇

3.护士年终总结范文大全

4.肿瘤科护理工作总结

5.输液室护士年终总结3篇

6.护士个人年终总结范文3篇

体液实习自我总结范文2

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及(初中升学化学考试说明),我把本节课设计为专题复习,复习第一大模块内容“身边的化学物质”。“身边的化学物质”包括四大部分内容,依次为空气、金属、水与溶液、酸碱盐,其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是贯穿于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在刚刚结束中考一轮复习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许多,这时提出对身边的化学物质进行系统的复习很必要。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专题复习中往往存在较大的缺陷,特别是已形成的错误的生活和学习概念,使学生不能将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正确整合,而且部分学生在做题中往往考虑不全面而导致判断错误,再加易错点知识掌握不牢,易混点分不清,导致错误率比较高,对学生理解科学概念起到阻碍、消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正确引导点拨,找出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概念,通过比一比、论一论,帮助学生对易错易混知识梳理归纳,帮助学生澄清头脑中的概念,建立起科学概念,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知识体系。

三、设计思想

1.以空气为线索组织教学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存在很多困惑,明确指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包括哪些物质,以学生熟悉的空气为切入点展开复习,改变一轮复习中孤立的复习,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2.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复习知识,在整理知识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发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将课堂转化为老师为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转换为传授者。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

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深刻体会生活中的化学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空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

气体和杂质

强调:各物质含量

【ppt展示】身边的化学物质

【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提问】氮气有哪些用途?

【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提问】稀有气体包括哪些气体?有什么用途

【自我归纳】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总结】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催化剂

【自我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自我归纳】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问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为什么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各物质显著的特点,补充木炭、活性炭的知识点

【讨论题】物质的推断

【金属】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突出有颜色的金属,液态的金属,化学性质中突出金属铁

【小组讨论】课后练习题

【水】复习水的电解实验

知道氢气如何验纯

【溶液】介绍溶液的组成、溶液的状态、溶液的浓度

【结束】

聆听、整理自己所学知识

思考、归纳氮气的用途

巩固稀有气体知识点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归纳总结知识点

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质性质的差异

聆听、思考有关碳的单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小组讨论,击破难点

思考,查找自己遗漏点

小组讨论回答

总结水和溶液的内容

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归纳

巩固基础知识

氮气的用途是易错点,通过提问引起学生重视

稀有气体包括哪些气体,稀有气体是混合物,纠正学生错误的概念

这三种气体涉及内容较多,也是重点考查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学习物质的方法

联系已经所学的知识,会应用知识点

将物质的化学性质总结后,便于做推断题

金属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掌握还可以,但得纠正易错点

该知识点为难点,学生不断练习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身边的化学物质

H2O2

C

H2O

CO2

KClO3

CaCO3

H2CO3

【练习题】

1.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用MnO2、CuO和H202溶液比较MnO2、CuO的催化效果

D.用镁、锌和稀盐酸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平衡。在两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分别放入质量相同的铝和镁。待充分反应后,镁有剩余,则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天平保持平衡

B.铝也有剩余

C.天平指针先偏左再平衡

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再平衡

3.某化学小组向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有Zn(NO3)2

B.滤渣中一定有Cu

C.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D.滤渣中一定有Ag

4.请根据有关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作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的水的目的是

(2)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可用来

(4)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5.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A中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C中不含相同元素,C、D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6.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装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装置B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制取过程中,先加入的药品名称是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4)装置B和装置C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两装置相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

(5)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为了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且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在上述装置中选出最佳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体液实习自我总结范文3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新增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我的理解是要从生物学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探究学习和小组交流活动,使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术语和内涵有更深层的理解,对于学生学好生物学基本原理、规则,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生物课标框架之下的知识外延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让学生死记硬背生物学基本概念的模式,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交流,懂得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并能够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概念”,这对学生学好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课标中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内容,既能让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生物学基本功,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既要关注“重要概念”学习的理论基础,又要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此我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这节课的教学,来充分体现“重要概念”学习和探究活动应该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一、设计理念与构想:

我们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在教学中,《血液循环》这部分内容分4课时完成,其中“人体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这节的重点内容,用1课时完成,“人体的血液循环”这节课的设计,即要充分体现《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又要和倡导探究性学习活动紧密相联。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是“人体的血液循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想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理解重要概念“血液循环”、“动脉血”、“静脉血”,以及组织好实验探究活动是关键,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的探究实验,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活动,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最终达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知识的愿望,并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述血液循环概念、区分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3、说出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能力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使学生掌握血液循环、动脉血、静脉血的基本知识,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2、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方法、提高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复述血液循环概念、区分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

1、说出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活的小鱼(养殖小金鱼或小鲫鱼,尾鳍颜色要浅一些),显微镜,培养皿,纱布等

课时计划:1课时

三、教学流程及分析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了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系统中不停地循环流动,它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观看视频血液循环的发现,引出本课课题——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书讨论,整理并归纳出“血液循环”的概念,即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这一过程就是”血液循环”。理解了这个重要概念,也就掌握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过程,同时也为学习人体的能量供给、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等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即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条途径,为下一步的探究实验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活动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尾鳍颜色浅一些的活小鱼,4人一组,进行实验,1.用湿纱布包裹小鱼,只露出尾部,不要伤害小鱼,2.把小鱼放在培养皿里,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部,3.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通光孔正对尾鳍,用低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4.观察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时常用滴管向纱布及小鱼尾鳍上滴水,使小鱼身体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在实验过程中创设问题:

1,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血管的特点区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怎样运行的?

3,所有血管内的血液颜色是否都是鲜红的呢?

在实验中,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找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毛细血管,讨论血液在不同血管里颜色是不同,引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当血液中含氧较多时,血液呈鲜红色,这种血液叫“动脉血”。当血液中含氧较少时,血液呈暗红色,这种

血液叫“静脉血”。教师要强调“动脉血和静脉血”是以血红蛋白含氧多少来区分的。学生理解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重要概念,为下一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讨论,再根据血流的方向及速度,判断出动脉及静脉血管,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技能得到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活动三:展示讨论问题,观看视频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及路线?

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的?

3、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及路线?

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学生看完视频后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路线,教师找学生代表用笔在白板上一边画图,一边讲解,不完善的地方小组同学可以补充说明,突破重点内容。对于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让学生懂得体循环中,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和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这样从左心室射出的鲜红色的动脉血,经体循环就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而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进行气体交换。这样,从右心室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就变成了鲜红色的动脉血。而不是动脉里就流动脉血。静脉里就流静脉血。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静脉血的特点来分析血液在流动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就突破了难点。在这里要让学生懂得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这部分内容采取的是让学生观察视频,以问题为主线,小组分析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适当引导、归纳、总结,使学习深刻的理解了人体血液循环知识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知识延伸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讨论归纳出血液循环的意义是:为人体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的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以外,还要把知识延伸到课本以外。要让学生了解心脏内的血液循环,即冠脉循环:为心脏肌肉提供氧气、养料,运走废物的血液循环。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就容易引起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这样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调查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

知识梳理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你都获得了哪些方面知识?找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知识要点

1、血液循环概念: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这一过程就是血液循环

2、动脉血:血液中含氧较多,血液呈鲜红色

3、静脉血:血液中含氧较少,血液呈暗红色

4、体循环路线:左心室(动脉血)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物质交换)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血)

肺循环路线:右心室(静脉血)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动脉血)

4、血液循环的意义

为人体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的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课堂评价:分组出题,小组间进行互评,然后师评

一.填空:

1,下列管道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c)

a.肺动脉、左心房b.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左心房d.腔静脉、左心房

2、血液从主动脉到左心房流经的路径是(d)

a.肺循环b.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d.体循环肺循环

二.解释重要概念:

血液循环、动脉血、静脉血、血液循环意义

三.简答:

人体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路线和肺循环路线

四.分析:

用橡皮筋扎紧人的手腕,手面上的静脉就会变粗而凸显出来,请说明原因。

如果用橡皮筋扎紧人的手腕,手部血液不能沿静脉回流入心脏,会使手面上的静脉因充满血液而变粗并凸显出来。

课外探究:调查你的亲属中谁患了高血压?你对高血压有多少了解?什么是高血压病?用血压计为你的亲属测量血压

体液实习自我总结范文4

大学生自我鉴定

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大学生充分利用暑期的时间,以各种方式深入社会之中展开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我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需要。而今年的暑假暑期社会实践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将为我们以后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能通过暑期实践接触到一些大学里所接触不到的事物、学到无法通过课本来学习的社会知识,也希望通过暑假这个较为难得的机遇,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找出自己的不足,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第一天由工人师傅带我参观了生产线、给我们进行了入厂安全讲座.

第二天我就正式进入车间参加生产.由于厂里对大学生比较照顾,同时也担心产品的质量所以我和其他三名工人一组,也包括那名带我参观生产线的工人师傅.

这次打工我被安排在*钠、亚*钠生产车间.(以下是对车间的介绍)

该车间主要产品为*纳和亚*钠,所用的原料是氨气和氢氧化钠,所经过的工艺流程有:氧化、吸收、蒸发、结晶、转化.

1氧化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原料之一的氨气经与空气的高温氧化后生成氮氧化物,作为下一步吸收的原料.

2吸收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氧化岗位产生的中间产物--氮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即实现氮氧化物的吸收,生成最初的钠盐.

3蒸发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吸收岗位产生的钠盐反应液进行蒸发饱和,以形成过饱和溶液,用于下一流程的结晶.

4结晶岗位

该岗位的生产任务是将蒸发岗位产生的过饱和溶液进行冷却结晶,并将形成的晶体和母液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最终得到产品和母液.

5转化岗位

该岗位可以说是一个中间循环岗位,其任务是将结晶岗位产生的母液(含未反应的碱液)与钠氧化物反应,进一步生成钠盐,并将本岗位产生的钠盐送入蒸发岗位重复进行上述工艺,本岗位是生产循环的中间载体.

我们一组是在吸收岗位,我本身不是化工专业的,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就被分配第五道控制程序,同时由那名工人师傅给我做一些必要的示范,指导,同时起到一些监督作用,避免我的失误给生产带来麻烦:第五道生产控制程序相对简单,负责输液泵的工作,就是注意循环水泵的润滑、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并做好评细纪录.现在的化工厂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工人劳动相对比较轻松,但是一般一个产间一班就一个人,一班的时间是8个小时,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一呆就是八个小时.这八个小时的工作真的是十分单调,面对着没有丝毫生机的仪表板和电流表,让人全然提不起兴趣,但是随着与工人师傅共同工作的时间久了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我现在只是短期性打工,没有过多体会到工作的压力,但是真正到了社会上,假若这份工作就是我的经济来源,有上司的批评监督,有固定工作时间的约束,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有身体和精神的压迫感,,那时的工作就完全不同于现在的了,这时我就不会觉得这八个小时是多么的漫长,而是多么幸运了,毕竟只是暑假的实践性打工而已.大学是一个教育、培养的圣地,而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途径与方式.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为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将来更好的进入社会,

我总结了几点打工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2要有自信,

3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4在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自我鉴定范文

我于20xx年3月21日开始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为期2周的工厂实习活动。实习地点为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整个实习过程有:一、安全知识教育;二、熟悉流程、生产工艺;三、参观现场。主要的实习车间为成品车间、原油车间、装洗车间,最后还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厂区。实习内容以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生产操作为主。这次的实习任务主要是在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学、讨论、参观听报告、参观现场、草图绘制、总结等实习方式,具体做到以下内容:

1、了解工厂基建、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产品种类、生产方法、产品质量和技术规格;原料、产品的性质、贮藏、运输以及产品用途等方面的概况。

2、了解各工段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条件和主要设备结构;各工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学过程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理论教学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过渡的必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期间所获得知识的综合考察,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应用。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生产实际,使学生获得感性的生产工艺知识,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在工厂技术人员、带队教师的指导下,从生产工艺、原理、仪器、设备、仪表、厂房构筑、设备布置、技术指标、经济效益等等各方面在不同程度上掌握和了解,初步建立工程概念,为今后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完成在校期间的工程基本训练。

工厂概况

炼油厂前身吉林省石油化工厂,建厂初期隶属于吉林省管理,1970年开工建设,1980年建成投产。1978年划归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管理,更名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炼油厂;1994年股份制改造,更名为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20xx年11月,更名为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截止20xx年末,炼油厂有员工20xx人,其中管理人员227人,专业技术人员223人,操作及服务人员15

62;机关设综合办公室、生产科、技术科、机动科、安全环保科、组织人事科、党群工作科等7个科室;下辖常减压一车间、常减压二车间、催化裂化车间、重油催化车间、柴油加氢车间、加氢裂化车间、联合芳烃车间、硫磺回收车间、延迟焦化车间、成品车间、原油车间、装洗车间、分析车间、仪表车间、电气车间、供排水车间、锅炉车间、综合车间等18个生产及辅助车间。炼油厂厂区占地面积1

55.42公顷,原油加工能力700万吨/年,有380万吨/年和320万吨/年两套常减压装置、140万吨/年和70万吨/年两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25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40万吨/年联合芳烃装置、9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12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90万吨/年汽油脱硫醇装置、30万吨/年液化气脱硫装置、10万

吨/年催化干气脱硫装置、7万吨/年加氢干气脱硫装置、60万吨/年酸性水汽提体装置、64万吨/年溶剂再生装置、7000吨/年硫磺回收等16套生产装置,以及锅炉、循环水场、污水处理场、原油和成品油罐区、装卸车等辅助设施。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丙烯、苯、甲苯、邻二甲苯、混苯、化工原料油、石油焦、硫磺等20多个品种。20xx年,原油加工总量675万吨,商品总量650万吨。目前,炼油厂正在实施汽柴油质量升级和Ⅱ常减压装置改造项目,项目主要包括:Ⅱ常减压装置600万吨/年改造、催化裂化装置140万吨/年采用MIP技术改造、建设60万吨/年液化气脱硫及气分装置、新建120万吨/年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及烃重组联合装置、1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和2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以及进行贮运系统、公用工程配套系统的改造。项目建成后工厂原油加工量可达1000万吨/年,汽油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Ⅲ标准

车间实习记录

原油车间:

原油车间是以原油储存为主要任务的车间,车间的主要岗位分别是:原油罐区、蜡油罐区、原油卸车站、驻寨、计量、调度、办公室等。现车间共有人员为162人。岗位班次的运转方式为两种;一种是四班三倒(原油罐区、蜡油罐区),另一种为运输班(卸车站、调度)。

装置特点

a.车间大部分原油储罐为浮顶油罐,此种储罐限度地减小了原油蒸发损失。b.三个原油罐区与卸车站之间流程相连,可以实现最科学的原料平衡。c.原油卸车站拥有四个原油上卸鹤位和两个渣油上卸鹤位,可以最快速地处理原油、渣油瞎子车。d.渣油站台为装卸一体化站台,可以同时实现渣油装车与卸车。

储存原油种类及输送形式

储存原油主要分轻、重两种组分,按来源主要分为大庆原油、吉林油田原油、俄罗斯原油、扎赉诺尔原油。按输送形式主要分为管输原油和铁路槽车原油。俄油、大庆油两种原油性质的差异。

工艺原理

利用液体油品流动性能,通过不同的管路自压或用泵压进行卸车及输送油品入装置。

成品车间

成品系统于1976年开始长周期的投入使用。其主要操作是接收、储存、调合、转输半成品油和成品油,并按要求进行加温、脱水及计量。其最主要特点是罐区分散、战线长且储存介质易燃易爆。目前的成品车间共设置五个罐区,即:汽油罐区、柴油罐区、液化气罐区、渣油罐区、芳烃成品罐区,总存储能力19万立。9个泵房,即:汽油泵房、汽油消防泵房、汽油加铅泵房、柴油泵房、柴油消防泵房、液化气泵房、液化气消防泵房、渣油泵房、芳烃成品泵房。共有储罐77台,其中储油罐64台(包括10台球罐),其他储罐13台,冷换设备9台,机泵61台,其中油品转输用泵44台,消防用泵10台,其它机泵7台,以及全部出入该5个

罐区的全部输油管线约35万多延长米。汽油罐区1976年建成。目前的汽油罐区共有储罐17台,其中5000立储罐11台,20xx立储罐2台,1000立储罐4台,总储存能力63000立,共有离心泵12台,其中加铅泵1台,消防泵3台,消防泡沫罐2座。总占地面积约为93100米

2。柴油罐区1976年建成。最初的柴油罐区共有储罐11台,目前的柴油罐区共有13台储罐,其中5000立储罐9台,10000立储罐2台,20xx立的储罐2台,总储存能力69000立。油品转输泵7台,加降凝剂泵2台,消防水泵3台,消防泡沫罐1座。总占地面积约为54600M

2。渣油罐区1976年建成,目前渣油共有储罐7台,其中5000立储罐3台,3000立储罐2台,20xx立储罐2台,总储存能力25000立,共有油品转输用泵7台,其中离心泵5台,蒸汽往复泵2台,总占地面积约为21600米

2。液化气罐区1976年建成,后有扩建和改建,目前共有球罐13台,总储存能力7200立.其中1981年建成400立球罐三台,1986年建成400立球罐四台,1992年建成400立球罐一台,随着生产装置的扩建和改造,20xx年增建两台1000立球罐,20xx年增建3台1000立球罐。共有油品转输用泵10台,消防用水泵4台,另设汽车装车鹤位19个,总占地面积约为58000m

2。芳烃罐区1995建成,为30万吨乙烯装置配套。1996年10月投用,共有储罐8台,其中3000立储罐6台,1000立储罐2台,总储存能力20xx0立,共有油品转输用泵10台,总占地面积约为8400M

2。油品储罐及其附件炼油厂成品车间用于储存油品的设施为油罐,油罐共分三种类型,分别是立式拱顶罐、立式浮顶罐和球罐。汽油罐区、四苯罐区全部为浮顶罐,柴油罐区为部分浮顶罐和部分拱顶罐。渣油罐为拱顶罐,液化气罐区储存液态烃,全部为压力球罐油品储存的注意事项?

1、易燃性。燃烧的难易和石油产品的闪点,燃点和自燃点三个指标有密切关系。石油闪点是鉴定石油产品馏分组成和发生火灾危险程度的重要标准。油品越轻闪点越低,着火危险性越大,但轻质油自燃点比重质油自燃点高,加此轻质油不会自燃。对重油来说闪点虽高,但自燃低,着火危险性同样也较大,故罐区不应有油布等垃圾堆放,尤其是夏天,防止自燃起火。

2、易爆性。石油产品易挥发产生可燃蒸气,这些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一遇明火都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物质的爆炸浓度范围。?

3、易挥发、易扩散、易流淌性。

4、易产生静电。石油及产品本身是绝缘体,当它流经管路进入容器或车辆运油过程中,都有产生静电的特性,为了防止静电引起火灾,在油品储运过程中,设备都应装有导电接地设施;装车要控制流速并防止油料喷溅、冲击,尽量减少静电发生。

装洗车间

?装洗车间建于1970年,是我厂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担负着我厂成品油出厂主要任务。目前车间共有三座装车站台,分别是汽油装车站台,柴油装车一站台,柴油装车二站台;一坐挑车站台,一座洗槽站台。汽油装车站台于1986年3月建成投用,设有2台浸没式内液压柴油大鹤管,另设有2台浸没式外液压汽油油大鹤管,同采用爬车牵引,双侧轮换液下装车。(20xx年新建一套膜法油气回收装置与其配套)柴油装车站台于20xx年9月建成投用,设有2台浸没式内液压轻油大鹤管,采用爬车牵引,双侧轮换液下装车。

?汽油装车站台设计装车能力为130万吨/年。两坐柴油装车站台设计装车能力为300万吨/年。汽油装车二站台设计装车能力为130万吨/年,目前正在建设中。洗槽站共有48个洗车鹤位,采用双侧洗车,可洗汽油、柴油槽车。工艺原理

1、根据液体油品流动性能,通过不同的管路自压或泵压进行装车。

2、对含污油槽车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污油抽至污油罐内,从而达到洗车目的。

体液实习自我总结范文5

二、教学实录

师:初中时候我们已经接触过有关酸碱盐导电的实验了,想必大家还有印象,根据以前的知识经验,大家来判断,下面这些物质,哪些导电,哪些不导电?(教师给出几种物质:硫酸、NaOH溶液、酒精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KCl溶液、Al,NaCl溶液,学生讨论,给出答案)

师:金属和溶液导电的原理相同么?(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思考影响导电性的因素)

师:大家想一想NaCl固体与溶液的导电性为何不同?溶于水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构建概念)

师:不知道大家对电离有了哪些理解或者疑问?

生1: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是什么?

生2:水不可以导电,食盐溶于水之后可以导电,那么是食盐导电么?

生3:水是怎样将NaCl分成Na+和 Cl-的?

师:大家的问题提得非常好,我们来看一组动画.(Flash演示Nacl溶解和电离的过程,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讨论)

生4:水分子数量多,做无规则的运动,加入食盐后,水分子将NaCl固体包围.

生5:是水分子和NaCl分子的相互作用将食盐分成了两种离子.

生6:水分子的运动是电离出两种离子的主要因素.

生7:水合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成是因为两种离子与水分子相互结合.

师:大家理解得很到位,加入NaCl之后,水分子会聚集在固体表面,且不断运动,最终使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电离出Na+和Cl-,而两种离子又与水分子结合生成了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这样的过程就叫做电离.现在你能写出NaCl的电离方程式了么?

(学生归纳总结,写出电离方程式)

生8:老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您给出了几种溶液,有的可以导电,有的不可以.溶液导电是因为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那些无法导电的溶液就是不能产生自由离子,究竟哪些物质可以产生自由离子,哪些不能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是我们接下来学习的重点.(教师播放实验视频:相同浓度的HCl、CH3COOH、NaOH、氨水、蒸馏水、硝酸、酒精溶液、蔗糖溶液、Na2SO4的导电,请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解释)

生9:为什么有些溶液的导电性强,而有些导电性弱?

生10:酸、碱、盐溶液好像都导电.

生11:全部的有机物溶液都不导电么?

师: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现象,大家想一想,决定导电性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学生讨论、思考,总结出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大小决定了导电性的不同,电离程度越大,导电性越强,师生总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归类)

三、教学反思

1.设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高中化学中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灌输式的讲解方式会大大挤占学生的思考空间,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和探索,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会深刻,即便勉强接受老师的解释,也很难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因而笔者建议,在进行以概念和原理为重点的教学时,教师要适当进行设问、设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对知识的兴趣,促进独立思考,鼓励探索.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掌握电解质的概念是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联系已有知识,引起学生对溶液导电性的思考,随后通过设问“NaCl固体和溶液的导电性为何不同”而将学生思考的重点转向离子反应的本质.这样的教学方式从实际学情出发,通过有目的地设问逐步向新知识迁移过度,加强了知识的连续性,有效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2.提问,鼓励自主学习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的设问、设疑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真正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把握教学节奏,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而随着学习的推进,对新知识的好奇会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提问的需要,这是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开始.当然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深度、价值都有所差异,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质疑精神,另一方面也要精心挑选学生提出的好问题进行重点探索.

本节课,在初步阅读教材后,学生对电离有了一些了解,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疑问,部分问题是理解电离的关键.教师选用Flash演示来答疑解惑,看完了NaCl溶解和电离的过程后,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已经产生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而一个问题的解决又是另一个问题的开始,敏锐地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并不是所有的溶液都具有导电性,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出了另一个教学重点.可见,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便能够循着教学思路不断深入,实现自主学习.

3.总结,生成科学概念

化学概念是严谨的、科学的,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因而尽管学生经历的概念形成过程,充分理解了其本质含义,仍然需要严谨的科学语言进行总结和归纳,方能完成概念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捕捉、挖掘学生语言中的重点,将不同学生的观点串联起来,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形成完整的、精确的概念.在自主探索后,再通过归纳总结对观点进行融合,学生理解才更加到位.

体液实习自我总结范文6

[关键词]弱电解质电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80095

一、教材分析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高中化学新课标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的开篇,是本章的重点。从教材的体系看,它在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指本节内容既是初中所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的深化,同时又是本书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应用、延伸和拓展;启后是指弱电解质的电离是研究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形式的重要内容,是学习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

本节内容包括“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三部分,且高考考纲要求: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并能利用化学平衡理论去分析浓度、温度、外加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因此第二部分为本节的难点。对学生而言,在已有的化学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对弱电解质的电离的可逆性也有了感性的认识,能否从一般的化学平衡理论过渡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本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小灯泡实验”和同浓度下盐酸、醋酸pH值的测定,理解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2)在化学平衡概念的基础上理解电离平衡概念,自我总结电离平衡的特征,画出电离平衡的v-t图像。

(3)以CH3COONa对CH3COOH电离平衡影响的实验为基础,学会运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掌握学习概念性知识的常用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2)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电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难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过程

【引言】在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在第三章中,我们继续以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酸、碱、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

【活动一】回忆温故

请运用树状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①NaCl溶液②NaOH③HCl④Cu⑤CH3COOH⑥NH3⑦MgCl2⑧乙醇⑨CaO

电解质为,非电解质为,两者都不是的为。

【设疑】电解质还能根据什么标准再分呢?

【活动二】实验探究

实验1:分别取0.1mol/L的①HCl、②NaOH、③NaCl、④CH3COOH、⑤NH3・H2O各30mL于小烧杯中,用导电计测量各溶液的导电性强弱,然后再整体进行“小灯泡实验”。

实验现象:①②③导电能力强,④⑤导电能力弱。

实验结论:①②③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④⑤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小。

【设疑】同浓度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为何不同?离子浓度又为多少?

实验2:取实验1中HCl、CH3COOH溶液测其pH值,进而计算其c(H+)。(已知c(H+)=10-pH)

实验结果:pH(HCl)=1、c(H+)=0.1mol/L;pH(CH3COOH)=3、c(H+)=0.001mol/L。实验结论:在溶液中,HCl完全电离,CH3COOH只是部分电离。

【总结】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内容总结归纳,完成下表内容。

【设疑】电离方程式该如何书写,中间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

【活动三】迁移应用

实验3:取实验1中HCl、CH3COOH溶液,向HCl中加入0.5gNaCl固体,向CH3COOH中加入0.5gCH3COONa固体,充分搅拌,溶解后,再测其pH值,观察数值的变化。

实验现象:加入NaCl固体后,HCl溶液的pH值没有变化;加入CH3COONa固体后,CH3COOH溶液的pH值增大。

分组讨论1:两次测量的pH值,说明什么问题?

讨论结果:HCl完全电离,增大c(Cl-),对HCl的电离反应没有任何影响;CH3COOH是部分电离,增大c(CH3COO-)后,c(H+)

反而

减小,说明CH3COOH的电离反应会发生移动,是可逆反应。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强电解质中间用“=”连接,弱电解质中间用“”连接。

分组讨论2:将100mL蒸馏水与1mL冰醋酸混合,配成溶液,并思考:

(1)开始时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V电离)、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V结合)如何变化?

(2)当V电离=V结合时,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3)请根据化学平衡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电离平衡的定义、特征,并画出v-t图像。

讨论结果:冰醋酸在水溶液中会建立电离平衡状态,电离平衡状态属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一种。

分组讨论3:25℃时,10mL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后,对CH3COOH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电离过程为吸热反应)

讨论结果:平衡移动方向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对几个实验现象以及由实验现象引发的问题进行探讨学习,体验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特征、v―t图像,掌握了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