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雾里看花式

师生间的教学对话如果能够针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做到精炼、精准,就可以有效地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的教师设计的师生对话虽然看似全面针对性较强,可实际上却显得嗦,不仅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还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犹如雾里看花。

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在你的眼中,春天是什么样子呢?”学生们纷纷说:“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快乐的。”教师接着说:“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春天’。(用课件播放有关春天的图画)图片看完了,春天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 学生回答:“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是令人向往的。”教师总结:“同学们对春天的感受可真深刻呀!”这样的开头看似紧贴生活实际,可实际上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身感受,压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第一次对话中,学生们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说出春天的样子,这是孩子内心原汁原味的理解和感受。第二个问题中,教师让学生离开自身的生活,完全按照图片显示的内容,说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以致形成了一个思维错觉。实际上,与其多此一举,还不如紧紧抓住第一个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拓展,深入挖掘学生对春天的感触即可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推诿避让式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善于直面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总是像滚皮球一样避开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教学《尊严》这篇课文的末尾时,一位教师以这样的对话结束了这节课:“学完了这一课,你们的心中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回答:“哈默成为了世界石油大王,他真了不起!我还想了解他其他方面的情况?”“他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教师说:“你们这些问题提得真好,课后可以到图书室借阅相关的书籍阅读或者到网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你就会明白了。”这样的结尾,看似处理得很完美。可实质上不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又把问题推给了学生,以至于不了了之。其实,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能够高度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生成,并能够机智、灵活地对这些宝贵的资源妥善进行处理,想方设法引领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取得真正的实效。而一味地推诿与避让,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逼上梁山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互动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切忌以自我为中心,提出问题总是习惯于想当然。相反,不仅要注意提问的方法,还要力求做到首尾连贯、浑然一体。可是却时常听到这样的提问――“用这种方法来读书好还是不好?”“这个词语,他读得对还是错?”“这样的解释可以还是不可以?”学生是一个自由的主体,这样的提问,让人感觉对待任何问题学生只有两种选择。这样的对话,不仅不利于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死胡同,既捆住了学生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逼得学生无路可走。有些话可以这样说――“你的读书方法真好,非常值得学习。谁也愿意来展示一下?”“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谁来给大家示范?”

喧宾夺主式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一、教材中生动的口语情景

低年段的教材富有童趣、文质兼美。每篇课文都可以成为学生说写训练的素材。教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适时地进行适量的说写训练。

低年段教材《识字》较多,《识字》中的词语,配合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很快就能根据图意用上一些词语串联成一段话。如:国标本苏教版第四册中《识字一》,有一串词语:“春节、饺子、拜年”,学生看着图,这样说道:“春节来了,家家户户都包饺子,互相拜年,说着吉利的话!”《识字三》中有这样一串词语:“骆驼、笔架、象鼻”,学生看到插图便理解了这三个词语都是山峰名(根据山峰形状来命名)。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说道:“桂林的山峰真美,有骆驼峰,有笔架峰,还有象鼻峰……形状各不相同。”

低年段课文中童话、寓言故事较多,如:国标本苏教版第三册《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这些寓言故事都蕴涵着浅显易懂的道理。教者完全可以拓展教材,创设情境,进行续编故事。如:“青蛙登上山顶后看到的大海是怎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狼向小羊扑去,小羊结果怎样?”;“乌鸦嘴里的肉被骗走以后,故事又会怎样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有的孩子还给自己写的短文配上了精美的插图。其实,学生的潜力是要靠老师去深入挖掘与激发的,尤其是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

低段语文书的每一单元的练习中都有“口语交际”一栏,这些都是训练学生说写的良好素材。“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能根据图意,用自己的话,完整、有序的把事情说明白。教者在训练时应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设身处地的感觉,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强烈欲望。

二、课堂中和谐的口语情景

别看平时学生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完,可是,真要让他们围绕一个主题表达自己的看法,交流各自的思想,他们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担心自己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话就被同学嗤笑,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克服这中心理障碍,树立口语交际的自信心,保护口语交际的自尊心,鼓励他们敢于说话,非常重要。

在课堂上,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让全体学生有这样的信心:课堂是我们自己的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够说好话,能够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和水平。其次,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要理解他们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不足,少批评,多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地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坚信:“口语交际我能行!”最后,“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语文课堂上,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教师应该是学生真诚的听众,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课堂中,一个学生在说话时,要求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同学在口语交际时出现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甚至说错话时,不嘲笑,不挖苦,避免学生形成口语交际时的胆怯心理,而要予以及时的补充和善意的帮助,积极配合,让说话的学生能够轻松、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口语交际活动中,鼓励学生敢于说话,鼓励学生学会合作,让和谐与合作的春风吹拂每个学生的心田。

三、生活中活泼的口语情景

1.媒体情境

春游后,教师执教口语交际课《春天在哪里》一课,在组织口语交际前,给学生播放精心编制的课件——“美丽的春天”,即学生春游时找春天的情景,创设直观场景,为学生说话提供素材。“你找到春天了吗”?“你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展开口语交际:“我找到了春天,春天是柳枝上的嫩芽。”“我找到了春天,春天是浅绿浅绿的小草。”“春天是温暖的太阳。”“春天是孩子们的笑脸。”……以景助说,让同学们乐此不疲。

2.实例情境

“三八”妇女节到了,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在妇女节这一天,把自己在家里为妈妈、奶奶等服务的事记下来,准备在课堂上进行说话。课堂上,因为是有准备的,加上做的又是平时不多做的好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说的积极性高,内容也充实。

3.表演情境

情景教学,会让学生兴趣盎然,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尽量多想办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说”。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以课文为蓝本,精心设计、组织课堂表演,提高学生的说话乐趣,活跃课堂口语交际的气氛。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在学生朗读成诵的基础上,分角色演一演课文。首先分三人小组自行排演,分别扮演狡猾的狐狸、乌鸦妈妈,另一位读旁白。教师巡视,各小组自荐、推荐几组进行汇报表演。通过小组排演、汇报表演,不但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说”,也为学生展示口语能力提供了平台,更为理解课文“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的主题,以及培养合作精神创造了条件。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二年级下期的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春天在哪里》一课。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春天在哪里》是儿童作家陈伯吹写的一首诗歌。诗人用一个问题——“春天在哪里”作题目,而诗歌的每一小节也是先提问再回答,给人一种新鲜感。全诗有四个小节,分别描写了春天来临时枝头上、草原上、竹林里、田野里的景象。使同学们感到春天的清新、美好。作者还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春天美丽和充满生机的画面。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在8——9岁之间,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较短。但他们想象力丰富,容易被新鲜、多样的教学法所吸引,学习兴趣易激发。同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并且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设计理念 

现在大力倡导的“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 “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高效”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实际情况,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认识六个字“雾、薄、换、笋、探、蚕”,会写7个汉字“洒、换、探、枝、暖、野、原”及以下词语:枝头、田野、草原。认识“里”“厂”这两个偏旁。

(二)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

(三)体会“柳条儿跳舞”“桃花脸红”“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新衣”“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五、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和课文的编排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训练重点,所以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描写春天气候特征的词句,学会其中生字。   

教学难点:能读懂课文各小节句子的意思。利用课文提供的叙述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六、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有效的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本课以“教——扶——放”的教学方法为主。在教,扶的帮助下学习了第一二小节的基础上,总结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课文的第三小节。指导了学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以创设情境,启发探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等方法为辅,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让学生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划一划,想一想”等学习方法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

七、说教学程序

1、谈话导入,激趣质疑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上课开始,先用谈话的方法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课,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常见的春天图片,让学生从图中感受春天的生机盎然。随机揭示课题,质疑课题,引导学生好奇地进入文本角色。

2、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在第一、二小节的教学中,我以两个问题“1、作者写了那些景物?2、你觉得哪句写得美?为什么?”为线索指引学生来理解课文。然后总结学习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来合作学习课文第三小节。并加以不同形式的读,即对学生加强了学法的指导,又让同学们在各种形式的读中自我感悟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3、拓展练习,加深理解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两个练习,一是字词大闯关;第二通过读一读,比一比,试一试让学生理解了拟人句使表达更形象,更生动。

4、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适时的总结全文,向同学们提出珍惜大好时光,多做益事的号召和倡议。作业是让同学们把刚才编的小诗写下来读给家长听一听。让同学们知道写话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培养同学们写话的兴趣。

由于整篇课文采用并列式的结构,因此为了巩固学生记忆,我采用了结构式的板书设计,整洁明了。

                    春天在哪里

                          桃花儿

枝头    风     柳条儿

草地    雾     草  儿

竹林    雨     竹  笋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低年级;作文;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82-01

低年级的小学生,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从这点可以看出,七八岁的小孩子在心理上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欲望。因此作为教师应抓住这个好机会,从一年级开始,也就是在教学读拼音,认字形的同时,就要引导他们口头作文。让他们在说话的过程里得到作文的启示。如果作文的起步早的话,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难度的坡度就会相对减小了。不过刚入学的小孩子,他在说话的时候往往不懂得说完整的一句话。例如:你问他,树上有什么?他就会脱口而出“小鸟”,而他不会说“树上有小鸟”。所以在教他们作文之前,首先要教会他们说完整的一句话。我觉得低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培养:

一、形式多样,激发学生乐于口头作文

兴趣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口头作文作为自己的人生乐事,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们平时教学中的学生造句,看图说话,联想说话,回答问题等形式。具体做法可以为:“说一句话”、“读后说”、“表演说”(即讲故事),“观察实物说”、“模仿动作表演说”“观看投影或录像说”等等。总之,要把口头作文形式多样地在语文教学中自然地进行。例如:对刚入学的小学生,可以让他们向老师、同学做做自我介绍,说说家庭成员的情况等。“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家里有几口人?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小学生知道的事,他很乐意说,而且会个个争着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回家向家人介绍自己的学校、班级、老师和同学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开班会”等游戏形式说说“我学会了什么?”、“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我喜欢……”等,这种让学生有目的、有对象地表达,使他们对说话产生极大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头作文的能力。

二、引导观察,展开想象,丰富口头作文的材料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较少,所以阅读量也不多,口头作文材料都得观察而得。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观察插图、图画,观察周围的人、事或物,并走出教室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观察奇妙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得知识,在观察中活跃起来。例如:春天来了,周围的事物都发生了变化,趁着《春天的色彩》一课,提醒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到田野中去看看,然后再说一说,结果他们都绘声绘色地说出“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花草树木的变化,这说话开展得很顺利,孩子们都争着说,唯恐自己落后。

同时,低年级的学生还富于幻想。小学生的想象总是由直观性向现实性、抽象性发展,常把事实加以夸大或缩小,或是将事物神话化。低年级的作文大多是看图说话、写话,这就不仅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还得透过图画,展开自己的想象。新课标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题目是《有趣的动物、植物》,题目是这样要求的:你喜欢动物、植物吗?把你看到或了解到的动物、植物,讲给同学听,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交流交流。再评一评谁讲的内容有趣,谁说得好。这样就能好好地训练学生的给出了、想象力。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就有话说。新课标教材第二册口语交际的题目为,《未来的桥》,题目要求,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子?分组展示图画,互相讲讲自己的画。这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画的桥,说说它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三、训练表达,口述要有中心,较具体

口头表达是作文的基本,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造句的同时,就应该抓紧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即学生能按一定顺序,有中心,较具体的口述,就应该开辟活动的渠道,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

例如:以上所举的《春天的色彩》一课,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认真读书,在读懂了课文内容后,将学生带到野外,让学生看看春天的色彩是怎样的,人们在春天里植树、播种、插秧的场面,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草地上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展开想象,看看桃花是什么颜色?柳枝是什么颜色?并要求他们用“春天多美啊!”作口头练习说话,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个个的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了。回到课堂后纷纷举手,把刚刚看到的画面说出来,课堂的气氛活跃热烈,说话的效果不错,都较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热点1:成长类诗词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运用片段: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

适应话题:心事、学习、道路、追求、少年、梦想、回首。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节选自王勃《滕王阁序》)

运用片段:我的目光停留在历史的湖畔。历史的风猎猎作响,我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老人的声音又从远处隐隐约约地飘忽而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适应话题:志向、快乐、梦想、前行、道路、感悟、收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运用片段:当我灰心丧气时,书教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我有了重新奋斗的勇气;当我想放下手中的书放纵生活时,书告诉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我认清了自己的使命,认真奋斗……

适应话题:前行、道路、自信、追求、挫折、心灯、未来。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运用片段:周文王拘于里,演《周易》;孔子困陈蔡,作《春秋》;左丘失明,始著《国语》;孙子膑足,而谱《兵法》;屈原放逐,而作《离骚》《天问》……泰戈尔说得好:我不求生活中的艰难有个止境,只希望能有一颗征服他的心。

适应话题:挫折、偶像、成功、得失、取舍、坚强、成长。

热点2:情感类诗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运用片段:妈妈愣了一下,慢腾腾地拆开礼物,双手禁不住颤抖起来,她望着我怀疑地问:“是你送我的礼物?”那一刻,在母亲的眼里我分明看到了泪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啊,我该怎样面对你那涌动的泪水呢?

“落红虽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落红对土地的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小草对太阳的感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恩……只有感恩,才能促成和谐。

适应话题:母爱、情感、报答、感恩、家庭、珍惜、细节。

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运用片段:当我们三年的同窗即将分离时,你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还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你是停滞不前,还是像诗仙李白那样潇洒的吟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适应话题:珍贵、友情、美丽、牵挂、记住、校园、感动。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运用片段:爱喝果汁的我,接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境界,初涉人世,意气风发,理想高远,“少年不识愁滋味”;爱喝咖啡的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备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已经不再回避艰难困苦。

适应话题:境界、追求、求学、铭记、珍惜、前行、滋味。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运用片段:雨凄凄,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雨磅礴,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考。所有的浮躁之气都被墨香所驱散,安静的夜里,只留一份诗韵,一份柔情。

适应话题:走近名人、滋味、品味、生活、滋味、文学、美景。

热点3:景物类诗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细雨》)

运用片段:我爱春雨,爱她的温柔,爱她的无私。绵绵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直润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滴滴春雨,润绿了小草,催开了花朵,将整个大地摇醒。

适应话题:雨中、老师、母爱、声音、感恩、滋润、感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运用片段:晨光中,他漫步桃林,看到含苞待放、娇颜尽展的桃花,赞叹道:“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月夜时,他顺着小溪而行,望着蜿蜒的小溪,听着潺潺的水声,不禁吟诵起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适应话题:书卷、山水、自然、画卷、真美、走近、风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运用片段:漫步于山野,你留心小径草丛中正开放的野花,茎叶洁净如洗,一尘不染,散发出微微的清香。这时,你的心就会神清气爽,远离那世俗尘嚣,收获一份“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朋友,快快走近自然吧!

适应话题:哲理、心境、阅读、从容、美好、环境、诗意。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运用片段:江南的水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它独有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

适应话题:江南、人与水、走近、自然、风景、故乡。

热点4:美德类诗词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运用片段: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品读苏武,读出的是忠诚;“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品读谭嗣同,读出的是正气;“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品读林黛玉,读到的是凄美。

适应话题:生命、高度、坚守、明天、肩膀、美德、记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节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运用片段:我想做像杜甫一样情系苍生的诗人。我要体会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要学习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胸襟。

适应话题:胸怀、担当、情感、境界、生活、成长、道路。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运用片段:地震中,正是因为哥哥心中有“带妹妹到安全地方”的信念,才让他变得如此坚强;正是有了哥哥的坚强,才保证了妹妹至今无忧无虑。看着这个镜头,我想起了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适应话题:根基、基石、磨炼、坚守、自我、磨难、成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运用片段:这时的李清照已经遭受了国破、家亡、夫死的重大打击,但面对朝中文武的懦弱,仍以高亢的歌喉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之歌,以“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尖锐思想,直刺当朝统治者的无能。

适应话题:历史、态度、自我、生命、坚守、赞美、偶像。

热点5:哲理类诗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物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运用片段:“暗香浮动月黄昏”,文人骚客坚定不移地追随你的脚步,只为欣赏你傲霜斗雪的那一刹那辉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我们欣赏着满园鲜花时,可曾想到,春去秋来,百花凋零时那一派惨淡?

适应话题:感悟、心灵、风景、欣赏、低调、自然、哲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运用片段:请保持快乐的心境。面对乌云,不必紧锁眉头,因为彩虹总在风雨后;面对风雪,不必烦恼,因为瑞雪兆丰年;面对高山,不必心生忧愁,因为总有一天会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情与豪迈。

适应话题:高低、顶峰、风景、道路、眼界、目标、学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节选自荀子《劝学》)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尽管还不能据此就做出赵本山向春晚正式谢幕的结论,然而,他固守春晚18年的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把开启媒体形象文化传播现象的一把钥匙。

赵本山演艺事业的成就和传播“神话”的形成,固然与他的个人天赋和执著追求密不可分,是媒体形象文化传播的造化之功,在这里发挥了决定性因素的结果。因此,凝眸媒体与其本人共同创造的赵本山演艺景观,对于探寻区域文化在媒体传播中文化生态形成的规律性;聚焦赵本山 “春晚制造” 的流程样本,对于媒体建构现实语境和现代神话产生的客观性,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文本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特征塑造了赵本山神话

赵本山对当代二人转事业的关注也同样一往情深。赵本山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根植何处,他明白成就自己演艺事业的进取动力和创造活力在什么地方。

1.两次“触电”的经历,萌发了赵本山的先见之明

1982年,当由赵本山主演的拉场戏《摔三弦》陆续在东北电视荧屏亮相的时候,充满娱乐元素的二人转在舞台之外的其他载体上,紧紧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人们新奇地发现,在电视“匣子”里头看到的“玩艺儿”[1],比过去在庄稼院儿的田间炕头、“土堆戏台”上,甚至比乡间小剧场里看到的地方戏要新鲜过瘾得多了。你想看到演员眉毛眼睛、鼻子的时候,“做”电视的好像早就想到你的前头去了,一准让你看到;错过了在这个台看这个节目的时间,还有在那个台看这个节目的机会,不过赵本山首次“触电”,正如他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样,并未发现东北地方戏与电视传媒的结合有什么奥妙之处,对于其“光明”前景也是一无所知。时隔几年之后赵本山与潘长江联袂,在辽宁省铁岭地区演出传统二人转拉场戏《瞎子观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创造了连续上演200余场的纪录。其间,当地电视媒体做了实况转播,东北的一些地方电视台也编选了其中的精彩片断陆续作了播出。

赵本山和东北地方戏创作者及媒体传播者,终于在两度接触中,共同发现了电视也可以“装进去”东北地方戏这类观众爱看、耐看的好“玩艺儿”。赵本山们当年正是凭着萌发出来的这份可贵的“先见之明”,才先人一步抓住了借助电视媒体传播东北地方戏的黄金机遇,乃至后来又捷足先登地借二人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生命体征,一步一步地演绎成赵本山的神话。

2.破土而出的《小草》,开拓了赵本山进入传播界的通道

“文化就像一条万古流淌又生生不息的长河,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基本的沉淀,也有不断的变易。‘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然形态,也是其生命线……”[2]正如某种演艺景观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那样,接下来赵本山自编自演的《小草》破土而出了。《小草》是最具赵本山本色的二人转原生态作品,《小草》也是二人转艺术为适应媒体形象文化传播需要,自觉地进行转型的开拓性作品。

脱胎于二人转表演样式单出头的《小草》,把流行时尚等现代传播元素有机地融会在二人转的“绝活儿”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表演天赋,运用幽默诙谐、适度夸张的形体表演和语言魅力,通过强化“学”、“唱”、“逗”、“扮”四门工夫,初步创立了自己的形体语言表演体例。如后来他在许多作品中反复应用的“紧绷的面部突绽笑颜”、“‘前倾陡跌式’的舞台步法”等等,都是通过电视镜头对《小草》特写式的放大传播而深入人心的。这样一来,一方面《小草》内含传统二人转的原始特征,牢牢地牵制了喜爱东北地方戏的老观众,另一方面《小草》融会的流行元素,极大地吸引了一大批趋从时尚的年轻朋友。难怪一时间天南地北处处可闻《小草》的可亲之声;荧屏内外时时都现《小草》的可爱之形。《小草》的广泛普及与深度传播,为赵本山后来顺利步入媒体文化传播领域奠定了基础,开拓了通道。

3.小品的广泛传播,推动了赵本山传播文本的定型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原本局限在校园里为表演教学而用的小品,通过电视媒介的传播,开始登上社会舞台,并日益为电视观众所看好、所推崇,也正是由于这个因素,从90年代初开始,吉林省就将小品的创作和演出,纳入到全省二人转汇演的例会当中来。应该说将二人转艺术与用于教学小品“捆”在一起举办汇演并非偶然。它既是活态的二人转追踪时展步伐的内在需求,也是小品从学院走向民间的内生动力。东北二人转与小品之间的确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潜在的联系。在几乎是“一套人马,两类样式”的汇演平台上,经过数届例会“结缘轧亲”的零距离接触和磨合,尽管它们最终谁也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了谁,但是他们各自都分别“改良消化”了对方的表演元素,“内生转化”成各自的有机组成部分。后来双双成为赵本山春晚合作伙伴的何庆魁(创作)与高秀敏(演出)的《包袱》,就是从吉林走向全国(全国首届小品大赛一等奖)的代表作品之一。

因此,如果说赵本山演艺的根基是深深地扎在东北地方戏里,而果实又是结在小品表演上的话,那么,以吉林省二人转暨小品汇演活动为标志,凭借着电视媒介深广传播的功能,从北向南逐次推进而最终形成的小品热,正是催生果实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一方面它为赵本山深度涉入媒体传播起到了“营销推介”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它也为赵本山自身文本的适应性定型提供了“量身打造”参照系数。

也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里,赵本山加速了自身文本打造的进程,如为突出东北乡土本色的《麻将豆腐》、《十三香》等;为守望二人转表演风格的《1+1=?》、《儿子大乐》等;为适应贴近电视传播需要的《演员的烦恼》、《同学聚会》等等。这些小品节目,无一例外地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展演,在国内各地电视台录制播出,集中时空优势,“双栖落地”与“呼应展现”,终于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媒体文化大势。大气候、大环境相互作用,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裂变,赵本山终于完成了以“形体表演、语言魅力”为中心的媒体文本定型工程。

赵本山从东北地区民间艺术的土壤里,成长为一个历史时期的区域文化代表人物――他的演艺事业发轫于斯、借力于斯,在他成名之后,还会不会回落于斯呢?诚如赵本山赖以成名的东北二人转艺术一样,不会因为赵本山的演艺神话而改变,虽然赵本山的形可以“神话”化,但是他的根却无法游离“地域”化。是媒体文化传播的开放功能承载了二人转这脉“活水”,“转”出了今天赵本山的景观;是现实文化语境生态融入了东北地域文化的“圣水”,转出了赵本山的神话。

总之,没有二人转艺术活态的可塑性,就失去了建构赵本山演艺神话的支撑;没有电视媒体传播的造化之功,也就集聚不了今天“这样一个”赵本山之“大成”。媒体文化宽广的河道与变动不居的走向,是成功引流赵本山及其他所承载演艺神话的生态本原;东北二人转非物质遗产的活态特征是赵本山演艺神话形成的生命根基。

二、媒体文化传播的开放功能铸造了赵本山神话

举国上下共时共进的“央视春晚”大餐,已经整整教国人品味了22年。恰如赵本山所说,“我是央视春晚吃惯了的

那道菜,没有吃够的时候照样往上端”。的确,赵本山的小品这道菜也让电视观众有滋有味地咀嚼了18年。

对于赵本山这道菜,人们为什么会吃不腻吃不厌,是赵本山的“功夫”造诣之深,还是他的明星效应之缘?这些判断未必全面,准确的答案是在媒体文化开放的作用下,在国家化程度与社会化程度粘合力的推进中,使得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不断达成默契使然。

1.文化传播的“解码控制”,制造了赵本山的演艺神话

赵本山对央视春晚的特殊“描述功能”,是“春晚制造”根据文化传播文本模式需要,对传播实体进行成功“解码控制”的得意之作。

传播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多选择性,就赵本山这个传播实体而言,还有可能作出别样的解读。然而春晚却为何只是围绕赵本山的东北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元素”与当代时尚的“流行元素”,这样两个“解码控制”点,千方百计地进行精确解读而万变不离其宗呢?其中的道理就在于:这两个元素呈现了“可塑可变”的动态性缘故。因为制造者从这里既发现了“神话制造”的可行性基础,也从中预见了“神话制造” 的可能性结果。两个“解码控制”点,既发挥着“一道菜坚持吃了18 年”的“健胃消食剂”作用,也提供了确保这道菜“18年滋味不见衰减”的高超厨艺。这也完全遵从了“形象文化传播是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是对传播实体的第一印象到最终印象的控制和输出 ”[3]的规律。

央视春晚的解码控制,是在经过“解码、放大”的工艺流程之后,通过打造文本定型的基础工程实现的。从1991年赵本山以《相亲》亮相央视春晚开始,到1997年的《红高粱模特队》,共有7部小品,这些作品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虽然也注意到了春晚“这道菜”的特殊口味,但剧本的创作,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非传播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对文艺的“作品”属性关注过多,譬如思想性、故事性和戏剧性等等,如《相亲》和《我想有个家》、《三鞭子》等;另一方面从表演上更多地考虑了赵本山东北地方戏的原生态本色,而对趋时的娱乐元素关注的不多、开掘的不够。如《小九老乐》和《红高粱模特队》等。

从1998年《拜年》开始,到2006年的《说事》,在长达9年的春晚中,由于何庆魁的加盟,大大地加快了赵本山神话显形的速度。在春晚的“制造理念”指导下,何庆魁、赵本山等一班人,系统而又娴熟地掌握了“解码控制”的真谛,有效地推动了神话符号建构的进程。首先是从强化“语言符号”的逻辑错位入手,着力“制造幽默”的作品,如1998年的《拜年》、1999年的《昨天 今天 明天》等;其次是从放大演员与角色“双重自嘲” 的因果落差着眼,积极“制造娱乐” 效应。作品有99年的《昨天 今天 明天》2001年《卖拐》、2002年《卖车》;最后是从调动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上的内在悖谬切入,巧妙“制造尴尬”情境。作品包括2000年的《钟点工》、2003年的《心病》、2004年《送水工》、2006《说事》等。凡此种种,经过制造者精确的解码和精细的控制,终于完成了赵本山文本从“作品”到“产品”的成功转型;“小品王、忽悠大师”的神话也在制造中告竣。

2.文化传播的“编程输出”,构造了赵本山神话

赵本山对央视春晚的“约定审美”作用,应该说是依据 “传播不能创造大众文化的资源,却可以从资源中创造自己文化传播”[4]的规律,对传播实体进行有效解码、加工和“编程输出”的成功范例。

央视春晚对赵本山传播符号的编程输出,是通过整合表演资源的工程完成的。为了使赵本山这朵花不枯萎、不退色,永葆鲜艳红火,央视春晚用意讲究、用心良苦的表演资源整合工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经历了对搭档不断进行更替的筛选之后,从范伟加盟建起黄金搭档的A组合开始,到与宋丹丹联袂的搭造黄金搭档B组合,一直到同高秀敏、范伟共同组成的“铁三角”,这期间央视春晚以赵本山为取向标,集中了所有能够集中起来的表演资源优势,通过吸收养分,夯实“神话”根基;依靠焕发潜能,塑造“神话”质感等一系列“工艺创新”,不断地强化“模式加工”的力度,全面地优化了“文本输出”的深度。

宋丹丹是经过高等艺术教育、颇具表演天赋和富有创造力的演技派演员。尽管赵本山被媒体先入为主地以“授予地位”功能确立了“角儿”的地位,还尽管宋丹丹按照制造者的意图,必须服从文本输出模式的需要,履行配合赵本山的角色责任,但从《昨天 今天 明天》开始,在“白云黑土系列”里,他们二人带给观众的印象最起码是平分秋色,如作进一步考究,宋丹丹的许多表现还会有略胜一筹的感觉。范伟的表演既展示出实力派的底蕴,又深刻地烙印着东北地方文化的鲜明特征。从《红高粱模特队》到《牛大叔提干》,他作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叶,从“演技”和“本色”两个基点上,有机而有效地衬托并强化了赵本山的“演艺风景”。随着高秀敏的加盟央视春晚“铁三角”形成之后,赵本山的演艺神话渐入佳境并日臻成熟。生性活跃、性格外向的高秀敏,不仅具有表演天赋,而且又能恰到好处地灵动东北地方艺术的乡土之韵,她的加盟无疑为赵本山的小品注入了一股勃勃的生气,加之范伟参与其间所发挥的“中和”作用,此时的“制造”由于资源配置实现了 “最优化”,真可谓之为呼风唤雨、得心应手。从《卖拐》、《买车》开始,到《心病》、《送水工》结束,“铁三角”终于将“小品王”“忽悠”得益发地“神乎其神”了。还需特别指出的是,自1998年到2006年的9年时间,以赵本山为中心的“白云黑土”与“铁三角”,两班人马轮番上阵、较劲“%%C”;交相呼应,相映成趣。互动出许多悦人耳目的亮色,互进到一种引人入胜的境界。就这样央视春晚在强势资源整合后的强强联合中,终将赵本山的神话效应“忽悠”出了一个“相当”空前的水平。

3.文化传播的“共谋默契”,建造了赵本山神话

文化传播中现代神话的“叙事氛围是共通的,叙事发展的方向是预定的,内在的逻辑基本上是一致的,神话制造者和神话聆听者又往往是共谋的”。[5]相应的氛围和语境是现代神话传播存在的国家化和社会化基础,而这种氛围和语境就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形成默契、达成共谋的结果。

共谋的默契首先源自春晚对赵本山持之以恒地发挥“授予地位”的功能上。近20年来,央视对赵本山及其节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授予式”的包装。一是对节目采取一系列倾向性的关注和导向性的安排,如提前披露讯息、先期“炒作”热点、设置期待悬念等等;二是利用春晚评奖机制,打造赵本山“小品王”的霸主地位;三是“多重创意”策划出镜率,拥其为高收视率电视栏目的座上嘉宾等等。总之就是运用大众传媒具备的所有特殊能力,一步一步地将赵本山创造成深入传播对象心中的明星,在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和崇拜的偶像之后,赵本山在广大受众中,形成了一种无法排解的“角色期待”效应。

共谋的默契也产生在观众由赵本山演艺神话所预设的“基本话题”上。令人关注的兴趣点、引人入胜的聚焦点,均可以成为开启议论欲望钥匙,都可能成为“制造神话”的基本话题,从而为“神话制造”推波助澜。赵本山的神话制造,虽然尚不属纯粹的文化工业生产过程,但它作为现实传播语境的通用符号,已呈现出文化工业所具有的特征。因此,围绕赵本山明星效应所形成价值超越的“基本话题”,在有广大受众深度参与、在向当代生活全面开放中逐次展开并渐入高潮。一方面基本话题展开的空间宽广、话题逐渐走向边缘化。不管天南地北对赵本山表演的品头论足,还是街谈巷议对他为人处事的说长道短;也不管是关注出身背景的追根溯源,还是折腾一己之私的津津乐道;更不管“挺赵派”们的抬轿子,还是“打赵派”们抡棍子,总之围绕赵本山所展开的基本话题,已经距离赵本山这个“具体的人”乃至他的表演都越来越远了,话题的指涉处和关注点,都集中在赵本山的“明星”价值超越后(神话化)所形成的“另一件新事物”上了。另一方面基本话题展开的时间高度密集、话题趋向物化。在话题展开的过程中,赵本山的明星形象、秘密都一如商品一样,在出售、转让和流通过程中,将其中的“意义”提纯出来,被人们淋漓尽致地“消费”着。如流行于大江南北的形形的赵本山模仿秀,及其由此“秀”生衍化出来的林林总总的广告作品,这些既是基本话题创作的 “作品”,更是基本话题生产的“产品”。

共谋的默契还来自观众身心愉悦的“快乐参与”。赵本山作品所创造的美不是从抽象的思辨中产生,它是同身心的愉悦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更多的是本能性的快乐。赵本山的自嘲式表演风格,与人们的某种集体无意识的不期而遇一拍即合。在日益加快的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许许多多的不适之处正在不断地向他们逼近。当人们普遍感觉到有一种“落伍后的自卑情结”难以释怀,心中的压抑无法释放和宣泄的时候,恰恰是赵本山自嘲式的表演,让他们找到了“知音”,他们可以在潜意识的对号、无意识的对位中获得、慰籍或者解脱。而这种、慰籍和解脱, 随着赵本山的明星表演地位的逐日提升,对位、对号者也益发地从中获取了更大的满足。由此在一个双向互动的因果链中,又在不断地形成新一轮的期待。进而又会在期待后的“中意”或“失望”中引发新的话题,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疲惫不堪――还会围绕疲惫展开话题,乃至永无休止。

毋庸讳言,赵本山的神话为亿万观众带来了快乐。然而,在快乐背后的以工业化模式锻造神话的过程却没有更多的快乐可言。由于现实语境的需要,赵本山在神话制造中首先在“解码控制”中,遭遇了开掘和放大他既有资源的挑战;接下来在“编程输出”时,经历过规矩并固化他表演的历练;最后则是忍受着“传授共谋”中稀释和膨化他 “原生”质感的体验。难怪,赵本山曾不无苦痛地发出参与春晚“不是愉快,是遭罪,是要命”的慨叹。

总之,只要媒体文化的触角所到,往往就能点石成金;只要是人们注意力凝聚之处,就有神话产生的可能。这就告诉人们:赵本山演艺神话的出现,“不是文化的内在逻辑,而是媒体的发展逻辑、大众生活逻辑和市场经济法则共同决定了媒体文化河道的走向,简言之,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实践决定了媒体文化的发展逻辑”[6]的一种必然结果。这种神话的生命力源自传播过程,并非如传统文化那样有着自己的固定河道。因此它既不可能成为赵本山个人的专利,也难以变作学者们案头艺术研究的产物。不过,它却不失为大众享用和业者探寻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贵资源。

注释:

[1] “玩艺儿”是东北观众对二人转的昵称。

[2] 周洪铎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3] 同上,第182页。

[4]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5]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