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范例6篇

冠心病护理

冠心病护理范文1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全面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90―01

在临床上,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是由于机体对于胰岛素敏感性有所下降或者是所分泌胰岛素量不足,从而会对脂肪、蛋白质以及糖类代谢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一定影响,甚至是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从而造成高血脂,诱发冠心病,有较高死亡率。本文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5例作为对象,对其进行全面护理,所取得结果相对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有45例,对照组有35例。在观察组中,有25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其年龄在40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5岁,病程时间在5个月―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95±0.65年;对照组中有23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年龄在4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65岁,病程时间在6个月―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05±0.75年。两组之间的资料比较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存在。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利用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即是遵循医嘱对其治疗以及护理,对于患者病情变化要进行密切观察,有异常发现时要向医生及时报告,从而采取相关措施来进行处理。

1.2.2 观察组 对于观察组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宣教、心理护理、运动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对于患者血压以及心率要定时进行测量;对患者心电图以及血糖进行定时监测;对患者督促使其按时服药;患者有胸闷、恶心、呕吐以及呼吸短促、疲乏等不适情况发生时要向医生及时报告,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来进行处理。利用讲座、传单以及宣传片等方式将疾病有关知识向患者进行介绍,将自我护理以及保健方式向患者讲授,使患者将自我护理意识以及能力提高、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来说,其病情一般都比较长,并且病情很容易反复,往往会存在一些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一方面来说会造成冠状动脉痉挛,使冠心病加重,另外一个方面会造成血糖不稳定。所以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主动接触,对患者心理特点有一定了解,要对其进行必要安慰以及心理支持,使患者将不良情绪消除,使患者面对疾病能够保持一个良好心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最基本并且也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就是饮食。要向患者建议,使其在饮食上选择一些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盐分较低,纤维素以及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在饮食方式上选择少食多餐;协助患者以及其家属将饮食计划制定出来;对饮食重要性要反复强调,将患者配合自觉性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在运动量上要做到适度。患者病情稳定之后,要对其进行指导,使其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运动。在早期适宜在床上或者是床边利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方式来进行运动;依据身体实际状况以及个人爱好,可以使其进行散步、体操以及打太极等运动,要保证没有症状出现,心电图在运动之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运动时间最好是选择在饭后1h,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之间。

1.3 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比较。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心律失常、低血糖、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塞。护理满意率分为四种,即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以及非常满意。满意率即为非常满意以及比较满意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利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为t=0.05。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比较,所得结果可以用下表表示:

2.2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所得到结果可以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在我国,糖尿病有很高的发生几率,并且随着人们现代生活的不断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长。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其血糖浓度会有所升高,还会发生糖基化作用,所造成的结果就是纤溶活性以及凝血功能会发生变化,并且会造成血脂以及血流动力学发生紊乱,使动脉硬化进程缩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早并且进展比较快,预后比较差,对患者生活质量会产生严重影响。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进行科学护理是现代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上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都明显比较高。这即是说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能够将其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效减少,将患者满意率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冠心病护理范文2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护理;心理反应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型(粥样硬化)或动力型(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1]。国内外医学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与长期或强烈的应激有关。从心理学角度看,应激是个人在特定的情景中被引发出来的具有较高激动水平或持续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应激状态下,机体产生一系列植物神经内分泌反应,归纳为:交感神经活动加强,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儿茶酚胺大量增加,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呼吸频率增快,心跳加速,新陈代谢增高。这是机体的保护反应。但持久或过度的应激反应,不但可使机体内部的能量耗竭,而且可产生持久而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内脏器质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痉挛、血压持续升高、心跳过速、心脏负荷过重等,均为冠心病的发生提供了诱因[3]。

1心理反应

冠心病患者在知道自己得了冠心病之后,心理反应是复杂多样的。大部分患者考虑到患病后给工作、经济、家庭、社会活动带来影响,因此表现出情绪低落、灰心丧气、孤独、焦虑、失望等心理反应。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和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由于掌握冠心病有关知识较多,往往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不安。还有就是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或是在单位较受领导器重的人,患病后由于活动范围、社交圈子缩小,丧失了一定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并需要耗费一定的医疗费用,给事业、前途等方面均带来损失,再加上病痛的折磨,他们会经常表现出唉声叹气的样子,或过多的自责,或怨天尤人[2]。也有的人满不在乎,认为医护人员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心理学研究证实,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其心理个性特征表现为两种,其一是外向不稳定型,他们表现为有雄心壮志,抱负很大,竞争心很强,为工作成就而努力奋斗,敢于承担责任,办事效率高,反应灵敏,常常感到时间不够,有压力,缺乏耐心,活动迅速等。其二是内向不稳定型,他们表现思想情感不易暴露,常常逃避矛盾,过于自我保护,比较固执、耿直、多疑、自卑及有不安全感等。这两种性格都伴有特殊嗜好,如大量吸烟、喝酒、爱吃甜食、食量偏大等。虽然这两种性格的病人个性表现不一样,但这两种个性特征的人,都易使病人处于受威胁状态。也就是他们常常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下去就成为高血压及冠心病的诱因[4]。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医学家们经过临床调查发现,在心肌梗死病人中,普遍都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障碍[3]:忧虑、空虚感、伤感的情绪、急躁,对任何琐事都耿耿于怀、遇事好动感情、易激动。沮丧、焦虑和失去信心,将疾病视为“不治之症”,拒绝与医护人员合作。对自的前途悲观失望,顾虑重重,以至于生活变的没有规律,甚至对自己的一些不良嗜好不去主动节制,整天混日子。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崔玉华说,医学研究早就发现,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后常常会出现抑郁情绪。因此,患者及家属不能将心肌梗死后的情绪低落视为正常现象。积极治疗与心肌梗死并存的抑郁情绪,不但能改善患者情绪,还可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我国医学家很早以前就曾经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表述了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现代医学进一步表明,不少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的心理状态有关。因此,要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需要从心理的角度入手,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这对健康是有好处的。

2护理措施

2.1要和蔼对待病人护士要和蔼地对待病人,责任护士作自我介绍,给予亲切感,介绍病室环境给予安全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根据病人病情,进行冠心病的健康指导,从疾病的发病诱因、休息、饮食、运动量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不仅配合了治疗,也调整了病人的情绪,使病人有一种被重视感。

2.2要随时掌握病人心理状态护理工作者,要随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以利于及时的调整,用劝导、启发、同情、支持、消除顾虑等方法,对帮助病人认识问题,改善环境,提高信心,促进健康是很重要的。

2.3以下是几种帮助病人舒缓情绪的方法放松疗法:鼓励病人通过学习书法、雕刻、绘画、种花草、养鱼鸟或者看喜剧、听相声及轻音乐、学气功等方法,达到怡养心情,松弛的目的。疏泄疗法:教给病人学会疏泄,当焦虑、愤怒时,找知心的人倾诉、宣泄使心情变得平静安定,达到心身平衡。移情疗法:指导病人学习或培养情趣,如学钓鱼、织毛衣等,当心情抑郁或焦虑时,钓鱼、织毛衣等使病人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感兴趣方面,以抑制原来的心理障碍。

2.4护士应指导病人调整心理状态,尽量做到[2]遇到麻烦先回避一下,待冷静后再处理,要想得开,善于安慰自己。遇到愤怒情绪时,要学会减轻自己怒气的方法,不要固执己见,学会让步可学习绘画、写诗、做文章来陶冶情操,经常听听轻音乐,或者把烦心事向朋友或家人讲出来。

2.5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制度学会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工作制度,做到一张一弛,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态度。总之,护理工作者应帮助冠心病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从而减少和避免病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6.

冠心病护理范文3

【关键词】冠心病;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5.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5-01

人体血管在主动脉根部分出两条动脉,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动脉。当脂质代谢出现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的动脉内膜上,在此堆积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并慢慢形成白色斑块,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冠心病。随着斑块的增多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心脏缺血、缺氧产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死亡。此病40岁以上为好发人群,男性多见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患者。在世界各个国家中,冠心病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随着内科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的不断进步、发展,冠心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之后能保证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是只要有轻微的疏忽就有可能导致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要居家长期服药治疗,因此开展家庭护理,使患者在心理、用药、生活习惯、运动等方面尤为重要。

1 饮食调理 饮食要有节制,少食多餐,不宜过饥过饱,增加心脏负担。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量,如肉、蛋、鱼。冠心病患者通常有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表现,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致病原因之一,应采用合理的膳食结构,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维生素较高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青菜、苹果、卷心菜。多吃粗纤维食物如海带、菌类、豆类、木耳等,少吃甜食,禁酒、戒烟,减肥,保持二便通畅。防止便秘。多喝水。

2 心理状态调理。冠心病是慢性疾病,病程长,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和预防。使患者焦虑、紧张精神负担加重。这就使患者和家属及子女保持乐观平和心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平时应注意陶冶性情,有时间时听音乐、看小说、养花草、练书法等。保持情绪稳定,切记急躁、激动和生闷气。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保持良好心态。

3 起居调理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适当地午睡,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口腔卫生,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累,避免重体力劳动和突然用力,行动要平缓,如走路、上下楼梯、骑车等。积极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病都和冠心病密切相关。注意防寒保暖及防暑降温。不要忽视手部、面部、头部的保暖。

4 用药指导 让家属和患者学会监测心率、心律的方法,并了解冠心病的发病诱因如劳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饱食、用力排便等以及心肌梗死先兆。如果出现胸憋、心绞痛持续不缓解,发作频繁,程度加重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立即去医院或打120急救电话。要了解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能漏服或自行停药、自行减药。定期去医院复查。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随身备好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

5 运动指导 要与患者的病情、年龄、有无运动史及个人爱好为原则。散步、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时心率低于120次每分,运动次数一周3-5次。每次40分钟左右。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病情、年龄、体力及个人爱好选择运动种类及强度。运动时要量力而行。

随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对于冠心病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病程迁延,给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1)虽然现在有介入治疗、基因治疗等新技术,临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冠心病的长期性、突发性和紧迫性的特点。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这就更要求我们做好冠心病患者的家庭护理。目的在于提高冠心病患者坚持适合个体治疗方案的自觉性,减少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冠心病护理范文4

1.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入院后了解其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情况并评估其心理状态,对其存在的不良心理进行适当干预,用亲切、温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消除其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②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疗效及其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冠心病的认知度。③饮食控制:嘱咐患者戒除烟酒,做到少吃多餐,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和低脂肪食物,积极控制肥胖患者的体重;日常活动时应以散步、慢跑为主,冬天应减少户外活动。④病情观察:每日定时测量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出现异常时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做好急救准备。⑤病房护理:每日开窗透气,室内温湿度应适宜,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避免大声喧哗,以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和质量。

1.2观察指标血压临床控制标准: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100分为满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60~80分)和不满意(<60分)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比较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血压控制37例,血压控制率为88.10%;对照组患者中血压控制25例,血压控制率为59.52%,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与冠心病均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程较长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并加速其进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度,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实施病情监测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有效处理,避免酿成严重后果;通过饮食控制和病房护理可纠正患者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保证其睡眠质量,以利于临床治疗。

冠心病护理范文5

【关键词】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 临终关怀 护理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病情重,变化快,突然死亡比单纯肺心病多。护士在做好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临终护理时,应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提高生命临终质量,使之平静地死去。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住院病人,共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最大年龄为87岁,最小年龄为54岁,平均71.7岁。

2 临终关怀的护理

2.1做好临终阶段的一切抢救工作

医院是以医疗、护理为主,作为病人及家属,都希望得到最好的医疗及护理,使之尽快恢复健康。但作为临终病人,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是病人和家属的共同愿望,因此,护理上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病人生命体征发生变化,护士应积极采取抢救措施,尽量延长病人的生命,给予患者及家属最大的安慰。

2.2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医患双方沟通,满足临终病人的合理要求

2.2.1心理护理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终患者,病情危重,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生死难测,这时护士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首先,护士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素质。不同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充分理解、同情、关心、体贴、安抚患者,主动和患者交流,鼓励病人讲出内心忧虑与痛苦,认真倾听,采取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交流方法给予疏导和支持,发现患者的需要并尽量满足需要,并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使其安详地离开人间。

2.2.2 加强同家属的沟通 通过有效的语言沟通,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有些疾病目前医学上还无法治愈,同时了解患者生前的愿望,尽量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习俗,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并提醒家属做好后事安排。通过有效的沟通,31例死亡患者之中,无一例发生医疗纠纷。

2.3 做好基础护理

2.3.1环境 对于临终病人,应提供最佳的环境,病房应空气新鲜、色调和谐,充满人性化,尽量安排小房间居住,当受病房条件限制时,应用屏风遮挡,一方面给病人及家属一些尊重、安慰和满足;另一方面,使病人在弥留之际有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其做最后的团聚和临终告别,以减轻家属失去亲人的悲痛。同时减轻其他病人对死亡的恐惧。

2.3.2 饮食 临终病人常有消化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营养不良,故加强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护理原则是提供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合理搭配和烹调方法,最好色、香、味齐全,允许病人吃随意饭以达到食欲的满足。

2.3.3 皮肤护理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因营养不良、强迫体位、水肿等危险因素造成患者压疮发生机会多、愈合率低以及难愈合的特点。故应保持病人良好舒适的体位;定时翻身拍背,避免同一部位长期受压,每日晨、晚间护理可用50%酒精或红花液按摩受压处和骨突处促进血液循环;使用气垫床、海绵垫,缓解皮肤压力。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和受压皮肤清洁、干燥、光滑。避免压疮发生。

2.3.4 睡眠 临终病人因焦虑、恐惧和孤独感等心理问题经常出现睡眠紊乱,因此要注意保证睡眠环境安静、光线幽暗、被褥柔软舒适,尽量减少夜间操作,采取正确卧位,睡前喝些热牛奶,听听轻音乐等以促进入睡。

2.3.5 疼痛护理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绞痛随时可能发生,护士应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特点、持续时间,采取多种措施缓解疼痛。常用的止痛方法有药物止痛和非药物止痛。

2.4 给予家属心理支持,动员家属参与临终护理

2.4.1 给予家属心理支持 在病人临终的过程中,家属始终被忧伤、焦虑所困扰,他们既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又在精神上遭受了不小的刺激与打击,护士应针对家属的心理反应给予关怀与支持。

2.4.2 动员家属参与 对于临终患者,都希望子女及家属陪伴在身边,家属及子女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性格行为、生活习惯比较了解,对病人的关心和照顾是其他人不能代替的。家属及子女可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护理,使病人得到心理支持和情感交流,减少孤独感,同时使家属从感情上得到一些慰藉。

2.5 善后护理

病人生命结束后,护士严肃认真地做好尸体料理工作,特别要注意保持尸体五官端正、肢体舒展、清洁无味、包裹整齐,使家属满意。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会越来越多,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终病人,不能视为一种负担而消极地等待病人的死亡,应积极做好一切抢救工作及生活护理,使病人平静、安详地走完人生路,患者及家属得到最大的精神安慰。因此做好临终护理,让临终患者在优良的护理中安然去世,是每个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

冠心病护理范文6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二病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022

【摘 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时间段接受的5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划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一般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0%相较于对照组68.0%显著更佳,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能够获取良好的护理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得到缓解,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得到提升,有着较高的临床广泛推广意义。

关键词 优质护理;冠心病;护理满意度

冠心病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心脏缺血、心绞痛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除采用基础药物治疗之外,护理质量对患者治疗及转归同样存在着重要的影响[1]。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时间段接受的5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了解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现进行下述探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受检人员为随机选取接受的50例冠心病患者,将受检人员划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干预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49~77岁,平均年龄(59.1±6.9)岁。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48~76岁,平均年龄(59.2±7.1)岁。两组受检人员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健康指标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具备研究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干预组接受健康教育及优质护理方式护理,分别包括:I.健康教育,向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讲述冠心病相关临床常识,包括:冠心病发病机制、冠心病的疾病常识、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等,强调患者自行更换药物、停止服用药物及不遵医行为等所造成的负面影响。II.优质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通常会顾虑自身病情恢复情况,从而造成负面心理情绪,针对这一情形,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耐心的说明治疗情况,分析病情恢复结构,缓解患者过大的身心压力,还应当给予患者必要的关心、鼓舞,组织病友相互间展开交流。III.优质生活护理,嘱患者设立科学的常规膳食,多食用维生素高的蔬菜、豆制品及水果等,指导患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氧运动等。

1.3观察指标

两组50例受检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通过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结合医院冠心病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把一系列相关观察指标全面收纳进调查表中,采用计算机展开统计学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通过医院制定的问卷测验方式收集,测验内容分别有医护人员服务水平、医护人员态度等的评分,总评分为100分,结合评分由高分至低分划分成非常满意(超过90分)、一般满意(60到89之间)、不满意(不足60分)三种护理满意度情况,并以非常满意与一般满意之和计为护理满意度[2]。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3.00软件包开展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计量数据对比选取t值进行处理,计数数据选取X2值进行处理,将P<0.05表示数据对比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0%相较于对照组68.0%显著更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期间,若单纯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话,往往提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机率,鉴于此,务必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以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的目的。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认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患者针对的健康宣教,促使患者提升对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性认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治疗;给予患者优质心理护理,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给予患者优质生活护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3]。

总而言之,给予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能够获取良好的护理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得到缓解,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得到提升,有着较高的临床广泛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少红,陈芳.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08):1889-1890.

上一篇心理素质训练

下一篇秋分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