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作文范例6篇

将心比心作文

将心比心作文范文1

心系彼此,才能走在互助之路。生活中各项事中需要用到朋友的许多许多。只有有一颗能心系彼此的善良的心才能拥有会帮助你的朋友。秦穆公寻马时,发现岐下300多个贫苦之人,他因为用心理解他人而想到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之理,又命人送30坛酒去岐下。正是因为他的理解,在与晋争霸时被困岐下,也是这群人出来救了他,以助成了春秋五霸成就大业。

将心比心,才能拥有灿烂人生。凡事以己之地想自己的人,是不会有幸福快乐的生活的。而那些去想别人的人,才会成功。南非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曼德拉,他追求黑白平等的观念感动众人。有人把她的头换成大猩猩,他不仅没生气,反而将心比心地去想,被换的图片看起来挺有意思的,一首著名歌曲《光辉岁月》便是为他而写。

不去考虑他人的想法,伤人又害己。据《郑州晚报》报道,一老人因让座与一年轻人争论后,打了年轻人4耳光,然后气倒在车内,老人已没有呼吸。如果老人心里多去想想年轻人是不是有自己的理由,可能是工作太累,或是年轻人考虑考虑老人,这一幕又何以会发生呢?

将心比心作文范文2

伙伴们,你们在阴暗潮湿、破烂不堪的教室学习,学习用品不齐全;在这种学习环境中还是那么认真,成绩丝毫不比我差;有很多小伙伴的家,居住在远远的高山上,每天都要三四点钟起床,烧早饭,然后背着书包去上学;晴天时比较好走,只需1小时,就足以到达;如果碰上刮风下雨,至少需要2小时,不当心点儿,就会滑落,受伤,有的成为一个泥人。幸福的我们,不愁吃穿,如此优异的生活,还不满足。天天父母叫才起床,有时叫得太早,就生气,不吃早饭;课余活动时,伙伴们只有一张乒乓球,一下课,全校有上百个人蜂拥而上,根本挤不下。有的在地上围成一圈在地上玩啤酒盖,如此不起眼的东西,再他们心中是多么宝贵;有的在沙地上用树枝写字,认真地写着一笔一划;而我们,学校提供了好器材,我们不但不爱护,还损坏,老师批评了,不服管教。

说到这儿,我的心中满怀内疚,平时父母百般呵护我们,可我们却得寸进尺,还是一如既往,让父母操心;有时饭菜做得不合口味,就指责家长,一口也不吃,还摔掉,弄得满地都是饭菜,个个都像小皇帝似的,必须得百依百顺。这样的行为,是多么可耻。

记得一次,妈妈买了一些苹果,我挑了一个又大又红的,特别诱人,放进嘴里一吃,连忙吐了出来,随手把苹果一扔,还埋怨了几句。这时,爸爸走了过来,捡起地上的苹果,用严厉的眼神盯着我,我不以为然,走了过去,爸爸拉住我,满脸怒气地说:为什么把新鲜的苹果扔在地上,是因为它是酸的,就扔到地上。你为何不反方向去思考,这一扔扔掉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而是扔掉它的价值。这些苹果能到你的手中,是经过多少沿途,让你品尝到,自己回屋想想,并写份检查。我满怀怒气,不就是一个苹果值得这么小题大做吗?我气愤地写了四个字小题大做,便拿给了爸爸。他看了看,用温和地目光看着我说:婷婷,我承认它是一个很小的东西,可是你知道它的生长经历吗?苹果从一粒粒种子种在土壤里,浇水灌溉,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成了一棵棵苹果树,摘下红彤彤的苹果,接着果农们把辛苦培养的果实运进城,卖给摊主,摊主有把它卖给小贩,最后我们从小贩手里买来。这段艰辛坎坷的历程,却被你一扔就了事了,这能算是小题大作吗?听了爸爸的话,心中的不服都烟消云散了。此事让我深刻明白:浪费可耻,节约高尚。我立志一定要向小伙伴学习,做一个好学生。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这是我作为同龄第一次给你们写信,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祝:

你们健康快乐!

你们的小朋友:朱晓婷

将心比心作文范文3

我们是否还能做到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生活原来如此美好。

那是一个风高云淡的星期天,我拉着妈妈的手兴高采烈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拎着手里的新衣服,叫我怎能不嬉笑开颜。我们兴冲冲的走到了车站。唉,这66路公交车可真是难等啊。终于在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姗姗来迟的公交车缓缓驶进了车站,我连忙拉着妈妈的手跳上了车。好不容易在拥挤的人群中找到了立足的位置。可是司机竟然迟迟没有开车,我不由得奇怪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啊,人明明都上车了怎么不开车呢,真是个奇怪的司机。正在人群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的时候,司机突然三步两步跳下了车,难道车子坏了?没过一会儿,只见司机扶着一位老人家上了车,那位老人看起来也有七八十岁了吧,直到把老人扶到了座位上,又将老人家的菜篮子安置好后,这才回到座位。

这时车上的一个染着一头黄发的“时尚”小青年可嚷嚷起来,“哎,我说开车那个大叔啊,这老人家是你亲妈还是你领导他妈啊,这么关照,学什么‘五好’呢”说完就和他的那帮朋友们哈哈大笑起来,一车人都安静下来。司机后来说的那一番话,也许很多人都会久久难以忘怀。“我并非是为了图什么而去关照那位老人。只是我们终有一天都将会老去,也许谁都不会想在自己老去的那一天被人们所抛弃,所遗忘。”不知过了过久,也不知道是谁带头鼓起了掌。只记得黄毛小青年灰溜溜的在众人的目光中下车时那狼狈的身影……

将心比心,心灵原来如此多娇。

那天,身体一向不错的好朋友竟然破天荒的得了流感,我连忙拉着她上了医院。唉,这医院的人可真是多啊,好不容易挂了号轮到我们打针了,可前面还有位老奶奶呢,扎针的是个年轻的小护士,也许是实习的吧;也许是手法还不够熟练吧;也许是太过于紧张了吧。小护士连扎五六针也没能扎进老人家的血管,反而让老人家的手上肿起一个大包,本以为老人家会很生气的斥责小护士,可老人家不但没生气,还拍着小护士的手,细声细语的安慰她。终于在第六针时扎进了老人家的血管……

将心比心,将感动存于心间;

将心比心,将美好融于胸怀;

将心比心,将宽容洒遍大地。

将心比心作文范文4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有明确要求:

一是内容上,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字串9

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我想,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我这样设计了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将心比心》的教学: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字串8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

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

⑴ 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 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

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将心比心》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字串6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课后练笔,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将心比心作文范文5

也许有人说,不是所有的作文都要分析议论。这话没错,在“话题作文”盛行的年代,可以允许各种文体“百花齐放”,但这却导致了评分标准的多样性和尺度的不统一性。而今,高考作文题型基本上以材料作文为主,要求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自选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中心,进行写作。这一来,绝大部分考生便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进行议论了。而写议论文,分析议论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深入独到的理性分析,就能使联想到的论据和中心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既然分析议论很重要,那我们在写作训练中就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将其落到实处。

(一)分析概念不跑题 将论点中的关键概念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写作时就不会跑题。议论文写作中常常将对论点的阐释作为重要的一个段落、层次,以便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如阅读邵雍的《心安吟》“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后,有感而发,写议论性文章,要说理准确,必先弄清“心安”这个概念的内涵。材料中围绕“心安”层层展开,写出了“心安”的诸多好处。其实,“心安”是一种心态,而心态决定着人生的苦与乐。所以,生活中,高兴也好,忧愁也好,关键要调整好心态。心安是远离烦恼的秘诀,心安是遇事不糊涂的药方,心安是我们每一个寻求快乐的人都应具有的精神境界。经过对概念的分析,习作者可以从诸多义项中选出一个独特新颖的观点,拓展阐述道理。如果仅从字面上对“心安”的意义面面俱到地进行解释,不作深入地分析,就做不到审题准确、以理服人了。

(二)分析因果究根源 分析因果、探究根源往往是探究事物的本质、意义。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从而有力地证明观点。比如“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论点,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分析有“自知之明”的难处,说明“自知之明”的“难能”(因而可贵),这当中便得借助于原因分析;第二方面,分析具有“自知之明”所能受到的益处,比如取得学习、工作方面的进步,搞好人际关系等,这是结果分析。通过因果分析,中心论点便可以分解为若干分论点。这样展开议论,脉络分明,条理井然。任何一个材料都要交代事情的结果,并由果寻因,常常会分析出材料的主旨,从而确立正确的立意。同样,有些材料是具有对照性的,如果我们在由果寻因的基础上,再根据材料的对比性特征,全面分析材料,就好对材料作出更加全面正确的分析,也就在写作中避免了片面性。

(三)比较分析显条理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论说文写作中,从整理材料到构思立意,从阐释论证论点到具体表达,都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因此,在写作训练中,灵活地运用比较分析,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

比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比;二是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比较分析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时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比如论述“人才对辅国安邦的重要性”,可以从两方面对比论证:一是重视人才如何使国家安定富强,二是不重视人才如何导致国家危亡。

任何事物既不可能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寻找相同点、寻找共同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往往可以综合运用。如作文《高分和高质量》,其中既指出“高分和高质量不是一回事”,既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又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即相同点,最后得出结论说:“高质量是高分的充分条件,而高分则是高质量的必要条件。”分析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可顺理成章地展开论述了。

将心比心作文范文6

【论文摘要】写作中,要将平时所掌握的材料巧妙地组合、选取、剪裁、翻新,就能妙笔生花,写出打动老师的高分作文。

作文如“大匠操斤,即土木材料,而不善施者,终不可为大匠”。其实在写作中只要将平时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巧妙地组合,就能使语言达到“采群芳之英,酿而为蜜”的艺术效果。

一、材料巧组合,增强语言气势

排比句式的运用能使文章具有强烈奔放的感情,也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近年来,很多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巧妙地将材料进行组合,构成排比句式,而使语言表达项的分数提高了许多。

例如2006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拒绝空白》的结尾处即用此法:

我有理想,我愿尽我所能为人类社会注入前进的一丝力量。我愿做到“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泛爱众”的博爱。我愿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平;我愿如“凭轩涕泗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杜子美;我愿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我愿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所以我拒绝空白,拒绝“穷则独善其身”。

我有毅力,有孟子“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的坚毅,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有沙漠中胡杨的坚韧。

文章恰到好处地旁征博引和热情奔放的排比句式既表现了小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感染力。这样的文字想不打动阅卷老师都很难。

另一考生在《舞动腾飞的翅膀》中运用排比单独成段设置的一个“精彩的亮点”。在开篇,作者就用一个设问句“人在旅途,孰能无忧”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但作者不是急于把答案抛出,而是用“也许,你曾埋怨过上帝的不公,命运的坎坷,那么,请打开书本,你可以得到安慰。原来,伟人也曾迷茫过”这样一段话再次激起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最后再用材料精心构造了一组排比:“司马迁受宫刑入狱,却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海伦用坚强与苦难对抗,成为了文坛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霍金笨重的轮椅,阻止不了他向宇宙探索的步伐。当你的脸上露出微笑,重拾生活的信心时,你一定不会忘记,是什么,带你走出迷雾的森林,赠你以阳光的希望。”小作者这样一唱三叹的的手法和排比的气势一下子就打动了阅卷老师的心。

这两篇文章都是巧妙地将名人或名言组合成排比句式,起到了强化内容、丰富情感、增强语言感染力和文采性的作用,获得高分,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写作中,排比句式可以放在开头,使文章就在开篇先声夺人,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也可在文中单独成段,成为文章的亮点。

二、材料精选取,突显文化底蕴

文章应是“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炼(校核,提炼)务精”(刘勰《文心雕龙·事其》)。写作中如能按主题的需要适当选取一些名家名言,既能体现考生的文字运用基本功,也能突显出文章的文学底蕴,而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文化氛围。如《悲乎,读书已成奢望》的开篇:

古时候人们为什么读书?因为“读读读,书中自有红烧肉”,因为“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因为“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也就是说,因为不读书无法如范进们一样中举并由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如王安石们一样走上政治舞台实现自己的抱负,如钱谦益们抱得美人归,所以,人们才去读书,才去为读书而不惜“头悬梁,锥刺股”,才去“凿壁偷光”。

作者精妙地选取了一些名家和名言来帮助说理,使文章具有意蕴,文采飞扬。正如一句广告词所述——浓缩的是精华。

又如2006年湖北考生《把握三角形的支撑》:“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顺直点连接后就构成了三角形。古代埃及法老利用了正三角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制造了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凌云高楼巍峨壮观,气势撼人,正因为那来自坚实基石构成的三角形无语的支撑。所以基毁楼必危。刚强的柱石支撑起了百年不倒的大桥,坚韧的钢轨支撑起呼啸奔驰的列车。因为它们都得益于三角结构的支撑。”作者围绕话题对材料进行适当裁剪,既使语言具有文学气息,也颇具哲理思辨味。

三、材料妙裁剪,尽显人文精神

作文中在阐述某一概念内涵时,如果能在文章中把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或人文精神的材料进行巧妙综合,就能使语言更有意蕴。

如2006年广东考生的《心有天使诗意人生》选取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洪战辉、徐本禹、李春燕、邰郦华四个人的事例,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他们身上天使般的责任心、报恩心、执著心和坚强心,表现了全社会提倡的一种人文精神,语言也极富感染力。小作者这样写道:“洪战辉作为感动中国最年轻的人物,他说:‘不是我感动了中国,而是他们自己感动了自己,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爱的天使,心存责任的天命。’是的,他们用爱之天使感动自己,也感动了中国……用歌声动人,听者有泪;用行动之心动人,行者无疆。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李春燕,是什么驱动着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治病,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生活如一杯水,淡淡的,你得卑微地骄傲,幸福没有凭吊,你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千手观音,你是我心中的最美!……”

还有的同学巧妙地将名人事例从不同角度进行剪裁,构成含意丰富、有文化意味的句子,让语言富有感染力: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用“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向,周游列国后没有成功,退而办学,他却成了很好的老师,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见,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价值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被人取笑。后来,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我们不能不说,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他正确认知自我并发挥了自身优势。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美国某著名大学的一名学生,然而当他感到大学所教的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电脑研发、设计,终于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财富。

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绽放光彩。

文字间浸透着浓浓的哲辨味道,且事理结合,具有说服力,也营造出了一种人文味道。

四、材料善翻新,创造奇味异趣

经典素材都是历史凝缩下来的一种积淀,也是作文随手可用的资源,如果我们把这些素材巧妙地改造,注入另类涵义,则会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如运用妥当,也是有助于得高分的。

2006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箭锋上的友情》即属于此类文章。文章塑造了一个善于谋略且宽容大度的全新人物形象——周瑜,显示了作者心思巧妙的想象能力。